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

2024-05-10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精选10篇)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 第1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急救

心肌梗死为比较严重的疾病,会导致患者的心肌出现坏死,患者的临床多有心电图改变、白细胞增高、发热、胸骨后剧烈疼痛等表现。2010年6-12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20例此疾病患者,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例心肌梗死均为当地居民,男14例,女6例,年龄50~75岁。其中心前区疼痛、胸闷、压迫窒息伴冷汗13例,上腹痛伴憋闷3例,左胸痛并向右肩放射4例。就诊与发病时间间隔4 h~2d。其中12例有高血压病史。20例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必须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方可诊断心肌梗死,具体条件:(1)具有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3)血清心肌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1]。

1.3 抢救措施

1.3.1 一般治疗

(1)休息:患者未行再灌注治疗前,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2)吸氧:间断或持续吸氧2~3 d。(3)检测:急性期应住在冠心病监护室,进行心电、血压、呼吸检测3~5 d,必要时血流动力学检测。(4)阿司匹林:无禁忌证者给予口服水溶性阿司匹林或嚼服肠溶阿司匹林,一般首次剂量达到150~300 mg,此后75~150 mg,1次/d,长期服用。

1.3.2 解除疼痛

(1)哌替啶50~100 mg肌注或吗啡5~10mg皮下注射,必要时重复使用。(2)疼痛轻者可使用可待因或罂粟碱。(3)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酯。

1.3.3 溶栓药物的应用

溶栓药物是以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维蛋白酶原,使转变为纤维蛋白酶而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

1.3.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有条件的医院对具备适应证的患者应尽快实施PCI,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3.5 控制休克

心肌梗死时有心源性休克,也有血容量不足、外周血管舒缩障碍等因素的存在,因此,应在血流动力学的检测下,应用升血压、血管扩张剂,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等抗休克治疗。如上述处理无效的情况下,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的支持下,立即行直接PTCA或支架植入,使冠状动脉及时再通,也可做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3.6 治疗心力衰竭

主要是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以应用吗啡和利尿剂为主,也可选择血管扩张剂减轻左心室的前后负荷,心肌梗死发生后24 h内不宜用洋地黄制剂,有右心室梗死的患者应慎用利尿剂。

1.4 护理

1.4.1 饮食护理

患者发病早期应给予其流食,避免对其胃部产生扩张。饮食应以少食多餐为原则。患者早期应绝对地卧床休息,不可对其有任何刺激,家属探视也应严格限制。

1.4.2 吸氧护理

吸氧可降低患者的疼痛及缓解病情,故早期即应给予其进行吸氧治疗,氧流量2~5 L/min。

1.4.3 心理干预

患者所患疾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会有濒死的感觉,故此时患者家属及护理人员都应给予关怀,在进行急救时不可慌乱,急救有条不紊,从而让患者产生信任感。烦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镇静。

1.4.4 止痛治疗的护理

如患者疼痛剧烈可给予应用镇痛药物,但应用药物后应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出现异常立即给予处理。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时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维持收缩压在100 mm Hg以上。

1.4.5 溶栓治疗的护理

·溶栓前先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和血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溶栓疗效观察:可根据下列指标间接判断溶栓是否成功:胸痛2 h基本消失;心电图ST段于2 h内回降大于50%,2 h内出现在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 h以内)。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判断冠脉是否通畅[2]。

2 结果

20例心肌梗死患者治愈14例,好转5例,死亡1例。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死亡率高,应早发现,早治疗,院前急救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减少疼痛程度,快速及时的处理,减少猝死率。入院后对患者迅速确诊,医护积极配合,争分夺秒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护理,掌握最佳治疗时机,提高了患者治愈率。在整个救治过程中,护士必须具有急救意识及专业素质,必须熟练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具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急救技术和较强的预见性,严密监护病情,实施迅速有效的抢救护理,才能及时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才能使患者的护理达到满意效果。只要就诊及时,通过精心治疗护理,大多能转危为安,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克服一切心理因素,促使患者早日康复。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抢救和护理,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与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控制疾病的发展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以及提高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7.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与心理护理 第2篇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在最有效的时间内大胆多次予以电除颤同时加强监护,改善有效循环,增加脑肾血流,对呼吸、循环系统进行支持管理。近几年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明,不良情绪是诱发并发症,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患者施行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是至关重要的。

抢救与护理

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急救:立即安置患者入住监护室,选用带除颤器的监护仪连续心电监护,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呼吸、体温等生命指标。此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记录、准备好各种急救药物。将人工呼吸机、临时起搏器、吸引器等检查其功能并安置于床旁合适位置,特别要掌握除颤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预先将导电糊涂在电击板上,医生和护士守护在患者床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意识状态,一旦发现心电监护示室速、室颤,立即电除颤,如不成功,再给予1次,若患者心功能良好,可反复多次进行电除颤,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除颤成功后,在监护心律及生命体征的同时给予局部皮肤护理,可在局部涂以燒伤油膏。当室速发作医生不在时,要立即行电击复律做到分秒必争。值班护士立即电击复律,挽救了患者生命。

给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低氧血症是梗死面积扩大的主要因素。给予持续高流量吸氧4~6L/分。目的:吸氧有利于:①纠正低氧血症,增加组织氧利用度。②缓解心肌缺氧,缩小或控制梗死面。③改善心肌工作效应。④改善其他重要脏器的氧供,防止多脏器衰竭。

