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2022-04-26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摘要】“柔性管理”提倡在管理中“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弹性的管理方针,让科研工作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开展,从而促进科研目标早日达成。本文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着手,立足“柔性管理”的内涵,论述了柔性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1:

高职院校治理的界说

摘 要: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过程中,高职院校治理逐渐成为适应新形势需求的制度性选择,但高职院校治理毕竟是尚未成熟的概念,研究者对高职院校治理内涵的界定是完善高职院校治理制度与逻辑的保障。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可知其是由政府引导,其他相对独立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机制、模式可知其并非是单机制治理,它应该是多机制、多模式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可知其是相互尊重、信任合作、共赢共生的包容开放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方式可知其不仅是各利益相关方的意愿产物,同时也是制度性治理的创新产物。

关键词:高职院校治理;多元化;制度性治理

作者简介:孙云志(1975-),男,江苏泗阳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治理路径研究”(编号:15YJC880072),主持人:孙云志;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高职本科的发展定位及路径研究”(编号:14YJA880068),主持人:王明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课题“高职院校治理中社会参与研究”(编号:B-b/2015/03/049),主持人:孙云志。

伴随“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能否在此背景下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无缝对接,事关我国经济是否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塑造新优势,由此提升高职院校发展水平成为高职界关注的焦点,而高职院校治理也逐渐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利益相关方合作的制度选择。但目前高职界对高职院校治理概念尚未达成共识,或者也可以说是高职界对高职院校治理的内涵界定还处在有待开拓的阶段。由于在日常生活中,概念是种思维工具,通过它可以洞察事物内在“运行轨迹”,进而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宗旨。科学界定高职院校治理的内涵是对当下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实践需求的回应,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治理能否健康可持续运转的制度保障与逻辑基础,这在高职院校治理制度建构上表现最为明显。作为高职院校管理新模式,高职院校治理的规律与性质特征目前依旧还是国内外相关学者讨论的热点,因此要想科学界定高职院校治理,从整体角度进行考量则尤显重要。其一,脱离高职院校管理存在的得失来谈高职院校治理是“空中楼阁”,毕竟理论来自于实践,接地气的高职院校理论应深入到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去,并对目前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形形色色的“欢笑与泪水”作出系统科学的诊断;其二,没有相关理论指导的高职院校治理建设缺乏规划性,科学高效的高职院校治理应超越高职院校治理的具体机制与模式,从学理视域来对高职院校治理的边界进行合理划定。

一、高职院校治理是政府引导的治理

高职院校治理是新公共管理和多中心治理理念在高职院校管理改革过程中由利益相关方协作融合而成。公共管理是以自利人为假设,以顾客导向为行政风格,通过政府这个核心公共部门来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力量进行整合,其强调管理主体多元与价值多元[1],提出多元主体面对社会经济问题以及互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能够“同舟共济”,最终达到多元主体共享相关的资源与条件。多中心治理“以合作治理为实践形态,整合政府组织、市民社会、公民个人多种行为主体,实现其各自独立又协调互动的信任与合作,从而能够灵活地应对公共服务的多元需求,成为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理想治理结构。”[2]与公共管理不同的是,在多中心治理理念中,政府组织与市民社会、公民个人等行为主体都是平等社会治理行为主体成员,实现了从统治到服务的角色转变,从而使政府组织在多元社会治理行为主体互动中获取合法性的持续。

作为公共管理与多中心治理融合而成的高职院校治理被认为是一种新型治理。在此类型治理中,不仅不存在政府组织的“一枝独秀”,同时政府组织与市民社会、公民个人等行为主体间的界限也处在模糊地带。但俗话说的好,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鞋的脚知道,世间不存在适合各式各样脚的鞋子,同样的道理,世间也不存在适合各国情况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构建中国特色高职院校治理应基于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当前随着“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与产业升级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流水线式人才模式已逐渐开始被“私人订制”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所替代,有个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为行业企业的“新宠”。在此背景下,单凭高职院校本身培养高职人才已不适时宜,将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普通高校、境外资源等相对独立的平等主体纳入人才培养中成为必然。

