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交互范文

2024-05-07

业务交互范文(精选5篇)

业务交互 第1篇

1 系统组成

数字电视交互平台解决方案包括AMS (Asset Management System) 、BOSS (Business and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网管系统、头端系统、BMS (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 、VOD Server和STB (Set Top Box) 。

各个部件的主要功能如下。

(1) 网管系统。

网管系统作为DTV解决方案的设备管理平台, 提供拓扑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主机监控等功能。

(2) BMS系统。

BMS也是DTV解决方案的核心部件, 能够快速集成AMS、BOSS、MDN以及其他部件, 并通过EPG向用户提供节目导视、在线自助服务等业务入口。

(3) VOD Server系统。

VOD Server系统是DTV解决方案的核心部件, 负责分发与存储媒体内容, 对用户的内容请求进行动态调度, 向用户提供流媒体服务。

(4) 前端系统。

前端系统作为DTV解决方案的内容准备平台, 提供信号接收、媒体格式转换、媒体素材管理等功能。

(5) IPQAM。

IPQAM用于将IP数据流转换为数字电视信号, 并调制到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上。多个频点的数字电视信号可以通过混频器输出到同轴电缆上, 使用户能够使用DTV业务。

(6) STB。

STB作为DTV解决方案中的终端设备, 提供音视频解码、节目播放与控制等功能。

2 系统的业务服务

数字电视交互业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的业务包括音视频业务和增值类业务两大类。

2.1 音视频业务

音视频业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时移电视TSTV (Time Shift TV) 。

时移电视 (TSTV) 业务是数字电视系统将播放的直播电视节目实时录制, 用户在收看直播电视节目的时候, 通过快退操作对已播放的节目内容进行回放。

业务运营上, 系统支持运营商根据业务需求对特定频道的TSTV功能打包销售, 为数字电视用户提供差异化的TSTV增值服务, 为运营商增加业务运营收益。

相对于传统的电视来说, TSTV给用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如按照节目单切换节目。用户不再是只能被动地收看节目, 而是能够主动控制直播电视节目的播放。

(2) 录播电视TVOD (TV On Demand) 。

录播 (TVOD) 业务是数字电视系统将播放的直播电视节目实时录制, 用户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已播放节目有选择性地收看。TVOD业务使用户在错过电视节目的直播时间后的空闲时间, 自主选择电视节目进行观看。

业务运营上, 系统支持运营商对特定频道的TVOD功能的打包销售, 为数字电视用户提供差异化的TVOD增值服务, 为运营商增加业务运营收益。

(3) 个人网络录像nPVR (Network Personal Video Recorder) 。

个人网络录像 (nPVR) 业务是用户根据展示出的节目预告信息, 预约将某个频道某个时段播放的内容在网络侧的VOD Server进行录制, 方便用户在空闲时间观看节目, 从而摆脱直播电视的时间限制。

nPVR节目在网络侧的VOD Server上存储, 通过STB实现内容点播, STB无需内置硬盘资源, 减轻了网络压力, 也不受带宽、容量的限制。对于用户而言, 该功能就像用户有了一台功能强大的网络录像机。

业务运营上, 系统支持运营商将网络存储的部分存储空间打包销售给用户, 为运营商增加综合业务运营收益。

(4) 视频点播VOD (Video On Demand) 。

视频点播 (VOD) 业务是用户通过数字电视系统下发的节目列表, 选择自己喜爱的节目, 实时观看的业务形式。一般采用包月计费或按次点播的方式进行计费。

VOD也称为交互式电视点播。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由地选择播放VOD节目库中的电影或连续剧。在播放VOD过程中, 用户可以执行暂停、快进、快退、定位等操作。

(5) 轮播电视NVOD (Near Video on Demand) 。

NVOD即准视频点播的简称, 用户在营业厅订购NVOD频道后, 可以通过机顶盒浏览特定频道的NVOD节目单, 收看已授权的NVOD频道下的影片内容。

运营商将各种VOD通过NVOD频道节目单轮流播放, 订户可以通过节目单收看这些VOD, 在没有节目单的时间内, 可以观看NVOD频道默认的VOD。

2.2 增值类业务

增值类业务是指为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服务,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通信业务:如视频通信、电视短信、投票竞猜。

(2) 信息服务业务:如新闻、证券、天气预报、电视购物。

(3) 远程教育类:如在线课堂、在线考试、多媒体课件。

(4) 游戏娱乐业务:如JVM/JS游戏、网络游戏、博彩、卡拉OK。

(5) 广告业务:如视频广告插播、楼宇广告、滚动字母。

(6) 其他增值业务:如广告点播业务。

广告点播业务是广电运营商与广告业务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的业务形式。用户在使用视频点播业务时, 点播广告内容免费收看, 广电运营商返还给用户一定的资费, 用户可以用该费用进行其他数字电视业务的消费, 如点播收费的VOD节目等。

数字电视交互业务系统, 是在传统有线电视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充分发挥传统有线电视网带宽宽的优势, 以视频信号传输为主, 提高信号质量, 丰富传输内容, 更好的满足广大群众不断提高的文化生活的需求, 提高了有线电视网络的市场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AMS:Asset Management System资产管理系统.

