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2024-05-08

初中随笔训练作文教学(精选11篇)

初中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第1篇

一、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特点

(一)形式灵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初中作文训练中有很多种训练形式,但是随笔训练的形式更加的灵活。随笔训练在内容和形式上没有过多的要求,主要就是通过这种训练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而且这种训练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创作的过程中大胆的发挥,不断的丰富学生的知识准备。

(二)思想自由,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思想是写作的重中之重,作文主要就是锻炼学生对思想的总结。随笔训练的形式,不局限学生的写作思想,学生可以在创作中尽情的发挥,大胆的进行思想表达。学生还可以将社会现实中的情况在创作中如实的进行表达和还原,充分的展现学生的真实思想,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拓展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思维是写作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模式,拥有了正确的写作想法,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随笔训练在形式和思想上较为自由,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写作思维的延伸,对学生写作思维和创作灵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笔训练要求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不拘束、能够随性的发挥,这些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促使学生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二、提高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措施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展开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灵活的教学方案。作文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在作文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大量素材和灵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创作成果。

在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还要不断的利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好奇,促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想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在随笔训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设计趣味的导入环节,让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养成随笔训练的习惯,而且趣味课堂也可以为学生的创作提供灵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

(二)以素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写作主要是学生通过一定的素材,进行自我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在学生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学生对素材的积累极为重要。只有创作灵感,而缺失素材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就会特别的空洞,没有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资料、报纸,观看新闻、影视作品等进行素材的收集和积累,然后在进行随笔训练和作文写作。学生在素材收集时一定要进行素材的整理和记录,并在这一阶段进行随笔训练,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对素材的掌握,还可以通过随笔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丰富自己对素材的理解。

(三)以生活为媒介,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一种事物或者行为的看法和观点。在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中不能脱离实际生活,要以实际生活为媒介,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灵感和素材,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七年级作文专题一“写人作文指导”,教师在进行作文指导时要引导学生以人物的实际生活事例为主,在写作中要真实的体现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并且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进行随笔训练。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将实际生活贴切的通过随便训练及作文写作的形式展现中来,而且创作素材来源于生活,更加的真实,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对初中作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语文随笔训练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充实学生的写作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茜.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J].读与写(上,下旬),2016,13(3):360-361.

初中作文教学专题系列训练教案 第2篇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一—切题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的具体要求和方法。2.能针对写作实际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3.能运用切题提升要诀提升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

1.掌握切题得分点的策略和提升要诀。2.能运用所学知识写作。教学难点:

分析自己作文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及在写作中能运用切题的方法提升自己的作文水平。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经过一系列的分类训练后,我们掌握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写法,以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类型作文的写法。从今天开始,我们对中考作文进行专题训练,拟从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一“内容”的范围),结构、条理、语言、表达方式、文体(这五个点属于基础等级三大项之二“表达”的范围),文面(基础等级的又一个评分项),特征、创新(属发展等级一层)。希望通过一系列的专题训练,给你一个成功的支点,你的立意更新,构思更美,作文更上一层楼。今天我们进行第一个专题训练——切题。它的具体要求是:审准题目,切合题意。

二、学生自主学习“得分点概述”和“得分点策略”,掌握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和得分的方

法。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切题”点的得分方法。

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中,绝大多数把“切题”、“扣题”摆在了首位。在作文评分的表述中,有许多省市,如北京、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中考作文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1.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2.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本小组在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3.小组选代表发言。4.教师选病例文分析。

5.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诀。2.教师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考题回放(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工整,600字左右。

满分作文: 感悟感恩

不知不觉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跨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线,逐渐融于我们的生活。面对着这些因新奇而充满诱惑力的节日,我惟独钟爱感恩节。它不如情人节浪漫,也不似圣诞节热情,却以一种平和的温暖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失去那颗感恩的心。的确,感恩需要提醒,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因为生活中的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趋于隐匿,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无止的抱怨。

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我们却抱怨它不够富裕;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体贴„„我们似乎忘却了,忘却了曾经贫穷时,能过上平淡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会感恩;忘却了曾经失意时,能有人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忘却了曾经无助,能有人关心,哪怕只有一点,我们同样也会感恩„„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忘却了感恩,无暇去感恩,于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来,变得喧嚣不安。我们需要提醒,感恩需要提醒。

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也许生活真的有很多不如意之处,但换个角度去审视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们会发现心情明朗了许多。

提醒感恩是为了让我们学会感恩,重拾感恩。感恩于生命,感谢它给了我们体验生活的入场券;感恩于爱,感谢它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它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感谢它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 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我们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对生命最好的回报莫过于珍惜,对爱的回报莫过于传递,对机遇的回报莫过于把握,对苦难的回报莫过于升华„„

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那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依赖于外界的给予,而忽视了自身努力的价值,磨灭了继续进取的斗志。毕竟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进取才是生活的法则。感恩可以是一种慰藉,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

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浮躁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提醒感恩,在每一个感恩节,也在每一天。

满分解秘:文章行文大胆,收放自如,笔法娴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大气文章。满分点:“感悟感恩”,一个语意明确、简洁扣题的作文题目。文章开头由独爱感恩节引出“要提醒感恩”的话题,结尾强调要“提醒感恩”时,仍不忘提及感恩节。可谓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结构紧凑。这是文章的一大优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为什么要提醒感恩”,“提醒感恩的原则是什么”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等全新的观点,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

3.小结:切题的提升要诀是:第一,认真审题。一是要特别注意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两部分,决不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是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要考虑好文章的立意、结构、材料、顺序等,写好提纲。第三,及时补救。每写一段话后,要审视其是否与主题和提纲相符。如果发现离题,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移到中心话题上来。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有人说岁月宛如一首歌,有人说生活宛如一首歌,有人说亲情宛如一首歌,有人说快乐宛如一首歌,还有人说苦难宛如一首歌„„.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动人的乐章,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写出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你以“宛如一首歌”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说明: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抽学生作文评讲。

八.教师总结:主要总结这次作文训练的得与失。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二—中心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中心”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中心”失分的原因。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教学重点

1.掌握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2.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分析“中心”失分的原因。

2.能把使中心“明确”、“新颖”、“深刻”的方法和技巧运用于实际的写作之中。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训练了中考作文的第一个专题——切题。从同学们的作文来看,绝大多数同学掌握了在切题方面的得分要诀“审准题目,切合题意”及具体的方法。但大家在写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开头很冗长,拟题未扣话题,还有的同学结尾未扣话题点题,这些方面都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写作中注意克服,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今天我们进行第二个专题训练——中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把“立意明确,中心突出”作为其重要的判判标准,立意鲜明、新颖、深刻,乃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

二、引导学生掌握得分点的方法和技巧。

1.明题依体凸中心。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其次依据文体明了中心。以写记叙文为例,可抓住记叙的线索,诸如景、物、人、事、思想感情等,这是做到立意明确的先决条件:二要精心选择能表达文章中心的材料,如果材料与文章的中心联系不紧,就影响中心的明确;三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话进行议论或抒情,揭示文章的主旨,使整篇文章宛如画

龙点

睛般活脱起来。

2.化大为小炼主旨。仅以话题作文为例,我们可在析题的基础上,化大为小,把思维引向深入,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口拟题立意。如对话题“处处留心皆学问”,有一位考生从茶壶泡茶久了,里面长了“垢”,可泡出的茶却一天比一天香的现象入手,进行深度思考,最后明白了“只有积年累月长出茶垢的壶,才能泡出清香爽口的好茶来”的道理。在具体而生动的记叙中,突出了“处处留心皆学问”的话题要旨。经过这样的“炼旨”,立意就自然高人一等了。

3.平中见奇出新意。常见的方法有:⑴“旧瓶装新酒”。针对人们习惯了的事物、思想、理念,从新的角度提出新的看法和见解。⑵“反弹琵琶”。运用逆向思维,从反面提出自己与传统和世俗相悖的观点,以新眼光、新观念来分析事物,评价事物。⑶聚焦时代。针对社会现实,关注时代热点,比如对救助弱势群体的看法,对环境污染的看法等,把自己对材料的独特体验、见解、评价等纳入文中。

4.三思而行求深透。立意求深要求作者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在表面上,要努力发掘出事物内在的思想内容,要把有关材料放在一定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挖掘它的社会意义,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深刻的主题。

三、小组学习,结合病例文和自己作文实际分析在“中心”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教师引导。

1、由于不用心审题,或对中心与材料的关系把握不准,致使少数文章脱离标靶,不着边际,或虽不完全脱题,但只与话题打了个“擦边球”,过于平淡。

2、因为不会炼“旨”,导致有些文章中心不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后者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明晰,内容前后不衔接不紧密。

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缺少点睛之笔,使立意缺少应有的高度。

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适合的观点。或看法偏激,或情绪偏激,体现在作文中,便是观点错误或态度消极或思想悲观。这些问题反映了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有了这些问题,作文自然不能得高分。

三、结合例文,分析“中心”“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提升要诀”。

秘诀一:抓住“正确”不放。考场立意,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出积极向

上的健康

思想。

秘诀二:纵向深入开掘。学会纵向思考,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从不同方面,不同角

度,由

表及里、由浅入深,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使中心思想更突出,更渗透。秘诀三:融旨于物托志。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

章的主

旨,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来显示深远的寓意。

2、小组学习,分析优秀作文的秘诀。(一类文略)考题回放(2008.江苏宿迁)以“掌声又想起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文体不限;⑵思想健康,写出真情实感;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⑷不少于600字;⑸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

掌声又响起来 江苏宿迁一考生

我脸红,我羞愧,我将头低了下去。虽然耳边正响着“赞许”我的掌声。因为我清楚地知道,那不是我自己努力的结果。

一星期前,省里要举行化学竞赛,我的成绩还算好,于是抱着一拼的心态报了名。在经过几个月的准备之后,我参加了初赛的考试,题目并不算难,我做起来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兴奋地等着成绩的公布,等着自豪地走上讲台去拿获奖证书。果然不出我所料,几天后,我得到了“内部消息”——我考了第一名,天啊!怎一个“乐”字了得!

