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活动范文

2024-05-05

语文课前活动范文(精选12篇)

语文课前活动 第1篇

学生的课前活动, 我已经坚持了八年。大多学生反响很强烈:在校的中学生, 兴趣浓厚, 他们找到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在校的大学生, 信心十足, 良好的口才使学生干部中有较多他们的身影;走上岗位的老学生, 则心存感激, 得体的语言给他们的能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那么, 如何组织、开展课前活动呢?

课前活动, 即上课后把最初的3-5分钟交给学生, 让1-2个学生走上讲台说话, 下面同学认真倾听、参与的一种活动, 可以按座次, 也可以将学生说话顺序上墙。依据学生听说水平, 分若干步开展活动。

根据我校的班容量大 (每班60多人) , 听说能力水平差的实际, 我每节语文课前有两个学生上台活动, 一般二个半月为一轮次。

一、佳作欣赏

听, 是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挖掘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一种手段。在授课时必须幽默风趣, 语感讲究抑扬顿挫, 时时以表演者的神态吸引学生, 有助于孩子们在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 更有助于孩子们记忆力的增强。多听, 促使学生能接触较多的材料, 获得更多的信息,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的高一新生, 听说能力很差, 宜采取这种说话方式。首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从《语文读本》, 报纸、杂志等摘抄佳作、佳段, 让学生走上讲台, 声音洪亮地把它推荐给其他学生, 台上台下共同欣赏。学生还可用一二句话说明自己喜欢这段文字的原因, 发表自己的看法。它的难度较低, 只要学生在课下作好准备, 便能获得掌声, 更能使学生走出羞怯的影子, 锻炼胆量, 增强信心, 体味成功。

二、演讲

我首先利用作文课介绍演讲的定义、要求、语言特色、注意事项等, 推荐杂志《演讲与口才》, 示范演讲。然后要求演讲的学生认真摘抄, 挑选演讲材料, 认真消化说话的内容, 熟记在心, 把它变成从自己心中流淌出的声音。学生们在讲台谈人生、倡理想、说祖国、话美德, 真正把演讲的讲坛当成学生自我教育的阵地, 在听说中规范自己、完善自己。

例如:我在授课中, 坚持进行课前几分钟的说成语意思, 并用该成语造句, 临下课时坚持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说一段话等。这样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听、说的机会, 都有组织讲话的机会。时间长了, 有了量的积累, 就产生了质的飞跃。在说的训练中, 既让学生“入境” (引导学生钻进课文) , 又让学生“出境” (引导学生跳出课文, 活学活用) , 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

高一结束时, 每名学生平均有四次上台的机会, 每轮都总结, 集中搞一次说话比赛, 并明确下一轮说话要求, 使他们逐步提高。通过课内的学习, 还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 培养他们活学活用的能力, 反馈拾遗。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培养了语感, 使他们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三、演讲加名诗欣赏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读, 教给学生读的方法, 将课内读和课外读紧密结合起来, 在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读, 使他们大量积累语言材料。古人曾有:“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的学习古训, 可见古人在学习中对于读是多么重视。高二时我可采用课前演讲加名诗欣赏的这种教学方式, 让两个学生, 一个演讲 (高一可带提纲, 高二则不能) , 另一个背诗、评诗, 学生阅读一些诗歌作品, 能极大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并自觉地向高考诗歌鉴赏题靠拢。背诵的诗歌, 时代、题材、体裁、内容不限, 背诵完毕, 可以从诗的形象、语言、内涵、艺术表现力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加以评价, 评价的难度有:读诗评———背诗评———自己评价等梯度。

四、课外练笔

写是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具体运用, 也是对听、说、读、记的具体表现,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应将读、写紧密联系起来, 因为, 读是理解, 写是表达;读是吸收, 写是倾吐, 二者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只有将读写结合, 才能将学生的听、说、记落到实处。我要求学生在45分钟内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三年中课外练笔不少于3万字。高二我要求学生每周3篇随笔, 为配合课外练笔, 检查督促学生, 课前活动便让学生选择自己的作品, 朗读出来, 学生敢想敢说, 无顾忌, 有创新, 学生的作品有的语言流畅优美, 观察仔细, 认识深刻有哲理, 描写细腻, 抒情真挚感人。佳作迭出, 使我总忍不住要问:是摘抄的, 还是自己写的。这个活动为学生们交流思想、敞开心扉、加强了解, 展示才华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另外, 在训练学生写作时, 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使他们爱写、勤于写。将写和学生的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

五、才艺表演

这种课前活动高三后半年使用效果会更好。高考冲刺阶段, 学生们生活在题海之中, 生活枯燥, 没有体育、缺乏娱乐, 为了缓解情绪、调节神经, 才艺表演的活动无异于闷热暑天的一丝凉风。每节语文课前, 两个学生自由说话:朗诵、演讲、讲故事、说笑话、谈逸事, 唱歌、吹笛、跳舞、弹琴、展示书法、绘画作品、表演小品、打拳等。从“大语文”观念来看, 这是最佳的学习方法, 千万不要小看学生, 他们的潜力无穷, 使我也受益匪浅。

自从开展课前活动以来, 我认识到, 活动形式不能一成不变, 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做不断的调整, 多听听学生的建议, 多观察、多思考, 循序渐进。不要有顾虑, 不要怕学生刹不住车, 过多占用课堂时间, 不用担心教学成绩滑坡。实践证明, 学生听、说能力增强了, 读、写能力便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 学习成绩便有强有力的保障。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需要, 爱护学生的好奇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艺的能力, 将新课程标准中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摘要:语文教学中, 必须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需要, 爱护学生的好奇性,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艺的能力。将新课程标准中不同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语文课前活动 第2篇

