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文化范文

2024-05-10

古典诗词文化范文(精选12篇)

古典诗词文化 第1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审美教育,鉴赏方略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而唐诗宋词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打开《唐诗宋词选读》这本教科书, 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大漠孤烟, 长河落日, 折射出唐诗丰盛热烈的光彩;小桥流水, 杏花春雨, 透露出宋词沁人心脾的韵味。徜徉在唐诗宋词的殿堂, 你一定会目眩神迷, 流连忘返。但由于古代汉语的言说方式不同于现代汉语, 年轻一代似乎越来越少吸取古人的文化积淀, 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陷于窘境。

一、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从新课标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现状看, 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有的教师把古典诗词当文言文教, 将一首首意境优美的诗词翻译成苍白无味的白话文;二是有的教师“满堂灌”, 从时代背景讲到作者生平, 从思想内容讲到语言风格。其结果往往是教师教得费力, 学生学得乏味, 对学生的古典诗歌审美培养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语文特级教师方仁工曾经说:“现在教古诗文像教第二外语一样, 是不行的。”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古诗文对有的语文老师来说就像是一门外语, 另一方面说明在古诗文的教法上存在问题 (这也是后面将提到的古诗文变成了一种操练的一个原因) , 以致学生学习古诗文收效不大。而高中学生尽管对学习古诗文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同, 对学习古典诗歌的目的也似乎很明确, 但远远不是古诗文学习的“好之者”和“乐之者”。他们对语文科的学习似乎也只有“以硬对硬”, 用书面作业形式或考试测验手段来“坚守阵地”, 结果他们的古典诗歌的学习也就变成了一种枯燥的字、词、句的操练, 少了诵读, 没了感悟;少了赏析, 缺了品味。尽管学生在这种操练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 但是收效并不大, 学生本来有一点审美情趣, 但最后被操练弄得兴趣索然, 变得十分功利。这样, 学生厌学古诗文就是不足为奇的事了。在这种心态下学习古诗文, 收效又怎么可能大呢?古典诗词的审美教育是一个从语言入手由景入情入理的过程, 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传统文化, 领略古典诗歌的美学价值。

二、古典诗词鉴赏方略

1. 感悟、诵读是起点。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为此, 应加强对古典诗词的吟诵, 展示其内在的韵律, 显示其音乐性, 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浸润到学生心灵深处。在教学中, 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读, 在读中感悟。可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 让学生在愉悦的朗读中感悟诗词的内涵, 感受阅读的乐趣, 进而喜欢阅读, 愿意阅读。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 放手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同时也可作一定的示范朗读。情绪和感情是诗的基础, 带着感情, 学生们会深化对诗歌的理解。学生感情投入, 再结合教师对意象、意境的适当点拨, 也可以播放相关情景的幻灯片或者辅以音乐, 从而拉近学生和古典诗词的距离。对古典诗歌的理解感悟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 帮助学生融入其中, 从而体会诗的美感。

2. 联想、想象是介质。

联想和想象是诗歌鉴赏必不可少的载体, 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经“压缩”软件处理的“文件”, 阅读时, 需“解压”还原, 即展开联想和想象去再现词中的情境并结合情感体验加以感悟, 可以联系诗人本身, 想象诗人创作时的心情、感受、处境 (环境) , 也可以联系自己个人的生活体验, 由己推人, 分析形象。例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这是一首悼亡诗, 写的是对亡妻的思念。首句写难忘, 次句写难见, 再假设写十年来自己变化之大。下面“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是夜来幽梦, “明月夜, 短松冈”是妻子安身之地。因思而入梦, 梦见妻子;因梦而料想妻子思己, 想妻子也会梦见自己。假如没有联想和想象, 没有情感体验和感悟, 词中那超越生死的人间至情是很难领悟的。一般说来, 作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刘勰所说的“情动而辞发”的过程, 由意象进入, 终结于言语形式。而我们的解读过程刚好相反, 我们是先从言语形式入手, 终结于意象, 也就是刘勰所说的“披文以入情”。由此可见, 诗词鉴赏是一个由理解到评价的过程, 而鉴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是不可或缺的介质。

3. 鉴赏、创新是关键。

首先, 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

赏析唐诗宋词, 如果泛泛地用“形象的塑造”、“性格的刻画”、“语言的生动”等语词和概念解读, 难免造成被周汝昌讥讽的“取粗遗精”的结果。我们应引导学生变革传统的诗词解读方式。比如鉴赏唐诗时能否突出其丰盛热烈的风神, 鉴赏宋词时能否突出其精微细腻的韵致?同样是唐诗, 赏析盛唐诗能否充分感受其盛唐气象、少年精神, 赏析晚唐诗能否充分领略其感时伤怀、余晖绚烂?同样是宋词, 欣赏婉约词能否体会其浅斟低唱的情韵, 欣赏豪放词能否体味其昂首高歌的气势?……唐诗宋词各自的诗化内涵和不同的形式美感, 都需要在教学中细加咀嚼玩味。

其次, 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 要按照他们的心理结构和不同的发展阶段, 处理好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唐诗宋词选读》根据新课标精神和中学审美教育的需要, 结合篇幅、时代、作者等诸多因素, 精选了唐诗31首、宋词32首。其编排大致以诗歌发展阶段为线索, 注重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 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若干种基本的鉴赏技巧和角度, 如创意、构思、意境、意象、语言等, 有助于学生学习鉴赏诗词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注意具体的鉴赏方法的指导。

最后, 让学生明确诗词的鉴赏目标。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诗词鉴赏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诗词进行鉴赏。诗词篇幅虽然短小, 但其中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小到一个字, 大到整个篇幅, 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的美。从诗歌特点和诗词的各层次结构来看, 诗词的鉴赏点有:诗歌音律美、关键字词、艺术手法、思想情感、意象、意境、风格等。但在这些鉴赏点中诗歌意境是诗词的重点所在, 诗词的音韵、手法、意象的运用可以说都是为营造意境服务的。

5.28古典诗词,传承文化 第2篇

旨在“赏中华诗词,承文化基本,品生活之美”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人们纷纷感到“书到用时方恨少”这种共同的记忆,正式这种共同的记忆,唤起了千百万人对古典文化的重视,让它把文化传承下来。

古诗词赛场上的众人各显其才。选手们的气定神闲,百人团的博闻强记,主持人的妙语连珠,专家点评的字字珠玑满怀赞赏,敬仰人心,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时间满屏竟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珠。至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选手们个个身怀绝技,让我们看到古典文化并没有被岁月所淹没,让文化继续发展传承下去。

在古典诗词海洋里,我们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联想。古诗词中,我看到了“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古诗词中,我见识到了“出师一表真名世”中的孔明,“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李广,“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正是这传承下来的古诗词,让我们见识到了诗词天地的色彩斑斓。

古诗词让人们享受人情之美。有友谊之深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写出了友情之深。离别之情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思念家乡的诗,“断肠人在天涯”,亲情关怀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漫步充满人文关怀的古诗词中,体味着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人间温暖、关爱、人间真情。如果没有古诗词文化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只能说出“山真高啊”“天真蓝”的乏味表达,就没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理趣。如果没有“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诗情画意,只好说“春天来了!啊!”如果没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中的生活情趣,就只好感慨道“浣洗的人和采莲的人回家了啊!”更不用说“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这一言有尽,意无穷的诗境。

由此可见,古诗词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是理趣、情趣无限,真感叹中国文化诗词传承文化的独特魅力。

生活的忙碌,红尘的追逐让我们忘却了诗词曾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的向往。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那些荡涤我们心灵净化我们灵魂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远离我们,而是就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当我们将传统文化从我们内心深处发掘出来,它就能被传承下来。

用古典诗词文化弥合学生素质缺陷 第3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文化 弥合 素质缺陷 人文素养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一定是生活的美好和心灵的幸福。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重物质、轻精神的社会。正处在人生观、社会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面对巨大的诱惑,部分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素质缺陷:盲目愤世嫉俗,过度消极颓废,心理极度脆弱,理想责任缺乏,思维简单幼稚,想象能力匮乏,精神情感冷漠,独二代三代的心理焦虑等等。在现代文明营养不良的情况下,或许可以借助古人的思想弥合这些伤口。把古典诗词强烈的人文阳光做为引导,发掘中国古典诗词的教育资源来弥补学生的素质缺陷,对于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善学生的气质性格

中国古典诗词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举凡胸怀天下、嫉恶如仇、自强不息、珍视亲情、修身养性……,包罗万象,这些都是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最佳载体。

1.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当代的高中生基本是独生子女,从小在众多长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容易表现出自私、脆弱、承受能力差、缺乏进取精神等心理的缺陷。他们一旦遇到困难挫折,往往不知如何处理,有的甚至会走向极端。

古典诗词中有大量诗歌表现出了诗人在逆境中的抗争,在挫折中的奋起,在各种打击下的坚韧与旷达、乐观与昂扬,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后人。苏轼一生处在新旧党争的漩涡之中,“乌台诗案”中几乎送命,宦海沉浮,屡遭贬斥。被贬黄州时,他在《定风波》中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他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即使被贬到远在海南岛的儋州,他依然不改自我,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身处逆境而不觉其苦,反而将此当做人生难得的游历机会,苏轼的这种乐观旷达的心态,总能激起后人的唏嘘感慨。像这样在古典诗词里表达进取乐观的诗句俯拾即是: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让人于绝境中看到希望;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人体味执着昂扬的乐观精神;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让人领悟一种不懈的追求的积极进取精神。

