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总控范文

2024-05-05

项目总控范文(精选7篇)

项目总控 第1篇

项目总控模式是运用项目管理、系统论和企业控制论的基本原理,以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对大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传输,并用经过处理的信息流指导和控制资金流、工作流和物资流,支持项目决策者及时、准确和高效地组织、协调和控制项目实施的建设管理组织模式。项目总控模式是项目管理、企业控制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基本思想是围绕项目投资、进度及质量目标,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维动态管理,为决策层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为管理层提供管理解决方案支持。[1]

总控模式是在大中型建设工程项目业主方的项目管理班子(业主班子结合建设项目管理咨询单位)中增加项目总控组织。作为代表业主方利益的工程管理咨询服务方,总控机构处于项目管理信息处理及目标控制层,工作内容超脱日常传统的项目管理业务,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战略性、宏观性、前瞻性、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目标规划和控制。[1]、[2]

项目总控的工作核心就是以强化项目目标控制和项目增值为目的,对工程信息进行处理并以处理结果对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和支持。注重项目的战略性、总体性和宏观性。[3]所谓战略性就是指对项目长远目标和项目系统之外的环境因素进行策划和控制。长远目标就是从项目全寿命周期集成化管理出发,充分考虑项目运营期间的要求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业主在项目实施期的各项重大问题提供全面的决策信息和依据,并充分考虑环境给项目带来的各种风险,进行风险管理。所谓总体性就是注重项目的总体目标、全寿命周期、项目组成总体性和项目建设参与单位的总体性。所谓宏观性就是不局限于某个枝节问题,而是高瞻远瞩,预测项目未来将要面临的困难,及早提出应对方案,为业主最高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和信息。

项目总控的工作对象应包括项目整个系统,具体而言,项目总控的对象包括项目的目标系统、项目的建设过程和项目的组织特征。[2]

项目总控的任务是向业主提供信息,编制项目总控报告(包括项目总控总体方案、项目总控规划和项目实施期间的总控报告),其内容包括策划与控制两方面,即进度、投资和质量目标的策划与控制以及组织、管理、经济、技术、发包、合同和资金等的策划与控制。[3]、[4]

项目总控的手段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采集和处理。项目总控强调准确的信息在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合适的人。项目总控的信息处理手段是进度、投资、合同管理为主的专业软件以及Intranet、Internet网络平台。

2 项目总控的国内外发展

项目总控(Project Controlling)的理论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源于德国。作为新兴的工程管理模式,项目总控在国际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逐渐得到工程界的认认识和接受,其应用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国内也开始探索这一模式的应用,1997年由以丁士昭教授为首的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首次应用,以后又分别在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南宁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长沙卷烟厂“十五”技术改造等项目中应用。华中科技大学也在武汉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等项目中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从实践中看,无论在经济、技术,还是在管理方面,都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

3 项目总控的基本方法

项目总控者的工作方法是深入工程,即深入技术、深入管理、深入经济、深入合同,这样才能提供对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产品。包括定期的项目总控报告(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资金运用情况、项目进展情况、项目质量、合同执行情况,组织协调上的问题、信息处理上的问题等。对影响项目目标的风险进行预测,对可能产生的偏差提出纠偏控制建议;或以会议的形式,与指挥部和项目各参与方共同讨论有关问题,对决策者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但不负责处理具体事务性的工作。[2]

3.1 建设项目目标动态控制

项目总控的目标是实际建设投资应不超过计划投资,实际建设工期应不超过计划工期、工程质量应符合建设要求,项目价值得到提升。

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进行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建设项目目标动态控制遵循控制循环理论,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

动态控制中的三大要素是目标计划值、目标实际值和纠偏措施。目标计划值是目标控制的依据和目的。目标实际值是进行目标控制的基础,纠偏措施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建设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是,在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定期地进行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目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5]。这种比较是动态的、多层次的。为避免目标偏离的发生,还应重视事前的主动控制,即事前分析可能导致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图1所示。采取主动控制需要增加成本,是否采取主动控制要进行成本与效益分析。对于一些目标偏离可能性很小的情况,采取主动控制并不一定是经济的选择。因此,在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应根据管理目标的性质、特点和重要性,运用风险管理技术等进行分析评估,将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结合起来。采用计算机辅助的手段,通过项目目标计划值和实际值的比较分析,可高效、及时而准确地生成许多项目目标动态控制所需要的报表,如计划投资与实际投资的比较报表、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比较报表等。

3.2 价值优化

项目总控是以强化项目目标控制和项目增值为目的的。这就要求总控者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对项目目标实现的各项活动进行价值优化,为业主提供决策支持。

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包括建设期的建设成本和使用阶段的使用成本。由于建设项目的使用寿命长,在整个寿命期内,其使用成本的总和很高,占全寿命周期费用的很大比例。因此,在建设期就考虑降低使用成本,通过开展价值工程活动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表明,越在项目的早期采取措施,项目节约的可能性也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施设计变更所花费的成本将越来越大[5]。根据这个结论,如果在方案设计阶段就进行价值工程研究活动,其节约的可能性会大大高于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施工阶段。尽管在施工阶段提出的价值工程建议也可以节约成本,但往往由于实施价值工程提案而需变更设计,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所花费的成本高于设计阶段,使得价值工程的效益和效果大打折扣。

