理论简述范文

2024-05-06

理论简述范文(精选11篇)

理论简述 第1篇

认知风格 (cognitive style) 是一个介于智能和人格之间的心理学概念, 又叫认知方式, 认知模式。笼统地说, 认知风格是指人类对信息和经验进行组织和加工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和持久的倾向特征, 反映出认知结构的个体心理差异, 是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显示出的独立智力功能和个性类型, 代表着人类普遍的认知活动, 既是个体所偏爱的、习惯化的态度和方式。

一、早期理论

认知风格, 作为人的成绩方面一个具有个体差异, 已被研究了很长时间。早在100多年前, Galton和James等心理学家就注意到有的人主要以语言符号的形式表征和加工信息, 有的人则偏爱借助图形表征和加工信息。这可称为西方认知风格研究的前奏。认知风格这一术语是Allport在1937年首先使用的, 而对认知风格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40年代, 在60年代非常盛行, 50年代到70年代之间形成了很多关于认知风格理论和模型, 到70年代初期达到顶峰, 以后趋向衰落。其原因是因为这一领域有了大量的研究, 其次也因为缺乏内部交流。另外人们研究兴趣的转移, 也并非是因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不重要, 而是人们开拓了更多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 认知风格研究再一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并且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大量的研究文献可看出认知风格家族中成员众多, Messick曾经区分出19种认知风格, 而1991年, Riding和Cheema回顾了这一领域在文献中出现过的30种风格, 如场依存—场独立、沉思—冲动、跳跃—渐进, 等等。我们先来介绍90年代之间几种较典型的、研究较多的认知风格类型。

1、场依存—场独立性 (Field dependence—independence)

关于认知风格的理论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Witkin和他的同事Asch (1962) 合作进行了有关视觉定向的传统实验研究。他们在垂直视知觉的一系列研究中, 发现了认知风格的个体差异, 即场独立和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人对外部环境 (“场”) 的不同依赖程度上。场独立性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 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 在加工信息时, 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 与人交往时很好能体察入微。而场依存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 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 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 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与“场”, 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对方的感受。用隐蔽图形或镶嵌图形测验可以有效地测量场依存和场独立的人格差异。

2、沉思—冲动型 (Reflectiveness—Impulsivity)

沉思—冲动型认知风格又称为概念化速度, 是Kagan等人提出的, 是指出不确定条件下个体作出决定有速度上的差异。这一认识风格类型可以通过匹配相似图形测试 (MFFT) 加以评定。在这个测试里, 先向被试者出示一副有关物体的图画, 要求他从大量其他图画中选出与某幅图画完全相同的图画。利用这中认知作业, Kagan认为被试者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认知冲动型的人能够简洁而迅速地做出选择;而认知沉思型的人在选择前仔细考虑, 对每一次选择都花较长时间仔细考虑。

Zelinkiker等人的研究发现, 沉思型的人在需要细节的作业中做得更好:而在要求整体的作业中, 两种类型的人做得一样好。与冲动型的人比, 沉思型的人更加倾向与场独立。

3、同时性—继时性 (Simultaneous cognitive style—Successive cognitive style)

Dasetal根据脑功能的研究, 区分了同时性和继时性两种认知风格。他们认为, 左脑优势的个体表现继时性的加工风格;而右脑优势的个体表现同时性的加工风格。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 在解决问题时, 采取宽视野的风格, 同时考虑多种假设, 并兼顾到觉得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解决问题的风格是发散式的。许多数学操作、空间问题的操作都要依赖同时性加工方式。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 在解决问题时, 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 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 提出的假设有明显的前后顺序, 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 解决问题的过程象链条一样, 一环扣一环, 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言语操作和记忆都属于继时性加工。

二、综合理论的出现

在认知风格理论的发展增殖期, 有大量的风格结构被提出好调查验证, 然而, 研究者们一般来说都是工作在自己的情境里, 他们观察的是自己认为有代表性的认知风格模型, 发展出自己的评估工具并对被研究的认知风格给予自己的标签, 而较少参照其他研究者的工作, 一些研究者认为很多的标签其实是相同纬度的不同名称。所以到80年代出现了认知风格理论的综合。其中有关概念的合并, 有三项研究倍受关注。第一个是Curry关于风格测量的三层“洋葱”模型。第二个是Riding和Cheema的二维认知风格模型。第三个也是最近的一个, 是Sternberg关于风格研究的三种观点概念的合并。

1、“洋葱”模型 (Three—layer Onion Model)

Curry根据研究提出, 人格、认知风格和行为风格是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他把这三者的关系形象的比喻为一个“洋葱”, 处于最深层的人格类型, 是人最稳定、最不易改变的特征, 它是个体改造和同化信息的倾向, 不直接与环境相互作用, 但它是基本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纬度, 在观察个体行为时只有通过许多学习材料才能发现。中层是信息加工风格或认知风格, 它受人格因素的制约, 受环境影响可以改变, 该层比外层稳定, 但仍能被学习策略加以修改。它处在基本上人格水平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环境的交叉上, 是个体处理信息的加工方式的特征。

2、二维认知风格理论 (Model of Two Style Dimensions)

英国心理学家Riding等人对前人提出的各种认知风格进行综合考察认为, 所有的认知风格都可以从两个纬度上加以分析:整体—分析

整体—分析型 (Wholist—Analytic)

整体型的人的积极一面是他们考虑当前情景时, 看到了整体的“图景”, 他们对整体有均衡的看法, 能够在整体中理解情景。其消极的一面是他们将信息化分成有逻辑的部分时有困难, 对图象和言语形式的信息去隐藏能力都较差。对于分析型的人, 其积极面是他们将信息分析长部分, 并善于找出相似形和差异性, 这使得他们能够快速地进入问题的核心。其消极面是他们不能形成整体的饿均衡的观念, 将信息整合时有困难。他们或许注意到一方面特征而不顾其他, 并且以不适当的比例夸大这一特征。

三、认知风格的发展问题

关于认知风格的发展问题, 至今仍存有争议。争议的关键在于认知风格主要是先天遗传的还是后天养成的, 它的发展是进一步展露和完善还是随着特定的时空环境而塑造。

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 研究人员从各个方面对认知风格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比如Smith和Caplan从文化传统的差异进行了研究;Capsi和Moffitt、Emory、Wise和Cramer从母婴互动以及家庭环境方面对此进行了研究;Saracho从儿童游戏的角度、Lawson和Thompson从概念形成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有些是直接考察遗传和环境的影响 (Egorove, , Grigorenko, La Buda和Carter) , 特别是婴儿的气质类型的差异对日后童年期认知风格差异的影响 (Block, Capsi和Silva) 。

四、认知风格研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认知风格是一种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在强调个性培养和发展的今天, 在教育领域重视个体的认知风格显得尤其具有意义。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教学风格与学习风格之间的适配性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探讨:

一是教育策略。在教育过程中, 如果教师采取的教育策略、指导方法与受教育者的认知风格相适应, 就能更大程度的促进其发展, 反之则可能阻碍其发展。下面以幼儿园环境创设为例加以分析。在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 从物质环境的创设来看, 活动室活动区域的设置应该尽量丰富, 以满足不同认知风格的幼儿对活动的需要。尤其是在幼儿入园之初, 提供与幼儿认知风格相适宜的活动, 可使幼儿在幼儿园感到安全和舒适。

二是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之间的适配性。这一方面的研究表明, 当教师的认知风格与学生的认知风格完全匹配时, 学生的学习适应最好 (这里的适应指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师生关系等) ;师生认知风格类型不适配的学生组, 其学习适应较差;师生认知风格部分适配组学生适应居中。这一结果启示我们, 学生学习障碍的形成有可能与师生之间的认知风格不相匹配相联系, 因此这对学习障碍的诊治大有裨益, 也为教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提供了新的途径。

五、小结

在早期, 认知风格这一研究领域呈现出巨大的多样性, 同事也招致大量的批评, 主要指缺乏严密性和可信性。后来的评论者重复了这一批评。人们责难认知风格模型的大量增殖, 而各种测量作为认知风格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部分却缺乏心理测验的严密性。

近来, 人们对认知风格研究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它将各种认知风格理论表述成一个连贯的理论, 其中以Riding等人工作最有影响, 他们将以往的认知风格模型纳入到整体—分析, 即认知风格的两个维度, 并发展出了完善的认知风格评估工具。近来认知风格研究的另一个趋势人们企图将认知风格理论应用到各种专业情景中去, 这反映在与构成各种应用基础的各种特殊测量相联系的认知风格结构的发展上。人们认为这导致了后来学习风格理论 (Learning Style) 研究的兴起和繁荣。

参考文献

[1]李浩然、刘海燕:《认知风格结构模型的发展》, 《心理学动态》, 1999年第3期。

[2]袄建中、闻莉、周少贤:《认知风格理论研究的进展》,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4年第2期。

