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下历史教学

2024-05-07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精选11篇)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 第1篇

一、古诗词与历史课堂教学

(一)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古诗词,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的历史教学内容, 大多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人与事, 教材的语言相对比较乏味、枯燥。所涉及历史事件的性质、影响、意义等内容比较模糊, 学生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我国古诗词中, 有许多是取材于历史, 形象生动, 且意境优美。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 运用相关的古诗词,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使沉闷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古诗词, 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 培养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创造性思维, 主要是指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强调思维的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以及多结构。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不受传统方法以及现有知识的局限, 是一种扩散性的开放思维。在七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中, 运用古诗词能够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联想等层面的思维以及能力, 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 也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使其更深入地理解有关的历史知识。

(三)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古诗词,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古诗词描绘内容中, 有关社会情况的作品比较多, 适当地运用古诗词, 在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 也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多运用学生熟悉的古诗词, 通过理解历史知识和古诗词含义, 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古诗词, 能够有效促进教师进行关联教学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 许多历史事件是相互关联的。一些古诗词的应用对于促进整个教师关联教学, 提升学生对于事件来龙去脉的分析理解有着重要的促进重要。同时, 古诗词中体现出来的历史韵味使教师更好地营造历史课的教学氛围, 使整个教学课堂呈现出一种历史文化气息, 使整个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更加的有效。

二、古诗词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一) 在历史新课中导入古诗词

七年级的学生, 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 会积累一定的诗词知识, 有一定的理解、鉴赏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在新课中导入相关的古诗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七年级历史教材上册中的“三国鼎立”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可将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一部分导入课堂教学内容中。通过设问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 在事件解释中运用古诗词

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有关诗词, 概括总结历史事件的意义或是影响。通过古诗词的形式, 解释相关的历史事件, 与纯粹的讲解相比, 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如“隋唐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可运用胡曾《汴水》中的:“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以及李敬方《汴河直进船》和皮日休《汴河怀古》中的有关诗句。通过对比诗词中的历史观点, 帮助学生客观评价有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三) 在悬念设置中引用古诗词

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在结尾时, 引用相关的古诗词设置悬念, 由学生猜测下文中的历史事件或是历史人物,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如“安史之乱”这一历史事件, 教师可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春寒赐浴华清池, 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 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这一部分。教师可询问学生, 这些诗句所描述的历史人物是谁, 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反映了什么历史问题?通过设置悬念, 使学生产生好奇心, 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同时, 也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 在总结教学时引入古诗词

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 许多历史课程的讲解在最后都需要教学进行总结。这种总结如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此课堂教学的魅力, 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运用一些古诗词来进行总结。比如, 教师在对整个唐王朝进行一个全面总结的时候。教师可以分别用初唐、盛唐、唐末期三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诗人的诗进行总结, 这样十分有利于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整个唐朝发展的始末特点。

在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中, 运用古诗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 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主动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中古诗词的运用, 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其次是真实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古诗词, 应该是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反映, 不能偏离历史事实。再次是适时性原则。古诗词的运用, 应与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然后是精要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中古诗词的运用, 应保证其简洁性、代表性和准确性, 篇幅不宜过长。最后是通俗性原则。历史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古诗词, 应考虑其通俗性, 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总而言之, 运用古诗词提高七年级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 注意古诗词运用的适当性, 以实际需求为依据, 合理运用古诗词。

参考文献

[1]马成利, 马海峰.浅谈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6) :218-220.

[2]张海燕.浅谈古诗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今日中国论坛, 2013 (10) :150-151.

[3]唐惠忠.咏史诗词与历史教学[J].吴中学刊, 1997 (3) :33-34.

[4]姜桂平, 王大良, 乔景柱.浅谈诗词歌赋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5) :132-134.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 第2篇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我同的历史长河中,许多诗人喜欢以诗咏史,他们的诗歌不仅表达了人生的跌宕起伏,而且王朝的兴衰荣辱也都尽现其中。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盈天地之间,凡涉着作之林,皆史学”。按照这一观点,我们若能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引用一些诗歌,可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笔者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以诗导史,营造氛围,激活课堂

着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兴趣”。历史课堂上,适时选取一首紧扣内容的诗词导入新课,能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

案例一:在讲授秦始皇统一六国前,引用李白的《古风》:“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通过诗词导人,再现了一个一统华夏、再造乾坤、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的秦王赢政形象,为课堂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案例二:在《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教学中,以《长征》引入,“红军小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8个字展示了艰苦卓越的长征画面,很容易让学生走进那段不寻常的岁月,也使得课堂诗意盎然,生动活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实践证明,教师通过精心设计诗词导人,可以为学生学习新课程,接受新知识营造浓厚的气氛。

二、以诗讲史,创设情境,传授知识

现在的历史教材由于受到篇幅和课时的限制,叙述基本上是提纲式,如果我们照本宣科,学生一定会兴味索然。古今多少事,都在诗词中,选择一些反映历史事件发生背景和叫代特征的诗歌,可以再现史实情境,形象生动地展开教学。

案例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操《蒿里行》),描述的是东汉末年这段历史,历史画面感强烈,将教材的讲述和这首诗歌结合起来,能使学生形象地认知史实,帮助学生把握统一是人心所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主题。

案例二:“开元盛世”时,经济高度繁荣,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仝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以典型的写实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景象。课堂上引用这首诗词,实现文史结合,可以充实历史课教学的内容,增加历史课堂的美感。

总之,很多诗歌本身就是“诗化”的历史,能印证教材的基本史实。借助这些诗歌进行历史教学,能使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变得鲜活,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对学生准确把握教材知识助益甚大。

三、以诗论史,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我们平常所说的“想一想”,实际上就是思维,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经验表明,教师借助诗歌作品,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加深对历史事件、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昨日人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小是养蚕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些诗歌都是用极简单的组织排列,表现巨大的历史反差。课堂上同时呈现,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反思,由表及里地深层次分析,从而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历史学习中应该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我尝试着引入一些诗词作为延伸和补充,丰富人物评价的内涵。

案例二:霸王项羽是历史上一个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对他的品质和功过历代均有过深思和评价。当讲到楚汉战争段内容时,我特别介绍这样几首诗: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小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乌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西楚霸王是项羽,儿多评价各不同。根据诗词的多元化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辨析,有利于搭建思维碰撞的平台,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

四、以诗喻史,陶冶情操,提升素养

诗词的人文教育功能由来已久,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历史教材中类似于“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的言志诗句比比皆是。我们有机取舍,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叫,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应注意的问题:(1)小能喧宾夺主。历史课堂不能变为诗词介绍课,诗词的运用只是画龙点睛,决不可反客为主,舍本逐末。(2)恰当选用诗歌。引用时要顾及中学生现有的知识层次,尽量选用那些通俗易懂、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

借助历史认识 强化古诗教学 第3篇

1. 师生用相关的历史知识校正理解的角度,准确评价课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

对高中教学中的文言必修篇目,教师除对文言知识点、行文结构进行讲解、梳理,还要能够对其中这些人物进行评价,这么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形成正确的看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思考、树立过程对学生素养来说更为重要。

