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导向范文

2024-05-04

创新创业导向范文(精选10篇)

创新创业导向 第1篇

厦门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正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成立, 秉承“校企联合办学”的思路, 以“企业-学科”为对接点, 结合企业未来几年用人需求, 制定合适的资格条件, 从厦门理工学院在校学生中遴选学员, 着力培养学员系统地掌握工程技能、具备现代营销和管理实务知识, 最终成为既掌握专业技能, 具有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具有团队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将从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办学模式、师资建设、课程设置等实践环节进行重点阐述, 给出创新创业实验班的“落地”实施方案, 希望为其他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1 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办学模式

1.1 培养方案

创新创业实验班培养方案的制定通过与学校签约联办实验班的企业联合制定, 通过冠名实验班、选聘企业优秀管理与技术人员作为授课师资、理论传授及实岗实训等环节, 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企业全程参与学生联合培养, 从招生选拔、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都实行校企合作, 双方共同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学分和学时管理办法等”。

1.2 培养目标

厦门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实验班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成立, 实验班秉承了厦门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 以“校企联合”、“案例教学”、“强化实践”为3大特色, 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经营管理才能、较高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及创新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1.3 学制、考核标准、及学分认定

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学制总共为一年半, 充分利用学生的大三学年和大四上学期。这是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本专业的知识, 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素养, 可以在此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标准采取校企共同进行考核, 当创新创业课程的成绩累计3门不合格者, 不予颁发“创新创业实验班”结业证书。对出现重大违纪者, 取消“实验班”就读资格。对于在读期间的成绩合格者, 颁发“创新创业实验班”结业证书。学生可以通过取得的“创新创业实验班”结业证书向教务处申请公选课的4学分。通过这种方式增进了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

2 实验班的实施

2.1 学生的选拔

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学生是从优秀学生中经过选拔而产生的, 学生需经过笔试和面试, 考核包括情商、智商、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等综合因素, 因此学生的基础较好,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能力比较强, 综合素质比较高, 自信心强。例如厦门理工学院首届“明翰电气”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学生需要具备下面五个条件之一才可以报名:第一、专业课各科平均分70分以上, 学有余力;第二、曾获校级以上学科专业相关竞赛奖励1项;第三、班级综合测评前五名;第四、曾获系级以上奖励2项 (含奖学金) 。第五、有创新、创业历练 (专利、论文、制作等) 。

2.2 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超前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群体。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 对未来要有预见性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能创造性地对新的教育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和有效输出;第二, 能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不断开创教学、科研新领域;第三, 要有开放性的人格和宽容理解的良好心境, 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2.3 课程的设置

创新创业实验班, 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 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验班目前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商业素养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实践操作课程三个方面, 例如《企业结算》、《市场营销》、《创新方法TRIZ》、《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企业文化》、《创业体验》、《企业结算》、《电气设计自动化:智能电网》、《现代光电子器件》、《光学设计》等, 着力于培养人文素养和工程技能兼备的人才。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在与不同企业联合设置课程时, 应该既体现出创新创业的文化素质教育, 又体现出创新创业的专业教育课的设置。表1以“明翰电气”创新创业实验班为例, 给出了课程设置的情况。

结束语

创新创业实验班代表了一种趋势———企业单列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将作为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一种合理补充, 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特别是对学生创新能力、企业营销与管理, 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将大大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这是校企合作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http://www.edu.cn/zcxx_10008/20100601/t20100601_481165.shtml

创新创业导向 第2篇

摘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以目标管理为导向提升创新创业能力进行实践探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借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东风,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为目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业课程体系,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扶持孵化创业项目,助力学生创业和企业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创业课程教学

课题:本文为201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海南旅游专业技能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 njg2015-78。

创新创业教育被视为未来的人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伞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和高职学生的特点,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搭建有效的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一、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1.模拟实践平台

如SYB培训、引进“南铺北店”020直销购物平台等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实操水平。2008年正式启动了大学生SYB创业培训项目,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接受创业意识、创业技能等方而的培训,并开展创业沙龙交流。通过创业培训,使大学生掌握创业必备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挖掘创业潜能。2015年引进“南铺北店”020销购物平台及线下体验店,提供学生模拟创业的实操平台。

2.专业实践平台

将创业结合专业,做特色创业项目,增强项目的不可复制性,提升创业的成功率。比如旅游管理系将创新创业教育重心放在“市场调研一策划一生产一销售一售后服务”的整个环节,将实训过程还原到真实的经营过程中。比如在自主经营的IDEA咖啡吧实训中,学生通过承包形式承担经营的责任,利用学校提供的设施进行经营并获取利润,学校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于设施维护和折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意和主观能动性。指导教师对经营过程进行指导和智力支持,根据学生经营中山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和解决,获得第一手创业实践数据和资料有利于科研和教学,也将创业教育和实训实践融为一体。学生获得实训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完成创业和经营的整个过程,获得利润和经验。学生、指导教师、学校实现真正的“三赢”。

3.创业实训基地

强化创业孵化基地的管理,实行“一带一”指导,即一个创业项目进驻孵化基地必须由一位教师(称为“创业项日导师”)牵头。负责该项目的申报、跟踪指导、监督管理,尤其是信用管理。基地合同实行一年一签,项目实施优良可以续签。但最多续签三年,提供免费的办公地和公共设施。创业项目一旦经营,参照市场规律办事,适应优胜劣汰的机制,续签第_年学院支持创业项目申报政府工商营业执照等,以便退出孵化基地时更好地在市场中生存。密切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创业项目的支持和合作,吸引企业管理者为创业项目导师,弥补教师企业经验不足的现状。自2011年创业孵化基地建成后,至今已有20余个创业团队免费入驻,成功孵化海口乾亨物流有限公司、尚米斯商贸有限公司、果礼派等12个创业项目。

4.竞赛实践平台

如专业竞赛、创业竞赛等,增加创新创业实践机会。2014年在“创青春”创业大赛上,学院创业代表队获得省级_等奖2项、国家级(“彩虹人生”高职创新创业创效大赛)-等奖3项;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创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企业经营技能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在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上获得了两个一等奖、一个_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优秀奖的优异成绩。这些竞赛实践可以使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经营管理意识与创业技能,更多、更早地参与到科研、生产一线。

二、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体系

1.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开设情况制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创业课程列为院级必修课,引进了新锦成开发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该平台集教育辅助、教学管理、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身。学生可通过该平台进行课程学习、知识拓展与互动交流,激发创业精神,提升就业创业意识,培养自身综合素质,储备创业知识和能力。充分利用校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对所有学生开设创业基础课程,教师利用该系统开展教学和管理工作,并查看和评估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情况。学院将每年五月份定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月,学院会组织开展一系列讲座与沙龙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大力引导学生们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企业家精神,提升创业能力。

2.推广创业典型案例的教学方法

学院积极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创业者和学长回到学校现身说法,给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榜样和典型,组织收集优秀毕业生创业典型案例,开展创业就业典型巡讲活动,请海南典型创业者畅谈他们的大学生活、成长经历及创业故事,引导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创业就业观念,培养传播优秀企业家精神,开拓创业就业思路,破解大学生创业就业难题。

