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范文

2023-09-17

古代建筑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贵人重物;生态价值观;便生利人;中庸适度

文献标志码:A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归根结底是出于人类对自身安全和生存发展的考虑,“自然”最终也仍然是人类功利性和手段性意义上的对象。这种观念有一定道理。作为人类,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站在人类自身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人类中心主义”似乎是难以解决的难题。然而,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是一种以“道义”为中心的人类中心观念,这与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以利益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可混为一谈。中国古代的生态价值观,视自然万物与人类同源、同构、同体,强调推己及人、推人及物,“贵人”与“重物”,“成己”与“成物”,是相辅相成,双管齐下,不可偏废的,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便生利人”与“中庸适度”的两大观念。

一、“贵人重物”的生态价值观及其启示

(一)中国古代“贵人”的生态价值观

儒家先贤荀子说过:“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王制》)中国古人不仅认识到人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很早就认识到人类区别于自然界其他事物的特殊性——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群”、“分”、“义”、“和”),并认识到这种属性使人类得以以物为用而不为物所害,故能得以安居。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而产生“贵人”的思想,从而形成“贵生”的生命价值观,即对人的主体生命价值加以关注。关注人的主体生命价值首先要解决的是满足人的生存需要的问题,其目的有二:一是使个体生命得以生存,二是使群体生命得以延续。这便是中国古代“贵人”的生态价值观的意蕴。

(二)中国古代“重物”的生态价值观

其实,“贵人”与“重物”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前者提供的是认识论,后者提供的是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的指导下,中国古代人产生了“取物有节”的观念,具体来说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时禁、惜生的资源观。二是节用、节俭的经济观。三是知足常乐、清心寡欲的消费观。

关于依时禁发,爱物惜生的资源观,中国古代思想家几乎都有过类似的论述。他们强调人类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利用,不可过分剥夺。如孔子说:“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說:“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王制》)这些都是指一切动植物都有依据季节变化而发育成长的生态规律,人们必须依着万物生长变化的生态规律,根据一定的时序进行农业生产、砍伐取用、捕获渔猎,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获取生活资料,又杜绝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掠夺自然资源的行为。

关于节用、节俭的经济观。墨子是主张节约开支、反对浪费态度最坚决的古代思想家,他极力反对“厚葬”、“久丧”、“撞钟鸣鼓”等铺张浪费之风,指出:“使各从事其所能,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弗为。”(《墨子·节用》)其他思想家虽然不像墨子一样厉行节约,但基本上都是崇尚节俭的,如管子说:“生财有时。”(《管子·权修》)老子说:“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六十七章》)等等。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第3期刘婉华:中国古代建筑的生态价值理念

关于知足常乐、清心寡欲的消费观。古代思想家从修心养性的生命伦理价值观出发,无不崇尚朴实无华、清静简朴的生活方式,反对骄奢淫逸、纵情享乐。老子就曾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十二章》)认为过多的欲望会扰乱人的心性,损害人的修为。

营造建筑需要开采自然资源,而建筑物的样式和规模,取决于业主的素质和要求,因此,重物观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价值观、方法论和审美观,塑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朴雅、中和之美。

二、便生利人的中国古代建筑价值观

中国古代营造建筑非常强调“便生”、“利人”,这主要是针对“贵人”的生态价值观而言。

(一)居住地周边环境要符合“便生”、“利人”的要求

风水学说中的相地理论对中国古人选择居住地起着很重要的指导作用。风水相地理论是人类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更是中国古人充分考虑自身生存的安全性和生活的便利性之后的选择结果。符合“风水宝地”各项标准的宅居地,不仅符合自然环境的规律,而且适宜于人的生存和生活:“藏风聚气”保证空气柔和清爽,“负阴抱阳”保证日照充足,众所周知,新鲜空气和充足阳光是保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元素;“背山面水”则便于居民伐薪汲水,满足基本生活必需。这样的风水宝地,显然是利于个体生命生存的。

