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

2024-03-20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合理、科学地将影视资源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以及推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为更好的掌握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为实际历史教学及其他学科提供参考,在掌握影视资源运用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影视资源的策略探究。

【关键词】影视资源 中学历史教学 历史情境

将影视资源运用到教学中的相关研究早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出现。在那个时候,也开始研究电影电视同史学的相互结合,不同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影视在史学中的影响做了探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研究通过实践也已经证明,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实现历史教学效率提升的一个有效方法。因此,对影视资源具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也势在必行。

一、影视资源运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应把握的原则

1.影视资源选择的合理性

在进行中学历史教学时,选择合理的、符合当课教学内容的影视资源是影视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毋庸置疑,同教学内容无关的影视资源不仅达不到要的教学效果,反而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例如,在历史八年级上册课文中“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讲授中,可以选择“地雷战”“西安事变”等具有主题意义的抗日战争电影题材。影视资源选择的合理性其实就是说,影视资源的选择要真实,要符合课堂教学目标。

2.影视资源的整体性

利用影视资源来进行历史教学,诸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虽有感染力,但单一的影视资源进行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影视资源只是其中一种途径,还需结合校内校外各种具有优势的资源,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进行全面的、整体性的教育教学。影视资源虽有其优势,但并不是说运用影视资源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教学效果。在这其中,也不可忽视资源的整体性,要达到整体结合的统一。

3.影视资源的教育性

遵守影视资源的教育性原则,一是在进行知识教育的时候通过欣赏作品获取一定的同历史教学相关的知识或者从中提炼知识。一是通过对所选作品的欣赏进行思想教育,能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有所提高。现如今各种影视作品的“含金量”有高有低,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要选具有教育性的同历史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题材。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影视资源的具体运用

1.创建历史情境

针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给予其真实的体验,在教学中创建历史情境很重要。基于影视资源选择的基本原则构建历史情境,联系生活和历史创建具有探索性的情境才可让学生在获得时空体验的同时吸收历史知识。

例: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课件。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八国联军侵华的内容,尤其是侵华战争的背景、侵华战争的原因以及时间,理解《辛丑条约》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就要带入学生进入到特定的情境中。教师可搜索相关题材的影视资源将学生带入到那个年代的时空中体验。

播放视频“八国联军”,学生思维进入侵华战争的历史时空中。然后教师展示侵华战争发生的背景。对比播放的电影视频,让学生思考:八国联军侵华产生的直接和根本原因,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又将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提问,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的军人作出了怎样的牺牲,让学生了解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军人所表现出的勇敢奋战的精神。

在该课的讲授中,利用影视视频展示历史知识外,引领学生到历史时空中对历史事件作分析,对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也有很大的作用。

2.建立影视资源库

新课程改革促使更多的教师对传统的教材进行反思。将教材看成是一本教科书的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历史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基本教材,但并不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唯一材料。一本完整的教材应该实现文字、音像等相配套资源的结合。影视信息的运用则是在这样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同课程结构相适应中被挖掘出来的。而且,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也使得教科书作为唯一信息资源这一情况得以改变。丰富的历史影视资源也为影视信息的开展提供了资源。

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教学同历史题材的影视可以说是一致的,很多历史知识都可以在影视视频中找到。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影视资源库,选择符合学生观看的历史题材影片,让教师在教学时可更好的选择。同时开设历史影视欣赏课程,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欣赏课中播放的视频体现的积极的精神和情感也会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这对深化学生思想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3.应用影视印证文本

不同学生年龄以及阅历的不同,对复杂的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也各有高低。对此,教师在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以影视史料进行辅助,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知识。而且影视史料也可以印证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历史知识中的一些重难点问题要由教师在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同教学相关的影视史料,使得教材文本同史料相互印证。在观看影视史料中学生进入到一定的情境中思考,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事件,学生也可以重新思考自己原有的历史知识。

例: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在本课中教学的难点是,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因初中生阅历以及文化的掌握还不足,对孝文帝为何实施民族融合不好理解。因此,应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族融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农作生产劳动的变化图并配以史料说明,了解这种历史现象变化的原因。然后让学生思考孝文帝为什么向汉族学习,为什么实施汉化政策。在让学生思考后,播放小段的影视视频,视频中呈现北方民族语言、服饰以及劳作等的变化。通过视频和文字史料的印证,总结汉化政策实施的原因。这种教学方法的关键是文本同影视资源的印证,使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形象化,同时在观看视频的时候获得感受,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情况。

影视传媒的传播以及影视资源潜力的发掘逐渐让人们意识到影视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利用价值。历史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往往显得枯燥。而媒体技术的发展正促使着影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广泛利用,利用影视资源生动可感的特点,将之融入到教学中已得到认可,也值得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启涛,倪世敏,洪丹,赵珊珊.历史题材影视资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评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08:143-144.

