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师课堂管理

2024-05-12

英语教师课堂管理(精选12篇)

英语教师课堂管理 第1篇

关键词:英语教学,课堂管理,对策

英语的课堂管理是积极的活动过程, 并不只是简单地对课堂纪律进行维持, 约束学生的不良行为, 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保证学生能够融入课堂之中。课堂管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语教师提升课堂管理能力, 才能科学有效地管理课堂, 保证并维持课堂秩序, 才能提升课堂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一英语课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方面

很多学生在英语课堂上, 注意力不够集中, 存在睡觉、玩手机、做其他与课堂无关事项的现象。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 就会出现以下情况:不会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进行规划, 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对解决问题缺乏足够的耐心, 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功, 从而导致不能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自信心, 也不敢开口说英语, 对课堂的参与也没有很高的积极性。

2. 教师方面

英语课堂管理中教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有些教师缺乏必要的课堂管理意识, 认为课堂纪律应该是辅导员或是班主任负责的事情, 自己只要上课即可。对于课堂中学生说话、发信息, 甚至听音乐等不认真听课的现象或者违纪行为, 不予以管理。部分老师也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 没必要像中小学生那样严格抓纪律, 对于学生旷课, 也视若不见。同时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 造成教师不了解他们的基础、需要, 因而不能够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在我国的传统教学中, 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 这是不利于英语教学的, 英语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 尽量减少汉语的表达, 增多英语的表达, 也可结合肢体语言进行表达, 让学生们猜测意思。如果实在是无法理解的, 再结合汉语给学生们进行讲解。课堂管理就是师生共同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 课堂气氛应该是和谐的、融洽的, 学生应该是在快乐中学习。

二英语教师课堂管理对策

英语老师必须有一套课堂管理对策来尽可能防止学生们出现以上不良情况, 保证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

1. 营造和谐民主、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

英语教师进行课堂管理需要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 保证有积极的课堂氛围, 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展示自我。英语老师可在课堂随时与学生们保持互动, 增强课堂提问的随机性, 而不能为了使学生们能回答出问题, 就请英语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来回答。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 老师应保持耐心, 给予引导, 帮助其建立信心。英语老师讲课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如果能在课堂上充分运用面部表情和一定的幽默语言, 会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 学生们也会在潜移默化当中, 对英语产生兴趣, 提高课堂上学习英语的效率。教师需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 让学生更轻松地融入英语课堂中, 更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积极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发言的能力, 尊重他们发表的意见,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开口说英语的愿望, 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2. 明确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每个学期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这样才能充分激励学生, 例如让学生参加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考试等, 利用考证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作为英语教师, 可以将英语的学习和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联系起来, 保证实施“能力本位、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更需要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 做到学以致用。

3. 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纪律保障方案, 规范学生行为

为了高效地组织英语教学, 教师应该制订切实可行的课堂纪律保障方案, 规范学生的行为。例如, 上课准时点名, 学生们的考勤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让学生们养成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们在教室前排就座, 不允许分散坐或者选择教室后排就座等。俗话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 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 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才能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保证英语课堂上的正常秩序, 才能让英语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当然教师不能在讲台上“一站到底”, 应经常在教室走动, 对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做其他与课堂无关事情的学生予以提醒。

总之, 英语教师的课堂管理不仅仅对学生有要求, 对教师更是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给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开展有效的课堂管理和教学活动,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礼.高职英语教师在新型英语教学模式下的角色转变[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4)

[2]彭娅.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英语教师课堂管理 第2篇

【课程简介】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因为它不仅是学生英语学习重要的输入来源,更是教师英语语言文化素养、教学行为及其教学理念的外显,特别是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质量更与小学生语言与心智的发展息息相关。

本课程旨在引起小学英语教师对课堂话语的关注, 并为其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教师课堂话语反思框架。本课程首先从较广阔的视角阐述了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内涵,并进一步概述了研究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意义。然后,本课程提炼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运用的基本原则,并围绕每项原则的对应关注点,结合大量相应教学案例,探讨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最后,本课程给出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质量提升的总体建议。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

1.理解并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内涵及其对学生与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

2.理解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以这些原则及对应关注点为反思框架,分析自身或其他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质量并给出相应反馈或建议。

在辅导教师的协助下,个人或以小组形式制定提高自身课堂话语质量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案。

【学习要求】

1.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请思考并与同伴讨论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内涵、意义,以及有效运用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所需遵循的原则。在学习本课程之后,自己反思并与同伴分享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新认识。

2.结合本课程提供的相关资料,思考并与同伴探讨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合理运用课堂话语构建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如何体现良好的师生互动,以及如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并共享源自自身或其他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案例。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研究 第3篇

一、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的类型及特征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丰富多彩的,根据其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教师反馈用语。为了达到与学生交际的目的,教师往往把语言简化,使它带有许多英语的特征或其他简化了的特征,语言形式和词汇受制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所以复杂的时态、书面语、歧义词句等都应尽量避免使用。

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教师用语除像所有学科教师用语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以下功能。

1传授性和示范性

教学内容的传授与教师用语的表达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英语教师用语除完成教学的传授功能外,它本身还起着语言使用的示范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语感训练,并决定英语课堂教学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

2可接受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和能力,他们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用语要随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提高,要避免过于盲目和随意,要遵守既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又要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可接受原则。

3阶段性

学生学习和习得英语的这一逐渐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在语速的快慢、用词量的多少、表达结构的繁简以及语篇的难易掌握上都应体现教学的循序渐进的原则。随着教学进程的发展,在学生语言水平能力可接受的前提下,英语教师应不断增加其课堂用语准度,变换新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热情。

4重复性英语教学的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靠坚持重复运用英语教师用语来辅助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大部分环节都需要反复交代、反复讲解、反复操练,教师要给学生足够数量和强度的刺激,激活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的注意力保持在某些特定的内容上,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的使用现状

