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2024-05-10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精选12篇)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第1篇

一、不能落实教学目标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始终摆脱不了中考升学阴影的笼罩。在县教育局、乡教育办、学校的高压下,中考试题和奖励方案才真正是指导教学的“纲要”,至于教育部的“纲要”只好靠边站。教学内容只针对历年来的中考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以及围绕这些知识点所进行的大量重复训练;至于全面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这门工具的能力和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则无暇顾及。这些状态,让学校不知怎么管,教师不知怎么教。

二、语文学习的资源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学好语文的土壤和环境

在农村中学,没有图书馆,教室里没有多媒体,仍是传统的黑板加粉笔。学生从早到晚除了上课还是上课,没有黑板报(要检查了才出),没有广播室(大都放一些歌曲),更别谈什么手抄报、文学社、电视台。我们的学生不知道语文除了教材之外,是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说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但若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辅助,语文教学又有多大的施展空间呢?

三、相当多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

语文要靠积累,无法急功近利。学生除了演练数学、诵读英语外,就是啃物理、算化学,学习语文的是少之又少。尤其是农村的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更是屈指可数,他们把多数时间都用在见效快、费时少的数学、英语等学科中,对语文学习的用心程度可想而知。语文学习处在一种消极、被动、慵懒、低效的状态。面对学生出现的轻语文现象,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深感惶恐不安。

四、阅读量太少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然而,语文教材本身所提供的阅读材料有限,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没有一定的阅读量,何谈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们的时间表已经排得满满当当的了。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哪里去挤出时间去进行纯文学的阅读呢?我从教的这些年,也曾想过在语文课或课后多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空间和时间,往往是有心无力。

五、家庭文化环境贫瘠

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有一种熏陶、感染和影响作用,有益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孩子朝夕生活于自己独特的家庭文化环境中,带有浓厚的家庭与个人的色彩。对孩子来说,这种色彩的优劣主要是由父母来决定的。因此,家长怎样营造家庭的文化氛围、怎样创设家庭文化环境,对孩子来说将具有特殊的美育价值和成才意义。近年来,农村大批中青年纷纷涌向城市和苏南打工挣钱,家里剩下的大多是老人和小孩。于是,孩子的家庭教育就成了一个大问题:祖辈带孩子多数是只养不教,溺爱有加,管教不足。

六、语文优质生源每年大量流失且日趋低龄化

家长对上学读书的短视造成对辍学行为的漠视。很多家长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上学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把供孩子读书作为孩子就业的充分条件,认为念书就是为了拿到“铁饭碗”。既然念完大学都找不到工作就没必要念书,更何况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还不一定考上大学,不如让孩子回家种地、学点手艺。一旦孩子主动要求辍学,欣然应允。少数家长看孩子学习成绩一般,干脆诱导孩子辍学。当老师家访时,这些家长提出种种例证,像某某家当初砸锅卖铁供孩子考大学,拿出全部积蓄供孩子完成学业,到头来还要为孩子的工作到处托人,找的工作还不如人家没念大学的,而且现在还有不少念完大学在家“抱蹲”的。供孩子念大学的费用既够给孩子娶媳妇,也够盖新房,何乐而不为呢?学不致用是造成家长对辍学漠视的重要原因。农民说:无论是搞大棚蔬菜,还是家禽养殖,孩子学的知识大部分都用不上。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尤其是升学无望的情况下,农民当然不希望孩子念这种花钱没用的“破书”。

此外,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形式单调、训练方式僵化等都是问题。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第2篇

【关键词】农村作文现状分析对策

据我市今年中考各大题得分统计,城区初中作文比农村初中作文平均每生高10.2分。“提起作文直摇头,见到题目皱眉头,写起作文咬笔头,老师催交才开头”,这是目前许多农村初中生怕作文的生动写照。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状分析:

(一)、以应试教学为目的

近几年来,在我接触的许多语文老师中,当谈及目前我们初中作文教学之目的时,回答几乎全是为了应付考试。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们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发散性地启迪和训练,而把大部分时间花在做应付考试的标准化试题上,一味为考试而写作,势必使学生失去对写作的热情。笔者对初三两个班93名学生作了一次答卷调查:答“为升学毕业考试”者占85%;答“为将来当包工头订合同协议用”者占8.5%;答“为自己用,为当作家,为农业服务”者共占6.5%。教师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生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作文教学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转,临考复习猜题、压题、撞题、难题已成为初中作文教学司空见惯的事实。许多教师慨叹:要是作文不考该多好啊!有个学生说得更干脆:如果作文不考,我一辈子也不会去写作文。

(二)、指导、评改不力

目前有些语文教师往往是黑板上写个题目捡几条要求了事。当然,有的教师能进行一些“指导”,但也无非是“选材一定要得当,中心一定要突出,布局一定要合理,语言一定要流畅”等苍白无力的空洞说教而已。至于如何行文才能使文章达到上述要求,就是说教者本人,其实也未必能解个中之味,学生就更不用说了。有的教师唾液横飞地讲着所谓的“写作技巧”指导,有那么一段顺口溜:“任何体裁三段好,开头结尾要花炮,成语格言多用点,80没有70不会少。”……有的教师临考前选择一些范文,就是叫学生背,教的是如何套题,如何改头换面,如何移花接木。忽视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辩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有些学生的作文结构虽基本完整,但内容普遍空洞、思想肤浅、缺乏真情实感,有的还闹出笑话。作文后的讲评也跟不上,“中心突出,用词不当”等失之笼统的语言随手可见,有的就是打一个钩记一个分,连里面的错别字也没有圈出,至于如何评改无从谈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先生不惑,学生无以解惑。