加强基础护理:①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②严格控制活动,急性期卧床,若有心律失常发生则绝对卧床,限制床上活动,加强肢体被动活动,防止血栓形成。③保证充足睡眠,影响AMI睡眠的因素主要有环境的变化,运动量的不足、疼痛,心理因素等。对此应分析其相关因素造成的睡眠障碍,进行行为控制及时间限制,形成良好的睡眠周期;应用止疼药解除疼痛的干扰,各种操作要轻柔及光源控制,消除环境影响。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表现出恐惧、紧张,原因是由于疼痛与气急引起的濒死感和无名的威胁;恢复期患者较多考虑疾病的愈后和对今后工作与生活的影响,从而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康复后相当长时间内,有的患者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全神贯注于自己的症状,虽然顺从康复计划,但被动依赖、心境低沉、绝望等。这种负性情感,通过大脑多种功能调节植物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影响心身疾病的发展、转归和康复。因此,对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全方位的诊断治疗和整体护理,尤其是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舒适、安静的环境会使患者感到轻松愉快。当患者急诊入院后要力争安排在抢救闻或小房间,与嘈杂的外界隔开,室内物品、用具放置井然有序。通过感官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可使患者入院前的急躁、恐惧、焦虑、痛苦、失望的情绪恢复平静,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作用可使心率、血压下降,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利于患者渡过险关。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患者入院后都渴望得到医生、护士的理解和信任,特别是危重患者更是如此。因此,护理人员要抓住这个特点,对患者热情和蔼,说话耐心,简练清楚又要有分寸,切忌吞吞吐吐,以免引起患者的疑虑。操作时轻松熟练,有条不紊,具有熟练的业务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患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关键,树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促使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突然,精神上遭受意想不到的打击,甚至使心理防线崩溃,因而产生急躁、易怒、悲观情绪。对这类患者要引势利导,给以耐心解释,向其介绍有关的卫生知识,必要时加以实例说明,稳定情绪,使其在痛苦中清醒,敢于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都较明显。

做好陪护及探视人员的管理工作:做好陪护及探视人员的工作,取得他们的配合是心理护理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特别在入院初1周内,患者应保持绝对安静,就需要陪护患者时知道该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应避免使患者激动。亲人探视无疑会给患者以不可替代的安慰和鼓励,但如有不慎会给患者带来新的心理压力,影响疾病康复,因此做好陪护和探视人员的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工作是相当重要的,其中对并发心律失常者心电监护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不仅能早期发现心律失常,而且能鉴别心律失常的性质,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率高,抢救成功率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严密监测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及时救治,及时报告,降低死亡率,提高成功率。同时加强心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

参考文献

1王志红.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429-430.

2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332.

3王田福,主编.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4:73.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及预防 第3篇

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和心肌供血不足而侧支循环未充分建立,在此基础上,一旦供血进一步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达1小时以上,即可引起心肌梗死。

1.1管腔内血栓形成粥样斑快破溃,血管持续痉挛,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1.2休克,脱水,出血,外科手术,严重心率失常,致使心排血量突然减少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

1.3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致左心室负荷明显加重,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多,心肌需氧需血量猛增,冠状动脉供血明显不足。

2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心梗患者共98例,男39例,女59例。年龄40岁~90岁。平均71岁。

3临床表现

3.1先兆50%~81%患者在发病前数日多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后多伴有心悸,气促,烦躁,胸痛等症状。

3.2症状:(1)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表现为心前区持久性压榨性疼痛.(2)在疼痛出现后24~48小时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3)疼痛剧烈时会出现胃肠道症状,有频繁的恶心,呕吐,上腹部胀痛。(4)心率失常是以室性心率失常为最多见,尤其是室性找搏。(5)低血压和休克一般属于心源性休克。(6)心衰,主要是急性左心衰。

4抢救措施

4.1立即高流量吸氧,2-4L/分钟,取平卧位,度冷丁50mg—100mg肌肉注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mg,尽快建立静脉通路,10%GS250ml+硝酸甘油5mg,速度为10滴/分钟。另一通道可静脉滴注丹参液,低分子右旋糖苷等扩血管药物,在用药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小便量。

4.2溶栓治疗。(胸痛发作3小时内,最晚不超过6小时)可静脉滴注溶栓药物,用150万单位尿激酶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于30分钟内滴完,6小时后再静脉滴入5000单位低分子肝素钙。

4.3消除心率失常,有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的可用10%GS200ml+利多卡因50mg—100mg静脉滴注,速度在10滴/分钟。

4.4积极控制休克,补充血容量。

4.5治疗心衰,可用强心剂和利尿剂。

4.6严密心电监护及观察生命体征。急查血常规,血小板,凝血酶原,出凝血时间。

5护理

5.1心理护理。

5.1.1患者应安置在宽敞,舒适,抢救设备齐全的监护室内。

5.1.2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持续高流量吸氧。严禁探视。

5.1.3立即上好各种监护仪器,准确记录数据。

5.1.4护理患者时要热情大方,向患者详细介绍室内的环境及监护仪器的名称,消除患者的陌生和紧张,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

5.1.5操作时作到从容,镇定,避免紧张和忙乱,作到一针见血,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患者积极配合和得到充分休息。

