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

2023-04-15

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文章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有关政策文本,聚类分析后得出了8组高频词汇,根据政策的不同特点,将8组高频词汇相关政策划分为三种类型;通过对三种类型学校体育政策逻辑分析,认为我国学校体育话语宏观上响应、支持和引领国家体育强国建设;中观上学校体育话语谋划和实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微观层面上学校体育话语践行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改革开放;学校体育话语;审视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0.06.017

学校体育话语言说的对象是学校体育,其核心是话语,外在表现形式是语言(符号),因此本文将学校体育话语定义为:为解决和回应学校体育在制度层面、本质功能层面、管理规范层面、发展路径层面中等存在的问题,话语主体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表征话语主体语言符号的复合体。学校体育课程政策是学校体育话语主体为调整体育课程与教学权力的不同需要,并调控体育课程的目标而制定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因此学校体育政策是表征学校体育话语流变的载体,本文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相关文本为研究对象,旨在理清学校体育政策聚类,划分学校体育政策类型,揭示我国学校体育话语叙说对象及内在规律,为构建我国学校体育话语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统计分析通过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门户网站、国家体育总局网、中国期刊网、百度、文件汇编、年鉴等途径搜集到相关文献资料338份,文本的类型包含:法律、法规、条例、规划、决定、办法、意见、规定、公告、通知、章程、方案、标准等,通过对资料的再分类、再整理,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遴选出 266份学校体育政策文本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年发布体育政策数量的梳理得出相关的描述统计见图1。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发布数量呈现出震荡、起伏态势,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图形以2006年(图中横轴28处)为分水岭,左侧年份发布学校体育政策的振幅变化不大,体现学校体育事业一直备受国家和政府的重视,作为常态化工作来抓,右侧为2007-2019年的13年中,学校体育政策发布数量经短暂的波动后,出现急剧增加,变化幅度较大。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发展奋勇赶超,我国教育向纵深化方向发展,普及和提高是教育的主旋律,我国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顺应时代潮流,稳步前行,学校体育政策颁布数量呈现较为平稳态势。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7号文件”),提出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认真落實加强青少体育的各项措施以及加强领导、形成全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合力[1]。2008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我国健儿的强势表现,向世界宣示中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一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由纵向发展、规模化发展向质量提升阶段转变,求质量、重素质,追求全面发展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要义,随之而来的是相当数量学校体育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体现在分水岭的右侧。

2 学校体育政策聚类分析与政策类型划分学校体育话语依附于学校体育政策之中,理清学校体育政策有助于“拨云睹日”,进而探究学校体育话语的言说。通过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标题进行汇总编排和文本挖掘,得出8组高频词汇分别是:校园足球、运动会、标准、体质健康、教学、阳光体育、学校体育场馆(地)、高水平运动队,相关词频量见表1,通过对各高频词在统计范围内出现年数、出现时段、政策跨度时长、政策密度以及政策指数相关特征的分析,将学校体育政策分为:短期集中间断型、长期普通间断型、长期普通持续型(本研究中将政策跨度时长大于25(含)年称为长期,小于12(含)年称为短期,介于二者之间为中期;政策密度高于(含)2称为集中型,小于2称为普通型;政策指数高于(含)30称为持续型政策,低于30称为间断型政策,命名的层级关系:1政策跨度时长,2政策密度,3政策持续指数。)。因政策本身具有发展性、延续性、持续性的特点,短期集中间断型政策可以演变成长期普通持续型政策,亦可以演变成长期普通间断型政策,在历史的长河中来看,体育政策的类型有可能发生可逆性的转变。但短期集中间断型体育政策不代表后续的历史发展中摒弃其意义、否定其价值,因此在本文中对学校体育政策类型的划分仅限定在研究时限内(1979—2019),仅从统计学的角度进行划分,以方便研究。

2.1 短期集中间断型体育政策短期集中间断型学校体育政策主要表现为政策集中出现在相对较短的某一时间段中,政策跨度时长相对较短(小于12年),并且在该时段中学校体育政策不间断发布,体现出较高的政策密度(大于2)和较低的政策持续指数(小于30)。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体育政策高频词有:校园足球和阳光体育,详见表1。2014-2019年6年的时间中出现校园足球有关政策、意见、标准、指南、通知等共计41次,政策文本的总量排名第1,政策密度高达6.83,具有非常高的集中性,在统计的范围内政策的持续性指数为15。2007年由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截止到2012年,共发布有关阳光体育开展、推广、竞赛等相关政策14次,政策密度2.33,位居各高频词排序的第2位,政策持续指数为15。以上两种学校体育政策符合短期集中间断型政策的表现特点。这一政策类型的实施得益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优越性,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由国家顶层设计、统筹安排、自上而下的进行发起和推动,为改善、调整、规避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问题,在较短时间内发挥效力、扭转颓势,为学校体育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2 长期普通间断型学校体育政策长期普通间断型学校体育政策主要变现为政策颁布的跨度时长较长(大于25年),政策的颁布时间有“断点”,出现年数、政策颁布总数相对较少,政策密度(小于2)和政策指数(小于30)均呈现较低的水平。代表性的学校体育政策有:学校体育场地、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二者相关的学校体育政策跨度时长分别为38年和34年,表明改革开放后,二者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中一直处于较为平稳、良性的运行态势中。学校体育场地相关政策主要涉及内容有:全国学校体育场地普查、中小学生体育场地规格、安全、配备数量、标准等,以上相关内容的调查、研制、试验、推广、实施需要较长的周期,一旦实施具备较强的“生命力”和“稳定性”,同时场地器材配备、规格标准受社会经济发展、受教育者群体特征(数量、体质发展等)等因素的影响,呈现较为缓慢的发展和变化,符合该政策类型特征。1986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联合下发《全国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试点学校审批暂行办法》,并在第二年首次确立了51所学校开始进行试点。实践证明高水平运动队建是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路径。与高水平运动队相关的学校体育政策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运动的监管、评估和高水平运动队设项及项目分配上,体现在政策的类型特点上同样是渐进性的变化,动态性的调整。

