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2024-05-08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精选11篇)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1篇

一、比较优势

所谓比较优势, 是指如果一个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较低, 则在这种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并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这样的国际贸易可以使世界产出增长, 并使各个国家都受益。

由李嘉图模型可知, 我们假设经济中只有两个国家 (本国和外国) 两种产品 (奶酪C和葡萄酒W) 。在此经济中, 还假定: (1) 劳动力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2) 劳动力供应在两国是固定的。 (3) 生产每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是固定的。 (4) 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 (5) 要素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 (用aLW表示生产酒的单位劳动投入, 用aLC表示生产奶酪的单位劳动投入, PC表示奶酪的价格, PW表示葡萄酒的价格, 经济中的总资源用L表示, 即总劳动供给。表示国外时, 用与本国相同但带有星号的符号) 。

假设a*LC/a*LW>aLC/aLW。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 本国会生产两种商品。因此, PC/PW=aLC/aLW。经济开放后, 各国实现专业化生产, 则a*LC/a*LW>PC/PW>aLC/aLW为题中之意, 利用间接生产法可知, 本国能从贸易中获利的充要条件是 (1/aLC (PC/PW) >1/aLW。这正与国际贸易后的世界相对价格体系PC/PW>aLC/aLW不谋而合。国外的分析亦然, 由此可以看出, 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国际贸易使贸易国获利是必然之势。

二、绝对优势

所谓绝对优势, 是指如果一个国家相比另一个国家在产品生产上有较低的单位劳动投入, 则认为该国在这一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国富论》) 这部巨著中, 亚当·斯密阐释了各国在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国际分工和贸易基础的重要思想。他认为,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 而分工又是由绝对成本或劳动生产率差异造成的。若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处于绝对优势, 即生产该种商品的实际成本即劳动耗费绝对小于其他国家, 就应出口该商品;若一国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处于绝对劣势, 则应进口该商品。若每个国家都专业化于本国拥有优势的商品, 并以此形成国际分工, 其结果是贸易参加国的资源能够被最有效地利用, 并由此得到比闭关自守时更多的利益, 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 物质产品和国民财富也会增加。仔细研读这段话, 我们不难发现, 这其中存在偷换概念的嫌疑, 或者说, 它忽略了其中的重要一环。某种产品的绝对生产率高于别国并不代表其就一定具有成本上的优势, 因为各国工资率的显著不同是客观存在的, 也就是说高工资率会冲销一部分绝对生产率上的优势, 优势甚至会使之成为相对的劣势。

言及至此, 我们自然就可以成功地引入工资率的概念, 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它沟通了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之间的关系, 完成了它们之间的重要转化。如何理解工资率的意义及由来呢?我们认为, 工资率反应了一国的生产率, 即相对工资率反映了它们的相对生产率。换言之, 我们可以说, 工资更确切地说是效率工人的工资, 是一国内各种产品的生产率在某种意义上加权平均的货币反应。既然是种“平均”, 那么必然出现一国内一部分产品相对于外国的相对生产率在这个相对工资率之上, 另一部分在其之下。

以李嘉图的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为例推倒如下 (W代表工资率) :

假设本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贸易后, a*LC/a*LW>PC/PW>aLC/aLW

各国实现专业化生产, 则:

这恰恰是因为相对工资率存在于不同的相对生产率之间, 从而使两国各自在一种产品上具有成本优势。对于高技术的国家, 与此相匹配的高工资率削弱了生产率上的绝对优势, 对于即使落后的国家, 其廉价的劳动力在某些产品上又足以将绝对劣势转化为相对优势, 从而达到各国的专业化生产。对此, 实证分析也给出了例证。毫无疑问, 美国的先进技术使得其在棉纺织业相对于其他国家有着显而易见的绝对优势, 但数据却表明:全美国在2005年前11个月的进口中, 进口的全棉床单情况为:从中国进口上升了504.9%, 棉毛巾上升了36.6%;从巴西进口上升了406.4%;从巴基斯坦进口最大, 上升了308.6%;从土耳其进口数上升了128.5%。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一个部门的比较优势不仅取决于该部门相对于其他国家同一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也取决于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工资率, 而一个国家的工资率又取决于其内部其他产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而我们之前关于比较优势使各国获利的分析并未涉及比较优势的来源, 即无论是这两种因素中的哪种起了主导作用, 都不影响其获利的实质。而之前在经济领域广泛存在的对比较优势的质疑, 如贫民劳动论和国际剥削论, 他们共同的误区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混淆了比较的对象。生活水平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也不可能要求通过国际贸易, 能使富国和穷国的差距大幅度缩小, 我们所言的获益是指各国相对于封闭时, 其受益增加了, 国际贸易扩大了世界产出。

二是混淆了范围。他们或许是受到了国家内部特定势力或团体的影响, 而将着眼点落在了收入的分配上, 但应当强调的是, 比较优势使各国总体获益是毋庸置疑的。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2篇

◎期货信息透明度高:期货交易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仅受商品供求关系、宏观经济等影响,小道消息很难左右。股票信息最不透明,且上市公司的诚信度较低,财务报表作假,股东基金联合做庄,释放假消息,屠杀散户。

◎杠杆交易,以小搏大:股票是全额交易,期货可进行10-20倍的交易,只需缴纳5%至10%的保证金,就可进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资者有一万元,能买1万元的股票,却能买10万元的期货,这就是以小搏大。也叫杠杆作用。按照品种不同,一手期货几千到几万不等。(例如:一手玉米1500元,一手焦炭1万元,而一手沪深300要10万元。)

◎双向交易,涨跌都可赚钱:股票只能先买后卖,熊市几年翻不了身。而期货可进行双向交易,当预测商品将来上涨时可以先买入,叫做多;预测下跌时可以先卖出,叫做空。

◎T+0交易,可以当天买当天卖:股票的T+1交易,买入当天不能卖出。期货交易可当天买当天卖。每天可以交易无数次,有无数次赚钱机会。

◎品种少,不用选股:期货品种只有二十几个,便于深入分析跟踪,期货投资者一般只做自己熟悉的三四个品种。股票品种有1300多,看一遍都很困难,分析起来就更不容易。

◎交易费用低:股票交易费用包括佣金、印花税、过户费三种,买卖一手股票至少需要2-3分钱,多则4-5分;,而期货用只有交易手续费一种,期货从买到卖的手续费一共只有0.2到0.5个点,只相当于股票交易的0.2到半分钱。两者相差近10倍。

◎风险:期货交易的大宗商品是有成本的,期价过度偏离都会被市场所纠正,并且离近交割月,价格将和现货价格趋于一致。风险主要来自对仓位的合理把握和操作水平。而股票是可以摘牌的,股价也可以跌的很低。

★我对期货交易的几点建议 1做好资金管理。

股票可满仓,但期货一般情况下不能满仓,一般建议30%以下仓位。如果仓位太高,即使你做的方向正确,但是如果有大的波动,没等到你盈利就已经因为资金不够被提前强行平仓,死在黎明之前。除非日内超短线交易,不建议满仓。2投资前对投资品种充分了解。

不仅要熟悉合约的商品品种、数量单位,涨跌停板,主力合约等,而且要深入了解品种的波动幅度,供求关系,影响因素等,切勿盲目开仓交易。

3掌握交易策略,做好投资计划。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3篇

关键词:纺织业;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一、绪论

(一)劳动力的研究背景及当下存在问题。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年龄结构的变化使得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这一比较优势也在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中国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很大影响,特别是纺织业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较为典型。近年来,“民工荒”的频发,为东部地区的产业发展和升级带来困难和如何解决劳动力成本问题敲响了警钟。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本文以中国轻纺城为样本分析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中国比较优势发生的变化。其分析主要具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重点通过抓住纺织业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对中国比较优势的影响,例如通过各个方面数据来分析。第二,有效措施提高纺织业出口,推动中国经济复苏。第三,通过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中国纺织业的出口竞争力。

二、当前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817年,大卫·李嘉图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20世纪,赫克歇尔和俄林以生产要素比例的区别替代生产技术的区别,解释比较优势的产生依据,将比较优势理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形成了完备的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此后,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将规模经济引人比较优势理论,罗斯曼和赫而普曼通过“研究与开发”完善了比较优势的动态分析。

近几年来,中国劳动成本在显著上升已成为共识,但我国学者涉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比较优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有学者试图通过实证分析劳动力工资水平变化与FDI流入量和出口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说明虽然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存在上升的情况,我国的比较优势却并不因此而下降(刘厚俊、王丹利,2011),但其忽视了出口退税、汇率和贸易政策对出口和FDI流入的影响。因此,本文希望以浙江省纺织业为例,从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产业层面,通过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以用更及时更贴近现实的微观视角反映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我国比较优势的影响。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分析

