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及总结范文

2023-09-21

语文考试及总结范文第1篇

凤庆县第一中学

甘凤仙

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评卷工作已经顺利完成,结合本次考试学生成绩,我所教的438班、445班的语文整体成绩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尽细致的分析。

一、整体情况分析

语文试卷共有四大题22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44分和106分。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一下学期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学生整体成绩较好,合格率84%。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

本次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语文积累和运用、现代文阅读和写作等五大板块。其中语言知识约占12%,文言文阅读和古诗鉴赏约占16%,语言积累及运用占7%,现代文阅读占25%,写作占40%。全套试卷长度为8页。现代文阅读材料为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是小说,一是新闻;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外,诗词鉴赏选自课外。

本次试卷课内的基础知识占比例较小,但失分现象仍普遍存在,可见学生对知识掌握运用能力熟悉程度不够。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基础知识部分:基本涵盖了本册课本主要的知识点,但学生对字音字形字义这些基础性的东西掌握得不够清楚,所以普遍失分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日常积累做得不够扎实。失分多出现在第

2、4两道小题,成语应用与病句辨析仍为学生的丢分点,以后应加强训练。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主客观题型都有,涉及文言实词、虚词、文言断句、文学常识、文意理解和翻译,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无论是断句题还是综合分析题、文言常识题、翻译题都来自教材,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对课本和课堂学习高度重视的意识。即使这样还有不少学生做错。选择题翻译题,难度都不大,但我们的学生还是没能准确地翻译出来。不少内容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 ,但是学生的做对率还了低。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语言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3.古典诗词赏析:试题所选诗歌,为课外诗歌。赏析起来难度不是很大,从答题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诗意还是理解不到位的,并且很多学生还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以后的教学要注意长期适当地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诗歌鉴赏的知识传授和方法引导。

4.默写:名篇名句默写共3句,所考的句子选自必修

三、必修四及初中的课本,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是得不了高分,很多学生记住了句子,但是致命的是错别字太多。消灭错别字需要从日常做起,今后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

5.现代文阅读:这部分共有两篇阅读,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有,文学类文本阅读为汪曾祺《看水》题型设计比较合理,实用类文本阅读为新闻材料分析。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文章主题的总体理解和概括表述能力。学生理解基本到位,但是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能力欠缺,应在平时多做一些阅读加紧练习。

6.语言知识运用:重点考查学生成语的辨析能力与病句的分析的能力。19题病句学生的分析仍有欠缺,20题为语言得体,结合句子意思能分析出对应错误的词语,但本部分学生依然能力欠缺。21题表达题学生的逻辑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差。

7.作文:本作文是分析性材料作文,学生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和以前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相比,文章的限制性增强了,但题目中本身还是给学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选择空间,要求比较开放,贴近学生生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表达和发挥的空间。卷面反映学生普遍有话可说,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能力,学生写起来基本都很顺手。但显示出生活积累的缺乏;构思立意缺乏新意,显示学生视野和思维不够开阔;字体规范工整有待加强。此外,很多学生写作不规范,漏写标题,缺少字数,潦草书写。作文教学需要讲求长效性和循序渐进性,需要从细节抓起。

四、启发与反思

1.长远规划,整体设计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扎实的积累。

我将从高二上学期到下学期,针对自己所带班级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放眼高考,立足现状,从整体上规划自己的日常教学任务,明确设计自己每一学期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有的放矢进行教学。例如基础知识的夯实,尤其对方言影响较大的县区学生来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教师从现在开始引导学生经常积累,以期两年后能具备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

2.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切实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需要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形成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应当对每一篇课进行适度的阅读和写作方面的拓展教学,不可拘泥于一篇课文的讲解,适度拓展,能让学生一篇课文有更多的收获,懂得如何能触类旁通,因而及早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高理解表达能力。

语文考试及总结范文第2篇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______( shǔ)光 取______ (dì) 矫______ (róu)造作 灯火阑______ (shān)

2、以下每句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4分)

① 燃一柱心香,将心置于尘世功名之外,在一方独属自己的天地里读书,不附庸风雅,不故弄悬虚,只是为了“墨香浸透一颗心”。

② 轮椅还是令他与众不同,他调动着可以调动的一切部位,契合着强劲的鼓点,演怿着生命的跃动。也许他的鼓声并非最响亮,但他一定拥有世上最坚强的脉膊、最强韧的神经。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 ________________ ,愁云惨淡万里凝。(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②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 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④ 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诗经 关雎》)