[3]杨治良、郭力平:《认知风格的研究进展》, 《心理科学》, 2001年第3期。

[4]朱佳:《认知风格应用研究进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教书育人》, 2005年。

[5]辜筠芳:《浅谈认知风格在教学中的应用》,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5年。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简述职业设计理论与技术 第2篇

在我们即将走进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复杂社会里,我们究竟该扮演如何一个角色呢?水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江河。人无点滴量的积累,难成大气候。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而美好的人生离不开完美的规划及在正确规划指导下的努力奋斗。人生如大海航船,规划就是它的的基本航线,有了航线,我们就不会偏离目标,更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更加顺利和快速地驶向成功的彼岸。因此,一份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对我们的人生起到极为重大的作用。对于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选择一份理想的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职业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从总体上做一个合理的设计规划,就成为必须。

职业生涯规划是基于职业设计理论与技术的指在客观分析个人的性格、资质、人生态度、个人潜能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人才需求期望,采取有效的职业发展策略,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道路,一步步攀登事业的阶梯,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是一个有计划、渐进式、进取向善的协调平衡的动态发展过程。它需要大学生朋友们妥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大学生在毕业前应做好自身条件的客观分析。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通过对中学、大学的学习生活做一个总体回顾,然后对自己做出自我分析与评价;

二是通过自己的师长、朋友给自己提一些合理建议;

三是进行一些人才量表的自我测试。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分析与测试,使我们对自己

的性格、兴趣、特长、气质、智商、情商、职业倾向等指标了然于心。

其次,进行职业生涯目标的初步设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在对自己有了较为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所学专业、最大兴趣等因素为自己设定职业生涯目标,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在一个人生目标的指导下,再将其细划为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然后分期逐步实施。

再次,进行初次择业,采取实现目标的措施。

在选择工作时,要对受聘单位的工作性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员工的整体素质做一个总体上的领会,尽量选择那些能发挥个人能量、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工作。大学生朋友一定要明确大学毕业并不是学习的终结,没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是很难与当今的社会相适应的。平时要做一个工作上的有心人,随时留心,为自己的未来做一些总结,埋下一些“伏笔”。

最后,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调整和回馈,并最终选定自己的“职业锚”。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影响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可测因素很多,在这种状况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行之有效,就必须对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路线、实施计划与措施进行及时的评估与调整。

根据自己对职业设计理论与技术的认识设计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且通过研究所学专业特点从多方面综合选择就业目标:

一、大学生自身是职业选择的主体——要为我而择

职业选择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重大选择,是对个人人生道路的选择,选择职业的出发点和逻辑归宿都是自己,必须对自己负责。但是我们却不时听到某些同学说:“父母让我干什么,我听父母的!”,这似乎在为父母择业。也有的同学说:“我也不知道,干啥都无所谓,反正干啥都是干,跟着大伙走吧!”,这种无所作为和随波逐流的思想,反映出一部分大学生尚未认识到职业选择要关系到自己一生的命运取向,关系到今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否。

我们应该通过职业选择教育,使自己认识到:在择业的过程中,个人自始至终要处于主体地位和自主地位,择业的主体是掌握了科学知识的劳动者自身,而不是其他。只有自己为自己选择好职业,才能为日后发展、开发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打下基础。也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和社会为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所用是祖国的初衷和期盼,认真选择职业包含着为国家社会负责,所以尊重择业主体的个人意愿,于社会、于个人都是有利的。

二、择业不同于就业——是选择未来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着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

就业和择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就业是谋取个人生存的基本条件,择业是选择个人生存模式,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对于大学生而言,就业要解决的是自立,经济上不再依赖于他人,求得自己养活自己。所以你就的业自己未必然喜欢,这个职业也不一定适合于你,甚至于你打算在这个职业上干多长时间,也是不确定的。而择业是选择关乎你一生的职业,可以说是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它要解决的是对个人生存方式的选择,是受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所支配的,可见,择业远比就业层次要高,就业更多考虑的是现实,而择业更多考虑的是未来。

三、职业选择是一个过程——要动态求优

先就业再择业,说的是“骑着马好找马”。在动态中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所以说职业选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求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发生在人生二十岁至四十岁之间。总体上看,这一时期人们处于人生道路的上升时期,正处在积蓄能量、把握机会的阶段。一方面个人优势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社会的需要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优势又要有一个过程,这需要不断地发现自己,包括优势和劣势。认识社会的需要也要有一个过程。寻求使自己的优势与社会需要相吻合的职业更要有一个过程。正因,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教育时,要使学生认识到人一生中可能有多次职业选择,因为首次选择的职业很可能不是最适合你的,要不断地将自己的优势与社会需要进行权衡比较,在动态中运筹,求得个人职业的满意。

四、职业选择的重心是个人条件——要认识自我

个人根据什么选择这一职业而不是其他职业?凭借的就是个人的基本条件,一般情况下,这些条件应该包括: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性格、能力、价值观、个人目标需求、个人的生理与健康状况、工作经验、受教育水平、性别、年龄、个人的智商、情商等因素,以及对上述诸条件的客观评估。其中重点是分析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需求。

(1)兴趣是择业的动力。如果一个人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相符,那么工作会被看作是一种享受,并且能在其中寻求到无穷的乐趣,否则,工作会被视为负担甚至会带来苦恼。众所周知,爱因斯坦走在路上还思考相对论以致于撞在树上却不知。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2)性格是择业的前提。性格往往关联着工作的适应度,不同的职业岗位与人的一定的性格特点存在着吻合与否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性格与工作的适应度越高,职业成功的概率也越高,如果性格与工作要求相背离,于工作于个人发展都是一种贻误。性格内向的人从事外向的工作,往往难以成功,或许反应过慢的人驾车要误事,性格过于暴躁的人大概难以担当护士职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竞然做不了中学教师,但他内向的性格关起门来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真是如鱼得水。(3)能力是择业的基础。“没有金钢钻,别揽瓷器活”说的正是不具备相关能力,一般不宜从事这项职业。否则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如此实际上是舍近求远,是与扬长避短的择业原则相违背的。杨振宁早年赴美国留学为写好实验论文总想在物理实验上有所突破,但却总也不出成绩,却出了不少事故,为此他十分苦恼,后来他的导师发现他的优势能力并不在实验上,认为他更适合做理论研究并建议他改做理论研究方面的论文,一举成功,从此他走上了研究理论物理的道路终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这说明了能力对于职业选择多么重要。

(4)需求是择业的价值观表现。人的任何行为,任何选择都要受到个人价值观的支配,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职业一定要弄清自己究竞在择业上追求的是什么?要通过择业获得什么?也就是你的择业动机是什么?有的人一次一次地考公务员,他认为只要从政,这值得。而某省一位省厅级干部、本身又是博士生却不恋高官职位,决意要辞职去出任民企亏损企业总裁,他的价值观是要创造财富,他也认为值得。这里表现出人们在择业上的不同的价值取向与择业动机。

通过对职业设计理论与技术的学习研究,使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大三学生即将面临毕业择业的压力之大,这也就要求我们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前辈有云:少年为失错之年,青年为奋发之年,中年为而立之年,老年为迟暮之年。青春苦短,与其浑浑噩噩打圈,不如趁早规划启程前行!今日开始奋发,未来方可前途光明,青春才会焕发神采飞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真不愧至理名言。虽然前路充满无尽变数,但现在方向已定,理想就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至少,我们有了这份属于自己的人生规划,明天就可以尽量少走弯路,以更快的步伐达到成功的彼岸,实现心中的理想。

余下的大学生活时间已经不多,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着接下来的时间里,认真规划,努力生活,为自己美好的明天坚持奋斗,相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将来!

