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实践范文

2024-05-05

高等教育实践范文(精选12篇)

高等教育实践 第1篇

一、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当代语境与范式创新

(一) 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当代语境

首先, 当今时代是以网络信息技术和便携式智能终端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使全球化呈现出扁平的微型化特征。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时空范围原本在现实的物理世界中受交往工具和通讯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现在因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横空出世”和快速发展与应用而不复存在。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终端直接打破了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交往障碍, 其具有的自由性、智能性、便捷性和全球性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模式, 使人们能够在扁平的、微型化的网络信息世界中更加自由、快捷和高效地进行交往活动。其次, 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和全面发展在为人们提供丰裕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引发了人们深层次的价值观念的变化。伴随着我国深刻的社会转型和秩序变革, 在价值观念主体意识的支配下, 平等交往已然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价值共识之一。第三, 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和快速发展, 使高等教育与整个社会系统之间的交往联系变得愈加密切。高等教育已经从最初的象牙塔融入并处于整个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与高等教育相关的主体也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态势, 呈现出异质性, 其利益诉求则呈现出多样性。总之, 如今是越来越多的有着平等交往意愿的交往主体, 凭借着便捷、高效的交往方式与方法, 怀着对高等教育寄予的不同期许, 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不同的利益诉求。满足不断增多的诸多主体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期许与诉求是当代高等教育哲学必须面对和回答的现实问题。在回答这一现实问题的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 有必要了解并掌握反应不同主体期许与诉求的高等教育哲学。无论持哪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主体都会与持其它高等教育哲学观的主体通过高等教育产生关联。高等教育哲学的现时语境呼唤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范式创新。

(二) 高等教育哲学研究的范式创新

高等教育哲学研究要不断克服思维方式的惯性, 敢于反思、批判与创新。批判不是非此即彼的, 而是既非此也非彼的辩证批判。能否将多元高等教育哲学观融合, 恰当表征高等教育哲学体系及其特征呢?任平 (1999) 在《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一文中给出了一个颇有价值的哲学研究视域:“展望21世纪的哲学走向, 学界无可回避地面临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什么将成为中国与世界多元哲学交汇的中心视界或主要趋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将可能成为21世纪的哲学主导范式。”[4]“所谓交往实践, 是指多极主体间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 (的) 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的物质活动。而交往实践观, 即运用交往实践来反思和把握人类社会的观念……”[5]。“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是21世纪的哲学主导范式, 更是高等教育哲学的主导范式。这里尝试给出在交往实践观下对高等教育的认识:交往实践观下的高等教育是指诸主体通过反思和把握高等教育领域里发生的事实和思想, 改造或变革与高等教育活动密切关联的客体中介, 实现多重整合与多向建构并结成多维网络关系的实践活动。具有客体中介属性的高等教育在交往实践中是作为一种对象化的中介或中介化的对象而存在的, 与高等教育活动相关的客体中介是指高等教育主体改造或变革的高等教育的实践对象, 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作为对象化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是诸主体认识、改造和作用的对象, 而作为中介化对象的高等教育又是交往主体与另一极交往主体价值关系存在的纽带。高等教育诸主体是指与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的个体或群体, 如:政府、高校、社会、学生等。高等教育诸主体之间存在着纷繁复杂的交往实践关系, 诸主体内部诸要素之间也不断地解构和重构着复杂的交往实践关系。“交往实践是一个‘主体-客体-主体’的三式结构, 其中每一个主体都直接面对客体中介, 因而多元主体可以对峙而立, 使之在逻辑上成为可能。”[6]这种交往实践观有利于克服传统实践观的“主体-客体”两级模式, “主体-客体-主体”的三式结构是高等教育对象化活动和交往实践的有机统一, 用这种结构模式可以更真实、更科学地反映和概括高等教育诸主体间在物质和精神等方面存在的交往实践和双向及多向的互动过程。高等教育任一相关主体都可以与作为高等教育对象化的客体中介构成主客体关系, 诸多主体可以同时通过高等教育对象化的客体中介联系起来, 形成“主体-高等教育”、“主体-主体”的双重关系的统一。走向交往实践的高等教育哲学可以统领多元的高等教育哲学体系, 使之趋向新的“最一般”的高等教育哲学。

二、交往实践观下高等教育的质性分析

(一) 多极异质性:交往主体的质性规定

高等教育的多极异质性是指在高等教育这一交往实践活动中共同作用于高等教育的操作者和交往者是不同的。高等教育多极主体是与高等教育相关的利益个体或群体, 他们彼此之间存在差异, 并通过高等教育实践不断达成自身的自我重构, 形成独具个性的多极主体形态, 这种多极主体形态不仅有类别上的差异, 还有层次上的差别。

目前, 我国与高等教育这一实践活动客体中介密切关联的主体主要有: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等。政府主要代表公共利益诉求, 以政治论为主要哲学基础。高等教育具有培养解决国家和社会复杂问题能力的人才和服务社会的功能, 政府也将高等教育作为政治的一个重要分支来看待, 认为高等教育是维护和巩固其领导地位的知识之翼。社会主要代表公平效益诉求, 以道德论为主要哲学基础。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政府自我服务和自我维护的需要, 它也是一种从公众利益出发, 获得新知识以改进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的方式方法。高校以追求真理为主要诉求, 以认识论为主要哲学基础。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研究高深的学问, 因为“高深学问忠实于真理, 不仅要求绝对忠实于客观事实, 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7]学者在要求确保他们享有追求复杂深奥的高深学问的自由, 及学术研究活动只服从于真理标准的同时, 他们也坚持认为高等教育理应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学生主要代表人本诉求, 以人本论为主要哲学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强调意识形态建设的工具价值而遮蔽其人本价值的倾向, 片面追求意识形态建设需要, 刻意强调集体意识与思想统一, 忽视高等教育学生主体的个体意识与利益诉求, 对高等教育学生主体的日常认知图式和精神世界缺乏了解和沟通, 片面强调“应是”的单向理论灌输, 缺乏“实是”的思想引导和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现实关照, 漠视高等教育学生主体真实的生活需求和精神发展需要。这种工具化的意识形态灌输教育将内涵人文和生活底蕴的高等教育要求和目标抽象为远离日常生活世界的空洞教条和政治口号, 遮蔽了高等教育本有的人文关怀和主体观照, 而代表人本诉求的学生主体对作为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是与其自身作为‘我是什么’和‘某某之于我有什么意义’这个自我肯定和现实需要的前提性基础密切关联。”[8]

(二) 社会交往性:诸主体间的共同交往

高等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 高等教育交往实践的基本结构是“主体—客体—主体”的三式结构。在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 高等教育诸主体在与具有客体中介属性的高等教育发生“主体—客体”互动关系的同时, 还受到其他高等教育主体间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主体—主体”关系的影响和制约, 诸主体对高等教育客体中介的认识和改造活动都是处于以高等教育为客体中介的诸主体的交往实践关系中。因此, 当诸主体在认识、改造和变革共同的高等教育客体中介时, 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和实现着“主体—高等教育—主体”的双边和多边的交往实践关系。在此意义上, 可以将高等教育交往实践系统理解为“高等教育主体—作为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主体—高等教育主体”双重关系结构的有机统一。

交往实践观下的高等教育诸主体通过以高等教育为客体中介的实践活动相互结成交往实践的网络关系系统。从内在结构来看, 与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相关的主体, 都以高等教育为对象化的客体中介, 形成一种对象性的“主体—高等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主体—高等教育”关系成为“主体—高等教育—主体”结构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高等教育诸主体通过共同的客体中介而相互影响和发生作用。诸主体在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改造或变革高等教育这一共同的客体中介而实现着诸主体间的多重整合和多向建构, 构成一个交往共同体。同时, 与生成高等教育多极主体系列相对应, 高等教育诸主体在交往实践整合中生成高等教育交往关系系列, 即诸主体和作为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相互之间通过进行交往实践而形成交往规范和交往格局。我国“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1计划”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上, 让更多的主体与高等教育产生紧密联系。高等教育成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活动, 高等教育诸主体通过作为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而实现共同交往, 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的社会交往性特质。

(三) 在场统一性:多极主体的和谐互动

高等教育诸主体通过对客体中介化的高等教育的不断解构与重构, 同时也通过高等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返身性不断地进行自我解构与重构。在高等教育诸主体交往实践以及诸主体与作为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的交往实践过程中, 高等教育的边界越发模糊, 交往的规模和时空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诸主体不断地多极化和异质化。任一主体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必然会切实地与另一极主体相遇, 高等教育诸主体的不断“出场”构成了不断更新的诸主体的共同“在场”, 形成了一种依赖于高等教育交往情境和实践语境的“场依存性”, 从而让高等教育诸主体与作为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的交往实践创造了一个历史的、现实存在的交往共同体。

走向交往实践的高等教育哲学可以使具有多极化和异质化的交往主体在交往共同体中相互对话和彼此交流, 并逐渐理解、认同和达成共识, 通过高等教育诸主体的多重整合与双向建构以形成一种具有合理性和合法化的交往实践规则。这种交往实践规则既要尊重高等教育客观事实, 即预设规范须尊重事物的客观必然性;同时, 交往实践规则必须对高等教育诸主体以及作为客体中介的高等教育具有价值意义, 即现实规范必须让诸主体和高等教育客体中介在交往实践中获得存在意义、生活意义和价值意义。高等教育诸主体在交往实践过程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缺少任何一极交往主体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在当代语境下都将是不完整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诸主体的交往实践必须紧扣我国差异性社会形态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 包容个性, 尊重差异, 遵循交往实践观下的高等教育哲学, 围绕自身对高等教育的实践目标, 努力达成一种处于进步和上升趋向的状态, 并在交往实践和动态发展过程中保持一种协调性、均衡性和同一性的动态平衡的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政府、社会、高校和学生等主体在高等教育交往实践中不断进行博弈, 共同影响高等教育实践活动, 使高等教育在不断失衡的调整过程中趋向新的平衡, 实现多极主体的和谐互动。

摘要:在现时语境下, “交往实践观”成为高等教育哲学走向新的“最一般”的“历史必然”, 交往实践观以洞察和融合当代多元高等教育哲学的新视野, 形成了新的高等教育哲学研究范式。交往实践观下的高等教育具有主体的多极异质性、诸主体间的社会交往性和诸主体的在场统一性等质性。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哲学,交往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楚廷.评布鲁贝克的“中心论”[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3) :1-4.