我得回家请功,让爸妈好好奖励他们的宝贝女儿。可是,当我正准备推门而入的一刹

那,我

立刻呆住了——“唉,老师,我家丫头这回竞赛多亏您帮忙啊,成绩下来,第一名,真不错,这次得好好感谢您啊„„”这分明是爸爸的声音。难道„„我的成绩„„,我不愿

往下想。可 是他们怎么可以瞒着我哦这样做呢?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虚荣,我情愿不拥有。我讨厌他们的虚伪,我下决心要努力,要让他们看到,下一轮的复赛,没有他们的帮忙,我一样可以考得很好。

在这样坚定的信念下,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相信,凭借自己的力量,一样可以打败对手,取得预期的成功。

这段时间里,我宁愿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宁愿放弃满心喜欢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宁

愿为那本限量出版的资料顶着烈日跑遍大街小巷„„

我又一次坐在考场上,更加充满信心地应战,最终取得了国家二等奖的优异成绩。我又一次站在讲台上,捧着鲜红的获奖证书,昂着头,自豪地接受那又一次响起的掌

声。

3.引导学生分析满分秘诀。

满分点:主题鲜明、深刻,小作者紧扣题意,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加以发觉,视角很独特。另外,本文的构思布局也很别致。小作者运用类似舞台说明的形式,通过两个时间段,将前后两次竞赛的叙述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浑然一体。

四、指导学生写作

健康,是人们的追求。健康的身体,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爱好„„ 请以“---------健康”或“健康的----------”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五.学生互改

六.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

七.教师或学生总结。这次作文训练,我们掌握了作文中心得分的要诀:立意明确,中心突出。关键要做到:1.明确依体凸中心;2.化大为小炼主旨;3.平中见奇出新意;4.三思而行求深透。还要做到:抓住“正确”不放;纵向深入开掘;融旨于物托志。只有将理论用于自己的实际写作中,才能写出更新更美的作文。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三—内容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

2.掌握让“内容充实”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3.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4.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教学重点

1.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2.能运用“提升要诀”提升作文水平。教学难点

1.掌握让“内容充实”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内容空洞”的原因。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经过“切题”和“中心”两个专题的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从“中心”的训练来看,同学们的立意正确、新颖,但从总体来看,大话连篇,内容空洞,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内容”。内容从广义上来说,包括“切题、中心、内容、选材、感情”

前面我们已训练了两项,今天就训练“内容”的第三项——内容。二.引导学生明确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内容”的具体要求。

新课标为中学生设定的总体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具体明确”即是对作文的具体要求。在阶段性目标也有这样的要求:“写作要有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

富多彩。”

这些要求体现在中考中就是作文评分标准,此项得分点所占的比例相当大,仅以安徽

为例:内容30分,表达25分。这说明“内容”极其重要,我们决不可忽视。中考作文的评分,对“内容”大体可分为五等:内容充实、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无内容。实际上我们班上的绝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处于“内容具体”、“内容比较具体”、“内容不具体”这三个等级。这是我们作文训练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希望大家一

定要闯过这一关。

三、学生将自己收集起来的内容不充实的习作,对照“失分会诊”,分析造成内容空洞的原因。

(这一点学生比较清楚,教师只做一下点拨就行了。)不同的文体,其内容的失分形式不同,这里这种分析两种文体: 记叙文(包括童话、寓言、故事新编):只是简单的叙事,没有具体的过程。叙事没有中心,故事不完整。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没有交代清楚故事的要素。有的同学在一篇文章中写了好几件事,但每件事都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文章自然无法充实起来。

议论文(包括议论性的散文):空谈口号,说大话,没有具体的典型势力和精确的理论依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记忆的材料太少,肚子里没“货”,只好空谈了。这种情况在我们同学中最为典型。希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才能使自己的材料不断丰富起来。

一、对照例文掌握使内容充实的方法。

1、小组学习。

2、教师引导。

招式一:联想、想象,丰富内容。写作时要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使自己的文章内容更加丰富。片段示例: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

“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上面的文章运用了布鲁诺为真理而献身这个素材,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描写之后,布鲁诺 的形象生动起来了,内容显得具体而充实。

招式二:叠加同类。这种方法适用于议论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一个材料总是单薄的,所

所以我们不防把同类的几个材料叠加在一起,形成集团效应,内容就自然充实起来。

片段示例:君不见,李白不齿阿谀奉承之徒,抬头挺胸夺门而出,高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面带微笑挺胸游于山水之间:君不见,文天祥不要高官厚禄,抬头挺胸作正气歌,引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挺胸走向刑场:君不见,司马迁受宫刑挺胸而成“无韵之离骚”,吉鸿昌面对敌人的枪口慷慨就义„„他们的骨气,他们的坚定,响彻云霄,万古长青。

上面文段,作者以学会挺胸为中心,联想到李白、文天祥、司马迁、吉鸿昌四个具有同样品质的任务。这些同类的事例集中起来就有了巨大的说理效果,文章的内容就显得更充实。

二、结合满分作文,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1,自学,掌握“内容”的“提升要诀”。

写记叙文记住两点:一是写好一件事,记好一个人。要写出时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开端、结局尽量简洁,发展、高潮施以重墨。二是要突出描写,用描写来充实内容。

写议论文也应记住两点:一是有充足的论据;二是学会剖析论证 2,小组对照优秀作文,剖析成功的秘诀。(议论文略)考题回放(重庆中考作文题)

一粒种种顶开岩石,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它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是,它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居的一声问候„„

请以“力量”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⑵600字左右。⑶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⑷不得出现真实 的人名、校名。满分例文: 家庭的温馨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这些扬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归宿;家,是一把大大的伞,有风有雨为我遮为我挡;家,也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谣,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题记

我的家没有万贯的资财,也没有舒适的小车和豪华的别墅。有的知识爸爸那发自肺腑的谆谆教悔;有的只是妈妈那无休止的阵阵唠叨;有的只是我们兄妹三人爽朗的笑声和那股始终洋溢着爱的温馨。

父爱

父亲从不把他的爱表露在外,但我却从言语中感受到了那分深沉的爱。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总是三言两语,之后便成了我和母亲的“畅谈”。但正是有了父亲这几声短暂的问候,我的心中才多了些幸福和温暖,也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考试成绩的不如意让我坠入了痛苦的深渊,我在电话这头号啕大哭,父亲在那头耐心地安慰我,让我把痛苦和挫折化作奋进的力量。每天放下电话,我的心情总是倍感轻松,我觉得,天更蓝了,树更绿了,阳光也

更加温暖了„„ 母爱

母亲的爱岁不像父亲的爱那样发人深省,也不像老师的爱那样令人铭记于心,但它有着更闪光的一面。天冷时,是她在耳边不停地嘘寒问暖;生病时,是她寸步不离地守侯在我的身旁;夜深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把踢落的被子重新帮我盖好„„一路走来,我无时无刻不是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度过的。在我远离家乡的这些日子,不知牵走了母亲多少泪水!初次出门在外,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极少有沟通的语言,我畏缩了,害怕了。这时,是母亲一句句地鼓励我,让我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勇敢与坚强。母亲啊,您为儿

子付出的太多太多,您的爱,要我何以为报? 儿女情

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真挚的笑脸,无疑不是儿女对父母最好的回报。父母将所有的憧憬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女的身上,我绝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老报答父母的

爱,让最美丽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

是这些爱,将父母和我紧紧地连在一起;是这温馨,让家成了游子心中的天堂。这里,父母用温暖的手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为他们的行动给父母带来一丝慰藉。这一首首的

爱的乐章奏出了家庭的温馨,你感受到了吗? 满分秘诀。满分点:本文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中心。采用来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这些小亮点在考场作文中具有引人注目的作用。三个小标题各自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很好地表现了“家庭的温馨”这个主题。素材选择“以小见大”,文章、看似平淡,无大是大非,无曲折的故事情节,都是小作者对真实生活的深入挖掘,能反映生

活的本质,具有独特性。

七、指导学生写作。家庭的温馨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记忆,没有重量。它却可以压得人匍匐在地,又可以鼓舞人在理想的空间飞翔,记忆没有体积。它却既可以让人敞开襟怀去拥抱整个世界,又可以使人的心眼狭隘得并蒂难容。记忆没有色彩。它却既可以使人的心灵苍白,幽暗,又可以让人的内心世界绚丽、辉煌。记忆没有标价。它却既可以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上升到崇高的境界,又可以使另一个人的灵魂贬值到

零点以下。

请以“记忆”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八、自改,然后教师点评。

九、总结:经过本次训练,同学们的作文有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原来不善于运用想象和描写的同学,这次能运用各种描写的方法将文章写地具体生动。但有的同学语言还比较贫乏,希

望大家多阅读,多积累,更上一层楼。

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四—选材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4.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段时间,我们训练了以“窗外”为话题的作文,有一个同学的拟题、立意和内容表

达都很好,但却让人一眼就看出

是虚构的材料:一个老大娘在雨中摸针,能让人相信这是真的吗?这 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训练的专题——选材。

