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2024-05-05

高中诗歌鉴赏的突破口(精选10篇)

高中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第1篇

一、词语的文言性

古代诗歌的语言主要是文言词汇,文言的表达不同于现在的语言,语言简练,晦涩难懂,虽然有些词语的意义没有发生变化,但许多词语的意义与现在不同,所以在学习古诗歌之前,要让学生注意那些与现在词语意义不同的词语,结合词典,如果有古代词典更好,把重要的词语搞清楚,甚至词语意义的活用,都需要仔细查阅,把不会的在课本上做一下标注,以备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商议,争取做到把古诗歌中的意思搞清楚。

如学习杜牧的《山行》一诗,其中有很多文言词语,如“石径、生处、坐爱、霜叶”的意义就需要学生查字典,分别解释为“石头小路、深处、因为喜爱、被秋霜打过的叶子”,这些文言词语还好理解,诗歌中的最难的还是“霜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话,它的结构发生了倒装,这在文言文中是很简单的句式,但小学生不知道这些语法知识,根本不知何为倒装,教师应帮助学生把语序改为“霜叶于二月花红”,并解释“于”是“比”的意思,这样学生就可以解释出句子的意义了,意思是秋天的枫叶是红色的,它比二月的红花还要红艳,这样学生就能体会到秋天的枫林如火的美丽。

二、意象的复杂性

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都有应用,但小学课文中选入的主要还是以写景抒情的这类诗歌为主,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鉴赏时,还需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通过对意象的理解,来体会诗歌的主旨。但是由于古代诗歌中的意象的意义不是唯一的,所以我们还要注意它在不同诗歌中的意义。

如“草”这个意象,在白居易的《草》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草的意义是生命力顽强;而在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溪上青青草”就表现了清新自然的意味;在孟郊的《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中又代表子女对父母的微小的报答;又如“月亮”的意象,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明月是思乡的代名词,在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中又代表了清冷与愁苦,在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中“江清月近人”的月代表了孤独寂寞。

从这些意象的不同意义看,在理解古代诗歌时要抓住诗歌的意象,不能思维定式,结合诗歌的实际内容,才能得到诗歌的真实意义。

三、意义的跳跃性

小学课本选入的古代诗歌主要是短小精悍的,由于受字数、平仄、韵律的限制,诗歌的意义翻译和文言文存在很大的不同,它不能直译,因为它里面的许多内容有很大的跳跃性,前两句还在描写景物,后两句就抒发感情;前一句还在往昔的岁月,后一句已经到现在或是未来;前一句还在家乡,后一句已到了千里之外……诗歌中字面上的和它背后隐形的东西,这些要靠学生用他们无限的想象力,字面上的意义加上合理的想象,这样才能把诗歌真实意义翻译出来,为下面理解主旨奠定基础。

如学习柳宗元的《江雪》一诗,这首诗前面写了千山的苍茫辽远,万径的冷清寂寞,后面写了一位渔翁穿蓑戴笠,在寒冷纷飞的江雪中钓鱼。这首诗如果不看第四句话,根本无法体会为何“鸟飞绝、人踪灭”,所以要指导学生把这首诗读完,只有读完了全诗,才能把前文的空白填补,像第一句学生就可以翻译出来了:大雪纷飞,千山苍茫,看不见一只鸟儿飞过。这样的填补,文章的诗意就很合理化了。

所以翻译诗歌内容,我们不能仅仅按照句子的语序,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诗歌中的空白合理的填补,难点就会不攻自破。

四、主旨的含蓄性

诗言志,不论是写景还是叙事,诗歌的内容主要还是为主旨服务,对小学生来说诗歌主旨的理解是最大的难点,如果是直抒胸臆的还好,比如李白的“低头思故乡”这一句就是主旨句,表达的是诗人的思乡之情;但如果是写景抒情的诗歌,把诗歌的主旨寄托在景物描写中,用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就不好领悟了,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除了抓住诗意,了解大体的意义外,还要结合意象的意义、诗人写作的背景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来理解主旨。

如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它的主旨的领会不在后句,而在前面。所以我们指导学生自己找到“情词”,这个应该不难找,学生会找到第二句的“愁”字,但为何要愁,愁什么,这就要学生去合作探究了,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不妨从意象、背景和诗歌的意境来思考,如有哪些意象,学生会找到“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眠人、姑苏城、寒山寺、夜半钟声、客船”等稠密的意象群,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季节是什么时候,从“霜、寒山”可以体会出是深秋,地点是姑苏,再结合张继的简介,他是湖北襄阳人,到姑苏应该是漂泊异乡,这可以在文本中找到“客”这个词,“客”在文言中解释是“羁旅他乡”,也就是远离故乡的意思,所以我们就可以从意象群所组合的画面,知道当时的意境是冷寂凄清的,漂泊异乡的诗人夜不能眠的原因是思念故乡。当然主旨的理解到这里对于小学生来说这已经足够了,教师如果还想加强一下,就可以联系作者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家国之忧以及对自己前途未卜的愁绪也是可以的。