而且,建筑是否“便生”“利人”,不仅从生理角度来衡量,还要考虑到人的心理因素。

风水学说认为衙门(特别是警署及军营)的前面和寺庙道观的后面不宜安置住宅,“原因是衙门的杀气重,倘若住在它的对面,便会首当其冲,承受不起便会有人口伤亡;寺庙是阴气凝聚之处,住得太近则并不适宜。”[1]这些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其实并非没有道理。据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如果经常面对愁眉苦脸或凶神恶煞的人,听到恐怖、悲惨的信息,人就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导致身体内部的激素分泌失调,损害人体的免疫功能。可见,衙前寺后不宜安宅是符合人的心理健康要求的。当然,古代风水术的诸多“吉”、“凶”之说,其中确多有故弄玄虚的糟粕,甚至一些科学成分也以神学的甚至迷信的面目出现,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之一,其精华是需要我们条分缕析的。

中国古代有个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子小的时候,开始住在墓地附近,经常看见送殡的队伍,孟母认为这有损小孟子的健康成长,于是搬了一次家。第二次安家在街市旁边,讨价还价之声终日不绝于耳,孟母认为还是不利于小孟子的身心健康,于是又搬了一次家。第三次安家在一所书塾旁边,每天都能听到学童朗朗的读书声,这次孟母才真正把家安了下来。这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古代人对居住环境“便生”“利人”的要求。

(二)住宅建筑也要符合“便生”、“利人”的要求

合院式住宅是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原型,其分布地域之广为其他任何建筑所不及。古人对合院式住宅情有独钟,与其符合“便生”、“利人”的条件有密切关系。表现在:

其一,建筑与自然交融,利于身体健康。

有学者指出,合院式住宅是一个“自成天地的小宇宙”,“从建筑风水观点论,一组四合院平面总体布局同风水模式如出一辙,前低后高,中轴对称,左青龙、右白虎,前列照壁池堰,北京四合院门厕布置更依先天八卦之说,实有‘宇宙图案’之写意。这在本质上反映出人们意欲创造一个仿生的‘人为自然’,亦如造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使四合院住居既是一个小社会,又是一个小自然。”[2]

其二,公共性与私密性兼顾,使人心情舒畅。

对于外部空间来说,合院式住宅本身具有良好的私密性,符合中国古人含蓄内敛的性格特征。而从住宅内部来看,院落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空间,老人在这里纳凉休憩,妇女在这里劳作闲聊,小孩在这里读书玩耍,充分满足人们对“天伦之乐”的要求,四周各个房间通过门、窗、廊、檐等对院落空间开放,增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归属感、亲密感和凝聚力,而一旦关上门窗,厢房之间又成为相对独立的内部空间,充分满足了小家庭对私密生活的需要。人是在社会中生活的,在社会环境中包含了个人空间与社会空间,中国传统的合院式住宅兼具公共性和私密性,较好地兼顾了个人空间与社会空间的需求,符合居住者的居住心理。

由此可见,在古代建筑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合院式住宅最大限度地创造了“便生”、“利人”的居住环境,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古代民居的原型。

三、中庸适度的中国古代建筑审美观

中国古代营造建筑也非常强调“中庸”、“适度”,这主要是针对“重物”的生态价值观而言。如果说“便生”、“利人”是目的,那么“中庸”、“适度”就是手段。“中庸”是古代儒家提出来的一个著名命题,人们普遍认为儒家的“中庸”观念,是一种伦理道德学说,其实不尽然,“中庸”除了有伦理道德的内涵,更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对中国古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方法论的“中庸”,是指一种不极端、不偏激、有节制、得宜的待人接物方法,也即是一种“适度”的处事方法,前文所说的“取物有节”,就是“适度”的处事方法。“中庸适度”的观念,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情趣。