简述职业设计理论与技术

关于冰期天文理论的简述 第3篇

1提出背景

1754年,Adhémar [1] 计算了岁差,并根据这个概念提出了一个雏形的“冰期天文理论”。他认为由于南半球冬季较北半球长7天,因此南半球为冰盖;而南北半球发生冰期的周期各为11ka。 1843年,Verrier[2]首次提出地球轨道偏心率e的变化,变幅在0~6%之间,地球倾角在22°~25°。1867年,Croll[3,4]用Verrier的公式将3Ma以来的地球轨道偏心率用曲线形式表达,首先提出地球轨道的变化与冰期的关系,并发现偏心率有100ka和400ka的变化周期。并提出3个影响因子:轨道偏心率,地轴倾角和春分点位置。当偏心率较大且远日点位于冬至点附近时,某一半球冬半年温度下降、持续时间长,积雪增加,而积雪面积增大会形成正反馈,使气温进一步下降,进而形成冰盖。冰盖出现后,此半球产生冷高压,下沉冷空气向赤道流动形成强大信风,在信风驱动下海水向另一半球输送能量。即轨道偏心率和冬至点位置的变化被冰雪正反馈作用的信风洋流所放大,有利于发育冰盖。但Croll的理论太阳辐射变化值过小,很难引起显著地气候变化,因而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美天文学家 Newcomb于1901年,发现地轴倾角的变化幅度在 22°~25°之间的,而有41ka的变化周期。

2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提出

塞尔维亚天文学家Milankovitch凭借其深厚的数学功底,得出太阳辐射变化量于地球轨道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于1930年提出冰期旋回理论。他将太阳常数看作一个衡量,认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三个重要的轨道参数:偏心率e、黄赤交角ε或地轴倾斜度和岁差p受其他天文因素的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其中偏心率是地球绕太阳公转椭圆轨道的赤道半径与极半径之差与赤道半径之比,即某一椭圆轨道与理想圆环的偏离;黄赤交角即指地球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夹角;岁差即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这三个参数的变化是形成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更替的主要原因。任意纬度日照量的大小用 w 来表示,则它与太阳常数s、偏心率e、黄赤交角ε和岁差p成函数关系,即:W= f ( S,e,ε,p ),其中,s变化很小可视为常数:偏心率的短周期约为100ka、长周期约为400ka;地轴倾斜度或黄赤交角的变化于22°02′~24°30′之间变动。第四纪时其变化周期为41ka~45ka;岁差值为20°,第四纪时岁差周期为19ka~23ka。同时他计算了100万年以来65°N上日照量的变化。提出地球轨道的变化引起地球大气圈接收太阳辐射能的变化,即太阳辐射能随纬度和季节配置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引起全球的气候的变化。当ε减小时,将导致北半球高纬度夏季太阳辐射量减少。米兰科维奇假说的核心是强调了一个敏感区- - 65°N。此区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减小将触发冰期气候。因此,可视其为单因素触发模型(single forcing trigger model)。敏感区内气候变冷后,由于冰雪的高反照率,其信号被进一步放大、传输,进而影响其他地区。

3理论的修正

20世纪70年代,由于新的地质年代测定技术尤其是深海氧同位素、古土壤、黄土等侧年方法的出现证实了米兰柯维奇的冰期旋回理论。其后,比利时科学家Berger等人,对冰期旋回理论进行不断修正。如100ka周期的偏心率记录对应的不是偏心率的高值期而是低值期。但Berger 等认为偏心率增大时,日地平均距离减小;偏心率减小时,日地平均距离增大,太阳常数与日地平均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偏心率由 0. 075 变为零时,地球上每年接受的辐射能减少 0.8%。将理论进行这样的修正之后,100ka周期就与地质记录相吻合了。徐钦琦等提出黄道倾斜有200~300Ma和40Ka两个变化周期,其中200~300Ma周期的黄道倾斜ε振幅达10~15°,是造成冰期与间冰期更替的主要原因。而40K周期的黄道倾斜ε振幅仅为2~3°,这种较小的振幅使高纬地区冬季增温显著,海冰迅速融化。当ε从 32°逐渐减小到10°时,按计算,其气候变迁的规律应为:l)各地年平均温度应逐渐上升;2)南北温差应逐渐缩小;3)各地的较差也逐渐缩小。地球上的大冰期-间冰期的更替是黄道倾斜角ε的10~15°振幅造成的,而ε的2~3°的小规模振幅,周期为40k,是大冰期中冰期-间冰期更替的原因。Berger 和 Loutre基于多体问题的天体力学计算表明,至少从距今6Ma以来,3个轨道参数的变化具有稳定的规律性,这3个参数互相配合产生了天文辐射曲线,辐射曲线中3 种周期都有清晰显示。

4需要解决的细节问题

Lisiecki 和 Raymo对5.3Ma以来的 57 个深海氧同位素记录进行处理和合并,显示出分段响应模式,而且冰期间冰期的变化并未完全控制低纬地区。2)记录显示,间冰期进入冰期经过2个岁差周期,而冰期进入间冰期的时间大大减少。3)北半球高纬地区的被认为是冰期间冰期的触发机制,北大西洋深层流之前也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传输机制。但近几次冰消期时,南半球和低纬地区增温早于北半球的冰量变化。4)全球温度变化非同步性,在末次冰期中两半球气候呈反相关的关系。5)两半球中纬度地区末次冰期终止开始的时候,它们的夏季日照率异常恰好相反却又不是处在极值的时刻。

结语:在米兰科维奇假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冰期天文理论,虽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解决,但经过许多科学家不断探索努力,逐渐被更多的科学家关注,成为解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循环的重要假说。相信随着气候记录的方法和数据逐渐增加,冰期天文理论会不断解决现存的问题,使人们对第四纪气候变化成因加深理解。

参考文献

[1]Adhémar J A. Révolutions de la mer, privately published[J]. 1842.

[2]Imbrie J, Imbrie K P. Ice ages: solving the myster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国外服务外包理论研究简述 第4篇

关键词:服务外包,国外研究,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现代服务业以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席卷全球, 为我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服务外包提供了新的机遇。服务外包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 发展服务外包被认为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 也是优化外商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水平的重要方式。根据麦肯锡的调研报告, 全球财富1000强中95%以上的企业已经制定了服务外包战略, 预计到2010年, 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美元以上。

国际服务外包是伴随经济全球化由科技发展催生的, 和制造业外包相比, 服务外包还是“新生事物”。国际上对其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国的研究则起步更晚。无论是对其特征、趋势的研究, 还是对其模式、条件、影响和国际比较的研究, 都远不如制造业外包深入。长期以制造业发展取胜的中国正面临产业结构升级难的困境。我们迫切需要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服务”, 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服务外包的理论研究, 进行服务外包的国际比较, 取长补短, 探索国际服务外包业发展规律, 科学制定中国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战略, 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国外研究现状

1. 对服务外包概念的界定。

由于在服务外包实践过程中, 不同国家和企业外包各有侧重, 因此, 对服务外包有不同的定义。

Gary.Hamel和C.K.Prahalad在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的题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外包”这个单词, 认为企业应该重视培养核心竞争力, 而不是单纯为了减少成本而把核心业务外包或OEM。随后, 西方学者洛和文卡特曼、科塔比、利和希特以及威尔科克斯和约翰逊等从不同角度对业务外包进行了定义。IDC公司认为服务外包市场包括IT服务市场和业务服务市场。其中IT服务市场中外包的部分被定义为IT服务外包, 业务服务市场中外包的部分被定义为业务流程外包。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定义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 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埃森哲从价值层面将外包划分为四种级别:基本技术外包、商业应用程序外包、业务流程外包和业务改造外包。第一种是传统的IT外包, 着重于减少成本。当前, 为了集中力量发展核心业务, 公司趋向于第二和第三级别的外包。未来的趋势是发包商与外包业务建立伙伴合作关系, 对发包商的业务进行高效的支持。

2. 关于服务外包动因的研究。

Loh awrence&Venkatraman认为服务外包的动力有不同层次:在宏观经济层面, 暂时的经济周期和趋势推动企业通过签订外包合同来实现IT基础设施管理的合理化;在行业层面, 竞争压力迫使企业与重要的IT供应商建立“以伙伴关系为基础的”关系;在企业层面, 追寻竞争优势推动IT外包决策;在企业内部, 一些管理因素影响外包决策。Lacity&Willcocks指出服务外包的原因包括财务原因 (成本降低、增加成本控制等) 、业务原因 (回归核心竞争力等) 、技术原因 (获得技术人才等) 、政治原因 (证明效率、证明新资源的正当性等) 。Christina Costa认为服务外包的动因是成本降低、技术因素以及关注核心竞争力。Diromualdo&Gurbaxani把服务外包的战略意图分为三类:降低成本和提高IT资源的效率、提高IT对企业绩效的贡献、利用市场上与技术相关的资产来开发和销售以新技术为基础的货物或服务。还有的学者将企业采取外包行为归因于“流行”效应, Lacidty and Hirschheim、Loh and venkatraman认为企业的外包决策并不都是基于减少成本、提高企业价值等理性的理由, 而是基于社会环境的压力。

3. 对国际服务外包的一般性经验研究。

这一类研究主要包括联合国贸发会议对离岸服务外包规模和趋势、对象和分类、主要发包和接包国家、风险和收益等方面的介绍 (UNCTAD, 2005) ;美国政府会计办公室递交国会的关于服务业离岸外移的定义和统计说明、以及美国IT产业离岸外包趋势的报告等。