情境还原:突破诗歌鉴赏瓶颈 第2篇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孙绍振先生的相关理论,认真研究了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名作重读》等著作,吸收借鉴孙先生情境还原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梳理总结了各类诗歌的典型情境,切实还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真正理解诗人,真正读懂诗歌,收到了不错的成效。现以羁旅诗鉴赏为例,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探索。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诗人或因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等各种原因,长期客居他乡,处境艰难,心情郁闷,遂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写成诗篇。这类诗,多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羁旅诗的创作主要有七种经典手法需要赏析: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对面落笔、虚实结合、时空渲染、音书难通、人物细节。

一、借景抒情

1.景物描写是诗歌抒情的重要依托,诗人借描写的景物营造意境,烘托渲染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成情语。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著名绝句,也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诗。这首诗,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写出了诗人旅途的寥落与孤寂。诗人夜宿建德江边,烟气笼罩,景色朦胧,于是触景生情,旧愁未消,又添新愁。既体现了诗人羁旅中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他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复杂心绪的反映。

2.在情与景的关系中,以乐景衬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鸟的羽毛之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第三小句写春天景物虽好,但已匆匆飞逝,触景生情。并着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归年”。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哀愁,一笔涌出,发自心灵深处,言已尽而意无穷。

本诗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突显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二、托物抒情

1.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典型的意象上,或睹物思人,或触物生情。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月成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曾季狸《艇斋诗话》曾评此诗: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2.此外,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感移到某种事物身上,通过对事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思 归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诗以羁旅为题材,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情感。结构上运用先情后景的手法。选取的意象有:“长江”“万里”“高风”“山山”“黄叶飞”,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空旷、荒凉、寂寞的意境。诗前两句抒情,后两句以景衬情,再选择表现景况的词:“滞”“晚”“黄”,又衬以情感词“悲”“念”,把游子思归的悲情描写得十分沉郁凄婉。诗的首句将长江拟人化,把作者自己的悲情转移到长江身上,“长江悲已滞”,长江悲伤凝滞不流,直观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感伤。

三、对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诗人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诗人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至于“说”了些什么,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四、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

羁旅诗人在抒写自己的情感时,常常注意虚实结合,或以虚衬实,或虚实对比,或虚实相生。(其实,第三条的“对面着笔”也是“虚实结合”的手笔。)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五、时空渲染

羁旅诗中,诗人往往渲染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漂泊日久,归家不期,进而凸显羁旅情怀;同时,诗人也常常渲染归途遥遥,山水阻隔,用空间感来衬托出有家难归的感伤失落。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除夕夜,每逢佳节倍思亲,归途茫茫,万里相隔,倍增其感怀。“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形成的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感和旷渺的空间感,对照并列,显示出一种百感苍茫的意境。

“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六、音书难通

此类手法往往借助鸿雁、鱼龙、青鸟等意向表达,如“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等诗句,都是描摹了音书难通,徒增牵念;也有的诗直接交代家书难通音信渺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对于漂泊之人,一封家书就是最大的慰藉,而音书难通也是最大的心理痛楚,羁旅诗往往着意描写这样的细节,来渲染自己的情感。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意料。

七、人物细节

羁旅诗往往通过一些有违于常规的行为细节,来刻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他们复杂的思想情感外化为典型的细节描写,颇值得我们玩味鉴赏。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在诗人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他忧惧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受到诗人此际极力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高中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第3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题,突破口,解读技巧,诗歌意旨

鉴赏诗歌, 首先是对诗歌思想情感的解读。“诗言志”, 绝大多数诗歌本身就是诗人某种情志的载体。各地的《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中都明确提出“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的要求。纵观近年各地高考题, 诗歌鉴赏一般出两道题, 其一经常是“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等等。许多考生却难以准确回答, 读不懂、答不全, 以致失分严重。下面着重谈谈读懂诗歌的几个突破口。

一、重视诗歌的题目

所谓“题目”, “题”为额头, “目”是眼睛, 它常常提示诗歌整体内容。有的交代写作背景, 有的显示主要事件, 有的甚至直接点明中心。所以, 有时弄懂了诗题, 也就基本把握了诗歌的思想。

