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蜕变范文

2024-05-08

成功的蜕变范文(精选5篇)

成功的蜕变 第1篇

初见秦××是2009年9月在学院学生会纳新面试会上, 当时他竞选的是学生会秘书处干事之职, 普普通通的外表下看不出这位学生有什么过人之处, 在面试之中了解到他有写作特长, 大一期间在各项校院级征文比赛中获奖。本着“因材施教, 发挥特长”的学生干部培养使用原则, 经老师和学生会成员讨论将秦××调入更适合其发挥特长的新闻中心。初进学生会他所表现出来的进取心和坚韧的性格使笔者对这名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给予了特别关注,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对这名优秀学生的培养之路。

一、案例过程

(一) 搭建学生成长平台, 助力学生成长。

初期, 利用学生会这个平台, 充分调动该生参与学生工作、学生活动的积极性, 采用“传帮带”的学生会干部培养模式, 让该生尽快熟悉学院学生工作的日常活动。期间采用学生干部集中培训、辅导员谈心指导的方式, 在集中指导的同时也了解该生的不足和优势, 以优秀促优秀, 弥补其不足, 提高其素质。截止大二上学期末, 该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及写作能力得以发挥和提高, 能够在新闻中心独当一面。在大二学期初的学生会换届选举中, 他以骄人的工作成绩、优异的学习成绩、清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同学关系等自身优势博得了学院老师和学生会成员的认可, 以绝对优势竞选成为我院第十届学生会新闻中心主任, 肩负起了学院新闻宣传工作的重任。

(二) 悉心培育, 严格考察。

该生是08级学生的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 我作为党支部书记指导其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按时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 经过将近半年的严格培养和考查, 该生在学习、工作等方面均表现优秀, 院党组织决定推荐其作为党员发展对象, 在2010年6月该生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同时也是土木工程系08级学生中的第一位党员。

(三) 在工作中发现不足, 在实践中加强指导。

该生在工作方法上常有新点子, 工作思路活跃。通过进一步交流, 笔者也发现该生在处理问题上不够决断, 常常有想法没行动。在找到不足之后, 从其不足之处入手, 进一步地培养。首先鼓励其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 创新工作方法, 其次, 发现其闪光点并在工作中与其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鼓励其将可行性较高的方案推行和实践, 并实时对其工作进行督察指导。实践的成功是对其最大的鼓舞, 该生的工作思路彻底打开了。2010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对我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带领新闻中心在我院开辟“建工风采”专栏, 为加强我院学风建设做出了贡献。同时, 我院新闻稿件首度在人民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企业新闻网、淄博时空等近10家校外媒体网站发表。工作思路打开后, 该生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做到得心应手。然而学生干部的培养需要更加全面细致, 鼓励其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 发挥特长, 全面发展。2010年他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1项, 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参加2010年暑假和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参与全国性的征文比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CAD竞赛、好新闻评比大赛等各项活动, 并取得骄人成绩。

(四) 适时调整职务, 助添工作动力。

在各项能力得到充分锻炼, 自身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之后, 笔者认为应该让其担当更加重要的学生干部职务。他也不负众望, 通过竞选担任起笔者的辅导员助理和党支部宣传委员。工作职务的变化和调整要求其工作思路及时做出调整, “在其位谋其政”, 这是笔者送给他的一句话, 要求他时刻牢记岗位职责, 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他也是按照这个原则去工作的, 各项工作逐步自主顺利地开展。期间, 笔者与该生之间也建立也深厚的友谊, “天冷了记得多穿衣服”的关心话语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正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培养模式让这位优秀的学生干部在临近毕业之时变得更见自信、稳重、处事更加细致。

二、工作成效

经过对这名优秀学生干部两年多重点培养, 2011年11月, 该生获我校第八届十佳大学生的荣誉称号, 这是学校授予的最高荣誉, 而笔者认为这也是学校授予我的最高荣誉, 这充分显示了自己培养的成效, 也从侧面肯定了自己工作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培养期间, 该生共担任过辅导员助理、院学生会新闻中心主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学习委员等多项学生干部职务, 曾获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青春的童话”征文比赛优秀奖;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学生, 山东省第二十二届运动会先进志愿者, 校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成绩优异, 连续三年获优秀学生奖学金;获“万承珪、周维金”一等奖学金, 均以500多分通过大学四、六级考试, 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CAD竞赛、征文比赛等各类文体科技活动中均获奖。

