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范文

2023-09-18

中学教材范文第1篇

1鲁迅作品的价值

由于鲁迅本人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结,他在少年时期就有忧国忧民的意识, 这个可以从他东渡日本,幻想以学医救国可以看出;作为文人,他又将这种忧患意识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因此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具体表现为强烈的民族性、鲜明的主体性和真切的同情心。

1.1 强 烈的民族性

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带头人,他深为当时国民中的思想意识落后,深受封建余毒迫害而麻木不仁感到愤慨,他具有屈原那种“举世皆醉而我独醒”意识,因此他的作品总是在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像一面镜子,让所有的国民从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他在作品中对一些传统现象都做了深刻的批判,在《藤野先生》中,他为那些围观杀头示众的“看客”悲哀,这些人已经麻木得不分是非,只要人多的地方,他们都赶去看,连某人吐了一口吐沫,自己蹲下去,也会招来一群人。这些麻木的人在他小说中成了一组群像,像阿Q,祥林嫂、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酒客都是这种人, 鲁迅塑造这些形象一方面是揭露和批判,更深的原因反映了在腐朽文化下的中华民族的病态。这种具有举镜让人自照的行为具有惊醒世人的作用,使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都会为自己的民族劣根性感到羞愧,因此学习鲁迅的作品具有树立民族自尊的作用。

1.2 鲜明的主体性

鲁迅先生一生痛恨的是安于屈辱不知反抗,彷徨逃避的奴性哲学,他主张以人为本,认为人性主体的缺失才是导致文化精神的丧失和人性麻木的根源。因此他笔下塑造的人物都是深入人性本质、触及灵魂的,读他的小说,总让人产生无法回避,必须要做深深自责的感觉。

在《祝福》,面对一生不幸的祥林嫂,整个鲁镇都没人对她可怜的身世中给予一丝同情。对于她反复诉说的孩子被狼叼走的辛酸往事,没有人安慰她,总是在她刚开始诉说:“我真傻,真的”时就将她的后面给截断了;她连死了两任丈夫,别人不仅不同情,反而认为她不吉利,连祭祀的活也不让她做,尽管她诚心诚意。对于她一生不幸,还要编出一套死后下地狱的可怕前景来吓唬她。在小说中,作为知识分子的“我”知道整个鲁镇人是麻木的,但是“我”又干了什么? 在内心深处“我”和鲁镇所有的人并没有多大区别,最后“我”作为知识分子对麻木的现状无力改变,只能离开鲁镇来逃避。小说正是通过我的觉醒和无力来反衬人格追求和主体意识的重要性,批判主体意识丧失的悲哀! 学习这样的作品也是为了唤起学生主体意识,追求精神自由。

1.3 真 切的同情心

在鲁迅的小说中,描写了大多数麻木而缺少同情心的人物。像《药》中的华老栓为了治好华小栓的病,花高价从侩子手那里买下了人血馒头, 全然不知这是革命者夏瑜的人血。《孔乙己》中, 孔乙己被举人老爷打折了腿, 整个咸亨酒店的人都当做笑料,孔乙己死了,掌柜的关心的是欠着的酒账还没还。《阿Q正传》中,面对赵老太爷和假洋鬼子的欺负凌辱,阿Q只能用精神胜利法“老子被儿子打了”来自慰。对于比自己弱势的小尼姑、小D,他还要去欺负人家。

对于这些麻木不仁的人物,鲁迅在批判和谴责的同时,其实还是怀着深深的同情,同情他们的愚昧。造成这种悲哀的,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这种深刻的同情,可以激发学生对真诚和爱的关注,对冷漠的批判。

鲁迅的作品出来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之外, 在文学方面也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地方,在散文方面,他具有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在小说方面他善于利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人物;在杂文方面,他善于运用形象化和讽刺手法,这些艺术创作方式都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2中学语文教学中关于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 鲁迅的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选材上已经开始变少,还引起一些争议,认为鲁迅的作品已经不再使用于中学语文教学, 多数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没多大帮助。造成这种原因主要始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鲁迅先生作品的认识不足

鲁迅先生处在一个新旧交替的社会时代, 当时在国外大多数国家都成为具有现代文明的社会, 中国也开始向民主制度过渡, 但由于中国的落后, 尤其是中国农民还处在封建礼教流毒中, 对于外面的变化毫无知觉。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感的文人,鲁迅为这种现状深感悲哀,他用自己的笔来呼唤人们觉醒,批判这些麻木的现象。学习鲁迅的作品,如果不从他生活的环境去理解作品,作品就显得深奥。