5.1.6允许患者说话,呻吟。及时缓解患者的疼痛,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减轻疼痛,握住患者的手,抚摩患者的头,安慰患者,使患者感到医务人员是亲人,使患者从医务人员身上得到安全感,赢得患者的信任,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

5.1.7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平静,用我们和蔼的语言,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熟练的操作技能,有效的护理。给患者鼓励,帮助患者摆脱心理负担,取得患者的信赖,将患者的消极心理变为积极心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5.2静脉内容栓的护理

溶栓前急查血常规,血小板,凝血酶原,出凝血时间。溶栓后监测有无疼痛减轻和出血倾向,溶栓前后心电图对照,心肌酶动态变化,心电图动态变化及再灌注心率失常。

5.3常规护理

5.3.1持续心电监护,严格观察生命体征,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心律失常,有无心衰,休克。

5.3.2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

5.3.3嘱患者进清淡,低盐,高纤维,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3.4保持大便通畅,可吃香蕉,蔬菜,水果,喝蜂蜜水。可常规口服果导片,肛注开塞露以防便秘的发生。

5.3.5不习惯在床上大小便的患者,应向其讲解病情及需要在床上大小便的理由。嘱患者不要用力排便并讲解用力排便的严重性。

5.4康复护理

5.4.1患者入院后1~3天绝对卧床休息,进食,大小便,翻身及个人卫生应有专人护理。

5.4.2入院后的3-6天绝对绝对卧床休息,鼓励患者在床上每小时做深呼吸及伸屈两足5次,也可在床上做上肢运动。

5.4.3第一周后可下床活动,走动时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疲劳为宜。

5.4.4第二周,逐渐增加活动量,可在室外散步厕所等。

5.4.5第三周可出院。

6预防

6.1责任护士在做健康宣教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心梗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吸烟及气候条件,心理因素,暴饮暴食,大便秘结。预防和控制上述因素,可减少心梗的发生。

6.2心梗好发在寒冷时节,告戒心脏病患者减少在寒冷环境下活动时间。寒冷时嘱其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宜穿着暖和。调节居室和病室的温度15度-20度,相对湿度50%~70%为宜。减少自身对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从而降低心梗的发病率。在5月~10月份温暖季节用药预防,以避免冬春季发病。如应用B受体阻滞剂,肠溶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抗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预防心肌梗死。

6.3心梗;不稳定型心绞痛,致命性心律失常及猝死均可受生物钟节律的影响。心梗常在22:00到翌日11:00之间发生。加强这一时间段的观察及护理,多巡视病房,必要时午夜加用硝酸盐制剂。指导心脏病患者进行适当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傍晚,避开心肌梗死发作高峰期。

6.4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饮食节制,起居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同时还应具备宽松,愉快,乐观的心理状态。在情绪波动时要作好思想工作。,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口服,以降低急性心梗的发生。

7结论

综上所述,只要按照科学,合理,充满人性化的整体护理模式去作好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工作,就会大大降低心肌梗塞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摘要:心肌梗死是内科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同时伴有心功能障碍而产生持续疼痛和组织坏死引起全身反应,给患者带来痛苦,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新的医疗技术的发展使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大大降低,通过对96例患者的抢救和护理认为严谨,科学,周到的护理措旌的实施,医护间的密切配合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成功的重要保障,同时.科学的预防可以降低心梗的发病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7.

[2]皮红英,缪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院前静脉溶栓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3):145.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 第4篇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2例AMI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结果:干预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AMI 复发率与院内再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MI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AMI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5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6-0133-01

AMI是急诊科急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对AMI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行梗死相关血管(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开通,以促进心肌血流灌注的恢复,从而挽救濒死心肌。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许多因素会导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抢救时间,从而影响抢救效果。为了分析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AMI抢救的效果,笔者对62例患者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AMI抢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第8版)》关于AMI的诊断标准。干预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556±49)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2例,下后壁9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0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为(561±50)岁;梗死部位:高侧壁11例,下后壁8例,前间壁及广泛前壁12例。入选标准:①均为初发者;②均具备沟通能力者;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病者;②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异常者;③肿瘤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指导患者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等传统护理流程。干预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体如下:①院前抢救与转运 在接到呼救电话时,应在5min内出诊,同时,通过电话指导患者家属先帮助患者进行院前急救。在到达现场后,立即给予患者面罩吸氧、缓解心肌疼痛、输液等,在现场抢救后立即转运,在救护车上及时连接氧气、心电监护等,在转运过程中准备好除颤器、吸引器等器械,并于途中通知院内医务人员做好手术抢救准备。②急诊接诊流程。实行首诊护士负责制,对于疑为心肌梗死者,应在就诊10min内安置在抢救室休息、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并及时采血进行凝血、心肌酶学及血常规化验,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心肌标志物、心电监护及床旁心电图等快速确诊,对于存在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肺动脉栓塞、急腹症等患者可确诊为AMI。③术前准备。在确诊AMI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碘过敏试验,然后采用阿斯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治疗,并进行右腹股沟备皮,指导患者排尿,做好心理护理及保暖工作。④送导管室流程。对患者的病情及转运风险进行评估,并准备好除颤器、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由医生、护士同时将患者送至导管室,并做好患者的病情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天数及AMI 复发率与再PCI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救治指标比较干预组的各项救治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AMI复发率与再PCI率的比较干预组的AMI 复发率与再PCI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