他工作成绩突出, 尽到了学生干部的责任, 获2010年度社会工作单项奖学金, 作为新闻中心主任, 曾组织参与策划了学院的多次重大活动;在学院网站开辟“建工风采”专栏;期间积极拓宽学院在校外发稿的途径, 首度将学院新闻报道发表在人民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企业新闻网、教育资讯、中国大学生网等国家级、省市级媒体网站;在2010年全校学生会系统评优中, 新闻稿件评分得到满分;本人在人民网、中国企业新闻网、中国大学生在线、《山东理工大学报》等各级媒体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150余篇。

目前, 该生已经通过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顺利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学习, 正在以更加自信、稳重、成熟的姿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三、案例思考

学生干部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 学生会更是学生自我实践成长的重要平台。面对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干部, 该去怎样培养, 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成为此案例过程的重要方面。通过这一案例, 自己深刻感觉到“玉不琢不成器”这个道理, 优秀的学生需要高校辅导员去精心培养。日常工作中我们要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培养和教育, 更要重视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引导和使用。因为优秀学生自身通过我们的培养能够变得更加卓越, 而优秀个体的带动作用更是惊人的。下面是笔者对该案例的几点思考:

(一) “公平、公正”创建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

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包括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 公正与公平地对待学生, 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长处得到充分的发挥, 是教育实现公平最基本的体现, 也是学生真正需要的成长环境。

(二) 利用平台, 发挥各级学生组织的培养优势。

优秀学生干部的培养平台的选择非常重要, 笔者将该生的培养平台逐步定位在学生会、团总支、党支部等组织上, 通过让他在该组织担任职务来进行培养, 明确其目标, 端正其态度, 让其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有充分的认识, 利用这些平台培养其组织领导能力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 因材施教, 发挥特长。

笔者充分利用该生的写作特长, 并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我认为只有工作思路与其兴趣爱好巧妙地结合起来, 才能使工作成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能让学生干部在自己的兴趣爱好范围之内发挥出更大潜力。

(四) 个别指导与集中辅导相结合, 及时沟通, 弥补不足。

俗话说“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笔者在与该生的接触中着重观察和发现他的弱点和不足。并帮助其弥补不足, 比如刚开始他自信心不足, 工作思路云集而缺乏行动力等集中培训的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 于是我就采用个别谈心、工作指导、创造机会等方式, 让其变得主动而又自信。

(五) 循序渐进, 阶段培养。

通过此案例笔者认识到对于一个学生的培养要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 切勿急功近利, 特别是对这种优秀的学生。学生工作人员更加要制订细致的培养计划, 分阶段分模块去培养, 按照其进入学生会作为一名普通的干事开始到其作为学院的主要学生干部等阶段进行培养;从发挥其文字写作特长、培养其社会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模块进行培养;按照工作职务与工作任务要求进行培养等。

(六) 以优促优, 充分发挥其模范辐射作用。

在此案例中笔者也发现, 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 我们所收获的不单单是优秀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我们更能看到优秀学生所带动的周围同学的进步, 该生所在班集体获校红旗团支部, 两次获校优秀班集体, 所在宿舍两次获优良学风宿舍。不仅如此, 而且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低年级同学的进步, “像秦××哥看齐”等一句句话语可见优秀学生作为榜样的影响力, 这也正符合培养一个优秀学生的初衷, 相信在未来我们还会有无数个“秦××”涌现。

四、结语

两年嘀嗒拼车已成功蜕变 第2篇

两年,嘀嗒拼车已成功蜕变!