3.完善创新创业教学形式

学院自2010年开展伞国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项目“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第_课堂活动”,其中专门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劳动教育、志愿服务、思想政治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五大模块,每个模块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完成1个创新创业学分。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比如创新创业讲座、创新创业沙盘模拟活动、创新创业培训、创新创业竞赛等,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毕业后创业积累实践经验。

三、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很重视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专设就业创业指导委员、创新创业课程开发小组和就业干事岗位,不定期派出教师参加国家各种前沿创新创业培训、学术研讨会、观摩考察国家创业创新教育典型学校,拓宽就业创业工作视野。在政策上,学院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创业,成就一批创业者兼学者,同时也吸引成功的创业者成为高校教师。在师资队伍的结构上,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技术专家、优秀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学生的校外职业发展导师,让他们通过讲授项目课程、学术讲座的形式参与到学校的创新创业教学中去。同时,校内教师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资源,通过企业锻炼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逐步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创新创业导向 第3篇

行动导向自德国引入我国以来, 各领域学者研究众多, 已形成丰富的学术丛林。所谓行动导向, 即以行动来引导主体的相关发展, 而行动即实践, 或可理解为所做以及所为。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知行合一”, 即以教学法对行动导向进行阐述, 引入我国的德国行动导向教学也是如此。随着多年来德国和我国学者在行动导向方面研究的深入, 行动导向教育理念越发清晰, 其表述为:学生通过脑、心、手进行学习,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能力训练为本位, 通过教育导向, 从而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 适应未来的职业任务。

笔者运用行动导向教育理念, 依托校企合作活动进行了创新实践研究。首先, 校企合作的活动特点符合行动的要求, 学生创新和发展必须依赖企业生产和管理实际来开展和进行;其次, 校企合作具有高职院校与企业双重教育引导性, 具有正确的导向保障;最后, 基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 进行行动导向的有效探索, 有利于实现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 达到教育为学生培养服务的目的。

二、校企合作中运用行动导向的必要性

行动导向自从在我国发展以来, 都始终围绕高职教育进行研究, 推动了高职学校的教学方法、教育手段等教育教学系列改革。因此, 厘清行动导向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从行动导向的角度来理解, 分析、厘清主体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指导教师、学生之间的相关联系十分必要。围绕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职业能力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策略指导, 最终才能形成学生创新创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能力 (图1) 。

从行动导向历史发展看, 它是在德国双元制教育不能适应社会就业和创新所需的背景下提出的。在双元制下, 高校教育只注重理论的教学, 随后将教育主体抛给企业, 而企业在实际生产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再培养, 造成资源和教育的浪费。行动导向的提出和教育改革, 获得了世界各国的公认和推崇, 成为当下企业和社会认可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我国高职教育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适时进行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 有效解决了高等教育与企业生产实际的结合问题, 学生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用于生产实际, 满足了高校和企业实际所需。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基于高校、企业、学生利益使然, 也往往存在为做而做, 甚至也出现了学生参与实践仅仅是为了完成企业订单进行的突击实践等问题。以行动导向为教育抓手, 如何破解校企合作深层的发展, 满足高校、企业、学生在知识运用与创新创业中所希望达到的愿望, 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一) 行动导向有效满足学生、企业、高校对职业能力实践的要求

高职教育以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训为主要教学方式, 而在课堂教学外明显缺失有效载体进行能力实践。一方面, 高职院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主要以专业技能为主, 专业能力单一, 不能满足当下企业所需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需;另一方面, 当下企业生产实际已发展为生产、管理、营销等全方位综合发展的态势, 高职教育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 也应立足企业实际, 积极推动学生在专业能力之外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上进行有效补充, 达到学生在社会工作实际中能力实践的要求。

(二) 行动导向满足高校与企业合作育人的契合点

从育人的角度看, 高校与企业合作育人不仅能够满足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培养;从职业发展角度看, 更能凸显出校企合作在企业技术创新和学生在职场创业的需要。在校企合作框架下, 满足企业用工需要和技能培养仅是短期发展阶段, 企业完全可以在用工市场调配出熟练技工, 而校企合作的深层开发, 即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才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归属, 学生从熟悉工艺、创新技术到职场创业的职业发展更体现了当下我国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 以行动导向带动创新创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育人正是高校、企业、学生三者的有效契合。

三、校企合作环境下行动导向的指导策略

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电动独轮车装配”项目为例, 有的学生不仅通过企业师傅技术指导和高职教师授课后完成项目学习, 还酝酿和申报在学校创业中心创办大学生独轮车装配服务公司。高校教师运用行动导向指导学生, 有效实现了学生发展的育人过程。

(一) 自我认知

根据“电动独轮车装配”项目的实际, 学生首先要完成对产品的认知, 然后熟悉装配车间具体工位应完成的装配任务。根据生产和装配实际, 教师引导学生对机械原理、电工电子技术、模具装配、夹具和公差等理论知识进行准备, 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编制5至7人的小组, 并确保各组实力均衡, 每组选举一名组长进行小组协作, 将生产装配实际与所学知识进行融合和运用, 来实现项目前的自我认知和相关准备工作。

(二) 任务目标

通过自我认知和分组后, 明确唯一任务目标, 完成电动独轮车的装配。教师下发任务书、学习指南、资源目录等资料。由企业师傅介绍产品装配工作背景知识、工作任务要求, 以及在装配过程中所用到的工艺知识等。

学生通过读图完成: (1) 计算生产纲领, 确定生产类型; (2) 弄清零件功用; (3) 看懂零件结构与技术条件; (4) 分析零件装配工序, 标注是否明确。

学生通过阅读装配操作手册完成: (1) 掌握综合类零件装配工艺及方法; (2) 能够合理选择综合类装配工具; (3) 会进行机械与电子技术原理的衔接与检验; (4) 会合理优化装配工艺。

通过对生产和任务目标的认知后各小组进行试装配。在试装配过程中, 学生在每个装配环节遇到问题都可以相互讨论、分享所学, 并要求尽量少地向教师求助。教师和企业师傅以教练员身份监控各组进程。对于教师所指出和提出的问题, 各小组内由学生共同分析并进行有效解答, 其他学生也可以提出不同的质疑。通过学生在小组氛围中进行的研究性学习, 能够引发所有学生的思考, 并能够在质疑中提升能力。通过讨论后, 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相关总结, 各小组基本掌握一到两套可实施的创新方案。教师点评后与企业师傅进行交流, 介绍暂时未实施的新工艺、新技术, 培养和开拓职业岗位上运用新工艺、新技术的视野, 并要求各小组完成小组任务决策、任务分解和任务计划的筹备。

(三) 任务实施

在企业师傅示范和教师任务布置后, 各小组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任务的实施。组长首先确定小组进行装配的计划安排, 随后根据组员所掌握的情况对各装配工位进行分工, 并特别安排专人对装配流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记录评价。电动独轮车在装配过程中, 不仅要完成机械装配任务, 更要实现电动力的机械输出。在整个装配过程中, 教师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 要不断巡视和指导学生, 及时发现并提醒学生出现的问题。