[2][7]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 郑继伟, 张维平, 徐辉, 张民选, 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7:3-352.14.

[3]张楚廷, 张楚廷教育文集 (第一卷高等教育哲学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7:6-28.

[4][5]任平.走向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 1999, (1) :53-69.

[6]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出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4.

高等教育实践 第2篇

近些年,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之一,职教师资专业技能不高、实践教学能力较弱的突出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确立了实践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是突出职教师资“双技能”(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培养。为此,学院经过多年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提出并按照“三重”的培养理念(重教师素质、重实践能力、重创新意识),以及针对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岗位“工作过程”导向的要求,构建实施了“双序列、四层次、多模块”职教师资实践教学体系(简称“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支撑“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打造了互利共赢的“三方合作”(学院、职业学校和企业)的实践教学基地及共建共管平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委员会,形成了“五位一体”(实践教学教师、学生、职业学校、企业、职业技术教育教师教育研究所)的实践教学改革运行机制,提升了“双技能”职教师资培养质量,学生的能力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及好评,并因此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下面,我们以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为例,简要介绍“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总体上分析,该体系使学生“双技能”职业能力培养具有早进入、分序列、连续化和系统化的特点。

一、双序列——教师的职业知识与能力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既具有师范教育的特点,又具有工科教育的特点,但又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混合,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与高度统一,这种结合和统一的融合点就是职业技术教育,这也赋予其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是师范教育,因此,毕业生应具备教育的基本理念,掌握教育的基本规律,学习教学教法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同时,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还具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即毕业生还必须具备与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知识和修养。

其次,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作为工科专业又具有工科教育特点,因此其仍然要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完成大量的专业实验与实训;同时,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又不完全等同于普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普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将来能够进行工程实际的设计,能够胜任工程师的工作,而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很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今后要为中职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中职学生的专业实验与实训。也就是说,在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上,电子信息工程类职教师资专业教育高于普通工科教育的要求,即毕业生不仅要掌握理论性、基础性、系统性比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是由其教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专业所具有的鲜明特色决定了所培养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应由两个“序列”构成——教师的职业知识与能力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二、四层次——由基础素质到专业、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纵向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基本素质层次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师德修养和大学生基本素质为主;

(二)基础技能层次以培养学生基本教学技能和专业基础技能为主;

(三)职业与专业技能层次以培养学生从事中职教师职业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为主;

(四)综合训练层次以综合实习和科技训练为主,突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各层次由基本素质到综合能力依次提升,能全面、系统培养学生教学与专业实践能力。

三、多模块——满足职业与专业素质要求的不同层次的能力培养

近年来,我们多次组织教师调研了二十多所工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我们感觉到,在目前的形势下,中职学校对师资的要求发生了变化,这些要求可以归纳为:

第一,由于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老教师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因此,新教师应具备当前的新技术、新知识,能根据专业发展要求开出新课,并应该获得至少一种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证书,最好能取得某种高新技术的技术证书。

第二,由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本身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那么,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不单能动手实验,还能够指导学生教学实验和实训,而且还应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因此,在构建四个层次的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了这些要求,按照不同年级课业进程分序列、分层次设计并实施了若干实践教学模块:

(一)基本素质层次包含有社会实践、军事训练、书法训练、普通话训练等教学环节构成的素质拓展模块。

(二)基础技能层次:对于基础职业技能的培养包含有现代教育技术训练模块、教育理论课微格教学训练模块;基础专业技能的培养包含有计算机程序设计训练模块、网络训练模块、工程基础训练模块(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训、AutoCAD实训等)等。

(三)职业、专业技能层次:这个层次的职业技能是培养学生从事专业课教学和实验教学能力,包含学科教学论实训模块和实验教学微格教学模块;而这个层次的专业技能的培养包含有与这个层次的职业技能相适应的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单片机实训、传感器实训、课内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和发展代表专业领域内新技术发展方向的专业新技术技能训练模块(DSP、EDA、嵌入式技术、现场总线等)。

(四)综合训练层次:这个层次的职业技能训练主要是在中职学校完成的,包括有教学实习模块和班主任实习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取证模块,学生应在这个层次取得由劳动部颁发的高级工证书;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有由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构成的科技训练模块、由学生“自主实践计划”和各种大学生科技活动、竞赛构成的科技创新模块、以及专业技术证书培训取证模块,学生应在这个层次取得在专业或行业内认可的技术工程师证书,有条件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种大学生竞赛的获奖证书。

上述各层次的每个模块既具有独特功能,又相互联系,共同构筑起“双师型”师资教学及实践能力体系,特别是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证书的获得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双序列、四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为了“双序列、四层次、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我们构建了相应的支撑平台。

(一)与中职学校、企业合作,共建共管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体系的落实离不开稳定的高质量的符合职教师资需求的校外实践基地的支撑,为此,我们基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原则,建立了学院、职业学校和企业参加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委员会”(现共有62个单位,其中有28所中职学校),明确了合作各方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实现了与企业、职业学校共建共管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合作模式,为实施“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坚实的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平台,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教学质量和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与高新技术企业合作,建立专业技术培训基地

我们与深圳英蓓特公司合作双方投资建立了集学生实验、教师科研、专业技术取证为一体的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英蓓特嵌入式技术研究中心、培训基地。将社会培训考证与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系统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综合性实验教学,在完成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组织学生直接参加考证,取得ARM公司颁发的技术工程师证书。近年来,共有三届学生参加了培训,取证率达100%。

(三)与中职学校合作,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

我们与多所中职学校合作,拓展教育实习基地的功能,借用中职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和取证工作。近年来,共有五届学生参加了高级无线电装接工的培训,有99%以上的学生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目前,我们正在和几所技师学院合作,准备在部分学生中试点开展技师(或准技师)的培训与考证工作。

(四)实施“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计划”,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及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学院在“主体参与、重视过程、合作学习”原则下,设计实施了“学生自主创新实践计划”,突出个性化培养,强调以场景模拟、项目模拟来“仿真”,并与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大学生电子竞赛相结合,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综合训练,最终使学生学用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索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经过系列改革与实践,我院职教师资实践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和完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更加稳定,实践教学改革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学生教学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等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杨金土.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8).

[2]梁卿,蓝欣.论职教教师资格制度中的三个问题[J].职教论坛,2009(8).

[3]李双雁.对我国中等职教师资培训的再思考[J].职教论坛,2008(4).

高等教育实践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意识;本科教学;培养模式

教育科学划分的大学教育分为三个部分:传授知识、培养素质和提高能力。在本科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是高等教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学习存在互补关系,但是高等教育的最终核心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21世纪教学内容和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中,国家教委指出,教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改革的目标是使教学内容、教育课程体系和高等教学方法更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被放到了重要位置。

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内涵

知识、素质和能力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人才的必备要素,培养本科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综合分析能力

它是指通过所获取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科学工程的问题,然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这种能力,学生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组织和管理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周边环境、人员进行组织和管理。组织和管理能力是人与人之间协调的能力,在科学发展的当今社会,这种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3.自我学习能力

这意味着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大学生应不断努力掌握新知识,同时具备对已有知识体系的自我矫正能力,以及将已有知识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4.表达能力

它是指表述自己思想的文字和语言的能力。人类的活动需要用文字或者语言来表达认知,表达能力可分为主观表达、客观表达和科学表达。科学的表达是专业性表达,它是表达能力的最高体现。

5.创新能力

它是在以前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想法、新的发现的能力。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创新能力就像是无源之水。但知识并不等于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结合。

三、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突破固有的教育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会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引起一系列的改革。

1.拓宽专业

课程体系的目的是要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调整专业设置。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已经过于陈旧。我们应当结合发达国家本科生培养计划并根据我国的特点,制订一套新的培养方案。当前电子信息类专业更新速度快,对应的培养方案和专业设置一定要与时俱进,与实际的社会需求相结合。

2.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我们教学领域包括两个专业: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毕业生应当掌握较全面的电子商务和信息管理的技术手段,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目前主要安排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参加企业实践、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环节。此外,我院还建立了一个高效实用的沙盘实验室。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竞赛,例如数学建模和国家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取得了很多成绩。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教育模式中应当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追踪学科的发展,结合电子升级技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该领域的前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结合教师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其中的关键点和难点,使学生有机会在科学实践研究中得到更为直观的认识,也为学生主动思考提供一个平台。