2.2 对鲁迅先生的看法被植入了太多的政治因素

对鲁迅先生的看法主要还是由于建国以来, 我国的语文教学中被植入了太多的政治因素,由于在文革期间,中学语文所选的教材全部是鲁迅作品,都被赋予了强烈的政治色彩,他的那些描写农民的小说都被贴上了“揭露封建社会,揭露旧中国”的标签,以至于对其中的蕴含的作者思想都没有细细体味! 在今天,政治化倾向已经淡出人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 因此在教学中如果过分强调政治化,不仅教师怕教,学生也不爱听。

2.3 教师对于鲁迅的作品了解不够

有的教师还是以自己当年学语文时的方式来教授鲁迅作品,不仅泛政治化严重,而且那种方式也比较落后,应当要用新的方式,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来看待鲁迅作品。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首先要从了解他本人开始,关于鲁迅的传纪有他侄女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以及林贤治的《人间鲁迅》和林志浩的《鲁迅传》等 ,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鲁迅, 只有熟读这些作品才能全方位地了解鲁迅的为人和他的思想,这样才能全面理解鲁迅的作品。

2.4 应试教育下 ,语文这种特殊的科目也被赋予了标准答案

我国应试教育造成的后果,在应试教育下,学习都具有功利性,语文这种特殊的科目也被赋予了数学一样的标准答案。在这样的氛围下,所有的语文教学都成为在用词用句的含义选择,将一部文学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性、人文性都忽略了,这样的教学法,不仅是鲁迅作品,所有的作品都成了工具化、应试化的训练对象。

正因为有以上这类原因,作为思想深刻的鲁迅作品,不仅没能在语文教学中起到启迪作用,反而成为一种负担,这确实是文学的悲哀。

3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策略

鲁迅先生作为一代文学家, 以其特殊的个人风格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他的作品,不仅可以了解一段时期的特殊历史,还可以通过作品学习他的民族精神。要学好鲁迅作品,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3.1 在教学中充分认识鲁迅作品的教育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思想意识方面变得越来越狭隘,大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都呈冷漠态度,例如在当前,面对我国的空气污染,经济不及国外发达这种局面,很多人想到的是离开祖国,移民一个空气好,经济发达的国家,对于国家存在的问题没有努力去克服,找到病源。而鲁迅先生当年却是抱着一腔热情远渡日本,希望用高明的医术来救国救民,后来发现我国落后并非是缺乏医术,而是人民思想落后造成的,于是他拿起笔来,以小说和杂文来痛砭社会顽疾,以达到民族精神自醒的目的。因此学习鲁迅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他们的人格修养。

在鲁迅的作品中,尤其是他的小说,描写的都是他的故乡绍兴的风俗人情,无论是人物生活的环境,还是人物语言都有浓厚的绍兴地方气息,像“茴香豆”“梅干菜”“毡帽”等,读到他的小说,仿佛置身于绍兴乡下。这些都可以让读者了解绍兴的地方特色。此外,鲁迅的小说语言具有精炼、传神之妙,像祥林嫂的那句:“我真傻,真的。”阿Q的“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 ”看到这两句话就会有一个可怜的女人站在人们面前,卑贱地希望人们能听她说说自己的辛酸;可怜的阿Q被打了还要强装欢笑,这两句话已经成为经典,代表了两个文学形象,就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对于《哈姆雷特》一样。还有杂文中“阔人”和“窄人”的对比又会使人忍俊不禁。这些经典的语句值得学生去学习。

由此可见,学习鲁迅的作品要通过作品看作者的思想,培养学生敢于揭自己疮疤的勇气和爱国的民族精神。

3.2 教师要了解鲁迅作品的真谛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到对鲁迅先生的充分了解,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学习鲁迅作品。

了解鲁迅作品的前提是要了解我国的近代史, 尤其是鲁迅生活的年代,只有了解这些作品的背景,才能了解鲁迅当时的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同时要多读鲁迅的作品,摒弃过去那种泛政治化的印象, 从文学和历史的角度来看鲁迅的作品。目前,我国文学界关于鲁迅的研究资料也很丰富,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一些鲁迅的研究史, 以及一些关于鲁迅的传纪

3.3 应用新媒体和对比方式学习鲁迅的作品

在新时期,新媒体教学已经走进了每一个中学课堂。在学习鲁迅的作品时,也可以借助新媒体手段来了解鲁迅作品的背景。一些电影作品因为有直观性, 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都有比较真实的还原。鲁迅的作品被拍成电影的有《祝福》、《阿Q正传》、《药》、《伤逝》。

