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感悟范文

2023-09-22

语文课感悟范文第1篇

麻城市中馆驿镇水月寺小学 甘行久

2016年3月24日我参加了在麻城二小举办了2015国培湖北省专家送教下乡活动,上午我们观摩聆听了赵小妹老师、杜珺老师、张农老师三位专家的讲课,下午我们聆听了三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说课,还有专家屈小青老师精辟的评课,以及屈老师关于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专题报告,我们培训老师一致认为,这次送教下乡活动是一次语文教学的盛宴,是一次难得的语文教学学习提升的大好机会,如沐春风,如聆韶乐,为我们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教改的方向,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极好的范本。

赵小妹老师教授环境描写一组,以《桥》为范本,让学生深刻领悟环境描写在文章中对塑造老汉形象所起的作用,接着比照学习《大江保卫战》、《钓鱼的启示》,教师恰到好处地点评总结,自主阅读《爱如茉莉》,小组交流合作,积极性很高,然后水到渠成地练笔,补写《爸爸的白发》中烘托人物心情的环境,整堂课活跃而有序,内容繁多而不杂乱,显现出语文教改的魅力。

杜珺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有特色,小学二年级的课文《日月潭》是一篇经典的课文,学生在杜老师的亲切语言的启发下,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来,猜“潭”的意思,看题目会想到什么问题,让学生大胆发言,很快融洽了师生氛围,教学也就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杜老师课文中需要掌握的词语制成卡片,变换花样让学生朗读识记,效果极好,师生一道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了学生对美好景物的想象,激起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用绿色硬纸制成日月潭群山环绕的形状,画龙点睛的贴上光华岛的卡纸,日潭和月潭的模样一目了然,学生记忆深刻。识记生字也没有忽略,形式活泼,学生喜闻乐见,兴趣高涨。

张农老师讲授的也是关于环境描写一组,也是群读类学的典范,与赵小妹老师的讲课属于同课异构,她的教学显示出了极强的教学功底和极高的课堂驾驭能力。首先提供三篇小说《爷爷的芦笛》、《小英雄雨来》、《桥》共计约5000字,阅读量极大,如果泛泛而讲,短短的40分钟肯定完成不了教学任务,张老师紧紧扣住三篇中的环境描写,一找二读三析,最后配乐朗读,让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感受环境描写的妙处。

纵观三位专家老师的讲课,确有许多共同之处,她们对于学生首先赋予极大的爱心,一节课下来始终精神饱满,春风满面,这种微笑是发自心底,一举手一投足都渗透着这种爱心,“爱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这种微笑是写不到脸上的。三位老师都有极深的语文涵养和教学功底,小学语文教学看似简单,但要教好学生,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如何深入浅出,使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日常课题。“教是为了不教”,学生通过课堂的学习,达到能够自我阅读、自我写作的目的,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在这三堂课上,我们也见识了学生的练笔,口语表达,没有长期高水平的教学训练,是达不到的。屈小青专家老师的讲座,讲解了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关系,讲述了屈老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我听来,屈老师真正是在从事教育艺术而不是教学技术,从育人的角度极好的诠释了教育的艺术和魅力。

语文课感悟范文第2篇

摘要:绘本阅读能开辟学生课外阅读的新空间,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灵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从而培养多方面的语文思维素养。笔者结合我校较为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条件,提出了“新技术下绘本教学培养低年级学生多元思维能力”这个研究方向,并通过提升教师解读绘本的能力,有目标、有梯度地制定绘本阅读课程,尝试利用电子书包课堂、轻智慧课堂、绘本导读微课等新技术手段,探究多元的绘本阅读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语言能力。

关键词:绘本阅读;多元思维;语文教学;低年级学生

绘本故事符合小学生的思维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语文学科素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近年来,人们发现了绘本阅读蕴含的价值,但是教师在绘本教学上仍存在选材随意、教学方式单一、绘本解读不够深入等问题。本文力求通过新技术的手段,通过多模态的教学方式提升低年级学生阅读绘本的广度和挖掘其思维的深度,让绘本阅读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挖掘绘本价值,培养思维品质

绘本阅读要对绘本的思维特点、整体知识脉络及结构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作为教师,在研读绘本的时候要以学生的角度去认识、理解绘本,既要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又要能站在比较高的角度领会、理解教材,挖掘出教材内容真正的教育意义。在绘本阅读指导课上,要和学生分享的是:你是怎样读绘本的;你是怎样围绕绘本的内容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也就是怎样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去读懂绘本并从中学习到什么。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环境的人对绘本都会有不同的解读与视觉点。首先,它的解读常常带有读书人的人生经验,体现个人的思维水平与能力。例如,绘本《好玩的跑跑镇》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就是讲在一个街道的直角拐角处,行人很容易碰在一起,而碰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神奇的事情发生,两种事物组合在一起会成为一种新的东西。这为学生带来无穷的想象空间。看完这本绘本之后,教师可以提问:“除了刚才在绘本中看到的组合,你还能想到哪些事物碰撞在一起会变成哪些新的组合吗?”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学生的思维不断向上一层推进。当学生读完这本绘本时,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也得到发展。所以,教师在解读绘本时既要依托教材,也要深层次地挖掘绘本素材的更多可能性,让多元思维的训练合成纽带,发挥出思维训练的最大作用。