影响建设项目投资的因素有很多。影响程度最大的是业主方的要求,标准、设计准则以及设计和咨询工程师的经验、能力等。而这些影响因素也主要体现在项目的前期和设计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的影响程度都会大大降低。要注重对业主的要求和标准以及设计准则等方面开展价值工程活动。[5]

价值工程既可以应用于项目决策阶段的项目选择与定位,也可以应用于项目实施阶段的设计方案改进和优化以及施工方案的选择和优化,还可以应用于项目运营阶段的运营管理;既可以应用于建设项目整体系统的定位、选址、功能等的方案选择与方案改进,也可以用于改善项目子系统的功能和价值(比如工艺设备系统、排水系统、结构系统等),还可以用于具体构件(部件)的方案优化。

建设项目价值工程研究不仅要注重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功能,降低成本,而且要注重缩短建设周期,降低劳动生产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注重提高建设项目的可施工性。

3.3 过程控制

把建设工程分为若干建设阶段,然后将阶段进行分解,分解为过程,直到把建设工程分解为活动,通过对过程中活动控制达到对项目的控制,从时间观点来分析,项目总控的对象是过程中的活动以及过程和过程之间的交界面以及节点。

项目目标层层分解,最后落实到建设过程中的建设活动和管理活动。建设过程中的活动若不能被控制,目标控制就变成空中楼阁。

分析传统的项目管理,对全过程概念的描述基本上是把各个过程隔离开来,过程和过程联系的方法以串行结构和反馈结构为主,如图2所示。[6]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在一个项目中建立一个各阶段、各过程如建设过程、使用过程及各有关单位如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共同使用的数据库及远距离信息传输成为可能[6]。共享信息模型如图3所示。

过程控制已不是孤立的单个过程的控制,而是综合性的通过信息技术集成的项目过程控制[2]。

过程控制是目标控制的基础,过程控制的信息作为基础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进行存储、分析,并与计划值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供决策用的报告。目标的控制通过过程控制来实现。

过程中包括诸多的活动,活动有不同的类型,有施工活动、管理活动等,各个活动有承担者和控制者,对过程的控制进一步落实到项目的各实施单位和管理单位以及项目的组织。

3.4 界面管理

在建设项目这个系统中,项目、组织、人员等不同性质种类的资源要素聚合在一起,这些不同要素之间总是存在着“间隔”,这种间隔也就是项目的界面。建设项目界面管理中的界面可以定义为[5]:为实现建设项目目标,建设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组织、部门、物资、资金等要素的交互作用的状况。

建设项目管理中的界面问题涉及建设单位以及各参与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他们之间的责任交界处。也是建设项目管理中最敏感的部位,最容易产生扯皮问题,如不事先很好地规定并及时解决界面间的问题.就可能影响建设项目的进展,导致工期延误,引发索赔要求,严重者甚至影响建设项目总体系统功能的实现。

管理界面是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组织界面和人员界面被并合成一种的界面的泛称。参加建设的各个单位都有自己的国标、职能、利益和处理问题的风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单位经常发生矛盾和误解,这是不同单位之间的界面。在同一单位中,各职能部门也存在界面,如计划处、工程处、财务处、材料设备处等相互之间有职能分工界面。项目战略决策层、管理协调层及操作层之间也存在界面,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管理的效能。组织内还存在人员界面。一个组织,即使只有两个人工作,也会存在矛盾.需要有明确的分工。[5]

对于建设项目的组织与管理来讲[5]:界面管理是指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对建设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各子系统的界面进行识别、规划和控制,做好各子系统之间界面的协调,保证子系统之间的物资、能量、信息通畅地流动,并处理好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保证各子系统之间界面的契合,以使整个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系统始终处于有效率的状态。

建设过程是充满了矛盾的过程,矛盾突出地反映在交界面上。分析这些交界面并进而控制是项目管理者和总控者必不可少的工作。交界面揭示了界面两侧之间的工作内容、工作责任的期限。例如,进度节点是时间的交界面。节点表示了节点之前的任务或活动应在节点之前完成,节点之后是另一个任务或活动的开始,同时节点划分了时间点前后的责任范围。[2]

工程中交界面的矛盾最终都反映在信息流的交界面上。如何解决信息流交界面的问题,进而解决工程中的交界面矛盾是项目总控的重要内容。分析和克服这些障碍才能实现交界面的控制。

从每一个交界面控制出发,必须控制每一过程、每一活动的输入和输出,确定各交界面之间的信息关系。明确信息关系有利于各方分清各自的责任。

交界面控制的重要方面是交界面的协调规则。日常组织协调任务由项目管理单位完成,信息流交界面控制的任务可由项目总控方完成。信息流交界面的控制应含有对语言/术语、图解、惯例、分类/编码、信息传输的介质的控制[2]。

4 结语

项目总控的过程控制方法体现了抓重点,项目总控的界面控制方法体现了重综合、重整体。过程控制和界面控制既抓住了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也能够掌握各个过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系。项目总控的动态控制方法在强调主动预控和动态优化。项目总控的价值优化方法则强调项目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价值提升。这四方面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加强各个过程进度、投资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策划与控制,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前后一致和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以作出正确决策。

摘要:项目总控是为大型建设项目业主方的最高决策者提供战略性、宏观性和总体性咨询服务的新型组织模式。文章总结了项目总控概念和特点,初步探索了项目总控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关键词: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控,基本方法

参考文献

【1】高伟,陈峰,郑伯兴.对我国大型建设工程实施项目总控的思考[J].陕西建筑,2005(5).

