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2023-04-15

中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为了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学数学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基本情况,笔者从教师个人教育研究意向、教育研究论文写作、教育研究环境、所在学校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等四个维度编制了调查问卷对兵团中学数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

1调查方法

1.1被试的选取

为了使调查对象覆盖面更广,更具普遍性,本研究选择参加兵团2012年继续教育培训的高中、初中数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发放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为100%.

1.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自制《兵团中学数学教师教育研究调查问卷》,并选取部分被试教师进行访谈,问卷包括选择题(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以及填空题,问卷采用无记名答卷方式.问卷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处理,应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1.3调查过程

安排专人统一对2012年暑期在石河子大学参加继续教育的兵团各师中学数学教师发放问卷,并在答题前对问卷涉及内容及选项进行解释性说明,使被试教师明确测验目的和注意事项,答完后当场回收,整个过程约30分钟.在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部分被试教师进行访谈,以便对相关问题作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在被调查的教师中,既有刚入行的新教师,也有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其中男教师占44%,女教师占56%.被试年龄在30岁以下占30%,30—40岁的占38%.被试教龄最高为15年.样本的多层次选择将使本研究更具代表性和一般性.在學历方面,被试中有87%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大专学历主要集中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职称方面,被试的职称主要集中于中教一级、中教二级,共占73%,还有14%的教师是刚参加工作,职称暂未评定.个别教师是由小学上调中学,其职称还是按小学的执行.数据分析表明,大部分教师(95%)在教学之余有阅读教育理论著作的意识和习惯,但从访谈得知,教师阅读的主要是有关教辅材料,数学教育理论著作不多.有近82%的教师认同教育研究可以促进教学的观点,说明教师有进行教育研究的意愿.在问及“您所知道的国内数学教育专家”时,回答结果表明,兵团一线教师对于国内的数学教育专家了解不多,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兵团数学教师对于目前国内数学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知之甚少.在“您有接受教育研究专业培训的意愿吗?”的问题中,有90%的教师希望接受教育研究的培训和训练,说明教师对于教育研究有较高的热情.在问及“想得到哪些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时,教师的回答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研究方法”、“论文写作”、“资料搜集与整理”、“数据分析”.由此可以看出一线教师首先想掌握的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然后才是选题、制作调查问卷、数据分析、乃至写作等方面的需求.在问及“想得到哪些类型的论文写作指导?”时,按选项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案例教学”、“解题研究”、“教育理论”、“数学文化”.这比较符合一线教师的实际,一线教师的教育研究之路也理应从此起步.

在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方面,有44%的教师知道论文写作和课题申报的一般过程,有38%的教师表示知道但说不出,不知道的比例占18%.这反映出教师对于论文写作有一定的了解.在期刊阅读方面,大部分学校都有订阅中学数学类期刊,但数目较少,这其中还包括兵团自办刊物,如《兵团教育》.有83%的教师表示自己写过教育论文,但教师公开发表的教育论文基本上都是局限于兵团自办刊物,只有极少数教师在内地的《数学教学》等刊物上发表过文章.在问及“您写论文、发表论文的目的?”时,有64%的教师回答是为了职称晋升,有30%的教师是为了获奖,仅有6%的教师把论文写作当做是一种兴趣爱好.这表明,大部分教师是为了晋升职称或获奖才写论文.在问及“您有教学反思的习惯吗?”时,84%的教师表示会在课后思考一节课的成败,以及对某个细节的处理是否得当等问题.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将一些好的想法写下来,这使得教师想当然地认为论文写作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问及“您参加教育研究的动机是什么?”时,30%的教师回答是因为学校安排;63%的教师是因为职称晋升的需要;仅有7%的教师认为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说明,被试教师在对待教育研究的观念上要有大的转变,要彻底改变那种“写论文就是为了评职称”的错误认识,要逐渐地把教育研究作为和教学同步的一种兴趣爱好.

