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聚落范文

2024-05-05

传统聚落范文(精选10篇)

传统聚落 第1篇

2.四合院门屋侧墙上的土地神龛

引言

自卫是生命的本能,人类之所以躲进洞穴, 建造房屋,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防御,抵挡大自然风雨的侵袭,其它生物的袭击,和同类部族的进攻。堡寨聚落是融居住和防御为一体,将土、 木、石等原生材料垒砌成坚固外围护结构,围筑于村落外围,从而使聚落成员获得安全庇护的聚居建筑。堡寨聚落的建造,对于防御方面的要求尤为突出,也可以说,防御条件第一,生活条件第二。而防御又包含两个方面,精神防御和物质防御。

一堡寨聚落的精神防御特点

中国传统堡寨聚落不仅通过各种防御手段保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通过风水观念、宗教信仰、祖先崇拜以及运用精神构件等方式,在心理上满足人们的安全需要,因而作为精神防御的手段渗透在聚落设计的方方面面。

(一)风水观念

择基选址,讲求觅龙、观砂、察水、点穴, 把气从山上引下,受四周地形之约束而聚之于穴,使“山气茂盛,直走近水,近水聚气,凝结为穴”以达到藏风聚气。寻求这种理想的环境, 重在因借自然、利用自然,加强内外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空间组织。必要时,进行局部的迭山、理水、人为加工以补自然的不足。 正如《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使相对的阴阳二气经过变化达到统一,这是选址的基本格局,以达到山水交会,动静相乘,负阴抱阳,阴阳相济。

在汉民族远古神话中,青龙、白虎、朱雀、 玄武被称为道家四位守护神灵,分别代表东、西、 南、北四个方位和青、白、红、黑四色。所以无论晋陕地区的合院建筑还是闽赣地区的土楼、土堡都严格依照风水模式建造,总体布局前有照,后有靠,体型变化前低后高,有些土楼堡宅院外掘有半圆形池塘,使风水更加完满。(图1)在民间宗教习俗中,东为上为阳,西为下为阴,晋中人家的风水观念里,还信守着“宁让青龙高三头,不让白虎压一筹”的习俗,在房院布局上,严格遵守“东高西低,阴不压阳”的规则。

(二)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在中国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对各种神祉的顶礼膜拜是老百姓数千年来的传统。特别是在农业社会,文化教育落后,生活贫困,人们就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身上。黄河流域的很多村落都建有大量庙宇,如文昌阁、关帝庙、黑龙庙、祖师阁、三官庙、土地庙、丰都殿等,以求神祗保佑家族人丁兴旺、平安幸福。常将庙宇设于村口或瓮城附近,有些巷口大门上方也建一小庙,起到庇佑安全的作用,是心理暗示和精神防御的需要。而对于祖祖辈辈靠土地为生的农村人来说,土地神则是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因此, 各村有各村的土地庙,各家有各家的土地爷神龛。为节省空间,各家供奉土地爷的神龛多设在院落大门过道的侧墙或正墙上。(图2)虽然尺度不大,但设计雕制得俨然如按比例缩小的殿堂庙宇。无论南方北方,设于街头村口的公共神龛随处可见,尺度稍大,龛的上方刻“神灵永护”四字以表虔诚。(图3)

(三)祖先崇拜

封建社会理学家们为了重建伦理规范和社会秩序,以维护封建统治制度,极力倡导“敬宗尊祖”的家教思想。《大戴礼记》谓:“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宗事先祖而宠君师,是礼之三本也。”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住宅中天地君亲师在人们心目中居有崇高的地位,形成牢固的宗法观念,成为建筑伦理的核心。

根据先案儒家经典之一《仪礼》的记载, 古代有身份的人,其住屋和家庙一般都是堂室结构形式,即“前堂后寝”的形制,堂寝之间隔— 堵墙,墙靠东边开有入室的门,通过这个门使堂室相连,古人所谓升堂入室就是这个意思。寝室住人,堂上是主人们议事、交际的场所。达官显贵祭祖有专门的家庙,家庙属“室”的形式,所以又称“庙室”,而室的坐礼,据清代学者凌廷堪的《礼经释例》考证,认为古人“室中以东向为尊”.意思是背西面东为贵,其它方位次之。 古时—般老百姓不能建庙祀祖,也无能力建造堂室结构的住屋,待人接客,包括祭祖活动都只能在寝室里进行,所谓“庶人祭于寝”就是这个意思,因此百姓在寝室里祭祖,其神龛就设置在面朝东的方位上。唐宋时,百姓住屋采用堂室结构较为普遍。朱熹曾倡导“君子将营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为四龛,以奉先世神主”,要求建造厅室相连的住宅时,要配套建筑祠堂以供神祖,但民间百姓往往将厅堂作为祭祖的场所. “下至市并小民,家设主龛,务求宏丽,凡厅事位置,必先祖而后神”,厅堂设祭已成为惯例。 把祭祖的神台由寝室移至厅堂上。根据《仪礼》 记载,厅堂礼节与寝室有所不同,它不以东向为尊,而是以南向为尊,故堂上的神位就必须设在厅堂正中,即习惯上称为“坐北朝南为尊”。

祭奠祖先能唤起同族所有的成员内心一致的认同感,中国人看重集体力量,总希望自己的家族兴旺发达。举行祭祀祖先的活动,既能壮大家族的声势,也能满足个人的自豪感。通过对祖先的祭拜和追忆,不仅达到教化后人慎终追远、 “敬宗收族”的目的,也通过祈祷祖先保佑族人团结和睦、幸福安康实现心理上的满足。客家民系由于特殊的移民身世,更加注重通过祖先崇拜达到团结族人,发扬祖训的作用。客家聚居建筑围绕祖堂建屋的布局,从精神上起到对祖先高度的崇敬和对宗法绝对的服从的教化作用,使族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四)精神构件

聚落民宅中为了祈福免灾、趋吉避凶,各种厌胜辟邪的纹样、图案和符号,俯拾皆是。厌胜辟邪,表达人们吉瑞的祈求,强调对心理的寄托。无论建筑的布局、方位、装饰文样、文字说明,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表露着人们的心声, 反映人们心态的平衡与自我慰藉。这正是《周易参同契》所称“吉人相乘负,安稳可长生”意识在建筑中的渗透。

1.雕刻纹样、图案、文字、符号甚至各种仪表,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无不涉及。 例如紫气东来,千祥云集,人杰地灵,平安如意,福禄寿喜,五福捧寿,万福来朝……等等, 大多出自约定俗成,应用程序化的图案纹样来表现,反映社会的时尚和倾向。大门之内,无论是内檐装修,外檐装修,所涉及的图案文样、花纹装饰,都围绕一系列的福寿、平安、如意、吉祥、开泰、同庆等而展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情性和向往。大体都以动物、植物、几何文、人事、文字等,通过借音、会意的方法而施之建筑的装修,以达吉瑞的目的。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龙文、福寿和如意,如龙生九子在建筑构件及用具上随处可见,借以镇邪、吉瑞、免灾。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2.影壁含蓄、隐蔽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故在民居中大门直通中堂是不相宜的,“欲放先藏”、“欲扬先抑”则是常用的手法。为分别内外,强调领域,常以影壁作为前导,有的在门外,有的在门内,其上都有福、寿等吉祥的图案。从心理上讲,影壁的设置给居住者私密、安全的感觉,同时给进院的陌生人神秘、警示的意味,也符合礼制内外有别的要求。(图4)

3. 石敢当是嵌砌于墙体内,满足人们精神上镇鬼压灾情感要求的装饰性建筑构件。通常为取自泰山的长方形石块,上阴刻“泰山石敢当” 五个字。为避免环境对大门的冲撞和道路的干扰,门前一定范围内或与巷口冲对的大街墙面上,与行人视平线持平或略高处设“泰山石敢当”以镇之。(图5)

4.天心石在陕西韩城党家村,四合院铺地中央常平砌一块正方形青石,称为“天心石”。这块青石原本是建宅时校正房基方位、测量尺寸的定桩石,后来由于精神防御心理的需要,它便成了一块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镇宅之石。

二堡寨聚落的物质防御特点

(一)防御体系

黄河流域晋陕地区的大多数聚落采用层级防御体系,从古代都城的城中之城到聚落的堡中建堡或寨的防御体系,都体现了这一思想。1除了仿效城市里坊式布局结构以加强防御外,作为独立的宅院也采用四合院的内向形制,极其封闭,具有很强的防御性。这种情况大概和村子内部的社会分化有关。晋陕地区的聚落大都是杂姓聚居, 社会分化所造成的尖锐对立,不象闽赣血缘聚落里可以借助宗族的力量加以调适、缓和或掩盖。 很多村落的布局不是按家族、房派等因素聚集, 而是按照社会地位高低、贫富等级来分化的情况就说明了这一点。

而闽赣客家土楼堡的防御体系层级性不强, 主要依靠适应防卫的平面布局、坚固的外墙和碉楼,严密的洞口防卫以及逃生信道来增强防御性。同时聚落中几座楼堡相互呼应,形成立体交叉的射击网,以彻底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同时,土楼具备长期固守的能力,各种生活必须的物资和设施,水井、粮食、柴草甚至家畜一应俱全。(图6)

(二)防御手段

除了前文所述层级防御体系外,中国传统防卫手段以修筑独立的防御工事见长。秦万里长城、历朝都市城池、宫室庙宇的城墙、围墙便属此例。为抵御外敌,人们也常建筑高大的堡墙来保卫家园。很多堡寨聚落正是为自保而建,堡墙和碉楼高大坚固,雄伟壮观,防御性能极强。黄河流域的堡寨、军堡是典型的防御式聚落,其特点在于建筑与堡墙原则上分离。主体建筑不受防卫工事限制,主要用房远离易受攻击区域。同时堡墙上能行走并有攻守兼备的小洞以监视敌情和还击来犯的敌人。晋陕地区有些堡墙的建构十分独特,外侧与普通城墙完全相同,内侧下部是一至三层的砖窑,占城墙总高的3/4,窑顶上的城墙如同女儿墙。这种以窑成城的方式,是在战乱的紧迫形势下最佳的建城方式。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大量的砖石土方,墙头上又获得足够可以调兵遣将的宽度,最重要的是给调来的官兵做临时的营房和储藏枪炮、弹药、粮食、药材等战备物资。

7.福建锦江楼屋顶 望楼及环周跑道

闽赣客家土楼堡则采用建筑与防御工事为一体的形式。利用建筑外墙进行防御。功能布局与防御体系相结合,建筑主体具备居住和防御双重功能。主要生活用房在竖向与易受攻击点拉开了距离。客家防御性聚落外墙集防御、围护及结构承重作用为一体,其精华在于利用集合居住的优势创造了高效的防御体系。土楼和围子一般均为3—4层,充分利用山区的地势,靠山踞险而建, 在首层及二层安排厨房、粮仓等非居住用房,3层及以上才对外开小窗,距地可达10米以上。

用壕沟结合堡墙作为居民点的防御设施,在其周围有一定的布局规划,是经过原始社会后期几千年的历史才逐渐形成的。晋陕地区和闽赣地区的堡寨都沿袭了这一传统防御手法,借助人工堡墙、沟壑或天然山脉、河流来增强堡寨的防御性。如山西张壁村的西南面,夯土筑成的堡墙下面是深达数十丈的悬崖峭壁,形势险要。堡墙与沟壁浑然一体,高大厚实的堡墙具有较强的防御特性。

此外,建筑物的防御能力很大程度决定于外墙和门窗的牢固程度,这实际上是所有建筑物中在防匪防盗方面最薄弱的部位,也是建造者极其关注的重要问题。晋陕地区的四合院外墙较高, 砖砌密实,施工质量高,墙面无凸出物,不开窗或开小窗,屋顶采用单檐内坡,难以攀登,防御性极好。作为居住空间,一般的住房每一个隔间开一个窗户是起码的要求,但为了达到最佳的防卫状态,客家楼堡的一、二层都不设置窗户,三层以上开外大内小的射击孔,卧室的方窗用条石构筑成二至三条狭长的小窗,使外敌通过窗户攻进楼中的可能降到最小限度。楼堡的大门除了族人进出,还要阻止外敌进入。建造者为此煞费苦心,通常于门两边加大墙体厚度,或者在门两侧采用石构,一般门框做三层,安装两重厚木门, 门板厚度可达0.1米,大多是用榕木、樟木做成, 极其牢固,不少已历三、四百年依然保存完好, 门板之间可以填土,内部于内层门框或者门两侧的墙上设置横木,以防外敌撞门;为防止火攻, 门框上必须设置注水孔,在二层注水、泄砂,以此灭火。晋陕地区的堡寨则利用瓮城,在堡门处形成双层防御,瓮城如一个陷阱,敌人一旦被困其中,堡内的人可利用城墙上的有利地势立即将敌人消灭,保证了第二道城门的安全。

除了消极防守,还可利用射击孔、屋顶对外敌进行一定程度的主动进攻。有些楼堡楼墙顶端高于楼顶,内侧设可供防守者行走的环楼信道, 使楼墙具有城垛的功能。(图7)福建漳浦赵家堡的完壁楼、锦江楼三层则完全没有隔墙,呈 “回”字状,战乱时可以之作为防卫和打击外地的阵地,青年可集中于此住宿守夜。福建土堡和江西围屋在顶层设置沿外墙的环通廊(隐通廊),也是为了保证战时守卫和对敌进攻的需要。(图8)闽赣地区的围屋和土堡还在角部建有突出于堡墙的碉楼,碉楼布满射击孔,可有效观察和打击进攻的敌人,基本消除楼墙下的死角。 江西龙南的燕翼围则通过仿效城墙设置马面的做法控制整面墙,以加强防御效果。还有的楼堡设置通往楼外的地道,一旦楼堡被攻入,还可以通过逃跑保存性命。如赵家堡完壁楼天井台阶下有一水道,危急时楼里人可通过这个水道潜出楼外,寻找救援或逃离。2

结语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形态 第2篇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文化形态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具有明显的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价值.本文按其功能,将传统聚落的物质形态构成要素分为宗教要素、生活要素和自然要素三类,并从空间构成上将其划分为环境空间、精神空间和生活空间,进而从物质层、心物层和心理层三个层次对文化形态赋予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影响进行剖析,归纳出传统聚落的四个文化因子,即水之村寨、越人之村寨、神灵之村寨和佛之村寨.提出从文化内涵的.角度,按傣族聚落的文化核心、社会时代特征和相应的民族价值观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有机地统一了傣族传统聚落发展中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作用,深化了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中所需的、对传统聚落文化演进的认识.