评价所涉人物,必须有正确、有效的方法,不能只根据评价者的印象和喜恶进行,要把人物置于自身所处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比如,处理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荆轲刺秦王》一课,讲到第三课时要分析主人公荆轲的形象,很多学生只是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感觉做出了草率、浅显的评价。有的学生就说,生命是最可贵的,荆轲这么做不值得。还有的说,这是一种恐怖主义的行为。也难怪,学生从小自由长大,最推崇的就是活出自我,活出自在,怎么会理解来自于那个大变革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理解人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呢?于是,我引导学生温习他们学过的先秦那段历史,深入解读出了在秦灭六国前六国在秦铁骑之下所遭受的种种践踏和煎熬。学生明白荆轲的行为固然极端,也难以改变历史发展的趋势,但他这种不畏强权、反抗残暴的行为展示了人性中的公义和无私,能促进即将统一的统治者进行反省,进行政策的调整,是有进步意义的,是值得肯定的。这样,荆轲的人物形象在历史知识的深化中就清晰了,学生在课堂进程中也找到了评价人物的坐标,学会了解读方法,情感和认识也正确了。

2. 教师在把握文化常识、典故的细节中,把历史知识、历史认识传达给学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鸿门宴》一文,有一段关于宴会上座次的描述。我就告诉学生,座次历来为中国传統文化所重视,古代宴席以东向为尊,南向次之,北向再次之,西向最后为侍坐。鸿门宴上主人项羽安排的座次是项羽、项伯为最尊,范增是次之,同为主公的刘邦只能再等而次之了,张良则沦为侍坐。一经启发,学生就能从细节中认识到项羽性格上的自高自大、目中无人的性格特征以及项刘在力量上差别的悬殊了。

对于历史典故,很多诗人喜欢运用典故,如果在分析诗歌时能够把这些历史典故吃透,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就会一目了然了。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由五个典故组成,情感蕴含于典故中。在课前师生共同做好功课,除了熟知这几个典故的含义外,还联系了史实,掌握了时代特点。对内含其中的作者愤慨和无奈学生就深有感触了,理解在无形加深。

3. 教师在历史知识、历史认识中促进知人论世这种鉴赏能力的落实和培养。

在学习古代散文诗歌中,知人论世这种赏析能力的养成十分重要。其含义是在赏析诗歌前先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从而掌握诗人的情感。现以李清照李煜两位词人为例说明。

李清照,学生都知道她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词风哀婉。对知人论世能力培养,我采用的是比较的方法,将《醉花阴》和《声声慢》两首词放在一起学习。细心的学生很快发现,虽然两首词的情感都是愁绪,但此愁和彼愁实质却不相同。《醉花阴》中的愁,带着小女人思念丈夫的娇羞之感。《声声慢》中作者似乎被巨大的愁苦吞噬,通篇都带着无可排解的凄凄之情。适时解开李清照的生平:北宋时的李清照本是朝廷高官之女,从小生活优越,又与丈夫赵明诚情投意合,过着美满的生活,那时她最愁的事情就是丈夫在外做官,夫妻不能常相见的相思之苦,所以她早期的诗歌多思夫的缠绵;可是随后的一场国家、时代的巨大变动却使她的生活与情感都遭到了颠覆和重创,这就是宋朝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面对着金人的入侵,人民的哀嚎,宋朝统治者没能浴血奋战,失掉了大半江山,接着偏安江南一隅。李清照也失去心爱的丈夫,失去了安稳的生活。国破家亡的苦痛,对统治者的愤恨郁闷都注入到诗歌中,后期的诗风也就“凄凄惨惨戚戚”了。

新课程背景下的古诗词教学 第4篇

问渠清如许, 源头活水来。欣赏古典诗词, 是欣赏者以作品所提供的语言形象为载体的个性化感受与独特性体验。那么, 个性化的解读, 立足语言形象的赏析、表达, 彰显个人才艺的展示, 不正是诗词教学的“源头活水”?教师应该为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提供方法、角度等方面的借鉴与导引, 并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进行感性与理性的渗透导向。让我们一同走近这样的教学课堂, 思考与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古典诗词专题教学。

一.诵读:诗乐合一, 读诵相承

诗词可诵, 所以诗词也是音乐的。嵇康曾赞叹:“美有甘, 和有乐。然随曲之情, 尽于和域, 应美之口, 绝于甘境。”“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七组叠字, 缠绵悱恻, 清冷之气, 彻人心骨, 不就是阿炳那凄凉幽怨的《二泉映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哀伤绝望, 消极悲情, 恸人心魂, 不正是倩女幽魂那摧人泪下的配乐《觞》曲?“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豪杰长啸, 矢志报国, 壮志难酬, 空白呐喊, 不更是何少英那掷地有声、波澜壮阔的鼓乐名曲《破阵子》?

专题“笔落惊风雨”《登高》教学, 舒缓的钢琴曲《Tears》, 澹然恬淡的音符, 忧郁绝美的旋律, 那份感伤便直直地走入了当年痛失好友更晚景凄凉的杜甫世界。感性的自由朗读之后, 我请了班上不怎么会开口的A同学朗读, 出人意料地他读出了感伤的情蕴, 同学们给了高度评价的掌声。当我将预设中的写作背景、音韵节奏通过师生互动并以幻灯投影出来, 同学们已是跃跃欲试了。

于是我请了举手最积极的B同学朗读, 再播放《登高》视频朗读, 请同学们比较评价, 视频中的画面、音乐、朗读都得到了学生们的由衷赞叹。然后, 我请同学们就自己最有感受的联句进行朗读分析, 并请他们自由朗读, 当我将配乐《风笛Hollow Hills》介入, 再请C同学、D团队朗读联句或全诗, 比赛的同时, 感性已是蓄势待发, 当《登高精品》视频呈现的时候, 同学都已经跟上了情境化的朗诵。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课堂中的相机引领、激发点拨, 将学生带入了“让实践” (王尚文语) 的情境, 形成了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作品的特色与情感” (余映潮语) 的氛围, 实现的正是学生在学习上不断的自我超越。

二.赏析:延伸拓展, 互动评点

古代诗词语言具有凝炼、含蓄的特点。有时力求一字传神,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有时巧藉精当用典, 给诗词平添无尽的蕴涵妙境;有时化用他人诗句, 言有尽而意无穷。教学就是要通过这些含蓄的语言品味作者借以表现的情感。

《登高》“落木”分析。当我把时间更多地让给学生之后, 接下来三位同学的回答, 让我感慨万千, 更受益良多。而师生穿插其中的互动评点对学生分析起到的是补充、肯定和引发。

片断一:“落木”断想

E学生:注释“风飒飒而木萧萧”结合“萧萧”与“木”的主谓结构, 还有诗句 中“落木 ”的修饰 “无边”, 同样的“萧萧下”, “落木”应该就是“落叶”, 因为只有“落叶”才“萧萧而下”, 才“无边无际”落下。

F学生:我觉得“木”讲成“树木”也是对的。这里的“落木”我想或许是将深秋时节的落叶全景展现出来, 这里既有纷纷而下的落叶, 更有因落叶而致的光秃秃的树干, 整个意境构成了一幅萧条凄凉的画面。

师:我也想补充一点。展示林庚《说“木叶”》、钱洪科《也说“木叶”》 ……

G学生:老师, 我还有一点想法。颔联出句“落木”, 对句“长江”, “不尽”的是江水, “滚滚来”的不也是“江水”?“落木”不是和“长江”相照应么?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 虽有点乱, 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诗文越过时光隧道, 使我们听到了诗人们的呼唤, 感受到他们的欢快与苦痛, 当学生从预设的拓展与评点中探求得到其中的韵味情感, 这里边的喜悦和收获又怎能是千言万语的说教能解决的?