上个月,网约车新规出台,紧接着滴滴将优步中国收入囊中,国内的互联网出行行业似乎迎来了发展的巅峰,而这一行业的格局似乎也成型。就在大众目光的焦点关注在滴滴、专车、涨价等等关键词上之余,在互联网出行界一直较为低调的共享互助出行平台滴嗒拼车也成功吸引了关注的目光——两岁生日之际,嘀嗒拼车已成为覆盖了349座城市,拥有5000万用户、900万车主的拼车平台,成为了共享互助顺路出行领域的领头羊。来自2016年易观千帆的月活数据表明:嘀嗒拼车在全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滴滴uber。在独立顺路拼车App领域第一!低调?不可否认,在国内巨头云集的互联网出行领域,嘀嗒拼车确实算不上高调,而整个独立拼车行业也从来没有高凋过。然,嘀嗒拼车只是希望做一件“可以改变人们出行方”的事件,用不着太高调,这是他们从来没改变的初心,从其两年的长成经历就可见一斑。探索期嘀嗒的初心 2014年初,北京燕郊,人口密集,交通配套却远远无法满足上班族的通勤需求。凌晨5点的公交站台,替在市区上班的孩子排队的老人让嘀嗒拼车创业团队内心萌发了做一款改变人们出行方式App的“初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赶到这座城市跟孩子团聚的父母能够多睡一会。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座城市里人们的出行能够变得愉悦和有趣。为此,嘀嗒拼车创业团队曾对城市交通市场做过一个分层模型,从租车、打车、拼车到公共交通,市场规模和黏性逐级增加。他们发现,北京的出租车只有5到6万辆,这在当时已经养起了滴滴、快的这样的公司。而北京的私家车数量高达500多万辆,每天上路的约300万辆,而车上平均人数仅1.2人。出租车难打、公交地铁拥挤,且现有公共交通系统,无法解决人流潮汐现象,嘀嗒拼车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车辆的剩余运力释放出来。嘀嗒拼车CEO宋中杰表示:“如果私家车可以带上顺路乘客,可以极大解决公共交通问题:10%的私家车每天带2人,可以解决60万人次的出行,相当于早晚高峰增加了2倍出租车。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是1.4亿辆,如果能充分调动起来这些汽车的运输能力,哪怕只有三分之一的运输能力充分发挥作用,估计各大城市公共交通的难题、堵车难题、雾霾天气等的,都能解决一半了。” 于是乎,2014年的9月份,嘀嗒拼车1对1版正式上线。从一对多到一对一 今天来看拼车产品,一对一(一位车主搭载一位顺路乘客)是绝对主流。不过,对于成立之初的嘀嗒拼车来说,到底做一对一还是一对多(一位车主搭载多位乘客),是个不小的难题,团队了走了不少弯路。经过种种考虑后,嘀嗒拼车最后选择了从1对多做起。在产品版本上,第一个产品(拼座版)尝试从传统拼车切入市场,针对拼车刚需市场(燕郊等地),以信息撮合为主,价格、地点、服务等均由双方沟通确定,车主、乘客均可发布需求,系统匹配,双方私聊沟通,线下支付。但结果证明,一对多在当时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因为一对多效率低下、体验不好,并难以形成闭环,产品上线3个月后,并没有取得多大成就。试错中前行 首次尝试的失利,并没有让踌躇满志的创始团队感到灰心,反而引起了他们的反思。他们发现,一对多失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是车主先发单然后用户报名的交互方式,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并不为用户所熟知。彼时,经过滴滴和快的两年的教育,用户发单、然后车主抢单的模式更为大家所熟悉,也更加方便和快捷。所以一对多模式在推广起来的时候,用户的教育成本非常的高。然而如果采用用户发单、车主接单的模式,问题又来了。首先,只能是同一拨乘客对应一个车主;其次,滴滴和快的已经非常强大,如果嘀嗒也做用户发单而车主接单,嘀嗒的差异化是什么? 很快创业团队就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先做减法,就让同一拨乘客对应一个车主,让一部分人先拼起来;同时做颠覆性的创新,做顺路接单,也就是说,当用户发单之后,嘀嗒拼车将会把订单派给顺路的车主,而不是任意车主,而这正是嘀嗒拼车和滴滴、快的所根本不同的。也正是因为这个核心的差异,也造就了嘀嗒拼车和如今网约车的不同。嘀嗒拼车出行隶属于共享互助出行范畴,这个共享互助出行是指私家车主在上下班的时间、自主出行意愿的基础上分享出自己的空余座位给顺路的乘客。为此车主需要预设路线。