我们专门把这些类似的诗词名篇单独编辑成校本教材,提供给学生阅读。接触到这些诗词的学生大多身上焕发出的积极进取、豁达乐观的处世态度和坚忍不拔、傲视挫折的执着精神,很明显烙上了古人的印记。

2.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气质人格

经济的发展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心灵的充盈和幸福感的增加。市场化、功利化的风气影响了学生的道德成长,很多学生缺乏高尚的情操、健康的人格,思想浅薄庸俗。

古典诗词里有“长河落日”“骏马秋风”,也有“小桥流水”“春雨杏花”。欣赏古典诗词,学生可以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感受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可以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欣赏矢志不渝;可以在《大风歌》中体会志得意满;可以在“力拔山兮气盖世”中品味英雄末路。引导学生在诗歌的王国里感受王维的超脱、李白的洒脱,苏轼的旷达、杜甫的沉郁顿挫。古典诗词就像一个知识的万花筒不管从哪个方面进去,不管从哪方面欣赏,里面都其乐无穷,都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感悟,获得内心的充盈,进而养成气质,塑造人格。

二、培养学生的理想责任

1.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当今物质文明急剧发展、多元化思潮碰撞的形势下,高中生由于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很容易产生道德消极、价值观念扭曲,厌恶读书,沉湎网络,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没有生活目标,缺少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情况。

在中国古典诗词王国里,无论是《诗经》《楚辞》,还是唐诗宋词,无不蕴含着高昂的理想追求和社会责任意识。《离骚》中的屈原绝不同流合污、九死未悔的执着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淋漓尽致地凸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崇高的理想;于谦《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让人感受到为了理想、不怕粉身碎骨的顽强;岳飞《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让人产生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激情。

这些古典诗词中的经典篇章正是激发当代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素材,很容易唤醒学生的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努力学习,追求理想,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时代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精神

国家长期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得许多学生报效祖国的意识十分淡薄。而学校里的许多爱国教育呈现空洞化的倾向,学生并不乐意接受。

古典诗词里有大量文质兼美、激奋人心的爱国诗篇,例如屈原《离骚》中那虽“九死而不悔”“上下求索”的精神,杨炯《从军行》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中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书生意气,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完全融入国家民族利益之中的气魄,女词人李清照《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中“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的爱国誓言,都可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素材。让学生在爱国诗词的王国里感受那伟大的精神,潜移默化中强化了爱国意识,既避免了空洞的政治说教,又激发了爱国情怀,传承了民族经典文化。

三、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

古典诗词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学习古典诗词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苏轼的《赤壁怀古》之所以会让人感受到到古战场惊心骇目的气氛和声势,贺铸《青玉案》中“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之所以会让人产生如山风海雨、滚滚而来、铺天盖地、无边无际的愁绪,很大程度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古典诗词内涵丰富的含蓄之美,在一定程度上会调动读者的欣赏情趣,激发积极的想象和联想,“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产生“一唱三叹”的审美效果。没有丰富的想象,诗人无法创作出具有优美意境的诗歌。同样读者在鉴赏具有想象之美的古典诗词时,也必须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才能体验到作者所表现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认知特点出发对其中的意象进行再创造,从而获得开拓想象能力的效果。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娱乐化、快阅读、浅阅读充斥着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他们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认真地思考社会人生。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思维还十分简单,写出的文章依然非常幼稚,缺乏深刻的思想内涵。古典诗词中有许许多多的作品含有深刻的哲理,这些优秀作品在表达作者情感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思索,在简洁凝练的语言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例如辛弃疾《沁园春》中的“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度,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走向反面,说明了“物极必反”的道理;朱熹《观书有感》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之中,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旧的知识,不断发现、探索新的事物,才能永葆青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告诉人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处庐山之中,就只能看到庐山的一点,难以看清它的全貌,认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其实,我们看待其他的事物何尝不是如此?

这些传诵千古的名句,能够诱发学生思考社会人生,反思人生追求,考量个人得失,促进思维的全面、健康发展;进而学会客观地看问题,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办事。

四、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诗言志。人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表达人的丰富情感的诗歌当然也就异彩纷呈。因此,带领学生欣赏这样的诗歌作品,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而使他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1.带领学生感悟友情的珍贵

当代中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有的学生甚至表现出自私、冷漠甚至孤僻、狭隘,无法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中国古典诗词中表现关心他人、歌颂真挚友情的诗句很多,多情重义的古人留下了许多忘年之交、金兰之好、刎颈之交的佳话,是我们带领学生感悟珍贵的友谊不可缺少的素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达出知己之心可以超越天涯的慰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再现了李白对朋友的依依惜别的场景;李颀《送魏万之京》“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表现了对朋友的劝诫和勉励;南宋词人张元幹在抗金名臣李钢、胡铨贬官除名之时,不顾奸相秦桧的熏天气焰,写下了大义凛然的《贺新郎》为他们送别。

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友情观念、与人交往的协作意识,诚挚友善的情感体验等人文精神的丰富内涵,正是当代中学生所严重缺失、也是中学生心理所渴望得到的。《论语》有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古典诗词,带领学生感受其中洋溢着的浓厚的友情,品味诗词中对友人的关切、思念或是劝勉,开展相关的演讲、讨论等等,会丰富我们的心灵,滋养我们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

2.带领学生承受乡情、亲情的洗礼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虽然有着许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乡情、亲情的缺失依然是当代社会的一大问题,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曲令万千离家的儿女泪流满面。在古典诗词中,对乡土的深深眷恋、对亲人的深情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杜甫《月夜》中“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望中透露出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宋之问《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写出了游子回家的复杂矛盾的心理;崔颢的《长干行》中“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传达出了乡音所唤醒的那扑面而来的亲切之感;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让人感受到了望故乡而不可见、乡情与辽阔江水同其迷茫的愁绪;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游子炽热的情怀。

鸟飞故乡,狐死首丘。乡情、亲情是中华古老的文明,带领学生欣赏这一类的古典诗歌,引导学生想象亲人最平常、最感人的细节,带领学生仿写古典诗词,让学生承受乡情、亲情的洗礼,用民族根文化来丰盈充实他们内心亲情、乡情世界。

3.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的爱情

对爱情的赞美也是古典诗词的一个永恒主题。《诗·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吟唱千古流传;《诗·上邪》中“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誓言感天动地;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私语令人荡气回肠;李商隐《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嗟叹令人为之心碎;贺铸《西江月》中“携手看花深径,扶肩待月斜廊”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秦观《鹊桥仙》中“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绝唱令人为之咏叹;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描绘令人为之泣下;陆游《钗头凤》中三个“错、错、错”,三个“莫,莫,莫”则令人扼腕叹息。

引导学生思考古典的爱情,促使他们能感悟古典爱情的表达之美,从而自觉抵制现代一些俗不可耐的歌曲,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在中学阶段,大力推行古典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理想责任和想象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并且有助于民族根文化的发扬。尤其是在传统民族根文化日渐式微、人文学科举步维艰的背景下,在中学阶段大力倡导古典诗词教育,发扬古代诗教传统,引导学生重新定位和思考人生的价值,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让中学生在诗词艺术的王国里,体认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艺术形象的欣赏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这或许是枯燥的思想道德教育所不能达到的。

军营文化系列诗词赏析 第4篇

(一)

1比2.5万图,

用4去乘除;

乘得图上长,

除得公里数。

(二)

l比5万图,

用2去乘除;

乘得图上长,

除得公里数。

(三)

1比10万图,

用1去乘除;

乘得图上长,

除得公里数。

量读

地图比例先搞清,

计算消去两个零;

若要求出未知数,

图上用除实地乘。

图上量, 尺上比;

看分划, 读距离。

针归零, 盘向已;

起点推, 终点起;

按比例, 读公里。

目测距离

300米

墙面可见缝来数,

瓦片能数见沟数,

人脸五官分不清,

衣服颜色可辨明。

400米

人脸看不明,

头肩可分清。

500米

门见开或关,

窗见框子格,

头肩分不清,

男女可分明。

700米

瓦面变成丝,

门窗刚可见,

迈腿分左右,

手肘分不清。

1000米

房屋轮廓看清楚,

人体上下一般粗。

1500米

瓦面平又光,

门窗变成洞;

行人似蠕动,

动作分不清。

2000米

窗是黑影, 门成洞;

人员以成小黑点,

停来动来分不清。

3000米

房屋模糊, 门难辨,

房上烟囱还可见。

坐标

纵边压纵线,

横边通过点;

公里看图廓,

米数看图边。

目标

纵边压纵线,

米数对交点;

横边米数处,

就是目标点。

按图行进

按图行进就是好,

走路不用找向导;

根据任务选路线,

地形特征记心间;

边走边对勤对照,

地形变化莫急躁;

标定地图仔细判,

及时确立站立点。

量读

(一)

纵边压纵线,

横边通过点;

公里看图廓,

米数看图边。

(二)

纵边压纵线,

米数对交点;

横边米数处,

就是目标点。

判定方位

“磁针”、时表、北极星,

依照地物看特征。

“磁针”避开铁磁用,

摆平稳静指向定;