三.表达:丰富想象, 笔落生辉

因为诗人在创作诗歌时, 不仅有着强烈的感情, 而且还有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所以, 我们要欣赏诗歌所创造的意境, 也要发挥想象和联想, 去复现与生成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片断二:情蕴表达

h生:全诗着一“悲”字, 情蕴独绝。 “悲”既 指自然之 悲象 (“秋”) 也指人生之艰难 (“繁霜鬓”)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 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诗人由情选景, 寓情于景, 将风急、猿啸、鸟飞、木落与滚滚江水描写成天地同悲的宏大境界, 再引出自然的悲苦、孤独的感伤情怀,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片断三:美文演绎

(注) 风, 是迅急的秋风, 吹得他的衣襟飒飒鼓动。临风, 闭眼, 多少抑郁在胸中萦回缱绻, 思绪如潮; 苦恼, 烦恨, 在孤寂中肆意涌动, 不能自已;痛极, 睁眼, 向高天长吁一气, 枯眼微润。

青天碧空, 风肃气爽, 却不能使他的心情有丝毫舒放。又闻老猿哀啼, 凄怆无比, 自然是悲不自禁, 一颗浊泪滴入江中。望极天涯, 只见水中小洲晴朗, 岸边沙堆雪白, 还有那盘旋的飞鸟, 久久地打着圈儿, 正如盘在心中的离愁哀怨一样, 挥之不去。群山之间, 树木凋零, 落叶纷纷;水天之际, 长江奔涌, 浪花层层……

一团阴霾在心中氤氲多年, 终于啸成了一曲千古悲音。

秋江依然滚滚, 悲吟和着江水, 流向远方……

片断四:对话作者

你为谁痛 (J生)

我与你相会在河南的开封。一千多年的光阴转瞬即逝, 你一定须发苍苍, 你一定让历史压弯了脊梁。

面对着江山易主, 物是人非, 你总是那样沉郁悲观、满目苍凉。你总是那样怀念故园, 可是故国早已一去不返。我知道, 你不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 你的愁, 总是幻化在一幕幕不堪回首的往事中;是不是还在梦中深藏那无尽的怨恨?你恨什么呢? 恨赵光义?恨自己无能、恨繁华易逝、恨天地不公?还是恨那大好河山一瞬间化为乌有?

后人却非常感谢你的愁与恨。你的愁恨, 让词坛上多了一朵瑰丽奇葩;你的伤痛, 让后人多了一份感情寄托。你不是一位帝王, 却是一位“词中之帝”。你没有获得永远的富贵, 却得到流传千古的声名。这, 恐怕是你想不到的。……

相约一日, 人间千年。夜色苍茫, 你的身影越来越小, 越来越小, 最后, 完全消逝在枯黄的稿纸中。剩下的, 只是一片夕阳残照……

或是诗意描绘, 或是词句品悟, 或是情蕴表达, 或是美文的演绎, 或是对话作者, 或是诗画描摹……我们的审美设计就应该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感受, 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形象, 并为之心动、心醉。

四.展示:活动体验, 激情演绎

诗是析出来的, 更是体验出来的。没有学生自我的生命体验, 又哪来思接千载、心游万仞的境界生成? 苏教版必修四“词曲是一家”版块, 我开设了婉约词专题朗诵教学活动课。当周杰伦《菊花台》视频在课前 响起, 当师生唱响这中学生传唱的流行歌曲, 教室里已是掌声雷动;当整合古韵吟唱、今韵谱唱、舞曲表演、串词引领、同词PK、诵唱并起、诵舞合一等手法, 演绎专题朗诵活动, 当团队演绎、师生点评、专家引领融为一体……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评价说:“这堂课给了我们的新课程诗词教学、专题教学很大的启示, 活动课的唱诵舞多形式的解读方式, 互动评研式的师生参与, 学生理解诗词达到的境界素养, 教师的激励与唤醒, 课堂氛围营造与教师、学生素质都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好好学习。”

四年级下学期古诗词教学计划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江泽民同志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古典诗文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诵读古诗文,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心灵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接受人文教育,弘扬民族文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半的古诗文诵读,学生基本养成了较好的诵读古诗文的习惯。因此,本学期需进一步保护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赏析古诗文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古诗文共12首,主要收集的是唐朝和宋朝的名家名篇,内容比较浅显,语言比较清新。

三、教学目标:

古典诗文内涵丰厚,具有丰富知识、明理启智等多种多样的作用。“诵读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与经典同在,与圣贤同行”,学生通过吟诵、欣赏、背诵古诗文,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从中得到觉悟、领悟和顿悟,增强审美情趣,孕育创新精神,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从而积淀与传承优秀文化,全面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

四、教学措施:

1、每周一首,利用早读时间进行诵读。

2、班级要建立古诗文背诵机制。

每生一本背诗本,用于记录学生已背过的古诗文题目和背诵时间、1

熟练程度等。

3,采取多种形式,确保诗文诵读活动的质量。学生兴趣是确保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办诗文黑板报、诗文图展、诗文手抄报、诗文朗诵会等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积极开展各种诗文诵读活动,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

5、学期结束进行检测,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 第6篇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古诗 学生

一、引古诗入历史课教学的必要性

其一,有利于历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在中国两千五百多年的诗歌发展史中,无数文人骚客用具体、生动、典型的语言文字,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古代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的无比珍贵的史诗。古代诗词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们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引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以诗证史,以史解诗,引诗入课,能丰富历史课教学的内容,拓宽学生历史知识视野,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特别是古代史,由于它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实,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和体验,只能凭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字、遗物、遗址等来进行思考和认识。因此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兴趣不大。试想,如果一堂课充斥的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的讲解和灌输,一个个要点、一幅幅知识骨架图,讲的是空洞的干瘪枯燥的语言,学生就觉得索然寡味,其学习兴趣和能力就难以培养起来。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有关的语文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古诗,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述,使历史教育学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通俗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三,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史相通,文史不分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本身的规律所决定的。一方面,要再现历史真相,探讨历史规律,阐明历史概念,本身离不开“文”;另一方面,古典诗词远离今人,不易理解,要深刻领会古诗含义,也离不开“史”。以史解诗,以诗证史,这是所有文史课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历史课教学巧用古诗的方法

我们认为,首先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寻找可用的古诗。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共选有古诗词课内30首、课外60首,其自读教材中收录有古诗词54首,如果加上中小学推荐背诵的古诗词篇目,初中学生已能够掌握的古诗词约在300首,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初中阶段学生已接触过相当数量的古代诗词,这是我们引诗入课的基础。其次,在教材之外寻找,要摘引那些与教材内容有内在联系,文辞简明、凝练的古诗,穿插在课文讲授之中,以补教材之不足。具体办法,我们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编著,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作为范本,试述如下:

其一,补教材之缺。中学历史课教材,编写都较为简略,有不少的地方仅点到为止,不作论述,留下内容空缺和悬念。这种现象在历朝的“文学艺术成就”中表现较多。

例一,教材说:“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前期多描写宫廷生活,风格柔靡;后期主要是南唐亡国之作,抒发国破家亡的愁苦心情,哀婉感人,有很高的艺术成就。”然而,教材却不列一首李煜的诗词,“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就成了空话,给学生思考留下逻辑的空缺和悬念。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收有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和《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教师可在课堂上与同学背诵这两首词,既可温习旧课,又可理解李煜的诗词风格特色。

例二,教材说,盛唐时期,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但也不列一首诗以证其说。此处可引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也可引杜牧《赤壁》,经教师对这两首诗词的讲解,学生就易领会“边塞诗”和“咏史诗”的艺术风格了。

例三,教材在说到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文学成就时,也仅说“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属于婉约派,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生活气息很浓。”但是,也不列她的一首词以明其旨,同样留下逻辑的空缺。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将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簟秋》引入课中。这首诗词,今人已谱成歌曲,优美动听,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轻吟低唱,学生既能领会教材所说其“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明白如话”的含义,也能体会“婉约派”的艺术风格。

其二,伸教材之意。即对教材已提到的内容进行演绎、深化、扩展。

例一,教材说:“秦大兴土木,修改房宫,筑骊山墓,筑长城,百姓被迫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焚书坑儒,严禁私学,行愚民政策”。

此处可引唐末诗人胡曾咏史诗《长城》以伸其意: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此诗从关心民生疾苦的角度出发,辛辣地讽刺和批判了秦始皇滥用民力修筑长城的愚蠢行为,指出这不仅害苦了老百姓,而且祸起萧墙,长城作用尚未发挥,结果反是国人推翻了秦王朝,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以德政安天下的政治见解。也可引唐代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以明其事:

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此诗对秦始皇“焚书坑儒”、残害文化的行为作了批判,有力回应了教材的内容。

例二,教材说:“公元前202年初,项羽被围于垓下,人少食,四面楚歌,后突围至乌江自刎。”此处可引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此诗把项羽自刎乌江的原因说得很明白,阐明了教材的幽旨。

其三,增教材之趣。历史教材在“各民族交往”和“社会经济”一节,往往写得较抽象,多用结论性语言来表述,学生觉得难以理解,教师如照本宣科,就会使整个课堂枯燥无味。此时如引诗入课,用诗来概括教材文义,就能活跃课堂的气氛,加深学生的印象。

例如教材说:“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鉴于国力有限,汉政府不得不与匈奴‘和亲,并进行贸易往来……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作为公主,远嫁呼韩邪单于。昭君出塞,密切汉匈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间双方和睦相处。”此处可引唐代诗人汪遵《昭君》诗: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

此诗高度评价了王昭君出塞的作用,认为昭君出塞,使汉朝和匈奴和睦相处,起到猛将谋臣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其四,约教材之文。教材有的地方写得较具体,较松散,教师可对教材进行浓缩概括。

例一,教材在“武王伐纣”中,在揭露暴君商纣王罪行后说:“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商都郊外牧野展开激战。阵前,纣王临时凑集的军队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在此,可引胡曾《矩桥》以明其意:

积粟成尘竟不开,谁知拒谏剖贤才。武王兵起无人敌,遂作商郊一聚灰。

这首诗,文意浅显,紧扣教材,可起省约教材文字的目的。

例二,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昌盛时期,教材在此处着墨很多,教师可引杜甫的《忆昔》来概括: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此诗以典型的视角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景象,有利于学生了解领会“唐朝是中国封建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昌盛时期”的大旨。

其五,评史之得失。对过往的史事作客观、公正、科学的评论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的难点。在封建史学家眼中,隋炀帝是中国历史上的有名暴君,他开凿的大运河,劳民伤财,是导致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但是,我们的教材却说:“隋炀帝于605至610年,修成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直达余杭,往来不绝。”这个评价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认为这个结论是客观的、公正的。但这样的评价并非开始于此。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就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在皮日休看来,将隋的灭亡原因归结为大运河的开凿未免表象,因为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解决了南北水上交通和农田水利等重大问题,直至数百年后,人们往来千里仍依赖它通航。假若没有隋炀帝为一己享乐而搞的水殿龙舟穷奢极欲之类的事情,那么,兴修运河之举就简直可以与当年的大禹治水相媲美了。这里,诗人求实的态度,把大运河的开凿与隋炀帝的暴政一分为二,角度新颖,识见高卓。古人这种公正的评史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史观,科学地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无疑是有帮助的。

三、引古诗入历史课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所引古诗的内容和数量要适当。引诗入课,以诗证史,要尽量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从历史教学角度来审视、分析、归纳、整理古诗的知识,做到少而精,以免喧宾夺主。补充的古诗不可太多太滥,否则将影响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毕竟文史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为追求轰动效应冲淡主要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时间、分量上要把握好,做到心中有数,详略得当。具体选哪些古诗,必须根据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学手段及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决定。

其二,所引古诗,要求文辞浅显,通俗易懂。只能选择那些与课文有关的又常用的来讲,勿引那些生僻难解的古诗,否则学生消化不了。

其三,要有批判吸收的态度。因为古代诗文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社会、阶级、民族情感等因素的影响。教学中所引用的古典诗词要站在今天的高度来审视它的历史价值,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能囫囵吞枣,全盘吸收。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帮助学生增长历史知识,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分清是非,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生命关怀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第7篇

关键词:生命关怀,古诗词教学,小学语文

自上世纪以来, 科技、文化、社会形态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 当代中国人在享受丰富物质成果的同时, 也承受着日益加重的精神危机, 这源于缺少充满生命温情的文化感受。我们的孩子读着唐诗宋词长大, 知道 “鸿雁传书”的情意, 向往九塞之首的 “雁门关”, 更为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 《摸鱼儿·雁丘词》) 而感慨, 却从未见过大雁的身影。网络搜索引擎中显示的第一个项目竟赫然是 “大雁菜谱大全”几个醒目的红字。所以文人心中惆怅, 为大雁谱下哀歌: “苍穹寂寥, 鸿影不再, 大雁哪里去了, 为何你一去不返?”①怎样走出人类精神的困境是当前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新课标中明确指出,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 充满着人文关怀和生命情趣, 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文字魅力、民族精神与生命意识三者完美地艺术融合。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生命关怀现状

学校教育作为生命成长与精神发展的主要阵地, 缺乏对生命的关怀是整个教育环境中的普遍现象。本应最具生命辉煌的语文学科, 也逐渐褪去生命的色彩, 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古诗词教学表现出了以下几点问题:

( 一) 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席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 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会导致整个教学活动生命关怀意识的缺失。有的教师只看到知识, 眼中没有生命, 学生和他自己的生命资源都在机械辗转于 “课本”与 “考试”之间所浪费。有的教师看到学生的生命, 敏锐而细腻地捕捉着学生的每一次欢欣和雀跃, 每一次叹息与皱眉②, 他把自己标榜为无私丰献的 “蜡烛”, 而这种奉献实际上是以牺牲自我生命为代价。有的教师看到自己的生命, 急于获得自我实现, 满腔的热情只是为能替代学生的生命, 学生丧失了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沦为了 “设计师”图纸下相同型号的产品。学生生命的跃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领域下的生命关怀最终是让生命关怀意识充满学生的灵魂, 进而使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只有师生双方都具备生命关怀意识, 才能使课堂中的生命内涵变得丰富而有质感。

( 二) 教学内容的单一与空洞

古诗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 教学内容服务于升学考试, 于是出现了这样错位的怪现象: 小学生在做大量的诗词鉴赏, 而高中生却在训练改错别字; 小学生不注重背诵积累, 高中生则恶补诗词默写。教师日复一日的照搬各类教参和课件, 对课文缺乏独特的感悟, 急功近利的技术性训练, 在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中看不到一丝生命的气息和光华。小学生的作业中抄写大量的古诗词已是司空见惯, 久而久之, 学生在抄写中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 甚至开始惧怕, 自然无益于鉴赏能力的提高。教师一味的苛求字、词的掌握, 却忽视了古诗词中情感内涵的传递, 有的小学生能把 《三字经》机械式的倒背如流, 却无法做到礼让长辈。古诗词的作用对小学生而言, 正是为了让他们拥有仁义敦厚的秉性、高远明达的智慧, 通过这样的熏陶, 身为中国人的内心深层的底气与自信便油然而生, 而这些正是三千多年来牢牢拴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幼时便在他们的内心世界打下一个鲜亮的底色, 就能更好的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发展他们独立地、有尊严的面对世界的品质和能力。

( 三) 教学形式的死板与说教。

现在的语文课堂中, 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往往采用程式化的教学套路, 例如: 介绍作者———介绍背景———范读自读———字词分析———一问一答———总结主旨———背诵默写。很多教师按部就班, 不允许出现丝毫顺序的混乱, 把学生当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尤其在古诗词教学中, 古诗词具有多意、含蓄等特点, 教学流程的变化会造成学生千差万别的理解。古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 音律协婉, 恰可以从反复诵读中体会其情意, 而教师却非要用生硬的文字来解读。有些诗词需要知人论世才能理解其朦胧的整体意蕴, 教师不去解读作者和背景, 却偏偏反复死抠字词。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就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教师要尊重因生活经验所产生的独特体验, 一味的说教代替不了学生对诗文本身的感悟, 教师本来该积极的引导学生, 却变为了对学生实施强制性的思想灌输。缺乏深度和趣味的教学形式, 让丰富的人文精神、深刻的思想内涵、强烈的审美特征、广阔的生活天地在古诗文教学中荡然无存。

二、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实施生命关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古诗词在现行语文教材中占有大量比重,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为例, 共有74 篇古诗词, 包括各朝作品, 历数风格流派, 囊括多样文学体裁, 因此,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施生命关怀。

( 一) 古诗词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价值

古诗词的内容展示了人生的复杂与多样, 更展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其中充满着生命意识的张扬。古诗词更是某个生命个体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之下的独特生命体验, 那些鲜活生命的喜怒哀乐穿越历史走来, 展示的是他们独特的人格趣味和理想追求。生命关怀是解读古诗词的价值所在,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利于实现生命关怀的有以下几类:

一是认识自然, 寻得情感归属。歌咏名山大川、展现田园情趣是古诗文的重要主题之一, 这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之上。学生通过学习这类古诗文, 不仅是认识自然界的生命, 进而关爱、珍惜自然生命, 更是将自我生命融入大自然的一种方式。且看一年级下册古诗 《小池》 中,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还有那玲珑的 “蜻蜓”早早就立在只是含苞的 “小荷” 上。本来只是一幅花草虫儿彩墨画, 却因为一 “惜”一 “爱”变得人情味十足, 认识了这样令人心生怜爱的自然界, 学生便很难再肆意攀折花草树木, 虐待猫狗虫鱼。教师引领着学生走进这诗情画意中, 便能感受到无论是翠绿的林木、还是闪亮的荷叶或是可爱的蜻蜓, 它们的身上同样涌动着生命的力量, 散发着生命的气息。学生理解了它们的生命存在, 欣赏这些自然生命, 便可能从中寻到力量, 进而找到情感的依托, 确立生命的归属。再看二年级上册古诗 《赋得古草原送别》, 繁茂的 “原上草” 虽然每岁都要经历枯败, 但是“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人类在面对这样强大的生命力时, 不得不意识到个体生命的渺小, 进而不自觉的回归自然, 去感受自然的博大和永恒。现代化的生活, 让我们远离了 “空山新雨后” ( 《山居秋暝》) , 而 “把酒话桑麻” ( 《过故人庄》) 也成了无法企及的梦想, 这些描绘怡人山水田园的诗文, 便成了人们在纷乱现实生活中洗涤灵魂、安顿心灵的所在。或许, 学生当下不能心领神会, 但终有一日, 会恍然明白古人的那一份恬淡悠远, 在自然中找到生命的乐趣。

二是融入社会, 获得社会认同。人之所以为人, 是在于人具有思想和情感, 在古诗词中, 丰富的情感也是常常吟诵的主题之一。学生在学习这类古诗词时, 便得以打开自己的情感大门, 体会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珍贵, 在名篇佳句中, 他们能更好的融入社会, 获得社会的认同。《游子吟》: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是母子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是兄弟情, 《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挚友情, 《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是故乡情, 《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是家国情。不论哪一种情感, 都带给我们温暖, 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对生命的热爱, 恰恰弥补了商品经济时代下人与人之间心灵交流的缺失。教师从古诗词中挖掘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正是帮助学生培养生存能力, 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学生的心灵被古诗词中缓缓流淌地人情美所熏陶,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优秀品德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三是尊重生命, 形成独立人格。古诗词在另一种程度上来说, 是古人血肉灵魂的构成, 他们的人生追求彰显着生命的精彩, 或坚毅或从容, 这些飞扬的人格精神, 具有穿越千年的魅力。学生在体会古人生命张力的同时, 这些古诗词更有助于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保持独立的人格。坚毅如岳飞, 率领金戈铁马, 誓要 “踏破贺兰山缺”, 即使背后有昏君佞臣, 他的爱国之心依然昭如日月。英雄是永远受到人民爱戴的, 从此读起 《满江红》, 岳飞精忠报国的决心似乎就在自己的胸中, 他的 “怒发”、 “长啸”真实浮现在眼前。在陶渊明的 《饮酒·其五》中, 我们可以窥见那一份闲适从容的生活态度, 苍翠南山下, 一位白衣隐士遗世独立, 望着漫天的暮霞和归林的飞鸟, 饮着自栽自酿, 醇香浓郁的金菊酒。这份隐逸并不是逃避, 而是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恰是人性的自由与逍遥。在这些古诗词中树立的人格形象值得成为榜样,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价值判断, 才能在生活中不随波逐流, 保持着鲜明的个性, 拥有积极进取的生命。