【2】贾广杜.项目总控——建设工程的新型管理模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3】全国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考试专家委员会.投资建设项目组织[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4】刘隽,宋琦,黎海岳.建设工程项目总控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

【5】贾广社,高欣.大型建设工程的新型管理模式——项目总控[J].科技导报,2002(5).

央视总控等级保护项目高分通过测评 第2篇

中央电视台总控系统的等级保护建设项目由正奇联讯承建,等保评估工作从2015年年底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总控系统项目组的积极配合下,委托系统内最专业的机构——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完成了前期调研、方案编制、访谈、检查和测试等评估工作,对总控系统的机房、网络互联设备、安全设备、主机及应用系统人员等具体对象实施了安全等级测评,检验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成果,提高了系统安全保护状况,并及时发现与国家及广电行业有关要求的差距,完善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全面提升了安全播出的整体能力。

广播电视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的核心是保证与播出相关的信息系统具备与其安全保护等级相适应的安全保护能力。广电总局先后制定了《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D/J 037-2011)和《广播电视相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D/J 038-2011)等相关标准与规范,作为规范全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提升安全播出保障能力的基础性标准。

总控系统让处理更有效率 第3篇

这家瑞士的巧克力制造商已经为食品制造商、专业大厨和巧克力工匠提供了一百余年的巧克力。一直以来他们都在试图将其处理10公斤和25公斤的盒装巧克力片、巧克力块的包装线自动化, 这些产品之前都由人工进行包装和密封。

随着系统集成商安得连公司将其设备安装进入这家巧克力制造商的既有线中去, 整套系统就如同一个完整的总控运作系统一般。制造商要求系统能够处理大量不同种类的箱子, 这些箱子都由其客户提供。为了迎合这个需求, 安得连公司加入了装有两个对立式真空系统的开箱机, 从而保证了每个纸箱能顺利打开。这样一来就避免了撕裂和最后的浪费问题。

安得连公司采用一台Pattyn夹袋机来保证打开的纸箱成一条直线, 保证巧克力能够装进去。在这个过程中, 巧克力从成型线上经过金属检测机, 最后到达装载秤上。打开的纸箱成一直线排列在下方, 等待指定数量的巧克力从上方的装载秤中装入其中。

尽管所有的纸箱占地面积相同, 但其高度却参差不齐。安得连公司为了能够尽可能减少尺寸转换之间的停机时间, 推荐了旗下一个系列的封箱机。只需要一些小小的调整就可以保证纸箱的顶部和底部均用胶带密封。

由于工厂中的空间有限, 安得连公司特地在生产线末端安装了一套升降系统, 用来抬升已经填充好并密封完毕的纸箱, 使其到达动力辊筒输送机上。由输送机将每个完整的盒子从各条生产线上送到码垛机器人那里。现在每条生产线的产量都能够达到20000箱/周。

广播智能化总控系统设计 第4篇

1 系统设计思想

1.1 建设播出信号的安全传输通道, 保证信号在任何情况下的畅通无阻。

1.2 实现数字音频矩阵和网络矩阵的双矩阵结构, 并实现自动切换。

1.3 系统具有网络化监视监测功能, 能对关键节点的音频信号的实时监测、监听。

能对系统故障进行智能化故障分析和判断, 实现故障状况下的紧急处理。

1.4 通过矩阵和网络, 实现机房和机房

之间的播出信号、各种转播信号、节目输出信号灵活自如地调入、调出和交换分配。

2 系统技术架构选型分析

随着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音频技术相互融合, 音频系统的集成出现了朝着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的趋势。Cobra Net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综合硬件、软件和通信协议为一体的网络音频实时传输技术, 它通过标准以太网硬件和媒介为未经压缩的数字音频提供可靠传输。本系统中, 拟采用网络音频矩阵和数字音频矩阵为核心的双矩阵结构, 以确保系统具有高度安全性、先进性、可靠性和智能化。

2.1 先进性

(1) 系统使用的Cobra Net技术是采样时钟同步、建立在链路层, 不会出现上溢下溢的问题。系统可以精确的对信号的物理链路、传输协议和音频信号的参数, 进行实时的分析和编解码。

(2) 网络音频矩阵采用分布式的结构, 由6台音频路由器组成网络智能化总控系统, 它采用Cobra Net技术能方便地对数字音频信号进行调度、实时传输。同时能对关键节点的音频信号进行监测, 包括直播间信号、转播信号、卫星信号。提供对各个机房的设备状态和视频监视信号进行联动显示、能对系统故障进行智能化故障分析和判断, 实现故障状况下的紧急处理。

(3) 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功能, 系统软件集监测和控制为一体, 是统一控制矩阵, 可以精确地掌握各个设备的内部切换关系, 准确地分辨故障源点和受影响故障点。

2.2 安全性

(1) 采用双矩阵结构, 关键设备有主备冗余和自动切换, 能确保播出信号的安全传输;有完善、可靠的身份权限验证机制。

(2) 系统结构简单, 直播间播出的信号, 不管是数字信号, 还是模拟信号都能在系统中不同路由传输, 能确保非常极端情况下信号传输的安全。

(3) 系统核心功能采用无中心设计, 系统中任何一台设备的死机都不能影响到系统核心功能 (报警和应急) 的正常操作和使用。系统由于采用IP技术, 可以采用多台计算机操作并实现高可用性。

