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范文

2024-05-07

外国文学课范文(精选12篇)

外国文学课 第1篇

其实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语言应该只是作为一种工具, 打开一扇窗, 去通往另一种文化, 另一个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理解持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心情, 才能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 这也才正是学习外语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也就是说, 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养, 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吸取知识、增长智慧, 才能成长和适应社会的需要。

2006年开始, 三年来, 笔者在担任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一直探索如何把“文化理解”、“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的课题。

一、教学实践

自2006年起, 笔者先后担任05年级和04年级的翻译课的教学。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那就是翻译实践的积累非常重要, 而且在翻译实践中很少遇到单纯翻译词或句子的情况, 通常都是篇章的翻译。于是, 笔者在教学上不以讲解翻译理论和各种技巧为主, 而是把重点放在各种文体篇章的翻译实践上。也就是说教学思路更贴近于翻译的实际操作。同时, 笔者从那时就开始进行尝试, 试着将人文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教学中, 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更深层次的理解外语, 了解外国文化。

经过对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 这种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也达到了笔者预期的目的。对每周的两个课时, 笔者是这样进行课程设计的。第一课时, 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 准备好相关材料。课堂上分组讨论, 各自发表关于该文体翻译的要领和中外文表现时的异同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课时, 请各组的代表总结发表该小组的讨论结果, 相互取长补短。最后由老师做最后的归纳和总结。目的是集思广益, 了解外语, 知道汉语, 看清中外文表现的异同。

以下以《第八课——— (旅游) 指南》为例, 具体介绍一下课程的操作。

第一课时:分组讨论指南类文章的特点及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对这一课题进行先行研究的考察, 收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旅游指南、小册子, 对照思考中外文旅游指南的表现特点, 从而了解中国人、外国人对旅游的期盼心理, 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课堂上以先行研究为据点, 以收集的材料为例, 把自己对该文体翻译的理解讲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不是从表面看, 更不能人云亦云。

指南文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文。广告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 它要求让人一看或者一听就能留下深刻印象。每个国家, 每个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社会发展都不一样。在旅游方面, 各国各民族的人们对旅游的期盼度、期待度、认识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美国、日本等是发达国家, 贫富差距不大, 人们对旅游的理解不单单是出门看看, 看自己没有看过的东西, 而是在旅游的过程中涤荡心灵, 用心去体会。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 人口众多, 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 我们的旅游指南中出现最多的, 或者说必然出现的 (如果它有通过认证的话) 字眼是“某某景点是国家×××A级景区”等。很明显, 对这一种文体的翻译如果单纯采用直译的方法, 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课时:各组代表总结发表讨论结果、老师归纳总结

在第二课时中, 首先由各组代表总结发表该小组的讨论结果, 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经过认真预习, 充分讨论后的学生的总结发表已经比较成熟了, 甚至有时候他们的发言对我们老师也会是一种启发。这时候作为老师会有很强的欣慰感, 觉得他们真的是长大了, 有自己的思想了, 会看问题了。其实, 在课上笔者所做的事情与其说是在讲翻译, 讲翻译的技巧, 不如说是把翻译与外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理出来, 并通过某些具体事例的分析整理, 让学生思考一些必要的问题。因为语言是人们心灵的反应, 而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该国社会文化, 抓住该国社会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 我们的翻译才不会只停留的文字表面。在了解外国的同时, 我们也会思考中国;读外语的同时, 我们也会思考中文的表现。所以, 始终贯穿在笔者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翻译课的教学不单纯是翻译技巧的讲解, 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文理解使学生的人文内涵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而且, 在专业课的教学中, 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在了解外国社会文化的前提下来学习外语。

二、检验教学结果

笔者以上的教学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关于这个问题, 在每学期结束时都要做问卷调查, 根据这些第一手调查资料, 归纳总结出如下图表。

其中有位学生的发言令笔者感慨颇深: (外语发言, 笔者整理并翻译)

中国的高中教学都是老师唱独角戏。比如说, 英语课上老师读教材、将重要的语法点译成中文讲解一番就OK。英语课哎!学生一句英语也说不上。我想大学的教育总不至于也是如此吧。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 大学就仿佛是高中的延续…真是令人失望!

直到上了老师您的课。老师您总是以我们学生为主导, 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由得认真对待。是老师您给了我们一个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充分发达出来的机会和场所。谢谢老师!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把社会文化理解”、“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是可行的, 有效的, 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外语专业只学好外语的单纯的教学目的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期望。社会需要有高文化素质的、有能力的、理解异文化并能顺畅的与异文化进行交流及从事教育研究、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外事活动的全方位的毕业生。为此, 正如外语学界的专家同仁所倡导的, 外语专业有必要对现在的较单一的重视语言本身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 本次翻译课的教学实践在整个外语专业的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参考文献

[1]、佐岛群已等:《日本文化·社会·风土》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森田良行:「日本語の視点」創拓社1995年版。

选修课 外国文学阅读 结课感想 第2篇

“选择这门课,又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在此听课的同学,又何错之有,他们也无非是想拿到这两学分,罢了”。这是唐教授在某次课上的一句话,如此平淡的一句话,但细细听来只是罢了而已这么简单么。听过,读过,也学过,去淡然,却总苦于解不开这现实中的万种冗杂繁复。教授这般毫无掩饰,如此的笃定难道不是超然的文学造诣么,我在此时才深刻的体味到,文学可能展现的不像理工学科那般的犀利,能迅速创造很现实的效益,它更多的是种深埋的内涵,在不知不觉中勾勒,描绘,鞭策着我们的人生。

很多时候在教授某种启发后,许许多多无头无绪的思想融汇在一起交织成一条细密的涓涓溪流,是多么想将它们聚成文字的力量去灌溉空虚的灵魂。曾记起刚走进大学时是那般的充满激情,随时都能将自己的心情,自己的理想以各种方式书写在博客之中,不排除当时的确有想卖弄文骚的嫌疑,但那份心情却是那般宁静,却不知何时这份兴致已经荡然无存。如今每当我满负希望尝试开始清理这些杂乱的思绪的时候,本想用这某一片刻思想和灵魂去构织成的一副美妙的画景,一段优美的篇章,去舒展心中一切。却当执笔于白皙的纸张的时候我才发现竟是如此的力不从心,所有的思绪在执笔的那瞬间烟消云散,竟然消失的那么彻底,我都无法相信为何当我面对这白得有些刺眼的纸张的时候,思想竟然是模糊一片的,没有任何的诗意,没有任何的意境去构勒那些美妙的画境,没有任何的文笔去谱写一首我所期盼向往的梦境,美好想象背后的现实让我必须选择去了断这段奢想。我都有些不敢相信了,我反复思索着,但是最终我还是找不出所以然来,因为这些是没有任何的明确的答案。只能说明我可能已经麻木的远离了自己,远离了文学,独自去品尝自己本想想逃避的一切也许不那么容易,我想现在可以这样对自己说我很庆幸选择了文学阅读这门课。

“意识流写作”这个方式是这门课给我最大的启发。很多时候可以不那么计较,可以肆意的让自己的思想去无限的发散。不必在意纸上最后要留下什么东西,不必担心这样的想法的是非对错,仅仅是写下去。这让我明白了对文学的阅读就是对自身,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探讨,文学作品无非是大师将我们无法直接涉足的领域,经过他们的艺术加工后深刻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娱乐我们的同时,让我们有机会去体会去想像一些新的境界,已到达超越目前认识水平的作用。

在这一个学期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因为时间太紧,作品都只是浏览的看。作者的信念,所以作者的本身的人生经历,以及写作的历程比作品本身给我的震撼多得多。在教授的解读下,我深刻的理解到这些大师们的写作思想和灵魂真正的完美到不可莫测的境界,他们发挥着如痴如醉的文采,他们是超然的,做了到心如神笔一样将自己的所感所思,发挥的淋漓尽致,巧夺天工,神笔如匠般的雕刻着精致优美的文字。不得不相信这些才是文学的最高镜界。也许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并非能成为一个文采翩度的文人,因为文学的最高境界并非常人所能深入的。非思想如涛涛江海般的胸襟的人才能够到达的境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书中的哲理,也是古人所积累的读书经验,也是文人为读书人所提出的文学之路的金玉良言,相信做为后一辈的我们,在吸取了前文人的文采精华之后才能有感于自己的才识学浅。才能将自己深埋入文学的书海之中。用全新的视角去体验另外一番人生。

虽然这门课是外国文学阅读,但是我想在一定意义上对于文学的理解中外高度的一致。古文人所提倡的是多读书,读好书.写出来的文字才有灵性.读出来的篇章才有韵味。可是现代的文人却不大赞同这样的说法.因为现代的文学派作家一般都认为文字是和心与灵感的交融而汇聚成为思想,才升华为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唯物,进而发展成为文学,诗歌,散文.而并非能从书中感受到人类的思想和感情的,是否将书中的文化和现实中的思想相结合,才能发挥着超然的境界.那样的话读书才是受益匪浅的。想想,这些并非不是道理,而真正的从现实中尝试着将自己完全交给文学的海洋之中的时候,却有些无力是从了。不是没了兴趣,而是没了继续下去的可能,因为生活所允许的仅仅是生活,而并非能将自己置入文学的宝库之中。人天生就是脆弱的动物.而文学却是人们所能表达思想,情感,唯物的实体。即使脆弱的灵魂也需要发泄的畅快,而文字恰恰是人类表达的最美妙的方式.可是真正的能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文字融入一体的也仅仅是一时幻想吧。大师与常人的差别在于他们能控制住自己的幻想,能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去规格自己的幻想,从而向我们传达他们人生中独到的见解。

我想并不是所有爱好文学的人都能如愿所偿的将文字神化般的表达出来,但一个热爱文学的人可以用心的去感觉文学的奥妙,在文学的殿堂中享受别人的经典人生,即使并不能完全渗透文学的真谛,仍然可以将自我人生与文学融合,用心提取这些美妙的文字去谱写属于自己的乐章。

最后我还想说,感谢唐教授开设这门课,也许这门课就像开头说的那样理科类学科那般犀利,但我想这正是这门课的魅力.它将是寒风黑夜中的束柔和的灯光温暖着每个人心灵的最深处。外国文学阅读带给了我很多,很多,我尝试着并努力向唐教授一样笃定,去体会文学中的博大,去书写自己的人生中的宽广。

文学鉴赏课教学一得 第3篇

关键词:

文学鉴赏课;教学实践;人文素质

收稿日期:2010-02-27

作者简介:马芳(1981-),女,河南安阳人,安阳师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文学。

近年来,笔者主要在高校从事文学鉴赏课的教学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特殊性,制定出符合教学主体即大学生实际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相长,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也有了一些真切的教学感受和体会。分述如下。

一、文学鉴赏课的教学依据

在高等院校除中文专业之外的其它专业开设文学鉴赏课,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和文学修养、加强思想品德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实质是一种美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其作用不可小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加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段话高屋建瓴,精辟地阐述了美育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这是开设文学鉴赏课的极为重要的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不论什么专业,都要有一些文化艺术方面的爱好和修养,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对人才的现实要求。文学鉴赏课,就是针对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重科学、轻人文”、“重专业、轻教养”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针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修养、人文素质相对欠缺的实际情况而设置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只有经济和物质的追求,还应该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这对于一个民族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科学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因为美育是一种熏陶,一种感发,一种对人的情感和精神起激励、净化和升华作用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思维、胸襟等等,并且可以引发人的创造潜能,塑造一种健全的人格。基于此,把侧重于情感教育、美育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文学鉴赏课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依据是非常充分的。通过教与学,使学生从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认识真善美、假恶丑;懂得什么样的人生价值理想可取,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取向可弃;从而感到心灵的震撼,得到性情的陶冶,受到文明的教育,学会做人的道理,涵养爱美之心。

二、文学鉴赏课的性质和教学内容

文学鉴赏课是一门既不同于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又不同于非中文专业的大学语文课的独立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高校非中文专业(如理工、社会科学、艺术、经济等学科)学生。课程的性质决定文学鉴赏课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对象的文学常识等基本文学素质,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在正式进入教学之前,笔者都要在学生中进行一次民意测验。结果表明,大多数非中文专业学生对于中外文学常识、中外文学作品漠不关心,知之甚少,更不知道如何去欣赏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有些甚至认为阅读与专业无关的文学作品是浪费时间,毫无用处。可以说,在对文学的认识和理解上,属于“文盲”程度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开设文学鉴赏课不仅带有“补课”的性质,也具有引导功能。即,通过有效的补课,培养他们對文学的兴趣,对文学的想象力和欣赏能力,为他们已经习惯的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注入一些人文精神的因子,使他们在以后从事工作的过程中,多一些创新性和开拓性。这样的教学目的既有基础性的达标要求,也有长远性的发展设想。为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首先重视基础性的达标要求。因为教学对象的实际程度决定了这门课程的着眼点是普及,而不能比照中文专业的文学课那样过于精深,因此不能照单复制文学院文学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所以在考虑教学内容时,以通俗、简明、便于学生接受为原则。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还决定了它与大学语文课有很大不同,大学语文课的内容过分求全而失之琐碎,缺乏中心,作为一般性知识介绍尚可,作为文学鉴赏课的内容则显单薄,分散。所以在编排教学内容时,笔者以线索清晰、内容集中、重点突出为原则。这样,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以文学常识为面,以文学发展为线,以中外文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经典作品为点,笔者编排了一套线索清晰、内容集中、重点突出、通俗简明、便于学生接受的教案,从而赋于文学鉴赏课以独立的品格。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笔者精心选择那些具有真情实感、具有较高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的经典作品篇目,特别是有意识地选择那些在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具有审美意义和启迪作用的代表性作家的代表作品。

(一)通过欣赏优秀作家的经典名著,净化灵魂,升华精神

通过欣赏优秀作家的经典名著,使学生在了解文学常识的基础上,为作家的高尚人格和作品的情感力量所震撼、所感染,从而实现与作家心灵上的相通和共鸣,净化灵魂,升华精神,改善自己的为生之道。例如欣赏李白的诗歌,可以感到,李白在权贵面前是那样桀傲不驯,从来不肯弯下自己的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对朋友却满腔热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在劳动者面前则更是非常谦恭:“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中国古代许多写景咏物的诗歌,现代不少抒怀记游的美文,外国许多描写日常际遇的随笔,或诗画交融,或情意酣畅,或耐人寻味,或幽默风趣,都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获得审美娱悦,增添高雅情趣,从而内化为文明的修养和向善的人格。

(二)通过欣赏中外优秀作家作品,引导学生认识社会本质

中外文学史上许多作品,能启发学生体会人生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本质,使他们受到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这也是文学名著欣赏课的目的。中国古典诗文里的格言警句,本身就明白说出了许多道理,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许多诗文通过读者的想象、引申,也能挖掘出它们的深刻内涵,中国现代文学名作如鲁迅的小说、钱钟书的《围城》等;西方文学作品如莎士比亚、易卜生的话剧,雨果、巴尔扎克的小说等,无不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曲折演进的故事情节和冲突,昭示了鲜明的思想意义,折射出作家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

(三)对中外优秀作家作品鉴赏,有益于培养创新意识

人文素质教育(特别是文学作品欣赏教育)与形象思维、直觉思维联系紧密,往往能启迪和开阔学生心智,保证他们思维的求异性与创造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精神。杨振宁、马寅初、邓稼先、达•芬奇等科学家和艺术家,无不具备高深的人文素质和修养。所以在选择中外文学名作时,充分考虑到有利于活跃与丰富、完善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这一点,这也是良好的人文素质的明显表征。总之,精选那些易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欣赏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名作,可以点线相连,突出精品,有利于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三、文学鉴赏课的教学方法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以古今中外许多有成就的大家都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这样富有说服力的事实,作为激励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精神资源和思想动力,从而引导学生了解文学作品和欣赏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样,知道得多了,动力有了,也就学会了欣赏,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授与授课对象所学专业相关的文学鉴赏常识。力避面面俱到和浮光掠影。例如:摄影专业的学生比较注重画面和色彩感,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要选择画面感和色彩感比较强的文学作品进行赏析。那些具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点的古典或现代诗歌就比较适宜。摄影专业还开设短剧拍摄课,短剧拍摄必然要有剧本,所以,笔者就会提供剧本方面的有关材料进行重点解析。

(二)联系现实,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理解文学作品的真义

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时间沉淀,与当代社会有一定距离,不经过深入解读,难以产生真切共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会设计一些与时代、社会和人生紧密相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感受和欣赏文学作品。这样有利于学生深入文本,深刻体悟作品。与此同时,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重点列举经典作家最有代表性、趣味性的人生经历和经典作品进行点评。这样处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作家的独特人生经历、个性特点和创作实际有一定了解,于潜移默化中为作家的人格所震动、激励,从而受到知识和思想的双重教育。

(三)课堂活动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文学鉴赏的主体性

课内,设计一些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如文学作品讨论会、朗诵会。课外,鼓励、指导学生多阅读多思考,撰写鉴赏文章。这样内外结合,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和欣赏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他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自信心和感受力。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如生动直观的教学课件,播放由名著改編的影视作品,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作品,增强作品感染力和课堂效果。这一方式对一些难度较大、时代久远、学生陌生的文学作品更为有效。如果再辅之以幽默诙谐、带有启发性的提示性语言,并以声情并茂、条分缕析的方式带动学生的感受和思路,就能够促发学生的联想和感悟,使他们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丰富、发挥作品的主旨,获得审美的享受。

课后的跟踪调查表明,学生普遍认为这门课适应了非中文专业学生提高文化素质的需要,既弥补了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扩大了知识视野,又丰富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欣赏能力,而且促进了专业课学习,有的还开始了文学创作,甚至还想转到文学专业去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中国教育报,1999-6-17.

文学课切莫滥用表演法 第4篇

请看省级优质课竞赛中, 一位教师教学《燕子过海》中的“精彩”表演。

师:燕子不分昼夜地飞啊飞, 同学们, 我们也和燕子一起飞啊飞, 在学燕飞过程中, 亲历“辛苦”、“艰难”吧。

生:兴高采烈地满教室“飞”。

师:继续飞, 不要停, 不分昼夜地飞, 你们才飞了10分钟, 就觉得累了, 可燕子是不分昼夜地飞, 多么辛苦啊!

生:气喘吁吁地飞。

师:大家飞了二十分钟了, 已是满头大汗了, 够辛苦的吧。

生:很辛苦。

师:燕子飞累了, 就伏在甲板上, 请同学们回到坐位上, 伏在自己的桌子上。

生:回到座位, 伏在桌子上。

师: (拿笔当话筒) , 燕子, 燕子, 你为什么不慢慢飞下来, 而是像雨点那样落下来?为什么不好好地站着, 而是伏在甲板上?

生: (乱喊乱叫) :我高兴, 所以我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我在捉飞虫, 所以像雨点一样落下来。我困乏了, 所以伏在甲板上。我想看大海, 所以伏在甲板上……

这位老师旨在通过表演, 让学生感知“辛苦”与“艰难”的意思。然而, 他的愿望实现了吗?没有。学生在“活动”时的乱喊乱叫就证明了。感知“辛苦”、“艰难”两词的方法很多, 如查字典词语解释法、根据上下文推断法、生活故事举例法 (如一位教师让学生讲“辛苦”时, 学生说:“我妈妈上班一天要站立十个小时, 回到家时, 腰酸腿疼真辛苦。”这位学生扣住“辛”字下“十”上“立”的形体特点讲自己的理解, 很巧妙。) 为什么偏要用“表演法”呢?一堂四十分钟的课, 学生“飞”了二十分钟, “飞”出“不分昼夜”了吗?体会到“艰难”了吗?二十分钟体会了一个“辛苦”, 教学效率能说高吗?这样的教学姓“语”名“文”吗?