[2]陈蓉. 论中学历史教学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以课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为例[J].老区建设,2011,14:56-58.

[3]黄玉仙. 网络影视素材在中学历史辅助教学中的运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12:173-174.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历史图片;历史教学;作用

01(A)—0023—01

中学历史教学中,课本中的文字材料很难让学生对“过去的事”产生兴趣,而历史图片则更能直接地反映历史的原貌,因此,应该得到历史教师足够的重视。

一、以图激趣,导入新课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圣人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导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何在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呢?巧妙地利用历史图片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如在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看“处死查理一世”的图片,然后提出思考题:为什么高高在上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会命丧断头台?当时英国到底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呢?这就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想知道为什么国王会被砍头,同时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新课的学习中。

二、形象感知,加深印象

在历史教材中,文字表述占了相当大的篇幅,但是文字具有抽象的特点,无法向学生直观地反映历史现象,而图片的特点却是真实、形象、直观、生动、一目了然。如我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人教版)《经济大危机》一课教学时,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更深层次地去了解在经济危机中,老百姓工资下降,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大量失业的情形呢?此时课本中的插图——“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信”为教学带来了转机。求职信非常醒目地背在求职者的背后,虽然是用英文写的,但是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试着把它翻译成汉语:“我会说三国语言,我有三年工龄,我有三个孩子,我已失业三个月,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因而很容易地掌握了经济危机的后果,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印象。

三、抛砖引玉,匠心独运

课本中提供的图片,看似简单,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则可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上《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蒸汽时代”的到来》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看彩图“工业时代的纺织厂”,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当时英国工厂的生产情景:轰隆隆的机器声不分昼夜,各种各样的商品堆积如山……最后让学生思考:步履蹒跚的人力、畜力车辆还能不能满足大机器生产运输的需要?应该怎么办?从而引出有关火车的发明和使用。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耳目一新,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四、对比启发,论从图出

利用图片的对比,可以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如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的教学中,关于“著名建筑”一目,我用课本中“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的两张历史图片来启发学生思维,并提问:“观察这两幅图,看看这两个建筑有什么突出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下列结论:巴黎圣母院的突出特点是“高而尖”,麦加大清真寺的特点是“大而高”,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我由此引导学生理解建筑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生活及其观念的变迁。

五、借图说理,情感教育

如在上《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南京大屠杀》一课时,我充分利用历史图片组织教学:其中有日军砍杀南京青年的;有日军把南京青年当靶子练习刺刺刀的;有日军军官进行杀人比赛的报纸等。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时感到触目惊心,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后,还讲述了当前他们所了解到的关于这段历史的中日有关报道。此时,我适时地告诉学生要警惕日本法西斯主义的复活,“反对战争,珍惜和平”,这体现出了新课标下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六、以图启智,由此及彼

如在讲到《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人教版)《工业革命》的有关内容时,我结合课本中提供的图片“珍妮机”,介绍了有关珍妮纺纱机的情况。随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还出了一道思考题:请你想一想,如果当时珍妮机在中国被发明出来,情况会怎样?为什么?并让学生通过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最后得出结论: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昙花一现;另一种可能是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被欧洲人所用,却不可能为中国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原因是当时的中国还处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文化都不能为新事物的出现提供适宜的温度、水分和阳光。此过程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他们的探究意识,也增添了历史课的魅力。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数据、视频、音频、图像等资源,能有效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丰富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为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在选取和运用网络资源时,要确保其准确性与真实性、典型性与针对性、恰当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中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兼具历史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双重特色,承担着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纲要》课教学,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重要作用

《纲要》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搞封闭式教学,而是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吸收和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及时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网络资源能够丰富“纲要”课教学内容