(一)取物有节的观念塑造了建筑的简约朴雅之美

一是尚俭为荣的建筑观。

墨子有一段关于建筑的名言:“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避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墨子·辞过》)又说:“是故先王作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墨子·辞过》)认为建筑只要满足人的生存和社会基本需要就可以了。当然,墨子自己身体力行“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其门下弟子亦是穿“短褐之衣”,吃“藜藿之羹”(《墨子·鲁问》),这样的苦行僧式禁欲生活非常人可为,更别说养尊处优的帝王将相了。但是,尚俭的思想仍然对古典建筑,特别是皇家建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据说古代圣王尧在世的时候,住的是“茅茨土阶”,他生活节俭,不伤民财命,因此为后世所崇拜,引为典范,儒家即极力推崇尧的事迹。由此,“俭”成为人们所认同的衡量道德品行的标准之一。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极尽六国之奢华,唐代诗人杜牧有感于“蜀山兀,阿房出”的侈举,把秦朝之败亡归因于秦帝之奢政、暴政,叹曰:“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2奢侈与亡国是有必然关系的,对于此,后代皇帝自然不能不有所顾忌。因此,汉朝初立,高祖刘邦意欲营建宫室,但又恐天下初定,劳民伤财,遭天下人非议,顾虑重重之下,还是萧何一句“非壮丽无以重威”才打消了刘邦的顾虑,为营造雄伟壮丽的宫殿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藉口。

从总体上看,西方古代许多教堂、宫殿建筑,其富丽堂皇较之中国古代宫殿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比之下,中国古代建筑总是呈现出一种有节制的、平和适度的美感,这与尚俭之风不无关系。

二是朴雅为美的建筑观。

在尚俭、尚朴、节欲的价值观影响下,中国古代形成了以“白贲”为美的审美艺术心理。《周易·贲卦》论述了文饰的问题。《贲》卦六爻从“贲其趾”开始到‘贲其须”、“贲于丘园”,最后是《上九》的“白贲,无咎”。由最初的文饰彩绘回归到素朴的“白贲”。贲卦所讲的就是一个文饰由淡转浓又由浓复淡的过程,并认为复归于素朴的“白贲”是文饰的最高境界,真正的美是“朴素美”。因此,老子主张“见素抱朴”(《老子·十九章》),庄子也主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庄子·山木》)、“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

尚淡、尚朴的审美心理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表现在建筑艺术方面,就是除了宫殿建筑为“重威”而错采缕金、极尽文饰之外,皆讲求淡而有味、淡而有致,不求形式上的华美艳丽,只求意境上的质朴隽永。唐代诗人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最能表达这种意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不以“陋室”为然,惟以“德馨”取胜。

(二)中和适宜的观念塑造了建筑的均衡和谐之美

阴阳观念作为古代宇宙论的基本观念,很早就用于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朴素的“阴阳调和”观念成为营造生存环境和居住空间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上,阴阳是对高矮、大小、明暗等具体概念的哲学概括,《易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传·系辞下》)《易传》又说:“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易传·系辞上》)乾坤是与阳阴相对应的概念,这句话的大意是:室内以阴气为主,室外以阳气为主,只有使阴阳交汇往来不穷,阴与阳处于一种和谐的平衡中,才最适合人的居住。[4]1073《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第五》就有“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的说法,因此,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注重空间营造的阴阳调和,认为维持阴阳平衡的建筑才是适于人居的建筑。在中国古代营建活动中,城镇聚落的选址追求“负阴抱阳”,宫殿群落的布局追求“前朝后寝”,民居住宅的设计也追求“前堂后室”,这些其实都是以阴阳调和为指导思想,竭力营造一种和谐的生存环境和居住空间。

无论是朴素的阴阳调和思想还是已被系统化、具体化、理论化的适形理论,其核心都是“中和”、“适宜”的观念,它使中国古人最终放弃了单纯对建筑的体量和尺度的追求,而更注重建筑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而像法国伟大的凡尔赛宫,虽然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但“国王、王后的卧室和大镜厅,高敞宏大,晚上点1千支蜡烛都不够亮,冬天进餐时,菜肴都会结冰……”[5]179。此类虽奢华富丽然大而无当的建筑物,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古代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中国古代注重“中和”“适宜”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建筑上,就是无论是富丽堂皇的宫殿,还是朴素雅致的民居,无论是高敞宏壮的佛教建筑,还是典雅优美的园林营构,都别有一种均衡、和谐之韵致。

参考文献:

[1]史箴,曾辉.“风水术”之生态学意蕴[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54-57.

[2]李先逵.四合院的文化精神[J].建筑,1996(10):25-26.

[3]杜牧.阿房宫赋[M]∥陶振民.中國历代建筑文萃.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3.