许多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及课堂活动的选择、安排较为重视,却对传递教学内容的主要手段——教师用语的了解、准备、策划较为忽视,或者将其简单地等同于英语课堂用语,造成了课堂教师用语的使用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了教学效率,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基本上仍然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起示范者和知识传授者的作用;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发自教师的大量信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英语课堂上,教师用语占去了70%左右的课堂时间,教学主要关注学生语言能力而不是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用语模式下,教师用语是交流的中心,控制着整个交际过程。课堂中偶尔出现的教师与学生的用语交流往往局限于问答形式,而且是封闭式的问题,或由教师来控制讨论的话题、内容,讨论过程及参加者。由于教师对问题答案预先知晓,就会不断地暗示或引导学生,而学生往往缺少足够的反应时间,把教师的肯定的反馈或正确的答案作为信息交流和交际的终结,停止进一步的思考,进而不能真正习得语言知识和相关信息。而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修正自己的用语,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发表见解的机会却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结果无法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再者,教师接二连三地给学生输入信息,学生根本无法在大脑中全部储存,这客观上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授课效率低下以及语言交际障碍出现等现象。除此之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水平、提问技巧、反馈策略,以及知识结构等也影响着教师用语的质量。尽管英语教师的师资队伍同以前相比大有改观,但教师用语的质量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提高英语课堂教师用语质量的对策

1灵活处理教师用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运用教师用语。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如果教师总是滔滔不绝,那么学生开口的机会就很少,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Gower&Waiters提出了减少教师用语的几条建议:(1)不要试图表述你所有的意图;(2)不要过多评论你的课;(3)不要认为你必须每时每刻讲究礼貌;(4)除非必要,不要重复你自己的或学生的用语。同时应该注意,英语教师给学生参与交际的机会并不等于让学生用语完全占据整个课堂。在讲授新课时因为涉及新内容较多,教师的讲解也就比较多,即教师用语所占时间稍长;当学生已基本掌握语言和文化知识后,教师则应鼓励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同学之间就与新课相关的各种话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从而巩固并掌握所学知识。这样,师生之间出现了角色变换,而这种角色变换决定了教师用语的时间变换。

2注重高质量、高水平的英语课堂教师用语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英语教师的第一语言是汉语而非目的语,而且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达不到母语那样地道和流利,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语际语(mterlanguage),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在教师用语中,增加反映目的语特点的、原汁原味的并传递文化信息的英语输入是非常必要的。

英语教师要掌握标准流利的口语,具有过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与运用,以及反馈方式和用语的选择与决定。恰当的提问有利于帮助学生解除疑惑、了解重点,有利于增加学生用语时间。教师要注重限定型问题和开放型问题的设计与运用,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回答时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与他人共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策略。教师也应抓住时机,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积极的反馈。积极反馈比消极反馈更有助于改进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实践表明,英语课堂教师用语水平的高低对课堂活动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3运用多样化的英语课堂教师用语

英语教师用语的言语范围、言语方式、言语风格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用语在语速、停顿、语调、重音以及词汇、句法和语篇方式上的多样

化能够适应学生学习中感情变量的需要,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吸收效果。因为学生们不仅是在听教师们讲什么,也在关心教师怎样讲,使用何种语言形式以及如何措辞,而且学生们也极易模仿教师的发音、语调,甚至说话时的神情。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用语在发音上应尽量夸张及简化;在语速上应适当放慢,并伴有稍长的和频繁的停顿;在语调上应押韵合辙,琅琅上口,有节拍感;在词汇上应运用基本词汇,并结合近义词的使用;在句子结构上应该使用简单的形式和结构,同时力求呈现方式上也要丰富多彩。例如,教师在用英语表达同一语义时,应该经常变换句型,从而促使学生大脑皮层兴奋,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如果教师总是使用相同的用语,不仅会让学生感到乏味,教师本人也会失去教学的积极性。

4运用饱含情感艺术的英语教师用语

情感艺术是英语教学语言艺术较高层次的表现形式。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参与英语交际活动的动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越融洽,配合越默契,越有利于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学习环境,越有利于消除学生学习英语时的消极和焦虑的情绪,越有利于课堂教与学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情感投入,使课堂用语富有独特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听起来既通俗易懂又倍感亲切。另外,教师用语的情感成份应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保持一致,做到形象生动、幽默诙谐、充满情趣、富有创造性。英语教师可以设法创设各种情境来调节课堂气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师生之间产生共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英语课堂教师用语要格调高雅,不失庄重,同时充满感情色彩,富有感染力量。

英语课堂教师用语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课堂教师用语的质量就是英语教师基本素质的缩影。它在组织英语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训练自己的英语表达能力,追求完美的并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师用语,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60-69

[2]Gower,Roger&Steve Waiters,TeachingPractice Handbook,London:HeinemarmEducationalBooks Ltd,1983:26

[3]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外语界,1998(2):17~22

英语教师课堂管理 第4篇

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 老师要充分考虑如何通过所授课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核心就业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爱好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教学设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应首先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内容的安排要注重科学并体现学科逻辑性, 把知识一环扣一环理顺, 然后根据学生的学情设计学生活动, 安排好哪些内容由学生完成, 考虑好教师应做好哪些铺垫, 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应起到怎样的引领作用。

2) 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中,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控制者, 而只是课堂的指导者和顾问, 教师不能采取传统的“填鸭式”和“满堂灌式”教学方式, 要想办法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发言, 自己总结问题的规律和答案。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价原则。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目前中职英语教育状况往往是每次作业后及每学期期末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一个终结性的评价, 没有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的创新思维等作出评价, 导致目前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创新思维基本上没有指导作用。为改进这种状况, 教师教学要在思想上重视教学评价, 将评价看成是有效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和学生沟通该评价标准, 让学生能够理解评价标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动机, 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而不是学习结果, 评价要给出合适的建议, 使学生建设性指导;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

2 发挥心理学在英语课堂管理上的作用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英语课堂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 了解学习者在英语课堂上的心理活动。英语课堂上所发生的各种情况, 都有可能通过课堂上英语学习者的心理变化反映出来。某些老师的英语课堂效率高的原因之一就是英语教师根据心理学的原理, 认真正确地处理课堂教学涉及的多种关系。英语课堂管理和心理学的结合, 使英语课堂教学管理产生了促进功能和维持功能。

心理学在英语课堂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英语教师可利用普通心理学的原理研究英语学习者的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等。可利用心理语言学的原理, 研究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学习才能等。