车主只接收乘客的顺路订单,而不是任意线路订单;嘀嗒拼车价格便宜,网约车是有盈利属性的,拼车则是共享互助属性;嘀嗒拼车上的社交属性很强,拼车一方面解决了出行问题,一方面基于LBS也产生了分享式的互助社交关系。拼车解决的不止是出行,更是一次邻里及好友间的短途旅行。突破期半年完成逆袭 确定新方向之后,嘀嗒拼车1对1产品于2014年9月正式上线,然而上线的第一天只完成了7个订单,现实的结果和想象并不太一样,这让创业团队还是略有失望。不过两个星期之后,团队的失望彻底消失了——因为订单纷至沓来,定下的月度目标总是提前完成,嘀嗒拼车的规模也迅速超过了同在市场上的51用车、天天用车等竞争对手。及时转向一对一模式的嘀嗒拼车,半年后在拼车领域就成为了领头羊。根据易观智库发布的报告,2015年4月中国互联网拼车APP日均活跃用户覆盖率方面,嘀嗒拼车以59.88%排第一,51用车21.71%排第二,天天用车15.27%排第三。独特的产品战略 一对一拼车上线后半年取得了逆袭,那么嘀嗒拼车做对了哪些事呢?创业团队也常做复盘总结,他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首先要归功于产品。比如在车型分级方面,其他竞争对手一直有经济型、舒适型、豪华型的区别,三个档次的定价方式也不太一样,但嘀嗒拼车认为,这样做匹配效率不高,且与互助出行的理念相悖——很多车主愿意加入是觉得嘀嗒拼车好玩有趣,钱并不是唯一的驱动力。因此,嘀嗒拼车的车型不分级,价格均统一,用户花一样的钱可能叫到10万左右的车,也可能叫到宝马、奥迪。在使用场景方面,当时竞争对手只做上下班拼车,而嘀嗒拼车率先加入了“附近”功能,解决了上下班之外的其他出行需求。在嘀嗒拼车的观点中,拼车的供给和需求是全天候的,拼车上下班占比很高,但是其他时间的数量也不容小觑。在接单限制方面,其他竞争对手做出了一些死板的规定,嘀嗒拼车则不然。当然,在产品细节方面,还有很多差异,比如嘀嗒拼车的绕路补贴、给车主的好评奖励、车主认证机制、提供拼车险、在线担保支付、平台服务监控等,都对改善车主和乘客的体验有很大帮助。线上广告轰炸 在推广运营层面,嘀嗒拼车的核心团队有团购经验,十分擅长线下推广,去小区、写字楼、地铁口发传单,和报纸、餐饮公司合作推广二维码,这些方式运用起来轻车熟路。彼时的疯狂地推也给创业团队的人员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当时发展车主的时候,大家都是把传单插在车辆的把手上,所以,时至今日,当一辆车远远的开过来的时候是,创业团队的成员都可以随意说出门把手的结构。尽管地推水平高超,但是如果想得到快速的发展,光是线下的地推是绝对不够的,那怎么办呢?要知道当时的情况下,移动互联网刚刚起步,适合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广告形式并不多,尤其是向拼车这样对密度和匹配要求很高的广告形式更是没有。好在负责推广核心成员也是Google出身,他们遍访好友,终于发现了能够满足拼车推广需求的渠道组合,而且投放的效果非常好,5块钱就能获得一个有效下载,具体渠道包括腾讯的广点通、各大新闻客户端、百度移动搜索等等。这种轻巧成本低廉的推广方法,一下子就成了秘密武器。虽然现在看,这样的推广组合已经遍为天下所知,但是在当时并非如此,为了迷惑对手,推广团队一方面继续在地推,尤其是在竞争对手家门口进行地推,一面迅速加大线上投放,直到三个月之后,对手才反应过来,但是已经为时太晚。而在产品和推广运营之外,创业团队在战略上一直信奉“速度取胜”,嘀嗒拼车的第一目标就是拿下最多的市场份额,为此付出多少成本则不太关注。这是创业团队从团购失利中总结出来的教训和经验——在互联网,做不到行业前三就意味着失败。产品、推广运营和战略上的优势,帮助嘀嗒拼车迅速做到了行业第一。寒冬期不抱大腿 2015年2月14日,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宣布合并,一个出行领域的本土巨头已然诞生。合并而来的滴滴出行,迅速把业务线从打车、专车扩张到了快车、顺风车、代驾、巴士等领域,并火速拿下数十亿美金的融资,滴滴出行CEO程维反复宣称要打造“一站式出行平台”,这对出行类创业公司来说无疑是个噩梦。拼车市场首当其冲。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在此之前,总部位于杭州的拼车企业“爱拼车”宣布停止运营。彼时的投资人也都跑去抱滴滴和Uber的“大腿”,让一大波小创业公司变得孤立无援,只能走向破产,这其中也包括由顺风车鼻祖王永发起的微微拼车。放眼当时,有望在这一领域生存下来的创业公司只有三家:嘀嗒拼车、天天用车和51用车。在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前,天天用车和51用车相继宣布获得了新一轮融资,规模均在千万美元级别,错过了投资快的和滴滴的百度同时成为了这两家公司的股东。百度之外,天天和51的共同股东还有红杉资本。