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院校学生语文学习现状分析

2022-09-13

近几年来,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很快,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年龄多在1 6~1 8岁, 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 在学习方面他们与大多数高中生相比有较大的差距, 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们也常常会感慨, 这些学生自己国家的母语怎么也不认真学习呢?他们可以满口网络语言, 却对传统的朗读背诵没有兴趣。仔细观察研究可以发现, 中专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是:

(1) 语文基础不扎实, 理解能力普遍较低。中专学生在上课时很多人不听课, 即使想听也不一定听得懂, 他们无法静下心来仔细读一遍课文, 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 无法很好地理解老师的讲课, 无法用完整的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只会机械地做一些抄写作业, 少数学生甚至还不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2) 课外阅读量太少, 写作水平低。中专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太少, 很多学生宁愿让时间白白流逝什么也不做, 就是不肯进行课外阅读;有些读了, 较多地是读几本网络小说、漫画等, 文学史上的经典名著几乎没有人去读, 这种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写作水平低下, 总是苦恼于没东西可写, 一篇文章挤牙膏一样也就三四百字, 枯燥无味, 没有什么文采, 却有很多病句和错别字。

(3) 灵活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中专学生的语文知识只局限在课堂上, 走出教室就不知道自己学到了什么, 他们联系对比的能力差, 实践能力差, 独立处理问题能力差, 缺乏想象和创意, 很难达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

(4) 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不强, 缺乏自我提高的要求。中专学生的语文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 没有积极上进的决心, 没有自我提高的要求。他们更多的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能够混到六十分就“O K”了, 考不及格也无所谓。

中专学生产生这种语文学习现状的心理原因有:

(1) 思想上的错位认识。多数学生升入中职后, 对语文课产生了可有可无的轻视态度, 甚至有的同学感到累赘, 他们认为, 中职毕业后就业, 专业课是上岗的硬件, 只要学专业课就行, 语文课没有多大作用, 因此, 形成了上课不主动, 师生无互动, 有时打瞌睡, 作业求应付的局面。

形成这种认识的不仅只是学生, 连我们有些中职学校的领导也是如此认为, 他们增加专业课时, 减少语文课时, 甚至有的学校不开设语文课, 不给语文课半席之地, 这给中职语文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 这种单纯追求专业技能, 忽视对语文的学习态度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影响学生今后招工、就业、参军、升学的机会, 从长远的眼光看, 这种态度是要吃亏的, 同时更是助长了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轻视心理。

(2) 缺少学习动机。职业学校的学生, 大部分人入学分数不高, 而且基础科语文的成绩也不好, 他们来读书的目的是迫于形势的需要, 或是家长的要求。他们来校后, 一无计划, 二无目标, 三无学习责任。这些学生惰性大, 依赖性强, 学习主动性不够。上课不认真听讲, 不做课堂笔记, 课前不预习, 课后不复习总结, 作业马虎应付。

(3)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从小就学习语文, 但是语文基础很差, 能写一篇寓言通畅的作文的学生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再加上既不要担心升学与否的问题, 也缺乏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他们对语文的认识比较模糊, 对母语的“自我完美”认为语文是基础课, 中国人可学可不学, 尤其认为语文中的思想因素意义不大的思想, 使许多学生的语文水平很低, 甚至他们还不及好一点儿的初一的学生。

(4) 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生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类型是应届初中毕业生这部分人语文基础一般较好, 学习态度很积极, 上课听讲状态不错, 对老师讲课的内容或布置的练习, 都能够认真完成及时消化。第二类学生是初中学校的分流生或者连初中都没上完就在外打工的学生。这类学生可以说初中就没有好好的学过, 所以上课时他们的情况很糟。要么不听讲, 要么听了不知所然。同时学习兴趣也不高。许多这样的学生迷恋上网聊天, 玩游戏, 对于将来的出路, 脑子里则是一片空白。

(5) 教学环节难以落实。听说读写是语文传统教学的四大环节, 在探讨走进语文课堂的今天, 课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讨论、感悟、创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课堂上呈现出一派富有生气的局面, 但中职的课堂上是另一番景象, 不少学生读书分心, 听课分神, 谈写色变, 答题默然, 更谈不上讨论、感悟、创新, 这种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的态度, 怎能使这些学生素质能力得以提高, 怎能适应当前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呢?怎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呢?

以上中职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轻视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 长此以往这一部分学生且别说在中国传统文学方面的素养, 单只以后进入社会的普通语言交际、文字交流都会出现问题, 那么所谓的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更是无从说起了。由此可见,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不改革不创新只能使其走入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摘要:本文通过展示当今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及最终可能会导致的严重后果, 由此得出当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现状,机械,听说读写,恶性循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验式英语教学课堂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