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2024-05-11

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精选12篇)

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第1篇

一、现代小说的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互相渗透, 融为一体, 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每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 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因此, 设计现代小说的教学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四条原则:

第一, 要全面。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 应充分挖掘教材的各种因素, 体现三个维度的要求。既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 制定明确的语文知识、能力目标, 又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根据这个原则, 我们把《祝福》的教学目标定为: (一) 知识目标:1、准确地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体会小说中"我"的感情及作用。2、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 理解环境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二)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结构的能力, 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三) 德育目标:领悟先生冷峻的叙述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憎感情, 理解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四) 美育目标:通过分析祥林嫂这个人物, 理解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和艺术价值。

第二, 要科学。教学目标定位应恰到好处, 不偏不倚, 根植于文本, 不拔高、不牵强。《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 创作于1945年。当时, 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 冀中地区的广大军民在党的教育和领导下团结一心, 同仇敌忾, 奋起抗敌。随着抗日武装的不断发展壮大, 抗日根据地的广大群众纷纷拿起枪, 投身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中, 表现了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反映了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崇高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抗敌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根据《荷花淀》的这些特点, 我们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既要注重了解作者孙犁及其作品的基本特点, 又要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 培养学生品味作品清新质朴、秀雅隽永的语言风格;既要学习文章用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又要引导学生把握战火硝烟中的夫妻之情、家国之爱, 体悟人物身上纯美的人性和崇高的人格。

第三, 要灵活。也就是以生为本, 实事求是, 在教学中随机调整教学目标, 乃至让学生参与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的, 应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学习过程中实际需要的变化, 况且目前教育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学生个体之间差异悬殊, 教学目标不应“一刀切”。《边城》集中描写了湘西姑娘翠翠朦朦胧胧的爱情和由此而起的薄薄的凄凉。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去过湘西, 因而,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 一定要把"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作为重点, 进而依据人物对话来分析人物性格和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分析理解, 培养健康淳朴的思想情操。最终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 领略田园牧歌的情调, 体会作品中描绘的人情、人性之美。

第四, 要有层次。教学目标的设定,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个体差异, 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目标是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础的语文知识, 具有初步技能, 基本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中级目标是学生能较好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够独立阅读, 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 写作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高级目标则是学生能进一步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 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 能欣赏文学作品, 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 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二、现代小说的教学方法

〈一〉形象分析法

小说不是论说文, 它的主题思想不能直说。好的小说总是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的。因此, 鉴赏小说要重视人物形象。阿Q本来是个“上无片瓦, 下无寸土”住在土谷祠里的农民, 是典型的被侮辱与被迫害者。可是, 他与赵太爷一样卫护着封建意识形态, 对于一切不合封建礼教的, 他一概斥之为逆端。革命前, 阿Q认为革命是大逆不道, 是造反, 够杀头的罪, 一向深恶而痛绝之。畅想革命时, “我要什么就是什么, 我欢喜谁就是谁”, 可以为所欲为。我们可以想象, 假如阿Q式的“革命”成功了, 带给社会的不过是更为残酷的封建统治罢了, 因为阿Q本来就是封建统治意识形态自觉而坚决的卫护者。还可以说, 阿Q所创立的“精神胜利法”也是整个封建意识形态的集大成, 因为“精神胜利法”不仅是阿Q非人地位与精神扭曲的结果, 更是清政府封建王朝闭塞落后, 愚昧自诩, 外强中干的写照。

自觉接受并卫护封建统治意识的阿Q, 最后成了革命的殉葬品和反动阶级的替罪羊, 这就是阿Q这个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环境演示法

环境是小说人物存在的背景, 为小说提供时间和空间的氛围, 阅读时, 要注意作品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对主题的表现, 情节的发展, 人物的塑造起什么作用。祥林嫂是位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与中国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一样, 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 基本停留在生存的层次上。但是这样可怜的要求, 也被封建文化和冷漠的社会所拒绝。如同鲁迅所说, 是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祥林嫂不幸的人生中, 她周围的人是怎样的呢?

1、祥林嫂再嫁。婆婆为了小儿子的婚事, 心安理得地把祥林嫂卖掉。祥林嫂被婆家绑架捆走, 四叔四婶首先想到的是给自己家惹麻烦。小叔子为了自己的婚事, 和别的男人一起强按着嫂子的头拜堂。2、儿子被狼吃了。鲁镇的男人毫无同情心, 听了这悲惨的事, “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倒是“陪出许多眼泪来”, “叹息一番, 满足的走了”, 这是什么样的心理呢?分明是拿祥林嫂的伤心事当她们无聊生活中的调味罢了。当阿毛的故事不再新鲜时, 她们就“烦厌得头痛”了。3、祥林嫂头上的疤。阿毛的故事镇里人味同嚼蜡了, 从柳妈处又传出新的故事来。于是鲁镇的人们“发生了新趣味”, 祥林嫂头上的疤又成了他们生活的调剂。祥林嫂说阿毛故事时, 还希望鲁镇人的善良, 现在她已经绝望了, “所以总是瞪着眼睛, 不说一句话, 后来连头也不回了”。4、祥林嫂的死。鲁四老爷的诅骂:“不早不迟, 偏偏要在这时候, ——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对死人也不宽容。家里的短工很“淡然”:“穷死”的有什么好奇的。“我开始有些“惊惶”, 随着就觉得要来的事, 已经过去”, “心地已经渐渐轻松”。“活得有趣”的众人, “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 现在总算被无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大家欢欢喜喜地过年。

〈三〉情节探究法

小说往往以情节取胜, 作家就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在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中刻画性格的, 可以说, 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历史。因此在现代小说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分析探究故事情节, 教会学生如何去探究蕴含在情节里的思想。如《祝福》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祥林嫂捐门槛。祥林嫂捐门槛表现出她什么性格?若单独地看, 我们就会轻易地说:这表现她的迷信, 因为她信了柳妈的话, 为免受地狱之苦, 捐门槛做替身。而当我们联系到下文, 祥林嫂捐了门槛后, “神气很舒畅, 眼光也分外有神”, 祭祖时节, “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的情节, 我们就可以得出, 祥林嫂捐门槛, 不仅是她迷信的反映, 更是她与命运抗争的举动, 表现出她反抗的性格。

〈四〉语言品析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化小说教学研究 第2篇

“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版块,但据笔者的调查,这一文体的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太理想。尤其是小说文体中较为特殊的“诗化小说”的教学,甚至可以说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或认知的误区。因此,针对这种现状,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了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所在。

一、何谓“诗化小说”

“诗化小说”是小说文体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兼有诗、散文与小说的特征,可以看作是对既有文体观念的一种冲决与突破。一般而言,“诗化小说”具有以下几个共性。1.小说重意境、氛围的营造,抒情性强,而轻情节与人物。2.小说结构较为松散,常随生活的流动而浑然成篇,无刻意雕琢之痕迹。3.小说的语言极凝练、简省,且富有诗意。中国现代“诗化小说”的源起大致可以从废名算起,其笔下的《竹林的故事》就充满了田园诗般的优美、静穆与感伤,在这篇以“意境”见长的小说里,作者揉合他了对故土的回忆、对美的爱怜、对善的同情,对命运的哀伤与无奈,读来清丽哀婉。废名之后,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受戒》《大淖记事》,孙犁的《荷花淀》,铁凝的《哦,香雪》,何立伟的《白色鸟》等都称得上是“诗化小说”中的名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诗化小说”的讲授显然不能按照传统小说的路径进行。传统小说通常由人物、情节、环境等要素构成,注重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塑造,讲究情节的跌宕起伏,以故事性见长。而“诗化小说”走的是淡化人物、淡化故事的路子,它更为关注的是小说语言的诗性及意境与氛围的营造,力图达到一种整体性的抒情效果。由于二者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因为某些教师的把握不当,对此类文体的讲述出现了一些偏差及问题。