与滴滴、天天和51相比,嘀嗒拼车身后没有BAT的身影,难以享受滴滴从微信、支付宝那里获得的流量,也奢望不上百度地图给天天和51的支援。但创业团队走得最漂亮的一步是——嘀嗒拼车在大战将至之前就拿到了足够多的“过冬资本”。险象环生 从2014年8月到2015年4月,8个月的时间,嘀嗒拼车共拿了三轮资金,总计约1.3亿美元,成为当时估值最高的拼车类创业公司。和嘀嗒拼车站在一起的,有易车、IDG、崇德投资等机构。经历过百团大战磨砺的嘀嗒拼车创业团队意识到,在竞争的时候要全力以赴赢争第一,这意味着速度和规模优先,不能太计较成本和效率;融资速度很关键,估值高一点低一点没那么重要。嘀嗒的创业团队也早早预料到滴滴会做拼车,并且做好了准备,事实证明——嘀嗒拼车在大战前拿到的几笔钱,后来帮助嘀嗒拼车成为了拼车市场的唯一“幸存者”。截至2015年底,独立的拼车App中,除了嘀嗒拼车,市场上再无其他对手。消失的天天用车和51用车,产品和团队其实并不差,但在资本畏缩的背景下,它们都败于现金储备不足。转型期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正式上线。但和嘀嗒拼车的艰难起步不一样的是,滴滴顺风车延续了滴滴高举高打的一贯策略。顺风车在上线前两个月启动了车主招募,上线前一个月鼓励乘客激活。这样还不够,由马化腾等业界大佬为滴滴代言的“桔色星期一”活动来势汹汹,依靠大笔补贴,迅速把日订单量从几十万单做到了一百多万单。当时摆在嘀嗒拼车面前的最大问题是:面对滴滴依靠平台优势和海量补贴发起的“清盘战”,嘀嗒拼车要不要跟牌? 嘀嗒创业团队,此时做出了一个冒险的举措,那就是不跟!回想当时的决定,他们认为在车主和乘客双向补贴价格扭曲的情况下,这个行业是否存在规模化的供给? 由于竞争激烈,拼车行业一直靠补贴输血成长,如果有一天补贴都停止了,这个市场还会存在吗? 此外,滴滴是一个估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巨头,手握数十亿美元现金,嘀嗒拼车若想跟它正面对抗,弹药、粮草肯定不够,倒不如放手一试,看看离开补贴这个市场还存不存在。事实证明,这个险冒对了,团队最终发现,嘀嗒平台上的大部分车主,并没有因为滴滴补贴高就转投滴滴,烧钱并不一定能取胜,最终还是要看用户体验和产品口碑。不惧补贴圈地 拼车是一种价格低于打车和专车的出行方式,和专业的出行服务注重效率不一样,拼车是共享经济的代表,体验性和社交性更为重要。在拼车场景下,司机和乘客的关系不只是交易关系,更是信奉绿色出行的同行者和互助者,并且可能成为朋友。为了与滴滴形成差异,嘀嗒拼车不断深化和完善社交功能,在个性化信息、评价系统、类似朋友圈的“结伴”功能之外,又推出关注、共享行程、春运拼车、周边游等新的拼车模式,用户还可以围绕不同的主题在嘀嗒拼车寻找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出行。因为提供的是专业的出行服务,滴滴的产品形态基本上都是追求效率的,虽然滴滴顺风车一直在尝试增加社交属性,但处在一个风格统一的客户端内,滴滴顺风车显然不具备嘀嗒拼车的灵活性。借“社交”逆袭 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之后,滴滴顺风车和嘀嗒拼车的交火停止已久——现在双方对用户的补贴都很少。创业团队发现:补贴和效率不一定是取胜的关键,第一需求满足之后就会有第二需求出现,市场的差异造就了产品和模式的差异。精准定位用户需求,同时开拓专属商业模式,站在新辟市场前端的嘀嗒拼车在行业内已经具有明显的首位优势。在百度指数、App Store下载量、第三方监测等关于拼车的数据中,嘀嗒拼车都居于领先位置,且口碑很好。嘀嗒拼车选择共享经济的模式,实现更加低成本、高效地做出行,选择一对一的形式,匹配效率大大提高,其优势首先在于成本低,可以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出行需求。此外,嘀嗒拼车还开启社交功能,70后到90后的广泛乘客群可以根据行业、爱好等条件,通过平台筛选出跟自身教育背景、兴趣爱好、工作环境类似的车主,拼车之外还能交朋友、做生意、找工作,实现“让每一个人的出行变的愉悦和有趣”。如今,车主关注乘客已达500万次;拼车好友关系300万对;累计拼车评论数量1亿多条;异性搭乘比例65%;重复搭乘比例15%。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市场环境瞬息万变,拼车类出行应用站在了一个对的时间风口、政策风口。从当前格局来看,嘀嗒拼车占据了先发优势、再加上在用户体验、模式创新等方面的全面表现,成为拼车用户的第一选择。回望这两年,嘀嗒拼车积极开发有车一族的空余座位,缓解出租车、市政公交、地铁等运力不足的问题,不但没有造成道路拥挤,缓解了拥堵问题,还为建设更和谐、更有温度的城市做了巨大贡献。宋中杰透露,9月份嘀嗒拼车产品还会升级新的大版本。