(一)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浙江省纺织业出口的影响。在劳动力成本上升后,其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对浙江省的出口上。在《浙江省统计年鉴》采集到的数据可以看到,浙江省的纺织业出口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由2005年的2442925万美元增长至2013年的6725084万美元。2005年浙江省出口总值12827293万美元,2013年浙江省出口总值24874627万美元,纺织业出口所占比例由2005年的19.04%增长至2013年的27.03%。可见纺织业作为浙江省的支柱产业,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纺织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劳动力的依赖很大。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纺织业企业管理影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纺织业企业的支出大大增加,企业利润下降。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很多企业将工厂搬至中西部较发达城市,如成都等,使得原本在东部务工的民工选择在户籍所在地或就近工作。东部地区的民工供不应求形势严峻,出现了“民工荒”。由访谈柯桥轻纺城城市场管理部孟伟东先生了解到,轻纺城于2000年6月建立了网上轻纺城,在家纺市场实施团购直销的模式,把全国知名的纺织品牌集中到轻纺城,并建立网上直购平台,网上轻纺城在不断发展,以量取得低价优势,以直销价供货,吸引卖家。这也对轻纺城中的实体经营者造成不小冲击,实体经营者规模较小,缺少创新精神,没有了解到网络市场带来的巨大利润空间。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纺织业企业员工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员工来讲要一分为二地分析,有利有弊。有利之处即,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意味着工资薪酬的上升,企业员工的收入水平会有所上涨,这对于员工生活水平的改善会有很大帮助。不利之处,即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迫使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而缩减员工人数,使得一部分纺织业企业员工失业。同时,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也会令纺织业企业员工的工作量增大。工资水平的上升也使得企业所有者对于企业员工要求提高,员工的工作压力增大。这也会产生一个矛盾,企业经营者希望有更多的员工提高企业运作水平,但迫于经营压力,不能增加员工数量,而一部分员工由于工作压力大或者不符合企业要求而失业。这也是造成近年来自中西部的东部务工者回流到中西部的一个原因。但综上所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来讲企业员工利大于弊。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纺织业企业经营压力影响。访谈轻纺城市场管理负责人了解到,在轻纺城每年的租金也是不菲,一楼人流较大,一般的10平米以内的店面租金都在60到70万每年。在调查中看到一楼的店面面积相对比于三楼、四楼较小,人流量虽然大,但是有些店面的生意也比较冷清。且每年东部地区,很多民营企业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被淘汰。相对于其他年份,很多店家在2008年所招到的员工最少。

在调查中,全部的经营者认为近年来企业的人力成本有上升的趋势,96.67%的企业认为当前企业的劳动了成本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发展。轻纺城的经营者大多没有较高的学历但社会经验丰富,经营理念相对现今的信息化时代较为传统落后,思想固化不愿意改变自身经营方式,因而也并未找到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现今经营不佳的状况。

四、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对策及建议

(一)企业及行业建议。纺织业经营者一般传统观念强烈,在经营中缺乏创新精神和意识,经营方式长期不变,不能满足现阶段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经营者应该转变观念,加强企业的管理和创意水平,从提高效率方面来降低比较成本。同时纺织业应该稳固国内市场,同时加强扩大国内需求。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也日益走向精致化。国内纺织业应抓住这种需求,提高产品的质量,满足人民的高质量生活水平需求。另外,城镇化在中国不断发展起来,纺织业应该看到这一类人群的需求。

与此同时,纺织业应该更加积极的履行社会责任,控制污水等污染物的排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以宣传。力图从形象及产品质量两方面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增加企业销量,提高企业利润,帮助自身走出现在纺织业所面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困境。

(二)对政府的建议。针对纺织业面临的困境,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要加强完善产业升级平台服务的支持,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促进现代化生产体系的建立,大力提倡技术引进、技术消化、技术吸收,利用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为纺织业的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服务平台。2、提供好公共产品的服务,为纺织业企业实现产业的升级提供硬件支持,同时也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就业困境。3、出台相关政策,监管污染环境的企业,要求关闭或责令修整,对于环保企业应该加大奖励,如减税等;同时应该通过税制改革减轻纺织业税赋负担,扩大其盈利空间。

参考文献:

[1]耿伟. 内生比较优势演进的理论与实证[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7.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4篇

一、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经济基础薄弱,经济还处于紧缺阶段,外加中国外部环境紧张,优先发展农业和重工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展对外贸易,并开始正视比较优势这个实际。之后,中国在制定外贸战略和产业政策的时候也基本都遵循了比较优势原理。

中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改革开放之初,根据当时的实际,中国优先发展了农副土特产品、矿产品、石油、传统的轻纺产品及工艺品的出口,并依靠劳动力优势开始发展加工贸易,逐渐将机电产品和多种有色金属加工品的出口发展起来。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机电产品开始引领中国制造的出口。同时,出口产品中更加注重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在轻纺产品出口上,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也得到普遍提高。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这一成就尤其体现在对外贸易总额上。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额仅有206.4亿美元;1988年,中国对外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 027.8亿美元。2004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突破万亿元大关,跃升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并在之后的几年保持这一地位。2008年全年,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仍然高达2.56万亿美元。短短的二十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增长了123倍,增长速度惊人。中国外贸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然而,虽然中国的外贸实现了总量上的高增长,却并不代表我们的增长是高质量的增长。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实践,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对外贸易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比较优势理论也表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就是“比较利益陷阱”。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比较利益陷阱”

所谓“比较利益陷阱”,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而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大多在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会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而进口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样,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虽然都会获利,但是发展中国家获利不多,在相互贸易中处于劣势地位。也就是说“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这势必陷入“比较利益陷阱”[2]。

比较优势理论的这一局限性,主要是因为比较优势理论前提是国际经济是静态的,不存在技术进步和规模经济。该理论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积累和创新,将来自于外部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转化为自己内在的比较优势,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的演进,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创新。因此,如果发展中国家完全依赖比较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则可能会固化本国的产业结构,造成产业结构难以升级,使其在对外贸易中总是处于依附者的地位。并且伴随着贸易条件的逐渐恶化,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中获利将会越来越少,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比较优势不可能永久存在,当自然资源枯竭,其他国家的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时候,这种比较优势就会消失。由此可见,以比较优势理论来指导本国外贸的发展中国家不仅不能改变本国经济落后的面貌,更无法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不公的格局。

三、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发展竞争优势

(一)辩证的看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剩余劳动力比例偏高,是我们的现实国情。因此,比较优势理论的确是适应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廉价劳动力一直是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一方面加速了中国制造的出口,另一方面为中国解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劳动力优势也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了发展。例如,纺织、箱包、机电产品加工工业等等。

然而,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弊端也是明显的。这种弊端一方面集中体现在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上。据专家统计,中国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40,相当于日本的1/20,还不到德国的1/20。劳动者所得太低,导致整个社会收入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过分依赖劳动力比较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固化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制约了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即使是资本密集型的机电产品的出口也多是依靠加工组装,赚取低廉的加工费。这样的出口格局,不仅掌握不到发达国家的相关核心技术,在利益分配上也使得发达国家瓜分了绝大部分贸易利润,更加加剧了南北差距。

由此可见,虽然劳动力比较优势在一定时期内对中国外贸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要保持中国外贸不仅在总量上持续高增长,而且在质上得以普遍提高,就不能单纯依赖比较优势来发展对外贸易,还应将竞争优势理论引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实践中来。

(二)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打造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是比较优势理论的深化,是从动态利益角度来分析一国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是“企业在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或劳务时所创造的独特的持久的属性”[3]。要获得这种“持久性”,就必须以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为依靠。因此,中国要使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保持“持久性”,并不在于中国能否长期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而在于中国能否生产出在国际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实力的产品。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外贸易的理论选择上作出新的调整,即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打造竞争优势。

1. 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

中国发展对外贸易,不能脱离本国现实。中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决定了,中国发展对外贸易必须把劳动密集型产业放在优先和重要地位。然而,重复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不能给中国外贸带来更多的利益,因此,中国今后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应在实现该产业整体升级上做文章。要坚持技术创新,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2.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升贸易结构。

以往中国的对外贸易,只注重总量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以至造成总量高而利润少的反差。因此,今后中国的贸易要努力向质量和效率增长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应积极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要通过吸收和转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将来自于外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内生比较优势,提升中国贸易结构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促进中、东、西部地区贸易协调发展。

中国的区域经济呈现“梯度型”特征,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并聚集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资本,因此,在东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应该以竞争优势理论为指导,更加注重技术的吸收、创新和研发,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进行对外贸易。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但劳动力、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应该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加工并进行对外贸易。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能够使各区域发挥所长并得到利益。

4. 政府提供适合于企业和产业发展竞争优势的外部环境。

波特教授的竞争优势理论中,特别关注政府的作用。认为竞争优势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适当干预。事实上,政府是市场竞争中“看得见的手”,市场行为需要政府来规范。政府一方面应通过制定合理的市场规则,来防止出口企业无序竞争,打击企业为了获取出口退税而压低价格出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适当构建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体系,通过产业扶植政策和计划,来形成中国新的有竞争力的产业。

摘要:比较优势理论是从商品的成本和要素禀赋的角度来安排一国产业和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理论则主张从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角度来安排一国对外贸易。从比较优势在中国的应用入手, 辩证的分析了比较优势作为中国对外贸易指导思想为中国对外贸易所带来的利益及其局限性, 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对外贸易应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打造竞争优势。

关键词: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局限性,对外贸易

参考文献

[1]黄晓玲.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3:54.

[2]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J].经济研究, 1997, (6) :21.

[3]张为付.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中国贸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J].经济学研究, 2006, (3) :20.