英语课堂管理不仅涉及管理, 而且还涉及教育。教育和管理的区别在于教育面向未来, 主要通过说服教育, 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而管理是指导学生当前的行为, 从长远来看, 当前行为与未来有关。因此, 英语教师应采用激励、指示及强制等方法, 利用学生已形成的心理品质, 挖掘他们现有的潜力。我们要用社会心理学研究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们还可利用管理心理学的理论, 帮助英语老师采取有效措施, 促使学生取得理想的英语成绩。

3 建构多维互动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3.1 师生互动

1) 以教师个人魅力和生动的素材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兴趣。

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学生一旦对教师产生好感和喜爱, 往往会转化为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喜爱, 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

2) 以恰当的教学方法满足师生的互动的需求,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上, 教师要学会观察、倾听, 在观察和倾听中捕捉鲜活的信息, 并把它补充到教学中, 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与老师交流中得到赞扬时, 表现得异常兴奋, 产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愿望更强, 并从中获得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进而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 以师生课堂互动促进彼此行为的调整, 提升教学效率。

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师生互动中, 一方面, 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学生往往根据教师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 学生的行为同样会对教师产生很大的影响, 构成师生影响的双向交互性。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彼此积极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从而有意识地营造与建构积极、适宜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学生个体与群体互动

1) 同一小组内部成员互动。课堂上, 把学生分为六七人一组, 每个内部成员先自学, 然后在小组活动上互相交流自学笔记, 探讨疑难问题。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动态, 给予宏观调控, 防止放任自流的现象出现, 因势利导把小组内部成员的讨论、学习引导到教学目标上, 以期提高教学效率。

2) 不同小组之间的组际互动。组际交流有利于扩大参与面, 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组际互动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与人讨论、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沟通, 通过优势互补来促进智力的发展。

3.3 学生个体与教学中介互动

英语教师课堂口语总结 第5篇

1.Let’s start class.=It’s time for class.上课

2.Hello, boys and girls / children.们好

3.Good morning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 teacher/同学们/老师们,早晨好/下午好

6.Is everyone / everybody here /present? 大家都出席了吗?

7.Is anyone anybody absent? 有人缺席吗?

8.Who’s absent? 谁没来?

10.We’ll start / begin a new lesson today.今天我们讲学习新课.11.What day is it today? 今天星期几?

12.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13.Let’s begin a new lesson.。

们开始学新课.14.We’ll learn something new.我们讲学新知识.15.Let’s learn some new words/ sentences.咱们学些新单词/句子

16.Let’s review what we learned yesterday.咱们复习一下昨天学过的内容.20.Read all together now.大家一起读.21.Sit down ,please.请坐端正.22.Stop talking.don’t talk.不许说话.23.Be quiet, please.请安静.24.Look at my mouth, please.请看我的口型。

25.Quickly, /be quick, please.请迅速点。

26.Hurry.Hurry up, please.= Please a little faster.请快点。

28.Can you follow me? 你能听懂我的话吗?

31.Please listen to me.请注意听我说。

32.Please listen to the tape recorder/ to the recording.请听录音。

33.Listen carefully, please.请仔细听。

34.Look carefully.仔细看。

35.Please look at the blackboard/picture/ slide.请看黑板/幻灯片。

36.Please answer my questions.请回答我的问题。

37.Can you spell the word....? 你能拼读这个单词吗?

38.Spell the word...., please.请拼读这个单词。

39.Pay attention to your spelling/pronunciation.注意你的拼写/发音。

40.Say after me, please.请跟我说。

41.Read after me, please.请跟我读。

42.Try to keep up with me, please.请跟我学。

43.Please say it again.请再说一遍。

44.Please repeat/ Once more, please/ again please.请再作一次。

45.Who’s going to...?谁准备.........?

46.Who wants to...? 谁想要......?

47.Please come to the front.请到前面来。

48.In pairs, please.请两人一组练习。

49.Practice in groups, please/ In groups , please.请按小组练习

50.Any volunteers?有谁自愿做这件事吗?

51.Let’s do it.One by one ,please.请一个接一个地做。

52.Now you, please.=Would you, please? = It’s your turn now!= you want to try? 请你来

53.Next, please.请下一个。

54.Now(you)do the same.现在你做同一个。

56.Put down your hands, please./ Hands down, please.请放下手。

57.Put it/ them into Chinese/English.把它们译成汉语。/英语。

58.In English, please.请用英语。

59.What’s this in English/ Chinese? 这个用英语/汉语怎么说?

60.Please take out your books.请拿出你们的书。

61.Please open your books to page.请打开书,翻到46页。

62.Turn to page4.翻到第4页。

63.Close your books ,please.请把书和上。

64.Who can pronounce this correctly? 谁能发这个音?

65.Please say this letter/ word/ sentence to the class.请读出这个字母/单词/句子。

66.How do you read this sound / letter/ word? 你怎么读这个字母/单词的音?

67.Pardon? I can’t hear you clearly.Louder, please.请原谅.我没能听清你的话请大点声。

68.Please to back to your seat.请回到你的座位上去。

69.Who can help him/her? 谁能帮助他?

70.Will you please help me? 请你帮助我好吗?

71.Can you try? / Try, please/do you want to try it? =Think it over and try anotherAnswer.= Think it over and then give me your answer.你能试一下吗?请再试一下

74.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仔细想一下,再试。

77.Is this right or wrong? / Is this correct? 这个是对还是错?这个正确吗?

78.Is it easy/ difficult? 它容易/难吗?

79.Stop here./ Now stop.到此为止。

80.Go on, please.请继续。

81.Let’s sing an English song.咱们产一首英文歌。

82.Let’s act./Let’s act the dialogue.=Who would like to act out the dialogue?

然咱们表演/表演对话。

83.Who wants to be A? 谁想演A?

84.Now tom will be A and I will be B.现在汤姆演A,我演B。

85.It’s your turn.轮到你了。

86.Whose turn is it? 该轮到谁了?