二、“诗化小说”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根据笔者的调查和了解,“诗化小说”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乡镇中学)大都依然走着传统、老旧的路子。下面我以两个教学实例为例进行说明。其一,《边城》的教学设计。某乡村中学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中提出了三个要求:1.理顺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2.勾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挖掘人物心理。3.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教师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分析上,而对《边城》中浓郁的民情风俗、独特的语言艺术则是轻描淡写的一语带过。如此一来,小说中极具湘西边地风情的艺术氛围被大大地冲淡、弱化了,而沈从文先生试图通过这种氛围来营造的那个桃花源般的理想世界,来讴歌的那种“健康、优美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都因为教学重点的偏移导致了学生对其一知半解。事实上,教学《边城》这样经典的“诗化小说”,必须将人物的分析与理解放置在小说的氛围和意境中去把握。翠翠的纯真,祖父的善良,天宝、傩送兄弟的骨肉深情,湘西边地每一缕让人感到温暖的人性之光,实际上都来源于这片未被城市文明污染的纯净土地。一旦脱离了湘西大地的依托,单纯地去讨论人物及性格,人物的立体性,小说整体的抒情气氛也就不可避免地大打折扣。所以,施教者至少应该明白,沈从文先生刻意赞美的其实不仅仅是翠翠、祖父等几个具体的人,而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博大仁爱的灵魂,他们才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主人公,是人性之善的守护者。同样,通过对湘西边地淳朴、优美的人文环境的书写,教师也必须让学生明白,作者的用意不仅仅是出于对家乡一往情深的赞美,更是他用以抵抗城市文明病的一块盾牌,同时还寄托着他对城市文明逼迫下乡村文明日益凋敝的忧虑与哀伤。与《边城》类似的还有《白色鸟》,此文在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等中学语文课本里均有收入。下面,笔者谈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案例。(以下为课堂节录):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体裁是?生:小说。师:那我们学小说需要学习什么?生:学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吧。师:对,可是小说有它自己的特点,知道吗?生:三大要素。师:能详细点吗?生:有故事情节、环境描写、故事的人物。师:知道有哪些人?生:两个小伙伴。师:知道是什么事情吗?生:开斗争会了。师:开斗争会是怎么回事?生:就是打仗。(众笑)师:啊?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啊。生:老师,我知道,文革时期开斗争会就是把人拿来斗争。师:那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啊?生:批斗好人。师:对了,就是批判阶级斗争。

不难看出,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按照的是传统小说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偏重对人物、事件的分析,并把文章主题概括为“对阶级斗争的”批判。严格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误导。首先,整篇小说虽然刻划了一黑一白两个儿童,但实际上除了彼此间天真童稚的对话,并没有传统小说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作者的着力点显然也并非要在本篇小说中构筑一个精彩的故事。其次,文末虽然提到了“斗争会”,影射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但从小说整体来看,时代只是整篇小说的一道布景。这道布景的目的不是将小说的主题推向阶级斗争,恰恰是为了反证在阶级斗争如火如荼的年代里,仍然有美好的生活、美好的童真,有人性中的纯然与温暖。所以,在此堂课程的教学中,作者用力最勤、用意最深的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描绘,对美好环境中快乐、自由人性的赞美反而被忽略和遗忘了。这不得不说是非常失败的,而这种失败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此类小说文体知识的匮乏。

三、“诗化小说”的教学策略及建议

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解决。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将学习教育常态化。中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把“诗化小说”当成传统小说来进行讲授,关键原因就是中学语文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乡镇语文教师专业知识欠缺,理论功底薄弱所造成的。以笔者所在的贵州地区为例,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中学语文教师大多是中专或大专毕业,专业素养和城市中学本科或研究生毕业的教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地处偏远,此类教师接受教育培训,提升理论素养的的机会又十分有限,因此,用陈旧的理论知识教学也就成为了一种普遍化现象。针对此问题,我认为各级教育部门,尤其是县乡教育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利用各种机会(例如寒暑假的“国培”、“送教下乡”)将教师送出去接受新鲜知识,提高他们自身的专?I素养。此外,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购买一些对教学有帮助的研究性书籍(譬如关于“诗化小说”的研究著作),或聘请名师、专家定期到学校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讲座,将理论学习常态化,或不定期举行教师教学比赛等等。总之,要想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让其进行不间断的充电学习,并将各种培训机制化、常态化。

第二、抓住文本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虽然选取了相当篇目的“诗化小说”,但对此类小说并没有专门指出其特点,也没有给予任何相关的提示。基于此,一些理论素养稍微欠缺,对此类文体不太了解的教师就只能按照传统保守的小说教学模式进行操作。事实上,“诗化小说”并不注重人物与故事情节的塑造与编排,反而在小说语言与意境方面用力最勤。像《白色鸟》《受戒》《边城》,都是语言与意境皆美的典范之作。如果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案时能抓住小说语言、意境、氛围等要素来诠释小说,就更贴近它的艺术特征,学生的理解自然也会更到位。

第三,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如果学生的阅读面广,语文素养较高,教学起来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些课外阅读作业,如废名、铁凝、汪曾祺、沈从文等名家的小说,并给予适当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小说语言的表达、结构的安排、意境的营造等要素,并思考这些作品与传统小说存在哪些差异。通过课外的阅读准备,学生虽然不可能完全了解此类小说的奥妙,但至少会形成一些感性的认识,察觉到“诗化小说”的某些独异性,而这对于课堂教学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浅谈中学语文中的小说教学 第3篇

一、从小说三要素入手进行分析。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结构特点。情节和结构是表现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小说创作中,作者的重要任务是塑造典型人物。因此,小说教学应重视分析故事情节。例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板书课题后,由学生补充介绍了选文前段的内容,然后说:“有朋自远方来,——”学生齐接:“不亦乐乎!”然后老师把“乐”字写在了黑板上,并用箭头指向课题的“打”字。“为什么由乐而打呢?”学生有疑问,便产生了阅读课文的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出了故事的情节,把握了事件发展的脉络。这样从分析情节入手,学生易于把握小说中人物性格特征,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

2.引导学生分析主要人物性格。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人物形象的塑造大多借助各种具体描写。小说教学必须通过对具体描写的把握来分析人物性格。首先是要抓住人物描写。人物描写直接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通过分析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看出作者刻画的人物性格来。

3.小说教学要紧扣环境描写。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环境描写分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常常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作用。社会环境的描写,往往又揭示出作品的深刻内涵。比如《药》通过康大叔的嘴转述出夏瑜的话:“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这样就明确地交代了作品所要反映的时代背景,刻画了夏瑜这个人物的阶级属性和基本性格。

二、充分利用语言的启发引导作用。在小说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生动、亲切、感人的语言描述意趣横生的同小说内容紧密相关的人、事、景、物,以情动情,引起共鸣。优美的语言伴随着丰厚的感情,精湛的思想流入学生的心田,给学生创造了追求美的条件。

三、借助于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进行审美。演示逼真的和小说细节密切相关的动作,创设审美情境,也不失为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

四、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阅读小说,要充分调动形象思维。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实现的,读者必须借助文字通过想象才能获得全部的完整的形象,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开拓思路,发展情感。经过想象、深思,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内心体验。

五、多方面而有机地揭示小说的情感和思想意蕴。1.抓住小说精彩的细节描写来进行理解体验。2.横向比较教学。3.注意小说的铺垫。

六、让学生做适量的小小说写作练习以丰富体验。小小说的写作能使学生充分发挥独特的想象力,如果我们能热情肯定合理的个性化情节设计,倡导表达自由、健康、乐观的主题,一定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同时也就可以增强学生对小说的情感体验,更好地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小说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因此小说教学必须重在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让学生在这个艺术美的世界里可以任意驰骋,从而在心智诸方面均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第4篇

一、封建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者的孤独感和悲剧性

第一类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 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一心想求得功名, 充满旧式文人的酸腐气味, 作者对他们既有批判, 也有同情。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知识分子:

孔乙己是作为第一代悲剧性的知识分子的身份出现的。他读了大半辈子《四书》《五经》, 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只养成了迂腐穷酸和好吃懒做的习气, 对科举功名如宗教般虔诚, 孜孜以求, 苦心经营却除了“之乎者也”和知道“茴”字有四种写法外, 一无所长。上不能金榜题名, 下不能养家度日, 但又自视清高, 鄙夷“短衣帮”, 但终究无法用“满口的之乎者也”和“窃书不算偷”的狡辩解决生计, 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落、潦倒, 以致被残酷折磨后死去。鲁迅对孔乙己是批判的, 充满着嘲讽。然而并不止于此, 更多地则是表现孔乙己作为一悲剧人物的社会特征。孔乙己有其善良、淳厚的一面, 尽管自己贫穷潦倒但还乐意把茴香豆分给孩子吃, 而且教“我”识字, 最能体现他道德素质的一点就在于他“从不欠账”。他固然穷酸迂腐, 然而其善良、淳朴的一面又让人怜爱, 正是这样一个让人同情的没落读书人形象, 却被社会所压迫、折磨而毁灭了。无情的大手一把就捏碎了孔乙己的脖子, 人们由怜悯转入悲伤, 转入愤怒, 转入深思和反省, 这个社会精英层中的一员被毁灭, 便形成了震撼人心的悲剧。我们在对这一悲剧性形象的认识、反思中, 更进一步地认识到了科举制度和社会恶势力的罪恶, 孔乙己的悲剧成为一代人的悲剧, 孔乙己也成为没落时代落伍者的悲剧典型。

总之, 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 他生活在一个麻木而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孔乙己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这样冰冷的人群中, 连一声微弱的抗议也没有, 多么悲惨, 多么孤独啊!