除了利用新媒体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新式的教学方式,比如用鲁迅作品和同时期的作家作品作对比, 以此来分析鲁迅的风格。例如同时期的沈从文也是描写故乡的风土人情,他写的是湘西,但他的作品都是赞美故乡的美好,而鲁迅却是批判和揭露故乡的丑恶。

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中,不止一次地写到了看客,这是他最深恶痛绝的。在学习中也可以用鲁迅不同作品中的看客加以对比,例如《药》中的看客,《祝福》中的鲁镇人,《阿Q正传》中的未庄人,《孔乙己》中的酒客,找出他们的共同点。用这些方法来提高学习兴趣。

4结语

鲁迅先生的作品因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才显得深奥,而这种思想性正是我们这一代所缺少的,因此更要加强学习。

摘要: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最主要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直作为中小学教材被广泛使用。他的作品因为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对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精神塑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社会里,鲁迅的作品已经不再受青年一代的重视,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怕学的状况,许多老师和学生甚至抵触鲁迅的作品,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认识鲁迅作品的教育意义,了解鲁迅作品的真谛,应用新媒体技术设备,采用对比方式学习鲁迅的作品,贴近青少年学生审美情感心理,是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教学的关键策略。

中学教材范文第2篇

鲁迅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都在中学语文教材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 鲁迅的作品受到许多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的青睐。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有的篇目, 从五六十年代的十几篇升至改革开放后的二十篇以上。然而, 进入21世纪以来,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幅度减少,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为例, 其中删除了《药》等篇目, 只保留了《拿来主义》《祝福》和《纪念刘和珍君》。类似的调整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或多或少地有所体现, 这一调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有些人觉得, 鲁迅的作品过于晦涩, 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超过了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水平;有些教师则表示, 正因为鲁迅的作品较为晦涩, 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因此, 在讲解鲁迅的作品时, 就需要更多的课时来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然而, 现实的教学进度要求不能满足这个条件。有专家学者表示, 由于新课改, 对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篇目的调整属于正常情况, 但是也有专家学者表示, 鲁迅作品对于中学生道德及价值观的构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鲁迅的作品不能从中学语文教材中消失。有关鲁迅作品进出教材这个状况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 然而目前大多数的讨论仍然停留在鲁迅作品的晦涩难懂的部分是否适合中学生等等, 而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该不该删减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然而, 这个问题事实上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所以仅仅从教学论的视角探讨这个问题并不合适, 而是应该从课程论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二、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是其依然选进教材的决定力量

1、鲁迅作品中的独立精神

鲁迅的作品带有独立的、质疑的精神, 而鲁迅的一生也坚守着“至独立者”的原则, 一直都在做独立的思考和判断。在鲁迅面对闰土从少年时的勇敢聪慧变为中年时的被木讷时, 鲁迅虽然内心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却没有一直悲观, 而是寄予未来以希望。在鲁迅的作品中, 我们不断可以看到“立人”的思想, 这样的思想体现了鲁迅对独立人格的赞美与渴望, 这样的思想正是当代中学生所欠缺的, 这样的思想在今天有着教育意义, 有利于中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中学生通过学习鲁迅的作品, 理解鲁迅作品中的独立精神, 能够更好地成长为独立思考的人。

2、鲁迅作品中的批判精神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因此, 传统道德和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在这样的保守固执的社会环境下, 改革就显得尤其困难。此时的鲁迅选择拿起笔, 用他犀利的文字批判这样的状况。鲁迅批判过愚昧的国名, 也批判过无作为的政府, 批判过封建的礼教制度, 也批判过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而这样的批判精神, 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比如在今天, 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 但是一些问题仍然存在, 此时就需要像鲁迅先生学习, 从批判的角度看待问题。

3、鲁迅作品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

鲁迅先生有着爱国主义精神, 他在国家为难时刻依然选择了弃医从文, 想要为祖国寻找一条富国强民之路。鲁迅先生深谙, 只有从精神上唤醒国民, 才能够就中国于水火之中, 使国家强大起来。鲁迅先生认为, 只有文学和艺术才能唤醒麻木的国民, 因此, 为了国家, 鲁迅先生毅然决然地拿起笔杆子, 与敌人做斗争。他塑造了很多经典形象, 如“孔乙己”“祥林嫂”, 告诉我们做人应当有血有肉, 不能麻木不仁。鲁迅的这些文学作品对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爱过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4、鲁迅作品中的自省精神