诸如此类, 不胜枚举。表演法犹如破堤的洪水, 淹没了语文田园的庄稼。

实施新课程中教师为什么热衷表演法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其中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中诸多新理念的理解不透彻有关。例如, 课标中“体验”一词出现了16次, 这一词的高频率出现, 唤起了教师的“体验”意识, 他们认为表演法又是“体验”意识变为行动的最佳选择。另外, 与有些“专家”、“学者”的哄炒有关。例如, 各级各类的优质课竞赛中, 作为评委的“专家”“学者”对表演法热衷追捧, 认为这样的课, 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静, 把学生当作了生命体, 让学生“活”起来, 让课堂闪烁出了生命的灵光, 他们给这样的课以高度的评价, 如上述中, 教《燕子过海》的老师成了一等奖获得者就是例证。

如何正确地使用表演法呢?

第一、彻底理解“体验”。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 主要由感受、理解、情感、联想、领悟等诸多心理因素构成, 它一般是人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 在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产生情感, 引发联想, 并生成意义。其过程为“感物”、“生情”、“立象”、“得意”。语文教学中, “体验”的方式很多, 如“诵读式”、“对话式”、“实践式”等, “表演式”只在其中, 不是唯一, 也非最佳。

第二、选择表演内容。不是所有的课文都可以用表演法的, 适宜于表演法的。课文内容决定教学形式, 教学形式要服务于教学内容。表演法是一种教学形式, 选择它, 必须使它利于内容的理解。

唐宋文学教案课案 第5篇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唐五代文学概说

一、隋唐五代的社会概况

隋朝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社会的统一。但短暂的隋朝随即被唐取代,迎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社会可以“安史之乱”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又可分为初唐、盛唐,后期又可分为中唐、晚唐。前期是走向鼎盛的时期,后期虽有所衰落但还是保持着比较强的国力。总体上说唐代社会政治比较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开放,体现了一种盛世气象。唐代针对六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豪门士族的庄园制经济,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等一系列的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手工业和交通业也日益发展,商业城市也日益繁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和繁荣。儒、释、道思想的自由传播,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文化的交融,都显示着开发的文化心态,为文学艺术的繁荣创造了比较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科举制度和多种入仕途径也为士人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的机会。唐代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渐渐积聚,土地兼并、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等等,终于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而走向了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时期,北方的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息;南方诸国虽也有战乱,但局势相对稳定一些。尤其是南唐和后蜀的经济和文化,都有所发展。

二、隋唐五代文学概况

隋代文学是南北朝文学的延续,又是初唐文学的前奏。隋代文人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北入隋的作家,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一类是由南入隋的作家,如江总、虞世基、虞世南等。南朝齐梁文学的浮艳文风和形式技巧与北朝文学的刚健之气和朴素质实的笔法,都影响了隋朝文人的创作。之于作家虽各有所取,但总体上呈现着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代文学过渡的趋势。

唐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辉煌、最富有创造力的时期之一。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歌、散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

1(一)唐代诗歌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歌,有一代文学之称誉。诗歌的创作不仅古体、近体等各种形式及艺术技巧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且作家和作品众多。《全唐诗》所收诗歌近5万首,作者2200余人,而且杰出诗人和优秀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其它时代无法比拟的。唐代诗歌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这也是整个唐代文学的一般划分。

初唐诗歌是唐代诗歌走向兴盛的准备阶段。初唐大致是指从唐初到唐玄宗先天时期(618-712)。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初唐后期诗歌虽没有完全摆脱齐梁诗风的影响,但出现了新的转机。“四杰”的创作开创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新诗风,在内容题材、审美追求和风格上都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文章四友”、“沈宋”虽也都是宫廷诗人,但对律诗的定型和成熟作出了贡献。陈子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转变唐代诗风的重要人物,他力反齐梁诗风,主张恢复汉魏风骨和风雅的兴寄传统,并且实践了这个主张。总而言之,初唐诗歌显示了过渡和创新的特点。

盛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极度繁荣时期。盛唐大致从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唐代宗永泰元年(713-765)。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风格独具的诗人。出现了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比较有名的田园诗人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写作边塞诗的著名诗人还有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颢等。成就最卓著的两位诗人就是“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他们达到了浪漫与现实诗歌创作的顶峰。

中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继续繁荣时期。中唐大致从代宗大历元年到文宗太和九年(766-835)。这一时期作家众多,流派林立。大历至贞元年间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贞元以后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

晚唐诗歌是唐代诗歌的衰落时期。晚唐大致从文宗开成元年到唐灭亡(836-907年)。晚唐诗歌影响较大的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二人有“小李杜”之称。陆龟蒙、皮日休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传统,但多具闲适淡泊的情调。此外,温庭筠、杜荀鹤、韦庄等都有一定的成就。

(二)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主要有骈文和“古文”两大类,并且在不同阶段中各自占据着优势,在相互斗争中消长,相互交融。此外,古文创作走向低潮后的晚唐小品文也显示了它的奇光异彩。《全唐文》所录的作家有3千余人,作品有2万余篇。

初唐时期沿着南北朝骈文创作的道路,骈文仍然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奏疏、章表、论说等等的写作仍使用骈文,而且一直延续到盛唐。初唐骈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是“初唐四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此时古文运动的先驱陈子昂提出复古的主张,其文章也在向单行散体方向发展。骈文创作总体上是向着散文化的方向发展。

盛唐时期骈文的创作仍很兴旺,但也显示了新的变化。玄宗开元时号称“燕许大手笔”的张说、苏頲主张“崇雅黜浮”,骈文能够运散入骈。天宝以后,前有萧颖士、李华、元结,后有独孤及、梁肃、柳冕等反对骈俪文风,主张宗经复古,写作古文,虽未完全摆脱骈文的积习,但渐渐地改变着文风,也成为了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先驱。

中唐时期散文的创作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前代文风革新努力的基础上,韩愈、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并有李翱、皇甫湜、刘禹锡、白居易等一大批参与和响应者,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和影响,使古文取得了压倒骈文的优势。韩柳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其理论的核心是“文以明道”,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得到了重视,也以多种文体和多样的风格实践了他们的理论。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韩文公庙碑》)。

晚唐时期古文创作衰微,小品文兴起,骈文复兴。出现了以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为代表的一批作家,被鲁迅誉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此外,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曾致力于骈文的创作。

(三)唐代传奇、变文、词

在小说方面,继承和突破了六朝志怪小说,吸收了野史杂传的因素,创造出了唐代传奇的新形式,开辟了“有意为小说”(《中国小说史略》)的新时代。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李朝威的《柳毅传》等,都是著名的作品。随着佛教的传播出现了又诞生了变文。词的创作也出现在唐代,它由民间到文人,由初创到成熟。文人的创作从盛唐到中唐就有零星的作品,至晚唐的温庭筠才在努力进行词的创作,是晚唐诗人中写词最多的作家。此外,还有由唐入蜀的韦庄也是重要的词人。二人被称为“温韦”,对后来的词影响较大。

五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词。其创作中心一在西蜀,一在南唐。西蜀的“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主要作家有韦庄、牛希济、李珣、欧阳炯等。《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的总集。南唐词的成就以冯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李煜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艳科”的藩篱,在境界、气象和词艺上多有开拓。

第二章

隋及初唐的诗歌

第一节

隋代诗歌

第二节

初唐诗歌

第三节

陈子昂

第一节

隋代诗歌

一、隋统一后,作家基本由南人和北人两部分组成,南人主要作家有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虞自直等,北人主要作家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4 南北文人各自带着地域文化中所形成的不同风格而入隋,并逐渐形成合流。而在和流的过程中逐渐向南朝注重辞采、讲究形式的方向发展。隋代诗歌在边塞诗的写作和诗歌的形式、格律上较有成就。有一些诗歌开唐诗的先声。成就较高的作家是卢思道、杨素和薛道衡。

第二节

初唐诗歌

一、初唐宫廷诗人

1.唐朝开国初期,贞观诗坛上主要是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诗歌创作。主要作家有虞世南、魏征、杨师道、李百药等。起初大多数诗人尚有刚劲质朴之作,然入帏宫廷后应酬唱和之作渐多,诗风也趋于浮艳华靡,显现了贵族化、宫廷化的倾向。魏征能够于宫廷诗风之外独树一帜。

2.贞观后期至高宗时期出现了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宫廷诗人上官仪。其诗“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讲究形式和技巧,追求辞藻的华美,对仗工整,音韵和谐。但内容和题材都比较狭窄。他的诗歌被人们争相仿效,称为“上官体”。他所提出的“六对”、“八对”说及其创作实践,对律诗形式格律的完善有一定的贡献,在律诗的发展中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武后、中宗时期的宫廷诗人有“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其中以杜审言成就较高,在律诗的形式探索上下过不少工夫。还有同时而稍后的沈佺期和宋之问。沈、宋前期在武后的宫廷中,后期被贬斥到荒远之地。沈、宋对诗歌的主要贡献是在律诗上,对律诗的成熟与定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初唐四杰”和其它诗人

初唐时期一些生活经历不同于宫廷诗人的作家,在诗歌的创作上,显示着不同的创作特点。这类诗人以王绩和“初唐四杰”为代表。

1.王绩

王绩生活在隋、唐之际,或仕或隐。他的诗歌主要是抒写隐者的自我排解和娱情山水田园的淡泊心境。他的诗歌以自然质朴的语言,创造了一种宁静闲适的意境,在宫廷诗风风靡一时的初唐诗坛上卓然不群。他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人物。其代表作《野望》,已具备了唐诗的格调,是典型的五律。

2.“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的创作活动在高宗、武后时期,代表着下层文人的思想倾向和创作精神。他们的心中充满着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理想与豪情,也有底层文人不得志的激愤。他们对唐诗演变和发展的主要贡献:

(1)他们不满当时诗坛盛行的宫廷诗风,抨击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杨炯《王勃集序》),并努力以清新刚健的诗歌创作,力图突破和改变这种纤弱雕琢、绮靡华丽的宫廷诗风。虽然不能说扫荡干净,而且其本身的创作也不能说完全摆脱了影响,但确是以自觉的审美追求和创作实践,开辟了唐诗创作的新的局面,创造出了新的气象。

(2)他们的诗歌创作还突破了宫廷诗歌狭窄的内容题材范围,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人生天地。他们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有写边塞军旅生活的,有抒发个人的壮志豪情和怀才不遇的,也有赠别怀归、闺怨相思、咏史咏物等。他们创作题材由宫廷到市井,由京都至边塞,即使是抒发个人的情感也与时代的精神相契合,显示着开阔的视野和宏阔的气象。

(3)他们的诗歌创作不仅对革新初唐诗风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为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体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的《从军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都是成熟的五言律诗,在他们的手中五言律诗的形式已初步定型。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和骆宾王的《帝京篇》都是七言歌行的优秀作品,为后来七言歌行的创作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3.初唐末期,张若虚以一首七言歌行《春江花月夜》,奠定了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大家地位。同时刘希夷的七言歌行《代悲白头翁》也成为千古传送的名作。

[作品讲读]

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这是一首著名的送别诗,是王勃在长安时送友人杜少府入川赴任所作。这首送别诗之所以高人一筹,不仅在于它的艺术性,更在于它的高昂向上的格调和旷达的胸怀及真挚的情感。

2.诗的首联写得很有气势,以想象的笔法,凌空落笔,既写出了长安的形势和四川长江一带的风貌,也点出了送别之地和宦游之处。景象开阔,气势雄伟,6 属对精工,也为全诗奠定了昂扬向上的基调。接着,颔联由对仗转用散句,点明送别题意,转入了离别的心境和情绪的描写,但表述得却十分含蓄。颈联又宕开送别话题,凭空挺起,以豪迈的诗情,写出了情理交融的精警诗句,表现出了豁达爽朗的胸襟和豪迈昂扬的气概。此句是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诗句,但更为工整而凝炼、深沉而精警。尾联又由豪情的抒写转入平和的共勉而作结,这里仍是化用曹植诗句“忧思成疾疢,毋乃儿女仁”,但诗意显得更为旷达。

3.诗歌意境开阔,风格清新爽朗。此诗一洗齐、梁以来绮丽浮艳之风,也一变已往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出了豁达爽朗的胸襟和豪迈昂扬的气概。这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言律诗,首联属对精工,颔联以散调承之,颈联又是工对,尾联又以散句作结。结构布局的安排又造成层次的起伏承转和情感的起伏变化。

二、骆宾王《在狱咏蝉》

1.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时作者任侍御史,因上书论事触怒武则天,被诬下狱。诗人在狱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咏物抒怀之作。

2.此诗是骆宾王所作的一首著名的咏物诗,但并非单纯咏物,而是在咏物中寄托着抒怀。首联破题,前句点出“咏蝉”,并且蝉是秋蝉,带有悲凉的色彩;后句点出“在狱”,借典而抒写囚禁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和愁苦的心境,以蝉兴起,引起情思,自然而巧妙地将咏物与抒怀结合在一起。颔联前句怨蝉,后句伤己,怨蝉不该玄鬓高吟,伤害我这被囚禁的白发人。此联用“那堪”与“来对”构成流水对,又不着痕迹地运用典故,“玄鬓”与“白头”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曲婉地传达出了作者凄凉的伤感之情。诗句含蕴深刻但意在言外。颈联表面上全是咏蝉,说蝉在露重、风多的环境下难以奋飞和吟唱,实际上是用比体来写自己的艰难险恶的处境。“飞难进”暗喻自己有志难骋,“响易沉”暗喻自己的言论受到压制,可谓寄托遥深。尾联的手法与颈联相同,也是表面咏蝉实是喻己,借蝉餐风饮露的高洁来喻托自己品性的高洁,然而却不被人信,满腹的冤屈向谁表白。以反问句结束全篇,留下余味让人体味。

3.此诗最主要的手法是咏物与抒怀相结合。全诗的构思紧紧围绕咏物抒怀而进行,前两联是先咏物,后抒怀,后两联是表面咏物,暗里抒怀。围绕咏物抒 7 怀作者主要采用了寄情志于物象的手段,取蝉为象,以物喻人,可谓是达到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物我合一境界。此外,诗歌用典自然贴切,格律严整,对仗工稳。因此,此诗以咏物抒怀的高度艺术技巧,成为初唐五律的著名诗篇。

第三节

陈子昂

一、陈子昂的诗歌理论主张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阐述了他的诗歌理论主张。他一方面批评齐、梁以来的诗歌创作“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否定了这种形式主义的创作倾向。另一方面他提倡“汉魏风骨”、“正始之音”,主张诗歌创作要“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要有“风雅”的精神和“兴寄”的内涵,即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要有充实健康的思想内容、遒劲刚健的风格,并要配合优美的声律和词采。陈子昂的诗歌理论是复古旗帜下的革新。

二、陈子昂的诗歌创作

陈子昂的诗歌创作是其革新主张的实践。他的代表作品《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蓟丘览古》等,在内容上,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验,有着充实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一反齐、梁以来的诗歌创作的纤弱浮艳的诗风,继承了《诗经》、“汉魏风骨”、“正始之音”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艺术手法。他的诗歌语言古朴简练,风格刚健雄浑,是有意识地扬弃和矫正齐、梁以来诗风,确实具有建安、正始的遗风。在表现手法上,善用比兴寄托,实践了他的“兴寄”主张。陈子昂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彻底地抛弃的浮艳积习,为唐诗发展开辟了正确的道路。

第三章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派

第二节

边塞诗派

第一节

山水田园诗派

一、山水田园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1.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国力强大,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繁荣。文人士大夫的物质生活优裕,为漫游行旅、赏玩山水提供了条件。社会上佛道思想流行,道家崇尚自然及返朴归真的追求和佛家禅宗的净心明性的境界,为诗歌提供了文化及审美心理的基垫。文人的隐逸情怀也与山水田园诗的形成有紧密的关系,但此际并非为隐而隐,而是酿成了一种向往自然、追求超然独立的文化心态和崇尚自然的审美趣味。此外,晋宋以来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也无疑提供了艺术上的借鉴。

2.水田园诗派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此外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綦毋潜等人。他们继承晋、宋以来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等人的田园诗、山水诗的创作传统,形成了具有共同题材内容和相近艺术风格的诗歌流派。他们的诗歌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表现返朴归真、怡情养性的情趣,抒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志。他们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写景状物工致传神,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技巧,是唐诗艺苑中的一枝奇葩。

二、孟浩然

1.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孟浩然是与王维齐名的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志。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

2.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清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但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9 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等,所以明胡震亨说他“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吟谱》)。他的田园诗写得平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

(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情致韵味。如《春晓》用语极为平淡自然,而明媚的春光中,又透露着伤春的意绪。又如《宿建德江》在移舟日暮、野旷江清的景色里抹上了“客愁”的孤寂心绪。造语平淡而诗味醇厚,不假雕饰而境界不俗。

二、王维

1.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精通绘画、书法、音乐。王维早年立志于功名进取,写了许多风格雄浑、境界开阔,充满豪情逸气的诗作,其中以边塞和游侠题材的诗歌居多,如《少年行》、《从军行》、《老将行》、《陇头吟》、《使至塞上》等。但在唐代诗歌史上奠定其地位和最能标志其诗歌艺术成就的,还是山水田园诗。其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反映田园隐逸生活,描写自然山水。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

2.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感受和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宁静淡泊而又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10(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作品讲读]

一、王维《山居秋暝》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描绘了山村秋天雨后傍晚清新恬美的山林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乐于归隐山林的生活意趣。

2.诗的首联点明地点、季节、时间、天气,概括地勾勒出整个画面的背景,并且点明了“山居秋暝”这一诗题。颔联写景,诗人以画家的眼力去捕捉秋景意象:月、松、泉、石,从动、静、声、色不同的角度给以描绘。颈联由景及人,诗人抓住了两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从听觉到视觉描绘了纯朴的山村生活。尾联由写景转入抒情,由外物的描写转入内在心志的书写,表达了归隐山林的情志,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3.此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诗情画意,情景交融。这首诗突出地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特点,作者以画家的匠心布勒画面,既有背景的布置,又有精彩的写景镜头,而且景中有人,恬美的秋日晚景中点缀着富有生活气息的人物活动场景,使画面顿时鲜活起来。而更重要的是诗人把隐逸的情怀、淡泊悠闲的心境和高远雅洁的志趣,与自然恬淡的外在形象描写完全巧妙地融铸为一炉,给形象注入生命的活力。其次,诗人写景状物,体察入微,以动静结合,声色并用的手法予以细致地表现。如“空山”、“新雨”、“竹喧”、“莲动”都体现了细致的感受;颔联静中有动,颈联纯写动态,“明月”、“清泉”着重色彩,“竹喧”、“莲动”着重声态,色彩与声态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此外,诗歌构思精巧,语言凝炼,风格清新,意境优美。

二、孟浩然《过故人庄》

1.这首诗是孟浩然田园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全篇以老农邀请作客为内容,描写了恬静优美的农村风光,表现了朴实真挚的友情。

2.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淡自然的语言、朴素的白描手法,把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人际的淳朴诚挚的友情融合一气,创造出了恬静闲适的意境。首联起笔平平叙述,故人鸡黍相邀,似家常语极为平淡自然地点题开篇。颔联写途中所见自然风光,由近及远,画面层次分明,句式工对,色彩明丽,而“合”、“斜”两个动词的运用使画面又有生动感,整个画面显得清静而幽雅。颈联前句交代环境,后句写宾主欢饮畅谈农事,透视着田园生活的意趣和亲切的友情。尾联写临别表示重阳节再来赏菊,淡淡的两句透视着主客的亲密关系和诗人作客的愉悦心情。诗歌通篇都用叙述描写的手法,没有直接的抒情,然却洋溢主客的深情厚谊,也体现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此诗浑然天成,妙在篇法。沈德潜称此诗“篇法之妙,不见句法”(《唐诗别裁集》)。它不追求锤字炼句,只以平淡自然的家常语,对被邀、访问、辞别作了一番简略的平平叙写,便觉一往情深,真可谓词浅而情深,语淡而味浓,的确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第二节