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的孤独感和悲剧性

第二类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 如《肥皂》中的四铭等。他的灵魂已经完全腐朽, 表面上道貌岸然, 实际上满肚子男盗女娼, 或是封建道德的卫道士、假道学, 或是不学无术的文人垃圾、文人败类。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 没有同情。

《肥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讽刺小说之一, 鲁迅把这一群“卫道”之徒的丑态揭露得含蓄而深刻。四铭一面高嚷着:“学生也没有道德, 社会也没有道德, 再不想点法子来挽救, 中国这才真个要亡了”, 而另一方面却“不是骂十八九的女学生, 就称赞十八九岁的女讨饭, 都不是什么好心思”。当他人沦为悲惨的乞丐时, 四铭不同情受难者或谴责社会, 而是和那两个议论去买肥皂给“女讨饭”洗澡的光棍一样, 在她的痛苦中寻找自己情欲的满足。

三、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的孤独感和悲剧性

第三类是封建制度的破坏者和反抗者, 如《伤逝》是一篇具有非凡思想深度的爱情小说。在这篇小说中, 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形象。涓生和子君都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具有某种程度的民主思想的知识青年。他们互相认识后, 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 大胆地追求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并且不顾强大的封建势力和世俗偏见, 勇敢地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篱, 走到了一起。但是, 他们在一起生活没有多久, 彼此间的冷漠就代替了热恋。她对自由的追求, 对爱情的忠贞, 尽管周围的人对他讥笑, 她却是大无畏的。这些说明他们的思想有着共同的基础。对这些, 鲁迅都是赞扬的。鲁迅对子君和涓生思想性格上的弱点和缺点, 批评也是很明显的。

综上所述,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是深受封建礼教压迫和毒害的另类社会群体, 他们又是整个社会改革的思想启蒙主体, 只有彻底改造世界观, 投身于社会斗争的广阔天地, 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而推翻封建制度。其实, 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方式是通过思想和精神的革命改造国民性。自然, 在作者笔下, 典型的人物无不烙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印记, 而成为时代的牺牲品, 人生悲剧成为社会悲剧, 成为民族悲剧。

摘要: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作品在中国20世纪的文学史上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人物塑造上, 还是在主题发掘的深广度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因为鲁迅所提供的精神文化资源是十分丰厚的, 需要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掘、理解和诠释, 其中以知识分子为素材的小说更是让人叫绝, 回味无穷, 让人们看到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形。

关键词:鲁迅小说,知识分子,孤独感,悲剧性

参考文献

[1]王晓明.鲁迅自剖小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4.

[2]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3]张梦阳.悟性与奴性——鲁迅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国民性”[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第5篇

张鲜梅1 龚清平2

(单位:湖北省沙洋县马良中学 邮编:448261)

摘要: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设计是源点、起点,更是发散点、生成点,而开放性问题设计是生成学生思维力、创新力、表达力等的聚核点,“留白”、“整合”、“发散”等问题则是开放性问题有效的着力点,为此,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要善于发掘文本潜在的教学价值、教育价值、思维价值,在开放问题设计中引发乃至生成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留白;整合;发散

生成性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设计是个不可忽略的核心。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可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生成学生创新能力。而设计有效的开放式教学问题,则是生成训练学生思维力和创新力的生态场,下面我就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鲁迅先生小说为例浅谈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着力点。

在“留白”问题中串烧

留白,不是空白,而是绘画创作中的一种艺术手段,给人以艺术想象的空间。同样教学也是艺术的一种样式,绘画和教学有着相通之处。因此,我们可用“留白”艺术设计主问题,诱发学生持续性地思考、深度地探究,在“知白守黑”、“虚实相生”中生成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

阅读鲁迅先生小说,我们会清晰可见它有一个共性,在看似矛盾的地方暗示作品的主题,像《社戏》中的“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孔乙己》中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等等。这一个个矛盾的对话体,恰是我们设计“留白”问题,引发学生争辩的焦点,设置生成开放式教学的着力点。

因此,在教学鲁迅先生小说时,不妨以此矛盾现象设计教学。像教授《孔乙己》,我在学生初读完课文后,我问:全文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余韵无穷的是哪段文字?学生很快便找到了最后一段。此问看似简单、浅显毫无开放性可言,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开放式教学旋即展开。于是追问:为什么“我”会认为孔乙己“的确”死了?学生在孔乙己外貌、语言、行为、生活境遇等描写中找到了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内因;短衣帮、掌柜、丁举人等人的“笑”声窥现了孔乙己“的确死了”的外因。最后审问:孔乙己的“死”,仅仅是想呈现当时社会人的万象吗?今天的我们从孔乙己的故事中感悟到什么?这样的串问,学生悟出“死”的内涵外延:废封建科举制度刻不容缓、唤醒民众思想觉悟刻不容缓、社会变革刻 1 不容缓。感悟到:唤醒人性的良知、点播善良关爱,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一技之长是立生、立命治本等等。

如此,“一字吐蕊”的开放式留白问题,营造出了一个有张力的思维和情感磁场,引发地不仅仅是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学生启发性思维能力养成,更是学生对人性的认识、社会良知的认识。

在“整合”问题中聚焦

阅读教学,发问浅显、频繁往往冲击学生思维,如能设计整合性的主问题,层层推进,如解盘丝,使得学生自主阅读、习得围绕文体特点自主设计问题探究,定会有利于在探究合作中生成思维力。

为此,教《社戏》时,紧扣小说文本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我在学生初读课文前便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全文最具人性味的情节是什么?请说说你的理解。经过学生自主阅读人情味的情节,便概括出:全村小朋友放下手中的活计,陪我钓虾放牛;双喜,献计得船出航看戏;阿发,摘自家豆众人吃豆;六一公公,得豆意图不怪反送豆;母亲,桥脚望我归来。而在解说“为什么是最具人情味的情节”环节中,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解读便脱颖而出。紧接着追问:请用下面句式说一句话:从 人物身上,我发现了 美好。学生对话感悟到诸多美好,如“人性的美好、童真的美好、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美好、民风古朴的美好”。

两次设问学生自主合作,淡化了情节分析、人物理解等要素的学习,但恰恰是在整合两者中聚焦了看似矛盾的话语:“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为理解文章的主旨做了伏笔,为孕育学生整合思维奠基。

在“发散”问题中碰撞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时代赋予我们的教育责任。在“发散”问题中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能促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为学生创新力蓄力。

像分析《故乡》里的“中年闰土”形象,基于他的语言、外貌、神态、动作等品析后,抛出鲁迅先生对其现状的评价语“哀其不幸”,可以说满是同情,但是“哀其不幸”,仅仅是对其生活的同情吗?如不是,你还能结合相关词句谈谈自己的见解吗?

经过交流,学生从中年闰土表象,感悟到了“哀其不幸”的内涵:中年闰土蒙昧的农民思想,未能意识到生活辛苦的根源,以致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的神灵身上,未曾想到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鲁迅先生创作的多元意图,一是希望以此人物形象的塑造唤醒当时千万如中年闰土的农民起来抗争,二是希望新时代的宏儿、水生,乃至我们要用知识武装自己,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力争自己的幸福未来。

如此“发散”问题,学生意识到人物的解读,要从表象看到事物本质,从历史勾联现实,从个体研读群体特征,实现立体分析人物、多元感悟人物,升华人物品析的语言价值、技能价值、思想价值。

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第6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古典小说;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识别码】A

传统的古典小说教学只单纯地侧重小说的故事情节、小说三要素、人物性格特征和主题思想的分析,大多是教师按照教案机械地梳理情节、解读文本,经典作品的文学意蕴和文化价值被严重忽视。而且从教学方法方面来看,基本上是“注入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发挥。本文探讨的古典小说教学方法将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切入文本,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深入挖掘经典作品的文学魅力和文化价值。

一、教师创造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的主要

氛围

小说,作为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形式,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环境则是小说的依托,是人物和情节发展的基础。古典小说都是以古代的时代背景为基础而建构的,而今学习的主人却是来自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中的学生,其间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距离与隔阂。而要让学生抛开自己的世界穿越到另一个久远的时代,切身体验当时的各种场景,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合适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小说中的主要氛围。教师可以借助音乐、图像、影片等各种现代资源创设小说情境,可以抓住导入环节进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一开始就“入文”,从当代瞬间穿越到古代,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时地创造恰当的情境,调动课堂气氛,帮助学生领悟古典小说特有的韵味,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播放歌曲《好汉歌》,或者教师自己深情演唱,这更能提升学生们的激情。这种导入为整个课堂奠定了小说所传达出的感情基调,设置了小说情境,使学生情绪澎湃高涨,让他们感受英勇、仗义的情怀,激发学习的动力,为接下来整篇文章的学习作铺垫。