(四) 行动检查与评价

依据企业标准进行产品合格检测是对小组完成装配的基本要求。各小组装配计划安排的差异, 是教师运用行动导向进行教育的结果。小组组长代表各小组对装配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的简单自评, 装配计划安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及装配合格检测、装配效率的重点评价是学生能力提升和收获的成果。在各组自评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并形成成果报告, 对需改进的地方要求各小组进行补充, 希望学生在项目的学习中掌握更多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类机械装配能力, 并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四、结束语

与传统教育相比, 行动导向在培育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自觉创新技术和方法方面具有突出优势。项目化生产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具有完整的工作任务, 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充分运用;团队能力培养和有效解决问题, 使学生大胆创新和创业萌芽成为可能。通过运用行动导向对校企合作项目的引导, 常州高职园区大学生创业基地已完成电动独轮车装配服务工坊、CAE前处理技术服务公司等创业项目的落户。李克强总理在今年4月走访长春市灯泡电线有限公司时指出, 创新不仅指技术开发创新, 工艺创新会使产品更具竞争力, 这同样也是创新。在当下鼓励和提倡青年人万众创新的环境下, 高职教育特有的行动导向运用在校企合作中, 不仅激发了青年学生的创新, 更孕育出紧贴高职实际的创业萌芽。

摘要:本文对行动导向进行相关研究, 并结合校企合作、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进行运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高职,校企合作,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创新创业导向 第4篇

关键词: 艺术专业 大学生就业 创业教育平台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进步的灵魂和力量,创业是改善民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要求各高校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勇于投身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由此可见,创新创业工作将作为未来我国经济转型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培养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使命[1]。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创新创业教育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达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艺术专业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艺术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结合所学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创业,符合国家创新创业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艺术生强大的创造性特征成为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艺术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近年来由于我国艺术教育迅速发展和扩张,艺术类考生和专业专业办学单位逐年递增,导致供大于求。尤其传统美术类和音乐类人才过热招生,市场需求趋于饱和,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艺术生的就业观念比较滞后,在择业竞争中相对迷惘,对自身实力有虚高估计,择业期望过高,就业观念偏激,崇尚自由,不能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加上艺术生就业市场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艺术生择业时受到歧视,就业指导老师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无法满足大学生职业心理咨询等一些个性化要求[2]。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艺术专业大学生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创业

艺术专业学生崇尚个性自由、行事张扬、思想活跃,创造性思维非常丰富,在感知、想象、创造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艺术专业性和技术性等特点为艺术生创新创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提高了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机会和创新创业能力。美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优势如下:

(一)艺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是国家文化大繁荣和教学改革的需要

艺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是国家文化发展繁荣的需要,也是建立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需要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艺术人才,以增强文化传媒和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因此,高校美术专业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结合专业设计艺术人才的培养方案,重点培养一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的艺术创新创业人才,促进艺术创业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密切结合,打造万众创新的艺术力量。

(二)艺术专业教学特点是艺术生创新创业的独特优势

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重视发挥专业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教师作为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和研究者,注重引导学生敢于质疑、调查和研究,在艺术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艺术专业教学开放和动手实践性强,艺术专业教师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理论与技能,增强独立从事相关专业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注重艺术在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能力训练。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专业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注重展现学生在艺术上的个性特征,提倡发扬学生作品的原创性[3]。

(三)艺术专业学生自身优势是为就业提供机会

艺术专业学生从小接受专业教育,在大学期间学习感受生活,外出实践进行艺术创作,接触社会比较早,对于生活的感悟理解能力十分强,分析问题的视角独特,乐于接受外界的新奇事物,注重发展自我个性发展。艺术生思维创造力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投入时间和精力,具有较强的创造天赋,这一切都成为他们创新创业的自身优势。应引导艺术生有意识地不断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为国家经济发展增强创新动力。

三、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基于艺术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优势,我们应积极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深化改革艺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指导,结合所学专业分类进行施教,主动按照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求,健全完善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创新艺术教育实践,做好创新创业指导跟踪服务,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综合素质,促进艺术生全面发展,提升艺术生的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

(一)健全完善艺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和机制

充分发挥艺术学校创新创业的组织优势和平台作用,整合高校教育资源,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齐抓共管、深入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服务功能,切实帮助创新创业学生群体。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在不同的创业阶段进行跟踪指导,给予政策、资金支持,才能促进创新创业群体迅速发展壮大。

(二)建立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过程,健全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专业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多层次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既要遵循艺术生的群体思想和心理发展规律,又要考虑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一个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4]。首先由辅导员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不惧挫折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品质。与此同时,艺术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将创业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有效结合,把专业教学、实践与科研紧密联系,在艺术专业教学中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让学生主动发现创业机会,勇于进行创业实践。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学生应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三)构建丰富多样的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最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更好地实现创业能力提升[5]。重视利用校内所有创新创业实践资源,通过学术论坛、创业兴趣社团等,让对创业有兴趣的艺术学生在校期间找到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创新创业”小组。鼓励艺术生参与各类创意设计比赛、创业专题竞赛等,让学生亲身体念创业,增强实践历练。打造适合艺术专业学生的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并带动更多学生参与课外创业。依托校外各类创业竞赛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就业创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全面推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一方面依托各类竞赛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渠道为竞赛提供资金和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参与竞赛和未来职业规划,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创业。在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鼓励有创新创业兴趣和潜力的学生积极参加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通过大赛让这些学生相互学习创业经验,借鉴创业文化,共同提升自身能力以达到双赢的目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艺术专业更应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四)打造多元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要充分利用校内优秀教师、企业家及社会上的杰出创业者,共同打造一支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和导师团队。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教学科研,在经费上大力支持,形成一专兼结合的创业教师队伍。积极整合校友及社会资源,聘请杰出的创业者做专题创业报告,兼任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构建全方位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学校与社会与社会需求方面紧密相结合,推进创新创业的发展。

(五)改革创新创业考评体系

创新创业考评标准改革要科学全面地评价分析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考核。把“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能力”、“过程考核”、“全面考核”等先进理念注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中,建立双向沟通式的考核反馈机制,促进教法和学法改进的作用[6]。通过改革,建立一套符合艺术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和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吉成,韦必力.浅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视域下高校双创教育[J].丝网印刷,2015(9):1.

[2]孟繁兴,张伟.基于就业导向的艺术生创意、创新和创业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60.

[3]王英.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74-76.

[4]李思颖,陈莹花.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J].湖南学院学报,2015(8):90.

[5]舒铁,余文华,周凌宇,许剑颖.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44-146.

[6]张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机制、路径、模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0):30.