4. 技术变革与服务外包关系的研究。

这一类研究的方法各异, 研究成果十分零散。比如, Miozzo等学者采用两分法从技术角度对服务国际化进行的研究显示, 一国经济越发达, 其制造部门和服务部门的联系越紧密, 与使用信息紧密相关的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受到技术进步的影响将发生组织转型, 并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服务活动的国际化 (Miozzo等, 2001) ;IT外包经常伴随着发包企业生产技术的广泛转型, 并导致对知识和组织协调的需求, 这种协调常以人员从发包企业和其被保留下来的IT组织转移为主要形式, 然而, 服务无形性的特征会加剧发包企业和接包方之间的矛盾, 并且为技术创新设置障碍 (Miozzo等, Bartel等) 。企业使用的IT水平与其外包活动中基于IT服务的份额正相关。

5. 离岸服务外包对发包国的经济影响。

这些文献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对服务外包对发包国收入分配、白领工人就业、产业以及技术外移等进行了经验研究。如Mann对美国的IT部门进行了研究, 并证明全球化尤其是IT硬件的国际化外包导致该类产品价格在20世纪90年代降低了10%到30%, 1995年—2002年生产率年均增长0.3%。IT成本下降使企业和消费者受益, IT业工人受损。对可能造成的国内工作流失和非技术劳动力工资下降的恐慌, 使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在10多年前就开始离岸服务外包对发包国经济影响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认为服务外包造成了发包国国内工作机会的减少和工资率的下降。然而, 也有学者的研究表明服务业的离岸外移在短期内虽然会造成部分美国人的失业, 但是从长期来看对提高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有利的。此外, Amiti等研究表明, 服务活动离岸外移对1992年至2000年期间美国生产力的提高有重要的正向影响, 贡献率达约11%;制造活动离岸外移与生产力的提高同样正相关, 但较服务业小, 约占生产力提高的5%。Farren认为服务外包会提高低收入国家的平均工资, 但对发达国家的就业和工资影响非常小, 对美国生产力以及控制通货膨胀都有好处, 但是可能改变劳工和利润之间的平衡。

6. 从交易成本角度对企业外包进行的研究。

这一类研究中, 比较著名的有Feenstra和Hanson、Grossman和Helpman利用交易成本模型对企业外包的程度, 以及外包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特征进行的研究。在与中国相关的研究中, Qu和Brocklehurst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建立了一个简单模型对中国和印度在信息技术接包方面的交易成本进行了比较, 并对中国在与印度比较中的相关劣势进行了分析。

7. 对服务外包影响因素的研究。

Yeats认为贸易壁垒 (关税) 、劳动力成本、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成本、政府的影响 (关税、租金、基础设施、汇率、通讯设施、政局稳定性、良好的商业环境) 、语言相似性等都是影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外包的重要因素。Grossman认为生产率、工业规模、合同的完备性、工资水平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实施跨国外包要考虑的因素, 并证明如果高工资国家能够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合作外包方所需要的技能、或者高效率的法律系统以确保外包双方合作关系, 它们可能继续吸引外包业务。简单地假定所有低工资国家就是发达国家业务外包的首选地是不合理的。

8. 关于外包风险的研究。

外包是一种风险与收益并存的经营方式。Amold, Prallalad and hamel, venkatesan, Q uinn and Hilmel的研究成果都提示企业谨慎选择外包的业务, 不能将战略性的核心能力部分的业务外包出去, 并且要审慎地对待外包关系。Amaral等人强调建立良好的控制和监控机制对外包成功的重要性。Dnig等人的研究认为, 要理解真实的长期的成本结构, 并且与内部成本结构比较。

9. 关于外包承接方的选择研究。

Amin等认为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的特点是成员间彼此相互信任、重视共同利益, 同时合作各方之间的信息和知识充分地交流、互动与分享以提高合作各方的竞争地位, 具有信息共享、相似性和社会联系等方面的比较优势。Karen Tate探讨了成功的合作伙伴关系应具备的要素:相融性、沟通性、承诺性、公平性、柔性、互信性以及知晓性等。Douglasetal从企业外包的动因以及推动情况, 阐述了合作关系的选择问题, 并将这种关系定义为“长期的承诺, 相互的协作, 共担风险, 共享利益和其它持续一致的决策”。

二、简要评价

通过对服务外包研究文献的回顾, 可以看出服务外包理论研究在国外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国外学者对服务外包的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 对外包的机理、动因、经济效应、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 运用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 开发了理论研究模型、框架和研究方法, 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服务外包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 目前关于服务外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外包的动因、竞争优势、模式选择、承接对策等方面, 缺乏对服务外包与相关经济与管理理论内在联系的系统研究, 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清晰的服务外包体系。 (2) 虽然不少学者对外包的运作与管理阶段进行过探讨, 但多数只限于现象层面的描述及一般分析, 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 还未形成一个正式、规范的外包运作与管理框架。 (3) 研究视角存在偏颇或死角。如学者们要么是从宏观层面阐述国际服务外包的理论和政策, 要么是从操作层面论述企业如何就某项具体的、职能性的国际服务外包进行运作等。而对于界于这两者之间的企业战略层面, 即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战略问题, 则研究很少。对于服务外包与服务业FDI关系的专门研究也少有触及。 (4) 有关服务外包的研究视角普遍以发达国家为主。由于服务外包的实践最早发生在发达国家, 而且发包方主要是发达国家, 因此当前有关外包的国外文献多数是从发达国家的视角研究问题, 所力图解决的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与服务外包相关的问题。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视角探讨服务外包承接活动的研究相对较少。 (5) 虽然跨国直接投资和国际外包是国际资本进行国际转移的两大方式, 但是相对于跨国直接投资, 能够指导国际外包的基础性研究理论偏少。尤其是在研究跨国公司的在全球范围内选择自己外包合作伙伴时的区位选择或是影响因素方面, 缺少像FDI研究领域中邓宁生产折中理论那样的权威理论。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B.Clott.Perspectiveson.Global Outsourcing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k.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 2004, 153170.

[2].Erran Carmel, Brian Nicholson.Small Firms and Offshore Software Outsourcing:High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ir Mitigation.Journal of Glob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2005 (9) :3354.

[3].Diana Farrell.Offshoring:Value Creation through Economic Change.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May2005, 676683.

[4].Sudesh M.Duggal, Carl Simkonis.Offshore Outsourcing:New Spinor Same Old Business Informing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7 (4) :251260.

[5].UNCTAD (2005) , Business Process Offshore Outsourcing Untapped Opportunities for SMEs.

[6].GAO (2006) , “US Semiconductor and Software Industries Increasingly Produce inChina and India”, Report of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to Congressional Committees, GAO06423.

[7].Marcela Miozzo, Damian Grimshaw (2005) , “Modularity and Innovation in 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IT Outsourcing in Germany and the UK”, Research Policy, 34, 14191439.

[8].Ann Bartel, Saul Lach, Nachum Sicherman (2005) , “Outsourcing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working paper11158, NBER.

[9].C.Alan Garner (2004) , “Offshoring in theService Sector:Economic Impact and Policy Issues”, Economic Review, third quarter, 2004.

[10].Mary Amiti, ShangJin Wei (2006) , “Service Offshoring and Productivity: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States”, working paper11926, NBER.

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5篇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新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道,而是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具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产物,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下,立足中国国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开拓性的探索和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课题的理论成果

3.邓小平理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实施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党制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比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理论简述 第6篇

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育(CAI)正在受到整个教育领域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其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考试题库的管理作为计算机辅助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和重要环节,是实现教考分离、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用计算机进行考试题库的管理是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用计算机可以实现对题库进行全面、系统、科学、高效的管理和应用,以适应教学和考试的需要,智能题库可以为教学管理、测试、评估等提供多角度、多层次、多功能的服务。所以,开发一款智能性、通用性的题库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1.试题题库系统简介

系统为通用型的智能题库管理系统。它的通用性主要体现在此系统可以实现对多门学科试题的录入、管理和组卷;而智能则主要体现在组卷上,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相关信息,自动组成若干套同等难度、相同题量的平行试卷。

试题库系统中的各种试题的相关指标取值的正确率将会直接关系到最后试卷的质量,所以试题库系统开发者对试题库中试题各项指标值的评估与计算要依据合理的理论基础,如试题库系统中的试卷分析模块、成绩分析模块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它的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很强,十分复杂的工作;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Test Theory(CTT)是20世纪设计和发展起来并应用于试题库系统建设的基础理论。

2.基础理论概述

经典测量理论ClassicalTest Theory产生于20世纪初,它是各种试题库系统开发者所采的成绩和试卷分析的理论依据。它是建立在以下三条假设基础之上的:

(1)当分数误差的数学期望为零时,便可以将真实分数用一个在大量测验中所得的分数的统计平均值来表示。

(2)任意两次测验所得的误差相对独立。

(3)对某个学生进行测验所得分数可以看成是代表该生的测验误差和实际知识水平的真实分数的线性组合。

3.成绩分析

试题库系统应该具有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对试卷的考试结果进行统计,然后从平均分、标准差、相关数、方差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以便进行班级之间的比较和个人之间的比较,最后评价试卷的难易程度、知识点的覆盖面和各题的分值是否合理。