作 者:杨庆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云南昆明 650093 刊 名:云南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YUNNAN 年,卷(期): “”(2) 分类号:G03 关键词: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   文化形态   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产业开发  

江西流坑村传统乡村聚落文化的研究 第3篇

关键词:流坑村;传统乡村聚落;文化;宗族制度

中图分类号:K82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25-2

1 流坑村的历史与发展

流坑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西南部的乌江之畔,北距县城38公里,西去所属牛田镇8公里。它上游有晹田村,下游分布着麻坑村、水南村、牛田镇,而它正处在乐安东南山去向西部中低丘陵的过渡带上,四面青山拱挹,三面江水绕流。当地人习惯将小盆地称为“坑”,故得名流坑村(图1)。全村总面积3.61平方公里,耕地3572亩,村民1280户,5600余人,除少数姓曾外,其余均为董姓家族。

据流坑董氏族谱记载,流坑董氏的远祖,可追溯到西汉名儒董仲舒,但有清晰世系可考的,是五代时居于抚州宜黄县的董清然,南唐时,他的曾孙从宜黄扩源村迁来,当时这一带还是荒芜之地,但后来迅速发展成千人大村落[1]。明末崇祯九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的《江右游日记》中这样写道:“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高度概括了明末流坑村的繁荣景象。关于流坑村的历史,可简单概括为:始建于五代,以科第而勃兴于两宋,衰微于元朝,以工商业而繁荣于明清,最终败落于晚清、民国之际。如今的流坑村虽然落后贫穷,不被世人所熟知,但也正因为如此,使其深厚丰富的聚落文化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

2 流坑村传统乡村聚落文化的构成

2.1 物质文化层

2.1.1 自然要素——“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生态观 聚落形态的形成涉及人与自然环境的衔接与融合,其选址与其周边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流坑董氏族谱》中这样描写流坑村的自然环境:“天马南驰,雪峰北耸,玉屏东列,金峰西峙”,四面环山险若天障,盆地内丘陵起伏,幽如鬼谷,东南西北四个山坳系自然生成的“城门口”,东南北三面环绕的乌江水则是天然的“护城河”。这种绝佳的地势条件既顺应了人们传统的防御心理,又能很好地抵御外来侵犯。另外,村落受亚热带湿润季风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这些都为该村农业的发展和村民居住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村西的金鼓峰与远处环绕的群山形成了高大的天然屏障,阻挡着北部寒风,迎纳着南部阳光和暖温气流,形成良好的小气候。水和土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村落的布局和形态。村中最重要的水体便是乌江和由董燧带领村民挖掘的村中内湖——龙湖。乌江是流坑村连接外界最重要的通道,而龙湖则对其生产、生活、防洪排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形成了“活水排形”的良好格局[2]。村落主体位在乌江西岸的高地上,村西是一百多亩肥沃的水田,为村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早期传统聚落赖以生存的前提,地理及气候条件是聚落形成的依托,而“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生态观则是传统聚落选址、布局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

2.1.2 地域因素——多元文化的共加圈 地处吉州之东、抚州西南的流坑村,在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前隶属吉州永丰(即庐陵),那时当地便有“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称,十八年后划归抚州乐安。虽后来行政区划上归属抚州,但村落位于乌江上游,与吉州地区水系同属赣江流域,地理上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正因为这双重地域环境的影响,使其文化既有吉州(庐陵文化圈)的传统,又受抚州(临川文化圈)的熏陶,形成了庐陵文化圈与临川文化圈共同叠加作用的产物[3]。此外,古江西地处吴头楚尾,各时期都有文化遗存,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土著文化,经过传播与融合,逐渐形成了三苗文化圈、荆楚文化圈、百越文化圈和中原文化圈的结合产物,这种结合也构成了赣文化的底层,共同影响着流坑村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村民日常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活动中[4]。所以说,流坑村是中原文化与吴、越、楚文化的交汇地,是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赣江流域的文化代表。

2.2 精神文化层

2.2.1 传统风水理念 流坑村受风水理念的影响颇深。據《流坑村图述》记载,董氏就是听了堪舆大师杨筠松师徒的话才将聚落的选址定在如今这块风水宝地。远有青山环卫,近有江水绕流,形成山环水抱之势,完全符合风水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藏风聚气”之说。以风水“水法”论流坑村,乌江水东南入、西北出,符合传统风水所谓“水之来者曰天门,水之去者曰地门,天门宜开,地门宜闭”的基本原则。乌江绕流于村落东南北三面,正形成小聚和“金带环抱”之势,自然属于风水宝地。杨筠松曾留下“只要水朝庚,依旧好流坑”的箝语。村内交通呈“七横一竖”的格局,八条巷道之间还有密如蛛网的小巷与之贯通,符合“横补直泄、补泻相济”的风水理念[5]。另外,明代董燧在村西南方挖掘的龙湖,除了考虑到生活生产及防洪需求外,更重要是应了风水上的讲究。因为作为“龙穴”之地的流坑村,必须以水聚龙、活龙,有水方能聚财,其名亦应风水喝形而来。

2.2.2 陆王心学及理学思想 江西是宋代理学渊薮之一。心学的开山鼻祖——陆九渊便是抚州金溪人,元代有理学宗师吴澄,明代则有翰林学士解缙。更重要的是王阳明,他的学说在江西任巡抚的四年半中日趋成熟,故其死后“江右王门”最盛。而流坑村南宋的董德修服膺陆学,明晚期的董燧则醉心于王学。“江右王门”中的聂豹、罗洪先及王阳明的弟子王畿都和董燧交往甚多。董德修和董燧学成后在村中大力培养弟子,创办了心斋书院、雪峰书院、蓉山书院等,使得陆王心学在流坑读书人中占了主导地位。他们用儒家经典,尤其是陆王心学及理学思想,教化族众,巩固宗族血统。另外,他们还将理学思想运用到治村实际中,形成了一套理法相融的道德规范。按照道统的理念,董燧等人制定的“遵圣训”、“崇礼教”、“宗正学”等十四条族规,对族众的思想行为进行全面而严格的规范、劝诫和教育,使之“辅血脉而禅于无穷”。流坑董氏深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有道统,即理学,存理去欲,修齐治平,才能强化封建社会基层组织,使家族的维系超越原始的阶段,进到理性的境界。流坑村董氏百世不衰,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典型,正是得力于宗法制度的维系和儒家道统的教化[6]。

2.2.3 宗教信仰与传统民俗 流坑村是杂神信仰,有着深厚的傩文化。传说自北宋御史董敦逸将“傩”带回了家乡,它就被奉为神明。每年正月初二到十四日,凡头年有中举、添丁、嫁女、娶亲等喜事的人家,都要请傩神到各家中厅堂中表演一番。“玩喜”是流坑村对傩戏的俗称,它在保留古老驱疫逐鬼的祭祀内容的基础上,融合了明清时期社祭中娱神乐人的习俗,同时又寓传统的科举进士文化主题与和谐的生态伦理教育思想于其中,具有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7][8]。村中庙宇的数量庞大,多沿乌江的左岸分布在村落四周,有拱卫天门的三官殿,护卫水口的观音堂,玉皇阁,供奉地仙的武当阁、土地庙,还有五王庙、真君阁等。把为百姓生活解难的各路神仙都容纳进来,满足了乡民求助各种超自然力保佑的心理需求。

村中还有许多特有的传统民俗,比如明万历以前,村子有个旧俗就是每十年必举办一次规模盛大的水陆大会村,又称水陆道场。每逢端午节,族众会请来戏班演戏以驱灾辟邪。村落质朴而丰富的市井活动如赶集、摆摊、看戏、祭祀、神聊、喜庆、谷物晾晒等,形成了一种网络状的联系。这种网络状的联系既丰富灵活了聚落空间形态的层次和种类,又保证了生产、生活、贸易的沟通,使聚落发展有了经济上的刺激和保障,更重要的是,它起到了文化整合的作用[9]。

2.3 制度文化层

2.3.1 封建法规礼教制度 封建礼制是儒家观念的精髓,它要求山水景观都是“尊卑有序,大小有伦”,体现儒家“礼”的秩序。流坑村受其影响很深,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中。村中民居建筑的平面布局都是以礼制为前提,讲求长幼有序、内外有别、男女有避。民居空间严格按照礼制要求排布,前堂明亮气派,供宴客、行礼之用;后堂昏暗简易,为日常生活之用,两者有着明显的等级差异和装修档次的高低。沿袭了封建社会“左祖右社”的传统思想,流坑民居通常以左为尊,前厅左厢房为长者居住,右厢房为长子居住;次子及女眷则居于后堂厢房。礼制空间表现的是一种对家族至高无上的崇拜和绝对服从的精神意味。讲究礼制秩序的流坑村民居,在居住环境上追求儒家的教化性空间和等级空间。

2.3.2 血缘关系与宗族制度 南方传统宗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多为体现完整权力聚散的内聚性核心结构,形成一种“以宗祠为中心,由内向外自然生长”的布局,但流坑村却并不如此。整个村落的布局仿照唐宋时期城邑的里坊规制,像一座城池,亦似一方都会,这是一般仅拥用若干古建筑的村落难以比拟的。作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古村落,流坑村表现出较大的封闭性、稳定性、对传统的延续性以及浓厚的祖先崇拜意识。为了凝聚族众、维系秩序、稳定发展,流坑董氏建立了严密的封建宗族制度,还大修族谱,兴建祠堂,从精神上训导族众“尊祖敬宗”,使宗族成员普遍地、形象直接地感受到宗族文化的精神。村内宗祠星罗棋布,房房有祠,巷巷有祠,房巷对应;大宗祠、小宗祠、总祠、分祠、家庙,系统支派严整,源流谱系清晰[10]。众多宗祠中属董氏大宗祠最为宏伟,它为祀奉流坑董氏的开基祖董合兴建,是流坑董氏“千门万户,聚居一家”的重要标志。可惜后来被北洋军阀烧毁,只遗下敦睦堂中五根花岗岩石柱,诉说着董氏宗族昔日的辉煌和经历的沧桑。如今村中仍保存有祠堂58座,成为流坑村一项宝贵的人文景观,映射着强烈的宗族观念和潜在的文化意识。

3 结语

聚落文化的形成是一个自然条件、地域因素、传统风水、宗教理学、社会制度与人的思想行为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唯一性使得流坑村成为区别于其他聚落的独立个体。同时,它又反過来限制聚落中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牵制着村落的演变与发展。通过研究我们看到了文化在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演变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这也对我国传统乡村聚落的保护与传承和现代人居理想环境的构建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 鲁民.千年古村访流坑[J].今日中国,2003,5:68-70.

[2] 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聚空间[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3] 银光灿.流坑古村的特色与价值[J].江西社会科学,2000,6:64-65.

[4] 许飞进,刘强.乐安流坑村传统聚落形成与演变的特色探讨[J].农业考古,2008,3:236-238.

[5] 邓建辉,骆永正,邓建红.杨公风水与村镇规划[J].山西建筑,2009,35(20):34-35.

[6] 周銮书.千古一村——流坑历史文化的考察[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7.

[7] 廖夏林,金卫根,金奕敏.江西抚州农村傩文化及其旅游开发探析[J].农业考古,2010,6:310-312.

[8] 李雪萍,王春阳,曾群浪.临川傩舞文化的风貌与特点[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0(1):56-57.

[9] 张素娟,黄智凯.浅析湘南传统聚落文化对景观空间形态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0,5:132-133.

[10] 李秋香,陈志华.中国古村落——流坑村[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传统聚落环境动态性的影响因素 第4篇

一、外在因素对传统聚落环境动态性的影响

聚落建于自然之中,环境影响、限制了聚落环境,影响传统聚落环境发展的外在要素主要包括地理气候因素、地形及地貌、水、生态因素等要素,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自然环境综合体。

1、地理气候因素

地理气候条件的差异显著影响着传统聚落环境形态,一方面,由于地理位置相邻,气候相似和文化交流的缘故,异国建筑模式上互有关联。如云南与接壤东南亚国家的传统聚落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的差异会导致传统聚落的不同,同是汉族住宅,长江流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也大有差别。

2、地形、地貌

在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中,他这样写到:“西方的傲慢与优越是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的,东方人与自然的和谐则以牺牲人的个性而取得的”,地形和地貌的变化,对于传统聚落环境的影响十分明显,地形变化丰富的地方,其形态也相应丰富。在山区或丘陵都尽量把较为平坦的土地留给农田,而把住房修建在不适合当作农田的坡地上。这些座落于山地的村寨,其组合形式也灵活多样,既高低错落又层次分明,整个聚落环境随山势的蜿蜒起伏呈现出丰富多变的特色。

3、水

水是一村之源,在建村选址之初就会着重考虑水源的位置,水源充足但又没有水患为宜。与水源有一定距离的聚落在村中挖井,离水源稍近的地区重在引水,引水入村,再疏导流出,方便大家使用。聚落建在小的水道上,架起的结构使得他们既不阻碍水的渗流,又可以悠闲享受用水的方便。聚落的布局紧紧围绕着水的流向,水为聚落增加了很多类型的形态、空间,开阔的场地也大多依水而建,甚至还有建在水面上的表演平台,形成独特的活动趣味和界面景观。

4、生态因素

中国人文精神讲究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传统聚落环境是以自然生态为载体的绿色空间体系”。[2]受“崇尚自然”的传统文化影响,古人在居住环境的构建中奉行“天人合一”的观念,总结出了以天、地、人相协调为准则的择地标准,在聚落的营建中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灵活布局组织自由开放的空间环境,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积极保护,是传统聚落环境能够长期平稳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内在因素对传统聚落环境动态性的影响

传统聚落环境景观是一个地域各种文化现象的复杂综合体,影响传统聚落环境发展的内在因素,具体来说包括传统聚落的防御性和开放性、习俗、宗法和伦理道德观念、宗教、风水学说等多个方面。

1、防御性和开放性

防御要求外界面封闭,开放要求打开界面的实体围合,最终对外界面的形成取决于二者的共同作用。相比之下,开放性的聚落则尽可能增大外界面的延展,增强交流的可能性和方便村民进出。防御也要求内部道路的排布要通而不畅,标识性不强,外来人难以定位,进入迷宫则再难出来了。而开放性强的聚落则内部公共环境界面亲切多变,道路通畅,四通八达,易出易进。

2、习俗

习俗文化折射于聚落环境的各个方面,从屋顶形式、大门方位、门窗形式、和公共交往空间,从而对聚落形态和建筑的整体空间环境产生影响,公共交往空间中活动多半与传统节日相联系,这些节日多伴随着某些交往性的游艺活动,有不少聚落都设有这样的“结点”空间,并在其中设置戏台或歌坪,每逢节日进行各种形式的文娱竞技活动。这一方面可以扩大交往并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内容,另外也会使聚落的物质空间环境由松散走向结构化,从混沌而走向有序。

3、宗法、伦理道德观念

受宗法礼制观念的影响而形成的四合院住房形式几乎遍布于全国各地,这种布局形式对于聚落环境形态的形成影响极大,内向布局的四合院住宅的平面均为方形或矩形,由此所限定的街巷大体上横平竖直。宗法、血缘关系作为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反映在聚落环境上,常常是以宗祠为核心而形成一种节点状态的公共活动中心,凡祭祖、诉讼、喜庆等族中大事均在这里进行。

4、宗教、图腾崇拜

宗教信仰无疑聚落环境的形成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宗教从一开始便伴随着人们的建构行为。人们建屋建寨,总是选择一定的时辰,举行有关的仪式,否则被认为不吉利。在建屋建寨之前,宗教观念就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而在聚落环境上起作用了。回民聚居的地方教徒每天要五次去清真寺进行礼拜活动,为满足这种要求,聚落必须以清真寺为中心进行布局。在云南、贵州、湘西等原始民族文化保存较多的地区,盛行着各种原始崇拜,各民族分别有各自崇拜的图腾物类。

5、风水学说

风水是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中国建筑的精神“再没有其它地方表现得像中国人那样热心体现他们伟大的设想,人不能离开自然的原则”。在中国传统的建造活动中,“风水术”长期以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包括了在选择建造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建筑环境因素的综合评价以及对某些营建技术和禁忌的概括。

三、小结

纵观影响传统聚落环境的各根源因素相互交织,相辅相成,在不同的侧面,与聚落环境的构筑、发展、变革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它囊括了聚落环境的技术承传、文化内涵、人文历史,传统习俗、地理环境、模式承继、审美观念等内容。研究影响聚落环境动态性影响因素,有利于我们对传统聚落环境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借鉴和继承。

摘要:影响传统聚落环境动态性的因素可以分二方面,其一是外在因素,包括地理气候因素、地形及地貌、水、生态因素等自然环境要素;其二是内在因素,包括防御性和开放性、习俗、宗法、伦理道德观念、宗教、图腾崇拜和风水学说等。

关键词:聚落环境,动态性,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 1989.50-53.