AMI是一种病情危急、病死率高的疾病,其治疗“时间窗”的掌握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传统急诊护理流程中,护理人员通常只是按照医嘱执行各项措施,缺乏明确的护理目标与流程,使患者在院前抢救及转运前已错过治疗“时间窗”,从而影响抢救效果。因此,需要对急诊护理流程进一步优化,通过优化院前抢救与转运流程,使患者能在发病后及时得到系统化的院前抢救及转运时的救治,为患者的院内抢救赢得黄金时间,并通过做好急诊接诊流程及术前准备,实现对AMI的早期确诊,进而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PCI治疗,为挽救濒死心肌赢得更多的时间,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AMI抢救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及降低AMI的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耀利.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6(25):261-262.

[2]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473-474.

[3] 刘菊兰.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33(24):130.

[4] 朱秀芬.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0, 9(6):13-15.

[5] 吴新萍.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 2013, 32(20):146,148.

30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体会 第5篇

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 其中出车接回者18例, 患者自己来院就诊者12例, 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47~76岁, 平均年龄 (55.8±3.7) 岁。所有患者中有冠心病史者27例, 无冠心病史者3例, 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伴胸闷、呼吸困难者10例, 放射到左上肩、上肢、颈部疼痛者6例, 并发心源性休克者8例, 心力衰竭者6例。心电图、心肌酶检查确诊梗死部位分别为后壁11例, 广泛性前壁9例, 正后壁+下壁6倒, 前间壁4倒。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院前急救护理

2.1.1 急救准备

科室内出诊前备齐抢救药品, 准备好心电图机、心电监护仪等相应的医疗器具, 随时做好出诊准备。接到急救电话后, 立即出车, 并嘱咐患者和家属保持冷静, 尽可能保持患者就地平卧, 头偏向一侧, 使口腔内分泌物易于流出。禁忌搬动患者, 以避免患者用力过猛, 加重心肌缺血继而可导致严重的心律失常[3]。同时, 嘱咐患者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 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

2.1.2 病情评估

到达现场后, 首先对患者病情进行准确有效的病情评估。 (1) 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往往是疼痛, 主要是心前区疼痛或活放射性其他部位疼痛, 但也有部分患者无胸痛表现, 这类病人常易误诊误治且病死率较高, 必须做心电图检查, 必要时做18导联检查。 (2) 胃肠道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上腹疼痛, 并且伴有呼吸困难、胸闷、气喘, 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或心力衰竭。 (3) 低血压和休克:患者常常伴有血压明显下降、脉搏细弱而快速、面色苍白、皮肤湿冷、意识模糊甚至昏厥等症状, 应迅速给患者静滴硝酸甘油且同时监测血压的变化。

2.1.3 转运途中护理

研究显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转运途中发生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者占院前死亡的10%~20%[4]。因此, 转运途中的护理对患者的抢救极其重要, 广大护理人员应格外注意。 (1) 尽量在患者症状缓解、体征平稳后进行转运, 搬运患者时, 应绝对限制患者的活动, 同时使患者心情放松, 担架要轻抬轻放。医护人员应在担架的两侧对患者进行严密的观察, 若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采取措施。 (2) 救护车上必须要配备除颤器、氧气、气管内插管、吸引器等抢救器械及常用的心血管药物。 (3) 救护车运行途中尽可能保持平稳、低噪音, 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 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等变化情况。同时, 保持患者呼吸通畅并持续给予氧气, 维持静脉输液通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4) 以最快速度把患者送到医院导管室, 在最短的时间里进行介入治疗。

2.2 抢救室护理

2.2.1 重视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急、病情重, 患者及家属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感、悲观感, 在救护过程中,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 稳定患者情绪。同时, 以从容镇静的态度、熟练的操作给患者以安全感;重视患者感受,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活动与心态表现, 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及时与家属进行病情沟通, 耐心解释, 讲解紧张情绪对治疗的不利。适时介绍类似患者抢救成功的经验, 使患者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 增强康复的信心, 从而安全度过危险期。

2.2.2 给氧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要立即给予持续吸氧, 吸氧可提升血氧饱和度, 保证心肌供氧, 阻止心肌的进一步损害,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将患者头部及下肢分别抬高30°~40°, 急性期氧浓度控制在4~6L/min为宜, 胸痛、胸闷等症状缓解时将氧流量控制在2~4L/min, 持续吸氧时间不得少于72h, 具体给氧时间可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调整。同时, 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如杜冷丁50~100mg或肌注吗啡5~l0 mg, 以防止疼痛而导致休克及心律失常。

2.2.3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

护理人员应以熟练的穿速技术立即为患者建立有效静脉通路, 原则上是越早越好。应用硝酸甘油增加侧支循环血流, 降低左室前负荷, 具体方法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3~0.6mg, 若疼痛缓解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进行静脉滴注硝酸甘油5μg/min, 根据患者血压监测调节硝酸甘油用量, 最大用量不超过30μg/min。在患者出现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的情况下, 必须停用硝酸甘油, 同时可以配合静注盐酸多巴胺以调整血压。同时, 针对患者自身情况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防治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2.2.4 严密进行心电监护