(3)给学生设计一些与项目相关的探讨主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要求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结合当前热点和难点,写一些专业性的学术论文。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论文写作能力。

(5)选择一些学生参与科研。这样可避免教师的精力浪费在简单的工作上,也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实践机会。

职业教育实践能力创新与实践研究 第4篇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高等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对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效果的测评至关重要。对“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的高职教育中,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中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这些特色体现在以下各方面: 高职教育以市场需求为依托、高职教育以技能培养为目标、高职教育以实践教学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对象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是高职教育实现与经济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职教育质量和特色的关键要素,校企合作的意义在以下三个方面有着更为突出的表现。

2. 1 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本质回归

校企合作模式倡导的“产教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职业性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原则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回归。

2. 2 校企合作模式体现了 “以就业为导向” 的办学方针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 要求职业教育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把就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切实从专业学科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本位转变,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而校企合作模式就是贯彻这一办学方针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模式可使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及时帮助学生掌握就业信息,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

2. 3 校企合作模式重构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这一模式,教育界和产业界联合培养人才,能彻底改变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基于市场需求设置,培养目标根据相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立,注重与社会特别是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相结合,课程的制定及教学的评价吸收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和指导,并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在专业设置上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在培养目标上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课程设计上以职业活动为核心,在教学内容上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还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在培养方式上淡化理论课、实训课的界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现场教学,为学生提供获得真实工作体验的机会,使学生毕业后能立刻走上工作岗位。

校企合作模式沟通了理论与实践,实现了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重构了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切实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联合,走校企合作、共赢发展之路,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 会、行业企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鲜明特色,又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更是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与企业联合, 走校企合作、共赢发展之路,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国内研究现状,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采用的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2. 3. 1“企业引入” 模式

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 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企业得到了学校在厂房、技术及技术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产成本,而学校获得了学生顶岗实习、教师参与技术开发等机会,取得了生产与教学双赢的效果。

2. 3. 2“设备共享” 模式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 企业进行生产的同时,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校企资源的互补和共享,使双方的设备兼具教学和生产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2. 3. 3“技术推广” 模式

由企业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 ( 企业产品) ,以学院教师为主体针对本院学生及社会人员开展的新设备、新技术应用培训。通过这种合作,学生获得了最新的技术培训, 掌握了先进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企业则达到了发展潜在员工的目的。

2. 3. 4“岗位承包” 模式

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院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

2. 3. 5“校企共训” 模式

将企业的内训机构引入到学院,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双方共同组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的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这种直接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培训师资的模式,使学院的课程能紧跟企业要求和技术发展,同时扩充了兼职教师队伍。

2. 3. 6“培训移植” 模式

移植跨国公司的员工培训项目,由企业提供设备及教师培训,教师取得企业的资格证书后,为企业培训员工, 同时面向学生实施“订单式”培训。通过这种合作模式, 学校不仅在设备、技术上获益,学生的就业质量也得到了保证。

2. 3. 7“实训承包” 模式

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和师资,在校内建设仿真实习场所,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同时承包学院的相关实训课程。

国外研究动态,职业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运用校企双方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合作的方式开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一个共同特点。各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都有不同名称,如美国称之为“合作教育”,日本称之为“产学合作”,德国称之为“双元制培训”,英国称之为“三明治工读制度”。

( 1) 德国的双元培训制。德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兴起的职业学院模式,坚持以企业培训为主、学校教学为辅的原则。职业学院的学生是由企业招收的具有完全中学学历的徒工,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依赖于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合同,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学校要从企业实际需要出发,开设为本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 为一般性职业技能培训、专业基本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生产见习等提供师资、设备和场地方面的保证。

( 2) 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其基本做法是,将中学毕业生招进企业,然后采取企业实际技能训练与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交替进行的方式,为企业和社会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即用一种工读交替的所谓“三明治课程”或“三明治计划”来密切企业 与职业学院的合作,具体采取的实施方式是职业教育与工厂实习时间各半的5种不同排列组合方式。

( 3) 日本的产学合作。在企业技能培训与学院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明显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而且学校的教学多半是利用工余时间,其特点是重点多放在科学研究的合作方面。

( 4) 美国的合作教育计划。以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读交替为原则。在组织实施上,坚持突出以学校计划组织为基础的特征,由学校从培养学生的现实出发,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兴趣寻找适当的企业雇主,根据企业的需要和可能提供的相应的生产实践培训场所和报酬签订合同,确定学生的劳动任务、职责、时间和报酬等,开展与企业的合作。

现阶段辽宁省的高职院校在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中开展了积极的研究和实践,校企合作的模式有以下五种形式。

举办股份制合作企业、办学机构、校内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设计工作室、各专业冠名班。这些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构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的同时,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和利益,充分尊重企业的选择,实现了学院、学生、企业等多方共赢。

随着我国经济形式的发展对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寻找适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每一个从事高职教育的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对影响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在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加强兄弟院校办学经验交流及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具有创造性的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并为高职院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在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的建设中提供参考与建议。

3 结 论

开展党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方案 第5篇

中共莱阳市团旺中心初级中学党支部

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培训工作引向深入,做好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服务群众的工作,把学习培训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观念,坚持党的宗旨,进一步增进同群众的感情,自觉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使广大党员思想上有更大提高,人民群众得到更大利益,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取得实效,根据市委和教体局党委的统一部署,结合我校实际,我校党支部决定,严格按照教体局的要求,在学校全体党员中广泛开展“十个”党性教育实践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线,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主题,着眼于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把理论学习与改造世界观结合起来,与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一次学习笔记评比活动。广大党员在集中学习和通读精读必读文献的基础上,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并择期 开展一次先进性教育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评选出优秀读书笔记,以此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学习扎实有效的开展。

二、观看一场具有教育意义的影视。学校党支部将根据教体局的统一安排,组织广大党员观看一次《焦裕禄》这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结合各自实际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先进人物的事迹,不断加强自我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带头学习并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艰苦创业的精神,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精神,牢记党的根本宗旨,永葆党员先进性。

三、上一次党课。学校党支部将结合全校党员干部思想实际,结合国内外形势和莱阳教育的发展,着眼于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全校党员上一次党课。

四、听一次先进事迹报告会。学校将邀请优秀党员为全体党员做一次事迹报告会,介绍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事迹和体会。

五、组织一次学习交流。全校党员要结合学读本、学党章,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交流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心得体会。

六、开展一次环境整治活动。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进程中最紧迫、最集中、最难办的事情,发动和组织广大党员,在突出抓好营造氛围、指标达标、办好实事、环境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踊跃参加社会宣传、环境整治和各项创城攻坚活动,着力在全市营造“创城我有责、人人做贡献”的浓厚氛围。

七、进行一次“一帮一”结对扶贫。各党支部要按照结合学习,深入开展机关党员“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与困难党员、困难教职工、困难学生等结成长期帮扶对子,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扎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广大党员在深入群众、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增强执政为民观念,加深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本领。

八、开展一次校园安全大检查。学校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学校将组织党员教师对学校的校舍、用电线路、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学校治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九、开展一次德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学生规范养成教育、法制纪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杜绝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十、开展 “党性在岗位实践中闪光”活动。学校党支部将广泛开展“党性在岗位实践中闪光”活动,把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岗位工作中。组织我校党员立足岗位,积极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挂牌上岗、服务承诺等实践活动,展现党员岗位风采,使党性在岗位实践中闪光。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主题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开展“十个”主题实践活动,是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党支部一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把主题实践活动摆上重要日程,按照有关要求,制定周密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2、明确责任,积极参与,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善始善终。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带着感情、满腔热情地积极参与到主题实践活动中来,确保活动善始善终,扎实开展。

写作升华教育实践 第6篇

我平时还有写博客的习惯,博客里全部是我与学生的点点滴滴:一次互动,一个礼物,一次成功的课堂处理,一次失败的教学行为……几年下来,竟也积累了数万字。后来,我把那些小故事加以提炼,写成一篇篇小文章,有多篇文章发表在《湖北教育》《中国教育报》上。

受益最多的还是教科研方面的写作。我在学校一直承担省级、国家级课题研究,把实践过程提升到理论层面,并形诸文字,是课题研究必经之路。在十几年的课题研究中,我写了不少于十万字的文稿,实验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研究报告,等等。这样的实践与写作经历,给了我很大的回报:编著的书正式出版,课题成功结题并获得教育科研成果奖、为湖北省教研室承担的国家级课题撰写结题报告、多篇教科研文章在专业期刊上发表、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研讨会上做报告……

我第一篇教育教学方面的文章,发表在《湖北教育》2005年第一期上。这对我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此前我没有投稿意识,虽然平时一直坚持写,但只是作为一种爱好,自娱自乐。文章在《湖北教育》上的发表,极大地鼓舞了我,写作与投稿的热情随之大增。后来,又陆续在《湖北教育》《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班主任之友》等专业刊物上发表了几十篇文章。

旅游高等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提升探讨 第7篇

一、合理设置课程

2012年2月, 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 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 增加实践教学比重, 确保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 (学时) 的15%。高校应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从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出发, 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 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教学改革, 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旅游企业的需求。高校应考虑尽早安排学生到旅游企业进行认识实习, 通过对旅游企业的参观和走访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旅游旺季期间, 安排学生到实习基地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 锻炼学生实践技能。