其次,解读绘本能力还在于教师如何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水平去把控绘本的尺度,把深入的哲理用浅显直观的方式体现价值取向。例如,寓意深刻的素材简单化。《石头汤》这本绘本是一个很有禅意的绘本,讲三个和尚如何通过煮一锅汤改变了村庄冷漠的生态环境。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篇关于团队管理和人文生态环境的绘本;对于小孩却是一本关于分享、合作、友爱相处的好书。教师必须从适合学生的角度去挖掘绘本的价值,以培养学生学会不同视角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二、规划低年级课程,制定思维目标

绘本所提供的图画和文字可以有无限的解读和组合。实践层面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思维发展水平,在纷繁多样的绘本读物中挑选出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根据绘本故事分年段设计一系列新颖有趣的多元思维训练的绘本阅读课,把绘本阅读系列化、课程化,以达到形成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建构小学语文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的目的。因此,针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发展,我们依据绘本的内容做出了分阶段的规划,对于思维训练的阶段性发展的情况,设定了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目标。同时为了克服低年级阅读课没有固定教材的问题,我们根据绘本阅读的连续性以及阅读主题的一致性的目标编排了一组低年段绘本阅读的书单。

根据推荐书单,有步骤、系统地制定绘本课的思维训练目标,根据各个年段学生特点选择分级语文绘本故事进行阅读教学。在語文教学中,使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在一起,挖掘其中教育内涵和多种教育元素,在课堂上通过观察预测、图片环游教学(Picture Walk)、合作拼图教学(Jigsaw Reading)、持续默读(SSR)等教学策略,采取读读、画画、写写等实践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延伸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性、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绘本的魅力,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三、多元学习模式,培养深度思维

近年来,我们在学校“多模态深度学习——利用新技术打造‘研学后教’升级版课改行动”理念的引领下发掘低年级绘本阅读的模式,开展了深入、持续的研究。通过电子书包课堂、轻智慧课堂、微课等大胆创设了绘本课堂新模式,让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引导学生深度阅读,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思维品质。

(一)电子书包课堂绘本阅读课型设计模式

电子书包把课堂的空间变得更广阔,把学习时间变得更灵活,它超强的交互性更加凸显学习者在课堂的地位。绘本阅读指导课就是思维开放性较大的课堂,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个人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投入绘本世界去探索、去发现、去感悟。绘本阅读指导课的交流是学习的主旋律,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反映出阅读的效果,而电子书包正为绘本阅读提供了强大的交互交流空间。学生更大量地接受同伴们的阅读信息,以起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效果。通过“课前研学——课中研学——研学拓展”三大环节,使用电子书包贯穿始终的三点一线的模式进行绘本阅读的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电子书包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研学过程中,都能发挥新技术的优势,以达到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辨思维等目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轻智慧课堂理念下开展绘本阅读指导课模式

轻智慧课堂应用在绘本教学具有真实高效、灵活的特点。利用轻智慧课堂的资源库能即时调动教学素材,教师可以预先整合所需要的素材,包括音频、视频、图片等,根据课堂教学环节的需要灵活地调动各种教学资源。轻智慧课堂对于绘本课堂的创设情境、故事情节的展示、故事情境的渲染、故事悬念的创设、故事情感的交流、故事成果的分享等都具有实效性。课堂上可以通过平板电脑的摄像功能、投屏功能等功能即时反馈。

轻智慧绘本课例《逃家小兔》课程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初步探索并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绘本阅读学习活动。通过轻智慧课件,结合背景音乐有感情地讲故事,创设爱的氛围;展示绘本画面分析故事时,从图画的细节中寻找爱的踪迹;利用微课录频制作,回顾平时兔妈妈及家人关爱自己的画面,体味母子及家人间浓浓的亲情,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适时利用轻智慧课堂进行课堂学习、实时交流的功能,借助拍照及对照讲解辅助教学,直接把学生课堂活动及写话照片上传展示对比,既直观又高效,最大限度地实现生生互动化,学习个性化。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想象、在想象中体会,在体会中升华情感,打造充满爱的课堂。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的语言更有灵性、有活力。轻智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说、敢说、会说的环境,学生有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同时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等思维活动也得到训练。

(三)利用绘本微课导读引导低年级学生阅读

微课具有开放、灵活和跨越空间限制的优势,而绘本导读微课的设计可以成为学生的“空中课堂”。通过色彩纷呈的绘本导读,依据微课的优势以及翻转课堂的理念有效地进行绘本阅读方法指导的研究,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绘本微课导读中,教师通过自身原生态的广泛阅读制作出微课来引领学生对经典绘本、文本进行血肉丰满的阅读,为学生提供表达范式。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体验中得到启发;在质疑探究中获得阅读的指引。在学生个人阅读体验与教师的阅读经验引导下,师生之间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以智慧启迪智慧,让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微课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知识点的关键问题,而绘本阅读的关键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绘本故事的内涵与人文价值。绘本微课制作不仅是要读出绘本的文字,也要把图片部分纳入讲述中,学生在用耳朵听的时候,也需要用眼睛去读图,在图文结合中进入故事。在绘本微课的制作中,必须要同时运用学生和成人的眼光看绘本。教师通过对精品研究和制作,通过文字与视频让学生可以在家或阅读课上进行指引,可以跨越空间和时间,给予学生阅读绘本的帮助。教师根据不同的绘本内容,抓住重点制作成微课,在推荐学生阅读的同时,可以配置上阅读绘本的微课导读。让绘本微课导读成为学生绘本阅读的辅助教材。