( 二) 古诗词的形式有利于实现生命关怀

首先, 古诗词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 言情抒志是古诗词的主题, 古人将人生艺术化, 便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价值。这一形式不同于外国人对内心情志直露的表白, 正符合中国人对外界事物的情感表达含蓄、认知偏向形象思维等特点。另外, 这样 “细水长流”式的缓缓道来, 正好改变了说教式的教育方法, 不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 更多的是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 符合了实现生命关怀的初衷。其次, 古诗词中描摹的对象从春花、秋月到鸳鸯、鸿雁, 几乎包举宇内, 而这些客观事物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思成了一个个独特的意象, 蕴含着不同的情意。 “杨柳”依依是惜别, “红豆”殷殷是相思, “杜鹃”声声是悲凉, “明月”皎皎是乡情, 这些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意象, 是古人对生命细微深刻的体验, 是超越普通人的关于自然界及人生百态的独特感受。教师在教学中从某一意象出发, 适当拓展延伸, 不仅打破了当代学生因城市化而远离自然的阅历局限, 丰富了他们对自然生命的情感体验, 而且促进了他们对自然生命的深入理解, 从而进一步思考自己的生命。再次, 古诗词都经过作者们的千锤百炼, 在短小的篇幅便能包容天地万物, 而且往往能在数字之中见真理。错落的声调和极强的韵律感也是古诗文的一个重要特色, 平声悠扬, 仄声干脆, 以及双声叠韵的和谐, 便能在声韵中感受抑扬顿挫之美。例如三年级上册古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仅用二十八字深入浅出的将哲理蕴含在对庐山秀丽风景的描绘之中, 语句平仄相间, “同”、 “中”二字为韵脚, 读起来琅琅上口, 便于识记, 既体现了本民族的语言特色, 又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美感享受。这样的古诗词内容丰富积极、语言浅显, 乐于为小学生所接受, 如此便在潜移默化中具备了生命关怀意识。

教育即生长, 教师的使命即关怀学生生命的生长, 而课堂教学即实现生命关怀的主阵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 生命不可重来, 教师不可轻易浪费学生的生命资源。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生命体验, 研究生命关怀视域下的古诗文教学, 是将目光投向璀璨的历史文化, 也是对未来世界的崭新展望, 观照古人的生存状态, 结合今人的生存状况, 是在文化中寻求生命的真谛。生命关怀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教学, 是师生通过语文课堂, 在文化中寻求生命的真谛, 在生命中感受文化的魅力, 绵延中华精髓, 谱写人生华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刘铁芳.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3]李义庭, 刘芳.生命关怀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第8篇

一、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益。”可见, 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首先, 我们要引导学生明白:中国是诗歌的国度, 中国古典诗词的思想特质、艺术形象、名言佳句、艺术风格等文化积淀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 早已融入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血脉之中, 成为中华民族灵魂的精髓。鉴赏优秀古典诗词, 将有助于每一位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精美文化的熏陶与洗礼, 将有助于每一位学生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 提高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其次, 还要引导学生明白:每一首中国古典诗词都是诗人美丽情感或文明智慧或远大政治抱负的具体表现, 其中往往蕴含着精美的典故、美丽的传说、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诗人怀才不遇之情或者胸怀天下、报国立业的豪情壮志等。

事实证明, 学生一旦明白上述道理, 定然会对精美绝伦、意蕴丰富的古典诗词产生极其浓厚的鉴赏、品味之兴趣, 定然会自觉地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 在头脑中再现古典诗词中所勾勒的古代历史中发生过的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 感受古典诗词中表现出来的诗人美丽的情操, 继而陶冶自己的心灵。

二、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渴望

在激发兴趣之后,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还应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渴望之情。因为只有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词阅读、鉴赏的渴望之情, 学生饱含强烈感情的审美愿望及审美活动才会一触即发;学生才会迫不及待地快速走进中华民族无比精深博大、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中鉴赏其优美的意境、典型的艺术形象、独特的艺术风格以及诗人高尚的情志等;学生的思想感情才会被这些优美的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所激发, 以至于迫切希望在这些精美的、意蕴丰富的古典诗词中爱诗人之所爱, 恨诗人之所恨, 想诗人中所想, 欲诗人之所欲, 痛诗人之所痛, 乐诗人之所乐等, 迫切希望快速进入到“与作者的心灵相通, 达到对作品的美感共鸣”之理想的鉴赏境界, 继而产生出“我读屈原, 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 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 感到自己的狭隘”等愉悦的、陶冶心灵的审美体验。

三、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强烈的再创作欲望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还应该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强烈的再创作欲望。因为教师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活动是一种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紧密结合的思维活动, 是鉴赏主体———学生根据自身的审美情趣、审美经验、审美能力和审美体验等对所鉴赏的客体———古典诗词作品所承载的基本信息进行积极的选择、改变、重组、认同或者异构等的思维过程。在这个思维过程当中, 学生会对古典诗词的内涵进行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自觉抑或非自觉的再认识、再评价、再创造, 继而达到高度的愉悦的审美体验。故, 教学时, 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强烈的再创作欲望, 引导学生在对古典诗词的再创作中, 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智慧, 继之达到“取前人名句意境极佳者, 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 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之理想境界。比如, 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我有意启发同学们说:“古典诗词贵在凝练与含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亦然。比如这首诗下阕中的‘遥想公谨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就极为经典雅致并含蓄凝练, 同学们是否愿意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用自己美丽的文笔或者画笔将自己对这首词下阕中的上述词句进行与众不同的解读?”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的话音刚落, 同学们就兴致勃勃地进入了对这首词下阕的再创作之中了。当我查阅过同学们的作品并表扬了其中几篇佳作后, 在以后的古典诗词教学中, 再创作几乎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道永恒的亮丽的风景, 而同学们也在这道自己创设的亮丽的风景中越发变得出类拔萃了。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 第9篇

一、诵读语言:不离本体警惕过度拔高

长期以来, 许多一线语文教师没有认清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往往将语文课上成历史课、思品课、科学课等其他课程。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 许多语文教师让学生用理解、感受代替诵读活动, 将古诗词教学片面理解为诗词鉴赏课, 导致过度的文本讲解分析, 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活动, 特别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已鲜能听到学生的朗朗读书声, 空洞的诗词分析盈斥着古诗词教学的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所以学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语文教学就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师没有真正认清语文学科到底要教学什么, 模糊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界限。甚至学界有学者质疑语言教学是否忽略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特征, 其实不然, 语言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染。语文教学过程中显性呈现的应该是本体性教学内容, 而思想、情感、审美教育和思维训练应该渗透或包含在本体性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之中。[2]作为纲领性文件, 语文课程标准不可能对教学的细节面面俱到, 所以虽然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对学生诵读的要求, 但是没有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 即在古诗词教学中如何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

语文教师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正确地诵读诗词呢?首先, 诵读即是要读出语言的节奏, 古诗词特别是格律诗的创作具有鲜明的节奏特征, 读出来朗朗上口。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诗词的节奏, 讲清诗词的平仄、节奏点, 引导学生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节奏感, 体会古诗词所表达的与白话文不同的语音特征, 在不断地诵读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叶圣陶先生提出:“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3]语文教学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玩味”, 古诗词教学也不例外, 古人创作诗词有“炼字”的传统, 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古诗词中的一字、一词、一句都很值得读者推敲,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品读字词句中感受不同字词句的不一样的表达效果。孔子说过:“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意在表达写作文章要有文采, 否则就不能久传。古人作诗词不仅讲求遣词造句, 同时也会运用一些修辞, 如在浪漫主义诗歌中, 许多字词句表达的内涵具有天马行空的特征, 诗人善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不同于现实的更具特点的意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不同意象所表达的不同含义, 通过意象的勾连, 体会诗词的意境。

