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通信范文

2024-05-08

船舶通信范文(精选5篇)

船舶通信 第1篇

在运输事业发展的有力推动下, 海上运输日渐成为运输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由于海上运输所面临的气候环境具有复杂多变的特性, 这也为船舶航行安全带来了巨大风险, 所以为保障船舶航行过程中的船体安全和船员的生命安全, 必须为船舶提供更为全方位的信息内容, 同时使其与陆地指挥中心之间建立起即时的通信联系, 这就使得无线电通信的重要性得以突显。船舶的无线电通信, 能够使船长更为全面的掌握船舶航运安全信息, 进而做出及时有效的决策, 使船舶能够保持安全稳定的航运状态。无线电通信系统还为陆地指挥中心对船舶的指导与援助提供了有效途径, 这也极大的提升了船舶航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1 船舶无线电通信概念及特点

船舶无线电通信是指船舶利用无限电波在空间进行信息传递多系统间的信息传递能够满足即时通信需求, 并且极大的丰富船舶所掌握的航运信息内容, 为船舶航行提供更为有力的安全保障。无线电通信系统主要由信息源, 发送设备以及接收设备构成, 信息源通过将不同种类的信息转化成为模拟信号或离散信号, 并将其输送到发送设备中, 发送设备在将信源与传输介质进行匹配后, 把信息信号内容发送出去, 接收设备则主要负责对信号的接收和转换, 信息内容在发送和接受的过程中, 还涉及到了多种形式的编码, 调制流程, 不同设备所具备的调制方式不尽相同。当下我国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收发主要使用MF/VHF设备, 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满足规定最小半径要求, 这样才能有力保障无线电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

1.2 现阶段我国船舶无线电通信技术概述

由于人为操控下的船无线电通信系统无法有效保障船舶航运过程的安全, 所以在无限通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中必须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 使船舶无线电通信能够更为全面的满足当下航运需求在国际船舶无线电设备的发展背景下, 我国船舶航运中也采用了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作为一种全球性通信系统, 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是以保障海上船舶及其人员生命安全为目的而搭建的。在船舶的正常航运中, 该无线通信系统能够为船舶提供必要的航行信息, 使船舶能够更为全面有效的掌握航运状况, 而一旦出现船舶遇险事故时, 该系统能够及时向岸上搜救机构和附近船只发送遇险报警信号, 使得船舶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助与支持。在我国船舶无线电通信系统的应用取得进步的同时, 国家也针对船舶通信系统的应用制定了相关规定, 这为今后我国船舶航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船舶航行及其无线电安全规则

2.1 船舶安全航行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船舶航行管理和安全维护, 保障水上交通秩序并防治船舶环境污染, 我国在《中华人们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中对船舶航行各方面设立了对应的规定。船舶安全航行规则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机动船舶及其船员配置能够起到限制效力, 军用船舶, 体育用船以及渔船则不适用该安全规则。船舶航行安全规则规定船舶在航行过程中, 必须满足最低安全配员标准, 在该标准的制定中, 船舶吨位, 技术状况以及推进动力构成等因素都应考虑在内, 同时, 船体的人员承载量也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制定的船舶定员标准。总则中的安全配员管理要求船舶必须满足海事管理机构颁布的《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中的要求, 并在航行过程中持有相关等效文件, 以证明船舶具备航行条件。船员在申请船舶登记时, 要按照航行安全规则中的规定, 对船舶中的安全配员进行核对, 并及时申请船舶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船舶在持有安全配员证书后, 即可进行载员航行。为有效保障船舶航行过程中的设备安全, 安全规则中设立了监督检查制度, 这对船舶提出了航行设备检测的要求, 船舶主推动力设备以及供电设备等要定期接受相关部门的质量检测, 以保证船舶配置能够长期保持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