二、完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资源,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应该按旅游行业规范更新模拟客房实训室、模拟餐厅实训室、模拟导游实训室等设施设备, 完善科技含量较高的旅游信息系统等实训室建设, 鼓励学生多练习实践操作技能, 缩短入职适应期。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充分利用哈尔滨商业大学经管综合实践中心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和优秀的教学软件, 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商大酒店是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实习基地, 商大酒店作为旅游烹饪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2007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烹饪学院教师直接参与商大酒店经营管理, 在酒店成立实习管理部, 配合学院的实践教学管理。结合酒店经营实践, 老师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实现资源共享,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三、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一) 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

校外实践教学是对校内理论学习的补充与延续。校外实习基地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长期、稳定的实习单位, 有利于学生、学校、企业。可以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力的保障,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岗位中工作较长一段时间, 了解、掌握旅游企业的业务和操作规程, 有利于锻炼、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学校要密切与酒店、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有关企业的联系, 建立一批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和就业渠道是旅游高等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成效的关键, 也关系到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还能为教师深入企业实践提供平台。旅游企业通过接收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实习, 可以低成本补充人力资源的空缺, 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同时为企业物色优秀人才提供机会, 企业还可与学校进行横向课题合作, 更新企业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水平。

(二) 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

高校要选择专业针对性强、经营管理理念先进、经济运行状况良好、合作意愿强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的首选。高校和企业要加强协作, 与相关的企业达成共识, 找准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利益平衡点, 加强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责任感, 提升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动力, 鼓励企业尽量为学生提供轮岗实习机会, 共同建立较稳定、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应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双方要就有关实习事宜按照协议的约定行事。学生的实习地点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实习单位所在地应尽量选择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旅游业发达地区。实习单位可优先考虑国内外著名的饭店集团成员单位, 知名的旅行社或旅游景区, 使学生有机会学习知名旅游企业 (集团) 的先进管理经验, 为今后工作奠定好基础, 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

高校应注重对学生校外实习、实训过程进行监管、考核。学校应该专门安排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的组织、协调。由旅游企业安排适当的岗位以及经验丰富的行业能手对学生进行业务培训和岗位指导。学生与老师要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 应该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实习内容, 制定相应的实习计划, 做好实习的心理准备。实习单位要对学生做好短期岗前培训。指导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互动, 通过现场指导、互联网、电话等多种方式与学生适时沟通, 指导学生增强责任心, 遵守实习单位相关要求, 鼓励学生勤观察, 动脑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从容妥善地处理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积极主动投身于实践活动中, 提高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协调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收集学生对实习基地的评价意见, 并对学生进行理性的职业期望疏导和就业指导。

学校要综合考察实习学生纪律、出勤、实习证明、实习鉴定、实习日志、实习报告等, 确保学生实习的时间和质量。要求学生按实践教学计划进行实习活动, 及时填写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总结, 将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出现的问题认真记录, 方便教师及时了解、检查、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日志、总结和报告等定期批阅, 及时了解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 认真填写指导教师工作日志, 总结工作经验。实习结束, 学校可对实习期间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 颁发证书, 进行物质奖励, 并请其在学校与低年级学生进行实习经验交流座谈, 既有利于调动学生实习积极性, 又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热爱旅游行业及在旅游行业实习、就业的信心。

五、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培养一个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通过培训、深造、引进、聘用等途径, 打造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有较强实践操作技能的教师队伍。应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培训, 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学习、委派教师到合作企业锻炼, 鼓励教师兼职从事一定的旅游实践活动, 到相关旅游企业调研, 积累旅游行业实践操作和经营管理的实际经验, 科研选题与旅游企业实际紧密相联。鼓励教师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 取得相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 使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行业实际,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并胜任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

可从国内外聘请有较高理论素养、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专家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邀请旅游行业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学校为旅游管理专业师生做学术报告、专题讲座, 开阔师生视野,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近年来利用承办发展中国家酒店管理研修班机会, 举办学术报告会, 请发展中国家学员为旅游烹饪学院师生做报告, 拓展老师的行业视野与思维方式。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 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组织学生开展旅游考察、调研、策划等活动, 锻炼学生沟通能力,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如导游大赛、前厅客房实际操作大赛、旅游规划大赛、旅游英语口语大赛等。鼓励学生参加行业大型活动、社会活动、国际交流活动, 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并提升学校办学效果与知名度。哈尔滨商业大学旅游烹饪学院近年来利用承办发展中国家酒店管理研修班机会, 举办座谈会, 通过学生与发展中国家学员座谈, 提高学生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燕, 和西方, 董晓瑛.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1)

[2]陈志军, 杨洪.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 (1)

[3]方磊, 李荣贵, 文红, 宋克慧.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探讨[J].实验室科学, 2011 (2)

[4]郑慧, 于灏, 田力, 许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1)

高等教育实践 第8篇

1986年越南共产党“六大”会议颁布改革开放决议,希望通过实施革新开放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但人才匮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大力发展和大幅度扩张高等教育以培养足够人力资源,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时代要求,成为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决议提出两个愿景,一是市场导向, 二是社会主义方向。以此为基础形成高等教育现代化双轨制,并明确高等教育发展的三方向:多元化大学形式、大学自治及国际合作。[1]

(一)苏联模式向多元化模式转轨

越南高等教育体制在1986年改革前,沿用前苏联中央集权高教体制,实施中央集权培训框架、学年制课程、单科小型大学、教学与研究分离、统包统分制度等;[2]所有高校均属公立,招生指标与学科设置由教育部控制,学科单一,各高校师资极不平衡,学历师资短缺,教学科研水平低下,只有7%的青年精英能进入大学。[3]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窘境,越南政府进行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通过1988年及2005年《教育法》,确定发展越南公立和私立高等教育两大系统。1998年《教育法》(QH10) 第11条指出,“国家主导教育发展,建构多元化教育模式与学校类型,鼓励、调动并创造有利条件为私立教育发展”。第84条表明,“国家机构、政治团体、社会-政治团体、经济组织、政府武装单位及所有公民都有责任……,依据实力为教育发展贡献人力、财力和物力”。[4]

因为1998年《教育法》没有从法律上明确规定非公立大学教育及高等教育所享有的自主权, 因此,2005年《教育法》补充了相关高等教育重要规定:(1)增加有关高等教育多元化、自治及国际合作条例;(2)补充非公立大学这一全新部门;(3) 宣布除公立大学外,开放民立、私立和国际大学。允许非公立部门(the non-formal sector)、民间和外商投资高等教育,形成半公益、民立、私立、外资合作、外资投资等多种类型高教机构,同时在社会招生办学格局。[5]

越南高等教育双轨制政策是在传统和不断改进的基础产生的。受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改革开放所取得成果影响,越南改革者主张高等教育“放任制”(laissez-faire system),而保守者则要坚持国家强权。这种二元论被理解为国家导向教育市场开放的认可、国家所属多元化大学模式的接受,以及作为综合社会化社会服务一部分高等教育私有化的默认。[6]

历史证明,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这种二元制融合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特点,是平衡权力政治与自由私有化社会经济的重组,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种制度与知识技术的创新。这一改革说明,一项正式制度产生将导致其他正式制度以及一系列非正式制度的产生,以补充和协调这项正式制度发挥作用。

(二)越南跨境教育合作制度创新与跨越

革新(DOI MOI)开放政策催生了越南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强化了合作形式与效果。越南改革了合作只局限于双边或政府之间的做法,而采取政府、学术型大学、公司及组织等多边领域多种形式;教育与培训部明确了扩大高等教育国际关系的目标在于:交换思想、观点与经验,促进学术、研究与技术进步,增进人类和平、友谊与合作的双边理解。1990年,越南加入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 (SEAMEO)开始高等教育多边合作,先后与40个国家、7个非政府组织、10个国际组织和许多大学建立了正式教育联系。[7]

为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越南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法律,鼓励外国机构和外国教育工作者到越南投资高等教育,协助越南建立国际标准高等教育,促进和规范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国际合作。2001年,越南政府颁布《2001~2010教育发展战略》(第201/2001/QD号决议),首次提出跨境高等教育国际合作。2001年18号法令《关于在越南设立和运营外国文化与教育机构的政府法令》对非公立高校、外资合作与外资高校作了明确而详尽的规定。[8]2005年颁布的《关于2006~2020越南高等教育基本及全面改革》(第14/2005/NQCP号文),在第七项决议中再次提出跨境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9]为规范涉外办学,越南政府先后提出了4个法令与3个通知:2000年6号法令《关于在医疗、教育培训与科学研究领域外商合作与投资的政府法令》[10]作为第一个外国投资法的补充法,明确了外商投资教育领域三种方式和政府相关优惠政策。根据此法令,2004年20号通知《在劳动就业培训领域外商投资规定》[11]和2005年14号通知《关于2000年6号法令实施通知》, 进行了更详尽的规定。[12]2006年108号法令《关于投资法相关条款指导原则》进一步对投资指南领域进行分类。[13]