二、诵读思维:注重实践摒弃低效聆听

一些语文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导致对“诵读”理解的偏差, 致使在古诗词教学中学生的诵读流于形式, 这样的诵读只有声音的呈现, 缺乏学生的思考与感悟, 从而导致“声”“情”脱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 十几年来收效甚微, 学生学语文随着年级的不断提升, 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愈少, 存在着学生不思考或即使有思考也不善于、不敢于表达的现象。当然, 许多语文教师具有培养学生思维的意识, 但却没有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案, 更严重的是教师自身存在语言和思维的内在素质不高的缺陷, 也就更谈不上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讲授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学科知识, 但是许多语文教师过多的讲授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到限制, 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中养成了“听课”的习惯, 即使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但讨论的效果却不高。所以学生不注重思维或者思维低效来源于语文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实践。教师没有更新角色观念, 传统教学观念的引导致使教师讲授过多, 学生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与习惯。诵读教学尤其强调学生的诵读体验, 虽然很多教师具有诵读意识, 但是理解诵读教学的重点有偏差, 若只注重声音表现的技巧, 语文课堂就成了诵读表演会。

我们时常提到思维与教学的关系, 可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认清何为思维, 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 特别是在活动式、体验式的诵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思维与教学的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首先, 在诵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要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活动的关系, 对于只有通过教师的讲授学生才能习得的内容要重点讲, 而对于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可以习得的内容则可以略讲或不讲, 语文教师要筛选教学内容,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己的诵读感悟诗词。其次, 积累可以充实学生的学习经验, 从而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经验素材。教师要要求学生加强诵读积累, 背诵一定篇目的古典诗词, 并且指导学生对所背诵的古诗词归纳分类, 以便于之后学习中经验的提取。再次, 诵读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品质——再表达、再创作。诵读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而作出不同的演绎。[4]诗人将自己的情志转化为语言文字, 读者就要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情感体验,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进行再创造, 同时要把握再创造的“度”, 即不可天马行空, 加强引导学生产生对文本理解的不同感受,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诵读审美:文质兼美排除空话连篇

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征, 语文教学要给予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 但是教师不敢放手导致强调实践性并且会占据语文课堂较多时间的诵读教学“退居二线”。另外当前的古诗词教学比较注重引导学生对意境美的感悟, 而忽略了诗词的语言美, 教师整堂的分析鉴赏课也正是体现了这种诗词教学的现状, 语文教师这种泛泛而谈往往造成学生对古诗词课的刻板印象即认为诗词课即空洞的分析讲解。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仍在继续, 不同学者对这两种教育模式都持有自己的观点, 我们的教育不可能脱离了考试评价而进行。面临升学压力的语文教学, 特别是考试升学阶段的语文课堂往往是由一张张语文试卷的讲解构成的, 但是以考试评价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则弱化了语文教育的审美功能。语文教师往往会忽视古诗词的语言美, 正如在教读课文时忽视语言的本体教学, 语文教师做的是“教课文”而不是“用课文教”的无用功, 所以许多语文教师没有发现、研读语言的习惯, 在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时忽视语言教学, 没有让学生从诵读语言入手, 切身感悟诗词的美。

语文教学应当与美育相结合, 古诗词教学更应注重审美, 不可忽视学生美的感受与体验, 在古诗词诵读中应如何重视学生的审美呢?首先,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语音美, 古代文人创作、鉴赏诗词是通过吟诵的方法进行, 甚至词在产生之初是谱曲歌唱的, 所以不管是吟诵还是歌唱, 主要是透过声音表达与感受诗词的内涵, 朱光潜先生曾说:“声音节奏是情趣的直接表现, 读诗如果只懂语文意义而不讲求声音节奏, 对于诗就多少是门外汉。”[5]所以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声韵母的配合、音调的配合、节奏的落脚点, 发现并体验古典诗词的语音美。其次,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汉字的字形美, 一首优美的诗词由诗人精心筛选的汉字组成, 而汉字最初的形体特征就是一幅幅图画, 在诵读教学中, 教师要具有发现字形美的意识, 在诵读中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表形特征。再次,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发现诗词的修辞美, 以浪漫主义李白的诗为代表善用夸张的手法展现宏大的意境, “白发三千丈”、“飞流直下三千尺”、“黄河之水天上来”都不符合写实描写, 所以教师只有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对时空的虚化, 而不苛求诗词意境与现实情境的一一对应, 才能够感受到诗词所展现的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意境。

四、诵读文化:把握内涵而非流于表面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 许多语文教师对诵读的含义把握不准确, 导致在语文教学中将诵读理解为齐声朗读等情况, 没有发挥出诵读应有的功能, 忽视学生个体的诵读体验, 使得师生都对诵读教学充满怀疑。甚至有不懂语文教育的教育管理者对诵读理解有偏差, 并且受社会上“国学热”的影响, 让学生在学校中穿上传统服装, 手捧竖排经书, 念起书来摇头摆尾, 将文化传承理解为机械复古曲解了诵读的文化内涵。

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对诵读作出明确的内涵界定, 使得语文教育在开展诵读教学的过程中无所适从, 用朗读代替诵读教学。何为诵读?有学者认为诵读是一种读书方法, 其特点在于通过反复朗诵阅读, 口诵心惟, 感悟语言的声音韵律和气势, 领会诗文意象画面和境界, 加深记忆, 培养语感, 在身心参与中习得语言, 获得美的体验。[6]诵读应当包括朗读、吟诵、背诵等不同的形式。然而社会大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倒逼使得教育的原有生态受到破环, 将一些错误观念引入学校, 使得学校教育杂揉着社会浮躁之风, 失去了原有的本真。

诵读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流传至今, 得益于其一定的有效性, 如何既把握语文学科特点同时兼顾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创新呢?朱熹提出了关于诵读的“朱子读书法”, 语文教师应当借鉴其“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的要求, 培养学生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在品味语言文字中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熏染, 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把握文化的内涵, 而非走形式主义。其次, 语文课程具有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 但是一定要把握语文课程基础性、实践性的特点, 不同时代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各异, 语文教师所设计的古诗词诵读应符合当今时代的特征, 不应盲目复古;同时更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 切忌耕了别人的田, “荒了自己的地”。

注释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2.

2[2]吴忠豪.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研究[J].语文建设, 2014 (12) :17.

3[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195.

4[4]魏巍巍.从诗歌诵读教学中的几点问题谈起[J].语文建设, 2012 (4) :75.