调查表明,目前兵团中学的教育研究缺乏氛围,也缺少教育研究带头人,而且工作压力过大,职业倦怠感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教学任务重.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75%)的周课时在15节以上,此外还要担任班主任等工作.在问及“在业余时间您进行学习、科研,干扰或阻力大吗?”时,28%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经访谈得知,教师压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多.二是由于现在学校实行绩效工资,所以部分教师还要应付绩效考核指标内的一系列事情;三是家庭的影响.还有部分教师自感水平、经验都有限,所以缺乏进行教育研究的动力.在问及“上级部门或学校组织教师听过专家做报告吗?”时,69%的教师回答“有”.在问及“您参加过地区或国家级的数学教育学术会议吗?”时,大部分教师表示没参加过,一是没时间,二是没经费.在问及“学校有没有科研奖励或鼓励措施?”时,教师的回答表明,所有学校都有相关奖励政策.有的学校是直接进行物质奖励,视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不同,给予奖金奖励;有的学校是将其计入年终考核、评优中,给予加分;有的学校是在绩效工资里体现.由此可见,各所学校对于教育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些奖励措施不是很吸引教师的眼球,在教师看来,教育研究可有可无.在问及“学校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科研吗?”时,68%的教师表示学校会优先考虑.结合访谈得知,虽然学校会优先考虑教育研究,但由于大部分教师在这方面是空白,所以其激励作用不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中学教师的教育研究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激励,教师也感觉不到学校领导对他们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

3几点建议

3.1摆正态度,正确认识教育研究与教学的关系

调查表明,大多数中学教师认为教学工作很平常,教育研究工作很神圣.教学研究工作很难上升到教育研究的范畴,认为教育研究工作是教育研究机构的事情,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事情,中学教师没有能力搞研究,把教育研究看得太难,产生畏难情绪.其实,教学和教育研究的关系应该是密切相关的,但又有着本质的不同.[1]教学是传授已知事物的规律和知识,教育研究则是探索未知事物的究竟.教学要求知识的稳定性和社会的公认性,教育研究则要求有独创性,能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好学就尽到了教师的职责,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提高了技能,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完成教学任务只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能,而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还要具备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提升的能力,不断改进和完善课堂教学,这种能力就需要通过教育研究来达到,通过教育研究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将解决的方案融入课堂教学中.实践证明,教育研究能很好地促进课堂教学及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学与教育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进行教育研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学一线教师应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3.2加强教育理论著作及数学教育期刊的阅读,倡导行动研究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努力学习新知识、更新观念、充实理论、掌握方法,不断地创新和超越自我,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和研究者[2].教育理论是开展教育研究的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才能开展教育研究活动.除了参加培训之外,阅读教育理论专著是丰富教师自身教育理论修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必须要拿出一定的时间阅读现代教育新理念著作,深入思考,以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把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此基础上,倡导教师在经常性地反思课堂教学及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开展行动研究,以进行反思性探索和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从工作过程中来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发中学教师教育研究只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赋予教育教学工作以理性的思辨,才能脚踏实地地从事教研活动,进而实现教学和科研的双赢.

此外,还应经常阅读中学数学期刊.对于中学数学期刊的阅读与使用,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了解期刊的基本信息,诸如刊号、出刊周期、投稿地址、投稿邮箱、栏目设置等.为以后的投稿做准备.此外,阅读数学期刊的主要意义是积累材料,提升认识,而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列目录和做文摘.对于每一本期刊,每篇浏览下来,兴趣不大的过目即忘,对于那些有新意的,感兴趣的论文,为了避免以后查阅的麻烦,可以将论文的篇名、作者、发表期刊及刊期等信息记录下来,作成一张目录.有些好论文,值得借鉴的只是其中的某些观点或论述,可以将这些文章摘录保存.摘录的方法可以是抄写在卡片上,或者输入电脑,以Word形式保存,或者将重要段落复印下来,或者作为每天的学习记录,放到自己的微博或qq空间里.除了积累资料,还要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研究的准备.在阅读期刊论文的同时,结合对日常教学的思考,往往能发现或想到值得研究的素材.当然实现这一点也需要一定的前期积累以及必备的数学教育理论修养.