二、善于引导学生与小说中人物角色互换

小说塑造形象的间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把自己当成小说中的人,设想自己处于人物处境时会有怎样的想法和行动,做到心灵交换,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人物、理解文本。如《范进中举》的学习,对于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生,他们大都有着美好的童年和一帆风顺的成长经历,是不可能真正感受到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的;作为现代社会的旁观者,他们更难真正体会到封建没落社会中人的挣扎、痛苦的内心。作者塑造的范进形象,是当时特有的产物,而要几百年之后完全不同时代的学生以第三者的角度通过文本去了解他、认识他,这恐怕很难真正了解这个特殊的范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转换自己的角色,让学生像孙大圣一样来个“变身”,把自己当成封建社会的范进。虽然学生们都没经过科举考试,没有那种特殊的经历,但是对于一般的考试、升学考试等并不陌生。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考试经历,回忆自己考试考好与没考好后家长、亲戚、朋友们的态度和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再想象自己如果是和范进一样经历的是决定命运的考试,那时会是怎样的情景。比如设想自己高考多次失利后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外人的态度会是怎样,自己的内心又会是怎样的感受。自己高考中榜了,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那时自己心情又会是怎样,会有什么反应,亲朋好友又会是怎么对待你等等。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再把自己当成范进,设身处地地去想象他的遭遇,揣度他的内心,与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范进内心的苦,感受到一些亲人的冷酷和社会的无情;才能真正体验到文本所描述的中举前丈人和社会对其嘲讽的言行举止的那种内心的刺痛感;也才能理解范进的行为,想象得出范进中举后狂喜的程度。其实狂喜致癫这不是描述范进行为的可笑,而是对于当时社会的强烈讽刺和谴责,是社会的悲哀。这种角色互换更能感受到范进的辛酸之苦和科举制度的危害之大,是教学的有效方法。

三、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与现实的交集

众所周知,小说都是虚构的。但它又不完全是虚构,它所展现的内容并非不存在,它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作者在现实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因此,学习古典小说时要立足现实,把握虚构。所谓立足现实,把握虚构,就是要通过文章透视现实,在理解文章虚构的基础上去审视现实;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与现实的交集,读出对现实有益的东西。如《西游记》虽然虚构意味很重,描写的是神妖的生活,充满各种神奇妙想的魔幻色彩,但作者也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他并非经历过那种超乎想象的神奇世界,他的创作也不过是现实和想象的结合,作品中塑造的生活和人物在现实社会中也是有其影子的。对于大闹天宫、叛逆反抗、不受束缚的孙悟空不正和现实社会中那些不受封建束缚、敢于反抗、追求自由生活的人雷同吗?而作者当时身处的社会不正是腐朽衰败的封建社会吗?而作品所体现的对自我价值和人性美的追求正是作者对现实不满而产生的憧憬与向往,是作者的思想和追求的体现。而我们学习《西游记》并不只是感受作者创造的那种天马行空的氛围,见识作者的想象、虚构水平,而是要在了解表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和意蕴,在虚构的基础上把握现实,透视现实,追求其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郑钰娜.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2013(5).

[2]张振强.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之我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3(8).

[3]杨厚培.谈谈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5).

作者简介:马东峰,男,1980年生,满族,吉林伊通人,博士学位,延边大学师范学院,讲师。

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第7篇

千古文人侠客梦。武侠小说多以侠客和义士为主人公, 描写他们身怀绝技、见义勇为和叛逆造反行为, 滥觞于司马迁的《史记·游侠列传》, 至唐传奇掀起了第一次浪潮, 并且影响到后世的武侠小说及元明清戏曲传奇, 随后在晚清, 《三侠五义》崭露头角后, 各种武侠小说成批出现, 戏曲舞台也竞相搬演。进入20世纪后, 在兵荒马乱的中国, 武侠小说非但不曾消亡, 更是形成了狂潮, 长篇武侠技击小说数以千计, 戏剧和电影争相改演。上世纪50年代, 港台掀起新派武侠小说的浪潮, 迄今未衰, 名家迭出, 许多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连续剧。到80年代, 新派武侠小说浪潮涌进大陆, 带动了中国整个武侠文学的发展。

纵观武侠小说的发展脉络, 我们可以发现它历时久远, 虽然◎在正统文人眼中一直被视为“小◎道”, 不登大雅之堂, 遭到了众多◎批判, 但无可否认, 它受到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千余年来, 武侠小◎说对大众及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现今的中学校园, 中学生所◎接触的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港台新派武侠小说作品, 以◎金庸作品为典型代表。它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形式, 因其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紧张刺激, 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娱乐性和消遣性, 故而◎◎深受中学生的喜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于此, 不仅在课间以谈论金庸为时尚, 甚至上课期间◎也照看不误, 引起很多教师和家◎长的担忧, 有的教师干脆采取没◎收书籍等措施强行抑制学生阅读◎◎这种作品。然而屡禁不止, 收效甚◎微。这一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思◎考:阅读武侠小说就一定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吗?我看未必。◎在这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 中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资◎源, 如书刊、报纸、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 所以“禁”是“禁不住”的。◎大禹的父亲鲧治水多年却未成◎功, 究其原因在于采用了“堵”的◎◎办法, 大禹吸取了父亲的经验教◎训, 采取了“导”的办法, 最终完成治水的任务, 拯救了天下苍生。我们作为教师, 更应该明白这一道理, 深入思考一下武侠小说的利弊, 把武侠小说的阅读和学生的语文学习联系起来, 引导他们走向人生正途。

二、武侠小说的阅读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武侠小说从诞生至今, 历经千余载而不曾消亡, 始终深受喜爱, 这说明它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认为, 在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方面, 它并非一无是处, 应该从多角度观照。金庸作品作为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 雅俗共赏, 拥有最多的读者, 具有典型意义, 所以笔者重点探讨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

金庸武侠小说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语文学习过程中, 要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笔者认为阅读金庸武侠小说与这一指导原则并不矛盾。

金庸的武侠小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首先, “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的爱国爱民情怀。金庸讲述的故事多是发生在乱世,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深沉的忧患意识、爱国情怀和“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担当精神。在金庸的每一部作品中, 都塑造了这样的侠客, 尤其以《天龙八部》中的乔峰、《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的郭靖最为典型, 一个甘愿以己身之死来换宋辽两国的和平安定, 一个苦守襄阳几十载最终城破人亡, 他们虽只是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 但与我们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史可法传承了同样的民族精神, 令人奋进, 催人泪下。选择这样的作品让中学生阅读, 何尝不能激起他们心中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 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亲情、友情和爱情。金庸的作品, “情”字一以贯之。无论是《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和谢逊的父子情深, 还是《天龙八部》中乔峰、虚竹和段誉三个结义兄弟的生死与共, 读来都让人神往不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爱情。金庸对爱情的描写, 尤为动人:《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和黄蓉一生携手, 《神雕侠侣》中杨过和小龙女生死相随, 等等。很多人觉得中学生的年龄还小, 要把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 “爱情”应该成为“禁区”。但是笔者觉得我们大可以不必谈“爱”色变, 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 正在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包括爱情观。《红楼梦》被公认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 并且成为新课标指定的阅读书目, 其中最感人的便是缠绵悱恻的宝黛之爱。所以我们不必避讳武侠文学中关于爱情的描写, 相反应该加以正确引导。再次, 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人生经历。在武侠小说中, 那些侠客并非天赋超凡, 他们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 相反要经历比平常人更多的磨难, 才能最终成就一生伟业, 正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部武侠小说, 同样是一部励志小说, 讲述个人奋斗拼搏的成长史。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他天资鲁钝, 但从不气馁, 而是谦虚好学, 最终练得绝世武功, 更兼为国为民, 终成一8代大侠。在阅读武侠小说的时候, 8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8一点, 激励他们努力学习, 获得奋88斗的动力。另外, 金庸武侠小说中8还有很多人文精神可以挖掘, 如8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侠义、诚信、善88良、爱好和平、追求自由等等, 在8此就不作赘述。笔者相信, 只要正8确引导, 学生一定可以从中获得8丰富的精神食粮, 培养高尚的道88德情操。这不正与我们语文的教8育目标暗合吗?8