2.3 长期普通持续型学校体育政策长期普通持续型学校体育政策呈现为政策跨度时长较长(大于25年),政策密度较小(小于2),政策持续时间较长(大于30)。这一政策类型的学校体育政策占据统计范围的主导,代表性的高频词汇有:运动会,标准、体质健康、教学,与之相关的学校体育政策包含有:国内外各级各类的运动会的参与、承办等;体育场地器材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的研制、改革、试点、推广、实施等;学生体质健康锻炼相关标准的调研、测试、改革、试点、推广、评价等相关的政策;教学类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指导和监管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政策的发展变革,学校体育话语诉说,都在积极回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在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社会,学校体育逐步从游离于教育领域的边缘,迈向“教育舞台”的中央,学校体育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扮演的角色,话语权的体现逐步发生变化。长期普通持续型学校体育政策是学校体育在追寻角色变换、探究责任与义务,为达成培养目标,从培养“生物人”到“社会人”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丰富的过程。该政策类型覆盖了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实施—监督—评价—反馈—改革、修订、调整—目标—……往复循环或摆动的过程。长期普通持续型学校体育政策是学校体育政策类型的主体构架,是学校体育话语的具体体现。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审视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力图从三个方面把握学校体育话语的述说:宏观层面上,学校体育话语引领、响应国家体育强国建设;中观层面上,学校体育话语谋划和实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微观层面上,学校体育话语践行培养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论与实践。

3.1 宏观层面我国对体育强国的渴求由来已久,早在1983年,原国家体委在《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当中,就提出了要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目标设想[2]。2008年奥运会结束后,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真正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3]。2014 年 2 月 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时指出: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4]。2017 年 8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运会即将开幕之际会见体育工作者代表时要求: 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5]。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政府和人民對体育强国内涵的把握是变化的。改革开放初期,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外塑大国形象,内扬民族精神,中国急需在世界舞台“发声”,竞技体育承担建设体育强国的重任。而后由国务院批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奥运争光计划纲要》颁布与实施,从理论和实践上开始谋求大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标志着体育强国由竞技体育单一维度向多维度的转变。体育强国是大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与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重在普及健身,竞技体育质在示范引领,学校体育必在种群强健,体育产业优在经济活力,而学校体育乃重中之重,它是生命时段的前置阶段,并终将对体育事业其他部分产生影响[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的话语始终引领和围绕建设体育强国叙说,始终践行体育强国建设要义,始终引领体育强国的发展理念。体育强国的建设可视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包含: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学校体育等群落(详见图2),生态系统的健康基于各群落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学校体育受众群体具有范围广、平均年龄低、受关注程度高、可塑性强、承担着国家社会建设和发展重任,学校体育群落的相关内容与其它群落之间存在继承、延伸、渗透、转化(换)等关系,学校体育种群在群落间关系的变化中起到基础和关键性作用,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起到串联其它群落的作用。

3.1.1 竞技体育话语体现我国学校体育一直高度重视运动竞赛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工作,始终在竞技体育层面引领体育强国建设。实践证明,学校体育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竞技体育运动员选材的摇篮,是竞技体育强大的动力源泉,是体育强国梦实现的基石。竞技体育回归教育,回归学校体育是时代发展趋势,学校体育助推竞技体育腾飞是必然之举,学校体育话语诉说体育强国是应有之义。

3.1.2 大众体育话语体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事业一以贯之的指导思想,也是国家群众体育顶层设计的制度理念。因为,强健的体魄体现国民幸福指数[7]。体育强国的“强”应首先注重人民大众体质的强健。学校体育作为“前沿阵地”对增强大众体质、培养大众体育锻炼习惯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始终在强调学生体质的增强,始终在描绘体育强国的“蓝图”,始终在助推体育强国的建设。《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政策不断发展和修订,最终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相关体育政策出台数量、密度,政策持续指数上体现了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在建设体育强国的征途中,学校体育是坚强的后盾,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将决定建设体育强国的成败,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国学校体育的话语将会继续诉说体育强国强身健体、全面发展之路。