87.Wait your turn, please.请等等,就轮到你了。

88.Stand in line.站成一排。

89.Please get your things ready.请把你的东西准备好。

90.Please put away your things.请把你的东西收拾好。

91.Practice the dialogue, please.请练习这个对话。

92.Ask each other questions.互相问问题。

93.Think it over.仔细想。

94.This half of the class will be/read/act/play A and the other half will be B.班级这一半扮演A,另一半扮演B.102.I’m sure you’ll be even better next lesson/ next time.我相信下节课/下次你会做得更好

103.We’ll do Exercises 1 and 2.我们将做练习一和练习二。

104.For today’s homework.say Hello to each other.今天的作业。

互相说:Hello。

105.Do it orally before write it out.在写之前作口头练习。

106.Write down the word twice.把这个单词抄写两遍。

107.Do your best.(I ’ll do everything I can.)尽最大努力写好。

108.Try your best.尽最大努力。=I will do everything I can.109.Remember/Memorize these words.用心学好这些单词。

110.Next time we’ll have a dictation/ spelling test.我们下次将举行听写/拼写测验。111.Please hand in your workbooks.请把你的作业交上来。

112.The bell is ringing.铃声响了。

113.There goes the bell.铃声响了

114.Class is over.下课了。

115.Time is up.Let’s stop here.时间到了,就到这吧。

116.That’s all for today.今天就到这。

117.Come to / Ask me if you have questions.如果你有问题,就来问我。

118.Goodbye./ Bye, See you next time.再见/下次见。

119.Aim of education教育目的120.teaching plan(s)教学计划

121.teaching principles教学原则

122.syllabus.教学大纲

123.classroom teaching.课堂教学

124.on-site teaching.现场教学

125.open class/ demonstration class.公开课/观摩课教学

126.A teaching summary.教学小结

127.to help the student make up the lessons补课

128.Teaching notes.教案

129.Teaching aim and requirements/objectives.教学目的和要求

130.Key teaching points/ focal points.教学重点

131.Difficult points.难点

132.General review.总复习

133.Answer key.标准答案

134.to sit in on each other’s class./to visit each other’s class.互相听课 135.To prepare lessons.备课

136.to prepare lessons together.集体备课

137.to go over exam papers评阅试卷

138.test/ quiz小测验

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第6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 学习兴趣 教师素质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英语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情感、动机能够得到充分调动,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三、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友好、民主的,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作为老师应努力使自己全身心地融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气氛之中,我一直以来,延用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古训。以真情教书、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而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成绩,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为此,我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激励贺卡,适时给予鼓励及表扬。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尽力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更自由的民主气氛,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在平时教学活动中,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或者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直以来,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认为中学英语简单,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不求进取,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误人子弟,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热情,不流于形式,不断创新,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孟春国.英语课程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2004,(7).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

英语教师课堂管理 第7篇

关键词:教师,英语教学,课堂管理,角色

一、研究背景

将管理的概念引入课堂, 是教育界关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新突破。国际上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直至60年代才初具规模, 而其研究又与心理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先后提出了关于课堂管理的斯金纳模式、现实治疗模式、高顿模式、库宁模式、坎特模式等理论模式。心理学基础上众说纷纭的课堂管理模式与理论并没有对课堂管理形成统一的认识和系统化的总结[1]。

课堂管理在国内的研究起步较晚, 直到20世纪90年代, 我国的教学专著中才开始有课堂管理的专章研究, 这些研究开始注意到课堂管理对于教学的积极意义, 但大部分研究局限于对国外研究的经验介绍、总结和概述, 没有形成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课堂管理理论体系[2]。到目前为止, 对于课堂管理的确切定义及其所涵盖的范围还没有统一的定论, 很多理论专著都将课堂管理的概念限于课堂气氛的营造和课堂纪律的管理。

理论界就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纪律控制者转向课堂管理者这点的认识上已达成共识。但教师如何胜任课堂管理者这一新的定位, 以及教师作为课堂管理者所承担的任务,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课堂管理与教师角色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 课堂已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组织, 是一个富于多变的结构, 是复杂的情境和丰富的互动的一个系统整体。管理是主体采取各种策略的一个过程, 管理的范围包括资源、人、人的活动, 以及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管理就是要实现时间、地点、群体活动的最佳配置并达到组织的和个人的目标[3]。将管理的概念引入到教学过程当中, 可以指导教师运用各种策略, 实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管理。

对于课堂管理的真正含义, 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学者陈时见[4]对国际上很多研究者关于课堂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有的认为课堂管理是师生共同努力, 处理课堂因素, 创造适宜的课堂环境, 以实现教学目标;有些则认为其是采取管理策略, 组织课堂的元素以给予学生们一个轻松的团体生活, 从而在教室里有一个愉悦的学习过程;还有的认为课堂管理是师生根据特定的准则, 合适并有效地处理课堂问题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

与国际上对课堂管理的含义及内容众说纷纭不同, 国内教育专家们对于课堂管理的内容和范围似乎达成了统一的意见。王笃勤[5], 顾援[6]等都指出课堂管理是教师协调各种课堂因素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综合学界各位研究者对课堂管理的定义与阐释, 笔者认为, 课堂管理可以界定为:教师为创建一个积极的课堂环境, 促进学习者对于课堂活动的参与与合作, 以提高整个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而采取的各种操作性活动及其行为。

角色可以定义为“任何人在特定场合或社会中的职位”, 以及与此相关的特定作用和行为。Widdowson指出, “教师主要从事两种活动, 作为教学者的执教活动和作为管理者的交往活动”[7]。作为课堂管理的主体, 教师要承担特定的角色与功能, 通过一定的管理策略来优化课堂的教学与学习过程。

三、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管理中的角色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是外语教学, 教学对象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课时少、班级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同时, 近年社会文化以及科技发展, 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最突出的特点是思想活跃, 好奇心强, 心态开放, 易接受新鲜事物, 对与现代科技与文化相关的知识感兴趣;而对传统的、历史的、固定不变的知识的学习有着某些逆反心理[8]。这一特点突出反映在外语学习上, 如果英语课堂内容过于陈旧、教学方法过于老套、教学管理过于死板, 课程便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大学英语教学因外语教学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要求, 语言教师运用更具体有效的教学与管理策略, 以使学习者以有效的方法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有效的课堂管理应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并不仅仅是课堂纪律的管理, 还应包括课堂行为的管理、课堂环境的管理、课堂过程的管理。课堂行为管理既强调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管理, 又包括教师自身行为的管理。课堂环境管理包括对物理环境、人际环境的管理, 课堂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课堂时间和课堂活动的管理。教师作为课堂管理的主体, 要为优化整个课堂教学与学习过程采取一定的策略, 承担相应的角色, 完成不同的管理任务。