[4]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下册)[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5]陈志华.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The Ecological Value of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LIU Wanhua

(Shenzhen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Shenzhen 518028, Guangdong, China)

(责任编辑:邓泽辉)

古代建筑范文第2篇

曹冲

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几个儿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处,而他最喜爱的,首推曹冲。古代所谓神童,以语言天赋突出的居多,曹冲却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冲七岁时以等量置换的办法称大象体重,不但震惊了当时之众,也流传千古,成为最经典的儿童智力启蒙故事之一。

还有一个典故: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体现了曹冲的智慧,还表现了他宽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骑的马鞍放在仓库中,不慎被老鼠咬坏。库吏大惊失色,自认必死。曹冲知道后,心生一计:他先用利刃将自己的单衣穿戳成鼠齿状,然后装成一脸

愁色的样子去见父亲。曹操问他何事忧虑?曹冲说:“世俗以为鼠齿衣者,其主不利。今单衣见齿,是以忧戚。”曹操赶紧安慰爱子,说:“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过了一会儿,库吏前来报道曹操那桩马鞍被鼠咬坏一事,曹操听后,笑着说:“连我儿子的单衣都被咬坏,何况马鞍乎?”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据说,每当曹冲见到当刑者,总要上去寻问是否冤枉,是否处理过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设法为之救命或减刑;每当见到那些勤奋而能干的官吏因小过或失误而触犯法律,他都要亲自到曹操那里说情,请求父王宽大。史书称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这种悲悯宽厚的气质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简直催人泪下。

可恨天道难测。上苍把智慧慷慨地赋予曹冲,却又残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曹冲突患大病而亡,据后人推断,可能是“绞肠痧”。曹冲的夭折,留给历史一道残缺的美丽,留给后人一份遗憾的叹息。也许上天的深远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曹冲死后,曹操悲痛万分,曹丕来宽慰他,曹操说道:“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们的大幸。”曹丕即位后,也经常对臣下说:“若使仓舒(曹冲之字)在,我亦无天下。”可见,曹冲之死,客观上为曹丕争夺王位扫除了最大障碍。

孔融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

人赞叹。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而这种没有智慧作后盾的辩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实在没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说会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对于干活的人总是指手画脚一百个不顺眼,孔融也没跳出这个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护下,得以在盗贼蜂起的军阀割据时代作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香梦,但是对于曹操的政策却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如果说他劝阻曹操伐刘备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虽然迂腐但是还带着点为天下计的味道,那么他为讽刺曹丕纳甄氏而编造的“想当然”的故事,就纯粹属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过把瘾就死的嬉皮士心态。三国时代的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通常有着惊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终于还是被逼到了极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满门抄斩。当时还有一个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时候,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专心地做着某种游戏。孔融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问使者:“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没想到他儿子秉承了他的硬骨头精神和早慧特征,慢

慢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古代建筑范文第3篇

1.夏朝历法“夏小正”,载有一年中各个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

2.商朝干支纪日法

3.夏商——最早的日食月食记录

4.春秋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确立了十九年七闰的原则

5.战国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甘石星经

6.秦汉汉武帝时第一部较完整的吏书 太初历 ,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时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时张衡最早科学解释月食并发明地动仪

7.隋唐唐朝僧一行(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制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8.北宋沈括“十二气历”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

9.元朝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提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创制简仪(测量天体位置)和高表(测量日影长短,推算节气和时间),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

10.明清两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承古萌新,集大成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具有总结性,科学技术发展停滞。

二。古代医学

1.商和西周时期医药学知识丰富石砭镰

2.战国扁鹊“脉学之宗” 望闻问切四诊法

3.秦汉时期战国问世,西汉编订的 黄帝内经 ,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 神龙本草经 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

张仲景“医圣” 写 伤寒杂病论 。

4.隋唐唐朝孙思邈写 千金方 ,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的医药学成果吐蕃元丹贡布写 四部医典 。

唐高宗时编修的 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古代建筑范文第4篇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第三课之《皇权的象征——故宫建筑群与天坛》。教材重点部分是鉴赏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品故宫,通过故宫建筑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方面的介绍,主要反映对皇权至上的体现,使学生从中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特征。课本上第二个内容天坛,放到课后拓展,要求学生通过课上学到的鉴赏古代建筑艺术的方法,进而鉴赏天坛。整个课堂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鉴赏的活动中来,形成了很好的课堂氛围,也使学生得到了鉴赏古代建筑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故宫的整体布局,重点了解建筑对封建皇权大一统思想的具体体现,进而认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学习能力,通过引导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课后用学到的鉴赏方法分析天坛祈年殿等建筑的礼制意义及其艺术成就。