二、学生结合自己选材的实际,分析选材失误的原因,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请学生小

结。

选材失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司空见惯的“大路货”。表现在材料陈旧,无法吸引读者。二是毫无新意的“陈旧货”。有的材料用的人多了,也失去了原有的光彩。三是

简单模仿的“ 舶来货”。一味的模仿,进入抄袭的误区。

三、引导学生掌握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对“选材”的具体要求,让学生对选材引起高度

重视。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材料去体现,也是镜中月,水中花,是虚的。课标指出:写作时要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这是课标对选材提出的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对待。2008年各地的中考作文评分标准,在材料方面要求很高。如重庆“选材新颖,最高可多加5分”;湖北黄岗“选材新颖,有个性可多加1—3分”。材料之与作文评分,显性比重通常占到10%,但其隐性分值远远不止于此。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

四、对照优秀例文,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1、小组学习,对照例文,分析选材的方法和技巧。考题回放(2008年湖南益阳市中考作文题)

请以“走进-------”为题,写一篇文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求:⑴有真情实感;⑵文体不限;⑶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走进那张“牛皮癣”

大雪放肆地在天空中飘荡,整个世界突然变得一声不吭。那雪白雪白的花朵,纷纷扬扬地落到马路上,落到屋顶上,落到停靠在路旁的汽车上,所有的一切,在一瞬间都沉浸在了

一片雪白的世界里。

不知从哪儿吹来一股风,说是为了维护市容,保证城市的卫生,要清理街头巷尾张贴的广告。天还没亮,雪还飘。一位清洁工正在清理着一面墙。他四五十岁的光景,穿一件军大衣。衣袖上带着袖套,却遮盖不了衣袖的补丁,皮肤在雪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黝黑。他用力地撕着墙上贴得很紧的纸张,手冻得通红通红的,像火焰一样,似乎能将这雪融化似的。麻烦的是,这些纸张仿佛在墙上生了根,他只好用冰冷的书一遍一遍地擦洗着墙。天渐渐亮了,墙上的纸只剩下了最后一张。清洁工抬起右手正准备撕去,可手突然僵在了半空中,像是被冻住了。

最后,他摇了摇头,收拾好工具,走开了。

参加晨练的老爷爷准时来到这里。一路上的景色令他惊叹不已,不是因为那漫天的大雪——在这北方城市雪算不了什么,令人惊叹的是这座城市的工作效率。一夜之间,每一面墙都被清洗得干干净净。在清洁工刚清理过的那面墙前,他停住了。他被那张纸吸引住了,“是哪个粗心的清洁工把它忘了。”他一边念着一边伸出手,去撕那最后一张纸,可刚撕下一角就停住了。他也摇了摇头,走了。

天已经亮了,一个小学生摸样的女孩,一蹦一跳地去上学,嘴里还哼着从老师那儿学到的儿歌,背上背着浅蓝色的书包,她同样被那张纸吸引住了。他细细看了一会儿,就打开书包,拿出胶带,把刚才被撕下的那个角粘了回去,然后开开心心地哼着儿歌,朝学校跑去。

雪似乎没有想停的意思,那鲜亮的白色在晨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柔软。一束晨光照到 了那张纸上,上面写着四个醒目的大字:“寻母启示”。满分解密

满分点:本文选取的材料可谓出人意料,美不胜收:一是材料的情节美。在爱护环境的整治活动中。三位不同年龄的人物对一张“牛皮癣”表现出相同的态度,不由让人惑由心生。作者层层设悬,至结尾才一笔带出原因,情感似喷井突然爆发。像清洁工的“摇头”,老人的一“撕”一“停”,小女孩的“粘”,无不让人的精神风貌跃然纸上。二是材料的情感美。三位人物因为关注城市卫生才去关注这张小小的纸,这是一种公德美;三位人物又因为被这张纸感动而停下自己的行动,这是一种关爱他人的人性美。当然,纸背后的那位儿子寻母的举动,更是值得弘扬的亲情美。借鉴点:开篇结尾的景物描写,三个人物关注“牛皮癣”的细节描写,均显示了作者

不同凡响 的写作功底。透过这篇满分作文,我们感受到了描写在考场作文中的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方法和技巧。

⑴、选鲜活新颖的材料。材料鲜活有下笔引人之效。可以从熟悉的人物中找到新颖的切入点:写老师“笑里藏刀”,不过,“刀子”里藏着无言的激励;写同学“冷若冰霜”,不过“冰霜”后难掩的是深切的关爱;写朋友“疯疯颠颠”,不过“疯颠”里蕴藏的是健康的心理。如《快乐存折》、《一滴泪水的体验》、《走进桃花园》等中考满分作文,透过这

些题目便可以让我们感受到

所选材料的非凡活力。

⑵选感情充沛的材料。“文章不是无情物”,只有“情动”,才能“辞发”。选材以情动人须做到:或对生活、对客观对象充满热情,或用传神的肖像绘出人物的神韵,或用生动的语言展示生

活真情,或用形象的景物衬托人物的感受,力求做到材料小巧合理,真实动人。⑶选底蕴深厚的材料。在写作中如能恰当引用名言警句或诗词典故,必能收到“画龙点睛”、“文才飞扬”。如果你有丰富的诗词积累,还可以从诗词方面选材。这类材料的特点是写人未所知,以知出新。

五、结合优秀作文,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1、学生自学,分析满分秘诀。

考题回放(2008年浙江杭州市中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月1日,风和日丽。杭州某景点游人如织。人们泛舟于纵横的河道,穿行于青翠的丛林,徜徉于碧绿的田野,陶醉在这优美的自然风景。游人之中,一对父子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年幼的儿子,手拿塑料袋,不时地拾捡着路旁被人丢弃的食品包装袋、废纸

果壳„„人们见了,不禁驻足,纷纷弯腰拾捡废弃物。啊,好一道亮丽的风景!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发表议论,抒发感受。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满分例文解秘

走在历史的画廊里

朦胧中,我被带到了一条长廊里,两旁挂满了一幅幅活动着的图画。我迈开步子,观赏

起这些多彩的图画来。

第一幕

人生鼎沸的罗马广场上,教徒们举着火把,声嘶力竭地喊着:“烧死他!烧死他!”广场

中心竖着一个十字架,一个青年被绑在上面,脚下是成堆的柴火,眼睛跳动着火苗。“说!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一个身着黑长衫的教徒朝他威胁道。

“不!太阳才是中心!”青年没有丝毫畏惧。“点火!”那黑长衫教徒气急败坏,一声令下。

火焰顿时在青年的脚下燃起,广场上一片欢呼。烈火中青年的目光始终是坚定的,他在

烈火中永生。他,就是布鲁诺,一个坚守真理的人,他为历史增添了一道火红的风景。第二幕

白色的病床上,一个小女孩艰难地用小木棒翻着书。由于高位截瘫,她只能镜子吃力地看书,字是反的,她会因此不停地流着眼泪。但她并没有抱怨,她坚持了下来,她为此露处了多少发自内心的微笑。当她坐在轮椅上,拉着手风琴低唱着“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时,她已经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张海迪,一张苍白的脸,却为历史添上了一道五彩的生命之景。第三幕

烈日当空,一位农民打扮的老伯正在田间忙碌着。低头,弯腰,又站起。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一连串串的动作,观察着那一株株水稻。突然,他眼睛一亮,笑容顿时写在了他的脸上:“找到啦!可找到你啦!我找了你十年啊,今天终于让我找到了!”说着,弯下腰去,小心翼翼地将那株水稻连根挖起。欣喜若狂地带着它往远处的房子跑去。他就是袁隆平,养活了几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农民,坚持了十年,他终于在中国的历史上画上了一道金黄的风景。

尾声

睁开眼,天已大亮,枕头旁放着的书仍翻在第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只有坚持到底,才能欣赏到最美丽的风景,才能创造出最美好的风景。

满分秘诀:除了形式新颖、构思独特以外,本文在材料上的特色也极为鲜明:⑴材料横贯古今。文章运用了蒙太奇的手法,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古今人物巧妙连接在一起,展示了布鲁诺、张海迪、袁隆平独特的“人生风景”。这种形式,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约束,给人以明快、简洁、大气的感觉。⑵材料感情浓郁。考生选取的三个故事虽“老”,但作者用善感的心灵、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不同人物在不同境遇中表现出来的可贵精神——坚守。⑶在表现手法上也各有侧重,写布鲁诺重在背景的烘托,写张海迪重在内心情感的铺设,写袁隆平重在人物言行的描写,从而使三个人物都显出鲜明的个性。读者透过文字可以

触摸到这

些人物的美好心灵。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选材”的“提升要诀”。

材料除真实、典型外,还应力求新颖: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风尚、新观点、新认

识、新

经验等,让读者耳目一新。

具体方法是认真思考,必须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选材过程。要放弃那些“人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体验、自己的发现。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是刻骨铭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横生的故事,才是震撼心灵的情感。

六、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苦与甜是相对的,苦与甜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些从小肯于吃苦的人,往往三十而立,因为有了真本事,后大半生便可以享受相对甜美的生活。而从小泡在蜜罐里不肯吃苦的人,且不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甜,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真本事,一生也摆脱不了心灵上的苦难。正如俗话所说:“能吃

苦的人

吃半辈子的苦,不能吃苦的人吃一辈子的苦。”