创新创业导向 第5篇

1989年,国际教育会议上将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称为21世纪教育的三张通行证。目前,我国正在加大力度在高校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并下发相关政策文件。2010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印发《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认定办法(试行)》,2010年5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由此可见,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5日第六版刊发“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需课堂内外并举”的文章,文章发表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等观点。有的研究者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进行研究总结,例如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基地的实践探索,并提出转变教育观念,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夯实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和师资建设等建议。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开拓意识、创业能力、社交与管理才能的开创性人才的教育过程。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和有效实施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究的问题。陈文娟、姚冠新等人认为应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高校课堂教学体系,尤其要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致力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融进创新创业的理念与内容,积极引导专业课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广大学生善于发现与拓展,积极参与创新与创造。此观点从高校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这一视角探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为以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从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出发,尝试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分析

2012年,我国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教师应能“合理利用资源,为幼儿提供和制作适合的玩教具和学习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主动活动”。这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能够有设计和制作玩教具的实践创新能力,支持幼儿的各项活动。应学前教育实践的需要,《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十分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与实践创新为一体的必修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获得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与设计创新的能力,能够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玩教具的设计与制作、幼儿园环境创设等工作。因此,许多教师学者着眼于对《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研究,这些研究为本文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探究提供有益参考。例如:农丽华在“全实践”的理念下进行高师玩教具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谢丹以“玩”、“意”、“情”贯穿《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课程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项目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刘利基于整合理念下的探析《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教学方法;刘雪芹尝试用实验的方式把《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和《幼儿园活动设计》课程结合起来,探索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模式等。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传统的“指导—接受”与“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单纯模仿教师,关注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缺乏玩教具的设计创新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关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关注和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从《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出发,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获得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设计创新能力,以《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一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为例,探究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以玩教具设计与制作为契机的创业意识,强化学生对玩教具的设计创新创业的能力。

三、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设计

1、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玩教具设计与制作》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定位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应促进知识技能的转化,激发学生在玩教具设计与制作方面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同时关注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未来就业创业需要,设定较为个性化的教学目标。《玩教具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定应坚持应用性与实用性的原则,坚持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教学内容不仅紧密联系一线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实践,准确把握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在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区域活动、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幼儿园环境创设以及幼儿园一日常规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做到教学内容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衔接,同时,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玩教具制作的实践操作能力、设计与创新的能力与以玩教具为载体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教学内容中增加玩教具创意设计大赛、玩教具展卖、玩教具捐赠、玩教具委托设计加工等实践教学的内容。

2、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与方法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学生原有经验与兴趣需要积极探讨并实践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改变《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传统的“指导---接受”与“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出发,设计“创新创业项目合作”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模式以项目教学法为依托,是一种通过具体的创新创业项目来进行教与学的教学模式。此种教学模式旨在以玩教具设计制作为载体,把学生融入有积极意义的创新创业项目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能够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够不断涌现新的想法与创意,能够在团队合作下积极进行创新创业的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锻炼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依据《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内容划分的若干单元,引导学生自由分组,“创新创业项目合作”的教学模式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教学模式综合运用了项目教学法、合作讨论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创新创业项目合作”的教学模式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设计阶段,师生依据《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教学内容,合作讨论设计若干创新创业的项目,教师分组指导学生撰写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并组织班级内部的项目答辩;第二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教师为学生提供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技术知识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设计并制作相关单元的玩教具,例如,布材料玩教具;第三阶段:项目实践阶段,教师与学生共同设计并构建实践操作平台,开展以玩教具为载体的创新创业实践,例如,自制玩教具的展卖活动、自制玩教具爱心捐赠活动等活动;第四阶段:项目评价阶段,根据实践阶段中问题进行总结反馈,修改完善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并关注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表现性评价。

3、教学评价设计

《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的教学评价设计应坚持以能力为重、创新为上、成长评价的原则。在教学评价上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至50%,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将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创新创业项目单元,强化每个单元的评价,根据学生的原有经验与个性的发展需求建立“档案袋”成长评价体系;引入多元的评价的主体,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实践成效评价相结合;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的期末教学考核评价设计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汇报报告会的形式进行,关注学生平时在完成创新创业项目过程中的表现与项目实践的具体成果。

四、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构

为了保障以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顺利实施,必须构建校内校外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以玩教具设计制作为载体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实践创新创业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校内创新创业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平台应充分利用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实现校内资源的高效利用。例如,大学生创客实验室计划、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校内创新创业平台所提供的物质支持与精神支持,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实现课堂内外联动创新创业,激发学生设计制作玩教具的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与创业的实践能力。

2、校外实践应用平台

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想要获得成效,要紧跟实践需求,以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为例,创新创业教育导向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除了在校内进行之外,还可以拓展到校外的幼儿园、幼教机构、早教机构中进行。与校外的各类的学前教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其融入玩教具设计制作的创新创业项目中,以项目为带动,构建实践应用教学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导向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五、结语

创新创业导向 第6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发展趋势, 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几年, 我国高校不断扩招, 高校毕业生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 使得大学生就业的形式越来越严峻。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鼓励大学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在社会各界大力倡导下, 大学生创业热情也在不断高涨。根据相关数据统计,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存周期在3年左右, 创业艰难可见一斑, 大学生往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成功者需要的是跨界的整合能力, 创业者需要考虑银行融资, 团队协调协作, 公司管理等诸多方面。因此, 要想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高等院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 增强大学创业的可持续性, 提高创业的含金量。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 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培育方案, 理论和实践研究也较为薄弱, 尚未形成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很多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受到了政策、资金短缺、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进展缓慢。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需要在不断借鉴、研究和革新的过程中逐步地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加强对大学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 也需要加强校校之间、校企之间以及与国外高校密切合作, 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构建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一) 转变创业教育的理念

树立正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对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有重要作用。在经济高速发展, 日新月异的今天, 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应该从如何培养大学的创业能力入手, 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注重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和创业实践的结合。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 抓住知识不放的人容易被淘汰, 但创新创业能力不会过时。所以,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从传统的知识培养转向能力培养, 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才为中心转移, 把人才培养引向新思路。

(二) 注重创业教育与专业知识的结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各业已经融会贯通, 未来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下, 高校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别会逐渐模糊。高校在培养普适人才的基础上, 应把各专业协同起来, 统筹资源, 打通学科环、学院环、学校环、技术环、创业环, 产生“环环相扣”的正效应, 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链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要紧密结合起来, 以案例分析、企业实习、模拟创业为主, 鼓励学生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

(三) 注重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的结合

高等院校创业教育正逐步迈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缺陷,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由于资源不足, 缺乏对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中心的, 它注重知识的单向传播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 影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创业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创业教育要转变观念, 加强实践的环节, 提供实践机会, 要与科研、社会相渗透, 产学研相结合。

(四) 完善学生的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是高校职能的重中之重, 根据创新人才发展的需要, 完善学生的培养机制。一是在创业教育中, 可以探索尝试“双导师制”“多导师制”让学生不仅在原校, 还可以在合作培养学校、企业有自己的导师。而且导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项目方向进行“量身搭配”。例如, 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以“三链复合”“3S模式”“金字塔模式”构建全新的创新创业培养机制体制, 破解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机制、体制障碍;二是跨学院的学科学分互认。学生的创业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因此, 高校可以探索各个专业学科甚至是跨学院的学科学分互认, 甚至于其他高校的学分互认制度, 让更多创新人才从中受益。学生参加一些校内校外项目、比赛获奖后, 高校可以按照教务处的相关规定获得相应的“自主个性化学分”, 在评奖评优中也可以优先考虑, 甚至在保研中优秀学生也可以获得加分资格。