时针折半朝太阳,

“12”所指是北方;

先找“仙后”“大小熊”,

小熊尾端是北星,

北星又居“仙后”中,

找到北星北方定;

独树南面叶茂盛,

树桩年轮北面浓,

突出地物北面潮,

靠南积雪早消溶。

夜间行进

夜间行进方案多,

行进当中要灵活;

分段要比白天短,

方位要比白天多;

熟记距离和特征,

行进细对不会错。

复杂地形

山岔路口莫马虎,

进谷出柯莫盲目;

判定无误继续走,

逐点逐段搞清楚。

识图

方位

面对地图看,

上北下是南,

左西右为东,

地图方位辨。

颜色

绿为林地蓝为水,

地貌公路棕色绘,

其它符号都用黑。

等高闭合是规律,

弯曲形状象现地;

线多山高线少低,

坡陡线密坡缓稀。

等高线

由底到顶, 高度相等;

水平切开, 垂直投影。

地貌

山顶凹地小环圈,

区别要看示坡线;

山顶短线向外指,

凹地短线向里边。

山背曲线向外凸,

山谷曲线向里弯;

山背凸棱分水线,

山谷凹底合水线。

两山相连叫鞍部,

高低两组等高线;

群山相连最高处,

棱线称为山脊线。

地形

总观地貌形态,

辨明各处高低;

区分上坡下坡,

沿线编号注记。

站立

(一)

线状点旁图定向,

侧方选一明显点;

一插二瞄三划线,

交点就是站立点。

(一)

放平地图定好向,

远方选定两个点;

一插二瞄三划好,

上树选点测密位,

下树标图划交线,

浅析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 第5篇

(2010-08-10 13:58:23)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浅析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作者:林祯晟

浅析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

【摘要】:徐徐掀开历史的长卷,不难发现,历代文人墨客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茶诗茶词,这些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茶文化。茶并不仅仅是一种满足口腹之欲的物质饮品,它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和精神象征。本文试图从古典诗词入手,并结合一些具体的作品,来浅析古典诗词中的茶文化。

【关键词】:古典诗词,茶文化,精神象征

正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在几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与茶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文人与茶之间,就如和酒一样,总有着说不尽的种种情缘。茶与饮茶行为,已经被文人墨客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茶中流露出的是“情”。茶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它早已把=浓郁的茶香飘散到每个角落。品茶抒情,寄情于茶的诗句数不胜数。浅近的有:“秋夜凉风夏时雨,石上清泉竹里茶;”典雅的如:“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朴实的有:“一杯春露暂留客,两腋清风比欲仙。”这些历代的咏茶诗词,数量丰富,体彩多样,都很好的融入了人的真情感触,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支奇葩。一:茶文化诗词的兴起

茶诗与茶词的兴起,是茶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作为诗词的国度,茶文化诗词成为我国诗词中的重要一部分。诗人以茶会友,在茶香弥漫中吟诗作赋,茶成为诗人寄托情感、寻求心灵慰藉、感悟人生真谛的挚友。“结性不可污,为尔涤尘烦。”茶文化诗词不但为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容,也为我国诗词注入了新的活力。

1、最早的茶诗

在我国早期的诗赋中,最早赞美茶的应该是晋代诗人杜育的《茶赋》,诗人以饱满的热情歌颂了这一奇产----茶叶。诗中云:茶树受丰壤甘露的滋润,满山遍谷,生长茂盛,人们成群结队的前去采摘。另外,西晋左思的《娇女诗》: 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百晰。小字为纨素,口吃自清历。有姐字慧芳,眉目粲如画。驰鹜翔园林,果下皆生摘。贪华风雨中,筱忽数百适。心为茶荈剧,吹嘘成对鼎。” 写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非常深动地描写了两个娇女烹煮茶的姿态。

2、关于茶圣羽和茶经

说到茶事,不可不提一个人,那就是被后人称之为“茶圣”的陆羽。陆羽仿佛天生就与茶有缘,他是一孤儿,三岁的时候被一位禅师收养,陆羽的少女时代便在寺院中度过。因为最早种植茶树的是僧人,所以最早的饮茶习惯也是由僧侣间发起的。小陆羽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因此对寺院中僧人种茶煮茶,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之后陆羽走出寺院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考察了各地饮茶习俗并总结了历代制茶经验后,撰写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茶经》。书中全面阐述了煎茶的制作过程,也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因此陆羽也被称尊为中国茶圣。

二、唐诗中的茶文化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第二个鼎盛时代,在军事、文化和经济上的发达,如同闪耀在这整个世界文明史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当时没有一个国家能与唐王朝的强盛与繁荣等量齐观。而对当时世界乃至后来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其深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这一点在茶文化上表现的十分突出。

与火热的酒文化相比,流行于唐代的茶文化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另一面:高雅与,清静。饮茶的过程就是精神调节和自我修养的过程。唐人对茶的喜爱,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至爱哈尔理想的倾注。这种倾注激发了文学创作的激情,文人士大夫将饮茶视为雅逸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上的享受。在各种茶诗作品中,五言诗、唱和诗、联句诗、宝塔诗中的茶文化最为突出。

1、五言诗

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表达了茶的赞誉和向往。

中唐时期最有影响的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国下了不少咏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2、唱和诗

在数以千计的茶诗中,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诗,可谓别具一格,在咏茶诗中也属少见。皮日休,唐代文学家,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曾任翰林学士。陆龟蒙,唐代文学家,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任苏湖两都从事。两人十分知己,都有爱茶雅好,经常作文和诗,因此,人称“皮陆”。他们写有《茶中杂咏》唱和诗各十首,内容包括《茶坞》、《茶人》、《茶笋》、《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和《煮茶》等,对茶的史料,茶乡风情,茶农疾苦,直至茶具和煮茶都有具体的描述,可谓一份珍贵的茶叶文献。

3、联句诗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几个人共作一首诗,但需意思联贯,相连成章。在唐代茶诗中,有一首题为《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他们是: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 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诗曰:

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这首啜茶联句,由六人共作,其中陆士修作首尾两句,这样总共七句。作者为了别出心裁,用了许多与啜茶有关的代名词。如陆士修用“代饮”比喻以饮茶代饮酒;张荐用的“华宴”借指茶宴;颜真卿用“流华”借指饮茶。因为诗中说的是月夜啜茶,所以还用了“月桂”这个词。用联句来咏茶,这在茶诗中也是少见的。

4、宝塔诗

唐代诗人元稹,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白居易交好,常常以诗唱和,所以人称“元白”。元稹有一首宝塔诗,题名《一字至七字诗·茶》,此种体裁,不但在茶诗中颇为少见,就是在其它诗中也是不可多得的。诗曰:

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是一种杂体诗,原称一字至七字诗,从一字句到七字句,或选两句为一韵。后又增至十字句或十五字句,每句或每两句字数依次递增一个字。元稹在他的宝塔茶诗自注中说:一至七字诗,“以题为韵,同王起诸公送分司东郡作。”全诗一开头,就点出了主题是茶。接着写了茶的本性,即味香和形美。第三句,显然是倒装句,说茶深受“诗客”和“僧家”的爱慕,茶与诗,总是相得益彰的。第四句写的是烹茶,因为古代饮的是饼茶,所以先要用白玉雕成的碾把茶叶碾碎,再用红纱制成的茶罗把茶筛分。第五句写烹茶先要在铫中煎成“黄蕊色”,尔后盛在碗中浮饽沫。第六句谈到饮茶,不但夜晚要喝,而且早上也要饮。结尾时,指出茶的妙用,不论古人或今人,饮茶都会感到精神饱满,特别是酒后喝茶有助醒酒。所以,元稹的这首宝塔茶诗,先后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是从茶的本性说到了人们对茶的喜爱;二是从茶的煎煮说到了人们的饮茶习俗;三是就茶的功用说到了茶能提神醒酒。唐代为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作诗成为谋取利禄的道路,因此唐代的文人几乎无一不是诗人,不饮茶成不了名诗人,诗人无不饮茶写诗,与酒一样,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饮品。唐朝茶文化的繁荣,由此可见一斑。

三、宋代诗词中的茶文化

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以宋词为代表的文化成就达到了历史的高峰。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唐代的基础上涌现出更多、更绚丽的篇章。以茶文化为特色的封建文化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1、诗词中所提到的名茶

宋代诗词众多,有一些提到当时的名茶,这些名茶有的从唐代开始就是名茶,如蒙顶茶、顾渚紫笋茶,有的是在宋代新涌现出来的,如北苑茶等。

龙凤茶,宋代最为著名的茶,产于福建的建溪流域,诗见王禹偁《龙凤茶》。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因作近臣。烹处岂期商岭水,碾时空想建溪春。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尝惟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

鸠坑茶,唐代贡茶之一,宋代名贡,产于今浙江省淳安县,诗见范仲淹《鸠坑茶》。

双井茶,当时的贡茶之一,产于江西省修水县,诗见欧阳修《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宝云日铸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明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不改旧时香味色。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2、赐茶及谢茶表之类现象

唐代的皇帝偶尔会赐一些贡茶给大臣,在宋代则赐茶之风甚盛,受到皇帝恩赐茶叶的大臣们常要作诗或作文章对皇帝的恩赐表示感谢,称为“谢茶表”,如刘禹锡、柳宗元等人写过此类“谢茶表”,可参见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有关的诗可见以下几例。