2.3 可扩展性

系统设备音频接口标准完全满足国家标准, 网络同时采用通用的流媒体技术实现, 软接口规范采用标准的XMAL格式和SOAP协议等。可以根据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多层和多信号的监控。系统内所有设备, 所有的信息和控制命令, 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递, 便于系统的扩容以及和其他系统的兼容。

3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设计

3.1 音频矩阵系统

本系统包含了16X16数字音频矩阵、网络音频矩阵、数字有源音分等一系列设备。音频矩阵配置手动控制单元, 可通过MIDI接口方便地实现对矩阵控制, 尤其是在控制工作站发生故障的情况下, 可以继续通过手动控制单元控制矩阵稳定工作;而且提供有编程控制软件, 具有可预先设置好切换节目单, 根据标准时间, 按照节目运行表控制矩阵自动切换;可用快捷键预先设置快捷切换控制;可浏览全天的节目切换情况, 对系统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可随时根据需要, 对通道用切换命令进行切入和切出, 以减轻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出错的概率。同时, 由6台音频路由器组成网络矩阵, 播出音频数据流通过使用固定、延时极低的Cobra Net技术在网络中传播, 每台音频路由器具有两个热备份Cobra Net网口, 分别连接到两个独立的以太网交换机上, 无论是交换机故障、网线或网口故障, 都可以0秒主备切换, 音频信号不会有任何中断, 它和主控播出链路真正无缝衔接。

3.2 信号输入输出系统:

包括直播室、录制室、外来转播信号和卫星信号、电视音频信号, 以及音频信号送往调频发射台、转播台、有线电视网络平台及网站机房等。

(1) 经过音频延时器的数字 (模拟) PGM信号:

直播室来的播出延时信号, 经数字跳线盘、数字无源音分后, 一路送音频矩阵系统, 做信号调度分配后, 作为智能音频四选一正常输出的主用信号;一路信号经音频路由器在网络传播, 再由网络音频转化成数字音频, 成为音频四选一的一路输入信号;模拟PGM音频信号经跳线盘后直接作为音频四选一应急信号源。

(2) 调音台输出的数字 (模拟) AUD信号:

该数字信号经数字跳线盘后送往备用音频矩阵, 作为直通的信号源, 用于外送广播车或其它不需用延时的场合。

(3) 信号输出系统:按需求送往各个发射或转播的机房。

送到西湖山发射机房的信号传输在原有光传输机的基础上, 增加以太网音频Cobra Net传输系统, 与原有的传统光纤和微波传输技术, 组成互为备份的异构传输方式, 增强传输的安全性。同时, 利用Cobra Net对传输设备进行监测监听及智能报警。

采用网络音频矩阵方便系统的扩展, 在发射机房增加音频路由器、交换机、工作站及配套软件等设备, 不仅能实现主控机房到发射机房音频信号的多途径传输, 而且能在总控机房上选取发射机房三套节目经音频分配器后回传的信号进行监听、监测, 进一步确保广播节目信号的安全传输。

3.3 转播信号和卫星信号接收系统

由卫星接收信号、光纤微波传输、无线3G及电话传输、IP及因特网传输等系统组成。前期先调试安装好卫星接收信号和TV信号, 上述模拟信号通过AD或音频路由器转换成数字信号, 同时送入数字矩阵和网络矩阵, 送入直播室作为播出信号源。

3.4 应急切换系统

在系统中, 我们除了使用智能四选一切换设备外, 还使用三组跳线盘和热备音频矩阵, 直播室信号、通路中重要信号接入输入输出跳线盘, 一旦整个系统或系统中某个设备发生故障, 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切换或跳线, 跳过所有环节, 信号直接从直播调音台或应急音源输出进入传输通路进行播出, 如当矩阵发生故障, 矩阵的音频通道无法正常传输信号, 跳线盘能够抛开矩阵, 跳线直接输出。

3.5 以太网音频Cobra Net技术的网络总控软件

(1) X/Y Controller切换控制模块软件

能对音频矩阵、网络音频路由器等进行传统的交叉点切换控制, 也支持列表切换, 按时间表对矩阵、网络音频路由器系统进行自动、半自动或手动的切换控制, 跨设备统一控制, 支持宏 (MACRO) 的定义与执行。

(2) 视、音频监测、报警模块软件

采用统一的监控面板的方式, 对系统中的各个音频信号进行监测与监听, 对各个视频信号进行监看, 对各个传感器信号进行实时监视与监测, 对各个设备状态进行监控。该模块包括强大的系统图方式的信号与设备监控, 并提供智能程度很高的故障自动定位判断, 在故障自动定位判断的基础上自动选择事先规划好的预案, 实现快速故障处理。

4 结语

广电发射台总控系统设计 第5篇

合肥大蜀山发射台是安徽省最重要的调频电视发射台,承担着10套调频和7套电视节目的发射任务,发射台拥有自己的配电系统、发射机系统、信号传输切换系统及机房环境监控等系统,为了使它们很好地工作,发射台设计了一套完善的总控系统予以保障。以下就以大蜀山发射台的总控系统为例,介绍了广播电视发射台总控设计。