武威第十四中学李国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总目标: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生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笔者认为搞好课前演讲便是走好口语交际教学的第一步。但语文学习历来都讲究“积累”二字,“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蹴而就”显然在这门学科中是行不通的。“课前演讲”普遍存在“热闹有余,收获不大”的现象。为消除弊端,使“课前演讲”真正发挥作用,笔者认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分年级进行训练最为关键。课前演讲内容也应像作文训练一样,要有一个整体计划,从学生进校到离校,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演讲中知道从何说起,有话可说,并在各个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收集资料以及演讲技巧和方法的指导。

一、七年级演讲内容

1.自我介绍。学生刚进校,彼此之间都很陌生,需要进行相互了解,作个自我介绍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在自我介绍时,老师要提前告诉他们介绍的内容,方法,并要求他们尽量做到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特点,有个性,要富有吸引力,在你的介绍后让大家都能记住你,切忌人云亦云。

2.优秀演讲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演讲的材料必须有质量,因为它要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初学者不妨采用“拿来主义”,将他人的与本次主题相吻合的优秀演讲稿“拿来”,与同学分享。这样与人与己都是学习的良机。

3.典故或成语故事。典故是指那些常被后人使用的、来自古书中的词语或历史事实。成语来自古代寓言、历史故事,它经过实践的千锤百炼,可以言简意赅而又往往形象生动地表达特定的复杂意义。学生通过收集典故或成语故事,并把他们讲给大家听,并说出成语的应用和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以丰富学生的成语知识,使听的人和讲的人都有不少的收获。这样既丰富了语言,又会得知许多典故和成语的来历,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运用起来也就自如了。

二、八年级演讲内容

1.精彩片断赏析。在读好课内书的基础上,课外的书也要学生广泛阅读,首先可从教材

上所选的著名作家的作品读起,如,朱自清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散文,冰心、巴金、老舍、宗璞等人作品,同时还可以广泛涉猎古今中外文学名著和当代文学、报刊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散文》《世界博览》《青年博览》等。鲁迅先生曾说:“大可以看各样的书”这样正“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密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把在平常阅读中最喜欢的精彩片断或文章背诵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学生精心选择的文章,有的能深深地打动学生们的心灵,从中受到启示,激起学生们做一个高尚的人的愿望,感觉到生活的美好,社会的美好,人性的美好。人人心中有美文,能写不好作文吗?

2.唐诗宋词欣赏。经典的诗词传承的人文意蕴令后人赏不完、品不尽。要求学生从《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诗词赏析中找自己喜爱的诗人、词人的作品,介绍作者,欣赏作品,讲析时将作品及一些重要的解释抄录在黑板上,让“听众”也摘抄好,背诵积累,一举多得。

3.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对人们的生活起着鼓励、警示和鞭策作用。我要求学生讲名言警句,讲他们最喜欢的,或是他们感受最深的。除了要讲出句子外,还要他们结合生活实例,谈认识、谈感受、谈启迪。学生为了作好演讲,选择很多的句子,进行思考、重组,从中受到不少教益,积累了知识,丰富了语言,听讲的同学也获益匪浅。

三、九年级演讲内容

1.经典散文。欣赏文质优美的散文,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渠道。朱自清、冰心、席慕容、余秋雨、宗璞、肖复兴等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舒缓清丽,短小、含蓄又富有哲理,的确可抓住契机,把握好。

2.主题演讲。教师提前一周给学生布置演讲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和素材,写好演讲稿,并熟悉演讲内容,到时进行表演。这个步骤难度较大,教师要多给予写作和演讲指导,要求学生从选择材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到命名标题,风格样式,逐项精心构思,巧于提炼;在语言方面可以层层切磋,句句推敲,字字斟酌,做到准确简练,富于表现力,尽力口语化,晓畅明白,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可谓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课前活动 第3篇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預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预习水平,是大有益处的。在实际教学中,通过“预习”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好方法。

二、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是“活动引领”模式流程的重点之一。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前预习的意义

1.语文课前预习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首先,因为预习中独自弄懂的内容,经过了积极思考,就难于遗忘。其次,因为预习中没有弄清的问题,经过了一番思考,听课时豁然贯通,会使你产生强烈的印象经久不忘。再次,因为预习中理解错误之处,听课中得到了纠正,有了正反两方面的对比,较之只有正面的认识,印象也会深刻得多。最后,因为如果预习没弄懂,课堂仍然没听懂,到专门请教老师时或复习时才彻底搞清楚的问题,经过三番五次钻研,花费不少心血,一般是很难忘却的。

2.语文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一般是学生自己独立地首次接受新知识。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因此,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阅读和独立思维的机会,一般说来,它是学生根据一定的预习要求进行自己练习的过程。这种自练,从近期目的看,是为学习具体课文作铺垫,从长远目的看,它是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独立撷取知识等能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长期坚持下去,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3.语文课前预习有利于提高听课的效率

预习是了解课文的阶段。其实质在于把学生引导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之上,提高他们学习课文的起点,从而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为高质量的教和学打好基础。通过预习,如果把旧的知识加以适当复习,就能减少听课中的困难,把精力集中到新的内容上,提高听课效率,课本中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教材的重点、难点,或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也可能是自己不熟悉的思考方法或特殊解法等。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

4.语文课前预习有利于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

学习困难的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不牢,已学的知识不巩固,因此,听课中碰到的“拦路虎”比较多,难以跟上老师的思路,课后用于复习、做作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而且不可能彻底掌握,以致愈学愈困难,造成“恶性循环”。预习可以解决以上问题扭转学习被动的局面,虽然预习用掉了一些时间,但从听课、复习和作业的效率上得到了补偿。时间一长,就能赢得一定的时间,用在回头系统地复习过去学习这门学科时没有弄懂的地方,或遗忘了的地方,从而使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成绩也相应会上升。