边塞诗派

一、边塞诗派的产生及其特点

1.唐代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内地与边疆各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往密切。边事增加,战争频繁。盛唐文人们多热衷于功名,渴望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从军边塞为国立功成为文人求取功名的一种新的出路,而且他们也向往新奇的边疆生活、边塞风光。在这种社会历史背景下,文人边塞生活的机遇和经历大大增加,由此促进了边塞诗创作的繁荣。此外,前代战争行役、征夫思妇题材的诗歌,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边塞诗的创作,都为唐代边塞诗的兴起提供了创作上的借鉴。

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还有王昌龄、李颀、王之涣、崔颢、王翰等众多作家。边塞诗的内容主要是:反映边塞战争生活的艰苦和军旅生活的种种体验,以及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抒发为国立功的豪情壮志和不满现实的情绪;描写边塞风光、异域风情。边塞诗的主要艺术特点是: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雄奇壮美。边塞诗的佳作以乐府歌行和五、七言绝句居多。边塞诗在题材的开拓和意境的创造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二、高适

1.高适的诗歌以边塞诗主要抒写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描写,以及对立功边塞理想的追求。其代表作《燕歌行》,诗中主要反映了士兵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军中将帅的骄奢,也歌颂了战士忘我杀敌的爱国精神和男儿立功绝域的英雄气概,以及对征人、思妇的同情。《塞下曲》抒写了诗人向往立功边疆的壮志豪情。《蓟中作》、《蓟门五首》在描写战争的同时又批评了朝廷的政策。除边塞诗外,高适早年诗歌中还有一些抒发怀才不遇之作。他的诗歌中也有关怀人民疾苦之作。

2.高适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1)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奔放畅达。如他的著名诗篇《燕歌行》把雄奇的边塞风光与将士的征战生活写得苍凉悲壮。英雄气概与征战之苦、士兵的浴血与将军的作乐、征人的辛苦与思妇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既有昂扬的格调,也有悲凉的情怀。他的诗没有婉约清丽的优美,只有雄奇矫健的壮美。宋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沧浪诗话》)。

(2)高适边塞诗的艺术也有多方面的表现。首先,境界阔大、形象鲜明。如《塞下曲》:“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又如《燕歌行》:“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把战争场面和边塞景色表现得大气磅礴,生动形象。其次,他的诗主观的情感色彩比较浓厚,诗的形象中总是能感觉到诗人的精神气质,在叙事描写中透视着深厚的思想情感内蕴,也常常直抒胸臆。所以唐殷璠说“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河岳英灵集》)。此外,语言的概括力很强,譬如“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燕歌行》)。他不追求细腻的表现,形象或场面的跳跃性也比较大,但语言还是相当流畅。

(3)高适长于七言歌行和五言古诗,其歌行和古诗既受到汉魏乐府和文人诗的沾溉,又有近体诗的影响。既有汉魏乐府的质朴,又有文人诗的精练,还有律诗讲究韵律和对偶的特点。

三、岑

1.岑参的边塞诗主要的内容:

一是歌颂将士的爱国精神,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记叙军旅生活的种种感受,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等。

二是描绘了边疆的奇异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生活风貌,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经火山》、《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等。

三是表现了边疆的风土人情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等。

2.岑参边塞诗的艺术成就:

(1)岑参的诗歌风格与高适接近,都有悲壮的色彩,正如宋严羽所说“高、岑之诗悲壮”(《沧浪诗话》)。但岑参还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他的诗活泼奔放、雄奇瑰丽、飘逸峭拔。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坡行》)殷璠说他“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王士祯比较高、岑二人诗风时说:“高悲壮而厚,岑奇逸而峭。”(《师友诗传叙录》)悲壮雄奇是他诗歌的基本风格。

(2)岑参诗歌最显著的艺术特点就是新奇、飘逸、峭拔。首先,他以独特的生活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瑰丽的语言、新奇的表现手法,创造出了鲜明而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他写大漠的风:“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写大漠的热:“蒸沙砾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把奇异的大漠风光的感受予以了极为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其次,他的诗常常运用奇妙的想象、新奇的夸张、形象的比喻等手法,不仅增加诗歌的形象性,也使诗歌富有浪漫的情调。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竟然把塞外的雪景比喻、想象成“梨花开”,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竟图画出一番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神往与陶醉的奇美景象。他写塞外的景象也常常使用夸张的手法,如“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增加了形象性和表现的张力。此外,岑参与高适相比:“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引陈绎曾语)相对说来高适的诗歌比较质朴,而且善于抒写主观的感受和思想;岑参的诗歌注重艺术技巧,善于写物图貌,描写比较细腻,善于以物象传情。

14(3)岑参的诗歌各体均有佳制,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写作。他的诗受鲍照、谢朓的影响较大,承继了鲍照的俊逸和谢朓的明丽而开出了雄奇瑰丽、飘逸峭拔的风格。也借鉴了高适七言歌行纵横跌宕、舒卷自如的体式,但笔法更为通脱流畅。

[作品讲读]

一、高适《燕歌行》

1.《燕歌行》是高适边塞诗中最杰出的作品。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六年(738),诗前的小序说明了作者的写作缘起,是因“感征戍之事”而作。诗歌主要反映了士兵征战生活的艰苦和军中将帅的骄奢,以及对征人、思妇的同情。

2.全诗可分为四层:第一层的八句,写出征。第二层的八句,写战败被围。第三层的八句,写征人的悲苦和浴血奋战。第四层四句,以直接议论作结。

3.《燕歌行》是一首七言歌行,艺术上很有特色:

(1)诗歌的风格雄浑悲壮,笔力矫健顿挫,气势壮阔畅达,感情真挚深沉。诗歌的主旨是写由于将帅的轻敌骄奢、不恤士卒,致使战争失败,士卒遭殃,所以悲愤与感慨之情笼罩着全诗,形成了诗歌的基本情调。诗歌的第一层出征,以矫健的笔力极力铺写唐军出征的雄壮气势,但实际上是讽刺君宠将骄,为被围兵败设下伏笔。第二层是战败被围的描写,写得极为悲凉。山川萧条、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景物描写,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同时对军中苦乐不均的现象表达了愤慨。第三层先是暂时撇下战争插入了征夫思妇的相思,意在为悲情雪上添霜,然后在“边庭飘飘”、“绝域苍茫”的荒凉背景下,描写了战士白日的苦斗和夜晚的凄寒。最后的议论抒情强化了思想与主题的深刻性。整首诗都被作者涂上了极为浓重的悲壮色彩。

(2)诗歌的表现手段也相当丰富,有战争过程的叙述,有景物和场面的描写,也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或者是以叙代议,或者是叙述描写透露着抒情。尤其是善于摹写边塞的自然环境和渲染战斗生活的气氛。全诗在鲜明的形象之中注入了深厚的悲壮情感,所以王士祯说:“高悲壮而厚。”(《师友诗传叙录》)而且诗歌还体现了“尚质主理”(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五引陈绎曾语)的特 15 点,其语言没有岑参的飘逸之感,而给人以质实深沉之感,体现出思想与主题的深刻性。

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这首诗是岑参边塞诗的名篇之一,是作者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帐下任判官时所作。诗歌借送别来描写西北塞外雪天景色和将士们的边塞生活,并寄托着诗人的咏雪送人的情怀。

2.全诗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为前十句,以如椽的大笔描绘出了边疆的风雪奇景和将士们的艰苦的军旅生活。第二层为后八句,描写了饮酒设乐的送别场景以及一路风雪送行的情景,隐约透露着依依惜别之情。诗歌的构思十分明晰,即咏雪与送人,层次的安排、场景的变换都独具匠心,把雄奇的景象和送别的深情巧妙地构筑于一体。

3.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以独特的生活感受和敏锐的观察能力,把奇异瑰丽的自然景色摹写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了凝炼的概括、奇妙的想象、形象的比喻、神奇的夸张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再现自然景象,并且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情感。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于塞外萧瑟寒冷的景象中,图画出另一番充满生机与活力、令人神往与陶醉的奇美景象。写景的同时,也以具体而真实的笔法描写了军营生活的细节和送别的场景,把苦寒的真切感受与眷恋难舍的别情又妙溶其中。达到了诗情与画意交融的艺术境地。

4.这首诗典型地体现了岑参的诗歌“奇逸而峭”的基本风格。如“北风”、“胡天”句,写得强劲有力;“瀚海”、“愁云”句,写得气势磅礴;“忽如”、“千树”句,写得奇幻浪漫;“纷纷”、“风掣”句,写得奇异壮观;“山回”、“路转”句,又写得低回婉转。总之,诗歌风格雄奇而飘逸,笔力矫健而峭拔,意境新奇而壮美,充满着奇情妙思与浪漫主义的情调。

第四章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一、李白的一生大致可分五个时期:

1.蜀中学习与漫游时期(25岁以前):李白自少年时就博涉百家,习辞赋,学剑术,好任侠,慕神仙。

2.远游求仕时期(26至42岁):李白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游历过江陵、洞庭湖、扬州,后在湖北安陆与故相许圉师的孙女结婚。此后以安陆为中心,游历过梁宋、齐、鲁等地。在漫游中结交了许多友人,曾经隐逸学道,也干谒过权贵,希望得到重用和引荐,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报复。

3.长安时期(42至45岁):天宝元年李白应诏进京,为翰林待诏,供奉宫廷。但李白地位和处境并不能实现他的理想,傲岸不羁的个性又难容于世,饮酒狂放,蔑视权贵,终招嫉恨谗毁,自请放还。长安的生活实践,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认识。

4.再度漫游时期(45至55岁):李白离开长安后游历过梁宋、齐鲁、燕赵、江浙等地。其间结识了杜甫。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失意及对现实的不满,使其思想充斥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5.安史之乱时期(44至62岁):安史之乱起,李白由宣城奔剡中,旋又隐于庐山。次年应聘参加永王璘幕府。永王抗命兵败,李白以“附逆”论罪,长流夜郎,中途遇赦而还。李白身经战乱,始终满怀着报国靖乱的志向和忧国伤时的情怀。

二、李白的主要思想

李白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儒、道、侠三者兼综的特点。儒家的忧患精神与用世济时的思想及其人生价值观,始终影响着李白,而道家超尘出世、追求精神自由的人格精神及道教的神仙世界,又始终沾溉着李白的思想与性格。此外,李白的思想与人格中还渗透了游侠和纵横家的侠义精神和人格理想。

第二节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一、表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建功立业的渴望,以及理想和愿望难以实现的失意与愤懑的情绪。如《梁甫吟》、《古风》(第十首)等,赞美古代名臣贤相借表达自己的人格理想与建功立业、拯物济世的雄心壮志。《行路难》、《将进酒》、《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表现了失意后的抑郁愤懑和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以及欲求超脱的旷达情怀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二、关怀现实的政治、忧患时局和批判现实的黑暗,以及对人民的热爱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如《古风》中的一些诗,抨击了统治者的昏庸荒淫和专横跋扈,具有很强的观实批判精神。安史之乱后的诗,如《奔亡道中》、《永王东巡歌》等,表现反对分裂割据、靖难救国的爱国精神。《丁都护歌》、《宿五松山下荀媪家》、《长干行》等,表现了对普通百姓的感情和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

三、热情讴歌大自然,寄托自己的情怀。李白一生好游历亲近自然,因此写景记游诗数量较多。如《送孟浩然之广陵》、《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寄托。

第三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李白诗歌风格以雄奇飘逸,真率自然为主,但也有多维度的呈现。他上承庄、骚的浪漫主义精神,又以个人的艺术天才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他反对绮丽华靡、雕琢繁饰,倡导清新 18 自然、朴素真率的诗风。他的诗歌绝句多清新隽永、明快自然,歌行多纵横飘逸、流畅自然,可谓做到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下韦太守良宰》)。

二、李白的诗歌虽不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偏重于内心感受的抒写,因而他的诗歌感情充沛、率真豪放,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他的诗歌无论是何种题材都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充分地表现着生活中诗人的喜怒哀乐、好恶爱憎的感情,使我们时时体会到诗人自我抒情形象的存在。

三、李白的诗歌善于运用丰富而奇诡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并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意蕴和精神境界。诗人常将想象与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相结合,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自然与人事,巧妙地熔铸成篇,创造出瑰丽神奇的艺术境界。

四、李白能自驾驭多种诗体,尤擅长乐府歌行和五、七言古诗,绝句的成就也相当突出,尤以七绝佳作最多。

[作品讲读]

一、李白《蜀道难》

1.《蜀道难》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其写作年代和思想主题历来众说不一。今多认为此诗约作于玄宗天宝初年,是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所作。诗歌描写了蜀道的艰难、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并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忧虑与关切。

2.全诗大致可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天梯石栈相钩连”,借用神话传说先写蜀道开辟的艰难。第二层从“上有六龙”至“胡为乎来哉”,以山高、路险、奇景、悲愁来写入蜀道路的艰险。第三层从“剑阁峥嵘”至最后,写剑阁地形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并寄寓了诗人对现实政治的忧虑与关切。

3.《蜀道难》的艺术特点:

(1)诗歌的风格雄奇奔放,纵横恣肆,淋漓酣畅,形象绚丽多姿,想象丰富而奇诡,使诗歌充满奇险神异的色彩,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激情。

(2)诗歌大体按照自古及今、由秦入蜀的线索来构思诗篇,展开描写。第一层,首先,以三个感叹词起笔,高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起笔突兀而极有气势,不仅点题也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接着运用了蚕丛、鱼凫的历史 19 传说和五丁开山等神话,夸写蜀道开辟的艰难。诗歌的开篇就已显示了神奇浪漫的色彩。第二层是全诗描写的重点,诗人运用了神奇的想象、奇特的夸张、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写蜀道的奇险和艰难。先总写蜀道的艰难:“六龙回日”写高,“冲波逆折”写险,黄鹤难飞、猿猱愁攀进一步写其高险,神话与夸张并用。再写青泥岭的曲折高峻,“扪参历井”夸张其高,“抚膺长叹”因高生愁。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一问句别开生面,深入到山间古木、悲鸟啼鸣的境地,借“悲鸟号古木”和“子规啼月夜”凄凉景象,来描写蜀道的寂寞荒凉,来渲染旅途的悲愁。至此诗人的笔锋又一转,集中笔力突出描写蜀道的奇险:连峰接天、枯松倒挂、飞湍喧嚣、砯岩转石,奇景叠出,生动形象,铺排夸饰,气势奔放。第三层写蜀中要塞剑阁地形险要和环境的险恶,描写得阴森恐怖,谲诡荒怪,其中又运用了隐晦的寓托。场景的转换极为自由灵活,意象的衔接组合跨度很大,纵横开合,变幻莫测,随意挥洒,然而并没有离开蜀道难的主题。

(3)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善于运用奇妙的想象、浪漫的夸张和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来创造一个神奇瑰丽的艺术世界,产生出令人魂悸魄动的艺术效果。特别是自然景物的描写,围绕着“难”,挪景移情,层层渲染,声色情态表现得奇绝而瑰玮。正如殷璠所赞叹:“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河岳英灵集》此外,诗歌的抒情性也很强,除了写景抒情外,诗歌还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句,以反复咏叹的手法来加强抒情性,同时也深化了主题。诗歌的句式自由灵活,参差错落,长短相间,造成了自由奔放而又跌宕起伏的语言效果。

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梦游天姥吟留别》也是李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天宝三年(744)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离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第二年又准备从东鲁家中出发南下吴、越,临行前写下了此首诗留别友人,所以此诗又题作《别东鲁诸公》。这首诗描绘了梦中游历天姥山和仙界的情景,抒写了对大自然和神仙世界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以及超脱世俗、蔑视权贵的人格精神。

2.此诗可按梦前、梦中、梦后的顺序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写梦前,交代梦游对象是天姥山,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奇高峻。第二 20 层从“我欲因之梦吴越”至“仙之人兮列如麻”,写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过程,叙写了游踪所至及所见自然景象和仙境。第三层从“忽魂悸以魄动”至最后,写梦醒之后的感慨,表述自己的志向与品格,揭示了全诗的主旨。

3.《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主要艺术特点:

(1)诗歌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情调,主要采用了奇特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异彩纷呈、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开头先以传说导入,是虚写,然后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天姥山,是实写,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的神奇伟壮,暗含赞美和向往之情。中间梦境的描写全用幻笔来写游景与游仙,或超然自得、飘逸洒脱,或瑰丽神奇、变幻多姿,幻化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梦游图。游景采用叙述游踪与景物描写并用的手法,从梦入吴越到飞度镜湖,从至剡溪到攀登天姥山,一路写来,景物也随之变换,同时又有联想,联想到谢公当年著屐登山。尤其是登山所见的景物描写,写得极其别致。“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仅仅十字便生动地概括出了一个曙光初照的景象,而且视听并用,声色俱佳。随后的景物描写:千岩万转、迷花倚石、熊咆龙吟、林慄颠惊、云清水淡,更是变化多端,异彩纷呈。游仙的描写更是奇诡怪异,气象万千。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洞天门开,“洞天福地”的仙界景象随之展现:青冥浩荡、日月照耀、霓衣风马、虎鼓瑟而鸾回车、云君仙人纷纷而出。惊心动魄的场景和光彩缤纷的仙境,幻象叠出,想象神奇。结尾是醒后言志抒情,表达了人生如梦的失落感和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不自由的愤恨。整首诗又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把现实与理想、人间与幻境熔铸为一体,把心灵情志的“真”与艺术表现的“幻”妙融为一境。

(2)诗歌以梦游留别为题,兼及游仙。其实整首诗对梦境和仙境的描写,也是与现实的比衬。诗歌构思奇特而有致,由现实导入梦境,由梦境又回到现实,而以梦境的描写为主。所以显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而场景的变换、意蕴的不同,又使结构层次波澜起伏,诗情意绪也随之波动。诗歌的手法以想象为主,但也变化多端,叙述、描写、对比、夸张、议论、抒情,无所不用,使诗歌的手法显得新奇多变而富于表现力。诗歌意境雄奇而伟壮,形象缤纷而奇幻,句式参差错落,自由而流畅。这首诗歌充分显示了李白卓越的艺术才能。

第五章

第一节

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一、杜甫生平可分为四期:

1.读书与漫游时期(35岁前):杜甫自幼受家庭的影响,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和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受盛唐时代风气的影响,企望以科举入仕,搏取功名,以实现其政治理想。二十岁开始漫游,先后游历过吴越、燕赵、梁宋、齐鲁等地。漫游生活丰富了阅历,开拓了视野。这一时期的杜甫乐观自信、奋发向上,诗风也以豪放浪漫为主调,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的风格。

2.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5至44岁):杜甫入长安后,应试落第,曾投诗干谒权贵,后向玄宗献赋,得到赏识。直到天宝十四年才得到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职位。这时期理想受挫,生活困顿落魄。但对现实有了清醒的认识,开始以诗歌直接反映现实,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

3.安史之乱时期(45至48岁):安史之乱爆发,杜甫携家逃难。寄家鄜州,只身奔投朝廷,中途被叛军掳入长安。后冒险逃脱,奔赴凤翔,受左拾遗。旋因疏救房管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这一时期杜甫身经乱离,使之对现实的理解更加深刻,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4.漂泊西南时期(49至59岁):杜甫入蜀后承友人资助在成都筑草堂定居。为避乱曾到过梓州、阆州等地,后又返回草堂。此后又辗转到夔州。大历三年决计携家回家乡,病死于归途的船上。这一时期是杜甫创作空前丰收时期,忧国忧民的思想更加深沉,诗风更加沉郁悲凉,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更有提高。