3.1.3 体育产业话语体现数据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始终保持持续快速发展态势,对经济的贡献不断扩大,有望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世界范围看足球是体育产业中最大的单一项目,是世界上产值最高、受众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体育运动,被称为“世界第17大经济体”,足球联赛及足球俱乐部在全球体育赛事及团体商业价值排名中均位于前列[8]。2012年欧洲职业足球的年产值为193亿欧元,其占有份额在当年全球体育赛事产业中超过43%[9]。由此来看,发展体育产业,振兴我国足球事业,建设体育强国是一脉相承,而振兴足球是加快和带动我国体育产业,实现体育强国的重要抓手。首先,学校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场所,是塑造学生体育观的场所,是体育产业中潜在消费群体的聚集地,同样也是体育产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体育产业发展的源头在学校体育。其次,作为发展体育产业重要抓手的足球项目,国家已将校园足球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使其成为现今我国建设体育强国、实现体育强国梦和中国梦的一项重要任务[10]。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的一个项目,将足球根植于中国2亿左右的青少年学生中,足球运动的发展充分“享受”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效益,一定会助推我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

3.1.4 体育文化话语体现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有关体育活动的精神、物质和文化的总和[1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提出文化自信。体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是扩大我国国际影响力,参与体育国际治理,提升我国体育话语权的根本要求,是国家自信、民族自信、人民自信的现实要求。学校体育文化浸润于校园文化之中,是学生体育文化理念形成的发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积极向上、勇于拼搏、攻坚克难、团结合作的体育文化理念既是学校体育文化追求的目标,也是体育强国建设内涵所在,二者要求是一致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话语中始终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等三个层面体现学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始终在“人生的前置阶段”传承体育文化,诉说社会主义体育强国文化建设。

3.2 中观层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四十多年,也是教育高速发展的四十多年,探讨四十多年来学校体育话语的流变,是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所在。改革开放后我国颁布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无论从顶层设计的内隐话语中,还是在具体实施方案的外显话语上,都在叙说我国学校体育在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以时间为轴审视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的流变,展现出来的是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发展改革的“系统工程”。

3.2.1 学校体育话语叙说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目的的继承与发展我国现代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教育目的的建立亦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之上,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决定了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具有继承和发展的特质。实践层面上,改革开放后有关学校体育目的的相关话语叙说更是比比皆是,尽管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背景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始终尊重人、理解人、以人为本作为学校体育话语的第一要义。1979年国家教育部(原称教委)和国家体育总局(原称体委)颁布了《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提出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1990年国务院颁布《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规定学校体育目的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定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2010年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有关学校体育目的话语表述为: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将学校体育目标话语呈现于两个维度:身体目标维度和心理目标维度。2011 年《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修订版) 》正式印发,明确提出学校体育目标包含: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4个维度。综上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学校体育目的话语表述明确,学校体育目标话语内涵从生物体育观的单一视角,逐渐学校体育参与度、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及良好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的目的论多元视角拓展。自始至终都把学生体质的增强,身体的健康摆在第一位,在手段论的生物体育观上保持着高度一致性。党的十八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体育事业,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7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并将“体育品德”列为三大分目标之一。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讲话中明确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我国学校体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12]。明确了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丰富、发展、凝练了我国学校体育话语体系,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进入新篇章。我国学校体育目的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校情和学情,理论结合实践,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生物体育观,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四个维度的全面体育发展观,到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的新时代体育发展观,用继承与发展的话语描述我国学校体育目的演进和发展,用继往与开来的话语记录我国学校体育的成长与腾飞。

3.2.2 学校体育话语叙说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科学化进程教学的评价对象体现在三个方面,本文重点讨论教学结果评价的科学化进程。体质健康状况是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本文围绕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相关评價体系的科学化进程进行探究。《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以下简称《1978大纲》)于1978年颁布,其中对学生评价的相关话语描述可概括为:重技能评价,重达标考核,全国统一采用四级评分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相关评价话语的内隐性表述为: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服务,评价体系忽视地区差异,评价公平性受到挑战,忽略学生体质发展情况,学生全面性发展受到挑战,达标测试和四级评分法易忽略学生个体进步的幅度,导致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受到挑战。1987年国家对《十二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评价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平时表现(10%),基本知识(20%),动作技术(30%),身体素质的测验(占40%),并在技术评定和身体素质测验中制订了评分表,最后总分采用四级分制和百分制相结合的评分方法。1988年继续对评价办法进行升级和细化,强调将体育考试作为升级和毕业总成绩的一部分。新修订大纲评价话语以全面评价学生改革为导向,更加注重人,强调人,越来越明确地把个人的发展作为学校体育培养和评价的起终点,体现了现代教学质的规定性,而将体育成绩作为升级和毕业成绩的一部分,更是充分体现学校体育话语权的提升。然而囿于国家施行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束缚了学校体育课程多样性,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各个地区的差异性。评价标准仍然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忽视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横向之间的评价,缺失对个体纵向发展的关注;注重学生成绩取得的量化,却忽视学生参与运动的情感流露;注重学生后天主观努力习得的成就,忽视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实验稿) 》颁发,在评价内容上作出了重大的改革,这一改革以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13]。通过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评价,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独立评价学生,增加了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充分贯彻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而通过评价体系相关话语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其内隐性的“告白”:“去竞技”现象严重;存在轻视客观评价标准的倾向,对“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没有明确的要求,而对提倡的“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合作精神”等也没有提出具体、可操作做性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出现“不想强调的虚了,想强调的没实起来”的局面,使得体育教学评价在整体上出现弱化和流于形式[14]。《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评价体系话语分析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既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定量评价),又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定性评价),既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形成性评价),又对教学活动结束后判断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既对全体学生进行成绩排序评价(相对性评价),又对单个学生进步幅度评价(绝对性评价),同时在评价主体的评判中充分肯定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评价体系话语的转变引导学校体育本质目标的“回摆”,注重以体能、运动技能底线评价为基础,多元化的评价内容体系,在强调评价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重视学生学习态度、情意表现的评价,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体现了评价的公平性,全面性[15]。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名称的转换,由评价体系话语呈现重技能-轻技能-重技能的“螺旋式上升”,由“达标”测试—重视“定量评价”—重视“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全面评价”的转变;评价标准由“一刀切”到“个性化(地区化)”评价+“整体化”评价相结合,由注重评价“生物人”—评价“社会人”等等所有的变化,折射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开放后改革、发展、进步的历史轨迹,折射出我国学校体育话语的科学化进程。