5.语文课前预习能开拓思路、能增强求知欲望

学生经过预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应重视语文课前五分钟活动 第4篇

一、以听能力为主的活动

有一句话叫“耳亮为聪”, 从中可以看出“听”与人的整体素质的关系。换句话说, “听”能力强, 也就标志着相应的语文水平高。“听读”“听写”“听说”“听诵”“听讲解”等语文活动都离不了听。围绕“听”, 我尝试过这样的活动:

1、听写字词。在此活动中, 我不断变换听写方式:一个词一个词的听写;一下读十个, 学生凭记忆快速写下来;同位间互相听写;学生代表给全班听写;成语接龙后让同学把印象深的或不理解的至少5 个写下来……总之, 在形式多样的字词听写活动中, 既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 也巩固的学生基础知识。

2、听读文字。包括读名言、读美句、读文章等, 拿读文章来说, 有时学生读, 有时老师读, 读后让学生或复述情节或谈感受或说印象最深的句子。通过听, 也提高了他们说及思想认识等方面的能力。

3、听生活。语文积累除知识积累外,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生活积累, 语文的实践性很强, 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 可以说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学习的外延, 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前五分钟我会设置听铃声、听脚步声、听落叶声、听雨声、听蝉鸣、听呼吸等听的活动, 然后让学生或说或写出自己的感受, 从生活中汲取语文之活水。听, 不仅是耳朵的事, 更是心灵的事。在倾听中展开想象, 让思维无障碍地飞扬,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既感受到倾听的美妙, 也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自己的倾听和思考能力。

二、以说能力为主的活动

说是指用语言表情达意, 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的过程。说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础。围绕“说”, 我尝试过这样的活动:

1、七嘴八舌说。有时候不定主题, 学生自己说, 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可以自言自语, 也可以说给其他同学听, 可以述说此刻心情, 可以对某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可以即兴演讲等。说完再找同学展示自己说的精彩之处。有时候定说的主题, 在津津有味的说话中, 学生的思想得以交流和碰撞, 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又提高了他们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2、表演说。有时候我会进行一些说方面的对决, 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诗歌朗诵、绕口令等。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 学生总能尽自己最大能力演好, 课堂气氛也不亦乐乎。

3、说说心里话。高中生的学业负担沉重, 平时大部分时间忙于作业, 很少有全班交流思想的机会, 我会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敞开心扉, 把自己最想说的话说给同学们听, 或感谢的话, 或感动的事, 或生活中的一些难题, 其他同学可以进行回应, 在诉说与倾听中增进同学友谊, 进而也增进语文学习的生活味。

三、以读能力为主的活动

阅读是一种内心的体验活动, 它是读者在阅读文本中实现审美需求的一个过程。阅读中, 鉴赏就会不由自主穿插进去, 对文本内容进行重新理解与升华创造, 在鉴赏的过程中, 读者会把自己的人生体验融入到作品的理解中, 其实, 阅读的过程既积累了语言、文化等第一手资料, 还是读者的一种特有的加入自己体验在内的心理活动。可以说, 语文积累的首要捷径就是阅读。围绕“读”, 我设置过读文字、读画面、读生活等活动,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读文字的一些做法:

自由读, 有感情地诵读自己选定的优美文字, 留出大约半分钟让同学们回味刚才读的内容;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 学生读后提炼有效信息并谈看法;同位互换读书笔记读;多种形式的读 (默读、诵读、齐读、分角色读等等) ;多种体裁的读 (小说、散文、诗歌、议论文) , 体会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多种形式的读文字活动让语文学习不再枯燥无味。

四、以写能力为主的活动

写是语文学习的一个输出过程, 是对语文积累学习的再创造与升华。好多学生一听写作文就皱眉头, 我们可以通过课前5 分钟的写作小训练激发学生写的兴趣。刚开始可以让同学们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先做到敢写, 慢慢就能写了。写作最注重的就是真情实感, 同学们都会说话, 其实写作就是把要说的话写下来而已。接下来可以定话题让学生写片段;或让学生仿写精彩句子;或读写结合, 读的过程中写点评和批注等。各种形式的写作训练既可以打消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也能让学生在写作中体会创作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语文的动力。

语文课前活动 第5篇

现代教育正在呈动态趋势向前发展,今日高考大改革,明日教材教法小改革。素质教育,轰轰烈烈;研究性学习,异军突起;创新教育,一浪高过一浪。无论教育怎样改革,都旨在倡导教育民主化,教学人本化。于是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教改浪潮,冲击着应试教育的磐石。美国一著名学者曾指出: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教学资源,把教学触角伸向生活是教改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五花八门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往往注重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和艺术性,而忽视了课前课后几分钟的效应。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充分利用课前两三分钟开展一些益智活动,有助于提高堂教学效率。

(一)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数年功。艺术家表演艺术如此,老师教学也如此,学生登台表演节目更是如此。充分利用课前两三分钟开展益智活动,可以弥补学生学习中的不足,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前奏。能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新知,能培养其“听说读写”语文能力,从而达到启智于趣、寓教于乐的教学境界。具体而言,其目的和意义主要表现为: 首先、课前开展益智活动,打破了传统授课模式,活跃了课堂气氛。

传统教学中,老师上课前的口头禅是“今天我们学习××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页”。这种新课启动方式没有精心的导语设计,没有巧妙的过渡。学生的思想还沉溺在课间喧闹之中,思维还停留在刚结束的那一学科上,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任你东西南北,唾沫横飞,结果出现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局面。而课前开展益智活动,一开始就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位置上,通过调集、激发,学生顿时把思想定格在某个问题上,使课堂首掀一个小高潮。接下来的授课则显得十分自然、默契。

其次、课前开展益智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效应,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表明:

小学语文课前预习初探 第6篇

学习作为一种认知与情感的活动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但它又因实际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不同而成为一种非常复杂的活动。从古到今有许多教育家都试图通过分析认知活动的一般规律来找寻教学活动的一般规律,而作为教学规律中的一个环节,“预习”很早就受到普遍重视了。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了解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增强听课的针对性。同学们在预习中,自己可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作为问题提出来,这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在学习中的重点和关键,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现谈一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指导的实践与体会。

一、撩起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好学的先决条件。学生如果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就会在大脑中形成 优势兴奋的中心,促使各种器官去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为参与学习活动提供了最佳的心理准备。语文课前预习面广且内容丰富,它包括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文章中重要的人、事、景、物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深度进行课前预习既可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去理解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二、指导课前预习的方法与步骤

现阶段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已经不是学到什么?而是学会怎样主动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前预习的方法加以对学生认真指导,显得十分必要与优势。

如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其方法与步骤,教师们各有千秋。有很多学生平时会去预习,但在如何预习的问题上,并不明确。怎样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预习,而且会预习,预习得更好,更有收获。我们认为在教学每组教材之前,注重引导学生领到每组"导读"的内容,预习时做到有单元训练的重点,具体步骤如下:

1、读 "读"要完成三个目标:一是初级目标:读准字音,划出不理解或不认识的生字词,利用字典等书籍自己解決;二是中级目标: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努力向有感情色彩地朗读课文方向迈进;三是高级目标:能划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进行诵读。通过诵读这些句段,可萌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情感。

2、想 "想"要练习新旧知识或联系上下文内容方面去思考,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理清文脉,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与目的,体会重点句段含着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议 议就是质疑,有疑才有思,让同学去质疑。古人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问"就是学与问的融合,学而不问就难以长进。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引导学生质疑:从课题入手去质疑。课题常常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题目进行质疑问难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文章中某些关键词句入手进行质疑。在教学中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质疑问难,能成为理解课文内容的突破口,帮助他们准确地感知课文描述的情景。在矛盾处质疑。创设认知冲突的情景,让学生主动提问,这样的质疑可使学生更加深刻去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悟。在文中的"空白"处质疑。文本中在许多地方在叙述描写上留有余地,出现"空白",这种"空白"为学生预习思考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思考的余地。学生预习时可以借助上下文中写到的内容去推测构思没有写到的"空白",或质疑施问,或批注诠释,或把"空白"补充。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想提什么?就提什么。这样可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主动研究的精神品格。

4、查 可引导学生从有关的报刊、书籍、字典、词典中去查找资料,也可以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资料。现在 孩子求知欲极其旺盛,因此,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不同的课前预习作业。例如在学习《爬天都峰》一文时,课前我告诉学生:大家登过山吗?想不想尝试登山的乐趣呢?说说登山的经过,谈谈自己的体会,描述登上山顶后所见到的风景。这样别具一格的预习作业,激发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他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和家长、同学一起去攀登上杭城郊的七峰山或石壁寨等景点,积累丰富的表象。

5、问 "问"即不耻下问。学生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或朋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问者可以从同学的讨论中,通过自己思考给自己在预习中产生的疑问去寻找答案。

6、写 在预习中可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摘记下来,也可根据课文内容去理清文脉,拟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在文中有疑处写批注,写读文有感,写自己在预习中获取的信息,为习作积累丰富的资料并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求学生学会做课前练习笔记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想方设法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提高阅读质量,更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与欣赏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与欣赏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心灵的感悟,提高习作能力。俗话说:"好记性比不上烂笔头。"读书笔记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巩固记忆,理清思路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要教会学生选用适宜的读书笔记,例如摘要式、抄录式、批注式等,还要教会学生在预习文章中作记号,画重点号、提问题、谈简介、写读文有感。读书要养成眼到、心到、手到相结合的习惯。要广泛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促使他们对课文深层含义的自主思考、理解和领悟。特别是对课文中那些含义深刻、话中有话、有言外之意及语句背后隐藏"真谛"的问题,这些我们应提倡学生做课前练习笔记。这样才会有助于积累大量的习作材料,培养他们的习作能力。例如在教学每篇课文前,要求学生预习中必须写一小段看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写的独特感受。或者读了这篇新课文后,你从文中获取到哪些信息?通过动手练习来培养学生眼到、心到、手到的良好习惯。

结语:通过多年的课前预习教学活动,笔者所任班级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质量检测亦稳步提高。实践证明,小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的指导,使他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了阅读能力,也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学生的语文素养亦得到很好的锻炼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晓文,王莹.教学策略[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语文课前活动 第7篇

一、研究目的

我校从六年前开始, 要求文史类课程在课前要有演讲, 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些年的探索中, 大部分教师以介绍优秀作文, 讲故事, 读随笔为主, 随意性比较强, 全凭教师一时的兴致所至,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系列活动体系。国内外对语文课前活动的研究侧重于对其效果的研究, 认为语文课前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扩大了知识面, 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等等, 但研究流于形式, 缺乏策略的研究。本课题就是针对这种现状进行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前系列活动策略研究, 以弥补课前活动研究的缺憾。

1. 有助于提高我校的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生活的生命线, 如何运用有效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心, 是学校最关心和重视的。而众多研究结论表明, 学校工作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要想成为优秀学校, 首先必须做到教学有效。而语文作为基础课程, 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其他课程的学习效果。

2. 通过对课前活动有效策略的研究, 提高教师对有效课前活动必要性的认识, 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及执教能力, 提高教学成绩。

3. 本课题研究针对我校语文课课前活动的现状, 具体探讨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的有效教学策略, 探索有效的语文课课前活动策略, 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指导, 为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4. 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前活动的实践研究, 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语文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对语文课课前活动的认识