例一:

近试上张水部

[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问题:简析诗歌表达的情感。

初读诗句, 不难看出大致写的是一位新妇成亲次日拜见公婆前的心态, 自己的打扮否入时?是否能讨公婆的欢心?心中无底, 只好低声征求丈夫意见。诗歌抓住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细节, 刻画了娇羞细腻的女性心理。当然, 这样的答案并未弄清诗歌的真正含意, 可能无法得分。解读关键在于题目“近试上张水部”, 诗人用新妇要见公婆, 来隐喻自己即将参加科举考试, 用新娘顾影自怜的情态, 暗示自己虽有信心却又忐忑不安的心态, 这才是正解。

另外, 像高考卷中出现的不少诗歌, 也可以通过题目把握大概情感倾向。《送魏二》 (2010年江苏卷) , 应是一首送别诗, 大致表达诗人惜别哀伤之情;《咏山泉》 (2011年山东卷) , 应是一首咏物诗, 大致咏物明志, 表达自己的高洁情怀;《春日秦国怀古》 (2011年全国卷) , 应是一首怀古诗, 大致怀古伤今, 表达个人身世感慨和对国家命运前途的担忧。

二、关注诗人和背景

解读诗歌, 必须“知人论世”, 许多诗歌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平生际遇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答题时必须结合诗人经历, 对诗后注释特别加以关注。如注释中有“被贬某地时所作”, 很可能抒报国思用、怀才不遇之情;如注释中有“客居他乡”, 则要考虑思乡怀人、羁旅愁思之情;如交代作者是南宋、晚唐诗人, 则要考虑收复失地、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之意。

例二 (2010安徽卷) :

岁暮 (1)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2) ,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1)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 (763) 末, 时杜甫客居阆州 (今四川阆中) 。 (2) 雪岭:又名雪山, 在成都 (今四川成都) 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 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鉴赏过程中, 不但要细读本诗, 而且要根据平时所了解杜甫的境遇、志向, 结合注释中介绍的时局背景, 进行综合思考, 才能概括出以下要点:边境战乱, 百姓流离, 朝中无人请缨;岁暮之时, 流落异乡, 遭受朝廷冷落, 孤独寂寞;诗人有着强烈的爱国情、崇高的责任感却又处境艰难、报国无门。

高考题中没有多余的文字和信息, 如果诗后有注释, 必定与理解和答题有重要关联, 是诗歌鉴赏中必须关注的内容, 虽短短几句, 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背景, 暗示本诗的内容或情感;有时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有时介绍诗句, 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 降低阅读的难度。

三、把握意象的含义

古典诗歌讲究凝练含蓄, 诗人往往很少直抒胸臆, 总会借用一些特定的意象传达特定的含义, 寄托特定的情感。

例三:

宣城 (1) 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 (2) 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3) 。

问题:“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解答此题, 必须了解“子规”意象的内涵。子规, 一名杜鹃, 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 暮春而鸣, 叫声凄惨, 有所谓“杜鹃啼血”之说;又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

联系意象含义, 我们不难回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 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 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 因此, 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激发作者的怀乡思归之情。

古诗词中有许多物象被赋予了某种意义, 长此以往, 这些客观物象就具有了固定的含义, 形成了一些特殊的文学意象。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月亮”幽冷、美好, 比喻人生的圆缺, 寄托思乡念亲之情;“杨柳”显示春天的美好, 折柳相送, 有离别、留恋、伤感之意;“菊花”象征高洁、隐逸;“梧桐”暗示凄凉、悲伤;“浮云”有漂泊沦落之意;“鹧鸪”传达旅途艰险、离愁别绪;“鸿雁”指代书信, 有思乡念亲、羁旅伤感之愁。

四、理解典故的用意

古诗很讲究用典, 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故事和古人诗文。用典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内容丰富, 使表达更加生动含蓄, 有着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作用。

例四 (2011年江西卷) :

清明 (1)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 (2) 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 (1)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2) 士:指介之推, 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 功成后拒绝做官, 隐居绵山被烧死。

问题: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运用了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之典故, 刻画了乞食祭品还洋洋自得的人格丧尽的齐人形象, 与介子推宁死不仕的高尚气节构成强烈对比, 联系尾联, 不难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人生无论贤愚虽然都成蓬蒿, 但是意义截然不同, 有人遗臭万年, 有人却流芳百世。

因此, 了解积累诗歌常见典故的来历和意义, 对读懂诗歌也是非常必要的。

五、抓住关键的词眼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 我们可称之为“诗眼”, 特别是那些直接表达感情的“非意象词语”, 鉴赏时准确抓住这类关键字词, 无疑对正确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例五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 :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 (1)