⑤ 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⑥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李贺《________》)

⑦ 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⑧ 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4、2010年10月24日,由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骨髓库、江苏广电总台联手推出的“生命相髓”--首次两岸三地骨髓捐受者相见欢活动,在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活动邀请到大陆、台湾、香港两岸三地12对骨髓捐受双方真情相见,现场听到最多的是“感谢”两字,看到最多的是热泪相拥。有观众说,这样的节目怎能不让人动容?单是活动名“生命相髓”四个字,便让人感慨万分。不知同学是否有同感?请你谈谈对此次活动名称“生命相髓”四字的理解。(3分)

5、赏读普希金的这首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回答问题。(3分)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① 如何理解诗中的“欺骗”二字?(1分)

②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怎么办?结合本诗的主旨,谈谈你的理解。(2分)

第二部分(46分)

(一)阅读《岳阳楼记》片段,回答问题。(11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下列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4分) 和一

A. 春和景明 B. 山岳潜形

四时之景不同(《醉翁亭记》) 山行六七里(《醉翁亭记》)

C. 登斯楼也 D. 上下天光

斯是陋室(《陋室铭》)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

E. 忧谗畏讥

先天下之忧而忧

7、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3分)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8、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气象万千的洞庭山水,迁客骚人们的情感同样是多姿多彩的。作者如何理解他们的这种表现?(2分)

9、选文明确的表达了作者先忧后乐的政治观,其友滕子京恰是此忧乐观的践行者,可与“古仁人”齐肩。你能否从中国历史上,再举一“古仁人”之例,联系其事迹或作品进行分析。(2分)

(二)阅读《赵人养猫》,回答问题。(5分)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与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去夫猫也?”

【注释】盍:何不,为什么不。 垣墉:墙。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3分)

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

11、从这则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2分)

(三)阅读《故乡》片段,回答问题。(4分)

母亲叫闰土坐,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将长烟管靠在桌旁,递过纸包来,说: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

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

12、横线处闰土在诉说自己的生活景况时,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省略号,是何用意?谈谈你的理解。(2分)

13、茅盾说,细节描写不但描出了人物的风貌,也描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请从闰土“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这一细节,谈谈你对闰土这一形象的认识。(2分)

(四)阅读《囚绿记》片段,回答问题。(5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14、《散文家谈散文》中,晓雪曾说,鲁迅的散文冷峻深沉,冰心的散文婉约清秀。请你仿用以上的四字词语,对选文的语言特色进行归纳。(2分)

15、选文中,作者说“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请问那一刻作者真的“了解自然”吗?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五)阅读《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回答问题。(8分)

人生烦恼无数。

先贤说,把心静下来,什么也不去想,就没有烦恼了。先贤的话,像扔进水中的石头,而芸芸众生在听得“咕咚’’一声闷响之后,烦恼便又涟漪一般荡漾开来,而且层出不穷。

①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差学生以为考了高分就可以没有烦恼,贫穷的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幸福。结果是,有烦恼的依旧难消烦恼,不幸福的仍然难得幸福。

烦恼,永远是寻找幸福的人命中的劫数。

寻找幸福的人,有两类。

一类像在登山,他们以为人生最大的幸福在山顶,于是气喘吁吁、穷尽一生去攀登。最终却发现,他们永远登不到顶,看不到头。他们并不知道,幸福这座山,原本就没有顶、没有头。

另一类也像在登山,但他们并不刻意登到哪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看山岚、赏赏虹霓、吹吹清风,心灵在放松中得到某种满足。尽管不得大愉悦,然而,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小自在,萦绕于心扉,一样芬芳身心、恬静自我。

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②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所以,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这个世界,为什么烦恼的人都有。为权,为钱,为名,为利……人人行色匆匆,背上背着个沉重的行囊,装得越多,牵累也就越多。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追逐着人生的幸福。然而,就像卞之琳《断章》所写的那样,我们常常看到的风景是:一个人总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

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16、这篇文章主要阐述的道理是什么?(2分)

17、划线句①“幸福总围绕在别人身边,烦恼总纠缠在自己心里。这是大多数人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从全文看,作者对“幸福”和“烦恼”的理解是怎样的? (2分)