1. 课前活动是由学生主持、参与、评价的一种展示互动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临时性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场面掌控能力, 和一分为二的评价观念。

2. 课前活动宜平和不宜热烈, 宜理性不宜感性。

平和有益于后面的课堂教学, 理性有助于学生思考。若感性而热烈, 学生的情绪不易平复, 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3. 课前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宗旨。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益。课前活动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个别学生的展示, 激起其他学生的好胜心和进取心, 引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读书中获得成就感, 在展示中获得坚持的动力。

4. 课前活动以学生展示所学、所悟, 获得成就感为表象。

让展示的学生在同学面前树立聪敏能干、博学多才的形象, 无意识地提高他们的自我要求, 从而提高班级目标。

5. 课前活动的时间应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若超过五分钟, 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

三、语文课课前活动安排的原则

1. 完整性原则。一年一个主题, 三年一个整体,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

2. 学生为主原则。

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 由学生共同参与制定主题, 具体要求, 展示形式, 评价标准, 并成立监督小组, 汇总评价结果, 学期结束时做总结。

3. 目标明确的原则。

在课前活动中, 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扩大眼界、获得启示为宗旨。内容包括:古文典籍、名著推荐、生活常识、前沿科技、名人名言、读书感悟等。

4. 灵活性原则。分年级、分学期设定活动内容, 针对实际情况、突发情况, 适当微调。

四、课前活动策略的效果及思考

经过两轮的实验, 我们发现:七年级九年级的活动安排, 学生比较感兴趣, 尤其是九年级的名著介绍, 学生在介绍时, 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发现, 从而激发了全班同学的阅读兴趣, 有时需要专门留一两节课, 用来辩论或展示他们的新发现, 比如古人使用人才中的同乡情结, 刘备不可能恢复汉室还于旧都, 林黛玉在寄居贾府期间的失误等等。展示发现, 陈述依据的过程中, 既激发了思维火花, 又为形成个性读书方法获得了启示, 语文课前活动的宗旨, 在这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八年级的典籍名言介绍, 一直不尽如人意。经过调查发现, 主要原因是语言障碍, 文言文毕竟不同于现代文, 读懂不易, 遑论熟悉。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 更多的是求助家长, 而家长对这类典籍感兴趣的极少, 熟悉的就更不用说了, 教师最后不得不接手, 累死累活, 效果还不好。第二轮我们加入了“学生习作展示”, 效果才好了些。

五、结论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 能力的培养须借助实践才能实现。读书是获得生活经验与教训的捷径, 是对于社会生活的提前认识, 学校学习的过程就是为社会生活在做准备。只有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与能力实践, 才能在以后的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交流在知识交换与方法获得中有着读书不能替代的作用。课前活动是一种极好的交流展示平台, 它不但能带给学生成功的快乐, 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语文成绩。

摘要:课前语文活动就是利用课前五分钟, 以学生展示所学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讲述和清晰表达观点的能力, 倾听习惯, 掌控场面的能力, 以及组织能力、恰当评价的能力,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课前活动不但能带给学生成功的快乐, 更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语文成绩。

语文课前活动 第8篇

针对高中在校生的语文阅读与积累情况, 笔者曾做过调查, 35%的学生表示在校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极有限, 课余时间大多阅读手机微信或新闻头条以作消遣;40%的学生认为有限的课堂教学对课外阅读并无多大促进作用;45%的学生表示会为写作而积累素材, 但是平时积累的素材在考场上往往会因为心理紧张而被遗忘, 考场作文素材难有新意;50%的学生表示愿意将平日的所见所闻所感与同学分享, 同时也担心因表现不佳而被同学嘲笑。从调查结果可知, 高中在校生因课业负担较重, 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较零碎, 阅读的内容大多简短、直观、易传播。传统的乏味的语文教学活动, 学生的“阅读—积累—表达”环节断裂, 有限的被动的阅读难以为表达有效服务。语文教学活动如何将“阅读—积累—表达”三个环节巧妙衔接,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主动性, 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是笔者一直思索的问题。

基于上述调查与学情, 笔者尝试在所教班级进行了一项已持续两年的语文学习活动—“每周头条”, 即五分钟时事演讲, 以此推动学生“阅读—积累—表达”的活性循环, 让学生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取向。

二、研究的实施过程

1. 理论明确。

时事演讲, 是时事评论与演讲的有机结合。顾名思义, 是通过演讲对国内外时事新闻进行点评, 旨在分析时事, 加以评论, 增强听众对于时事新闻的理解, 并提供一定的舆论导向。

课前五分钟时事演讲, 将活动时间限定在每周第一节语文课的前五分钟, 内容限定为“每周头条”, 即对上一周发生的最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论, 增强学生对时事新闻的理解, 并提供具有正能量、符合时代精神的舆论导向。

2. 实施过程。

时事演讲语文学习活动的实施过程, 根据活动时间的先后可划分为:“遴选头条—收集资料—分析评论—写作成稿—小组评议—课前演讲—确定关键词—课后积累运用—佳作展示”九个环节, 具体实施如下:

(1) 遴选头条, 每周将要上台的学生通过报纸、手机、电视、网络等渠道, 获取上一周国内外的时事要闻, 经过筛选, 记下一则最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 作为“每周头条”。

(2) 收集资料, 以“头条”中涉及的人物、事件为核心, 查阅类似事件、类似人物、类似新闻或历史信息, 收集相关文字信息, 追踪事件原因、结果。

(3) 分析评论, 学生运用分析原因、以小见大、比较分析、预测未来等思考方式, 整合筛选已获资料, 对“头条”进行分析评论, 并能从中提取具有正能量、有启迪意义、符合时代精神的中心论点。