读完上面的材料后,请以“苦与甜”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

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思路点拨:写记叙文,可以讲述自己、亲人或朋友“苦尽甘来”的故事,展开时,对“生活之苦”要“泼墨如云”,对“生活之甜”则可以一笔带过;写议论文,则可以以李时珍、李世光等人不同寻常的苦难经历作为素材,提出“在苦难中走向成功”的主题,为充实文章,写作时要巧妙地引用一些诗词格言,让观点水到渠成。另外,我们也可以从反面取材,有句话说得好:“自讨苦吃会增加生命的高度,历尽忧患方能挥洒生命的昂扬。”从反面切入,内容更容易吸引读者的目光。

七、学生互改。

八、教师点评。

九、总结: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得分要诀是:“材料丰富,精当具体”。从这次作文的训练效果来看,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要选出真实、典型、新颖的题材,还需要大

家留心观察

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五—情感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情感”方面的具体要求。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3.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情感”方面失分的原因。

2、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掌握作文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挚感情。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感情是文章的生命,《周易》上说“修辞立其诚”,刘勰主张“为情而造文”,白居易说“感人先者,莫先乎情”。这些精辟的论述告诉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真情实感。课标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写作要“表达

真情实感”,并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作为创意加分的重要依据。

上述这些要求及规定,在各地中考作文评分准则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我们今天进行第五个专题训练——情感。

二、学生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分析自己在情感的表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感情平淡乏味。原因是表达方式单一,常是一叙到底,没有恰当运用描写、议论和抒情。⑵、感情虚假失真。由于阅历少,对所经之事又感受不深,难以写出真情实感,“为文造情”。⑶、感情夸饰失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有强烈的情感体验,但没有掌握一定的抒情技巧,而出现了小题大做、大词小用、感情夸饰失度、抒情矫揉造作等情况,从而消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⑷、感情消极低沉。主要是因为受“新事物、新观念”的影响,对反面事物大唱赞歌,或以偏概全,一味揭示事物的阴暗面。

三、引导学生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1、学生结合优秀作文分析其方法。考题回放: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当你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小花,灿烂一片心地,增添一份温暖,你生命的芳香就会沁人

心脾。

一声关切的问候,一句温馨的祝福,一次跌倒后的搀扶,一次碰撞后的微笑„„当这一切在你的心田荡漾着涟漪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温情关爱的芳香。

当你凝视那些普通的生命,你会发现他们的生命正静悄悄地开放,把芳香留给了世界。

当你追想那些远去的生命,你会发现虽然斯人已逝,芳香依旧弥散。让我们感悟芬芳的人生,绽放生命的花朵,追求生命的方向。„„ 请以“生命的芳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所写内容必须在所写话题范围之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⑷题目自拟。⑸不少于600字。⑹要有自己的体验、感悟,不得抄袭。⑺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⑻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满分例文 暗香.爱香

小A曾经对我说:“你身上有股特别的香气。” 我不明白,哪里有。

直到有一天,当我换下演出服,重新穿上自家衣服,我才似乎明白——暗香何处来。清晨,阳光犹如流水般洒在里院子里,伴着熟悉的流水声轻轻流淌,在微甜的空气里

回旋漾。我推开熟悉的锈铁门,随着“吱”的一声,在阳光的斜射下,奶奶的背影映入眼帘。又是一股熟悉的味道,暗香涌动。我疑惑,是洗衣粉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还是都有。我走进了.像往常一样,奶奶弯着腰坐在古老的木盆前,将手浸在水中不断地上下搓动。“哗,哗,哗„„”随着那赋予了节奏般的击水声,香气越来越浓,一群白色的泡泡也淘气地露了脸儿,有的得意地升上天去,有几个呆头呆脑的摇摇摆摆地撞到了木盆的边上,有一群牵着手,笑盈盈地落地,大多数却涌上了奶奶的手,爱怜地赐给了奶奶犹如天使般的吻„„

奶奶的手在泡泡和水中若隐若现,她的手不像母亲的手修长而又年轻,也不像父亲的手

刚强有力,她有她的韵味,像铁树开花那样有着岁月的芳香。

奶奶的手不断搓揉着衣服,似乎有什么贮进了衣服里。一瞬间,我真的什么都了解了,奶奶是将充满着爱的香气,贮进了洗衣水中,长留于„„

“想什么呢?昨天的衣服干了,在沙发上,快把睡衣换下。”奶奶催我换衣服„„拿起沙发上的白衬衫,暗香再次翩跹,犹如沁人的提神药,流入鼻中,那是洗衣机转不出来的,是洗衣

店熨不出来的,是别人搓不出来的。

奶奶用她的生命全心全意地爱着我们,爱意融入了衣服中,围绕在我的身边,滋润了我的心田,芬芳了我的生命。

真庆幸能及早闻出来,那爱的暗香。满分解秘

满分点:⑴层层蓄势,步步渲染。文章开头,作者从衣服的香味写起,通过探询香味的来源,进而体悟到奶奶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全文看,探询香源的过程,也就是作者发现真爱、感受真情的过程,文中流露出的浓浓的爱意,让人感动不已。⑵实写虚写,相得益彰。文章以“ 暗香.爱香”为题,意韵深厚,情味悠长。其中,“暗香”是指衣服的香味,是实写;“爱香”是指奶奶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无私的爱,让作者深受感动,让作者仿佛闻到浓郁的“爱香”,这是虚写。实写是虚写的基础,为揭示人物的品质,抒发真挚感情

作了很好的铺垫。文中由

实入虚,转接自然,既有效地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也增添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借鉴点:

⑴、细节描写,真情毕现。“奶奶洗衣”的细节,艺术诠释了“爱的暗香”。作者移情于物,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泡泡”的情态、动作。这些生动形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到芳香馥郁,情意真切。⑵悬念设置,曲径通幽。写作中,作者还注意通过“我不明白”、“我似乎才明白”、“我疑惑”等悬念的设置,使文章犹如通幽曲径,展现迷人的风采,有效激起

读者的阅读欲望,也有助于文章抒发强烈的感情。

2、教师引导理解掌握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⑴写真实的情感。“真实”重要指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要符合生活实际,不违背

生活的规

律。只有倾注了真情,文章才有实感。

⑵写真切的感受。“真切”,是指感情的表达要具体、深切而自然。真切的感受,来自人与自然、社会生活的交流互动。只有对生活的种种感受了然于胸,动人的真情才能在我们的笔端涌动。

⑶抒真挚的感情。“真挚”是指感情的表达力求深刻、诚挚而又妥帖。感情的书法既

要符合生

活的真,更要符合人性的善,进而显现感情的美。⑷求感人的效果。“感人”,是指感情的抒发浓烈而又富有感染力,能有效地激起读者的共鸣,为读者营造一个动人的艺术境界。要获得感人的效果,须采用有效的抒情手段。

既可直接抒

情,也可间接抒情。

四、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1.展示学生习作《窗外》,学生分析其失误点,并运用提升要诀的某种方法,修改习作。

2.引导学生修改(略)。

3、总结:提升作文“情感”的秘诀:⑴突出词语的感情色彩。⑵发挥表达的传情功能。可运用议论、抒情直接抒发感情;采用描写,特别是细腻的心理描写,对抒发感情有直接的功效;而记叙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要表达真挚的感情,就必须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⑶凸显局势的表情特性。从语气、语调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四种句式各有所长,能充分展示不同的情感。再加上长句和短句交替使用,倒装句和特殊句时时点缀,关键语句反复咏叹,可以使感情表达逐层加深,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⑷突出修辞的寓情特色。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不仅使文章生动形象,尤其能

有效地帮助我们表达情意,抒写感受。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大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长驻。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对众人而言,唯一的权利是法律;对个人而言,唯一的权利是善良。请以“善”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思路点拨:“善”是一个老话题,要获得读者青睐,就得要“老”中出“新”:一是挖掘老话题中的新含义,揭示时代赋予“善”的崭新内涵。二是进行形式手法上的新包装。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写出文章的真感情。⑴描绘生活,表达真实感受。写作要结合自身

实际,把感受写

具体,就能收到良好的抒情效果。⑵情景交融,打造感人境界。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点评。

八、总结:写作方法固然重要,但要写出“真实真切,真实感人”的文章,一定要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写作。因为独特的情感来源于独特的经历和真心的感受,来自于对独特经历和真心感受的提炼。希望大家面对生活微笑,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让它们

流淌在你们的心间,绘成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初中语文作文专题训练教案之六—结构 教学目的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3.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教学重点

1、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2、复习文章的基本结构,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在“结构”方面失分的原因。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架。一般说来,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说:“正如‘结构’二字的字面含义是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材料多么优良,如果盖得不好,结果是毫无用场。”这说明结构对

于文章是多么重要。

我们今天训练第六个专题——结构。

二、学生自学,了解中考作文在“结构”方面的具体要求。

结构是文章生命的一部分,也是考场评价的一个重要的得分点。有的将“结构”直接列出纳入评分标准,也有的则将“结构”这一项评分依据细化为“篇章”、“条理”、“表

达”三个小项。

三、引导学生复习文章结构类型,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已训练过的文章结构类型:总分式结构、对比式结构、横式结构、纵式

结构、流浪式结构、时空交错式结构、拼合式结构、对话式结构等。2.学生小组学习“提升要诀”,掌握优化文章结构的方法。在写作实践中,以下方法有助于文章结构的优化。一线贯穿。面对复杂的事情、繁多的内容,最有效的莫过于用一条线索把有关的材料贯穿起来,使之浑然一体。这个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地点 的转化等。

总分相映。包括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等方式,其最大好处是总提分明,分述到位,各得其所。