历史曲折的进程和生动的细节,远不是一本教材所能集中展现和充分表达的,更何况《纲要》课涉及的时间跨度将近200年,这其中有无数历史人物的诞生、无数历史事件的发生、无数历史现象的产生,内容丰富生动。因此,仅让学生记住概念和结论,记住一些人物的历史贡献和一些事件的历史意义,这样的历史是不真实、不全面的,这样的历史只能是“干巴巴”而不是有趣、有料的历史。而网络资源则从不同角度再现了历史的情境,以不同方式还原了历史的细节,使历史更加立体和丰满,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历史感受和情感熏陶,帮助其加深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同时,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人们学习探究历史提供了新的平台,一些学校开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资源库”,包括了教学设计、文献史料、研究成果等内容,十分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的教学质量。

当然,《纲要》课教材还是我们学习历史的基本依据,尤其是经过了不断修订、反复锤炼之后,《纲要》课教材线索比较清晰,内容概括凝练,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也十分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学好、用好教材和适当与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建构起课堂教学、网络课程、电子资源互相配合使用,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自学同时并举的新的互动教学模式,不断建设和充实课程网站,必能起到珠联璧合的重要效果。

2.网络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成长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之高亘古未有。网络上丰富多样的资源对大学生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网络已日益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之中。对于《纲要》课教学来说,如果脱离网络这一重要媒介和平台,片面拘泥于教材的表述和课堂的讲授,以点名、扣分等强制手段逼迫大学生听课,则既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也不合乎大学生心愿。“传统的教学,基本上靠的是文字语言的阐述,其吸引力有限,学生不仅会产生模糊不清、枯燥无味的感觉,而且制约了他们对历史的形象性理解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网络上的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

选取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网络资源,并将其运用于《纲要》课教学中,能极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综合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以视频、声音、动画、图像、文本等多种形式作用于学生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实现图文并茂、声色交融、视听同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历史的洗礼和知识的陶冶,使他们真正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

对于这种教学手段上的创新和教学内容上的充实,很多人都觉得颇受启发、受益匪浅:“这样的教学方式以更加生动的形式向我们传递历史知识,给我们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增加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我们是真心喜爱这门课的。”此外,网络上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题材的热点问题,往往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兴趣,对于这样一些现实性强、关注度高的问题,适当引入《纲要》课堂加以讨论、引导,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厘清思路,也是十分必要的。

3.网络资源能够促进相互之间的切磋与交流

当前全国的《纲要》课教学有统一的教材,在共同的指导思想下有序推进。虽然如此,各地的教学条件、教师水平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领导重视、财政充裕的学校,《纲要》课开展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如购买教学参考资料、改善教学设备、组织外出考察调研、鼓励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实践教学等,而有的学校则受资金、评价体系等因素的影响,《纲要》课教学迟迟得不到有效改善,在学生的思想培育、价值引导和知识传授方面还相对滞后,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定的教学势差。而网络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教师之间的切磋与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对于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缩小差距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很多学校围绕《纲要》开展的精品课程建设,组织了大批教学名师、教学骨干共同参与,其制作的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本身就是网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大方便了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而一些地区和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些优秀教师的讲课视频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料。如天津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就有很多教师选择以《纲要》课为授课内容,这对于一些青年教师参考、借鉴和学习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另外,一些专门网站的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等,更是各学校《纲要》课教学的精华和精品,有些甚至是教研室集体智慧的结晶,对于人们观摩学习、汲取经验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的

运用路径

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纲要》课教学多是刻板的教材、威严的面孔,多是乏味的讲解、平白的直叙。事实上,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如能灵活、恰当运用一些网上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则可使《纲要》课情趣盎然、趣意横生,使学生产生意犹未尽之感,从而极大提高《纲要》课的教学实效。

1.充分运用网上数据资源,提高《纲要》课的丰富性

任何的课堂授课都是一种知识的输出,是平日所学积累的集中展示。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讲出深刻的内容,力求言之有据,避免枯燥乏味,使学生能有所收获和启发,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的课前准备,包括寻找恰当的教学案例、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等。马克·吐温曾经说过:让他演讲3小时,马上就能讲肼10分钟,需要准备1星期肼3分钟,需要准备3星期。