(一) 教师作为控制者———课堂行为管理

1. 教师对自身行为的控制

(1) 声音。教师在课堂上声音的音质、音量对学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集中学生注意力具有重要的影响。 (2) 体态语。体态语在外语教学中尤其重要。体态语可以反映一个教师的气质, 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之一, 也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3) 教学风格。教学风格的选择是与整个教学课堂的气氛息息相关的, 也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影响师生关系。 (4) 态度。教师如何看待学生、如何看待教学过程将影响其对自身角色和学生角色的认识, 也将影响其对课堂教学的投入程度。 (5) 回应。对学生的种种课堂表现要给予适当的回应, 或给予表扬, 或给予帮助, 或指出不足, 不仅能加强教学效果, 更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

2. 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控制

(1) 学生的注意力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学生的注意力及对课堂活动的参与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如何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是英语语言教师应该一致关注的问题。 (2) 课堂纪律的管理。纪律问题是每个教师必然遇到的问题,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 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3) 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在问题产生之前, 应制定规范和条例;在问题产生之时, 要及时地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问题化解;在问题产生之后, 必须采取行动进行制止, 在必要的情况下予以适当的教育性的惩罚。

(二) 教师作为创造者———课堂环境管理

自从Lewin提出著名的行为公式B=F (PE) (B代表行为, F为函数, P为个体, E为环境) , 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的重要意义后, 一些研究者试图将他的理论运用于课堂管理实际。Fraser等人以环境理论通过对环境的全面分析, 指出了如何构建新的适合于学生发展的课堂环境的积极意义[9]。

1. 创造有益的课堂物理环境

(1) 光线、声音及教室的舒适度。光线、声音等物理环境的舒适度, 将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情绪与兴趣,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教师应尽可能调整这些环境, 创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2) 黑板的使用。黑板是重要的教学工具, 教师应合理地使用, 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 (3) 合理摆放座次。不同的英语课堂类型要求有不同的座次摆放, 合理的座次摆放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调整和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 也将对一些问题学生进行制约。 (4) 现代教学设备。现代教学设备是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尤其重要, 教师在课堂上应合理安排和使用这些设备。

2. 创造和谐的课堂人际环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1) 教师的角色。教师对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应有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 (2) 学习者的角色。教师对学习者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应有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 (3) 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外语教学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语言教师应注意改善师生关系。

(三) 教师作为组织者———课堂过程管理

1. 课堂时间的组织

(1) 时间的安排与分配。教师应在课前计划好各部分教学内容需要的时间, 在课堂上具体实施, 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与时间分配。 (2) 教学项目之间的过渡。课堂上各个教学部分之间应该有自然连贯的过渡。 (3) “空档”的填补。课堂中经常有可能出现一些“空档”, 如教学计划提前完成、课堂气氛沉闷等, 语言教师可以准备一些轻松有趣的教学活动来调节课堂的气氛。

2. 课堂活动的组织

(1) 交互模式。课堂活动可采用多种模式, 全班活动、小组活动、同伴活动、个人活动等, 根据不同活动的性质和目的采取合适的课堂互动模式。 (2) 适当给予指令。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 教师应给与清晰的指令, 使学生明确活动的过程、目的和要求。 (3) 开始和结束。教师应该向学生明确一个活动的开始, 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

四、结语

在课堂管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 笔者提出了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管理中应扮演的角色问题。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课堂中应是控制者———对课堂上自身和学生的行为进行控制;创造者———创造有利于教学的课堂环境;组织者———合理安排课堂时间, 组织课堂活动。英语语言教师应明确自身的角色, 采取合理有利的管理策略, 以提高和改善对英语语言教学课堂的管理, 以保证整个语言教学课堂的质量, 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樊建华.课堂管理的主要理论模式[J].外国教育研究, 1995 (3) :15-18.

[2]刘家访.课堂管理理论研究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10) :70-72.

[3]陈坚林.现代英语教学—组织与管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5-9.

[4]陈时见.课堂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3-16.

[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76-78.

[6]顾援.课堂管理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2) :41-46.

[7]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120-121.

[8]马铁川.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中国电力教育.年管理论丛与教育研究专刊, 2006:424-425.

英语教师课堂用语简析 第8篇

学生学习英语的机会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实现的。在课堂中, 英语教师主要运用英语和学生交流, 用英语来组织课堂、传授知识。因此, 课堂用语在英语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的课堂用语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让整个课堂如行云流水般地缓缓展开, 让师生享受其中。

二、教师课堂用语的种类

1. 评价鼓励型

这种类型见于任何课堂, 是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的肯定性评价, 或是鼓励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的口语。如:You did a good job./Sounds reasonable./I’m sure you can do it./Why not try it?等, 这种类型具有随机性、灵活性强的特点, 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

2. 内容分析型

用英语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概括、推理时要用的一些句子, 如:It means...,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to sum up..., What’s 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s the phenomenon metioned in the text?What can you infer...?What does this word refer to?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What may the text be about according to the title?

3. 组织课堂结构型

首先, 可以利用这些句子来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比如, 在讲反意疑问句时, 课前可以和学生闲聊:

T:It’s a fine day, isn’t it?

S:Yes, it is.

T:I think you are eager to go outing on such a day, aren’t you?

S:Of course.We’re eager to.

再次, 可以用来准备高考中的情景对话。近两年高考情景对话至少占三分,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对这一部分慢慢渗透。如:Where was I? (刚才我讲到哪里了?) How do you find/like the character?What do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三、教师课堂用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对于教师在课堂用语上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观察、反思、归纳,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一些教师有口头禅, 比如, 一位教师有句口头禅是“Do you think so?”每句话后都要说一次, 听得学生疲惫不堪。

2.有些教师忽略学生的课堂反应, 或许也带点“show off”的感觉, 语速过快, 使学生难以理解。

3.有些教师不熟悉学生的基础, 在课堂用语中大量运用学生尚未学过的词汇、句型, 课后仰天长叹遭遇这样差的学生, 而学生此时也无所适从。

4.有些教师课堂用语语气单一;有些过于严厉, 导致学生情绪紧张, 课堂气氛紧张, 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一点在教学中易被忽视, 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讲话的口气极其生硬, 不用please, 几乎使用清一色的命令句。学生回答错误时, 老师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长此以往, 学生会对老师及其课堂产生畏惧心理。也有些教师为了鼓励学生, 对学生的回答一味赞美, 答对了, 固然是“Wonderful”, 答错了, 也是“Good”, 这样会产生负面效益, 即学生搞不清谁对谁错。