鲁迅先生为人非常谦逊, 平时严于律己, 对自己的学识和见识没有优越感。在《风筝》一文中, 鲁迅先生对自己没有允许小兄弟在幼时玩风筝表达了深深的歉意和愧疚。由此可知, 鲁迅先生在对待小事和往事时都拥有着一丝不苟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实属可贵。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应该是当代中学生和当今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的。因此, 鲁迅先生的作品对于当代学生来说, 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

三、鲁迅作品进出中学语文教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1、中学教材中的鲁迅作品要体现国家意识形态

中学语文教材不能脱离国家意识形态, 因此, 其中的价值并非是中立的。教材编写者代表国家行驶使中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带有一定的社会意识。他们对教科书内容进行筛选时实际上是将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教科书的过程, 进而达到一定的社会控制。

2、教师要有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体悟鲁迅作品的意蕴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在其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再加工之后, 将作品中的意蕴传达给学生。而在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 教师的经验会渗透其中, 而很可能因为教师本人的经验知识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相偏离, 这就会导致教师所传授的课程内容与官方理想课程有偏离。因此,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与知识水平是影响学生对鲁迅作品正确理解与接受的重要因素, 是影响教材编写的一个间接但不可忽视的成分。教师的知识水平能否跟上时代步伐也相当重要。如果教师的思想和知识水平一直停滞不前, 无法运用创新的方法教授学生, 那么就会使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低下, 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摘要:进入新世纪之后, 中学语文教材中对于鲁迅作品进行了调整, 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说, 鲁迅的作品能够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当中, 这是课程选择的结果。能够被选进中学语文教材, 这是由鲁迅作品的教学价值所决定的, 同时鲁迅的作品能够进入中学语文教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其中不乏有教师, 学生, 同时又有教材编写者等等的影响。在中学语文教材编纂过程中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 即不能违背国家的意识形态, 又不能过高地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

中学教材范文第3篇

在此, 我以《中国历史》初中一、二年级教学实践为例, 就以下几个方面谈点体会。

一、巧用目录, 建立知识的框架性

每个学科都有一个知识框架, 对历史来说, 它的框架就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线索, 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重要人物的功过等。如果教师能够根据教材的目录,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并掌握历史知识的基本结构和内在联系, 做到“心中有谱”。这样, 知识学得再多, 学生心中也自有条理, 知识也不容易混淆。

新教材的目录多用简洁的文字直接切入话题, 每课篇名就是本课历史知识的缩影。教师巧用目录和篇名穿针引线, 就能向学生勾勒出某个历史时期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从而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适应新教材对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要求。

二、善用“引言”, 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新教材每课前都有一段恰当的“引言”。有的是联系旧课, 导入新课;有的是对一段历史进行简要的概括;有的是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精彩的“引言”, 既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每课“引言”导入新课,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讲授新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 教师也可以利用“引言”, 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样, 学生不仅学会了历史知识, 而且, 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这是适应新教材对历史能力的要求的, 也是与高考注重能力考查相接轨的。

三、妙用图片, 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的思维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感性的图片: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精美的艺术作品等。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能及时恰当的指导学生赏析图片, 可以增加课堂的生动性, 让课堂趣味横生, 也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 加深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记忆。如在讲解“长征”一节内容时, 可以利用书上的插图“大渡河”、“泸定桥”等等, 给学生穿插其中的小故事, 让学生认识到长征的艰辛和不易。

四、选用“引文”,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引文或引语, 是原始史料, 常言说“论从史出”。教材里的引文或引语就是立论的依据, 这些历史典籍、哲人妙语、优秀诗歌、流传民谣等, 不仅具有思想教育意义, 还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提供了可靠依据。在教学中, 恰当运用它, 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材料、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用的。

如初中历史第二册唐朝历史部分, 引用了唐太宗的两句原话:“舟所以比人君, 水所以比黎庶,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前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政治意识, 后者反映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经过教师的仔细讲解, 学生对唐太宗的政治观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对“贞观之治”的出现也觉得理所当然了。

另外, 有些“引文”或“引语”还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的理想材料。如古今中外贤德人士的名言, 就会对学生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像孔子“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的谦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等等。这些蕴涵丰富哲理的语言一定会让学生受益终生的。

五、选用小字,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求, 除正文外, 教材还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是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具体介绍;有的是富有思想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 但阐述具体、富有情趣, 对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加深理解、拓宽思考空间、扩展知识面的作用不可小视。