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读后感 第5篇

他们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

所以我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的催生着,两国之间都遵循着比较优势的原则,比较优势最大化或者比较劣势最小化,其最后的结构都是效益最大化。当然,以上说的情况可能在真实国际贸易的条件下很少的存在,因为会出现国内对弱势产业的扶持与补贴,还有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保护本国利益。

比较优势用来解释国际分工,虽然有诸多的假设条件,但是整体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中英小学数学教学优势与差异比较 第6篇

一、中国数学教学的特色和优势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小学数学教学在哪些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是教学的目标明确。中国有统一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因此,教师能够基于课标、依托教材进行教学。教师对学生每个年段需要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非常清晰。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教师就能够进行有针对『生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突出重难点,课堂往往比较紧凑而有效。而在英国,新课程标准才颁布不久,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还不是很清楚,需要自己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很难把握好每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二是教学的结构清晰。在中国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会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阶梯式的攀登,循序渐进地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而英国的课堂,可能就一直停留在不同的具象操作上。因此,英国的数学课更多地表现为散点式或平行式的环节设计,多个活动或任务建构的环节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逻辑联系和递进关系。

三是变式练习巧运用。英国教师在听中国的数学课时,发现最大的亮点是中国的教师会在教学中设计各种变式的练习。通过不同的变式练习设计,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不断得到加深和发展。如笔者在英国上“周长”这节课的课后,布置了几个层次的变式练习。

变式一:求下列两个图形的周长。通过基础性的周长计算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知道周长就是平面图形所有边的长度总和。变式二:如果将这两个图形拼起来,你能计算它的周长吗?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知道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指外围一圈的长度,而中间的线段则不计算在内,帮助学生明晰周长的本质含义。变式三:通过平移,将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的长方形来求周长。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变式四:比较大象和兔子哪个走的路长?帮助学生区分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而在英国教师的一节关于“周长”的课中,教师设计的三个练习都是最基础的周长计算练习,即相加几条边得到周长。三个练习的区别是有的数字比较小,有的数字比较大,有的在做加法时是不进位的,有的是进位的。

四是在互动交流中有效推进。中国教师在上数学课时,经常利用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元互动深化,推进教学的开展。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及时指导和点拨,促使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英国教师发现,我们在给英国学生上课时经常询问他们“how?”“why?”等,有很多的追问和辨析。而在英国的数学课堂,我们常看到,在布置任务后,教师和助教就深入到各个小组进行个别辅导交流。教师很少利用典型的学生资源进行集体反馈交流,教师很少有辨析、说理的过程,缺少对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总结。

五是教研引领专业发展。在中国,教研活动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市级、区级、校级都有形式和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大家共同研究教材、解读课标、探讨教法、研究学情,并且还能得到教研员等专家的专业引领。教研组日常的集体备课,共享经验,办公室、走廊上的“无痕教研”时时处处都在发生,每节课都凝聚了集体的智慧。而英国的教师则“包班”上课,同学科、同年级的教师难以组合,缺少分享学习的机会。

二、英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色和优势

反过来,我们看看英国数学教学又具有哪些特色和优势呢。

一是重视差异和个性化教学。在英国,教师非常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每节课都会给不同程度的学生(top、middle、weak)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也会进行分层教学,布置难易不同的任务和练习。对于好的学生,教师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也会给出一些简单的任务。有时,他们也会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班教授不同的教学内容,让他们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学生的差异和潜能得到了尊重和开发。

二是重视数学过程的体验。英国的小学是1小时一节课,教师在课堂上只花不多的时间介绍新知识,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实践。在此期间,教师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在英国的数学课堂,我们能看到各种可操作性强的学具。教师创造性地利用这些学具来进行各种内容的教学。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能够得到直观的感受,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也会创造很多活动来帮助学生体验数学科学。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就在这样真实的体验中得到了发展。

三是重视课堂的趣味性。英国的教师努力为学生营造快乐和享受学习的氛围。其数学课堂常常由一个个趣味的活动构成。即使是比较枯燥的计算,英国教师也总能想出非常有趣的练习形式。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经常变换上课的形式。此外,“全学科”的英国教师有时还会将音乐、美术、手工等其他学科的元素整合到数学课中,让数学课变得更加趣味化、生动化。

四是积极的评价方式。首先,英国教师对学生(包括学困生)从来都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在信任、肯定和鼓励的气氛中,学生能够享受快乐,而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好的爱护和培养。其次,英国教师特别关注过程性评价。一本本作业本不仅记录了学生做的习题,还记录了他们学习过程的图片。作业的评价方式也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个性化的评语。最后,教师还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

五是日常“数学”的浸润。在英国的每个教室,你都能看到数学的身影:数学角、数学墙……教师总是会把最近学习内容中的重要部分布置在学科角中,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浸润在知识的海洋中。教室里,只要是学生的视角能够触及的地方,都尽量设置学习角。每每休息时,总有学生在各个学科角阅读其内容。

在看到中国数学教学特色和优势的同时,我们发现英国的数学教学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因此,中英数学的教学应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取长补短、坚守与吸纳,在适合自己国情的土壤中发展本国的数学教学。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如何去找到发展的平衡点,如差异教学和共同教学的平衡点;体验教学和抽象思维的平衡点;趣味性和深度性的平衡点,从而在平衡中追求数学教学真正的育人价值。

大棚养蚕的优势与比较 第7篇

关键词:塑料大棚,养蚕技术操作,优势

大棚原是蔬菜生产的专用设备,随着生产的发展,大棚的应用愈加广泛。当前大棚已用于盆花及切花栽培;果树生产上用于栽培葡萄、草莓、西瓜、甜瓜、桃及柑桔等;林业生产上用于林木育苗、观赏树木的培养等;养殖业上用于养蚕、养鸡、养牛、养猪、鱼及鱼苗等。大棚的应用范围尚在开发。尤其在高寒地区、沙荒及干旱地区为抗御低温干旱及风沙危害起着重大作用。

塑料薄膜具有保温性。覆盖薄膜后,大棚内的温度将随着外界气温的升高而升高,随着外界气温下降而下降。并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较大的昼夜温差。越是低温期温差越大。一般在寒季大棚内晴天中午增温可达6~10℃,阴天或夜间增温能力仅2~3℃。春暖时节棚内和露地的温差逐渐加大,增温可达6~12℃。外界气温升高时,棚内增温相对加大,最高可达20℃以上,因此大棚内存在着高温及冰冻危害,需进行人工调整。在高温季节棚内可产生50℃以上的高温。进行全棚通风,棚外覆盖草帘或搭成“凉棚”,可比露地气温低1~2℃。冬季晴天时,夜间最低温度可比露地高1~3℃,阴天时几乎与露地相同。因此大棚养蚕的主要生产季节为春、夏、秋三季,通过保温及通风降温可使棚温保持在24~30℃的生长适温。

新的塑料薄膜透光率可达80%~90%,但在使用期间由于灰尘污染、吸附水滴、薄膜老化等原因使透光率减少10%~30%。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受季节、天气状况、覆盖方式(棚形结构、方位、规模大小等)、薄膜种类及使用新旧程度情况的不同,而产生很大差异。大棚越高大,棚内垂直方向的辐射照度差异越大,棚内上层及地面的辐照度相差20%~30%。在冬春季节以东西延长的大棚光照条件较好、它比南北延长的大棚光照条件为好,局部光照条件所差无几。但东西延长的大棚南北两侧辐照度可差10%~20%。不同棚型结构对棚内受光的影响很大,双层薄膜覆盖虽然保温性能较好,但受光条件可比单层薄膜盖的棚减少1/2左右。

薄膜的气密性较强,因此在覆盖后棚内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造成棚内空气高湿,如不进行通风,棚内相对湿度很高。当棚温升高时,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晴天、风天时,相对温度低,阴、雨(雾)天时相对温度增高。在不通风的情况下,棚内白天相对湿度可达60%~80%,夜间经常在90%左右,最高达100%。因此,棚内必须按相关的要求,保持养蚕的适宜温度24~30℃,适宜湿度70%~9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云南省蒙自市草坝镇19村农户拱型塑料大棚。蚕品种为云7×云8。

1.2 方法

采用对比法,通过室内育和塑料大棚育比较大棚和室内养蚕投入成本、抗风险能力、龄期经过及生长发育状况、张种产茧量以及蚕茧质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建蚕室与塑料大棚的成本对比

室内蚕室采用空心砖石棉瓦建造造价195.3元·m-2左右,100 m2的蚕室至少需要19 530元,塑料大棚成本大约2 050元,只占蚕室投入的10.5%,节约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使得大多数农户都具备养蚕的条件(见表1)。

2.2 抗风险能力对比

蚕室投入成本大,如果遇到蚕桑市场低迷,农户不养蚕,便造成了资源的闲置。而塑料大棚每年可以养春秋两季蚕,冬季搭建的蚕架可以种植反季节蔬菜,如番茄、甜椒等,据2011年的市场价,番茄3元·kg-1,100 m2的大棚可产800 kg左右,每年除了养蚕还有2 400元左右的收入。另外,如遇到蔬菜价格不好可以培育果树苗,如扦插葡萄苗,能充分利用资源,不用担心搭建养蚕棚闲置而造成资源闲置等情况。