四、提高教师课堂用语质量的策略

1.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清楚的了解

教师要考虑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英语语言能力的特点, 要在课堂上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 注意他们疑惑的眼神, 或用手势、道具帮助理解, 或把较难的单词写在黑板上, 给出中文, 或用简单的单词代替。

2. 教师应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达到这一点, 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使用恰当的句型, 而且应注意语音语调的柔和, 并常伴以微笑。“Thank you”这句作为重点推荐, 无论学生答对还是答错, 教师都应对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给予积极评价, 即使学生答错, “Thank you all the same”, 能令学生心满意足, 准备第二次回答。

3. 在不同的场合, 应选用不同的课堂用语

巧妙使用课堂用语, 如触景生情、幽默诙谐的话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课堂上看到学生A在打瞌睡, 可以说“Look, A is struggling so fiercely with the sleep that I feel pity on him.”讲独立主格时, 学生B在吃零食, 教师可以说“B is eating something delicious.The teacher looking at him hungrily.”通过这些情景, 既提醒了“开小差”的学生, 又给出一个合适的例句 (当然说时要注意面部表情应是善意微笑的, 否则会被该学生误以为在讽刺他) 。

高三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 第9篇

一、研究背景

英语课堂教师话语指教师在英语这一第二语言学习的课堂上组织教学和传授知识所使用的语言。实际教学中,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在相当多的英语课上,教师仍是课堂的主导;教师话语量过多,且质量不高;师生间缺乏真正、有效的问答。因此,理解和研究教师话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为江苏省某四星级重点中学高三4、6、10三个班的全体学生共164人。4班教师:男,20年教龄,省特级教师,教研组长;6班教师:女,12年教龄;10班教师:女,3年教龄。笔者认为这三位老师的课各具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听取并录音了他们对同一单元阅读课的不同诠释。本研究为了能全面真实地反映高中英语课堂话语、了解和描述教师话语的特点,采用了个案研究(课堂录音)、问卷调查(学生)和访谈(教师)的方法。

三、结果与讨论

(一)教师与学生的话语量

借助课堂录音,笔者对三节课中师生活动的全过程进行了记录,同时对教师话语、学生话语(集体回答、个人回答和小组讨论)和其他活动(阅读、练习)所占时间和比例作了统计。结果显示,在所研究的不同教师的三堂课上,教师话语占用比例分别呈现不同的特点。4班教师是特级教师,对教师话语的把握比较到位,其英语课基本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的;10班是年轻教师,课堂上比较擅长运用口语;6班教师略显传统,教师话语占了课堂一半以上的时间,这显然不符合现代英语课堂的要求。赵晓红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话语量占据70%至90%的课堂时间,学生几乎没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本次调查中,教师话语为课堂时间的44.7%—63.3%。这一比例确实比前几年的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的比例要低很多。当然,考虑到客观因素,本研究是在重点中学进行的,该校的大部分教师相对而言更善于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应该说学校倡导的新课程改革和有效教学是落到实处的。但研究中仍可以看出目前还有些英语教师仍独占“话语霸权”,学生没有多少机会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述观点,这样的课堂并没能为有效交际提供良好的条件。

在教师访谈中,特级教师的教学观念是高三英语阅读课有别于高一或高二的阅读课,他认可“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既重知识的讲解,发挥学生的能力,又不忽视“练”;年轻教师则认为阅读课要注重师生话语互动,“练”不应占过多时间;6班教师觉得教师直接讲解更实在,既不浪费时间,还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况且高三阅读课上教师准备的问题综合性、探究性较强,学生未必能答上来,还不如教师自问自答,学生只要认真记录就行。

笔者搜集了学生中164份有效的调查问卷,90.9%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给自己表达的机会;88.3%的学生不认同老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式;80.1%的学生表示喜欢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讨论、互动的教学模式。然而调查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8.3%的学生倾向于以教师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显然,这部分学生已习惯于老师的讲解,懒于自己思考。

上述调查表明,当前,多数教师对教师话语不应占课堂话语总量太多持肯定态度,只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不得不进行“包办代替”的填鸭式教学。然而,相当多的学生对教师过多的讲授并不欢迎。那么,多少比例的教师话语量才合适呢?周星和周韵认为,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下,教师话语多为课堂时间的15%到35%。笔者认为,很难精确地界定恰当的教师话语量,教师不妨遵循这样的原则:没必要的时候尽量少说,有必要的时候尽量多说。

(二)教师的课堂提问

精心设计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提问方式可分为两大类:展示性问题和推断性问题。前者主要是检查学生的记忆、复现能力,提问者预先知道答案,也可称为事实性问题;后者是基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推理判断、分析鉴赏,这类问题属于启发性问题。在回答推断性问题过程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学实践中,许多英语教师的课堂提问呈现封闭性的特点,学生缺乏高层次的思维活动。

本研究根据这两种不同的提问方式对教师的提问进行了分类统计。调查发现,三位教师的提问数量虽有所不同,但都呈现出一个特点:展示性问题远多于推断性问题,占提问总量的56%到78%。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82%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多为教师已知道答案的问题。64%的学生希望老师多提问,这表现出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较强的课堂参与意识。在课后访谈中,教师承认启发学生思维的探究性提问较少,部分学生怕动脑,教师担心有挑战性的问题会给他们带来压力。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对象,教师要精心设计多样化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开拓学生思维,同时又要避免问题的过于程式化。优化课堂提问需要教师对问题精挑细选,既要难度适中,又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对于理解、鉴赏性的阅读材料,不能局限于标准答案,要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探究性问题的提出可以渗透到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结论

分析课堂话语是改进、完善英语课堂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进行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反思英语课堂行为。通过本研究可见:教师话语占大部分课堂教学时间的状况在重点中学正得到明显改善,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仍存在,这需要英语教师们进一步重视并改进。教师课堂话语的数量和质量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研究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并设计有效、适当的教师课堂用语,进而改进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星,周韵.大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2]赵晓红.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师话语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1998(2).