王禹《龙凤茶》:“样标龙凤号题新,赐得还得作近臣”。

蔡襄《北苑茶》:“特旨留丹禁,殊恩赐近臣”。

梅尧臣《七宝茶》:“啜之始觉君恩重,休作寻常一等夸”。

3、借茶抒怀,忧国忧民

北宋由于在“靖康之变”前的近百年中,中原有过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加之当时斗茶和茶宴的盛行,所以茶诗、茶词大多表现以茶会友,相互唱和,以及触景生情、抒怀寄兴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欧阳修的《双井茶》诗: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茅生先百草。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斛茶养一两芽。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尤须三日夸。

南宋由于苟安江南,所以茶诗、茶词中出现了不少忧国忧民、伤事感怀的内容,最有代表性的是陆游和杨万里的咏茶诗。陆游在他的《晚秋杂兴十二首》诗中谈到: 置酒何由办咄嗟,清言深愧谈生涯。聊将横浦红丝碨,自作蒙山紫笋茶。

诗中反映了作者晚年生活清贫,无钱置酒,只得以茶代酒,自己亲自碾茶的情景。而在杨万里的《以六一泉煮双井茶》中,则吟到: 日铸建溪当近舍,落霞秋水梦还乡。何时归上滕王阁,自看风炉自煮尝。

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希望有一天能在滕王阁亲自煎饮双井茶的心情。四:元、明、清茶文化

1、元代茶文化

元代,也有许多咏茶的诗文。著名的有耶津楚材的《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七首》: 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

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

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

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诗中感叹说自己多年没喝到建溪茶了,心窍被黄尘塞满。时时忆念“黄金碾畔”的“雷芽”,“碧玉瓯中”的“雪浪”。既不能象卢仝诗中连饮七碗,也不能梦想象赵州和尚那样连吃三瓯,只期望王玉能分几块茶饼。

此外还有洪希文的《煮土茶歌》、谢宗可的《茶筅》谢应芳的《阳羡茶》等等。元代的茶诗以反映饮茶的意境和感受的居多。

2、明代茶文化

明代的咏茶诗比元代为多,著名的有黄宗羲的《余姚瀑布茶》、陆容的《送茶僧》等。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疾苦、讥讽时政的咏茶诗。如高启的《采茶词》:

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采得谁最多? 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诗中描写了茶农把茶叶供官后,其余全部卖给商人,自己却舍不得尝新的痛苦,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极大的同情与关怀。又如明代正德年间身居浙江按察佥事的韩邦奇,根据民谣加工润色而写成的《富阳民谣》,揭露了当时浙江富阳贡茶和贡鱼扰民害民的苛政。这两位同情民间疾苦的诗人,后来都因赋诗而惨遭迫害,高启腰斩于市,韩邦奇罢官下狱,几乎送掉性命。但这些诗篇,却长留在人民心中。

3、清代乾隆皇帝品茶 清代也有许多诗人如郑燮、金田、陈章、曹廷栋、张日熙等的咏茶诗,亦为著名诗篇。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六下江南,曾五次为杭州西湖龙井茶作诗,其中最为后人传诵的是《观采茶作歌》诗: 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西湖龙井旧擅名,适来试一观其道。村男接踵下层椒,倾筐雀舌还鹰爪。地炉文火续续添,干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工夫殊不少。王肃酪奴惜不知,陆羽茶经太精讨。我虽贡茗未求佳,防微犹恐开奇巧。

皇帝写茶诗,这在中国茶叶文化史上是少见的。

五、精神象征

品茶是一种享受,茶人希望通过饮茶吧自己与山水、自然、宇宙融为一体,在饮茶中得到美好的韵律,精神的开释。这种妙趣难以言传你,却可意会。

1、茶之浅

茶要浅,有个说法,叫十分的茶水容量,倒满七分,留得三分人情在。浅作为一种审美的状态,大约是文化中的简约、含蓄、象征……浅是每一个平常的日子,人生如茶,既有淡淡的愁苦,亦有不尽的甘甜。然而,不管茶味有过怎样的甘甜或苦涩,最终它必然归于浅淡。无论人生有过怎样的辉煌,最终都不失质朴;无论在怎样的境遇中,都能坦然生活,诚恳待人。

2、茶之清

清,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意蕴十分广泛。清”又是茶的精神实质,品德修持,正好契合的诗人创作的需要。茶性清洁不可污,作茗事除了要有清静的环境外,从器具到内心还要表里俱清明洁净。“清甘本无滓,渴饮得真味。”(蔡襄)这是对茶自身给人清新感觉的探讨。小庭幽圃绝清佳。”(陆游)讲的是饮茶环境的清幽寂静。“清”与文人、僧家所追求的清闲、清静是相通的。大量的茶诗都表现出对“清”的探讨,诗作不仅写出茶自身的自然属性和养颜健身之功用,更揭示了茶与文学创作、抒发性灵之间的密切关系。也为诗作营造一种清新自然的诗境,表现出简古淡泊,闲逸悠然的隽永境界。

3、茶之意境

茶的意境,即与茶相伴而来的、给人以清新、淡雅、闲适、悠然,亲切而自然;因此,茶才不同于一般口腹物欲。饮茶可以是一种习惯,给人以助思考、添情趣.

品茶与喝茶,不仅有量的差别,而且还有质的不同。喝茶,主要是为了解渴,以满足人体水的生理需要。所以,喝茶重在数量,往往是急饮快咽地完成。

而品茶重在意境,它把饮茶看作是一种艺术的欣赏,精神的享受,都喜欢在“品”字上下功夫,要细细品啜,徐徐体察。通过观其形、察其色、闻其香、尝其味,使饮者在美妙的色、香、味、形中,感情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寄托。

4、茶与儒道

茶的精神与儒道两家的思想紧密相连。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思想的精髓。儒家用“仁”来调节人际关系,倡导共同进步,这正是茶的本性。茶深收儒家的影响,也对其产生了重要的作用。陆羽提倡的茶艺,体现了儒家的中庸和谐精神。在饮茶的美好境界中得到精神的寄托。道家为茶叶提供了茶艺,使茶文化达到一定的艺术境界,同时对茶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也进行了阐述。道家要求茶人要有清净、无私、平和的气质。道家为茶文化披上了文明的光环,茶的意境与传统文化的内涵相通融,展示了其“真、善、美”的内涵。总结

品茶作为一种行为,在人们心中早已不是动作那么简单,它已成为一种意境,一种文化。由时候品茶是一种享受,让你的心情更加舒畅;有时候又是一种思考,在遐想中体味纯真的本质,在茶叶那既苦又甜的味道中感悟人生,在平凡淡雅中感受人生的另外一种韵味。茶文化是介乎物质文明与精神之间的文明,它一物质为载体,在物质生活中渗透着丰富的精神内容。古典诗词蕴含的茶文化,就如一杯杯香茗,虽久远,但清香犹存,让我们不断的沉思,不断的追忆那古朴的情怀。

参考文献:

1陈宗懋《中国茶经》上海文化出版社 1992.05

2王旭烽《爱茶者说》P6-P7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2002.01 3高齐《走进中国民俗殿堂》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5.01

4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中国茶文化大辞典》格致出版社2002.4.1 5刘勤晋《茶馆与茶艺》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03

中国古典文化在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第6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古诗词;激发情感;运用举例;引导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286-01

在运用古文化渗透课堂教学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教师本身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选择典型的案例,对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有个大致的了解和把握,运用自如,恰如其分。二是善于辨别真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分析问题,宣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不能盲目照搬。三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积极参与,有时候将学生的智慧火花聚焦,就令人眼花缭乱,课堂上就会有意外收获。对教师而言,能更多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扩大表扬面。对学生而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好语文的兴趣。

我认为古文化的魅力不应单纯散发在语文课堂上,它也可以通过教师精湛的语言、生动的讲解和别致的设计渗透在每一科教学中。在语文教学中,我通过反思发现自己有意无意将古文化渗透于课堂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古典文化:

一、古诗古词之运用于激发情感

古诗词造句齐整寓意丰富,很多是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名句,咀嚼起来,令人齿颊生香。如在讲“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这一部分内容时,我运用了情感色彩对比强烈的苏东坡的两首风格迥异的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谣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高瞻远瞩的豪放情怀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读毕,令人“荡胸生层云”,浮想联翩,正是这个唱出“大江东去”,喝酒也要“把酒问青天”的东坡,写出的《江城子》,却真情郁勃,句句沉痛,惨绝痛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的情境是什么呢?其时,夫人王弗逝世十年,东坡本人亦经历人生沧桑,做此悼念亡妻之词寄托哀思。同学们通过这两首词的对比,感受到了情绪的复杂性及人类情感世界的丰富细腻。许多同学将它摘抄在阅读笔记上,反复吟诵,既深刻理解了教学内容,又体会到古典诗词动人心魄的美。

至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等更是随手拈来,这种耳熟能详的诗句的运用比用语言解剖来讲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古人古事之运用于举例

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涌现出多少代代传诵的人物及可歌可泣的事迹。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陶渊明,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大丈夫——项羽,有“精忠报国”的血性男儿——岳飞,有清正廉明的陶侃,有忍辱负重的司马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们身上得到集中的体现。