二、杜甫的思想

杜甫的思想主要接受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仁政和民本思想,以及忧患精神和伦理道德思想,都深深地根植于他的思想精神中,成为他思想的坚实基础。杜甫的社会政治理想和社会批判精神及价值标准都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建立的。杜甫一生忧国忧民、积极用世,始终关心国家的命运与民生的疾苦。他的政治理想、忧国爱民的精神同忠君意识始终联系在一起。

第二节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甫的诗歌以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内容,广泛地反映了那一时代历史的真实,因此历来有“诗史”之称。

一、杜甫的诗歌把个人的遭际与国家命运、民生疾苦结合起来,抒发了悯时伤乱、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和爱国精神。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句》、《春望》、《北征》、《羌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二、杜甫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矛盾,揭露和批判统治者的政策,及其骄奢淫逸、专横暴虐的行为,还反映了战争、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的种种灾难和痛苦,表现了深刻的现实批判精神。如《丽人行》、《兵车行》、《洗兵马》、《草堂》、“三吏”、“三别”等。

三、杜甫的诗歌还有登临抒怀、写景咏物、思亲怀友、咏史、题画的内容。如《登岳阳楼》、《秋兴》、《春夜喜雨》、《月夜》、《蜀相》、《戏题王宰山水图歌》等。

第三节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一、杜甫的诗歌风格以沉郁顿挫、慷慨悲凉为主,也有清新俊逸、自然平和、婉转流丽等多样风格。杜甫坎坷困顿的人生遭际和时代由盛而衰的历史背景,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个体的人格精神,决定了其诗歌风格的主体格调。而其它风格的出现,则往往是因一时一事的心境和情绪的不同所致。

二、杜甫的诗歌最基本的艺术特征就是高度的现实主义精神。杜诗善于观察现实生活,提取生活中的典型素材,用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反映现实生活的本质。杜诗善于在客观现实生活的描写中透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与思想倾向,常常是将叙述、描写和议论、抒情融为一体。杜甫的叙事诗还常常运用真实细腻、精确传神的细节描写手段来细致地表现现实生活。

三、杜甫诗歌的语言精工凝练而又丰富多彩。自言“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杜甫十分注意锤炼字句,增强了 23 诗歌语言内涵和表现力。杜诗的语言既有精炼苍劲,深刻精警的特点,也有通俗自然、清新流丽等多样化的特征。

四、杜甫的诗歌诸体皆备,而且各体都有名篇,在诗歌体裁的运用上可谓集前人之大成,并以其创作实践推动了诗歌体裁的建设和发展。杜甫的乐府诗“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白居易《乐府古题序》),直接启示了中唐新乐府运动。杜甫运用古诗的形式写出了内容深刻的长篇巨制。杜甫的律诗写得最多,成就也最高,尤其七律在他手中已运用得相当纯熟。

[作品讲读]

一、杜甫《春望》

1.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2.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3.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 24 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二、杜甫《登高》

1.《登高》约作于代宗大历二年(767)左右,是诗人晚年的作品。安史之乱后,诗人留寓夔州。时值九九重阳诗人扶病登台,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此诗向为人称道,杨伦称“杜集七言律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诗薮》),是诗人七言律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2.《登高》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首联以夔州的景物为对象,用高度概括的笔法,写出了江边秋景的壮阔与悲凉。诗人选取了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意象,并且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从感觉、视觉、听觉、声音、色彩等角度加以描写形容,写得极为精巧工致,形象性和节奏感极强,也为全诗渲染了凄清悲凉的气氛。颔联紧承首联而将写景拓展到更深远的空间,写得极为开阔而雄奇。此联上句写“落木”,下句写“长江”,“无边”、“不尽”深远开阔,“萧萧”、“滚滚”生动雄奇。此句写得气势磅礴,而且又透视着不尽的悲慨之情,体现了诗人沉郁悲凉的艺术风格。颈联转向抒发悲秋作客、多病登台的身世飘零之感和凄苦孤独的情怀。“悲秋”已难耐,又兼“多病”;“常作客”已出飘零之苦,“独登台”又添孤独之情,以雪上加霜的笔法写出了沉痛的悲苦情怀。尾联上下句分别承颈联上下句,“悲秋作客”带来“艰难苦恨”;“百年多病”引出“潦倒停酒”,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穷困潦倒的悲凉之情。结尾“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胡应麟《诗薮》)。

3.此诗在艺术上,把空阔萧瑟的秋景和凄苦孤独的情怀融合在一起,写得苍劲悲凉,典型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首先,诗歌的语言精工凝练,含蕴深刻。譬如首联短短的两句容纳了六种物象,而且又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形容描写,可谓字字精当,无一虚设。又如颈联意蕴极深广,“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罗大经《鹤林玉露》)所以,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地。其次,诗歌的章法也颇有特点:“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串,一 25 气呵成。”(胡应麟《诗薮》)。全诗通篇对仗,句句合律,一意贯串,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工巧而又自然,刻意布置而又无斧凿之感。

第六章

中唐诗歌

第一节

中唐前期诗歌

第二节

韩孟诗派

第三节

刘禹锡和柳宗元

第四节

中唐诗歌可为前后两期,大历至贞元年间出现了韦应物、刘长卿以山水诗为主的诗歌创作、元结、顾况等新乐府先驱的诗歌创作,以及以钱起、卢纶等“大历十才子”和李益的边塞诗创作。贞元以后出现了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张籍、王建、李绅等人参加的新乐府运动,出现了以韩愈、孟郊为代表追求奇崛险怪的韩孟诗派,还有风格奇谲怪诞的诗人李贺。此外,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创作也都独具独具一格。

第一节

中唐前期诗歌

一、刘长卿和韦应物

刘长卿和韦应物都是以山水诗见称的诗人,风格近于王维、孟浩然。刘长卿经历过“安史之乱”,其创作主要是在“安史之乱”以后。他性格刚直,一生曾两度被贬,大部分时间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因此他的诗歌多抒写被贬 26 的怨愤和寄情山水之作。刘长卿也写过一些边塞诗,也有少数反映现实、伤时感乱的作品,但其诗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诗。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中对月》、《负谪后登干越亭作》、《重送裴郎中贬吉州》、《余干旅舍》等都是名篇。他的诗歌总是渗透着孤寂冷漠、愁苦失意的心态,诗中经常运用“孤城”、“孤舟”、“独鸟”、“归鸟”、“秋风”、“落日”等意象。他的诗歌风格清雅,体物精细,语言省净,意境幽远,丰韵情调颇近王维、孟浩然。刘长卿擅长近体,尤工五律、五绝。曾自誉为“五言长城”。

韦应物早年生活放浪,负侠任气,后经历了“安史之乱”思想感情发生了变化。早期写过一些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作品,带有盛唐诗歌的遗风余韵。后期也有关注现实,反映民生疾苦,指斥时政的诗歌。如《杂体五首》、《采玉行》、《夏冰行》、《贵游行》等,均为感慨时事之作。但其诗歌成就最高的还是山水田园诗。这类诗歌风格高雅简淡,情趣闲适,“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受到陶渊明、大小谢和王、孟的影响。如田园诗《观田家》,山水诗《滁州西涧》、《寄全椒山中道士》等诗,都体现这种艺术风格。其诗以五言最佳,白居易曾评论说:“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与元九书》)

二、大历十才子和李益

“大历十才子”据《新唐书·卢纶传》记载有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和李端。此外还有其他的说法。他们的诗多是唱和应制、题赠送别之作,多以歌颂升平,吟咏山水,称道隐逸为主题,也有一些边塞题材的诗歌。他们的诗歌有着比较一致的特色,就是由盛唐诗歌的浑厚雄放转向了工巧细腻。诗歌风格清雅淡远,意境清幽,刘熙载说“王、孟及大历十才子皆清雅”(《艺概·诗概》)。但其诗歌过于讲究技巧,注重形式,已无盛唐的浑厚气象。

李益是中唐前期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歌受盛唐气象的沾溉,也有时代的悲凉伤感的情调。他的诗歌风格慷慨悲凉,明人胡震亨说他“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断”(《唐音癸签》卷七)。其诗歌如《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夜上西城听梁州曲》都是名篇。其诗众体皆有佳作,而尤以七言绝句最佳,明人胡应麟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 27 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诗薮·内编》卷六)

第二节

韩孟诗派

一、韩愈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在革新文风的同时,也致力于诗歌的革新。他极力推崇陈子昂、李白、杜甫的诗歌,意欲纠正大历以来的平庸诗风。在继承李、杜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自成一家,并开辟了以奇崛险怪为特色的新诗派。

1.韩愈诗歌的思想内容

韩愈的诗歌有不少反映现实社会问题和表现个人失意、抒写悲愤的诗篇。韩愈是个对现实非常关注的作家,写下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和批评现实政治的诗歌,如《汴州乱》、《归彭城》等,反映了天灾人祸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谢自然诗》、《送灵诗》、《华山女》等,批评佛老及迷信祸国害民。韩愈性格刚正,几遭贬谪,又主张“不平则鸣”,因此他的诗歌也多有抒写怨愤不平之作,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等。韩愈还有些描写山水景物的诗歌,如《山石》、《春雪》、《晚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岳阳楼别窦司直》等。

2.韩愈诗歌的艺术成就

韩愈的诗歌糅合了李白诗歌壮浪奇幻和杜甫诗歌博大精深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特点,形成恣肆横放,雄奇险怪的主体诗风。清乾隆御定的《唐宋诗醇》评论其诗曰:“壮浪纵恣,摆去束缚,诚不减于李;其浑涵汪茫,千汇万状,诚不减于杜。而风骨崚嶒,腕力矫变,得李杜之神而不袭其貌,则又拔奇于二子之外,而自成一家。”叶燮说:“韩诗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原诗》)韩愈曾自言“少小尚奇伟”(《县斋有怀》),“搜奇日有富”(《答张彻》),所以追求新奇伟壮是其诗歌审美的基本特征,以至于导向了险怪荒诞。他的诗歌气势豪壮,笔力纵横,意境阔大而险怪。常常运用奇特想象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创造出奇异而荒怪意象,如《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等。韩诗语言的突出特点是硬语盘空,苍劲矫健,也有妥帖流畅的 28 一面但不是主要的。韩愈称赞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可以说是他自己的语言特点。他的诗歌还有“以文为诗”的倾向,有的采用汉赋铺排的手段进行详尽的铺写,有时摈弃骈偶纯用单句,有时多用议论,有时采用散文的叙述笔法。这种写法影响了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韩诗追求造语新奇也带来语言生硬与诗意晦涩的弊病;散文句式或议论过多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的音律美和形象性。当然,他的一些描写山水景物的诗歌,也有语言平易、清丽自然的特点,往往别具一格。

二、孟郊和贾岛 1.孟郊

孟郊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因此有些诗歌能够反映底层人民的生活,对百姓的贫苦充满了同情,如《长安早春》、《贫女词》、《织妇词》、《寒地百姓吟》、《吊国殇》、《伤春》等。更多的诗歌是抨击世道的昏暗、抒写自己的贫寒与愤懑,如《秋怀十五首》、《赠崔纯亮》、《长安旅情》、《苦寒吟》等。此外,还有一些描写骨肉亲情的诗歌,如《游子吟》、《结爱》、《杏伤》等。

孟郊的诗风与韩愈接近,也有奇崛险怪的风格,韩愈称赞孟郊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荐士》)。但孟郊的气度和才力不及韩愈,又因仕途坎坷,家境贫寒创作心态也不一样,所以他的诗歌在奇崛险怪之中带有幽僻清寒、凄凉苦涩的情调。苏轼所说“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新唐书·孟郊传》所说“思苦奇涩”都是对其诗风的评价。孟郊的诗歌创作以苦吟著称,元好问曾说“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后地一诗囚”(《论诗绝句三十首》)。他的诗歌非常注重字句的锤炼和构思的新奇,言辞洗练精警,意境清幽峭拔。其诗感情真挚,苏轼说他“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读孟郊诗二首》)。他的诗善于写景,但多是借景抒情,景物带着浓重的感情色彩,以寒景冷物表达愁苦凄凉的心境,《秋怀十五首》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品。孟郊有些诗歌写得浅易自然、朴素真淳,如《游子吟》等,也有轻快明丽之作,如《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些正是其诗广为流传的作品。

2.贾岛

贾岛出身寒微,早年栖身佛门,后还俗,曾任长江主薄,一生安于寂寞的生活境遇。贾岛与孟郊齐名,均以苦吟著称,成就不及孟郊。苏轼以“郊寒岛瘦”(《祭柳子玉文》)评价二人的诗风。其诗题材内容比较狭窄,多写个人孤寂的生活与情感,以及与朋友的交往。常常以枯冷萧瑟的景象抒写孤寂凄清的心境。贾岛诗以五律著称,在描写物象与抒情上都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技巧,意境凄清而优美。在艺术上最著称的就是苦吟与字句的推敲琢磨,譬如关于《题李凝幽居》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推敲”传说,以及自言“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送无可上人》诗注),都反映了他的苦吟和锻炼字句的艺术风貌。所以其诗锤炼出了象“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忆江上吴处士》)、“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寄朱锡珪》)那样的佳句,但其诗“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

第三节

刘禹锡和柳宗元

一、刘禹锡

1.刘禹锡诗歌的思想内容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曾被贬谪二十余年,所以讽刺批评时政和抒发怨愤之情成为其诗歌的主要内容。其诗歌大体可分为三类:

一是政治讽刺诗,如《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飞鸢操》、《聚蚊谣》等,或托讽禽鸟,或寄情花草;现了对权奸们的讽刺和蔑视,以及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神。

二是咏史怀古诗,如《西塞山怀古》、《金陵怀古》、《乌衣巷》、《石头城》等,在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中,寄寓着人生的悲情及对历史的思考。

三是学习民歌的创作,如《竹枝词》、《踏歌词》、《堤上行》等,或记风土人情,或写劳动生活,或写男欢女爱。这类诗歌是诗人流放巴山楚水期间的作品。

2.刘禹锡诗歌的艺术成就

刘禹锡的诗歌风格除学习民歌的创作体现了清新自然、活泼开朗外,其它作品基本上体现了沉雄俊爽、豪迈昂扬的风格。其诗被白居易誉为“诗豪”(《刘 30 白唱和集解》)。首先,其诗在悲凉的色彩常常透视着昂扬的精神,如《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在“巴山楚水凄凉地”的长期贬谪中,仍吟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悲凉沉郁中仍见豪放俊爽。《始闻秋风》本为“悲秋”题材,然而“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却写得英气勃发,凝聚着诗人的精神气质。而且语言简捷明快,爽朗清俊,富有哲理与艺术表现的张力及雄健的气势。其次,其诗歌善用比兴寄托。其政治讽刺诗常常采用托物兴讽的手法,如《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托桃树、桃花以兴讽;《飞鸢操》、《聚蚊谣》托鸟虫以兴讽。他说张九龄“托讽禽鸟,寄词草树,郁郁然与骚人同风”(《吊张曲江》序)其实也是自己的手法。其它的诗也多是寄托遥深,如他的咏史怀古诗往往寄寓着对现实的深刻忧思,他的景物描写中常常含蕴着人生哲理和深沉的情感。因此其诗既劲健雄放又含蓄蕴藉。此外,其民歌体作品,意境优美,情思婉转,语言清丽,音韵和谐,既有民歌的朴素自然又有文人的细腻精巧的特点。从总体上看,他的七律、七绝成就最高。七律苍劲浑厚,气韵沉雄;七绝精炼警策,寓意深长。

二、柳宗元

1.柳宗元诗歌的思想内容

柳宗元也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也曾被长期贬谪,柳诗大部分是被贬期间的作品。其诗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关注和反映现实的作品。如《田家》三首是一组描写农民生活景况的诗歌;《韦道安》歌颂为民除害的英雄;《笼鹰词》、《咏史》或托物、或咏史以讽刺现实。这类诗歌现实性强,体现了诗人“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思想情怀。

二是抒写悲愤情怀的作品。如《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予同迁见赠》、《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行路难》等。这类诗歌多写于被贬之后,多抒发被贬的抑郁之情,也体现了其诗歌的基本的艺术风格。

三是山水诗。如《南涧中题》、《江雪》、《渔翁》等均为名作。这类诗歌寄情山水,在忧苦中抒写着淡泊的情怀。

2.柳宗元诗歌的艺术成就

柳宗元是古文大家,也是杰出的诗人。柳宗元思想本于儒家,一方面“辅时及物”、“利安元元”的价值观使他难以忘怀时世,另一方面他的人生遭际又使他想摆脱现实带来的苦闷,欲借佛道和山水以解脱。因此他的诗歌既有深沉的忧患,又有淡泊的情怀,并形成了独特的诗风:悲凉而沉重,淡泊而简古。苏轼说其诗“忧中有乐,乐中有忧,盖妙绝古今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又说其诗“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柳宗元的诗歌善于写景抒情,多以凄冷的景致抒写忧郁之情。经常使用如“残月”、“枯桐”、“孤舟”、“寒江”、“寒花”、“寒月”、“寒藻”、“霜露”、“黄叶”“幽谷”等色彩清冷的意象,也常常出现如“寂寞”、“愁思”、“愁肠”、“别泪”、“残魂”、“凄凄”等直接表情的词语,创造出了物境与情意相映相生的凄清哀怨的意境。沈德潜说“柳州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唐诗别裁集》)。其诗也常常采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如《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的“惊风”、“密雨”寓托环境的险恶;《南涧中题》中的“羁禽”、“寒藻”也是相同的手法。此外,他的山水诗独具特色,虽然也染有凄凉幽怨的色泽,但还是表现出清新自然、淡泊雅致的艺术风格,而且构思精巧,语言平实,情致悠闲,意境旷远。苏轼曾说:“所贵乎枯淡者,谓之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是也。”(《东坡题跋·评韩柳诗》)

第四节

一、李贺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贺出身皇族,但家族没落生活贫寒。李贺的诗歌体现了清高与失落,抱负远大与怀才不遇等各种思想情怀的交织。其诗歌有针砭讽刺现实、关怀民生疾苦的,如《荣华乐》、《猛虎行》、《吕将军歌》、《老夫采玉歌》、《感讽》(五首之一)等;有表现抱负、渴望建功立业,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与悲愤的,如《南园》(十三首之五)、《秦光禄北征》、《雁门太守行》、《马诗》(二十三首之五)等,但更多的则是抒写人生的痛苦和生命的短暂,发泄愤懑和牢骚,如《秋来》、《开愁歌》、《浩歌》、《致酒行》等。此外,还有一些妇女题材的闺怨、恋情诗等。

二、李贺诗歌的艺术成就

1.李贺的诗歌极具个性特征和富有创造力,他继承了楚辞和李白诗歌的浪漫艺术,也受到乐府民歌的影响,又开创了一片神奇怪异的艺术境地。李贺诗歌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幽峭冷艳、奇诡怪诞。晚唐诗人杜牧评论说:“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垅,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鲸呿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李贺集叙》)准确地概括了其诗的特点。

2.李贺的诗歌以奇特的想象,创造出了许多荒诞怪异的意象,美妙的神仙世界、恐怖的鬼怪形象,以及种种奇奇怪怪的物象都被纳入到诗中,在光怪陆离的艺术境界,表达着他的精神世界。