帮助学生提高多元思维能力的过程艰难而漫长,利用新技术拓展的不只是学生阅读量与面,更是通过现代科技的基础优势让学生更高效、更精准地得到思维的训練与提升,让学生在多元化的学习下培养多元思维。

语文课感悟范文第3篇

作文历来是令学生头疼的事。以往的作文课,都是语文老师先讲解作文题目,讲明写作要求,然后就是学生绷着脸、皱着眉,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要不就是翻阅作文寻找灵感,一问,他们总说不会写作文。那么教师如何教学生学会作文呢?

以兴趣为良师。孩子们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在“两点一线”的狭小空间里简单而机械地进行直线运动,他们的目光聚焦于方形的黑板,聚焦于老师慈爱中透着严肃的面孔,他们有多少时间能将自己的视线延伸到外面的世界中?又有多少机会去感悟社会这个万花筒?社会是写作的基石。文学作品一旦离开生活这片沃土,一旦缺少生活的真实,它只能是一张无字的白纸。同样,孩子们缺少对生活的理解,他们又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呢?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模仿、编造,编造,模仿。一次一次的掩卷沉思,激活了我教学的灵感。那是一堂以“成长”为话题的作文课上,我带着多日的沉思与感悟在黑板上写下我的第一个尝试——让记忆带你去写作。

也许是出于新鲜,也许是有了兴趣,学生们很快进入了思考的状态。成长中的点点滴滴为孩子们开启了记忆的闸门,寂静的课堂很快为学生酝酿了回忆的美酒。一阵回忆之后,孩子们进行了最真实的交流。在这里,他们悟出了成长的真谛;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写作的灵感;在这里,他们发现了写作的乐趣,初次体验到了写作的甜美。

把生活当源泉。有了这个开端,学生们写作的兴致也高了。紧接着,我大胆尝试着我的第二个设想——到街头巷尾中去发掘写作的素材。我这样对学生们说:拿起你手中的笔,让曾经某个不期而遇的人成为你笔下的主人,让曾经擦肩而过的面孔成为你笔下最熟悉的陌生人。于是,你会发现,那个卖菜的小商贩那粗糙的大手中折射着人性最柔嫩的光环,那个卖臭豆腐的大叔浑身上下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个补鞋的老人手中的一针一线都缝补着慈祥的爱。还有,放晚学时,那一个个候在校门口的三轮车夫„„这些社会生活中所谓的“小人物”,他们在不起眼的街巷中,默默无闻地服务于社会。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是为了赚钱,但是我们不能如此简单庸俗地看待问题,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的可爱之处,这样,我们习作中便处处流露着真情,处处散发着人性的光芒。

在进行一番声情并茂的演说之后,我发现教室里是那么安静,孩子们的表情是那么专注,我甚至为自己刚才精彩的演说而骄傲了。在这次写作中,学生们带给我不一样的写作效果,不一样的惊喜与感动。在他们的文章里,虽然也出现或多或少的语病,但是我发现一种真实的情感在他们的文字间流淌。

写作即生活,生活即写作。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写作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留意生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成为你写作的源泉。从这以后,每到周五,当我走进教室的瞬间,我总能发现学生眼里有一种期待——那是对写作课的一种期待——这种期待源于写作的兴趣。用技巧去表现。兴趣让写作的课堂有了生机。我听到了一种声音,一种从孩子们的笔尖流淌出来的真实的哭声、笑声。这种声音的名字真实。虽然,以他们目前的水平,他们手中的那支笔还很稚嫩,但是,从他们坚定的目光中,我看到了写作的希望。在兴趣的指引下,我开始从技巧上去提升孩子的写作素养。

教材中选入的都是名家之作。只要语文教师勇于挖掘,其实每篇课文都有作家独特的写作技巧。所以,我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提升技巧的最佳平台。我带着学生一起品读作者情感,我让学生自主挖掘作品中写作的亮点,并在课堂中进行举一反三,迁移运用。生活即细节,写作中更离不开细节的点缀。可是,怎么让学生明白细节在写作中的妙处呢?我这样给学生阐述:细节是为了让主题更加鲜亮的一种写作技法。没有细节的文章犹如没有装修的毛胚房——四周黑压压的,没有光亮。细节是文中燃起的一团火,它可以照亮毛胚房漆黑的四壁,

可以燃起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灵魂。我还举出这样的例子:寂静的冬夜,你还在灯下写作业,这时,母亲给你端来飘香的酥油茶,这是一种简单而少细节的叙述,叙述中表达了平平的母爱;同样,还是在灯下,母亲又端来了飘香酥油茶,借着灯光,你用细腻的笔法描写了母亲粗糙的大手,刻画了母亲眼角的皱纹,点染了母亲黑发中闪烁的几根银丝,还融入了酥油茶蒸腾的热气,弥漫的香气。这时,在飘香的酥油茶中,同样是歌颂母爱,后者中母亲的爱显得更加鲜明,更加伟大。这,就是细节的魅力。