(五) 优化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体系

改革与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把未来创业需要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创业技能等和专业课程结合, 注重渗透和融合。通过讲座、报告、授课、实践教育环节、丰富创业教育内容和方法;采用“第一课堂+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孵化”模式, 实行学科专业教育与创新素质教育结合, 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软件环境与硬件环境结合, 形成高校自身特色。开设《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经济学基础与资产投资》《公司法》《领导科学》《国际市场营销》《金融机构与市场》《商务政策》和《政府与商业》创业课程, 丰富学生的知识, 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六) 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

目前, 我国高校院校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相对比较缺乏, 导致大学的创业教育多半是通过选修课或是讲座的形式进行, 没有将其纳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体系中, 影响着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 在高校大学生创业大赛中, 大学生缺少专业或专职老师系统的创业指导, 也影响了大学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因此,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校应多措并举提高创业教育的师资水平。一是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间的壁垒, 打破传统“单位制”, 人才引进实行“双聘制”;二是培养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校应对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创业教育培训, 定期选派教师从事实践研究, 丰富他们的实践经验, 以此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三是高校应聘用一些有学术背景创业成功者为创业教育兼职教师, 指导大学创业项目, 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鲜活的思维, 丰富课堂教育内容。

(七)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创新机制的构建。高校可以组建多种形式的学生创新实践中心, 为学校的创业教育实践, 学生的创新培养设置平台,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活动中, 可以聘请校内外创新创业方面专家、学者及著名的企业家指导各类学生创新和创业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例如:为了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探索互联网和物联网领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模式, 鼓励“奇思妙想”和“异想天开”, 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培养大学生在物联网和“互联网+”领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南京邮电大学积极地举办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和互联网+众创培育工程。

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的参赛项目分为创意设计、创新技术、创业方案三种类型, 资助金额和奖金如表1所示。大赛要求参赛选手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原始创意, 围绕互联网+时代和未来物联网社会的生产、生活、文化、科学、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 进行创新设计作品。整个大赛分为参赛报名、立项评审、立项初赛、初赛评审、现场决赛、大赛颁奖六个步骤逐步推进。在比赛过程中, 我们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互联网+”众创培育工程主要面向在读研究生、本科生, 通过完善创新能力、创新技术、创业人才、创新企业4个层次的“金字塔”式培养机制, 探索“跨学校、跨专业、跨学科”的物联网人才培养新模式。全日制在读本科生、研究生均可依据自己的特长、能力和兴趣, 自由申请“互联网+”众创培育工程资助项目, 资助金额如表2所示。

四、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

信息领域由传统的信息传输向信息服务迅速转型, 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们需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 汇聚优势资源, 探索打破人力资源管理和资源配置“壁垒”的机制体制改革, 提升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培养满足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企业、走向社会, 培养出超越知识, 与社会、企业需求对接的人才, 使众多学生、企业从中受益。例如: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园依托物联网领域技术特色及产业集聚优势, 逐步探索出一套“引苗、选苗、壮苗”的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方法, 形成了从“创新能力、创新项目、创业人才到创新企业”的创新创业孵化服务体系。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 一方面能享受到国家政策、资源、技术、人才等一系列优势条件, 另一方面可以市场对接, 能够及时将社会需求反馈给高校, 对创新创业教学课程的改革具有极大的助益。因此, 高校加强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平台的建设,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进而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摘要: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 结合当前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特点, 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改革,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完善学生的培养机制, 探索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之路。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高校

参考文献

[1]程支中, 蔡佳, 郑景丽.高校创业教育及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重庆市高校为例[J].职业教育, 2015, (01) :196-197.

[2]李志义.创新创业教育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 2014, (04) :5-7.

[3]张宝生, 张思明.高校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6, (03) :63-65.

创新创业导向 第7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高职,电子商务,教学考核

当前创新创业蔚然成风,而电子商务是最适合创新创业的行业,社会对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大。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素质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离不开创新创业导向的专业教学考核。

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考核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理论考试为主,且题型固定

多数课程考核以理论考试进行,题型大多为单选、多选、判断、名称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等,无法突出电子商务专业注重实践和能力的特点,更无法考核学生除了记忆和推理外的素质、能力等。故此类考核,对于培养创新创业素能的学生来讲,是无法适应的。

2)期末统一考试,学生的突击复习现象较严重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考试大多安排在一个学期末,平时成绩为40%,其余是期末考试成绩比重,这存在极大弊端。多数学生是通过考前一到两周挑灯夜战,突击复习,而顺利通过考试。没有起到很好地考核学生的作用。此类考核方式也给出卷老师带大极大的压力,一套试卷往往要涵盖整门课程知识与技能,并要求学生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反映出自己获取知识、掌握的技能以及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并且平时40%的占比考核也不能考核到创新创业的职业素能。这种考核方式无法对学生做到实时监控。

3)考试内容有时不能与实际同步,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

近年来电子商务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相应的电子商务资料、书籍、模拟操作软件等明显滞后,这是电子商务在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有人说电子商务变化太快了,比如平台的操作、规则等等,这就难免导致考试内容与实际不能同步,那这样势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也有改变。

因此,基于上述的现状和问题,在创新创业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考核改革中,要做到:首先,要全面全程考核学生,真正实现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其次,把学生参与的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专业竞赛、创新创业的项目等与考核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最后,考核要有效利用实训实习实战平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考核,并合理分配权重,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

2 创新创业导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考核改革思路

人们常说,考核就是指挥棒,虽然不全对,却也有一定道理。所以,创新创业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考核改革,要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创业的意愿,达到培养人才的创新创业实战能力的目的,提高专业培养的实效。

1)鼓励学生进行网上自主创业,以网上销售业绩来考核

当前,各级政府鼓励、支持大学生进行网络创业,给出了许多优惠政策,学校、系部也积极扶持,有相应的鼓励支持政策。网上自主创业的投资少、门槛低、见效快,学生要实现创业也是力所能及的。据网络调查,这种创业模式也得到90%以上的大学生的接受与认可。如有学生在淘宝开店,对淘宝的交易操作以及营销促销手段清楚,那就可以以网店的销售业绩进行学生的考核。鼓励学生网上自主创业,能全面全程考核学生,而且大大推进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专业改革,真正能够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素能落到实处。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电子商务专业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取实践或创新创业学分

要鼓励学生参加电子商务专业各级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先通过校内选拔,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考核模式。建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考的电子商务考试模式,以此也带动电子商务专业改革。另外,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塑造良好的学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能。而这些都纳入到学分中,对这些参与的学生按照具体情况分别进行奖励,让学生觉得有奔头。这样,让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在实践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