3.李贺的诗歌在构思与结构上也极具特色,其诗以想象、联想思维为线索,超越了现实的逻辑性,因而时空的转移、章法的变换、意象的组合均变幻莫测。因此后人评论说:“昌谷于章法,每不大理会,然亦有井然者,须细心寻绎始见。”(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

4.李贺诗歌的语言艺术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十分注重词汇的感情色彩和物象色彩的使用,常常“泣”、“啼”、“病”、“冷”、“瘦”和“寒绿”、“愁红”、“冷光”、“鬼灯”、“酸风”等词语,冷艳凄楚的色彩体现着他怪诞的审美取向和力求奇峭的艺术追求。其诗还善于运用比喻、象征、夸张、渲染、拟人等手法,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在中唐诗坛上李贺是个标新立异的作家,但由于过于追求新奇怪异,也有诗意晦涩、神秘难解的缺点。

第七章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一、新乐府运动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兴起于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元稹为主要的倡导者。新乐府运动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运衰微,各种矛盾加剧。一些关心国运的有志之士殷勤地关注现实 33 政治,希望国家能再度繁荣。因此他们放弃了盛唐的理想主义,而走向现实主义,以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的新乐府运动便应运而生。

新乐府运动又是在源远流长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基础上而兴起的,它远承《诗经》和汉魏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近取杜甫、元结、顾况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新乐府是一种用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但更重要还是这一作家群体的共同的理论追求和创作实践,才使之成为中唐诗坛上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

二、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主要是由白居易提出的,《与元九书》、《新乐府序》、《策林》等是其重要的诗论著作。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诗歌应植根于社会的现实生活,要真实地反映社会的现实生活,这是其诗歌理论的核心。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主张“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关注民生疾苦:“唯歌生民病”(《寄唐生》)。

(2)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他提出了诗歌要有“补察时政”,“泄导人情”(《与元九书》)的作用,强调诗歌对现实的“美刺”作用和社会教化的功能,要求诗歌要干预现实生活。

(3)强调诗歌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主张诗歌的写实性和通俗化。他提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要求形式和内容统一,形式为内容服务,反对单纯追求形式。诗歌创作“不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寄唐生》),“尚质抑淫,着诚去伪”(《策林》),反对淫靡华伪,倡导核实率真、通俗质朴的诗风。

第二节

白居易

一、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

白居易的生平以元和十年被贬江州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44岁前):白居易少年时曾避乱吴中等地,后“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历任周至尉、左拾遗、京兆府户曹参军、太子左赞善大夫等职。此间他思想以儒 34 家的仁政、民本思想和“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为主。他的《策林》和讽喻诗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的思想。

后期(44岁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先后任过忠州、杭州、苏州刺史。文宗先后任过太子宾客、河南尹、刑部尚书等职。此间他选择了亦仕亦隐的道路,其思想兼取儒家的“独善其身”和道家的明哲保身及佛家的“四大皆空”。这一时期写了大量的闲适诗和感伤诗。

二、白居易诗歌的分类及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1.讽谕诗。以《秦中吟》、《新乐府》为代表。讽谕诗是其前期“兼济天下”思想的体现,也是其诗歌理论的具体实践。这些作品多取材于现实,反映了民生疾苦,讽刺和批判了现实政治中的各种弊政。如《观刈麦》、《轻肥》、《买花》、《杜陵叟》、《卖炭翁》等。这些诗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人物事件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主题明确而集中,多一篇咏一事。善于运用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塑造人物形象,善于运用叙事与议论相结合及对比的手法,以加强情感、深化主题。这类诗歌大多是直叙其事,体现了平实率真、通俗质朴的诗风。

2.感伤诗。此类诗是感于一时一事而作,《长恨歌》和《琵琶行》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品,是唐代长篇叙事诗的杰作。《长恨歌》是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故事。前半部分以写实的手法讽刺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后半部分以虚构的手法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琵琶行》描写了琵琶女悲惨命运,并抒发了自己被贬的苦闷和悲愤。两诗都是叙事与抒情相结合,以叙事为线索并穿插着抒情。两诗情节曲折,叙事详尽,描写细腻,语言精美流利,音韵和谐,婉转动人,善于渲染气氛,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3.闲适诗和杂律诗。二类诗数量最多,或是抒写恬静闲适的生活情趣,或是写景抒情,或是赠答唱和之作。其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逊于前两类,但其中也有些写景抒情的名篇,如《赋得古原草送别》、《暮江吟》、《钱塘湖春行》等,艺术价值较高。

总体上说,白居易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贴近现实,体现着现实主义的创作精神。在艺术上体现了通俗晓畅、平易自然的艺术风格。即使是《长恨歌》和《琵琶行》这样巧于琢磨的诗篇,也还是“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作品讲读]

一、白居易《长恨歌》

1.《长恨歌》是白居易最著名的诗篇,是一首抒情性恨浓的长篇叙事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当时,白居易正任周至县尉,他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话及唐玄宗、杨贵妃事,有感而作此诗。诗歌主要是根据唐玄宗、杨贵妃的传说故事为题材,描写二人的爱情悲剧,委婉地讽刺和批判了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和杨贵妃的恃宠致乱,同时也对他们的爱情悲剧寄予了同情。

2.全诗大致可分二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至“东望都门信马归”,写玄宗荒淫误国,杨妃恃娇邀宠,终导致安史之乱,意在讽刺和批判。第二部分从“归来池苑皆依旧”至最后,写回京后玄宗对杨妃的相思,并描写了幻境中的杨妃,意在歌颂和同情。

3.此诗基本上采用了历史事实的描写和浪漫的想象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前半部重在写实,描写了玄宗重色轻国、杨妃恃宠惑主导致安史之乱,以及玄宗出逃、杨妃死于军中与玄宗在蜀和归京的过程。基本上是对历史事实的叙述,当然也有想象性的描写和抒情。后半部重在虚构,先写回京后触景伤情、睹物思人,貌似写实,其实也是作者的虚构生发。然后转入方士的致幻,引出幻境中杨妃的百般情态的细腻描写和思念之情。最后以“长恨”点明题旨。

4.诗歌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它以叙事作为故事情节展开的基本手段,以景物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气氛,浓烈的抒情贯穿于叙事的全过程。其叙事描写有细腻处,有简略处。如前半部开始对杨妃的丽质娇态和赐浴侍宴,以及幻境中杨妃的百般情态等,都有极为细致的叙写。而对玄宗逃难、马嵬事变、杨妃之死的叙写则比较简略。总的说来诗歌的叙事比较完整,描写比较细腻,情节也比较曲折。其写景随着叙事而间出,或点染,或渲染,但都与情相谐,或以情入景,或以景衬情。其抒情的艺术相当高超,善于叙事传情,善于以景物和环境的描写衬托情感,也有直接的抒情,使全诗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而且感情缠绵悱恻,凄婉动人。此外,诗歌充分发挥了乐府七言歌行体的语言形式特点,语言明丽晓畅,精确生动;音节和谐流畅,婉转自然,造 36 成了优美的艺术境界。高超的艺术表现使全诗显得回环往复,流利婉转,声情并茂,摇曳多姿,极富艺术感慨力。

第四节

新乐府运动的其它参加者

一、元结和顾况

元结、顾况是元稹、白居易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先驱。他们在对新乐府运动的诗歌理论和实践都有所贡献。他们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主张继承国风和汉魏乐府的创作精神。元结的《系乐府》12首、《舂陵行》、《贼退示官吏》;顾况的《囝》、《弃妇词》等,都是较好的作品。

二、张籍和王建

张籍和王建是中唐时期较早从事新乐府创作的诗人,世称“张王乐府”。张籍的乐府诗取材广泛,以俗言写俗事,然能够深入浅出,也善于刻画人物的心理。王安石称赞其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集》)。《野老歌》、《征妇怨》、《节妇吟》都是比较著名的作品。王建的乐府诗风格与张籍相近,然取材更为广泛,在通俗浅易之中笔法更细致,显得更含蓄婉曲,心理刻画也更细腻。《水夫谣》、《田家行》、《送衣曲》等都是较好的好作品。他们的诗歌对取向质实通俗的新乐府创作有一定的贡献,对元稹、白居易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元稹

元稹与白居易同是倡导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人物,文学主张也基本相同。元稹也是新乐府运动的理论的贡献者之一,他的《乐府古题序》、《进诗状》、《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等,都是其重要诗论著作。元稹的诗歌成就主要体现在乐府诗和艳情诗、悼亡诗上。其乐府诗关注现实和民生,对社会问题的反映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也具有比较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田家词》、《织妇词》是其乐府诗中反映现实的代表作品。《连昌宫词》也是其著名作品,是受白居易《长恨歌》启发而创作的一首叙事长诗。元稹的乐府诗善于以铺排手法叙事,善于以浓墨重彩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善于以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连昌宫词》是这方面的代表作。《旧唐书·元稹传》说元稹“善状咏风态物色”;陆时 37 雍说“微之多深着色,乐天多浅着趣”。其艳情诗的主要作品有《春晓》、《离思五首》、《会真诗十三韵》等。其悼亡诗的代表作是《遣悲怀三首》、《江陵三梦》。这类作品描写男女之情、离别之思,感情缠绵,颇有动人之处。艺术上也比较精巧,有比兴的运用,有工整的属对。浅易平实的语言风格对律诗的通俗化有一定的影响。总体上说元稹的诗歌的艺术成就不如白居易。

第八章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散文

第一节

古文运动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第一节

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产生的原因

1.政治改革与文体的革新。安史之乱以后盛唐的气象已衰败,社会潜伏着各种政治矛盾和危机,德宗、宪宗时,社会出现所谓的中兴气象,但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因此一部分具有忧患意识的文人官吏,从巩固唐王朝的统治,积极从事政治改革。德宗贞元、宪宗元和时期象王叔文、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一大批人主张政治改革,同时要求文学为政治改革服务。恢复孔孟儒学的道统与文学的“文以明道”,就体现了这种政治改革和文学革新的基本倾向。

2.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骈文的产生本来是文学审美观念和文章艺术技巧的进步,也曾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但骈文的创作逐渐走向了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思想空虚,内容浮泛。因此从南北朝时期就有人开始反对骈文,如梁朝的 38 裴子野、北齐的颜之推。至初唐以降不断有人提倡古文,陈子昂力主恢复“汉魏风骨”,天宝中期以后元结、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柳冕等相继而起,提倡儒学道统和文章复古。这都为韩、柳所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3.韩、柳的理论和实践。韩愈、柳宗元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而明确的理论主张,他们主张“文以明道”、道文并重;师古而不拘泥于古,贵在创新;重视道德修养与文章的关系。而且他们以其丰富的创作,确立了“古文”的写作规范,开拓了“古文”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古文”的艺术表现手法。所以,韩、柳在理论上为古文运动指明了方向,在实践上为“古文”的写作树立了典范,对古文运动的崛起有领袖之功。

二、古文和唐代古文运动的概念

“古文”是与骈文相对的散体文章。“古文”概念的明确提出是盛唐的萧颖士和中唐的韩愈。所谓“古文”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唐人学习这种散文并创造性地运用了这种散文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唐代古文运动是韩愈、柳宗元领导的一次散文革新运动。它针对南北朝以来骈文创作的浮艳空洞的流弊,以恢复孔孟儒学为号召,以学习先秦两汉散文为目标,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诸方面进行变革。“文以明道”是古文运动的基本主张。提倡古朴的文风,反对奢靡的文风,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师古的同时又强调创新,主张“师其意不师其辞”(韩愈《答刘正夫书》),“唯陈言之务去”(韩愈《答李翊书》),反因袭,贵独创;强调作家的思想修养,主张文章要反映现实,干预现实,“不平则鸣”。这是一次名为复古、实为革新的文学运动。

第二节

韩愈的散文

一、韩愈散文的分类和思想内容

韩愈的散文创作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文章大体上可分为论说文、记叙文、抒情文三大类:

1.论说文。其论说文有哲学论文、政治论文、文学论文。哲学论文主要是宣扬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原道》、《原性》、《原人》等,体现了他的道统观 39 念。政论散文主要是针对社会的现实问题而作,如《原毁》、《师说》、《进学解》、《论佛骨表》、《讳辩》、《诤臣论》等,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思考。文学论文主要是针对古文运动的理论和创作问题,所写的书、序之类的文章,如《答李翊书》、《答刘正夫书》、《送孟东野序》等,体现了他的文学思想。

2.记叙文。其记叙文主要有传记文和碑志文,如《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柳子厚墓志铭》等,这类作品叙事状物生动形象,也常杂以议论抒情,笔法灵活自如。此外还有抒情文。如《祭十二郎文》、《送李愿归盘谷序》等,也写得情真意切,极为生动感人。

二、韩愈散文的艺术成就

韩愈是继司马迁之后成就最卓著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众体兼擅,汲取了前代散文的艺术营养,又富有创造力和表现力。其作品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韩愈散文风格从总体上说体现了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的特点。皇甫湜说他:“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韩文公墓铭》)苏洵说:“韩子之文,如大江大河,浑浩流转。”(《上欧阳内翰第一书》)韩文的风格来自他的人格和他的文学主张,人格的浩然正气使其文章理直气壮;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使其文章情感强烈。此外,韩愈还有奇崛排奡和文从字顺的特点。

2.韩愈散文的艺术手法主要体现在说理、叙事、言情上,三者在不同文体中虽有偏用,却也常有交融。其论说文观点鲜明,辞锋犀利,气势宏伟,说理透辟,逻辑性很强,感情强烈。其记叙文常常采用叙事为主,兼以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既能够生动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又能够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如《张中丞传后叙》就采用了这种手法。其抒情文感情真挚,抒写委婉,如《祭十二郎文》把悼亡的悲情和生活琐事的描写融会在一起,写得凄婉动人,催人泪下。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3.韩愈散文突出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语言艺术上。韩愈十分重视语言艺术,这与他“文以明道”重道而不轻文观念有关,他曾主张“词必己出”、“陈言务去”、“文从字顺”,语言的匠心独运才能达到明道的目的。他的散文语言精练生动,准确鲜明,流畅而多变,富于创造性和表现力。韩愈的文章语汇丰富,既 40 善于吸取古代的词语,又善于运用当代的语言,熔铸成古朴而新奇的语言。他的许多精警新奇的语句至今流传,如“佶屈聱牙”、“蝇营狗苟”、“动辄得咎”、“俯首帖耳,摇尾乞怜”、“不平则鸣”、“弱肉强食”、“痛定思痛”等等。他的文章句法以自由多变的单行散句为主,也常常有意运用一些骈文的句法。

[作品讲读]

一、韩愈《进学解》

1.《进学解》作于元和八年(813),时韩愈任国子博士。“解”是一种文体,明徐师曾《文体明辨》说:“解者,释也,因人有疑而解释之。……其文以辩释疑惑、解剥纷难为主,与论、说、议、辩,盖相通焉。”此文实际上是以“进学”为题,来抒写怀才不遇的牢骚和朝廷用人不公的愤慨,也含蕴着对自己数黜遭际的愤愤不平。

2.本文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国子先生正面向学生劝学。第二段写学生的辩驳。第三段写先生的自我解嘲。

3.《进学解》的艺术特点:

(1)文章在形式和旨意上都受到了西汉东方朔《答客难》和扬雄《解嘲》的影响,文章把“答客难”与“解嘲”统一在一起,抒发了怀才不遇的牢骚以及对朝廷用人不公的愤慨,而对“进学”的解说反倒成了一个引子。所以文章的主旨是抒写牢骚和不平,体现了作者“不平则鸣”的创作原则。但是文章并无特别激愤之词,而是在问答议论中流露出来的,体现了其构思和立意的巧妙和新颖,既有借鉴而又不落俗套。

(2)文章采用了设论辩难的形式,先由先生正面提出立论,即“进学”的问题,勉励学生要“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专心学业定会被录用,而不要担心有司的不明和不公。庄重堂皇的说教,为学生的反驳而设的。下一段自然转入学生的辩驳问难,先从四个方面叙述了先生学业精勤、劳心于儒、文章闳肆、为人完美,然后陡然一转,极写先生遭际的坎坷和生活的窘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以先扬后抑的手法,嘲讽了先生的追求,也否定了先生“进学”的立论。最后是先生的作答,表达了安分自守、随遇而安的态度。实际上这是作 41 者的自我解嘲,其中自然隐含着对统治者的讥讽和不满。文章以假托虚设的形式而展开,实际上是以议论和抒愤为中心,是一篇亦庄亦谐的妙文。

(3)文章的风格宏博恣肆,浑浩流转,确如皇甫湜所言:“茹古涵今,无有端涯,浑浑灏灏,不可窥校。”(《韩文公墓铭》)。在语言的形式和技巧上,汲取了赋体文学的营养,多用铺排、对偶、夸饰、张扬的手段,形成了骈散兼行、整饬而又流畅的特点。字词精练准确,生动鲜明,富于创造性和表现力。因而文章的许多词语至今仍被我们所运用,如“细大不捐”、“含英咀华”、“佶屈聱牙”、“同工异曲”、“动辄得咎”、“俱收并蓄”等等,都已成为成语,说明了其语言的生命力。

第三节

柳宗元的散文

一、柳宗元散文的分类和思想内容

1.论说文。其论说文主要有哲学和政论两类。其哲学论文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和批判神学迷信的思想。代表作品有《天说》、《天对》、《贞符》等。其政论文多是针对历史与现实的问题而发,如其代表作《封建论》,论述了郡县制代替封建制的历史必然性。其它如《桐叶封弟辩》、《六逆论》、《晋文公问守原议》等也是名篇。

2.寓言小品。其寓言小品主要是批评和讽刺政治的腐朽和人情世态,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如《三诫》、《蝜蝂传》、《罴说》均为名篇。

3.山水游记。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这些作品借描写山水景物,抒写自己的悲愤抑郁之情。

4.此外,柳宗元还有传记散文、抒情散文和杂文等,如《段太尉逸事状》、《种树郭橐驼传》等。

二、柳宗元散文的艺术成就

1.柳宗元散文风格从总体上说体现了雄深雅健,精警犀利,简古峭拔的特点。韩愈说他“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刘禹锡《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林云铭说他“笔笔锋刃,无坚不摧”(《古文析义》)。柳宗元的散文以其思想的深刻和感情的深沉,形成了其散文独有的艺术风格。

2.柳宗元的散文众体兼擅,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首先,柳宗元的散文立意深刻,构思新颖。柳宗元本人是政治改革家,思想深刻而新颖,因此他的散文总体是体现了立意深刻,构思新颖的特点。他的政论、传记、寓言、山水都能看到这一特点。譬如他的寓言《三诫》等都是寓意深远、哲理性很强的作品,山水游记也都是构思精巧新颖的佳作。其次,柳宗元的各体文章都有独到的艺术成就。其论说文思想深刻,论证充分,分析透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寓言大多构思精巧,语言简洁,形象完整,故事生动,笔锋犀利,寓意深长,耐人琢磨,具有深刻而精警的独特风格。他的寓言创作使先秦寓言从哲学的依附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文体,为寓言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山水游记的艺术和审美成就最高。他的山水游记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这些作品在美丽的自然景物描写中透入了作者的悲凉凄婉之情,体现了以景寓情,情景交融的特点。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采用动静声色等多种角度加以细腻工致的描绘,正如作者自己所言“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愚溪诗序》)。作品常常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为文章增色添彩,作者也常常置身景中直接议论,借眼前景抒胸中气。文章语言精练而秀美,琢磨而不留痕迹,句式参差错落极富变化。因此柳宗元被后人誉为“游记之祖”。

[作品讲读]

一、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1.本文是柳宗元著名的山水游记组文《永州八记》的第四篇,组文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司马时所作。本文是《永州八记》中写得最为精美的一篇,文章以区区二百字的篇幅,生动传神地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并且