在一次次的训练中,学生们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了。他们懂得用技巧去表现,用细节去点缀,在他们学生的作品中,我再也寻不见千篇一律“扶老奶奶过马路”的题材,见不到千篇一律“捡钱包”的事例。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体验着写作的快乐,在小有成就的喜悦中用文字弹奏着写作的自信。

在修改中提升。为了让学生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在评语批写方面也讲究一定的技巧。以前,我总是埋头苦改,在学生的批语中罗列一大推毛病。其实,这种“吹毛求疵”的工作态度苦了自己,也苦了学生。试想想,在没有兴趣导航的背景下,在缺少赏识的前提下,学生会乖乖的“拜读”老师的指责吗?于是,我不失时机地挖掘他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另一方面我委婉地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醒进行修改。当然,为了避免学生们偷懒,不重视教师评语和修改情况的现象,我也略施“小计”。每次写作课上,我让学生利用一些时间先品味老师给自己作文写的评语,然后再让他们相互充当读者,交换着看别人的习作,看完以后还要求他们写上自己的意见。每每此时,那些被争着“拜读”的作文的原创者总有一种成就感,看着同学给自己的赞语,孩子们如同看到自己忠实的“粉丝”给自己的签名,是那样的自信,那样的快乐。那些被“光顾”机会较少的同学虽有些失落,但并不气馁,他们似乎在期待着下一次的成功。

“文不厌改”,“修改出佳作”,每次作文课后,我总要挑出一部分作文(好的差的都有)让学生修改再修改,重写再重写。为了让学生“晓之以理”,我循循善诱,用不耻下问,反复推敲诗文等故事,让他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明白“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的道理。这样,学生也就“乐修乐改”了。

语文课感悟范文第4篇

zxm

【设计思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第一课非常重要,需要我们精心准备、有策略地谋篇布局,争取一炮打响,激起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第一节精彩与否,也关乎到新教师的形象问题,学生对你的第一印象好了,自然而然愿意来听你的课,这样语文教学便迈出了成功的第一部。

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有很大的区别,相较而言,初中语文的学习偏重于应试设计,很多知识多在教材上,而高中语文则更强调知识的迁移与拓展方面,所以要注重高中语文学习的理念目标、学习方法技巧、具体的要求等内容,给予学生明确而有效的方向指导。此外,还要强调语文学习的意义、价值、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大语文的学习意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不仅关乎高考,更是文化传承、心灵熏陶、思想启迪的滋养生命的学问。

【教学目的】

1.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

2.明确语文学习的常规要求

3.语文学习方式、方法、技巧的指导

4.领会自主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兴趣的激发

2.学法指导

3.常规要求

【教 学 方 法】讲授法

【课型】入学教育课

【课 时 安 排】一课时

【教具】PPT课件

【教学过程及步骤】

第一课时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zxm,毕业于xx大学,你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新的学期开始了,首先我祝贺各位同学能够顺利成为一名高中生,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我一直认为,过去属于死神,而未来属于自己,我不会以你的过去来评判你,一切都是崭新的,希望各位都把握现在树立新的自己。

我们常常听到的那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或者那段于千万人之中 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 于千万年之中 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 没有早一步 也没有晚一步 刚巧赶上了 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 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相识就是一种缘分。今天,我们齐聚一堂成了同学,

成了师生,都是难得的缘分,希望你们倍加珍惜以后朝夕相处的三年时光,让它成为你生命里一段温暖而感动的回忆。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会发现高中时期的友谊是非常可贵、坚定而持久的。

二、激发兴趣

(现状:有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感到枯燥甚至厌烦情绪,学习情绪不高,因此第一节课不直接进入新课,而是旨在激发其对于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强烈欲望,让其主动乐意去学习语文,内化为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

设问:第一节课我们随意些,一起聊聊。大家喜欢语文吗?为什么? 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呢?

预设:有的学生喜欢,有的厌恶。这是教师要承认语文有应试性的一面,在高考里面占据了很大分量,但是高考是目前惟一的相对个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

①希望大家在高中阶段,不要把语文看成是在应付考试,那样你会学得很吃力很疲倦,我希望大家把它当成一种欣赏,一种享受,这样你才能真正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②高中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另外在如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同学们还要掌握好应试的技能。

③大语文概念:应试、应用、人格修养;文史哲不分家;语文的社会生活化

(1) 音之魅力

(中国文字的同音异形,用同音或者近音来替代本字而产生辞趣的一种修辞格。)

1.1940年,汉奸汪精卫在南京出任伪国民政府主席。伪警察厅长申省三强迫灵谷寺长老写幅贺联。联句为:昔具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

(上联"盖世"谐"该死";下联"罕见"谐汉奸)

2.早晨特冷,我和姐姐去提款机取钱,正好遇见运钞车来加钞。无奈之下只好站在一旁苦苦等候,这时姐对我说:冻手不? 我冷冷地回一句:冻手!结果四杆枪瞬间指向我们俩……我们两个人被抓住送往警察局,在路上我们一直沉默,后来我问姐姐:你怎么还不开腔呢?结果八杆枪瞬间指向我俩… …

到了警局,警察问我姐姐:你叫什么名字?我姐:蒋英羽。他再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姐:蒋英羽。 他对我吼道:what is your name?我沉默以对。警察再次对我吼道:what is your name?我腼腆的回:蒋国羽。