在讲课过程中,我除了列举当代英雄人物的事迹,还有意筛选古人古事让学生穿越时空,体会异同。如在讲“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我就用了“曾子杀猪”“孟母三迁”的故事,与当前“小皇帝”“小公主”的家庭教育作了对比,让学生思索。一个学生写道:“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怎样才是正确的爱?古人尚且明白言传身教。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看看现代社会有些家长迁就、溺爱孩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令人担忧,这种没有方向的爱只会让孩子栽跟头”。实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文学作品之运用于“佐料”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喜爱、鉴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修养,从而培养理解力和语感,促进学习,这是我联系文学作品进行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如讲“高雅情趣与庸俗情趣”时,我大量引用了《红楼梦》中的宝黛钗的怡情雅趣与赦珍琏等一干子弟的骄淫奢侈作对比。宝玉作《芙蓉女儿诔》,黛玉谈琴,宝钗论画都是洋洋洒洒一大篇。古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非夸大之词。高雅情趣使大观园的女儿们个个言谈举止不俗,在相互倾轧、勾心斗角的复杂环境中仍拥有一份高洁的情怀,给精神以憩息之地。《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庞大的故事脉络,立体多维的人物描写,很多都可以用做语文教学的“佐料”,让课堂变得有滋有味。当然,除《红楼梦》外,还有很多其他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可供采撷。

时间久了,我发现学生越来越喜欢上语文课,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出奇的活跃。课堂上常常笑声不断,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语言的火花。我也更热爱自己的事业,因为从孩子们的成长和笑容中我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和工作的价值。另外,我亦明白了什么叫“教学相长”。为了给孩子们更丰富的知识,我要求自己拥有不止一桶的“活水”,不断学习。

活引诗词缀文彰显文化底蕴 第7篇

古典诗词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 妙用诗词可以激活语言表达, 彰显文化底蕴, 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招式一:走进诗词, 抒写体验。在作文中我们可以再现诗词的脉络和神采, 记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以对文章的精美诗句品评赏析, 文章的精美诗句品评赏析, 表达自我推崇与赏识;可以感受人物形象或意境, 展现自形象或意境, 展我的认识和评价, 让自我的情感、经验、阅历等与文本验、阅历等与文碰撞、交流, 爆发出创新的思维火花, 获得灵感去全新获得灵感去全地写作, 张扬自己的个性, 创造出自我心中的“诗情我心中的“诗情画意”!

招式二:跳出诗词, 抒发感悟。我们写此类作文, 还须跳出作品, 去调动自我生活的积累, 用已有的经验去汇兑诗词的情意, 从诗词中受到启示, 去感悟自然、社会、人生。在回味作者那巧妙的炼字、生动的描摹以及那独到的人生感悟之时, 不妨深入思考:我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它让我想起了哪些人我们写此类活的积累, 诗词中受到启味作者那巧妙生感悟之时, 不妨它让我想起了哪些人和事, 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深刻的启示, 读后有哪些深刻的感悟, 等等。在与自我情感或思想的观照中, 来抒写自我独特的感悟。读杜甫的“笔落惊风雨, 诗成泣鬼神”之句, 你也许会从中悟出表情达意的高超技艺;读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之句, 也许会勾起你对往事的回忆;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也许会让你发现亲情、友情、乡情的可贵……也许因为作品蕴含的哲理, 让你重新认识自我、社会、自然。

巧用诗词典故丰厚文化底蕴 第8篇

一.诗文摘编, 巧设情境

教师要想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就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讲授“感受文化影响”时, 向学生展示佳文诗句:在生命的长河中, 总有一段经历让你终生难忘;总有一份情感让你刻骨铭心;总有一种理想让你永不放弃;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愤然前行。学生们兴趣高涨, 无不为诗中优美的语言所折服。这时教师因势利导:请大家思考, 能否谈谈你阅读这段话时的感悟, 并用自己的理解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力?教师提示:这段话语可以拆解为四个命题, 每一个命题的论点都是鲜明的、确定的, 而内容则是开放的、个性化的, 从而为启动学生思维的运行提供了相应的情意环境, 话音刚落, 学生们畅所欲言。一位学生争着说, 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一位学生站起来说, 语文课上写作文的时候我可以把这些优美的文字嵌入自己的习作中。另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 我要把这段话背会时时刻刻激励自己为了理想, 努力学习!全班学生发自内心地鼓起掌来。实践证明, 这样的情境教学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 受到教育。

二.引经据典, 立足生活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一节好课也需要教师妙手偶得。在学习《文化塑造人生》前, 课间休息时我发现一位学生摇头摆脑在读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灵机一动, 上课伊始, 我首先背诵《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当我刚背诵第一句时, 学生们马上接着背诵“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 教师适时点拨该诗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 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 朴实无华, 毫不雕琢, 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有位学生感觉不尽兴接着介绍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 是十分难得的。教师不失时机展示杜甫的诗词《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杜甫眼见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心中满怀忧思;李白梦游天姥山, 不忘表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现了诗人的傲气和不屈, 其中当然也流露着对权贵的蔑视。范仲淹遥想洞庭湖气象的气魄显示诗人的生活感受, 文章从哪来?生命的吟唱是对生活的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诗人, 理解生活, 明确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一语惊四座, 学生想起教材理论源于鲜活的生活!把知识拓展了, 思路打开了。这样的诱导和训练一旦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感悟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就会水到渠成。把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诠释得生动活泼, 作为教师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可以设想, 这样的课堂会不时洋溢着“生机”和“灵气”, 知识也就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可见, 教学方法的变革其实并非高深莫测、高不可攀, 也不是名家智者的专利。教师要做有心人, 平日多钻研些、多积累些。要从每一次备课、每一节授课、每一次辅导、每一回谈心做起。哪怕是教具的某点改进、导入新课的某些创意、答疑解惑时学生会心的一笑, 只要是解决了教学过程中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开启了学生紧闭的茅塞, 就应视为教法之“变”的成功之举。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突破, 自身素质会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三.用线穿珠, 紧扣重点

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的浓缩与精华, 是众多知识点的核心。明确了重点就把握了课堂的精髓, 就能够由此及彼, 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获得, 或者由他直接发现。至少由他重建, 而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所以教师更要巧引学生紧扣重点设置问题, 一切有价值的创意都是从问题开始, 教学活动才能环环相扣,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层层深入, 才能找到现实生活所学知识以及学生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例如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中, 应紧紧围绕“博大精深”这一重点展开。考虑到学生生活体验少, 教师不妨这样以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为例, 用课件向学生展示绍兴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文化积淀深厚, 遗存丰富, 名胜古迹众多。由此, 形成了绍兴地域文化的特色。绍兴是名士之乡----鲁迅故居、周恩来祖居、贺知章故居、蔡元培故居、王羲之故居、秋谨故居、徐渭故居、陶成章故居、徐锡麟故居;水乡---绍兴河网如织, 风光秀丽, 乘坐天下独有的乌蓬船, 一边喝黄酒, 一边听潺潺水声:石桥、古木、老堤, 茶楼、酒肆、作坊, 静卧的村庄, 宁静的水巷, 喧闹的社戏, 雅致的景观, 使人酒醉、眼醉、心醉;绍兴是万桥之都, 历史悠久, 造型别致。穿弄堂, 渡河江, 赏游名桥, 领略她的风采, 聆听她的故事, 阅读千古沧桑, 挥写万代文章;酒乡----绍兴名优特产众多, 它们形质并美, 风味独具, 世代承传不绝。一学生主动站起来补充, 美女西施、孝女曹娥、烈女清风、才女唐婉、情女祝英台、侠女秋谨, 越地女性的风采光照世人。师生一起把知识穿成串、连成珠通过对名城绍兴的了解深刻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生以探索者、研究者的身份, 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动脑思, 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情趣中进行学习, 在愉悦中不断取得成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抓住了重点, 受到了教育, 为学生在重难点的突破中推开了一扇窗, 打开了一扇门。

紧扣重点, 组织好探究性学习活动, 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能激起问题的事物, 来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思考和求证, 做出解释等建构重点知识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既能学到知识, 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四.巧用故事, 提高效率

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在演绎一系列故事, 故事作为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 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故事中蕴含的问题和哲理往往比书本上的理论更吸引人。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 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占95%, 高中生占85%以上。例如, 在讲授“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时教师从《参考消息》上选读一个故事《直播选秀搞错冠军》:澳大利亚一个很受欢迎的模特选秀节目在现场直播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尴尬的错误:冠军人选被弄错了!全澳超模新秀大赛决赛上, 两名决赛选手冠亚军归属已定, 两人已经分别发表了获胜和落败的讲话, 但就在这个时候, 主持人莎拉·默多克 (传媒大亨铂特·默多克的儿媳妇) 宣布结果弄错了。莎拉对此表态说:“天哪, 我现在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我感觉浑身不舒服, 这可是现场直播呀, 真是要疯了, 疯了, 疯了!”18岁的阿蔓达·韦尔得知自己才是冠军后喜出望外地以胜利者的姿态在台上走了一段猫步, 19岁的凯尔茜·马丁诺维奇也输得很有风度, 她对面红耳赤的莎拉说:“这是无心之失, 没有关系。”电视台解释说, 这是因为后台操作时“沟通失误”造成的, 并向马丁诺维奇提供现金和纽约之旅作为补偿。地方媒体说, 这是澳大利亚电视史上最尴尬的时刻之一。同一条线索, 教师连续创设了三个不同的情境:模特选秀、冠军风波、大众传媒。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设疑:文化交流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文化交流?怎样认识文化交流的意义?怎样创新文化交流的方式?这样的教学语言,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一位同学认为文化交流的过程, 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澳大利亚的模特选秀节目通过电视台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信仰等, 丰富人们的生活。班长慷慨陈词:“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全澳超模新秀大赛决赛通过直播的方式把信息快速传递给很多人, 真正的冠军属于谁重要, 我们也意识到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像对待学习, 心里的冠军对我们更重要。这样的故事怎能不吸引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教与学体验中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在发现、感悟中体现乐趣, 韵味无穷。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 第9篇