3.3在提高教育理论修养的基础上,掌握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当阅读教育理论著作以及期刊论文到了一定程度,就会有研究和写作的冲动.对于初学写作的教师而言,模仿期刊中论文是写作入门的捷径.期刊论文中有关选材的技巧和结构布局都是值得借鉴的.当然,论文的写作不能一直停留在模仿写作阶段,作者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实践,这都是仅仅靠模仿所无法获得的.[3]此外,还应针对期刊所载论文进行所谓的文献分析,即将一系列研究同一专题、同一问题的论文进行整理,寻找其中的写作规律,进而发现当前研究热点、期刊的选稿倾向等.针对期刊论文的文献研究能引导如下两个方面的论文创作.一是对原论文的方法进行完善.包括,操作层面上的,简化原方法的过程;思路根源上,返璞归真,追求朴实自然;科学性上,纠正原方法的错误;理论层面上,对原方法进行系统的整理、提升.二是对原论文的结构进行研究.对原论文的结论,纵向深入可以获得推广和加强;横向联想可以获得类比结果;逆向思考可以获得命题或者发现错误.最后,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找一个自己兴趣所在,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精力去钻研,假以时日,必然会出成果.

3.4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实现互赢

中学的教育研究要能健康长久地持续下去,需要与高师院校进行长期的深度合作.实际上,中学的学术研究是能够与高师院校进行合作的.首先,中学的教育研究主要围绕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中学教师是亲身的经历者和体验者,但由于中学教师缺乏相应的研究素养,他们从事的研究多数是在做重复前人的劳动,浪费了人力和财力.而高师院校的教师精通教育理论,具有良好的科研素养,能很好地把握科研发展前沿信息,但由于他们的研究较多注重理论深度,有些远离中学的教育实践.如果大学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和理念资源,中学提供教育实践基地,再加以适当的政策支持,就可以确保高师院校与中学在教育研究方面的合作.其次,中学与高师院校合作既能促进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能促进高师院校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学教师通过合作,可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娴熟地运用教育研究方法,最终实现从一个“经验型教师”到“研究型教师”的转变[4].高师院校的教师通过与中学教师的科研协作,不仅能够有机会深入接触到真实的教育实践问题,丰富和深化他们对中学教育问题的理解,而且还能将自己掌握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就能改变大学教师过去对中学教育问题只能做空洞的理论阐述的现状.如此一来,各得所需,最终实现两者的互赢.

3.5学校应建立健全科研制度,对教育研究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当前,教师进行教育研究最大的“痛”不是方法不当、经费不够,而是动力不足.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使中学教师尽快适应时代发展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尽快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克服形式主义的倾向,树立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新理念,制定明确的教育研究指导思想,真正将教育研究落到实处.一是要建立健全教育研究激励制度.学校应加重教育研究在教师评价中的比重,使更多的中学教师参与到教育研究当中.其次,应认可中学教师教育研究成果呈现形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学校应鼓励教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育研究而非局限于撰写、发表论文.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教育研究氛围.学校中浓厚的研究氛围,有一种无形力量鞭笞着教师从事教育研究.教育行政部門和学校领导要定期开展各种教育研究交流会与知识讲座,并在校内进行研究成果展示,让教师认识到学校领导是鼓励和支持他们从事教育研究活动的坚强后盾.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应为教师的教育研究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一是根据中学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实施“因人而异”的标准,促其循序渐进地发展;二是为中学教师提供多渠道学习的机会,如邀请专家讲座与指导、派教师外出进修与学习、与当地高师院校教师加强联系与合作等.三是要加大图书馆(室)、校园网的建设以及科研经费的投入.

