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教学范文

2024-05-08

古代散文教学范文(精选11篇)

古代散文教学 第1篇

第一步:走近作者, 贴近时代

古代散文学习最大的一个难点, 就是作者与学者的距离太过遥远。时代的距离使学生很难理解作者。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 治世之人难以理解乱世之人的心态, 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与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不相同, 普通人与文人墨客的处世方法也有所不同, 少年人与历经劫难的中年人、老年人的思路, 也有很大的区别。更不用说在社会主义社会红旗下长大的人的接受的教育与封建社会长大的人接受的教育有根本区别了。

所以, 做好古代散文教学的第一步, 就是带着学生走近作者, 贴近时代。

首先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首先要学生明确作者所在的年代, 是治世还是乱世, 是一个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还是没落阶段, 是一个君主开明的时代还是一个禁止言论的时代, 是一个内乱的时代还是一个经受异族外侵的时代。其次是了解作者。特别是写作时候的作者, 是少年人还是中年人?当时是意气风发还是经受过挫折后精神颓废?心腹之中充斥着的, 是国破家亡的仇恨, 还是仕途不顺的郁闷?作者一生的主导思想, 是儒家的“兼济天下”, 还是道家的“及时行乐”?再次, 要让学生了解当时人的表达方式。与现代人的直露、火爆的表达方式不同, 古代散文抒起感情来, 更加讲究含蓄, 更讲究含而不露, 怨而不怒。必须让学生理解这一点。

要让学生了解以上这三点, 光靠教师解说, 只能给学生一个粗略的印象, 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背景, 真正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态。要带学生去走近作者, 贴近时代, 笔者认为, 有几个小办法。

一、同类背景作品迁移。这个“同类作品”, 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可以是同一背景下的电视剧电影片段, 可以是同主题的文学作品, 也可以是学生很熟悉的类似时代。通过这种迁移, 使学生迅速获得课文时代背景的印象。这种迁移, 必须有一个前提, 就是这个“同类作品”必须是学生比较熟悉的, 是学生现有知识建构里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是比较生疏的, 就达不到我们预定的目标了。

二、同类背景作者迁移。这个“同类作者”, 不一定是经历与作者完全相同的作者, 而有可能只是某一方面经历相同的作者。讲《湖心亭看雪》,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亡国之痛, 我们可以联系《土地的誓言》, 联系周密的《观潮》, 通过与端木蕻良的热烈深沉激越的对比, 通过与周密的疏淡压抑类比, 从而使学生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第二步:熟读课文, 疏通文意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这是古人教给我们的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我们现在的教学, 却不注重这一点。只要是考试不考的填空题, 教师都不会去“为难”学生。

“三分文章七分读”。“文质兼美”的语文教科书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区别标志就是书声琅琅。我以为, 如果没有读书声, 几乎就不是语文教学。凡是优美的散文, 我们都应该要求学生熟读甚至背诵。熟读背诵, 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人的一种整体的、直觉的、敏锐而又迅速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它是一个人在长期受到一定的语言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以及个人自觉不断进行语言积累和训练下形成的。与现代文语感的培养不同,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不可能在外部环境下下功夫, 而只能够靠学生自身的训练行为。如何让学生去进行这一方面的训练?有两个策略:一是扩大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量, 另一个策略就是让学生熟读课文, 尽可能充分利用学生手头有限的文言文资源。只有让学生熟读背诵, 才能使学生逐步对优秀的古代散文作品感兴趣, 有所体会, 有所揣摩, 甚至开始模仿, 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

至于让学生什么时候熟读, 什么时候背诵, 很多教师通常的作法是教师疏通文意后再让学生读并且背。我认为这样做, 从统筹方法的角度来说, 并不经济。最好的方法是在学生授课之前, 就先给学生布置下熟读的任务。为什么?学生熟读之后, 会对文章的含义不自觉的进行种种猜测, 会不自觉地去阅读注解, 在教师系统疏通文章之前, 学生就对文章有了朦胧的理解。这种理解也许是错误的, 也许是粗糙的, 但是肯定会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 也会提高学生对文章的兴趣。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 预习工作做好了, 就会事半功倍。

如何疏通文意?通常的作法是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 或者叫学生逐字逐句的翻译。我认为, 疏通文意的时候必须注意两个要点:第一, 在字词讲解之前, 必须让学生有一个整体把握。在讲解之前, 先让学生讲讲自己对这个文章大意的粗略理解。再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字词的讲解。第二, 在讲解重点字词时候, 也应该将课堂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联系旧有知识, 联系方言, 联系成语, 对字词含义进行合理或者不合理的猜测。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我们可以安排下背诵任务, 而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步:角色置换, 穿越时空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 都是以字词分析为本展开的。对于文本背后的深刻含意, 虽然也有接触, 但是一向都不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很少人将文言文像现代文一样深入分析, 将学生带领到文本的深处去, 使其深入体会作者写文章时候的心情心境、思想感情、时代背景等等;即使有, 也只是浅尝辄止。于是, 课堂教学就成了“呈现———接受”模式, 学生学习缺乏主体参与和投入的热情, 使本应充满诗意与活力的文言文教学变成了一潭死水。其实,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 皆文辞典雅精美, 内容意蕴深刻隽永。教学时, 如果能运用探究性教学, 引导学生探究中国文字的美学魅力, 体会中华文化的精深博大, 感受民族精神的源远流长, 便能使文言文教学课堂变得活色生香, 使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中享受到充分的乐趣。

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深入理解作者。我认为, 在这个环节上, 我们要做的不是分析“作者怎样做”“作者怎样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什么”“作者这样说表现了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 而应该是“什么思想引导这作者说出这样的话”“什么思想引导作者做出这样的事情”这样的问题———总之, 我们的分析, 要深入一个层次。

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我认为我们要善于探幽发微, 即从细微处入手, 对文章的遣词造句、细小的情节和次要人物等进行思考, 挖掘它们与作品的联系, 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即“于细微处见精神”。在细微处设置一定的障碍就能调动学生探究文本的积极性。有这几个要点可以抓:首先是抓住文章中的不合常理之处, 特别是不合现代人的日常行为作法的地方。作者所描写的景象, 所记叙的事件, 所用的字词, 往往有些不合普通人作法的地方。我们就该抓住这些地方, 深入分析, 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例如, 在上《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时候, 我们就可以抓住这样两个细节生发对文本的分析: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而且更定矣, 作者为什么还要出去看雪?而且是独自去看雪?他真的是去看雪吗?这样的人, 天地之间也应该只有一个了, 怎么居然还有两个?其次是抓住一些重要的字词, 深入理会。古人讲究炼字, 讲究言简意赅, 讲究让一个字传达出复杂的意思。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字, 让学生深入体会。再次是抓住环境描写。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是人物活动的天地, 离开了环境, 人物的活动就失去了根源。古代散文中涉及社会环境的描写成份可能不多, 但是自然环境却往往非常多。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往往暗示了作者的心境或者心情。

我们要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不妨试试这个办法:让学生与作者进行角色置换, 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 用作者的思维来看作者所处的环境, 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理解文中所包含的哲理。让学生试着站在作者的角度代替作者发言, 代替作者观察身边的一切, 甚至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作者的语言进行表达。

第四步:联系现实, 反思自省

清人乐均在《耳食录》里曾经记载了一个令人扼腕的故事:有一个女子从他兄弟处得到了《红楼梦》, 废寝忘食读之, 读到好地方, 往往苦思冥想, 甚至掉下眼泪。反反复复读了几十遍, 终日以泪洗面, 最终生病。母亲急忙把书烧了, 女子却呼喊说:为什么要烧了我的宝玉、黛玉?从此精神失常, 百治无效, 最终病死。

