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原理范文

2024-05-06

机会成本原理范文(精选4篇)

机会成本原理 第1篇

成本控制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以不断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为目的, 对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加以管理, 及时发现与预定目标成本之间的差距, 采取一定的措施, 保证成本目标和成本预算任务的完成。

成本控制目标是一定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产物, 具有历史性、时代性, 反映特定环境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 成本控制的目标亦有所不同。这是由特定环境下成本会计的对象、内容、性质及其职能作用所决定的, 尤其是成本会计职能的制约。因此, 成本控制目标应与其职能相适应, 在职能范围内制定科学、可行、先进的目标, 在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其功能作用。

(一) 成本控制的基本目标

成本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指成本控制的长期性、根本性、终极性目标, 公认的观点是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正是从费用成本的计量、记录、计算及监督等方面着手, 为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并以经济效益为最高目标。成本控制的产生、发展, 正是基于对费用成本的反映与监督, 基于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和追求, 与经济效益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 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

成本控制的具体目标是指成本控制实践中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怎样提供会计信息。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及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成本会计是一种对内报告会计, 这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所决定的。

成本控制信息的服务对象不同, 所需求的会计信息也不同。首先, 服务对象的层次越高, 所需求的成本会计信息越具综合性、全面性, 反之亦然。其次, 在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 有关管理部门可能随时要求成本会计提供特定的成本控制信息, 其内容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客观地讲, 成本控制所提供的日常成本信息, 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分类后, 可以形成全然不同的成本信息, 以满足不同目的需要。

二、成本控制机理

(一) 成本的可行性分析

成本控制就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 限制和监督, 及时发现偏差, 采取纠正措施, 使各项具体的和全部的生产耗费被控制在原来所规定的范围之内, 并不断降低成本, 以保证实现和超过规定的成本目标。

成本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人们可以采用一定的方法、手段对生产中的劳动耗费进行限制, 使其按着人们所希望的状态发展, 因而形成成本控制。成本的可控性与其发生的空间、时间有密切关系, 从总体上说, 成本是可控制的。人们可以根据成本的发生规律进行有目的限制———控制, 但从成本发展和形成过程来看, 有的是可控的, 有的则是不可控的, 这就有一个可控的空间和时间问题。如在一个车间范围内, 原材料消耗的数量是可以控制的, 但对原材料价格的高低却无能为力;而原材料价格在采购部门是可以控制的。这就是说成本控制有一个空间范围, 称可控空间。为了便于控制, 可以缩小可控空间, 减少成本形成过程中的不稳定性。为此, 要尽可能把成本指标按可控空间进行分解, 以便在可控空间中进行成本控制。

成本可控性除了表现为空间范围的大小外, 还表现出时间的界定, 在成本费用支出之前, 所有将要发生的成本基本上是可控的。如固定资产折旧费, 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间是不可控的, 但在购置之前, 固定资产的购置费用是可以控制的, 也就是说购置费用与其使用的寿命周期是可以选择, 可以控制的。在产品投产之前, 也可选择不同的生产设备, 以控制折旧费的支出。在投产后有些费用则不可控制。以上说明成本控制是离不开成本发生的时间和空间条件的。在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成本控制具有阶段性, 可分为投产前和投产后。从可控性来讲, 投产前进行控制有十分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设计研制阶段成本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过程控制也很重要。

(二) 成本的动因分析

成本动因是影响成本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 成本动因的变动会导致相关成本对象总成本的变动。在表1-1给出了价值连中每个业务工作的成本动因, 价值链是一系列企业职能, 企业通过这些职能逐步使其产品或劳务具有有用性。一些成本以会计制度的财务度量来计量 (如以美元计量的直接制造人工以及以美圆计最的薪水) 而另一些则是非财务度量 (如每个产品的零件数量以及服务电话次数等) 。在成本管理中确定成本动因的一个前提就是要“适当”。一个特定的成本动因发生改变并不会引起所有的成本的变动。例如, 销售数量是人工成本的成本动因, 如果管理者将这些销售数量减少一部分, 而这种减少并不会自动的降低销售人工成本。成本按成本性态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两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就是荃于成本控制理论的瀚海油田成本分析控制方法研究随着成本动因的变动在总量上发生变动的成本。固定成本是尽管成本动因变化, 其总量保持不变的成本。