3.6兵团应创建立足兵团、面向全国的中学数学杂志

纵观内地各省,基本上都是一个省有一份中学数学杂志,大都是由省教育厅、省数学学会主管,各省有影响力的师范高校主办.如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主办的《中学数学杂志》.兵团乃至新疆自治区,目前还没有一份公开发行的面向基础教育的中学数学类期刊.这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中学教师的教育研究热情.反观内地,每个省份公开发行的中学杂志都是立足本省,面向全国,即反映本省数学教师教师的研究水平、研究成果,又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较大比例地选取全国范围内的优秀研究成果,以推动本省教师教育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兵团应尽快创建一份中学数学类杂志,可以以兵团教育学院为依托,由其主办发行.办刊伊始,可以考虑免费赠阅给兵团各中小学.建立规范、严格的审稿制度,选取新疆、兵团乃至全国范围内的优秀稿件刊登发表,借以激发兵团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写作的热情,进而不断提高教师科研修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兵团中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奠宙,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宋乃庆,张奠宙.小学数学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新青年数学教师工作室著.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读与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曹一鸣.数学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中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当前时期,我国各地区都在积极地推动中学阶段思想政治课堂的创新优化,从当前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未来进行的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是以一体化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而不是将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割裂。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学阶段从事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教师,就应当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做好教学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工作。并且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优化升级,构建起更加符合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中学;思政课;一体化设计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时期我国社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求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应当积极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优化。中学阶段是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阶段,做好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深入地进行教学一体化设计研究,更好的通过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当前中学思政课一体化构建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中学阶段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时,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是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所以要想推动思政课程实现一体化建设最为关键的,就是必须帮助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建设的意识。但是从当前我国中学阶段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都只重视学生在中考过程中的考试成绩,并不重视学生在后续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学习活动。同时,初中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沟通和交流,这就使得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一体化的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除此以外,当前我国中学阶段开展的思想政治阶段的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着课程衔接不足的问题。在初中阶段进行的思想政治课程所遵循的课程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而高中阶段进行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遵循的则是普通高中的课程标准。这种情况就使得不同时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间联系不足,整体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二、中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设计的要求

在积极地推动中学阶段思政课程实现一体化的过程中,首先就应当做好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并且积极地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开展日常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借助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各种问题。然后就是必须落实好新时代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突出德育教育活动中所蕴含的时代新的特点。并且尽量地以情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更好地对于各种知识进行深化理解。让学生可以通过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历史性成就,探寻出背后所蕴含的本质。让学生可以充分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并且引导学生树立起更加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念,加深学生对于国家的认可。

三、中学思政教学一体化的实现策略

(一)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教材中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教学知识点,就必须让学生从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探寻出生活中蕴含的各种知识点。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借助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知识点。例如在进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向学生讲述让学生学会爱国,而是应当为学生列举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生活实际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平凡的个体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加深学生对于有关知识的理解。

(二)坚持针对性的原则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培养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就应当与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困惑为基础,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提出怎样的疑惑,以及针对这些疑惑,应当如何进行解决。例如在进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教学时,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应当从什么是理性爱国?这种学生依靠自身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出发,以此为基础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学习困惑开展教学。如进行“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内容的教学时,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最大的疑惑就是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安全观。教师就应当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奠定国家安全知识的基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中阶段“国家安全与利益”的有关知识,推动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法治。

(三)优化教学设计方案

在推动中学思政课程一体化的优化过程中,最为重要是就是采取合适的手段提升教学的质量,通过适当的方式优化教学设计方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探索研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在学生讨论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应适当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进阶,在不同的学习环节设置难度递增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活动可以不断地实现自我提升。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的有关知识向学生进行粗略地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不同阶段的教材对国家利益讲解时存在的区别,从而有效地深化学生对国家利益的理解,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体化。

结语:在当前时期开展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研究工作。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于总体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和优化,更好地推动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可以实现一体化的发展,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庞丽. 一体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学新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1):9-11.

[2]高欣. 关于初高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一点思考[J]. 中学教学参考,2021,(31):32-33.

[3]盛丽丽. 基于思政課一体化构建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 新教育,2021,(14):19-21.

[4]朱小超,张德明.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探——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21):70-73.