3.3 微观层面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是我国学校体育话语内涵发展的体现。2017年8月28日, 习近平在天津会见体育系统先进代表时强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 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6]。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需要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协同, 其中最重要的是离不开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哺育。学校体育的主体是人,是主体在学校体育实施过程中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的学习,运动习惯、意志品质、体质健康的养成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等,而上述内容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由表2中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四位一体”等话语都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从时间的发展来看话语的叙说是持续的,从内容的发展来看是全面的,从要求的发展来看是递进的。学校体育作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串联德、智、美、劳四育的关键环节,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催化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将全民健身提升为国家战略,强调体育强国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将体育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学校体育在这一些列举措中扮演的角色,承担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不言而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学校体育话语也将会继续秉承全面发展育人理念,从理论和实践上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 结语与不足基于学校体育政策变迁审视学校体育话语的流变,学校体育话语隐喻在学校体育政策之中,并促进政策变迁,学校体育话语是为解决和回应学校体育在制度层面、本质功能层面、管理规范层面、发展路径层面中等存在的问题,话语主体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表征话语主体语言符号的复合体;通过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学校体育政策梳理和聚类分析,认为学校体育政策分为三种类型:短期集中间断型、长期普通间断型、长期普通持续型,学校体育话语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叙说体育强国建设、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与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未对政策的变迁与话语流变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仅从政策的变迁引发话语流变进行单向度讨论,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1:459.

[2]国务院.国务院批转国家体委关于进一步开创体育新局面的请示的通知[S],1983-10-28.

[3]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 2008-09-29) [2020 -12-10].http://www.gov.cn/ldhd/2008-09/29/content_1109754.htm.

[4]杜尚澤,李中文,马剑.习近平亲切看望索契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 代表祖国人民慰问中国奥运健儿,勉励他们顽强拼搏、为国争光,把个人梦和体育强国梦汇入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奋斗中[N].人民日报,2014-02-08( 001) .

[5]习近平.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9) : 1.

[6]刘欣然,王健.新时代学校体育的使命—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9,42(05),1-12 .

[7]刘盼盼,刘纯献,冉祥华.群众体育与体育强国[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41(03),181-185.

[8]编者.“第十七大经济体”足球产业将产生哪些牛股?[EB/OL].http://news.hexun.com/184080527.html.

[9]Deloitte.Annual review of football finance[R].Manchester:Deloitte,2000-2012.

[10]胡庆山,曾丽娟,朱珈萱,王健.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6,39(01),126-131.

[1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2]季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和方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精神[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1(01),28-37.

[13]耿培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1,(3):6.

[14]毛振明.关于完善《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的建议 (下) —教学内容的规定性、评价、文本内容与形式[J].体育学刊,2007,35(4):1-5.

[15]李卫东.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钟摆现象”分析[J].体育学刊,2014,21(02),99-103.

[16]习近平在会见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等时强调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N].人民日报, 2017-08-28 (01) .

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评价和治理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置身于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中的学校有必要通过加强内部治理体系创新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诉诸这一语境,在积极适应新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是不二选择。但当前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如学校治理价值理念有待更新、内部治理组织结构有待优化、内部制度建设与创新有待加强等。为此,中小学校须明确价值引领,守持学校组织属性及自身发展规律;平衡内部权力,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组织治理框架;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完善学校章程以规范权力运行;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共治文化以发挥隐性治理功能。

【关键词】教育评价改革;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立德树人;中小学校

【作者简介】吴颖,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中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发挥着“指挥棒”作用,同时明确教育评价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总体方案》作为一份关于教育评价系统性改革的文件,将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治理相联系,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评价和治理的密切联系。当教育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时,这种教育评价标准及其要素的变革必将给学校内部治理带来诸多影响和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从“治理”的意义上阐释学校改革新理念,探索学校发展新路径,是当代中国教育治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命题,这就决定了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治理改革具有特殊的必要性和正当性。[2]学校治理改革是教育治理改革在学校层面的具体实践,这一过程始终伴随着制度的建设与创新。从这个角度来看,制度之于学校治理改革应有着同样的重要意义,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校治理改革就是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过程。特别是在教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教育制度建设与创新的重点任务之后,作为其实施机构的学校必然要率先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治理体系。

所谓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即学校内部组织及其权责的关系结构和运行机制,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有效治校育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特别是当治理与评价之间的密切关系愈加受到关注和重视时[3],深入探究學校内部治理体系的系列问题对于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入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与问题?学校又该如何积极应对并主动适应、完善?本文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以期为中小学校激发办学活力和提高治理效能提供一些参考。