1 传统文化

儒释道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主流, 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三家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 但各自又有其明确的文化特征和印记, 和对应的艺术形式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艺术。无论中医, 武术, 还是绘画书法, 乃至诗词歌赋若追溯其顶端的文化根源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滋养和孕育。这些诞生于中国传统土壤的硕果, 无一不在最低程度利于个人, 而在最高层次利于天下、利益众生。中医常有“小者医病, 中者医人, 大者医国”的说法, 这也是儒家所说的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次第。

2 儒家文化与皇家园林

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 儒家文化体现的是积极的入世哲学, 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 追求的是在政治的舞台上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儒家倡导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儒家的修身是为了入世, 是为了考取功名、走入仕途, 从而建功立业。

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妻顺。”简言之, “三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 这也是等级制度的纲领文件, 成为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正统官方主流文化。

儒家的这些观点和主张共同指向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基石———规则秩序。这种形而上的理论规矩同样反映在建筑和园林等形而下的艺术领域。故宫的平面布置:严格的轴线对称。中轴是主线, 主线上的建筑布局也有先后秩序,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依此进深, 主次分明。同在宫中, 左右对称的建筑在规模和体量上都不会超过主线上的建筑, 谁大谁小, 尊卑有序, 一目了然。皇家园林内的建筑也是严守中轴对称的法则。

就园林而言, 入世的儒家文化对应着入世的享乐主义, 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皇家园林是奢华的、富贵的、宏伟的、壮观的, 极尽奢侈之能事。无论颐和园还是圆明园, 无论是中海、南海、北海还是承德避暑山庄, 这些皇家园林的共同点就是真山真水, 大山大水, 从不掩饰甲天下的恢弘、壮美和霸气 (见图1) 。或许也只有帝王才有豪气、霸气、勇气把真山真水当自家私园, 也只有皇家有财力、物力、人力消遣真山水为己所用。天下都是他的, 几个山林池沼当然也是。但皇家园林归属的特殊性注定了它的受众只是皇亲国戚、爵爷贵族, 和普通民众几乎无缘。

3 道家文化与文人园林

道家主张“无为”, 它的基本观点就是顺其自然, 《道德经》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封建社会有帝王就有臣子, 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士大夫既有“学而优则仕”的豪情抱负, 也有“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隐忍。金榜题名、仕途得志, 则大展宏图;仕途不得志, 就靠无为清静;入山林、归田园, 成仙或成佛, 以冥想代替现实。即使金榜题名但官运不畅也会选择出世修身;也正是在此背景下, 道家文化开始盛行。

如果说官方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话, 那么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流文化绝对是道家文化。历经千古流传至今的艺术作品几乎无一例外的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 从山水诗到山水画, 从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到董其昌、石涛、八大山人, 莫不如是。

隐逸文化始于晋朝, 隐于山林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自然, 直接促成了山水诗的兴盛, 代表人物是谢灵运。在文人画兴起之前, 诗、画各自相对独立发展。文人画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 使中国绘画达到了一个有文化气质的、形式更为臻善臻美的艺术高度。文人们借诗、借画表现一种高傲的、不见人间烟火的脱俗气质。

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王维说:行至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可谓诗情画意具足。但王维岂止以诗入画, 王维的《辋川别业》分明就是以画入园。自此, 诗词、山水画、园林完美的结合了, 古人常将画中之境移植到自己的私园, 这里的山水画作其实就是设计图纸。这在苏州私家园林和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的兴建过程都有明确体现。山水诗, 用诗歌歌颂自然;山水画, 用水墨描摹自然, 诗画相结合产生文人画, 文人画将诗情画意带入园林。

4 隐逸的清苦

隐于山林一方面可以和政治纷争断绝联系, 但另一方面, 长期生活在纯自然的状态下, 自给自足, 物质生活极度匮乏, 多数文人无法长期忍受这样的清苦。有没有一种天地, 既可以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物质供给, 又可以坐拥山林野趣的自然返璞。有, 那就是城市园林, 进可享丝竹乱耳, 退可得闲情野逸。

中国文人的每种行动、每种选择的背后一定会有一种自适应的理论支撑。他们说“小隐隐于野, 中隐隐于市, 大隐隐于朝。”他们认为:隐居于山林者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 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 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 自得其乐。

唐代是园林形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唐代城市宅院的兴起, 一方面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也与日益突出和被文人们强化的“中隐”思想息息相关。白居易阐述的“中隐”思想是最适合当时文人的心理需求。文人一方面宦海沉浮, 一方面又需要有一片精神的乐土。山林太清幽寂寞, 朝野又太纷繁牵绊。只有中隐的选择既不过于清苦又无太多牵累。其实, 城市园林中的“园林”体现了道家的“道法自然”, 而“城市”所体现的中隐思想确切的说又和佛教禅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隐”“关键在于心造其境, 心无系缚, 于境不着境, 故不必身处山林而能逍遥自在。[2]”这样, 体现“心远地自偏”佛、道思想的城市园林大行其道, 甚为兴盛。唐代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经过宋代的延续, 一直发展不衰, 最终促成了明清园林艺术的成熟和定型。城中的土地有限, 所以私园里片山勺水, 数杆烟竹, 即可成园成景。以苏州园林为例, 在空间上体现了壶中天地, 小中见大的形态特征, 不再仅仅追求视觉上的极目远眺和真山真水的审美意趣。白居易的草堂, 司马光的独乐园, 以及明清的苏州园林都是明显的例证, 它们“无不以少胜多, 小中见大, 都重在以有限的山水花木景致营造出一种氛围, 一种山林气”。正如计成所说“常余半榻琴书, 不尽数竿烟雨”。这种园林空间的写意化特点, 正契合了诗画领域自唐宋以来的艺术追求。

5 佛家文化与日本园林

以佛教大乘思想为基础———空。如果说道家还有一个模拟的对象———“自然”的话, 那么佛家连模拟的对象都没有, 它要求学道者悟空。如前所述, 佛道无法完全分开, 佛家对中国古典诗画有着类似于道家的影响, 只是更纯粹更凝练。反映在诗词绘画和园林中就是“空灵之美”。

苏轼深受佛教文化影响, 他说:“溪声便是广长舌, 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四万八千偈, 他日如何举似人。”佛家的诗叫偈子, 药山禅师说:“选得幽居惬野趣, 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独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啸一声。”无不表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美。

绘画上, 马远的《寒江独钓》 (见图2) , 夏圭的《烟堤晚泊图》都是画面空灵纯净无染的代表作品。

如果说文人园林以少胜多, 那么日本园林干脆以无胜有。中国园林的水体, 到了日本变成了枯山水, 不再有水, 而是以砂代水 (见图3) 。不再以少胜多, 而是以无胜有。相对而言, 佛教对日本园林的影响更深刻也更充分。

6 结语

古典园林起源于儒家———苑囿 (入世、享乐) , 发展于道家———城市园林 (道法自然, 模拟自然) , 完善于佛家———日本枯山水 (以小见大, 以无胜有) 。我们认为, 古典皇家园林受儒道文化影响多一些。江南私家园林受道家和佛家影响多一些。日本园林受佛家影响较多。正如中国儒释道文化本身的互相纠缠一样, 我们也很难把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进行简单的泾渭分明的划分。

摘要: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背景, 对古典园林的造园艺术进行了研究, 分别介绍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对皇家园林、文人园林、日本园林的影响, 指出园林艺术产生在古典文化氛围中, 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艺术。

关键词:传统,园林,艺术,文化

参考文献

[1]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 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

[2]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4]黄河涛.禅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

[5]季羡林, 吴享根.禅与东方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6]马国馨.日本建筑论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7]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中国古典文化主题酒店发展论述 第10篇

1. 主题酒店内涵

主题酒店是以一个特定地域或特定文化为主题素材, 建设而成的极具文化魅力的特色酒店。其显著优势是赋予酒店某种主题, 并围绕这个主题建设具有全方位差异性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 从而营造一种其他主题酒店无法在短时间内复制和超越的酒店主题氛围, 吸引消费者, 提高酒店的经营效益。目前的主题酒店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种:自然风光型、历史文化型、城市特色型、名人文化型、艺术特色型、科技信息型、神话传说和代表小说型以及多元素组合型等。

2. 古典文化主题酒店内涵

古典文化主题酒店是以古典文化为主题, 把服务项目和古典文化融合在一起, 以个性化的服务代替刻板模式, 体现出对客人的信任与尊重, 建设具有全方位古典文化特色的酒店氛围和经营体系, 历史、文化、城市特色等都成了此种主题酒店的物质载体。