上述政策法规及制度创新为越南高校与外国高校提供了开展双边合作的规范、自由与范围,是跨境高等教育的合作基础。政府所实行的公益性机构引进私有机构、采用成本回收方式、实行大学自治等措施极大地激励了私立和跨国高等教育机 构的发展。这种改革政策通过公共及私立部门创造了一种投资教育的文化,使非公立机构需求不断增加。因为:(1)家长愿意为孩子投资私立高等教育,并有经济支付能力;(2)经济能力与投资愿望两因素为越南私立和跨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扩张提供了沃土;(3)市场竞争机制、扩大跨境教育规模和市场需求,对以后国际合作、推进跨境高教改革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4)为制度实施与推广创造了有利条件和环境。

(三)争取国际援助,遵循 WTO 服务贸易规则

如今,全球化与国际化发展与浪潮成为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的事实,在与国际接轨中,国际力量与组织在发展中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越南,国际组织,如世界银行(WB)、世界贸易组织 (WT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政府组织 (NGOs)、官方发展援助或政府开发援助(ODA,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等对越南高等教育体制的革新产生了重要作用。面对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难与资金短缺问题,改革者首先争取来自ODA引入与提供的越南政府结构调整包与配套资金,在教育方面获得WTO与UNESCO的援助。

1990年,越南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和其他联合国机构资助,在泰国宗迪恩正式加入“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大会”,这是越南争取世界组织援助和进入世界一体化的开端。1999年,越南获选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IMF)、UNESCO和其他国际组织“综合发展框架与减少贫困战略”试验国家。[14]2003年成为联合国“全民教育”试点国家,引入基本学校质量水准和全国所有学校接受UNESCO设定的质量标准。此外,越南还获得了欧洲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亚洲发展银行 (ADB)及许多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合作援助”、“和谐化援助”。[15]

2005年,越南政府加快进入WTO改革贸易相关政策与程序,实施了自由化贸易,这其中包括高等教育。按贸易服务总协定(GATS)规则,跨境教育四种形式包括:(1)跨境交付,表现为以网络大学或远程教育和函授等形式提供跨国消费服务; (2)跨境消费,主要指留学生跨国学习消费服务; (3)商业存在,指跨国建立分校或相关课程提供的消费服务;(4)自然人流动,主要是学者或访问学者跨国提供服务。[16]鉴于过去的经验,越南跨境教育主要以跨境消费和商业存在为主,越南留学生跨国学习已很普遍,跨境教育提供主要以外国分校、外国大学与国内大学合作办学及课程。

2007年,越南成为WTO成员后承诺开放经济、商业、国际法、语言和自然科技等高教领域服务。政府为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也加大了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力度,通过调整拨款与投入机制, 合并一些专科学校、建立多科或综合性大学等手段提升和整合高校教学科研综合能力,成立了河内国家大学和胡志明国家大学,打造国内顶尖高等学府,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量送骨干教师到国外进修及获取博士学位。越南政府还计划“2006~ 2020年一共投入45亿美元发展高教。2006年政府在财政、招生、人事、培养计划和内容等方面也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鼓励大学开展产、学、研及国际合作,引进西方教育思想与体制”。[17]

二、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实践

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类型多样,包含国际讲座、工作坊、国际会议、国外游学及越南大学与外国伙伴间磋商。另外,还有与许多外国大学合作的项目,如会计、大学金融、MBA等热门发展项目。[18]

(一)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实践

20世纪90年代,越南获得了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多项援助。2001年,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技术学院(RMIT,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Institute)成为第一所进驻越南的外国大学分校。2004年,它在河内开办了第二分校区;2013年,两个校区学生达6,000人, 毕业4,000人,成为全球招生最多的国际大学之一。其他外资合作机构,如台湾亚洲国际大学与河内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MBA项目与河内大学商学院、华盛顿州立大学与越南国家经济大学(2005) 等。另外,河内国家大学与菲律宾大学、顺化大学 (Hue University)与加拿大的戴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2007)等也有合作。[19]

早在2000年,越南就与10个国家签署了学历互认协议。2009年,越南与其他国家在教育和培训领域开展新型大学项目合作,签署了31项教育合作国际协议。这些新型大学项目旨在学习国外名校教育融资、先进教学理念与管理、课程开发、测试、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经验与方法。越南教育部 利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赞助的4亿美元贷款建设了4所国际综合研究型大学,希望2020年挤身世界排名前200名。其中,越南德国国际大学2008年已投入运作,其他3所将在2015年全面建成,包括河内法国国际科技大学(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ed with Hanoi and France,2009启动)、岘港日本国际大学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Da Nang and Japan)及芹苴美国国际大学(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of Cantho and America)。这几所大学均按照发达国家现有大学模式建立,在教育管理、课程开发与测试、教学评估、培训等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但需在政府法规下运作,在管理、人事、教师聘用、教材使用等方面比现有大学享有更大自治权。如初创阶段规定: 公开聘请外籍校务管理人员;50%~80%教师由国外合作机构教授担任;引进国外原版教材;10年间逐渐聘请越南本土教师,使外国教师比例下降30%等。[20]

2013年,越南教育部宣布投资1.5亿美元(US $150million)在河内建立一所国家最先进的科技大学,俄罗斯为之提供学术支持。[21]

(二)越南高校与境外机构课程开发合作实践

为使本国高等院校课程能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接轨,越南教育部选定17所大学与境外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和开发新课程,主要瞄准国家工业所需重要的科技领域。课程开发与培训项目资金部分来自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援助。

第一,整体引进和移植国外课程体系。2007年始,获越南教育部经费资助,河内科技大学(Hano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帮助下,整体植入其化学课程体系,后将之传播到越南其他大学。(1)伊利诺伊大学访问教授主持大部分新课程初始培训和教学,并通过网络在线研讨课(On-line Seminar)提供指导,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对话(Skype)工具提供虚拟办公室解答疑问;(2)强化教师培训,传授新课程的越南教师需参加3个月相关知识培训,方能主持课堂讨论和上课;(3)在线研讨课通过帮助越南教师全面接管新课程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化学讲座和厄巴纳香槟分校英语学院选修课。[22]

同样,美国布法罗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uffalo,UB)机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学院在越南中部的太原科技大学(Thai Nguy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NUT)开设了机械工程本科课程,新课程建设采用布法罗大学设计及设施标准,双方人员交流密切、加强过程沟通;同时UB还帮助TNUT新标准机械工程课程获得了美国工程技术董事会的认证。其他例子还包括波特兰州立大学(Portland State University,PSU)和胡志明科技大学建立伙伴关系,开发计算机科学课程;越南国立大学与维也纳医科大学共同开发了综合医学课程。[23]

第二,引进本科和硕士学位课程。除了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开发课程外,越南教育部还积极引进国际化学位课程,其中美国为越南高校提供国际合作学位课程最多,如休斯顿社区学院(Houston Community College)与西贡科技大学(Saig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共同启动了6个两年学制的应用科学合作学位;夏威夷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awaii)和越南国家大学(Vietnam National University,VNU)2001共同打造 工商管理 硕士学位 (MBA)课程;胡志明市国家大学(VNU-HCMC)与休士顿明湖大学、休斯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Texas)、密苏里圣路易斯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 St. Louis,Missouri)、杜鲁门州立大学(Truman State University,Missouri)等12所公立大学合作开设了“2+2”本科学位。

同时河内国家大学(VNU-Hanoi)获得了新罕布什尔南方大学(Southern New Hampshire University)提供的英语第二语言教育硕士课程(TESOL)。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国际学位课程的提供者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通过课程衔接协议,越南学生先在国内接受国际学位课程,然后转学国外留学一年或两年完成“2+2”“1+3”学位。[24]

第三,引入外资企业投资参与高等教育。积极鼓励外资企业参与教育合作领域。例如英特尔 (INTEL) 公司在越南教育部支持下设立专项奖学金以资助学生出国求学;英特尔越南分公司在越南6所大学设立了200万美元的奖学金,每年选择40名主修电子工程和通讯技术且成绩优异的大三学生到美国PSU学习两年,实行“3+2”教育模式。学生学成毕业回国后进入英特尔越南分公司工作。[25]

(三)越南高校教师跨境培训实践

针对教师发展滞后、有限优质教育资源与师资水平等问题,2000年,越南副总理阮文凯(Pan Van Khai)签发了《关于用公款在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培训公职员计划书》决议(第322/QD-TTG号文),鼓励教师到国外深造,提升高校教师整体学历与素质。2008年,越南教育部制定了一个宏伟目标,到2020年,高等教育体系中要有35%的教师拥有博士学位,预计未来10年将产生2万名博士。[26]政府计划将其中一半人送到国外接受教育和培训。截至2013年2月,“911项目”第一轮奖学金获得者已在海外和国内开始博士培训。预计到2020年将有1,000多人获此奖学金。2000年建立的“322项目”已送4,600名学生到国外深造,到2011年项目结束时,有3,000人已回国,其中1,000人持有博士学位。[27]

(四)越南学生跨境流动

越南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采取亲市场政策。近10年来,经济不断发展,9,000万人口市场与稳定GDP提升,2012年人民平均收入1,300美元。[28]根据越南政府部门估计,越南若要满足本国如信息技术、旅游、港口管理、金融和银行业等行业劳动力需求,每年需要1万至1.5万名技术熟练员工;全国人口2/3的30岁以下公民有入学需求, 每年有超过100万学生从高中毕业,而目前高等教育机构只能容纳30%毕业生,升学竞争压力显著增加。仅2013年,就有180万人注册参加大学入学考试,但只有60万人能入学,[29]入学率为30%。