4.试题分析

试题库系统应该具有对各种类型的试题进行分析的功能,此功能可以利用试卷的考试考试超级成绩对试题的各项指标从难度、知识点的覆盖面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对试题的各项指标进行完善和修改,从而提高试题的可靠性。试题分析所涉及的理论如下所述:

(1)区分度 试题的区分度是用来判断试题是否可以将成绩较差和成绩较好的考生考生进行区分。

(2)难度 难度是试题的难易程度,可以用考生的正确率或者得分率表示。试题的难易程度不仅与试题的测试内容有关,而且还与试题的组成、考试者的知识水平有关。如果由于题目意思含糊不清或考试者没有学习过,那么本来容易的试题可能变得较难,因此,试题的难易程度具有相对性。

(3)迷惑答案的效力 迷惑答案的效力是指选择题(单选题,多选题等)中非正确答案被挑选的可能性。迷惑力较小的答案被认为效力低,对这样的答案要修改或调整。在进行试题库建设时筛选试题时应注意尽量少选用迷惑效力低的答案,以免影响最后考试的结果。

5.试卷分析

试题库系统应该具有试卷分析功能,而且该功能可以利用考试完成后对考试的结果进行统计,然后从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能够考查试卷组成是否合理。为了保证考查组成试卷的难易程度的合理性,试题库中各类试题的难易程度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分布,而且各类试题应该有一定的离散程度。试卷的平均难易程度影响考试成绩的离散程度。试卷的难易程度太大或者太小,都会造成最终的考试结果相对的集中某个分数段上上,使成绩的离散程度降低,成绩的差距减小,从而影响考试结果的可靠性。

6.智能试题库系统结构分析

智能试题库系统结构采用2层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通过将各项任务进程合理的分配给Client端和Server端,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硬件环境的優势,降低了整个系统的通讯开销,使得运行速度比较快,方便处理大量数据。由于Client/Server是点对点的网络拓扑结构模式,非常适用于局域网,所以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得到比较好的保证。那么,在学校的校园网上运行基于Client/Server结构的智能题库系统是非常可行的、合适的。

根据系统功能及特点,题库系统功能模块设计如下图所示。

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它把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使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数据库是系统的各个部分能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及如何结合的关键所在,而数据库设计则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7.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指对用户提出的系统功能及实现系统的各项约束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后,从技术角度分析实现系统的可行性。从整个系统的技术构成上来看,它还是属于一个数据库应用类的系统。其基本操作还是对存在数据库进行添加、删除、查找、更新等。所以就单纯的数据库应用来看,暂不存在太大的技术问题。

(2)经济和管理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分析的是成本效益分析,评估项目的开发成本,估计开发成本是否会超过项目预期的全部利润。对于整个系统面言,在系统未运行前,主要是指系统设计方面的人力投资,在整个系统投入运行之后,只需要管理员对数据库进行定期维护和学科教师对题库的补充修改。因为现在计算机已经普及了,学生对该系统的使用应该说是较为方便。

(3)运行环境可行性

运行可行性分析是指对新系统运行后的良好效果进行估计和评价,同时还应考虑怪现有教师的培训、补充问题。现在,一般的教师对计算机比较熟悉,使用题库管理系统只需进行简单讲解、说明或借助于软件的帮助系统就能很快掌握和使用。

理论简述 第7篇

上世纪90年代,Van Patten等通过对美国的西班牙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实践调查发现,当时的教学把重点放在输出环节上,效果并不理想。并反对在初学阶段进行大量机械性的输出训练,强调应着眼于习得的第一个环节,即从输入到吸收的环节,逐步建立了输入加工理论。该理论提出后, 经过了不断地修正和补充,最终形成完整的二语习得过程模式。输入加工理论认为二语习得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输入、 吸收、发展的系统和输出,包含三个心理加工过程:输入加工、系统变化和输出加工。在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首先接触输入,然后注意输入,再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联系。为了在形式与意义之间建立连结,仅有注意是不够的,学习者还需要理解输入的形式所附有的意义,进行输入加工并整合。 最后,融入发展的系统中的语言素材可能最终被学习者利用作为输出,这个过程叫做输出加工(Van Patten,2004)。

二、实践应用输入加工教学法

Van Patten和Cadierno(1993)以英国西班牙语学习者为受试,首次对比研究了输入加工教学法和传统语法教学在西班牙语宾格代名词学习中的效应。其输入加工教学的设计包括:研究者教授学习者如何正确理解OVS语序,然后学习者进行两类结构性输入练习。首先学习者进行指示性练习, 即倾听或阅读含有目标结构的句子,然后根据听到或阅读到的内容选择正确的图片。然后学习者再进行情感性练习,根据输入内容选择“同意”或“不同意”、“符合我的情况” 或“不符合我的情况”等。在练习中,学习者将阅读过的短文中的宾语代词用突出的方式呈现,并按要求回答这些突出呈现的内容所含的意义。最终,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输入加工教学法显著优于传统语法教学。继Van Patten和Cadierno之后,许多研究者针对不同国家的受试,对输入加工教学法和传统语法教学法进行了进一步对比。Cadierno(1995)对美国大学生学习西班牙语过去式进行研究后,也发现输入加工教学法优于传统语法教学。Potowski等(2009)则探讨了美国大学生对较为复杂的西班牙语虚拟语气的学习,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输入加工教学法显著优于传统语法教学。不过,输入加工教学从学习者认知机制出发,在语言输入到语言吸收环节推动形式与意义连结的建立,从而促进中介语发展。 Van Patten等人提出的实词优先原则等加工策略也有心理语言学依据(桂诗春,2000),所以输入加工教学法的优势不可否认。针对输出环节的传统教学促进的是显性知识的提高,只提高了学习的输出能力,未能促进他们对目标结构的理解。 而输入加工教学不仅让学习者理解输入,提高学习者的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习者的输出能力。输入加工教学法强调注意语言形式,是一种输入强化方式,能够促使学习者在正确理解输入意义的同时注意语言形式,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三、总结

Van Patten的输入加工理论对学习过程包括从输入到输出的完整构想,而且每个过程又包括一些重要的心理机制:

(1)输入加工,包括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连结和句法理解;

(2)系统变化,包括吸纳和重构;

(3)输入加工,包括词汇通达和产出策略。

主要着眼在从输入到吸收的加工过程,更确切地说是形式与意义联结建立的初始阶段。该理论因为结合了习得过程和一些重要的心理加工机制,如吸纳与重构,不仅分析了习得的步骤与过程,也反映了一些重要的习得机制的作用,因此它对习得系统的阐述也更加全面,所反映的习得过程的动态变化及其原因也更清晰(戴炜栋,2010)。而且,在该理论的基础上, Van Patten等人提出了输入加工教学法,为二语教学开辟了先河。但是,该理论关于语言和语言加工的这些显性知识并不能保障学习者在语言使用中的流利运用,必须通过有意义的练习帮助学习者在加工输入的过程中建立、巩固并强化正确的形式与意义连结。

基于输入加工理论的输入加工教学法,通过对语言输入的有效处理能使学习者不仅注意到语言形式本身,也注意到自己的加工策略,通过意识增进改变可能阻碍高效输入加工的默认策略,因此该教学方法不失为促进学习者从语言输入得以吸收的积极尝试。不过,研究证明,在某些教学内容方面,输入加工教学法并不是完全超越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在目的语语法形式等内容学习中的效应仍需进一步验证。

摘要:输入一直是二语习得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对于二语习得研究有重要作用。Van Patten通过对二语为西班牙语的学习者的观察,着眼于输入,提出了输入加工理论,并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与传统语法教学不一样的输入加工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符合学习者的心理认知,对于二语教学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Van Patten,输入加工理论输入加工教学法

参考文献

[1]Cadierno.T.Formal instruction from a processing prospective: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panish past tense[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5.(79):179-193.

[2]Van Patten.B.Processing instruction:An update[J].Language Learning.2002.(4):755-803.

[3]Van Patten.B.Input processing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Van Patten,B.&J.Williams(eds.).Theor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Mahwah.NJ:Lawrence Erlbaum.2007.

[4]戴财运.戴伟栋,从输入到输出的习得过程及其心理机制分析[J].外语界.2011.(1):23-40.