二、我国古典文化主题酒店发展现状

1. 重视主题文化设计与目标市场结合

古典文化主题酒店的主题文化设计和目标顾客群体的结合更紧密, 突出古典文化与顾客的需求和谐统一。目标市场的需求日益具体, 国内古典文化主题酒店设计时其定位开始更加关注消费者需求, 不会盲目追求高雅而忽视消费者的需求。

2. 重视主题文化内涵的渗透

国内许多主题酒店开始重视中国古典文化呈现在顾客心目中的精神内涵。除了酒店产品的对外宣传显现出更多的古典文化特色, 酒店的服务设备和酒店的成熟产品将文化融入于其中并呈现出来, 让消费者对酒店产品满意。酒店经营者将文化与酒店的经营理念、服务过程等管理系统融合, 举重若轻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3. 重视消费者体验主题文化的活动

消费者希望能从酒店主题文化展示的过程中有以往不同的新奇体验, 国内主题酒店在展现以往的静态服务的同时, 逐步在展开动态活动, 增加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 消费者能进一步理解并且产生共鸣, 酒店经营方借此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提高酒店主题展示的效果。

三、我国古典文化主题酒店的成功案例

咸亨酒店是我国浙江省绍兴市的一座酒店, 因为在《孔乙己》等多部鲁迅的作品提及而著名, 并成为当地的旅游热点, 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让绍兴的这家咸亨酒店被国内外人士所熟知。这家咸亨酒店的“咸亨”二字来自易经坤卦“品物咸亨”句, 意味悠长。“品物咸亨”寓意为“万物得以皆美”。“咸亨”即是指生意兴隆、万事亨通、财源通达。这家位于最负盛名的酒乡绍兴的百年老店是由鲁迅的堂叔周仲翔于清朝光绪二十年 (一八九四年) 创建, 但在几年后结业。这个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多次提及的酒馆, 早已是绍兴的旅游“名片”。咸亨酒店优势在于其独有的鲁迅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 与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文化遗迹, 共同构成解读鲁迅原典的教科书式的主题酒店。1981年, 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 尘封的咸亨酒店重新开业。2007年11月, 当局宣布即将把酒店改建成五星级的鲁迅文化主题酒店。现经扩建改造, 酒店已成为以呈现江南文化、越文化为背景, 融名城、名士、名酒风情于一体的文化主题酒店。咸亨酒店独特的黄酒文化和特色美食茴香豆, 早已深入人心, 酒店门前的孔乙己的塑像是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酒店最具文化特色的“堂吃”, 更是游客体验绍兴风情的必到之处。

四、我国古典文化主题酒店的发展策略

酒店产品同质化诱发的价格竞争、消费者需求的个性化, 为了迎接国内酒店业的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弘扬与传承中国古典文化, 发展此类主题酒店是一个创新的方向。

1. 古典文化与地域文脉的融合

中国古典文化主题如果和当地的地域文化传统相悖, 就很容易引起当地消费者的反感, 所以研究如何将古典文化主题酒店的定位与酒店当地的历史、民俗、景色特点、以及整体环境氛围融合, 是一个重要课题。我国古典文化主题酒店发展需要酒店经营者深入研究古典文化主题与当地人的消费习惯是否能融合, 这样才能对古典文化主题酒店的长足发展有利。要针对这一地域的文化环境做充分的调查研究, 明确市场定位、符合当地环境氛围, 成为该地域的文化名片或者地标性的建筑。

2. 古典文化与博物馆文化的融合

古典文化以博物馆呈现的方式符合现代人求知求新的观念, 博物馆文化在国外发展的经验可以借鉴, 促进国内的主题酒店发展。一个主题酒店的客房产品就是一个藏品众多的博物馆, 古典文化不仅可以观赏, 而是就在消费者身边, 伸手可及, 科普知识。

3. 古典文化与现代餐饮文化的融合

古典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与现代餐饮宴会中的各种产品结合, 一菜一诗词, 突出地域特色, 菜式新颖别致的造型配以有古典文化风格的餐具, 让消费者在用餐过程中体验古典文化的魅力。

4. 古典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

主题酒店在设计之初就要进行周密的考虑和设计, 主题酒店还应注重现代人的感官要求, 也就是说, 主题酒店的消费者服务和入住体验要与时俱进, 还要让消费者能享受到现代化的便利服务。古典文化主题酒店不断修饰呈现中国古典文化的同时, 不断注入某些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时尚元素。

5. 古典文化与消费者体验的融合

消费者的文化体验是古典文化主题酒店重要的独特销售点, 古典文化主题酒店可以通过精心策划的古典文化主题活动邀请消费者参与其中, 例如曲水流觞的形式,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让消费者感受到酒店的综合性体验服务, 出人意表的入住体验就会被消费者认同, 提高此类酒店的美誉度。因此, 古典文化主题酒店经营必须要考虑到有源源不断的创意策划活动与此主题相关, 并且能被目标顾客群体接受和喜爱。

参考文献

[1]肖晓.主题酒店创意与管理[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王一丹.主题酒店创意设计实录[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9.

浅析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文化 第11篇

中国封建士大夫们的田园之乐、隐逸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内向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造成了中国人安分守己、知足忍让的性格。中国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是以农为本。心理上重乡土,重一统,重“落叶归根”,重“乐天知命”。“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让人觉得踏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方式让人觉得自在。如白居易《归田》诗所叹:“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金门不可人,琪树何由攀?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那么,关于西方的古典园林艺术呢?欧洲古典园林当以意大利的台地园和法国的平地园为代表。

文艺复兴时期和17世纪上半叶巴洛克时期意大利的造园艺术是欧洲古典园林艺术的一个高潮。然而此时园林的主人们却是世袭的在朝当权派。那些王公贵族、神职教士们建造乡间别墅为的是寻欢作乐,并不是为了与自然对话。这个阶层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反映在园林艺术上,特别是巴洛克时期,甚为世俗化,如16世纪末建造的红衣主教彼得罗·阿尔多布兰迪尼的别墅里面的那些机关水嬉,游人不小心碰着暗藏的喷嘴便会被水淋个透湿;乐器装置在水力作用下气流产生不成调的音乐,很是粗俗。正如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所说的,意大利的园林是“服侍他的享乐的仆从”。

至于法国的园林艺术,深受意大利的影响,但又独具一格。17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主义造园艺术成为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一座高峰,也被视为欧洲造园艺术的正统。在国王路易十四的绝对君权统治下,古典主义文化体现了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风格”。一切为君主服务,古典主义园林更是毫不例外,因为它本身就是宫廷文化的产物。闻名世界的凡尔赛宫苑气势宏伟,建构壮丽,以宫殿为中心,主轴线、坎轴线、中轴线、横轴线等等主从清晰的切割园林,体现了以国王为首的森严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譬如凡尔赛宫殿坐镇东方,它前面东西向,的牛轴东端是拉冬娜喷泉(太阳神阿波罗之母),她眺望着西端韵“阿波罗之车”喷泉,阿波罗驾着马车从水底奔出,开始他一天的巡行,太阳西沉于它西面不远处的大运河时,阿波罗结束他的巡天历程。这个寓意很明显,国王路易十四就是人间的太阳神阿波罗。凡尔赛宫苑要表达的是这位号称“太阳王”的君主的“威严”、“伟大”及“排场”,诚如圣西门所评价的;路易十四建造凡尔赛园林是“为了玩,不是为了美”。这和意大利园林如出一辙。

东、西方园林艺术对立的特点除不同的政治阶层的作用之外,不同渊派的哲学思想和相应的美学观点的影响极为深厚。几千年来,老庄的道家思想和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士大夫的精神支柱。不论是道家的人自然化还是儒家的自然人化,终归“天人合一”这个哲学主题。即讲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形式——自然山水园正是“天人合一”观念的物化体现。在这里,人和自然是气脉相通的一个整体,物我一体,主客不分,从园林布局到园中建筑,花草树木,山水石等等无一不是力求顺应自然。人在自然里陶冶性情,启迪心志,与大自然共呼吸,二者亲密无间,这也是中华民族整体性思维方式的一种显示。

道家把人自然化,即“以人合天”。人与天地共融,与万物同一,通过自然而领悟得道,在自然中愉快生活。老认为“自然”即“真”,即“朴”,“自然美”成为中华民族的审美原则,而“返朴归真”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美学主题。它追求天然质朴,淡泊宁远;崇尚含蓄古雅,不事雕琢。中国古典园林力求自然与人工巧妙地、完美地结合,“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譬如唐王维的“辋川别业”,园中有山、岭、岗、坞、湖、溪、泉、濑、滩及茂密的植被,总体上以天然风景取胜,局部则重点刻划,园中建筑物不多,形象朴素,布局疏朗。园中尤重诗情画意,诗画人景,景融诗画,整个园林就如一幅清旷意远的自然山水卷。