(4) 写作成稿, 学生将个人思考写作成一篇用时约5分钟, 字数约800字的演讲稿, 要求主题鲜明, 叙事简洁, 说理与抒情兼备, 语言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5) 小组评议, 在学生自主完成演讲稿后, 将稿子置于小组中传阅评论。有条件的班级, 还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或QQ群, 组员既可以面对面, 又可以在网上互动交流, 合作探究, 提出意见或建议, 经过修改, 最终成稿。

(6) 课前演讲, 学生在每周第一节语文课前在黑板上发布头条, 上课后让学生上台演讲, 演讲时要求脱稿演讲, 语言规范, 吐字清晰, 声音洪亮, 表达自然, 举止得体, 富有艺术感染力。

(7) 确定关键词, 台下学生根据演讲的内容和主题, 确定一个主题关键词, 如:教育、知识、安全、责任、爱心、良知、规范、道德、孝道等。

(8) 课后积累运用, 全体学生将每周关键词写在《积累本》上, 阅读并记录相关言论或事件, 同时用一句话概括“每周头条”, 最后运用收集的素材写作成一篇观点明确、论据丰富、说理清晰、分析深刻的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9) 佳作展示, 教师批阅“积累本”后, 拍下每周佳作, 置入幻灯片, 展示给全班学习、借鉴。有条件的班级, 可建立班级QQ空间或博客, 将佳作放入网络空间, 供同学欣赏、评议。

三、目前收效总结

1. 阅读方面。

相比起大部头的阅读, 现在的学生更倾向于快餐式、碎片式的阅读;相比起纸质阅读, 学生更乐意于网络、手机等无纸信息化阅读, 学生利用网络、手机搜索新闻相关的历史背景和网友评论等辅助阅读素材, 尝试对其进行筛选整合之后, 再写成演讲稿在全班进行资源共享, 在无形中加深了学生对时事新闻的理解与思考, 提升了学生收集整合信息的能力,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增长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 当无纸化阅读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时, 学生最终又会选择回归图书馆, 回归纸质阅读, 这就由浅阅读走向了深阅读, 拓宽了课外阅读的范围, 增加了课外阅读量。

2. 积累方面。

便捷的、主动的阅读, 促进了学生积累的积极性, “关键词—头条—名言、事例—分析议论”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积累有法、积累有用、积累有成, 同时“积累本”的写作与传阅, 使学生形成了一种处处是积累、时时可积累的意识。

3. 表达方面。

促进了学生写作。持续两年的“每周头条”学习活动, 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明显提高, 议论文中心明确、论据丰富、说理清晰、分析深刻、贴近时代, 到了高二, 学生月考作文平均分比之高一时期明显增加。提升了学生的演讲水平。课前时事演讲, 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按学号排列的上台顺序, 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上台锻炼、展示的机会, 经过两年的努力, 许多学生已经敢于在班级、甚至学校内自信、从容地演讲。

4. 价值观教育方面。

学会主动学习。课前时事演讲促进学生在课堂外主动阅读, 学生的判断能力与探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最终让学生体会到在“阅读—积累—表达”中获得成果的快乐。学会团结合作。在“小组评议”阶段, 全组成员围绕同一话题、同一讲稿献言献策、互评互改,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充分体会到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合作的力量。而“佳作展示”鼓舞了学生的自信心,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课下的网络交流, 学生可以自由交谈个人的阅读感受, 欣赏品鉴他人的优秀习作, 畅所欲言, 相互学习,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会关心, 学会感恩。课前时事演讲, 将过去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转变为现在的“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学生学会关心生活, 关心家人, 关心社会, 关心国家, 学会感恩, 学会传递正能量。两年来, 学生遴选出的新闻头条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 如:“科技界为‘渐冻人’发起‘冰桶挑战’”、“泡出来的‘毒凤爪’你敢吃吗?”、“11岁男孩休学一年增20斤, 只为捐骨髓救父”、“传统节日对战洋节日, 国人在文化上陷入集体无意识”、“12月31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钱就可以任性吗?”、“美国为何拒绝中国制造?”、“老漂族何处安身?”等。从新闻头条的选择与确定, 可以看出学生开始有意识地、主动地将目光投向社会生活, 他们通过时事了解国情, 把握时代脉搏, 培养了积极向上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实践表明, 基于课前时事演讲的语文学习活动——“每周头条”, 是适应现代高中生学情的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活动。其充分利用了手机、网络的普及性及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共享性, 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平台。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认识和兴趣, 广泛搜集阅读资料, 整合信息资源, 参与各种讨论交流与共享, 以阅读、积累、表达的方式获得丰富的学习经历, 发现新问题, 获取新信息。具体实施的九个环节, 实现了“阅读—积累—表达”的活性循环, 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 通过互动学习、交流表达, 可以让学生感受“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语文课前预习策略刍议 第9篇

课前预习为“以学定教”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性的依据, 也为教学内容的正确生成提供了保障, 减少了教学的盲目性;课前预习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必须重视课前预习设计, 把“课前预习”作为探明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基础的一个重要“抓手”, 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

预习设计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以及知识结构体系, 以便学生能够借助预习设计, 顺利地过渡到文本的探究性学习中;另外, 也要考虑到编者对文本编辑时所突出的文本重难点, 设计要紧扣文本, 从文本和“学情”出发, 最终实现预习的“浅入深出”。本文拟从文本以及教师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学情的情况下来对语文课前预习策略进行观照, 以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预习要讲究方法, 科学的预习方法,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预习过程中, 教材资源应当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利用文本 (特指语文教材) 进行预习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1. 以读促知对文本进行整体认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 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2) 因此, 拿到文本时, 可以让学生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整体阅读认知, 并结合自己原有知识经验建构自己新的知识系统。在阅读时, 阅读者可以是鉴赏性的阅读, 也可以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感受性阅读”。新的认识可以用“文章概要、读书笔记、文章质疑”等小的文章形式呈现自己的“原初体验”, 与文本进行对话交流, 以求对文章整体或者感兴趣的局部进行认知探讨, 为正式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对话奠定基础。