在高职院校主体治理结构中,政府与其他相对独立的平等主体在理论上本应建立信任与合作关系,可当下的现状是,虽然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有所提升,但真正的管评办分离的现代化高职院校管理制度并没有建立。高职院校从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生招考、师资聘任、职称评定、资金投入、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可以看到政府遥控的影子,再加上我国当下市民社会与社会组织不成熟,其参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像是“貌合神离”,因此发挥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外围环境上营造功能则势在必行,即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引导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由此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治理中,政府扮演的角色既非是可有可无,同时也不是占据核心位置,高职院校治理应该是由政府引导和其他相对独立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

二、高职院校治理是多元化治理

高职院校治理缺失的破解往往需要依靠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协议的完善来保障高职院校治理规定执行的畅通无阻,借助市场机制来解决相对独立主体遭遇的利益方面的冲突,通过相对独立主体间的协商合作来实现高职院校治理1+1<2的效果,激发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参与高职院校治理。高职院校治理目标并非仅局限于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益上,其更重要目标是要符合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期望,为我国培养大批有个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人才,从而助推“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因此高职院校治理强调提升高职院校管理质量,在坚持目标与绩效导向的同时,通过市场竞争与分权授权予以强化。另外,高职院校治理应主张放松主管部门规制,允许相对独立平等主体采取法制、民主、系统、规范与多中心等手段,以及董事会、理事会、职教联合体、职教集团、混合所有制等运作方式去推动高职院校治理的创新。即高职院校治理并非是对命令、利益、协商合作以及公众参与等相关机制的否定,相反高职院校治理需要对上述机制进行有效的整合,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需求对这些机制应用达到“各取所需”。

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治理并非是单机制治理,它应该是种多机制的治理。由此相对应的是,我国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也是多元的,毕竟在当下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以及不同区域中,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相对独立主体有所差异,其相应的利益需求也各式各样,而影响高职院校治理的因素也形式各异,自然在不同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以及不同区域中,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也各具特色。鉴于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干的事实,尽管高职院校治理改革方案在理论上无懈可击,但依据目前高职院校治理现状来看,结果并非尽如人意,毕竟所谓完美无缺的高职院校治理理论与千变万化的高职院校治理实践并不能划上等号。因此,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应以需求为导向,并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客观需求出发,制定出特色鲜明而又实在管用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针对我国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及我国不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不同高职院校治理侧重点也是迥异的,即便是同一所高职院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其治理侧重点也应该是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根据高职院校对软治理与硬治理使用程度的差异性,可将高职院校治理分为高职院校硬治理模式、高职院校软治理模式以及高职院校混合治理模式等;根据高职院校发展政策支持度的差异性,可将高职院校治理分为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省级示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非示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以及民办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等;根据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需求差异性,可将高职院校治理分为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治理模式、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治理模式、跨区域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以及跨境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等。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不存在万能的高职院校模式。高职院校采取何种治理模式应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使高职院校治理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契合度不断提高。