(三)、脱离生活实际

学生缺少足够的课外阅读,生活单调。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里的学生而言,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里学生相比,眼界狭小,可供阅读书籍匾乏,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狭小。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学生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读物,受到文学熏陶的东西太少。一天除了吃饭就是上课、自习,学生的活动范围自然窄小,久而久之,他们的作文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于是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生”、“残疾人”、“孤儿”。试想一个没有生活感知的中学生,怎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学生生活在农村,其实农村天地广阔,生活内容千姿百态,新人新事俯拾皆是。按理来说写作材料多的是,然而学生作文难就难在缺乏材料上。笔者对初三128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认为没有材料可写的占63.3%,这主要是由于我们没有致力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捕捉农村生活及周围生活中的材料。材源枯竭怎么能不感到难呢?在一次“我爱家乡”的征文中,48篇作文、写不清家乡位置的占21%,胡编乱凑,写的不是自己家乡的占15%,作文字数不到500字的占74%。据了解,大多数学校都在猛赶教学进度,集中精力上新课,集中精力抓复习,初三尤为突出,冷落了作文的具体指导和训练,有的把作文一律放在课外去完成,认为作文多一篇少一篇没关系,抓作文不能立竿见影,再说,由于作文批改主观因素大,感情色彩浓,且随意性大,没有具体规范的指导,没有教学生如何捕捉生活的材料,作文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脱离生活,作文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焉能不难?

(四)、父母方面的原因

父母的文化水平较低也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城里的孩子从小就受到父母较好的引导,而在农村,一般的父母只要求自己的孩子考一个较好的成绩,至于对孩子的语文水平,尤其是作文水平是不关注的。许多家长把课外阅读当作是看闲书,真正支持的很少,甚至千方百计地严令禁止。长久如此,孩子们就会这样想!连父母都认为作文是不重要的,那我们何必花太多的时间在上面呢#这样,无形中父母的态度又是对学生作文兴趣的致命一击。当然,因为父母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在这方面有时也是力不从心的。

总之,在只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下语文成了最大的牺牲品,特别是作文。然而《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语文教学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尤其是高考和中考话题作文的不断推出为作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机作为农村初中的语文老师我们应审时度势更新观念大胆创新努力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新路子。

针对以上现状和原因,我从农村的实际出发,结合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就如何搞好作文教学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心得。

二、对策:

首先,必须把升学考试为目的的作文教学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

以升学为目的的作文教学是没有出路的。语文学科的性质有工具性、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等。而处于主要矛盾地位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张志公先生说:“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从升学教育中解脱出来,重视语言素质的训练和培养。平时在“遣词用句、语法规范、句序逻辑、语句衔接、表达方式”诸方面多加强训练。语言素质也是民族素质,以提高公民语言素质为目的农村作文教学,应该成为当前作文教学的共识,否则,观念不转变,农村作文教学之路会越走越窄,作文素质越来越差。

其次,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

曾有行家指出:“要扭转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局面,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端正教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这固然必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指导水平。目前,农村初中有不少语文教师素质偏低,业务上过不了关,说话不流畅,学期总结写得不像样,更别说论文了。这样的语文教师怎能指导好学生写作?”师资素质问题,在农村初中尤甚。

打铁者要自身硬,据《金华教学科研》载:近两年,东阳市语文教研室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两篇以上的下水作文,每学期确定其次,必须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曾有行家指出:“要扭转中学作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局面,切实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端正教学指导思想,进一步改进作文教学方法。这固然必要,但最根本的还是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高他们自身的写作能力和指导水平。目前,农村初中有不少语文教师素质偏低,业务上过不了关,说话不流畅,学期总结写得不像样,更别说论文了。这样的语文教师怎能指导好学生写作?”师资素质问题,在农村初中尤甚。打铁者要自身硬,据《金华教学科研》载:近两年,东阳市语文教研室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两篇以上的下水作文,每学期确定一个教研课题撰写教学经验、体会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很好的方法。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通过“下水”即可让教师体会写作的甘苦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起来哪里“曲”哪里“直”那里“深”那里“浅”也就胸有成竹得起要领具体实在会促使学生认识写作的价值从而引起写作的冲动这远比站在岸上指手画脚实在得多。倘若“下水文”能有刊诸报端学生便视你为作家就会产生一种“敬佩效应”。方法二是教研室或者教育处可以开展一些可以提高教师素质的活动。坚持每一年都要举行“下水作文”和教学论文评比并把下水作文和优秀教学作文混编成册平时还可以进行背诵精彩语段演讲论文比赛开展各种形式的作文研讨活动,让教师们处于作文竞技状态中,并且把作文教学的效果列入语文教师的考绩范围,形成制度,促使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逐步提高。

再次,拓宽作文教学环境。

由于客观条件制约农村中绝大多数缺乏应有的作文训练环境,再加上近乎空白的课外活动,使学生长期处于贫血的文化氛围中,写作源泉枯竭,写作热情窒息,“无米下锅”现象严重,因此,我们必须要更新教法,创设一种宽松、开放的作文环境,帮助他们解除作文兴趣不浓,把写作当成负担这个包袱。比如,作文课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向农民学习,去观摩农村生活,描写田园风光,去观察农贸市场,叙述老百姓的故事。其次,可开放一、二年级的作文。一、二年级布置每次作文,可先让学生搜集整理借鉴各种有关的写作材料,其间,也可有意识的带领学生参加德育基地、开展班队活动、观看爱国影片。一周后再叫学生交作文本,不要死限学生在短短的一节课或两节课全完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往往会乱煮“夹生饭”。再次之,可以开辟第二课堂,尽可能提供学生发表习作的园地,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

三、工作中的具体做法:

(一)、与学生一起快乐体验

(1)把扩大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语文老师应当教育学生了解向课外拓展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内,老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读,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读懂课文和课外书,让他们学会学习。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老师再因势利导,适当点拨,对学生进行美感熏陶、情感激发。同时,老师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图书。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写作时才不会有“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

(2)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把加大写作总量作为提离写作水平的途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有过大量精彩的论述。顺乎自然,让学生写自己平时喜欢写的东西,学生会乐于去写。我们农村有许多活动,像清明节上坟,钓龙虾等,城镇孩子就比不上农村孩子感受深刻,老师可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动笔头,多动脑筋。至于怎么写,那就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老师既要利用每周作文课时间让学生写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作文,更要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写随笔,还可以通过指导写日记,办手抄报,黑板报,向校刊和校外投稿等形式来练习写作,培养其写作兴趣。同时,对学生作文不可求全责备,要多鼓励,以免挫伤其写作积极性。

(3)鼓励学生多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汲取写作的源泉。

农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尽管现在农村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很少有机会参加劳动,但星期天和寒暑假,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时间可供自由支配的。每到养蚕季节,可以叫学生去帮父母采桑叶,喂蚕宝宝什么的!到农忙季节,老师要建议家长让他们的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体会田间劳动的甘苦。当然,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事物,细心体会万事万物的性状,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的真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想象力就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的欲望必定会增强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二)、与学生一起快乐作文

(1)教人游泳者先下水。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是有的农村语文教师真的做到了“不湿鞋”,这可实在不妙。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别人游泳#有很多语文教师确实是从不写文章的。虽然学生在课内或课外都能接触到古今中外许多名家妙文,他们会不由自主地欣赏模仿,可对农村中学生来说,那终究有点遥不可及,有时它的作用甚至比不上周围人的一篇好文章,特别是老师的文章,学生是很乐意学习的。因此,老师要不断完善自我,还要“以身作则”动手写作。给学生最直接的东西是自己的“下水作文”,通过“下水”谈体会,谈生活,谈技法,谈学生作文时会出现的问题。实践中,教师的“下水作文”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教师如能写好“下水作文”,让学生听了、看了,既是垂范,又是激励。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写不出好的文章。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认为!首先平时要注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再者是在教学中要抓住文章的一些特点来培养

要培养丰富的想象力,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如,身边人的外貌、言谈、举止及其性格、思想、学习或工作情况身边事物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情况事物的位置、外形特征及景物的远近、动静、声色等等。特别要指导学生观察此人与彼人、此事与彼事、此物与彼物的不同之处,留心其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地方。教导学生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观察,由浅人深,由易到难,持之以恒,以培养起敏锐的观察力,为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经过专家精选的名篇佳作,有其广泛的代表性,所蕴涵的作家想象力也是极其丰富的,因此,教师也应充分利用文中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来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与学生一起快乐品尝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经过他们的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当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老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任何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让学生尽快品尝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有成就感,从而使其作文兴趣和水平有所提高。

“尽目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探索既符合现代教学原理,切合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实际,又能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学生可持续作文能力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教学途径和方法,需要我们语文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只要我们潜心研究,及时吸收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作文教学的发展之路,勇于开拓,推陈出新,那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必将闯出一番新天地,乡土之花必将艳开。

张景瑞

探究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第3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教学现状;农村地区

教育在变革,但是变革的发展过程也是存有矛盾的过程。语文教学是教育中的一大重点,所以语文教学也是不容乐观的。在农村中,语文教学的实施更加不良化、问题化。这些和农村学校的条件有关,也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关。农村的家长大多都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平时很少给孩子购买课外读物,就是教师强调了也最多买几本作文选之类的书,学生的阅读空间除了课本依旧是课本,一切以课本为根基,学生很少和课本外的阅读知识接触,最终导致学生的认知面非常狭隘,出现了“坐井观天”的局面,不知道语文知识的天空究竟有多大,不知道阅读究竟有什么作用。所以,针对阅读在农村教学中的不良现状,必须进行改革,进行思考,找到对策,进而改变语文教学在农村中的现状。

一、阅读在农村教学中的现状

1.轻阅读,以教学替换阅读

教学的实施点就是课堂,学生学习并获取知识的重点地方也是在课堂,所以课堂中的知识讲解必定是一片综合性、丰富性、广阔性的知识海洋,而不是单纯地教学,单纯的课本,单纯的学习,忽略或者轻视阅读。然而在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有时为了使教学的课堂时间得以大量节省,或者使教学进度得以加快,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出现轻视阅读,将阅读用课堂教学替换掉的现象,使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过程变成了一个“画重点、讲难点、考试”的学习过程。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发现能力、认知能力、探索能力、研究能力、感受能力、感悟能力等往往都会不断地退化。学生犹如一个机器一般,被教师不断地控制、输入信号,按部就班、毫无意识地运转。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倘若课本中出现了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文章,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就会被教师削弱地更加严重,教师不停地阐述、分析、讲解,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通过阅读自我感知知识的能力越来越弱。