[2]BMS:Business Management System运营管理系统.

[3]BOSS:Business and Operation SupportSystem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4]STB:Set Top Box机顶盒.

[5]VOD:Video On Demand交互式多媒体视频点播.

[6]DTV:Digital Television数字电视.

[7]NVOD:Near Video on Demand准视频点播/轮播电视.

业务交互 第2篇

发展高清交互业务成为有线电视网络落实产业政策与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当前, 视频传输方式正在发生变革, 处于一个多元化和快速发展时期, 视频收视由单一的广电传输模式转变为多种传输方式并行, 视频接收从过去被动的广播方式转变为人机互动、人人互动方式, 图像质量从过去的标清图像转变为高清图像, 发展高清互动是各视频传输通道的必然发展趋势, 高清互动业务的推进速度和用户规模、高清内容的多寡与交互功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各视频传输通道在未来的竞争地位, 因而受到各视频传输通道的普遍重视。同时, 广电作为三网融合的实施主体和文化产业的重要分支, 自身亦需要提升网络质量及调整产业结构, 借助高清交互业务进行产业升级。

2 以高清整体转换发展高清交互业务具有必然性和迫切性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发展高清交互业务的方式主要通过高清整体转换, 即通过向用户免费发放高清交互机顶盒或以标清机顶盒置换高清交互机顶盒的方式, 促进更大规模用户体验和使用高清交互业务。歌华有线是全国高清整体转换工作的先行者, 其在《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研究》中指出:“在外部竞争压力巨大的情况下, 我们认为必须采取‘市场覆盖优先’、‘快鱼吃慢鱼’的策略, 启动‘高清交互数字整体转换’, 不惜代价迅速普及高清交互机顶盒, 从而实现产业的彻底升级, 让消费者实实在在体会到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带来的包括海量的高清视频、数据、语音在内的综合信息服务, 以此来占领未来三网融合竞争的制高点。”目前,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通过高清整体转换的方式向用户发放高清交互机顶盒, 普及性推广高清交互业务。

按照终端用户获取高清交互机顶盒的方式, 我国高清整体转换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北京模式——“免费转换”;第二种是金华模式——“高清交互一次转换”。除了高清整体转换模式之外, 行业还存在第三种深圳模式。深圳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发展具有典型的市场化特征, 即同互动业务相结合, 采用租售结合的方式普及高清交互机顶盒, 在业务上以高清导入互动。从推动效果上看, 高清整体转换具有用户规模推进速度快的显著特征。以下介绍两种主要的高清整体转换模式。

第一种是北京高清整体转换模式。北京从2009年9月19日开始启动高清交互数字电视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对没有发放标清机顶盒的用户直接免费发放高清交互机顶盒, 对于已经领取标清机顶盒的用户, 北京歌华创造性地提出标清机顶盒免费置换高清交互机顶盒的整体转换新模式, 即家里原来有标清机顶盒的用户在领取高清交互机顶盒时, 可以选择将标清机顶盒退还给歌华而后免费领取高清交互机顶盒;亦可以采用“租用”的方式保有原有标清机顶盒。在高清整体转换方式的带动下, 高清交互用户快速发展, 截至2009年年底, 北京高清交互用户达到30万户;2010年年底, 北京高清交互用户达到130万户;2011年年底, 北京高清交互用户有260万户;截止到2012年年底, 高清交互用户已经达到约300万户, 约占全国高清交互用户总数的一半。

第二种是金华模式。浙江金华在政府的支持下, 从2010年10月17日启动高清交互一次性整体转换工作, 即不发放标清机顶盒, 直接采用高清交互机顶盒进行整体转换。在高清整体转换方式的带动下, 高清交互用户快速发展, 截至2010年年底, 金华高清交互用户达到14.78万户;2011年年底, 金华高清交互用户达到78万户;2012年年底, 金华高清交互用户达到近百万户。金华在当时是唯一的一个非省会城市推广平移, 为后续全国各地推广高清平移起到了示范作用。除金华外, 济南、聊城等城市均直接采用高清双向机顶盒进行一次性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

在高清整体转换模式的推动下, 我国高清交互用户数量已经有了较大的增长, 但仍需加大力度尽快推动高清交互用户继续规模性增长, 才能使高清交互业务具有用户规模基础。

3 高清交互业务的用户规模现状

中国有线高清互动业务处于市场起步阶段, 高清交互产品开发相对较缓慢, 业务利润率较低, 但市场增长率较高, 2009至2012年间, 我国有线高清数字电视新增用户规模平均每年增速超过2倍。

3.1 我国有线电视高清化程度不断增高

截止到2012年9月底, 我国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从2009年的51.2万户发展达到1 388.1万户, 占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的比例也从0.79%增长到10.60%, 预计2012年年底我国有线高清数字电视用户数将达到1 600万户。在数字电视用户新增量中, 高清用户的比重正在逐渐增长, 在2012年新增数字电视用户中, 已经有近30%的用户为高清电视用户, 而在2009年, 这一比例只有1.95% (详见图1) 。格兰研究预计2015年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将达到约5 000万户, 至2015年, 有线高清机顶盒出货量将达到新增量的一半。