《纲要》课要真正达到存史育人的重要目的,也需要认真的准备,首先要加强对史料的搜集与整理,以翔实充分的史料为依托进行授课,而不是信口开河、夸夸其谈。正如有的学者所言:‘马克思主义不赞成用史料学去代替历史科学,但历史研究必须以史料的搜集、整理、排比、考证为基础。史料的突破常常会导致研究的突破,修正或改变人们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看法。”在搜集与整理史料的过程中,历史文件、资料汇编、学术专著固然是必不可少的,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室也必须是经常去的,但网上一些重要的数据库也蕴藏着丰富的历史资源。如瀚堂近代报刊数据库,汇集了从北京《顺天时报》、天津《大公报》《益世报》到上海《上海新报》《申报》等近300种清末至民初的报纸和刊物,图文对照整理,首尾内容完整,大成老旧全文数据库则收录了1949年之前,清末至民国近80年间中国出版的7000多种、14余万期期刊,资料涉及文史教育、哲学经济、政治军事、工农交通等各大门类:华文报刊数据库规划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200年的4000种报刊中,对其中的10%实施数字化,建立拥有4000亿汉字和4亿篇文章的海量历史文献库,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服务,等等。这些数据库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我们搜集和整理可靠历史资料大有裨益。

除此之外,一些网上图书馆提供的目录索引、文献传递等服务,也极大便利了人们的教学、研究所需,如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深圳文献港等。而超星电子书阅读平台、读秀学术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人大复印资料、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等,也都有丰富的图书、报纸、期刊资源,对人们准备教案、选择案例有着极大的帮助。

2.灵活运用网上视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直观性

历史是过去的故事,无法完全重现。但是,网上一些珍贵的视频资源,却以其真实的音像、逼真的声音,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历史更加生动形象。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一些视频资源,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演进的直观认识,对历史事件的形象感知。目前,网上的视频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历史纪录片,包括文献纪录片、电影纪录片、电视纪录片、理论文献片、电视教育片等,如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改革开放20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专题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等;二是相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电影《周恩来外交风云》《太行山上》《建党伟业》《建国大业》《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电视剧《亮剑》《长征》《潜伏》等。这些视频资源或以独特的视角、或以艺术的手法,起到了记录历史、还原历史的作用,是《纲要》课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

此外,历次党的代表大会、历次大阅兵的相关视频,也能以其现代化的视听效果,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达到寓教于乐、身心愉悦的目的。如在讲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这一部分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地道战》或《敌后武工队》等影片,使学生真正明白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的艰难处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在讲授“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和“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两节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建国大业》,使学生真正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辛,在讲授“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章时,通过让学生观看电视文献片《邓小平》第七集《绘制蓝图》,让他们真正了解中国改革开放时如何从开始到逐步布局的,以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从而了解如何真正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规律。当然,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观影结束后进行适当点评,或者组织学生互动交流,相互沟通观看感悟,以及鼓励他们撰写观后感,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点滴感悟深化为系统理解。

3.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提高《纲要》课的生动性

历史是无声的,但展现历史的手段可以是有声的。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具有现场感和立体感,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以积极运用网上音频资源,通过音乐的渲染和情景的铺设,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场景之中,更好地感受历史的氛围。事实上,很多音乐作品本身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一定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进程,因为艺术不是突兀而起、凭空而生的,而是源于实践、源于生活、源于群众的。“音乐作品既是一定的现实的社会关系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的价值立场的反映和表达,也是它所属时代的文化表征和精神展现”。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反映了鄂豫皖苏区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成立的过程及意义,《松花江上》则呈现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儿女痛失国土、颠沛流浪的悲惨情境,《在太行山上》则表现了广大民众团结一致,坚决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坚强决心和意志。在《纲要》课教学中,这些音乐作品既简短有力又意蕴深远,以其声情并茂、以“声”带“史”,传导着丰富的历史讯息,延续着一定的历史情感。在讲授“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时,针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斗争情况,可借助歌曲《十送红军》来展现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在引导学生学习“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时,如能穿插播放《南泥湾》,则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当时抗日民主根据地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以及广大民众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而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则以雄壮的旋律、豪迈的歌词展现了敌后抗日游击队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第二阶段,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结构——模块。2001年11月27日至12月3日,教育部组织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研制的第四次会议,课程工作组集中对普通高中课程框架进行了研讨,提出普通高中课程“模块”的整体设想。历史课程标准组则具体讨论高中历史课程的结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课程教材中心领导也先后参加了历史组的讨论。历史课标组主要围绕“是否要设共同基础的必修课”,“如何设置选修课”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最后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共同基础课30个专题(中国古代史8个、中国近现代史12个、世界史10个),选修课10个专题(推动人类进步的重大科学发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影响人类进程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文明的交往与冲突、20世纪战争与和平、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世界文化遗产介绍、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演蓟。