2.2 船舶航行安全细则分析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要求船舶在进港, 出港和停泊时, 船长应在驾驶台值班, 并通过无限电通信系统对船舶停泊时进行必要性指挥。在船舶航行过程中, 当遇到恶劣天气, 海况以及能见度较低的环境条件时, 船长都应在驾驶台利用无线电通信系统进行全面调度以保证船舶能够安全稳定的航行。当船舶在航行过程中遇到险情或发生事故时, 安全规则要求船长能够在指挥船舶航行的同时, 及时利用无线电通信装置进行求救, 以有效保障船舶和船员的安全。船舶安全的一般规定在对船长行为进行约束的同时, 也对船舶的富裕水深制订了明确要求。在航行或停泊过程中, 船舶应根据不同的航行情况制定对应的富裕水深要求, 如在较深水域航行时, 船舶的富裕水深通常控制在吃水深度的12%以上, 而在水深较浅的地区, 则应为船舶保留吃水深度10%以上的富裕水深。主航道航选择行是船舶航行的主要内容。船舶航行安全一般规定要求船舶应在安全可行的情况下, 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航道外缘航行, 并在航行时密切注意外界周围环境, 利用无线电通信设备进行航行状况监测, 保证船舶航行不妨碍航道其他船舶的正常行驶。当两艘船舶在交汇水域交叉相遇时, 极易造成碰撞事故, 为有效避免船舶在特殊航道情况下发生碰撞事故, 船舶当发现右舷侧有船舶航行时, 应及时予以避让, 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2.3 船舶航行无线电安全规则

船舶航行无线电安全规则是针对船舶之间, 船与港口, 飞机之间通信联系的有效保障而设立的。在船舶无线电安全规则的落实与应用中, 船舶要在航行过程中维持陆海通信联系, 必须及时收听气象报告以保证航行方位进而准确属性和安全性。我国船舶无线电安全规则对一般的货物运输船和渔船提出了一定要求, 当船体吨位高于五吨, 并且船厂未满二十四公尺, 就必须配备收音机, 无线电电话台或无线电对讲机, 以有效保障渔船和货船的工作需求。除了对国内一定吨位的船舶设立了无线电安全规定, 也对经常出行国外港口的渔船设立了安置无线电台的安全规则。在台湾与大陆水运领域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中,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也要求未设置航政机关地区的地方政府能够和交通部进行合作核准核定, 并通过安装对讲机平台和对讲机, 使得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保障。在船舶交通管制的特别要求中, 无线电安全规则还要求不同地区要根据自身船舶航行情况开展针对性管制措施。由于船舶在横越区航行时易发生碰撞事故, 所以航行无线电安全规则也对横越区航行进行了特别规定。当横越区属于交通管制区, 如船舶需要横越主航道行驶, 则应利用无线电所搜并及时在横越区内通过, 在横越航道过程中, 船舶要利无线电手段采取必要措施避让在主航道航行的船舶, 并在横越前鸣笛示意, 并在确认不影响其他船舶正常行驶后进行横越。在船舶横越过程中, 船长也可以利用无线电通信联系其他船舶, 以保证其横越行驶不会对其他船舶造成影响。船舶无线电安全规定还规定了穿越区内渡轮无线电的使用规则, 如渡轮在航行时要谨慎驾驶在必要时开启无线电通信设备与穿越船舶保持联系;航行过程中要保持高频无线电话的接听状态, 以保证其与过往船舶的联系。

3 结语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 船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性能也在得到迅速提高。在船舶的航行过程中, 无线电子通信设备会为船舶提供正确有效航行数据情况, 也能够保证船舶间的即时通信和与陆地指挥中心的信息交流, 此外, 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的颁布也更为有效的保证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 为船舶的航行提供了科学有效的规划与指导。在船舶的实际航行过程中, 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航行安全规则在不同方面提升了船舶航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这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船舶设计及航行技术的进步, 同时也为我国今后船舶的航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友家, 李立伟.前海上无线电通信系统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分析[J].北京交通出版社, 2011 (12) :8-19.

[2]非国际航行船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配备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船规, 2010年8月21日.

[3]中国船级社.世界船检电子设备手册[M].中国海洋出版社, 2009 (20) :18-29.

[4]雍信源, 刘颖梅.浅析我国海上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特点.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2 (6) :5-11.

[5]陈献智.刘莹.无线电通信设备及其维修救赎探讨[J].海洋出版社, 2013 (6) :3-9

[6]黄振华, 张天顺.试论现代我国船舶航行安全规则内容及其具体实施策略.北京海洋出版社, 2009 (7) :6-20.

[7]刘胜男, 张翰军.船舶通信设备规范及其安装工程研究[M].天津海洋船舶工程技术学院, 2011 (12) :7-25.