这女子之病, 或者有《红楼梦》太过勾魂摄魄的原因, 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女子自身。用宋人陈善的话, 就是这女子不知道读书有“出入法”。

宋人陈善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可以做我们教学的借鉴:“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 终当求所以出。”这表明文学作品中, 既要“入乎其内”, 又要“出乎其外”。

我们带着学生穿越时空, 实现生本与文本的融合, 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作家作者, 这只是带着学生进入文本, 只是实现了一半的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 还是要将学生“带出来”, 让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更现实的角度来考虑文章内容, 评价文章思想, 得到新的感悟。说一句功利性的话, 我们的教学, 主要目的是为现实服务的。只会“入”, 不会“出”, 那充其量也只是一个书呆子。我们不需要这样的书呆子。我们需要的是能站在社会现实角度考虑事情的新青年。所以, 我们教学的最后一步, 就是让学生站在当代少年的角度, 用当代少年的思维方式来反思作者的作为, 反思作者的情感, 反思作者所阐发的道理, 深入批判, 汲取其中的精华。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教学大纲 第2篇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是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之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中国古代散文的简明文本,使之对中国古代散文的产生、发展脉络、艺术特征、文化成就以及继承和创新等有一定的把握。该课程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散文代表作家作品、流派和发展规律,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其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该课程的任务:深化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吸取民族思想资源的养分,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的新文化。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能力与素质的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练地掌握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基本知识、系统地掌握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独立分析、评论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教学和研究打下初步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2学时)1.散文的性质和定义。2.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3.骈文和散文之争。

4.学习《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二)、?第一章 先秦散文研究(4学时)

1.先秦史略和先秦散文发展概论。

2.散文的起始:甲骨卜辞、《周易》与《周易大传》、商周的钟鼎铭文。

3.历史散文:《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4.诸子散文:《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

5.先秦散文的特征、发展规律和文学成就。

(三)、?第二章 秦汉散文研究(4学时)1.秦汉史略和秦汉散文发展概论。2.秦汉政论散文研究。3.秦汉学术散文研究。4.司马迁《史记》研究。5.班固《汉书》研究。

6?.秦汉散文与古文传统的确立。

(四)、?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散文论略(2学时)1.文学自觉与文笔之辨。2.三曹与建安文章。3.正始文章。4.两晋文章。5.南北朝文章。

(五)、?第四章 唐代散文研究(6学时)1.唐代史略与唐代散文发展概论。2.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3.古文理论。4.韩愈散文研究。5.柳宗元散文研究。

6.古文的衰落与晚唐小品。

(六)、?第五章 宋代散文研究(6学时)1.宋代史略与宋代散文发展概论。2.宋初散文与复古思潮。3.宋代诗文革新与古文理论。4.欧阳修散文研究。5.苏轼散文研究。

6.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散文概论。7.理学家散文与南宋散文论略。

(七)、?第六章 元代散文论略(2学时)1.元代史略与元代散文发展概论。2.元代诗文对唐宋诗文的沿革。3.理学思想对元代诗文的影响。4.“雅正”的文学思潮。

(八)、?第七章 明代散文研究(4学时)1.明代史略与明代散文发展概论。2.宋濂、刘基的散文创作。3.明代的八股制义文。

4.明代中期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5.归有光与唐宋派。6.徐渭、李贽散文研究。7.公安派与竟陵派散文。8.晚明小品文。

(九)、?第八章 清代散文研究(2学时)1.清代史略与清代散文发展概论。2.清初古文三大家散文。3.桐城派散文研究。

4.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四、教学参考书

教材:郭预衡 著《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版。

参考书:

1、陈柱 著《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版。

2、杨民 著《中国古代散文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古代散文教学如何探究文本理性美 第3篇

一、在理解品味文句中感受情感美

一些古代散文千古流传的原因,就是它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相通”之处,无论何时读来都感觉历久弥新。在古代散文教学中,尤其是抒情类散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仔细的推敲,感受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

如《陈情表》一文,叙述了作者的不幸遭遇和祖母抚育自己的苦情,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恩情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情感真挚动人,言辞恳切婉转,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前人称此文是“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因此,我们需要仔细分析,认真推敲里面的字词。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几句话,要读出作者遭遇的不幸之情,就应该分析、推敲其中的关键词,如“夙”“六月”“四岁”“九岁”“不行”“零丁”“孤苦”“既无”“终鲜”“外无”“内无”等,在时间名词和形容词上把握作者遭遇的不幸。作品本身具有情感美的特性,必然会引起读者的情感审美。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推敲分析语句,不断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那么相契合的“共振”效应将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中产生,学生将能形成主动的审美创造、深沉的审美领悟、深刻的审美体验。

二、在分析研讨思路中领悟说理美

古代说理类散文的写作,不是简单理性的或者数学式的逻辑推导,而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巧妙融合,它们常常是间接说理,比如借物说理、借事说理,这符合汉语含蓄的语言表达方式。哲思道理要成功阐述清楚往往是比较难的,因此,作者在阐述某一哲思的时候,往往会运用形象思维,或比喻说理,或举例说理,或用典说理,说理中有形象,抒情中有升华,使说理更为含蓄委婉,易于接受。

以《游褒禅山记》为例,这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简单叙述了自己游览褒禅山的情况,阐述自己的观点,做事要“有志”,要“尽吾志”,要“深思而慎取”,最后结论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作者借古人游览观赏“往往有得”,是因为他们“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此表明作者在后面所要说的观察所得,不是随意的,而是以古人的“求思”精神为依据和标准,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游前洞之易与游后洞之难,说明“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作者“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不能得“非常之观”,所以要立志。作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要取得成功,还必须要“有志”“有力”“不随以怠”和“有物以相之”,才能“至险远之地,得非常之观”。最后,作者还是转回了前文,由所见的仆碑引出感慨,指出由于“古书之不存”,“仆碑上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何可胜道也哉”,从个别到一般,提出“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

作者的说理层层相扣,并且前后呼应,结构严谨,行文缜密。在论述“志”“力”“物”的关系上表现出作者缜密全面的思维逻辑,仔细体会一番,便能解读到作者行文思路的深邃,自然能够感受到作品表现出来的理性美。

三、在研究赏析语句中体会修辞美

修辞艺术的美是古代散文美的重要体现,不同修辞艺术的运用能使文章语句、段落呈现不同的美。古代散文常常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对比、用典、比喻、排比、夸张等。不拘泥于单一的修辞艺术,使得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增强,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形象。教材中的古代散文运用到的修辞艺术手法很多,下面只谈谈对比论证。

《过秦论》通篇运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使文章气势磅礴,极具说服力。文章通过层层对比揭示了秦兴秦亡的原因:秦国与九国之师的对比表现了秦攻取天下时的势如破竹;秦始皇与秦孝公不同政策的对比,暗示了秦灭亡的结局;陈涉与九国之师的对比说明了秦攻守之势异也;陈涉与秦的对比揭示出了秦亡的原因。文中对比如:“陈涉乃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交战的结果是:“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强大的秦朝败于微不足道的陈涉。在层层对比中,秦灭亡的原因不言而喻。学生既能在此文中欣赏到精彩绝伦的对比论证,获得审美愉悦;同时在议论文写作的时候也是值得借鉴的。