聚落教学设计 第5篇

王黎明 孝昌县小河中学

一、教材分析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紧密,在人文地理学中,聚落也被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受到风俗、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控制与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自然环境因素,正可谓“自然造人,自然造就聚落”。课文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但内容的落脚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世界的聚落》是他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本节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其自己获得新知。初中生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教,但能从生活实例中探究感悟自己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师应注意以事例说理,以理服人。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含义,认识聚落的基本类别及差别,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具体类别及演变过程,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过程与方法:以丰富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诠释聚落的含义、分类、差别及演变过程,以导学提纲提供教学案例,通过教师示范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相结合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以典型事例的列举感受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培养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地理学科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能,树立忧患意识和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聚落的城乡差异,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分析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列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完成的。此外充分利用实例、图片、录像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4、学法指导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注意关注学生在讨论分析中主动参与程度、交流意识是否积极给予鼓励指导。此外在确立小组合作探究成员时既允许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也要适当注意协调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1 2 3 “聚落”一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给人“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之感,实际上就在生活场景中,只是因熟知具体的细节而忽略了主题,因而教师以话题贯穿始终,所有的话题从学生身边的生活空间开始,延伸到生活经历,延伸到相关案例,延伸到具体事例,感知聚落、认识聚落、分析聚落、反思聚落。

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更多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充分让学生亲自感知,使其从内心去感受,而不是让其会写,强调体验,强调经历,强调让学生亲身参与;更多地提供了让学生拓展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课程资源,捕捉能够多角度思维的问题或专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更多地突出了地理学科以图析文、以图促思、以图明理的学科特色。此外,结合已有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活动有机结合,激起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他们学得投入、学得扎实、学得轻松,教师教得鲜活、教得自如、教得快乐。

本节重点与难点内容(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采取教师示范分析与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有机结合,让点拨与放手相得益彰,让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相辅相成,有利于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最终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更主动更广泛的发展。

这节课的时间比较紧,40分钟完成有点仓促,课程资源的选择与相应的学习策略创设在课堂教学时间上发生了冲突。4 篇二:“人类的聚居地_聚落”教学设计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学设计

荆门龙泉中学北校 陈丽芳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全章的重点,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本节课由乡村和城市、聚落与环境、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三部分内容组成。所有内容都围绕身边的生活环境来展开。

聚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联系紧密,它是人类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课文通过大量实例和图片,给学生留下鲜明直观的印象,但内容的落脚点应该是可持续发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少年期,《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是他们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环境,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本节的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其自己获得新知。初中生不喜欢高谈阔论的说教,但能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自己的认识并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师应注意以事例说理,以理服人。

三、设计思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聚落的含义,认识聚落的基本类别及差别,了解乡村与城市的具体类别及演变过程,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以丰富直观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诠释聚落的含义、分类、差别及演变过程,通过教师示范分析与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相结合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以典型事例的列举感受传统聚落是早先人类遗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培养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地理学科的审美情趣,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潜能,树立忧患意识和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进一步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聚落的城乡差异,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懂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是本节教学的重点,理解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分析法、讨论法、案例分析、列举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中分析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完成的。此外充分利用实例、图片、视频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4、学法指导 通过小组交流、师生交流来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教师注意关注学生在讨论分析中主动参与程度、交流意识是否积极并给予鼓励指导。

四、教学过程

导入:由欣赏宜昌聚落美景导入新课。

展示:课题《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及知识主干。㈠ 走进城乡,感受城乡景观的差异。

活动1:开展知识抢答,让学生对聚落的基本内容有个初步了解。

活动2:争先恐后话差异

1、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2、乡村聚落不同类型的比较;

3、不同大洲乡村聚落景观差异

承转: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同样是乡村聚落却呈现不同的景观特点。城市与乡村都是人类的居住地,一个聚落不管发达还是落后,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都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见证,是人类聪明才智的体现。

㈡ 走进自然,寻找理想的家园。

展示:地形、河流、植被素描图,突出甲、乙、丙三地的自然环境差异。师:假设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你会选择哪里?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生:略

师生共同小结。

师:古代的人们是否与我们有同样的选择。让历史验证: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

展示: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图

师: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的分布地区有什么共同点?

生:略

师生共同分析(答案: 都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地区,都在温带,都分布在土壤肥沃的地区等)

师:早期人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今天,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然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区,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湖北省会——武汉,武汉这个聚落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

展示:武汉发展因素图。

生:略

师生共同分析(答案: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展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承转:由此可见聚落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聚落景观和建筑风格,我们下面重点探究四种典型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㈢ 走进聚落:探究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展示:世界四种不同的自然景观及四种不同的传统民居

活动:分组探究,集思广益,探索奥秘

图片a:厚墙小窗房──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沙漠

图片b:蒙古包──亚洲内部的温带草原

图片c:高脚屋──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

图片d:因纽特人的冰屋──北美洲北部的北冰洋沿岸地区 师:针对教学难点,出示活动建议,对学生活动的任务、方法加以细化。生:各抒己见。(略)

展示:表格,明确各地环境(主要是气候)对民居的影响。承转:这些地区的人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利用集体的智慧建造了自己的安乐窝,大家也利用集体的智慧破解了这些神秘的建筑背后的秘密,独特的建筑风格都是在一定环境中形成的。

㈣ 走进现实,关注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聚落也不断在变化,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一些遗憾。

展示:文化遗产图(丽江古城和威尼斯)

师:讲解其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遗憾。

展示:北京前门大街的发展图

师生共同讨论四合院的变化,思考关于聚落发展与保护的问题。

生:七嘴八舌议论宜昌发展情况

展示:宜昌保护文化遗产活动图片

师小结: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㈤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展示:收获平台

板书设计:

落???乡村聚落城市聚落优越的地理环

境???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

保护传统聚落(六)反馈练习:回顾知识,小试身手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是聚落 b、造成聚落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人口的多少 c、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 d、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下列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组合不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 b、中国黄土高原——窑洞 c、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竹楼 d、宜昌地区——土墙平顶房

二、综合分析题

分别写出材料中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水源、地形、交通、资源等)。

1、中国人口众多但分布很不均匀,大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2、我国大庆地区原来荒草丛生,自从开采了石油之后,就迅速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城市。()

3、宜昌地区扼守着长江三峡的门户,上连巴蜀云贵青藏,下引荆襄赣皖苏杭,承东启西,通达南北,坐拥中国经济圈的圆心,发展迅速。()

4、新疆地区聚落多分布在绿洲上,广大沙漠地区人烟稀少。()

三、拓展题

对于北京四合院的开发与保护问题,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结合p83活动题2,请你广泛搜集资料,写一篇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篇三:第一单元第二课《城市聚落》教学设计(2012版)第一单元第二课《城市聚落》教学设计(2012版)

平湖市东湖中学 主笔 刘莉 参与:刘华忠、朱明华、金凤、韩秋雅 2012.9.14

一、【课标解读】:

课标:

1-2-2 以及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找出影响聚落特征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解读:

选择的区域:乡村与城市

学习内容:说出聚落的含义和类型,比较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

同,说出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结果性目标:说出、比较、说出

过程和方法:收集、整理、比较、分析聚落景观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忧患意识,乡村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与地理环境的统一,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是对第一课内容的拓展和延伸。认识社区是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起点,它以学生感受、观察、思考社会生活为起点,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区域类型以及区域间的差异与联系,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区域间的差异和联系的观点。

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平面图的能力,也了解了社区的主要功能,但这仅仅是关于社区知识的点,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关于社区知识的面,而且对于社区的认识也只停留在自己所居住的社区和经常获曾经去过的区域。所以由于要完成社区类型、社区差异、社区联系这三大知识板块的学习任务难度较大,所以安排三课时。本节课是第二课时。2.教材结构体系: 产生

景观

功能

生产、生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城市的产生及功能。2.比较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3.说出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明的城市生活体验,观察比较来区别不同聚落的特征,培养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会做简单的社会调查,正确分析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运用地理景观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图中所表现出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地理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同

难点:影响城市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主旨是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对人类的生活环境有更深刻的了解,渗透正确的人地观;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判读不同的景观图,获取知识信息,形成读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更有助于在教学中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思想理念。利用地理景观图以导教,又可以指导学生用地理景观图以导学,它既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发展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发展。1.选择合适的地理景观图

2.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通过观察要抓住图中所呈现的主要地理要素。3.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归纳该景观图所反映出当地的什么区域地理特征。4.在归纳该景观图所反映的区域地理特征基础上,引导学生推断景观图所示区域的地理位置,即在哪儿?

5.将几幅景观图互相对照,联系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形成景观的原因,即为什么?

六、【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增加学习的兴趣)

《变形计》是湖南卫视推出的一档大型生活角色互换节目,以纪录片加真人秀模式推出,号称“新生态纪录片”。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参与节目的双方就在七天之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 来自乡村的小明和来自城市的小强进行了互换。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从身边生活入手,拉近教材和学生生活的距离

一、了解城市的起源--用景观图解读地理知识,感悟新知。

(出示两组组图片,结合书本相关文字,进行阐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图文结合的能力

(补充材料:世界最早出现的城市多数在大河的冲积平原上)

设计意图:观图具有直观性,通过景观图还原地理知识。细心观察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即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对景观图所在区域形成整体的认识,把握区域地理特征。

二、走近城市---感受城市的美。用景观图,建构新知。

(情景一)来到城市,他看到了很多景观,你猜猜看,他都看到了什么景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出示一组反映城市不同主题的景观图)

设计意图:景观图具有美观性,置学生于景内,“身” 临其境,把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更重要的是通过挖掘地理景观图片的内涵,让学生学会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使他们获得理性的判断和规律性的认识。

(情景二)小明对城市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我们就进一步了解城市,看看下列城市体现怎样的特色呢?

(出示一组不同城市的景观图)

(情景三)小明了解了一下城里父母的情况——爸爸在中关村工作,妈妈在王府井工作,他们的家在方庄小区。这些区域体现出怎样的功能呢?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出示书上图片

设计意图:以示意图图为呈现信息的主要载体,反映了具体事物,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标志性的主题,理解新知。

三、感悟城市---用景观图突破重难点,内化新知(情景四看着这些景观,和自己家乡比,小强感受到不同了„„

(出示一组城乡图片)

(活动)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景观图更生活化。用景观图启迪思考,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根据景观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并联系有关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情景五)看着这些不同,小明感触很多„

(作业)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平湖,正在崛起的中等城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让知识延伸到身边的生活中

七、【板书设计】: 产生 :

村落—商业—市---城市 景观:人文景观为主

功能:政治、经济、文化、对外交往、交通、科研等

生产、生活:工商业、服务业篇四:优质课教案 聚落-城市和乡村教案

第三节 聚落——城市和乡村 教学设计

任课教师 韭园一中 张新彦

一、教材分析

“聚落”是地图版地理教材第三章“居民与聚落”的第三部分内容,而今天学习的“城市和乡村”是本节内容的第一部分。从难度上来说,本节内容比较好理解和接受,因为城市和乡村离我们的生活比较接近。本节内容包括:聚落的概念、聚落的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的功能、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区别四个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聚落的概念与分类

(2)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搜集、分析、整理资料等活动,落实聚落的含义、主要

类型、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差异,使学生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了解聚落的主要分布地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

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生对城市和乡村异同理解的基础上,在教室内即兴举行一场“你喜欢乡

村我喜欢城市”的辩论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运用地理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2.教学难点 :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区别 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们将采用分组合作、交流探讨的愉悦的教学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各自的内容,并将讨论的最终的结论派代表讲述给大家。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度过 一节愉快的充满愉悦的地理课。本节各组的内容如下: 第一组:根据图片总结出什么叫聚落?

第二组:依据课本的讲述给聚落进行分类,即:聚落有哪两种基本类型? 第三组:试着找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何处?距现在有多长时间?

第四——第九组负责完成下面六项内容

教师在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走到同学中间参与讨论,解答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学生解答完问题后,教师总结: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既了解了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共同特征,都是我们居住的地方,都是我们人类的家园;也了解了它们之间不同的地方。我们大家有来自农村的,也有来自城市的,这里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喜欢乡村,还是喜欢城市?说出你的理由。

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气氛要热烈。

在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基础上,组织一场关于“乡村好,还是城市好”的辩论赛。全班分两大阵营,各自陈述支持自己的观点。(组织方式:找一名节目主持人;4-5名评委;双方各挑选一名组织者负责;主持人决定那方是乡村队,那方是城市队;双方同时准备支持本队,反对对方的相关材料,时间是5分钟。然后开始辩论。观点要健康、正确、言之成理,不准进行人身攻击,不准胡搅蛮缠讲歪理。)教师总结:

无论乡村还是城市,都是我们人类生活居住的地方,都是我们人类的家园,都有各自的优点,也都有各自的不足,因此不管是生活在乡村,还是生活在城市,我们都应该为它的发展和进步而感到骄傲、充满自豪,也都应该为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而贡献我们的力量!

课题:聚落—城市和乡村

工作单位:扶沟县韭园镇一中

教师姓名:

张新彦 任教学科:

地理

联系电话:

*** 篇五:世界的聚落 教案设计

世界的聚落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2,学科:地理 2,课时:1 3,学生课前准备:

一、预习课文,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完成课后习题

二、教学课题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聚落的形态”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两部分,主要讲述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聚落分为城市与乡村两大类型。世界各地的聚落形式多样,但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协调适应性。世界文化遗产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为我们研究人类的文明史,以及人类与环境间的关系,人地协调发展等有着重大的价值。故本节的重点是“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和“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形式是学生身边具体的地理事物,所以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采用了分组合作式的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向其他同学展示个人的想法和小组的讨论结果。

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提出具体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接着学生按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课前准备提出要求如下:(1)搜集城市与乡村的不同景观图片,分析城市与乡村有何差别;(2)搜集民居建筑图片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料,分析形成建筑特色的原因;(3)复习前面世界人口分布知识,了解人口密集地区的地形。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百度图片搜索: 讲述新课: [一] 讲述“聚落的形态”,按以下步骤:

在学生了解聚落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再举些例子。[承转] 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例子,可以知道聚落的规模有大有小,小的只几十人的村庄,大的可以大到上千万的巨型都市;聚落的形式主要形式包括城市与乡村,它们具有不同的特色。那么,它们有何差别呢? 1. 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

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并由学生课前做好小课件,上讲台当小教师,与其他同学交流小组的讨论结果。2. 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活噪音、生活垃圾、就业困难等方面来进行讨论。[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3. 教师展示动画:课本p52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过程,讨论城市发展过程。简要分析城市

发展条件。[教师提问]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那么,结合人口的分布情况,分析讨论: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启发] 世界人口密集区域分布在哪些区域?为什么?那些地区的地形如何?气候如何呢?如:我们冀州的地形如何?