2.轻重不分,以练习替换阅读

即便是考试,现在有关阅读的题目也在不断增多,而且阅读试题的分数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答案的个性化、灵活化、刁钻化,出现了学生失分容易、得分难的局面。教师为了提升、增加学生的阅读分值,减少阅读失分的现象,不断地让学生做和阅读相关的题目,旨在以此来改变阅读失分大的局面。这种努力往往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情况,并不能使阅读问题从根消除,以练习替换阅读只是机械化地增加学生的重担,学生有关阅读的功底依然无法提升。学生对阅读文本缺乏充分的、整体的、综合的阅读和感悟,做题或者考试只是让学生记住了一个又一个答案,而不是发现能力、认知能力、探索能力、研究能力、感受能力、感悟能力等的提升。无论练习的阅读试题再多,学生所缺少的本质性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细节知识等都不会得到弥补或者提升。教师轻重不分,以练习替换阅读,致使学生在无阅读意识的同时,也将课外阅读彻底地抛到了脑后。阅读不仅包括课本阅读,还包括课外阅读。教师是学生认知路途中的“指明灯”,教师的教育观要扩大,不要有“坐井观天”的观念,要使阅读观念能够开放化,进而在自身对课外阅读的重视下,带领并感染学生对阅读认知的重视,重视课本阅读的同时,也能重视课外阅读,进而从内心重视阅读。此外,除了教师的问题,也存在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社会整体无阅读意识,再加上家庭本身无阅读的意识和氛围,导致学生从脑海和内心中就无阅读的印象和意识。常常会有家长怕孩子看一些课外书籍而导致考试成绩下降,因此抵触、反对、制止学生看课外书籍,这也是学生轻视课外阅读的一大原因。有的支持孩子阅读的家长,也只是让学生读一些与写作有关的书籍,这也致使学生的阅读视野、创新思维被无限地禁锢。除了教师、社会、家长的因素外,学校本身也有不足,农村学校大多办公、教学条件较差,所配备或者购买的图书少之又少,再加上农村地区大多无图书馆,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即便是心有余,也力不足。

二、改善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路

1.让学生认知到阅读的重要意义,从内心重视阅读

语文教学是让学生学会交际的一个过程,它承载了多种多类的知识和文化。通过阅读,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空间更加辽阔,生活、学习的阅历更加丰富。通过阅读,学生被阅读中的画面无形地引导着去探索、去求证、去感知;通过阅读,学生的学习源泉更加的充足化、多量化。阅读文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用词都是作者智慧的产物,更是思维在运转过程中的结晶。所以学生在接触、学习、感知阅读文本时,必定要融入、灌注自己的思维,进而使学生通过思维的运转和思索感知到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的态度以及情感、目的、方法,进而使学生在阅读画面的引领下去概括、去感知、去观察,并使观察、感知、概括等得以精确化、目的化、适当化,进而使学生能把握住作者的理念、想法、思路,通过自身的经验、认知,让大脑在原阅读材料上创造、思索、驰骋、想象、飞奔。语文教学是一个让学生学会交际的过程,也是一个通过阅读来增进能力的过程。通过阅读,能使学生的发现能力、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探索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得到培养。阅读是一个为学生奠定、打牢基础能力的源泉,能对学生产生终生性、永远性、发展性、无止境性的重要影响,所以一定得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进而从内心重视阅读。

2.教师要知道课堂阅读的重要意义,创建阅读课堂

(1)创建阅读课堂。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认知路途中的“指明灯”“向导”,所以学生极易受教师行为的影响。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再用自己的讲解来替换应该让学生所进行的阅读练习。阅读是一个性化、思考化、感知化的过程,所以主体必然是学生,不是教师。阅读式的语文教学本质就是一个三要素连接和对话的环节,三要素:教师、阅读材料、学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减少讲解、分析所占用的时间,不要统一阅读的模式或答案,要让学生去多元化地阅读和感受,要使学生个有的感受得到尊重和重视,进而使学生能乐于、敢于思考、体验、感悟。

(2)教学阅读能够开放化,增加课外阅读量。教师要知道课堂阅读的重要意义,进而创建阅读课堂,让学生去自由地感知和认识,使教学阅读能够开放化,课外阅读量得以增加。阅读并不只包括课本阅读,也包括课外阅读,教师要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进而在增加学生阅读量的同时,使学生真正感知到阅读开放化的本质和意义。

总之,语文教学是教育中的一大重点,语文教学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阅读就是语文教学所存在的一大问题点。本人针对阅读在农村教学中的不良现状做了探讨,并对不良现状做了思考,提出了改变语文教学在农村中的现状的思路。阅读对学生的发展来说很重要,但是现状却并不轻松。阅读在农村教学中的现状是:轻阅读,以教学替换阅读;轻重不分,以练习替换阅读。改善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路是:让学生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从内心重视阅读;教师要知道课堂阅读的重要意义,创建阅读课堂;使教学阅读能够开放化,增加课外阅读量。阅读能使学生的生活、学习的空间更加辽阔,生活、学习的阅历更加丰富,进而使学生被阅读中的画面无形地引导着去探索、去求证、去感知,最终使学生的学习源泉更加充足化、多量化,所以语文教学要想发展得更加深远,重教学的同时也要重阅读。

参考文献:

[1]徐寒.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J].现代语文:上旬,2012(10).

[2]朱海波.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9).

[3]赵志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J].新一代:理论版,2012(5).

[4]马瑞根.浅析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大众科技,2012(08).

[5]勾兴政.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其课堂教学创新实例研究[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7).

[6]沙阿平.山区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以及对策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2).

[7]王惠民,孙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出路[J].文学教育:中旬,2011(9).