古代散文教学设计例谈 第4篇

一.古代散文文体意识的缺失

入选高中教材的古代散文内容中等偏难,情感复杂,部分学生不喜欢选文或者认为注释偏少,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常规课的教学设计中重“言”而轻“文”,恪守“字字落实、句句讲清”的八字真言,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翻译疏通,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的特殊用法一一道来。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不仅割裂了教与学的关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参与,使课堂变得沉闷枯燥,而且使情文并茂的古代散文变成了学生眼中的“天书”,令他们望而生畏。

文言文 ,虽然以“文言”呈现,却终还是“文”,“言”的学习更多是为了赏识“文”。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尤其是古代散文,大都文质兼美,体现了或显或隐的文体特性,展现了作者个性化的哲思,极具艺术表现力。文体意识缺失的教学,不仅会导致古代散文教学千篇一律,而且也会掩盖了一部分散文背后的文化内涵,难以使学生深入到文学和文化层面。

殊不知,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功能、语体和结构特征。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同样受到文体的制约。因为古人在特殊的情况下对特殊的文体有着严格的要求,这些文体中包含着社会环境和作者特殊的心路历程,有着各自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作家借用这些文体表达自己的需求,教师在教学时也需要充分考虑文体特征,联系作者的用意来制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二.古代散文的文体特征的界定

古代散文的概念十分广泛,凡韵文、骈文之外的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都可称之为散文。古代散文的文体种类有不少分法。根据散文的表达方式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古代散文大致分为记叙类散文、山水游记类、议论类散文和抒情类散文。

记叙类散文源自于先秦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是纪传体、国别体和编年体三类,而《史记》《战国策》《左传》 被看作是古代记叙类散文的典范。记叙类散文的文体特征是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或以人为线,或以物为线,或以时空为线记叙一个相对完整的事件。

山水游记类散文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形式。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类散文源自于先秦的诸子散文。议论类散文大多运用准确、概括、鲜明、连贯的语言阐释说理、分析议论,在规范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说理通俗易懂。议论类散文能灵活调用一系列修辞手法,恰当穿插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技巧,并巧妙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或寓理于象,或融情于理,或缘事析理,使议论形象生动,新鲜活泼,深入浅出,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抒情类散文是古代作家对自己所处时代及个人生活境遇的观照、反思和表达,是通过抒情的手法,来表达作者意志的一种文学样式。优秀的抒情散文,都是字字扣着情来描写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而古代抒情类散文也大多具备借物、人、景等来抒情的文体特点。常见的抒情散文通常表现为托物言志。表面看来,作者所赞美或咏叹的是这种东西本身,实际上是借以比况或寄托自己的意志。

三.从文体特征入手,重设古代散文教学的尝试

《项脊轩志》中的“志”,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作者借记叙“项脊轩”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人、事连缀成篇,其中包括家道中落、母亲遗忆、祖母厚望、与妻情深以及自己少年苦读、科举不利、中年漂泊,抒发了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和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项脊轩志》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类的抒情散文。作者借平凡之景抒情,叙琐屑之事抒情,托普通之物寄情,处处不明写情,却满纸抒情淋漓,使人感慨万千。状物而怀人而抒情,三者融为一体。因此,抒发感情、表现怀抱才是作者建构文本的基础。基于对托物言志类散文文体特征的把握,我们可以将教学目标确定为:1.翻译全文,掌握文言翻译的基本方法;2.体悟作者情怀,学习文中表达感情的手法。教学方法主要选用诵读法、涵咏法、合作探究法。教学流程的设置主要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明确、归纳文言知识,并学会准确、流畅地翻译全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知人论世,反复诵读,学习作者借外物抒情、借细节抒情、借语言抒情、借对比抒情等表达感情的技巧和方法,体悟作者蕴含文中的复杂情感。

鉴赏的第一步是整体感知。阅读古代散文,要把它当做一篇完整的文章来读,而不仅仅把它当做古汉语材料来阅读,不是首先死扣字、词、句,而是要先整体理清文章的思路,特别要注重把握其人、事、理 (情)。在阅读本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把握本文的行文的情感线索“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梳理作者围绕项脊轩记载了那些“可喜”“可悲”之事,初步感知蕴含其中的感情,体会散文作品形散而神聚的文体特点。

第二步是知人论世。古代抒情散文是作家依据自己的思想和生活而创作出来的。因此,鉴赏古代抒情散文,必须了解作家和他所处的时代。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作家,他们有不同的遭遇、思想历程和艺术道路,因而作品也就各有其思想和艺术特点。归有光自幼苦读,八岁能文,然而科举不顺,加之幼年丧母,妻子早逝,经历坎坷,所遭惨恻,这些人生影像会折射在他的作品当中。不仅如此,归有光从小爱读司马迁的《史记》。他的散文受司马迁和欧阳修的影响很大,善于用疏淡的笔墨,描写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事物,以及家人、亲友之间的一些琐碎事情,随笔点染都富于深情,而《项脊轩志》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抒情散文。

第三步是反复诵读。抒情散文的抒情性与散文语言的“情调”有很大关系,而散文语言的“情调”又与句式、韵律的选用紧密相连。作者根据文章感情的变化,句子或短或长,长短相间,整散结合。在教学中,选择范读、齐读、诵读比赛等多种诵读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句意,读出语调、读出顿挫、读出情感,尤其要体悟到文章是如何在写景和叙事中,将“喜”和“悲”的感情抒发得委婉动人。

第四步是品味涵泳、体悟 情怀。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抒发感情的技巧和手法。1.借景抒情。作者在文中渲染了一幅“兰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的清幽境界,体现了作者醉心读书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2.借物抒情。作者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3. 借细节抒情。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一个动作———“以指 扣门扉”, 一句话———“儿寒乎?欲食乎?”把母亲的关爱、呵护、问饥问寒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了出来。一个动作,一句话,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感人的细节中,也深深地浸润了作者早年丧母的伤痛和对亡母的深切思念之情。祖母看望孙子时的三个动作“以手阖门”“自语”“持一象笏至”,写出了祖母对孙儿殷切的希望,写出了对祖母的思念,更写出了自己一直科场不利、有负祖母希望的愧疚和痛楚之情。4.借炼字抒情。“明月半墙”中的“半”字生动再现了明月只照到墙的一半那种朦胧的美感;“小鸟时来啄食”中的“时”字写出了庭院的寂寂,更写出了小鸟对庭院的喜爱。这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 凡再变矣 ”一句 , “始”“已”“凡”“再”几个词语的准确运用,不仅再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叔伯隔阂程度由浅入深,家道不断衰微的事实,而且也表现了作者深深的悲慨、怨恨和无奈之情。5.借对比抒情。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平实的语言中,无限的思念和伤感之情溢于言外。

古代散文教学 第5篇

小学教材中,散文占很大比重,有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还有少量议论性散文。这些散文,文质兼美,既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典范,又能给予学生文化熏陶、情感熏陶和审美的愉悦。教好这些散文,对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如,六年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

共性着眼于叙事性文章的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文体不具体分类,只是粗略地分为叙事性文章和说明性文章,一般的记叙文、小说、散文,都视为叙事性文章,阅读叙事性作品,要把文章中的场景、细节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不但有所感悟,还能简单描述自己的感悟。

个性着力于散文特点。这也是本课教学的特点。

1.从语言切入

散文有形散神聚的特点。形即外在的形式,语言是最基本的外在形式,(诸如材料、结构、表达方式与技巧的载体。)神是文章的灵魂,或是文章要表达的情感,或是蕴含的哲理。散文教学要披文入情从语言入手,由形求神。怎样从语言切入呢?可以从线索切入,可以从文眼切入。