三、高职院校治理是包容开放的治理

俗话说的好,好的价值、理念是取得行动成功的保障。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取得则取决于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能否做到科学合理,此外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还承担着衡量高职院校治理评价标准的职能。由此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具体实践来看,高职院校治理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应该是包容开放的,其中应该涵盖相互尊重、信任合作、共赢共生等关键词。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尊重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基点。高职院校治理是众多利益相关方为共同解决高职院校治理问题的群体性活动。为避免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利益相关方厚此薄彼现象的发生,而导致高职院校治理中利益相关方间产生合作“缝隙”,进而使高职院校治理绩效大打折扣,高职院校治理的良性运作应以利益相关相互尊重为其基点。所谓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尊重涵盖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尊重。政府组织与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相互尊重意味着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对政府组织相关法规的尊重与服从,不可以一己私利来践踏它,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政府组织也应尊重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从宏观上指导高职院校按照高职院校章程进行办学,并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来为高职院校治理营造良好的外围发展环境。高职院校本身与其他利益相关方间之间互尊重意味着高职院校应不断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与能力,摆脱“讨要者”的角色,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给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以及联合技术研发,给学生家长提供物有所值的教育服务,给学生提供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环境。行业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间相互尊重意味着行业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承担起高职院校治理中应尽的角色,并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对各自行为予以相互尊重,实现行业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完美协作。当然,行业企业也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他利益相关方也应自觉遵守行业企业对其的监督制约,从而达到他们之间的到位而不越位。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平台。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只有在相互信任的环境中才能够各自敞开心扉表述其真实想法,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的默契度才能够逐渐累增。因此,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相互信任度决定其融合度,进而决定其合作的模式与合作的进度。所谓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间的信任涵盖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政府组织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相互信任取决于政府组织的守信。政府组织守信程度决定着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其信任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到政府组织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合法性。如果政府组织发挥其应有的职责功能,其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得以加强;如果政府组织在高职院校治理中出现缺位,其在高职院校治理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将大打折扣,并使高职院校治理游离于政府组织监控之外。其他利益相关方的相互信任也同样如此,毕竟高职院校治理是种利益博弈,只有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利益博弈才能够避免博弈惨局,并实现参与利益博弈方间的共赢。在现实实践中,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各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不能够从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出发,导致校企合作“同床异梦”、董事会理事会名不副实普遍存在。因此,高职院校治理目标的实现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相互信任的产物。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协调是高职院校治理的关键。高职院校治理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集体行动。若希望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形成合力推动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精诚合作了。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精诚合作的逻辑缺失与发展困境是当下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各自精打细算非合作博弈的结果,毕竟高职院校治理中,不同高职院校利益相关的利益诉求、行为方式以及区域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因此,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各自理性行为在大部分情况下并不能够达到高职院校治理所需要的最佳效果,要想实现高职院校治理效果最优化则需要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通力合作,需要将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协调贯彻于高职院校治理全过程,使通力合作成为高职院校治理必须遵循的理念。因此缺少相互协调的高职院校治理是无序、无法达到集体行动的高职院校治理,同样也是缺少利益分享的高职院校治理。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治理出现种种缺失理所当然,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也只能是海市蜃楼而已。

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相互共赢是高职院校治理的落脚点。高职院校治理并非是水到渠成的自然馈赠,而是在高职院校治理中利益相关方集体努力的成果,同样也是高职院校治理有目的性的治理。在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由于高职院校自身治理能力的缺失、高职院校与其他利益相关方诉求的差异性、政府组织法规环境的缺失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激情有待提高等事实的存在,造成高职院校治理中利益相关方“貌合神离”,无益的内耗造成高职院校治理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差距拉大。为了生存与发展,利益相关方开始意识到共赢共生的重要性,并逐渐将此理念贯穿于高职院校治理过程中。高职院校治理的目的是“扔掉”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的“小算盘”,通过整合高职院校、政府组织、行业、企业、科研机构、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学生家长、境外资源等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促进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形成命运共同体,以此实现高职院校治理共赢共生的宗旨。

四、高职院校治理是制度性治理

对于高职院校治理的内涵与特征,许多研究者虽有所涉及,但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理论界定。有些研究者提出,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各利益相关方存在着权责模糊地带,可高职院校治理应“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机构和规章制度,以及种种非正式安排。”[3]于是在政府组织的事无巨细的“指导”以及“拉郎配”等怪现状存在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差距越来越大,塑造一套以市场为导向的多中心、民主、法制、可考核评价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成为学者们讨论的焦点。有研究者还指出,为破除高职院校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应采用激励型规制模式去调动高职院校治理中各利益相关方的创新激情。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高职院校治理是新公共管理与多中心治理理论在高职院校管理改革中相融相生的产物,于是得出高职院校治理应是高职院校治理中各利益相关方意愿产物的结论。可在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高职院校治理不仅是各利益相关方的意愿产物,同时也是制度性治理的产物。