[8]经志芹.苏北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优化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1(7).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其策略分析 第4篇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目前, 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现状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手段相对较落后的现象, 新兴的现代初中语文教学手段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运用频率普遍偏低。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之中, 仍然存在着语文教师对于新兴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在认识上的不足,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不高。

2.语文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意识。初中的语文教学还在继续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在课堂上宣讲教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 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缺乏,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受挫。初中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和谐沟通关系, 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会较多影响语文教学活动以及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

3.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改进不大,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 教学活动中还仅仅满足于自己本身的教学经验, 教学模式相对来说比较落后且老套, 毫无新意可言, 而且十分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 这便直接导致了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陈旧落后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下滑, 使得初中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生活中缺乏全面地彰显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这样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之中, 初中语文的新课程改革理念就无法得到充分与及时的体现。

4.初中语文教学只注重于课堂教学知识的传授, 不注重知识面的拓展, 并且不注重课内与课外知识的相互结合, 教学效果也有待增强。

二.有效提升教学成效的策略

1.强化交流, 获取反馈信息。在目前的各所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大部分的初中语文教师对于初中生的学习反馈信息基本处于匮乏的状态, 这种现象必然会直接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正是因为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无法及时地掌握与了解学生的各种反馈信息, 这样就不可能使自己的教学过程透明化, 再加上没有对自身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过程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调整, 这样就会进一步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在下个阶段教学的合理规划。

2.转变理念。现代社会, 无论是科学和经济还是文化和艺术发展, 都出现了一个高速化发展的新局面, 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无论是在现代化的信息传递中, 还是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 信息全球化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了世界的主流趋势。信息传递已经达到了一日千里的速度, 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全球共享的新局面。对于初中语文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 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信息化和网络化, 语文教学模式已经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便可尽知天下事。

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文化源远流长,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和时代信息的印记仿佛时时显现在眼前, 要想达到这样的语文教学效果,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就应当尽快纳入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这样的一个崭新的背景之下, 很多的教师对信息化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未提起足够的重视, 所以对于信息化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发挥的作用也存在着相对较大的局限性。语文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重信息化媒体手段的运用, 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还应该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以及课堂之前的备课阶段中, 逐步提高语文教学的自主设计水平。

三.小结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的研究 第5篇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推动下,社会对初中英语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止是对听读写的基础能力有要求,而且越来越侧重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及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越发频繁,而英语作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也被越来越重视。英语阅读的能力作为灵活运用英语的基础,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校依然沿用教师占主导地位,整堂课“逐字逐句”讲解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整堂课中一直被动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成了知识的“搬运工”,并没有真正地掌握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导致学生认知能力的弱化。因此,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其重要。2.忽视学生的阅读基础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教师往往让学生在学习前将新单词和词汇通过查找字典来进行标注,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从深层意义去理解学习新单词和词汇。当学生只能从表面意思上去理解和学习新单词和词汇时,对单词和词汇的记忆力自然就会变差。长此以往,学生不仅不能具备大量的词汇量,还失去了自主默读的能力。在进行阅读时,不仅浪费时间,还失去阅读的信心,最终导致放弃学习。

初中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第6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识字教学;基础知识

一、初中语文识字教学的现状

1.学生升入到初中后,会有意识地认为自己“进一步”地长大了,再加上学生青春期的叛逆开始了。因此,学生会逐渐脱离小学时候的学习态度,会产生多种多样的逆反心理及表现。进入初中学校后,大部分学生认为积累词汇已经不是那么的重要,应该用更多的精力去学习其他的知识。学生这种错误的学习观念的认识,导致学生不重视语文的学习,不重视识字的学习及词汇的积累。

2.教师存在认识上的一定误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提出强调初中语文教师重视起学生识字教学。因此,很多的初中语文教师不重视学生的识字教学,更加侧重学习技能的传授。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师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在小学学习中,教师可能因为学生的识字掌握不牢固,反复进行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在识字教育这方面相比小学语文老师就看轻了很多,识字教学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是那么看重。

二、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学生识字教学的教育

1.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多进行写字练习和读书。识字教育关键在于让学生多进行写字、多读书。学生多进行写字练习,能够加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这样学生在应用字词的时候能够保障学生书写正确。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读书,学生进行课外读书,能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自己的词汇。学生在课外读书的时候,遇见不会的生字词,可以在本子上抄写下来,可以自己通过网络或者字词典等查阅,如果还是难以理解的话,学生可以记下来,然后向教师请教。这样学生不断从课外阅读中积累字词,会在以后方便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理解或者学生语文写作。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多写、多读,在写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在读中让学生不断积累语文字词。

2.语文教师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将识字教学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重视学生作文的批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能够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和语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能够在教给学生课本内容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字词,积累字词。教师还应该注重初中生语文作文的批阅,学生的语文作文最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字词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字词应用程度。通过学生语文作文的批阅,教师能够大体掌握班级学生对字词的掌握程度。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从作文批阅中了解学生学习的不同程度,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他们的识字教学。所以说,教师应该重视起学生的语文作文,通过学生语文作文了解他们的学习掌握程度。

总之,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过程中需要长期坚持学习的一项学习任务。这样学生才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的语文学习素养和语文文化基础。字词是语文的基础,所以说,教师重视学生语文字词的学习,就是在不断抓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也只有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牢固,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小红.汉字教学薄弱之成因初探[J].文教资料,2009(09).

[2]张璇.识字“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01).

[3]孙坤山.识字教学略谈[D].天津师范大学,2012.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第7篇

江苏省盐城市北蒋实验学校初中部共有语文教师14人, 肩负着学校15个班级的语文教学任务, 每学年教学实绩都能居全区上游水平, 且作文教学也颇具特色。为此, 我调查了十多名语文教师和全校不同班级的几十名学生, 了解了他们在作文教学和写作过程中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简言之, 就是从“三性”上突破学生作文难的现状。

我听取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语文课, 真是受益匪浅。其中有一位老师在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教者引导学生边读边想, 了解各自然段的内容, 从整体上感知百草园美丽的自然景色, 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 写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片段。

本人还参与了多次作文辅导课, 和学生一起观察周围事物, 让学生畅所欲言, 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然后写成文章。这样学生感到有话可说, 真是下笔千言啊!