成功蜕变,逆转未来 第3篇

打造视觉盛宴

整个车展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应该就是雪铁龙&东风雪铁龙联合展台,去过现场的观展者无一例外的都被东风雪铁龙年轻化、活力化、时尚化的展位设计风格所吸引。相比以往千篇一律的展位设计,此番“变脸”可谓是令人耳目一新。

展台设计沿袭了日内瓦车展上多元化风格的特色,借助全球统一的视觉元素,通过绚丽多彩的色块运用,将“舒适 时尚 科技”的品牌优势以更直观的艺术方式呈现给消费者,打造出有史以来最具辨识度、最具时代风潮的车展展台。因为东风雪铁龙深知,在全球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锐不可当的趋势下,尽早让品牌的价值观渗透进更多年轻人的生活中,更加能够有效的提升品牌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更重要的是,全新的品牌形象不仅可以助力东风雪铁龙进一步赢得年轻消费群体,更加可以为东风雪铁龙打造更加广阔的未来。

年轻无极限

中国汽车市场的消费结构不停地在发生变化,80后、90后总人数已经接近4亿,年轻一代一跃成为消费的新生力量。年轻化的浪潮汹涌而来,如何俘获年轻一代的芳心,成为了各个品牌寻求突破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独立,更加希望彰显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自己的哲学。为了迎合消费人群生活观、价值观、审美观及消费观的转变,东风雪铁龙品牌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也制定了相应的营销方案。

通过一系列“沟通、理解、包容、认同——交心情感营销”活动,东风雪铁龙旗下的C5、C4L、C4世嘉、全新爱丽舍、C3-XR及雪铁龙全新C4Picasso迅速和年轻的用户群体取得了深度的情感共振,并对东风雪铁龙一直倡导的“人性科技 创享生活”品牌主张及“舒适 时尚 科技”的独特品牌优势产生高度认同。