高职院校治理作为制度性治理,它的中心任务是高职院校治理制度创新,特别是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的创新。高职院校治理为何成为制度性治理,究其原因有三。其一是高职院校治理是相关政策法规制度下的治理。高职院校治理可以发展成为新型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相关政策法规制度提供的良好外部发展环境是基础。在具体的高职院校治理实践中,通过不断完善高职院校治理相关政策法规制度环境,使高职院校治理存在的许多缺失得以解决,诸如当今我国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激励机制、资源补偿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均可通过完善制度获得破解。其二是高职院校治理不是整齐划一的治理,它应该在尊重高职院校治理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基础上实现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的统一性。在各利益相关方合作过程中,仅仅凭借各利益相关方的自主性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制度安排来强制约束,这是因为尊重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并非以牺牲各利益相关方的正当利益为代价,相反应该在充分尊重各利益相关方利益诉求的基础上达到高职院校治理整体利益最优化,而协商和调节的制度安排则可达到上述目标。其三是高职院校治理顺畅运作需要制度提供有序支持。在高职院校治理利益相关方的职责方面,其职责行使需要相关制度作为依据。如没有相关制度作为依托,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使用职责就师出无名,自然其使用职责就是无效的。在高职院校治理利益相关方利益调节方面,鉴于高职院校治理中各自利益相关方利益需求差异,因此在各自合作过程中,利益调节机制缺失造成高职院校治理缺失。面对过去困局,行政化手段成为常用的手段,制度则是可有可无的备用品。可在当下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与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传统简单粗暴的解决方式已失去其存在的土壤,构建合理高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成为高职院校治理取得成功的核心。在高职院校治理社会参与方面,没有制度作为保障的社会可能只是徒有其表,对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水平的作用微乎其微。若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社会参与水平,运用制度性安排则成为必须使用的方式。在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方面,由于目前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激情与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对高职院校治理考核评价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即只是关注是否存在利益相关方参与高职院校治理,对其参与的实际功效则关注不多,于是高职院校治理中存在的名不副实的“花架子”就不难理解了。

总之,通过对高职院校治理界说研究,可在理论与范畴上不断为完善高职院校治理提供支点。解析高职院校治理属性可对高职院校治理的主体、机制、模式、价值理念、方式等方面进行诠释。即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主体可知其是由政府引导,其他相对独立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机制、模式可知其并非是单机制治理,它应该是种多机制、多模式的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价值理念可知其是相互尊重、信任合作、共赢共生的包容开放治理;根据高职院校治理方式可知其不仅是各利益相关方意愿产物,同时也是制度性治理创新产物。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得出高职院校治理是种以包容开放为支撑,强化政府引导、多元化与制度创新的治理。

参考文献:

[1]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5.

[2]李明强,王一方.多中心治理:内涵、逻辑和结构[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3(6):86.

[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70-271.

责任编辑 宋庆梅

作者:孙云志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中柔性管理的作用分析

【摘要】“柔性管理”提倡在管理中“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弹性的管理方针,让科研工作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开展,从而促进科研目标早日达成。本文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着手,立足“柔性管理”的内涵,论述了柔性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 科研管理 柔性管理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活动中,通常学校会制定相关的管理规范,根据规章制度对科研人员进行管理,力求科研工作规范化进行。但是当前的师生越来越具有自己的个性,对于科研工作有着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希望能够自行安排科研工作的进度和内容等,因此科研管理的效果长期达不到理想状态,面临着诸多困难。“柔性管理”提倡在管理中“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弹性的管理方针,让科研工作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开展,从而促进科研目标早日达成。

一、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

高校的科研工作对于我国的科学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科研工作的开展,实现了许多造福人类的科研成果。但是在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科研工作的效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点:

(一)认识偏差

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学校不是重点高校,教师的水平、学校实力等都达不到要求,因此就没有必要进行科研工作。还有部分领导觉得教师与学生日常的教学和学习压力都比较大,已经没有经历开展科研工作,因此应该以教学为主,科研工作可以并不是一定要搞。因此没有充分认识到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将科研工作视作可有可无的,而是将重点放在了教学、内务等方面,使得学校的科研工作没有进展。