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 明确心肌梗死部位、范围。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 观察有无呼吸困难、脉搏细速、早搏等症状的出现, 及早发现并发症。 (1)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连续心电监测能够及时发现室性早搏、房性心律失常等[5], 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心电图的异常, 及早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2) 心力衰竭: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心率的变化情况, 一旦发生呼吸急促、心律加快、发绀等急性心力衰竭症状时, 应立即给予患者半卧位、输氧,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 休克:如果患者收缩压低于90mmHg (1mmHg=0.133kPa) , 应该综合其神志、意识变化、末梢循环等情况判断, 确定为休克者, 立即给予抗休克处理, 积极抢救。

3 结果

经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护理后, 30例患者中, 病情得到明显缓解者28例, 继而转入心内科继续治疗;另外2例因病情较重抢救无效死亡。

4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其病情危急、病死率高, 快速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显得至关重要。对突发心肌梗死的患者, 必须争分夺秒有条不紊的急救和相应的护理, 并及时发现并控制并发症, 提高抢救成功率。总之, 合理有效的抢救方案、抢救护理程序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 为患者进行下一步的系统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魏文渊, 李丽.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中护理体会[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 (8) :648-649.

[2]唐昌容, 肖泽敏, 赵宗书.急性心肌梗死35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1, 6 (31) :218-219.

[3]李霞.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21) :200.

[4]殷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门诊急救的护理体会[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3) :42.

急诊科抢救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 第6篇

临床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因一些原因没能入院, 滞留在急诊科时抢救护理。

1 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2006年初至2007年末, 在急诊中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没能入院, 滞留在急诊科行抢救治疗, 共8例, 男性6例, 女性2例。年龄56~78岁之间, 平均65岁, 均因心前区持续性疼痛不缓解而来院, 自发病至来院时为3~10h。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5例, 前间壁梗死2例, 侧壁梗死1例, 合并心源性休克4例, 心律失常5例, 其中2例短阵室速。并左心功能不全3例, 并2型糖尿病3例, 慢支肺气肿2例。行溶栓治疗4例, 在急诊室抢救治疗期无死亡。

2 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需尽早住院, 其治疗原则是保护和维护心脏功能, 挽救濒死的心肌, 防止梗死面积扩大, 缩小心肌缺血范围, 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 防止猝死。使患者不但能度过急性期, 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心肌。在有条件的医院可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和支架安置术, 或溶栓治疗。但这8例患者因病情或经济条件无法行上述治疗, 在行一般治疗时, 护理极为重要。

2.1 心理护理

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安慰和解释, 消除焦虑、恐惧、紧张心理, 要帮助解释患者的实际困难, 瞩患者严格卧床休息, 3~5d, 卧床时间不宜过长, 但病重者除外。症状控制, 并且稳定者, 应鼓励早期活动, 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在卧床期, 协助患者下肢被动活动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保持大便通畅, 便时避免过力, 如有便秘给缓泻剂, 或行腹部按磨, 或低压灌肠。

2.2 持续吸氧

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常有不同程度动脉血氧张力降低, 在休克和左心功能衰竭时尤为明显, 对一般患者, 也有利于防止心律失常, 并改善心肌缺血缺氧, 可有助于减轻疼痛。通常在发病早期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 氧流量3~5L/min, 维持2~3d。对有休克、心力衰竭和肺部患者则根据氧分压调正吸氧的流量。

2.3 密切监测病情

2.3.1 严格心电监护3~5d, 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呼吸。

尤其危险性心律失常的先兆 (如频发、多源室性早博或落在前心搏易损期的室早、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 , 同时密切注意患者神志、面色、发绀, 尿量及出入液量, 及末梢循环情况。必要时置入漂浮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准备好所有抢救仪器 (如心脏起搏器、除颤器、人工呼吸机等) 。

2.3.2 定时血糖监测

血糖增高, 发生心功能不全、休克、甚至死亡的危险增加, 应严格控制血糖, 可与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或静点。

2.3.3 并发症观察

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 协助翻身, 背部按摩, 防止褥疮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对有糖尿病者基础护理更为必要。

2.4 及时执行医嘱, 保证每项抢救治疗措施落实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治疗必须建立双静脉通道, 因为缓解剧烈胸痛, 需静脉给吗啡, 溶栓治疗, 纠正心律紊乱, 抗休克等均需借用静脉通道。必须保证通畅, 随时按医嘱, 将药物足量及时的注入患者体征, 以保证治疗效果.

2.5 康复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 第7篇

急性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 以致供血区域的心肌产生持久而严重的缺血性损害, 心肌组织代谢和血液营养成分及氧的供需不平衡, 形成不可逆坏死[1]。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疼痛, 心电图特异性ST段抬高并有血清心肌酶增高。AMI起病急、病情凶险、急救时间窗短、病死率高, 是冠心病中极为危重的类型。为争取有效的救治时间, 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院自2015年1月以来, 运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对院前AMI病人进行抢救和护理, 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救护车共出车接诊救治符合AMI诊断标准[2]的病人118例, 其中男75例, 女43例, 年龄41岁~79岁 (53.00岁±8.56岁) 。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符合AMI诊断标准的56例作为对照组, 2015年1月—2015年12月接诊符合AMI诊断标准的62例病人作为观察组,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时间、病情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路径进行急救护理, 即接120急救电话, 通知出诊医生和护士, 准备出诊用物, 5min内出诊, 到达出诊现场后测量生命体征, 遵医嘱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做心电图检查, 进行心电监护, 接病人回急诊科后给予相关处置 (挂号、交费、抽血查生化、血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出凝血四项、完善术前准备等) 。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 具体内容如下。