18、划线句②“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这是什么原因呢?(4分)

(六)阅读史铁生《合欢树》,回答问题。(13分)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十岁?”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的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希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废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麽知道会不会?”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到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 “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 “我年轻的时候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有一年,院里的人们提到了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又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推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盘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能开花。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眼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出生于北京,1972年双腿瘫痪,后又患尿毒症,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19、本文一开头就写作者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3分)

20、作者在文章中三次提到自己的年龄。你认为他在二十岁以后和三十岁以后对母爱各有怎样的体会?(4分)

21、作者的摇车最终未能进到那个小院,看到母亲栽的那棵合欢树,作者说“后悔”,之后也“悲伤”,但他亦说“悲伤也成享受”,这是为什么?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2分)

22、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这样写的特点与效果各是什么?(4分)

第三部分(60分)

23、作文。(60分)

多为独生子的我们,平日里似乎更为关注的是我们,是自己。但除了我们、自己外的“他(它)们”,你驻足过吗?关注过吗?

请以“他们”或“它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语文考试及总结范文第3篇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j.Co M 2

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这次语文期中考试题目难易适中、题量合适,题目紧扣教材、结合导学案和平时练习,能较好反映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较好检测学生语文学习能力。

试卷中默写部分选自教材中,都是一些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而且在平时教学、尤其在早自习中有所训练,学生完成并不困难,但是还是有同学一分未得,这充分反映有些学生平时准备不够充分、态度不够扎实;选择题难度不大,字音、字形、字义选自平时所学课文,同学完成情况较为理想,但是还是有同学审题不严;科技文难度不大,都可在原文中找到、分析、推理得出答案;文言文是《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生在初中学过,难度不是很大。诗歌鉴赏是杨巨源的《城东早春》,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要理会诗中的理趣和“早”字,学生完成情况不够理想;现代文《去远方》,文章意义晓畅、主题明确,所设置的题目难度也不是很大,学生完成较好;语言运用是漫画赏析,与环保有关,意思较为明确,难度不大;语言运用也很活泼幽默,学生有话可说;改写句子也不很难。作文是“书香作伴”,学生基本能够动笔,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而且不会写偏题。

自我评价

这学期能够严格按照学校相关制度要求,认真组织教学,合理设置导学案、教学案,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相关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营造较好“书香”氛围,使学生语文素养得到较为明显提高,注重基础较差学生,鼓励学生、提高这些学生的语文成绩;在课堂互动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加强;在学生主动性方面,也有待监督和规范。

教学措施

1、继续完善班级书柜,增购一些人文、科技方面图书,营造更加和谐、丰富的“书香文化”,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得到更大提升、能力和素养得到更大拓展;

2、加强语文教科研的工作,阅读相关理论著作,保持继续写作,多思考、多总结,使自己的基本功更加厚实和宽广;

3、加强课堂管理,导学案落实到位,严厉杜绝抄袭、不交、交空白导学案现象,完善制度性处罚;

4、对于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不高的同学,加强鼓励和引导;对于基础较好、态度较为端正的同学,鼓励发挥带动作用,营造较好班级文化和语文学习氛围。文章

来源 莲山课

件 w w w.5 Y K

语文考试及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技能 毕业考试分析 临床教学质量

临床操作技能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对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进行临床技能的考核评价有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对临床技能操作的重视程度,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我校临床毕业技能考试为“五站式”考试。第一站为计算机模拟病例分析(即CCS考试),第二站为标准化病人考试(即SP考试),第三、四站为技能操作,第五站为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现将我们的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分析对象

本次分析对象为我校2011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2010级六年制临床医学(英语班)专业共计606 人。

1.2 考试方法与内容

2016年4月18日至29日对沈阳市内实习学生共计495人进行SP考试,共设4个考站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学生按照“考试流程单”顺序依次进入各考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操作。6月12日至16日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CCS、SP(沈阳市外实习学生111人)、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即上述“五站式”考试。学生依次进人五个考站, 按试题要求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

将学生在各站考核所得成绩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成绩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附属医院与其他实习医院成绩比较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实习医院录入成绩差异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实习医院成绩差异显著(P<0.05),直属附属医院学生均值为65.2903,非直属附属医院学生成绩均值为65.0349,教学医院学生成绩均值为64.4579,三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