许多家长为了孩子前程,便选择海外留学,因此每年到国外留学的人数剧增。据越南教育培训部国际教育开发局2012年公布的统计数据,越南赴海外留学生总数已超过106万人,涉及4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约90%为自费留学,是10年前的10倍。详见下表1。[30]

数据来源:World Education News & Reviews,2013-06-01。

越南跨境高等教育的发展,使劳动力素质广泛提升,促进了革新开放后社会经济转型。越南高等院校规模稳定,高校对财政依赖逐渐减弱。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与实践验证了制度变迁“替代”或“转变”的过程,即效率较低制度必然被效率较高制度替代。

三、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问题2

越南努力与其他国家建立高等教育合作旨在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入学需求,以适应经济发展。在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背景下,越南国际教育合作在起步,但受国内外政治经济等制约,越南教育在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质量监管与认证 体系问题

目前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教育,不论是课程开发或合作办学,都是直接照搬移植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第一,越南教育部尚未建立或缺乏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质量监管体系。如何监管外国分校、合作办学与课程教学过程与质量,如何评定学生成绩与实践考核,认证外国学历与外国机构颁发的文凭,是最关键问题。

第二,国内学生进入国际合作教育体系的准入门槛尚未确定。有些合作项目所需要的准入标准是雅思托福等外语考试,对专业知识水平并无准入要求;而且学生习惯之前接受的传统教育,对新型教育方式一时难以接受,英语教学成为最大障碍,产出结果参差不齐。

第三,尚未建立相关项目研究中心。对引进国外教育与本国经济、文化与国情发展及教育衔接与适应等问题缺乏研究。由于越南教育水平远不如发达国家,直接引进国外的教学内容,与国情、社会发展、生产与经营管理等存在冲突;全面移植会导致本国教育部门过度迷信国外教育先进性,从而渐渐丢失本土传统所固有的教育与文化, 难以保存本土长期遗存的儒家文化传统。[31]

(二)越南留学人才流失与师资激励制度问题

越南政府在提升教师素质和学历的做法似乎过于急功近利,没有深挖教师流失的症结,依据台湾学者陈怡如的调查与分析:

第一,教师待遇低,兼职普遍。[32]依据《世界教育与评论》编辑克拉克·尼可(Nick Clark)及学者林志忠与阮氏秋娟及2010年相关研究,革新开放背景下经济增长并没有给教师带来更多明显的利益,越南教师平均工资约为每月150美元,[33]硕博教师每节课分别为55,000盾和60,000盾(折合人民币18元)[34];陈怡如的调查显示,当地受访教师普遍表示,近几年虽然教师薪水每年有微幅调整,但仍赶不上物价涨幅,为应付家庭生计,教师兼职普遍。[35]

第二,高校教学与科研分离。陈怡如研究阐述,越南高校教师职称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教学为主,另一类教学与科研并重(见表2);教师职称评聘时,可自由选择其中一类提升,教学型教师评职称时只需要教师证书、外语与电脑能力证明,或是政治学理论考试高级与中级证书;因此大部分教师会选择教学岗位职称,导致高校科研水平低下。[36]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1).

第三,教师学历偏低,高职称教师负担重。[37]据2013年越南教育与培训部的统计,1997年至2013年间,在越南约有50%高等教师不具备研究生学历(见表3);[38]不少教师教学技能很有限,动手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低;有些教师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偏低,导致许多新软件不会操作,知识更新慢; 特别在课程开发能力、教材编写和撰稿环节上显得薄弱,更达不到知识创新的要求。[39]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2013).

此外,依据越南教育部最近公布的教师工作规范,高校教学与科研岗位教师工作量差异较大, 职称越高,教学时数与科研工作量要求越多。根据台湾学者陈怡如对河内国家大学工程与科技大学教师的访谈,该校教授教学时数为260小时 / 年, 副教授教学时数为220小时 /年,讲师教学时数为160小时 / 年。教学繁重无疑对高职称教授无暇科研。[40]

第四,缺乏科研激励机制,高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国外优越的研究条件和生活环境,许多精英学生出国留学后一去不复返;即使留住高校的海归,由于缺乏特殊激励机制,教学与科研无区别,多数回国教师到外校、企业或公司做兼职或管理,这势必影响校内研究工作,导致全职教师岗位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越南教育部所设计的教师培养计划。[41]

(三)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发展公平性问题

对比前几年及相关数据,笔者认为,国际合作项目使越南高等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对于满足国内庞大的高等教育需求,其国际教育合作发展仍不尽人意。

第一,高校国际发展合作极不平衡。高校数量增长基本在越南河内、胡志明市及中心城市。根据《世界教育与评论》编辑克拉克·尼可的研究,1998年至2011年越南新增33所大学(其中2所公立, 31所私立),升格院校54所,其中51所公立大学, 3所私立大学。63个省中有35个拥有大学,23个省各有1所大学,有10个省各有3所大学,而胡志明市独亨18所新大学,河内占23所,占越南20世纪90年代新增或升格高等院校43%;目前40个省及中心城市拥有大学,60个省及中心城市各拥有大专院校。2009年的150所大学共有102所分布在5个主要城市,占大学总数的68%。这意味着农村及不发达地区人口可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主要局限于5个主要城市外所剩余32%院校。在越南仍有23个省没有大学,甚至在越南中部多个省市仍没有1所大专院校。[42]

第二,城乡学生获国际教育机会不均等。从地域分布看,国际合作教育实施项目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内、胡志明市等的高等学府中。虽然河内、胡志明市等城市拥有国内经济增长重要支柱产业, 急需高素质人才来服务于大城市的经济增长,但是在越南发展落后的农村和山区,大部分适龄入学人口进入大城市高等学府要比城市人口困难得多,农村适龄入学人口要获得国际合作教育培养需要跃过很高的准入门槛。[43]

第三,越南教育部与国际教育机构合作主要集中在培养硕士博士等精英人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主要集中在几个高校,如河内国家大学博士学位人数占教师数43%,胡志明国家大学和经济大学博士学位教师数分别为21%及17.30%,而越南的大专教育和高职教育当前并没有与国外合作交流的机会,还是处在原先的水平。[44]可以说,越南国际教育合作并没有侧重于教育资源公平性。大专高职院校与国际名校合作交流机会少,国际合作教育远不能满足国内全体入学人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越南国内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四、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对我国的 启示

事实证明,越南21世纪初跨境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与改革: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其跨境高等教育发展,使越南高等教育快速跟上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步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 推进了越南高校国际化进程、更新了领导与教师观念,在课程、高学历教师培训等方面合作已初展成效,在实践中体现出其优越性;使许多年青人不出国门也能接受国外优质教育和资源,并有更多机会出国深造,教师素质学历明显提高;重点建设的高校科研成果突出;培养的人才已经投入社会服务与各项经济建设中,促进了社会经济跨越发展和高校教师素质及教育质量提高。

然而,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国外合作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越南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目前主要停留在人员流动、参与国际或区域组织、引入国外教育资源办学等初级阶段;第二,跨境高等教育合作过程质量监管与资历文凭认证体系尚未建立;第三,国际化与本土教育文化保持与发展问题;第四,相关部门没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内教育真正需求,出现国外教育直接移植与国情需求不相适应问题;第五,跨境高等教育合作中教师职业发展、教师待遇与人才流失等问题;第六,跨境高等教育合作中区域、城乡、人才培养等平衡发展问题。

实践感恩教育 呼唤爱的教育 第9篇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 不应该为自己而斤斤计较, 也不应该一味索取, 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 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 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 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学会“感恩”,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 他们心中往往只有自己, 很难想到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 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见到别人感谢他人的善行时, 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 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 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 先要学会知恩, 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 师长的教诲之恩, 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 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 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感恩教育与爱的教育是直接相连的。鲁迅指出:“自然界的安排, 虽不免也有缺点, 但结合长幼的方法, 却并无错误。他并不用‘恩’, 却给与生物以一种天性, 我们称他为‘爱’。”“富翁的杏酪和穷人的豆浆, 在爱情上价值同等, 而其价值却正在父母当时并无求报的心思;否则变成买卖行为, 虽然喝了杏酪, 也不异‘人乳喂猪’, 无非要猪肉肥美, 在人伦道德上, 丝毫没有价值了。”顺着这个思路, 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对幼小者, 对中小学生施教, 就应该怀抱这种发自内心、自然朴素、平等无私的爱去面对每一个受教育者。在这里我劝广大师生读一读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这是一部被各国公认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写的日记, 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它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 它告诉广大读者: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 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 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教孩子学会为人处世, 学会爱, 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 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

真正地做到以爱教人, 受教者当会感恩。这是生活中的自然逻辑。张丽莉在关键时刻做出的大爱牺牲, 陈斌强努力实践的感恩行动自然感动着所有有良知的人。然而在现实中, 我们时常听到、看到一些与这逻辑相悖的事情。如有的幼儿园教师虐童取乐, 如“蓝印章”“绿领巾”……2013年3月25日08:57人民网出现了令人心惊的文字:“幼儿称被逼喝尿吃鼻屎”, “两名家长分别在孩子身上发现针眼和刀痕, 声称幼儿园老师用针和刀虐待幼儿。” (来源:法制日报) ……够了!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文字, 实在教我们做教育工作的人以至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心头滴血!