(二)科研功利性强

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进行工作时存在功利心过强的现象,并不是单纯的想要研究出利国利民的成果,而是为了得到科研经费、奖励或是为了晋升才进行科研,所以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很少。甚至有些教师为了拼凑论文抄袭他人的科研成果,忽视论文的价值。例如某高职院校在科研没有任何奖励机制的情况下,教师2015年共计发表论文15 篇。制定科研奖励制度后,教师2016年发表论文122 篇。然而奖励机制虽然催生了更多的论文成果,但是有价值的内容比例却变得越来越低,不仅浪费学校的奖励资金,也对科研经费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三)缺少人性化管理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在科研管理改革之后,已经实行了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严格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如某高职院校制定了一系列科研管理方法:每年下发“当年科研任务”,举办有“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院级课题立项”、“学术讲座”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各种活动在开展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很多方面无法顺利实施。这种硬性的管理方法,虽然制度健全,但是却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缺少了人性化的成分,因此在实施中难免引起师生的不配合。

二、柔性管理的涵义

“柔性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对教师进行人格化管理。“柔性管理”不依赖外界的力量,而是通过激发教师内心为社会做贡献的需求,主动地去进行科研工作。通过鼓励的手段让教师明白科研的重要性,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自主的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这个过程中管理者更加看重的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主要满足教师的高层次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三、柔性管理在科研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创造宽松的气氛

“柔性管理”不再提出一些硬性的指标和要求,也不在教师之间做过多的功利性比较,因此教师在进行科研过程中没有太大的竞争压力。可以依据的自己的愛好和目标选择科研项目,从而有一个更加自由和宽松的科研环境,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

(二)有利于科研目标的实现

没有了过多的管束和压力,参与科研的教师可以轻松地课科研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提出自己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科研进度计划,而不是一味的想要出成功。这样更有利于科研人员与管理人员共同配合,良好的开展工作,更快的实现科研目标。

(三)有助于形成自主化科研模式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往往有更高的精神需求,渴望自身的知识、才能、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社会的认可,能够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过去的奖励制度让科研工作看起来过于功利,反而打击教师的积极性。“柔性管理”可以充分激发教师的奉献精神,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从而自主化的进行科研工作。

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的科研管理中,“柔性管理”对于激发教师的奉献精神,鼓励教师实现人生价值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会更加愿意积极地投身到科研工作中去,自主进行科研,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舒,韩锋.引入柔性化科研管理的绩效分析——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3,(01):53-55.

作者:温倩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论文 篇3: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专业化初探

摘    要: 管理专业化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实需要和发展规律要求高校管理专业化。本文围绕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专业化建设这一中心,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专业化发展现状,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结合高职院校的科研定位,对科研管理专业化建设提出改革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管理    专业化

我国高职教育已开始从扩大教育规模的粗放发展模式进入提升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发展道路,内涵式发展对高职教育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专业化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科研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需要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起步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专业化建设进展缓慢,科研管理专业化水平不能适应现实需要。高职院校要在明确科研的内涵、找准科研定位的基础上推进科研管理专业化建设,使专业化建设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实行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

1.科研管理专业化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趋势。

社会分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力,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管理从其他工作中分离出来,管理科学迅速发展。不同的行业和职业需要不同的专业化人员依据不同的专业化制度从事管理工作。高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社会分工发展要求高校管理实现专业化。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而且科研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更需要专业化的制度和人员实现专业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2.科研管理專业化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需要。

根据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属精英教育阶段,当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时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则为普及化阶段。马丁·特罗认为,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会在高等教育系统内的各个方面引发一系列变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阶段步入大众化阶段,入学率的提高促使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内外环境的变化在给高校发展带来新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这三大职能形成高校的管理系统。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高校管理工作的责任和难度都越来越大。为了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实现高等教育三大职能的科学、有效管理,必须实现管理专业化。