3.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赏析、评价故宫建筑,激发学生热爱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进一步体会劳动创造艺术,艺术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故宫的整体规划、屋顶样式、木结构构造以及建筑装饰彩画雕刻等。

教学难点:古代建筑较多的专业术语

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创设→引导观察→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学法: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多媒体播放《故宫的记忆》

问题设计:同学们听过音乐后有什么感觉?故宫一共有多少间房子?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引出本课重点内容,即中国古代建筑代表作——故宫(板书)。

设计意图:音乐导入,调动气氛,引起学生兴趣。初步感知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宫是威严而充满神秘感的地方,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讲授新课

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其中尤以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延续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故宫是中国建筑的代表作品,它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1.故宫的布局。多媒体展示故宫全景图,学生结合全景图,阅读课本中与故宫有关的段落。

问题设计:故宫的总体布局有什么特征?这样布局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故宫布局的特征:中轴线布局,左右对称,主要建筑在中轴线上,“宫门深似海”,群组布局。故宫由于是皇宫,所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装饰也是这样,我们接着欣赏。

设计意图:设计学生看书自学的环节,可以充分利用书本,使学生对全景图上主要建筑的分布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将建筑物对号入座,通过对整个全景图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很快探究出皇权大于一切的思想。通过整体布局,以点带面,扩展到故宫建筑其他方面对皇权的体现。

2.故宫的屋顶样式。多媒体展示:介绍屋顶各部分专业术语,多媒体展示故宫三大殿的屋顶,让学生观察三大殿建筑的屋顶样式,分组讨论三种屋顶样式的不同和等级的体现。

教师总结:屋顶名称和等级区别。最高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等屋顶样式,以及其他民居屋顶样式。

3.故宫的结构。由“墙倒屋不塌”引出古建筑木结构体系: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壁承重能力的限制。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无数,但是部分旅游景点古建筑墙体稍有破损,重要原因就是建筑的木质框架结构(三维动画介绍斗拱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木结构的优缺点,学生分析得出木结构缺点:容易着火和容易腐烂。

4.彩画和雕塑。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的外貌颜色和室内装饰色彩,引导学生总结故宫的主要色彩,分析颜色体现出来的等级差别,引导学生分析彩画所体现的等级。

教师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的。从木材表面施加油漆作为防腐措施,发展到建筑彩画,形成俗话所说的“雕梁画栋”。因此宫殿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尤其明显。

鉴赏作品,更重要的是通过学到的鉴赏方法,能对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建筑作品进行鉴赏。

三、教后语

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吸引了很多中外游客,也因此导致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我们作为年轻的一代,在引以为傲的文物面前,应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遗产。

古代建筑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品;雕塑

中国经历五千年的发展和进步,在中国古代留下很多优良的传统和习惯,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中国古代雕塑的相关发现也是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了解和发现。但是由于我国在古代的发展过程中制作或者存在比较少的雕塑艺术品,所以无论是我们的国人还是国外的雕塑爱好者都对于中国古代雕塑没有多少了解。

1.雕塑的起源与发展

1.1西方古代雕塑的起源与发展

我们大家都知道西方的雕塑发展史源自于古希腊,在那个古老的国度生活的人们比较重视人体,他们将人们心目中的神塑造成为能够形象的表现出来的雕像。他们将民族中的神和英雄都形象化,将他们塑造为雕像以便让这些信奉神的人民能够纪念和瞻仰他们的肖像。比如我们比较熟知的外国雕塑:头掷铁饼者的雕像、大卫雕像以及思想者雕像等等,这些雕像都是我们能够在外国刊物和新闻中经常看到的非常出名的雕塑。