二、教育评价改革中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面临的问题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引发中小学校从内部治理体系的多个方面寻找存在问题。

1.学校治理的价值理念有待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评价普遍存在着“重分数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等片面办学行为,在这种不科学的评价导向下形成的学校管理理念助长了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使教育无法回归育人的“本真”。当学校评价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强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时,这种教育评价标准及要素的变革必将要求学校要对现有不合时宜的价值理念进行转化和更新,形成有利于保障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念和理性治理精神。但当前首先要明晰什么样的学校治理价值理念能引领内部治理行动,并突破传统价值理念的路径依赖。

2.学校内部治理的组织结构有待优化。

作为一种多中心的治理体系,学校治理必须保持自主治理的权力[4]。也就是说,管理学视角下的自主治理权力行使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完善。虽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学校内部通过建立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制衡的治理组织结构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是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决策权都集中在由学校党政领导和中层干部组成的党政办公室或党政联席会议,其中主要决策者是校长,而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应有的参与决策、审议和监督之重要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5]面对当前教育评价改革的快速推进、教育治理情境的复杂变动,传统的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在自主办学和育人治校等方面难免显得治理能力不足,这意味着学校内部各种相关利益群体之间原本存在的权力格局将会受到冲击。换言之,即各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及其相应的运行机制将面临新的调整乃至重构。

3.学校内部制度的建设与创新有待加强。

制度是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的具有权威性的规则系统,是维持个体自由及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学校制度框架内,推进中小学校内部治理变革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其中最根本的就是通过加强学校自身的制度建设与创新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实现内部组织结构各要素的有机组合和良性运转。但长期以来,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致了不健全的学校内部制度,而这种不健全的制度安排反过来又固化了不科学评价的存在环境。正是如此,面对立德树人教育评价标准,面对社会发展动态变化环境下的全面发展人才培养需求,传统的学校内部制度规则及其执行细则已经显示了一定的滞后性。

三、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适应与完善的路径探寻

推进《总体方案》的落地、落实,必然要改革创新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寻求与之相适应的路径与方式。

1.明确价值引领,守持学校组织属性及自身发展规律。

改革创新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必须要有先于治理行动的理性指导思想亦即治理价值理念,否则,学校内部治理就会变成没有意义的“瞎折腾”,终将成为“不良治理”而非“善治”。基于霍伊和米斯克尔对学校组织属性的理解,学校应是具有科层要素和专业要素双重属性特征的社会组织,前者主要担负行政管理职责,后者则更多负责教和学的技术过程。[6]可以认为,学校在本质上是以办学治校育人为核心价值的特殊社会组织,其特有的组织属性直接决定了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改革创新必须要遵循自身的教育与管理规律。从这个意义出发,守持学校本质组织属性并按自身教育与管理规律办学治校育人可视为人们推进教育改革活动的普遍价值前提,能够为治理实践提供价值引领和行动动力。因此,教育评价改革视域下的学校内部治理也应当在这种核心价值的理性引领下进行,并逐步渗透到推进学校内部治理体系适应与完善的全过程中。

2.平衡内部权力,构建完善的学校内部组织治理框架。

由于“一个组织的治理绩效是由组织内部的结构及其权力配置预先决定的”[7],而学校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其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创新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突破原有的组织内部结构和权力配置格局,通过合理规划和顶层设计构建一个边界清晰、规则明确的组织及其权力配置的治理框架,以消弭多元治理主体权力及责任之间的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在充分调研不同情境中身份各异的治理主体的特点、优势及需要的基础上,能够给予各主体合理的分权赋能和分责担当,从而建构趋于扁平化的学校内部治理框架。具体言之,首先,应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各级中小学校的党建工作,这是当代中国中小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区别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学校治理体系的显著特征[8];另一方面,要注意协调好党组织与校内其他行政权力组织之间的关系。其次,应进一步完善以校长负责制为主干的行政管理架构。校长负责制不是说校长要大包大揽一切,更不是意指独断专制,而是在发挥负责作用的同时,能与其他主体平等参与决策并相互协作。最后,应注重强化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功能定位和作用发挥。为此,学校应建立健全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学生会等组织,把以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权力、以家长乃至社区为主体的社会权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管理权力纳入学校内部治理的基本框架中,形成多元权力主体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的内部权力格局。

3.坚持依法治校,健全完善学校章程以规范权力运行。

章程作为现代学校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学校规范内部权力运行的“组织法”,能为学校的内部治理提供合法性依据。因此,学校在推动内部治理体系适应与完善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学校章程的重要价值,通过健全完善章程以形成良性的权力组织架构及其运行机制,为学校内部依法治校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一步细化章程的制定及实施细则。首先,在學校章程的制订环节,学校要进一步规范章程的立法程序,使章程本身趋于“完美”,同时注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有效衔接,以体现章程文本的合法性,并基于自身发展需要和办学特色来起草、修订和完善章程文本,以增强其可操作性。其次,在学校章程的执行环节,多方相关利益主体要落实学校民主管理的制约和监督问责机制,重视并加强学校党组织、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等对学校章程执行的日常性监督,以充分发挥集体决策、审议和监督的具体作用。