儒家把自然人化,即“以天合人”。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仁者比德于山,智者比智于水”。山水的性情如同人的性情,二者相通,这就是孔子的“比德“观。儒家的这种审美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主体意恂性思维方式,它认为“万物皆备于我”,对客体的认识来源于主体的自身感悟和内心体验,它“使主体介入客体,客体融入主体,使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即所谓“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这样的主客一体、物我不分,使得客体的认识反映出主体的情感,恰如自然景物的变化与人的心境感情相联系,青松翠竹,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枯藤老树,给人以萧索凄清之意;雨打芭蕉,则愁思绵绵;风拂杨柳,则别意依依。自然本无喜忧,情感是谓主导,所以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有“缘情”一说。

“缘情”即情由景生,以景写情,情景交融来体现人品人格,表达志向理想。比如园中花草树木就各有性格品德:竹有虚心,梅有傲骨,松有正气,兰有惠质,菊为隐士,莲为君子。中国传统思维注重直觉、灵感及顿悟,讲的是意在象外。既然“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么“景”僦可神似,无须形似。中华民族的模糊性思维使得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用“写意”的手法来追求“意境”之美,“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明清以来的江南私家园林是为此中高手,如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上海豫园等等,皆为“须弥芥子”,“壶中天地”。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西方吧。西方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罗马,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及工商业、航海业的发达,使西方自古就形成了注重自然科学的传统。西方人崇尚理性,思维方式是认知型的而非伦理型的。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的研究来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征服自然,自然而然便形成了重分析、求实证、讲精确、主客二分的逻辑性传统思维。这种思维习惯要求一切都合乎科学规律性,反映在审美上,西方传统美学思想就以科学为基础,表现为一种数理美学。古希腊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主要形式是空间的秩序、匀称与明确”。鉴于此观点,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处处体现的是数、比例、几何等内部结构关系的和谐之美。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中,花园是户外的厅堂,是建筑与自然之间的过渡,要求得二者之间的平衡就得让花园也遵循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所以意大利的花园中,“修剪过的树木,砌筑,的水池、台阶、植坛和道路等等,它们的形状和大小、位置和相互关系,都推敲得很精致。连道路节点上的喷泉、水池和被它们切断的道路段落的长短宽窄,都讲究良好的比例。”整个花园体现出布局的明晰匀称和比例的协调精确,象维尼奥拉设计的朗特别墅和他的学生李高利欧设计的艾斯塔别墅都是此中典范之作。

古典主义时期的法国园林继承了这种几何式花园传统,并由“唯理主义”将其推至巅峰,形成了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艺术。17世纪的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认为:“美和经验、情感、习惯都没有关系,它是先验的。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明确。不应该有想象力,也不能把自然当作艺术创作的题材。”宫廷造园家布阿依索也确信“园林不论怎么千变万化,都要遵守良好的建筑格律,做到井然有序,布置得均衡匀称,并且彼此完善地配合”。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整个园林便成为一个以建筑物为统率,以中轴线为艺术中心,比例严谨,左右对称,主次分明的大几何图案块,体现着以数理为内涵的自然理性和以绝对君权为内涵的社会理性。由古典主义造园大师勒瑙特亥设计的孚-勒-维贡府邸园林及凡尔赛宫苑皆为此中顶极之作。这些古典主义者坚持理性至高无上,因此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也叫“理性的园林”。

西方传统思维习惯于把自然与人一分为二来对待,以人为本,主体人对自然客体进行认识探索、分析研究,从而达到改造、征服自然为己所用的目的。所以西方人的性格上有喜欢变动的一面,只有“变”和“动”才能把自然改造成自己需要的形式,“适合人的尺度”,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充分体现了西方人的这种外向性思维方式。他们热衷于改造园林要素,把自然建筑化,如随处可见的绿色雕刻,一排排整齐规则的树木,被修剪成各种形状,球形、锥形、方形、盘形甚至人形或动物形。还有各式各样的绿墙、绿色剧场、回纹迷阵、绣花植坛以及地毯般的草坪,都显示出人工之美、图案之美,而不是纯正的自然美。就连“水”,欧洲人也不让它以自然的状态出现在园林里,而是用机械的方法把它规范起来,制成喷泉、瀑布、水池、水笛、水风琴、水剧场等形式,如朗特别墅花园里的水景控制在中轴线上,途经溪流、喷泉、瀑布、水池,展现出水出岩洞汇向大海的主题。它和艾斯塔别墅花园同为闻名于世的意大利水景园。

中华民族和西方民族因文化内涵的不同、民族精神的差异,而使得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特色相去甚远,各具千秋。但总而言之,不论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还是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是全人类的遗产,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瑰宝奇葩,其内容博大精深,传承着人类文化精妙的方方面面。这不是本文的粗探浅析所能包容概全的,本文只能说是窥其一斑而已。

流行文化中的古典 第12篇

关键词:艺术素养,古典,文化

流行小说、电影、音乐中蕴含的古典元素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古典艺术,而古典元素正是现在高等学校动画专业学生所缺乏的。小说中的《蒙娜丽莎》是悬疑的引子,电影中的名画是装饰房间的道具和背景,音乐中的京剧是小天王口中的唱腔,古典经过改造在适应商业社会,在创造价值,当然也在提高古典在民众心目中的认知度,不管流行文化是高雅还是低俗,不管大众是怀着膜拜或者探奇的心理,至少,艺术在推广,即使是作为商业因素。

2006年上映的《达·芬奇密码》当时撤离院线,原因是宗教敏感,不过这不妨碍电影已经点燃的热潮,各种媒介以宗教的、时尚的各种角度解析达·芬奇。《达·芬奇密码》中的主要背景是法国的卢浮宫,主要出现的作品有四部,基本的情节是这样的:女主角的爷爷像《维特鲁威人》一样死在地板上,在爷爷留下的线索的指引下男女主角来到了《蒙娜丽莎》前,又根据指引在《岩间圣母》前拿到了密码箱钥匙,然后男女主角确定爷爷是一个神秘的宗教团体的头目, 男主角和瘸腿的第一大反派向女主角讲述了不为人知的,但隐藏在艺术作品中的基督教的秘密,《最后的晚餐》是明证。看小说和电影都有这样一种感觉——戏弄历史,影像缔造了一种强烈的历史真实感,观影者会有心惊肉跳的感觉,或许人类本身也是一个大谎言,世界很可能是我们想象之外的另一个样子。《达·芬奇密码》中引起笔者强烈关注的是《岩间圣母》,《维特鲁威人》缺乏外行人眼中的艺术感,而其它的两幅都太熟悉。索菲根据祖父留下的“so dark the con of man”(男人的骗局是多么黑暗)破译了祖父指的“madonna of the rocks”(岩间圣母),拿到了密码箱钥匙,继续接下来的冒险。

《岩间圣母》是1483年达·芬奇客居米兰时创作的圣坛画,这幅画标志着达·芬奇创作巅峰的开始,当年他33岁。现存于世的《岩间圣母》有两个版本。原作为油画,现藏于卢浮宫;另一幅在木板上,现为伦敦国立美术馆收藏。收藏在卢浮宫的《岩间圣母》据说是达·芬奇于1483年4月25日受米兰圣弗朗西斯柯教堂僧侣所托而作,工期紧促, 要在12月8日的“贞净孕生”庆典前完成,达·芬奇延误了工期,招致两场迁延时日的官司,很有可能,达·芬奇把卢浮宫现藏的这幅画送给了法兰西王路易十二,感谢他解决了法律纠纷。第一幅《岩间圣母》引起了基督教会的不满, 因为按照合同的规定,画上圣母子身边应该围着一圈天使和两个先知,每幅边画要出现四个天使,或唱歌或弹奏乐器。但除了圣母子之外,《岩间圣母》没有符合合同中任何一项规定,天使只出现了一个,先知更是无影无踪,却凭空多出个小圣约翰。僧侣要求达·芬奇重新绘制。第二幅《岩间圣母》创作时间比前者晚,是达芬奇与德·普雷迪斯兄弟俩合作创作的,内容是应僧侣们的明确规定绘制的,圣母位于中心,她的披风带金线织花,底色深蓝澄亮;她的裙子深红底色带金线织花,用油彩,亮漆上光……上帝的外氅为深蓝底色带金线织花,天使须加金色,他们的缝褶外衣,采用希腊手法的油彩勾廓。第二幅《岩间圣母》在1508年8月18日交展。这幅画的人物组合为主体金字塔式构图,画家运用明暗画法塑造形体、渲染人物形象地情感和画面气氛。达·芬奇尤为擅长通过画中人物的躯体动作姿态的多样变化,表现人的不同心灵和情感,约翰在祈祷,耶稣在为约翰祝福,天使乌列在指示约翰,圣母玛丽伸出手作抚爱姿态,这些人物动作、手势都反映出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状态。由于画家继承和发展了马萨乔创立的明暗画法,并运用这种画法描绘岩洞圣母,使整个画面上洋溢着空气和空间的深度感。作为画家兼科学家的达芬奇所描绘的岩洞,人们能从岩石的结构看出岩洞形成的时期。可见画家创作的科学态度,这正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美术创作的特点——探索科学。对于有好奇心的世人来说,他们不满足于仅仅表达光明,还希望发现光明背后的乌云,正义背后的邪恶。

达·芬奇本身是个奇迹,人们想从这个具有反基督倾向的艺术家的作品中发掘出一点惊世骇俗的东西,这种努力不是从丹·布朗开始的,但无疑,他做得最好,因为他得到了瞩目,走进了流行。

上一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下一篇:微博改变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