2.3 龄期经过及生长发育情况

塑料大棚育只要处理得当,同样能使蚕儿发育匀整,眠起、老熟齐一。

通过表2可以看出从整个饲养过程来看,大棚育蚕期龄期与室内育龄期相差甚微,不影响蚕体的正常发育。

2.3 张种产茧量及蚕茧质量对比

塑料大棚育与室内育的张种产茧量基本接近,无明显差异。从蚕茧质量看,大棚育的上车率及解舒率略差于室内育,茧丝长及干毛茧出丝率与室内育相当。分析原因,大棚下午温度太高,高于24℃,另外,大棚在上蔟之后光线控制比室内光线控制差,蔟中有光线直射现象,易导致解舒率和上车率的下降(见表3)。

3 大棚养蚕技术操作要点

3.1 入棚前准备

大棚消毒,在准备养蚕入棚前3~5 d进行,此时主要做好的工作是覆棚的网、膜和围膜先清洗,后曝晒,再用250倍消毒净溶液消毒;大棚内外地面用含1%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喷洒;大棚内用5 g·m-2优氯净或毒消散3.75 g·m-2熏烟;在棚内地面薄撒一层氯丹粉防蚁;蚕进大棚前地面撒一层新鲜石灰粉[1]。入棚蚕宜实行小蚕共育,以利提高发育整齐度,确保大棚养蚕成功。

3.2 饲育形式

从4龄开始全部采用蚕条桑1日2回或3回育。用条桑、大枝条时不除沙。春蚕结合伐条;晚秋蚕期桑树重剪梢等供给条桑,剪口下部留2~3片叶[2]。遇到连续几天高温天气,龄期要缩短,每次给桑要加量;白天温度高可少喂,夜间温度低可多喂。大棚养蚕更要重视前期工作,第5龄饷食第2天就要给足吃饱,少控叶,5龄后期2天可适当节省控叶,喂以片叶,高温干燥天气早采露水叶,晚采桑叶要喷水补湿,减少萎凋。眠起处理4龄进棚的,眠前多用干燥材料;条桑育的眠前改为片叶饲喂;眠起欠齐,提青另置温度高处饲养;大眠开叶(饷食)须在盛起(50%起蚕)后8~9 h进行,最长不超过12 h,温度高或夏秋蚕可提早1~2 h。

3.3 温湿度调控

大蚕期适宜温度24~26℃,干湿差2~3个百分点。中秋蚕期要防高温闷热;晚秋蚕期夜间要保温排湿。如遇到阳光强烈、温度过高时,要用开放两头门,揭开两边薄膜、开天窗、加厚草帘遮盖等方法降温;夜晚或阴雨大风天气低温时,要盖紧大棚,在棚内用管道煤炉加温。每座大棚内需要悬挂干湿温度计2个。

3.4 蚕体蚕座消毒

由于大棚地面育不除沙,所以要比普通育更重视蚕体蚕座消毒工作,尤其要加强僵病的预防。具体做法:4、5龄起蚕饷食前用大蚕防病1号蚕体蚕座消毒,以后每隔1日均撒药1次,15 min后,开两头门通风排除药味;第4龄第3天,第5龄第2、4、6天在蚕体上喷300倍灭蚕蝇;喂桑前撒石灰粉。发现僵病,每日加用优氯净熏烟剂熏烟。大棚四周开沟撒药防蚁、鼠等敌害。

3.5 上蔟及蔟中管理

上蔟方法大棚养蚕现多采用纸板方格蔟省力化上蔟法,即纸板方格蔟搁挂自动上蔟法。其操作要点为:见熟前2 d条桑育的改喂片叶,平整蚕座。地蚕蚕座离开棚壁30 cm以上。

少量早熟蚕捉蚕上蔟。见熟5%时,添食蜕皮激素,约30%~40%蚕成熟时,薄饲一次叶,然后搁置预先结扎好的双片同向连接的纸板方格蔟,将双连方格蔟长边上结扎的两端各长出方格蔟10 cm的竹片或棍,搁在预先搭好的内宽度1.1~1.2 m的蔟架上,蔟片间距12 cm,蔟片和蚕座间距2~3 cm,防止结茧粘连[3]。

待熟蚕绝大部分已入孔并排尿后(上蔟约24 h),轻轻抬高搁蔟架,清除全部蚕沙。

蔟中管理:上蔟当夜,拾取落地蚕另行上蔟。上蔟第二天,形成茧框后,及时捉除“游蚕”,另行上蔟。蔟中环境控制:上蔟前3天温度保持在25~27℃,后期保持在24~25℃。夜间或晚秋蚕期温度低于20℃时,必须加温。上蔟一天后,要掀开围膜,保持微气流排湿,相对湿度以70%~75%为宜。适当遮光,防止光线不匀,强光直射或侧射多结穿头茧,或不结茧,影响茧质。

3.6 注意事项

大棚养蚕需要注重防病。每次喂前都应撒一层短草节隔离蚕沙蚕座排湿,并在喂蚕前喷撒一次爆石灰粉进行蚕体消毒,清洁蚕座[4]。

防止高温和高湿。白天加强通风换气,晴天可将换气窗敞开换气放风,保持棚内温度;高温时8∶00~18∶00都可将换气窗敞开;阳光强烈时可在棚膜上加盖稻草或草帘,泼水降温,防止室内蒸热。夜间和早上温度过低,可在大棚四周和两头围上厚草帘,使棚内昼夜温差缩小[5]。防止老鼠和蚂蚁侵害。雨季注意四周排水防潮。

4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塑料大棚育和室内育的张种产茧量和蚕茧质量很小,但是塑料大棚育降低了农民养蚕的成本,提高了大棚利用率,加大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并且农民能及时地改变生产方式,能有效地抵御蚕农养蚕抗风险的能力,使养蚕方式更加灵活。

参考文献

[1]王菲菲.蒙城县大棚养蚕技术[J].农技服务,2007(8):90.

[2]罗坚,闭立辉,顾家栋,等.室外大棚省力化养蚕的试验[C]//中国蚕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广西区蚕业推广总站,2004:146-152.

[3]周金钱.大棚养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蚕业,2002(3):34-37.

[4]苏超.塑料大棚养蚕技术[J].农民科技培训,2002(10):22-23.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8篇

国家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内在联系是通过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演进体现出来的。

大卫·李嘉图在发展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李嘉图对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是比较优势理论的出发点。在李嘉图看来, 比较优势是不同国家生产同一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 该差异的来源是各国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差异。然而, 这一理论存在两大局限性:一是假定两个国家的两种可贸易产品的生产都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且给定生产要素 (劳动) 的供给;二是李嘉图是假设了而不是解释了比较优势的存在。由此可见,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只是一种静态分析。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导致了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俄林把李嘉图的单要素模型扩展为一个包含两要素的模型, 从国与国之间要素禀赋结构差异以及由这种差异所导致的要素相对价格差异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在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限定之下指出,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 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简言之, 在一个只有劳动和资本两要素的模型中, 劳动相对充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资本相对充裕的国家应当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 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这个定理说明要素禀赋和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利益。

但是,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假设条件仍然把其限定在静态分析的范围内。这也预示着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是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分两个阶段向三个方向来进行理论演绎。

第一个阶段是从要素禀赋和要素禀赋的变动上考察生产要素成本变动对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的影响。这方面有两个演进方向:

一是在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既定的条件下, 通过商品流动对要素流动的替代的分析和放松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中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的假定, 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 在H-O定理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罗勃津斯基定理[1]。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指出, 即使生产要素只能在国内各部门之间自由流动而不能在国与国之间流动, 自由贸易不仅使两国的商品价格相等, 而且使两国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 以致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 所有的资本 (或土地) 都能获得同样的利润 (或租金) 报酬, 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模式如何。其原因在于商品流动替代了要素流动对要素价格产生了影响。英国经济学家罗勃津斯基发现, 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某种生产要素的增长会使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生产扩大, 使密集使用其它要素的商品生产缩小。显然, 要素禀赋的变化既来自一国资源配置变化而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 也来自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以上两个定理明确地阐述了比较优势理论的第一条动态化发展路径。但是, 对于比较优势如何动态演进并没有论述。

比较优势理论的第二条演绎路径是在各国的要素丰裕度既定的条件下, 把产品生产不同“生命周期”的要素密集度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1]。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造成对生产要素的不同需求, 即使各国仍然拥有原来的生产资源的储备比例, 其生产和出口该商品的比较优势, 也会由于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变动而转移。当某种产品处于发明阶段时, 所需的主要资源是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充足的研究经费, 新产品实际上是一种科技知识密集型产品, 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拥有该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当新产品的技术成熟以后, 大量生产成为主要目标, 所需资源是机器设备和先进的劳动技能, 产品从科技知识密集型产品变成技能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产品, 比较优势转移到资本和熟练工人充裕的国家。随着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进入第三个阶段, 技术和资本也逐渐失去其重要性, 而劳动力成为决定产品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 此时, 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二个阶段是在一国要素禀赋结构既定的前提下, 通过要素组织管理对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影响来考察产品差异型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这形成了比较优势的第三条演进路径。

比较优势理论的第三条演进路径是在一国的要素丰裕度和产品的要素密集度既定的条件下, 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发展。1990年,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 把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投资与竞争战略融合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他认为, 一国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要素推动阶段, 国家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一国在生产要素上拥有的优势,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源密集型的产业;第二个阶段为投资推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国家和企业的发展愿望和投资能力,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资本和熟练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第三个阶段为创新推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国家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愿望和能力, 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一般是高新技术产业和经过高新技术产业改造过的传统产业;第四个阶段为财富推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一个国家和企业在过去积累的财富, 在这个阶段, 企业创新、竞争能力开始下降, 产业竞争力衰退。显然,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 构成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的第三条演进路径。