3.2 互动用户比例仍较低, 互动业务商业模式仍不成型

截止到2012年9月底, 我国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达到近8 000万户, 但实际互动用户比例仍然较低, 有线电视网络资产闲置的情况比较严重。中国有线电视互动用户占比饼图如图2所示。并且, 近年来有线电视双向网络覆盖用户比例和互动用户比例之间的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说明互动业务的商业模式整体上仍不成型, 难以支撑用户ARPU值的大幅度提高。

4 高清交互业务开通现状

目前, 有线运营商普遍开通了宽带、VOD、回看录制、互动游戏、卡拉OK等互动增值业务, 除此之外,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不断推出新的高清互动业务类型, 如厦门广电网络推出“电视挖宝”活动、江苏有线网络年底前打造1 000个“智慧社区”、南京有线推出免费“视频电话”体验业务、北京歌华有线推出“电视教育”等。

综合观察, 目前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都在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尝试开展更多的业务类型, 开拓出更新的业务领域, 促进双向网络资源合理利用, 实现数字电视增值业务市场的做大做强。部分高清互动业务开通情况如图3所示。

4.1 VOD业务面临突破

近两年来, VOD开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 虽然在众多的增值业务中优势不减, 但也一直未见有大的起色。一方面, VOD受到网络视频、IPTV等新媒体的冲击, 一时陷入了“盈利性”业务和“粘性业务”争执不下的困局;另一方面, 由于VOD自身的设备、引进的节目源、开通的并发流数等多方面问题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市场化, 也因此成为阻碍VOD大规模发展的主要因素。

4.2 宽带用户增长缓慢, 依旧以低速宽带为主

格兰研究调查显示, 截至2012年9月底, 我国有线宽带用户数达到563.8万户, 有线宽带用户增长依旧缓慢, 每年用户增长幅度小于200万户 (详见图4) 。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普遍带宽不高。据格兰研究调查显示, 82.65%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当前开展宽带业务提供业务以1M即1 Mbit/s, 2M, 4M为主;只有少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可以提供10M及以上带宽的宽带业务产品, 如上海、杭州、北京、青岛等地区。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提供宽带业务产品比例示意图如图5所示。

5 高清交互业务发展的问题

第一, 虽然高清交互成为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亮点, 但交互业务的商业模式仍未成型, 没有有效带动ARPU值的提升。大众化高清频道成为政府部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从有线电视网络角度出发, 传输大众化高清频道并没有为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带来用户ARPU值。互动点播是高清交互的基本功能, 但内容建设尚在起步阶段, 突出表现在内容更新慢和用户体验差, 整个产业链建设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后期ARPU值的提升还将依靠网络运营商对互动点播业务的运营能力。

第二, 虽然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通过高清整转能够迅速占领客户端, 可以有效避免IPTV的大规模冲击, 为以后高清交互业务的开展带来了有利条件, 但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在发展高清交互时也在承受较高的成本压力, 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第三, 虽然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都已认识到开展高清交互业务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都在上马或准备上马高清交互业务, 但受限于粗放的经营方式和单向的网络质量, 有线电视网络的生产能力无法得到释放, 无法支撑高清交互业务的有效发展。

第四, 网络带宽升级和智能技术推动IPTV和其他视频传输方式快速发展, 有线传输方式将与其他多种传输方式并存发展, 在军团作战的IPTV和草根出身的网络视频面前, 有线高清互动业务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 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第五, 中国有线高清交互电视发展中问题的突出表现为:在一个地域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内部, 业务规划和网络建设不同步, 由此或造成网络现状无法支撑交互业务的开展, 或造成网络资源的严重闲置和浪费。另外, 在不同地域的有线运营商之间, 各地在业务规划大相径庭, 照搬经验导致更多教训, 在网络技术选型上林林总总, 给后期整个有线电视网络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发展造成很大的障碍。

6 对高清交互业务的意见和建议

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有线高清互动业务发展的关键时期, 格兰研究对我国数字电视高清交互业务有如下意见和建议:

1) 联合建立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内容中心。广电网络运营商呈现地域化特征, 在竞争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 需要联合起来, 建立高清交互数字电视内容中心, 齐心协力向产业链条上游延伸, 给用户提供“通道+内容”双重服务, 以内容吸引用户, 避免和其他传输通道的同质化竞争。目前, 杭州华数、天威视讯、北京歌华都已经或正在构建自己的节目资源, 其他一些运营商也逐渐显示出这种“通道+内容”的趋势, 只是力量都比较分散, 形不成合力和规模效益。

2) 建立网络和业务同步发展的行业规范和规划。综合考量网络现状和支撑能力, 对不同网络条件下的业务类型进行规划, 并建立规范, 以便于其他网络运营商的借鉴和实施。