第三阶段,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的形成。2002年1月到6月教育部又先后召开了五次会议,历史课程标准组在撰写课程标准初稿的过程中,就课程标准的结构、模块的划分、专题内容的选择与表述、课时分配、标准各部分的表述分别进行了专题研讨。在此期间,课程工作组以及课程工作组的有关成员多次参与历史课程标准组的讨论。2002年5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初稿基本形成,并对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四阶段,征求意见与初稿修订。2002年7月,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教育部组织了一系列的意见征询活动。2002年8月至2002年12月,历史课程标准组根据反馈的意见对课程标准初稿进行了反复的修改。

第五阶段,审议通过,颁布实施。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研制过程相似,各科课程标准经过相关专家审议后,2002年12月22日,教育部党组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2003年3月正式向社会公布,并于2004年秋季进入试验区实验。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研制中的

主要特点分析

课程设计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但这一实践过程是有目的,“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主体一开始就对自己的需要有自觉的意识,并且能在大脑中以观念的形式改造甚至创造外界对象,能够在大脑中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预演,从而一方面把自己的需要外化为一定的对象物,使其成为实践活动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界对象的认识,获得达到这一目的的知识、手段,为满足自己的需要服务”。60年来,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历程充分展示了实践的这种目的性,正是由于这种目的性的指引,历史课程设计过程才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完善。

1.根据国情,借鉴和改造国外经验,改进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流程

“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借鉴前苏联经验,主要作为国家政策文本来研制的,政治主导的倾向比较突出,相对来说,脱离了我国中学历史教学的实践。这种情况在“92大纲”文本的研制中得到了改善,变化是第一,文本编制人员的广泛代表性,尤其是优秀历史教师的加入,使大纲文本与教学实践有了结合的主体因素:其次,大纲初稿制定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实验再进行修订,体现了大纲研制过程的相对开放性,进一步加强了课程文本与教学实践的联系。“课程标准”的研制过程吸收和借鉴了欧美地区国家课程设计的先进经验,文本研制过程体现出鲜明的行政模式,并且构建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有序的设计流程,并把文本研制过程与反馈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既保证了课程文本的质量,也形成了一个相对开放的文本研制流程。

新课程历史课程标准的研制与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形成了一个相对系统严密的过程,从图2(见下页)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课程方案与标准研制的过程经历了五个阶段,具体包括1.项目招标,确定研制方案与人员2.基础研究3.新课程方案即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形成;4.修改与修订5.新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颁行。而且整个研制过程又于一系列的反饋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反馈系统是在“草案”公布前,反馈系统是在草案“草案”公布后,这使课程方案与标准的研制过程形成了持续开放的机制。

图2:“课程标准”设计流程图

2.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由课程设计人员内部的讨论协商逐步发展到课程设计的内部与外部相关人员之间建立起一种长期有效的协商文化

“56大纲”的文本研制主要是历史教材编写专业人员的内部讨论与协商:“92大纲”就扩大到历史教材编写专家、高校历史学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的讨论与协商,而“课程标准”则充分发挥了历史学专家、历史教育专家、课程专家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对话优势,形成了一种协商文化,在不同专业视阈的融合中推进历史课程文本的研制。课程标准研制的整个过程都伴随着教育部官员、课程工作组成员、课程项目组与课程标准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坚持、协商与妥协。就历史标准研制过程而言,协商文化主要表现为课标组内部成员的协商和历史课标组、课程组与教育部官员之间的协商两种形式。

3.由中学历史课程文本的独立研制逐步发展到多学科(包括课程方案)文本研制的组合

“56大纲”和“92大纲”都是独立的研制过程,“课程标准”的研制则和课程方案以及其他学科课程标准同步进行,这种文本研制流程有助于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文本能够形成一个联系密切的文本体系。

四、新世纪中学历史课程标准

研制过程的反思

新中国60年多年来,我们往往只重视历史课程设计的结果,而忽视历史课程设计的过程。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很少看到对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研究的成果,而中学历史课程设计者也缺少对历史课程设计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