荒郊一望欲消魂 (2) , 泾水 (3) 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 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 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 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 (1) 周朴 (?—878) :字太朴, 吴兴 (今属浙江) 人。 (2) 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3) 泾水:渭水支流, 在今陕西省中部, 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问题: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 首句统领全诗, “消魂”点明哀愁之情, 哀愁由荒郊所见景色引发:泾水盘曲在遥远的村旁;因为过度放牧, 春草已稀;原野田地无人耕种, 唯存秦时古碑, 还在述说历史兴衰;天色已晚, 云雪相映, 炊烟伴着残阳, 绿树格外昏暗, 行客之路是一片黄沙。面对眼前荒凉之景, 回想秦国盛衰, 而唐朝的国势日衰, 于是油然而生“不堪回首”之情。

赏析本诗歌, 须抓住“消魂”“不堪回首”等关键词, 不难看出诗歌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这类“诗眼”大多出现在诗歌的首句和尾句。

高中诗歌鉴赏的突破口 第4篇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高中语文;障碍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0-066-01

一、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面所面临的困境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比重在高考中占有较大的分量,每一册语文课本中都设有专门的古诗词单元,高考诗词鉴赏通常是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的,这给高中教师诗词鉴赏教学增加一定的难度。

高中生在语文古诗词鉴赏环节中都有哪些障碍,这一问题值得专业领域的人们深入化的思考与分析,进而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学生所遇到的障碍进行突破,进一步促使学生的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得到整体性的提升。根据专业性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高中生在语文古诗词鉴赏环节中,对于古诗词作品的形象、语言、作者的表达技巧理解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未能够有效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态度,难以有效的对作者的核心思想进行鉴赏。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主要是考学生阅读理解、思维联想、语言表达等综合性的能力,有部分学生在此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造成他们无法科学性的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化理解的基本原因。

基于上述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在语文古诗词鉴赏方面所存在的障碍,本文在具体分析探究的过程中,有效的结合学生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对其典故、意象、意境技巧辨析方面等方面的障碍进行分析,并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方案,有效地促使学生突破这些障碍。

二、高中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程改革以来,诸多古诗词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以生为本,有效重视古诗词鉴赏环节在教学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但依旧未能够形成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当前我国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一些低效的现状,进而造成一部分学生在此方面存在诸多的障碍。

本文在具体分析的过程中,以人教版高中语文为例进行分析,高考对于该教材的古诗词鉴赏的考查通常分为两类,即诗词鉴赏环节和名篇名句的默写环节。其中,第一个环节的分值大约为8至10分;第二个环节的分值大约为6至8分。古诗词默写主要是对学生的语文背诵能力进行综合性的检验,此部分是学生容易得分的环节,而古诗词鉴赏主要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思维联想、语言表达等综合性的能力的考查,此部分具有一定的难度。当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存在重背诵轻鉴赏的教学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诸多的精力放置古诗词背诵环节,对于诗词鉴赏方面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够科学,进而导致高中古诗词课堂教学主要是对作者思想的介绍、字词的理解、大意讲解、情感分析与总结、课文背诵这种机械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古诗词鉴赏方面的阅读积累量十分有限,仅仅是单一性的背诵语翻译,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造成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欠缺浓厚的兴趣,未能够有效的对对作者的诗情进行共鸣,学生的古诗词鉴赏知识未得到有效的内化,专业技能无法有效的提升,最终造成学生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学习的核心价值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障碍突破策略

(一)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兴趣为出发点

古诗词鉴赏教学若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促使人们能力发展的必要因素。针对高中古诗词鉴赏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需要遵循换范围见、深入浅出的好学理念,有效的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以人教版高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诗经·卫风·氓》这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对诗经的起兴这一手法的运用进行掌握,将《氓》中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采用桑叶繁茂与枯黄,对女子容颜的年轻与老去进行暗指,此环节可能有部分学生不太理解。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初中课本中的诗经进行回顾,想一下哪些诗句运用该手法,此时有学生想到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就是该手法。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过程中,对作者的表发手法和思想进行理解与共鸣,教师在其中积极地引导学生,这种诗经的手法就是起兴,进而有效地促使薛恒在阅读方面对诗词知识进行深入化的理解与掌握。

(二)以梳理古诗词题材的类别为基本突破口

高中语文古诗词中的种类较多,教师需要将题材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梳理,促使学生深入化的对每一种题材诗词的基本特征、诗词的意象与手法、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行有效的理解。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高中语文中的咏物诗有:《墨梅》、《咏菊》等;咏史怀古类的古诗有:《乌衣巷》、《石头城》、《蜀相》;山水田园类的古诗词有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学生在古诗词鉴赏与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依据具体的类别进行综合性的理解与分析,这对于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提升具有直接性的促进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古诗词奖赏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莉.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 崔欣.高考背景下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培养与教法探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