3) 建立高清交互业务可行性研究标准和规范。可行性研究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 其一是对有线电视网络发展所需要的支撑技术进行可行性论证, 保持平台技术的先进性;其二是对有线电视网络实施的增值业务进行商务模式上的可行性论证, 避免大量的沉没成本;其三是对高清交互业务的实施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以确保有效实施。

4) 对终端用户进行跟踪和研究。用户是数字电视产业链的终端, 是传播的核心, 也是有线电视网络收入的重要来源。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应在高清交互功能的基础上, 建立用户调查中心, 对用户收视行为进行常态跟踪和监测, 对高清交互业务产品进行纠偏调试。

业务交互 第3篇

关键词:数字电视,交互业务,分类实现

0 引言

数字电视就是指传统模拟电视信号经过二次处理形成数字式信号, 并采用选取编码以及量化等措施进行二进制转化, 这种信号不仅可以进行多种样式的储存, 还能够在电子计算机的处理下, 实现监控功能。数字电视是传播领域的一场革命, 改变了传统的电视传播方式, 符合社会科技发展的规律。而数字电视中交互业务的出现, 也必将成为电视传播发展的未来趋势, 为数字电视技术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1 数字电视中交互业务的分类

运营支撑层和网络接入层, 用户终端层以及业务控制层, 业务使能层等五层是交互数字电视系统中的几个分类方向, 数字电视中的交互系统主要是由网络传输, 前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三大构件组成, 实时性是其最大特点, 同时也具有交互点播和广播等性能。其中, 网络传输这部分主要是指运用接入网或骨干网连接等外部宽带形式的接入方式, 前端设备这部分主要是指节目的存储搜集和后期维护等服务, 而终端设备这部分主要是指节目的播放, 存储, 还有接收和音频转换等操作。当下, 数字电视中的交互业务被广泛应用, 传统的单方面数字传输系统得到突破。交换数字电视的业务分类主要有:

1.1 网络视频会议

网络视频会议应用是数字电视交互业务中的一项重要功能, 这项业务实现了与会者摆脱地域距离的差异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效果, 不仅实现了成本的最大化节约, 也加速了会议开展的进程, 并且在原先传统的会议基础上实现了视觉效果的突破。并结合信息技术进行会议加密系统的研发, 进一步保证了会议内容的安全性。

1.2 在线节目点播

传统的数字电视中无法实现人与广播之间的更多交流, 呈现的是一种被动接受模式。因此, 当代数字电视中的基础业务就成为节目点播, 这项业务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电视观感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主观愿望去选取自己喜欢的节目进行点播。当下, 多媒体业务和慕课时代下的微课程教育在节目点播业务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1.3 记录电视

电视记录功能也是数字电视交互业务的一项重要应用, 电视记录的过程一般是把所观看的电视节目进行硬盘储存, 机顶盒在硬盘的传输基础上, 六十小时的加载时间也不断实现延长。电视录像机可以及时的让使用者转换到电视录像节目, 并及时跳过插入广告, 也可观看现场直播。电视录像机可以对用户喜爱的选定画面进行存储, 回放, 并结合用户观看节目的习惯进行喜爱节目的锁定, 也可对其进行智能调整。并通过对当前所有节目类型的划分, 根据节目演员, 性质甚至标题等进行选择。

2 数字电视中交互业务的实现

数字电视中的交互业务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传统的数学电视交互业务局限于互联网供给, 而当下广播媒介的诞生拓展了数字电视信号的采集渠道, 使得数字电视播出内容更加丰富, 多类型业务形式在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电视媒体的推动下不断实现突破。

2.1 数字电视交互业务客户的划分

数字电视交互业务的划分主要划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业内的大型客户, 另一种是家庭用户。家庭用户中又有高低收入之分, 高收入群体又可细化为足够时间观看电视和无时间观看电视两种群体, 有充足时间的用户一般收入较稳定, 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主要是为缓解单调的业余生活而来, 对电视业务具有大众化, 种类多的普遍要求。而时间紧张的群体一般在可支撑的消费能力下, 要求电视业务的信息质量高, 更具个性特征, 最大化的实现用户视频点播功能, 丰富自身综合专业素养。低收入群体体现的一般是消费量不足, 业余生活情调相对单一, 主要以年纪大的人为主体客户, 这部分群体对电视业务的要求一般是保持基础频道就好, 对核心业务的需求不高, 主要停留在电视免费点播的消费层面。另外, 行业内的大型客户主要有企事业单位和娱乐酒店等场所, 娱乐酒店场所是数字电视交互业务推行的焦点, 因为这种业务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和场所档次, 而且针对的高消费人群容易获取企业效益。大型企事业单位对于数字交互业务的购买也是对管理者提升执行效率, 员工提升工作积极性的一大有益举措。