2. 充分利用文本以及相关“助读材料”进行预习, 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助读材料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用合理得当利于学生新知识系统的建构;利于阅读兴趣的激发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利于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另外, 还可以借助文本以外的相关助读材料进行比较、互证式的阅读, 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掌握。目前每套语文教材都配备相应的读本, 在预习时可以从读本中选择主题或者写法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式的预习阅读。具体可以采用批注式阅读、圈画式阅读, 重点放在精彩语句的体验以及感悟上, 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助读材料, 逐步培养自己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在此阶段, 特别是比较式的阅读, 教师要适当地给予搀扶指导, 使得学生习得预习之法, 此后便可放手让其独自预习。助读材料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学生的预习中, 应当被重视起来。

3. 以“研讨与练习”为“抓手”, 有针对性地预习。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 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没有问题, 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 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面和形式。” (3) 每篇课文后的练习题可作为预习的“抓手”, 让学生通过“研讨与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 提高预习的效率。魏书生也曾说过:“我认为教材中的课后练习, 体现了学习重点, 有一定的梯度、难度, 教学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做这些习题。” (4) “研讨与练习”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若在预习时, 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充分地利用“研讨与练习”这个“抓手”作为预习文本的一个切入点, 不失为一种既方便又高效的预习策略。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 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注重策略。

1. 目标导向式预习策略

教学任何一篇文本, 我们都需要有比较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缺少教学目标的教学就如同一盘散沙, 势必会影响教学效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整合作用、指导作用和控制作用等”。 (5)

若将教学目标在预习时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教学目标, 并在预习中朝着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 会减少学生预习活动的盲目性。有了目标的引导,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 就不会找不到预习的重难点, 从而大大提高预习的效率。但目标的过早呈现也会影响或制约学生独特体验的产生。教师在采用此预习策略时要处理好“预设”与“非预设”之间的关系。

2. 问题引导式预习策略

问题引导式的预习设计主要通过教师结合“学情”综合考虑教材内容, 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构, 生成适合学生探究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来引导学生预习。在预习问题设计方面要紧扣文本内容进行, 而且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 要从易到难, 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有针对性的“预习问题”进行“浅入深出”的预习。“预习问题”可以是文本的某个特点, 也可以是“一根筋”式的, 即在多个问题之中贯穿一个主线, 使学生从多个方面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要点。例如在引导学生预习《荷塘月色》时, 我们可以紧扣文本这样设计预习问题:

(1) 通过图书馆或者网络查阅资料了解一下此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是怎么样的?

(2) 仔细阅读课文, 复述一下文中对荷塘月色的描写, 并选出一个你认为比较精彩的句子, 说说精彩在何处?

(3) 仔细阅读课文, 指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 有什么好处?

(4) 查阅辞典认识掌握通感修辞手法, 找出文中运用通感修辞手法的句子, 体会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5) 通读全文, 作者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以上预习设计既有知人论世方面的, 也有针对文章具体细节及新的知识学习方面的, 还有散文写作特色方面的, 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文章的重难点, 而且问题紧扣文本, 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和主旨。长久坚持这样的预习, 学生的自学能力会有显著提高。

任何一种预习策略都不是无懈可击的, 只有通过不断完善, 才能发挥更高效率。结合文本的预习设计或教师根据学情设计的预习策略, 都需要对预习结果进行检测和考查。对于预习情况的考查可以采取课堂答问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作业形式。无论是采取何种形式, 对于预习结果的考查和分析都是不可缺少的, 以便教师根据预习情况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从王荣生等教授编写的国家新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课本 (试编本) 单元样章可以看出预习设计又重新回到教材中, 这对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预习设计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 是不应该被教材编写者、教师以及学生忽视的, 我们应该对预习策略加以深入研究和探讨。

注释

1 转引自何更生《作文教学心理学》, 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第141页。

2 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 第186页。

3 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第120~121页。◎◎◎◎◎◎◎◎◎◎◎◎◎◎◎

4 魏书生《教学教案纪实选》, 沈阳出版社2000年版, 第57页。

语文课前预习的技巧 第10篇

一般来说, 教师要求学生预习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1.阅读。

接触一篇文章, 教师要交给学生读法知识, 阅读可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 粗读。所谓粗读, 就是快速读, 以求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能够辨别出文章的体裁。根据课文的不同文体特点, 确定相应的读书方法。第二步, 细读。所谓细读, 就是逐句逐段认真地读, 反复地读。一边读、一边咀嚼、一边品味。细读, 要求学生基本上能够分清层次, 归纳中心。第三步, 精读。所谓精读, 就是抓住重点语段、精彩语段进行深入细致地读, 能够掌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并横向展开联想, 与学过的文章相比照, 区别出异同理解, 融会贯通。

2.勾画。

勾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 将一些关键的字、词、句勾画出来。初中阶段, 学生接触到的主要有三种问题, 即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虽然新教材已经淡化文体的讲解, 但是作为尝试性的知识, 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因此在勾画的时候一定要因文而异, 不同的文体勾画的重点是不同的。例如, 在阅读记叙文的时候, 着重勾画一些提纲挈领的语句, 特别是能够概括文段中心的句子, 同时把握文章中的六要素, 以便更好地了解文章的写作结构。其次是把一些表现力较强的字词找出来, 加上着重号。再次是勾画一些自己认为比较优美的、重要的或者是不理解的语句, 并进行简单的思考。这样就会大大地提高课堂效率。