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知识,讨论。[小结]: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承转] 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为什么呢? [讨论] 把学生分成3组,展示课前搜集的“东南亚的高脚屋”、“北非的平顶屋”、“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的图片,讨论不同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承转] 正因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聚落建筑风格各异,所以前人留下了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4.讲述“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 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教师提问] 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xxx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不对)为什么?(学生讨论)[小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节知识要点: 1.聚落: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可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形式;两者的差别; 2.聚落的形成及其与环境的关系。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课堂巩固] 1. 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农村——放牧 b.牧场——伐木 c.渔村——捕鱼 d 林场——种植 2.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3.影响聚落形成与发民的主要因素有???()① 地形 ② 资源 ③ 土壤 ④ 水源 ⑤ 气候 ⑥ 植被 ⑦ 地质 ⑧ 交通

板书设计

一、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 2.聚落的形式

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聚落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 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六、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运用了分组合作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的能运用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析身边的事物,真正做知识的“学以致用”。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如下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才是真正有效的:当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这样才能最好使新课程标准得以实际上的实施。

七、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 学校: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冯爱慧 职称: 二级教师 电话: 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个人介绍:

安子岭传统聚落凤凰寨遗址研究 第6篇

1 概况和研究意义

根据《武安县志》的记载:安子岭村最早建于明朝的洪武年之前, 该村初有吴姓人氏来此垦荒定居, 后来到明朝弘治年间, 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 人们开始筑寨、建造安子岭村[1]。凤凰寨遗址作为地方特色传统文化的一种物质现象, 它比普通遗址更直观, 更有特殊性, 因而就更具有普遍性, 还可以向特定时代的民俗学、文化人类学以及历史地理学方面提供研究佐证。凤凰寨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意义, 必须对此山寨遗址进行深入的研究, 防止这一特殊的防御性古山寨被人们遗忘。山寨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十分重要, 对当地明清时代乃至民国时期的政治、历史、文化和社会治安状况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凤凰寨的选址和防御观念

安子岭凤凰山古山寨即凤凰寨, 凤凰山位于安子岭 (由于安子岭村的村前有一岭形似马鞍形, 所以该村取名为鞍子岭。因为“鞍”与“安”同音, 随着时间的变迁, 慢慢演变为安子岭) 古村落的西南方向, 凤凰寨遗址位于凤凰山的山巅之处, 因为整个古山寨遗址的平面呈现出不规则的长方形, 并且其整体的形式像鸡冠 (如图1所示) , 从而唤作凤凰寨。凤凰山呈南北走向, 山上多为石头, 没有高大的树木和茂密的植被, 视野开阔。当入侵者试图进入山寨时, 在凤凰寨内的人居高临下, 并及时通过垛口进行抵御和还击。通过安子岭古村落南庄 (在安子岭古村落中间部位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沟, 该河沟将古村落一分为二, 北边的部分叫北庄, 南边的部分叫南庄) 的南侧东、西两条街道上行可到达凤凰寨。寨墙像铁桶一样, 把整座山寨围起来, 居高临下, 易守难攻, 具“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之势[2]。

3 凤凰寨遗址的平面布局

凤凰寨遗址总体布局在相对独立的凤凰山山顶, 寨墙的走向和内部形状顺依山势, 呈不规则形。凤凰寨的占地面积约2 660 m2, 山寨内部的地面高差大 (如图2所示) , 达到6 m多。凤凰寨由南寨和北寨两部分组成, 南北通长约86.375 m, 东西最宽处约36.582 m。北寨平面略呈梯形, 所处地势较低, 占地范围相对较小, 类似城门外的瓮城, 是为了加强南寨的防御而建。南寨平面呈瓶颈形, 前端较窄, 后端宽大, 所处地势由前向后逐级上升, 呈居高临下之势, 当属山寨的主寨。寨墙内低外高且高低不等, 最高处约12.6 m, 最低处约2.5 m, 墙厚0.612 m~1.442 m, 墙顶设垛口, 垛口距离在0.758 m~2.321 m之间, 高度在0.615 m~1.442 m之间。北寨沿南寨东墙向南设一座北寨门, 是进入古山寨的最主要通道;南寨北墙和东墙各设一座寨门, 北墙的寨门 (南北寨连接门) 为内门, 直通北寨, 是连通南寨和北寨的通道, 东寨门直达山寨外部。

关于此山寨的年代和用途, 当地的老人王大臣说是明代后期所建, 是李自成等起义军驻军的所在地, 后来, 这座古山寨被当地村民作为防止匪寇侵扰的避难所。

4 凤凰寨的空间形态

4.1 凤凰寨的外部空间形态

凤凰寨的外部空间形态是指山寨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强调了山寨的防御性, 并且可以使得山寨能够在占据有利环境的基础上, 利于村民、乡勇或是官兵的“防守反击”[3]。凤凰寨选择了离古村落居住区距离较近的“据险扼要”的凤凰山的山巅作为地理据点, 将闭合的山寨空间覆盖整个山头。

4.2 凤凰寨的内部空间形态

山寨的外轮廓与所处山头的轮廓一致, 山寨内部功能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垛口、寨门、寨墙、便道。山寨的内部交通组织, 山寨内部的道路也被山头地形限制, 道路顺延山势布置, 呈现鱼骨状, 从而保证通达性以及战时疏散, 但内部地面高差较大。寨门共有3个:北寨门、东寨门和内门。寨墙全部采用安子岭当地的青石, 这些石头经过粗略的加工处理之后干砌成墙, 寨墙之上还设有许多垛口。北寨部分宽为9 m~20 m, 东西寨墙呈燕尾式包住南寨北墙, 北寨门宽约1.8 m, 其西边寨墙高6.312 m, 东边寨墙高4.235 m, 这两部分寨墙共同组成了北寨门, 从寨外登上9个台阶通过这个门就可以进入北寨部分。南北寨之间的内门, 门宽0.712 m, 高1.5 m, 厚0.8 m。东寨门宽1.1 m, 高1.5 m, 南寨部分宽为10 m~30 m, 东寨门正对面的东边有1座影壁, 该影壁距离东寨门2.6 m, 宽2.6 m, 高3.8 m, 厚0.8 m。凤凰寨的寨墙宽度为0.5 m~1.1 m, 有87个垛子, 其高0.8 m~1.1 m, 各个垛子距离不等, 最短的是0.8 m, 最长的为1.6 m。寨墙底部有排水口, 呈正方形, 边长约0.2 m, 是山寨内部向外排水的孔洞。凤凰寨内部中间高, 四周低, 其高度从低处向高台处呈阶梯状的分布 (如图3所示) , 南寨内部最低处的部分其宽度为4.782 m, 其高台处是不规则的长方形;北寨内部最低处的部分其宽度为2.152 m。若敌人进逼寨墙之下, 村民则可从垛口用弓箭、长矛和石头进行抵御, 可确保无虞。

5 凤凰寨遗址的营建技术

5.1 材料

凤凰寨的基础、寨门和寨墙全采用当地的青石或条石垒砌。由于安子岭聚落青石多, 而且质地坚固耐用。木材具有很好的耐压性能和横向有优良的抗挠曲性能作为中国古代建筑重要原材料, 但是它不适于堡寨军事性质的山寨, 容易受到火攻的威胁, 石材易于就地开采, 取之不竭, 用之不尽。工匠们对于石头的应用较为娴熟, 大小石块合理搭配, 因此被作为主要也是唯一的合适材料应用于凤凰寨的修筑。

5.2 构造

在凤凰寨的寨墙的内侧修有上垛口的台阶, 在垛子的内侧修有0.5 m宽的便道, 是观察敌情和抵御入侵的战道, 颇似长城的城墙。凤凰寨的寨门全是石头垒砌筑造而成, 寨门的门楣过梁是一整块长条青石, 异常稳定坚固。寨内地面落差大, 雨水与生活用水可直接地面渗透或者通过排水口排出, 排水口设置在寨墙与地面的交界处。寨内地面是山体青石, 青石的形状、尺寸不一。青石干砌垒筑而成的寨墙, 高大坚固, 整个墙面整齐硬朗。

5.3 结构及施工

凤凰寨是全石结构, 施工形式是全石干砌垒筑。寨墙的基底部分完全是大型的青石块, 形成稳定的基础, 相对而言较小的青石在此基础之上层层垒筑形成寨墙, 随着寨墙的闭合形成山寨的内外空间。青石贯穿上下的竖向布局保持了一致, 以形成稳定的重心, 由山寨平面布局可以看出, 其内部结构建造简单, 便于路线的通畅与战时交通。

6 结论及展望

本文通过凤凰寨的选址、防御观念、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和营建技术进行研究, 总结出了凤凰寨营建规律和造型特点。古山寨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被称为是我国地方文化的“活化石”, 我们应当尽力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 完善我国古山寨研究体系, 彰显其独特辉煌的历史文化价值。由于作者能力有限, 本文只是从建筑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在今后的更为广泛的发掘过程中, 会发现研究价值更大的古山寨遗址。本文仅为抛砖引玉, 有待将来更加系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用于我国古山寨研究。

参考文献

[1]河北省武安县地名办公室.武安县志[Z].1984.

[2]杨蕾.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成因与形制研究——以襄樊南漳地区为核心[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08.

传统聚落 第7篇

壮族起源于“百越”民族中的“骆越”与“西瓯”,聚居在东起广东连山壮族自治区县,西至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抵北部湾,北达贵州从江县,西南至中越边境的广大区域。侗族亦是百越后裔,属古骆越的一支,魏晋后称为僚人,聚居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地区。

壮、侗均为广西土著民族,其传统聚落主要分布于桂西北的丘陵、河谷与山区之中,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相似,因此两个民族的聚落存在一些共同点,如选址依山傍水、形态顺应地势等。同时,由于微观地理条件、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制度的分异,使两个民族的传统聚落形态存在一些鲜明差异。本文以这些差异作为比较分析的对象,辅以空间句法的技术手段,旨在清晰地呈现聚落组构层面的异同,深入探讨差异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

2 壮族传统聚落与侗族传统聚落的形态差异分析

2.1 宏观——聚居区与聚落环境

百越诸族的传统聚落,多分布于山岭中,依托不同的地形地貌衍生出平峒型、丘陵河谷型、高山型几种主要类型。地形特点与耕地容量的不同,也使得聚落分布与规模各异。

壮族是广西百越民族中人口最多、分布最广的,在南宁、来宾、柳州以西,占据了广西百越聚居区的绝大部分区域。侗族人口较少,势力单薄,分布于桂北三江、龙胜、融水一带,尤以三江侗族自治县最为集中(见图1)。

就宏观的聚落整体形态而言,壮、侗两族聚落空间布局均呈依山伴水、顺应地势的散点半集中形态。相较之下,侗族聚落团块比壮族聚落更趋密集、大型(见图2)。

壮族聚落分布较分散,类型与规模多变。在由单一聚落向聚落群发展的过程中,自然村寨基本维持团块的独立,组团之间随地势起伏或溪涧相隔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如龙胜“龙脊十三寨”,在长约8km,宽约5km的山区河谷间,散布了二十多个自然村寨,户数从十几户到一百多户不等,聚落间距约0.5~1.5km,如图2g。其中偶有耕地较为集中、聚落分布密集的地区,如龙脊古壮寨,廖家、侯家、平寨、平段四个寨子自上而下,形态自然、地界毗连地散布于龙脊山腰,因家族或婚姻关系而由血缘型的宗族聚落结合成地缘型的聚落群,这也是广西地区规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壮族传统聚落群,如图2c。

侗族的传统村寨,常由紧密毗邻的同一宗族不同分支的居住组团形成簇团状,或由距离较近的多个宗族村寨,顺应山形水势形成规模浩大的聚落群。如三江独峒高定寨,各姓氏住宅组团在中心鼓楼统领下显示出明显的团块状特点,组团间由道路、水塘、陡坎或小块田地形成的边界随着聚落的发展逐渐模糊,从而形成多核心,多层级的簇团聚落,如图2f。又如坐落于河道迂回处的三江县程阳马安寨,形态呈团状,与岩寨、平寨、东寨、大寨相距数百米,沿河岸带状排列成高密度块状聚落群,如图2h。

2.2 中观——聚落布局与街巷结构

从聚落整体布局来看,壮、侗聚落均较为自由,顺应山势与河流呈散点半集中形态。所不同的是,侗族聚落向心性较明显,住宅围绕聚落中心(一般由鼓楼、鼓楼坪及戏台组成)顺应地势建造。壮族聚落没有明显的中心,即使在修建了较多凉亭、庙宇的富裕村寨中,住宅也不以这些公共建筑与空间为中心布局,而纯粹地顺应地形沿等高线发展。

壮、侗聚落的营建常是房屋先行落成,而后村民依习惯踏出道路,因此道路与街巷系统自由而有机。聚落规模小,建筑稀疏时,只由连接引导,未形成围合感较强的街巷空间。随着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加,逐步形成两侧封闭的街巷,同时在建筑排布稀松处发展为公共空间,居住与公共空间均由该主要巷道串联起来,形成线状聚落,如龙州上金船街与三江独峒八协寨。当聚落进一步扩大,简单的线性街巷结构发展为纵横交错的面状网络。丘陵、高山地区的聚落,因应地形布局,道路起伏错动,又演化出树枝状、交织状、放射状及带状等自由的网络格局(见图3)。

壮族传统聚落多树枝或交织状的网络形态,如龙胜龙脊村,如图2c,以一条顺应地形的路径为主,辅以众多树枝状分支,凸显聚落层叠延绵的空间形态。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区,路网相对规整密集,呈交织状,如龙胜平安寨,如图2b。在侗族向心型聚落中,鼓楼、戏台所在的核心区通常是村落主要道路的交汇点,于是路网由核心区呈放射状向外辐射,建筑亦据此向心排列,如图2d。丘陵河岸边的侗族聚落群,常采用沿河带状网络布局以充分利用河流资源,但聚落核心区影响力犹存,路网仍保持一定的放射形态,如图2h。

2.3 微观——聚落的构成要素及组织结构

壮族与侗族的传统民居多为干栏式,底层架空,放置农具或饲养家禽,上层住人,常设有火塘、堂屋、卧室等生活起居空间,以及楼梯、通廊、储藏、晒排等辅助空间。

壮族传统干栏多为二层三开间,设储藏阁楼,以厅堂为中心,其他房间围绕着中心的厅堂形成简单的“向心式”空间模式,同一地区建筑的材料构造、门窗细部、尺度造型相似,标准化、模块化特征明显。侗族干栏多取三至五开间,由火塘组成基本的生活单元,再由走廊、楼梯、厅堂等公共空间连接起一个或若干生活单元形成“单元式”布局,同时通常将生活空间拓展到第三层,进行竖向的功能分区,若仍不能满足使用,则考虑隔出阁楼或修建第四层。单元式布局的灵活性与环境、功能的要求,使侗族干栏空间形式较为复杂、多样,并在平面尺寸与建筑高度上较壮族干栏更大(见图4)。

侗族传统聚落的组成要素十分丰富,山林、河流、坡坳等自然边界与村口寨门、河上风雨桥、村边大树等象征性边界共同划定出聚落的领域范围,鼓楼、戏台、鼓楼坪,形成聚落中心,在一些聚落中,更与萨坛、观景长廊、水面等结合成形式、功能与意义更为丰富的聚落核心区(见图5)。