抑扬转换。欲说其美,先写其不美;欲说其不美,先写其美,这种以进为退的结构方

式叫抑

扬转换。运用得当,情节因此跌宕起伏,人物因此形象丰满,主题因此深刻突出。亦问亦答。以提问和作答来构建文章的结构,新颖别致。其中的“问”,实际上是作者的设问,组成文章的纲目;其中的“答”,就是文章的主体。可以设计成互问互答,也可以设计成自问自答。

回环往复。以一个与文章主题表达密切相关的句子作为基本结构素材,然后采用相似句型或段落的不断反复,形成全文的主体框架。这种方法多用于散文、议论文、诗歌之中。

首尾出彩。设计一个亮丽的开头,可以锁定靶心,开门见山;可以聚焦环境,写景渐入;可以设置矛盾,悬念引入;可以用熟语拉近距离;还可以采用欲扬先抑、妙言感悟、直抒胸臆等方法。精彩的结尾,可以是亮出高见,尽展哲思美;可以是敞开心扉,尽展真情美;可以是欲言又止,尽展韵味美;可以是陡转立止,尽展新奇美;可以是呼应开头,尽展结构

美。

3.总结:其实,在平时的习作中,我们已系统训练过这些方法。保证文章有严谨而巧

妙的

结构布局,就要在写作之前先好好运思,通盘考虑,精心布局。

四、对照优秀例文,分析作文结构失误的几种情况和满分秘诀。1.小组讨论,分析作文结构失误的几种情况。一是撇开中心,横生枝节。这样的文章,从内容上看,多数表现为离题;从结构上看,则是线索分散,笔力分散。二是恣意妄为,逻辑混乱。三是层次不清,分段失当。四是缺乏

过渡,忽视照应。五是首尾失当,影响表达。

1、引导学生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⑴考题回放 作文:沟通

友情提示:沟通,椐《辞海》解释,意为“使彼此相通”。

要求:⑴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⑵卷面整洁,字数不少于600字。⑶文中不能出

现真

实的校名、人名。⑵、满分作文 沟通

前几天,因母亲打扫房间同时看了她的日记,女儿与她大吵一架。几天来,两人互不

睬。这天晚上,女儿想了许多许多,终于提笔给妈妈写了第一封信。妈妈(因与你吵架,故不称你“老妈”): 您好!

为了我们母女的和平共处,我决定写信和您沟通一下,以表示我深深的歉意(但并不说明上次吵架是您对我错)和无比的严肃。作为女儿,与您吵架是没有礼貌的,是我不对。

对 不起,妈妈(深深鞠躬)。

为了避免今后我们母女再爆发冲突,我想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之间的协定: 1.今后的重要东西(特别是日记),请勿随便翻阅。如有需要,必须征得我的同意(这 点很重要)。

2、以后我若把门关上,请勿随便进入。进入前先敲门,当听到“com in”时,方可进入。

3.学校考试成绩不要天天询问。如果考试了,我会主动将成绩汇报给您(这是为了减

我的心理压力)。

4.在家吃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请不要阻止。从自己的形象方面考虑,我不会乱吃东西,我会控制自己。

5.今后我们母女之间要加强沟通,平时要以聊天形式进行沟通,关系恶化时以书信沟通。

祝妈妈身体健康!

女儿

上学前,女儿把信悄悄地放在母亲的书桌上。

放学回家,女儿就看见有一封信平平整整地躺在自己的书桌上,心中窃窃惊喜。女儿(因吵架不再称你“宝贝”):

看到你的信很亲切,很激动。针对你提出的五大内容,我也说说我的想法。

1.看你的日记,我不是故意的。在此说声“对不起”(还真有点不习惯)。这条我完全

赞同,有需要,我会主动向你说明,与你商量。

2.第二条,我基本同意。但前提是你不能在里面做影响学习的事。你进我们房间,也要自觉遵守此款。

3.第三条,我基本同意。前提是你不得欺骗我们,如违反,则此条无效(这点特别重 要)。

4.零食无益,美丽和零食对女孩子不可兼得。这一条,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我会改变原来的态度和方式。

5.第五条,我完全同意。只是为了你好,可以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祝你学习进步!

母亲

看完信后,女儿高高兴兴敲门进了母亲的房间。⑶满分解秘

满分点:首先,题目扣得紧,这一点特别重要。开头,迅速点题,交代沟通的原因。两封信,说明了母女沟通的目的,沟通的内容。结尾含蓄地暗示了母女沟通的结果,呼应了

开头。全

文以沟通为线索,行文自然流畅,不蔓不枝。其次,表现形式新,主体部分是两封书信,它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信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夹注,也极有创意。再次语言自然朴素,又不失风趣。

五、指导学生写作。

文题:请看吧,在教室里,后排同学也在努力向上;在乡村里,孤寡老人又受到政府的救济;在社区里,贫困人家正在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培训;在医院里,那些重病患者床前摆满了鲜花„„我们的国家,一个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家,正在努力将阳光播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于是,请回忆父母那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老师那一个个关注的眼神,朋友的携手相牵,社会的关爱行动,当它们犹如春风送暖般步入生活的角落或心灵的角落,我们何

等的感动!

请以“角落”为话题,自定题意,自拟标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六、学生自改。

七、教师点评。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随笔训练探究 第3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随笔训练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1-0077-02

长期以来,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是一大难题。基于学生层面而言,常常感觉作文难写,拿起笔时往往不知该从何下手;基于教师层面而言,常常为教学感到苦恼,不知道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使作文教学更具有效性。鉴于上述问题,有教育研究者表明:采取合理的手段,对学生进行随笔训练,能够对作文教学起到极大的辅助作用,进而改善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理,同时使教师所实施的作文教学更具有效性。鉴于此,本课题对“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进行探讨与研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两者的关系分析

1.1随笔训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随笔训练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学生随感而发,从而在写作当中不会感到无从下手。随笔往往不受篇幅限制,可长可短,同时内容虚实交错,不但可以长篇大论,而且还可以寥寥数言,使学生在进行随笔写作时不受到命题或材料等方面的限制。在随笔上述优势之下,学生便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通过随笔训练,不但让学生更容易表达,而且还能够顺利完成写作,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为今后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1.2随笔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现状下,大多数命题式作文将写作范围束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当中,在这个范围里往往不能让学生感同身受,于是在写作的时候,影响缺乏生活阅历,无法对命题作文进行明确立意,在写的时候便胡编乱造,添加一些空话、套话,使写作失去了真实性。而随笔训练则侧重在一个“随”字,可以培养学生说真实、讲真情的写作风格。在随笔训练过程中,学生将个人情感自由地表达出来,不但使学生的情感获得了一个很好的释放平台,而且还感受到了写作所带来的快乐,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具真性情,也更加热爱生活。

2.将随笔训练融入作文教学中的有效策略探究

2.1构建随笔写作训练模式

随笔写作训练模式的构建是实施随笔写作训练的前提工作,因此随笔写作训练模式的构建显得极其重要。并且,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环节,并加以实施:

首先,阅读积累。我们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例如:读经典名著以及在班上开设“班级书屋”。一些经典名著包括《昆虫记》、《鲁滨逊漂流记》以及《伊索寓言》等。在“班级书屋”的开设方面,书籍通常由师生共同捐赠获取,实行“全天开放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其次,确定训练目标。教师需针对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范的随笔写作目标,同时需遵循“定量”、“定版”以及“定向”的规定,例如:规定每个星期至少完成一篇阅读随笔或生活随笔,采取话题方式,题目自拟,篇幅不少于六百字。

再则,个性随笔。这一方面所体现的是学生不受限制的随笔写作训练。可采取“每个星期一个话题”的形式展开,进一步开展“班级故事接龙”、“校园即景”以及“我的班级”等随笔训练活动,使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能够让教师更容易了解班级学生,进而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

最后,互评互改及归纳总结。由于作文较多,且篇幅较大,可采取互评互改措施,让学生与学生交换评改作文,这样既能够增强写作训练的趣味性,又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他人在写作方面的优点,进而取长补短,达到完善自我的良性目的。在互评互改之后,教师需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全过程的随笔写作训练进行归纳总结,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让学生感受到随笔写作训练带来的成功及喜悦。

2.2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

要想使随笔写作更具有效性,需要在完善随笔写作训练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笔者认为,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需要遵循下述步骤:

首先,对素材进行整理。要求学生对已经归集的《随笔作文本》当中的随笔素材以定期的方式进行整理。可采取分类整理的方法,一个月整理一次,编上序号之后将其归纳进预设的专题当中。

其次,课例评点。定期开展作文指导课,对学生的写作内容、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有待进步的学生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大力支持学生进行个性写作,以此提升写作的真实性。

最后,作品发表。教师需对学生优秀作文进行审核,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指导,让学生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加以修改,使原来优秀作文更加优秀。并根据一定的标准,教师将学生优秀作文推荐给学校文学社或合作杂志社。如果学生的作文被杂志社等平台采用,势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成功及喜悦,进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完善自我,进一步提升自我的写作能力水平。

3.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究,认识到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些瓶颈,同时也认识到将随笔训练融入作文教学当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作文教学是一项较为系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完善,例如:构建随笔写作训练模式以及构建随笔写作指导模式,以此使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达到相辅相成的目的,使初中作文教学更具有效性,进一步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完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思考 第4篇