1.2中国古代雕塑的起源与发展

然而,由于我们中国人民的社会制度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以及文化差异等等这些因素的出现,使得我国古代的雕塑发展与古希腊有着很多差异。在我国古代生活的人民有着和国外人民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使得我国古代人民重视礼教、相信鬼神传说,他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尊崇孔孟之道,相信有神仙和妖怪的存在,所以他们在进行雕塑创作的时候,也主要是将创作原型定位在一些礼教的人物、礼教中的器材以及用于鬼神祭祀用的器材等等这些方面。与此同时,在进行下一代教育的时候也会将这些思想和文化教授给他们,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传统,并且源远流长到现在。

在我国古代的雕塑发展過程中,主要是以实用型的雕塑为主,比如:陶器、玉器以及青铜器的出现和发展。将这些雕塑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类别:第一类就是纯粹的工艺品雕塑;第二类就是关于建筑装饰的雕刻和雕像。我国古代雕塑的实用性不仅仅可以体现在一些装饰雕刻上,在明代的一些器皿艺术和宗教制造雕像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它的实用性。其中对于明代的很多器皿都是随葬物品,在这些随葬物品中主要是雕塑品,并且主要是动物的雕塑,比如: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墓中发现的随葬品主要是唐三彩的俑以及唐三彩的马以及闻名世界的兵马俑。前面说到的这些随葬物品实用性很强,它们并不属于纯粹的雕塑艺术品。

2.中国古代雕塑的特点或者比较不同于其他雕塑的性质

2.1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在我国古代的雕塑中,不仅仅是人物雕塑还是动物雕塑,或者是宗教制造的雕像以及建筑装饰的雕刻,这些雕塑都体现出了一定的装饰性。其中我们可以以云岗北魏朝代的露天坐佛雕塑为例来分析它的装饰性,这个佛像中存在的对称的坐姿以及形象化的佛像袈裟,这些细节都形象的表现出了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在我国的佛像雕塑中融合了很多的想象成分,这种想象既是以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为原型又有一种超出生活的神秘感,这样形成的装饰性就会有一种超脱的、非人间的神秘感觉。装饰性除了能够增强佛像雕塑的神秘感,还可以增强佛像雕塑的庄重和严肃,让佛像雕塑更加有气质。

2.2中国古代雕塑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需要很好的绘画技术和绘画技巧,它们都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所以中国古代雕塑能够很好的流传下来的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很好的绘画性。从中国古代的彩色陶瓷时代开始,中国雕塑和绘画就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了,它们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互相影响,相互补充。中国古代雕塑以及中国绘画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利用在雕塑上进行绘画、添彩,从而增强雕塑的形象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并且现在我国保存良好的很多雕塑大部分都是经过加彩的雕塑。但是由于受到西方雕塑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的很多雕塑已经不再进行加彩了,只有在民间的雕塑仍然继承着我国优良的加彩技术和加彩习惯。

2.3中国古代雕塑的还拥有意象性

在上面说到中国古代雕塑与绘画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和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中国雕塑的发展和进步,中国雕塑和绘画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从工艺美术的范围中独立出来。中国雕塑和绘画是工艺美术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两种装饰的手段和方法,所以中国古代雕塑才和绘画紧密的结合起来。但是随着世界艺术和中国雕塑的发展,中国雕塑开始重视意象性的表现,通俗来讲就是指能够真实地反映事物并且能够再次展现大自然的风采与魅力。在中国绘画史上我们可以总结出来,中国画是通过观察自然和各种环境以及人物等等这些事物,将观察的体会以及感觉总结出来,在经过一定程度的想象和发散思维,最后再经过某些程度的加工,最后形成中国画,所以中国画是与事实中的环境和事物有着一定的差距的,但是它确实是以现实事物作为原型进行创作的。中国古代雕塑的创作观念和创作思想与中国画的创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并且这种观念一直渗透在中国古代雕塑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可以通过秦始皇陵墓中的秦兵马俑来作为实例进行讲解,秦兵马俑雕塑的创作表现出了一定的真实性并且这种真实性在一定程度上是高于其他时代的雕塑的,但是这种真实性只是表现在秦兵马俑的头部部分,其他部位都是主要体现意象性的。

参考文献:

[1]唐进.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油画比较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龙红,王玲娟.论中国石窟艺术的设计意匠[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周东红.景观雕塑及其环境的艺术形态[D].合肥工业大学.2005(08).

上一篇: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下一篇:建筑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