2.本文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当然是在于独具匠心的写景,不仅绘声绘色,描写如画,而且贯注了作者的心境与情怀,可谓是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首先,本文的构思精巧而极有层次感,先交代寻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接着描绘了三个画面:小石潭及其周围的景致;潭中游鱼戏水;潭西南溪水岸势。然后写作者自己置身寂寥凄寒景中的心境,最后附记同游者。全文构思以游踪为线索,以写景为重心,而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特写,43 其次,写景状物,体察入微,描写如画。描写小潭之石,以极其节俭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它的千姿百态,而对青树翠蔓的描绘也十分生动形象,翠蔓象网络一样蒙在青树之上,摇晃缀下,参差不齐,随风飘动,既描写了色彩,也表现了形态。描写潭中游鱼,先以映衬的手法,用鱼“空游无所依”和“影布石上”写水之清,再从静、动的视角描写鱼悠闲和活泼的姿态,而且形神兼出,当然也透视着作者的情趣。而对潭西南溪水岸势的描写:“斗折蛇行”,“犬牙差互”,比喻形容也非常生动形象。

第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中国古代诗文很少有单纯的写景,多是含蕴着作者对自然的审美情趣和作者的心态和人生精神,本文也是如此。作者写小石潭,换景移情,都是带着不同的情感来描写的,如文章的开始见竹林闻水声,是“心乐之”;写潭中游鱼戏水,“似与游者相乐”;写竹树寂寥,凄神寒骨,分不清是写物还是写人,完全是进入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先喜而后忧,景随情变,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第九章

晚唐诗文

第一节

一、杜牧诗歌的思想内容

杜牧与李商隐被称为“小李杜”,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最高的作家。杜牧的诗歌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反映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诗歌,如《感怀诗》、《郡斋独酌》、《河湟》、《早雁》等,或感怀时事、忧虑朝政,或表现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与同情。一类是咏史怀古诗,《赤壁》、《登乐游园》、《过华清官三绝句》、《过勤政楼》等,或抒写对历史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或借题发挥讽刺现实,或寓于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见识。这类诗往往将咏史怀古与写景抒情交织在一起。一类是写景抒情诗,如《泊秦淮》、《江南春》、《山行》、《清明》等,大多并非单纯写景,而是借景以抒发对历史或现实的感慨。

二、杜牧诗歌的艺术特点

1.杜牧的诗歌创作注重思想内容而又不轻视艺术形式,主张“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答庄充书》),因此他的诗歌基本上体现了自己的创作追求:“苦心为诗,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今不古,处于中间。”(《献诗启》)其诗意蕴深厚、寄慨深沉,艺术上虽不刻意雕琢而能致高远。杜牧的诗歌风格既有俊爽豪宕、峭拔劲健的一面,又有清丽婉曲、含蓄隽永的一面。清刘熙载说其诗“雄姿英发”(《艺概·诗概》)。明杨慎说:“宋人评其诗豪而艳,宕而丽,于律诗中特拗峭,以矫时弊。”(《生庵诗话》)他继承了杜甫的沉雄俊爽和韩愈的拗峭挺拔,又糅合了婉曲含蓄,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2.杜牧的诗歌语言凝练隽永,立意高远拔俗。在艺术手法上常常是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交融在一起,尤其善于抒情。其反映现实的诗歌常常是在叙事写景之中抒发深沉的感慨,其咏史怀古诗常常是在述古抒情中夹杂着精警的议论,其写景诗常常是借景抒情。其诗叙事简洁概括,写景含情寓意,抒情深沉婉曲,议论精警拔俗。其诗也常常采用比兴、寄托与暗示、暗喻的手法,给人以寓意含蓄、意在言外的感觉,耐人回味与琢磨。他的诗歌由于内蕴充实、手法高妙,因此许多诗篇被后人传诵。

3.杜牧古体、近体兼擅,且均有佳制,然尤擅七律、七绝。尤其是七绝的咏史怀古和写景抒情诗,倍受后人推崇。

[作品讲读]

一、杜牧《泊秦淮》

1.《泊秦淮》是杜牧的一首著名的写景寄慨诗。金陵(南京)是六朝古都,秦淮河穿过城中,两岸酒家林立,是贵族富豪们宴游享乐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慨深沉的千古绝唱。

2.诗歌的首句是写景,严羽《沧浪诗话》称“发句好,尤难得”。此句好在意象和动词的运用,短短七字却写了四种意象:“烟”、“水”、“月”、“沙”,而且运用了两个“笼”字把意象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生动地表现了薄雾笼罩寒水、清辉直泻白沙的景象,为全诗创造了冷寂凄清的气氛。第二句才点出了诗人的写景和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夜”点明时间,“秦淮”和“酒家”点出地点。而且 45 “夜泊秦淮”紧扣题目,“近酒家”又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第三、四句是就“近酒家”所见的景况而发出的议论和感慨。第三句表面上是责备歌女,实际上是谴责那些达官权贵的听客们。第四句点出歌女所唱的曲子是陈后主所作的亡国之音。两句运用了曲笔的写法,寄托了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深沉忧患。

3.诗歌的构思精巧别致。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寄慨,即景而生情,自然成章。但是其写景和寄慨以都采用了倒写的手法,显得十分别致,而“近酒家”又起到了钩连上下文的作用。诗歌并无刻意的雕饰,似自然成章,然而又显得精巧别致。诗歌突出的艺术特色当然是写景和抒情,其写景善于巧妙地组合意象,不仅描摹如画,而且渲染了气氛;其抒情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了议论和叙述的手法,依靠曲婉的寄托、暗示而传达出来,所以造成了深沉婉曲的艺术效果,给人以寓意含蓄、意在言外的感觉,耐人回味与琢磨。此外,诗歌的语言也明显地体现了诗人自己的追求:“不务奇丽,不涉习俗。”(《献诗启》)

第二节

李商隐

一、李商隐诗歌的思想内容

李商隐与杜牧被称为“小李杜”,是晚唐诗坛上成就最高的作家。李商隐的诗歌题材广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一类是政治诗,如五古长篇巨制《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及其政治见解;其它如《有感二首》、《重有感》、《曲江》、《韩碑》等,或批判现实政治,或忧国伤时,体现了他思想中的儒家的用世精神和忧患精神。一类是感怀诗,如《安定城楼》、《登乐游原》、《锦瑟》等,多抒写身世之悲、命运之慨。其咏物诗如《蝉》、《流莺》、《高松》、《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等,多是借咏物以抒怀寄慨。一类是咏史诗,如《隋宫》、《贾生》、《马嵬》、《瑶池》等都是名篇,或借古以讽今,或托古以抒怀。一类是爱情诗,多以“无题”为题,如“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还有《夜雨寄北》、《春雨》等也是名篇,这类诗除写爱情之外,有的还别有寓托。

二、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1.李商隐的诗歌既善于吸取前人的成果,又能开拓创新。他远绍诗、骚的比兴艺术,近取杜甫诗律精严和李贺瑰丽奇诡的特点,又融合了阮籍诗歌的旨意遥深和齐梁诗歌的绮丽华艳,形成了深情婉曲、绮丽精工的主体诗风。清人吴乔说:“唐人能自辟宇宙者,惟李、杜、昌黎、义山。”(《西昆发微序》)李商隐的确是唐代最具创造力的诗人之一。

2.李商隐的诗歌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寄托遥深而措辞婉曲。清人叶燮评其七绝说:“李商隐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可空百代。”(《原诗》)其实不止是七绝,其它的也多是如此。其诗常常采用比兴、象征、暗示、寓托等手法,形成意蕴深刻而含蓄、情思绵密而邈远的艺术特点。甚至造成扑朔迷离的朦胧意象和曲折复杂的内涵,使后人难以准确地解读,金人元好问就曾感叹道“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绝句三十首》)。其诗好用典使事,神话传说、历史史实、文学典故,在他的笔下无不得心应手地运用,或正用,或反用,或活用,用法灵活多变,常常翻新出奇。这种用法可造成语意浓缩的效果,但用典过多过偏,也有诗意晦涩的弊病。此外,其诗讲究字句的锤炼,语言精练华美、深曲委婉,音韵和谐,对仗精工。但也有少数诗歌写得用语浅近、质朴自然,如《登乐游原》、《夜雨寄北》等。

3.李商隐的诗歌各体均有佳篇,尤工七律和七绝。其七律学习杜甫而得其境界的浑融和诗律的精严,但诗法更为工致细密,其“无题”诗就是典范的作品;其七绝寄托遥深,婉曲精丽,耐人寻绎,堪称晚唐绝唱。李商隐为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对宋初西昆诗派以及婉约词的艺术风格,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第三节

晚唐后期诗歌

晚唐后期的诗歌创作处于衰微的阶段。诗歌的题材和创作倾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了新乐府运动的现实主义精神,继续创作着关注社会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和社会乱离的作品。如皮日休早期创作的《正乐府十篇》、《三羞诗》、《橡媪叹》;聂夷中的《咏田家》、《田家》;杜荀鹤的《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再经胡城县》。他们的诗歌虽然有的并不采用乐府的形式,但与新 47 乐府运动的创作精神是一致的。风格质朴,语言通俗,但艺术上较为粗糙。一类是表现隐逸闲适情怀、爱情闺阁生活的作品。如皮日休和陆龟蒙的唱和之作,多是吟诵风月、摹写山水和表现个人日常生活的作品,二人的作品辑为《松陵唱和集》。温庭筠、韩偓以写情爱闺阁题材而著名,司空图主要描写隐逸的闲情。这类作品反映了政治衰败下的文人诗歌的题材取向和思想精神,在艺术上注重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第四节

晚唐的小品文

晚唐的古文创作处于衰落的趋势,只有杜牧、刘蜕等少数作家继续着散体文的创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骈文的创作再度抬头,令狐楚、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等人都曾致力于骈文的创作。但是,晚唐的散文唯有小品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被鲁迅誉为“一塌胡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小品文的危机》)。著名的作家主要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皮日休的代表作有《读司马法》、《鹿门隐书》、《十原》等;陆龟蒙的有名作品有《野庙碑》、《记稻鼠》等;罗隐重要作品有《英雄之言》、《辨害》、《越妇言》等。这些作品都表现了比较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文章短小精悍,笔锋犀利,感情强烈。

第十章

唐代传奇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和发展

1.唐传奇。传奇本是传述奇闻异事的意思,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传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2.唐传奇繁荣的原因。唐代经济繁荣,特别是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使市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各种民间艺术得以发展,为传奇小说创作奠定了社会的基础。唐代各种文学形式的繁荣,并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互相促进,也为唐传奇在题材内容和写作技巧上提供了营养。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温卷”之风,也推动了传奇的发展。魏晋南北朝以来志怪及志人小说的创作则是唐传奇产生的文学渊源。

3.唐传奇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发轫时期,也是由六朝志怪到成熟的唐传奇的过渡。作品数量不多,现存有王度的《古镜记》、无名氏的《补江总白猿传》、张鷟的《游仙窟》,内容近于志怪,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中唐是唐传奇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作家和作品数量最多,而且颇有名家名作涌现。如陈玄祐的《离魂记》、沈既济的《任氏传》、李朝威的《柳毅传》、元稹的《莺莺传》、白行简的《李娃传》、蒋防的《霍小玉传》、陈鸿的《长恨歌传》等。内容题材涉及到爱情、历史、政治、豪侠、志怪、神仙等,但大多作品体现了较强的现实精神,创作方法与艺术技巧更加成熟。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事情。虽然作品数量不少,并出现了专集,如牛僧儒的《玄怪录》、皇甫枚的《三水小牍》、裴鉶的《传奇》等,但内容较为单薄,艺术上也较为粗俗。唯有豪侠题材的作品成就较高,如传为杜光庭的《虬髯客传》就是最著名的作品。

第二节

唐传奇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一、唐传奇的思想内容

唐传奇题材广泛,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描写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这类作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其次有讽刺批评社会的一些现象的作品,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体现了一定的现实批判精神。还有政治历史题材的作品,如《高力士外传》、《长恨歌传》、《东城父老传》等,往往借历史表达思想情感。此外,描写义侠刺客的题材的作品也不少,如《聂隐娘》、《红线》、《昆仑奴》、《虬髯客传》、《谢小娥传》等,反映了反抗强暴和侠义的思想精神。另外还有一些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如《古镜记》、《补江总白猿记》等。

二、唐传奇的艺术成就

唐传奇的创作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首先,唐传奇在小说发展史上摆脱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写法,对生活的描写和人物的刻画走向了细致化的艺术境地,注重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心理的展现,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具有性格化的人物形象,并且开始注意小说的审美价值和娱乐功能。其次,唐传奇是“有意为小说”,因此在创作手法上较六朝志人的偏重写实增强了虚构性,较六朝志怪的偏重记述传闻增加了再创作性,作家真正开始自觉地进行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而且在艺术构思、情节结构上,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此外,唐传奇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以及语言、词采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采用散体古文,适当吸取了民间口语,也常插入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表现力。

第十一章

唐五代词

第一节

词的产生与发展

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新诗体。当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或“曲子词”,后也有“乐府”、“诗余”、“歌曲”、“长短句”等称呼。它初起于民间,后经文人模仿创作逐渐规范,形式和艺术渐趋成熟。词是依据固定的曲谱而填写的歌词,通常分为上下片,也有不分片或三、四段的,句式长短不齐,也有平仄、押韵等格律的要求。

谈谈文学鉴赏课的提问设计 第6篇

【关键词】文学鉴赏提问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61-01

设计提问。意在激发学生思维。就文学作品的教学来说,所问要能突出“品”字。引导学生掌握品评鉴赏的方法、途径。

一、找出新旧课文间的可“品”点

文学鉴赏教学不能囿于文内、课内,需要温故拓展,但若仅让学生由甲文想到乙文,往往达不到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效果。提问应能促进学生缘“品”延伸思维触须,创设“品”的环境,搭起“品”的桥梁。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起句不凡:“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此句俯仰古今,境界开阔。读之,稍作点拨,学生很容易想到苏轼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先让学生思考:两句都为本词定下怀古基调,都在“千古”的背景下,把人、景联想起来,其“情味有何不同?”前者落笔于“千古”中的一点(孙),后者放眼于“风流人物”的“千古”。再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写作背景来分析,以求“品”的深度:苏轼的笔下,有感于“风流人物”已成历史,揭示一种自然规律;辛弃疾则是怅叹,山河依旧,而英雄难觅。读苏词,如见词人伫立江头,纵目远眺,吟咏“逝者如斯”(《赤壁赋》)的哲人形象。读辛词更多的让人想见词人亭台凭望,回顾茫茫的颓然神情。

讲到《药》,我们以小说有明、暗两条情节线索设问,让学生联想到《夜》等,进而品评两小说都把革命者作暗线,起不同的用意和作用。《药》主要是切中辛亥革命脱离群众,《夜》则更突出表现群众被革命者精神感召而觉醒。这样设问,能训练学生如何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并在联系的建立中,品出其个性和共性,品出优劣。便于他们触类旁通,以自己的主动发现、迁移,系统地有比较地把握知识网络。

二、选准“渐入佳境”的切入点

提问要有启发性、探讨性,不宜“一步到台口”,应能诱发学生扣住某一点,逐层深入,从而领悟真谛。在“问”中,可适当引导学生的思维流向。

《项链》最后点明那串钻石项链是假的,可谓别有深意,我们就此设问。“这一结尾对进一步提示玛蒂尔德性格产生的环境背景,深化主题有何作用?”问后,学生有的叹玛蒂尔德被骗,有的恨资本主义社会尔虞我诈。显然思维没到位。我们就开导学生想想:佛来思节夫人为什么买假“钻石项链”,这一“导”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正道:假项链——佛来思节夫人爱慕虚荣——普遍爱慕虚荣的陋习——玛蒂尔德性格的社会心理因素——一石三鸟(“佛”、“玛”、社会),这样逐层掘进,便于学生以自己的“链”式思维,高速率地从“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把握人物、领会主题、探出作家运笔之妙。

品赏作品的主要人物(或方面)要找切入点,即使是次要人物(或方面),选准“切入点”提问,也能促进学生品赏的准确度和深度。《祝福》中的短工仅出场一次,怎样理解这一人物呢?我们抓住短工在和“我”说祥林嫂的死讯时,“……淡然地回答”,设问:“短工表情‘淡然,对祥林嫂的死漠不关心吗?”回答是否定的。在陈腐十足的鲁家祝福时,他毫无顾忌地说她“老”、“死”等不吉利的话,并指出是“穷死的”,还语中隐示她的死与四爷的干系,可见他关心她的死及死因。“那么他为何表情‘淡然?”考虑到有点难度,就启发学生联系人物的处境来思考:短工身居鲁家,“我”又是四爷的亲房,且与己交往不多——他不便在“我”面前表露出真实情感——“淡然”是他目睹这一悲剧,“出离愤怒”了的一种极度“冷静”的表现。所问能促使学生进入这一思维链,会在“三级跳”中一步步品味出看似反常的“淡然”,折射出短工这特定身份,在特定境况下复杂心理,反而抓住了人物的性格基调。

三、扣住富有意蕴的凝聚点

一些生动的描写,恰切的用语,或一种修辞,表现手法,往往经作者再三推敲,浓缩了丰富的内涵。泛泛而读,品不出个中真味,设问激发学生扩散联想,能促其体悟独有的表达功效。

而要“品”意蕴,首先得能捕捉凝聚意蕴的点。讲到《记念刘和珍君》,我们先问:“文中哪个词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风貌?”细细一看就发现:作者在不同背景下写刘和珍,四次突出了“微笑”,找出这一词语,就引导学生品品这“微笑”是否可称意蕴点:她“始终微笑”着,见出人物的乐观和善,更能笑傲困难,欣然面对死亡;她的“微笑”,反衬了敌人的凶残,也是对敌人诬其为“暴徒”的回击;作者突出她的“微笑”,凝聚着对烈士的赞许,对敌人残害无辜的愤恨,意蕴深厚。

其次,设计的问题本身应耐人寻味、有开拓性。《琵琶行》写琵琶女一曲弹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学生都知道这是环境描写、烘托,但“怎样烘托的呢?”让学生来品:有东船西舫,感于乐声的人之多,亦宛然现出诗人环顾四周的动态;而此时的“见”又衬出先时之未见,浸于音乐的程度之深,忘了时光的推移;万籁俱寂,唯见秋月江水,令人想见乐曲余音袅袅,在月夜秋江上回荡,以有形写无形。一问引起多思,着实看出诗句很好地烘托了音乐的魅力。

新课标下文学作品教学思索 第7篇

首先在观摩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新课标所带来的教学“新”变化:

一、教学方式的新思路

过去, 老师们总认为小说除了被拧干了的“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之外, 似乎没有多少知识可教了;而诗歌在感知背诵外, 似乎只有体裁、押韵等屈指可数且极为表面的知识可教。而现在我们看到一些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地有益地尝试。

1、选准突破口。

例如华师一附中盛玲老师在教授《林黛玉进贾府》时, 就考虑到了对于这样篇幅很长的传统篇目, 不宜面面俱到, 她精心选择了“宝黛初会”作为突破口, 以点带面, 引导学生领略宝黛相会时纯洁心灵的碰撞, 体会他们的纯美和纯情, 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又如襄樊五中刘俊老师讲授《祝福》, 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经典篇目, 它篇幅长, 背景复杂, 内涵丰富, 怎样才能上好这堂课, 刘老师选择了鲁镇上的看客作为突破口, 与学生一起探讨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 从而更好的理解小说的主题。众所周知, 当前新课改的一大热点就是创新, 而创新要求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些老师在教授过程中, 具备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敢于走进新的领域, 走在了创新教学的前列, 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选好新方式。