中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對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赞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所以赏识教育在小学教学中应用越发频繁。小学语文作为小学学科中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更是需要教师思考正确的教学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在明确赏识教育的意义后,小学语文教师要考虑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更好地发挥赏识教育价值。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语文;应用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强烈发展的阶段,迫切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赏。所以在小学教学中使用赏识教育产生的教学效果要远优于其他教学形式。赏识教育下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发现自身优势,提高学习信心。但是就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赏识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存在一些明显问题,严重阻碍赏识教育正常展现教学价值。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采取怎样的手段才能真正展现赏识教育意义。

一、赏识教学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正确心理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家长在小学时期应该适当对学生进行夸赞,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信心,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融入语文课堂[1]。

(二)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

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教师的表扬发现个人潜能与长处,增强自我认知,在今后语文教学中会积极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大胆思考,不断前进。

二、开展赏识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认可学生学习差异,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课改中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完善课堂评价,在课堂评价中体现对学生的关怀与尊重。关心学生学习表现,认可学生学习差异是赏识教育的基础。只有认可学生学习差异,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大胆表现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观点。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教师在结束文章教学后,需要学生对比曹冲与官员称象方式上的差异,让学生自行体会曹冲方式的好处,从而养成主动思考、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在曹冲那个时代他的方法还具有可行性,那么在现代社会你有什么更好的方式能了解大象重量吗?”听到此类问题后学生好奇心明显增强。有的学生会说“找个游泳池,水高过大象,量下原始水位,将大象踢入池中,重新计算水位”有的会提出“利用跷跷板原理,一边放大象一边放石头”……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教师要认真倾听,鼓励学生积极阐述个人观点,对不同观点表示赞同,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二)开展理性的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但是过于容易得到的赞赏学生反而会不屑一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指向明确、针对性强的赏识教育,让学生直观了解个人不足[2]。比如说在进行一年级上册《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如果教师利用“你朗诵得很好”这样的语言进行赞赏,学生虽然会感到愉快,但是并不清楚好的地方是哪里,赏识教育失去原有教学价值。若教师说“你朗诵时的声音十分洪亮,但是如果能放慢一些速度就更好了。”这样的赏识语句针对性强,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好在哪里,不足之处是什么,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

除了针对性强的赏识教育外,教师还要注意赏识教育的多元性。常见的赏识教育方式就是口头赏识,长时间的口头赏识会使学生丧失新鲜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差异开展形式不同的赏识教育,即口头赏识、物质赏识、书面赏识等。在日常批改作业过程中可以添加批注“你今天字写得有所进步”,对课堂认真听讲的学生予以物质礼品奖励,通过真实的物质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

三、重视赏识技巧

教师在开展赏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赏识技巧,不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你真好”“你真棒”这类枯燥的言语赏识,真正的赏识应该是不漏痕迹的,能够给予学生心灵温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鼓励的微笑、温柔的抚摸,让小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怀。

其次赏识教育并不意味着教师不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脱离指导、批评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3]。在赏识教育中批评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批评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让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调整,实现不断进步。在小学语文《古诗二首》的教学中,教师布置了古诗背诵的口头作业。部分学生没有重视口头作业,草草了事,导致古诗默写质量较差。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适当给予批评与惩罚,让学生意识到忽略口头作业是不应该的。只有这样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才能更加认真地对待教师布置的每一项作业。

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赏识教育能够增强学生自信心,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开展理性的、技巧性强的、惩罚与赞赏共存的赏识教育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新明.浅析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9(45):38-39.

[2]孙燕.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交际,2019(19):190-191.

[3]李明玥.赏识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21(12):182.