3.科研管理专业化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高校科研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对科研管理者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科技发展的需要,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越来越多地呈现学科交叉的特点,而且高校中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不断增加,科研项目数量逐年上涨,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同时掌握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实现对项目的有序、高效管理。科研管理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化素养的管理人员依据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实现。管理专业化是高职院校提升科研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专业化发展现状

1.理念尚未完全转变,定位不准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迈向大众化,对于管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管理要实现科学化和专业化,这是发展规律也是现实需求。我国高校已经逐渐树立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的理念,逐步推进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起步晚、基础较为薄弱,管理思想较为落后,对于管理专业化的理念尚未完全转变。虽然高职院校提高了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还没有完全认识和理解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些高职院校仍然停留在传统理念,仍然把科研管理等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认为科研管理就是为教师提供科研方面的管理服务,态度是最重要的,对管理水平没有高要求。还没有真正认识到科研管理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具备专业化的制度和专业化素质的管理人员。同时,还会把管理水平等同于教学水平,认为教学水平高管理能力就会强,忽略高校管理专业化的特性。“双肩挑”人员仍然大量存在于高职院校的管理队伍中,这既不利于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影响教学工作的开展。

另外,高职院校对于科研的定位仍然不明确,认识存在偏差。第一,没有真正认识到科研对于整个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都停留在形式上的重视,没有把科研摆在应有的位置,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投入不足。第二,没有正确认识科研的目的。认为科研是学校的“面子工程”,片面重视科研的“量”而忽视“质”的提升。第三,没有从高职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本校实际确定科研的重点。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科研上是“一把抓”,涉及面广但实力不强,没有把重点放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的科技开发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上。科研定位的不准确,从根本上影响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影响科研管理专业化的建设和发展。

2.专业化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

科研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需要多层面共同完成,除了学校层面的管理外,还需要基层管理,主要包括二级学院管理和项目组管理等。随着高职院校对科研重要性认识的提升,学校层面的管理正在逐步完善,但是仍然有行政化的痕迹,专业化机制不健全,管理效率仍需提高。同时,科研基层管理缺位严重。由于机制和人员的限制,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设置分院系一级的科研管理机构,这一层面的管理工作都是其他人兼职完成,不能很好地履行二级管理职责,使得管理出现断层,影响管理效率从而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

管理专业化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但是科研管理只是高职院校诸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没有受到特别的关注,缺乏科研管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制度和职业发展路径。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机构都有面向高校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培训制度,较少有专门针对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专业化培训。影响他们专业化能力的提高,限制他们的发展空间,从而影响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3.管理人员专业化素养和能力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分为校级管理和基层管理。校级管理由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专职负责,主要负责科研项目、专利、成果奖项的申报、立项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基层管理包括二级学院管理和项目组管理,由分院管理人员或者专任教师兼职承担。这样科研管理人员就有了专职和兼职之分,由于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同,管理专业化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专职的校级科研管理人员,随着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他们更加重视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些管理人员一般对科研管理这项工作都具有较好的认知,具有较强的处理事务、推进项目的能力。虽然部分校级管理人员不是专业教育管理出身,但是经过长时间外在工作环境的熏陶、积累和内在的感悟,他们的职业能力、专业化水平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但是二级科研管理人员和项目组管理人员则不同,他们都是兼职人员。二级学院主管科研的领导一般科研能力较强,在申报科研项目和成果推广方面占有优势,但是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等同科研管理专业化,加之他们还承担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有些还有较多的教学任务,难以兼顾;高职院校基本上没有专职的科研秘书,二级学院的科研秘书都是兼职,在需要时临时安排承担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工作,他们本身承担了许多琐碎的行政事务,很难有精力和动力思考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科研管理工作,更不具备现代管理意识和专业化思想;具体项目组管理人员都是专任教师,属于教学岗位,主要任务是教学,同时还承担着项目研究工作,教学与管理的性质和特点差别较大,他们往往习惯于教学思维,对于管理工作鲜有思考,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