壮族聚落没有祠堂、鼓楼和戏台这样大型、精美的公共建筑,风水树、土地庙、凉亭与其他祭祀场所多分布在聚落周边,村民的公共活动常在田间、空地上进行,随意而分散,对聚落空间布局无太大影响,因而聚落没有明确中心与轴线(见图6)。

2.4 壮族与侗族聚落的空间句法释义

传统的聚落形态研究侧重于归纳与解释,这种描述性的方法,易受主观感受的影响,不利于深入理解与掌握规律。空间句法作为一种能有效量化空间、深入挖掘空间组构与规律的理论工具,开始被应用于传统聚落的研究中。本文试图引入空间句法工具,以广西壮族、侗族的典型聚落为例,阐明其空间构形的特征,并为探讨空间形态与社会结构、文化背景的深层规律提供材料。

聚落的空间句法分析主要应用“轴线模型”方法。轴线指道路不受步行阻碍或视线遮挡所能形成的最大延伸程度。涵盖聚落道路系统的最长且数量最少的轴线之间相互连接,构成系统的轴线图。本文选取了地理环境、规模、社会结构与文化背景各不相同的6 个典型壮、侗聚落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总平面图绘制出各聚落轴线图,导入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中进行分析,运用“整体结合度”①“局部结合度”②与“可理解度”③对聚落的空间组构进行阐释。

研究对象村落的空间句法参变量的平均值在表中列出(见表1)。通过简单的对比,不难发现,这些聚落的某些局部空间属性,如平均连接度、局部结合度在数值上非常接近,显示出它们之间的某些共同特征,这很可能与聚落选址及建筑与路网沿等高线布局有关。

村落街巷系统的整体结合度分布图中轴线由暖到冷表示数值由高至低,其中红色粗线部分是构成村落10% 整体结合度核心(空间核心)的轴线,即街道可达性最高的部分(见图7)。

达文屯规模较小,布局简单,整个聚落的可理解度较高,中部纵向道路连接着不同高台上的横向入户小径而成为聚落中空间的重要联系,结合度最高。新建的小学、卫生室、广场和生态博物馆亦紧邻村口与空间核心设置。龙脊村规模较大,可理解度大幅降低,空间核心的位置并不具有特殊性,整体结合度的数值与偏差值均较小,说明在较大规模的壮族聚落中,空间较为均质,没有明确的聚落形态与功能的核心。结合公共建筑与活动空间的分布还可发现,壮族的村落公共建筑与空间常分布于村口、村边、梯田附近,自然而随意。

侗族聚落的整体结合度与可理解度均较高,结合度核心基本分布在村落的中心,超过半数的鼓楼、戏台亦分布在空间核心上。对高定、高友这类规模较大、组构复杂的聚落进行局部结合度R3的计算,可发现多数公共建筑位于R3数值最高(占总值10%)的轴线上,成为局部空间组织的核心(见图8)。同时,Rn和R3数值最高的轴线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且整个聚落的中心鼓楼,或大型的鼓楼戏台群恰分布于这些重合的轴线上,这与侗族聚落多核心多组团多层级的空间形态与社会组织关系暗合。

空间句法的分析方法使本来难以用语言客观描述,但能被人的直觉所感知的空间结构以一目了然的图示表达了出来,也使不同聚落之间的比较成为可能,从而更深刻地剖析出聚落生成与演化过程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制。

3 壮族传统聚落与侗族传统聚落形态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前文分析了壮族与侗族传统聚落在不同层面上的差异,其中最明显的差异在于中观层次上的组织格局,以及聚落中公共建筑的分布。为考察相同地域下两个民族的传统聚落形态差异的影响因素,下文从分布区域与地形特征、宗族制度、文化传播与历史环境等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3.1 分布区域与地形特征对聚落形态的限制影响

壮族与侗族对聚落选址、地形利用和改造的原则与方式是相近的。依山傍水,既是文化的选择,亦是生存的选择。山提供了林木与耕地,水则是从事稻作与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资源。

壮族聚落分布广泛,需面对更多样的地形地貌并做出调整与适应。水源、林木、耕地的富足程度决定着聚落环境容量与规模:平原河谷地带的壮族聚落人口较多,规模较大,连接成片;而山区聚落规模较小,多单聚落散居。同时,地形的起伏与水源的关系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形态:开阔平缓基地上的村落受限较少,发展均衡,呈团状或片状;丘陵地区聚落择山头间的平坦谷底,团簇状散点布局;高山聚落优先选择等高线不太密集的区域顺势排布,水平走势明显;沿河发展的聚落则线性特征显著。

侗族分布范围小,但在聚居区内属强势民族,聚落环境较苗、瑶等其他少数民族优越,故以平坝型和山麓型聚落为主,形态与规模相似。聚族而居使其单个聚落规模较大,并常由多个宗族聚落围绕核心公共空间形成更大规模的聚落群。平坝型侗寨资源充足,利于扩展,易于形成向心围合的聚落空间,山麓型侗寨受地势限制,向心性稍有减弱,但依山势纵向发展,空间层次更丰富。

3.2 宗族制度的差异对聚落组织结构的影响

百越诸族的聚落模式与以封建礼制规范起来的汉族大家族聚落模式不同,其家庭单位常在两代以内。最基本的聚落由一个同姓宗族或家族形成,较大的聚落则由数个家族组合而成。

侗族聚落的社会结构由“垛”—“补拉”—“斗”—“寨”组成。“垛”即最小的家或户,“补拉”为同一祖父所生儿子的各个家庭。“斗”即房族,拥有共同的墓地、树林、公田、鼓楼等,由“斗”内各户轮流维护、经营。“斗”内的家庭以鼓楼为中心建造各自的房屋形成组团。各个“斗”组团又聚集在共同的鼓楼核心区旁从而形成更大的“寨”。因此,在侗族聚落中,鼓楼作为族内聚众议事、制定、执行规约和礼仪交往的场所、民族认同的标志,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成为聚落空间与精神的中心。

另一方面,侗族有“分家不分房”的习俗。兄弟分家后仍共同居住在同一干栏住宅内,各家有独立的火塘与卧室,宽廊则是整个大家庭的公共空间。随着家庭人口的增长,住宅在长度与高度上扩展,直至无法继续扩建,才会增盖新房,但仍与父房紧密相连,这也是侗族干栏尺度较大,空间形式复杂多样的原因。

三江高定寨是体现侗族社会组织结构的典型聚落。寨内有5 个姓氏,以各自姓氏或分支的鼓楼为中心形成6 个“斗”组团,北面山坡中部为全寨村民共建的中心鼓楼和戏台,是整个聚落的公共核心,并以此形成多核心多层级的簇团结构。

壮族传统聚落公共建筑较少,缺乏鼓楼、风雨桥等高大精巧的建筑形式。一方面是由于壮族族群众多且分散,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公共建筑型制;另一方面,壮族是一个务实,重内涵轻形式的民族,公共建筑讲求实用,形式较为简单、质朴;此外,壮族长期处于汉族社会统治的中心地带,不断的侵略与同化使民族特色被消解,一些文化传统没有流传下来,也造成了公共建筑不发达、影响力较弱的结果。

壮族干栏住宅的排列,同样受到血缘关系的影响。大多数家庭在儿子结婚后即分家立户,但新建的住宅总是相互靠近,同一家族住宅基本连成一区,以便彼此关照。如那坡县达文屯,兄弟房联排建造,梁氏居于半山腰,马氏居于山脚,黄氏居于村中最低处,呈梯级错落分布。

3.3 历史环境与文化传播序位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早在石器时代,人类活动已遍及广西,及至商、周,广西的土著居民被称为“骆越”与“西瓯”。秦瓯战争之后,秦始皇统一岭南,汉、苗、瑶、回等民族源源不断迁入广西,汉族人口众多,生产力先进,处于统治地位,控制了大部分的城镇与土地肥沃的平原。土著居民部分与汉族融合杂居,更多的则退居山岭。稻作文化对水的执着追求与相对众多的人口优势使得壮族居民在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碰撞交融中,仍然控制着部分河谷、平原等水源丰富的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在争夺生产生活资料的斗争中处于下风,只能迁至桂西北山区。侗族的祖先原居住在梧州、浔江一带,后来向西北迁徙至桂、赣、湘三省交界,人少势弱,分布区域集中且封闭,但毕竟是土著民族之一,故占据了相对优渥的山脚地带。苗、瑶族是迁徙而来的少数民族,备受压迫,只能迁居深山。民间素有“汉族、壮族住平地,侗族住山脚,苗族住山腰,瑶族住山顶”的说法,这样的宏观分布的历史图景是长期民族争斗的结果,也是各民族耕作方式的自然选择。

历史环境与民族关系的变迁不仅影响着壮、侗民族聚落的分布与选址,也影响其聚落空间的组织方式。

受汉文化影响较早、较深的壮族,聚落的空间结构因汉化程度的不同而异。桂东、桂北的壮族自唐代后逐渐融合于汉族,该地区的壮族聚落与民居多采用汉式。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南地处偏僻山区,交通闭塞,发展滞后,受汉文化的影响迟缓,但该地区壮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主体意识较强,同时对汉文化也表现出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吸收、融会与创造,将汉族的礼制观念巧妙融入到民族建筑中,并不断与其他少数民族交流学习,建筑技艺日渐成熟,从而较好地传承和发展了传统的干栏建筑。龙胜、西林的壮族聚落是典型代表。在桂西,有少部分汉人长期与越人杂居,融入越人中。该地区传统聚落及民居较少受到汉文化影响,还保持着最为原始的面貌,多为单一宗族的血缘型聚落,小而分散,以那坡地区的村寨最为典型。

侗族经历了战乱中的部族迁徙,与其他民族杂居及洪荒山地的开发,直至宋代成为独立的民族。此后,中央王朝对侗族聚居区的开发力度自北向南逐渐加强,由羁糜州制、土司制度到土流并治、改土归流, 一步步将侗族置于直接统治范围之内。然而侗族聚居区内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极不均衡,存在着南北、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广西侗族所属的南侗支系为明清苗疆所在,直至乾隆元年,该地区方完成改土归流,纳入王化。但此地居民和汉官之间仍充满矛盾,拒绝接受汉人统治,汉化过程十分缓慢。再加上侗族社会“款”组织制度对内自行维护正常秩序,对外抵制外来冲击的作用机制,使得侗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对自身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较好,保存了本民族的特色。

同时,侗族擅长建筑,公共建筑与空间形式丰富多样,高达数丈的鼓楼,横跨河流的风雨桥,从建筑的跨度和高度上体现出其建筑技术的成熟。这也影响了相邻而居的壮族。龙胜龙脊的壮族民居多在山面做披檐处理,形式和同区域的侗族非常相似,而这种做法在其他地方的壮族村落中却很少见,此外,龙脊地区造型简朴的壮族风雨桥的亦有借鉴侗族同胞的可能。

4 结语

地理风土、社会结构、历史人文等因素协同互动,深刻影响着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与演化。壮族、侗族传统聚落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中观层面的聚落组织方式,决定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社会组织关系作用于聚落的表现形式及聚落发展的文化背景与历史进程。空间句法作为理解聚落空间的社会逻辑语言,其参量所表达的空间关联,往往与人们主观感觉的空间构型特征相吻合,有利于聚落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相对客观而理性地揭示空间形态结构的内涵与演变规律。

参考文献

[1]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2]韦玉姣,吴宇华,梁立新,等.广西那坡县达文屯黑衣壮传统麻栏自主更新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2(11).

[3]韦玉姣.民族村寨的更新之路——广西三江县高定寨空间形态和建筑演变的启示[J].建筑学报,2010(3).

[4]雷翔.广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5]黄恩厚,覃彩銮.多维视野中的壮侗民族建筑文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6(1).

[6]石拓.中国南方干栏及其变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7]孙娜,罗德胤.龙脊十三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8]顾静.贵州侗族村寨建筑形式和构建特色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

[9]王浩锋.社会功能和空间的动态关系与徽州传统村落的形态演变[J].建筑师,2008(2).

[10]Hilier B.Space is the Machine:a configurational theory of architectur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特性探析 第8篇

民居是“人化自然”中的一种文化形态,注入了居民的精神寄托,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场所,是显现其存在意义的空间,是一种反映人类存在的文化景观,它最清晰地表现了空间形式与生活模式的关联。在东南亚,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固有的空间概念,传统民居聚落如何诠释它所处的自然环境,聚落的设计者又如何巧妙地利用空间概念去构筑聚落建成环境的意义等,这些都记叙在聚落的空间图式和建筑意象之中。在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中,聚落空间的构成往往以各自文化中的宇宙图式为原型,在现实聚落的营造中被图解和形象化。纵观东南亚的传统民居聚落空间图式,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原始崇拜型、宗祖崇拜型和宗教崇拜型三大类,但各种聚落类型又因地区的不同、文化的差异及发展阶段的不同而产生聚落形态的多样性,这保证了东南亚地域范围内聚落空间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研究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空间,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东南亚地区的宗教文化、建筑文化和人类文明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二、原始崇拜的少数民族聚落

在东南亚的山地密林地区,分布着数百计的少数民族,他们或散居或聚居,多信仰万物有灵和原始崇拜。少数民族村寨一般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来使村寨“门槛”或“入口”显得神圣,也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分隔圣俗两界。这样的村寨往往有寨门,寨门分有形和无形两类,建无形寨门的多为较小的村寨,以树木和石碑为标志,寨门虽然简陋,但却是一种宗教性的防御措施,既防止鬼怪侵入居住领地,同时对外人也有警示作用。一些村寨建筑有形寨门,其大小和形式不尽相同,它不仅作为出入口的标志,还有界定村寨范围的作用。寨门和村寨的象征性范围线共同组成了聚落的边界,这种边界往往没有具体的物质形式,但反映了人们的一种领域感和主观心理上的“守护神”意识,同时这种开敞通透的村寨形式更能使聚落与周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寨心是村寨的灵魂,寨心的建立与原始宗教信仰有关,其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它在村寨中所处的中心位置,还在于它被世代相传的集体意识和象征意义。寨心一般是一个具体的实物,如寨桩、寨柱、祭坛,或寺庙、鼓楼、公房、头人住屋等标志性建筑,也有的寨心是一种无形的心理空间,它象征着村寨和先人的灵魂,有镇宅驱邪、保佑寨人平安兴旺的意象。寨心大多处于村寨的中心,其有利位置往往又是村民日常交往和村寨节庆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这种交往空间的建立,有助于加强村民的集体意识,促进村民之间的认同感,增强村寨的凝聚力(图1)。

以印度尼西亚托巴湖巴塔库族聚落为例。在这里,巴塔库族以氏族为单位建造着他们称之为“胡塔(Huta)”的聚落。人们在聚落的周围挖掘壕沟用以防御,同时也用丛林来阻挡视线,透过丛林可以隐约看到像船头一样翘起的民居。聚落中央有一个矩形的广场,大多情况下这个广场是沿方位轴布置的,在广场两边的民居和谷仓相向而立,建筑的檐角高高翘起。聚落中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干栏建筑。船型的民居和粮仓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两侧。在民居面向广场的山墙上,刻有以托巴湖水藻为题材的精细而绚丽多彩的雕刻,横梁的端部是一个狮子面;面向广场的山墙上还建有露台,当举行仪式时,乐师们就坐在这些露台上吹笛演奏。这些艳丽的装饰和乐师的演奏成为了举行仪式时表演的绝佳背景。平时人们把广场作为室外活动的场所,但在庆典或特殊的节日里,广场就变成了举行仪式的舞台。在巴塔库族的民居聚落,人们对海的依恋通过船形屋的形象被符号化,独特的场所空间更是展示了巴塔库族生活舞台的象征性(图2、3)。