高中诗歌鉴赏精确阅读指导 第5篇

一、文本精读

诗歌的精确阅读实质上和文本阅读密不可分。解读是读者对文本阅读做出的反应、描述和解释, 即“阐释”。精确阅读就是让文本阅读得到准确的阐释。笔者认为, 学生要做到诗歌的精确阅读。首先, 要学会想象画面, 补白融象。诗歌中的物象是为情境服务的。借助想象, 将诗歌中的各个有关联系的物象整合为统一连读的画面, 这是读懂诗歌的重要环节。如杜甫的绝句三首 ( 其一) :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此诗通过一系列物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江山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筑巢, 鸳鸯静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其次要想象情境, 入境体情。诗歌的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想象创设情境。读者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直观、主体的形象画面。才能艺术再现情境, 从而读出诗人的情感。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内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要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表达物象、情感的重要词句。“客路”“行舟”“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 而神思在洛阳故里, 表现了诗人思乡思亲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中说:“颂其诗, 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性也, 是尚友也。”说的是我们吟咏他们的诗, 读他们的书, 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纵观我们现在的诗歌教学, 常常强调诗歌答题套路, 却忽视了诗歌的本质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笔者认为知人论世是诗歌教学中做到精准阅读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运用好这把钥匙, 才能实现精准阅读的目标。如我们阅读戴复古的《江阴浮远意》: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 南宋后期诗人)

问题: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是:常人登高多希望极目远眺,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则一反常态, 因无山遮隔, 中原沦陷之地尽在眼底, 触目心酸, 诗人不忍望又不能不望, 本句最为强烈和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愁苦, 抒发了对国耻不报、国土沦陷的极度悲愤之情。学生无法理解“最苦”二字包含的深层含义。因为学生忽略了作者戴复古生活的时代是南宋后期。作者在文学史上有着爱国诗人的标签, 如果我们做到了知人论世, 这个题目就不难了。

值得注意的是, 在知人论世时, 我们还要注意到同一位作者, 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 因为经历不同、思想变化等因素, 其作品内涵、情感态度、语言风格等会有所差异。如我们阅读杜甫写于青年时北游齐、赵期间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而他的《登高》写于晚年流寓重庆奉节之时: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两首我们在分析知人论世时, 应加以区分。《望岳》写出了登高俯瞰、朝气蓬勃, 显示出了诗人抱负远大、积极自信。而《登高》写出了漂泊无依、患病孤愁, 显示出诗人沉郁苍凉、感伤无尽。我们在练习诗歌精确阅读时应把握诗人人生各阶段的内涵、情感的差异。

三、题材分类

诗歌要做到精确阅读还离不开必须掌握的题材的分类, 高中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类:送别诗, 写景诗,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诗、闺怨诗、思乡诗等。笔者认为, 诗歌精确阅读必须要做到对每一题材的特征及内容情感有较强的把握, 甚至对其常用技法要了如指掌。

如咏怀古诗的诗歌题材特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 借咏叹史实, 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 借古讽今。常见的标志就是标题中有“咏史”“怀古”“古迹”等。所表达的情感多为缅怀前贤, 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常用的技法多为借景抒情, 对比手法, 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 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 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 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 以悲景衬悲情。

笔者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诗歌常见人物形象进行整理分析。离人、征人、归客、游子、思妇、英雄、隐者等, 其寄情寓意往往也有相似之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心得 第6篇

一、鉴赏语言

(一) 重诵读, 品韵味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首要环节, 也是重要环节。且不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好诗不厌百回读”, 单诗歌的节奏、旋律就足以让人读上多遍而不释手。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 使得语言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韵律美和音乐感。就诵读方法而言,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己体会感知, 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三是教师要多种诵读方法并用, 如利用多媒体或听名家朗读录音。

诵读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语言上表层的感知, 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有切实的感受。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自读、试读之后, 欣赏著名演员兼话剧人濮存昕的一段朗诵。他对这首词的韵味和情感把握得极好, 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 读得非常投入, 非常感人, 完全把李清照内心的凄苦和悲凉读出来了。他的眼神, 他脸上的神态, 他手上的动作, 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词中的情感, 在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这个朗读还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古代仄声的读法。欣赏完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试读,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抓关键词, 品语言