一、形成随笔训练的写作模式

在实施随笔写作的过程中, 第一步应当建立随笔训练的写作模式。只有有了确定的随笔训练模式, 才能够让随笔训练很好地进行。那么在形成随笔训练模式化的过程中, 教育者应当注意的方面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这么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第一, 训练模式的目的之一应当是积累知识。写作的最根本部分是阅读, 只有有了足够的阅读量, 才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 才能够使得写作能力逐渐提高。笔者认为教育者可以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 在班级建立图书角, 鼓励学生阅读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图书, 例如, 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使学生了解到保尔·柯察金的坚强品质, 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来使得学生了解汤姆这个人物形象, 了解主人公的探险精神。笔者认为通过一系列的阅读, 一定能够使得学生的写作素材得到一定的积累, 还可以使得学生爱上阅读。第二, 训练要有针对性。现代化教育重视以人为本,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采取不一样的训练方法, 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展示个性, 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并且笔者认为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 教育者应当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 来帮助学生进行写作。例如, 有的学生有足够的阅读量, 但却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 这时就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有的学生能说会道, 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 这时候就需要教育者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进行必要的素材积累。总之, 在形成随笔训练写作模式时要考虑到各个方面, 使得训练模式能够更加优化。

二、确定目标, 逐步进行

形成了固定的训练模式之后, 要做的就是确定训练目标了。只有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才能够使得训练能够更好地进行。并且在目标设定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不同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同的。与此同时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要注意逐步进行, 使得学生能够逐渐提高。因此在目标设置的问题上, 教育者应当注意一定不能将目标设置过高, 这会使得学生产生消极心理, 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不能将目标设置过低, 这就会使得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 从而对写作不进行深入的学习, 无法培养出优秀的写作能力。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 教育者应当设置较为有难度, 但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这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使得学生热爱写作。不仅如此, 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 教育者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有区别的训练目标。例如, 初一的学生刚经历小学的简单教育模式, 对于写作还处于一个简单的认识阶段, 在制定目标时要选取较为简单的目标, 而初三的学生已经经过了两年的初中写作学习, 在制定目标时可以选取难度较大的训练目标。

三、体验生活, 积极思考

随笔训练是课外的写作练习, 它是要让学生写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就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在写随笔训练的时候, 教育者需要鼓励学生去体验生活, 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不仅如此, 教育者在布置随笔训练时, 选取的话题也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思考的。要让话题能使学生产生兴趣, 要让学生有去观察、去写作的欲望。只有这样, 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 才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如果随笔训练的话题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就会使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出现假、大、空的现象, 这就不能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笔者认为教育者在选择随笔训练话题时, 要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并且范围较小的。千万不能选取类似于“记我最感动的一件事”这样的话题, 这会使得学生产生厌恶情绪, 更有甚者会出现抄袭范文的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选取写某一本书、某一场电影的读后感这样的话题, 初中学生正处于喜欢看书、看电影的阶段, 选取这样的话题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指导得当, 点评适中

在随笔写作完成之后, 进行一定的指导与修改也是很必要的。在这个环节, 教育者需要构建随笔训练的指导与点评模式, 使得随笔训练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要想使得指导得当, 点评适中, 就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做起:第一, 要求学生进行互相修改。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能够各抒己见, 改正同班同学的缺点,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 不断完善自己的写作。第二, 对于素材进行整理与总结。对于学生收集的素材, 教育者应当进行适当的整理与点评, 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能力。第三, 进行作文点评。这个环节是最重要的指导环节。在这个过程中, 教育者能够清楚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写作水平, 并且可以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使得学生清楚自己写作环节出现的问题, 并加以修改。第四, 优秀写作展示。在教育者批改的过程中, 会出现一部分较为优秀的随笔训练, 教育者可以在班级进行展示, 这样可以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总之, 在教育者指导环节, 教育者需要不断进行思考, 找出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办法, 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高,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最终达到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

初中语文的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锻炼了学生理解事物, 感受生活的能力, 它能够使得学生能够正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因此初中语文的写作教育是教育者们应当关注的重点。而在写作过程中, 写作素材的不断积累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因此, 笔者认为在写作的过程中, 教育者们需要运用随笔训练的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能够体验生活, 培养写作兴趣, 并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写作所用的素材, 使得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摘要:笔者认为在写作的过程中, 教育者们需要运用随笔训练的教学方式, 使得学生能够体验生活, 培养写作兴趣, 并在这个过程中收集写作所用的素材, 使得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文 随笔训练 教学

随笔训练能够很好的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提供积极的辅助效用。随笔作文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而自由的写作平台,也能够让学生们更真实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与见解。这无论是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是深化学生的写作技能上都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合理制定随笔作文训练目标

在展开作文随笔训练前教师首先要确立合理的随笔作文训练目标,这一点很有必要。虽说随笔训练并没有那么多明确的要求,可以让学生随意发挥,但是这不等于完全没有要求。想要让随笔训练收获更好的教学成效,这仍然需要教师给学生们确立一定的写作目标。对于文本的文体、语言形式、题目等都可以让学生自行确立,这也是随笔训练的一个特征,然而,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文章应当表达的一些主题,教师应当有明确限定。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作文,并且抓住一条明确的主线来合理的进行发挥。这才是随笔训练的合理教学模式。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随笔训练目标。例如:在初中初级阶段,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爱自然、观察事物等良好习惯,树立良好的写作习惯,并坚持每周两到三篇随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教师也可以在每周的随笔训练中给学生们设定一些相应的主题,可以让学生们记叙这一周以来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件,也可以让大家描写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不一定要做硬性要求,但是,给学生设立一个明确的写作目标才能够让大家更好的展开作文习练。

二、激发学生随笔作文的写作兴趣

随笔训练的另一个教学优势在于它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一直是困扰很多学生的一个难题,一提到要写作文学生就开始各种抗拒或者是畏惧,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于写作兴趣的缺乏,以及大家对于写作技能的匮乏。随笔训练则能够一定程度化解这个问题,随笔作文通常写作范畴都更为宽广,学生的写作自由度也更大,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由表达的机会,这种方式也更受到学生们的喜爱。教师可以以随笔作文为突破口,首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将会是很好的推动。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随笔训练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在随笔训练初期并没有积累大量的素材,教师可以布置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作业,例如:教学内容的延伸,在进行课文教学中,截取一段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或者让学生对自己阅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同学面前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让听的同学给予建议,让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丰富学生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的生赏析能力。这种灵活的随笔作文训练不仅化解了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心理,也是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很好的培养。

三、注重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

教师还可以透过随笔训练的形式来引导大家更好的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同样会很有帮助。很多学生在写作时会觉得头脑空白,找不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这很大程度是源于学生写作素材的匮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深化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要鼓励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意观察,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在随笔作文中表达。这种灵活的记录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随笔作文的良好展开,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提供了帮助。

写作与阅读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多阅读,通过大量阅读,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为随笔训练做好铺垫。另外,单纯的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无法满足学生写作需求,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并让学生将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的经典段落记录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也可以多写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读后感,这同样是透过随笔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方式。教师一定要深化学生对于写作素材的积累,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有良好进步。

结语

随笔训练是一种十分灵活的作文训练形式,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很有帮助。随笔训练在展开时首先要确立合理的训练目标,并且教师要有意识的借助随笔训练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随笔训练还能够为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提供帮助,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的提升都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顾立颖. 浅谈预初年级随笔写作指导[J]. 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27期.

[2] 袁小萍. 新课标指导下初中语文作文有效教学思考[J]. 快乐阅读,2011年12期.

[3] 何欢.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教学的研究 第6篇

学生写作的问题主要有内容比较空泛、文中的感情不真实、作文形式统一、作文语言刻板。造成这些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在写作之前不知道写什么。特别是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时, 写的内容就要思考很长时间。根据这种情况, 笔者让学生有一个写作方向, 就是根据语文课堂上的课文内容进行创作。比如,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文魏巍的《我的老师》。根据课文中对人物的描写, 让学生进行随笔练习。可以模仿文中的形式描写, 也可以自己进行创作。教材中的文章适合学生阅读, 也适合作为学生写作内容的一个方向, 帮助培养写作能力。

二、利用随笔训练培养写作兴趣

有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 其次就是帮助学生通过随笔引起对写作的兴趣, 为班级营造一种写作氛围。只有对写作产生兴趣, 学生才会下工夫去研究。在培养学生兴趣之前, 首先要让学生买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本子作为随笔训练的本子。笔者发现, 学生使用自己喜欢的作业本时, 对作业本上的内容就格外认真。如果使用普通的作文本或是训练本, 对写作的态度就不够端正。让学生买自己喜欢的作业本后, 可以告诉学生, 这个本子会一直陪伴他们的初中生活, 除非发生意外状况, 不能随意更换作业本。这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使命感, 认真对待随笔训练。同时, 允许学生在本子上进行修饰。这样学生更舍不得扔掉这个本子。

三、利用随笔训练积累写作素材

如果学生有内容可写, 可以不必拘泥于教师布置的仿照课文写作的内容。随笔不是作业, 不必有统一的格式、统一的内容。学生可以在读一本小说或是文章后, 写一些感想, 或是抄写一些自己认为非常好的片段。教师也可以有硬性要求, 帮助学生扩大知识储备。比如, 在学习过《木兰诗》后, 可以让学生寻找一些相关内容写在本子上, 比如, 古今中外其他有名的女英雄。

综上所述, 随笔训练是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法。通过平时的随笔训练,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内容可写、材料丰富、语言生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写随笔, 由此掌握更多的写作手法。

摘要:写作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写作是对学生思维、知识等多种能力的集中应用。因此, 写作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亟须开展的一项任务。这些年, 许多语文圈内人士对中学生的写作水平颇为悲观, 呼吁加强初中生写作训练。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投入与效果不成正比。针对初中生写作的问题, 从随笔训练出发, 解决学生的写作烦恼。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第7篇