三、祖先崇拜的宗族聚落

在东南亚,越族村落和华人聚落可以说是祖先崇拜的宗族聚落代表。人们以祖先崇拜为载体,以宗祠为中心建立宗族民居聚落。

1. 越族村落

在越南,越族人和其他东方人一样注重孝道。对先去的家(族)人,越南人崇拜甚笃,世代承袭。人们认为,亲人虽然死去,但他的灵魂仍然存在,对后人还起着保护和督促作用,主宰人们的一切活动,人间许多灾害祸福,都要依靠先灵庇佑与解脱。越南人视祭把供奉祖先为重大之事,用以感激祖先的养育之恩。许多家庭尽管宗教信仰不同,但供奉祖先是不可忽略的。也因此,越族聚落中都会有宗祠,一族一个宗祠,族群多的村寨中就会出现多个宗祠的情况。每逢大型节日,各家族都要汇集到宗祠里进行盛大的宗祖祭拜活动。宗祠是宗族祭祀祖先的地方,是当地百姓供奉祖先神主、进行祭祀的场所,一向被视为宗族的象征。村亭位于村寨中央,使村民平时休闲、节庆娱乐的活动场所。越南的水上木偶剧是一项极富娱乐性质的艺术表演,始于越南李朝时期(Ly dynasty,公元1010~1225年),源自于湖泊、池塘遍布的红河三角洲一带,由于水上木偶戏是以水面为舞台,在乡间地区的天然湖泊和池塘就是最佳的表演场所。自水上木偶戏创始以来,逐渐从越北地区传至全国,18世纪达到全盛时期。水上木偶戏具有浓厚的越族本土艺术特质,生动地反映了越族人的水生生活。越族人的村落周围一般由茂密的竹丛、椰林围绕,村落沿道路线形分布。每个村庄都建有宗祠、庙宇和村亭。因此,竹丛、椰林、槟榔树、池塘、亭祠、庙宇、民居共同构成了越族传统聚落的特征(图4~6)。

2. 华人聚落

东南亚的华人多聚居在“唐人街”。唐人街通常位于该城交通便利的地点,多靠近码头、车站或旧商业街区。东南亚规模较大的唐人街,大多数是在贸易航道上的重要城市,如新加坡、马六甲、槟城、雅加达、泗水、马尼拉等港口城市,而唐人街则靠近这些港口城市的码头。因为前往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多为经商而来,尤其是从事与海外贸易相关的行业,早期的唐人街自然形成于靠近码头的港口城市。随着移民网络延伸到内陆地区,形成于内陆城镇的唐人街也多在交通便利之处,以便经商或务工。华人聚落以宗祠为中心,围绕宗祠建立同姓的骑楼街屋,这种互为毗邻、紧密相连且带有防御性的同姓聚落,是移民社会中典型的聚落形态。与中国文化传统相对应,海外华人所处的唐人街中也少不了寺庙、书院、商会(会馆)等建筑,它们同样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以马来西亚槟城的邱氏宗族为例。邱氏宗族是槟城福建人“五大姓”之一,与谢、杨、林和陈氏构成了早期社会重要的福建帮势力。19世纪中叶开始,五大姓氏的福建人纷纷在乔治市牛干冬街、社尾街一带建立了各自的同姓聚落。源自中国福建漳州府海澄县三都新安保新江社人的邱姓华人建立了龙山堂邱公祠。邱公祠作为同乡、同姓、同宗的团体,兼备血缘和地缘双重性质,因此更强调敦亲睦族、尊祖敬神的儒家思想,它承继着宗族制度传统,具备信仰、礼俗、教育、经济、司法等多元功能(图7~9)。

四、圣俗结合的宗教聚落

东南亚是一个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多种宗教融合的文化区域。因此,对于宗教信徒而言,聚落空间并不是均质的,而是有着圣俗之分的。神圣的空间具有着秩序,能为人们所了解,更重要的是有神庇护;而其范围外的空间,则是一个异质、混沌的空间,充满了不稳定性、不可知,甚至是罪恶。神圣空间的最初形成,就是人类的定居,通过仪式和象征,对定居空间圣化,使其与神界产生某种联系,从而在神的佑护下脱离混沌,进入有序状态,进入与宇宙基本秩序和谐一致的关系中。空间的圣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原形的象征图式,即人们在微观居住的层次上模拟着宇宙,固定着秩序;另一种是仪式的重复提示,即人们在行为的层次上模拟着最初的创造,遵循着秩序。

1.“众星捧月”的佛教聚落

在中南半岛,特别是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河流是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自然要素,河流流经的平原和河谷都是耕种的好地方。东南亚的稻作文化、居住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地理背景下孕育和发展的。同时,佛教又是这些地区的国教,因此,在聚落构成模式上形成了以佛寺为中心,民居建筑四周环绕的“众星捧月”的空间格局。在佛教村落诞生之前,许多地方多是林地,村民为了寻找新的生活场所,不断开荒造田,并在农田附近搭建民居,作为栖居之所(图10)。渐渐地,民居和林地形成了他们的家园,聚合了更多的人群,形成了村落。在传统的佛教聚落中,人、神、佛交融并居,整个世界由不同层次的神圣与世俗构成,人的世界被镶嵌在包含了整个宇宙的秩序之中。佛教聚落强调中心、方向、边界。“寨心”模拟着世界中心,是村寨的灵魂,是村寨生命的标志,通过这里,人与上界取得联系。多个方向的主道路在寨心附近交叉,这个公共空间是人们最初对空间的体会和定位,象征着宇宙从四方展开。寨子四周有实际存在或模糊虚拟的寨墙,这是秩序与混沌的界限。同样,在泰族民居中,立柱与相应的空间划分尤为重要,柱子支撑的房子也模拟着宇宙,每根柱子都有其神圣的象征功能和固定的位置,连接着上界与人世。天空被想象成巨大的帐幕,由中心支柱撑起,与住房同形同构。开敞的山墙部分决不仅仅是满足采光和通风,它还是灵魂的通道。屋脊朝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目的也是强化这种联系。寨中有着许多神衹,附身于水井、菩提树等。死去的祖先仍然在龙林居住,保佑着聚落。他们存在于聚落的各个地方,看似随意而杂乱,其实各有其固定的位置。民居中有家神出入的专门通道,许多柱子也代表着神灵。在建房中,新主人沿选定土地四周开犁,这显然是对农耕民族定居初始创造世界行为的模仿;选定成为柱子的树木,同样要经历各种圣化仪式,使自然物脱离混沌,进入已知秩序。根据佛教地区的惯例,一旦村寨形成一定的规模,就有在村寨中建造寺院的必要,这样既方便佛教信徒们从事佛事活动,又使村民有共同活动的场所。有了寺院,人们的聚居地才成为真正的村庄,寺院成为村庄的标志物,也是村民心中的神圣之所(图11、12)。寺院一般是四边形,院中有开敞的空间场地、果木和菩提树。随着村寨规模的扩大,寺院的个数也相应增加,一般是200~300人共有一座寺院,大的村寨则有几座。反映在聚落形态上,寺院的选址多在村寨中地势显要、视野开阔、环境优美的地方,或居于寨前,或处于寨中,或立于寨尾,寺庙建筑壮丽雄伟。民居多围绕寺院扩展,民居朝向大体一致,一般南北向设置,而佛寺基本为东西向设置,因此,民居房屋的屋脊与佛寺相互垂直,且高低错落,极富节奏感,加之佛寺、佛塔建筑不仅体量高大,而且常是尖顶和尖塔,远远看去就会合地平线构成强烈的对比,平实中蕴含着高潮。村中主要道路都通往寺院,使整个聚落呈网状或棋盘状。

2. 以圣山为诱点的印度教聚落

在印度尼西亚,传统巴厘岛上的民居聚落是以印度教宇宙的方位观念作为聚落布局原则的。巴厘印度教的大宇宙是由天上的世界、可视的世界和地下的世界三部分组成的,它们是与作为小宇宙的人体的头、躯干和脚相对应的。这三部分的构造体系体现在聚落生活的各个方面。纳瓦·桑伽(Nawa Sangga)将印度教的宇宙观进行了图案化。它是一种以方位轴为基础的空间图式,岛上所有建筑物的布局都依照它的布置法则。山与海所形成的空间轴是纳瓦·桑伽的基础,卡加(kaja,山的方向)是神圣的方向,克罗多(kelod,海的方向)是包含世间所有罪恶的方向。沿着这个轴线,地形被分为山、平原、海洋三部分。这与作为时间轴的日出方向为神圣、日落的方向为邪恶的价值观相吻合。太阳从东边升起到西方落下的移动轨迹表示的是未来、现在和过去。将时间轴与空间轴相互交叉,就会形成3×3的矩阵,这个矩阵是巴厘人的空间概念的基本原形。巴厘岛上矩阵的空间轴为了与圣山阿贡山的方向取得一致,岛的南部和北部不同,相对于东西轴形成对称轴。与此同时,在岛的南部还存在有左右的价值观,其中右侧是“正”和善良支配的领域,左是“负”和邪恶的领域。矩阵的中央是湿婆神,它率领着周围八个方向上的守护神。这个方位观不仅仅是精神上的,同时它与色彩、声音等各方面也相吻合。聚落的配置以山海轴为基准,每个聚落一般配置三座寺院:一座位于山的一侧,一座位于聚落中央,一座位于海的一侧。在建村之前,人们先在朝圣山阿贡山(Agung)的方向建筑创造神的庙(Pura Puseh);在村子中央建保护神的庙(Pura Desa);建好了人的房子之后,最后再在靠海的方向为亡者建造毁灭神的庙(Pura Dalem),附近也是暂时埋葬死者的墓地。一个村子除了这三座庙之外,还有班家庙(Pura Banjar)、稻田组织的苏巴克庙(Pura Subak)、每一户人家的家庙、市场的庙、商店内的神座灯等等。聚落中央的空地被视为神圣的空间,因此布置了聚会场所和钟塔等公共设施。院落式民居及附属建筑的设置也基本遵守大宇宙观的图式,其中的宅第寺就是为了家庭祭祀活动而建的建筑物,是聚落中寺院的缩影。所以岛民有做不完的祭品、拜不完的祭典,生活中充满了宗教的责任、义务、训示和规范,连各种艺术的创作也以宗教为灵感来源和奉献的对象。在巴厘岛上,几乎一切都体现出印度教三层构造的世界观,作为多重的套箱结构,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小宇宙(图13~15)。

五、东南亚传统民居聚的文化特性总结

从宏观的民居聚落空间来看,东南亚历时性的血缘村寨、地缘聚落和业缘聚落在现代情境下同样共时性地存在着,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虽然聚落的主要空间序列因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信仰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不论是初级阶段自组织而成的小型村落,还是有组织、有规划的大型聚落,大多民居聚落都呈一定的序列展开,表现出很强的层次感;人们在考虑到物质系统的同时,也会把地方的“精神(心理)”系统纳入其中,使人们在复杂变化的生活中找寻归属感和认同感。

1. 理想化:安居理想的实践

综观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可以得出,在聚落的选址中,食物、水源、风力、防御、生产、交通等都是选址时必须考虑的方面。如江河弯道处的高地、湖岸或者陡坡是最有利于防御的;选择丛林作为聚居地,那么江岸就成为了交通要塞;当贸易往来频繁时,由渡口的区域一般较为理想。综合来看,场地状况对聚落和建筑形态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植被以及局部气候条件在内的物质特性,二是对场地象征性、宗教意义与文化价值的考虑。二者之中,物质特性势必影响聚落和建筑形式,而最初的对场地的选择理想才是产生其后一系列聚落和建筑形式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被认为是“好”的场地会对其后的建造带来物质方面的影响和调适。在东南亚地区,传统民居聚落的形态既反映了神圣的宗教宇宙观念,又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 秩序化:生存模式的表达

在既定的气候环境、建筑材料和技术水平的约束下,聚落及建筑最终的空间与形式均取决于这个特定聚落的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定义。聚落和建筑都是对生活、对现实世界及理想世界的视觉表达。这一过程受到宗教信仰、宗族和家庭结构、社会组织、谋生手段、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诸多社会文化影响力的作用。固有的或沿袭下来的历史文化、社会风气、世界观和民族性使聚落空间秩序化,聚落和建筑也就成为了一种特定“生存模式”在物质上的体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着生存压力,并藉此获得了象征意义。在东南亚,对聚落的内部空间进行秩序化大多表现为:明确地表明聚落中心(多为宗教建筑),可以是单中心,也可以是多中心,前者由一个组团形成单峰型的“电势场”,后者以若干个组团形成多峰型的“电势场”。任何一种类型都是中心附近的电势场强,随着离中心距离的拉远,电势也逐渐减弱,因此会产生中心和边缘的相对概念。

3. 领域化:聚落空间的界定

聚落及其中的建筑都会在其周围形成一定的影响范围,这个范围产生“区域”。当几个聚落或建筑并存的时候,区域与区域之间就会形成界面(边界),通过界面的划分来界定空间的领域。划分空间的内部与外部界面的是边界和重要节点。在东南亚,聚落和建筑之间不存在完全封闭的空间。区域一旦形成,边界和相关节点也会出现。比如,就建筑而言,连接室内外空间的门窗就是连续开合的建筑边界,阳台、露台、前室、门厅、廊道等则可以认为是具有边界功能的区域;就聚落而言,村(寨)门一般是连接聚落内外的边界和重要节点。作为区分聚落内外的界面当中有明确的东西,也有模糊的东西。明确、可视的东西有河流、海滩、城墙、屏障、栅栏、壕沟等等,并设有村(寨)门作为关键节点,这些是防御入侵的装置。而模糊、不可视的界面一般与宗教文化有关,只有内部人才能察觉得到,并隐藏着深刻的含义。

4. 符号化:聚落空间的象征与隐喻

在东南亚传统民居聚落中,事物(建筑或其他构筑物)所处的位置以及分布方式不同,其所具有的意义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人们在赋予聚落中的事物以各种形状、规模、装饰、色彩等属性以及各种意义的同时,也使事物符号化了。在聚落内部,超大、变形、有特殊用途、被形式化排列的东西都格外引人注目。权力者往往也有种种巨大的欲望,他们总是追求更高、更大、更雄伟、更精致的东西,并且将它们摆放在醒目的位置加以夸张的造型和装饰。它们技术卓越,带有象征性,对视觉产生冲击力。万物有灵论等宗教设施突出了该社会的特异性。东南亚传统聚落通过将事物在简单的排列法规下进行配置,增加了聚落的独特性,同时酝酿出聚落的同一性。被符号化了的事物孕育出聚落的共同幻像,共同幻像又可以重新定义符号,最终使聚落当中充满了凝聚独创的幻想。

六、结语

试论佛山松塘传统聚落形态特征 第9篇

松塘村地处岭南水乡地区, 隶属于广府文化圈, 其聚落形态不仅具有广府地区传统聚落的典型特征, 且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呈现独特的文化地域性格。本文从风水形势、景观格局、布局模式和民居形制四个方面讨论松塘传统聚落的形态特征。