古典诗歌的语言高度概括凝练, 一个词、一个字都凝聚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就是最好的写照。无论韩愈的“推敲”, 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时, 必须要品味语言的隽美。这其中, 抓关键词是个好方法。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叠音词都是关键词, 都是值得注意, 值得鉴赏的。

古典诗歌中律诗的关键词往往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位置上, 一般出现在颔联和颈联中, 如果是五言律诗, 那么颔联或颈联的第三个或第五个字往往是最富有表达力的关键词, 是值得鉴赏的。如《江间作四首》中的颈联“沙明拳宿鹭, 天阔退飞鸿”, “拳”“退”二字用得巧妙, 都是诗句的第三个字。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直”和“圆”二字都是诗句的第五个字, 也是素来为人称道的。

其他题材诗歌的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不太固定, 教师要耐心体会并引导学生领悟。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教师都要鼓励, 要重视学生的初体验。教师只有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理解状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鉴赏诗歌。

二、鉴赏形象

(一) 鉴赏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 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长空大陆、夕阳落叶等, 可谓无所不包, 凡是自然界存在的, 诗中皆有。然而, 诗中的景物并不等同于自然景物, 它往往融合了作者的情感, 成为客观形象和主管情感的有机融合体, 这就是“意象”, 也就是说, 诗中的各种意象通常都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中的“杨柳”“晓风”“残月”, 这些景物可以说是美丽风景, 但仔细品味, 这些景物都跟离别有密切的关系, 向读者传达出的是与心上人离别时候的悲愁和怅惘。

要想把握意象, 我们还要学会想象和联想。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可以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对诗人笔下的景象进行再加工, 进行合理的想象。读杜甫的“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时, 如果我们只将诗句理解为燕子在湿湿的泥土上飞来飞去, 鸳鸯睡在沙滩上”, 那么会使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大打折扣。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泥融土湿, 燕子双双翩飞,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成双的鸳鸯安然地静卧。这样, 春天的祥和明媚就展现出来了, 也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鉴赏人物形象

有的诗歌以景色为主, 如山水田园诗。有的诗歌以人物为主, 如《小儿垂钓》和《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些诗歌或塑造了另外一个人物形象, 或者描述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小儿垂钓》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 使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他坐在长满青苔的草丛中, 正专心致志地钓鱼, 虽然衣着不整, 头发蓬乱, 但让人觉得很有趣, 很可爱。《江城子·密州出猎》则写的是作者自己:左手牵黄狗, 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 身披貂皮的外衣, 一身猎装, 气宇轩昂。他率领的队伍, 何等雄壮;出猎的场面, 何等壮观。

鉴赏人物形象时, 我们往往通过分析诗中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如《小儿垂钓》通过“蓬头”“侧卧”“遥招手”等外貌和动作描写突出稚子的可爱和聪明。《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了老当益壮、气宇轩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

三、鉴赏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 写景或状物都是为抒发情感而蓄势作铺垫的, 我们鉴赏时须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或事物所要暗示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 是人们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 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每当鉴赏一首诗歌, 我们都要弄清楚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同一种题材不同的作者表达的情感肯定会有所不同,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背景下写成的诗所表达的思想肯定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 在鉴赏诗歌前,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是必不可少的。

(二) 辨清题材, 找准情感

古诗词取材非常广泛,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取材的不同, 可以分为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悼亡怀友诗、山水田园诗等, 每一种题材的诗表现的情感态度是不一样的, 如羁旅行役诗表达的是游子们孤寂落寞的情感, 悼亡怀友诗表达的是对友人或亲人的悼伤和思念等。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如能准确判断出是哪种题材的诗歌, 那么理解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郭晓波.古代诗词鉴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 (5) .

高中诗歌鉴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7篇

一、要注意题目

吴齐贤在 《论杜》 中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

诗词当中有些标题就是题眼,诗眼,词眼。通过标题就能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例如:杜甫的 《春夜喜雨》、李白的 《越中览古》 《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夜洛城闻笛》 (2002年高考题)、骆宾王的 《在狱咏蝉》、柳中庸的 《征人怨》 (2004年江苏卷)、张籍的 《秋思》 (2004年全国卷),考生如能抓住题目中的“喜”、“览古”、“送”、 “闻笛”、“咏”、“怨”、“思”等, 这些词句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和词义上的暗示性,考生若能带着这些思考来读诗,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要注意作者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 汉晋三曹诗风的苍凉雄健;南唐李煜词风的伤感细腻;唐代张九龄诗风的委婉蕴藉;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 恬静浑健;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王昌龄诗风的雄健浑厚;李白诗风的飘逸洒脱;杜甫诗风的沉郁顿挫;高适、 岑参诗风的雄浑奇拔;韦应物诗风的清新典雅;韩愈诗风的气势磅礴、奇特新颖;贾岛诗风的萧瑟悲愁;李贺诗风的忧郁激愤;元稹诗风的艳丽浅近;白居易诗风的平白清新……