一、引导观察生活, 记录生活点滴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 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多去观察生活, 只有在观察生活中学生才会产生灵感, 才能够有写作的欲望。但是学生刚开始的时候往往会觉得生活是一成不变的, 是没有什么值得观察的, 针对学生这样的想法, 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通过示范来让学生知道观察对于随笔写作的重要性, 使其在不断的训练中养成一种观察生活的习惯,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校园里面, 让学生观察天上的云朵是如何变化的, 在不同的时刻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形态, 这些形态是否能和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在学生观察完毕, 可让学生依据自己观察的结果进行写作。在其进行随笔练习的时候, 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随笔训练, 这样能够起到榜样的作用。或者让学生对自己所养的动物或植物进行观察, 将动物或植物变化的点滴记录下来, 如植物怎样长出第一片新叶、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开始散发出香味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随笔训练的内容。由于这些事物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所以学生在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会积极地参与进来, 这样在不断的训练中, 学生就会喜欢上写作, 并将写作当作是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二、确定写作目标, 针对进行训练

尽管说要在学生进行随笔训练的时候提升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写作训练中来, 但在初中学生还没有养成写作的习惯时, 他们对于具体文章的写作形式并没有真正地掌握, 所以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写作习惯进行规范,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质的提升。不然没有目的的随笔写作, 只会让学生重复着不好的写作习惯, 在学生的写作习惯还能够纠正的时候, 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记叙文的写作形式有所了解, 就可以让学生将自己一天的校园生活记录下来, 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流水账的形式, 此时教师就需要向学生讲解如何来进行记叙文的写作, 即要在记叙的过程中抓住主要事件, 并用其他事件来对这个主体进行辅助, 这样学生在以后进行记叙文写作的时候, 就能够对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以及结果进行描述, 从而使其记叙文的写作更加的丰满。再如, 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议论文写作的时候, 需要让学生能够分清楚论点、论据以及论证, 并明白在进行事实陈述的时候要围绕着论点进行陈述, 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议论文才会井井有条, 使其在以后的议论文写作中都会按照这样的写作方式来进行。

三、开展实践写作, 提升写作能力

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基础上, 教师还需要开展实践写作教学, 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完成对某一话题的写作。在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时候, 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不能够让学生沉迷于实践的形式, 而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得不到真正提升。教师在开展实践写作教学的时候, 可以在学校里面进行实践, 如让学生以“美丽的校园”为题进行写作训练, 在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让学生到户外去进行实践写作训练。

比如教师让学生以“夕阳西下”为题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 学生如果没有仔细观察过夕阳的话, 在写作的时候必然会觉得比较困难, 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郊区去对落日的情景进行仔细的观察, 使其对于落日的光线及色彩的变化有直观的了解,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被吸引过来, 然后在观察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进去, 在此基础上, 当学生再回到课堂进行写作的时候, 就会注重对落日的一些细节的处理, 他们会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作文中, 这也就实现了写作教学的根本目标。需要注意的是, 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去进行实践写作, 还需要让学生将实践写作融入到自己生活的点滴中去, 使学生在面对具体的写作话题的时候, 能够自己主动去进行实践, 这样学生才会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初中作文教学中的语言表达训练 第8篇

一.注意造句训练, 奠定语言基础

(一) 巧用词语、句子结构方式进行造句训练

词语是语言的基础所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利用所学的词语进行造句训练, 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如教学《背影》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文中描写父亲买桔子时的一系列动词:“戴”、“穿”、“走”、“探”、“爬”、“攀”、“缩”、“倾”、“抱”、“放”等, 模仿造句。其次, 运用句子结构方式来造句。在语言表达中, 句式不同, 表达效果则不尽相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句式结构来进行造句训练。如肯否句式的转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相互转换等。或者要求他们仿句子结构重新造句。例如:如果自然是一本书, 旅游就是阅读, 你可以从中收获许多东西。请以“如果……就……”的句式仿写一个句子。

(二) 巧用修辞格进行造句训练

在写作中, 修辞手法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增添语言色彩的有效手段。在平时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修辞及其作用, 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修辞或者所提供的例文, 模仿造句, 学会恰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句, 可具体而生动描绘出事物特点, 给人以深刻印象, 可浅显地说明深奥事物, 便于理解;运用排比句, 可有力地增强语势, 增加文采。排比句式, 可增强语言节奏感, 富有气势, 使文章更具文采;夸张手法, 可增强表达效果与语言感染力, 并激发读者想象, 引起共鸣;设问手法, 可强化表达效果, 引起注意, 并启发读者思考;拟人修辞, 可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特点, 赋予事物生命活力, 使文章更生动, 更有情趣, 更耐看。

例如:运用比喻修辞仿写句子:没有理想的人, 他的生活如荒凉的戈壁, 冷冷清清, 没有活力。没有理想的人, 他的生活如……如……。在仿写时, 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把握语境, 研究句意, 进一步想象、联想与引申。同时, 深入揣摩, 把握事物特征, 以便更精确地炼词造句, 使语言更具文采。比如沉寂的死水———了无生气, 没有波澜;断线的风筝———摇摇摆摆, 不知归宿等。再如根据如下句式, 还是以“母亲”为开头, 仿写两句话, 构成排比句: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 当你软弱无力时, 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

二.注意写段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

在语言表达上, 除注意遣词造句外, 关键在于连句成段。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 教师可由如下方面强化写段训练,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首先, 根据词语或短语, 进行写段训练。在语言表达中, 短语极具表现力, 可强化表达效果, 给文章增加色彩。在平时语文写作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已给的短语描绘人物片段, 或者写写景色片断, 以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为有效写作奠定坚实基础。例如: (1) 请发挥丰富想象, 运用一定的修辞格, 将如下词语:月亮 (色) 、树影、琴 (笛) 扩展为一段话, 从而描绘出一幅画面。 (2) 运用如下短语写段话:生机勃勃, 心旷神怡, 乐而忘返, 奄奄一息。

其次, 依照材料, 进行写段训练。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 教师可为学生提供一些语言材料, 然后要求学生利用所学词语、修辞等知识依照所给文段写写开头, 写写过渡或者结尾。或者根据已给材料, 结合实际, 写篇议论性文段。例如: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贫困地区教师应邀来京访问的消息。教师们被带到北京一些闪闪发光的地方参观访问。当他们在五星级饭店中面对制作考究的酒席时, 感到茫然无措。这时, 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在暗自抽泣的女教师。好心的记者告诉她, 这一桌酒水就要2000多元。女教师哭着说:“这等于我两年的工资, 太浪费了……”。写作要求:给上述文字续写个议论抒情的结尾, 表明笔者观点, 100字以内。

初中语文教学口头作文训练的意义 第9篇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是令人堪忧的, 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效率低;二是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与他们应具有的写作能力不相称。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 相当数量的学生还不能把作文语句写通顺。用词不当, 句子表达不清, 段落层次模糊, 思路不顺, 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导致目前作文教学这种现状的原因还与作文训练方式有关:采用单一的书面作文的训练方式, 忽视口头作文的训练。在处理两者关系上, 未曾“先着眼于口头作文”。更有人错误地认为口头作文是简单的形式, 只是小学阶段书面作文的一种辅助形式, 中学阶段已没有必要再经过这一环节。其实, 我们“用现代汉语写文章, 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是一致的, 在这个意义上说口头表达的训练也就是书面表达的训练”。丢弃不该丢弃的提高写作水平的“阶梯”———口头作文的做法是不对的。

二、口头作文的理论界定

目前, 大家对口头作文理论上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 实践中也仅停留在形式上。笔者认为口头作文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 凡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的, 均可看作口头作文训练。狭义的是, 具有指向规范口头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方式。理论研究的侧重点应放在狭义的口头作文上, 因为这与作文教学实际相关, 它能较快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能力。

口头作文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 口语本身的特点。

它使用得较多的是人们生活中的词汇, 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短句多, 省略句多, 自然句中易位现象多。

(二) 口语表达的特点。

有特定的语言环境和确定的对象。可以借助声音的变化表情达意, 可以借助“人体语言”——面部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副语言”来表情达意。表达的过程短促、直接, 具有不定型性, 一瞬即逝。

由此可知, 口头作文具有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和表达手段的多样性的特点, 其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又具有使用上的重要性。

三、口头作文是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人”的重要途径

随着形势的发展, 传统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改变, 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为“现代化社会人”应具有那些素质呢?专家认为必须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工作、建设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应变能力”, 它包括:“适应社会能力”, “克服自卑能力”, “取得成果的坚持力、自信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特别是对初中学生来说, 更应该把培养应变能力作为“涵养、锻炼”自己的目标之一。如何“涵养、锻炼”呢?口头作文不能不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口头作文需敏捷灵活的思维, 这对于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流思想、处理事务和生活无疑是有益的。口头作文还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 它往往设定不同的语境, 并给学生以“成功”和“改造”的机遇, 因而对培养他们“克服自卑能力”, 树立“自信力”都会有积极影响。同时, “自信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坚持力”的增强。

还需要指出的是, 现代化社会对青少年提出的要具备的语言修养和相应的口头表达能力, 绝不是仅针对优秀学生, 而是全体学生。如果轻视它, 其带来的痛苦, 将是很大的。因为, 从社会运用语言的前景来看, 在许多场合下, 口语比书面语更加重要, 而精密的传声设备, 使得口语得以随时随地记录、传播和保存。由于口语表达速度快于书面表达, 因此, 那种靠书面语交往的场合将会减少。简洁的交谈、电传的口授和人机之间的对话, 都要求人们具有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口头作文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中的作用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写作能力一般包括:观察分析事物能力, 立意、选材、构思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修改、核对能力, 书写能力。以上所列各项除书写能力与口头作文无关外, 其余各项能力的形成与口头作文都有关系。