时尚才是唯一法则

对于时尚,雪铁龙品牌首席执行官林捷声女士是这样解读的:可以说雪铁龙的时尚是纯粹的,领先的,不仅设计出众,并且具有非常强的功能性。精炼点说,就是流畅的空气动力外形设计引领汽车设计潮流;简约的使用界面及功能,内外兼修,打造不凡品味。作为法系品牌,时尚当仁不让成为东风雪铁龙车系的必备元素与鲜明标签。

“全新一代高效能中级车”C4世嘉时尚的外观设计、时尚的LED日光灯以及时尚的车轮不知“迷倒”多少“智活族”。“高性能高端中级车”新C4L,增加了“劲擎一族”最“酷爱”的爱琴海蓝色车漆,在彰显年轻气息的同时显得非常时尚典雅。“城市SUV新风范” C3-XR大量延续雪铁龙C-XR概念车的设计理念,ARTTECH设计语言让其更符合法系车的特征。而头灯造型扁平化并加入“开眼角”的时尚设计,令多少消费者情迷神往。

抛开在售车型,尚未面市的新能源汽车,也同样是未来科技感与时尚气息交织充盈。在北京车展上首展的雪铁龙E-MEHARI 电动车和全新爱丽舍电动车,均因引领科技时尚风潮的“国际范儿”而备受瞩目。作为东风雪铁龙的首款纯电动汽车,全新爱丽舍电动车集绿色科技、可靠品质和卓越驾驶感受为一体,因而成为东风雪铁龙向更加绿色环保、科技时尚迈进的风向标。

焕发生命活力

在举世瞩目的世界房车锦标赛WTCC上,以全新爱丽舍为原型车的全新爱丽舍赛车凭借优异的底盘调校及悬挂技术等突出优势,助力雪铁龙车队连续两年蝉联世界房车锦标赛总冠军。同样在中国最具群众基础与国家实力的羽毛球项目上,东风雪铁龙通过赛事冠名赞助商、赛事指定用车品牌,淋漓尽致地展现与凸显了年轻、动感、激情、活力的品牌调性。

此外,东风雪铁龙不仅将旗下畅销的T时代新C5等车辆投入赛事运营,为嘉宾与运动员提供高品质的用车服务,而且在赛场内外的广告围挡、横幅、背景板等显著位置都设置有东风雪铁龙的品牌LOGO,从而引发消费群体的情感共鸣。通过一系列的推广活动,东风雪铁龙以赞助体育赛事为情感纽带,拉近了同年轻消费族群之间的距离。更为重要的是,激情澎湃、活力四射的全新品牌形象也潜移默化地深深植入年轻一代的心底。

在全球市场,消费人群的年轻化趋势逐步显现,东风雪铁龙也与时俱进以更加积极和健康的心态来拥抱这个越来越强大的消费群体。此番“变脸”成功,根植中国24年的东风雪铁龙也华丽“蜕变”为更年轻、更时尚、更具活力”的全新品牌形象。放眼未来,这种“蜕变”不仅有助于东风雪铁龙当下的生存发展,更加有助于企业的振翅高飞。

成功的蜕变 第4篇

项目建筑面积7870m2, 地上10层, 设有床位94张, 设计中虽多受原建筑主体限制, 但仍力求以提供长者舒适照护的空间环境为主要设想, 最终完成由荒废建筑蜕变为可提供完整医疗照护的服务机构。

低层高下照护空间的设计挑战

屏东市为台湾地区人口老化最严重的区域, 且照顾老人的资源相对不足, 有鉴于此, 屏东基督教医院希望能以更经济的方式创造出最大效益, 为各种不同老化阶段的长者提供多层级多元的服务内容, 让长者能够受到全方位的专业照顾。但原建筑存在层高过低致使空间运用不理想, 以及结构强度不足等诸多问题, 需要建筑师对该建物现况进行全面评估, 进而提出改善之处。因此, 如何“活化”建筑, 创造多层级连续性的照护空间, 成为该护理之家设计的重点。