4.加强文化建设,培育共治文化以发挥隐性治理功能。

在学校治理的实践建构中,除了价值治理和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治理外,还需要良好的文化发挥隐性治理作用。文化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内含“治理”意蕴,其实质是透过文化和以文化为场域达到治理的目的。[9]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开放、包容和共享的学校文化能够体现师生对治理的理解,以及治理本身所蕴含着的价值追求真正为师生所吸收、内化,进而生成学校的内部治理文化。因此,培育共治文化就成了变革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必要途径。这就要求学校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形成多元利益主体都能认可的学校治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凝聚成一种“能说话,想说话,敢说话,容错话”的文化共识,生成富有特色的学校治理文化。当然,这种文化可以是外显于校园建筑、景观和图书资料等方面的物质文化,也可以是内化于师生价值观念、精神陶冶和行为规则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不管是何种文化形态,都必须集中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追求,以最大限度保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1-11-26].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2]杜明峰,范勇,史自词.学校治理的理论意图与实践进路[J].教育研究,2021,42(8):132-141.

[3]周作宇.论教育评价的治理功能及其自反性立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9(8):1-19.

[4]WILKINS A,COLLET-SAB?,JORDI, et al.Translations of new public management:a decentred approach to school governance in four OECD countries[J].Globalisation Societies and Education,2019,17(2):147-160.

[5]范国睿.基于教育管办评分离的中小学依法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改革探索[J].教育研究,2017,38(4):27-36.

[6]霍伊,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第7版)[M].范国睿,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0-117.

[7]眭依凡.转向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创新: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紧要议程[J].教育研究,2020,41(12):67-85.

[8]司晓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小学内部治理体系[J].中小学管理,2021(6):1.

[9]吴理财.文化治理的三张面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1):58-68.

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学校 以人为本 管理

高中学校的特殊性体现在“上接初中,下启大学”,高中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旨在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而实现人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对学校管理者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从根本上说都是对人的管理。因此,高中学校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管理中人与人的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学校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还认为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两者统一构成了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就高中学校管理而言,管理的对象是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由此可见,人是学校管理中的根本。在高中学校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需处理好约束与调动、服从与协调、使用与培养、求同与存异的关系。

一、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基础,关注人

在学校管理体系中,人是管理的主体,管理是否有效甚至高效,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制度的约束就无需再三强调,职工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由此可见,在高中学校管理中,作为管理者,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切实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基础,以关注人为核心,做好学校管理。

通过一些关于学校管理的报道,我们不难发现,那些管理得好的学校,如台湾的忠信高级工商学校,多年来一直以其优秀的学校管理而享誉盛名,究其原因,是因为该校管理坚持以道德教育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任何一所学校而言,其管理的核心都是人,这就意味着管理不能只是一些冷冰冰、毫无人情味的制度,因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都是一个个有自己的思想、有独立的人格、有丰富的感情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需要,也想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作为学校管理层,必须正确认识这些生命体的特性,从而在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学校管理理念,就意味着学校管理在确保科学性、程序性的同时,还要充分做到民主管理,关注教师的发展,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在物质、精神、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做到知人善用,任人唯贤,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使其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

二、以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为保障,管理人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这从很大程度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教育,再深层一点,就是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成功的学校管理在于发现人才以及培养人才,这是一个学校办学的根本。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并不是依靠各式各样的铁的制度,并不在于如何对教职工进行约束和规范,而在于采用恰当的管理方法,选择有效的管理模式,积极挖掘教职工的潜能,充分注重教职工的发展,通过多种方式来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大胆创新,最终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地完成本职工作。由此,学校管理就必须以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为保障,切实达到管理人的目的。

在高中学校管理中,采用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立足于教职工实际,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核心,切实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让他们乐于为学校服务,而不是为了完成工作。对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务必做到最大程度地尊重教师,对于他们的成绩给予肯定及激励。在管理中不能武断,而要平等对待教职工,善于征求并采纳他们提出的良好建议,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学校的一员,也应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支持学校各项工作。这样,以人本主义管理模式为保障来管理人,必定能使学校的管理事半功倍,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广大教职工会以校为家,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从而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以人本主义评价机制为辅助,鼓励人

管理的效率会直接影响人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在高中学校管理中要让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得到较好的发挥,就需以鼓励性评价机制为辅助,让师生员工在过程中享受快乐,在结果中收获快乐。

首先,对教师的管理是高中学校管理的核心。学校对教师的工作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一是对班主任的评价。在学校管理中,班主任充当了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工作辛苦,因此,在对班主任的评价中,要坚持“既看到功劳又看到苦劳”的原则,通过制定班主任考核方案对班主任进行考核,考核以强调工作态度和工作过程为主。二是对毕业班教师的评价。高考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未来,也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对高三教师的考核,在突出日常管理的同时,要将重点放到教学管理上。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班级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学科考核方案,方案要突出鼓励性。三是对其他教师的评价。对其他教师的评价则要在鼓励其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尊重教师的人格,关注其精神需求,在其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帮助、支持、肯定、鼓励。管理者只有用激励性的评价方式评价教师的工作,利用各种场合表扬、发现教师的闪光点,对其点滴进步给予鼓励,才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心情愉悦、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工作。