本地市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简述 第8篇

一个更大的本地市场对区位于其中的厂商是不是个有利条件?对于非对称的市场规模对产业空间结构的影响, 克鲁格曼等给出了两个相似的结论。首先, Krugman (1980) 证明了即使两国有相同的偏好、技术和禀赋, 规模收益递增会导致两国贸易, 对某种产品拥有更多消费者的国家将是此种产业的贸易剩余者。其次, Helpman and Krugman (H-K, 1985) 进一步发展了此模型, 证明了在规模报酬递增产业, 更大国家的厂商份额要超过其消费者比例。

本地市场效应 (HME, Home Market Effect) 是对规模收益递增产品有相对大需求的区域会有更大比例的产出, 换句话说, 在厂商水平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的产业, 两个区域中的相对大区域将是净出口者 (Head and Mayer, 2003) 。相比之下, 在不变规模收益的比较优势框架下, 需求大的市场往往是此种产品的进口国, 因此HME可以将以递增规模收益为特征的经济地理和以不变规模收益为特征的比较优势两种范式区分开来 (D-W, 2003) 。

二、理论与实证研究简述

本地市场效应是新经济地理 (N E G) 的重要理论基石 (Head et al, 2002) , 但假说本身是否是对现实世界的有力抽象需要不断进行检验和完善。很多研究试图放松K氏模型的严格假定, 以获取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和稳定性的结论。修改主要集中在贸易成本、农业部门、贸易空间单元数量、市场结构和企业战略行为假设等。

1. 农业部门与HME。

Zeng and Kikuchi (2004, 2009) 为分析农业部门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农业部门和HME的关系, 对农业部门的设定进行修改, 发现即使两国的农产品存在交通成本, HME仍然存在, 但会削弱HME的大小, 同时也进一步证实了, Davis (1998) 和Yu (2005) 的结论实际上依赖于两国之间农业部门无贸易的假定。

2. 贸易 (交通) 成本与HME。

Medin (2001) 在基准模型引入固定贸易成本, 使得厂商的出口策略同生产策略分离开来。出口市场的规模会影响规模收益递增部门的出口厂商的比例, 小国拥有比大国更大的出口厂商的比例。当CRS-PC产品的贸易成本还不具有完全阻止性的时候, HME是否会存在?Crozet and Trionfetti (2005) 对此做了相对详细的分析, 发现存在非线性HME, 即HME对处于规模两级的国家要比中等规模的国家表现更强烈。

3. 多国情形与H M E。

BLOT (2004) 建立多国版本的Krugman (1980) 模型, 并尝试提出分别基于时间序列和横截面的动态本地市场效应和静态本地市场效应。Suedekum (2005) 将世界分成本国和两个外界的国家, 建立三国版本的Krugman (1980) 模型, 更精准地分析多国情形下支出同产出间的关系。

1.跨国公司与HME。由于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在国外建厂开辟新的市场而避开交通成本, 这实际上会破坏国家间HME产生的动力。Behrens and Picard (2007) 扩展O-T-T (2002) 和Ottaviano and Thisse (2002, 2004) 模型, 厂商进行两阶段博弈, 得到跨国公司存在时HME出现的条件:

(1) 国家规模相差不大; (2) 建立分工厂的固定成本很低; (3交通成本很高, 即水平跨国公司的存在会导致HME的消失。 (4市场结构与HME。针对不同市场结构, Head、Mayer and Ries (2002) 考虑IRS (递增收益规模) 厂商的两阶段博弈, 首先选择生产区位 (国家) , 然后选择价格或者产出。结果显示, Krugman (1980) 和H-K (1985) 模型中产生本地市场效应的几个假设条件并非必不可少。

在实证方面, D-W (1996, 1999, 2003a) 结果支持收益递增在决定国家生产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D-W (1999) 对40个日本区域的研究, 也发现存在本地市场效应。D-W (1996) 同D-W (1999) 相比较, 后者能够显示出较强的HME, 原因在两方面:一是一国之内区域间的要素流动性强;二是一国之内的区域贸易壁垒要小于国家之间的贸易壁垒, 这些因素都使得HME出现的可能性增加。但由于日本数据应用了不同的数据加总水平, D-W (1999) 很难同D-W (2003) 的结果相比较。

此外, 以国家为样本, 张帆、潘佐红 (2006) , 利用中国1997年31个省 (市、区) 19个产业的生产、需求和资源禀赋资料, 发现本地市场效应在决定中国地区间生产和贸易的类型上起着显著的作用, 19个产业中至少有7个存在显著的HME。Domeque and Sanz (2005) 以西班牙为例, 样本涉及从1965到1996的17个自治区, 9个部门, 并采用同理论研究一致的生产和需求的百分比数据, 而非绝对量数据, 结果支持HME假说的存在。Bourtchouladze (2007) 采用欧盟1979至1999年24个制造业部门的数据, 发现HME的部门表现与之前的研究 (BLOT, 2005) 相似, 且有很大重叠。

大多数的经验研究支持在产业细分的水平上存在HME, 越是接近理论要求的产品层面的加总水平, HME越容易显现, 同时HME的结构变化显示不同需求规模也是决定HME大小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 HME在决定产业区位、空间组织和贸易上起到关键作用, 可以成为区别比较优势和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这两种范式的有力标准。

三、政策启示

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的政策启示有:第一, 出台刺激消费的有力政策, 调整消费结构, 培育和壮大消费市场和出口市场, 为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点的产业开拓市场;第二, 促进产业升级, 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 将竞争力由主要依靠多而低廉的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转向既要保持合理的比较优势, 更要依靠知识和技术推动的创新型经济;第三, 做好科学的空间规划, 尤其是城市群、城市带的规划, 形成有效的大规模市场体系, 同时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减少交通成本和商务成本, 畅通商品和要素流动, 为形成市场和产出之间互相加强的循环累积机制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P.Krugman,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70, 950-959

[2]Helpman E.and P.Krugman, Market Structure and Foreign Trade[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85

[3]Davis D.R, The Home Market, Trad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J].American Economic.1998, Review88, 1264-76

[4]Davis D.R.and D.E.Weinstein, Economic Geography and Regional Production Structur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 379-407.

[5]Davis D.R.and D.E.Weinstein, Market Access, Economic Geograph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an Empirical Tes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3, 59 (1) , 1-23.

[6]Head.K, T.Mayer and J.Ries, On the pervasiveness of home market effects[J].Economica, 2002, 69, 371-390.

[7]Picard P.M.and Zeng D.Z.,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5, 77, 75-106

[8]Behrens K, Lamorgese A Ottaviano G.I.P.Tabuchi T.Testing the`Home Market Effect'in a Multi-Country World:A Theory-Based Approach"[J].CEPR Discussion Paper2004, No.4468.

[9]Nana Bourtchouladze, Home market effect hypothesis in a multi-country world[J], .HEI working paper, No:16/2007

[10]Dao-Zhi Zeng and Toru Kikuchi, Home market effect and trade costs[J].The Japanese Economic Review, June2009, Vol.60, No.2

简述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研究 第9篇

有关资料显示, 当今英语世界的文字交流有80%是以专门用途英语为媒介的专门用途英语, 简称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 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4]。作为世界经济领域专门行业的通用交流语言, 它在我国各行各业开展国际交流、学习国外技术和先进经验、从事对外贸易等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ESP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随着二战的结束, 在全球范围内, 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活动进入了一个迅速发展以及繁荣的时代。在英语成为科技和商业中必要的国际性语言。为了满足各类人员学习英语不同目的的需要, ESP便应运而生了。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开始, ESP在西方社会特别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里, 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

另一方面,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刺激了一些非英语国家对于学习英语的热潮。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也进入了迅猛发展的年代, 这也促进了英语的学习。在整个国家内, 都遍布着英语学习或同英语学习有关的活动。因此, ESP也成为英语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并迅速的发展起来[2]。

2 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和分类

2.1 ESP的定义

2.1.1 早在1964年, H alliday, Mc Intosh and Strevens在他们合著的《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中提出了对于ESP的定义。

他们认为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学科或目的相关的英语, 即“专门用途英语”, 并提出要根据学习者的具体需要来决定教学内容与方法。此书对语言学与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1985年的斯里兰卡ESP国际会议上Strevens对于ESP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即四个区别性特征和两个可变特征[7]。

四个区别性特征是指1) 满足学习者的特殊要求;2) 内容 (主题论题) 上与特定专业、职业和活动相关;3) 重点应放在努力使词汇、句法和语篇结构与特定专业、职业活动相适应得语言运用上;4) 与普通英语形成对照[7]。

两个可变特征是指:1) 可以指限制于培养专项学习技能, 例如只限于阅读技能或口语交际等技能的培养;2) 可以根据任何一种教学法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尽管交际法常被认为是最适合ESP教学的, 但ESP并不只局限于交际教学法[7]。

2.1.2 受其形象, Dudley-Evans&St John进一步提出, ESP是是根据某一特定专业设计的相关英语课程, 有别于“一般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 简称EGP) , 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针与教学主张。ESP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它不但涉及语言本体和语言学相关的理论, 还涉及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所学专业的领域的英语运用能力[9]。