5[5]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九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207.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 第10篇

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诗是凝固的画,画是流动的诗,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就像一幅幅色彩淡雅的水墨画。如崔颢的《黄鹤楼》开篇呈现于眼前的是鹤去楼空,惟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飘忽不定。我们仿佛看到诗人独伫楼台,翘首苍天,凭栏凝思的身影。诗人抒发渺茫之感后,马上收住,而变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画面,于是思乡之情和身世之慨油然而生,很自然地将满腹乡愁寄托在“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画境之中。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一词中“……溪上青青草……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就画面的构造来说,显得极为匀称和谐,清新自然。作者用一条覆满荷叶、莲蓬的清溪纵贯画面中心。这一点颇似西洋画法中的焦点透视,其他景物都由这“溪上、溪东、溪头”铺展开去,那低小的茅屋、如茵的青草、旺盛的豆田都和谐地排列两边,加上生动的人物形象,都显示出农村生活的淳朴宁静。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些画面展示给学生,不仅有助于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画面之美,更能让学生体悟画面之外的水冷山暖。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幅多么清幽静谧、令人遐想的美景!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根据古诗词的这一特点,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根据理解,发挥想象,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图景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此时,学生们都会十分兴奋,异常投入。在画《次北固山下》一诗时,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了青山、绿水、红日:绿水中,一只挂帆小舟顺风漂行,诗人站立船头,仰望北归的大雁。通过画画,既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可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西风、瘦马等景物,都是入画的元素。这些内容,完全可以凭想象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强烈的色彩对比,或明或暗的景物渲染了一种伤感的氛围,让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诗人强烈的思家情怀。这既是对古诗文精华的深度吸收,更是学习描写的好机会。

二、“诗者,吟咏情性也”——领悟诗歌的情感美

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严羽《沧浪诗话》中也说:“诗者,吟咏情性也。”我们今天阅读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来的那些洋溢着真情的伟大诗篇时,无不感到这种真挚的情感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愉悦和震憾人心的力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仅仅4句22个字,却让多少人唏嘘不已甚而潸然泪下。时间绵长无尽,天地亘古不变,置身于广袤时空中却不知何去何从,无尽的孤独,难以抑制的悲愤,终致“怆然而涕下”,那个茫然的孤独身影也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学生在品味诗的情感中产生了共鸣,心灵得到了净化,进行了一次完美的审美体验。而更多的诗句则以其丰厚的情感和精邃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在寂寞中坚守理想高地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自我砥砺,积极进取的“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以及一腔热血,精忠报国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等许多陶冶文化情操的诗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对学生精神的提升和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探求诗歌的空白美

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含蓄》中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里的“不著一字”是“言有尽”,得到的却是“意无穷”的艺术效果,故而“尽得风流”!古诗的语言特别精警、含蓄,为读者留下很多的“空白”,挖掘这些空白可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自由的驰骋,从而品味到文外之趣,言外之旨。

学习《出塞》,可让学生化身为王昌龄: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之下,遥望辽阔荒野,会想起什么呢?秦筑长城捍卫边关,从秦汉到现在,这关城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泪?战争却缘何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题都城南庄》是历来的佳作:“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美丽少女的面容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但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与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时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得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好想象,留给我们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展现个性的文外之“言”。

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品鉴诗歌的辞采美

古典诗词的魅力体现在它的辞采美。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辞采美是诗歌审美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陆机《文赋》云:“其遣言也贵妍。”刘勰《文心雕龙》云:“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辞必巧丽。”这些论述,都是强调诗歌遣词用语的重要性。古代诗人常用双声、叠韵、叠字、比喻、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炼句、炼字等艺术手段,以求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至于诗人们为选词炼句而苦苦求索的例子,可以说是举不胜举:贾岛“推敲”的故事,王安石改诗用“绿”字的故事,齐己咏梅“一字师”的故事……难怪贾岛在《题诗后》感叹:“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诗圣杜甫也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尽管古代诗人对辞采风格的追求有自然天成与华丽雕饰之分,但都能做到力求准确、形象、精炼,如王驾写《雨晴》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诗眼”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全面智力的发展。”生活中不缺乏美,古诗中更是充盈着美。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深掘教材中各种美的对象,激发学生的审美自觉性,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古诗词的画面美、情感美、空白美和辞采美,在潜移默化中丰富思想、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陈铭《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浙江大学出版社。

[3].童庆炳主编《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4].张孔义等编《新课程中学语文实用教学》,广东教育出版社。

古诗词下历史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 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B-0096-01

古典诗词是一种以抒发情感为主的文学体裁。它用高度凝练、富于音韵美和节奏感的文学语言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来抒发思想情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常言道:“文史不分家”,历史是对过去人类历史活动和社会生活的记载,所以诗歌也是人们历史活动的记录。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引用古典诗词作为教学案例,往往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扩大学生知识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笔者试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古典诗词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运用古典诗词,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记忆历史知识。在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繁多,知识点也比较凌乱,学生记忆起来会感觉到非常困难。古典诗词通过文学的形式,反映过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构建的是生动、活泼、具体的生活图景。通过诗歌,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助于学生理解诗歌所反映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入一些反应某一时期历史状况的诗歌,对充实历史课的内容、提高历史课的吸引力、帮助学生记忆教材的知识点都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在讲授“国庆十年对峙”(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词《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这一优美和谐凝练的文字,有助于学生克服教材中枯燥文字的弊端,轻松地记住第二次反围剿这一历史事件。

又如“宋明理学”(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一课,为了让学生理解宋明理学的格物致知,可以引用朱熹的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通过诗意化的语言,能够轻松理解知识点。

二、运用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的一个问题,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就是教会学生根据历史资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正确地分析历史现实、评价历史人物、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正确看待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诗歌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有效的。因为诗歌是对社会生活的反应。教师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以诗歌为教学案例,能让学生在形象化、通俗化、诗意化的语言中对历史人物、历史现实和历史现象展开思考。如教师在讲授“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这一课时,讲解三国时期著名人物诸葛亮,就可以举许多评价诸葛亮的诗句,引起学生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展开多方面的思考。如可以举杜甫的《八阵图》和刘禹锡的《蜀先生庙》。然后让学生比较,杜甫指出诸葛亮在政策上的失误,导致了蜀国的覆灭;刘禹锡指出是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不贤,导致了蜀国的覆灭。其实,这两位诗人所指出的只是蜀国灭亡的原因之一,根本原因在于三国力量变化。通过这样的比较分析,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察、比较、综合等分析历史现象的思维能力。

又如,在“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一课,教师可以举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引用《诗经》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诗句,让学生对孔子为后人所留下的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三、运用古典诗词,开展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为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等等。诗歌不仅是社会生活的反应,也有着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极高的审美情趣,高中生处在知识增长的青春期,诗歌的优美意境,也会使他们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不自觉地接受诗歌所传授的美育和情感。因此,从这些理由来看,诗歌应成为高中历史教学开展美育的有效途径。

如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一课,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可以举一些革命人士的诗句。如维新志士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文学家鲁迅的“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等等。通过诗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领会到人应具有远大的志向和开阔的胸怀,成功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又如,在讲授“辉煌灿烂的文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三)一课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举古代诗歌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送孟浩然之广陵》,南北朝的民歌《敕勒歌》,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体会诗歌意境和诗歌特色,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达到情感教育的效果。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古典诗词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材料,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应不断探索古典诗词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的模式。

上一篇:学习下一篇:内外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