成本动因一般是在一个相关范围内变动的, 相关范围就是使成本与成本动因的特定关系有效的成本动因的变动范围。固定成本只在给定的成本动因变动范围 (通常较广) 与给定的时间段中 (通常为特定的预算期) 才是固定的。

(三) 成本控制的内容

成本控制包括成本形成的全过程, 分为两大部分内容:即投产前的成本控制和投产后的成本控制。

1. 投产前的成本控制。

投产前的成本控制主要是目标成本控制, 企业的目标成本是经营目标的重要组成气部分, 目标成本控制也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目标成本实行自身控制, 即在确定目标成本时, 要进行市场调查, 可行性研究, 确定产品价格和目标利润, 在此荃础上再确定产品目标成本。这是为了保证目标利润的实现, 必须对目标成本进行控制。二是利用目标成本去控制设计成本和试制成本, 以确定产品正式投产后的成本水平, 这就要求设计方案不仅要保证产品质量, 同时从经济上要符合目标成本的要求, 即设计成本必须低于或等于目标成本。

2. 投产后的成本控制。

投产后的成本控制主要是过程控制或反馈控制, 实际上就是对产品实体形成过程和经济事项实际发生过程的控制。这个阶段的成本控制, 要将实际发生中的成本与目标成本, 额定成本以及费用现额等进行对比, 将偏离情况及时形成信息, 返回到职能部门, 责任部门和决策部门,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巩固成绩, 克服缺点, 防止浪费现象的继续发生。此外, 在控制过程中, 还应进行制度控制, 即会计控制, 就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办法、规定等, 以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

三、成本控制理论的分析

(一) 标准成本法的局限性

标准成本法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 它是运用技术测定等科学方法指定的有效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成本。标准成本制是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为一

体的一种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法的基本目标是以标准成本为基础, 将实际发生的成本划分为标准成本与成本差异两部分。汇集成本差异, 特别是对脱离标准成本较大的差异进行分析, 找出差异产生的原因, 明确经济责任, 为管理决策提供资料, 从而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 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然而,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规模, 产品结构等的改变, 标准成本法局限性逐渐显现:

1. 受科学技术进步和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的制约。

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将使通过降低物资和工时消耗为主要手段, 持续地大幅度地降低成本的目的已不太可能达到。事实上, 制造业产品成本中的的60%-80%的费用构成, 在产品设计阶段已基本确定了, 一旦投产, 按既定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在生产中降低成本的潜力就十分有限了。

2. 忽视成本管理为战略服务的功能。

传统的标准成本制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 重视预算期内的成本控制水平的实现, 反映成本费用开支的数量和价格差异。但是在现代企业总成本中固定成本的比重不断上升, 对固定成本仅仅控制其成本数额的高低, 忽略了固定成本开支的战略性的特质, 短期内可能会降低成本数额, 但却是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的丧失为代价。因此, 从战略发展的角度讲, 成本控制不仅是数量的降低, 更是成本支出质量的提高。

3. 忽视价值创造的管理。

传统的标准成本制以产品为核心, 强调生产过程的管理, 主要关注某一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和预定成本的差异, 其成本管理仅限于生产过程有成本限额的项目。但现代企业利润的获得不仅仅取决于生产过程, 而是取决于整个顾客价值创造的过程, 其经营决策不仅取决于生产成本管理水平, 还要考虑前期生产准备成本和后期销售服务成本。生产前、后期成本在总成本的比重不断增加的趋势是由于企业生存环境改变的缘故。若按照传统会计核算方法, 将生产前后期成本只当作期间费用记入当期损益, 显然是不妥当的, 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

4. 成本管理信息失真。

在现代化的企业工人工作环境得到大大改善, 许多工人的工作已被机器取代, 由“人使用机器向机器使用人转化”, 因此企业产品总成本中直接人工成本比例大大下降。由于厂房、机器折旧所带来的固定制造费用、设备维护费用等间接费用所占成本比例大幅上升。产品成本结构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 使得传统的“数量基础成本计算” (即间接费用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为基础的成本分摊方法) 不能正确反映产品的消耗, 从而不能正确核算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传统的会计核算系统扭曲了成本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可能发出错误的信号。