船舶通信 第2篇

关键词:总线;电子系统;优化

0引言

在船舶电子系统运行中,网络架构的建设尤为重要,其与船舶电子系统的运行产生直接关联,因此,要重视网络架构工作,合理应用总线通信技术,改善网络架构的体系架构,明确优化方向,提高船舶电子网络的性能。

1船舶电子系统网络中螺旋桨控制架构工作原理

对于螺旋桨而言,其基本参数的控制属于整个船舶电子控制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螺旋桨旋转期间,对桨叶的控制一直属于技术难点,将其融入到船舶的电子网络中,有利于提高其控制能力。在计算J=h1D=VmD船用螺旋桨的工作状态时,可以将D表示为船桨的直径,也就是螺旋桨桨叶在运行中边缘经过的圆圈的直径。在液体环境中,螺旋桨旋转一周的前进距离为h1,如果螺旋桨的旋转速度为m,在水中运行的行进速度为V,可以利用公式v=h1×m计算得到。在分析螺旋桨旋转1周所前进的距离与直径的关系的时候,可以将其比值表示为:。该比值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螺旋桨的工作效率。

2电子系统网络架构需求分析

现代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的应用 第3篇

自从有了人类的活动, 就产生了通信。通信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传递信息的手段。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自古以来, 人们创造出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 如:古代的烽火台、旌旗, 近代的灯光信号、旗语;现代的电报、电话、传真、邮件等。它的发展历程, 大概分为三个阶段:语音和文字通信阶段、电通信阶段和电子信息阶段。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及未来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是应用最广泛、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世界各国均将通信、通信技术及其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而最先进的信息技术又往往优先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等领域。故现在的远洋通信技术发展十分迅猛, 正朝着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方向发展。

电影《泰坦尼克号》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12年发生那场灾难重要原因就是相隔几十海里的船舶没有及时得到消息而进行相应的救助。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莫尔斯 (S.F.Morse) 等人发明了电报机和莫尔斯码, 很快无线电报就是成为航海船舶非常重要的通信手段。随后窄带 (NBDP) 和单边带 (SSB) 技术逐步用于航海的船舶之间及船舶与岸台之间的通信。1988年11月在IMO伦敦总部召开了有关GMDSS (Global Maritime Distress and Safety System) 的国际性大会, 从而奠定了现代船舶通信的基础。它是在现代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的适用于海上搜救的通信系统, 不仅包含遇险报警、搜救协调通信、寻位、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的功能, 还包括常规无线电通信和船舶驾驶室之间通信功能。GMDSS中的通信系统, 可归纳为四大系统, 即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定位系统、地面通信系统和海上安全信息播发系统。

2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发展

GMDSS通信系统中, 卫星通信技术其作用和影响极为巨大, 而以对远洋船舶航行为最。国际海事卫星通信系统即为INMARSAT卫星通信系统, 它由海事静止卫星、海岸地球站和船舶地球站组成。静止卫星分别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东和大西洋西赤道上空的静止卫星轨道运行, 国际海事卫星系统已进入第三代海事卫星, 先后支持A型船站、C型船站、B型船站、M型船站、E型船站、F型船站的运行。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 多个系统、数以百计的通信卫星已经遍布在我们上空, 方便我们的各种通信的需要。它有着共同的特点:通信距离远, 覆盖面积大, 且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便于实现多址连接通信;通信频带宽, 传输容量大;机动灵活;通信线路稳定可靠, 传输质量最高。由于这些显著的优点, 因而除了国际海事卫星系统外, 还有多个系统的卫星在我们远洋船舶的通信、导航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卫星系统按轨道分为:静止轨道 (GEO)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轨道 (MEO)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和低轨道 (LEO)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近20年来, 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异常迅猛。由于卫星制造与发射技术的不断进步, 卫星的重量逐渐增加, 转发器数目也从几个增加到几十个, 通信容量大幅度扩充。然, 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开始发展轻型卫星, 利用多颗轻小型卫星组网以建立低轨道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因为它具有体积小、成本低、效益高、发射容易、传播损耗和延迟时间少、传输质量可靠等优点。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IRIDIUM” (铱) 系统, 美国等多国集团LQSS公司的“Globalstar” (全球星) 系统等。近年来, “铱”星卫星电话在远洋船舶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就与陆地上人们使用的手机类似, 不仅体积小使用方便, 而且价格和使用费用都比较低廉, 尤其是在防海盗通信等方面更有其显著优势。

3 地面通信系统的介绍

由于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 最近, 船舶与海岸电台无线通信就显得越来越不重要, 也使用得越来越少了。原来船岸之间的单边带 (SSB) 和窄带 (NBDP) 基本上只做一些测试、检验, 日常的通信基本没有使用了。但是按GMDSS的要求, 这些无线电设备还是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另一种GMDSS地面通信系统中的通信设备, 就是DSC (Digital Selective Calling) 设备, 它是进行遇险报警的终端, 同时又具有选择性呼叫功能。即遇险报警、遇险确认和遇险转播的功能, 具有选择性呼叫、值班守听和船舶查询等功能, 使海上MF/HF/VHF波段的通信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从而结束了《泰坦尼克号》中那种船舶遇险而不能及时报警、附近船舶不知情而无法及时救助的历史。