金庸武侠小说有益于扩充学8生的语文知识, 了解传统文化, 提88高写作能力。在金庸的武侠作品8中, 处处可见传统文化的蕴藉, 正8如严家炎所说:“金庸武侠小说寓8文化于技击, 借武技较量写出中88华文化的内在精神, 又借传统文8化学理念来阐释武功修养乃至人8生哲理, 做到互为启发, 相得益88彰。这里涉及儒、释、道、墨、诸子8百家, 涉及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众8多的文史科技典籍, 涉及传统文8学艺术的各个门类, 如诗、词、曲、88赋、绘画、音乐、雕塑、书法、棋艺8等等。作者调动自己在这些方面8的深广学养, 使武侠小说上升到8一个很高的文化层次。” (1) 很多学88生对枯燥的中国哲学等缺乏兴8趣, 正好可以借此来了解并传承8优秀的传统文化, 扩充自己的知88识, 开阔自己的视野。另外, 金庸8武侠小说还运用了很多写作技8巧。如“在保持中国传统章回体小8说基础上, 广泛吸收了欧化的表88现技法, 采取电影蒙太奇手法, 推8理小说形式”。 (2) 这都是值得我们8借鉴的。而且很多作品文笔优美, 88如对江南风景的描写, 单列出来8就是一篇优秀的散文。8

无可否认, 金庸的武侠小说8作为通俗文学的一种, 自有其弊88病, 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8一些消极影响。8

金庸的武侠小说最初是以报8刊连载的形式出现在公众视野的, 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 所以不可避免地要迎合读者娱乐、消遣的目的, “把刺激性、游戏性作为审美快感的主要来源”。 (3) 这就影响了金庸作品的文学性, 它过于注重情节而忽视人物形象的塑造, 思想内容也稍嫌单薄。而且部分中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比较局限, 容易迷恋其中的打斗描写。华罗庚先生曾这样评价:“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 (4) 既然是童话, 就要分清书中的世界和现实的关系, 作品是现实人生的一种观照, 但并不等同, 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 以防中学生沉迷于武侠世界而无法自拔。

综上所述, 可见武侠文学的阅读对中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既有积极因素, 又有消极因素。只要教师善于引导, 定能使学生受到积极因素的影响, 摒弃消极因素, 既有助于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又可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 处处留心皆学问, 教师若能正确引导, 处理得当,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样能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注释

1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2 王海林《中国武侠小说史略》, 北岳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82页。

3 李存《论金庸武侠小说探索的局限性》, 《阅读与写作》2007.8。

中学小说作品的有效教学策略 第8篇

事实上, 小说教学理应遵循文学作品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小说阅读的自身规律, 否则, 那些经典的作品会在教师的“精细”切割和分条缕析中变得缺乏美感, 甚至索然无味。怎样才能算是中学小说教学的有效策略, 这是值得广大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

一、备课环节:精准地解读文本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与文本 (作者) 之间的多重对话。但所有对话之先是教师独立地解读文本, 真诚地与文本对话。小说作品因其往往把思想隐藏在形象深处而富有含蓄之美、隽永之味, 教师作为“对话中的首席”, 在先期阅读时要静下心来, 真诚地用陌生的眼光面对文本, 调动自己的感知力, 细细地、老老实实地阅读原文, 和文本作者对话, 和自己对话。此时, 教师要把教参和网络评论文字统统丢开, 力求读出新鲜, 读出文本“美”, 读出个性, 不能一味地重复他人言说而没有自己的思考, 这样必然会丧失自我话语权。例如, 教师在准备苏教版《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一课时, 在独立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要着重读出两点心得:一是文末作者让门房比尔格勒出场会产生多种效果, 如提供一个见证人, 即比尔格勒是“我”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表明从小的到老的一个都逃不了;突出命运捉弄人的意味, 是人生戏剧性的强化与凸显;前伏后应, 联系前文多处写到“烟草”味, 更觉作者文思缜密。二是小说除了揭示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之外, 也反映战争的惨无人道与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此外, 教师在这一环节要能够领会到作者另外的创作意图, 感受战争对文明的彻底摧残, 即在文章第6~14段中反复出现对学校走廊等的艺术布置的描写, 作者有意无意地让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巨大对比, 突出学绘画的永远失去双手的场景……有了以上解读, 教师走进教室的自信心必然会大大增强。

当然, 独立研读文本之后, 教师也要关注其他研究者对文本的精到解读及有关名师对该课文的教学设计, 从而丰富或修正自己的某些认识。例如, 教师在讲授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 始终都离不开这三个问题, 即为什么作者在开头部分花大量笔墨描写人们观看刑台;为什么作者会在文末写“观众也都被感动了”, 看客们的心态真的发生变化了吗?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如何分析上述问题, 尤其是第三个问题。教师可以参考其他教师所写的文章, 如《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细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张克中) , 细细品味, 对这些问题形成科学且有深度的认识。

二、课堂环节:突出“体验”, 凸显“细节”, 找准教学“突破口”

1.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在心理学中, 体验作为重要概念, 通常表示人们在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认知顿悟、反省内化等心理活动[1]。体验理论认为, “阅读就是体验”, 阅读一部艺术作品, 就是体验作家曾经体验过的世界与生活。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 应当成为小说教学的基础;没有生活体验作支撑, 小说教学也就丧失了真正的体味和感悟。例如, 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盼于勒”展开讨论。教师可以询问“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 当学生踊跃发言后, 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评价, 进一步启发学生继续挖掘文中的哪些细节还充分体现这种急切盼望的心情, 并让同学们认真地阅读原文。当学生发现是“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喂!菲利普!’”这一句时,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 从“他们并没看到于勒本人, 这只是脑海中出现的幻觉, 而人只有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出发, 指导学生深入品读作品。

对于小说中“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一语, 教师可以借助“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 何以要反复?‘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我的亲叔叔’强调了什么?”这样一些追问, 让同学立足自身体验来感受与玩味。此外, 在分析作品人物形象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看看在小说人物身上, 能不能寻找到自己的影子。如林黛玉的敏感多愁、别里科夫的装进种种套子、翠翠的天真善良……让学生从体验与思考中获得真切的体悟和情感的熏陶。

2.关注“情节”, 更要凸显“细节”

阿·托尔斯泰在《什么是小说》中说:“一个适宜的情节能把所有的杂乱无章的思想、观察和知识组织起来。”确实, 小说以故事情节为外在形式, 生动的人物、深刻的思想必须通过故事情节来表现, 必然随着情节的发展得到深化, 实现主题的升华。从阅读习惯来说, 读者在阅读小说时, 通常会先看故事情节。因此, 小说教学要重视情节教学。例如, 教师在蒲松龄《狼》的教读中, 可以把读通故事情节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 让学生先从“屠户”的角度理解课文脉络, 再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脉络。此外, 教师也可以考虑从叙议结合的角度来理解课文。

舒乙先生曾说过, 编故事易, 编细节难。小说大师对人性伟大而深刻的体察无一不是凭借独特的细节而熠熠生辉。逼真的细节犹如一树藏于绿叶间的果子, 令人赏心悦目, 而又属于同一棵树。例如, 《祝福》中祥林嫂反复唠叨的“我真傻, 真的”, 《药》中夏瑜一再强调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反复地说“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等, 这些灵魂性的言语细节, 虽寥寥数字, 却能够引领读者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 破译其思想深处的密码。因此, 小说教学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师生对细节的品评。例如, 教师在教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要切实抓住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怎样表现伽西莫多见到克洛德后的心理变化”时, 可以同学生共同细读课文第44~46段, 充分领会小说细腻的神态描写, 层次分明地展示伽西莫多的心理变化:当远远望见神甫走来时, 他“脸色就温和起来, 一直控制着他的那种愤怒变成了奇特的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当“那神甫愈走近他”时, “他的笑容就愈加明显, 愈加清晰, 愈加光辉灿烂”;当神甫“急忙转身走开”, 唯一的支柱、他的“救主”也舍弃他时, “伽西莫多的脸色又黯淡起来了。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 但那是痛苦的、无力的、带着深深悲哀的微笑”。“阴云”这一喻体前后关联, 出现三次, 其中的“微笑还在一片阴云间停留了一会”, 以乐写悲, 倍增其哀, 以滑稽写绝望, 不能不令人动容。

看来, 不管是大的“情节”, 还是小的“细节”, 只要走进去, 那就是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2]。以情节为抓手, 理清矛盾冲突, 感知人物个性, 细细咀嚼那些富于深意且出彩的细节, 吸引学生真正走进文本, 体味文本魅力, 这才是小说作品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3.精选“突破口”, 融通“三要素”

小说选文的篇幅一般会比较长, 内容庞杂, 需要讲授的内容多, 但课时却相对有限。为此, 教师要想进行一次有效的教学活动, 必须找到一个纲举目张的“突破口”, 可以指向文本的相悖点、留白处或者亮点, 把整个文本信息“拎”起来, 避免故事情节、人物与环境三要素支离破碎。例如, 教师在讲读鲁迅的《祝福》时, 可以引导学生带着两个问题自读文本:一是本文主人公姓什么、叫什么?二是祥林嫂是怎么死的——穷死的、病死的, 还是被地主阶级打死的?基于教学实践分析, 从上述问题切入, 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快速引导他们深入阅读文本。