(二) 作业成本法的合理性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旨在弥补传统成本管理和控制方法的缺陷, 努力提供及时、准确相关的成本信息, 并利用该信息进行决策、控制、管理的新型成本管理的方法。作业成本法建立在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的基础上。作业成本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成本管理, 它以作业作为企业管理的起点和核心, 把重点放在每一作业的完成及其资源耗费上, 通过实施作业分析, 溯本求源, 正确核算产品的生产成本, 建立起一个以作业为基本对象的科学的成本核算和控制系统, 从而有效地降低产品成本, 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目前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广泛将作业成本法运用到实践中, 很多实例证明作业成本法的运用对加强企业成本控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以下是以库布公司 (Cooper Pen Company) 为例说明应用作业成本法对产品获利能力进行的分析:

库布钢笔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实行传统成本控制的企业。该公司曾经以低成本生产蓝、黑两色墨水钢笔, 几年前, 销售部经理开发新产品, 先后引进红色墨水钢笔和紫色墨水钢笔, 这两种新产品要求和其他产品相同的基本生产技术, 但价格却高出蓝色和黑色钢笔的3%和10%, 表1该公司的季度财务报告。

从财务报告来看, 虽然新引进的红水笔和紫水笔比大量生产的蓝水笔和黑水笔更具获利能力, 但公司整体的利润却不理想。然而, 在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产品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然不同。表2是该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产品获利能分析的情况。

作业成本系统提供的结果与传统成本系统提供的结果 (表1) 有很大的区别。从上面分析来看出近年来库布公司利润不断下降的原因:以前的传统成本系统所报告的获利能力最强的两种新产品, 实际上是大大亏损的, 并引起大量现金的流失。公司为设计和生产这两种新产品, 增加了一个大型计算机系统以及更多从事间接辅助作业的员工, 从而增加了大量的制造费用。生产红水钢笔和紫水钢笔所增加的收入无法弥补额外辅助成本的增长。作业成本分析表明, 与传统成本系统的观点不同, 蓝水钢笔和黑水钢笔是库布钢笔公司最重要的营利产品。

参考文献

[1]John K.Shank, Strategie Cost Management and the Value Vijay Govindarajian Chain", Readings and Issues in Cost Management, 2007

[2]王艳.成本控制理论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 2008

[3]蒋士楷.成本控制理论与实务探讨[J].经济师, 2007

浅谈成本原理的原则 第2篇

一、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原则是指实行成本管理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即管理者要着力追求“管理成本低-管理收益大”的经济效果。坚持经济性原则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客观评估增加控制环节发生的成本,反对为了成本管理而管理,追求华而不实和不计工本,人为地增加繁琐的手续和表面光鲜,效果不佳的东西。二是要客观评价增加控制环节的收益。通常情况下,增加控制环节的收益比较难以确定,可以通过企业经营的总收益和各个产业链的收益进行定性的判断。三是要去繁就简,抓住关键因素加以控制。经济性原则要求成本管理要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成本管理系统应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能及时反映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四是要在抓住“重点”的同时关注“例外”。对影响成本管理经济性的例外因素,不论“大”或是“小”,都要一视同仁,按规定程序,进行开展好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建立起针对例外的工作程序和审批手续。保证成本管理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二、适宜性原则

适宜性原则是指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用,必须适合特定企业类型、特定的部门、特定工作岗位以及特定的项目的实际情况。规模企业与小微企业,新生产业与传统产业,同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其文化氛围、战略选择、经营管理重点、组织结构、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分配形式等都有很大不同,成本管理方法和奖金形式都应当有区别。新建企业的管理重点是生产与销售,成本控制应该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工艺以及销售渠道着手。比如:产品设计开发要求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不断开发顾客的需求,保持顾客旺盛需求的态势;原材料的采购则要考虑价格、质量、就近、物流等因素;生产工艺则要心可能多地运用现代科技,采购自动化生产线,减少人工的费用,保证生产规模和产品标准等。而对规模庞大的老企业而言,管理的重点是组织的巩固,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建立投资中心。无论那种类型企业,不同的部门、不同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岗位职责和相应的成本信息,部门负责人或是岗位责任人都要熟悉自己的成本信息,掌控控制部门或岗位的成本的方法,对工作中的偏差,及时总结分析,形成成本控制报告,提出改进方法,形成制度和工作规范。

三、有效性原则

有效性原则即所谓成本管理的有效化,一方面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即追求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要以最少的人力和财力完成较多的管理工作,即追求工作效率最高化。提高成本管理有效性,可以采用以下二种方法:一是要建章立制,把成本管理的理念和要求用文件形式固化下来,要加大奖罚力度,充分利用好经济杠杆、经济手段,加强对成本管理的控制,调动全体的员工控制成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关注成本管理,人人照章办事的集约生产、经营的企业文化氛围。二是实行成本目标管理,从目标的设定,任务分解和责任的落实,任务的执行和检查,执行结果的的评估及目标的修订等各个环节入手加强管理。逐步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循环。实行成本目标管理核心是要落实全体员工的责、权、利,形成整个企业或项目的成本管理责任网络,关键是建立起赏罚分明的检查评比制度。