3)利用实训实习实战平台,鼓励学生参与企业考核

我校与电商龙头企业淘金信息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企业学院——淘金电商学院,以电子商务专业为试点,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依托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实习实战平台,并高度重视学生实战,致力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素能。在实践中,由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实际表现,就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等方面,考核实训实习实战。这也加深了与企业的合作,也使企业有了更新鲜的血液,提升活力,学生毕业后适应能力也会更强,达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局面。

另外,评价主体要实现多元化,注重多角度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教师单一考核评价转变成由学生自评、学生小组内部成员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组成。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实践考核,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3 创新创业导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总体来说,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可分为:技能实训、课程实训、识岗跟岗顶岗实习、创新创业实战、创新创业竞赛。

1)技能实训

技能实训是以课堂为中心,专门针对课程的某些知识、技能点设立的实践环节,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消化吸收课程知识与技能。

2)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是依据整门课程的内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的技能训练。这主要是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的,视课程需求,每门课程结束后安排半周到1周左右的时间进行实训。

3)识岗跟岗顶岗实习

首先,通过专业介绍、平台参观、企业识岗实习,结合通用学科课程,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创意与创新、电商实务等课程实训尝试网上创业,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其次,通过跟岗实习,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过程,认知岗位要求,拓展创新思维,养成职业素养。结合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网络市场调查与策划、网络消费心理分析、网络图像处理与动画制作、国际贸易实务、网络营销、跨境电子商务、移动电子商务、网店经营管理、网络贸易平台、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电商网站建设与运营、客户服务、创新创业指导等课程解决创业难点,提升专业技能。最后,通过校内外实训实习实战平台、企业顶岗实习,结合网上创业等课程对创新创业思维进行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4)创新创业实战

最终,我们通过让学生进行网店及商务网站实战等,既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又检验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5)创新创业竞赛

在识岗跟岗实习后,通过参加创业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赛等实践活动,对创新创业思维进行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4 创新创业导向高职电子商务实务课程教学考核

下面以电子商务实务课程为例,介绍该课程教学考核:

考核原则:以过程考核为主,重点考核学生技能及创新创业素能。

考核方式:多元化的过程考核——理论、技能、职业素养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考核项目:过程性考核(项目1-7 及网上创业实训),终结性考核(期末考核)。

考核标准:

其中,项目1 为认识电子商务,项目2 为网络营销,项目3为网络商品交易,项目4 为网络支付,项目5 为网络商务安全,项目6为网络商品配送,项目3为网络客户管理。

下面是项目3 中情景1:C2C电子商务交易之商品发布的工作页评价表:

1)个人互评

依照评分标准,由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打分。

2)同组评价

主要由小组长依照评分标准,对本组成员进行评价。

3)教师评价

由教师依据检查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给学生进行评价。

4)团队考核

以团队为一个整体,对团队的整体表现打分。

5)个人考核

创新创业导向 第8篇

1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1学生性别比例失衡,女生占大部分比例

作为高职文科专业之一,商务英语专业具有典型的文科专业学生性别配比特点,即男女生比例差别较大。虽然在专业学习方面,女生无论是在学习兴趣、态度还是在学习能力上都略胜男生一筹,但这个优势并没有很好的延续到女生的就业中,受到创业环境、传统男女社会分工观念以及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很多女生不能勇敢地迈出创业的脚步,对自主创新创业缺乏信心,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该专业的创业教育成果与预期目标有一定距离。

1.2专业课程占据主体,极少涉及创业教育知识

高职商务英语旨在培养既擅长英语交流又精通商务知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设计上语言类课程与商务类课程占据主体地位,将大部分时间和经历投入到专业课程建设上,即使专业课程涉及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也只是零星点点,杂乱无章,缺少系统的创业教育知识体系。此外,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从整体上来讲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化及相关商务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忽视了对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创业实践能力等其它能力的培养。

1.3创业教育师资较为匮乏

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具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多数没有受过创业教育专业培训,缺乏职业经验,对企业或公司工作流程缺乏深入的了解,实践经验匮乏,在教学过程中普遍重理论教学轻创业实践操作教学,课堂教学无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操作能力差等问题,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2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构建策略及实施途径

2.1变更培养理念,确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突破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的接受性、守成型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理念,将对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把创业素质教育、培养商务创新型人才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商务市场的人才需求,竭力培养既具有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勇于创新精神和敢于创业实践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2重置课程体系,强化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

目前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并没有与专业教育相融合。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的目标,尝试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类课程,以专业选修课及专业必修课的形式融于专业教学过程之中,即除了原有的专业课程外,添加和提高创新创业课程的比例,将商务英语教学与创业教育有效的结合起来,在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氛围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素质及提高学生动手创业的实践能力。

2.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搭建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先引进一批“双师型”人才加入创新创业教育队伍中,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专职教师除了接受系统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外,学校还应鼓励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或公司一线锻炼交流,为专业教师提供参与企业创业实践的机会,提高其对学生创业活动的指导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可聘任一些具有丰富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及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使商务英语师资不仅专业化,而且与企业实践应用相结合,从而建立一只专兼结合稳定的师资队伍。

2.4更新教学评价,完善创业型人才评价方式

高职院校培养商务创业型人才,须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务创新创业型人才教学评价体系,改变传统的单纯从理论知识层面对创新创业型人才进行评价的评价方式。针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特点,从创新创业理论知识、创新创业素质、创业能动性等方面构建口试、笔试、实务能力展示相结合,专业项目与创业实践项目相结合,成果评定与过程考核评定相结合的具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的人才评价方式。

总之,高职院校要为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搭建良好的平台,离不开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分析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之上,转变培养理念,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商务英语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创业能动性,使其成为具有开阔视野,勇于开拓创新,敢于主动创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摘要: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要为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搭建良好的平台,离不开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商务英语,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平.创业教育与商务英语专业教育融合的策略和实现途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5(10).

[2]宋寿剑,吕亚君.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思想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探究[J].职教通讯,2011(20).

创新创业导向 第9篇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部的推进,高校创业教育正在积极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创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2012年8月1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基本要求》强调,各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依托校企联盟、科技园区、创业园区、创业项目孵化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等,开展学习参观、市场调查、项目设计、成果转化、企业创办等创业实践活动”。高校不再仅仅是产生工程师、律师、医师、教师等的专业人才的摇篮,更要培养出具有创新理念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创业教育导向下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1.创业热情比较高,缺乏创业经验

据调查了解,近两年中,大学生毕业后能够真正进行创业的很少,成功创业的案例更是屈指可数。缺乏创业经验是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市场经验,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市场上的需求,或者臆断市场需求,或者只搞技术。他们通常无法得到比较直接的市场信息,很难准确分析市场未来发展趋势,同时他们往往只考虑自我,缺乏换位思考能力,很容易错过创业机会,最终导致失败;二是缺乏社会经验。许多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往往导致他们在创业时盲目乐观,对创业中可能遇到的失败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创业中如果遇到困难和挫折,创业者就会感到茫然无助。

2.综合素质能力较弱

一是管理、法律和风险投资知识不足。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学了一些管理方面的知识,但财务管理、经济法、风险投资等知识明显不足;二是综合素质能力较弱。许多毕业生自控力、决策力等意志品质能力相对较弱,同时部分学生创新、组织、协调、沟通等实践能力更弱,较低的综合素质能力直接影响了其创业能力。