2.2 数字电视产品的营销

传统广播和当代交互数字电视业务在出发点上存在巨大差异, 不同的用户群体获得的用户体验不同, 如何让更多的用户适应和接受数字电视交互业务, 并树立群众口碑是一项重要的营销工作。其中, 在导视节目中周期性的播放数字交互节目和相关业务, 甚至应用方式等都具有不错的宣传营销效果。据相关资料显示:百分之八十的数字电视用户中有百分之三十的消费行为属于无意消费, 因此, 印制相关的宣传手册对客户进行定期发放也是推广新业务的一种营销方式, 优化电视交互式目录菜单, 周期播放有吸引力的点播内容等等, 对于VIP等固定的节目点播客户, 也可以进行类似于“体育套餐”、“娱乐套餐”、“家庭套餐”等批量服务包的营销形式。待到对电视用户进行分类划分后, 就需要针对产品和客户群特点进行产品包装, 以更好的契合各个受众的实际需求, 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产品的稳定性, 既要具备及时修改性, 也要符合营销的实际状况。

3 结论

数字电视的交互业务是未来电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国内的交互式业务目前的发展尚未成熟, 用户规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发展效果还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 诸多从业人士已经开始认识到数字电视在未来电视发展中的重要性, 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进行全方位的转型竞争, 还是在三网融合和4G网络技术的推广应用中, 数字电视交互业务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交互式营销手段的进一步增强, 数字电视交互业务必将会进一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参考文献

[1]崔允哲.数字电视中交互业务的分类及实现[J].科技传播, 2013 (20) :23-25.

[2]施双双.网络电视中交互业务的研究与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 2011 (9) :13-15.

业务交互 第4篇

伴随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的推进, 各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在建设单向数字广播平台的同时, 也纷纷开始构建交互数字电视平台, 以开展更多的增值业务, 获得更大的增值收益。目前, 各地运营商最主要的交互数字电视业务是VoD (视频点播) 业务, 并且大多数的VoD业务内容均以清流的方式进行传输[1]。采用清流方式传输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 但也带来了弊端:在现有大多数有线交互数字电视平台采用的传输方案下, 非法用户可以通过频率扫描等方式搜索并盗看正在被点播的清流内容。要防止这种非法盗看现象发生, 有效的办法就是对点播的视频流进行加扰处理。

2 VoD业务加扰技术

目前, 对VoD业务内容的保护技术主要有两种:预加扰技术和实时加扰技术[2,3]。

2.1 预加扰技术

预加扰技术是将点播的视频内容预先进行加扰处理, 生成相应加扰文件, 然后注入到视频服务器中存储, 用户点播视频内容时, 视频服务器直接向用户推送加扰码流。具有预加扰功能的CAS (条件接收系统) 和DRM (数字版权管理) 系统都可以实现视频内容的预加扰。采用预加扰技术的交互数字电视点播系统如图1所示。

采用预加扰技术的点播系统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 预加扰服务器以离线的方式对VoD节目内容进行预加扰处理, 同时预加扰服务器将对应于每个VoD节目的加扰字同步给预加扰CAS或DRM服务器。

2) 加扰后的VoD节目流注入到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需要和该加扰系统进行兼容性集成) , 相应的元数据注入到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需要和预加扰CAS或DRM服务器进行集成) 并发布给机顶盒终端。

3) 机顶盒获得应用服务器的导航信息并选择点播某个节目, 应用服务器响应机顶盒的点播请求, 通过交互数字电视后台管理系统 (Back Office) 调度分配视频资源的同时, 向CAS或DRM服务器发起请求, CAS或DRM服务器将机顶盒所请求视频节目的授权信息发送给机顶盒。授权信息可以通过广播通道发送, 也可通过双向IP通道发送, 这与采用的加扰系统有关, 建议采用IP通道实时响应机顶盒请求并发送授权信息, 能更有效地保证VoD业务的实时性。

4) 后台管理系统完成视频资源的调度, 触发视频服务器发送机顶盒请求的节目流 (加扰流) , 机顶盒使用由CAS或DRM服务器发送的授权信息对节目流进行解扰处理并实现节目收看。

2.2 实时加扰技术

实时加扰技术是将点播的视频内容先发送给实时加扰设备进行加扰, 然后再发送给机顶盒终端, 用户点播视频内容时, 视频服务器推送的是清流。一般使用CAS实现视频内容的实时加扰。采用实时加扰技术的交互数字电视点播系统基本框图如图2所示。

采用实时加扰技术的点播系统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1) VoD节目流向视频服务器注入, 和节目流有关的元数据注入到应用服务器并发布给机顶盒。

2) 机顶盒获得应用服务器提供的导航信息并选择点播某个节目, 应用服务器响应机顶盒的点播请求, 通过交互数字电视后台管理系统调度分配视频资源的同时, 向CAS服务器发起请求, CAS服务器将机顶盒所请求视频节目的授权信息发送给机顶盒。