如讲到唐朝丝织品时, 不妨利用小字幽默一下:一位阿拉伯商人透过五层丝绸衣服看到了唐朝官员胸口的黑痣。虽是笑谈, 却使学生对枯燥的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使学生对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六、灵活处理课后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教材课后练习题以选择、问答、活动建议三种主观性题型为主, 充分体现了知识和能力并重的原则, 其中, 活动建议最具特色:题型灵活、形式新颖。包括编制大事年表、故事交流、调查访问、参观名胜古迹、历史人物评价等, 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亲身观察、收集资料、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 无法保证每次活动都能实施, 因此, 教师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当地历史、人文环境, 灵活处理课后练习题, 力争每学期组织2-3次活动课, 使学生亲自参与到历史的活动中来, 在活动中培养历史学习的技巧和能力。

中学教材范文第4篇

对语文教材进行分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分析需要有效的切入视角,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教材中文字的魅力,才能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在探究此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接触到言语行为的相关理论,学习了专家同行对通过言语行为分析语文教学的成果,感觉其作为教材分析的切入口,也有着很大的意义与价值。本文试对此进行简要论述。

一、基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教材的意义

言语即行为,教材语言首先是编者的言语行为,教材语言就是教材中使用的语言。言语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但通俗点理解,就是教材言语所蕴含的行为教育取向,即教材总是通过自己的语言,去对学生的言语与行为进行教育的。这就是语言学家奥斯汀所说的“句子意义”与“说话用意”,也就是“命题意义”与“言外之力(意)”。基于这样的理解,通过研究部编本教材中的言语行为,对于初中语文教材解析而言,意义在于:

其一,基于言语行为的视角分析教材,可以让教师更好地深入文本。

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对教材的分析其实都是“标准化”的,这种标准化来源于考试要求,来源于教参,真正属于教师个体对教材的解读且能够引领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形很少。而言语行为的切入视角,可以让教师带着明显的意识去解析文本,这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极具现实价值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对于脱离了标准答案的教师来说,通过言语行为作为切入口,可以更好地形成个体认识。

其二,基于言语行为的视角分析教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

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是获得工具性与人文性认识的必然途径。当教师走出标准化教学思路之后,学生如何在课文阅读中获得认识,很大程度上与学生能否领略课文的“言外之力”密切相关。当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先读懂直接的“句子意义”之后,再去领略“说话用意”,也就实现了言语行为运用的价值。

二、基于言语行为视角分析教材例析

《春》是初中语文的经典散文,统编本语文教材收录在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由此可见其分量。作为一篇散文学习,常常需要学生领略其中的美,这个“美”其实正存在两层含义:一是文字表面的含义;二是文字背后的含义。传统的教学中,常常领略的是文字表面的美,而言语行为视角下的《春》这篇课文的解读,还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领略后者。

塞尔在解读“言外之力”的时候,是从作者心理状态、言语目的、作者所用词语与(客观)世界状态关系三个角度来进行的,我们解读《春》不妨就如此进行。限于篇幅,这里仅选择其中的一些片段来进行阐述。

《春》中有这样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总体而言,在《春》这篇课文中,这段文字相对于其它文字,略有“特别”。在其他文字的笔触当中,总是跳跃着春的活力与美,而这段写春雨的文字中,“一点点黄晕的光”与“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总给人一种“淡淡的愁情”,从言语动作的角度来看,这对应着作者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呢?作者如此言语的目的又是什么?其是想描述什么样的客观世界的状态?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寻找《春》的写作背景,可以认为当时家庭与生活非常美满、工作春风得意的朱自清,借《春》描写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也描写了内心的真实世界;与此同时,他也在寻找安放“‘颇不宁静’的心”的世界,在寻找的过程中,春雨以及春雨中的一些景致,或许就是对“纷扰的世界”的一种表达。

从言语行为的视角做出这样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去更为全面的解读《春》这篇课文,学生的所思、所想与所得皆有提升。

三、从核心素养角度思考言语行为的价值

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学科教学的主题,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注重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仍须为之寻找平衡点。基于此,须在教材分析、教学方式、考试机制等方面进行拓展性研究,以期推动统编本教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完善与改进,帮助教师自我成长,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通过实践,笔者以为言语行为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的切入点,既可以有效的对教材进行解析,又可以为核心素养培育寻找到有效的途径:寻找语言的“言外之力”,需要思维的参与,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另外三个要素。对于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而言,绝大多数课文的解析,都可以以言语行为为切入口,从效果上来看,简洁而高效。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教材解析与核心素养培育并行不悖,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前者是后者的实现途径。从这个角度讲,言语行为作为解析语文教材的工具,其价值还需要更多的進行挖掘。