本课教学是从文眼切入。文眼是一篇文章构思的焦点。文章围绕这个焦点,把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统一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文眼,可以是揭示中心的一个词语或词组,可以是深含哲理的一句或一段话,还可以是饱含激情或表达深刻感受的句子,也可以是一个特殊的标点符号。文眼何处寻?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或重点段中寻找。

从文眼切入,由点及面纵深突破课文的重、难点。《跨越百年的美丽》居里夫人美丽的具体表现在内在美,即:执著追求,献身科学,淡泊名利,课题中美丽就是文眼,从美丽这一词语切入,就能牵一发动全身。本课从文眼切入,课文研读的重点是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什么是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种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仔细读读课文,结合课文的事例或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2.从意境突破

意境是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要读懂散文,就要走进散文所营造的意境。怎样引导学生走进走进散文所营造的意境。

抓住典型描写,还原场景。很多散文,由一个个特写镜头组成。教学中要抓住这些特写镜头,还原为一个个动人的场景,使散文的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跨越百年的美丽》对居里夫人的美丽聚焦了几个特写镜头的描写,因此,抓住这些典型描写,引导学生想象其情景。

2.1抓住提炼镭过程中艰苦的特写镜头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还原其情景。比如课堂教学中的片断: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居里夫妇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我们看居里夫妇从他们发现到最后提炼镭用了多长时间?

折算成天数那就是1300多天,想一想这1300多天里,他们都在进行着搅拌、溶解、沉淀、分析,假设他们一天工作10个小时,经过多少小时才提炼出了镭?

经过了13000多个小时啊!提炼过程漫长而艰辛。

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成吨是多少

那0.1克镭是多少?你们猜猜?

请关注你们的笔尖,笔尖上的一小点那么大就是0.1克。要提炼笔尖这么大的0.1克镭,他们至少提炼了成吨以上的矿石残渣,多么不容易啊,我想居里夫人的这份执著的追求一定深深打动了你,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齐读提炼镭的这段话。还原了居里夫人为科学执著追求的感人的场景。

2.2抓住课文中隐含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居里夫人有端庄美丽的容貌,但是她投身于科学研究不在乎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二是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生共获得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在这看似矛盾的背后是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人生追求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从而让学生理解能够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人生态度。使居里夫人的崇高形象栩栩如生。

&&等等。

引导学生走进散文所营造的意境,领会居里夫人的精神魅力,加深对美丽的理解。

3.于情感处落脚

从散文自身看,它有质的规定性,这质的规定性就是情感。散文教学在情感上落脚,是对散文特质的把握,(也是在落实课标学段目标;感受文章给自己的如喜欢、憎恶、向往、同情等情感体验。)怎样指导学生体验散文的情感呢?

3.1从叙写中体验。文章不是无情物。别说那浓墨重彩饱含情感的描写,即使是再客观的描写也带有作者主观的色彩。

如: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就在这描写中蕴含着作者对居里夫人敬佩的情感。张岩教学时引导学生揣摩、品味、反复诵读,感悟作者的充满崇高敬意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第6篇

一.创设活动,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创设一些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既让学生消化文言知识,接受审美鉴赏方法,也带领学生走进文学的殿堂,使他们徜徉其间,学会感动和欣赏。

如为了落实文言文的基础知识,我借鉴“开心辞典”节目形式,组织了几次知识抢答活动。由各小组出题(题型为字词释义、语句翻译、句式判断等),然后以组为单位抽签决定主考官和应考者,最后以组为单位记总分,胜出者给以奖励。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热情,使枯燥的文言文学习变得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第三单元教学目标是“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为此,我在班上组织了一次特殊的诗歌朗诵会: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任选诗歌单元中一首或几首诗进行朗诵,可辅助以其他任何手段来突出朗诵效果,更充分地表现诗歌情感与意境。结果显示,学生的创造力超乎我的想象:

第一组选的是《将进酒》,他们在朗诵中穿插演唱。用《Sand dream》来配乐朗诵,富有激情;组员们自己依据《将进酒》创作歌词并进行深情地演唱。

第二组选用《虞美人》,形式是歌曲串烧加小品剧。她们将《虞美人》配上几首流行歌曲的曲调,并将它们串起来。之后她们还自创了李煜被俘后的小品剧,再现当年沦为阶下囚的君王的凄苦境地。

第三组选的是《春江花月夜》,采用诗画结合的形式。由一位同学配乐朗诵,其他五位组员在要求观众闭上眼睛后开始在黑板上作画。当诗歌朗诵完时,学生睁开眼睛,看到的是一幅已经完成的“春江花月夜”粉笔画,山水相间,明月当空,完全将诗中的意境展现出来,创意非凡,赢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第四组以配乐朗诵和情景剧的形式为大家重现了《琵琶行》中琵琶女与白居易的相识过程,最出人意料的是扮演琵琶女的女孩用琵琶演奏了《十面埋伏》。他们的配乐与旁白、朗诵、表演搭配得很和谐,将整个朗诵会推向了高潮。

这样将朗诵与音乐、歌唱、写作、表演、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使学生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沉浸在作者创造的艺术境界里,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可谓一举多得,效果明显。

二.因材施教,用心取舍

针对这门选修课容量大、课时紧等特点,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即对教材的处理因“文”制宜,用心取舍,做到“详略”得当,在教学中精心选择适合各单元教学目标及各篇目内容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方法。

比如第四单元教学重点在于从形象性入手赏析散文,而《过小孤山大孤山》虽列为“赏析示例”,但文章词句障碍不多,所附赏析清楚,所以我的处理方式就是在充分预习记忆的基础上要学生完成一套课内练习题,达到“以练代讲”的目的。

而我把《庖丁解牛》列为精讲篇目,从对庖丁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描写及与其他厨师的对比等方面带领学生一步步深入了解庖丁的形象特点、他独到的“解牛经”,从而循循善诱,让学生明白文本的思想内涵。目的在于通过这样的鉴赏分析使学生掌握鉴赏散文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项羽是学生非常熟悉且喜爱的一位历史人物,再加上这篇古文文字理解上障碍不多,难度不大,我便布置了学生自学《项羽之死》。具体过程下文将详述。

这几篇课文的教学安排,既传授了知识技能,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突出。选修课教学要更多地体现灵活性和多样性,这是教师备课的策略,更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三.开设“百家讲坛”,鼓励个性化解读

本课程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为此我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如执教《项羽之死》,我在班内开设学生“百家讲坛”,让每个学生从不同角度鉴赏文章,为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提供平台。

我在上课之前先布置预习要求:围绕“项羽形象”这一主题每人写一篇鉴赏文章,可以就局部的描写做深入赏析,也可就全文对项羽做全面的分析评价,篇幅、形式不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选出三篇左右在课堂上朗读。在后来的汇报课上,学生的赏析不仅深入,而且很多文章感情饱满,对项羽或褒扬或贬抑或惋惜,读来很有感染力。异彩纷呈个性鲜明的文章,使课堂高潮迭起。摘录几段文字如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当漫漫长夜和着四面的楚歌送来末路的讯息,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吟唱出这首柔肠百转的《垓下歌》。勇猛无敌的大丈夫面对注定的结局,面对忠心跟随的江东子弟,面对最宠爱的女人,他也会多情善感,也会潸然泪下。悲壮而又哀婉的《垓下歌》,为这位曾所向披靡的汉子增添了一份柔情,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霸王豪气万丈中的刻骨柔情,随着那一剑挥去的悲壮,融入了乌江之水而流传了百年、千年。