3) 后台管理系统完成视频资源的调度, 触发视频服务器推送机顶盒请求的节目流 (清流) , 节目流被推送到加扰器上进行实时加扰处理。

4) 通过加扰器后节目流变为加扰流, 由IP-QAM发送给机顶盒, 机顶盒使用由CAS服务器发送的授权信息对节目流进行解扰处理并实现节目收看。

在实时加扰应用环境下, 交互数字电视VoD后台管理系统执行与条件接收相关的加扰管理和调度 (包括同密应用) , 条件接收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考虑到同密应用的实际需求, 加扰设备 (图例为具有加扰功能的边缘QAM, 通常是IP-QAM) 被当作同密加扰的SCS (同密同步处理器) , 后台管理系统与加扰设备采用符合DVB同密标准的EIS (信息资源节目调度) ←→SCS标准接口进行通信, 而加扰设备与条件接收系统的ECMG (授权控制信息发生器) 之间采用ECMG←→SCS接口标准通信, EMM (授权管理信息) 通过IP通道实时发送。

此外,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对节目内容进行动态加扰的需求:某些节目需要进行实时加扰, 而某些节目不要进行加扰, 采用清流传输, 甚至是某个时间段需要对节目进行加扰, 另一个时间段又不需要进行加扰。在这种情况下, AC (接入准则) 对系统调度, 尤其是动态调度至关重要, 这些信息都需要通过AC来传递, 而在交互环境下大量应用的IPPV (即时按次付费收视) 业务, 也需要通过AC来描述。视频服务器输出清流进入Edge QAM加扰, 需要加扰的码流则要在媒体文件的元数据里进行定义, 其中AC被作为模版存储在VoD后台管理系统中, 当节目内容需要加扰时, 在进程建立过程中, AC模板和进程中的相关信息配合工作, 作为信号的一部分传送Edge QAM, 加扰后的码流携带ECM信息。

3 加扰技术比较

3.1 预加扰技术与实时加扰技术的对比

预加扰技术对于交互数字电视点播应用的灵活性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 对于纯粹的视频点播业务预加扰技术可以满足加扰应用的要求, 但是对于时移类应用预加扰技术要实现内容的加扰就非常困难。而实时加扰技术可以灵活地应用于各类交互数字电视点播业务。

视频服务器需要和具有预加扰功能的CAS或DRM加扰系统进行集成才能实现预加扰应用, 集成的工作量较大。而实时加扰技术只要求视频服务器输出未加扰的传输流 (清流) , 不需要视频服务器与加扰系统进行集成。

当运营商同时使用2家或2家以上的加扰系统来对内容进行保护时, 需要进行同密处理。如果采用预加扰技术, 为了让支持不同CAS或DRM系统的机顶盒都可以正确解扰点播的节目内容, 则节目内容需要对应每个CAS或DRM系统进行预加扰处理生成各自的加扰文件, 因而视频服务器的存储效率很低, 采用的CAS或DRM系统越多存储效率也就越低。而采用实时加扰技术, 在视频服务器中只需要存储一份拷贝的清流内容, 相比之下存储效率较高。因此, 对于视频点播应用, 通常只有采用实时加扰技术时才采用两家以上的加扰系统进行同密。

3.2 前置实时加扰与边缘IP-QAM实时加扰的对比

实时加扰技术根据加扰模块在系统中的位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加扰模块和视频服务器部署在一起进行集中实时加扰 (前置实时加扰) , 一种为在边缘IP-QAM上配置加扰模块进行实时加扰。下面对两种加扰方式进行对比分析。

在一个交互数字电视系统中, 视频服务器通常放置在中心前端机房, 而IP-QAM通常位于传输网络的边缘, 分布在各前端机房, 视频服务器通过IP骨干网络向IP-QAM传输节目流。如果采用IP-QAM对内容进行实时加扰, 则需要在IP骨干网络上传输清流;而前置实时加扰则避免了在IP网络上传输清流, 能够更好地满足众多内容提供商对内容保护的要求。

类似地, CAS通常也位于中心前端机房, 如果采用IP-QAM对内容进行实时加扰, 则CAS与IP-QAM的加扰模块之间也需要通过IP骨干网进行通信。CAS加扰算法的密钥、控制字CW通过IP骨干网分布式传送到加扰模块。出于对系统安全性的考虑, 一般CAS提供商要求运营商将控制字CW通过一个私有网络从CAS传送到加扰设备上, 因此一个开放的IP骨干网通常不能被用来做此传输。而前置实时加扰应用中加扰设备单元靠近加扰系统, 能够有效地减少控制字CW在大网上的传输, 较好地满足CAS提供商对此方面应用安全性的要求。

目前, 交互数字电视系统主要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基于VoD的各类服务, 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交互数字电视系统有可能需要同时为有线电视用户和数据宽带用户提供服务。如果采用IP-QAM进行实时加扰, 则加扰流只能传送给有线电视用户的机顶盒;而前置实时加扰则可以保证向有线电视用户和数据宽带用户同时传送加扰流, 提高相关应用的灵活性。

另外, 从设备的投入成本来看, 如果采用IP-QAM实时加扰, 需要为所有IP-QAM配置相应的加扰模块, 当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同时向用户提供加扰内容和清流内容时, 这样的配置无疑是增加了投入的成本;而采用前置实时加扰方式, IP-QAM无须配置加扰模块, 对于同时向用户提供加扰内容和清流内容的应用可有最优化的加扰投入成本。