3. 山海关孟姜女庙的一副奇巧楹联,它运用汉字的一字双音和通假借读。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海水朝 朝朝朝 朝朝朝落 ( 朝 有时作"潮")

haishuichao zhaozhaochao zhaochaozhaoluo

浮云长 长长长 长长长消 ( 长 有时作"常")( 长 有时作"涨")

fuyunzhang changchangzhang changzhangchangxiao

海水朝朝朝 朝朝朝朝落( 朝 有时作"潮")

haishuizhaozhaochao zhaozhaochaozhaoluo

浮云长长长 长长长长消( 长 有时作"常")( 长 有时作"涨")

fuyunchangchangzhang changchangzhangchangxiao

出于对孟姜女的敬仰,全国各地许多地方建有孟姜女庙,而山海关孟姜女庙则以其古朴典雅,依关面海别具一格。更以其前殿那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的著名对联而名闻天下。

这副对联相传是南宋状元王十朋所撰。它利用中国汉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叠音叠义,描绘了海潮涨落,浮云长消的自然景象,显示了自然界变幻多姿的景色,读后使人产生无限遐想:是自然?或亦是人生!

此联的喻意令人深思,而对联的断句则更妙趣无穷,反反复复,重重叠叠,耐人寻味。其读法已有多种,下面列出几种,虽类似文字游戏,然其中亦不乏真趣。

(2) 断句魅力

(古书一般没有句读,所以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礼记·学记》有“一年视离经辨志”的说法。郑玄注:“离经,断句绝也。”也就是给古书断句。可见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也被看作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功。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足见古人高度重视古书的句读。)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天留,可主人不留啊!)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天留人)

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天天下雨,我已经不想留)

(3) 修辞魅力

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使用词序回环往复的修辞方法,文体上称之为“回文体”。而回文诗是一种按一定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回环往复都能诵读的诗。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正如清人朱存孝说的:“诗体不一,而回文优异。”回文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种较为独特的体裁。

1.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秦观的回文诗

《赏花饮酒诗》

2. 清代北京人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一次乾隆路过这家酒楼,称赞楼名的高雅,遂以楼名为题作对联,上联是: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但下联却苦索不得。因为下联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后五字是前五字的颠倒,既要语意完整,又要平仄协调,还要意境美好,的确困难,他便指令群臣属对。正当大家大伤脑筋之时,纪晓岚已经对出下联:

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

此联对丈工整,意境完美,博得随得群臣的称赞。据说后人对此也有一副对联是: 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4)提升精神境界

王朔说自己读书:“我读小说是为了使自己更悲观。我不想变成畜生,很大程度上要靠优美小说保护我的人性,使我在衣食无忧一帆风顺中也有机会心情黯

淡、绝望、眼泪汪汪。一想起自己就觉得比别人善良、敏感、多情以及深沉。这就是我的阅读趣味,从小说中汲取堕落的勇气和抗拒生活的力量。”

(5)表达自我

应用:表达自我、日常交流、写作、演讲、辩论等等。

总结: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语文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校园的布告栏、景区的楹联、电视的广告、新闻报纸以及与人的交流过程中,生活有多广阔,语文便有多壮丽。

三、学习方法与要求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篇

听——耳听八方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点、疑点与老师知识拓展部分。

2善听别人的发言,学习借鉴。

3拓宽听的渠道,推荐《百家讲坛》

说——言由心生

1上课时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参与小组讨论。

2看书籍影视作品,与他人交流看法。

3早读、朗诵、演讲

4不耻下问,向同学老师请教

早读安排

每周一早读最后五分钟,一个同学按照学号上台独自演讲,内容不限,要求尽量脱稿,时间为三分钟,由学号最末向前评价。 课代表负责安排,收交其演讲稿。

读——读书破万卷

1读出声音,加强理解与记忆,体会文章情感。

2读书、报纸杂志。 《中国青年报》《读者》《意林》《青年文摘》《格言》《小小说选刊》《语文报•高中版》《作文点评报》

3多逛逛书店和图书馆。 《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成语典故词典》以及文史哲方面的书。

4中学生常用的工具书有:《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词词典》《成语词典》

写——绝知此事要躬行

1认真写作业,错题必更正,注意卷面整洁。

2整理笔记,日后好复习。

3准备摘抄本,记下精彩的文章段落字词句。

4一个星期一篇随笔

四、总结——人生三境界

清代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当你真正用自己的体验去接近语文、文字、文学,它才会融入到你的生命中,阅读的过程也是你精神的成长史。

附:高中课文推荐书目

龙应台《目送》《野火集》

董桥《青玉案》《今朝风日好》

蒋勋《孤独六讲》《生活十讲》

舒国治《理想的下午》

钱钟书《围城》

土家野夫《江上的母亲》

李承鹏《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语文课感悟范文第5篇

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房爱云

[内容提要]:新课标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应由知识传授为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由传授学生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目标转向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语文,理解语文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现代的小学生已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他们渴望通过实践与探索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他们要求语文课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课,还应该有情感的体验、理性的认知、语文的实践与创造的过程。本文旨在探索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表现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挥挥舞舞