3.就业与创业意识不足

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比较薄弱,虽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的意义有所认识,院校对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也有所了解,但对学生的教育还是没有相应跟上,多数院校没有开设创业教育的课程,绝大部分缺少系统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4.资金缺乏,社会环境不完善

大学生创业之路始终比较艰难,创业环境不完善是制约大学生创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外国创业环境相比,我国急需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创业教育与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在此部分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毕业生创业进行分析,并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归纳总结创业导向下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内在特点,分析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并进一步分析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四部分的相互联系配合。

加强创业导向校企合作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由于缺少政府扶持和监督管理,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校企合作——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模式基本属于学校与企业通过签订协议实行自我规范约束。缺乏稳定、长远的合作方式,学校所建立起的合作关系大部分是松散、暂时性的,学校每年为了维护与拓展与企业的合作培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要解决这个难题,要通过第三方介入加以监督管理,政府和行业是保证“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稳固第三方。

2.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

企业积极性不高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一个重要阻碍,企业被动参与校企合作、对实训学生不负责任、仅安排实训学生参与与专业实训不同的工作,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实训效果和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所以转变企业观念,提高企业自律,转变企业观念,提高企业积极性。同时,学校在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扎实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在课程开设中加入企业文化、职业操守、职业素养等课程,也是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重要方面。

3.提高学校对学生管理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加强宣传、开辟“招聘信息”、“企业简介”、“就业技巧问答”等专栏,定期发布信息;健全机构、充实人员,建立与工资挂钩的责任制;学校建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充实辅导中心人员;重视学生就业指导课和职业生涯规划课,以及创业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档案,签订合作协议书;健全校友会组织,每年开展一至二次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在校园网上加强联系,相互沟通,聘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回校作创业报告。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基于创业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成立于2003年4月,是首批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办学资格的独立学院。学院由中原工学院和嘉宏控股集团共同举办,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理模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办学条件日益改善,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办学成效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中国影响力独立学院”、“河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南发展(成长)最快的院校”、“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河南省民办教育办学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十佳院校”、“河南省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工作先进单位”、“值得推荐的10张河南教育名片”等荣誉称号。

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和校企合作的纵深推进,学校开始意识到传统的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单一理论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学校发展,指导实践的理论建设滞后。建立符合学校校企合作发展,推动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关理论迫在眉睫。学院按照创业教育导向下学生技能的培养,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构建时,将考虑学生、教师、学校、企业4个部分,其具体的构建研究路径如下图所示:

这四个方面形成了我院创业导向下校企合作的“四个对接”。

一、学生与岗位对接,全面优化课程结构,形成“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鼓励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

二、教师与企业专业人才对接,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要派教师下企业挂职,请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进课堂,形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同时高校教师也可以利用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对企业职工的培训;

三、学校与企业对接,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同时由于学院与企业的对接,为学院科研提供了实证依据,建立科研平台;

创新创业导向 第10篇

一、创新创业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以湖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

湖南省地区中国中部、长江中游, 东临江西, 西接重庆、贵州, 南毗广东、广西, 北与湖北相连。湖南是个多民族省份, 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等55个苗族, 其中世居的有汉、苗、土家、侗、瑶、回、壮、白族等9个民族, 世居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 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数最多, 主要分布在湘西北, 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文就湘西自治州地区最大的一所公立高职院校——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通过实际走访并发放问卷的形式, 面向该院12级至15级三年制或五年制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调查, 针对主要专业授课教师进行面访,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81份, 样本有效率为90.5%。发现了创新创业下湘西州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 定位不够精准

高职院校人才教育定位是“培养高等技能应用型人才”, 主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我国电子商务专业于2001年才首次在部分高校开设, 兴起和办学的时间不长, 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制和办学体系尚未健全, 都还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情况。另外, 电子商务专业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 包括国际贸易、金融、经济、计算机、互联网、营销、法律、网络技术、网页制作、Photoshop美工、软文编辑文字创作等方面的知识, 一个涵盖计算机技术、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跨学科的专业, 在倾向于重计算机技术还是重营销上, 各个学校的偏重点各有不同。如果培养“全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过多, 反而导致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缺乏目的性、学而不精、动手能力欠缺, 与市场人才需求不符, 更无法适应自主创新创业的需要。该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主要为了迎合市场需求, 由于电商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大, 因此培养目标没有自己的办学特点, 变化因素较大。

(二) 教学模式固定, 考核效果欠佳, 学生知识掌握不牢

第一、目前主要的教学仍以“传统的课堂讲授+机房上机”模式操作。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课, 学生在台下听课, 需要操作的时候再到机房练习, 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合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育, 鉴于上述情况, 该校专业老师对部分班级的学生已开展分段式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 具体收效有待验证。因此考核方式多数课程仍以理论考试进行, 题型大多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无法考核学生死记硬背以外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动手能力。

第二、湘西职院电商专业的考试跟其他专业一样由教务处统一考试考核, 三年制大专不需要期中考试, 直接以期末考试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五年制大专的学生则以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50%的方式作为考核。多数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在考前一周突击死记硬背, 教师为了让学生期末成绩美观点会考前重点复习等都起不到很好的考核学生的作用, 并且平时成绩20%、30%的占比考核也很难真正考核到学生创新创业电商知识的职业素质, 甚至平时成绩通常是作为到课率的一种考核形式。可见目前这种方式无法对学生的整体专业知识掌握度做到实时监控。

(三) 教学内容难以同步电商发展节奏, 学生主动性不高

由于国内外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 电子商务的相关教学资源、教科书等内容知识信息滞后, 对应的电子商务教材、参考书籍、模拟实验室平台、操作软件、职业资格认证等明显出现不能紧跟时代步伐。例如: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认定的电子商务师资格认证考试所要求配置的电子商务实验室, 该校已经使用8年, 德意通实验室模拟平台虽有2次版本升级但并没有大的变动, 也没有紧跟电商的模式、规则的变化, 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考试内容局限于旧版本知识, 与实际不能同步, 对于学生来说势必影响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会造成学与做的不搭调。

(四) 实践环节薄弱, 欠缺与少数民族地区资源融合

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希望毕业生即能掌握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很强的创业实践应用能力。目前实践教学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校内实验和校外实践。

第一、校内试验:校内试验主要通过校内实验室的建设, 及时寻求跟校企合作单位共建实验室平台, 提供模拟实验室角色扮演。很多高职院校存在资源配置跟不上教学的情况,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由于经费所限该问题也凸显出来, 实验室机房达不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操作配置要求, 让教、学、练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第二、校外实践问题:国家大力提倡西部开发, 特别针对湘西地区提出“精准扶贫”概念, 就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整体经济水平相对落后, 本土企业稀缺导致高职学生寻找校外对接实践企业和单位时就出现无法对接的情况, 没有办法形成校企长期合作, 院方专业负责人只能在外地寻找更多的资源来实现校外实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加强动手能力;而对一线、二线城市拥有丰富企业教学优势资源的高职院校而言是无需多虑的。外出校企实践对接将增大学院的办学压力和成本的同时, 外出学生的人生安全也是必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缺乏固定的实践基地极大的局限了电商专业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并不代表没有资源, 其实就湘西地区而言本土的特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 只是“养在深闺中无人识”, 欠缺与少数民族地方资源的融合。