例如钟祥一中李明老师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采取了新的方式。针对别里科夫这个保守、反动、扼杀一切新思想的“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典型形象, 采用了“病情诊断”等方法和学生一起探究这个形象。学生们建立了病人档案, 了解了病情症状, 探求得病原因, 认识病症危害, 并且拿出了治疗方案。而这与过去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就有很大的不同, 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地探索,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一种方法。在新课标中“探究”是一个关键词, 这种方式显然更符合高中生的知识和心理特点, 也有突出的优点, 能使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二、教学过程的新方法

在以往的语文学习中, 人们总是误以为语文能力是由机械的重复, 繁琐的基础训练转化而来, 学生在浩如烟海的试题中被淹没, 被异化, 人文精神淡化, 听说训练弱化。可是在这次优质课的比赛中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了一些值得肯定的新方法。

1、阅读方式多样。

例如夷陵中学邓少平老师在教授《蜀道难》时, 就设置了多种形式的朗读, 不仅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特有的声韵之美,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悟”, 领悟诗歌的意境, 理解诗人的情感。整个课堂充满诗意, 琅琅的书声、燃烧的激情、创造的火花、人文旗帜在语文课堂高高飘扬。又如荆州中学王丰松老师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采取了分角色朗读法引导学生体味林冲的反抗精神, 而同学们在投入的朗读中走进了林冲, 了解他的处境, 感受他的心态, 从而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梁山英雄的性格特质。这样的教法不是概念化的所谓“课堂分析”, 不会将课文搞得支离破碎, 也不会把学生弄得身心疲惫, 却能带给他们更多的收益。

2、师生互动和谐。

例如汉川一中吴倩老师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 师生互动就非常和谐。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了特定的问题情境, 设法让学生沉浸其间, 主动参悟, 其中在学习柯瓦连科和别里科夫争论一节时, 分角色朗读后教师引导的“答记者问”, 学生积极参与, 从而深入地挖掘出人物思想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像这样的和谐互动在这次比赛中还有很多, 这改变了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教师与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一起震荡, 彼此融合, 重新组合后进入了学生的生命个体之中, 转化成学生的语文素质, 而这种方式, 也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沉闷的面貌。

3信息技术利用合理。这次参赛的所有语文课都辅以课件。但是这些信息技术不是为了给课堂装面子, 做样子, 而是与课程内容的完美的整合。尤其是对于小说诗歌这样的文学作品, 那些图文声像并茂的设计,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的情感。例如名家诵读的《雨霖铃》, 深情演绎的《枉凝眉》, 形象可感的祥林嫂,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更好地达到了课堂目标, 这是传统教法难以达到的。

三、教学目标的新深度

新课程标准将鉴赏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例如课程标准中在小说部分有这样的要求: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小说, 从优秀的小说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 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提高文学修养。怎样将新课标落实到教学中这个问题曾一直深深困扰着我。而参赛选手东风一中陈春媚老师的《祝福》就向我们展现了她的思悟。在她的课堂上, 我们看到她带领学生一步步研读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课堂环节四个问题的设置抓住重点, 不枝不蔓, 学生们在理解思考的基础上不断走进作品中的人物, 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使学生在感受形象的同时受到心灵的触动, 认识到“礼教杀人”, 同时也认识到这“礼教”也是无数普通人甚至是善良的人无意杀人的工具。而过去, 我们在讲解中常常流于形式上的解读, 很少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其实鉴赏就是审美, 目的是“陶冶性情, 涵养心灵”, 今后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我也要多动脑筋, 把重点更多地放在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上。

其次在观摩中我也感受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新变化。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是新课程的直接实施和实现者。教师应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继续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特别是在教小说诗歌这些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教师的个人素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在比赛中参赛老师个人素养高是不容置疑的:简洁的教学语言, 精彩的教本解读, 充满感情的课文诵读, 扣动心扉的个人创作……这使我们深切地认识到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 教师应认真研究语文课程标准, 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 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使自己成为课堂的合格的组织者、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学习者也是思想者。在这次比赛中学生的风采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他们精彩的诵读赢得了老师们的掌声, 他们出色的解读获得了同学们的称赞。他们在课堂上率真地袒露自己的心扉, 他们注重合作学习, 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创造了一个充满探索精神的学习场所, 创造了一个互相欣赏、彼此接纳的和谐氛围。

论古代文学课教师的文化素养 第8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化思想,文化素养

文学与学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它们相互区别而又彼此联系。事实上, 我国的先秦时期所谓“文学”, 兼有文章博学二义:文即是学, 学不离文, 这实是最广义的文学观念, 也即是最初期的文学观念。所以, 先秦诸子之文并非纯文学, 其著作往往倾向于学术方面。我们古代文学课上所涉及的文学著作——《尚书》《论语》《孟子》《左传》等原典, 都是思想性很强的学术著作。《道德经》洋洋五千言, 是老子重要的哲学思想著作, 表达了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洞见。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来, 庄子的著作是最富于文学性的。庄子的文章主“神”, 其精微处与文艺的神秘性息息相通。“神”本是抽象的概念, 不可捉摸, 难以言说, 于是不得不利用寓言以艺事相喻。鉴赏庄子的文章宜别有会心, 与作者的精神相合一, 才能得其神趣。但《庄子》实为庄子哲学思想的艺术再现, 如若不能深刻理解庄子所处的时代及其思想的深度, 是无法对其作品有所会心的。

时至两汉, 文化渐进, 乃渐有“文章”与“文学”之分:以含有博学之意义者称之为“学”或“文学”;以美而动人的文辞, 称之为“文”或“文章”, 也才使文学与学术相分离。迨至魏、晋、南北朝, “文学”的含义始与今人所用相同, 且更有文、笔之辩。可是, 渐归于明晰的文学观念, 经过隋、唐与北宋两个时期的一再复古, 又与先秦时期没有多大的区别了。文以贯道、文以载道的文学观使文学与社会思想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 中国古代文学课学习和研究的对象——经典著作, 其背后总有着深刻的社会与文化的渊源, 这就要求我们的古代文学授课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文学素养, 还要有足够的文化素养。

一、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的架构

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是我们正确理解原典的前提。由于时代的久远, 文化的演进, 古代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风俗、礼仪、制度、名物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如果不了解这些变化, 不理解文中所反映的种种情景在当时的实际意义, 就很难真正读懂古人的文章, 更体会不到原典的绝妙与经典。像《诗经》中《豳风·七月》的首句“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便是极易出现理解错误的地方。这里的“七月”是夏历的七月, 周人兼用夏历。火, 东方心星, 大火星。流, 下。流火, 火星渐向西下, 是暑退将寒的时候。所以, 紧接着便是“九月授衣”。这说明, 早在上古, 我国人民对行星移动和季节变化的相互关系便有所认识。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解读, 尤其是先秦诗文的理解, 像这样涉及到古代文化常识的地方可以说比比皆是, 没有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的架构, 解读它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风俗、礼仪的演变也是理解古籍必不可少的准备。《诗经》中有一首弃妇诗《卫风·氓》, 以前的注家对此诗颇多曲解, 如《诗序》说: “《氓》, 刺时也。宣公之时, 礼义消亡。淫风大行。男女无别, 遂相奔诱。花落色衰, 复相弃背……故序其事以讽焉。美反正, 刺淫佚也。”朱熹的《诗集传》也说: “此淫妇为人所弃, 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都以后来的封建观点歪曲了本篇的思想意义。实则《氓》诗产生的时代, 黄河流域还是自由恋爱的风气, 诗中男女主人公自由恋爱而结合, 后来男主人公变心背弃, 给女主人公带来极大的伤害, 所以诗中痛责男主人公“二三其德”的可耻。朱熹的时代, 已经是巩固的男权社会, 妇女的地位极其微贱, 她们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权力。因而当时的士大夫要指责女主人公这种自由恋爱的行为为淫佚而毫不同情了。

二、古代文化思想的了解

前已述及, 先秦诸子之文并非纯文学, 其著作往往倾向于学术方面。我们古代文学课上所涉及的原典, 都是思想性、哲学性很强的学术著作。即如《庄子》而言, 其文学性和思想性都是精妙绝伦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评说庄子: “其学无所不窥, 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 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跖》《胠箧》以诋疵孔子之徒, 以明老子之术……然善属书离辞, 指事类情, 用剽剥儒、墨, 虽当世宿学, 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汪洋自恣以适己, 故自王公大人, 不能器之。”概括了他的思想特色、学术渊源和文章风格。实则庄子奇丽的语言, 寓言的表达形式是与其思想的深奥奇崛相吻合的。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 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 指出大至高飞九万里的鹏, 小至蜩与学鸠, 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灭了物我界限, 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 才是绝对的自由, 这就是逍遥游。这种绝对的自由在现实中当然是不存在的, 它存在于精神层面, 能使人摆脱现实名利的羁绊, 与物合一, 从而保持完整而高尚的人格。现代人解读《庄子》, 逍遥游的境界是最难以把握的, 这是因为几千年社会文化的变迁, 使庄子的这一思想几乎已成绝响。在庄子看来, 天地宇宙之大, 可以任我遨游, “我”与万物各保其天性, 和谐相处, 自由发展, 在尊重自然的同时也保持了人的独立与完整。汉代的大一统之后, 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思想界的主导地位, 庄子式的浪漫精神逐渐被边缘化。儒家强调的是现实和功利, 儒家理想也更多打上了人为的烙印, “人定胜天”的思想在极大地激发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的同时, 也使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庄子这种超越名利超越人为的自然主义的理想, 现代人是很难理解的。而不了解庄子思想的精髓, 便无从领略其文章之精妙, 更无从继承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三、原典的正确解读

正确解读原典, 必须以对古代社会文化、哲学思想的充分了解为基础。但文学毕竟不同于文化, 虽然先秦学术与文学不分界, 但我们学习原典是作为文学作品来解读的, 所以还要从文学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作品。只是, 如果我们不了解其时的文化思想, 文学的分析便无所附丽。

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是古代诗歌的杰作。《离骚》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坚贞高洁的抒情主人公的光辉形象:他勤勉不懈地坚持自我修养, 希望引导君王, 兴盛宗国, 实现“美政”的理想, 但由于党人的谗言和君王的动摇多变, 使自己蒙冤受屈。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之下, 屈原表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岂余心之可惩!”显示了坚贞的节操。了解了屈原的时代和屈原的为人, 我们才能够理解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政治的愤慨, 和他热爱宗国愿为之效力而不得的悲痛和哀怨。对这样的政治抒情长诗, 了解政治是理解诗人感情的前提, 而作为文学的分析, 我们的重点还是在于诗人抒情的方式。象征手法的运用, 丰富意象的驾驭使屈原笔下的一草一木都有了隐喻的意义, 诗人为他们一一涂上感情的强烈色调。更有神话故事的引入, 在诗中营造了一个神奇诡异的意境和氛围, 让我们似乎听得到屈原一颗爱国之心的强烈跳动, 感受到他急促的呼吸, 看到他卓然特立的伟大人格。这种文学手法的开创性运用, 显示了屈原文字的无尚魅力!《离骚》作为古代诗歌的一座高峰, 成为流传千古的伟大传统, 便是自然之理。

解读古代文学作品不同于解读现代文, 对现代文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本身的感知与感悟, 至于作品赖以生长的土壤——社会与时代思潮, 毕竟我们身在其中, 会自然地融入到对作品的理解中。而要理解一两千年前的古人的思想, 再现他们的音容笑貌, 就没那么容易了, 需要我们沉潜下去, 透过文字与古人息息相通, 感他们所感, 悟他们所悟, 与古人为友。又要入而能出, 把他们所思所感形象地传达给现代的年轻学生。这说起来容易, 做起来确非易事。毕竟, 我们当前的社会与时代盛行着一种浮躁的风气, 五花八门的思想与观念已经像因特网一样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古人的那一套修身养性的作派, 那种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的眼光, 在现代人看来早已经过时, 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很难耐下性子聆听老师的教诲, 甚至一部分教师也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停不下急匆匆的脚步去感悟古人。所以, 原汁原味地再现原典, 准确把握古代文学作品的真正意蕴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这就更需要古代文学课的教师们拿出更大的毅力沉潜自己。

参考文献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文学概论课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第9篇

关键词:文学概论,理论教学,人文精神,渗透

《大学人文教程》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文精神教育的目标在于启迪人的生存智慧、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 整合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之知情意行。它所涉及的范围应涵盖人生整体及其全部历程, 以帮助公民尤其是大学生建立完整的人生价值观, 并内化地陶冶其人格情操。”①在一定意义上, 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 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 二是其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 亦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这是大学各门课程都应渗透的一种精神。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 尽管其核心内容是文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 但它决不能仅仅被当做一门系统的知识来对待, 在教学过程中, 知识之上还要负担着人文精神的传输, 让学生在接受文学知识与文学原理的同时, 完善自身素质, 培养人文情怀。那么文学概论将从哪些方面贯穿人文教育的任务呢?

一、从文学到人学:通过文学关注社会人生

文学概论在知识体系上, 首先涉及的是文学的本质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文学的人学特征。文学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 以诗意的方式, “展示人的社会处境和人生遭遇, 审视人的情感冲突和心路历程, 探索人的生存意义和存在方式, 捍卫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②不仅如此, 文学在感性地表现人的生活和人感情时又会超越它, 把人们带进一个更为深远的、显示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世界, 一个指向人的精神追求的世界。文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体现着人类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文学的这个本质特征揭示了文学与现实、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人类精神的密切关系。理论总是来源于实践, 透过文学这个窗口, 不仅可以看到人生的千姿百态, 还可以据此进行自身的反观。如果理论教学与作品阅读结合起来, 让学生就文学所反映出的人生问题进行系统思考, 那么学生所得到的就不仅是知识, 更有对人、对社会、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关注与反思。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 在课程讲授当中, 便有意渗透这项内容, 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文学实践结合起来, 将文学阅读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 通过对具体作品的分析, 增强对文学理论及文学意义的深入理解, 体会文学的现实价值。

他们思考人生的困惑: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又将到哪里去?人生有意义吗?谁在左右命运?人为什么活着?我们渴望认识自己, 探索生命的本质意义。文学虽然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回答, 并无一个确定答案。但只要我们对此进行了思索, 就算活出了意义, 因为思考能帮助我们得到一份自我确认。

他们剖析人性的弱点, 体会百态人生:人性的弱点与生俱来, 撒旦用七个恶魔的形象来代表人性七种罪恶: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饕餮以及贪欲。《连城诀》中江湖群豪因贪婪而忤逆杀师、同门相残;《项链》中玛蒂尔德因虚荣付出了十年的劳作;《金锁记》里曹七巧因嫉妒而毁掉儿女的幸福……撕开人性的弱点是为了让我们看清自身, 不重蹈覆辙。

他们感悟人生, 思考人生的姿态:什么是人生的支撑?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人生的种种困境?我们试着通过作家们的笔下的人物命运去感悟人生、超越人生。简·爱告诉我们人活着要有尊严;孙少平告诉我们苦难折磨人亦成就人;桑地亚哥告诉我们面对人生困境应殊死抗争永不言败;木藤亚也激励我们要勇敢承受不幸, 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红帆》里的阿索莉与格莱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奇迹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如果有谁幻想奇迹的发生, 你就帮她去实现, 你就会得到幸福……

的确, 在文学这个虚拟的世界里, 学生们能够设身处地体验人生、感悟人生, 不仅尝试着理论的实际运用, 同时也在文学的阅读中拓展着自己的人生。他们的目光穿过文学的彼岸世界到达社会人生的此岸, 在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文学内容与人生内涵的联系中对文学的“无用之用”、貌似无用却有大用的特征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可以说, 这是文学概论课程承载人文情怀与精神熏陶的有益尝试。

二、从作文到做人:在思维训练中贯穿学术道德熏陶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规定, 学士必须“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应用型大学中, 尽管绝大多数学生未来并不一定从事研究工作, 但基本的研究能力还是必须具备的。就文学概论课程而言, 其研究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体现于理论思辨, 另一方面则体现为理论的实际运用, 而后者则是应用型大学侧重的方面。从人生角度对文学进行阐释, 是理论应用的具体实践, 学生在完成这个作业的过程中, 可以感性地了解文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这其实就是在进行文学论文写作训练。

文学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运用文学理论对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阐释, 与理论思辨一样都是着眼于抽象思维的培养, 具体地说, 就是通过批评实践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洞察实质, 在分析综合中把握文学的规律与价值。文学分析的实质是穿越形象与情感等感性内容挖掘其背后显现的意味, 它以复述、描述与分析判断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具体观点。学生就是在学写论文的过程中掌握文学分析的技巧, 懂得提炼观点, 应该说, 这是一种从基础做起的脚踏实地的训练。不过, 其效果又不止于此——在作业设计中, 学生还会在个体的微观性与整体的宏观性中深入了解理性思维的特点。比如围绕“文学是人学”这一命题而进行的“文学与人生”作业, 是需要全体学生共同完成的一个主题, 六个小组则分别以人生成长、人生追问、人生百态、人生超越、人性弱点、人生感悟的特定专题来说明这个主题, 小组成员又以自己的关键词或核心观点来说明各自的专题。这样, 个体与整体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具有有机联系——每个人针对文本进行细读, 感悟批评性分析的要领, 每个小组则超越个别感悟而实现相对的整体把握, 当六个小组合起来时, 人生的主要命题便在此得到了揭示。不妨将此列举如下:

在上述的列举中, 我们看到, 虽然作业的内容没有直接指向理论本身, 但理论应用的实践活动仍能使宏观与微观之间产生一定的跨越, 从而让学生通过分工合作体会抽象思维的特点。这既是演绎的过程, 也包含着相应的归纳, 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力求以扎实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并层次清晰地表达出来, 这实际上是在解读人生时训练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 又是在理性思考文学里的人生时反观现实的人生。学作文与学做人在这一点上有了第一步的结合点。

应该说明的是, 观文学之人生, 思现实之人生只是学做人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还在于在学习与训练的要求中, 使学生明白学术的基本规范, 从而养成为学的严谨态度和自我教育的好习惯。学习不是一般性的实践活动, 它是一个探索未知、发现和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 如果在学习中缺少实事求是的精神, 就不能正确对待已知与未知, 就无法获得真知。因此, 认真阅读作品, 摒弃不读而论的学风, 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新见解, 经过独立思考, 严谨的思维, 从而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是对学生论文写作提出的明确要求。

三、从专业能力到综合素质:在立身之道的学习中立人文之心

理论不仅仅是一种知识, 更是一种精神。把文学理论作为一个知识性体系传授给学生, 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必须的专业基础, 而这门课程所着力训练的思维方式, 则往往能够超越专业的界限而适用于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的时代, 具体的专业知识也许会过时, 但学知识过程中培养起来的思维能力和对世界的感知能力, 却能够成为立身之本。因此, 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如果说学会用文学理论的基本原理解读文学是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的话, 那么通过文学所呈现的百味人生, 达到对他人的理解, 明白“他人有不幸、有苦恼、有无奈、有希望和绝望, 有欲求和矛盾, 有奋进和退缩, 有欢喜和惆怅, 那都是人的生活、人的色彩、人的气息, 从而以真诚、宽容、友善、悲悯的情感和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人与事, 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④这便已是超越了专业的立身之道而立人文之心的具体体现。作为一个健全的人, 应该能够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世界, 能够悲天悯人, 能够对人类生命充满敬畏和关注, 对历史人文传统进行批判继承, 并且能够追求智慧、美、真理、公正、自由、勇气、希望和爱, 试图使自己的命运与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⑤文学帮助我们理解人, 理解人性, 理解人情。从“人学”的意义理解文学的应用性实践, 既是文学理论的实际运用, 也是学生理解人生社会的窗口。通过文学看人生, 能够扩大自己的视野;通过文学悟人生, 能够增长人生智慧, 培养人文精神。这在一定意义上既是养成独立人格的途径, 也为他们走向社会打下了思想基础。他们会借此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活, 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等一系列人生问题, 这种反观显然能够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塑造, 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 开阔自己的胸襟。这是理论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一个侧面, 而其效果也在学生的文学阐释中得到了体现。

学生们在阐释中表达了他们的人生感悟。他们悲悯福贵、①木藤亚也②的命运, 剖析人性的弱点, 感叹阿索丽③心中永存的希望, 赞美保尔④、桑地亚哥⑤的坚强……他们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反观自身——解读《项链》时, 通过玛蒂尔德的命运思考“谁在左右命运”的问题, 认识到“在人生的岔路口, 是自己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在回头感慨命运之前, 不妨先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而在分析葛朗台这一形象时, 他们认识到“金钱只是我们生活的工具, 我们不能把它作为人生目的而沦为金钱的奴隶, 成为葛朗台的复制品……”这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生定位的积极思考, 它涉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直指人类的灵魂世界。一位学生在分析《命若琴弦》时感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于蓦然回首后。当你到达了那个结果后, 无论结果好坏, 你都会回首想起过程, 会明白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上述的阐述从一个侧面呈现了文学理论课程通过课内讲授与课外作业将理论基石、理性思维、人文情怀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与训练要点, 这只是将素质养成渗透到知识性的教学当中的一种尝试, 类似的尝试肯定还有很多种。从实践的经验层面看, 这种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枯燥的理论因此而贯注了生命的活力与思想的能量。它所贯彻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专业能力培养应与人的素质完善同步, 知识传授中要承载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和社会道德素质的有意识提升。具体到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之上, 便是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关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和知识, 熟悉分析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的基本方法, 提高他们的理论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 另一方面则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道德修养、艺术底蕴, 促进他们成为自由完善、身心和谐的个体。在大学的各类课程中, 或许都可以做一些类似的尝试, 它的意义在于在立身之道的传授与训练之中帮助学生确立人文人心。

参考文献

[1]张晓峰, 毛明华.大学人文论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6, (3) .