中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在教育教学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教育观念也应与时俱进,并积极探索全新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个性形成与整体发展,使学生真正掌握身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必须具有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此外,塑造学生形成对个人发展至关重要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中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在此方面对学生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也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理念。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学管理  问题  建议

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化,给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带来新的阻碍与挑战。身为管理者,必须从根本认清这一障碍,并整合学校发展实情以明确地提出合理的对策。教学水平的提高,不仅应体现在学生的考试分数上,还应包括师生在校园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状态,以使教师能乐于工作,享受工作,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专注于知识的学习。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与创新的深入发展,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时也应对素质教育的基本核心概念做出深刻的认识,以此推动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切实凸显“以生为本”的核心价值。作为学校管理者,应更加注重理论学习,在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将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研究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管理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也关注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管理模式。然而,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由于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教学管理仍然不够理想,还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思想未转变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缺少工作经验可效仿,并不具备先进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改进与进步。教学管理始终处在探索阶段,并未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实际要求。一些文化教育管理者过于关注教学的最终结果,忽视了教育管理的全过程,导致教学管理不再具备教育性,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受到严重阻碍①。此外,还有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并在实践当中套用传统管理方法,很容易使学生感到厌烦和排斥,严重影响到最终管理效果。

2.教学管理模式不科学

新课改既强调学生行为主体的影响,又注重培养并充分展示学生能力,致力于发展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然而,在当今许多中学教育中,管理方法缺乏时代感。学生的考试成绩仍用于评估其学习状态,学业成绩是管理方法的关键基础,并将其用于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这些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并且存在持续增加的可能性,属于教学改革中的隐性制约。通过实践调查与分析能够发现,虽然部分学校实施一系列学生创新活动,但是大多都流于形式,学生并未参与探究学习,课堂上只能机械记忆知识,没有落实德育根本,偏执地采取灌输式教学,严重阻碍学生创造力、主动性的提高。不利于新课改总体目标的落实,更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开展②。新课改的核心依然是学生能力的提升,大部分学校将其作为教学评价,用学生学习和考试结果来对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评判,过于注重学生分数,忽视过程管理,忽视学生主体性、自主性,学生的全面发展策略和目标无法得到充分实施。鉴于以上问题,无法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新课改具体要求难以实践到教学管理当中。

3.注重传递信息,忽视行为管理

在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时,级别层次很分明,由上至下的各层皆隶属上一层次。虽然这样的垂直管理体系具有其优点,但是缺点也更加突出。尤其体现在处于最低管理层的普通教师中,在这种管理机制下,工作能力很容易受到限制。教师的职责层次过多,职责过于细化,导致教师思想保守和适应性差。教师间缺少信息交流与传递,限制其创造性、责任感,特别是当这类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普遍都不能积极主动面对并采取解决措施,而是用尽手段来推诿逃避③。

二、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建议

1.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落后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是影响其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迫切需要教育者更新其管理理念,用更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实施,使教师摆正态度,树立先进理念,更好地执行教育教学管理的新规章制度。针对教育教学理念的及时更新,首先需要研究新课改的背景与其具体要求,对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基于全球教育发展角度,与国际思维联系起来,并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对教育教学管理进行精确定位,进而更好地提升文化教育观念,并找到符合学生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针对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要重视提升其人性化、创新性,因此,管理人员要及时培养其创新思维,深入研究新课改实施要求,遵守“以生为本”的管理原则,采取高效管理手段确保管理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发展④。学校还需在其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引入“师生互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尊重学生主体”等先进教育理念,从而构建和谐、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好达成教学目标。除此以外,也需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确保其可以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

2.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就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而言,制定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保证教育管理质量至关重要。对推动学校发展、转变教学行为、落实教学改革等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合理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校还应注重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催生全新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适用于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学校在对其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时,首先要關注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管理作为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在保证其专业发展的前提下,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其次,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新课改背景下,不再适用传统教育模式,是以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要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作首要任务,此外还应重视过程,促使教学评价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最后,改进常规管理制度。不仅包含教学管理,还应涵盖各项常规制度,包括校规校纪、研究性学习管理、管理教学档案等,这一点也是建设美好校园的必要前提。因此,针对常规管理制定的制定,要求管理者重视在其中逐步渗透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