★作者通联:江苏如东县实验中学南校区。

中学教材范文第5篇

摘要:习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到现代小学语文教材发展中,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支撑。本文通过阐释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必要性,以“部编本”为例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应用体现,从而提出对小学语文教材各方面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语文教育中的文化道德方面的培养,高度认同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延续至今,说明其本身具有强大的普世性和包容性。旧的语文教育理论需要不断反思、蜕变、创新,才能促进语文教育向前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角分析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可以给旧的語文教育理论带来不一样的生命力。

一、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必要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内在优势

中华传统文化是延续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历史证明它具有鲜活生命力、是中国思想精神的财富,能延续至今,说明它具有自身强大的内在优势。其中国学经典作品、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都是中华传统文化得以在新时期蓬勃发展的优势所在。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1]和2017年颁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两份文件分别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内容、原则等作了详细阐释,直接并且深刻的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所在。

(二)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外部需要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当前小学教育的优劣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国作为一个迅速崛起、发展迅猛的发展中国家,学校教育备受国内外关注。教材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工具,教材中课文编排、选文体现的思想内涵、插画、训练模块无一例外都起到教育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课文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是否利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文章深刻的思想内涵是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徳以及人文精神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材的发展势必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应用体现——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

(一)传统文学及民俗作品篇目增多

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较人教版教材课文减少的情况下仍然编入了许多传统文学作品如诗歌、儿歌,民俗文化如剪纸、皮影传统寓言故事等,还将富有地域特色的自然、人文文化遗产纳入课本中。例如:一年级上册识字课文四《日月水火》[3]借助甲骨文和图片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启发了智力,认识了生字,又领略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拓宽文化眼界。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在各个模块中,例如一年级下册三十八页的口语交际模块中,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请”、“您”、“谢谢”等。

(二)课后练习由小格局转向大格局

课后练习题是巩固课文知识,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一环。以往的课后练习存在不能有效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紧紧围绕课本内容涉及等弊端,使学生不能开动脑经,举一反三,学一课就得一课,不会知识迁移。“部编本”针对这一难题,将具有传统文化色彩的课文从课上搬出了课外,扩宽了课后习题的深度和广度,启迪学生的智慧。例如:一年级下册课文《端午粽》[4]课后练习题问到“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吗?和同学说一说”,课后练习从依课文答题转向课外知识扩展,编者的意图是希望学生不单只学习《端午粽》课文,而是要以课文作为了解端午节或粽子的故事的一个引子。

(三)图画设计童趣童真,力求圆满和谐

小学阶段的儿童具有好奇心强、好动、感性思维为主的心理特征,随文配图既能有效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而且还能辅助学生学习课文知识,感悟课文内涵。我国儒家思想讲求“和善”,力求“圆满”,图画设计在展现童真童趣的基础上,能做到完满的视觉效果,传递给学生的就是一种整体的思维理念。例如:一年级上册的拼音学习人教版旧版采取的是一图一音的形式,而“部编版”教材将要学习的几个拼音字母融合到一幅图中,力求圆满和谐,利于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四)中华传统美德渗透各个模块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世世代代的祖先们以其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敬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影响这一代又一代,但是,近几年却频频爆出中国文明和道德缺失的问题。例如:中国游客乱扔垃圾、浪费食物、大声喧哗;赡养老人问题等。教育是改善国民素质的最有效方式,教材则应肩负这一重责,细细翻阅“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可发现,无论是选文插图,还是练习模块,新教材将中华传统美德巧妙的融入其中,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例如:一年级下册以“请你帮个忙”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任务,培养学生礼仪礼貌。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发展的影响

(一)增强教材选文弹性,追求立意深刻

中华传统文化有一个庞大的作品库,有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元曲明清小说等等,这些作品都是经历过时光岁月的淘洗而留下的宝贵财富,是经得住时间检验的文化作品。在教材内容的选择时,无论是依照体裁还是题材都有诸多选择。此外中华传统文化饱含丰富的思想,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等核心思想理念;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敬老爱幼等中华传统美德;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等。会使文本解读立意更深刻,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品格的修养。

(二)名师手绘教材插图,渲染文艺气息

文字与图画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课文插图有利于启发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国画、水粉画作为中国的国粹,绘画大师亲笔作画引入到小学课文中,使儿童感受国画之意蕴美、文雅之气,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提升艺术修养,又有利于宣扬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例如: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一课,如果选择水粉作文章配图,相信更能体现出荷叶独有的气质。