英语口语教师课堂行为 第10篇

1 利用行为以及动作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Roger曾说过,“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是学生自由表现的重要心理环境。而沉闷的学习环境令学生造成焦虑和不安全感,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并且会产生抵触心理。”[1]因此在口语课堂上,良好的课堂气氛至关重要。

1.1 微笑

有的老师一上课就板着脸进教室,学生自然就胆小起来,这与口语课启发创造性,放松开口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口语课上,如果老师可以一直保持微笑,对学生也是一种鼓励,特别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其微笑,学生可以感受到老师的鼓励,由此提高了其对开口说英语的自信。

1.2 肯定式动作

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某些肯定式的动作,来放松学生在课堂上紧张的心情。例如点头,鼓掌等等。有时甚至可以带动全班一起来为某一位同学加油。尽量避免摇头,皱眉或摆手等动作[1]。

1.3 眼神

在上课式,教师应随时注意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从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而不只是单纯的询问学生是否明白。

1.4 语言

教师在口语课堂上的语言,多以简单口语为主,尽量少使用生僻词。即使有需要运用生僻词,教师也应提前准备好浅显易懂的解释。尽量全程以英文进行教学,为学提供口语环境。避免在课堂上使用负面词语,“no”“not good”之类的词语若用于学生身上,所起的暗示为一种负强化,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口语能力。因此教师应多以正面词汇为主来评价学生。在评价时多关注对细节的夸奖,使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点,同时强化学生对自己优点的“白点”注视,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自信[1]。

2 从教师自身心理上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1 以学生为中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在教师知道下的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即,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导向作用,而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口语教师在备课以及教学的过程中,始终以此为原则,才能由此感染学生,使学生有话敢说,有话可说,从而加强口语训练的效果。

1)根据学生水平来制订教学计划

口语教师在制定课堂计划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能力,提出适当的目标以及期望,才是最适合的计划制定方法。因为如果目标太低,则学生失去学习目的,达不到学习效果,而如果制定目标太高,则学生无法达到,打击自信,对口语学习只有揠苗助长的效果。[4]

由于口语课特殊的实践性以及应用性的要求,在课堂任务布置时,应尽量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制定课堂活动。[2]例如课本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是过去时,以及现代技术发展的相关词汇,教师在口语课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知识竞赛,将今天与50年前的科技进行对比,让学生讨论,科技到底是令我们的生活更好了还是更糟了。

2)理解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困难

Lightbown曾将二语习得过程描述为V型发展。即学习者在一段时间内集中联系某一种句型或词汇,记忆会特别深刻,对其应用方法也特别熟悉。[1]但如果一段时间不再使用则又会再次遗忘,出现错误。在口语交流初期,学习者的语言自我形象(language-ego)仍然十分脆弱。[3]鉴于这两项原则,教师在学生的口语训练中应充分尊重学生,不论是否有错误,都让学生将其所想用英语表达完整。不用锱铢必较,有错必纠。只要在下课后,同学生私下交流时,先抑后扬的告诉他,他有什么优点,如果可以把某个部分改进一点,则其口语会更好,就可以达到效果。

2.2 正面看待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对他们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喜爱和信任,会更加自尊,自爱,自强,同时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因而这些学生也就易取得教师期望的效果。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存在负面情绪,则学生也越来越糟,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1]有的老师总觉得有些班级好,有的班级差,有的班级好教,有的班级不好教,其实一旦老师抱有了这种想法,就会出现所谓差班越来越差,越来越难教。根据罗森塔尔效应,如果教师希望在口语课堂上,学生能够有积极的回应,就应该以相同的积极态度对待学生,正面看待学生的活动。其实在口语课上,并没有所谓好班差班之分,在口语练习时会发现各个班的风格各不相同,也各有其优点,因此在课程设计时,教师就可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自然会有十分良好的口语课效果。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为了起到正面强化的作用,口语教师必须在行为以及个人心理上进行相关的调整,多使用正面积极的表情,动作以及语言,同时心理上必须确定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分析不同学生的各种优点,多关注优点,强化学生口语自信心以及正面关注学生,量体裁衣,根据学生优缺点制定相应课程安排,以达到增强学生口语自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胡冬梅,汪卫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0(14).

[3]杨宇艳.浅谈高职学生英语口语教学[J].大众科技,2010(7).

精彩课堂:英语教师的不懈追求 第11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精彩课堂 追求

新课程教学理念已经深入广大教师的心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众所周知,学生不仅是教育的起点,而且也是教育的归宿。因而,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树立创新意识。笔者曾赴杭州参加了浙江省名师名校长教学风采展观摩活动,听了九节精彩的英语示范课,深刻地感受到英语课堂教学的精彩之处。上课的名师通过精心的预设、巧妙的生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演绎着一系列精彩的教学片段,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学会了真知。虽然名师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尽相同,但这些精彩的课堂却有着共同的元素。

一、寓情感于精彩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应该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感受知识、理解语言、运用知识,使学生在语言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语言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的过程。

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上的一堂课外阅读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上课一开始,这位教授就满怀激情地高歌一曲《My future is not a dream》,是由中文版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改变而来。熟悉的旋律立刻引起了全体学生的强烈共鸣,学生们也随着音乐的节奏跟唱起来。这堂课在歌声中拉开了序幕。这首歌曲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情绪高涨,为学生们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并且还为引出下文做好了铺垫。由dream这个单词引出一个问题:What would you like to do in the future?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这位教授罗列了学生的各种回答,巧妙地引出与本节课有关的话题:Sailing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虽然这篇文章篇幅较长,词汇量较多,又是说明文,对初三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教授通过层层铺垫、循循善诱,让学生在猜测词义后很快地理解了文章,并找出了每段的主题句。在这过程中,教授又不断地渗透阅读的策略:即要求学生们把目光集中在每段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上,在文章中把一些关键词和关键句用红线画出来。一篇深奥的阅读文章,在教授的层层剖析下,一个个问题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迎刃而解。这位教授用自己的激情感染着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吸引着学生,课堂上不时高潮迭起,赢得听课教师的阵阵喝彩。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这节课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初中英语教师上好阅读课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二、寓鲜活于精彩的课堂