从比较优势理论的三条动态演进路径可以看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已把不同国家不同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同国家同一产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不仅继承了自然禀赋产生比较优势的观点, 而且揭示了非自然禀赋产生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进一步扩展了比较优势理论。因此, 竞争优势理论实质上并未脱离比较优势的理论框架, 仅用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解释国际竞争力都难免有失偏颇, 都将会误导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如果我们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一个内部一致的理论分析框架, 才是科学、合理的。

二、国家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的差异

比较优势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三个演进方向构成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的完整发展链条。如果把第一个阶段称为动态比较优势阶段, 把第二个阶段称为国家竞争优势阶段, 这两个阶段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又存在着诸多差异。

1.比较优势来源于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变化, 而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组织管理的变化。比较优势源自于产品生产要素密集度的变化。在产品生产的要素密集度既定的前提下, 商品贸易替代了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流动 (如果假定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不能流动) 的作用或者生产要素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改变了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和资源配置状况, 从而导致比较优势的转化。

国家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要素组织管理的变化。为了创造高层次的竞争优势, 企业唯一的选择是进行持续的投资和创新。因此, 一系列有利于企业的持续投资和创新的要素条件对企业创造高层次竞争优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波特提出“钻石体系”模型来描述这种投资和创新环境所需要的要素条件及其与比较优势所需要素条件的区别。“钻石体系” 包括四种主要因素: (1) 生产要素, 包括初级的生产要素 (一般的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 和被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 (包括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 ; (2) 需求条件, 包括国内需求的结构、市场大小和成长速度、需求的质量、需求国际化的程度等各个方面; (3) 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 包括纵向的支持 (企业的上游产业在设备、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 和横向的支持 (相似的企业在生产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 ; (4) 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竞争对手, 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目标、员工的工作动机、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状况等方面。

按照波特的分析, 为了形成低层次的竞争优势一般并不需要钻石体系的全部因素来配合。通常, 低成本竞争优势仅仅需要具有足够丰裕的初级生产要素就能够形成。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来建立生产的规模经济从而取得成本上的优势是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另一个常见来源。但是, 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的建立则需要钻石体系中的各种因素相互配合才能够形成。比如, 高层次人力资本、专业化的研究机构、优良的基础设施为企业的研究发展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条件;国内市场上内行而挑剔的客户以及激烈的同业竞争为企业的投资和创新活动提供了足够的压力和刺激;最后, 同样拥有竞争优势的供应商保证了设备和原材料的质量。

通过其“钻石体系”模型, 波特解释了一个国家的企业 (或行业) 如何取得持久的国际竞争能力。在此之后, 波特将这一企业竞争力理论发展成为一种经济发展理论。按照波特的逻辑, 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使其国民取得较高的收入水平, 而收入水平的高低则决定于该国企业 (或行业) 的生产率水平。既然只有发展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才能够使企业获得高层次的生产率水平, 那么, 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就同样取决于该国的企业能否获得高层次的竞争优势了。这样, 波特就将其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将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发展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比较优势是低成本的资源型竞争优势, 而国家竞争优势是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2]。低成本的资源型比较优势是以要素丰裕为前提的, 来源于特殊的资源优势 (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 、其他竞争者使用较低的成本也能够取得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发展规模经济等。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低成本的资源型比较优势原理遇到了挑战。比如, 低成本的资源型比较优势理论不能回答不利的生产要素何以能够造就新的经济增长点。它无法解释黄沙遍地的以色列为什么能成为高效农业和相关产业的生产者。土地资源稀缺和自然资源稀缺的中国温州为何能率先步入市场经济的行列。再如, 按照低成本的资源型比较优势原理, 大量的国际贸易应当发生在具有资源差异的国家,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全球绝大多数贸易恰恰发生在条件相当的发达国家。其原因在于技术的发展可以产生大量的新产品、新工艺, 在更高的层面形成新的相互依赖关系, 形成一个更高层次的需求和供给。因此, 现在的国际竞争不是基于比较优势的低成本的资源型竞争优势, 而是基于产品差异型竞争的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认为, 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则是一种“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是建立在通过对设备、技术、 管理和营销等方面持续的投资和创新而创造更能符合客户需求的差异型产品上。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之所以被称为高层次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 (1) 与低成本竞争优势相比, 成功的差异型竞争优势通常能够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因而代表更高的生产率水平; (2) 与低成本竞争优势相比, 差异型竞争优势更难被竞争对手模仿从而更有可能在长期中保持下去; (3) 政府和机会是影响国家竞争优势的两个重要因素, 政府可以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影响钻石体系四种核心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方面, 从而达到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同时, 新的需求、新的技术出现等机会因素则为落后企业追赶先进企业提供了最佳的时机。

世界著名的战略竞争专家迈克尔·波特指出, 企业往往以最新的技术发展新产品、新工艺、新流程, 以弥补资源的不足。他断言, 技术造成的影响, 如果不完全淘汰传统生产要素, 至少也可以相当程度地减少这些因素的影响。例如, 具有弹性的自动化系统带来小量、多样而机动的生产方式, 减少了许多产业生产中的劳动因素, 创造和掌握新技术比低廉的工资更重要。故此, 在20世纪80年代, 制造商的生产线通常是往高工资而非低工资的地方移动。波特的结论是, 比较优势原理所以能在18世纪、19世纪风行, 是因为当时产业粗糙, 是劳动密集型的, 比较优势原理在今天所以遇到了挑战, 是因为产业的提升和科技的进步。

3.比较优势的转换路径是由高层次优势向低层次优势转换, 国家竞争优势的转换路径是由低层次优势向高层次优势转换。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这个理论作为动态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个特点是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化, 而且这种动态变化是基于产品自身属性的, 因此是内生的动态变化。论证了比较优势的转换路径是由高层次优势向低层次优势转换。

针对一系列比较优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 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 用他的著名的“钻石理论”给予新的解释。钻石理论是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的一个体系, 包括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其中生产要素 (指高层次生产要素) 处于主导性地位。这四个因素分布于一个菱形图形的四角, 恰如一枚钻石, 故称“钻石理论”。波特认为高级生产要素是可以培养的, 在高级生产要素的培养中政府起着关键作用。他指出, 政府最传统也最重要的角色就是创造和提升生产要素, 其中包括拥有熟练技术能力的人力资源、基础科学、经济信息和基础设施等。一个国家要从生产要素中获得优势, 现在拥有什么资源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没有一套能够提升生产要素的机制, 即生产要素的组织管理。波特实际上告诉人们, 一个是具有激励性的制度, 对于高级生产要素的脱颖而出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这样的机制, 创新和培养就可能是一句空话。

无疑, 波特的理论解释了科技发达的国家经济何以发展的事实, 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 对于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我们, 极富启发意义。也就说, 我们不仅要注重传统的生产要素, 而且要注重高级生产要素。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从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的, 此后再上升到更高的阶段, 例如高级生产要素起主导作用的阶段。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们无疑有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优势。我们无疑应当发挥自己的优势, 积极寻找与市场的契合和对接。即使是“粗糙”的产业, 只要这些粗糙的产业依然为社会所需要, 就证明其还有盈利空间。发达国家可能恰恰超越了这个阶段, 没有这一方面的优势。优势永远是比较的, 或者说是比较而言的, 因而只有合适的经济结构才是有效的经济结构。只要我们具有这一方面的优势, 只要这样的优势在国际比较中还有一席之地, 我们就完全有理由把它做得更好。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注重提升生产要素, 还要有有效的竞争。因为, 有效竞争是提升生产要素的杠杆, 而一旦讲到有效竞争, 平等进入就成为了关键。平等进入和有效竞争是迈克尔·波特考察了十个经济发达国家后得出的带有普遍性的政策建议。没有平等进入, 就没有有效竞争。没有有效竞争, 就没有市场经济的魅力。对于中国而言, 要特别关注非公有资本的平等进入。

4.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使得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是输入性比较优势, 而国家竞争优势则是创造性的原发性比较优势。产品周期理论使得比较优势理论进入了动态化分析阶段。同时, 在产品生产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 投入的要素的密集度不同, 这对发展中国家确定自己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参与国际分工具有指导意义。例如, 东亚的发展中国家吸收美国、日本传递下来的产业, 采取所谓“雁行结构”的方式进行发展, 加上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 被誊为“经济奇迹”。但是, 发展中国家由此所获得的比较优势是输入性比较优势, 这是值得发展中国家注意的。

波特通过其“钻石体系”模型, 解释了一个国家的企业 (或行业) 如何取得持久的国际竞争能力。按照波特的逻辑, 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使其国民取得较高的收入水平, 而收入水平的高低则决定于该国企业 (或行业) 的生产率水平。既然只有发展高层次的竞争优势才能够使企业获得高层次的生产率水平, 那么, 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就同样取决于该国的企业能否获得高层次的竞争优势了。这样, 波特就将其企业竞争优势理论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联系在一起并最终将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发展成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因此, 国家竞争优势则是创造性的原发性比较优势。

三、几点结论

1.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一定具有比较优势, 良好的要素禀赋条件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 两者是一致的。竞争优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脱离比较优势去培育, 但其形成过程漫长而成本高昂。如果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则可以大大加快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进程。