3.精神教育缓解教育压力

传统的文化教育管理机制过分看重学生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之后,有必要运用人性化的管理方法来对学生施以精神教育补偿,帮助学生缓解其学习压力。新时代下开展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还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分数概念进行淡化,基于多元化手段,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除此以外,还应让教师多加关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努力运用爱心来灌溉每个学生的成长,特别是离异家庭或留守学生的成长,使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的温暖。关爱教育管理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后的一种合理管理方法,是以,学校要多加关注学生的精神培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和德育教育建设。中学时期是学生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容易出现思想叛逆的时期,中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建设者,进行教育教学管理时还需注重做好其思想道德方面的基础建设,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带给学生良好的精神感受与体验,使其能够主动增强自己的素质。

4.建设新环境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良好实施不能脱离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环境因素方面也要具备创新追求,这就需要管理者形成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够积极做到与时俱进,致力于学校发展环境的建设,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成效。在此背景下,教学环境的涵盖内容较为广泛,包括学校发展底蕴、学风校风、办学自然条件、教学社会条件、文化建设氛围等,都隶属于校园教育教学环境因素,直接影响着学校自身的发展,身为教育者要着眼于学习发展实际,及时整合并处理对应的主客观条件,给学校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机会。中学教育教学管理还应积极追求创新,将创新意识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管理、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改善等方方面面,促使学校发展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首先,中学教育教学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是良好的德育管理,这也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管理时,除了要对德育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也需要给予其相应的软件支持。建设师资队伍、创办校园社团、创新德育课程、设计主题活动等皆可以给学校德育管理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其次,注重对校园环境进行优化,每所学校都具备其自身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办学社会资源丰富多彩,这都是學校环境因素,是以,管理者应积极优化处理学校环境,确保让教师与学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校教育水平。最后,在文化建设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学的内涵追求,管理者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针对校园文化建设展开总体规划。学校环境建设能够通过诸多方面得以体现,结合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对校园文化建设制度进行持续完善,更有利于给学生建设促进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新课改背景下,现代教育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更高,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更新与完善,校园环境持续进行优化,教师面貌不断更新,教学设备不断换代,都为学校教育教学增加更多硬实力,进一步保障中学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力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尽管目前大多数教育者都已认可了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但是在教育教学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特别是初中学生,由于其年龄因素的影响,所以存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出于不断优化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目的,广大教学人士还应坚持不懈地提高自身素质,扩大管理范围,并应用恰当的管理计划来促进管理能力的整体提高。

【注释】

① 董龙云. 创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探析[J]. 新教育,2020(05):4-5.

② 张秀琴. 新课改背景下中学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策略分析[J]. 新课程(中),2019(09):208-209.

③ 徐建文. 刍议创新发展理念下的中学教育教学管理[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3.

④ 彭伟明. 中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 江西教育,2019(15):15-16.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魏家地学校)

中学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每个现代公民都应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环保意识,环保意识的强弱能够非常真实的折射出自身的素养,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对外形象,因此环保教育应该从娃娃开始抓起。在开展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对废旧的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不管是对于幼儿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是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作为独立的个体,幼儿教师要对幼儿树立起发展的儿童观,并充分的尊重幼儿,将废旧材料中所包含的教育价值充分的挖掘出来。加强对材料的安全性等的重视,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废旧材料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彻底的渗透。

【关键词】绿色环保;教育环境;废旧材料;环境创设

教育环境在无形中的起到的作用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废旧材料,基于此不但可以让我们非常快速的进行取材,还能够让资金得到极大的节约,可以说对于教育教学资源是非常有帮助的,而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告诉我们,到处都存在着幼儿教育资源,因此要采取多种方法让丰富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让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加工和制作废旧材料,从小就对幼儿培养起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不但帮助幼儿园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让幼儿园把更多的财力都投入到更需要的地方中。