4 小结

交互数字电视代表了电视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伴随交互数字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 交互点播应用必将迅速普及, 与之密切相关的加扰技术必然也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交互系统平台建设的初期, 从系统投入和维护成本考虑, 运营商对VoD业务可以暂时不应用加扰技术, 点播内容采用清流方式传输。但是, 随着业务发展, 从保证业务利益及内容安全的角度出发, 必然要对VoD业务应用加扰技术。而通过上述对VoD业务加扰技术的对比分析, 笔者认为前置加扰技术更适合于交互数字电视VoD业务的加扰应用, 是运营商应优先考虑的加扰方式。

摘要:媒体内容的安全性对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而交互数字电视VoD业务内容目前普遍采用清流方式传输, 根据这一情况, 介绍了VoD业务的加扰技术, 对不同的加扰技术进行分析比较, 提出了技术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视频点播,加扰,条件接收系统

参考文献

[1]刘达, 龚建荣.数字电视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2]ETSI TS103 197 V1.5.1,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DVB) ;Head-end implementation of DVB simulcrypt[S].2008.

业务交互 第5篇

关键词:全台网,Web Service,USB摆渡,流媒体,企业服务总线,访问控制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视制播系统逐步经历了传统模拟制播、数字化单机、数字化网络阶段并向全台网络化及系统整合的方向发展, 并形成了一个由生产网 (核心制播网络) 和办公网 (全台综合信息管理网) 构成的庞大的信息系统。

办公网是台内综合信息管理的业务平台, 它一方面与Internet连接, 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同时也通过与生产网之间的交互, 实现相应业务生产功能 (如媒资素材检索、低码流素材编辑审看, 提交收录任务等) 。因此, 需要在全台网系统的设计中对办公网与生产网 (制播网) 之间的交互进行合理的设计, 确保安全访问。

一设计原则

制播网络是电视台业务系统安全等级最高的核心网络, 保障制播业务的安全性、连续性对电视台来说是重中之重。因此, 制播网与办公网业务交互安全的总体设计原则是:在确保制播网绝对安全的前提下, 通过办公网和制播网间有效的网络隔离, 既基本满足办公网与制播网间的交互需要, 同时有效规避来自办公网, 特别是外网的安全威胁。

二需求分析

在实际业务中, 制播网与办公网之间存在着以下几种业务交互需求:

●制播网中的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提供低码流素材文件, 方便办公网中具备相应权限的节点进行检索。

●制播网中的综合制作系统需要与办公网间进行制作素材的迁移交互。

●用户可通过办公网络终端, 远程向制播网中的收录采集系统下约传单, 建立收录计划。

●主干平台系统的统一认证服务为制播网各板块的业务应用提供人员认证信息, 而人员身份信息是由办公网人事系统生成, 因此需要在制播网与办公网间进行人员身份信息数据的同步。

●制播网各子系统定期将系统使用的计费报表上传到办公网统一计费系统进行费用核算。

●制播网主干平台系统的防病毒服务器需要通过办公网或互联网更新最新的病毒特征代码, 并将病毒代码逐级分发到各板块节点防病毒管理服务器, 再由防病毒管理服务器分发到客户端。

三设计方案

为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以上需求, 有必要在制播网络与办公网之间设置一个独立业务区域, 即高安全区。高安全区隶属于制播网络系统, 部署在制播网络与办公网之间, 是制播网络对外的门户, 对安全性要求非常严格。高安全区为办公网终端提供服务, 办公网对制播网的业务访问请求都通过高安全区的前端应用服务器来实现, 因此制播网络对于办公网终端是不可见的。考虑到各种安全性因素, 在高安全区的实际设计中提出了多种安全防护措施, 使高安全区在制播网业务支撑平台中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具有高安全保障的业务区域。

1.网络架构设计

经过估算, 高安全区的主要业务流量来自于办公网对媒资系统的低码流视频检索。根据网络的可用性原则, 高安全区采用“百兆接入”的设计方案。为了提高以太网的可靠性, 高安全区与制播网络采用双链路连接, 互为备份;与办公网采用单链路连接, 并辅以多重安全防护, 即可完全满足制播网与办公网之间业务数据交互。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

在实际建设中, 高安全区采用一台Cisco3750三层交换机, 与制播网络两台Cisco6509核心交换机分别相连实现双路由备份;采用EIGRP动态路由协议与制播网其他各板块互通。与办公网接入交换机的连接采用单链路的方式, 通过手动指定静态路由与办公网互连。

在高安全区划分了多个VLAN, 分别用于管理不同业务板块的前置服务, 实现安全控制。具体划分见表1。

2.业务应用设计

由于各业务系统的应用模式不尽相同, 通过分析其各自应用特点, 我们归纳出了以下几种高安全区业务的应用模式:

●采用Web Service技术、流媒体技术结合Web反向代理技术实现办公网对媒资系统低码流素材的实时检索、预览、编辑。

●采用基于USB私有协议的方式实现制作网与办公网间的素材交换。

●采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办公网与收录系统间的收录约传。

●采用数据库同步的方式实现制播网与办公网间人员身份信息和计费统计信息的数据交换。

●采用FTP的方式实现从办公网获取并更新防病毒产品的病毒特征码。

(1) 媒资系统低码流素材检索应用

采用Web Service技术、流媒体技术结合Web反向代理技术实现办公网对媒资系统低码流素材的实时检索、预览、编辑。实现方式如图2所示。

该应用采用基于Apache mod_proxy的Web反向代理技术 (又称为Web服务器加速技术) , 在高安全区部署Web反向代理服务器, Web应用及数据库都仍放置于媒资系统中, 反向代理服务器对于Web服务器提供了加速功能, 办公网中的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它。大量Web服务器的工作量被卸载到反向代理服务上, 不但能够防止办公网主机直接和Web服务器通信带来的安全隐患, 而且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Web服务器的负担, 提高访问速度。

在高安全区部署了一台Windows平台的流媒体服务器, 对办公网提供流媒体服务, 对内流媒体服务器通过NFS服务访问异构的媒资系统的低码流素材存储。

(2) 远程约传收录系统应用

与媒资系统相同, 收录系统采用Web反向代理技术, 实现了办公网通过高安全区的前置应用, 向收录系统远程提交收录任务的业务需求。

(3) 制作网素材、文档迁移应用

在综合制作网的应用中, 从办公网或互联网检索到的素材需要迁移到制作网配合后期制作。这一过程涉及到从办公网到制播网直接的数据读写操作, 因此素材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极为重要。在交互模式上如果采用逻辑隔离架构, 即通过TCP/IP协议传输的方式安全性不能得到完全的保证;而采用物理隔离的方式, 即通过私有USB传输协议进行文件传输, 安全性更高。

USB摆渡是通过一根UBS对拷线将制作网中的一台主机同办公网中的一台主机相连, 通过私有USB传输协议, 可以将两台主机的磁盘进行镜像, 进行简单的数据拷贝。这种方式完全剥离了TCP/IP协议, 只需在两台主机上部署防病毒软件, 即可在两个网络之间进行数据的交换。

实际应用中, 在制播网和办公网内各部署一台数据摆渡服务器, 两台摆渡服务器之间采用私有的USB传输协议来进行素材的迁移 (如图3) 。

(4) 全台用户身份信息、计费信息同步应用

用户身份信息是全台各业务板块用户登录及权限设置的依据, 计费信息则是对各业务板块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的数据, 两者均需在办公网和制播网间进行交互。针对以上业务应用, 在高安全区分别部署人员认证信息服务器和计费服务器, 但两者采用了不同的交互模式。

在高安全区内为认证系统部署公共的数据库服务器群, 通过该服务器从办公网中获取人员认证信息, 对制播网采用消息松耦合接口, 通过主干平台企业服务总线 (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 更新到各系统板块。

在高安全区与办公网相连的防火墙上应屏蔽掉所有办公网工作站对该服务器的访问端口, 只允许该服务器通过软件私有端口访问办公网中提供人员认证信息的服务器, 更新人员认证信息。如图4。

以相同方式在高安全区内部署计费数据库服务器, 在高安全区与办公网之间的防火墙上设置访问控制策略, 只允许该服务器与办公网中的统一计费系统服务器接收服务接口进行交互, 屏蔽掉该服务器到办公网的其他所有应用。如图5。

(5) 网络防毒软件升级应用

随着病毒的种类越来越多、破坏性越来越强, 计算机对于杀毒软件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一台计算机能否抵御来自病毒的攻击,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所使用的杀毒软件能否及时更新有效的病毒特征库。为了使制播网络中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所安装的客户端能够及时地更新病毒特征库, 在制播网络中需要部署杀毒软件病毒代码更新服务器, 它定期地通过FTP的方式从办公网或互联网更新最新的病毒特征库, 制播网络中各板块防病毒管理服务器同样通过FTP的方式从这台病毒特征码更新服务器上更新最新的病毒特征码, 并分发到各自所管辖的客户端上, 如图6。

3.网络安全防护设计

在设计及建设过程中, 依据“隔离为主, 多层防护”的设计原则, 采取了多种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高安全区系统的安全, 高安全区对外连接的拓扑如图7所示。

●在制播网核心交换机Cisco6509上部署集成的防火墙模块, 来控制和检测高安全区接入核心交换机的所有端口数据流量。相对于独立的防火墙, Cisco交换机集成的防火墙模块具有更好的吞吐率、可管理性, 可减少传输的时延, 更适合视音频数据传输。

●利用独立的防火墙和IPS设备来实现办公网对于高安全区访问控制。

●通过在高安全区交换机上合理划分VLAN区域, 形成虚拟局域网, 通过VLAN访问控制策略控制各个子系统应用之间的数据访问。

●在高安全区所有的服务器上部署防毒软件, 并保证病毒代码的更新, 防止病毒的入侵和扩散。

●部署漏洞扫描系统, 定期通过扫描发现系统的漏洞, 并及时地更新相应的补丁。

四结束语

上一篇:整本书写作下一篇:大肠癌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