三、要注意注释

注释虽短短一二句,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时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时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鉴赏诗歌作准备。

四、要注意书面表达

平时练习,高考答题在很大程度上,学生“重理解,轻表达”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成为思想表达的瓶颈。一般来说,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或先写结论然后分析或先分析再写结论等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逻辑合理,鉴赏表述时前后贯通,自圆其说,合理恰当。

考生“注意四点”,平时加以揣摩,练习,高考中就能做到游刃有余, 笔者结合高考中的实例,向广大高中学生进一步阐明其中的道理。比如,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思远人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赏析。

【解题思路】 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 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从词的每一个意象上去思考, 联系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易错点拨】 作用不能应从形式和内容量方面去做答,即不能从表达的情感上和描写的画面上入手。

【参考答案】 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 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情到至极,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以致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易错点拨】 不理解意象之间的关系,作者所选的意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 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 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赏析】 上片由写景引出“千里念行客”这一中心。首句由物候点明季节,景物氛围渲染出离别的悲凉气氛,三、四句旨在怀人。下片承“千里念行客”一句,因寄书不得,思念之情无由寄托,故而弹泪。全词用夸张的手法表情达意,写出感情发展的历程,在文笔上用笔甚曲,下字甚丽,宛转入微,味深意厚。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 第8篇

一、了解诗歌类别

诗歌按内容来分,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等。

1. 山水田园诗

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代表人物陶渊明、孟浩然、王维等。王维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通过对山间清幽美景、乡间勤劳百姓的描述,表达了对目前隐居生活的满意之情,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

2. 咏物诗

特点是托物言志。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3. 边塞诗

特点在于从不同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反映戍边将土思亲的心曲,事情虽小,情意却深。

4. 咏怀诗

特点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前两句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是抒怀;后两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进一步抒怀。

5. 咏史诗

多以特定意象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怀古伤今的忧患意识。代表人物刘禹锡、杜牧、苏轼等。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堪称典范,诗人站在浩浩古战场、滚滚长江边,抒发了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而潇洒儒雅、指挥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诗人双鬓染霜而功业未就的伤己之情。

二、了解诗人生平,把握诗人风格

掌握诗人的生平,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杜甫一生穷困潦倒,终生郁郁,所以其诗歌多写旅途漂泊,两鬓先衰功业未就的悲叹,风格沉郁顿挫。还有陶渊明的淡远拙朴、李白的清新飘逸、李清照的清丽婉约等。但某一风格的诗人的特例也往往是高考命题点,如李清照长于婉约词,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慷慨悲歌。

三、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

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对不同的社会时代特征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如唐代的诗歌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安史之乱前的诗歌刚健大气,境界开阔,多写丽山盛水,理想志向以及边塞战事。而安史之乱后的诗歌则多是一些写战争之惨,征调之苦,离乱之愁,以及希望统治者励精图治,重振河山,却又难以变为现实的文字。

四、了解诗歌意象

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作者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这是鉴赏成功的重要因素。例如,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伤别情怀。

五、了解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所寄予的思想感情

意境,是诗的灵魂,体味意境要从诗歌描绘的生活图景入手,进而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先将曲中描绘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瘦马、夕阳,这些形象再现组合而成一幅深秋晚景图;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体味图景蕴含的情意,进而领悟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羁旅行人的思乡之情。

六、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主要有抒情、描写、修辞三大类。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修辞手法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等。其他写作技巧包括:赋比兴、衬托、对比、渲染、欲扬先抑、联想想象等。学生对这些手法都应了解,以便在鉴赏时得心应手。

浅析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培养方法

诗歌鉴赏是语文诗歌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与其说诗歌鉴赏考查的是学生对一首诗或一类诗的理解,不如说它考查的是学生从学习语文以来文学的积淀——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主观题的考核形式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短时间快速作答考查的是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答题技巧。总之,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断培养。