“56大纲”是新中国研制的第一套教学大纲,具有鲜明的行政色彩,从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来评价,这套大纲的文本质量还是很高的。30多年以后,参加过大纲编写的苏寿桐先生对这套大纲的评价是:“不但对当时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具有指导作用,也对以后历套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56大纲”的研制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者先,确定大纲文本研制的议程、规划过程和审定都是由行政部门来完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是具体的执行机构。其次,研制人员的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编写人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历史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专业人员是非常缺乏的,人教社历史室的大部分编写人员是1953年以后从全国各地调入或借调的,主要研制人员的研究领域是中国史,研究世界史的专家只有杨生茂和李纯武两个人。研制人员的历史学专业背景决定了“56大纲”只能构建一套历史学科体系的中学历史课程。又由于世界史研究人员较少,在短时间内制定出高质量的大纲文本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世界史部分更多地借鉴前苏联的历史教学大纲也是当时的必然选择。第三,受政治形势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既定的,所以本次大纲的研制工作主要集中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第四,主要依靠研制人员个人的作用,集体协商与研讨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五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有较大差异。第五,研制过程比较简单,与历史教材编写同步进行,大纲成了教材的缩略本,或者反过来说,教材是对大纲的具体化。

事实上,遴选网络教学资源与搜集整理史料如出一辙,需要人们以上下求索的精神,下工夫、下力气去探寻、分析和比较,以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正如翦伯赞所言:“搜集史料,并不是一种容易事情。因为中国的史料,虽然浩如烟海,但他们并不像宝库里的金银聚在一起,可以应手取得,而是和矿石一样,埋藏在我们所不知道的许多地方,需要我们耐烦去探求。”

2.确保网络资源选取的典型性和针对性

《纲要》课相对其他课程而言时间跨度大、涵盖内容广,涉及的事件和人物多。《纲要》课教材侧重于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基本规律,侧重于宏观叙事而非微观描写。作为教材内容的有益补充,在选取网络资源时,应注意其典型性和针对性,围绕地域特色和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案例,增强学生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使学生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触手可及,从而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和魅力。如在讲授“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时,可以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对南开大学校园的轰炸、南开大学的罹难以及西南联大的成立过程,揭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暴行为和中国人民的不屈抗争,视频《西南联大75周年再回眸之学府劫难》就展示了这一段曲折的过程。这样的资料既能增强历史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认同感,能够唤起他们的历史记忆。又如,在学习社会主义事业在艰难探索和曲折发展中所取得的建设成就与实践成果时,可以介绍河南红旗渠的修建过程,结合纪录片《红旗渠》的播放,使学生了解在新中国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涨热情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这样一来河南籍学子必然兴致勃勃、倍感荣光。

总之,在选取网络教学资料时,应该找一些教材上没有,但又与教材内容相契合的材料,这样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开阔学生视野,如果仅仅拘泥于教材和教案,搞硬性灌输、生吞活剥,就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逃课、厌学心理,使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如果选取的网络资料十分典型和具有针对性,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发生联系,则必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他们对重大历史事件和理论问题的理解与把握,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历史不仅属于过去,它既体现公民对历史传统的继承,也促进公民获得健全的思考方式。有好的问题开始,以此构成探究主题,有助于使永久性信念和实用技能通过教学纳入到公民的头脑、心理和行为中”。

3.确保网络资源运用的恰当性和合理性

坚持网络资源进课堂,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纲要》课教学活动服务的,是为了增强《纲要》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因此,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必须适量适度、恰到好处,确保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锦上添花,而不是暄宾夺主、取而代之。要使网络资源在《纲要》课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最大的效力,就要使其与教师、学生和教材形成统一协调的整体,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首先,网络资源的运用不是越多越好,毕竟《纲要》课不是电影赏析课、图片展示课,教师也不是音乐播放员、电影放映员。要让学生深刻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主线和主要内容,还必须以《纲要》课教材为主,教材是《纲要》课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依据。网络资源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只有围绕教材的逻辑框架、理论脉络和基本观点来选取与运用网络资源,才能收到最大的教育效果。否则,在课堂上一味展示音频、视频和图像,不仅会冲淡《纲要》课教学的主题,而且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或者听觉疲劳,进而滋生厌烦和失望心理,以致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次,网络资源的运用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作用可有可无、无足轻重,教师是《纲要》课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网络资源不论如何精彩纷呈都不能取代教师的认真讲解和系统阐释。《纲要》课中所运用的网络资源是对教师教学思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服务的。如果教师被网络资源所累,而不注重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那么有可能使《纲要》课沦为网络技术课。如一些教师因故不能上课时,就让学生整堂课地观看视频或纪录片,并且事前不向学生解释或介绍该视频(幺己录片)的背景和主要内容,事后不组织学生交流心得和感悟,不将影片的意义融入教学内容之中,那么这样的教学安排有何作用呢?