(一) 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学生平时对事物的观察往往是片段的、零星的、不连续的。所见所闻的事物也往往是一些现象, 甚至是模糊不清的。口头作文有助于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它主要在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影响, 可从教师和同学观察、分析事物的不同角度上受到启发。

(二) 立意、构思、选材能力的提高。

这方面口头作文具有无与伦比的优点。口头作文具有迅速和可变性的特点, 学生完成立意、构思、选材后, 可以随时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启发、点拨, 不断地得以领会题意、确立主题、明晰思路、把握材料、决定取舍修订, 并可随意变更, 随便设计, 直至满意。这完成的过程, 也是这些能力提高的过程。

(三)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上, 好多学生都感到头痛, 程度差的学生无从下笔, 就是程度较好的学生往往也不敢贸然下笔。口头作文则可打消学生的这种顾虑, 因为可以随时修正。这样, 大胆作文, 不断训练, 语言的表达能力就会逐渐得以提高。

(四) 修改、核对能力的提高。

口头作文很大程度上受语感的支配, 而语感具有理解功能、评判功能、情感功能。它们的增强, 又会大大提高写作的修改和核对能力。修改和核对的“渠道”, 既可通过自我感悟, 亦可借助他人力量;既可要求自己, 亦可监察他人。修改、核对的“形式”, 既可讨论, 也可辩论;既可肯定, 也可否定 (注意, 应以肯定为主) ;既可集中进行, 也可分散进行。同时在内容、方式等方面都具有不拘一格、快速、便利、高效的特点。

五、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的相互关系

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均是通过言语的表达而完成的。在要求上两者是相同的, 都要求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力。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的关系又是相辅相成的。口头作文可以较快地检查学生的思考结果, 从而促使积极思考,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 有利于书面作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书面作文写作和修改过程思维的养成, 又可以反过来促进口头作文语言的准确、清晰、严密。

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 第10篇

一、语文随笔训练的特点及其对作文教学的作用分析

(一)表达灵活,形式多样

这里所说的随笔,并不是指一种文体,而是学生书面表达的一种练笔形式。相较于传统的作文来说,随笔有着灵活和自由的特点,学生可以随心而发,不必拘泥于写作的形式和体裁。可以是对生活的所感所想,也可以对某一事件发表议论,可以表达生活的体验,也可以抒发天马行空的想象。随笔不限字数、不限篇幅,突破了写作的局限性,让学生在练笔中我手写我心。

(二)情感自由,内涵丰富

随笔没有作文命题的限制,学生用文字自由表达情感,注重由心产生的情感性表达,学生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将自身的情感自由的融入到随笔中[1]。由此可见,随笔训练能够提高学生表达情感的能力,这符合语文作文教学的宗旨,避免出现袭作、套作、拼作的现象,初中学生,情感丰富,这种随笔训练能够让学生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展示出来。

(三)个性表达,富有新意

初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张扬的年纪,每一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或文静、或活泼、或开朗、或内向,文章的本质就是传递情感,张扬个性,在随笔训练中,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写出自己的个性,避免传统作文教学中千篇一律的形式化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己的写作风格。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随笔训练方法探讨

(一)科学制定随笔训练目标

随笔训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因此应当根据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来制定随笔训练目标,保证随笔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让世界充满爱》这一写作活动,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师可以制定“发现爱”、“感受爱”、“表达爱”等相关随笔训练目标,这样学生在进行随笔训练的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让学生在真正作文的过程中能够有内容可写,有情感可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2]。

(二)引导学生积极积累写作素材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本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积累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素材积累,素材的积累并不仅仅是记录一些名言警句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笔记录自己的读后感。除了通过阅读积累素材之外,学生还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来积累素材,例如在《感受自然》这一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推荐相关书目,如《自然之美》《植树的男人》《鲁滨逊漂流记》等,让学生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写出读后感。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自然的美,例如校园自然风光,电闪雷鸣等奇妙自然现象,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随笔的良好习惯

在随笔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良好的随笔习惯,随笔训练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同时随笔也是一种审视内心、与自己对话、自我探索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活动,随笔记录自己的心情、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能够让生活更加愉悦,对于初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4]。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在随笔的过程中发现乐趣,养成学生良好的随笔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随笔训练的作用,才能够真正实现其对作文教学的意义。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随笔训练对于作文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合理设置随笔训练目标、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随笔习惯,以此来发挥随笔训练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初中学生的作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梁强.试析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5,06:92+102.

[2]冷新武.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70.

[3]徐志芳.初中语文随笔训练及作文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98.

[4]孙佩忠.初中语文随笔训练与作文教学探析[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10:62.

初中随笔训练作文教学 第11篇

关键词:“模仿训练”,初中作文,新课程改革,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然而,创新并不是无源之水,创新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与科学锻炼基础之上的。就初中作文教学而言,教师除了应当引导学生加强阅读外,还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优秀范文的模仿训练,在模仿中学习,在模仿中创新。

一、正确认识“模仿训练”

模仿即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现代心理学认为,“模仿”是人类的天性,是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成长期儿童有着较强的受暗示性,喜欢并善于模仿。正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初中作文的主旨就是记录学生的生活与思想感情,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想法,而这些都需要教师利用前人的知识结晶引导学生采取最合适的语言予以表达。因此,初中作文离不开“模仿训练”,要想在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做好初中作文教学工作,教师也必须科学地利用“模仿训练”,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作文技能。然而,初中语文教师在将“模仿训练”应用在初中作文教学之前,必须认识到“模仿不等于抄袭,模仿是有意识的创新”这一指导思想,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而是“为了创新而模仿”,要求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运用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广泛、灵活地从实际生活中抓取原始素材,在模仿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二、以课文为基础,全方位模仿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技巧。”初中语文教材是众多语言学、文学家的心血之作,所选取的每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特色与教育意义,也都有值得初中学生学习的地方。具体说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从语言、结构、写作手法三个角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模仿训练,以全面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技能。

(一)语言模仿训练

文学语言是一篇文章优秀与否的基础因素,也是最能体现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标准。一定意义上讲,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学生“如何说话”,正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模仿课本文章的语言,展现自己对自然界、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

例如在教授学生初中语文第三单元后,笔者就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综合考虑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即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峻青的《海滨仲夏夜》、刘增山《秋魂》、刘虔的《岁月,在黄土地上流过》等,归纳发现每篇文章都针对某一季节的景色运用非常优美的语言进行了刻画。借此机会,笔者就让学生选取每篇文章中刻画景色的片段,仔细揣摩;然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季节,尽可能地运用真实、优美的语言描绘,同时引导学生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要适当地展现一定的人文色彩,体现出社会美与人性美的统一,表现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美美与共的和谐画面。

(二)结构模仿训练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学生作文有一个良好的题目,起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无疑会给文章增色不少。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古诗词、名言警句等知识资源储备,创作出更具新意、更能吸引人眼球的作文题目。例如,有名学生作文题目名为《偶然的发现》,写的是自己因为缺少与朋友的沟通,结果造成了一个好多年的误会。文章写得很出彩,但是总感觉题目“偶然的发现”不足以与文章相般配,因此,笔者就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从描写“猛然发现”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词中汲取营养,尽可能地写出更具诗意、更能体现“偶然”因素与“美好的发现”这两重意味的题目。学生想了一段时间后,最后将题目定为《蓦然发现的阑珊灯火》,令笔者十分满意。

(三)手法模仿训练

如果说语言、结构构成文章的血肉、框架,是文章之所以成为“文章”的关键,那么,写作手法就是对文章的整体布局,是作文能否出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如初中语文中较常用的写作手法,像细节刻画,动静结合,烘托、渲染,常见的比喻、拟人、想象、设置伏笔手法等,都能够或多或少地为文章增加力度与深度。因此,笔者在教授学生学习完某课文的写作手法后,总会适时地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充分体会文章手法所带来的突出效果后,模仿着写一段类似的文章段落,以起到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双重目的,一举两得。

例如在教授学生朱自清的《背影》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细节刻画的娴熟运用技巧,尤其要求学生从作者四次写背影、四次写“我的眼泪”中体悟每次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并通过多媒体播放声情并茂的朗读语音和具有意境的车站、背影等图片,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在脑海中形成对于“父亲”与“背影”的独特认识。然后,笔者让学生运用细节刻画的手法,详尽地刻画父母、祖父母或者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的某一特征。有的学生选取了母亲的皱纹,有的学生选取了姥姥的白发,有的学生选取了父亲的双手,有的学生选取了爷爷的后背,甚至还有学生选取了放学路边常见的乞丐的笑容,尽管选取的对象形形色色,但可以看出学生都非常用心,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感人,令人印象深刻。

三、总结

朱熹说过:“古人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盏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初中学生的作文同样如此,教师只有运用持续不断的、科学的模仿训练,才能引导并促使学生养成调动自己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与能力,进而在后续的作文创作中做到“巧而忘其为巧,创造而忘其为创造”(庄子语),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特色,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语言技能与作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健:《“四步教学法”让作文教学更有效——初中作文教学法初探》, 《新课程导学》, 2011 (20) 。

[2]周爱麟:《“模仿”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试题与研究 (教学论坛) 》, 2011 (12) 。

上一篇:计算经济下一篇:集合经验模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