2.1.3 Huchinson和Waters把ESP视为一种教学主张 (approach) 而不是已成型的模式 (product) 。这就是说ESP不包括特定的语言、教材, 也不包括特定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ESP的基本问题是回答“为什么需要学一门外语”。这就是“需求分析”所要解决的问题[7]。

除了以上列举的三种定义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语言学家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另外中国语言学家秦秀白也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同样认为ESP是一种教学的主张, 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确定教学的内容, 也就是说ESP更多探讨的是语言的本质, 如何教授语言, 因此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6]。

通过以上几位国内外的语言学家对于ESP给出的定义, 我们大概可以得出这样几个结论:1) ESP是为有特定需求的学习者而设定的;2) ESP是根据不同的需求而产生并发展的, 这是ESP的精髓所在;3) ESP的学习者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且必须是成年人, 而且这些成年人都有一定的专业技能, 而英语是他们进步学习的必要手段。

2.2 ESP的分类

ESP的分类有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下面我们来分别介绍一下这两种分类方法:

首先是三分法, 根据Huchinson和Waters的观点, 可以将ESP分为三类:科技英语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简称EST) 、商贸英语 (English for Business and Economic, 简称EBE) 以及社科英语 (English for the Social Science) 。每个分支可再次分为学术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 简称EAP) 和职业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 简称EOP) [7]。

而Jordan直接将ESP分为学术用途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而学术用途英语又而再分为专门学术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 简称ESAP) , 比如:如果学生的学习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某项专业技术的活动 (医学英语, 法律英语等) 和一般学术用途英语 (EAP) 。这里一般学术用途英语是指学习的者目的是为了学术写作或学术讨论[5]。

由此可见, 第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学科类别而划分的;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学习者最终的学习目的和最重点的学习环境而划分的。

3 ESP在我国的现状

3.1 专门用途英语 (ESP) 与一般用途英语 (EGP) 的区别

EGP的目的是为让学习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流利自如的使用英语, 是以教授语言技能为基础的课程。EGP教授学生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技能, 它是中国学校目前典型的英语语言课程。而ESP是根据学习者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教授内容, 是向学习者传授专门的知识, 但是教授的过程和方法是同EGP一样的。是语言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结合。

3.2 ESP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

在之前的文章中, 我提到了ESP早在20世纪60年在西方社会就已经开始发展起来了, 而在我国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ESP进行研究, 所以在对ESP的研究上, 国内的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是在知识、科技、经济都已经全球一体化的当今世界, ESP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在中国高校内, 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能力测试是通过英语四六级来完成的。虽然经历了多次改革, 但是仍然存在学生离开校园后, 英语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在面对专业知识的时候, 很多学生是手足无措的。他们不会运用已学过的基础英语知识来学习专业的英语。这就造成我国学生在世界范围内是毫无竞争力的。因为在国际上的一些知名企业, 英语是他们最基本的技术语言, 所有的技术人员都是通过英语来翻阅、阅读有关的技术资料并且能够用专业英语流利的交流甚至还能用英语写文章。在这方面我国大部分的学生很难达到这种标准。所以ESP的教学在我国是势在必行的。

4 小结

21世纪中国需要的是不仅仅是英语技能过硬的人才, 还需要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并能够熟练运用英语的复合型人才。ESP教学是在应用语言学指导下对英语教学的一次重要革命。ESP理论的实践, 已经证明这种教学有其很大的优势。但目前中国语言学界对于ESP的理论研究仍然远远不够, 在实践教学中对待ESP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没有特定的ESP英语教师, 而ESP教材的设定也不完善。所以, 我国目前对ESP的研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也要看到希望, 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意识到ESP教学的重要性, 并且开始涉足到这个领域的研究。而且国家也对ESP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

摘要:本文主要对于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研究做了一个简要的综述, 首先是介绍了专门用途英语的起源发展和分类, 然后又简述了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和分类, 最后指出我国设置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

关键词:专门用途英语,理论,课程

参考文献

[1]龚世莲.当代科技英语教学的策略探微与实践[J].安徽科学学院学报, 2008, 22 (3) :43-45.

[2]黄文娟.对专门用途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的调查研究及反思[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07.

[3]金品卓.专门用途英语_ESP_教学初探[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5 (3) :413-415.

[4]刘法公.论基础英语与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31-33.

[5]李红.专门用途英语的发展与专业英语合作教学[J].外语教学, 2001, 22 (1) :40-43.

[6]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79-80.

[7]章洋.专门用途英语中课程设计的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06.

[8]王恒.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综述[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8, 4:41-43.

简述现代桥梁抗风理论及其应用 第10篇

1 桥梁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的风环境

1. 1 强风平均风速剖面环境

在桥梁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风环境对于大跨度桥梁的整体, 设计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整体风环境中强风平均风速剖面环境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桥梁设计的过程中要针对于桥梁实际的施工地点和施工高度, 对当地可能出现的强风进行跟踪和测量。通过相应的测量绘制出强风平均风速剖面环境示意图。这样能够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根据示意图, 开展相应的建设工作, 提升大跨度桥梁的整体防风效果。

1. 2 风速风向的极值统计状况

风速风向的极值统计状况对于我国大跨度桥梁的整体设计和后期运行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桥梁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对当地的风速风向的机制进行统计, 这样能够保证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风速风向调整桥梁的整体设计和建设工作。让桥梁在后期运行过程中能够抵抗相应的大风, 提升桥梁的整体建设强度和质量。目前我国在进行风速风向的极值统计过程中, 往往采用的是三种极值分布概率模型, 这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统计设备和模型, 能够在统计过程中发挥很好的效果。

1. 3 地面风洞模拟状况

在进行桥梁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当对, 应当对地面风洞的整体状况进行模拟, 通过相应的模拟来对桥梁的整体设计和建设进行指导。在进行模拟的过程中按照, 相应设备控制部件的不同, 可以将地面风洞模拟分为主动模拟和被动模拟两种。通过这两种模拟方式可以较好的对地面的风洞状况进行模拟, 能够很好的为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工作提供指导。

2 现代桥梁抗风的理论及其研究方法

2. 1 地表风洞的实验

此前, 国际上有很多大跨度桥梁在大风的影响下发生了扭曲损坏和坍塌, 于是各国便纷纷开展了对于大跨度桥梁的抗风试验工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的试验模式为风洞试验模式。这种实验模式主要包括3 种模型, 分别是全球模型、阶段刚性模型、拉条弹性模型。目前我国在进行桥梁抗风实验的过程中对于地表风洞试验的采用已经较为广泛, 在我国40 多座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 都运用了风洞试验取得了很好的试验效果。

2. 2 相关数值模拟实验

我国在进行桥梁抗风试验, 和研究的过程中除了对地表风洞试验的运用之外。还采用了相关数值的模拟实验。相关数值模拟实验是运用计算机模拟的方式, 将桥梁的抗风性运用各种数据信息和函数模型进行表示,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桥梁抗风险的测量能够大大提升测量的整体精度, 同时能够对桥梁的整体防风性进行预测。我国目前, 运用的数值模拟试验方式主要包括直接数值模拟、雷诺时均模拟、大涡模拟等。我国在进行模拟的过程中设计出了相应的模拟软件, 能够在桥梁防护模拟的过程中有很好的应用。

2. 3 对于防风颤振理论的分析

我国目前在进行桥梁防风, 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的理论之一是防风颤振理论。防风颤振理论目前已经比较成熟。这种理论已经从简单的, 论分析方式转化为了复杂的试验数值方式, 能够在进行防风检测和控制的过程中发挥很好的作用。同时, 随着我国目前建设桥梁跨度的不断增加, 防风颤振理论能够对桥梁的整体结构和刚度进行指导, 运用防风颤振理论进行桥梁建设能够大大提升桥梁整体结构的强度和抗风能力。

2. 4 对于抖振防风理论的分析

除了颤振防风理论之外, 目前我国在进行桥梁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 主要采用的另外一种理论形式为抖振防风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桥梁在风力的作用下会出现自身的振动, 震动的幅度由小到大最终对桥梁的整体结构和稳定性造成影响, 导致桥梁的损坏和坍塌。通过这种理论的计算和实际检测, 能够发现桥梁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能够及时对桥梁的整体建设进行弥补, 提升桥梁建设的整体强度和抗风能力。

3 抗风理论在现代桥梁设计和建设中的应用。

3. 1 对于桥梁动力稳定性的计算和设计

我国目前在对于桥梁抗风理论进行运用的过程中, 主要是对抗风理论在桥梁设计和建设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最主要是对桥梁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和设计。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大跨度桥梁, 在进行建设之前都运用了控风理论对桥梁的整体考抗风能力和建设强度进行了计算和设计。同时通过对桥梁动力稳定性的计算和设计, 能够发现现代桥梁在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提升现代桥梁的康复能力, 最终达到提升桥梁整体建设质量的目的。