(五) 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学生素质涔差不一, 难以达到教学预期目标

专业教育教学效果, 不光取决于教学的硬件、软件条件、师资力量, 同时也与当地生源学生的素质息息相关的。例如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生源就是当地及周边湖南西部地区, 湖南西部仍土家族、苗族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由于城市热潮热度不减, 湘西州很多的镇、乡、村的中青年多外出打工, 常驻人口则是留守儿童和老人, 儿童和青少年多是由家中目不识丁的老人带大, 重养大轻教育, 科学信息、知识滞后, 这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颇高的电子商务专业来说无疑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导致个人创新创业意识局限性, 与教师的教学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异。

(六)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创新创业模式人才培养中师资团队是关键。由于我国电子商务专业出现的时间不长,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的电商专业教师有一部分非科班出身, 大多是从计算机专业或者经济管理相关专业转型而来。由于沿海发达的一线城市更适合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发展, 因此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资源更为稀缺, 同时电商科班出生的很多老师都是学校毕业之后就直接进入高校从教, 缺乏参与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与管理、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经验, 在校后很少有机会参与相关的进修、培训去接收前沿的专业信息, 则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边教边学。创新创业的案例教学来源只能是书本或网络, 没有言传身教, 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二、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电商专业教学改革思路

(一) 精确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培养电商人才时应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明确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市场需求的多样性, 本院资源和老师特色, 设置不同专业的方向, 实现学校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从目前的电子商务发展和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自身资源来看,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大专学院主要立足于培养客户服务型、技术偏管理型、电商运营型人才。

(二) 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电商课程体系

将电子商务创新创业课程在原有的通识的创业课程基础上, 结合电子商务专业所学的技术和营销类的核心课程, 开设综合专业与创业的“互联网+”类创业课程, 重点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基于互联网的跨界创新创业思维, 让专业课所学的知识在创业课程中活学活用起来。第一、可积极聘请创业高管或优秀毕业生创业者作为“互联网+”模式创新创业的特聘专家教师、嘉宾, 讲授互联网市场创新创业的真实的“得与失”, 引导学生对认识创业思考创业, 从而弥补在职教师的实战经验缺失的不足。第二、课程体系合理安排衔接, 全面实现阶段化模块教学, 以达到创新创业预期目标, 可分为“电商基本素质、技能模块”+“电商职业专项技能模块”+“电商素质拓展创新创业能力模块”三模块化教学。

(三) 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制改革:一个基地辐射三个中心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结合本院办学优势和少数民族地区特点改革其实践教学体制, 提出了一个电子商务运营基地辐射实训教学、创业孵化、运营管理三个中心的概念。学院内自建仿真性实训运营基地, 依托各种专业教学实训软件、电商行业商业运营的真实任务及校企创业教育资源, 校企合作共建拓展学生职业能力。

电子商务运营基地实现电商实训功能、创业孵化功能以及电商运营功能。其中, 电商实训中心包括案例教学和实训教学;电商创业孵化中心, 用于解决学校创业孵化、竞赛活动及相关专业实训教学工作需求;电商运营中心用于电商网站的运营管理, 通过组建运营团队, 实际管理运营电商网站, 最终达到盈利目的。电商运营基地, 打破过去单项技能训练格局, 尽量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努力引进真实的开发项目, 营造主题氛围, 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创新创业职业能力训练, 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改进实践教学条件,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电商运营基地功能结构如图一所示:

三、创新创业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考核改革思路

教学考核其实就是一次自审与自测的机会,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端正学习态度,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故考核可以从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教学考核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主体要实现多元化, 注重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把教师传统单一的理论试卷考核评价模式转变成由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组合模式, 转变并非取缔,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差异, 以五年制大专为例第一年的基础的理论知识的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 理论考核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可采用理论考核50%+平时互评考核50%。最重要的是, 要注重实践考核, 构建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高职学院也可以采用本科院校实施的学分制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电子商务概论该课程:通过考核学生网上自主创新创业实际的业绩, 以销售额或经营业绩的多少, 设置A、B、C、D四个等级, 获得不同的学分, 若被评为D等级, 则代表该科成绩不合格, 需重修。重修并非重考, 而且是下设时间段利用寒暑假, 让学生重新达到学分要求。另外鼓励学生参加全省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电商竞赛, 达到获得学分的目的, 学院电商专业也起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考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 从而加快电子商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

第二、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实践考核改革。电子商务实践考核是督促该专业学生学以致用、落到实处的指挥棒。根据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办学的情况, 大体总结出电商实践教学系统主要可以分:

1.实训教学:在专业主干课程分段教学中, 按照模块化教学流程, 对每个学期专业课程进行一个时间衔接, 然后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程所需课时设置课程实训周数, 在该课程实训计划中对学生进行高强度高密度的学习和实践操作。

2.创新创业实训:通过学期末2-4周的安排让学生结合本土资源和个人资源进行网店及商务网站、网店运营等实战, 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提升水平。

3.电商大赛:组织团队带领参加湖南省及全国式的各类电子商务大赛, 累计实战经验。在这个创新创业的黄金时代, 鼓励学生参加诸如“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创新创业创意”三创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文化创意大赛等各种创意赛事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优秀的创新成果还可以获得创业启动资金。该院校学生团队已经参加湖南电子商务大赛、优优汇联杯全国电子商务大赛, 并启动和参与本院内电商大赛、创新创业大赛, 学生收获颇丰。

4.电子商务技能抽考实训:针对湖南省技能抽考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的学生专项技能培训。

5.跟岗实训:组织学生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和学习, 或是在大专第五年学制的时候安排在学院联合办学、实训基地之类的电商企业中进行实习, 参与到企业的实际运行项目或是教师规定的项目中, 促进学生在具体项目建设中的参与, 在实际的项目运行中,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以上五种形式的教学构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系统, 由于机动性、灵活性、变化性大, 其考核方式的合理订制尤为重要。

考核的标准如下, 根据具体实践项目再做详细调整:综合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60%+项目期末考核成绩20%+项目创意答辩成绩20%

备注:过程性考核成绩= (∑完成每个项目成绩/项目数) *80%+项目个人表现情况考核成绩*20%

四、结束语

创新创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对我们学生的未来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善“产业+企业+产业”的校企共建专业模式和双证融通情景教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 完善教学效果评估机制, 结合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和特色产品, 走一条适合自己的创新创业之路仍需继续前行加油, 我们只有不断的在实践中摸索, 在摸索中前行, 在学习中进步, 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2]沈娟.高职院校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安徽信息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4) :56-59.

[3]史丽芳.高职高专电子商务教学的产学合作.[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2

[4]陈国钧, 张琴.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考核的改革与实践[J].2015.02.

上一篇:民生意义下一篇:高师手风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