2.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的动态化发展, 具有综合性。产业尤其是相对落后国家的产业, 完全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也能得益, 但国际贸易利益份额将会越来越少, 而且得到的是眼前的静态利益。因为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 比较优势已不能直接形成竞争优势并提升国际竞争力。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利益, 必须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将产业的潜在优势转变成现实的竞争优势, 才能改善不利的贸易条件和提高国际竞争地位。而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是资源、资本、技术、政府等各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国家竞争优势战略的发展具有变动性。一国贸易发展战略选择和相应政策制定尤为关键, 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的结合有助于推动产业高度化发展, 也有助于形成传统优势产品 (即使是低位产品) 的垄断优势, 逐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要素禀赋的变化, 要素禀赋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

波特认为, 在竞争优势战略发展的要素推动阶段、投资推动阶段和创新推动阶段竞争优势是不断上升的。但第四阶段即财富推动阶段很容易产生惰性, 反而有可能被后来者超越。

4.实施国家竞争优势能改变按比较优势贸易的利益格局, 具有可持续性。按比较优势分工的国际贸易格局有利于产业高度化的国家, 而使产业低度化国家陷入贫困化增长的境地。比较优势陷阱之所以形成, 一是比较优势是本国产品间的比较, 在国内具有优势的产品不一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二是比较优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以形成竞争优势, 但在现实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 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三是现有贸易条件有利于产业高度化国家, 其维持固有贸易格局的愿望日益强烈, 因而, 长期执行单纯的比较优势战略会固化已有的贸易利益格局。

实际上从罗勃津斯基定理的推论中得出要素禀赋的变化使比较优势具有动态性质。将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产品向国际竞争优势转换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把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结合起来, 考虑到国家竞争力就是产业竞争力, 必须强调政府的影响力, 由此建立一个拓展了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即对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 价格竞争优势决定比较优势, 非价格竞争优势决定竞争优势, 在政府的推动下, 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有机结合共同决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它的最终目的在于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因此,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必须要从比较优势战略为指导转换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 以自主创新为主线, 以国家利益为导向, 以人力资源培育和要素禀赋为支撑,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综合竞争优势。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辉文.现代比较优势的动态性质——兼评“比较优势陷阱”[J].经济评论, 2004, (1) .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9篇

1 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的内涵

1.1 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名词, 最早由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与赫克歇尔·俄林最先提出[1]。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对与其它国家和地区明显较低的话, 就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拥有这种产品生产上的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生产单位对产品生产所必须的资源在占有、分配以及利用等方面具有的差别。另一方面比较优势的存在则是导致经济生产领域社会分工的出现并不断细化的原因, 同时进一步导致经济贸易的出现。

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本来是为了满足国际贸易研究的需要, 但是比较差别与比较优势并不仅限于商品贸易领域, 因此这一理论自产生以来, 便迅速突破了商品贸易的局限, 而被在广泛的用存在竞争合作的领域。例如, 产业发展与产业定位、城市功能定位, 公司的发展战略等诸多领域的研究过程中, 都可以看到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子, 总之, 任何存在比较与差异可能性的地方都可以应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进行研究。

1.2 竞争优势理论

竞争优势理论最早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 • 波特在他的著名著作《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他在该理论中为国际竞争优势模型提出了影响企业乃至整个产业对外贸易的四种本国的决定因素以及两种外部力量。其中, 本国的决定因素指的是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以及支持产业, 该公司的战略构想与竞争。外部力量指的是随机事件与政府。

波特认为, 一个国家、一个产业乃至一个企业在贸易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并不简单取决于相关的自然资源、劳动效率以及利率和汇率, 同时还相当程度地取决于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由于当前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的形成已经不再取决与几个主要企业, 而是整个行业各种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特别是价值观念、产业经济结构以及产业文化和发展历史都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个产业或一个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 可以采用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以及专一化战略等三个主要的发展战略。以这些发展战略为基础竞争优势理论指出了广为人知的企业价值链概念, 并认为企业要通过一系列相互连贯的经济活动才能提供给顾客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并促成产品的差异性的出现, 在提升产品价值的同时也建立了企业或行业的巨大竞争优势。企业的价值链往往会和供货商以及顾客的价值链紧密相连, 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 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2 我国茶产业发展优势与不利因素

2.1 我国茶产业发展的优势

我国的茶叶具有悠久历史, 具有巨大的茶叶消费市场和博大精深的茶文化, 因此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2]。这种优势对不同的参照国和不同的比较标准而言, 其表现也有所不同, 这里主要就我国茶叶产业的整体性优势予以表述。

首先,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传统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传统茶文化理念中茶是“百草之首, 万木之花”[3]。从物质文化角度来看, 我国是茶叶的原产地, 并随着对外经济交往传遍世界各地。从精神文化角度来说, 我国的茶文化经过千年发展, 逐步与儒、道、佛家的文化理念融为一体, 形成以“和”理念为核心的茶文化精神, 并对我国社会乃至周边国家产生着深远影响。

其次, 我国的茶叶资源异常丰富。我国具有适合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 并为茶叶的早期存在及历史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因此茶叶资源在我国的华南、江南、西南、江北均有大面积分布。地域分布的广阔性造就了茶叶资源的丰富性, 并表现为黄茶、白茶、绿茶、红茶、黑茶以及乌龙茶等六大茶系和数量众多的品种[4]。

最后, 我国具有独具特色的茶叶加工工艺。我国茶叶生产具有几千年的历史, 由于茶叶种类不同以及地域差异, 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茶叶生产加工工艺。例如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在加工工艺上具有明显的差别, 这虽然不利于茶叶的标准化生产, 但是这种特色加工方式又成为品牌创设、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2.2 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劣势

首先, 茶叶生产的产业化程度较低。由于我国的产业生产加工受传统制茶工艺的限制, 一直无法实现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因此茶叶生产企业的规模扩张受到了很大限制。西湖龙井、武夷岩茶、云南普洱茶等我国的历史名茶, 一直被视为国人的骄傲甚至是国家形象的符号象征, 但是在茶叶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我国茶产业的国际市场份额以及国际竞争力却在持续下降。究其原因, 茶叶产品生产的产业化程度较低是重要原因。例如云南普洱茶老茶区有茶叶生产企业数百家, 但是形成规模的却寥寥无几。小作坊式的茶叶生茶经营模式, 已经成为我国茶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制约因素。

其次, 我国茶产业领域缺乏世界级品牌。我国的茶叶无论是种植面积、产量还是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 但是却没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叶品牌。究其原因, 一是我国的茶产业缺乏规模化经营, 茶叶产品的商标数量众多, 但是均属于地域性产品, 由于很难形成合力, 因此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二是龙井、普洱等茶叶品牌依靠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可以在我国获得较大的影响力, 但是在外国人眼里却并无多大分量。三是品牌宣传意识薄弱, 至今还没有形成整体性的宣传优势, 这方面与国外立顿红茶在国内的宣传攻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 我国的茶叶产品附加值低。长期以来我国在茶产业发展上过分注重种植面积和产量, 由此造成我国的茶产业一直处于粗放发展状态。一方面茶产品多为初级产品, 即使部分高档茶叶也仅定位于特产和馈赠。另一方面, 由于不重视新产品研发, 造成我国茶产品科技附加值偏低。

3 我国茶产业发展的宏观对策

3.1 积极推进茶业产业化

茶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是解决当前我国茶叶生产分散经营、市场竞争力不高的唯一出路, 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茶业战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5]。具体而言, 茶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 以塑造茶业核心企业以及核心产品, 实现茶叶生产的全局化、专业化和一体化, 形成产销一体的产业体系, 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提高。茶业要实现产业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各级政府要重视茶业产业化, 积极做好本区域乃至全国茶业发展的短期和长远规划, 出台促进茶业产业化的相关配套政策。其次, 通过政府和行业协会牵头, 通过加大投入以及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的联合, 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并以其为核心促进茶业产业的不断升级。最后, 在茶产业链条中要注意处理好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特别是通过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实现经营链条上个经济体的凝聚力, 实现互利多赢的发展局面。

3.2 创建茶叶知名品牌, 提升中国茶产品形象

创建世界茶叶知名品牌可以极大提升我国茶叶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6]。首先, 要加强茶叶绿色原料供应体系建设、生态茶绿色原料供应体系的建设。茶叶资源异常丰富是我国茶叶品牌塑造的重要优势, 因此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 做好原料供应, 特别是通过绿色生态茶的原料供应基地认证、绿色茶园建设促进绿色名优茶的生产。其次, 要加强茶叶质量标准以及相关的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只有立足于过硬的产品质量, 才可以树立茶叶知名品牌。最后, 要通过茶叶企业的强强联合, 共同塑造世界性茶叶品牌。我国的茶叶品牌, 特别是传统名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涉及众多的生产企业, 只有这些企业加强合作, 才能在产品、技术、营销、人才进行协调和配合, 不断提高中国茶叶品牌知名度。

3.3 加大茶业科技投资力度, 增强中国茶业竞争力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实践无可争辩的说明科技乃第一生产力, 因此无论基于何种发展战略, 科技必然是保障我国茶产业迅速、健康发展的中坚力量[7]。首先, 科技进步需要经济实力为后盾, 因此要加大茶产业的科技投资力度, 不仅需要政府对茶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 同时还需茶业企业提高对科技投资的力度, 通过银行贷款、民间投资以及引进外资等各种途径争取资金支持, 为茶叶科技研发和技术改革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其次要重视茶叶深加工研究, 积极进行茶叶新产品开发。研究显示茶叶不仅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还含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因此, 我国的茶业发展必须要摆脱以茶叶生产为主的发展模式, 积极进行茶叶深加工, 大力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通过产业链的延伸提升我国茶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4 结语

作为世界性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 我国茶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 但是长期以来的粗放式生产经营, 也造就了我国茶产业大而不强的不利局面。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我国的茶产业必须要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依靠自然资源禀赋优势, 改变传统经营管理模式, 真正实现茶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宗懋, 孙晓玲, 金珊.茶叶科技创新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J].茶叶科学, 2011, 05:463-472.