拼拼摆摆

描描画画

修修改改

一、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将由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线,向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语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语文的魅力所在,理解语文的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得走进了语文学习的“动感地带” 。

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展趋于逐渐发展的特殊阶段,控制力差,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对知识汲取缺少主动性和明确的意向性。面对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学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除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外,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中“动”起来,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小学业语文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

二、“动感”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的意义

1、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约束了学生的语文表现与创造能力。小学的语文教学是知识性为主的课程,存在着课堂教学容量相对较大、课时多的现象。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依然是讲授式。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按部就班,枯燥无味,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通常充当还是主角,主导着学生的一切课堂语文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受到遏制,学生的语文体验活动没有足够的伸展的空间,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受到抑制。所以,出现了小学生喜欢语文,却不喜欢上语文课的现象。

2、亲身体验、充满动感的课堂,是当前小学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据国家教育部就当前小学段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形式调查中显示,有81.3%的学生最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能引发较多讨论与交流的教学活动。而只有12%的学生还能接受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2010年11月对本校小学二年级336名学生就你最喜欢的语文课堂活动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喜欢的语文课堂活动依次是:探究学习、表演、读书、写字、聆听、讲解、写作等。由此可见传统小学语文课最常见的课堂活动听、说、读、写,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学生期待我们的语文课堂能充满“动感”。“动感”的课堂,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体验和创造表现语文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对语文课堂提出“创新、实践、探究”的要求。小学生是儿童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由性较强,思维也趋于活跃。处于儿童期的小学生,他们好动、好玩,走路像骑着马,玩总是玩不够。他们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受知识,渴望亲身的体验,渴望通过实践与探索获取新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力求在在课堂在增加一些“玩味”的动感性活动,让学生把语文课堂当作玩乐的另一个场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动感地带”中得到了提高,知识在“动感地带”中不知不觉地被掌握。因此小学语文课还应该有学生情感体验、理智认知、语文表现及语文创造的过程。只有充满动感的语文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三、“动感”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途径

设计充满动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听、说、读、写等教学活动外,课堂教学中还应该有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活动。

(一)挥挥舞舞,挥出动感的节奏

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既然学生好动,何不让他们动起来呢?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我常让学生在课堂动动手,学生由静止坐正听讲的状态转变为自由活动的动感性状态,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程度会较以前有所提高。

如教学汉语拼音四声时,一位老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段路 。

老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警察叔叔指挥过交通吗? 生:见过。

老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做小交警。当交警可要认识路呀!我们先来认认路。 老师:平路大家很熟悉,如果从左往右走,上坡路在哪里,下坡路又在哪里呢?

学生上前指出。

2 老师:你们看,一辆小汽车开过来了,大家伸出手来,一起来指挥小汽车前进。

老师用一只玩具汽车,模拟在这们的山路上行驶。并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小汽车走过的痕迹。

老师:把小汽车走过的路线分成四部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声调符号。 老师板书出四种标点符号,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种声调符号与图中什么地方相似。用编儿歌的方法记住四声的形状:一声高高一路平,二声就像爬山坡,三声下坡又上坡,四声就像下山坡。

老师:请小朋友们伸出小手做‚小警察‛,再用儿歌指挥着小车的前进。 学生大声地说着儿歌,并高兴地小手用挥舞着声调符号的不同形状。

周一贯老师说:“游戏几乎是孩子的全部生活,儿童的文化精神便是自由的游戏精神。”纵观这样的课堂,孩子在一定情境中,挥挥小手,就像是在做游戏孩子们正是通过这样的“玩”来认知的。他们不仅挥出了声调符号的形状,而且挥准了声调符号的写法。这样做,既活跃了身心,消除了学生学习的疲劳感,也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果。

(二)拼拼摆摆,拼出动感的巧妙

手是灵巧的,手是人智慧的外显。拼图是小孩子比较喜欢的游戏,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在手尖得到了展示。手脑相连,常动小手,也能使人的思维得到锻炼,大脑变得更加灵活。

我们来看声母“b、p、d、q”的教学。

师:‚b、p、d、q‛这四个声母我们已经学过,小朋友们仔细地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有一竖和半圆。

师:是呀,这一竖和半圆站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读音就不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半圆的位置,来编儿歌记住它们读音呢?

生:右下半圆b b b。 生:右上半圆p p p。 生:左下半圆d d d。 生:左上半圆q q q。

3 师:谁伸出你的小手, 一边书空一边说儿歌。 生边书空边说。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想变个字母给你们猜猜。

师拿出一个小竖条和一个半圆,平放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字母。 师:小朋友们也能用这两样东西变个声母给大家猜吗?