1.2.1. 1 药品、物品准备

出诊箱内备好急救药品及治疗心律失常的药品, 配备静脉输液用物和套管针、三通管、注射器、试管、电极片、静脉抽血用抗凝剂、血压计、听诊器等;救护车24h处于备用状态, 每天检查车内物品、液体及抢救仪器, 包括氧气、除颤仪、监护仪、心电图机、吸引器等, 接到120急救电话后3min中内出诊, 城区内10min到达, 乡村范围按规定时间到达。

1.2.1.2出诊期间急救

电话联系病人家属, 询问病人发病时间及自觉症状, 对已患有心脏病或AMI高危因素的病人指导采取急救措施: (1) 停止任何主动活动和运动; (2) 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 (0.5 mg) , 必要时每5 min重复使用, 对收缩压小于90 mmHg (1 mmHg=0.133kPa) 或心率小于50/min或大于100/min则不用。

1.2.1. 3 现场急救

到达现场后询问病史, 密切观察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给予3L/min~5L/min的氧气吸入, 配合医生进行心电图检查, 观察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及S-T段改变, 如病史、心电图表现诊断为AMI, 立即进行抗缺血治疗, 无溶栓禁忌证的病人家属签字同意后予溶栓治疗。因介入治疗一般选择右股动脉或右桡动脉穿刺, 为不影响术者操作, 应迅速在左上肢用静脉套管针建立2条静脉通道, 一条为尿激酶150×104U加0.9%氯化钠100 mL在30 min内滴完, 另一条为硝酸甘油维持静脉输注。溶栓后每隔30min做1次心电图, 共6次。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严密观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发生, 给予相应处理。

1.2.1. 4 心理护理

AMI病人由于发病突然, 并伴有疼痛、胸闷不适, 常有濒死感, 导致其产生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情绪。有研究显示, 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可影响病人的病情进展和生存质量[3], 因此, 护士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 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的方法缓解病人焦虑、恐惧心理。治疗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 尽量减轻病人的不适, 避免病人产生不良心理情绪。

1.2.1. 5 转运时机选择和转运途中护理

严密监测病人病情, 及时提供各种监测指标, 协助医生选择转运时机。争取在再灌注出现之前转运回急诊科, 避免转运途中出现再灌注心律失常。转运前再次评估病人心电图、生命体征、自觉症状、静脉通路等情况, 将转运风险详细告知病人或家属, 签署知情同意书[4]。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和心电监护示波情况, 并及时跟相关科室联系, 告知相关科室病人姓名、年龄、性别、主要病情, 已使用药物和需要准备的急救物品。启动绿色通道应急系统, 与急诊室、化验室、介入室联系, 出诊回到医院后直接送入相应科室, 做好交接班及相关护理记录。

1.2.2 观察指标

(1) 院前急救时间:从接出诊电话到回到院内时间; (2) 急救干预时间:发病到给予急救干预的时间; (3) 溶栓时间:接诊病人予溶栓治疗时间; (4) 满意度:住院期间病人或家属的满意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min

例 (%)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AMI发病率逐年上升, 每年新发病50万人次以上, 患病者达到200万以上[5]。而AMI死亡的病人中约50%于院前猝死, 死因主要为可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6]。如何缩短病人就诊时间、获取有效的院前救治时机, 从而提高AMI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是急诊医护人员探讨的课题。

AMI病人病情变化快, 心肌细胞缺血缺氧的状态随时间的推移加剧, 坏死范围增加。院前急救的基本任务是帮助AMI病人安全、迅速地转运到医院, 以便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标准化、规范化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流程, 有利于争取有效的治疗时机[7]。根据AMI疾病特点及院前急救的情况, 在原有急救护理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丰富和优化:备齐急救药品、物品, 急救仪器时刻处于备用状态, 救护车随时出发, 尽量缩短院前急救时间;救护车到达现场前, 通过电话联系病人, 给予指导, 使病人早期获救, 缓解症状;对诊断为AMI无溶栓禁忌证的病人开展院前溶栓治疗, 减少病人转运和在医院耽搁时间, 为溶栓治疗争取最佳时间;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重视人文关怀, 避免病情加重;正确选择转运时机、转运途中严密监护病人等一系列优化措施, 对AMI病人的救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院前急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急救干预时间、溶栓时间观察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优化后的急救护理路径使病人获得救治的时间缩短, 却没有增加耗时。住院期间观察组病人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细致周到的急救护理路径可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优化的急救护理路径对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的效果。[方法]将118例救护车接诊的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的病人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路径, 观察组采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 观察两组的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急救干预时间、溶栓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接诊院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时运用优化急救护理路径进行抢救和护理, 可缩短抢救时间, 提高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院前急救

参考文献

[1]孟庆义.急诊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3-67.

[2]陈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84-296.

[3]包凤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 (36) :257-258.

[4]关家凤.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6) :145-146.