[2]杨铸.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5)

[3]贾雪仙.文学概论教学模式构想试行.[J]云南教育, 2002, (6) 40.

[4]李淑兰.论中国古典文学情感教育的人文意义.宁夏大学学报, 2002, (6) 85.

外国文学课 第10篇

而这两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中逐渐被边缘化、形式化。前者由于授课方式、教材选定、测试评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往往教学效果不佳;而后者则在“学以致用”“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理念影响下逐渐被冷落、边缘化。为扭转这两门课程在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两门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优势,本论文试图探索出一条取此家之长补彼家之短,实现阅读课与文学课一体化教学的道路。

一、英语阅读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

在英语专业本科生阅读课程的教学教师往往以基本阅读技能训练为导向,教师常常是知识的唯一输出者,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中过分注重语言点等细节的讲授,把阅读课上成了小型“精读课”。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和基本的交际能力有一定作用,却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习惯的培养,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人文素质的提高,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也存在严重缺陷,最终使得教学效果与课程开设的目的相脱离。

(二)教学题材缺乏人文积淀,课后练习拘泥于技能训练

目前市面上的英语阅读教材从选材上看涉及社会生活和自然科学方方面面,满足了《大纲》对于“培养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人才的要求,但文学作品方面的选材依然较少。且教材中的课后练习大多倚重阅读技能训练,没有体现对学生语言的分析、综合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难以达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目的。

(三)考试评估方法单一

当前英语专业阅读课的考试评估方法往往以测试为主,题型固定,主要考查学生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掌握,常常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地判定了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忽略了学生表达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考查。

二、英美文学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多,课时量有限

英美文学作品星罗棋布、卷帙浩繁,文学课的教材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而文学课的课时却非常有限。文学课内容多和课时少之间的矛盾一直未受到重视和得到解决,教师常常在教学内容的详略和主次选择中困窘为难。结果往往是走马观花,既做不到从宏观上俯瞰英美文学经典的全貌,也无法做到对作品进行细品和深究。

(二)教学方法单一守旧

英美文学课大多还固守传统的文学史加选读的教学模式,文学史则以教师讲授为主。作品选读的教学中教师把多数时间用在字词和篇章解读上,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度品鉴和文学、文化解读,学生在学习过程很难构建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知,这也就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教材建设滞后

英美文学教材版本众多,多数是以文学史为主线、以作者为中心的经典著作的节选和片段的罗列,很少有涉及古今中外评论家对于作品的解读,导致学生对于作品的理解难以深入,只能停留在字词、篇章和情节的表面。此外,厚古薄今也是文学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当代作家的不重视使得众多文学教材落后于时代,也落后于学生的兴趣。

三、英语阅读课程与英美文学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由于中小学阶段,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外语教育的重视,本科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已普遍提升,鉴于此,许多教育专家提出建议,在英语专业本科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减少英语技能课课时,增加英语专业知识类课程的课时,以达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这事实上为阅读课和文学课的一体化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土壤。

(一)用文学作品作为阅读课素材

在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阶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篇幅适中、难易得当、内容生动的文学作品作为阅读课素材,一方面可以改善阅读材料的单一性,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英美优秀文学作品是英美文化的瑰宝和精髓,接触原汁原味的英美原著有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也为高年级阶段的文学史和文学作品品鉴类课程打下感性基础。此外,英美优秀文学作品中风雅卓绝的文字,妙笔生辉的刻画,力透纸背的论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

(二)将阅读技巧融入文学作品的阅读

有了低年级阶段的感性基础和阅读兴趣,到了高年级阶段的英美文学类课程,教师同样可以用阅读技巧来指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赏析。对于篇章大意的理解,整体风格主旨的把握,词义句意的推断等,都可以运用相应的阅读技巧来实现。还可以以读促写,指导学生在阅读后对文学作品进行效仿、改写,撰写概要、读后感,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三)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相结合

文学作品的学习要建立在语言教学的基础上,而语言教学也离不开文学作品。语言教学为文学教学提供语言基础、学习策略和技巧。文学教学为语言教学提供素材和审美导向。英美文学经典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流芳于世的文化瑰宝,语言丰美,用词精到,作为教学素材可以增加语言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和人文性,能使课堂增色,提升教学成效,对于改善听、说、读、写这四项基本的语言技能也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论

英语阅读和英美文学课程共同承担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这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前者为后者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后者为前者提供丰富的素材。两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语言学习、技能习得的过程中完成人文知识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沉淀。这一模式符合《大纲》对于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反映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石晓杰.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动机实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6.

[2]贾东佳.英美文学与英语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2012,10.

[3]韩亚元.高校英语专业文学课低年级化的可行性探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02.

中国古代文学课互动式教学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其内容深邃广博。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进来,真切感受古代文学的艺术光辉,值得思考和探索。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改变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变教师传授与学生参与相整合的师生双向互动型教学模式,并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课堂“双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唱主角”

文学重在读者的参与和交流。没有读者的参与、解读和接受,文学将不复存在。开设文学课也就是要把这些优秀作品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实践使其内化为读者自身的气质和修养。所以,文学课上学生的参与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空间。为此,我们尝试采用双主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争为他们提供一个阅读和思考的场所。

实施双主教学,我们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采取课堂讨论形式。先在课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作品和参考资料,同时列出思考题目,上课时再加上分析作品时引发的问题来带动和组织教学。比如在讲授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前,我们要求学生读作品的同时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成因,焦母为什么要逼迫焦仲卿休掉刘兰芝;二是焦仲卿是不是真的软弱。这两个问题很具体也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然后再在课堂教学中引出一系列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另一种就是开展专题讨论。联系国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来进行,比如就《三国演义》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作探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在课外广泛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筛选、提炼和吸收,独立思考,写发言提纲,参加小组讨论。然后小组选出代表,参加班级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切实突出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回归原典

结合每学期的教学重点给学生开列必读书目与参考书目,同时规定一定量的背诵作品和选背作品,并以适当的方式考核。如在先秦文学教学中要求学生背诵《诗经》中的经典篇目15首。同时,为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我们在给学生开列课程必读书目的同时,着重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阅读,并鼓励条件好的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采取课前演讲的方式,让学生上讲台谈读了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鼓励他们讲出自己的个性化的观点和感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以课堂即时评论、论文撰写等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训练围绕两方面进行:一是课堂即时评论,主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比如我们在讲授诗词鉴赏专题后,选择一首唐诗让大家当堂写鉴赏评论;又如在介绍苏轼、辛弃疾两位大家后,让大家比较苏辛词风格的异同;再如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片后,让大家写心得感想。二是学期论文撰写。论文撰写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为此我们每学期均采取开列参考题目和学生自选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布置论文撰写。

(四)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丰富课堂内容

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音乐、绘画、影视为一体,信息量丰富。把这一教学手段引入古代文学教学,能扩大授课容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突出的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充分推进多媒体教学与古代文学课程相整合:一是精心制作了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把需板书的重要内容通过幻灯投影,穿插适量的图片、音乐。这样既精简了课堂讲授的时间,同时也带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再者组织学生观看古代文学相关影视作品,比如講授先秦诸子散文时,可以播放《中国古代文化先贤》;讲唐诗的可以播放《唐之韵》;再如介绍汤显祖的剧作时,可以播放昆曲《牡丹亭》等等。

(五)利用即兴朗诵、课本剧等形式引领学生感受艺术

一是通过课堂即兴朗诵,培养学生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在教授唐诗宋词时,就采取了齐读、诵读、吟唱等多种方式。试图以此将学生带入到文学作品的情境中去,让他们真正感受文学之美,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

另一有效的方式是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的表演。古代文学中的戏剧和小说,生活气息浓厚,最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来演绎。比如讲授戏曲部分的时候,我们就精选其中适于表演的作品,让学生改编成剧本,自导自演。

(六)改革考试方法,让互动教学模式得到有力支撑

与互动教学模式配合,我们尝试考试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是改革考试方式,采取了课前演讲、课堂讨论、学期小论文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成绩的方式,即课前演讲等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这样就进一步突出了课堂教学的权重。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在期末考试增加开放性试题,尤其是文学鉴赏类题目的分量,而这类试题均只设置参考答案,提倡学生答出自己的见解。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着力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研究生部)

外国文学课 第12篇

日本文学是高校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主干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制定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 对以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史为主要课型的日本文学课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即“通过文学课教学, 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还要开拓学生视野,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良好的素质和气质。另外, 还应使学生初步掌握文艺批评的方法, 为将来从事日本文学研究、教学或撰写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打下基础。”[1]这充分说明了该课程在新世纪高素质日语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日本文学课的教学既不能像精读课、泛读课那样一味教授单词、句子、语法, 也不能仅仅让学生了解一些日本作家、作品方面的文学常识, 更主要的是通过文学教育来使学生了解日本文学史的发展历程, 掌握日本文学作品的解读方法及不同流派的主要特征, 提高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非语言交际能力和文化修养。

目前, 浙江省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高校有18所, 日本文学课作为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 应该在这些高校以不同方式被讲授。因此, 选择日语本科专业较多的浙江省进行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因为这不仅能够推动我省日本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而且对全国的日本文学教学和研究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课的调查结果

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浙江省内开设日本文学相关课程的全部18所本科院校, 其中既有重点大学, 也有普通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笔者向各大学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共发出问卷18份, 收回有效答卷15份, 回收率达到83%, 因此可以说本次的调查结果真实、有效。

笔者在《日本文学史》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12个问题, 囿于篇幅, 不能用图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结果, 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内容:1、15所大学中有4所没有开设本课程, 可见本课程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11所大学一般在三四年级安排一学期 (有两所大学安排两学期) , 每周2课时。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崔香兰的《新编日本文学史》 (4校) 、李先瑞的《日本文学简史》 (1校) 、高文汉的《日本古典文学史》 (1校) 、自编教材 (3校) 、日本出版的教材 (2校) 。3、讲授内容为从古至今 (7校) 、仅近现代 (1校) 、仅古代 (3校) ;认为教材内容适中、能在规定时间内讲完全部内容的大学仅有3所, 可见本课程知识点多且复杂。4、11所大学中有8所大学的任课教师是中国人, 他们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两种语言来讲解, 另外3所大学的教师是用日语授课的日本人。5、11所大学的教师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学手段, 但是8所大学的教师不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 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6、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本课程难懂且不感兴趣,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学习本课程。7、关于《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开设顺序,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文学史》先开 (3校) 、《作品选读》先开 (3校) 、同时开设 (3校) 、只开设《文学史》 (2校) 。从以上结果来看, 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能够讲授整部文学史的教师人数不多,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笔者在《日本文学作品选读》的调查问卷中也设计了12个问题, 囿于篇幅, 不能用图表的方式一一列出结果, 只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主要内容:1、15所大学中有3所没有开设本课程, 另外12所大学一般在三四年级安排一学期 (有3所大学安排两学期, 还有1所大学在第7学期每周安排6课时) , 每周2课时。2、采用的教材主要有王志松的《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 (2校) 、谭晶华的《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1校) 、王吉祥的《日本文学作品选读》 (1校) 、笔者编著的《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鉴赏》 (1校) 、自编教材 (7校) 。3、讲授内容为从古至今 (1校) 、仅近现代 (10校) 、仅古代 (1校) 。4、12所大学中有8所大学的任课教师是中国人, 他们基本上都使用中日文两种语言来讲授, 另外4所大学的教师是用日语授课的日本人。5、12所大学的教师基本上都使用PPT等教学手段, 但是有5所大学的教师不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言, 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6、从学生们的反馈来看, 很多学生认为本课程较难且不感兴趣,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对本课程感兴趣。7、4所大学只选用小说这一种体裁, 8所大学还涉及到小说以外的体裁。从以上结果来看, 本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教学内容偏重于近现代的小说, 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教学效果不好。

三.结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对两门课的调查结果来看, 日本文学课具有历史跨度大、文化背景知识多、作家风格多样等难点, 再加上教师和学生的个人因素及教材、教法的影响,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4个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一是师资薄弱, 能够讲授从古至今整部文学史和作品选读的教师相当少, 大多偏重于较容易讲授的近现代部分。而本课程牵涉到的文化背景知识多, 教师由于教学能力和课时所限, 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大量地、生动地、多渠道、全面地向学生传输信息, 只能简略介绍一下作家、作品等的概况, 致使学生往往感到文学课程空洞和难懂。

二是学生对本课程不感兴趣, 而且有错误认识。一些学生往往片面追求日语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考级分数, 对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分数和能力的本课程缺乏足够的认识, 而且由于入学前受到应试教育的制约, 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学欣赏能力。因此学生们在阅读日本文学作品时, 由于生词量大、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困难多, 在阅读过程中达不到深层理解, 以至于学生们学完该课程后, 除了能记住一些作家姓名和作品梗概外, 对作品的整体印象仍然模糊, 对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由于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们课下自主学习动机不足, 不事先进行有效的预习, 仅依靠课堂上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 因此难以养成和提高作品鉴赏的能力。

三是教材编选不当。近几年这方面的教材出版数量较多, 但由于教学理念和文学观的不同, 在教材的侧重点上有很大的不同。文学史类教材大都侧重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等的介绍, 对涉及到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则介绍较为简略。作品选读类教材的侧重点更是千差万别, 有些教材主要侧重了作品的选读, 而对作家流派、作品鉴赏等方面的介绍较少;有的教材侧重对近现代作品的选用, 而忽视对古代和当代作家作品的介绍等等。这也为教师的教学增添了困难, 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是教法单一。无论是中方教师还是日方教师, 无论是文学史还是作品选读,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一言堂式教学法还是占据主流。虽然大多数教师使用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但是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 而学生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 学生对日本文学课程就会逐渐失去兴趣。

四.提高教学效果的对策

以上的这4个问题不但出现在浙江省高校日语专业的日本文学教学中, 而且在其他省份高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学中也普遍存在。这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也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必须从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角度入手, 多管齐下, 有的放矢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

一是加强师资, 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目前很多高校的日本文学课师资力量不足, 而且教师知识储备和授课能力有限, 或只能讲授古代部分, 或只能讲授近现代部分, 或只能讲授文学史的固定知识。为了改变这种师资薄弱的局面, 必须做到课课互动、师师互动、校校互动, 即不仅要注重日本文学课与《日本概况》、《日本文化》等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 还要和本校及外校的日本文学课教师多交流教学经验, 多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和教学研修班, 以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和教学法上的不足之处。另外, 《日本文学史》和《日本文学作品选读》这两门课程应该同时开设或者先开《日本文学史》, 以便学生对日本文学有个整体了解, 也便于教师统筹安排这两门课之间的知识点衔接问题。

二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日本文学课是日本文化与语言知识完美统一的综合型课程, 而且时间紧、任务重, 特别是对于零起点的日语专业学生来说, 在短短的3-4年内能够读懂文学作品,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 首先必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日本文学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潜移默化的特殊作用, 摆脱依赖心理, 同时还要在教学手段上有所创新, 即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动漫和日剧素材、以及能够课下师生互动的网络教学平台。例如, 在学习芥川龙之介的相关内容时, 通过让学生欣赏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拍摄的电影《罗生门》 (实际改编自芥川的小说《丛林中》) 来探讨小说和电影在故事情节处理上的异同。网络教学平台板块多样, 一般有任务、通知、学习模块、课堂讨论、作业板块等,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比如教师可以将课程相关的文字、声视频文件等上传到相关板块, 学生课下做好预习、复习和补充知识的学习以及讨论等, 这样既补充了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讲解到的内容, 又扩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编选全面而合理的教材。目前国内的日本文学类教材除了侧重点失衡外, 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内容陈旧, 语言僵化, 资料不丰富, 盲目照搬日本出版的教材, 没有完整的体系。为了解决以上弊端, 我们在编著《日本文学史》教材时, 应该多插入相关社会文化背景知识, 并且使语言难度与学生的语言能力保持一致;在编著《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教材时, 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并重、鉴赏与研究并重、古代与近现代并重、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小说与其他题材并重。

四是完善教学法和掌握相关文学理论。可以将学生3-5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指定一个时期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 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作成PPT文档或读书报告, 并分别由小组成员在课堂上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讲解;之后由其他学生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或者自己的观点;最后由教师对学生们讨论的代表性问题加以归纳总结。这样, 授课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到学生对日本文学感兴趣的内容, 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文学史的研究方法和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另外, 大纲也提到“要把日本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去研究, 置于世界文学的范围内去讲授……同时要理解各种文艺理论和研究方法。”[2]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掌握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比较文学理论、西方文艺理论, 而“把西方文论引入日本文学选读教学, 让学生学会运用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从各个角度分析作品, 就可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对话, 彼此充分听取各自对作品的不同理解, 加强对作品的探讨, 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体验理论思维的乐趣。”[3]

笔者通过对浙江省15所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大学的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日本文学课教学中存在4个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 这直接关系到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 笔者提出了4个针对性的对策:加强师资,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编选全面而合理的教材, 完善教学法和掌握相关文学理论。

摘要:日本文学是高校日语专业本科高年级的主干课程, 以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史为主要课型。笔者通过对浙江省15所开设日语本科专业的大学的任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日本文学课教学中存在师资薄弱, 学生兴趣不高, 教材编选不当, 教法单一等问题, 这直接关系到日本文学课的教学效果。为此, 笔者提出4个针对性的对策:加强师资,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编选全面而合理的教材, 完善教学法和掌握相关文学理论。

关键词:日本文学课,教学现状,教学效果,对策,问卷调查

注释

1[1]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6.

2[2]同上

上一篇:危急处理下一篇:建筑供热计量热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