其次是对学生和职工的评价。就高中学生而言,他们更关注精神鼓励,而物质鼓励次之。在对高中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树立榜样示范作用,多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如在评优选先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成绩优秀的学生,还要关注有进步、在学习过程中其他方面表现积极的学生,尽量从学生身上找优点进行鼓励性评价,评价要多在正式场合(如校会、颁奖会等)进行。对学校除教学人员外的职工的评价则要多关注其在工作中的表现。如节日发送礼品时,对工作积极的职工予以特殊考虑。当然,这要在平时的常规考核中得到体现后方可实施,不然容易造成员工间的矛盾,要注重形成积极的竞争氛围。

四、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留住人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也是管理的基础。在高中学校管理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学生管理都需要以爱贯穿始终。只有对教师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宽容、善待,才能让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做到这一点,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要注重以活动为纽带,让教师在活动中享受快乐。如通过工会组织各种文体活动,活动中给予教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这不仅让教师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在运动过程中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的优点,如果再对其施予人文性的关怀,教师工作起来会更加积极,也会自觉将这种爱传递,为形成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交流的良好氛围奠定基础。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多体现在对其行为的引导上。当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应成立相应的心理辅导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平台,正确引导、教育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学校的呵护,能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并自觉遵守。

在管理中实施民主管理也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现代学校管理所推崇的在制度管理基础上的自主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新境界,即制度管人和人的自主管理结合起来,刚柔相济,注重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这些都需以团队为基础。在高中学校管理过程中,要以行政管理班子为核心,做到“有事大家说,有事大家议”,在此基础上以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等组织部门为纽带,到各教研组、备课组、各班主任,由上而下进行管理理念渗透,再由下而上对实施过程进行反思,从而形成民主化的管理氛围,推动学校管理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高中学校管理中,人是管理的关键,只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广大教师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学校管理中,管理才会收到实效。当然,要让高中管理步入新的台阶,关键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树立素质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学校管理的最终目的,这样才能让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责编 周翠如)

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的建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正常开展和良性发展的基本保证。一般来说,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管理体系、目标体系、课程体系、实施体系、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环节的有机整合和协调运转。

一、构建层级化的管理体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运作

建立和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必须逐步建立在校长的领导下,以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师、班主任和团队干部为主体、专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形成以学校为龙头、以年级为单位、以班级为基点的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体系,就其组织体系而言,可分为三级组织关系:政教处(或心理辅导室)是第一级组织机构,对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规划、布置,负责安排和协调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指导下级组织机构开展工作。年级心理辅导组是第二级组织,以年级为单位,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级是第三级组织,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组织,由各班主任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给予团体辅导或个别辅导,是最能取得实效的组织机构。当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学校其他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这样,通过层级管理和协调配合,形成有机整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构建系列化的目标体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导向

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把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纳入到学校教育目标体系之中,纳入到素质教育目标之中,使之成为一种系列化和可操作的目标体系。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目标要求,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系列目标概括为适应——发展——创造三个层次。适应,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即训练学生对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身体生长发育中的变化,能够表现出与之适应的心理和行为,从而保证其心理素质和心理行为的良好发展。发展,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间目标,即培养学生与身体发展、年龄特征、成人成才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相符合的心理素质。创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级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形成学生的创造品质。适应一发展一创造是一个相互衔接的系列目标体系。适应是发展和创造的基础,发展处于适应和创造的中间层次,是创造的条件和基础,创造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级目标,适应和发展是其必备的心理条件。

三、构建校本化的课程体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落实到位

课程是实施教育的载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要通过课程设置,才能纳入常规的教育运行机制,才能转化为操作过程。因此,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的根本途径。从现实情况看,高中宜作为选修课程,初中作为必修课程(初一政治课即心理健康教育课),小学可作为校本课程。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化,最可行的办法是根据实际和科学设计,逐步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纳入校本课程。因为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结构的优化,加强活动课程,增设综合课程和选修课程,拓宽教育内容,加强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文教育等。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既是一门活动课,又是一门综合课,因此,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教给学生一些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心理品质、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训练,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应包括学习辅导(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人格辅导(情绪、性格、个性、气质等)、生活辅导(人际交往、消费、休闲、青春期性教育等)和升学与择业辅导(选择职业与职业辅导)等内容。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以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小学侧重心理素质训练,初中、高中侧重心理健康指导。

四、构建多维化的实施体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

学校要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

l.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途径。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通过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普及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但要注意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化的倾向,任何一种进入课堂的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式,主要突出活动,但又不是纯粹的活动,而是通过活动让学生获得心理体验来改变自己的观念。如果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只停留在说教,或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是让学生去亲身体验,都不能收到实效。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结合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因为学科教学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而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和机会。因此,学科教师要有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大胆拓展学科课程的功能与目标,认真思考教学内容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深入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准确把握切入点和结合点,使各学科的教学过程都能起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作用。实际上,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使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教学工作的自然状态中得以实现,具有潜移默化的效果,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更为有效,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3.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校要积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认真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种教育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调节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如少先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体活动、共青团活动、班会活动等。活动内容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生身边发生的事,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学生就会有更多机会与自己的“心”接触,就有可能自我反省,自我化解,自我教育,这种教育形式比听一次心理讲座、上一节心理辅导课的效果好得多。