叹英雄末路,慷慨悲歌,万丈豪气中星星点点的柔情,让项羽离我们更近。

——沙诗怡《从〈垓下歌〉透视项羽的性格》

我们用现代人的理性去审视项羽:哈,天之亡我,非战之罪!连分析内因外因都不会,还想在乱世中独占一席?回家洗洗睡吧。诚然,失败是决策的失误还是天意的捉弄,答案不言而喻。但我宁愿相信,他是不愿看清。试想,曾经身经百战战无不胜叱咤风云的男人,会承认如今的落魄吗?他只能把满腔的无奈与痛苦归咎于天,以保存自己最后一丝骄傲:

你知道么,虞,我命不久矣,我的江山,我们的承诺,都将化作尘埃。但我想在最后一刻打一场快战,横扫千军威震四海。我曾经是英雄,现在是,将来也是。只有战场能撑起我卑微的骄傲,我要让我的敌人在飞扬箭矢中为我折服。天黑了,我们来打仗。即使我死了,也要人会记起,我曾经是王,是那个英姿勃发、谈笑间灰飞烟灭的王。

——袁小也《天黑了,我们来打仗》

我想,他便是这样一个王者,在生命的最后一缕血色滑入汹涌的乌江之后,在漫长无止境的黑夜里用仅存的勇气去快战一场的王。

此次尝试的成功,使“百家讲坛”成为了我教学中常采用的特色课堂形式,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不同的学生极富个性的文本解读时常会给老师意外的惊喜,给同学以智慧的启迪。

四.转换角色,学生争当小老师

我的选修课教学大都以学生为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如诗歌单元教学,放手让学生来讲,先由学生申报所讲课题,然后在充分备课反复修改教案的基础上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解诗文。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一位同学讲解《旅夜书怀》时写的“教案”,节选两段如下:

天地间一只不屈的沙鸥

——浅析《旅夜书怀》的人物形象

胡学文

细草微风,月朗星稀,诗人漂泊寄居于一叶扁舟之中,不得安睡。安史之乱未定,国家时局未稳,自己又失去依靠,不得不再次离开安逸的草堂,顺江漂流。星光低垂,旷野无边,江水奔涌,冷月无声,面对茫茫宇宙,诗人归程无处,悲愤难平。他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济世报国之志,可是在生命的壮年之时便失去了问鼎功名的机会。即使因诗文超群,声名远播,但终不是诗人本意。“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其说是写“生命的伟大、胸襟的旷远”,不如说是突出诗人自身的渺小、前程的无依。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以沙鸥自况,这只沙鸥曾经有翱翔蓝天的梦想,然而在这个旷野无边的暗夜里,沙鸥失群,漂泊无依,天地何其大,沙鸥何其小,多么悲苦孤寂!可是透过全诗,我分明看到的是诗人在孤独中的不屈。诗人此时已进入人生的暮年,可他对自己无辜被黜始终愤难息,意难平,这冷嘲热讽中不正透露出诗人虽然被朝廷遗落于江湖但是大济天下的梦想他却从未弄丢过吗?

《旅夜书怀》浓缩了诗人一生悲苦却又时刻不忘梦想的不屈的高大形象。历史虽已远去,但是因为《旅夜书怀》我看到了一个贫穷但“未敢忘忧国”的杜工部。

这份特别的“教案”足见学生态度之认真,思考之深入,见解之独到,实在难能可贵。他探究思考的精神,他对一个伟大诗人所倾注的满腔热情,让人感动。听了胡学文这篇文章后,其他讲诗的同学纷纷效仿,使得这项教学活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给我的启示是,学生的潜力是巨大的,教师做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足够的舞台,他们就能够演好“老师”这个角色。

以上这些,只是笔者不成系统的粗浅的一些探索,而选修课是一片等待开垦的沃土,只有大家群策群力,勇于尝试,敢于创新,才能真正迎来课改的春天。期待着选修课在课改之路上能走得更顺利,能真正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平台。

古代散文教学 第7篇

一、高中语文现代散文教学现状

1. 一家之言, 散文教学中对文本的忽略和误读。

散文学习,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也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载体。然而, 在现实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则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字词、句段的学习上, 对文本进行支离破碎的解读, 使一篇优美散文在学生的印象中变成了一个个字词或一段段句子。还有甚者, 对文本一读而过就大谈主旨手法。而这些文质兼美的散文就这样被忽略, 这对高中语文教学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损失?!另有一些教师, 在解读散文文本时, 要么把教参的内容原封不动地搬给学生, 要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于学生, 要么没有原则地让学生解读, 以一种主观化、任意化的思想恣意解读散文文本, 最终只能让学生离文本越来越远。

2. 泛人文化, 散文教学中片面强化语文的人文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语文教师过分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在教授一些散文篇目时, 过分夸大作品的人文情怀, 尤其是爱国情怀。把一堂优美的散文鉴赏课讲成了历史课或政治课, 岂不知, 这种爱国主题只是作品的众多主题之一。 (例如《囚绿记》《荷塘月色》)

3. 换汤不换药, 散文教学中仍然沿袭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改实施多年的今天, 我们的一部分语文教师, 尤其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并没有改变。教师散文教学方式依然是老一套, 有些表面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 但思想上仍然是灌输式那一套, 典型的换汤不换药。每位语文教师都知道, 语文学习最主要的就是感悟, 而散文尤其需要去感悟、领会其中的“神韵”。如果教师仅仅自己体验感悟, 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的过程, 而是直接接受教师体验的结果, 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改下, 这样做只会让学生讨厌语文课, 甚至让那些本来对散文有好感的学生也只能对

总之, 很多教师都认为, 散文是现代文, 语言通俗易懂, 就采取轻视的态度。如此美文, 要么被轻轻点过, 要么被束之高阁, 这无疑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缺失。鉴于以上现状, 作为语文教师的笔者, 对“少教多学”的理念在高中语文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做了以下一些探究。

二、“少教多学”让高中散文教学收获硕果

用农人播种来比喻高中语文散文教学, 再合适不过了。笔者惊奇地发现, “勤劳”的园丁没有得到丰收的果实, “悠闲”的农人却享受着硕果,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过去的语文教师好比是“勤劳”的园丁, 认为自己讲得越多, 学生就会学得越好, 于是乎, 一篇散文, 教师从作者讲起, 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不落, 甚至连课后的练习都一个不少地讲给学生, 老师教得如此辛苦, 学生学得如此“轻松”!邓昌议教授说过:“课堂是一个舞台, 在课堂上老师只能是一个导演, 绝不是主角。”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 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反之, 教师放手, 让学生发挥自主性, 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样便可以实现“少教”与“多学”的双赢。

三、“少教多学”在高中散文教学中的运用

1. 教师要实现“少教多学”, 关键在于转变观念。

新课标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而“少教多学”正是实现了这一点。学生能说的, 教师尽量不说, 学生能想到的, 教师尽量让学生去想, 学生能合作讨论的, 就让其合作讨论。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 教师作为导演, 进行点拨, 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主宰的课堂。

2. 实现“少教多学”还在于教会学生学习。

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 可以在学习中事半功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就要培养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素养。只有充分预习, 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听讲。课后及时的复习, 又是对课堂学习的有效巩固。这些基本素养对于提高语文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3. 实现“少教多学”, 还要注重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古代散文教学 第8篇