2 发射台总控的体系结构

发射台总控的体系结构往往根据台站的实际需要确定,设计时更注重针对性和时效性。大蜀山发射台根据自身功能的需要及各设备系统的实际状况,设计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总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信号传输及倒换系统;自动值班报警及远程视音频回传系统;环境视频监控系统;多路音频监控及报警系统;自动烟雾报警系统;发射机远程控制系统;信号监控设备供电系统;高低压柜远程监控系统。这些子系统不仅可以很好完成各自分管的任务,更能互为补充、互相协调,完成整个发射台的集中控制工作。总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3 发射台总控的子系统设计

3.1 信号传输及倒换系统

发射台转播的17套电视调频节目,每套都有4~6套信号源,故需要一个有效的信号传输倒换系统来管理。传输系统主要由信号机房的信号机柜实现,通过合理规划区域,将各套节目的不同信号源通过不同设备引入规整,再接至各节目的信号矩阵本控端,矩阵主要是芜湖天虹公司生产的SW 8×8及安徽现代公司生产的M-Plus音频切换矩阵。倒换系统主要由监控机房的矩阵遥控端实现,可在监控机房快速实现不同信号的切换,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串口通信协议,发射台还用VB语言开发了相应的切换软件,实现计算机监看和切换的功能,该软件能实现发射台远程信号切换功能,为市内控制中心远程信号切换功能奠定了基础。

3.2 自动值班报警及远程视音频回传系统

自动值班报警及远程视音频回传系统由服务器、网络传输、客户端组成(如图2所示)。服务器由16路画面分割器完成,每个服务器上安装4块海康威视的DS-4004H视音频压缩卡(每块卡支持4路),该视音频压缩卡采用了先进的H.264视频压缩算法和OggVorbis的音频压缩技术,DS-4004H使用完全硬件的技术实现视音频实时编码、活动视频预览、音频预览、运动检测,视频图像由板卡直接传送到显存,压缩的码流也由板卡直接传送到内存,无需主机CPU介入操作,大大节省了主机的CPU资源。画面分割器视频输出通过VGA,DVI,S端子输出至大屏幕平板电视,同屏显示多路画面。将系统工作在服务器状态,各终端计算机通过网络与之相连,可以实现终端计算机监视各频道节目的播出状况,网络传输和交换设备均选用100 Mbit/s以上设备。客户端采用多路视频软解码技术,所以对硬件要求也较高,故选用较高配置的商用计算机,因为具有视音频录音录像功能,应配置大硬盘,目前配置为250 Gbyte硬盘。

软件分为服务器软件系统和客户端软件系统,功能包括:画面分割及显示方式调整、音频指示、字符信息叠加显示、视频丢失报警、静帧报警、音频丢失报警、日志记录查询、录像及录像回放、网络传输等。

3.3 环境视频监控系统

环境视频监控系统主体采用加拿大诶比(AB)监控系统,系统包括:AB摄像头、AB云台、AB解码器、AB矩阵、AB键盘和监视器,通过主矩阵及键盘即可完成8路云台摄像头的环境监视和控制,可以方便的切换摄像头、监控画面和调节摄像头的角度、焦距,在监控室便可察看到发射台的每个角落。由于矩阵只能接8路视频输入,仍不能完全满足监控需要,因此在其他必要区域用自己购买的普通摄像头完善系统的功能,事先调好角度和焦距,监控画面通过视频线直接接到监控室的监视器上,与AB系统比,虽不能完成复杂的控制,但成本大大减少,实际监控效果也很好,将其与AB监控系统配合,并根据不同区域的监控要求合理设置各摄像头,就可很好地完成发射台的环境监控任务。如果将监控图像接到画面分割器上,还可通过远程视音频回传系统将图像传至远程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看。

3.4 多路音频监控及报警系统

多路音频监控及报警系统由中央电视发射台科技开发公司生产的DGN-32D型信号监测器和监视器组成,主要用于本台11套调频节目的开路音频监控。DGN-32D型信号监测器是系统的核心[1],可接最多32路音频输入,将音频型号转变为不同颜色的音柱显示,既形象又直观,监测器内置可编程控制放大器,可通过按键调节各路放大量,当信号发生异常就会告警,此时监视屏幕上的灯亮、蜂鸣器响、同时立即打印并有告警控制信号输出,DGN-32D的接入、操作都十分简单,无须很多专业知识。视频输出也可接到画面分割器上,通过程视音频回传系统将图像传至远程监控中心,实现远程监看。

3.5 自动烟雾报警系统

发射台使用很多大电流设备,且发射台处于大蜀山森林中,机器故障或自然环境都可能引发火灾,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安装了自动烟雾报警系统加以预防,系统核心是西安莱科思公司JB-QB-LK800区域壁挂式火灾报警控制器,可支持8个回路(每路最多99个探测器)的烟雾检测,可通过485总线拓展到多楼层多区域的显示监控,该控制器可实现指示告警和声音告紧,并通过显示屏指示报警区域和具体探测器,主控制器安装在监控室内,工作人员可方便地了解各区域的实时状态,配合安装在各处的灭火设施,可有效的预防火灾突发事件。

3.6 发射机远程控制系统

发射机远程控制系统是总控系统的核心,由本台和安徽汇鑫电子公司共同开发,主要可实现以下功能:发射机系统转改的监测;按预设时间及条件自动开/关/倒机;按不同权限实时控制发射机;完善的报警功能;自动报表生成;远程登录访问。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

系统主要分为3部分:

1)现场数据采集控制(服务器):对监控发射机及自己研制的天线控制器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并实现数据库服务功能。对于有数字接口及通信协议的发射机,采用串口服务器把RS—232/485/422协议接口转换成TCP协议,用网线将数据送至交换机与计算机系统联网;对无数字协议接口的发射机,配置自研制的MD991数据采集控制器,该设备可提供24路模拟、24路状态量采集通道和8路开关量输出通道,带RS-232及RJ-45以太网通信接口,通信协议由本台根据发射机机型具体确定;对使用主备机及同轴电机天线倒换开关的系统,加装自研制的MD981发射机天线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天线倒换开关,通过RJ-45接口与计算机系统连接,与上位机联网实现对天线的自动倒换。

2)多用户监控(客户机):可通过台内局域网各监控主机对发射机状态进行监看和控制,对发射机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记录、存储、查询、统计、打印等工作。

3)远程浏览查询(浏览器):管理中心可通过Internet网由监控管理系统了解机器运行状况。

软件部分采用C/S+B/S结构设计,实时监控软件采用C/S结构,数据上传到管理中心,远程管理系统用B/S结构,在这种结构下,软件应用的业务逻辑完全在应用服务器上实现,用户操作完全在Web服务器上实现,这种全新的软件体结构时的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都得到很好的保证。

3.7 信号监控设备供电系统

由于合肥市用电需求日益增长,且城市正处于大建设之中,使得近年来发射台外电经常出现各种故障,虽有两路外电保障,但倒电仍会造成停播。考虑到信号机柜和监控系统设备较多,倒电时恢复较慢,且这些设备易受电冲击影响而损坏,发射台自己设计和安装了信号监控设备供电系统[2]。信号柜及控制设备分布在两个不同机房内,从功能上考虑配备了两台UPS,分别为两个部分供电,由于信号机柜中设备相对较少、负荷较小,而监控系统的设备数目更多、负荷也较大,因此两台UPS可采用不同功率等级以吻合实际使用情况。由于别的单位UPS曾发生过蓄电池不工作且无法切换到别的输出模式导致整机无输出的现象,造成了损失,为杜绝这种偶发事件,在设计的系统中,UPS无输出且外电正常时,外电可直接切换对负载供电。

交流接触器线包由UPS输出供电,UPS输出经常开接点给负载供电,同时备路220 V供电经常闭接点给负载供电,当UPS正常工作无故障时,无论外电是否正常,UPS均输出经调理后的理想电压,线包得电,常开接点吸合,常闭接点断开,UPS输出直接供负载使用,实现UPS的在线供电功能,而UPS故障无输出时,备路电源可经常闭接点给负载供电。在信号柜UPS输出加装两只避雷器,这样在高压柜、低压柜、UPS自身三级防雷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层防雷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设备使用的可靠度。

3.8 高低压柜远程监控系统

发射台于2003年和2004年对两路低压和两路高压配电柜进行了更换,使用德国施耐德公司生产的高低压配电柜,新配电柜都具有数据通信接口,采用MODICOM公司开发MODBUS通信协议,通过485/232转换器将通信接口与控制室内监控计算机相连,安装了厂方提供的高低压通信软件,即可在控制室内方便地查询配电柜的运行状况,也可通过以太网扩展到市内控制中心,实现远程监看,由于运行界面仍不够直观,发射台准备在市内新的控制中心建成后对软件界面进行改造,方便工作人员更好监看。

4 发射台总控的安全性保障

要保证总控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发射台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考虑:

1)设备的冗余性

发射台对系统进行了冗余设计:传输光缆采用2路,保证了信号及数据传输路径的可靠性;对关键设备采用N+1备份,如卫星接收机、切换矩阵、交换机、光端机等;继续完善警铃、循环监听、分机电话、喇叭等传统措施,保障总控出现问题时发射台的正常工作。

2)防雷设计

由于新系统分布较广,不光只在机房区域,故防雷问题不可忽视,发射台在原防雷系统的基础上,采取了如下措施:维护原建筑外围的接地设施;将部分线缆穿过镀锌铁管后再接入机房;在老防雷系统不能很好兼顾的地域架设了多根新避雷针;对两路外电及上山线缆进行下地处理;对配电柜及许多设备更新或安装了避雷器。经过以上措施,防雷效果比过去大为改善。

参考文献

[1]中央电视发射台科技开发公司.DGN-32D型信号监测器[EB/OL].[2007-12-30].http://img.b2b.hc360.com/handbook/6-6-76266.doc.

县市级电台的总控建设 第6篇

播出安全是广播电台的首要任务, 也是电台在建设及改造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省市大台, 都建设有规模大智能化程度高的总控系统, 不仅能实现全台直播间、外转、转播等信号的汇集、调度、分配、传输等功能, 还能实现关键点音频信号监测监听、系统故障报警、故障分析和应急处理。

而对于县市级中小电台来讲, 通常都只有一到两个频率, 整个系统相对简单, 大家往往认为智能化的播控手段没有意义, 能够实现信号的调度传输就够了。其实不然, 安全播出是需要防范于未然, 需要提前对系统各环节进行必要的智能监测, 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设计应急策略, 配置智能切换装置, 保证在故障出现的时候能够得到及时的响应, 同时通过智能监测手段, 还可以提前消除故障隐患, 最大限度的保障播出安全。