4.在班级建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活动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所不可缺少的社会心理环境,班级及其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加强班级建设,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模式,并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开展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学校要通过加强班级建设,提高班级发展水平,增强其组织化程度和凝聚力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创设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集体风气等方式去影响每一个学生,使学生对学校和班级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班主任要把班级管理的权力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会理解、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独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5.在咨询辅导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开设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辅导,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择业等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并对学生的有关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应该依靠大多数教师与心理辅导员互相配合,以预防性和发展性辅导为主,同时,通过矫治性辅导,对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心理辅导是一种专业活动,对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必须加强对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培训。从长远看,应当使所有教师都能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样,才能胜任心理辅导工作的基本要求,形成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实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五、构建科学化的评价体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序开展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由于随时受应试教育思维模式的干扰,教育评价系统的导向、改进、调控、反馈、激励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工作,才能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有序开展。当前,从学校行为层面来看,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系统的中小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使师生双方明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方向与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必须建立一套动态的、规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科学运作;必须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把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发展水平的测评工作纳入常规管理之中,并广泛借鉴心理测量与诊断技术,采用测量、调查、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来收集有关信息,不断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评价的科学性。从政府行为层面来看,必须建立新的人才选拔标准,把心理素质和心理发展水平纳入人才选拔的指标体系之中,作为升学和就业的依据之一。

六、构建配套化的保障体系,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轰轰烈烈地开几次讲座,搞几次活动就能完成的。当前,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随着新奇感、兴奋感的逐渐减弱,更由于挑战而产生困惑,这必然会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持续发展。因此,亟需建立配套化、制度化的保障体系,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学校应该主动出击,努力争取政府部门、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争取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积极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寻求建立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联系、相配套的舆论、政策、经费支持等保障体系,以及师资培训、科学研究、职称评聘等制度保障体系。

学校素质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素质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日渐深入,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转变了以往的固性思维,开始逐步以素质教育为中心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笔者通过查阅大量参考文献,以及结合自身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的经验来探讨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和实践。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运用

一、 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在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时刻以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所强调的“贴近学生、贴近实践、贴近实际”的原则为主旨,时刻关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阶段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文化课水平。

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存在不同于普通中学的职业指向性,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行过中等职业学校的学习过后都会直接步入社会,投入到所学专业的岗位上去,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班主任教师有义务与责任为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道德与职业道德等问题的讲解。以上问题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中所提及的关键点。无论是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教师也好,还是其他学校的班主任教师也好,素质教育的教学管理理念都已经成为了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灵魂指导。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都不断地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立足于长远的未来,从实际的班级情况和学生的素质水平出发,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化课水平、专业能力、创造能力等。

在运用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同时,作为班主任教师始终以终身学习来督促自己进步,不停地加强对于班级管理方法的学习和探究。

二、 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扮演着素质教育实践者的身份。想要班级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全面发展,就需要班主任教师在管理中付诸大量的实践行动来感染学生。

(一) 制定详细健全的管理制度

作为班主任教师,使学生明确中等职业学校中规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不过这项最基本的内容却是学生们觉得最枯燥和死板的内容。在班级当中总会有个别的学生出现不规范的行为来扰乱班级秩序。对于这种个别现象,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没有让学生意识到秩序的重要性。学生认识不到秩序的重要,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来说,很容易便触犯秩序。因此在班级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在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上,发动班级的全体学生来一起制定班规。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地认识日常行为守则,变为主动地全面了解每项日常行为守则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制定了对应的班级“日常行为规范”后,要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无论是日常学习优异的学生还是后进生,班主任教师都要公平对待,持之以恒地严格按照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来执行应有的奖励和惩罚。让学生在每天的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笔者在具体执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奖惩措施时,一直主张平等民主地对待每位同学,不以命令的口吻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去做出改变行动,而是要以平和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不断引导学生来主动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二) 培养班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当中,班主任教师可以将班级的管理工作从曾经的以自身领导和组织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来说可以在班级管理中实行班干轮换制。每周实行班干轮换制,让每个同学在一个学期的学习生活中都有当班干的机会。在每天的班级管理工作结束后,班干要做好每日的管理工作总结交给班主任教师。对于那些管理得好的轮换班干进行奖励,用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每周的最后一天要让每位轮换班干讲述一周的管理心得体会,谈谈自己在管理当中比较得意的地方和失落的地方,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

对于很多从未有过班级管理经历的同学们来说,从曾经的被管理者到如今的主动管理者,这样的转变使得他们学会了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而对于一直习惯于管理班级的学生来说,从主动管理变为被动接受管理,也让他们体会到了被其他同学管理的感受,让学生们可以真正地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真正地做到互相换位思考,对班级的管理工作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让那些经常拒绝班干管理的学生也可以充分体会到班级管理工作的不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

(三) 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

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德育、智育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多维度的发展。班主任教师可以多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来活跃班级气氛。例如开展唱歌、演讲、知识竞猜等文娱活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多播放名家演讲,或者以自身经历来让學生了解到学习和理想对人生的重要性。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既能让学生们感受到班级氛围的欢乐,也可以增强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班主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融洽,有利于今后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三、 小结

随着当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运用和实践也变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教师要紧紧以素质教育为宗旨,将教学管理理论和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立新.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探究与理论实践,2016(09).

[2]刘丽华.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研究,2017(04).

[3]沈阳轩.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对素质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教学方法,2015(16).

作者简介:

周建国,湖南省衡阳市,湖南省衡阳县职业中专。

上一篇:中学教育研究论文下一篇:学校家庭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