4 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导航方面的应用和发展

在航海史上, 船舶的定位、导航向来是十分重要的, 最早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就应用在航海上, 从而促使我们成为历史上航海大国。以前, 依靠天体的位置和时间来估算我们船舶在海洋中的大概位置, 依靠指南针的指向作用, 来决定船舶的航向。现在, 由现代卫星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 逐步替代了这些古老而原始的手段。它具有: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其中, 美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GPS系统是大家熟知的导航系统, 它最初应用于军事、航空、航海等专业领域,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 其体积、功耗和成本都得到了极大改进和完善, 同时也受到消费者需求和政府法规的推动, 因而在民用市场日益推广, 现已在汽车导航系统和手持设备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有源三维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 (CNSS) , 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GPS) 、俄罗斯的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5 对未来通信技术在航海领域的展望

通信导航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给远洋船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卫星通信导航技术和计算机网技术的发展, 将会给远洋船舶带来通信导航上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是一次又一次的巨大革命。目前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还仅仅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就导致远洋船舶的一次改革:船舶通信人员的岗位丧失, 船舶内部工作职责重新调整。随着现代通信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子技术、空间技术和数字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 通信质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不断提高, 通信费用的大幅降低, 必将逐步实现远洋船舶通信的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和全球化, 也将掀起远洋船舶通信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

本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随着遥控技术的进一步提高、成熟, 卫星技术的全面应用,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人机对话更加广泛深入的实施, 远洋船舶将完全实现陆地遥控, 而无需远洋船员的现场操作。这样不仅降低成本, 也将减小自然界对人类的危害。

摘要:本文介绍现代通信技术在远洋船舶上的应用、发展, 其中主要包括远洋船舶通信技术的发展概况;近年来卫星通信技术、地面无线电技术在船舶通信、导航方面的应用、发展, 以及对未来通信技术在航海技术方面应用的展望。

关键词:通信技术,卫星通信,地面通信,卫星导航,远洋船舶

参考文献

[1]李白萍, 王志明.现代通信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1]李白萍, 王志明.现代通信系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船舶通信 第4篇

关键词:船舶电站,监视系统,Modbus,现场总线

0前言

船舶电力系统的内容除了包括必要的控制、调度、保护和管理的功能之外,还应包括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电气量的采集和状态的监视功能。通过监视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来进行控制、调度、保护和管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安全和可靠运行。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市场化的需求,开放、互联、标准化成为电力工业中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发展,对电网的监视和控制的要求日益提高,作为采集电网运行数据和执行调度命令的远动设备,一般都具备有与标准以太网互联的联网功能和与现场总线互联功能。本文通过Modbus协议构建船舶电站监视系统,这样既可以实现比较齐备的数据和信息的完全共享,简化系统的结构,减少设备的重复,统一规划,统一指挥,完成电站的综合自动化,协调工作,又可以用现场总线方便地监视与控制各种设备,以便分散管理和集中控制。

1 系统概述

本系统组成包括动力源、控制系统和监视系统。其中动力源由三台柴油发电机组提供,其中1号和2号发电机组作为常规发电机使用,3号发电机组可以通过切换开关转换为应急发电机使用,工作电压为交流380V 50HZ。控制系统组成以PLC和PPU(Paralleling and Protection Unit)为核心,完成电站的启动、停止,以及手动、自动和遥控并网控制,以及同步、功率与频率控制等控制功能,逆功率保护、过流保护等保护功能。监视系统由触摸屏、现场监视仪表、上位机和PLC等共同完成,其组成如图1。上位机、Web、触摸屏、网关和PLC遵从Modbus TCP/IP协议,通过网络互联访问,或直接操作触摸屏对PLC下位机的控制 ;PLC与现场设备、网关与电力参数仪之间通过Modbus协议互联,监控系统可实现系统电网电压与电流和电池组电压与电流的监测功能,状态的实时测量,状态显示开关及数字和模拟表头组态,可跟踪显示船舶电站的运行状态,利用其功能按键可以完成对电站设备的操作。