1 系统总体实现

要建设一个智能化播控系统, 首先需要分析多少信号要汇集、调度、分配、传输, 把需要传输、监测的信号搞清楚,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然后进行合理的工艺设计, 保证最可靠的安全播出通路, 然后在整个链路上考虑如何实现对关键节点的音频信号监测监听、系统故障报警、故障分析和应急处理, 从而为电台安全播出提供更高的保障。

启东广播电视台 (以下简称我台) 目前一个频率节目播出, 采用直播和录播相结合的方式, 为了管理方便, 直播室只负责直播节目的播出, 录播节目直接在控制室配置播出工作站, 不通过直播室进行播出, 这样在录播节目播出时直接由总控值班接管播出, 而直播室可以停机维护和检修, 不需要再专门设置备播室。台内原有一台模拟矩阵可以实现基本的信号传输及调度, 但无法实现信号的监测监听以及应急处理, 智能化程度低。因此在新建播控系统时, 重点考虑的是音频信号的监测监听以及应急处理, 而利用原模拟矩阵用于信号调度, 在综合分析了多个厂家提供的设计方案后, 最终选择了联汇科技采用网络音频监测终端和智能音频切换器相结合的电台智能应急切换监测系统。

在该智能应急切换监测系统中, 运用了Digispider公司的CAS2000网络音频监测终端对所有关键节点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在信号传输末端配置Digispider公司的网络音频智能切换器iA SP-401B来实现多路主备信号的安全切换, 在以保证播出安全为最大的前提下, 将音频信号的整个工艺流程都涵盖在其中, 结构清晰, 功能全面, 实现了电台音频信号的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分析和控制, 并提供图形化的监测界面及应急操作控制界面, 实现了电台高质量、高安全的节目播出, 并为电台播出效率的提高提供了策略帮助。我台智能应急切换监测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信号传输及监测实现

整个工艺流程中包含本地直播室调音台输出信号和控制室主备播出站输出信号共三路, 以及中央台、省台等5路外转信号, 均接入到网络音频监测终端, 可实现信号的传输和监控监听;并通过网络监测终端的内置无源音分环路输出至模拟音频矩阵中, 可通过模拟音频矩阵实现所有信号的调度和传输, 所有信号经模拟矩阵可返送至直播间。

在该系统中, CAS2000网络音频监测终端对所有的输入信号采用48kH z、24bit编码形式音频数据流, 实现广播级音频信号在以太网上的传输, 可以对输入的各个信号源进行切换和传输, 起到了信号的切换调度的功能, 等同于一个数字模拟混合音频矩阵, 与模拟音频矩阵形成主、备音频矩阵双矩阵总控结构, 从而保证音频传输、调度的高可靠性。

CAS2000网络音频监测终端 (图2) 具有非常完善的音频信号监测功能, 能对输入输出音频信号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包括音频信号的电平、相位、AES流等参数, 这些监测处理是由CAS2000本身的DSP芯片完成的, 不依赖于任何外部设备或者PC, 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电台网络监测系统的需要, 但外部PC可通过网络获得这些参数, 从而实现对每一个输入输出端口音频信号的远程监测。

CAS2000网络音频终端还内置强大的DSP处理功能, 能够对每一路输入/输出信号进行诸如音量调节、反相调节、EQ处理、压限、降噪等多种音频处理, 所有的音频处理不依赖上位机PC机。也可以产生标准的正弦信号或者粉红噪声, 用于系统音频通路的测试。

3 音频信号智能切换实现

为了保障在播出信号发生故障时, 及时切换到备份信号上去, 在该系统中采用了网络音频智能切换器。网络音频智能切换器iA SP-401B是专用于多路音频信号的自动切换设备, 其同样采用Cobranet协议, 是一款专业级的智能数字音频控制切换装置, 可以智能监测并显示各路输入信号的电平, 一旦发现主路信号出现故障, 将根据预先设置的策略, 自动进行信号切换并报警, 从而绝对保证信号的安全播出。

iA SP-401B具有4路本地平衡立体声信号输入, 第4路可选配MP3播放模块作为内置应急补乐音源, 在各路输入信号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 能自动启动进行垫乐输出。还具有4路Cobranet网络音频输入通道, 可以从网络接收实时传输音频信号作为信号源, 切换到输出;同时, 所有的输入输出信号也可以通过Cobranet协议输出, iA SP-401B处理架构如图3所示。

iA SP-401B采用先进的帧检测技术, 从而保证音频信号的帧切换, 实现各路音频通道间无噪音切换。在输入信号出现故障时, 切换器将自动按预定策略自动切换。前面板还具有4个快速切换按键, 其中第1~3个对应前3路本地输入音源, 第4个可随意配置成包括4路Cobranet网络音频的8个音源中任意一个, 在发生紧急情况时, 可人工进行快速切换。iA SP-401B配置冗余双电源, 同时具备断电旁路功能, 当切换器本身出现故障或者断电时, 切换器的输出端口将自动和第一路输入端口旁通, 保证信号传输链路的畅通。

我台接入网络音频智能切换器的四路外部输入信号分别为:

1.第一路模拟信号:模拟音频矩阵音频信号的输出信号经跳线盘输入至第一路, 可输出所有输入矩阵的音频信号;

2第二路数字信号:直播室信号, 由直播室调音台主输出经跳线盘输出;

3.第三路数字信号:主播出站数字信号, 由控制室的主播出工作站输出;