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现今教学中,大多教师对于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第一,学生诗歌鉴赏题的答案存在严重的程式化、教条化现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为提高学生成绩多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直接教给学生一些“宝典”“秘籍”,即固定的答题模式,最终导致学生的程式化、教条化作答方式。第二,学生在诗歌鉴赏时,通常是综合分析不够,答题思路错乱不清晰,答案内容东拼西凑,遗漏要点,并没有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缺乏系统化的梳理。那么,该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在考试中,规范学生的作答方式,以在有限的答题时间和作答空间内一语击中要点,清晰地呈现出答案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的发言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思想自由,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中自主思考,自我领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掌握“宝典”的同时真正地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比如,在教咏物诗时,本人不直接把知识给学生让他们背,而是找一些学生学过的咏物诗,如《石灰吟》《咏梅》等,在对比中启发学生掌握咏物诗的鉴赏技巧。

二、注重对诗歌常识的总结,形成清晰鉴赏思维

在考试中,无论诗歌内容题材怎么换,题型怎么变,诗歌鉴赏能力的考查方面基本上是万变不离其宗,考查的重点和关键仍旧围绕诗歌的主题思想、表现技巧、诗人风格和艺术手法等。教师授课时,应重视对诗歌常识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答题套路,保证在考试作答时不会东一句西一句,遗漏要点,丢失分数。比如,描写和抒情是常考的艺术手法,其中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相关的知识系统,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化的诗歌常识,在答题时思路就会更清晰,不会遗漏要点,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三、注重诗歌学习的课外延展,寓教于生活

课外阅读积累是课内知识学习的有机补充。要想开阔视野,提高眼界就要注重课外的积累,从丰富的知识中汲取营养。其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如在教学李白的《将进酒》时,可以引导学生对李白的人生境遇进行梳理,鼓励学生回忆李白的其他诗歌,分享他们所知道的课外诗歌,实现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谈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句经典名句的认识和理解,在生活中品味和解读《将进酒》,让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理解作者的情思和诗歌的主旨。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作为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给予学生一定的思想自由,能够真正地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提醒学生注重对诗歌常识的总结和归纳,形成清晰的鉴赏思维。同时,课内的诗歌阅读只是一种手段,阅读课外的诗歌,体会诗歌中的生活才是目的。教师只有做到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乐,学生才能够被培养出在生活中學习的能力。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据笔者统计,以人教版语文必修1-5为例,5册书共有20个单元65课,其中包括3个单元11课总计18首诗歌,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反观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对诗歌学习普遍提不起兴趣,一讲到诗歌,学生只会想到课后作业又要求背诵,久而久之对诗歌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学生不爱学习诗歌,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了偏失。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开动脑筋,找到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诗歌鉴赏教学观念

从思想上来说,作为三大主科之一,语文教师肩负重担。在高考的重压下,不可避免导致教学功利性太强。在课堂上,语文教师普遍是填鸭式教给学生应付考试的答题技巧,真正留给学生鉴赏和感悟的时间过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而如果师生共同迷失在所谓答题拿分“捷径”里,何谈“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不必说“鉴赏”和“审美”了。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诗歌,感受诗歌,重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当学生慢慢地在课堂上诗歌美的熏陶下找到诗歌鉴赏的“感觉”,答题拿分便可以手到擒来了。

二、精选诗歌鉴赏教学方法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所以是非常灵活的一门课程。灵活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诗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两层含义:一是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二是对不同诗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可以采用类比法,带领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沁园春·雪》,将两首诗歌进行对比;又比如讲《雨巷》和《再别康桥》的时候,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多次朗读体会其音乐美;再比如讲《琵琶行》的时候,导入时可以播放琵琶演奏,将学生尽快带入诗歌情境。

三、重视讲授诗歌基础知识

不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语文教师都有必要在诗歌鉴赏中插入一些基础知识的介绍讲解。中国有“诗的国度”之美誉,据笔者统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的诗歌选择涵盖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7首)以及唐代(7首)的古代诗歌,还涵盖了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现代新诗(4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语文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脉络,各个流派的风格,以及诗歌鉴赏的角度,包括对意象的解读,对押韵、对仗的品读等等。

四、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方式

语文教师的提问方式是一门艺术,提问过于简单,学生缺少了思考的环节,会失去兴趣;提问过于难,学生则会产生畏惧感,失去回答的信心。所以语文教师提问必须紧扣诗歌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比如讲《归园田居·其一》时,提问“诗人的感情从哪里体现出来?”就不如提问“诗中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为什么在诗人笔下显得那么美?”让学生有思考的动力,而且后种提问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属于启发式提问。

五、活跃诗歌鉴赏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的理念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试着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鉴赏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六、拓宽课外诗歌诵读内容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最后的附录中列出了关于诗歌诵读篇目的建议,可以看出课标对课外诵读的重视。语文教师可以安排每天轮一个学生在教室的后黑板抄写一首名家诗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熟读成诵,久而久之,学生的诗歌底蕴定会大有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航天科技产业下一篇:长城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