指名说。

师:那就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小纸条和半圆吧。

学生变换着半圆的位置,摆出了四个声母的形状,并用儿歌说出字母的读音。

“b、p、d、q”是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为了让学生能准确地区分好这四个声母,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纸条剪成了一根长长的小棒及一个弯弯的半圆,并图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就能化难为易。学生用这两样东西,移移拼拼,就能拼出这四个字母的形状。这样动手性的活动,让抽象、呆板的拼音课堂实现了快乐与趣味的转身,用方法引路,用活动当家,我们的孩子就会在动手的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变化的快乐、动感的巧妙。

(三)描描画画,画出动感的异彩

儿童世界是有图有情有趣的,那些没意思的事情在成人眼里看似“无用”,然而,在这些“无用”的背后潜藏着“大智”与“大用”。在语文教学时注意倾听学生发生错误的根源,巧绘图片,形象地加以比较。这种发现与探索,这种追求式的教学,有意思胜过有意义。让语文与图片手挽手,共同绽放语文的异彩。

一次我在改孩子们作业时,发现有个孩子用‚长‛ zhǎng这个读音组‚手长‛这个词,我感到很奇怪,我就问他:‚这个词读什么呀?‛他大声地读了起来:‚手长zhǎng。‛从他的读音中我发现他丝毫没感觉到自己有错误。我说:‚你搞错了,这个长不能组成手长的。‛一个小女孩反驳道:‚一次王泓景站起来时说‘手长’这个词时,你还表扬了他呢?‛我被孩子们的天真逗笑了,我说:‚王泓景说的首长应该是领导人的意思,是首领的首。手掌不是这个‘长’,应该是这个‘掌’。‛我相应请一个小朋友把手平伸在黑板上,按着他的小手,用粉笔描出了一只小手。我用简笔画画了一张大家熟悉的伟人陈毅的图片。借助绘出的图片,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两个词‚首长‛与‚手掌‛的不同。

有了图片的参与,我们语文就会像图片一样异彩纷呈,让孩子在混沌处有了清晰的指向。当孩子们在下次自己练习时,就不会出现“手长”与“首长”分不清的状况。语文教学中多么需要老师对学生理解程度的体量 ,需要教师的细致的指导,需要教师的多思与创新。在 4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动动手,画一画,描一描,不仅能画出语言文字的形象美,也能展示语文动感的异彩。

(四)修修改改,改出动感的魅力

生活是语文之源,语文是生活之花。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的语文,就是要将生活资源开发成语文课程资源,就是要从学生生活体验来生发语文课程。在教学中,有意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暗藏的“契合点”挖掘出来并以此为基础,巧妙地组织教学,将课堂与生活链接起来。这样,语文课堂才能像生活那样充满活力。

二年级上册的看图识字,本来的编排顺序是人、从、众;木、林、森。从独体字到会意字的变化中,我们借助简单的字认识了‚众‛‚森‛这两个较繁的字。并借助课文本上形象的图片,理解到‚众‛就是人多的意思,‚森‛指的是树木多的意思。如果把这篇识字稍做修改,呈如下状态,

→ 从

→ 众

↓ 利

↓ 用

→ 林

→ 木

引导学生想象,从这样的排列顺序,你会发现什么?即使是小孩子,他们也有一双慧眼,会联系社会生活的来说明自己的发现。我们会渐渐发现,社会的人口越来越多,对树木的大量利用,树木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语文课我们既教给学生一些知识,也要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方法。稍改图例,让文字的顺序作了稍微的变动。就能让语文跟生活紧紧相连,这些简单的字词也有独特的魅力。同时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儿童的生命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顺应了生活的理趣。我们不是为教字而教字,而是为生活而学习。

(五)读读演演,演出动感的灵性

要学的生字往往静静地出现在课文中或课文后,如果我们就字教字,就文教文,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无味。下面我们来从这个课例中,探寻一下语文阅读教学中动感的精彩。

《台湾的蝴蝶谷》第二段中‚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聚会。‛

师:请小朋友们读读句子,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生:飞、穿、越、赶。

5 师:这四个动作中,后三个字其实都可以换成‚飞‛字。

指名读句子‚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飞过树林,飞过小溪,飞到山谷里聚会。‛

师:请大家仔细看看这花丛、树林、这小溪。

生:树林里的树木比较高,蝴蝶要从树缝中穿过去,这样才能飞得快。 师请孩子们张开双臂做蝴蝶,当要穿过树林时,学生自然地收拢一下翅膀,这个‚穿‛字就形象地出现在孩子们的手臂间。

生:小溪里有流水,蝴蝶们担心自己在中途飞不过去,当经过小溪时,它们会用力从小溪上越过去。

师:是呀!那我们读这个短句时,可以屏住气,用点力呀! 生读。

师:同样是飞,只是飞过的事物不同,蝴蝶的动作就在飞的过程中有稍微的变化。我们说话或写话时,也要学用不同的词表示相同的意思,这样语言将会变得丰富多彩。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课例中,教师带领学生读“穿” “越”这两个词时,理解了它们与“飞”的细微差别,再加一些的动作。学生边读边演,在演的过程中,学生记住了这个字的读音,借动作理解了这个词的意思。这些静止的词,有了动作的参与,就像给它们注入了一潭活水,这些词语一下子仿佛有了灵性,他们在孩子们的指间跳跃,在孩子的脸上浮现,在孩子的身上显现„„

教材中的文字、图画,虽是静止的,如果在“动感地带”中搭建“动”的平台,给予“互动”空间,学生就会“动”起来,课堂就会“活”起来。倡导走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动感地带”,不只是用表面的动作做支撑,而这些动作是学生思维灵动的外在显现。巧用学生的“动感”与语文学习内容相整合,儿童的学习潜力与创造力得到自由充分发挥。这样有效地改变了孩子的学习状态,师生关系也得到进一步的融洽。我们老师只有对教学内容和要求了然于胸,对学生的需求深入了解,才能轻松地引领学生漫入语文教学那诱人的“动感地带”。