3~5.改造后的室内空间

1.原建筑外观

2.修整后的建筑外观

按照需求规划服务空间

在充分了解业主未来使用需求后, 设计不同需求的服务空间, 对楼层加以合理区划。一层至三层主要设置公共区域、日间照护等空间;四层、五层为健康老人居住的安养房;六层至八层为需提供照护服务老人的养护房;九层主要作为护理及行政人员的工作区域, 且上下楼层具备良好的支持性;十层则设定为不受干扰区及行为受限的失智老人专区。

多项设计手法改善原有封闭空间

对于室内空间的处理, 运用多项设计手法来改善原有的封闭感及幽暗感。

6~9.六至八层养护房

10.一至三层平面图

11.四至五层家庭式活动空间

12.无障碍卫浴

13~14.公共活动空间

15.无门槛浴室设计

*拆除局部区域

在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 将楼板局部区域或局部立面敲除, 创造自然通风、增加采光以提升空间的舒适性, 每层半开放的阳台成为各楼层主要的活动场所;管线安排在走道上方, 避免居室内部空间过低产生的压迫感等。

*将平面区分为前后两大单元

同时, 考虑到因建筑基地狭长, 致使建筑内部动线过长, 无法满足照护服务的可及性, 特别将平面区分为前后两大单元, 并在中心位置设客厅及餐厅, 使每一位居住长者均能就近感受如同家一般良好的便利性。

*景观设计以水、色彩等为主轴

对一般安养、失智老人、养护及日间照顾不同性质患者提供多元化的空间及治疗性庭园。

项目名称:屏东基督教医院护理之家2

建筑面积:7870m2

设置床位:94床

成长与蜕变作文成长的蜕变 第5篇

十岁那年的中秋节是我蜕变的起点。

又是中秋节,这天月亮会很大、很圆吧?可是爸爸在中秋节却又要出差,虽然我早已习惯了孤单,但是心中还是有些失落。虽然渴望爸爸的陪伴,可是我却没有勇气告诉爸爸“爸爸,我希望你留下!爸爸,我渴望你能陪伴!爸爸,我奢望你能明白我的心!”可纵使有万般无奈与不舍,我却只能将它们深藏在心。

中秋节前的晚上,我早早的睡了。在梦里啊,我梦见我勇敢的告诉了爸爸,告诉了爸爸我一直憋在心中的话,真好啊……不知不觉,我从美梦中醒来。向门外望去,哦,爸爸已经在收拾行李了呀。想起梦,想起那勇敢的梦,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我胸口涌动,这种力量驱使着我擦掉脸上的泪水,向爸爸走去。“爸爸……”我呜咽着说。“怎么了?”爸爸漫不经心地回答。“我。。。我希望你能留下,别走…”我小声的说。“你说什么?我没听见。”爸爸继续收拾着行李回答。眼泪拼命的想要逃离我的眼眶,我没有拒绝它的逃离,眼泪一颗接着一颗地逃离,我使劲忍住哭声,鼓起勇气,呜咽着说:“爸爸,钱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为什么在中秋节也要离开?为什么就不会尝试着了解我,陪伴我?我需要你的陪伴啊……”爸爸停止了收拾,诧异地看着我。“对不起……我不该这样说的……”我立马回答,使劲地扯着衣角。爸爸沉思了一会儿,我心中有万千情绪交织在一起,但却无力地望着爸爸。爸爸看着我,拿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某某某啊,对不起,我今天可能来不了,我的在家里陪着我的宝贝啊,实在是对不起……”我惊讶的望着爸爸,说不出话来。“依,也许我们该谈谈。”爸爸转过身来,放下手机,轻轻拭去我脸上的眼泪,微笑着对我说……( )

那天中秋节啊,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度过的,我们没有去餐馆里吃好吃的,也没有去商场里买好看的衣服,我们只是在家里敞开心扉谈了很久,只是在家里吃了一顿普通的家常便饭,一起在天台看月亮。这一顿饭呀,是天下最好吃的;这一轮月呀,是天下最圆的;这一天的我呀,是天下最幸福的。

上一篇:政府审计报告下一篇:创设有效性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