(三)丰富教材训练模块,多形式高质量

将传统文化因子融入到训练模块当中,是现在教材创新点之一。学会有效利用传统文化各种资源,丰富课后练习形式,提高练习效果和质量。博物馆是展现历史文化智慧和伟大的最关键场所,课后练习可以利用这一资源辅助学生加深对诸如历史文物类课文的掌握。革命纪念馆可以帮助学生升华对革命事件或革命英雄的感悟。如:在“写作提示”模块,利用方格大小排列的方法彰显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法则;将名胜古迹融入到练习模块,激发儿童爱祖国河山之情。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语文教材带来的影响并不只是局限于收到的教学效果,对实现“中国梦”、提升国家软实力同样至关重要。

现今,在习总书记的积极呼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情形下,小学语文教材各方面都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教师教学的专业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未来我们将要去探索和思考的是,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最大效度最巧妙融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N].中国教育报,2014-04-02 (3).

[2]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1-26 (6).

[3]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中学教材范文第6篇

【摘 要】思想政治学科是以公民基本素质培养为根本目标,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既要保持教材相对稳定,又力求教材不过分滞后,是思想政治教材面临的重要难题。保持教材的稳定并不代表教材管理永远不发生改变,只有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未来发展趋势有着较准确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使其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未来的管理在时代背景下,秉持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国家意识与个体差异的权衡中会做出更好的选择。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材 教材管理 国家意识 个体差异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课程的建设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历程,在这些年中思想政治教材经历了摸索、形成、破坏、重建以及改革完善的阶段。特别是1986年以后,教材大的变动就有4次,小的修订和调整不计其数。思想政治学科以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为根本目标,体现着党和国家的意志和要求。“教材变动过于频繁,会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材内容缺乏信度,思想政治教师疲于应付甚至无所适从。因此,寻找思想政治教材稳定性与变动性的结合点,既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又力求教材不过分滞后,是思想政治教材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管理变化的原因探析

短短三十年的时间,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管理经历了多次变化。这其中缘由或许能在政治和教育领域找到一些线索。

1.国家意识与个体差异之间平衡张力的体现

“思想政治课不同于中学的其他课程,它既有较强的国家意志,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会有深刻的影响。”

1986年以后,特别是在新世纪以人为本的大前提下,提倡个性解放成了当下年轻人热衷的主旋律。但思想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并不完全一致,其体现的是党的思想以及国家意识,并要保证学生的意识形态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与此同时,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时间不长。社会贫富差异和城镇化进程尚未完成是客观存在的问题。随着科技进步、信息大爆炸,睁眼看世界的人趋向低龄化。他们缺乏必需的判断能力,无法客观地从西方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抽离出来,冷静地看待其所存在的问题。西方社会自由的思想影响着他们崇尚西方文明,而轻视我国传统文化。在这种背景下,两个历程的教材管理方案便成为国家意识与个体差异之间平衡张力的体现。

在承担着特殊使命的思想政治学科教材上,似乎很难找到一种兼顾国家意识和个体差异的管理方案。特定历史时期,主要看哪一个为最迫切需要照顾的问题。要照顾个体差异,便优先选择一纲(标)多本;要巩固国家意识,便优先选择全国统编。虽说体现国家意识是思想政治教材的固有本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学科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更需要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本好的教材,应该与教育对象的成长保持同步。而这点只是靠传授的知识和行为规范是不能成为受教育者的生命、生活。”这样的要求下,个性差异就有了考量的理由。

意识形态的制高点,是思想政治学科永远不会放弃的阵地;而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是思想政治学科要成就的终极目标。思想政治教材管理方案需要在两者的张力中做出最适当的权衡和选择。

2.教育公平的理性渴求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高中生最直接面临的就是高考,高考被誉为人生三部曲中的第一块“敲门砖”。不管是哪一种教材管理方案,高考都作为最不应该被忽视的元素纳入考量。故教育公平性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管理转变的理性渴求。无论是一纲(标)多本还是全国统编,都反映了教育公平性在思想政治学科上的体现。

在城乡、南北、沿海与内陆、民族以及个体等多方面差异的情况下,一纲(标)多本似乎更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学科开始实行一纲(标)多本的方案时,主要在于期望学生在这些差异的背景下能更灵活地接受思想政治学科的理念,更好地发展自己。而全国统编所体现的是对教育公平的另一种思考。

不管从政治还是教育领域来探寻思想政治教材管理变化的原因,都可以发现各领域背后的时代背景。这也体现了思想政治与其他学科在性质上的不同,它所承担的使命也较其他学科更为谨慎和艰巨。