本人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调查了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写作情况, 对该校的作文教学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由表1可知, 该校语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较高, 语文底蕴深厚, 在教学过程中, 显得游刃有余, 应对自如, 对学生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由表2可知, 该校学生在语文教师的精心指导下, 绝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写作热情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通过调查, 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感受。

(1) 热爱学生, 循循善诱。“教育就是人格的力量。”比如, 有一次写作课上让学生写读后感, 学生在写作前提出了许多问题, 老师引导学生把问题逐一解决了, 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老师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课堂讨论, 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有的问题, 先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有的问题, 稍加提示;有的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

(2) 引领学生进入课文, 做到课内阅读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如在教学《西湖》一文时, 老师首先从全文入手, 在多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深入理解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样便于学生较好地领悟课文的中心, 领略西湖的美丽风光。再由文中的西湖过渡到身边的自然景物, 这样就水到渠成地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力求学以致用。

(3) 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既要注重人文因素对学生的熏陶, 又要重视切实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如在教学《鼎湖山听泉》一文时, 先强化初读, 从整体上领略文中的美景, 感受文中的真情。接着进行精读感悟, 以“品味词句、想象意境、训练朗读”为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文中美景。最后是写作训练和实践活动。

通过调查, 我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思考。下面就这次调查谈点滴体会:

1.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要有生活性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 亲近自然, 接触社会, 有所见有所闻, 有所思有所感, 才能产生作文的念头, 才能写出好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 作文训练便不仅仅是语言文字这种工具的运用, 而且是在运用工具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认识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2.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要有创造性

也就是说, 作文教学虽以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 实际上更突出地表现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如何, 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显示学生的个性差异, 也是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需要。

3.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要有趣味性

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第8篇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1. 教师没有充分认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作文写得好与不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课外的阅读和写作的态度,与作文教学中老师的指导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教师忽视作文课堂教学,部分老师在作文课上就是随机布置一个题目,学生跟着感觉写。部分老师甚至作文课都不上,布置一篇作文学生回家写,应付检查了事。

2. 不重视课内外的素材的积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的,学生习作也一样,它真正的本源是现实生活。很多语文老师因为怕走出校园,参加社会实践学生难以掌控会出事,书本上的社会实践课全是“纸上谈兵”,学生整天困在校园里死读书,读死书,缺少社会实践,提到作文就头疼,对于他们来说,“作文作文不吹不成”,写作时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缺少真情实感。

3. 作文课堂训练处于零散、无序的状态。

教师作文备课往往有两个重点,一是上篇作文的点评,二是本次作文的题目。教师课前批阅上次作文,搜集点评资料,随意命作文题。作文课采用“生作—师改—师评”三步走的方式。教师点评的重点零散,每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无序。即使教师反复强调写作要点,可大多数学生连字数都要凑,无暇顾及其他。长此以往教师懈怠,学生“望天收”。因此,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不到科学、有序、稳步的提高。

针对零散、无序的作文教学现状,我们在近三年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探究教学新思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能力,已初见成效。

二、作文教学的对策

1. 培养读写能力,以考促读,以读促写,以写促评。

新课标要求初中生每学期要阅读不少于两本经典著作,我们每学期向学生推荐2—3本必读名著。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阅读,我们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统一规定每天的阅读章节,还定期进行名著竞赛,要求学生每天睡觉前读一、两章,每天坚持做“每日语文”,如:每天积累几个词语,背诵两句名言,抄录一篇精彩的美文,并写上简评,做到读与写并重,阅读与写作两不误。让学生以写促评,积极参与到习作的评改中,改变传统作文“生作—师改—师评”的模式,尝试“生作—生改—互评”的新思路。我们每学期还举办读名著、写简评、征文的评比活动,对于优秀简评,征文刊发在校刊上,以此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课堂内外相结合,积累写作素材。

叶圣陶说:“生活即教育。”我们牢牢抓住“认识生活,丰富生活,表现生活”这一切入点,进行习作教学,将写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写作训练扎扎实实地建立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为此,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学完《周总理你在哪里》后我们带领学生步行40余里,探寻伟人足迹,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了解总理生平事迹,学习伟人精神。学习《西游记》专题后,我们带领学生去吴承恩故居,了解吴承恩《西游记》。我们步行参观了淮安野生动物园,在活动现场进行《保护野生动物》实践活动。向管理人员了解了不同野生动物的生活习惯,近距离地接触了东白虎、大熊猫、长颈鹿、大象等野生动物,知道了东白虎、大熊猫等国家保护的濒危野生动物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同时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了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我们还走进乡村,让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和农民一起,刨山芋,采芦叶,包粽子。在“学雷锋”月走进社区﹑公园,帮助管理人员清理垃圾,打扫楼道,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异常兴奋,积极参与,锻炼了意志,增长了才干,丰富了知识,收获了喜悦。有了这些课堂内外实践体验,丰富了素材的积累,为写作奠定了基础。

3. 强化训练,让写作回归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沃土,对生活的理解感受是写作的种子,学生学会了感受生活,就具备了开山取宝的本领,加上教师作指导和训练,巧妇乐为有米之炊。比如《那些天,我为中考而努力》,要求学生写出自己那些天实实在在的人生经历,心灵煎熬,不懈努力的心路历程。面对每天堆积如山的作业,自己心态的变化,一次次摸底后尝到的酸甜苦辣,老师精神上的鼓励,父母的全力支持。因为亲身经历了,学生写出来真实感人。写作离不开生活,有多姿多彩的生活,有真切的体验,学生才会有话可说,作文才会有真情实感,可以说,真作文是体验生活的结晶。

对初中政治教学现状的反思 第9篇

一、初中政治教学现状

1. 教师方面

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还沿用着一人唱“独角戏”的方式,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在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多政治教师为了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学中不会大胆的创新,恐怕一发不可收拾。初中政治课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很难在教学中有新的突破。在现实的教学中,还存在这一名教师兼任两个学科的现象,这就使得教师投入到政治课上的精力被削减,不利于政治教学的开展。同时,由于受到初中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教师都是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的目标。只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导致初中生学习热情下降,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2. 学生方面