又如, 教师在讲读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时, 可以紧扣两个核心问题组织学习活动, 借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顺利地破解阅读中的疑难点。核心问题之一是“贝尔曼是怎样的一个人”, 据此, 师生探讨“文章明明是想赞扬贝尔曼, 但为什么写他脾气暴躁、喜欢喝酒、一副瞧不起人的‘小鬼’样儿”, 然后思考“贝尔曼最后为什么能舍己救人?情节发展过程中有伏笔吗?”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时, 答案通常都会是欲扬先抑。这些学生没有理解人性的复杂性, 其实欧·亨利只有这样处理, 才能塑造出一个活生生的、更为真实的人, 教师要针对此加以点拨, 进行引导。在学生“走近贝尔曼”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安排一项训练, 即贝尔曼在现实生活中的结局是悲惨的, 死后不会有“很多辆马车送他出殡”, 也没有一块像样的墓碑, 可他的精神却如日月星辰般在文学的苍穹中闪光。请学生试着为这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写一则简短的墓志铭, 只需一两句话——或概括贝尔曼的经历, 或给他一个客观的评价。本小说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贝尔曼在作品中的地位毋庸置疑, 那么, 能不能把小说题目改成‘贝尔曼的杰作’或‘贝尔曼舍身救琼珊’呢”?按照学生最初的理解与回答, 教师可以进一步把讨论的话题挑明, 指出琼珊能够打败肺炎这个“坏家伙”, 贝尔曼固然功不可没, 还有谁也充分发挥了它的拯救作用?学生各抒己见, 逐渐认识到琼珊能活下来, 贝尔曼、医生、苏艾以及琼珊自己的力量缺一不可, 而且琼珊自身是战胜肺炎的内因。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 师生围绕紧契文本而又富有思维含金量的问题深入地解读文本内容。因为突破口选取合理, 或者说核心问题具有“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所以, 教师不但很自然地打破“三要素”之间的界限, 将人物、情节与主题解析融为一体, 而且通过疑难探究深化学生对人物形象与作品主题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斐.中学文学教学阅读体验的促生[J].语文建设, 2009 (7) .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教学,情境教学

一、联系生活实际, 带入情境

学生在体会小说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时, 老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 让学生可以体会到作者描述的生活情境, 进而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联系生活实际, 指的就是老师将小说中反映的生活和学生实际的生活进行联系, 通过创设相应的情境, 增进学生的体会, 让学生利用现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文本内容。在《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 面对大舅妈邢夫人“苦留”吃饭, 她婉言“舅母爱惜赐饭, 原不应辞, 只是还要拜见二舅舅, 恐领了赐去不恭……”, 这样的表达方式不仅可以体现林黛玉对邢夫人的感激, 还表示她待人接物的谨慎、小心, 处处留心。除此之外, 在学习《祝福》这一内容的时候,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的情境, 假如在实际生活中, 你遇到了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 你或者周围人对她的表现是什么样, 再和文章当中的祥林嫂进行对比。像祥林嫂这样能干、勤劳的人, 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待遇?如果祥林嫂生活在当代, 其命运又会怎样?通过这样的思考, 让学生了解祥林嫂生活的社会的恶劣, 并且通过祥林嫂的命运, 反映当时的社会环境与制度, 进而让学生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入地认识。

二、利用图画展示, 再现情境

作者在描绘人物、事件的时候, 总是会创设一定的“境”, 也就是“为文造境”“为情造境”。所以, 文本和图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教者利用图画呈现文本中表达的情境, 可以将本文内容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荷花淀》文本中体现了很多的美, 人物的美、环境的美、细节的美、选材的美, 老师可以通过呈现荷花淀的图片, 加上相应的描述, 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学生可以一边欣赏荷花, 一边聆听老师的讲解, 从而对作者的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立意进行理解。图画呈现形式有很多, 如利用多媒体进行电教画面的播放, 也可利用文本中现成的插图、黑板上绘画简笔画、剪贴画、挂图等。

三、通过音乐渲染, 设想情境

在实际生活中, 音乐能够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 可通过对乐音的组织、安排, 表达文本的艺术形象, 调动人的思想感情, 进而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的理解。音乐就是作曲家表达自身情感、倾诉生活的方式, 可以有效调动人们的情感, 引起人们的共鸣, 并且对人们的心灵进行抚慰。所以, 音乐是一种有效渲染情境与营造气氛的方式。在小说教学中, 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这一特性。比如, 在学习《雷雨》一文时,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较强节奏感的音乐, 随着情节的变化, 进行音乐演奏节奏的变化, 使两者可以互相呼应, 进而让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

四、培养表达能力, 描述情境

在小说教学过程中, 老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让他们对相应的小说情境进行描述, 使学生对小说学习产生兴趣。小说作品不仅是对故事情节的描述, 也是对社会背景与环境的描述, 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社会、人生画卷, 增强我们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所以, 在小说教学中, 一定要加强对小说精神、背景、情感等的描述, 通过学生自身语言的组织, 表达故事情节, 不仅可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还可以对小说内容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比如, 在学习《荷花淀》这一内容的时候, 开头有一段景物描写, 笔触精细, 诗情画意, 非常优美, 此时, 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这一形式, 进行相关景物的描写,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审美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增加角色扮演, 体会情境

现阶段,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也越来越重视对小说人物形象的描述, 进而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在传统的小说教学过程中, 主要就是由老师对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等方面进行描述, 之后结合时代环境与人物特点讲解小说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内容的全面展开。在小说教学中, 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主动体验与实践, 进而对小说背景、社会环境、人物心理等内容进行理解, 让学生充分体会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进而提高学生对小说的认知与感悟。所以, 在小说教学过程中, 可以增加角色扮演的环节, 让学生对小说情境进行充分的体会, 提高学生小说鉴赏能力。比如,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的时候,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小说内容设计相应的课本剧, 让学生在进行详细的设计、编排之后进行表演, 这样不仅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学习热情, 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平台, 并且通过对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等不同人物, 不同性格的分析, 加深对小说人物心理变化的理解。在学生进行设计、编排的时候, 老师一定要适当地给予相应的帮助, 让学生可以顺利完成相应的任务, 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成玉红.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现代阅读 (教育版) , 2013 (02) .

[2]庞丽红.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 (中旬) , 2013 (10) .

叙事教学:语文小说教学的新理念 第10篇

何谓叙事教学?通俗地讲,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其实,叙事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主张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叙事化的手段,进行叙事呈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情感、想象、表现、创造等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叙事教学定义为:叙事教学是一种以叙事化为手段,通过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叙事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性的文学,始终离不开叙事视角的选择,而叙事的角度是小说叙事技巧的关键所在。那么,小说的文本解读就可以聚焦叙事视角,对小说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从叙事视角中观察作者观察的世界。

叙事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可以这样设计《项链》:教师以莫泊桑的一句话切入“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围绕“借———丢———赔———认”这样的线索,让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复述小说。

学生通过复述小说情节,在情境中体验小说,在言语体验中解读文本。课堂中,一经叙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原来项链是假的。这时,老师提问:“小说最后才说项链是假的,出人意料之前有没有铺垫和暗示?”学生再一次阅读小说文本,明白了小说前面的叙述其实与结局有必然的联系。难怪在借项链时,佛来恩节夫人相当大方,难怪归还时她竟没有打开看,难怪项链和盒子不是原配的!原来这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给读者留下蛛丝马迹去追寻和思考。

那么,马蒂尔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知事推人,不难发现她有点爱慕虚荣,但是又诚实守信、坚强勤劳。因为虚荣心而惹的祸,自己也敢于去承担、去弥补。那你是如何看待虚荣心的呢?此刻,学生就明白了,虚荣心是人之常情,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诚实守信、坚强勤劳。

这样的一堂课,因为叙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一课一得,学生在叙事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进步。有了叙事教学的牵引,小说解读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

二、叙事视角下的语言比较

无论叙述什么样故事的小说,叙述者都要从一个特定的语言角度来叙述。小说人物的不同语言,叙述人不用的叙述语言,这些不同语言的背后都潜藏着不同的意义。

以《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为例,让学生从文中读故事,讲讲文中的故事。四子各有其志:子路,愿使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三年强国;冉有,愿使小国家,三年富民;公西华,愿为宗庙、会同之小相;曾晳,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暮春郊游理想图。

很多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只是相对简单地分析四子之志和孔子之评,但是除了分析四子之志和孔子之评之外,不妨关注叙述语言的比较。子路与后三子的对比:少了点名,多了神态描写;曾晳与前三子之志:点名之后,多了弹琴的细节、动作描写。在叙事语言的对比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思想主张。

四子述志,有这样的语言对比,孔子评志,亦是如此。对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哂之;对冉有、公西华:连用五个反问句,反问之中含肯定之气;曾晳: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叙事语言的对比中,表现出孔子对几个不同性格和思想主张的弟子,有着不同的点评,同时也暗含着孔子自己的志向和儒家的理想。