[2]姜含春, 赵红鹰, 葛伟.中国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9, 03:23-28.

[3]李文杰.茶文化与茶产业的融合及一体化[J].中国茶叶, 2009, 08:32-33.

[4]鲁成银.实施品牌营销, 推进茶产业升级发展[J].中国茶叶, 2010, 06:4-6.

[5]张永政.福建茶产业与新农村建设[J].福建茶叶, 2010, 07:16-20.

[6]熊昌云, 彭远菊.普洱市普洱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分析[J].茶叶, 2007, 03:165-168.

发酵床养猪与传统养殖的比较优势 第10篇

通过对郊区周边养殖户摸底, 选择经济条件好, 有经验的连云港市开发区隔村刘红卫猪场进行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养猪方法对比试验, 整个试验按照生猪的营养标准化、饲养管理标准化、疫病防治程序标准化的要求进行。

2010年1月6日, 在刘红卫猪场进行发酵床养猪 (以下称试验组) 和传统养猪方法 (以下称对照组) 对比试验。分成两阶段计算效益, 前期投资和养殖期效益, 对照组前期投资按当时市场价格计算, 试验组前期投资按刘红卫实际投资计算。选择20kg左右的仔猪200头分为两组, 除饲料不同外, 两组试验猪品种、饲养管理、防疫完全一样。试验组饲料没有添加药物和促生长剂, 其他营养成分不变, 生猪90千克出栏。整个试验由一名饲养员负责, 发酵床养猪减少用工费用没有计入本次效益分析中。通过对比试验, 分析如下:

1 测算依据

传统猪舍建设300元/㎡, 发酵猪舍350元/㎡ (需要挖80cm深发酵床, 不需要打水泥地坪) , 垫料60元/㎡, 饲养密度:育肥猪1.5头/㎡。

2 降低成本效益

2.1 前期投资

详见表1。

2.2 养殖成本分析

详见表2。

对照组100头猪总成本为:0.23万元+5.49万元=5.72万元, 试验组100头猪总成本为:0.33万元+5.13万元=5.46万元, 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成本为:5.72万元-5.46万元=0.26万元。由于试验组用生态养猪模式体形好, 无药残销售价格比对照组可多卖0.2~0.4元/千克, 100头猪多卖了2000多元。

发酵床养殖比传统养殖模式每饲养百头猪增加收入4600元。

2.3 传统养猪猪粪与发酵舍垫料收益对比

传统养猪猪粪收益 (以每头猪每年40元计算) :40元*100头=4000元。

发酵舍垫料收益 (以0.5吨/㎡重量、发酵舍垫料200元/吨计算, 每出栏百头猪) :0.5吨*150㎡→75吨*200元→1.5万元÷3年=5000元/年。

垫料收益说明:新型养猪舍垫料一次投入可用至少2年, 2年后在有益微生物的作用下, 即成为天然的有机肥料。

发酵舍垫料收益比传统养猪猪粪每饲养100头猪收益多1000元。

经济效益:发酵床养猪模式与传统养猪模式每百头猪增加效益5600元。

3 社会效益

3.1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采用发酵床养猪技术后, 由于有机垫料里含有相当活性的土壤微生物, 能够迅速有效地降解、消化猪的排泄物, 不再需要对猪粪尿采用清扫排放, 也不会形成大量的冲圈污水, 从而没有任何废弃物排出养猪场, 真正达到养猪零排放的目的。猪舍里不会臭气冲天和苍蝇滋生。

3.2 改善猪舍环境、提高猪肉品质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第11篇

自1988年我国开始施行教育收费改革,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比下降, 生均须支付的教育费用上升。为解决子女教育负担越来越重的问题, 多种教育金融产品相继出现, 其中教育保险或教育储蓄最为社会大众所熟知。

(一) 教育保险

教育保险是指投保人通过保险公司为子女筹集教育费用的一种储蓄型险种。教育保险最先在新加坡风行。新加坡联总英康保险公司推出教育保险计划后仅两年时间, 教育保险保费收入就达1200万新加坡元。而中国保监会也于1999年9月1日正式批准开办教育保险业务。虽然正式批准时间较晚, 但很多有前瞻性的保险公司在此之前就已经涉足教育保险领域, 如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早在1996年时就有“子女教育婚嫁保险”这样的产品在销售。近年来, 教育保险产品更是品种多样化, 主险、附加险形式并存, 同时为提高教育保险 (储蓄型保险) 本身的收益, 很多保险公司推出了分红型的教育保险。现在市场上主要的教育保险, 按教育阶段可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教育保险;按收益大小可分为:普通教育年金保险和分红型教育保险, 现在大多数教育保险都是分红型的;按保障程度不同可分为:单纯教育阶段的年金教育保险, 集教育阶段、创业阶段和婚嫁阶段为一体的教育保险和有教育金储蓄功能的两全保险等;而按合同效力可分为:教育主险和教育附加险。就销售教育保险经历较为资深的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而言, 直接的教育保险主要有:平安金宝贝少儿教育年金保险 (分红型) 、平安附加少儿高中教育年金险 (分红型) 和平安附加少儿大学教育年金险 (分红型) 。而其他热门少儿险种, 如:平安世纪天骄终身寿险 (万能型) , 也兼顾了孩子初中教育金、高中教育金、大学教育金和创业金的需要。

以平安金宝贝少儿教育年金保险 (分红型) 为例, 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教育保险。假设在1996年为0岁孩子今后大学教育、成家立业等阶段提前做财务准备, 购买10份“金宝贝”保险, 每年交费10000元 (假设年初缴费) , 共交10年, 合计100000元。在孩子年满18、19、20、21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时, 连续四年每年都可领取大学教育金6486元, 在孩子年满25周岁的保单周年日时, 可领取成家立业金32430元, 同时自18周岁的保单周年日起至25周岁的保单周年日前一日止, 每月到达合同生效日在该月对应日还可以领取生活费津贴972.9元, 主要保单年度保单利益测算见表1。

总之, 投保人的义务是连续缴费10年, 每年缴费10000元。被保险人的基本权利是从18周岁开始, 连续4年每年获得教育年金6486元, 且每月获得生活津贴972.9元 (即每年获得生活津贴约11675元) 。同时, 被保险人还拥有其他一些或有权利:第一, 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意外死亡, 保险公司须给付其相应的身故保险金。第二, 根据保险公司的盈利状况, 被保险人有权获得相应一定比例的红利。第三, 当投保人在缴费期内发生保单规定以外状况而丧失缴费能力, 保险公司须免除其剩余缴费义务, 被保险人仍旧享有保单规定的所有权利 (就如全部保费已缴清) 。

单位:元

就大多数教育保险而言, 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其特点表现在: (1) 优势。一是专款专用, 强制储蓄。为孩子教育设立专门的资金账户,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积少成多专款专用。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预期和孩子未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来为孩子选择险种和金额, 一旦为孩子建立了教育保险计划, 就必须每年存入约定的金额, 从而保证这个储蓄计划一定能够完成。二是范围大, 期限长。子女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上学 (如7岁左右上小学, 18岁左右上大学) , 不能因为没有足够的学费而延期, 不做任何教育投资会使得教育费用没有时间弹性。而父母可以为0岁到14岁或到17岁的孩子投保教育保险, 缴费期一般为15年, 使得教育费用在较长的缴费期中得到平滑, 而不至于突然在某时段给家庭带来不可承受的压力。三是具有“保费豁免”功能。被保险人父母因意外事故身亡或高度残疾, 或在保单生效一定年限后因疾病死亡, 不能完成孩子的教育金储备计划, 保险公司则会从事故发生月起豁免投保人以后应交的全部保险费, 相当于保险公司为投保人交纳保费, 而保单原应享有的权益不便, 仍然能够给孩子提供以后受教育的费用。若被保险人父母之一发生上述事故, 则可豁免一边保费。四是具有保险保障功能。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因疾病死亡, 保险人按死亡退保金给付表给付死亡退保金。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 因意外事故造成死亡或残疾, 保险人根据人身意外伤害给付标准给付全部或部分保险金。伤残比例给付金额在一个年度累计总数, 以不超过本年度意外伤残保险金给付为限。因意外伤害事故死亡, 给付死亡保险金后, 同时给付死亡退保金。五是便于获得其他保障。在教育保险主险的基础上, 便于投保其他方面的附加险, 有利于在健康、意外伤害等方面获得更多保障。同时, 在急需调用资金时, 可向保险公司抵押保单, 从而获取部分保单的现金价值, 其手续比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程序更简单。六是抗通胀功能。所缴保费与之后保险金给付的模型中用以计算的利率较银行的利率水平要高, 有一定程度的抗通胀功能。七是可获得额外浮动收益。现在的教育保险多具有理财分红功能, 可根据相当长的保险有限期中保险公司的经营盈利状况获得浮动的分红收益, 从而增加最终收益。 (2) 劣势。一是对被保险人有年龄上限限制。一般要求被保险人为0岁以上, 14或17岁以下儿童。二是领取教育金有准确的时间限制。多数教育保险要求初中教育金、高中教育金、大学教育金等在正常入学的年限中领取, 如大学教育金须在满18、19、20、21的各年中凭注册过的学生证领取大学教育年金。三是相比其他保险或投资工具, 教育保险收益率较低。教育保险是储蓄性保险, 侧重于储蓄性和保障功能, 因而低风险低收益。