试析教育的学术品格与教育实践 第10篇

关键词:学术研究,教育学术,学术品格,教育实践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由于技术理性方面的制约,人们对于教育学术品格的内涵认知有着不小的偏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部分相关学术性成果的抹杀。通常来讲,学术指的是在特定预设的前提下,学者的一种纯理论性的活动方式。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经典学科来说,这种解释是行得通的,但是对于当前更加丰富鲜明、更具特色的教育活动来说,这种理论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之间相互的理性判断,是整个教育的源泉,在这其中,又保函了日积月累的丰厚的实践智慧,基于此,如何能深刻并且全面的把握这一基本要素, 对于教育学术品格的认识以及教育实践的把握有着至关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学术研究”辨析

通常而言,学术知识从形态角度可以分为理论性和实践性两种形式,并且这两种形式都各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逻辑规范,而这也使得在而者的任何一个领域内进行知识探究的活动都异常色彩纷呈。正因为二者独特的理论体系,使得在每个分支中都存在着学科特性的差异性。但是,对于两种形式知识的智慧水平来说,二者并没有等级上的显著区别,除此之外,在为人服务以及相应的伦理准则来说,二者也没有明显的差别。一直以来,客观主义都被认为是支配学术研究的主导因素,在其思想方法的影响下,理论性和实践性学术知识之间被人为地设置了级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原本不存在等级差异的知识之间,被客观的因素随意的分成了不同的等级。从客观主义知识论的角度出发, 构成知识的三要素为信念、真实性以及证据,其认为但凡知识,必须具有普遍性、公共性以及客观性,只有从认识知识的方式以及路径等角度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才可探究知识和理论的顶尖。

二、教育学术的核心在于行动

从本质的角度出发来说,教育是以文化传承的方式来促进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教育本身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品格以及价值准则,它拒绝固步自封的传统的实体性生活方式以及存在状态的片面性。当前阶段, 理性的工具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本身的学术性带来了诸多的困扰, 传统教育的生存方式已经被严重的扭曲,越来越多的标准化以及模式化开始干涉到教育本身的探究活动以及文化品格的培养过程中。教育学术的内核在于行动,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才可以体现其本身的价值,而这,也是教育和纯粹的知识性活动之间的显著区别。基于此,为了更加直观、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学术品格,行动的再认识过程是其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对于其自身发展状态特定的设计以及规划对于其自身的价值是无以取代的,而在这其中,行动又是其中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能将这种价值发挥到极致的关键因素。教育活动自始至终都不能脱离了人这一对象而独自存在,离开了人这一主体,教育便无从谈起,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教学以及更具特色的个别教学,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对双方的发展产生影响为存在条件的。教育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平面化的活动,而是在行动过程中,对双方产生影响的具有鲜明价值导向性的活动。

三、理论和实践统一于行动之中

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每一种教育现象的出现都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情境,任何普遍性的理论,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之下,才能够诠释和解说的更加具有说服力、更加准确。就教育而言,其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探险性,这种探险性可以看做是由教育的内在价值而引导产生的实践性活动,其价值实现于具体的活动和情境中。国外著名学者犹如杜威曾经说过,“教育即生长”,教育活动的本身有其内在的规范性和逻辑性,其整个活动的进程并不是盲目的、不可认知的,浸透于其间的内在逻辑具有生成性,不会受到外在的其他理论的干扰而改变其发展的方向。忽略了这一点,教育就会受控于异己力量,由此建构的教育理论就必然违背人的发展的真实性。

在行动的过程中,一个人所选择的活动方式往往取决于其当前所拥有的知识水平。当然,建立在行动基础上的理论和实践统一是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必须要基于一定的特殊条件的情况下,如果行动的条件发生改变,则原本产生的平衡就会被破坏,由此一来,理论和实践就会出现一定的矛盾,这就促使着理论和实践二者需要在更高的行动层面上实现平衡。一般来说,具有一定价值的教育理论往往生成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其主要作用就在于如何对这一特定的情境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和把握,在这个基础上出发,情境、理论教育以及行动者自身三者之间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行动者教育实践过程的逐步更新、积累,而非一成不变的静态的知识。教育学术这一活动过程对于行动者本人的整体思维逻辑性要求较高,在整个活动的进程中,行动者必需付出足够多的努力,才能够推进活动的顺利进行,行动者在集思广益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只有这样,在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多种偶然性因素才可以通过行动者自身的活动本身得到实现或者提高实现的可能性,这样一个过程的进展,便会使得教育具有了鲜明的学术特性。

四、如何高效的展现教育的学术性

(一)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

对于人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来说,其发展和进步自始至终是依托于人类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人类在进行日常的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往往不会受到传统教育的各种理论或者固有的规范和约束的限制,人类固有的适者生存的特性以及超越现实关系的本性使日常教育实践蕴含着教育的睿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类面对复杂的环境,提供了合理、科学的逻辑思路以及思考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更加自如的实现生活得更美好的理想。为此,当前阶段,若要展现教育的学术品格,适时的将传统教育的理论推广转移到以情境为依托的具体的日常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刻不容缓的。

(二)从生活的立场出发选择教育方法

教育是情境性的活动,而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学术品格以及实践意义的活水源头,生活过程中情境性的个色各异直接决定了其整个人类的教育活动过程并不是单调的一层不变的。生活的固有法则在于如何抛开固有套路的约束,而用于探索新的生活,以使得自己生活的更加美好和充实。生活本身的丰富程度以及形式内容都是其他活动不能望其项背的。 在具体的生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教育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和教育效果的可控性,而不能被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过去那种单调乏味的教育模式所禁锢。教育实践的目的在于如何要基于特殊的生活立场,始终保持教育过程与生活进程的同步性,在具体行动的过程中探究其内在驱力,而不是抛开生活而空洞的依托之前所固有的教育活动。

(三)充分认识教育过程中的概率性和偶然性事件

教育的实践过程来源于生活过程中的各种层出不穷的环境变化,影响情境的因素根据所处环境的不同也是不尽相同的,各种偶然性亦或者概率性事件的出现都可以看做是教育实践活动本身为教育学术过程自身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基于人这一社会群体的特殊性, 人类本身就是在具体行动的过程中,通过活动进行进程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不断的产生体验、促进自身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获得不同阶段对生活的不同理解、逐步形成一个人独有的生活品质。每一个基于情境性的行动中都或多或少的蕴含着实践者的智慧和情感,这些都是教育实践需要特别予以关注和捕捉的方面,也是教育学术的核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意义上的理论重心转向为基于情境行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是教育学术品格的关键所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依靠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的教育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和优化教育的学术品格。因此,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我们要立足于当下的生活,选择合适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式,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正确认知教育的学术品格。

参考文献

[1]胡良孔,等.文献检索与科学研究方法[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12.

[2]安德鲁·皮克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172.

[3]约瑟夫·劳斯.知识与权力:走向科学的政治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6.

高等教育实践 第11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国际化 现状与困难 实践策略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09.044

一、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理解

高等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却并不统一.笔者在所掌握的材料的基础上,综合几种研究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世界相互依赖加强的背景下,各国高等教育在面向国内的基础上更注意面向世界,各高校及教育部门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相互同化的过程中不断自我改革、自我完善及自我发展的一种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式呈多样化,德国学者Dirk van Damme 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当前主要有以下形式: 1、学术的流动; 2、教师的流动; 3、课程的国际化; 4、合作办学或在国外办分校; 5、大学合作研究; 6、相互认同协议, 包括一国大学授权国外大学颁授本校学位、建立姊妹学校和学分互认等; 7、大学交流网络; 8、远程教育等。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极为广泛,北京大学陈学飞教授认为: 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1、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2、国际化培养目标; 3、国际化的课程; 4、人员的国际交流, 包括学生的国际交流和教室的国际交流; 5、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 包括国际合作研究、校际合作研究、研究人员的交流、通过国际学术会议交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学术信息交流; 6、教育资源的国际共享。

二、内地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地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意识增强,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支持和保障高等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在教育“面向世界”方针的指导下,内地新时期的高等教育以多种方式开展了对外交流与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縮短了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内地高等教育国际化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

(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现有的高等教育资源显得严重不足,需要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步伐,从政府以外的资源配置中获得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

(二)、我国传统大学制度和世界主流的先进教育办学理念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通过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进一步树立内地与国际接轨的教育理念和大学制度。

(三)、各高等院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够.1998 年8 月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颁布之后,高等院校正在逐步朝着在政府宏观管理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办学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但高等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合作院校选择、专业项目确定、人员出国等方面的干预太多。

(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平衡。

第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和速度都明显优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第二,院校发展不平衡。在我国施行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后,传统的名牌大学得到进一步支持,尤其在财政方面得到了教育部和省政府的双重资助。第三,学科间发展不平衡。据统计,近几年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的出国留学人员,70%集中在通信与信息技术、农业高新技术、生命科学与人口健康、材料科学与新材料、能源与环境、工程科学、应用社会科学等七大领域内。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协调的问题尚未解决

本土化是国际化向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转化的过程。随着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是采取拒绝的姿态保持本土文化,还是认同或有选择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发展本土化?有两种较为鲜明的观点:1.拒绝国际化和本土化:因为上个世纪的殖民战争,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尤其是高等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我国部分学者无法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之间进行的交流与合作,阻碍了高等教育国际化及本土化的进程。2.认同国际化并融合本土化。该观点全盘否定本国民族的“传统”,以西方的思想和范式取代本土化。学者徐小军认为,对任何一个国家地区民族而言, 都存在着经过历史沉淀积累形成的有别与其他国家地区民族的传统特质, 这是本国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国际化过程是为促进本土的高等教育传统的洗练、延伸,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结合。