中学生在政治课堂表现出来的最多的就是兴趣不足,远远比不上对数学、语文、英语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没什么可学的,只要考试的时候提前看看书就行了。这样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初中生学习政治并不只是为了应试,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为未来生活和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不对,不懂得灵活掌握,只是死记硬背,最终也没能学明白政治。初中政治课相对其他学科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中学生对政治有兴趣、有信心,就一定能够学好。另外,学生在学习政治时还存在着漫无目的的现象,学习效率不高,不知道学完了政治怎么运用。以上是中学生在学习政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二、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反思

1. 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改变重教材轻实践的现象

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偏离教材,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知识拓展,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政治课。有的初中思想政治知识很生动有趣,但有的也很枯燥乏味,初中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厌烦。政治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重视教材、轻视实践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教育要均衡,即在确保学生掌握了政治知识的同时,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

2. 倡导现代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校园内也对网络的利用越来越多。无论是教学课件的制作,还是学校内刊的排版等,都离不开网络的帮助。对于初中政治课来说,更需要引进互联网技术。新时期注重个性创新,政治课当然也需要创新。利用互联网教学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开拓学生的思路。比如在讲到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在课下提前在网上查找资料,分析出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的几个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就使得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教师对于学生查找的资料和分析进行评价讲解,有利于中学生下一次更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3. 注重学习技巧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政治课堂要想高效,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政治新课标中要求政治教学必须常教常新,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道德素养。学习政治知识不能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政治的技巧,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技巧,才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政治的方法大致是: 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教材背后的故事; 课中注意听讲,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课后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好学习总结。对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指导层面,要细化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听讲座等方式,给学生创造学习政治的氛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4. 结合生活实际授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初中政治教师在指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正确处理好教材知识和学生情感之间的关系,在讲课时与日常生活想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讲到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的时候,首先要让中学生了解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然后帮助学生做到诚实守信和勇于承担。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可以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分享,比如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节目,就是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一个个普通人,但是他们的觉悟和行为却在平凡之中见伟大。

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政治教师掌握方法,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在日常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现在网络很发达,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教学资源,从网上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又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引导中学生分析,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关系。这样做不仅理论联系了实际,也增加了政治课堂的教学魅力。同时教学还要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阔初中生的思路,引发学生跟教师产生共鸣。

5. 开展课外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政治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要走出课堂,用精彩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初中生的思想。其实,政治课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性的。政治教师要让学生学到的思想政治知识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有所体现,并且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组织课外活动前,政治教师要制定一套完善的活动计划,并对计划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活动的顺利完成。

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第10篇

一、教师教的现状分析

(一) 农村初中师资力量薄弱, 缺少优秀的语文教师

目前, 河北省中考语文试题满分为120分, 其中写作部分占50分, 可以说作文的分值几乎占了整个语文试卷分值的一半, 分量自然不言而喻。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然而,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许多教师难以胜任。而语文学科课时多, 作业多, 有早自习, 更有一直以来让人头疼的作文教学, 很多教师避而远之。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农村学生在小学的语文学习基础很薄弱, 进入中学后, 即使教师努力弥补, 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很难在短时间内提高, 这导致教师的教学成绩往往不容乐观。而目前, 农村中学对教师的量化考核主要以教学成绩为主, 评优评模、职称评聘也基本以教学成绩来决定。由于语文学科不容易教出成绩, 所以能胜任的教师又不愿意教, 造成农村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二) 作文教学随意性大, 缺乏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然而,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不够, 认为作文水平主要由学生的天赋来决定, 作文好的学生不是教出来的, 忽视对学生后天的培养。此外,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不严格按照教学计划上课, 教学随意性大, 经常因为赶教学进度或者考试的需要挤占作文课, 往往几个星期才安排一堂作文课。而且由于批改作文费时费力, 因此很多时候教师不能按时批改作文, 一学期下来学生写作的时间非常有限。没有写作时间的保证, 学生的作文水平很难提高。

目前, 虽然农村学校也在进行新课程改革, 但课改只是口号和形式, 教师的教学方法依然陈旧, 缺乏创新, 作文教学还是采用教师命题学生写, 教师批改学生看, 教师讲评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整个作文教学中,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主观能动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经常是课下在作文书上抄袭应付作业, 或者记流水账一般写一写完事, 作文水平很难长进。另外, 相对落后的农村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 如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严重分离, 教师忽视了读和写的密切关系, 从而导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仅仅是为了提高阅读能力, 却无意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又如, 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一些写作的方法和技巧。由于缺少阅读获取的写作积累, 学生很难理解和吸收这些方法、技巧, 甚至无内容可写, 无从下笔, 即使写出来的作文也是里外两层皮。久而久之, 作文课成为学生不愿上, 教师很难教的课。

二、学生学的现状分析

(一) 写作基础差, 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写作热情

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低,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对学生的学习不够重视, 家庭教育严重缺失。而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水平不高, 进行教学改革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知识的传授, 而缺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因而,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语文综合能力较低, 尤其是作文水平很差。升入初中后, 由于增加了很多课程, 学习压力倍增, 基础差的学生不是迎难而上, 而是在困难面前不思进取, 缺少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尤其是学生的语文基础本来就差, 最害怕的作文课在初中的学习中却得到了加强, 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提高作文水平, 久而久之, 逐渐对写作失去了热情和信心, 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思想。