3. 2 对于桥梁风荷载的计算和设计

我国目前的在进行桥梁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 对于桥梁风荷载的计算和设计十分重视。因为在对整个桥梁的风荷载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对风的特性和桥梁的结构特性进行综合的分析。通过对两者之间的分析和比较, 能够设计出适合于当地风速和风向以及相关极值桥梁结构。我国目前在运用桥梁风荷载进行桥梁设计和计算的过程中, 将风荷载主要分为3 种类型, 分别是平均风荷载、等效风荷载与等效惯性风荷载。

3. 3 驰振机理在桥梁防风设计和建设中的应用

驰振机理在桥梁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持振机理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桥梁的防风效果, 因为桥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驰振导致桥梁整体的不平稳, 会导致桥梁形状发生扭曲。

3. 4 颤振机理在桥梁防风设计和建设中的应用

颤振机理能够很好地说明风洞试验的相关理论, 通过相应的计算能够很好发现桥梁受风洞的影响情况,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依据响应的理论和数据进行建设工作, 能够大大提升桥梁的抗风能力和整体强度, 为桥梁建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打下基础。

4 结语

综上所述, 桥梁建设在我国整体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目前在进行的活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大风的影响, 在大风的影响下会造成桥梁自身的损害甚至是坍塌, 严重影响到驾乘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 本文着重对现代桥梁抗风理论进行研究, 主要进行研究的理论有颤振理论、斗振防风理论、地表风洞防风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对这些理论在桥梁实际设计和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通过相应的实验我们发现通过这些理论, 在大跨度桥梁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升大跨度桥梁的整体建设质量和强度, 能够促进我国桥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 孙守增, 杨琦, 等.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中国公路学报, 2014 (05) :1-96.

简述王光祈及其音乐理论研究 第11篇

一、“少年中国”与“音乐救国”思想的形成

1892年10月, 王光祈出生在四川温江一个普通的书香之家, 当他睁开双眼好奇地观察起这个世界时, 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会拥有怎样的人生际遇, 更不知道自己能给风雨飘摇的中国带来些什么, 而就在20多年后, 他竟成为“五四”时期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活动家之一, 并于1918年起, 与李大钊、曾琦等进步人士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 并于翌年7月在学会正式成立时被推选为大会主席、执行部主任。1919年底, 又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名流的支持下, 创办了名噪一时的“工读互助团”, 即组织一些有为进步青年通过“半工半读”的方式探索社会改革之道, 它是“少年中国”理想的具体实践, 幻想逐步实现“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式的社会理想, 但这一理念因脱离实际的空想本质而以失败告终。同时, “少年中国学会”也因参加者的立场观点存在分歧而走向分裂, 最终被迫解散。

面对事业上的挫折和打击, 在新文化思潮影响下的王光祈决心远赴重洋, 于1920年6月赴德国的法兰克福留学, 先后攻读了德文及政治经济学, 同时担任着国内几家报社[1]的特约驻德通讯记者[2]。为了完成报道工作, 王光祈对当时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社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 并在考察过程中深刻体会到欧洲音乐文化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作用, 他发现这一作用与中国传统的儒家“礼乐制度”不谋而合, 遂恍然大悟, 坚定了其通过复兴以传统“礼

■徐航蔡越

乐精神”为核心的民族文化, 重造他“少年中国”的社会理想, 试图达到“音乐救国”的目的。他认为, 只有文化思维上的真正强大, 才能重拾中华民族自尊, 而音乐恰恰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孔子倡导的“诗书礼乐”, 在他看来, 音乐与道德属同等地位。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突出代表, 能够唤起民众的共同记忆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认同感。所以, 他想通过创造具有民族性的“新国乐”来唤起民众, 完成其“民族复兴运动”的伟大愿景。于是, 在1923年, 他毅然改学音乐, 入柏林某音乐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音乐理论等, 也开始了他“少年中国”的社会理想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音乐学领域的首次具体实践。王光祈的这种试图改学音乐的决心在其一首诗中展露无遗, 诗中这样写道:“处世治心惟礼乐, 中华民族旧文明。而今举世方酣睡, 独上昆仑发巨响。”显然, 他将他对以礼乐来敦化民众、挽救苦难中的中华民族充满信心。1927年王光祈考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 师承霍尔博斯特尔、舍尔林等德国著名音乐理论家。1932年, 王光祈受聘为波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讲师并担任中国文学的教学工作。1934年, 他以《论中国古典歌剧》[3]一文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二、系统地运用现代音乐学的观点进行音乐理论研究

在德留学期间, 王光祈编写、出版了大量音乐论文和专著, 他的音乐研究涉及较广, 主要包括中国音乐、西方音乐、东方民族音乐以及东西方音乐的比较等。他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音乐理论研究上, 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 对中国音乐的乐律、乐器制式、传

统乐队、调式、诗歌音乐以及音乐思想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编写了大量向外国人介绍中国音乐的有关著作, 如《音乐在中国的意义》 (1926) 、《论中国音乐》 (1927) 、《论中国记谱法》 (1928) 、《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 (1933) 、《中国音乐史》 (1934) 等;

2. 通过广泛研究和实践, 编选、翻译

了大量向国人介绍外国音乐的有关著作, 如《西洋音乐与诗歌》 (1924) 、《欧洲音乐进化论》 (1924) 、《西洋音乐与戏剧》 (1925) 、《德国国民学校与唱歌》 (1925) 、《各国国歌评述》 (1926) 、《西洋乐器提要》 (1928) 、《西洋制谱学提要》 (1929) 、《西洋名曲解说》 (1936) 、《西洋歌剧指南》 (1936) 、《西洋音乐史纲要》 (1937) 等;

3. 创造性地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

法, 编写了研究东西方音乐的有关著作, 如《东西乐制之研究》 (1926) 、《东方民族之音乐》 (1929) 《千百年间中国与西方的音乐的关系》 (1935) [4]等。

王光祈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西方音乐研究建立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 他既是第一位用现代音乐学方法研究中国音乐史的学者, 也是较早系统地用外文向世界介绍中国音乐的学者。在中西音乐比较中, 他把亚洲各国民族音乐的律制和调式的规律性分析与欧洲音乐进行比较, 创造性地提出了“世界三大乐系”[5] (即“中国乐系”、“希腊乐系”、“波斯阿拉伯乐系”) 的学说, 至今仍被音乐学界广泛采用。他大胆地借鉴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社会学、音响学、教育学等众多专业人文科学知识进行音乐学理论研究, 他甚至还对未来音乐发展的伟大蓝图进行了这样的推测:“也许将来世界交通更为进步, 人类嗜好能铸而为一。或可以产生一种‘世界音乐’, 放诸四海皆准也未可知!”王光祈对中西音乐文化的大量研究直接推动了我国“五四运动”以后新音乐文化的蓬勃发展。1941年,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曾在其《现阶段中国新音乐运动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对王光祈的音乐理论研究成果高度评价道:“我们不能忘记一位埋头苦干死于柏林[6]的中国音乐理论家王光祈, 他遗留下给我们许多宝贵的著作和翻译, 推动了新音乐运动的发展。他刻苦耐劳是我们从事中国新音乐的模范。”

三、坚持“以实物为重, 典籍次之, 推类又次之”的治学思想

在研究方法上, 他提出“以实物为重, 典籍次之, 推类又次之”的治学之道, 正是由于坚持了这样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才使得王光祈在他的一些音乐论著, 尤其是阐述中国律学问题的著作中, 提出了一系列经得起“实物”、“典籍”、“类推”检验的创见, 对后人用科学的方法来整理研究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遗产, 起了极大的启发作用。

四、结语

王光祈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第一个在音乐学这一领域中努力进行认真探索的理论家, 他的音乐理论从其“少年中国”、“民族复兴”“音乐救国”等爱国主义思想出发, 怀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以中国自身音乐的研究为中心, 基本沿袭我国古代优秀音乐美学思想传统, 大胆运用了西方的科学研究方法, 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论著, 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著述最多的一位音乐学家。时至今日, 他的一些理论观点仍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参考文献

[1]主要是指上海的《申报》、《时事新报》以及北京的《晨报》。

[2]近些年来, 有关学者通过大量史料考证出王光祈赴德的正式身份是特约驻德通讯记者。

[3]《论中国古典歌剧》其内容实为对中国古代昆曲的研究, 按当时的西洋观点, 在对中国戏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将包含明代昆曲、清代京剧在内的大部分中国古代戏曲曲种均译成“中国歌剧”。现在国际上已不再采用此译法。

[4]上述标明的年份主要为该书目的出版时间, 仅供读者参考。

[5]参见王光祈于1929年编写出版的《东方民族之音乐》。

上一篇:任意类型管理下一篇:支付工具

精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