《桂花雨》是台湾作家琦君的作品, 全文充盈着桂花的香味, 并以此为线索, 叙述了令人难忘的摇花乐, 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眷念。全文写景叙事, 情景交融, 字里行间流露出纯真的童趣、质朴的思乡之情。我在教学时紧扣散文的特点, 让学生入味、入境、入情,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入味

在作家琦君的眼里, 桂花仿佛就是她的闺中密友, 文章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桂花的依恋。虽然“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 笨笨拙拙的”, 但钟爱之情依然溢于言表。特别是桂花开放的时候, 小琦君总喜欢“从绿叶丛中找细花”, 就如同小伙伴之间的捉迷藏一般。文章细腻多情的文笔, 让人发现原本平凡的生活里也积聚着许多情感和思念, 这样至情至性的文字表达出了浓浓的趣味和情味, 带给人诗一般的享受。

为帮助学生品悟文本的意味, 我紧扣文字展开教学, 让学生深度体验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比如“缠”字的教学, 我是这样组织的:

师:对于童年的琦君来说, 摇桂花是值得期待的大事, 小琦君总是不停地缠着妈妈要摇桂花。现在, 你们来扮演小琦君, 老师就做一回琦君的母亲, 看你们怎么缠。

生:妈, 什么时候摇桂花呀?

师:早呢, 桂花还没盛开呢。

生:到底什么时候摇嘛, 人家都已经摇了。

师:别心急, 丫头, 再等等吧。

生:妈, 快点摇桂花吧, 再不摇桂花都谢啦!

师:妈知道, 没到时候呢, 到时叫你。

生:妈, 你看天色不好, 快要下雨啦, 赶紧摇吧!

师:没事的, 丫头, 暂时下不下来。

生:妈, 求求你, 快摇桂花吧, 花期过了, 桂花就不香了。

师:妈有数, 我的急性子的女儿, 错不了的。

……

在琦君的童年岁月里, “摇桂花”是件大事, 然而摇桂花前迫不及待的“缠”更是一段美好的回忆, 作者虽然并没有过多地描写桂花的香味, 但一个“缠”字让人体会到了桂花“真是迷人”的情味, 更彰显出了作家儿时天真无邪的性格特征。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文中提到, 知识不只是书本上的符号, 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但是要靠教师去把他们重新激活, 使其呈现“生命态”。紧扣“缠”组织教学, 创设模拟化的情境, 让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用个性的语言表达出了“缠”的意蕴, 感受到了期盼摇桂花的急切之情。

二、入境

叶圣陶先生在所著《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这就是说, 读书只有“入境”、做“个中人”, 才能对作品有深切细致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就如同演员演戏一样, 要首先“进入角色”、“入戏”。文本有它固有的“境”, 这种“境”凝结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还原文本的“境”, 并由文本之“境”促成教学之“境”, 学生置身境中, 才能感受到文本丰富的意蕴。对境的感受越深, 对文字的理解就越深刻, 对文字的理解越深, 主体意识就越强烈。

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是作者挥之不去的美好回忆, 它深藏在作者的心灵深处。这“摇”字摇出的是童年的幸福生活, 摇出的是天真烂漫的童趣, 更摇出了作者对故乡对亲人的无比怀念。

(生齐读:“桂花纷纷落下来, 落得我们满头满身, 我就喊:‘啊, 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师:桂花是怎样落得满头满身的呢?我们也一起来摇摇桂花树, 体验一下桂花雨吧。

(教师播放一段轻快活泼的轻音乐, 逐渐把学生带入摇桂花的情境。)

师:哇!好多好多的桂花呀!密密层层的, 我们大家一起来摇桂花吧。摇啊, 摇啊……哗啦啦——哗啦啦——桂花落下来啦!

师:你是怎么摇的呢?感受到了怎样的桂花雨呢?说出来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生1:我用力地摇啊摇, 只听见沙沙沙、沙沙沙的, 就像下雨一样, 浓浓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生2:桂花雨落下来, 一阵一阵的雨点落在我的头上, 好有趣啊!

生3:我不停地摇, 桂花雨纷纷落下, 有不少的花朵落到了我的脖子里, 痒痒的。

生4: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摇, 一摇就是一阵, 一摇就是一阵。我一抬头, 一阵桂花雨落下来, 香香的雨点落在我的脸上, 好浪漫呀!

生5:我站在桂花树下, 摇了这棵, 又去摇那棵。桂花雨一阵比一阵大, 空气中全是桂花的香味, 好香的雨呀!我好像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

……

课堂表演是一种特殊的阅读理解手段, 它能使学生对文本获得全身心的感受。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学生进行模拟表演, 通过“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移情作用, 缩短了自己与文本的心理距离, 走进了如诗如画如歌般的童话世界, 有效地建立起了学习的主体意识。学生在即兴自由的言说中, 创造性地理解了文本的内容, 享受到了花雨缤纷的绝佳意境, 深深地领悟到了如痴如醉般的童年乐趣。

三、入情

王荣生教授在《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中指出, 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散文中谈论的所思、表达的所感, 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思量。散文阅读教学必须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引导自己用心打量散文, 进行心与心的碰撞、感应, 且自始至终都在“散文里”。为使学生进入“散文里”, 我紧扣文眼——“浸”字组织教学。“摇花乐”、“桂花雨”虽是作者童年时代的往事, 然而桂花的香味却丝毫没有从作者的记忆中淡去。相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发散发出弥足珍贵的清香, 这是因为, 桂花香已融进了作者的生命。一个“浸”字道出了其中的一切。

出示:

1.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 不说香飘十里,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2. 全年,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师:读一读上面这两句话, 这里都有一个“浸”字, 这个“浸”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呢? (生:可以换成“笼罩”、“陶醉”、“弥漫”等词。)

师:好, 大家就把“笼罩”、“陶醉”、“弥漫”这几个词换进去读一读, 体会一下有什么不同。

(生答:1.“笼罩”是像笼子似的罩着, 只是表面的, 而“浸”字说明桂花的香味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角落。2.“弥漫”的意思是充满、布满, 用来形容看得见的东西, 而桂花的香味是看不见的, 用“浸”字好。3.“浸”字用得好, 说明桂花的香味已经渗透到了里面。4.“浸”字表明整个村庄都浸泡在桂花的香气里面, 即使桂花落了, 整个村子也能散发出淡淡的桂花香。)

生:老师, 我还感觉到, 故乡的桂花香不但浸透了每一样东西, 甚至还浸透了作家琦君的心。

师:说得太好了!桂花的香味已经浸透了人的心!从哪儿看出桂花香沁入人的心里呢?

生:当作者带回桂花给母亲, 母亲总是说:“外地的桂花再香, 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相机出示这句话。)

师:母亲为什么这么说呢?是不是家乡的金桂特别香?

生:因为在母亲的心里, 家乡的桂花是最香的、最好的, 她永远忘不了。

生:从这儿可以看出母亲忘不了家乡, 忘不了过去。

生:母亲在心里头一直惦记着家乡的金桂, 她多么想能回到家乡呀!

师:是的。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读) 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我听出了淡淡的忧伤。

生:我感到母亲的心在默默地流泪。

生:母亲多么想回到家乡的旧宅去看看啊!