(二) 教育储蓄

教育储蓄是指个人在国家指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本人或他人在现在或将来接受教育的目的而办理的存款, 并利用存款的本金或利息为受教育者支付教育费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储蓄始于1999年9月1日。工商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率先推出。2000年3月28日, 中国人民银行引发《教育储蓄办法》, 将教育储蓄推广到除邮政储蓄机构以外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的所有金融机构。现在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等都办理教育储蓄。它是一种享受优惠利率、免征利息税的特殊零存整取的储蓄存款方式。我国教育储蓄分类较为简单, 按储蓄期分为一年期、三年期和六年期。教育储蓄为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最低起存金额为50元, 每月固定存额, 每月存入一次。教育储蓄各档次利率为:一年期、三年期按开户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同期同档次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教育储蓄在存期内遇有利率调整, 按存折开户日挂牌公告的相应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即不分段计息, 即不受降息的影响。以中国工商银行的教育储蓄业务为例, 通过具体案例来分析我国教育储蓄。为与前述教育保险案例有一定可比性, 假设为同一个孩子进行“3年期-6年期-3年期”的连续教育储蓄投资方案。在2006年为10岁 (小学四年级) 的孩子开户进行教育储蓄, 与银行约定每月月初存入800元, 分25个月完成20000元的3年期教育储蓄存款。三年后将本息一次性取出, 并从2009年开始以同样的800元每月, 分25个月完成的方式投资6年期教育储蓄, 期满一次性取出本息。最后, 从2015年开始类似2006年的3年期教育储蓄。主要现金流情况显示如表2所示。总之, 存款人的义务是在教育储蓄期内, 按照与银行的约定每月存入固定存款, 本金最高限额为20000元。而存款人的权利则是在每期教育储蓄结束后一次性获得优惠利率计算而得的本息和。

从优势和劣势两方面看, 我国教育储蓄有以下特点: (1) 优势。一是专款专用, 强制储蓄。与银行约定月存额度, 须每月存入固定存款, 从而起到监督家长为孩子准备教育金的作用, 有利于帮助没有消费计划的家庭养成良好理财习惯。二是储蓄户主无年龄上限限制。开户对象为四年级以上, 即一般为11岁以上的学生, 这为接近或超过教育保险年龄上限限制的学生提供了另外的教育投资渠道。三是利率优惠。以零存整取方式获得整存整取的利率, 从而获得相对较高的利息。四是固定利率, 防降息。因为是以开户日相应利率计息, 所以不分段计息, 也不受降息的影响。 (2) 劣势。一是存期较短, 且固定。教育储蓄存期分为一年、三年、六年。难以平滑现在越来越高的教育费用。二是开户对象“门槛”高。开户对象为在校小学四年级 (含四年级) 以上的学生。这意味着无法在孩子四年级之前提早进行教育投资, 而实际上现在早教、幼儿教育、小学择校等义务教育阶段的高质量教育所需的费用也是不菲的。三是最高存款额低。根据教育储蓄有关法规规定, 教育储蓄50元起存, 每户本金最高限额为2万元。2万元以上部分不享受教育储蓄的利率和免税优惠。而2万元是难以应付现在教育各阶段越来越高的教育资金需求的。四是月存约束。开户时客户须与银行约定每月固定存入的金额, 分月存入, 中途如有漏存, 应在次月补齐, 未补存者按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的有关规定办理。且每月缴费, 缴费次数较多, 使得缴费不便。低收入者收入不固定, 可能难以保证每月平稳的现金流存入银行;而高收入者, 又不能一次性存入2万, 缴费方式缺乏灵活性。五是手续繁多。根据《教育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实施办法》的规定, 储户在储蓄期满提取本息时, 需首先持存折、户口簿 (户籍证明) 或身份证到所在学校开具由国家税务总局印制的一式三联的“非义务教育在读证明” (这不利于保护储户的隐私权) 。之后, 储户凭存折、身份证和户口簿 (户籍证明) 、和学校提供的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 (税务局印制) , 一次支取本金和利息, 每份“证明”只享受一次利息税优惠。客户如不能提供“证明”的, 其教育储蓄不享受利率优惠, 即一年期、三年期按开户日同期同档次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六年期按开户日五年期零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计付利息

单位:元

(三) 教育保险与教育储蓄的投资价值分析

投资者都希望获得最大收益, 为了比较教育保险与教育储蓄两种投资方式谁更优, 就需要了解通过哪一种方式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此处, 收益指净收益, 即是指投入的资金与最后获得的资金之间的差额。由于两种投资都是长期投资 (投资回报期大于1年的投资) , 受利率影响较大, 所以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为了准确比较可将两种方式投资获得的净收益折现到同一时点后比较大小, 数值越大, 投资价值越高。符合上述思想的模型就是现金流贴现模型, 基于此对比两种教育投资净现值, 以此提供投资建议。

现金流贴现模型, 也称为DCF模型 (Discounted Cash Flow模型) , 指将所投资项目的未来现金流按照未来的不同利率贴现到现在, 从而估计项目现值的估值方法。其公式表示为:

其中, P0为净现值;DCFn为第n年初的现金流;rn为第n年的折现率 (这里用当年短期储蓄存款利率代替) 。P值越大, 说明投资项目的价值越大。对于教育投资来讲, P值越大就表示教育投资的收益越高, 对投资人的教育保障程度越高。

(1) 教育保险。根据平安“金宝贝”教育保险的案例, 可得到现金流量表 (见表3) 。依据DCF模型的净现值公式, 可以算出P0 (教育保险) 为23972.73元。即表示若在1996年初投资该教育保险, 预期将获得23972.73元的净收益。

(2) 教育储蓄。根据前述的案例, 可得到现金流量表 (见表4) 。依据DCF模型的净现值公式, 可以算出P0 (教育储蓄) 为5025.57元。即表示从2006年开始的该连续的教育储蓄组合投资, 在1996年的价值为5025.57元。

对比教育保险与教育储蓄两个案例在1996年的净现值可以发现, P0 (教育保险) 大于P0 (教育储蓄) , 说明投资教育保险可以比投资教育储蓄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和更高的教育保障。但教育保险与教育储蓄相比, 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投资回报期也更长。两种教育投资的净现值都大于0, 说明两种方案都是能获得净收益的, 都有投资的价值。所以根据不同家庭的经济条件, 不同子女教育计划以及不同投资偏好, 不同家庭需要选择不同教育投资方式, 甚至结合不同教育投资方式进行合理的教育投资组合。

二、教育融资方式选择建议

综上所述, 建议家庭月收入在1500~3000元的家庭以及月收入不足1500元的家庭投资教育储蓄。首先, 1500~3000元的家庭收入能够接受300~600元 (2万元分6年和3年存入, 则平均月存入约278和556元) 每月的固定存入款项, 即使是家庭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 也可以量力按需每月存入一定款项, 并不一定要期满存进2万元, 2万元只是上限, 实际投入资金可自行控制。然后, 2万元基本能够提供学费、少量生活费的基础教育保障, 虽算不上充足, 但也可以解决不小的问题。其次, 低收入家庭主要集中在农村, 数据显示农村孩子各阶段升学率相对较低, 如果不能进入下一个教育阶段, 损失的只是部分利息, 按活期存款取出即可。最后, 银行分布较保险公司具有绝对优势,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周边都可以较为方便的进行教育储蓄活动。而对家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家庭, 建议投资教育保险。首先, 教育资金保障额度比较灵活, 5000~10000元的年缴保费是中上等收入家庭能够承担的, 投保人可以通过投保不同份数的教育保险获得不等额度的保障, 从而满足在择校费、补课费、艺术竞技培训费等方面的不同需要。然后, 教育保险中的教育年金须由有效注册的学生证为证明领取, 城镇越来越高的升学率, 降低了无法获得相应教育金的风险。其次, 教育保险缴费制度灵活, 办理支取手续都相对简单, 投资较为方便, 符合城镇中高收入家庭快节奏生活的要求。另外, 教育保险和教育储蓄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建议家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家庭灵活搭配组合教育保险与教育储蓄的投资比例, 从而在自身可承受的情况下最大化教育投资的保障性和收益性。

三、结论

基于上述研究,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对于教育保险, 建议调整精算模型, 取消或扩宽对固定年龄领取相应教育年金的限制;扩宽保障领域, 研发针对早教、培训等多方面的教育保险;针对出国留学的学生增长, 研发国际性的教育保险。对于教育储蓄, 建议增加最高储蓄额度;降低起存的年龄限制;简化办理、存续及支取的手续;由银行宣传转为学校宣传。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古代散文教学下一篇:规范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