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实习医院成绩有显著差异之后,我们进行了事后的两两比较,发现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上表1。

3.讨论

不同实习医院学生毕业技能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临床实习阶段。学生在附属医院与教学医院的实习效果不同。直属附属医院、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经验比较丰富,教学标准比较统一,[2]临床带教方法和带教能力与其他教学医院相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实习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操作培训效果相对教学医院就会好一些;不同医院临床教学环境相差很大,不仅是医院的规模实力大小、医疗设备的差别、医院患者的多寡等方面造成的,各医院的管理模式尤其教学管理的不同对教学环境的差异影响更为直接[1]。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学管理经验丰富,管理方法行之有效,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临床教学环境,学生的实习效果突出,其他教学医院的教学管理则存在不足之处[1]。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逐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从而进一步完善技能考试,使之成为衡量合格医学生的金标准[2]。进一步完善临床教学管理体系建设,深入加强对非直属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临床教学工作的指导,以附属医院带动其它医院的教学水平,强化教学医院带教管理,深化医院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医院教育创新,尤其要推进学生临床培养模式、临床教学内容和临床教学方法的改革,定期开展临床教师培训、教学观摩、教学检查、教学基地评估等多种形式的临床教学活动,保证临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贵强.不同教学医院学生毕业实习成绩影响因素的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

[2]金宏,朱辛为等.我校临床技能毕业考试分析[J].学术探讨,2010[12]:3771

作者简介:

袁园(1980-),女,辽宁大连人,主任科员,硕士。

语文考试及总结范文第5篇

试卷以中考试卷类型为范本,难度适中,既有对基础知识考核的环节,也有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做的并不好,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二、问题分析与反省

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并不牢固,包括字音字形。

2、文言文的阅读还是一个弱项,课外文言更是一个死亡地带。

3、现代文的阅读答题抓不住要点。

4、作文大部分学生写的很好,得分较高。

5、书写和卷面有三分之一较差。

6、学生心态和学习态度不行。

三、采取的措施

1、强化卷面和书写的训练,在以考代练中重视卷面和书写。

2、抓住:词语改错、诗词名句默写、病句判断、诗歌阅读、文言复习(包括虚词罗列解释)、句子赏析。

3、归纳阅读方法和技巧,分文体训练,走高效路线。

4、选取优秀范文,让同学背诵,体会,借鉴。

语文考试及总结范文第6篇

一、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我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如,在书写方面,我大力强调规范性,要求行款整齐,字迹工整,并努力克服错别字,“规”字右边本该“见”而非“贝” 字,这类似的问题我进行了大力更正。又如,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运用,对各种句式的变换,对病句的修改,对生字新词的理解运用,对近、反义词的积累等,我都逐一进行讲解或强调,以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语文能力。但通过考试却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依然存在问题。

二、教学方法还需不断改进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要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因此我在教学中往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兴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已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劲头,教师也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加以探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在教学中,我时而以读代讲,自主感悟;时而鼓励学生各抒已见,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而采用一些别开生面的方式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搞好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有

的同学为什么老是玩,可成绩却不错,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强调上课专心听讲,及时对知识进行巩固,然后还要及时复习。有人说,聪明与否,在于是否思考。这是很关键的,我们要着重指导学生学会思考。睡前回顾当天所学,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多,但要适用,易行,便于操作,还要督促学生坚持。对于个别学生学习方法需要单独指导,还需努力改进自己方法方式指导。

四、做好扶优辅潜工作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这就给我们教学提出了一个难题,必须保证优生够吃,后进生能吃。不然,都会有意见的。我常常用的方法,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有所为。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这方法十分有效,来期还将大力推广应用。

五、突出章节过关

本期的教学内容,分为八个单元。在每个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都会进行检测,针对学生存在的知识点问题,及时解决。对确实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个别教育,使之掌握,并能运用。由于抓好了章节过关,本期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有了提高。

六、今后努力的方向和设想

1、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打算通过与学生谈话等方式,使学生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及趣味性,让所有的学生都觉得学习语文很有意义,语文课很有趣。学习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具,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要努力开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要与教材内容有一定联系,可以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进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多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朗读比赛、说话比赛、讲故事比赛等等,发现及时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4、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不断更新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式下教学发展的需要。

5、重视优生的培养和差生的转化工作。

上一篇:制定业务工作计划范文下一篇:副职转正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