[5]Kondo Y, Toyoshima H, Yatsuya H, et al.Risk fact ors for first a 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ttack asse ssed by cardiova scu lar disease registry data in Aichi Prefecture[J].Nagoya J Med Sci, 2007, 69 (34) :139-140.

[6]黄春华.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 (4) :667-670.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3年9月, 本院急诊科救治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流程) 和观察组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各60例。所有治疗和护理均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男40例, 女20例;年龄35岁~75岁 (58.0岁±5.0岁) ;发病后入院时间0.5h~12.0h (3.0h±2.0h) 。观察组:男41例, 女19例;年龄36岁~76岁 (58.5岁±5.5岁) ;发病后入院时间0.5h~12.0h (3.5h±1.5h) 。两组性别、年龄、入院时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急诊接诊、院前抢救后, 根据医嘱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心电监护, 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1.2.2 观察组

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①成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急诊科成立急诊护理路径小组, 护士长任组长, 运用护理程序评估。采用等级责任制, 废除固定排班模式, 根据病人数量、护理工作量、难易程度, 合理人员配置。定期考核检查, 落实科室管理制度。②组织急诊护理路径小组成员培训: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前, 对组内成员进行培训, 使其掌握路径操作步骤, 并做好相关记录。③院前抢救及转运[4]:与急救中心联动进行院前急救, 急救中心医生疑诊病人为心肌梗死后立即电话与本科联系, 我科立刻通知本科急诊护理路径成员与PIC医生, 做好抢救与手术准备。病人到达本院时开通绿色通道。④接诊流程:疑似心肌梗死病人, 接诊护理人员需要将其安排在抢救室, 保持绝对卧床休息, 给予吸氧, 采集血液标本, 给予心电监护, 详细询问病史, 进行心电图等辅助检查, 尽早明确诊断。一旦确诊为AMI,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做好相关PCI术前准备, 转运至导管室, 进行PCI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急诊室抢救效果 (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和病人预后效果[院内AMI复发率、院内再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ention, PCI) ]进行观察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据报道, 50%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病1h内猝死, 主要死于院外无法救治的致命性心律失常[5]。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通过规范院前抢救流程, 护理人员严格执行各项医嘱, 给予相应处理, AMI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迅速转运至院内救治, 尽早进行PCI治疗, 从而争取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成功救治、提高治愈率的关键。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完全弥补了传统无责任人、分工不明等缺陷, 开展护士责任制, 护理人员能够在规定时间内标准化完成急救护理措施, 严格根据医嘱完成救治流程, 达到预期的急救护理目的, 缩短冠脉开通时间, 明显降低了AMI病人的病死率[6]。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院内急性心梗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冠脉急性闭塞所致的心肌严重缺血、坏死, 随着冠脉闭塞时间的增长, 心肌细胞出现更大面积的坏死、濒死。目前治疗AMI的最有效方法为PCI手术治疗, 并且越早进行PCI治疗, 临床治愈率越高。通过优化急急诊诊护护理理流流程程能能够够最最大大限限度度节节省省接接诊诊、、转转运运时时间间, 充分体现急诊护理人员的重要作用, 使护理工作由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完成, 并且能够使医护关系更为和谐化, 成功转型为合作关系[7]。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结果表明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规范化了AMI术前准备过程, 节省了抢救时间, 从而有效缩短治疗时间, 为AMI病人接受PCI治疗争取了最佳时机。总而言之,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使急诊护理工作更为标准、规范, 各环节紧密配合, 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为挽救濒死心肌细胞提供宝贵时间, 从而有效提高了AMI病人救治成功率。

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 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9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护理流程) 和观察组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 每组各60例, 对两组急诊室抢救效果 (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和病人预后效果[院内AMI复发率、院内再次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率 (PCI) ]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院内急性心梗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效果, 改善病人的预后质量。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抢救,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新萍.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 2013, 7 (2) :146-147.

[2]程宝珍, 张小红, 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5) :9-10.

[3]吕翠娜.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学工程, 2012, 20 (10) :92-93.

[4]朱秀芬.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抢救效果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 2010, 29 (12) :710-725.

[5]王水妹, 钟运彩, 张艳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3 (11) :96-97.

[6]李洁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02例的临床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21 (8) :115-116.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 第9篇

【关键词】急救护理路径;心肌梗死;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36-01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危急的心脏急危重症,该病主要是因为心肌持久严重缺血造成了部分心肌坏死,具有突发性、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需积极抢救和护理[1]。本文旨在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的运用效果,特收集我院的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1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本组患者均存在超过三十分钟的缺血性胸痛,且不能通过硝酸甘油改善疼痛程度;部分患者ST 段超过两个的肢体导联抬高在0.1 mv以上,随机分为护理路径组(73例)与常规急救组(73例),护理路径组中男44例,女29例,年龄40岁-76岁,平均年龄(56.33±15.25)岁;常规急救组中男43例,女30例,年龄39岁-77岁,平均年龄(57.12±15.4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急救组患者按照常规急救流程抢救,护理路径组应用急救护理路径,首先是在满足医院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临床上心肌梗死的治疗护理最新进展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路径干预方案,并以此方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护理工作;具体内容包括:预先准备好各项心肌梗死的抢救药品、医疗设备等等,以在患者到达医院后能够迅速投入抢救工作中;在接到患者后,急诊分诊护理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预检分诊,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反应及心电图检测结果对患者的病情程度及危险程度进行评估;如果患者为急性 ST 段抬高则迅速依据心肌梗死急救护理路径配合抢救;抢救护理人员则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工作,应在接到患者后十分钟以内告知医师,并对患者开展多部位、多项目的护理操作,主要包括患者的卧床休息、平卧体位、心电监护、禁食禁饮、生命体征监测等等,同时对患者实施双鼻塞高流量 3 ~ 5 L/min 吸氧,做好除颤仪、起搏器、呼吸机等抢救器械的使用准备[2];并由另外一位护理人员及时为患者建立左下肢静脉通道,迅速为患者采集血液以测定损伤标志物及心肌酶学,协助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剂量为0.5mg ,同时协助患者嚼服阿司匹林,剂量为0.3mg,详细观察患者的末梢循环、呼吸、神志、出汗等情况并详细准确的记录;另外是配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准备及安全转运至导管室,到达急诊半小时至四十分钟,由责任医师和急诊护理人员在吸氧和心电监护下将患者送到心导管室。