这个课例体现了叙事教学的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叙述故事,在叙述语言中品味人物。这样,课堂教学过程就会井然有序,把学习内容回归到课堂生成,让学生在叙述语言的比较中了解到儒家的思想主张和理想追求。

三、叙事视角下的言语展现

小说是叙述者通过言语形式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言语展现就是让学生与小说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小说情节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舞台,使学生通过言语展现来获得文本体验,也充分展现了叙事文本的张力。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课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把“林教头指谁?”“什么是山神庙?”“林教头和山神庙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问题布置在课前预习里。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有了目的和指向,学生就会认真地预习小说。

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叙事呈现的方式展开。首先是师生合作,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然后全班四组,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文本研读,研读后,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说本部分的情节。要求是:开场要用“话说……”开头,最后要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

这样,一场课堂说书会就上演了。每组代表一一上台演说,还别说,真有那么一种说书范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做一个倾听者。其他学生对台上的说书同学进行点评,教师也相机参与点评和补充。

原来语文课堂也可以这样,有说书者、听书者和评书者。一堂课45分钟,教师前后的总共发言只有10分钟,更多的是学生在叙述、评论和补充。因为叙述呈现,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本是一趟枯燥难懂的文言小说,在叙事视角下,竟然可以上得如此有趣、有味。

在小说教学中,运用叙事的形式设计,课堂上运用叙事化手段,对小说文本进行叙事呈现。叙事视角下的小说教学,营造出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的世界,使学生在身心方面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小说学习情境中,使认知活动生活化或艺术化,在这样的情境或可能的世界中充分而协调地发挥语言、情感、想象、创造等心智能力,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学习小说。

叙事视角下的小说教学,用讲故事的方式学习小说。讲故事会使课堂变得更加有趣,在讲故事中学习小说会使课堂变得更加有效。有趣是手段,有效是目的,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需要有效,但也需要有趣,试用讲故事的方式也无妨。

摘要:叙事教学是一种以叙事化为手段,通过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在小说教学中,叙事视角下的文本解读、语言比较、言语展现,采用叙事化的手段,进行叙事呈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情感、想象、表现、创造等能力,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或可能的世界,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化或艺术化的认知活动中学习小说,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叙事视角,小说教学,新理念

参考文献

中学语文的小说教学 第11篇

摘 要: 中学生的人格塑造对于学生、社会、国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小说阅读的契机,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 人格教育 小说教学 人格意义

人格是人在遗传条件之下接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人的气质、意志、情操、德行、态度、性格等稳定而又个性化的内部心理状态的综合。在一个人的婴幼儿时期,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占人格发展的主要地位,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外界的教育力量逐渐减弱,而个体的自我教育力量逐渐增强。对学生后天的环境影响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教师要将学生看成一个人格正在发展形成的个体,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针对学生人格特点进行教育,这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中学生人格教育的意义

从学生角度出发,初中阶段面临人格的二次培育,在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健全的人格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理性、客观地对待周围的事物,处理好自身与周围人的关系,更自信、坦然地度过青春期,同时,健全的人格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毅力、恒心,是学生学好知识与技能的有力保证。初中阶段人格教育的缺失,会对学生的一生都产生难以想象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将人格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更好地适应学生生理及心理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从现实角度出发,施行多年的应试教育侧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察,而对于学生品行、人格的考察几乎不见踪影。学生学习能力不断提高,却屡屡发生高材生道德沦丧、人性扭曲的恶性案例。这和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中学生人格教育迫在眉睫。

从国家角度出发,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竞争上。人才需要具备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学习能力及健全的人格等诸多因素,但只有拥有健全的人格,才能在工作中、竞争中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可见充分重视人格教育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1]新课标对语文课程明确提出语文需帮助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健康的人生态度的任务。

二、小说教学有助于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这一标准既适用于刚转型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又适用于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格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这是课程标准对于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学生接触的环境复杂,讯息日新月异,价值观念备受冲击。在观念快速转变的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极易导致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迷失自我,失去控制能力,思想和道德出现滑坡。另外,中学生的感受能力强,思维独特又敏锐,善于接纳、效仿所接收到的讯息,容易受到美好行为的感染。小说有着独特优势,每一篇小说都蕴含作者对于生活的思考,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的折射。同时,小说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在授课前学生通过预习有直观的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较轻松地向学生传达故事中的人物的美好品质,相较单纯的道理阐述,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化学生的感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格的教育。因此,在小说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开展人格教育,学生会有更多“心”的收获。

三、小说教学培养学生人格的方法

1.教师析读法。要让学生爱读小说,教师本身要读透小说。每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写作技巧及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独特意味都需要烂熟于心,授课时将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传达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小说中有两个不起眼的“总要”,两个几乎一样的句子:“ 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于是每星期日,一看见大轮船喷着黑烟从天边驶过来,父亲总要重复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这样的句子在文中不起眼,但充分体现了“父亲”这个人物对于勒的期盼,与后文发现于勒真实处境后不肯相认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的细节教师要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从小处感受人物形象,体会金钱至上的社会带来的人性扭曲。

2.学生分角色朗读法。有些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的小说有很强的画面感,授课时如果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就会更容易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情境。比如《变色龙》中大量的对话描写,让表现能力强的学生分角色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看,再对表演学生进行点评,就能很顺利地分析人物性格。学生夸张的表演就是他们对人物的认识的直观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人物人心,体会作者的爱憎之情就水到渠成。人物的丑恶嘴脸,对不良现象的鞭挞会随着学生的演绎和大家的笑声留在学生心里。

3.讨论引导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一篇小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在教授小说时,教师可以通过细节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但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把握往往是多元的,有时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塑造完善的人格。比如《羚羊木雕》这篇小说中,“我”未经父母同意,把家中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作为友谊的见证,后又在父母的压力下向朋友索回木雕。学生往往对“我”饱含同情,对父母的做法大为不满,在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每次一讨论“这能全怪我吗”,全班一边倒地对父母一片讨伐之声。这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就需要教师适度引导。此时,不妨给学生设置几个问题:(1)如果朋友喜欢,“我”能不能把家里的电视、父母的首饰等贵重物品赠送给朋友?(2)为了表示和同学关系好,能不能把家里的钱物拿到班级里分发?(3)换个角度,如果你是父母亲,那么有没有更好的做法?这几个问题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这个有争议的问题,通过讨论,让他们更冷静地分析,更理智地判断,学会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

4.写作品评法。写作是阅读的再创造,也是深入思考的结果,对作品的续写、改写,对作品人物的品评,既能让学生更深入地剖析文本,领会作者写作意图,又体现他们对作品、对人物的认识。《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孔乙己》等几篇就适合让学生进行续写,他们的再创作实际上就是和作者的隔空对话,必须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喜恶,才能写出出色的续写作品。学生通常能抓住作品的精髓,深入剖析作品的内核,他们的价值观就在写作中和优秀的作品保持一致。对有着复杂性格人物的品评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观察、深入思考的能力。例如,在上《杨修之死》时,教师设计一道品评题:请你用“ ?摇 ?摇,杨修”(唉,啊,呸等语气词)这样的句式表达对杨修的态度,并写200字左右的文字支持你的观点。这道品评题学生的观点未必和作者一致,但能从今天的视角分析问题,调动社会阅历、阅读体验对人物进行评价,学生对于杨修恃才傲物、自作聪明等性格缺点有更充分的感受,教学目的中培养学生谦虚谨慎性格的情感价值目标就能从容实现。

“语文能力是人们在语文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和经常起作用的心理特征,它由听、说、读、写四种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的能力构成。听、读是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知识信息、思想信息和情感信息,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输入系统;说、写是为了把蕴含着的知识、思想情感因素的认识成果传给读者和听者,是形成言语的输出系统”[5]。简单来说,语文能力即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中学阶段学生的人格教育要与语文能力培养紧密结合,人格培养与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齐头并进,这才符合语文的学科要求,将人格培养落到实处。小说阅读教学通过透彻地析读文本、声情并茂地演绎人物形象、更全面地剖析作品主旨、从现实角度领会主旨、评判人物,将听说读写四方面能力有机结合,既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又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人格。

语文人格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发挥对学生的人格教育的作用,还需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教育,对健康人格自我建构。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在教学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借助小说的情节和人物,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充实思想,获得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3.