四、持续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是指要做好成本管理一定要贯彻企业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一定不行,相反如果一个企业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了完善的成本管理系统,有一整套的作业标准和相关的管理制度,而不能坚持实施,不能持续改进,同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要贯彻好持续性原则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落实成本管理责任部门,在分层落实成本管理责任的基础上,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保证在现有生产环境下效益最大、效率最高;二是加强生产环节的创新和管理力度,不断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尽量减少人工对成本管理的影响;三是打造集约型企业文化,让成本管理意识深入到企业管理方方面面,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员工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去,成为员工人生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组织部分。

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就是“开源”和“节流”,“开源”受战略选择、经营模式、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限制较多,而“节流”更多依赖于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可以有效控制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的经济效益。坚持好成本管理的经济性、适宜性、有效性、持续性原则,就有可能促使企业形成集约型生产经营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增产增效,保证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生产效率最高化。

摘要:成本管理企业通过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资源的耗费与相应的降低成本措施的执行,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干预,以保证成本目标和任务的实现。坚持好成本管理的经济性、适宜性、有效性、持续性原则,能够促使企业形成集约型生产经营的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员工成本意识、主人翁意识,有利于促进企业增产增效,保证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生产效率最高化。

关键词:成本管理,原则

参考文献

[1]高峰.公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基本原则[J].交通世界,2012,(16):183.

[2]刘翎.建筑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及方法[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3,(2):71

机会成本原理 第3篇

一、高等院校培养成本的特点

(一)人才培养周期长

和高校的学生培养相比,大多数工业产品的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而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如专科生需三年、本科生需四年时间。

(二)共同性费用多、直接费用少

高等教育活动是一项协调性很强的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校内各部门、各单位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才能保证教育培养活动的正常进行。一所大学里各个专业间的培养成本相差很大,但是多个学科的存在一直是大学的特点,不能割裂大学各个院系之间的教学活动,以培养某个专业的学生这样一个单纯的活动作为成本分析的基础。因此,对教育过程中教学、教辅、行政、后勤等部门发生的与学生培养有关的间接费用要采用一定的分摊方法分配计入各受益对象中去。

(三)培养成本递增性明显

随着科技进步,投入到高校中的固定资产、教学设备以及低值易耗品等物质技术装备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育信息交流的增加使得图书资料、电子产品、网络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等都可能引起成本费用的增加;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高等院校中人员费用也在逐年增长。为了保持并提高办学质量,必须配置足够数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引进高水平的、多样化的师资。教育经济学界的一些学者指出,如果不受到约束,高等院校的培养成本有无限增大的可能。

二、高等院校培养成本核算的原则

(一)权责发生制原则

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的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显然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会计核算不能正确地反映高等学校当期的实际收入、费用和成本情况。因此,要进行培养成本的核算必须实行权责发生制,以正确反映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应负担的费用,从而正确反映各期的培养成本水平。

(二)相关性原则

本文中的相关性原则是指高校成本核算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利益各方了解学校财务状况及其收支的需要,同时满足学校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要做到高校培养成本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必须做到凡与培养学生有关的支出,均应计入学生培养成本;凡与高校培养学生无关的支出,一律不计入学生培养成本。

(三)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既强调一个会计期间的费用与该期间的收入或产出匹配比较,又强调一个项目的费用与该项目的收入或产出匹配比较。前者确定一个时期的成果,后者确定一项产出的成本。高等院校必须遵循配比原则,才能准确地计算出一个时期的培养成本和一项教育产品的成本。

(四)受益性原则

高等院校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应主要考虑“受益性原则”,根据各受益对象的受益程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从而体现分配费用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并有利于准确计算学生培养成本。

(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

收益性支出是指某项支出仅与本期的收益有关,如教师工资、补贴、福利费和教学日常消耗品等;资本性支出是指该项支出不仅仅与本期的收益有关,而且与其他会计期间的收益也有关系,加购建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等长期性资产而发生的支出,如建设教学楼、实验楼以及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等都属于资本性支出。