3.查阅。

结合课文的注释和一些工具书, 扫清阅读障碍, 过字词关。新教材的每一篇课文后都有“读一读, 写一写”, 学生可以将查出来的字音词意写在上面, 便于以后复习。另外学生还要将课文中出现的“读一读, 写一写”里没有列出来的生字词补充出来, 这样就更加完善了。除此以外, 学生还要留意一下那些不能如常解释的词语, 看是否有特殊的用法。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 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其中“泛滥”一词就不能作常规理解, 那么学生就要通过查阅工具书来弄清楚它在句中的含义。如果条件许可, 学生还可以自主查阅作者及写作背景的资料, 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4.笔记。

就是要认真做好自学笔记。把预习时的收获和疑难问题记到预习本上。这样做, 即使花费了一点时间, 也是值得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多种器官参与活动, 可以增进记忆, 强化记忆。做好自学笔记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某一课教材中重点部分摘抄和自己对重点部分的学习心得。 (2) 某一课教材中包括几个主要的前后紧密联系的问题和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学习心得。 (3) 在自学过程中, 所查阅的参考书或工具书中有价值的内容摘抄和自己对这些有价值内容的学习心得。 (4) 提出在自学过程中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

浅谈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第11篇

关键字 以学定教;常规预习;重点预习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研究。

一、在教学中,我根据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梅花魂》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说说梅花的品格?“魂”是什么意思?(3)梅花虽是有名的花,但为什么说”梅花魂”呢?(4)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課文是怎样来表达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 (6)“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7)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题?最后一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二、课前预习的其它方式

课前预习,除了上述的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让学生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1)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应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课前演讲问题刍议 第12篇

该活动主要以口语表达为主要形式, 以发音是否标准, 句子是否合乎语法, 词汇的选用是否合乎语境、是否能够精确流畅地向听众传达信息, 姿势、神态是否合乎礼仪等为主要目标, 并通过老师同学的互动与评价,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独立意识、创新意识, 从而达到锻炼学生心理素质, 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课前演讲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越来越多的一线语文教师开始意识到语文课前演讲的重要性, 逐渐摒弃只注重听、读、写能力的片面的语文素质发展观念, 给予了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很大程度上的肯定, 同时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语言输出活动。

(一) 演讲目标没有实效性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无法良好衔接贯彻, 使得“课前演讲”的材料、观点无法很好地与作文水平提高以及阅读能力提升等紧密联系, 久而久之, 课前演讲沦为一种形式化的活动, 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这必然会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 演讲主题、内容空洞, 缺乏情感流露和对演讲主题的深层次认知

学生在选取演讲材料时, 由于生活阅历浅薄, 对一些内涵丰富的话题无法驾驭, 从而写就的演讲稿存在着“假大空”问题。听众与演讲者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三) 形式模式化、常态化

就笔者调查发现, 目前很多学校的演讲形式过于单调, 缺乏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拟定好话题或命题, 学生按照座号或学号依次轮流上台演讲, 台上一人说, 台下众人听, 缺少互动性环节, 演讲结束, 学生自由起立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一定的可取性, 但是演讲活动贯穿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 所以未免单调、陈旧, 一旦演讲形式常态化, 那么学生对演讲的热情, 甚至对语文学科的热爱如高潮退却, 归于平淡。

二、课前演讲活动改进方法

课前演讲应遵循提倡全体学生参与、主题以趣味性和逻辑性为主、教师的评价以指导和激励为主, 在演讲开展的初期阶段, 切不可求全责备。

(一) 不可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切不可让指导大众化、肤浅化

1. 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背景和语言知识。演讲活动本质上是一项语言训练, 那么一线教师本身要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掌握国际音标的发音标准, 对于现代汉语语法有深刻理解、高级汉语词汇的储备和演讲结构的逻辑性思维, 对于主体的把握和国际时事的敏感性。

2. 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有针对性地对上台演讲的学生进行指导, 帮助学生初尝演讲的喜悦, 从而慢慢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 激发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3. 每轮演讲完毕, 教师要对演讲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并写好反思日记。对于演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 同时对优秀的演讲案例客观备案, 长此以往, 有利于主题的设定和场面的控制, 教师的探究能力也会有一个大的飞跃。

(二) 演讲内容要给学生提供选择的空间

关于演讲内容与主题的确定, 学生可以选择当下最鲜活的时事资讯, 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演讲准备, 与作文教学息息相关的鲜活的时事资讯, 稍加打磨, 糅进自己的独立观点, 可为日后的每周练笔打下伏笔; 主题的选择也可以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主题的进程安排以周为单位提前告知学生, 并确定出演讲人选和出场顺序。

(三)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

课前演讲训练, 原则上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 每位同学的演讲次数均等分配; 同一个演讲主题可以有两到三人的重复, 但是前提是对主题的把握有自己的独到观点,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严格要求学生脱稿演讲, 重视前几名演讲者的示范带头作用。学习的过程中, 前面几位演讲者的成功与否, 直接影响了整个活动的开展是否顺利, 不容小觑。最好安排口语表达能力、心理素质较好的人带头, 如课代表、班长、学习委员等。

三、课前演讲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的试点,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语言输出不足的现状, 同时普及了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和纠正了高中生一些无语法化的语言现象。不仅在发音、吐字、语速、腔调等方面, 还在感情流露、仪态、材料筛选组织、逻辑思维锻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材料组织能力增强, 辩证思维得到锻炼, 阅读和写作水平有所提高。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书面语训练的重要一环, 也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通过语文课前的演讲, 可以帮助他们在日常学习中不知不觉地积累优秀的、典型的与主题相关的写作素材, 随着课前演讲的深入, 高质量的材料积累和对新鲜时事的分析感悟, 尤其有利于学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的大幅提高。

上一篇:初中义务教育下一篇:高等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