最后,不能以“人机交流”取代“师生交流”。网络资源归根到底是互联网发展的产物,盲目地、过度地依赖计算机,以冰冷机器取代鲜活个体,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想交流,无疑是十分不可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大学生培育民族精神、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公民意识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心灵碰撞,解答学生的思想迷茫和人生困惑,才能帮助他们正确把握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真正发挥《纲要》课存史求真、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总之,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网络资源不能孤立运用,而是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恰当运用现场教学、情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将教师的讲解、学生的研讨与网络资源的展示结合起来,以其合力作用取得《纲要》课教学的理想效果。

[作者简介]于安龙,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问题意识及创新力是当今社会考核人才的主要指标。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十分重要,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本文结合对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问题意识;创新思维;中学历史教学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形势要求。目前我国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意识十分薄弱,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一现象这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反省。因此,思考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十分必要。

一、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因

(一)教学模式滞后

教学模式滞后是目前教学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影响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教学中更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忽略了知识发展过程[1],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填充式的灌输知识,死记硬背的学习,教师错误的认为自己是提出教学问题的主体,而没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的提升。

(二)没有健全的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考试仍旧是我国教育工作中评价学生的主要评价方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职能体现出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而没有对学生创新思维与问题意识有具体要求,学生只要解答出问题取得好成绩就会有号的教学评价,学生长期处于这种千篇一律的解题教学评价方式中,其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不可避免的受到了一定抑制。

(三)学生不敢提问

长久以来,我国的学生在课堂上一直处于被调动学习状态,其主体位置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有问题,想提问,但是却不敢提问,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与教学没有必然联系而不被教师重视和认可,怕自己提出的问题不再教师知识范围内,而影响教师权威形象,索性就不提问题。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都在不知不觉中消耗无几了。

(四)学生创新意识欠缺

学生在繁重的学习压力下,学习时间多数用在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上,为了学习而学习,往往没有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思考,只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练习题进行被动思考,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不善于自主发现问题,也很难通过发散思维创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中学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具体措施

(一)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问欲望

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不能将问题抛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情境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互动性[2],突出学生主体位置。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积极应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问欲望,调动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初一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秦末农民起义》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教材知识前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备课时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中有秦始皇暴政相关影视视频和历史图片,将秦始皇与秦二世时代的残酷刑法与黑暗社会现象形象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带入到那个残暴无道的年代中,让学生有置身其中的感觉,鼓励学生对多媒体课件内容提出疑问,有的学生举手问道“秦二世比秦始皇更加残暴,怎么他还会当上领袖呢”;有的学生举手问道“秦始皇的阿房宫在建筑技术落后的古代是怎么建成的啊”......,学神争先恐后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虽然有些问题不够深刻,甚至有脱离主题的现象,但是这些问题提出的背后体现的是学生发散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学生体会到创新自己思维提出问题被认可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顺势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问意识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和感悟。

(二)提高教学民主性,让学生敢于提问

中学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主体位置,提高教学民主性,呼吁学生大胆分析质疑,准确掌握教材内容,抓准教学时机,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与提问时间和空間,增加对学生提问行为的关注,充分考虑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且纳入到优化教学的意见中。

例如,在初二历史上册第一单元《鸦片战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跟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的主宰,当你们对教学有疑问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出你们主人位置的作用,提出问题我们一起完善课堂好吗”学生听到教师这句充满尊重与平等的话后,会增加提问的兴趣与胆量,有的学生在学习中举手提问道“老师,为什么英国要想中国走私危害那么大的鸦片呢”,教师在听到这一问题后不要直接给学生解答,而是要组织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给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对当时的中英贸易有更深的理解。

(三)发挥示范作用,教会学生提问

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也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和思维方式[3]。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抓住中学生这一特征,遵循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自己的示范作用,通过自己巧妙提出问题、创新分析问题的思维、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来感染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开启学生提问的大门,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提出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历史学习中会提问,能提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推进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符合教育要求的必然趋势。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巧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提问欲望;提高教学民主性,让学生敢于提问;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教会学生提问,从而提高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敏.中学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培养所遵循的原则[J].魅力中国,2013(23):155-155.