1 废旧材料再次利用的作用

幼儿园环境在无形当中给幼儿的身心发展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在幼儿园中加强对废旧材料的充分利用,对于从小培养幼儿绿色环保意识是有非常有帮助的,每个现代公民都应该树立起一个良好的环保意识,而这就需要从小加强对幼儿的环保教育。在进行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加强对废旧材料的合理利用,不管是对于幼儿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还是对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2 廢旧材料的分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随处都可以看到废旧材料,它拥有着非常多的种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可以对废旧的材料进行归类,废旧材料主要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立体型材料,则另外一种就是平面性材料。平面材料中包括的有面、点材料等。点材料包括的主要有瓶盖及废纸片等。则线材料包括的主要有绳子及吸管等。而面状的材料则主要包括废报纸及包装纸等。废布料则主要包括的有棉布及餐巾纸等。

3 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利用方法

3.1 平面材料

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幼儿积攒一些瓶盖,并对捡一些随处都可以看见的树叶,让幼儿通过对废旧树叶及石子等点状的材料构思,将这些平面材料拼贴在一起,并组合成不同图案的形状,诸如组合成我们在道路上经常看到的交通工具等;将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并通过对蛋壳的点拼,然后制作出一个非常好看的平面图案,最好对制作出的平面图案进行相应的装饰和美化。

3.2 立体型材料

由于立体型材料本身就拥有着非常丰富的造型,因此教师可以将本身已经有色彩或者是形状的材料进行利用,或者是也可以对立体材料进行加工,比如通过缠绕等方法对材料自身的造型及色彩进行相应的改变,或者是对不同的卡通动物造型的利用。借助不同的杯身花纹然后进行手绘,并对不同色彩进行变化,进而制作出一个非常可爱的卡通鱼造型。将牙膏盒作为制作的材料,然后开展制作长颈鹿的活动,教师和幼儿对如何制作的过程共同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墙饰作品的制作,让幼儿充分的参与到整个活动当中,对幼儿的勤俭节约的环保意识进行更好的培养;引导并且对幼儿进行鼓励,让幼儿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去进行制作,然后创造出不同风格造型的长颈鹿。因为没有对标准进行特别统一的规定,而这样反而能够让幼儿将自身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在幼儿环境创设过程中,对废旧材料有着非常高的利用率,让幼儿积极的参与到利用材料和创设体验过程中进行创作的快乐。在对操作和摆弄材料的过程中,幼儿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这对幼儿的创造力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4 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要做到对幼儿应尽的教师责任,则首先需要教师做的就是要树立起一个发展的儿童观。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不但要热爱幼儿,同时也要充分的尊重幼儿,不能将知识以及技能强加给幼儿,应该从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并对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行充分的了解,加强对幼儿的全方面发展,积极的开展探究式的学习,以便能够取得一个显著的教育效果。而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不但要对自身的知识库存进行不断的丰富,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加强对自己绘画及手工方面方法上的完善,让废旧材料中所包含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非常大胆,而且还需要特别细心,并且加强对材料的可操作性方面的重视,并尽可能的得到幼儿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灵活的将幼儿教育在废旧材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真正的做到寓教于乐。让幼儿之间学会相互合作,然后对材料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真正的让幼儿愿意参加到实践活动当中来。

5 结束语

对废旧材料的利用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在幼儿园中对废旧材料的科学合理的利用,让其具有的独特的教育效果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同时也让我国勤俭节约的美德得到了保持和发扬。对于废旧材料科学合理的使用,不但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也在无形当中对孩子的多种能力进行了培养。在未来的工作以及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如何让对这些废旧材料进行收集及合理的利用,这就对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需要幼儿教学工作者在不断的实践当中去寻找答案,争取创作出更好的环境创设作品,帮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娜娜.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5(10):40-41.

[2]李慧.废旧材料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对幼儿表现力与创造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5(22):181-183.

[3]高静.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在礼仪教育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7):28-28.

作者简介

吳艳彬(1963-),女,大学专科学历。现供职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城区博物馆北门赤峰实验幼儿园。小学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为幼儿创意手工及环境创设。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城区博物馆北门赤峰实验幼儿园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024000

上一篇:学校心里教育论文下一篇:学校素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