三、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专业化建设思路

1.树立专业化理念,找准定位。

高职院校从领导层到管理者再到专任教师都要加深认识和理解科研既是高职院校的基本职能,又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科研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高职教育发展、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教学水平提升、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更深一层,认识和理解科研管理的专业化性质,认识到科研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事務性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特点。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影响着科研本身水平和能力的发挥与提升。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专业化管理理念,以此为指导,进行科研管理专业化建设和改革。

高职院校要科学客观地评估自身现有条件,准确合理地确定科研定位,进而促进科研管理工作绩效的提升,科学准确的定位是高职院校良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从内容上重视科研,加大对科研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力度,建立导向性和倾斜性的科研政策,调动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科研促管理的良好氛围。注重科研“质”的提升,培养高质量的科研项目和成果,而不是片面追求“量”的增加。立足本校,从教育教学实践出发,进行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和课程体系等研究,解决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涌现出的问题和困惑。立足地方,面向生产第一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成果转化、技术开发和产品开发为目标,开展科研和技术服务。同时,主动参与地方政策机制、发展战略研究,为地方发展提供最佳决策、战略、思想和方法。

2.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制度的专业化。

针对基层管理缺位的问题,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强化基层管理,建立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二级院系管理机构和项目组组成的专业化三级管理体系,形成一个由多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的管理链。各部门各司其职,进行专业化管理,形成良好的协同管理机制。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学校科研规划、科研管理相关制度的制定,科研项目和成果奖励的审核上报,科研经费预算分配,科研项目跟踪检查管理,提供科研信息服务和对外交流协调等较为宏观的工作。二级院系负责本院系科研工作的部署和落实,科研项目进度检查,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团队建设等具体工作。项目组的工作更加具体细致,主要负责本项目研究工作的实施,包括本项目组成员的具体分工,资料搜集整理,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的使用,经费的具体使用和审核,最终成果的转化等。二级院系管理是科研管理链中的关键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可以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共同探讨有关专业、技术的问题,为学校科研管理出谋划策;对下可以与项目组直接联系,将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的信息及时传递给项目组。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二级科研管理,加强二级科研管理建设,配备强有力的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保证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规范项目组管理,加强科研团队建设,调动基层科研和管理的积极性,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水平。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教育培训与培养机制和激励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机构应当建立专门针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职业和专业化培训机制,进行定期培训,使科研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科技政策、管理文件和办法的更新。为高校科研管理同行之间创造交流和讨论机会,促进科研管理人员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提升。高职院校要注重对科研管理人员的培养,在保证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有计划地支持管理人员在职攻读相关专业学位,同时为他们创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尤其是时效性强的指导具体实际工作的短期专门培训,使科研管理人员有更多机会更新和充实专业知识,开阔视野,培养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

3.加强管理人员专业化培养,实现人的专业化。

管理的根本在与管理者,管理者的业务水平是影响管理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科研管理是一项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一支懂科学、善管理、高素质的“专业化”队伍。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建立管理人员准入、培训、考核、激励等系统化的职业发展机制,使科研管理者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从而促进科研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专业化要求科研管理者需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特点和规律,遵循规律开展工作;知识结构合理,具备较强专业知识的同时知识面广阔,具备一定的科研功底;与时俱进,及时抓住科研的新动态,把握新特点,更新知识,优化自身知识结构,跟上科研工作发展的步伐;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务实讲究原则,具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工作中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善于开拓创新,以先进的管理理念为指导,提高技能水平,善于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现代化方法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管理科研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霞.论高校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及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11(1):119-120.

[2]王有存,张树青.高校行政人员专业化必要性可行性探讨[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6):106-109.

[3]钱海鹏.高校科研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6):31-34.

[4]张想玲.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专业化的新思路[J].新乡学院学报,2016(11):50-52.

[5]李凤艳.高校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5:15-19.

[6]胡冬艳.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6(14):40-43.

基金项目:1.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博硕基金项目“基于定位分析的高等职业院校    科研管理专业化研究”(编号TZYBS-15-7)。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人本管理的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研究”(编号:2018SJA 1864)。

作者:李冠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医院档案工作管理论文下一篇:胎儿畸形泌尿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