[2] 闵军杰.浅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5):63-63.

[3] 杨兴兰.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7):46-47.

中学历史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立足于现状,首先分析了史料教学在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其次对史料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详细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也希望可以为提升历史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创造新的条件。

关键词:中学历史;史料教学;应用

一、 引言

新课程标准对于历史学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历史知识,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历史感以及历史学习意识,强化国家意识与民族责任。特别是近些年来从中考与高考的角度上来看,各种题目也倾向于对于历史事件的分析,这也就引出了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分析其优化策略,现就其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二、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1. 还原历史,强化学生历史感

历史知识的学习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那样不但会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判断,更会对历史学科产生厌恶的心理。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更好地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可以对历史事件具有更强的认知,从而熟悉历史、分析历史和理解历史。

比如,在进行《戊戌变法》的学习时,变法失败后出现了旧势力的政变,这个时候谭嗣同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有之,请自嗣同始”,在讲到这里时,学生们无不感慨变法先驱的悲壮,同时对其英雄事迹也有了新的认知,这对于提升该段历史的理解与记忆都具有良好的推动效果。

2. 丰富教学内容

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但可以解决历史学习枯燥乏味的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插入几个独特的史料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以此来实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

比如,在北宋阶段的历史教学中,讲到“宋真宗花钱大手大脚”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抛出这样一个小史料,那就是宰相李沆为了限制其过度铺张浪费,而采用了不让宋真宗了解国库的方式,这样一来宋真宗就认为国库吃紧,不再铺张浪费了。讲到这么一个“抠门”的宰相时,学生无不会心一笑,同时也更为感性的认知了历史上的人物也是真正存在过的,其并不是虚无缥缈的,从而提升了历史学习的真实感。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强化历史学习能力也是史料教学引导的主要作用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各种史料,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说在进行工业革命阶段的学习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了《全球通史·1500年后的世界》,将其与蒸汽机的发展历程相结合,然后对蒸汽机的发明作用以及历史意义进行分析和阐述,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提升了教学的实践性。

三、 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应用探讨

1. 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史料开展教学

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史料才能够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这对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也具有一定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所学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插图来作为史料教学的引子,然后按照其内容进行系统的讲解。比如,在《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中,可以从变法失败中康有为的表现以及其生平事迹来进行分析,按照康有為个人的经历作为变法的脉络,从而对变法的失败进行讲解,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提升逻辑判断能力。

2. 史料分析与应用要充分

史料分析要充分,否则就会降低教学的实际效果。在史料教学中,经常会有教师为了提升教学效率而忽视了史料的应用深度,导致一些本来很有作用的史料被一带而过,反而影响了实际的教学效果。另外,由于史料当中往往具有许多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一定能够完全看懂,所以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对于史料内容与知识的挖掘。除此之外,在学生阅读史料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适当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以此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效果。比如,在进行秦朝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北方的直道遗址为30米左右,而西南则采用五道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一些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如果能够深入地挖掘与剖析,对于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都具有不错的效果,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认知。

3. 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史料

历史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延续性特征,由于历史的内容十分复杂、多样,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也会对同一段历史具有不同的解读,所以历史的学习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学习意识与认知分析能力,能够主动地搜索各种史料,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历史文化涵养。上下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各种史料浩如烟海,要想提升学生的史料收集水平,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的习惯来实现。除此之外,在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留下一些悬念来让学生课下自己寻找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这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时加深课堂学习知识的理解与印象,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比如,在进行西方历史的教学时,由于西方历史与东方历史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可以拿出几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对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印象来对东西方历史文化的差异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评价的情况对其进行一一点评,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各种历史史料,不但要做到有理有据,还要做到据理力争,这样的小活动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体现历史学习的价值。

四、 总结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史料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知历史上的各种事件,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拉近历史人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历史学科的亲切感。立足于史料教学的应用现状,除了选择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之外,还可以选择史料分析以及应用的充分性,以此来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史料,参与课堂环节,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夏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有效运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王小伟.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13.

[3]孙玉美.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徐月来,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

上一篇:中学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中西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