三、内地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一)、学校的品牌缺乏对国外学生的吸引力。相比发达国家,我国内地的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还比较低,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著名学府外,大部分高校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缺乏品牌影响力,这直接导致了内地高校在国际留学生市场上没有什么吸引力,留学生输出和输入存在严重的“逆差”。

(二)、学校所在的区域本身对外开放程度的局限。当前内地东西部之间和各省市区之间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均衡,甚至是同一个省市区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的不均衡,也决定了处在不同区域的高校在国际化方面面临不同的“命运”,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在资金、政策、吸引力等方面往往处于劣势。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所需要的政策导向与支持尚不健全。内地当前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还是以政府为主体。但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要在复杂的市场上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高校必须成为竞争的主体,拥有自主决策与行动的权力,这就需要理顺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扩大高校自主权,尤其是对外交流的权力,而政府的作用更多应是宏观指导、咨询服务。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非市场因素的干扰过多,使高校丧失商机,降低竞争力。虽然《高等教育法》赋予了高校一些新的权力,但在真正落实上尚缺乏配套的政策导向和支持。

四、内地高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方向与策略

(一)、内地高校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应坚持的方向

(1)着眼于加大体制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教育市场的发展与其他领域的市场化进程相比,进展相对缓慢。这与实际工作中政府的管理观念的转化相对滞后不无关系。对于高校来说,仍在相当程度上依靠政府及其管理部门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越位管理,使得高校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难以确立。因此必须加大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体制改革,在外充分树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形成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投入市场运行;在内确立合理的人事分配制度和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办学效率和效益。

(2)立足实际,加强引导,分类分层推进。要做好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划,但这个规划不是一刀切或者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在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指导下,按照国家——地方——学校进行通盘考虑,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更主要的是地方政府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按照学校的层次及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提出适合地方特点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国际化目标和参与措施。

(二)、内地高校应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策略

(1)确立国际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入TWO后,我国对教育服务贸易作了承诺,表明我国教育将直接融入国际教育中,直接参与国际教育的竞争。教育竞争的根本在于人才的竞争,因而在培养目标上,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树立世界公民意识,同时加强外语能力、交际能力、专业知识和素质及管理经验的教育,尤其是培养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把握国际政治、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高层次人才和符合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劳动力。

(2)实施课程国际化,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我们必须参照、借鉴国外高校的科类和专业结构的设置,深化我国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国际化。在课程内容上,除一些反映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知识、技能等特色的课程和涉及意识形态的课程外,应紧跟现代科技的最新发展更新课程内容,采用国际通用的统计方法和评价标准,使用国际通用的国际术语,与国际接轨。鼓励高校选用进口原版教材,尽快缩短我国在某些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畅通交流的渠道。

(3)办学观念与国际接轨。WTO的服务贸易规则很清楚地表明,高等教育就是产业,是社会投资和消费的重要领域,可以创造产值和形成利润,大学可以把自己的学历作为一种商品出售。因此我们必须调整办学观念,树立教育产业、教育市场、教育经营的观念和高校品牌意识,与国際办学观念接轨。依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效地对高等教育进行经营,合理配置资源,讲究投入产出效益,提高竞争力。

(4)引进海外人才,吸引留学生回国,迅速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可以利用自然人流动不受限制的条件,大力引进海外的杰出人才,积极拓展和充分利用国际学术空间,并继续通过多种形式吸引留学生回国,通过他们高水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完善学科建设,带动整个师资队伍迅速提高水平。

(5)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法规,建立相关部门和组织,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迅速发展。政府应根据现有的法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制定相应的相互衔接的法规和操作规程,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法律依据。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建立健全相关的部门和组织,对高等教育国际化活动进行组织协调和专门研究,使专业和课程内容国际化,师生互换与交流、学分互换和学位等值、校际合作与共同研究等一系列活动具体化、标准化、系统化。

(6)实施走出去战略,占有国际教育市场。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既要把国外优于自己的或对自己有启发借鉴意义的资源引进国内,也要把有自己的特色的、有竞争能力的教育资源输出到国际社会中,去参与国际教育资源的竞争。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教育服务贸易规则,向国际社会输出我国的传统学科,如汉语教学、中医中药等,利用我国学费低、本科教育扎实的特点,更大规模地吸引境外学生来华留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充分发挥理工科教育的比较优势,主动走出去与外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

五、结语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国际兄弟院校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地高校正面临不可多得的发展环境。内地高校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迎接挑战, 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吸取经验教训,调整策略,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实现历史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佟晓丽.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对策[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05, 6(2) .

[2] 徐小军. 国际化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本土化发展[J]. 高等农业教育, 2005 ,(12) .

[3] 黄进,胡甲刚. 国际化·现代化·本土化—新世纪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3, 1.

[4] 陈学飞. 高等教育国际化: 跨世纪的大趋势[M]. 福州: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5] 王海燕.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与实践—论美日欧盟诸国及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J]. 北京大学学报( 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 教育学研究, 2001.

[6] 陈学飞. 国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探索[M].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8.

[7] 彭未名. 国际教育交流与管理[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8] 王一兵. 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网络化和法人化—国际比较的视角[M].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基于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实践课程开发 第12篇

对实践课程的开发可以解释为:解决现有实践课程开发理论所存在的问题以满足实践课程的要求, 实践课程开发研究为实践课程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通过研究开发和设计的原理以及各种可重用的技术来尝试解决世纪的教育教学问题, 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理解教育教学规律, 以形成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独特认识的研究取向”。

高等教育学校教育目标如果一旦确定, 就应该构建、展开、研发一个与教育目标的实践课程相辅相成的体系。既要科学也得合理, 最好可以实现教育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 是一个非常灵活、非常全面的能够得到很大效益的实践课程方案。必须根据教育目标所界定的规格、层次及其职业岗位职责任务, 科学合理地组合实践课程结构、内容及其教学目标, 必须要拥有四个理念。

(一) 多元化

根据企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需求, 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使受教育者具有跨岗位、跨职业的能力。满足这种需求, 就要开发多元化实践课程。

(二) 重视实践、实训

实现能力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实践教学, 因此, 设置实践课程既要充分体现岗位资格所需要实践的内容, 又要体现交叉复合岗位和职业的实践形式, 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

(三) 前瞻性

办教育有教育的规律, 培养人才具有理念, 这就要求实践课程设置必须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作出准确分析和预测。

(四) 目的性

市场经济以盈利为主要标志, 因而势必不断引进新设备、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 而办教育很难跟踪这种变化。与其“忙于追赶”, 不如加强基础能力训练, 增强学生潜在能力, 设置基础性实践课程, 如在财会专业中, 加强会计基础知识教学, 强化财会工作的基本核算方法和基本操作规范的训练。

二、CBE模式在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CBE指的是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模式是用从事某一具体职业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以此出发来确定评估教学效果、设计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的一种实践模式与教学思想。以提供产业界和社会对培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 重点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学生。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环节薄弱, 是我国各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而CBE模式的好处, 恰在与产业界的合作密切, 产业界在开发学校实践课程中的介入程度高, 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强, 更符合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因而, 要想深化我国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就应该借鉴和学习CBE模式。

三、实践课程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 实践课程开发的必然要求

用人单位本着自己的效益来进行考虑, 多数要求面试者掌握一定的经验, 给新员工的培训又短又少, 等待着毕业的学生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最大感受是缺少实践能力的培养。现在却因为自身的额实践能力不足与自己梦寐以求的岗位擦肩而过, 所以, 大学生能够在学校的期间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已成为毕业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践课程开发的要求。

(二) 实训教学

大力加强实习资金投入, 提升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能力, 建设一批实践。实训基地, 才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真正做到学有所长, 学以致用。

实训教学可以解释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一种基本的实践课程。就现在情况来看, 想要提高实习效果, 有很多的实际困难。校外实习成为学生在校学习要历经的一个过成来说, 人们有不同的看法。在“看淡专业、重视基础”的情境下, 能够正确的认识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践课程模式对学生培养使我们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大学生应该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 发展自己的专长, 才可能满足社会形形色色的需求。现实情况既是如此, 令人担忧, 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对专业的专业术语、专业工作流程、工作范围基本不了解。

四、实践课程最重视的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基本的基础教育文化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 较大的提高学生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广泛的适应能力。

(一) 实践课程中, 每个实践课程模块也设置了核心的实践课程, 即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 学生能够借助各种仪器设备、各种实习基地, 通过接触来获取直接经验、培养技能、技巧。

(二) 我们现在的实践课大多以验证性为主, 而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性实践太少, 学生即使参加, 兴趣也不浓。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若加强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则应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实践教学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又要求我们积极改革。

摘要:高等学校实践课程的开发, 要根据所选学科相关的教学活动和内容进行修订、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 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需求分析来选择实践课程目标, 再以最终实现实践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实践,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中国CBE专家考察组编.CBE理论与实践[Z].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所印制.

[2]余祖光.职业教育改革与探索论文集[C].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刘春生等.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语文课前活动下一篇:署名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