(二) 阅读量少, 缺少积累, 缺乏写作的源泉

对作文而言, 阅读不但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 而且大量的阅读积累还会在内容、构思、语言等方面对写作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句名言“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 农村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民家庭,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 学生家中几乎没有藏书, 也缺少足够的能力买书, 课外阅读只能在学校课余时间里进行, 因此他们的课外阅读量很少, 知识的积累也就很贫乏。而且,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 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等不健全, 即使有图书室的学校, 里面的图书也陈旧落伍, 大部分是应付“普九”检查时购进充数的书籍, 根本不适合学生阅读。即使有一些高质量的图书, 很多学校也因为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 图书室往往成为摆设, 从来没有向学生开放过。还有, 目前农村学校的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还是穿新鞋走老路, 逼着学生死记硬背, 沉重的作业压的学生喘不过气来, 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阅读。总之, 学生缺少读书, 积累就会匮乏, 写作时就缺少素材, 缺乏写作的源泉, 即使是“巧妇”, 也“难为无米之炊”。

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第11篇

一、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农村中学还存在十分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师对阅读的不重视,学生的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受传统教学观念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为了学生在毕业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很多教师限制学生看课外书的行为,把看课外书的行为认为是不务正业,这样一来,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2.教学观念陈旧,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效果差

学生的阅读行为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下,阅读教学处于低效的状态。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讲授一篇文章时,普遍是带领大家去把一篇文章划分几大部分,把一篇好的文章肢解开来,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的阅读图书较少,涉及范围窄,没有很好的阅读氛围

农村中学地处乡镇,学生大多来自村屯,很大部分是留守学生,寄宿在学校,平时很难接触网络及电视,因此就很难捕捉一些信息。学校的阅读空间小,图书种类不多,学生的阅读量达不到标准。农村学生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因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高。虽然老师强调看课外书但他们看书也是走马观花,收益少,良好的读书氛围难以形成。

二、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针对这样一个现状,增强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显得格外重要。我个人认为应做如下的尝试:

1.提高教师素养,关注教师的成长

语文老师要开展阅读课,就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及学生学法,加强实践,注重探究,加强阅读教学理论学习,再深入教学实践。作为一线教师更应改变教学观念,深入教研,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教师的各级培训及继续教育工作。

2.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语文阅读教学应是多样化的,所以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农村语文教师而言,应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和理念。教师既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但决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

3.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可以进行合作学习,营造交流的氛围,从而激发兴趣。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看法的同时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勤于思考。

4.开展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可以借助农村自身的资源优势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学生语文学习实践的素材。在这一基础上语文教师也应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阅读材料,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资源就大大丰富了。

总之,改善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的办法有很多,以上论述只是我的一点粗浅见解,走出困境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路漫漫其修远兮,各位同仁需上下求索。

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第12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状,策略

当前, 应试教育在初中教学中还占据着主导地位。语文课上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与考试挂钩的, 导致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充满了目的性、功利性。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 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讲解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创造条件。

一、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固定的、刻板的、程式化的教学方式, 就导致语文教学流于形式, 无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学目标无法达成。还有不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只是使用一种方式进行教学, 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 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2. 应试教学占据主导地位。

应试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试卷分数, 片面地判断学生学习的优劣。在这种教育制度的影响下, 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进行教学, 并没有真正领会到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这样的情况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3. 教学内容单一。

现代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大多只停留在课本知识上, 很少有课外的延伸。例如, 教师在教授《三峡》的时候, 只是片面地为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按照教材上的要求让学生背诵课文, 并没有做过多的课外延伸, 学生所学到的内容也仅仅停留在课文所讲述的内容上, 他们对巴东三峡的了解也只停留在对课文的理解上。这样的模式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片面单一, 除了能够回答试卷问题以外, 学生对其他内容没有任何的了解。

4. 缺乏教学策略。

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 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性、分层次的教学, 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于试卷上问题的学习, 而忽略了许多课外问题的延伸, 更不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导致学生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使得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展, 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养成依赖教师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的实施

1. 转变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 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绝对的领导者, 要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必须要重新审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位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 教师的职责不再只是传授教材中的内容, 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 首先要对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有一定的掌握, 这对教师本身视野的开阔有很大的作用。其次, 现代科技的引入, 为当代教育带来了新环境, 教师要对其熟练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到教学中。最后, 教师应本着钻研的精神, 明确创新教育的方针, 用科学的精神创造理论, 实现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2. 开发语文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教材资源、信息资源、环境资源等教学资源, 并对所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研究, 充分实现人力、物力相结合的作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获得的是知识、能力和情感, 他们需要在语文课堂中形成更全面、更强的能力走向未来的生活。在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下, 教师应注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使语文教学走进自然, 走进社会, 走进生活, 走进不一样的时代, 加强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例如, 《史铁生是怎么生活》这篇文章中主人公坚忍不拔的品质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感受。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力量, 是语文课堂与学生心灵的交流。

3. 改善教学环境和教育模式。

语文教师要抛弃传统的教育模式, 将“灌输式”的教育变为“引导式”的教育,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要尊重学生提出的任何问题, 并对其进行解答和分析。教师要加强对课外知识的延伸和开展, 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开阔和丰富。例如, 某中学教师在教授《木兰诗》的课堂上, 不仅仅为学生翻译了课文内容, 讲解了课后问题, 还为学生做了许多关于花木兰的课外延伸。不仅如此, 这位教师还为学生准备了花木兰的相关影视作品。学生观看了影片之后, 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花木兰为父从军的心情, 也对花木兰有了更加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4. 促进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因此,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的制作, 并由多媒体屏幕放映, 让学生体验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对于课上遇到的问题, 师生之间可以通过QQ群、邮件的方式进行探讨、交流……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拓展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此外,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题, 让学生分组调查课题的相关资料, 并以PPT或网页的形式显示出来, 就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勇英.初中语文研究性教学现状反思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6 (8) .

上一篇:水下混凝土浇筑下一篇:普通高校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