1“山环水聚”:松塘传统聚落的风水形势

出于对天道自然的尊崇追求和趋吉避凶的心理需要, 中国传统社会笃信风水。传统风水根基于天人合一观念, 旨在追求理想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在风水理论中, 传统聚落的理想环境模式应是背山面水, 负阴抱阳。传统聚落的选址讲究主山龙脉和形局完整, 即强调村基的形局和气场, 认为村落的所倚之山应来脉悠远, 起伏蜿蜒, 成为一村“生气”的来源。同时要求村基形局完整, 山环水抱, 是上乘的“藏风、聚气”之地 (图2) 。

松塘村地形独特, 村中有大塘岗 (北) 、舟华岗 (南) 、文阁岗 (西) 三面冈峦环绕, 村落建筑依岗而建, 村中心有七个池塘水塘相连, 形成松塘村四周冈峦环绕高起、中间低陷聚水的地理格局。

依托独特的山形水势, 佛山松塘村形成了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在松塘村景观文化集成之“松塘八景”1) 中, 有对松塘村山形水势的描述。如“三台献瑞”中说明其山形走势, “由肇庆石龙过海, 耸起大尧山为始祖, 迤逦下递至金钟岗为少祖, 由金钟岗至我乡老东岗、大塘岗之处, 化为飞燕展翅, 正对樵山, 以结住场。”来脉由以大尧山为始祖, 金钟岗为少祖, 至老东岗、大塘岗以结住场, 描述了松塘村山形来脉之悠远、蜿蜒。在“九曲凝庥”中如此描述其水系形态:“本族来龙血脉之水, 由明德社学前溪圳, 至文阁岗嘴, 与忠心坊天源水会合为一曲;……为二曲……为九曲;随即收束紧密不见湍流, 然后……注于生水塘, 徐徐而达于海。”强调松塘水系曲折和缓的特征, 松塘村山岗环绕, 村心聚水, 山环水聚, 符合风水理论中聚落选址讲求的来脉悠远和形局完整的两个重要要素 (图3) 。

松塘村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并不是一蹴而就, 松塘先人在其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采取了人工改造的措施。明嘉靖二十八年, 村人区次颜中举返乡后“扶乩”2) 卜诗, 领悟诗中之意, 便与族人一同挖成村中大塘, 水塘先后开挖七处。七个水塘相连延绵数十亩, 自东而西纵贯村落中心, 构成以线性水塘群为中轴线的视觉景观, 谓之“玉带环腰, 七星伴月” (图4) 。

松塘村后裔自撰的《桥之自辑家谱》中记载, “松塘风水整体形局:山环水聚, 发丁贵。”直接点名松塘先人对松塘村风水格局的判定, 为松塘人“燕子傍岗飞, 代代着朝衣”的精神追求给予心理暗示。而事实上, 松塘村自古以来就以学风至盛, 能才辈出、科甲辉煌而远近闻名。自宋代以来, 先后孕育出20多位举人、进士, 其中4人入翰林院, 故此, 松塘村也有“翰林村”的美誉。

2“依山傍水”:岭南水乡聚落的景观格局

基于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 松塘村呈现出整体依山傍水的景观格局特点。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多个居住里坊组团, 聚落内部又呈现多重依山傍水的位置关系 (图5) 。

松塘村下辖有九个里坊, 包括桂阳坊、桂香坊、圣堂坊、塘西坊、忠心坊、仲文坊、华宁坊、舟华坊、松北坊, 是松塘村的居住组团单元。这九个里坊依托三座山岗和十个水塘的地理位置, 均依山傍水而建。但与单纯的背山面水不同的是, 由于有多山、多水、多里坊等复杂位置关系, 因此每个里坊单元作为一个独立组团, 分别对应一组“山岗——里坊——水塘”关系, 因此九个里坊对应九个朝向, 形成九组对应的依山傍水关系。

松塘村的里坊朝向看似杂乱, 实则有其规律特征。通过总平面图, 我们可以发现每个里坊都会朝向一个池塘, 而每个里坊的朝向则以所依托的山岗和池塘的区位关系确定。因有七个池塘位于村落中心, 因此大多数里坊朝向聚落中心, 形成一种内聚的形态特征。如桂香坊、桂阳坊都依托大塘岗而朝向中心月池;华宁坊则依托舟华岗而朝向中心月池;塘西坊依托文阁岗朝向中心月池。此外, 还有忠心坊依托文阁岗朝向东南向池塘;仲文坊依托舟华岗而朝向西北方的小池塘;但并不是所有里坊都有山岗可依托, 如圣堂坊和松北坊, 朝向靠村外的池塘, 而事实上这两坊在宗房亲疏上也较其他几里坊疏远一些。总的来说, 松塘村九个里坊遵循坊坊朝塘, 优者依岗的朝向特征。

在山环水聚的风水形势下, 松塘村呈现出多重依山傍水的整体景观格局, 这种景观格局不仅受到松塘村自然地理环境的客观条件限制, 同时其里坊的分布朝向还受到广府聚落布局模式的影响。

3“巷巷朝塘”:岭南广府聚落的布局模式

岭南广府地区是以珠江三角洲平原为中心的广阔地域, 这里夏热冬暖、河流纵横、地貌复杂。广府地区聚落形态丰富, 结合社会组织方式, 广府地区的聚落布局模式可分为以宗祠为核心的中心式布局、成排祠堂引领村落建筑群的梳式布局、社会结构较为扁平化、没有祠堂的单排线形村落三种类型。3) 其中, 梳式布局是广府聚落形态的主要模式, 在松塘传统聚落则具体呈现为巷巷朝塘的布局模式和形态特点。

这种巷巷朝塘的布局模式整齐规整, 巷道纵横, 肌理清晰, 聚落建筑像梳子一样南北向排列成行, 两列建筑之间有一条小巷, 民居大门侧面开向巷道。建筑群前有广场, 作晒谷之用, 广场前挖土成水塘, 呈半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 作养鱼、消防、灌溉等多种用途。广州黄埔区沙埔村 (图6) 、广州市花都塱头村、江门市开平中心村 (图7) 、佛山市三水大旗头村等, 都是巷巷朝塘的典型案例。这种布局模式, 肌理上整齐规则、空间上层层递进、结构上由祠堂引导, 特征鲜明突出。

3.1 整齐规则的肌理特征

作为典型的岭南广府聚落, 松塘村也呈现巷巷朝塘的布局模式。村中九个里坊皆依山傍水而建, 各自朝向一个池塘。每个坊内街巷均垂直朝向水塘设置, 里坊内建筑沿街巷纵向有序排列, 整齐规则, 形成了一个巷巷朝塘, 百巷归源的整体格局。

3.2 层层递进的空间特征

此外, 巷巷朝塘的布局模式还使得一条条朝向池塘分布的巷道成为聚落里坊空间的主要脉络, 同时巷道也成为室外进入室内的过渡空间。若以水塘为起点出发, 人对聚落空间的体验秩序依次为池塘水面——广场——巷道——民居天井——正厅。在这一组空间序列中, 人的心理体验依次是, 不能抵达的视觉开放空间 (池塘) ——作为公共活动的开敞空间 (广场) ——半私密的过渡空间 (巷道) ——各户半私密空间 (天井) ——私密空间 (正厅) 。由此, 形成松塘村层层递进、逐步过渡的“面——线——点”的街巷空间形态。

图8位于前排的祠堂建筑群

3.3 祠堂主导的结构特征

巷巷朝塘的梳式布局不仅是对广府聚落肌理规整的描述, 同时还呈现出广府聚落的结构性特征——以成排的祠堂为主导 (图8) 。

祠堂作为宗族聚落的象征, 其建筑形制最高, 规模最大, 用料装饰也最为精美华丽, 是聚落的政治祭祀文化中心。祠堂通常位于临水的第一排最佳位置, 民宅只能排在祠堂后面, 且仅有祠堂能朝向池塘和聚落建筑群外部开门, 而其后排民宅只能朝向里巷开门。不论是祖祠家庙、书舍家塾、或是普通民居, 松塘村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多中轴对称, 厅堂居中, 在祠堂多路多进的布局模式中, 供奉祖先的厅堂均设在中间一路的最后一进, 地位最为尊贵, 充分体现松塘人崇敬祖先、主次分明、尊卑有序的宗法礼制思想。

在松塘村, 祠堂分别分布在桂香坊、圣堂坊、塘西坊、舟华坊等多个里坊中, 祭祀松塘村始祖区世来的区氏总祠位于村心月池北岸, 而松塘村的三大房系——孟房、仲房、季房的支祠则分别位于桂香坊、塘西坊和舟华坊, 这三房后裔也多居住在各自支祠所在的里坊。在结构上, 聚落以祠堂的空间位置为基点划分不同房系的血缘界限。

图6广州黄埔区沙埔村

图7江门市开平中心村

图9三间两廊民居平面图

4“三间两廊”:松塘聚落民居的形制特征

松塘村民居类型丰富, 大致可分为祖祠家庙、书舍家塾、名人故居三大类, 其建筑形制较为统一, 多为三间两廊式, 为广府地区最常见的民居建筑形制 (图9) 。其中祠堂和部分书舍是以多个三间两廊式组合成的多进院落布局模式。除此之外, 庙宇建筑则均为单开间。

三间两廊实质上是一种对称的三合院布局形式, 建筑的平面尺寸大多为6.5m×8m左右, 多以青砖为材料。厅堂前两廊分别是厨房、柴房和杂物间, 中间天井内通常打一水井, 供饮用。两廊的屋顶坡向内天井, 取“财水内流”之意。厅堂在中间, 一层设置神位, 二层上空。厅堂两侧均为卧房, 楼梯设在此间。在建筑造型上, 由于除前排建筑外, 巷内民居大门只能开向里巷, 因此民居的山墙面和入口是建筑外观的重点装饰部位。民居山墙多采用镬耳墙形式, 富裕人家则屋脊高大且装饰华丽。这些高低起伏, 整齐有序的山墙形成村落优美的天际线, 从巷口看去, 巷道幽深, 颇具韵律美 (图10) 。

为适应炎热潮湿的自然环境, 松塘村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聚落采取巷道与民居天井、厅堂相结合的布局手法, 利用风压通风和热压通风原理, 将建筑外部风引入户内, 形成民居内部自身的通风系统;聚落相邻建筑的高低错落和高耸的镬耳山墙可产生阴影, 遮挡阳光, 减少太阳辐射, 显示出松塘民居对气候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此外, 松塘村民居装饰语言丰富, 包括石雕、砖雕、木雕、灰雕等多种工艺, 以花鸟鱼虫、渔读耕樵等为装饰题材, 如龙凤呈祥、和合二仙、满门及第、葫里乾坤、三阳开泰、梅兰竹菊等寓意吉祥的内容。装饰明丽活泼, 朝气盎然, 或表达美好愿景, 或暗喻书香门第的超凡雅致, 展现出广府人崇文重教的价值取向, 是松塘民居人文艺术品格的集中表现。

5 结论

佛山松塘村地处岭南水乡环境, 又隶属广府文化圈, 具备岭南广府地区聚落文化的典型特点, 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内涵的影响, 呈现出复杂的聚落形态特征:在村落的整体风水形局上, 松塘村有着山环水聚的学风至盛之势;在聚落景观格局上, 整体呈现九里坊、九朝向的依山傍水格局;在梳式布局模式上, 表现为整齐规则的肌理特征, 层层递进的空间特征和祠堂引导的结构特征;而在民居建筑形制上, 则以广府地区传统的三间两廊形制为主。

松塘村聚落形态的形成, 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和特定地域人地关系的反映。作为岭南广府地区传统村落的典范, 松塘村以独特的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以及人文艺术品格, 汇聚其特色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 给人以丰富的审美联想和深广的审美体验。

图片来源

图1、8、10:作者拍摄;

图2:作者抄绘:程建军, 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5;

图3:作者修改翻制:杨小柳.南国古村金瓯松塘[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71;

图4、9:作者绘制;

图5:作者抄绘:佛山市南海区旅游局.松塘翰林文化村旅游开发规划, 2010;

图6:作者抄绘: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41;

图7:作者抄绘: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42。

摘要:佛山松塘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聚落形态独特, 不仅具有岭南地区广府传统聚落的典型特征, 而且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而呈现独特的文化地域性格。文章从风水形势、景观格局、布局模式和民居形制四个方面探析松塘村的聚落形态特征。

关键词:松塘村,广府聚落,风水形势,景观格局,布局模式,民居形制

参考文献

[1]陆琦.广东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2]唐孝祥.岭南近代建筑文化与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杨小柳.南国古村金瓯松塘[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程建军, 孔尚朴.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5]桥之自辑家谱.民国二十三年 (1934年) .影印稿.

[6]冯江.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2010.

[7]唐孝祥.近代岭南侨乡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J].新建筑, 2002 (5) :66-69.

[8]陆琦, 潘莹.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形态[J].南方建筑, 2009 (6) :61-67.

[9]孙杨栩, 唐孝祥.岭南广府地区传统聚落中的生态智慧探析[J].华中建筑, 2012 (10) :164-168.

[10]田银生, 张健, 谷凯.广府民居形态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古建园林技术, 2012 (3) :68-71, 58.