[4]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教学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小说,小说教学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代表, 在文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运用散文语言描写人物命运, 典型地表现生活。同时还是形象艺术、语言艺术与创造性构思的有效综合, 并有创意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因此小说教学历来在语文教育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尤其在高中语文教材中, 小说选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从教材处理的角度而言, 高度, 也就是这几分的刚度镶嵌在柔和的爱里, 才使得这个领袖的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善于利用情景教育法则

玛丽亚在影片中正是使用了情景教育的法则, 不论是在阿尔卑斯山上, 还是在公园、在街头、在家中, 她无时无刻不注意运用情景教育。我认为英语教育与音乐教育有很多相似之处, 因为都是要教会学生表达。这就需要情景教育而不是“满堂灌”、“填鸭式”, 布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玛丽亚在教学中也多次运用情景教育。

情景教育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调节心情状态, 我一直都认为好心情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好方法。为了真正实现高效快速的学习, 教师还需要设法使自己愉快起来。一个人如果心情不愉快, 大脑就会处于抑制状态, 就很难专心学习, 也很难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天天都要有好心情。当上校带着伯爵夫人与朋友回家时, 有一群孩子在树上玩耍着, 那些都是他的孩子们。那是玛丽亚与孩子们放飞心情的时候, 虽然上校接下来看到的是自己那群孩子落水时狼狈不堪的情景, 但他们稍事整理之后, 展现在上校他们面前的是一剧木偶戏, 我相信这是玛丽亚心情调节的结果。一个优秀的老师总能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调节学生的心情, 这样做的效果是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状态下迅速投入学习 (或表演) , 这可说是调节心情的良好效果。

玛丽亚总会布置很好的环境来辅助她的教学。开始是在阿尔卑斯山上, 接下来是在公园里, 他们还坐马车游行在街市之间等。她深谙环境教学的原理, 所以她的学生就成了一群优秀的学生。

不少学生把学习外语视作负担, 害怕上外语课, 害怕记单词, 更害怕用外语与别人交流, 总之, 提到外语就是一个字———“怕”。为了让外语课充分绽放出她的独特魅中阶段的小说教学更倾向于文学作品的鉴赏教学。为了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知识内容,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明确线索, 理清情节

众所熟知,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散文必须有一条线索贯穿全文。小说也是如此, 小说的故事情节也是由线索贯穿起来的, 所以阅读鉴赏小说的第一步应该是理清线索。线索在小说中贯穿全文始终, 能使小说形成完整的统一体, 因此在小说的教学过程中, 明确小说的线索尤为重要。

理清小说情节, 实际是对故事情节的再现过程。如《风波》中, 小说先展示风波发生的特定环境, 然后由九斤老太引出了中心人物七斤, 他从城里回来带来了“皇帝坐力, 牢牢地吸引学生, 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切实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 通过有实际意义的、有趣味的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方法进行教学, 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使学生对外语产生浓厚兴趣, 提高外语学习的实效性。

玛丽亚在不断地营造情景, 老师也一样要学会营造情景环境。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营造情景环境, 而不一定营造实景环境, 这为当代教学组织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玛丽亚主要是把学生带出来, 建立实际生活的情景, 这种效果当然是最好的。

六、结语

玛丽亚的确做得很好, 她是一名优秀的老师。我们在她身上也学到了很多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 同时也看到了玛丽亚在她那柔和的背后, 有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在困难面前她从不言败, 在学生面前她从不显弱。她柔和地对待学生, 同时, 在她的柔和深处带着的几分恰到好处的刚度, 使得学生很乐意地顺从她的意愿而达到学习的效果。这是老师应该学习与掌握的技能, 柔和而不溺爱, 刚毅而不强迫, 一切都那么协调, 这就是柔和的刚度。

参考文献:

[1][英]华莱士著.语言教师行动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了龙庭”的消息, 因皇帝是要辫子的而七斤已没有辫子, 这就使他陷入慌乱之中, 预示着风波即将来临。后来听到了张勋复辟的消息, 邻村茂源酒店老板赵七爷听说“皇帝坐了龙庭”, 特地垂着辫子赶来鲁镇找七斤, 寻衅报复, 这使七斤夫妇更加惶恐不安, 更多人则幸灾乐祸地看待七斤的苦恼, 这是故事的高潮;七斤没有辫子受人冷落十几天之后又得到“皇帝不坐龙庭”的消息, 群众心情平静, 乡村再次恢复到以前的老一套, 首尾呼应, 揭示了旧农村的停滞落后状态和农民的精神弱点, 进而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有的小说, 情节写得一波三折, 故事情节由几个高潮组成。如《林黛玉进贾府》中, 林黛玉与众亲戚见面就同属于发展高潮部分。全文有两次高潮, 王熙凤出场是第一次高潮, 宝黛相会是第二次高潮, 也是最高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和“风雪夜山神庙复仇”就是两个高潮, 而在两个高潮之间则有一个过渡 (低潮)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因此本文的情节结构为开端→发展→过渡→高潮结局。

由此可知, 小说鉴赏首先必须理清线索, 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把握故事情节。而小说的故事情节并非千篇一律地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 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构, 这是小说鉴赏必须使学生明确的问题。

二、全方位, 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艺术上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塑造人物形象。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 要从人物的语言、心理、行动、细节等方面入手, 有时候还要考虑到人物出场顺序及出场环境。不同的小说, 侧重点有所不同, 如《母亲》一文主要通过母亲的心理活动体现一个革命者不怕牺牲及对革命充满信心的崇高品质, 而《黛玉进贾府》中通过宝黛二人初次见面的一系列肖像描写以及动作、语言、心理描写, 表现出二人“似曾相识”的亲近感, 刻画出了二人的人物形象, 为后来的“摔玉”情节作了铺垫。又如《宝玉挨打》中作者对宝钗和黛玉的性格刻画, 就是通过她们的语言、仪表、行动的对比揭示出来的:宝钗落落大方, 进门由丫鬟通报, 手中托着药丸, 动情处只是眼圈微红, 双腮带赤, 低头不语, 真所谓关切而众人皆知, 真情而又以礼相待;而黛玉则是在别人都走了之后才来探望, 而且早已是“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 真情外露, 去时是“出后院而去”, 这不但写出了她和宝玉真情相通, 而且写出了她寄人篱下的处境。

三、分析环境, 全面把握小说内涵

小说中用于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既融入了情节的安排和设置, 又融入了社会环境和自然描写当中。小说的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特征的特定因素, 它既有助于故事情节的发展, 又能起到渲染气氛的作用。一般应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入手。如《风波》中作者描写乡村的夜晚景色, 展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为人物活动提供生活舞台, 对于烘托气氛, 表现主题起了很大作用。而《祝福》中, 那“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平淡祝福, 鲁四老爷那阴暗、破旧的书房, 对寡妇的鄙视, 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 构成了祥林嫂的生活环境, 揭示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发生的必然性。

在引导学生对于小说进行鉴赏的时候, 还应当注意把环境描写与人物、情节结合起来。因为作者在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段刻画黛玉、宝玉、王熙凤、贾母这些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的同时, 也推动了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 作者在描写黛玉的同时, 也融入了对她周围环境的描写。在她初入贾府的时候, 由她的所见引出了一段环境描写, 在她拜谒王夫人的时候还出现了一处环境描写, 这两处环境描写主要是针对贾府向读者展现出贾家的富贵和奢华, 为日后贾府的颓废衰败埋下了伏笔。而在描写贾母同众小姐夫人进餐的时候, 写到了丫鬟仆人垂手立在旁边不敢出声, 众人的座次, 以及丫鬟媳妇的谨慎有序, 也表现出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社会大背景。

四、深化主题, 全面把握小说的外延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在分析小说主题时, 要从人物命运、故事情节的本质等多方面认真体察, 如《祝福》中既要看祥林嫂这个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善良、淳朴顽强却又被压迫、被玩弄、被迫害的悲惨命运, 又要看故事情节的本质———封建礼教统治下的黑暗社会, 通过这些综合分析, 得出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及迫害, 揭示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又如, 《药》通过描写为推翻封建制度而英勇就义的革命者的鲜血竟成为贫民华老栓夫妇为儿子治病的“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 揭示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 批判了资本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整篇小说就像开头所描绘的环境一样, 是阴冷、凄凉的, 但是结尾却出现了一抹亮色———夏瑜坟上的花环, 这一描写, 向人们昭示了一种希望, 此寓意, 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同时, 那个花环给人以希望, 充分体现了鲁迅的精神:对现实批判, 对未来却从未失望, 意味深长, 耐人寻味。

进行小说阅读教学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须从文本和学生两方面出发去研究。着眼于小说阅读教学的终极目的, 从长远甚至小说文本, 立足新课程, 吃透教材, 了解掌握学生实际, 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地设计小说阅读教学。对于各种各样的小说阅读教学理论学说, 应当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只有这样, 小说阅读教学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要, 让学生喜欢。总之, 只要小说教学把握好以上几点, 同时结合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与创作动机, 就能使学生轻松接受, 小说阅读教学目标也就能真正地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著.红楼梦.

[2]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

上一篇:传染病防控装备下一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