师:每当作者听到母亲这样说, 琦君也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阵阵桂花雨。一家人虽然去了台湾, 多少年过去了, 但是家乡的桂花香始终萦绕在她的记忆里。 (相机出示琦君的生平简介——虽然久居台湾, 但她永远割舍不掉对家乡的怀念。) 因为这桂花香已经浸入她的心脾, 融进了她的血液, 这份浓浓的情感便化作这点点滴滴的文字……

散文教学体验“四要” 第9篇

二要驱遣想像。散文教学必须驱遣学生的想像, 从一个个方块字的组合中再现一幅幅画面, 一片片场景, 一段段人生的悲欢离合, 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作品的意境。如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 要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 让学生置身眼花缭乱、热闹非凡的“春草”“春风”“春花”景象中, 体会朱自清先生用纯洁儿童天真的眼睛和纯净的心所感受到的美好的诗意和其中所涌动的作者对春天的礼赞之情。

三要玩味言语。散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仔细玩味语言, 做到“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让学生在咀嚼中入情入境。要引导学生驻足字里行间, 品味文中凝练而优美的句子, 感悟人、事、景物的特点和渗透于其中的意蕴。

散文阅读教学初探 第10篇

目前, 国内的语文教师在写作或阅读教学中多依据文体来确定教学内容, 王荣生、李海林、郑桂华等学者非常关注目前的散文教学, 并从区别于小说、诗歌、戏剧的四大文体角度阐释了散文的特点。李晓虹在《中国当代散文审美建构》中指出散文“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作者的喜怒哀乐”。王荣生也认为散文言说的对象具有写实性, 抒发的情感具有特定性, 写作意图具有分享性。根据笔者的阅读和教学经验, 我认为散文是作者通过曾感知的物象抒发特定情感并希望读者亦有所感所悟的文学样式, 因而我们可以判断解读散文的三要素为:作者、情感、物象。其中, 作者之性情与追求在文外却时时隐在文中, 情感与物象借助作者特有的语言表达习惯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确定一篇散文的教学价值呢?国内多位学者意识到, 由于散文种类繁多, 表达特征复杂多样, 教材编写委员也没有给语文教师确定出教材中所选散文的教学点, 从而导致许多老师不知道该“教什么”。王荣生教授曾试图从文学语体与文章语体的区别来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 他认为散文的语体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富有感染性, 因而散文教学内容应该是通过具体的字词、修辞手法体味作者的情, 即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有的学者认为可以从表达方式入手将散文细分, 如分为抒情性散文、叙事性散文、哲理散文。这样, 我们拿到一篇散文时可以先分类, 然后通过分析情之变化或者事件或者观点通往文本的核心价值。那么, 这一篇散文的教学核心价值如何确定?笔者认为首先考虑作者、情感、物象三要素, 然后考虑“这一篇”在学生整个学习体系中位置, 也要考虑作者在整个散文作家谱系里的独有特色。最终, 散文的解读借助语言的品味走入作者之心。

如果说确定某篇散文的教学内容对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提出考验, 那么如何设计教学就是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检验。通过审视大量教学实录, 笔者发现目前多数语文教师即使抓住了教学内容, 有的完全灌输教学内容, 最多通过几个逻辑性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走向自己设计好的路线, 把想教内容讲完了就算大功告成。试问, 当学生自己独立阅读一篇散文时该如何自主完成与文本的对话?学生的语言或思维创造性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得到训练?

笔者认为, 我们的教学设计不但应紧紧围绕散文教学目标, 而且也应该在设计时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有针对性的训练。散文种类多样, 探寻有效的细致的阅读规律颇难, 但训练学生寻找阅读散文突破口或切入点的能力倒可以培养。另外, 学生有效质疑能力与探究能力的训练也应该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中。久而久之, 学生才能把阅读方法与阅读思维有效迁移到同类文体的阅读中, 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成为自己的阅读老师。

提问是组织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师生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有效提问完成阅读教学内容, 学生通过提问激发创造性思维, 获得独有的感悟。不过, 没有目的的“满堂问”、碎问无法有效实现以上目的, 那么,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阅读教学中的高质量问题?钱梦龙老师认为这样的问题具有以下特点:有价值、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普遍关心并有兴趣的问题, 即余映潮老师所提出的“主问题”。那么, 散文作为中学语文的主导文类, 能否借助主问题实现有效教学?能否探究出散文这一文类特有的高质量提问规律呢?

一、主问题定义及特点

主问题, 顾名思义, 它首先是一个问题, 并且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 什么才是课堂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呢?

在上世纪90年代, 余映潮老师最早提出了“主问题”教学的理念。他认为, 能够对教学内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提问”、“问题”或“话题”, 就是“主问题”。笔者同意余老师的看法。可以看出, 主问题的特点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学生参与的整体性, 引发深入研读的关键性, 促成阅读创新的生发性。

综上所述, 笔者有以下疑问:主问题来自哪里?一堂课可以设计几个主问题?这个主问题针对的是本文的主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内容中某个片段任务?如何才能提出主问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提出主问题的能力?虽然近十年来, 研究者对主问题的探究颇多颇广, 但都不够细致, 比较零散, 可借鉴性不够。笔者经验有限, 在此仅就散文主问题设计中的题干设计发表一点看法。

二、散文主问题的题干

阅读教学中合宜的教学内容要切入文本的精华、精髓, 因而主问题的题干一定要能抓住或直指文本核心价值的关键处。那么, 主问题的题干应该在哪里寻找?主问题题干具有什么特点呢?

1.文内而非文外

布鲁克斯主张, 只有在作品中实现的意图才是作者的真正意图, 作者事前对作品的设想和事后对作品的回忆都不足为据。文本中的词句可体现出作者的意思、感情、语气和意向等, 如果能够准确把握住以上要素即能完成作品的解读。

2.提纲挈领

如何确定某篇散文中“这个词句”而非“那个词句”作为切入点呢?我们常称被选作切入点的词句为关键词句或文眼。这些词句犹如撒鱼网所抓住的总绳, 鉴定裘服所提起的衣领, 即提纲挈领, 它们能带动读者对全篇的解读, 直指散文价值核心。例如《岳阳楼记》中的“异”字可看做全文的文眼, 它是范仲淹写此文的思路与结构的凝聚点, 理清了作者的思路, 主题自然就出来了, “异”字点穴, 经脉全通;再如《老王》中的“愧怍”一词是文眼, 它是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 分析出作者如何表述自己愧怍之情即读懂了作者之心, 自然明白了杨绛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与剖析精神。

3.非我莫属的特殊性

散文中, 能成为主问题切入点的关键词句有什么特性?散文是作者借助特有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来表现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 因而作为切入点的关键词在文本中或作家作品体系或整个散文谱系中具有特殊性。一般这些关键词为: (1) 情感词句。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的“空前敬意”, “难忘”, “惭愧”, “悲或喜”。 (2) 矛盾词句。如《小石潭记》中, 作者怎么会留给读者“寂寥无人”与“同游者:吴武陵, 龚古, 余弟宗玄”这样的矛盾? (3) 特殊内涵词句。如《幽径悲剧》中“悲剧”何意? (4) 作用特殊词句, 如起承转合的词。如《散步》中的“各得其所”或“歧义”, 再如《岳阳楼记》中的“异”等。