(六)可操作性原则

对培养成本的项目设置应与现行高校会计核算制度下支出科目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使培养成本核算内容能基于会计核算实践,便于操作;另外对某些与学生培养成本关系难以界定的支出,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确定是否纳入成本以及计入成本的比例。

(七)分类核算原则

学生培养一般都是分专业进行的,故学生培养成本可以按专业进行分类核算。具体地说,专业法核算培养成本,要按月归集各专业实际培养费用,但由于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毕业生,每年七、八月份或十二月份才有学生毕业,所以高校的成本计算期为年,一般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按专业法分类核算学生培养成本。由于平时每月末一般没有学生毕业,可以不分配毕业生和非毕业生成本,每年的七(八)月末或十二月末采用一定方法分配计算毕业生成本和非毕业生成本。

(八)简化核算原则

为了提高培养成本核算工作的可操作性,一方面在前面的假设中提出了学生可折算的假定,即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折合成标准学生进行计算。另一方面要简化核算对象的类别,尽可能减少专业类别,以高校中每个院(系)的专业大类作为培养成本费用归集的对象。这样,只要算出高校中院(系)的专业大类的学生所耗费的教育资源,再分摊校级公共费用,就可得到分专业大类的学生培养成本。

三、高等院校培养成本的项目构成

为了具体地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还应进一步划分若千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如在工业企业将生产费用划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只对事业单位财务核算提出了要求,并未提及事业单位有关成本核算的内容。本文认为,高等院校培养成本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人员支出

计入学生培养成本的人员支出应包括成本期间高校提供教学及相关服务的各类人员所发生的人员成本。具体包括:高校正式在编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津贴、奖金、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缴费、住房补贴、人才引进费、学生的奖助学金、高校聘用的临时人员所发生的费用。

(二)公务费

计入学生培养成本的公务费是指成本期间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和不宜实行社会化的后勤服务部门所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在合理范围内的招待费等。

(三)业务费

业务费是指高校为完成教学业务所支出的消耗性费用和购置教学用材料物资的费用,包括教学和实验用材料物资的购置费、体育用品购置费、材料测试加工费、资料版面费、教材编审费、招生费、军训费、实习费等经常性费用。

(四)修缮费

修缮费包括高校教学用房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的维护和修理费用,如教室、实验室的维修支出,电梯、水电暖设备的维修支出等。对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维护应计入本年度的培养成本,对于大修理支出应按大修理间隔年限分期摊销计入学生培养成本。

(五)折旧费

为了进行培养成本核算,需要对现有的固定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确定各项固定资产的剩余使用年限或折旧年限,以便计算应计折旧费。用于教育的固定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一般设备、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体育器材、为教学购买的土地等。

四、高等院校培养成本的核算方法

纵观目前国内教育培养成本研究现状和可能选择的路径,高校培养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统计分析法

这是通过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支出规模进行调整分析以及采用模拟计算折旧的办法来测算培养成本的一种办法。到目前,许多统计资料上面的培养成本数据基本上是采用这种方法得到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计算速度快。缺点是较为粗略、数据不精确,不可能提供有利于培养成本按功能划分的精细培养成本项目信息。

(二)原始凭证法

它是根据高等院校经费支出的原始凭证按功能进行分类重新核算培养成本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把所有的会计凭证重新核算一遍,这势必会增加会计核算的工作量,不利于推广应用。

(三)会计核算法

这种方法是要彻底变革现行的高等院校会计制度,以适应培养成本核算的需要,这种方法应该说是一种趋势。因为它核算培养成本最为直接,会随着高等院校日常的运行自然地产生培养成本信息。但是,由于目前高等院校事业单位的性质严重制约了培养成本核算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深入。

机会成本原理 第4篇

1 价值工程原理

1.1 价值工程的产生和内涵

价值工程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管理技术。这门技术是运用集体的智慧和通过有组织的活动, 着重对产品或作业进行功能分析, 使之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1.2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1) 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功能分析。功能是指研究对象能够满足某种需求的一种属性, 也即产品的具体用途。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 其中价值工程的功能是必要功能。通过功能的分析, 找出并删掉不合理的功能要求和过剩的功能, 加强不足功能, 把节约成本放在有效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

(2) 价值工程的目标表现为产品价值的提高。价值工程是产品或服务的一定功能与获得这种功能而支付的费用之比。其基本公式为如何提高价值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1) 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2) 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3) 提高、成本降低; (4) 功能大大提高、成本略有提高; (5) 功能略有降低、成本大大减少。