2 Modbus 通信协议

Modbus已经成为工业串行链路的事实标准,像可编程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驱动器、变频器、运动控制、输入 / 输出设备等都能使用基于串行链路和以太网TCP/IP网络的Modbus协议来进行通信,并可以启动远程操作进行远动控制和远程监视。一些网关允许在几种使用Modbus协议的总线或者网络之间通信,如基于MB+ 网络、基于RS-232网络和基于RS-485网络。根据OSI为Modbus在TCP/IP协议栈上保留的系统端口号502,互联网用户能够使用TCP/IP实现支持Modbus的自动化 设备的互 联,即支持TCP/IPModbus协议的自动化设

Modbus是一种由功能码规定服务的请求 / 应答协议。Modbus的功能码是Modbus请求 / 应答通用帧(PDU)的元素之一。这种应用层报文传输协议,帮助客户机 / 服务器在通过不同类型的总线或网络连接的设备之间的通信。Modbus协议允许在各种网络协议体系结构内进行简单通信。Modbus协议定义的简单协议数据单元(PDU)是一个与基础通信层无关的通用帧元素,在PDU上附加一些域字段来构成在特定总线或网络上映射传输的数据结构就形成了应用数据单元(ADU)。如图4所示。

Modbus协议是一个请求 / 应答协议(主 / 从协议),它允许一个并且只能由一个主机发送命令,再查询从机的响应。主机可单独对一个从机发送命令,也可以通过广播方式向所有从机发送命令。从机对每一个单独发送给它们的查询返回响应,但对广播方式的查询不作响应。Modbus主站模式支持Modbus ASCII和RTU两种通讯格式,两种格式区别如下表1。

3 Modbus 通信实现

PLC和PPU以硬件接线方式实现控制功能,其通讯接线如图5所示,遵从Modbus协议。

当PLC控制器作为Modbus主站时,需要主动发送数据采集命令到各子站完成读写数据的工作。编写PLC数据采集程序的实质是将电力参数检测装置采集到的数据集中存储于控制器的内部存储器中,供上位机调用和本控制器判断。其编程过程是按规则填写通用控制字表、发送字表、接受字表。控制字表、发送字表、接受字表一般组成如表2。

上述的控制字表、发送字表、接收字表一般都存放在连续的% MW组成的字表中,在程序中用赋值指令填写上述的字表,发送和 / 或接收帧的最大值是256字节。

命令字段表示Modbus RTU的操作类型00:只发送,01:发送/ 接收,02:只接收。

长度表示需要发送表的长度(最大256字节),接收时,该字段表示收到的字符数。

如果Tx发送偏移参数等于0,该参数将等于发送帧的长度。如果TX发送偏移参数不等于0,发送表的一个字节(由偏移决定)将不被发送且该参数等于帧长度加1。“RX接收偏移”字节包含接收到的在接收表中的排列号(1表示第一个字节,2表示第二个字节,等等)。它用于处理Modbus协议中与字节和字有关的问题。

PLC的数据采集程序,它将向电力参数检测装置发送所需要采集的电力参数的命令信号,并等待检测装置发回采集到的数据,并将其保存在内存中,如图6所示为基于Modbus协议进行的相电流监测程序。

程序中的“16#”表示十六进制数,“106”表示发送 / 接收,数据的长度为6 ;“300”表示接收偏移量为3,发送偏移量为0 ;“0103”表示从端口号为1的检测设备(本系统中为PM850,见表4-9)中读取采集数据,并且读取的是字节数据 ;“044B”表示读取的数据是表4-12中列出的44B地址(A相电流)开始 ;“81”表示读取的数据长度是44B开始的81个字节数据。

系统程序把上述控制表、发送表、接收表的内容转换成标准Modbus协议的消息帧格式,并在帧中添加CRC或LRC校验运算结果码,就构成了一次Modbus通信。CRC循环校验码的生成如图7。

图8是PLC的Modbus控制表与 校验表发送 通讯程序。%MSG3.D表示本条通讯指令和上调指令的互锁 ;%M0是一个互 锁开关,由线圈 %M0控制 ;EXCH3%MW0 :88表示通过以太网发送从内存MW0开始的由发送表决定的发送内容和通过以太网接收来自电力参数测量仪的数据到由接收表,发送和接收字表的长度为88个字节。%M50是开启下一个通讯指令的线圈,其触头为 %M50,用于置为 %M1(开启下一个通讯模块)和复位 %M0(关闭本级通讯模块)。