三、寻散文题干之法实践

陈日亮在《如是我读, 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的自序中谈到“我听过很多课, 总希望能听到由教师精彩地主讲乃至串讲一篇课文, 给学生做完整的细致的示范解读, 可是已经近乎绝望”。因为“授之以鱼”易, “授之以渔”难,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深层解读能力呢?笔者认为, 阅读能力首先要从问出高质量的问题开始, 然后才能进行深层次的文本分析。孙绍振曾言, 把作品放在一系列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 寻找矛盾切入口。读者可以把作者回避的和渲染的、弱化的和强化的地方结合起来, 找到切入矛盾的起点, 即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以下是笔者解读萧乾的《吆喝》的思路:首先反复阅读, 感觉这篇散文平淡无味, 但细腻温暖。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笔者发现作者对吆喝的评价很高, 称吆喝为“艺术”, 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 跟我们一般读者对吆喝的感受大相径庭。那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呢?作为散文, 这个评价里肯定有作者特殊的记忆与特殊的情感。通过分析, 笔者发现吆喝里含有作者对旧北京生活的怀念, 以及吆喝还剩一种的惋惜之情。既然吆喝注定要淡出历史舞台, 那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呢?通过分析一到三段的写作缘由, 再结合作者的身份 (知人论世的方法) , 作者写《吆喝》是为了唤回东方人的尊严。经过深思熟虑, 我为这堂公开课设计了一个主问题:作者为何称吆喝是叫卖艺术。围绕主问题, 追加了以下问题: (1) 吆喝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2) 吆喝这种艺术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特殊情感? (3) 吆喝这种艺术注定会消失, 那么作者想通过这篇散文告诉读者什么?以上三个问题紧紧围绕“叫卖艺术”展开, 并指向了核心问题。

课堂结尾, 我让一个学生来总结这堂课, 目的是想看看学生的学习思路及领悟能力。学生原话是这样的:老师抓住了“艺术”这个词, 一共提问了三个大问题, 分别解决了吆喝的艺术特点, 高评价里蕴含着作者的喜爱、惋惜、期望之情以及作者对这种艺术不得不赞扬的知识分子责任意识, 同时学到了一种读心术, 借助文字读出作者内心的方法。通过这位同学的总结可以看出, 学生思路清晰, 有所学, 有所感, 有所悟。我相信, 学生多次接受有主问题的课堂熏陶, 会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解读散文的方法, 这不是有潜移默化中的“有章可循”吗?

散文教学拾偶 第11篇

一、传统文化, 传统文明

2006年江苏高考题《一幅烟雨牛鹭图》表达的是对传统的农耕文明的一种眷恋及其终将消失的一种惋惜和怅惘之情。2011年南通三模散文《稻草人》, 出题者在文章的最后注明文章选自《雨花》1995年一期, 其实正是暗示做题人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那时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时期, 一贯依赖土地生存的农村人一时找不到生活方向, 心理极其复杂, 作者以稻草人为表达主旨情感的载体, 通过父亲、侄子和我三代人在稻草人的存废问题的态度上的不同表达年老的一代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年轻的一代新的思想观。2011年南京模拟散文《麻鞋之歌》借清水麻鞋这个载体表达对清水这片土地的尊重, 对麻的尊重, 对穿麻鞋做麻鞋的清水人的歌颂, 对传统的农业文明的尊重, 对传统的手工业文明的留恋与尊重。2010年无锡调研卷冯骥才的《羌去何处》写了羌族遭受巨大的灾难后, 如何重建家园, 重返家园, 羌文化遭到毁坏后, 如何将其修复、整理、保护和传承下去, 表达作者对羌民族生活、羌文化保护方面深深的思考和担忧之情。2011年全国卷《针挑土》写的是作者对黑妮等志愿者致力于湘西的民族手工艺刺绣的传承及努力使其走向世界舞台的尊敬赞美之情。

二、对现实问题的忧思

2009年江苏高考题《上善若水》, 借都江堰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的忧思, 借古喻今。2010年重庆卷《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借两只鸟筑的巢高高地悬在高空, 人类的头顶之上, 表达作者的情感:饱受良心的责备, 担心自然的报复。主张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 亲近自然, 善待生灵。散文《江南无雪》借自己童年有美好的雪景可赏, 而现实中江南无雪, 儿子无雪可赏, 形成鲜明的对比, 表达对现实环境问题及孩子成长的环境的忧思。美好的雪景,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的人生情趣, 雪夜访友的雅兴只能在想象中出现了。2012年苏州三市二调夏立君的《一个人的仪式》借抗清失败就义的民族英雄夏允彝和夏完淳父子的墓园只有作者一人祭拜的冷清, 表达作者为无人拜谒英雄而痛心, 为人们漠视英雄而悲伤的情感, 对当今人们追逐经济利益, 追逐热闹的行为进行否定, 引导人们思考, 如何公正地认识评价特定时代的历史人物。2009江西高考张炜《木车的激情》, 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几千年前孔子及其弟子“木车的激情”的怀想和高科技时代人们精神现状的反思, 抒发了对“木车的激情”的憧憬之情, 表达了对现代人心灵现状缺失的忧思与批评。

三、人文情怀, 人生感悟

2011年苏北四市质检卷《金色的飘落》就是借银杏叶的飘落来表达对人生的诸多感悟。《帕斯卡尔的芦苇地》中作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在生活节奏加快, 物欲至上的今天, 人们应该从种种虚浮功利的欲望中解脱出来, 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智慧地把握生命的节奏, 以此净化升华灵魂。林清玄的美文《木鱼馄饨》写一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以在深夜卖馄饨为生, 不愿有失人格尊严选择了木鱼, 以便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呼唤, 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 过着平淡朴实而又保持自己尊严的生活。作者透过现实生活感受到了老人平凡的生活美、人情美, 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明白了感受生活中的美同样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正如林清玄所说:“所有美的感受都要穿过心灵, 就好像海岸溪边的卵石, 一切杂志都已流去, 只剩下最坚实, 纯净, 浑圆的石心。”

四、心灵的回归, 精神的家园

马国福的《跟着炊烟回家》写了现代人在城市生活中精神疲惫时故乡于一个人精神的意义。作者以炊烟为表达情感的载体, 在疲惫的城市生活中, 可以慰藉思乡怀亲之情。在城市中遭到挫折时, 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人生坐标里找到自己的标尺。在生命变得荒芜空虚时, 让自己拥有美感、幸福和丰盈的精神家园。周国平在《记住回家的路》中写了现代人被社会的诱惑和压力左右, 在忙忙碌碌或漫无头绪中, 忽视了自己的心灵世界, 迷失了自我。一个人只要拥有了自己的心灵世界, 就会明确行动的方向, 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保持清醒。陈芳明的《深山夜读》被很多人称为生命散文, 是对生命的体验和创造。作者远离喧嚣的尘世, 把自己锁在深山的书房中潜心夜读, 对阅读的孤独有着独到的体验和理解, 这一过程正是作者思索人生、体验生命的过程。作者认为生命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深山夜读, 追求学问的过程正是作者挖掘、发现、探索自我的过程, 这一过程使作者的生命变得更加完美, 实际上就是在创造生命, 拓宽了灵魂的家园的意义。

五、作家生存环境对他的影响, 知人论世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时双腿截瘫, 在地坛中多次对命运发出叩问, 终于想明白了生与死的问题, 写出了《我与地坛》, 这是作者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更是无数处于生活困厄之中者的心灵鸡汤。诺贝尓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的创作背景基本上都是取材于他的故乡东北高密村, 他把自己的文学作品称之为“地瓜文学”。著名作家迟子建很小的时候生活在漠河的北极村, 其作品《寒冷的高纬度》、《伤逝之美》无不体现了故乡在其心灵中打上的深深烙印。

学生如果对散文常考的主旨情感的类型心中有数, 在具体解读某一篇文章时就可以向其靠拢, 这对学生从全局把握文章是大有益处的。当然多阅读多训练, 形成良好的语感是至关重要的,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共同努力, 做有心人, 真正体味到散文的美妙之处。

参考文献

[1]2006—2012各地高考题.

上一篇:改善石油企业物业管理下一篇: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