传统聚落 第10篇

中国传统民居聚落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与演进,在不断丰富建筑形态与构筑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传承模式,传统民居聚落不仅是前人为遮风避雨所建的居所,更是长期与自然、社会不断磨合,而形成的智慧结晶。不仅包含着技术经验,更蕴含着生态哲学思想和文化积淀。因此,研究传统民居聚落对于弘扬绿色生态理念、传统技术的传承、地域文化的延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当今小城镇建设走向生态化道路有着积极的影响。

纵观过去有关传统民居聚落的研究,从单体到聚落,从单学科到多学科结合,研究逐渐深入,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尽管如此,传统民居聚落研究多是针对特定的较小地域,或者是按行政区划为范围进行研究,从流域范围来研究传统民居聚落的成果很少,以海河流域为界限来进行研究的更是没有。从流域的角度来研究民居聚落,打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把民居聚落置身于更广阔的人居环境之中,是将人居环境建设与保护自然环境相结合,将城镇化进程与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2 海河流域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

尤金斯·奥德姆认为:应当将分水岭看作是“一个将自然和文化属性结合在一起的管理上很实用的生态系统”。同时,彼得·昆比又指出其边界可以作为生态系统的边界。同时,在分水岭中,由于水流贯穿了整个区域,因而区域内的各个要素被连接起来,甚至可以轻易看出这种联系,从而使得分水岭成为分析过程中理想的划分单元[1]。

本研究借鉴了上述观点,将分水岭也就是流域作为研究范围,在流域的基础上进行民居聚落研究。传统民居聚落是特定地域的产物,“地域”是一个自然区划或文化区划概念,而不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地域”通常是指在气候特征、地理条件或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的区域[2]。本研究将海河流域作为研究范围,更加尊重自然和文化属性。在研究范围内,水流贯穿了整个区域,因而可以进一步发现不同地域传统民居聚落的联系。

2.1 海河流域的范围界定

海河流域处于东经112°~120°、北纬35°~43°之间,东临渤海,南界黄河,西以山西高原与黄河流域接界,北以蒙古高原与内陆河流域接壤,流域总面积为31.78万km2。

海河流域地跨北京、天津两直辖市,河北、河南、山西、山东、辽宁五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北京、天津全境都在海河流域范围内,河北省境域面积的91%、山西省境域面积的38%、山东省境域面积的20%、河南省境域面积的9.2%属于海河流域,内蒙古自治区境域面积中的1.36万km2和辽宁省境域面积中的0.17万km2属于海河流域。如图1所示。

2.2 海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海河流域地处温带东亚季风气候区。春天多流行偏北或偏西北风,风力较大,气候干燥,往往形成干旱天气;夏天高温多雨,并且暴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秋季降雨量较少,气候温和高爽;冬季受西伯利亚大陆性气团控制,寒冷少雪,盛行偏北风。流域多年平均气温北部为0℃、南部为14℃左右。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中的气候区划,滦河、潮白河、永定河山区的北部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永定河山区的西南部、浮沱河山区、漳河山区属南温带半干早气候区;流域其他地区属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区[3]。

从建筑热工分区上来看,海河流域主要分为严寒、寒冷两区。建筑气候区划分ⅠC、ⅠD、ⅡA、ⅡB四个区。严寒区———第Ⅰ建筑气候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凉爽;西部偏于干燥,东部偏于湿润;气温年较差很大;冰冻期长,冻土深,积雪厚;太阳辐射量大,日照丰富;冬半年多大风。寒冷区———第Ⅱ建筑气候区冬季较长且寒冷干燥,平原地区夏季较炎热湿润,高原地区夏季较凉爽,降水量相对集中;气温年较差较大,日照较丰富;春、秋季短促,气温变化剧烈;春季雨雪稀少,多大风及风沙天气,夏秋多冰雹和雷暴。海河流域典型民居民居聚落多处于IIA、IIB区,ID区很少,IC区基本没有,如图2所示。

2.3 海河流域地貌特征

海河流域地形丰富,其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和高原区,这部分面积较大,约占流域总面积的60%,占地约为18.94万km2;流域的东部及东南部均为辽阔的平原,约占全流域的40%,占地约为12.84万km2。

海河流域地貌复杂,根据中国地图出版社1998.1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地理图集》中关于中国版图的地貌区划方法和结果,在海河流域的范围内,主要划分为2个地貌大区,5个地貌区,10个地貌地区。如图3和表1所示。

2.4 海河流域水系特征

海河流域由海河、滦河两大水系构成。滦河水系面积较小,位于海河流域东北部,包括滦河及冀东沿海若干独流入海的小河。海河水系面积较大,位于滦河水系的西南及黄河以东、以北,主要包括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漳卫南运河、徒骇马颊河及海河干流和黑龙港运东地区诸河。

受地形、地貌等因素影响,海河流域的水系主要有两类。一是源自西部及北部高原区的河流,自山区集聚后流入广阔平原,这种河流多泥沙,流程较长;二是源自西部和北部山区的河流,这种河流少泥沙,流程较短,两类河流相间分布,如图4所示。

2.5 海河流域文化概况

文化的形成受地理环境、历史发展的影响,海河流域文化是多种文化的组合。根据王会昌等编著的《中国文化地理》一书,把中国文化从地理分布的角度划分为东部农业文化区和西部游牧文化区这两个一级分区。东部农业文化区又分为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亚区这两个二级文化区。海河流域全域范围均位于二级文化区里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中,包括燕赵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和中原文化副区这四个三级文化分区,如图5所示。

文化区不仅是一个空间地域概念,而且是一个随着时间的演替、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空间单位。文化区的划分综合考虑了地理环境的影响、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各地城市发展的背景以及各地区的历史演变过程[4]。

2.5.1 燕赵文化副区

燕赵文化副区的核心为今天的河北省,河北省历史悠久,在古代是燕国和赵国的都城,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辽阔的华北大平原向东连接渤海。这里有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故宫。海河水系在此区内的天津汇集注入渤海。此文化副区主要以汉族为主,经济类型主要为农耕。

2.5.2 黄土高原文化副区

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处于黄土高原地区,幅员辽阔,东起太行山区,西达河西走廊,南界秦岭太白山脉,北至万里长城。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唐在此建都,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发展农耕经济。

2.5.3 中原文化副区

中原文化副区以今天的河南省为中心。河南历史悠久,在古代是政治、文化中心,以汉民族为主,人才辈出。黄河从西至东横贯中原,土壤肥沃,因此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

2.5.4 齐鲁文化副区

齐鲁文化副区的中心为山东省,山东省在春秋时期是齐国和鲁国的地域,因此这里又被称为齐鲁大地。齐鲁文化副区地处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带,土壤肥沃,适宜耕种,因此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在沿海地区有渔业。这里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文化氛围浓厚。

海河流域大部分地域处于燕赵文化副区内,以汉民族为主。尽管海河流域地跨了四个文化副区,有着多种文化,但是这些副区都是处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中,是传统的农耕经济,反映了内向农耕文化,因此民居多表现为内向的布局,如合院式民居等。在聚落选址时,选择适宜耕种的地域,以发展经济。

3 海河流域民居聚落适应地貌与气候的技术特征

在一定的区域内,气候地貌条件相似,人们的文化、生产活动及建造技术一致,导致在这个区域内民居类型与绿色建筑技术有很大的相似性。相反,超过一定的地域范围,聚落及民居类型就有很大的差异性。海河流域地域广阔,地形地貌复杂,古人们为适应地域采用了多种适宜的技术,产生了多样的类型。

3.1 民居聚落选址适应地貌与气候

3.1.1 适应地貌

聚落选址时,地形地貌是影响聚落位置与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海河流域境内地形地貌十分丰富,有山地、平原等多种地形,在选址时,选择适宜建设的场地,是营建聚落的前提。调研发现民居聚落在山地营建聚落时,多选址在山坡或者谷地内较高处,既能有良好的采光又能防灾;如果周围有水源,多选址在靠近水源的地方。聚落在建设时充分适应地形地貌,与之良好结合,形成既功能合理又景观丰富的聚落环境。

例如林州高家台村地处山区,聚落依照山谷走势布局,分东西两个组团建设,背靠林虑山,南面露水河,与地形完美契合。卫辉小店河村位于平原地貌区中的山丘地带,聚落选址于谷地中的一个高坡处,北有苍河,周围环山,很好的适应了地形地貌。如图6所示。

3.1.2 适应气候

气候是古聚落在选址时的重要因素,只有适应了当地气候,聚落才可能营造舒适的环境。因此,传统聚落在营建时充分考虑气候因子的影响,不仅适应大的气候特征,在选址上的优越性更可以产生良好的小气候。在一个较大的尺度上,地形、太阳辐射和风结合起来产生小气候,这种气候强化了地区大气候的某些特征,相对于其他依赖于大气候和季节的地方,这些小气候使地形范围内的一些地方更令人满意。因此建筑组群的位置可以提高舒适性和适用效率并且改变采暖或降温季节的长度,从而减少采暖和降温的能耗[5]。

海河流域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导风向,因此聚落多选址在山坡南侧,不仅可以争取更多的日照,而且北侧的山林可以避免北风的侵袭。例如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刘家寨北靠太行山,在平整的高岗地段建房,既阻挡了北面的寒风,又获得了充分的日照;河北省秦皇岛市界岭口村选址在两山之间平坦的土地上,聚落坐北朝南,阳光充足。

3.2 民居聚落布局适应地貌与气候

3.2.1 适应地貌

地形地貌对于聚落的布局及形态有直接的影响。自古以来,土地是营建聚落的基础,聚落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土地的有效利用,在布局和形态上充分适应地形地貌特征,营建出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聚落布局与形态。

海河流域的聚落布局一般有集中式布局和分散式布局两种。在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如平原地区或者山谷的平川地带,集中式布局的聚落比较多。在一些山区、丘陵的地带,因为平地稀少或没有,因此聚落多采用分散式布局。

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类型学方法对海河流域的聚落平面形态进行了有效分类,寻找其典型形态与地形地貌的对应性,归纳出矩形、带型、方形、卵形、圆形、不规则形等主要形态。研究发现,在平原地带,聚落平面形态多为不规则的矩形,呈片状舒展开来。在山区地带,聚落形态为适应复杂的地形地貌,呈现多样的形态,如在河谷中多为带型,在山坡上多为不规则形态。如表2、3所示几个典型案例。

3.2.2 适应气候

合理的聚落布局,可以有效适应气候,提高居住舒适度。在京郊聚落,依山分层建房,例如,北京郊区的爨底下村依山势建设,坐北朝南,建筑层层升高,保证房屋充沛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以节能保温。

在巷道设计上,传统聚落也很好的考虑了气候因素,巷道除了交通功能外,还有排水功能。巷道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排水的需求,从平面上看,街巷一般都分宽窄设置,窄巷道的水往宽巷道排,最后再排到河里或者其它的集水处。从剖面上看,一般的街巷都用砂石或者青砖砌筑,街巷剖面为中间低、两侧高的形式,有利于雨水的汇集如图7。

4 海河流域传统民居聚落的生态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在长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中,不仅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具有地域与民族特色的民居文化。民居文化包括民居建筑中的习俗与营造技术,也包括民居技术文化。

海河流域地处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亚区中,流域中大部分地域处于燕赵文化副区中,因此,燕赵文化是海河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对海河流域的民居聚落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所谓燕赵文化,是在燕赵这片地域内长期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这片区域主要指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的这片区域,以今河北省为主体部分。燕赵文化最初形成于战国时代,在上千年的不断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旱地农耕文化,对民居聚落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居的技术与文化不断渗透与融合,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了一定的文化,反过来,文化意识又影响了建筑的设计与营造,文化反映在民居营造技术上,形成了哲学观、环境观、礼制观、宗法观等等,其中,哲学观、环境观又反过来体现在民居的生态绿色建造技术上[6]。

海河流域的聚落,大多尊奉“阴阳和谐”的哲学观念和“因地制宜”的环境观,多选址在阳光充足、水源丰富、地质优良、环境优美的地段,以利于聚落延续和发展。

4.1 哲学观

哲学观念体现在传统民居中,主要表现为阴阳思想。阴阳思想不仅是传统聚落选址规划的指导观念,而且深深影响到民居朝向与类型。

受阴阳思想影响,在传统聚落选址规划中,聚落背山面水,负阴抱阳,在阳坡建房,有利于采光。如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下董寨村,聚落坐北朝南,建在卧龙岗上,这里四面环山,温河在村南的山崖下流过,地势险要。

从民居类型上看,四合院作为北方民居最基本的类型,以庭院为中心组织建筑,四周建筑的“实”与庭院的“虚”构成了阴和阳,深刻的反映出了阴阳互动的思想。这种民居形制,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也塑造了良好的生态小环境[7]。北京民居是“阴阳互动”思想的代表,如城区雨儿胡同13号宅院,该院落坐北朝南,四周建筑通过抄手游廊连通,基地四角还有小院落,建筑的“实”和院落的“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互动。

从朝向上看,民居建筑一般以坐北朝南的“负阴抱阳”格局为上,以利于纳阳、避风、引气。海河流域的传统民居,多依照此格局营造,冬天阳光充足,夏天通风凉爽。

4.2 环境观

在长期的营造民居过程中,人们形成了适应自然的建造理念。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传统民居生于环境又融于环境,既表现出了强烈的技术适应性,也体现出了高度的审美情趣。环境观主要表现为“因地制宜”思想和风水观念。

4.2.1“因地制宜”思想

传统民居的“因地制宜”思想主要体现在民居建筑对于自然环境高度的的适应性,即民居在营建时要顺应气候和地形地貌。《管子》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古人在国都选址时十分注重因地制宜,适应地理特征。

儒家和道家提倡的天人合一理念正是“因地制宜”思想的体现。儒家偏重建筑与环境的统一整合,道家侧重模仿自然、因借自然[8]。但无论是哪一家的理念,都反映了一个目标,即因地制宜、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纵观海河流域的传统民居,无不是遵从“因地制宜”思想来营建的。“因地制宜”思想最大程度的尊重了自然,民居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海河流域大部分区域处于北半球寒冷地带,因此聚落多坐北朝南,以利于接收阳光。位于山区的聚落一般选址于阳坡上,依地形而建。例如位于山西阳泉市盂县的大汖村,聚落选在太行山深处,村子四面环山,建在一整块倾斜的山体上,房屋依山就势,由下而上,层层叠叠,充分适应了太行山区的地形地貌。

4.2.2 风水观念

风水观念是人们在营建住宅时逐渐形成的,随着时间不断完善,对我国聚落营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聚落选址和建筑选址时,注重各个要素影响,形成了一定的原则,即聚落及建筑坐北朝南,背山向阳,靠近河流,四周山体环绕,形成山环水抱的格局。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考虑日照、水源、地理位置的做法,是十分有益的。

门头沟区的爨底下村,位于太行区的深山峡谷之中,运用风水理念,选址于山环水抱的福地之上,自然景色优美。爨底下村左有内青龙山,东坡梁,外青龙山,螯峪东坡梁,为风水理论要素的青龙;右边有内白虎山,北坡楞子,外白虎山,柏峪台北坡,为风水理论中的白虎;两青龙山和两白虎山交汇于柏峪台东坡梁顶为祖山,即风水理论要素的玄武[9]。群山环绕,有助于避免冬季寒冷北风的侵袭。村左有东沟之泉水,村有后塂之雨水,村前有两口水井(龙眼)与龙头相对。房屋建在向阳坡上,有利于充分接纳阳光。村中土质良好、泉水丰富,有利于种子作物。如图8所示。

5 结语

工业文明尽管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却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提高,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生态文明被重视起来。生态文明是依靠和发展科学技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来建立的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文明[2]。生态文明关乎人们所居住的环境,与人们息息相关,而传统民居聚落对自然所表现出的高度的适应性、生态性,所蕴含的绿色建筑技术文化,正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表现。因此,保护传统民居聚落,不仅可以保护传统文化,更有助于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群体民居即聚落更能传递文化和绿色技术。要实现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需要旅游开发与民居保护相辅相成,既要保护原有的风貌与生活方式,又要改善基础设施和居住条件,此外还要挖掘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旅游业,留住原住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有价值的民居聚落,正以飞快的速度消失,尤其是处于沿海地区的海河流域东部,留存下来的有价值的传统民居聚落很少。相比之下,处于海河流域西部太行山区的传统聚落,由于相对偏远落后,一部分得以留存,但是保护与开发滞后,让这些留存的聚落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在新农村建设中,由于对政策理解欠缺,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盲目拆毁古村的现象,而一些地方的政府对于古聚落保护不当,过于商业化,导致原住民搬离,严重影响了风貌。一些聚落已经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虽然名义上给予了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保护修缮方案,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资金支持,最终成了一纸空文。要想保护传统民居聚落,需要从思想上重视传统文化,认识到其的巨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弗瑞德·A·斯迪特.生态设计-建筑·景观·室内·区域可持续设计与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8~79.

[2]赵安启,周若祁,刘启波,等.绿色建筑的人文理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01~102.

[3]姜付仁.以流域为单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以海河流域为例[D].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1:5~6.

[4]赵荣,刘军民.文化的地理分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14.

[5]G·Z布朗,马克·德凯.太阳辐射·风·自然光建筑设计策略(原著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61~62.

[6]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24.

[7]业祖润.北京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31~32.

[8]陆元鼎,杨谷生.中国民居建筑[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77~80.

上一篇:营销发展下一篇:异物取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