4 总结

船舶通信 第5篇

关键词:海事卫星船舶,安全应急,通信,关键技术

基于海事卫星四代星建立船员在船上与岸上的通信信息通道,针对多样化和人性化安全应急需求,开发安全应急及遇险搜救的通信信息专用关键技术平台,进一步补充和完善船员在船上的应急安全机制和手段,提供应急突发事件时报警求助的途径,通过通信服务最大限度保障船员权益及危险情况下的人身安全,充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同时,提供适用于船员的个人通信接入方式和运营收费手段,使船员通过个人用户简单、便捷、灵活的使用船载卫星通信设备,满足船舶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的需求。

一、海事卫星乘客通信的技术实现

1.1系统总体架构

交通运输专用安全应急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平台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船员安全应急通信信息应用门户软件、船端服务器、岸端服务器。

船员安全应急通信信息应用门户软件主要为船员用户提供船员信息服务,实现与相关系统的对接,主要包括公网公众平台对接、政府的遇险报警体系对接、政府船员服务对接和船员区分服务。为用户提供海上应急报警、信息服务的接口。船端服务器主要实现与船员用户在船端的接入、信息交互、信息安全、流量统计和系统运维功能。是船员用户接入平台服务的主要接口和核心模块。岸端服务器主要提供信息安全、船员信息交互、分帐户通道和远程维护的功能。通过与船端服务系统的交互实现信息平台的各项服务,是信息服务平台的后台支撑。业务架构通过对业务能力的分析,提取关键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为应用架构设计提供输入。

1.2交通运输专用安全应急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平台

交通运输专用安全应急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平台的业务视图包括,船员管理系统、船员保障服务、运营管理、综合管理四部分。

1.2.1海上应急报警安全服务

该项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海上突发事故应急安全服务,当船舶在航行中发生重大危急事故需要立即援救时,船员能够将必要的遇险信息快速发送至搜救部门,辅助遇险船舶的定位。近年来海盗袭击事件层出不穷,通过船员安全应急通信信息平台报警,由于这个平台安装在个人移动设备终端上,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及时性,可以增加报警及获救的几率。为提高其服务水平可以通过扩展多渠道通信服务、丰富应急服务手段、微博微信等方式加以实现。(2)海上人员应急安全服务,应急安全服务为船员建立船上客户端到岸上服务端的个人通信通道,实现医疗救助、故障处理等紧急状况下的船员自主应急信息通信,同时也为船员提供与岸上的家人、朋友即时沟通的有偿通信渠道,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等也是规避船员职业风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还需建立起相关配套的有偿服务认证体系。主要包括人员应急医疗、应急资源保障。(3)海上日常管理安全服务,交通运输专用安全应急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平台提供海上日常管理安全服务,该服务便于海事机构、航运机构和服务机构加强对船员履职活动的监督管理。(4)船员信息服务,船员信息服务平台为航行船员提供个人动态信息、船舶最低安全配员管理、海员证件管理、海员出入境证件核发、船员市场分析、招聘及培训信息、资料下载、沟通交流等信息保障服务。其中船员管理包括现场跟踪监控、日常业务管理等;船员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公共信息发布、市场化信息服务、船员社区服务以及电子查询、网上申报等实质性的服务项目。(5)综合管理。这一模块包含移动应用管理。由于海事卫星通信通道费用昂贵,船员使用船员应急安全通信信息平台的通信通道,会被限制使用平台认证的移动应用程序,未经认证的移动应用程序不能在该通道下传输数据。(6)信息安全保障服务。由于船上通信信息通道的稀缺性,需要重视船员安全应急通信信息平台信息安全保障,包括可信互联网连接、网络入侵检测、访问控制、流量控制等,保障通信信息通道的稳定、畅通。(7)海事卫星通道服务。交通运输专用安全应急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平台为用户提供的所有服务都需要建立在海事卫星通道服务的基础上,该服务作为整个平台的通道基础设施,主要完成从船员用户到船端服务器,再到岸端的卫星通道服务。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发掘第四代海事卫星系统在保障海上安全应急方面的条件和能力,针对海上安全应急的多样化和人性化发展趋势,研究实验安全应急及遇险搜救的专用关键技术平台,充分发挥用于保证海上船舶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德胜.卫星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J].中国水运,2016,No.50102:17-20.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船舶通信】相关文章:

船舶电网05-09

船舶舾装05-20

船舶论文提纲09-15

船舶论文范文05-09

船舶安全论文提纲09-05

船舶监督最新文件05-12

船舶事务管理05-12

船舶电力管理论文05-05

船舶保险合同论文05-06

船舶融资风险论文05-06

上一篇:设计中的诗意下一篇:跑阶段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