(3) 价值工程是有组织的管理活动。价值工程研究的问题涉及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 涉及面广, 研究过程复杂, 所以需要利用集体的智慧, 把各专业人员组织起来, 共同研究, 灵活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2 建设项目设计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现状

2.1 建设项目设计

建设项目设计是指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任务书以及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要求, 按照国家政策、法规, 吸收国内外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 选择最优建设方案和图纸的过程。

2.2 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设计阶段作为控制建设工程投资的重要阶段, 是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与重点。但设计人员普遍缺乏经济观念, 不注意设计中的投资控制和经济分析, 而只重视设计速度、技术和产值。在工程设计招投标工作总也忽视工程造价指标, 只注重追求建筑造型、面积等指标。对具体的工程造价指标很少认真审查和核算。也有不少业主将工程造价控制的重点侧重放在施工阶段, 因而过分强调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却不知设计阶段造成工程造价增加可能大于施工阶段。

因此, 要真正有效地控制造价, 必须抓准设计这个关键环节, 必须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理论, 找出最优化组合的方法, 而价值工程作为提升项目价值的系统方法, 则可以对工程设计的造价控制提供保障。

3 价值工程在控制工程设计成本的应用

3.1 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实施的意义

在设计阶段, 实施价值工程意义重大, 尤其是建筑工程。在工程设计过程中, 每个专业都各自独立进行设计, 必然会产生各个专业工种设计的相互调节问题。通过实施价值工程, 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得到整体合理和优良的方案;另外可以利用价值工程发挥集体智慧, 得到最佳设计方案。即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实施价值工程的意义有: (1) 使建筑产品的功能更合理; (2) 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3) 节约社会资源。

3.2 价值工程在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应用

(1) 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选择过程就是收缩研究范围, 明确分析研究的目标, 确定主攻方向的过程。就工程设计阶段而言, 应对控制造价影响较大的项目作为价值工程的研究对象, 选择成本比重大, 品种数量少作为实施价值工程的重点。常用的方法有:ABC分析法、百分比分析法、强制确定法、价值指数法。

(2) 功能分析与评价。功能分析指分析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功能及各项功能之间的关系, 从而去掉不合理的功能, 调整功能间的比重, 使产品的功能结构更合理。

功能评价指评价各项功能, 确定功能评价系数, 并计算实现各项功能的现实成本是多少, 从而计算各项功能的价值系数。价值系数小于1的, 应该在功能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降低成本, 或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 提高功能水平;价值系数大于1的, 如果是重要的功能, 应该提高成本, 保证重要功能的试验。如果该功能不重要, 可以不做改变。常用的功能分析的方法有:功能成本法、功能指数法。

(3) 分配目标成本。根据限额设计的要求, 确定研究对象的目标成本, 并以功能评价系数为基础, 将目标成本分摊到各项功能上, 与各项功能的现实成本进行对比, 确定成本改进期望值, 成本改进期望值大的, 赢首先重点改进。

(4) 方案创新及评价。工程设计中, 方案创新是构思创造新的方案, 即从提高建筑产品及过程的功能价值出发, 针对改进的目标方案, 依据已建立的功能系统图和功能目标成本, 通过创造行的思维活动, 使建筑产品在保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达到成本最低的途径。同时为了便于大家提方案时解放思想, 常采用头脑风暴法、模糊目标法和专家函询法等。

方案评价是指经过创造过程得到大量的提案, 需要进行筛选, 然后出一个可行性最佳方案。方案评价一般分为概略评价、详细评价两种, 其内容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技术评价主要是对方案功能的可能性进行分析;经济评价是对方案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社会评价是对方案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4 结论与展望

在设计阶段应用价值工程是为了让最重要的价值领域问题成为设计的方向, 并确保价值工程能够把工程的功能和成本两个方面综合起来分析。利用价值工程处理在工程设计阶段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 提高资源利用率, 有效地控制项目造价。

摘要:介绍了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 以及其在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从而满足在保证产品正常功能的前提下, 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设计阶段,价值工程,工程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田恒久.工程经济[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2]全国造价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

[3]肖芳林, 仇俊林.基于价值工程的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J].现代商业, 2008 (32) .

[4]马伟铜.价值工程原理在优选工程项目设计方案中的应用[J].广西城镇建设, 2008 (11) .

上一篇:创建档案下一篇:吉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