1.3效果判定标准

观察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死亡率。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护理路径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急救组(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冠心病类型,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应在患者发病后及时抢救。同时,临床上通过大量的案例表明,在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抢救工作的效率、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3]。实践显示,医院急救工作中,采用临床路径,为对患者住院天数及标准检查项目的提前界定,并将每日护理、医疗、检查具体化,医务人员依据路径表上计划的时间顺序,就相应的护理内容实施,使患者就医效率提高,以防出现无效住院日,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诊疗过程,可引发重复检查。多项研究表明,针对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可使医疗花费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临床路径的实施促使医护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使医疗成本得以节约,疾病康复进程加快。针对心肌梗死采用临床路径医护,可严格规范急诊每个时间段医护的具体内容,医护人员不可延误或漏项,且在实施每项工作前,向患者和家庭已告知,取得主动配合,使医务高效性和准确性提高,避免盲目和随意操作引发不良事件,促使医护工作最佳化。总之,急救护理路径根据某一病情的特点、抢救和护理规范预先制定了一套规范、有效的护理方案,避免了护理操作的盲目性,提高了护理的规范性,护理人员能够更好的配合临床医师开展抢救工作,最终提高了抢救效果[4]。通過数据表1的结果可以看出,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心肌梗死中具有良好的运用效果,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植秀珍,陈锦坚,刘超群. 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 现代医院,2013,03:72-74.

[2]李永惠,李坤,隋婧譞. 循证护理路径在救助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S2:280-281.

[3]高鸾,邢爱民,曹文超,鲁丹.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4:260-261.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6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证实急性心肌梗死,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均知情同意,将接受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研究组患者年龄在39~80岁,平均年龄为(56.5±11.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8~8岁,平均年龄为(56.7±11.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路径,在患者在入院后,由护士给予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心电监护,在医师指导下对患者继续努力止痛、扩冠、溶栓治疗,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研究组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路径,通过护理小组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综合患者家属需求,制定护理路径,急诊护士快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悲观情绪,由护士长指挥做出护理方案,在5 min内给氧(2~5 L/min),并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在3 min内测量患者血压、血氧,10 min内由护士对患者做心电图,安排医师护士送患者进入导管室,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最后,观察分析2组患者临床抢救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比较,根据患者情况评估临床抢救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本研究中,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的过程中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别用率和表示计量资料,用χ2检验,组间比较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和对照组抢救时间(52.1±1.9)min、住院时间(25.2±1.6)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40.2±0.4)min、住院时间(19.2±2.2)d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及临床抢救满意率则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中患者康复30例,百分比为88.2%,护理满意32例,百分比为94.1%;对照组患者中康复25例,百分比为73.5%,护理满意2例,百分比为73.5%。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人体冠状动脉出现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心肌坏死,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临床要注意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预后。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方法有临床血清酶学检测和心电图检查等。同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和狐狸会对治疗以及预后效果等产生的极大的影响,但一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异常不明显,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护理干预措施不到位,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抢救总有效性。资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效率,杜惠梅等[2]指出,“急诊护理流程提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研究组应用急诊护理路径,临床抢救康复率为88.2%,对照组为73.5%,急诊护理路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韩彦辉等[3]指出:“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及康复效果产生不同影响,急诊护理路径提高患者康复效果”,急诊护理路径,可以加快患者临床康复进程。急性心肌梗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特点应用急诊护理路径,王媛等[4]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效果,好与常规护理方案”。成立专门护理路径小组,组织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讨论,严格按照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董琴娟[5]指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中,优化抢救过程中的急诊护理流程,可以取得良好抢救效果”,采取急救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缩短患者急救延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满意率。本研究证实,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不但能够减少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率和抢救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对其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在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实施急诊护理路径及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和对照组抢救时间(52.1±1.9)min、住院时间(25.2±1.6)d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40.2±0.4)min、住院时间(19.2±2.2)d明显偏少,差异显著(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率及临床抢救满意率则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其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不但能够减少患者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康复率和抢救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对其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彭晖,文锟,王明建,等.c Tn I联合心肌酶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11):1344.

[2]杜惠梅,牛燕.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分析[J].现代养生,2014(18):217.

[3]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3):25-26.

[4]王媛,黄英,徐丽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781-782.

上一篇:构建与启示下一篇:交友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