4.第四路数字信号:备播出站数字信号, 由控制室的备播出工作站输出。

此外, 所有接入网络音频监测终端的信号都可以通过网络送入网络音频智能切换器, 从而对所有信号又增加了一重保证。

这样一来, 直播室输出信号、录播播出站 (主备) 均有3路输出信号来源:1路直通信号、1路音频网络信号、1路为模拟音频矩阵输出信号, 而外传信号也有1路音频网络信号和1路模拟音频矩阵输出信号共两路信号接入切换器。所有信号均互为备份, 任一设备出问题, 也不会影响到信号传输通道, 从而提高传输的安全级别。

iA SP-401B同样有强大的DSP处理功能, 能够对每一路输入信号的电平进行调整, 以保持每一路音源的电平保持一致, 也可以对输出信号的电平和相位进行在线调整。同时具备音频信号智能监测报警功能, 可以对所有输入输出信号的参数进行在线检测, 包括:静音监测、过载监测、相位检测和AES信号锁相监测, 外部PC可通过网络获得所有监测参数, 这样就使得信号输出的末端同时实现了实时监测。

4 结束语

小型广播电台在进行建设和改造过程中, 往往被传统的方案所束缚, 要么系统不够先进智能, 要么相对投资巨大, 而联汇科技设计的采用网络音频传输、监测以及应急智能切换的方案, 无论从成本、复杂度、先进性以及智能性上都体现了较大的优势, 其网络音频产品不仅在信号的调度传输上体现了优势, 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矩阵的功能, 同时全系列设备均支持DSP处理功能, 能在线实时对音频信号进行监测、处理, 极大地方便了小规模电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

总控播出系统的构成以及故障处理 第7篇

具体承担本台各系列频道节目信号的调配、传送、监控, 以及中央台/国际台节目信号的接收与传送任务, 保证播出安全。检查、监测、监听和记录各节目信号的安全播出情况, 负责总控室播控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 处理播出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故障。

二、总控播出系统的构成

(一) 中央台信号到总控

总控室的中央台信号分为光纤信号和卫星信号。光纤信号一共两路, 分为主备;卫星信号以接收亚太6A的卫星信号和中星6B的信号为主备信号。

(二) 直播室信号到总控

直播室到总控室的信号有两路数字光纤信号:分别进接入VADIS主、备矩阵, 和一路模拟音频信号, 接入容灾系统。

(三) VADIS控制矩阵

VADIS系统由集线器、v880机箱、DCII调音台面板、控制计算机、GPI构成。

(四) 信号到 (522、调频台)

总控室信号由两路光纤数字主备信号和一路容灾信号传输到调频台和522发射台。

(五) 容灾系统

因为VADIS系统是全数字化的, 提供了日常广播的所有功能。所以容灾系统是传统的模拟系统, 一个独立而并行于现有播出系统, 简单稳定, 由信号源、跳线盘、音分、光端机组成, 可以在VADIS系统崩溃的情况下独立运行。[1]

三、总控系统的故障分析及处理

(一) 中央台信号到总控

中央台信号主用主光纤信号, 主光纤信号出现异常时, 顺序启用卫星主信号、备用光纤信号、备用卫星信号。如果光纤和卫星两路中央台节目源都有异常或中断, 可以暂时断开信号源。

(二) 直播室信号到总控

直播室的音频信号经过延时器或者音频处理器再传送到总控室机房, 在总控室监听不到直播室过来的信号时, 需要判断出哪一环节的故障, 及时处理。

(三) VADIS控制矩阵

除了V880故障会造成信号中断外, 其他任何一个部分故障系统都会保持原来状态, 即原来开启的通道继续保持开启, 关闭的保持关闭。

集线器、DCII、计算机故障都会使系统无法操作;GPI损坏会使所有遥控失灵, 包括调音台及控制室的延时开关。计算机的故障提示帮助我们确定发生故障的设备, 而计算机却是这些设备中最不稳定的。

(四) 信号到 (522, 调频台)

当信号传输不正常时, 应该马上判断是节目源问题还是传输环节的问题。如果是传输环节的问题, 应该根据信号的传输, 检查终端机房的设备以及传送光缆。

(五) 容灾系统

容灾系统包括送环市东地球站前端机房的容灾信号系统、送微波站的容灾信号系统、送调频台的容灾信号系统以及送522的容灾信号系统。每个子系统既能独立运作, 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播出传输体系。发生故障时, 先确定是子系统信号出了问题, 然后一次检查相关的跳线盘、音分、光端机。

四、VADIS系统和容灾系统的现实意义

VADIS播控系统就是基于计算机控制的, 是计算机技术和广播技术的结合, 系是真正的数字实时声频和控制系统。但是民用的计算机设备, 兼容性很好但稳定性不足, 微软操作系统功能丰富但有很多漏洞, 而广播行业要求的是绝对的安全, 需要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容灾系统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或避免重大的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平时作为VADIS系统的备份, 相对VADIS系统独立运作, 安全稳定, 简单易用。当VADIS系统发生故障时, 全面或部分接替主系统运作, 可以不影响或者尽快恢复播出。

摘要:目前我国广播播控技术已经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 播出管理更加智能, 但播出的安全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介绍广东电台的播控系统, 对分析了重大的故障并提出了处理方案。

关键词:广播,VADIS系统,容灾系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园林工程教学论文下一篇:栏目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