二 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管理的不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保持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稳定并不代表教材管理方案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今天,只有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未来发展趋势有着较准确的把握,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使其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要对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展望,势必要分析当下教材管理所存在的不足。

1.学科构成弱化政治承担使命的成效

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程有着引导高中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使命。但从学科的构成上看,政治课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

对学生而言,政治似乎并没有语数英课程那样重要,这种想法与本学科所承担的使命背道而驰。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学生们接受的网络信息增多,对于无法很好理解的思想政治教材,他们很难认可政治书上的一些理论。与此同时,一些老师与家长似乎也默认了政治课这种尴尬的地位。老师没有激情教,学生没有热情学,即使教材所体现的国家意识再系统化也很难内化在学生的思维中。如今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实现全国统编,教材结构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这本是照顾个体差异的理想选择,但一些地区的实施情况让人担忧。对于必修模块而言,老师会根据高考形势认真教授,但是选修模块在有些学校却被完全边缘化。

思想政治教材在全国统编后并没能很好地完成体现党的思想和国家意识的责任。加上其脱离了地方特色,尽管使用案例来贴近学生生活,用教材模块设置来迁就地区差异。但归根究底,政治书上的概念和理论离学生的个人体验太远,且其中不少概念也确实仅仅是概念,没能让学生真正接受它。政治偏重理论注重内化,在生活中应用不广,其实效性并不强。且高考学科地位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并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要想紧紧依靠思想政治教材来体现国家意志则是远远不够的。

2.教材统一并没有完全体现教育公平性的诉求

高中阶段不可避免的是高考问题,无论从什么角度思考,将高考公平性纳入考量都是一件消除差异的好事,事实上却存在一些问题。现存户籍制度以及初高中教材衔接性是教育公平性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我国的高考制度建立在户籍制度基础之上,分省下达招生计划的数量和质量差距较大。因而,各个省份都保护本省考生利益,规定外省学生不能在本省参加高考,这就剥夺了长期在某省连续接受基础教育而不具有该省常住户籍学生的高考资格。”且由于高校省际录取差异,“一部分考生为了达到考上大学或者考上名牌大学的目的,利用省际录取分数线以及录取率的差异,运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和途径,向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录取率比较高的省份流动,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投机行为”,使得不管是全国统编还是一纲(标)多本在教育公平性的体现上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部分学科在高中教材上不是完全按照全国统编的要求已经说明这个问题。虽说政治和其他学科承担的使命不一样,但中学知识都是系统化、综合化的。略去其他学科作为参考,无形之中也就将政治与其他学科分割开,这并不利于中学知识构架的形成。

1986年后初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管理为一纲(标)多本。地方为了教材更具特色,也更具市场竞争性,常常将新颖性和创造性作为教材的宣传语。而在全国统编下的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材再照顾地方差异,概念化的意味还是很浓重,与地方教材相比缺少了灵活性。虽然这照顾了初中生和高中生不同时期的学习情况,但教材的衔接性问题还是很严重,直接导致学生们总有重复学习的错觉。思想政治学科极注重知识内化,如果初高中教材无法很好衔接,使得思想政治学科知识零碎化,这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学生无法很好地搭建思想政治知识结构,生硬的概念又使得学生无法理解思想政治学科。加上高考学科结构的偏移,部分学生漠视、不喜欢甚至讨厌政治也不足为奇。

三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管理未来趋势的展望

思想政治学科既体现了党的思想和国家的意志,又兼顾着个体差异的需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在价值取向上逐渐由社会本位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倾向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教育逐渐转向以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为主要内容。思想政治学科的长远目标是培育合格的国家公民,而短期目标里,高考则是重要之义。思想政治学科与时代背景是紧密相连的。教材作为国家向年轻一代传播政治倾向和价值观的工具,集中地反映了国家的意志,是教育内容的承载体,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若粗制滥造的教材教辅充斥于市,谬误百出,则会贻误下一代。故探索具有公平性理念的思想政治教材管理方式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也是对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编写者的要求。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管理的演变,需要我们认真反思思想政治学科教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要寻求教育绝对公平的思想政治教材管理方法任重而道远。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未来的教材管理会在时代背景下,秉持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国家意识与个体差异的权衡中做出更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胡田庚主编.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孙新、杨淑捷.异地高考的合理性与现实性分析[J].教育评论,2013(1)

[3]于忠海、杨晨.户籍制度影响下的高考政策与教育公平[J].教育探索,2014(3)

〔责任编辑:庞远燕、汪二款〕

上一篇:毕业实习鉴定表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银行零售个人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