四、总结与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动感”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动”起来感受语文、体验语文、表现语文、创造语文;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在活跃、开放的气氛中培养自信;实践得知只有在充满动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维持和激发,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才能真正注重学生的思辩能力, 6 培养自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才会在热爱语文的同时也热爱语文课。

“动感”课堂的设计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创设了体验、探究的课堂学习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实践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和思考:

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无论是语文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还是新生代在特殊发展年代给我们造成的危机,都对我们语文教育者提出警告: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丰厚自身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和研究教法。

2、课堂活动重过程,轻结果。

教师应把学生培养成能进行独创思维的主体,但这些学生毕竟还处在学习阶段,他们知识有限,缺乏社会实践、人生阅历不丰富,如果我们太注重探究结果的正确性,那肯定会束缚学生的独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教学中,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一同走进有着趣味横生的语文世界去探索。

课堂纪律的调控柔中有刚,

“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动手、动口、动脚等次数较多。他们常常在活动中,身心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甚至会大声的喧哗。作为老师要有一定的调控能力,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一直处于刚柔相济的地步。

参考文献: 闫慧《创设动感课堂 提高探究能力》2006.12 顾丽芳《让文本在儿童的语文视界里苏醒》《江苏教育》2010.1 王晓虹《让词语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江苏教育》2010.1

语文课感悟范文第6篇

高中阶段是学生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加强语文情感教育培养是十分重要的。那么,从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其中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灌输知识、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还存在,毫无感情投入的语文课堂,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加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深入,情感教育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那么在语文课程上引入情感教育,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措施现阶段,在高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已成为了一种发展趋势,尤其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其发挥的积极作用,更为突出。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要更加紧密,这样一来,教师不但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所困惑的问题,还能够对其个体差异性,全面掌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就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这也恰恰与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相符合。在学生心理以及情感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针对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首先进行了分析,进而将其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研究。

一、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标准及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以及教学改革的要求下,高中语文教育与情感教育,需要相互结合开展,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情感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地位,它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更加紧密,教育的基础,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个性与基础上,使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发挥到最大。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正是为这个目的,提供了更好的实现途径。

2.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教育要在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前提下进行,而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发展的有效方法。针对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生理发展情况,全面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情感教育,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想象力,更为重要的是,情感教育能够环境社会对于高中生情感的关注,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都会更加重视学生在这个阶段的情感状况,会大大减少减少青少年犯罪问题,有利于其建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3.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因素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因素体现在教材、教师、学生三个方面。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既包括直接通过语言文字、形象表现出来的情感,还包括隐含在教材内容的情感色彩。教师的情感则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对教材内容的情感体验以及具体的情感表达和教师的情感素质和魅力等方面。学生的情感因素主要表现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对语文实践的情感体验以及对教师、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情感反应等方面。

二、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高中语文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由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处于生理以及心理急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来自外界的各种思潮,都可能对其情感产生影响,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是必要的。其具体措施如下:

1.注重导入,融汇情感

在开展高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立足教材,将教材中的思想进行充分挖掘,然后结合情感教育,建立情境,创造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切身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感受优美的词句,教师要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讲给学生,通过情感导入,培养语文素养形成,由于高中学生处于生理以及心理急速发展的阶段,因此来自外界的各种思潮,非常容易对其情感产生影响,也会影响到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文教学具有感染性、活泼性,与其他课程相比,其对于学生思想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能够产生影响,其中以教师作为课堂主导,灌输知识、教学方式单一的现象还存在,毫无感情投入的语文课堂,无法引起学生语文素养的共鸣,随着我国课改的不断说深入,情感教育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所以在语文课程上融汇情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教材中的思想进行充分挖掘,然后结合情感教育,建立情境,进行情感培养。

2.多种手段创设情景,分层递进强化情感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然后结合活泼的语言,建立一个相对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这样也是提高情感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例如,现如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高中教育中应用比较广泛,所以完全可以使用大量图片和声音等形式再现情景,并且在课堂上进行具体情景设置,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更为真实和客观的情感。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结合自身的感悟,情感的体验和意识不断得到强化,情感教育的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在进行情感培养的时候,还可以采用分层递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凭借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引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为目的,与学生共同编写完成的学习活动、思维方式以及语文情感等方面的培养。语文情感培养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能力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3.注重实践,培养真情实感

语文作为工具学科之一,其在学生知识结构形成,人格发展以及三观建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其实践性也非常强,教师授课之前,要建立明确的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是阅读、写作以及口语表达等三个方面,教师要从这个三个方面入手,结合合理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中,提高其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进行情感体验,这样可以让他们的情感体现得更加实际。

三、结束语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情感非常丰富的学科,在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同时语文情感的培养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培养方向,语文情感教育包括很多方面。体现的是一个学生的心理、文化、科学、思想等方面综合的道德素质。语文教育具有感染性、活泼性,与其他课程相比,其对于学生思想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更容易产生影响。另外,语文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驾驭能力、想象力等。所以说,做好高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学周刊.2011.

[2]语文教学之友.2011.

[3]科教文汇.2011.

[4]云南教育.2011.

上一篇:社会实践报工作告范文下一篇:企业工资管理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