对于初中生来说,其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理性思维往往需要感性材料作为支撑,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所以,成功的课堂总是力求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讲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 Section A《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展示的教师最为精彩的是把英语课堂带进了生活。教师拿来了一些水果和一台榨汁机,在课堂上当场制作a banana milk shake。教师一边演示,一边引出单词和句子First peel three bananas. Next cut up the bananas. Then put the bananas and ice cream into the blender. 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 Turn on the blender. Finally pour the milk shake in a glass. 榨好果汁以后,又让学生当场品尝美味可口的香蕉奶昔。学生兴致高昂。接着又让个别学生上台演示,制作an apple milk shake。台上的学生演示各个环节,台下的学生用英语说出各个步骤。这个活动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体现了英语教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笔者由此感悟到:作为立足三尺讲台的教师,既要是一名好演员,又要是一名好导演;既要有一定的知识积淀,更要具备完美的教学艺术底蕴。这是学生的需求,更是教师的追求。

三、寓创新于精彩的课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精彩课堂的关键。对于教师来说,创新课堂的目标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善于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的能力。

一位教师在上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 7 Section A《Where would you like to visit?》1a—2c中,生词的引出和巩固设计得相当完美。教师首先呈现出一幅对杭州学生来说非常熟悉的风平浪静的西湖画面,接着提出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West Lake?自然地引出peaceful这个单词。又用各种生动的画面引出Jiuzaigou is a fascinating place. Sanya is a relaxing place. Huashang is a thrilling place. Hongkong is a touristy place. Museum of West Lake Expo is an educational place.这样直观地引出了五个形容词。又抛出一个问题:Can you tell me other places of interest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继续呈现新的画面介绍了Niagara Falls、Florida Beach、Hawaii 和 the Amazon Jungle。面对这么多陌生的新单词,对学生来说一时有点难以接受。这位教师恰如其分地编了如下一个琅琅上口的chant:Colorful peaceful somewhere beautiful / Fascinating exciting somewhere interesting / Interesting fascinating Florida Beach’s relaxing / Relaxing fascinating the Amazon Jungle’s thrilling /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go? Hawaii,Mexico or Niagara Falls? 通过这个韵律十足的chant,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这些新单词全部串联在一起,不但巩固了本节课的单词,更使本节课的教学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四、寓趣味于精彩的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而,教师应力求挖掘材料本身的趣味性,将知识用趣味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课堂生机盎然,趣味无穷。

在讲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第七单元Section B 3a《Just for fun》中,一位省特级教师把《Just for fun》中大量的含有双关语和脑筋急转弯的对话作为开场白。这一别出心裁的环节,激起了学生的兴奋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例如:

A: What animal is the smartest?

B: The big that nose everything.

A: Why are people working in a watch factory very funny?

B: Because they are always making faces.

A: Why is a river so rich?

B: 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A: Why is it so difficult to start a baseball game in the daytime?

B: Because bats like to sleep in the daytime.

A: Why do people feel stronger on Sunday and Saturday?

B: Because all the other days are weekdays.

……

通过这样的10个小对话,不但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把握了知识点的学习。又通过两个问句Are you interested in these sentences? Are you interested in traveling? 为学习3a的一篇阅读材料《Make a trip》引出了话题。展示者把《Just for fun》作为一个单独的内容来上,并把它关联到本课时要学的内容,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种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环环紧扣、一气呵成的教学手段,值得我们借鉴。

杭州之行,收获颇大。名师们巧妙的教学设计、灵活的课堂机智、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使笔者由衷地赞叹。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有情感的、生动的、创新的、趣味的课堂是学生们所喜欢的,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所孜孜不倦追求的。

[参考文献]

程晓棠《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上虞市春晖外国语学校)

英语教师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第12篇

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 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 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 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 多学习语言规则, 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 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 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 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 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二、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 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让他们在学习和适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英语语言是一门不断发展的语言,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英语教材只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媒介, 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融入英语的海洋, 跟上英语发展的步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要时常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随时把鲜活的英语输入教学, 让学生能够感受英语, 能够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 自己动脑思考, 动口表达,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如果学生的情感、动机能够得到充分调动, 他们的聪明才智就能充分发挥。只有让学生亲自参与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创造条件, 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中。引导学生结合语境, 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进行自我评价, 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三、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友好、民主的, 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老师应努力使自己全身心地融于教材、融于课堂、融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和谐气氛之中, 我一直以来, 延用了“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的古训。以真情教书、以真情待生、以真情赢得学生的信赖。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 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 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 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知识和技能的兴趣。而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评价可以使学生认识自我, 树立自信, 有利于反思及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 评价或采用测验及非测验形式, 平时重视形成性评价,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改进的成绩, 及反映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进行及时的评价, 如有口头评价、等级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法, 为此, 我制作了各种各样的激励贺卡, 适时给予鼓励及表扬。充分发觉学生的进步,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自我提高, 测验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 侧重于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 尽力减少客观题, 增加主观题, 通过评价, 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和不足, 明确努力方向。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且不能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而多种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不同兴奋点, 抑制大脑疲劳。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教学方法的运用有了广阔的天地。无论哪种教法, 其基本出发点是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应当是学堂, 是学生学习的天堂。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英语学习的特点决定了讨论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意义。英语课的讨论法应具有更广泛的内容, 更自由的民主气氛, 不但可以讨论本课的问题, 而且可以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见解, 而讨论课是在考验老师对整个课堂的驾驭能力,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 经常有学生在讨论课时不用英语, 或者说与本堂课毫无联系的话题, 这需要老师时常督促。

六、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一直以来, 中学英语教师的语言知识能力要求不高, 认为中学英语简单, 不需要太好的语言功底, 只要有良好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了。其实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同样英语作为人们最广泛的交际用语之一, 更是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如果我们的英语教师故步自封, 不求进取, 那么不但自己的语言知识很快陈旧落伍, 误人子弟, 而且会被时代所淘汰。

总之, 作为英语教师, 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热情, 不流于形式, 不断创新, 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摘要: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多种能力的主要渠道。随着英语教材的不断更新, 大量新词汇的涌现, 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无疑对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习兴趣,教师素质

参考文献

[1].孟春国.英语课程改革中情感教学的实施.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4, (7) .

[2].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中国和平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当代文学创作的群众性下一篇:信息平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