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学范文

2023-09-19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1篇

摘要:英语作为交际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状况不佳,面临重重困难,急需改革。文章认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要从教材、教学方法、考试制度等多方面进行。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考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全球一体化趋势正在加强。英语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越来越显得重要了。这对中国各层次的技术人员的外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外语教学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具有一定外语水平的中等职业技术人才呢?笔者认为英语教学的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改教材

要提高教学水平,必须有一套相对稳定,实用性较强的教材。中国目前的中职英语教材一直未定型,各地对教材的选用比较混乱,存在许多盲目性。我校从2008年以来就选用过几种教材,如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英语》,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英语》等。由于教材不统

一、不固定,有的内容不完整、不系统,深度不一,给教师带来很大困难,结果是教师疲于应付备课,熟悉教材,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笔者认为,在相对同类专业中,要有一套既具有专业性,又有实用性的配套教材。这种教材应该是:(1)内容适度,要有科学性、系统性、逻揖性、实用性,由浅入深,不应是跳跃式的,不应过深、过难或过易,生词密度也要适当。(2)增加基础和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辅加过渡式基础与专业结合的英语教学内容,把通俗易懂的专业内容渗透于教材中。学生在校既要学一技之长,又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所以在英语教学内容中应增加基础与专业结合的部分,让学生学习专业术语、单词、简短专业性文章等,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3)增加口语实训内容,加强口语交际,将听说课引入正常的课堂教学。听说课课程设计以听为辅助手段,以说为主要目的。学生通过大量地听说练习,逐步树立说英语的自信心,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鉴于此,我校深化改革,大胆创新,为了更符合学生实际英语水平,先后组织老师自编两本教材:《英语》和《实用英语口语实训教程》。目前,这两本教材处于试用阶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改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把课堂教学作为改进教学方法的突破口。要提高中等职业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必须改进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法,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语言学家毛鲁曾说过:“To learn it, do it „ only by practising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can we learn to communicate.”意思是,要学,就得实践。贯彻交际性原则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因此,要将过去以讲授语法为主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流式、自学式相结合的教学;将过去单调的读、写模式转变为“听、说、读、写、译”训练相结合的复合模式;将过去静静、沉闷的课堂,转变为积极、活跃的课堂,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者,力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独立思维和自学的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把学生从“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即从被动变成主动,在讲清有关概念的同时,适当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活动,把“模拟情景”引入课堂,也就是把书本上的东西引入生活,使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现实中的东西。如以“Making a telephone”为例,教师教授完句型后可以让同学们把手中的钢笔、铅笔、文具盒都当作“电话”,进行会话。当学生们表现出那股打电话的认真劲儿时,教师就可以知道他们找到了用英语打电话的感觉。这种模拟情景的教学方法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又如教授“seeing a doctor”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和病人。学生通过自身的表演既掌握了所学的语言知识,又锻炼了听说能力。这样的课堂组织形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又在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生活中还有很多事例如借书、参观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可以让那些“死”的英语词汇和语法知识变成“活”的语言,使课本上的文字、符号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形象的东西。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三、改考试形式,提高学生英语交际水平

目前,中职英语的考试方式单一,多趋向于形式化,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需要。考试形式基本上是笔试,笔试的题型也很单调,就是填空、选择、翻译。听力和口语测试几乎没有。这样,学生无形之中就认为听说不重要,只要笔试成绩好就行了。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说过:如果你不会 “说”,光知道那个空该填什么,那个题该选择哪个是没有用的。剑桥商务英语考试、雅思考试等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重视语言应用,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多多借鉴。我们的考核应当是交际性、实用性和多样化的。考试不一定非限在期末的一张试卷上,可根据所学的内容和需要,阶段式地对听力、口语、阅读等考核,使学生巩固和掌握好所学的知识。也可通过开展分组讨论、辩论、演讲、竞赛等非测式活动,把活动成绩及平时表现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依据并计入总分,经过多方面测试,从而检验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真实的英语水平。学生的英语成绩,应当包括口试、笔试两方面,这样既检测了学习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口试既能考察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给学生评分更加客观、公正、公平。学生的英语成绩可用积分制,平时可以随时进行口试或笔试,考一次给一次分,考分不断积累,最后算总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提高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

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广大英语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地探索,总会找出一条能面向全体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具有自己风格的英语教学之路。中等职业学校的领导和英语教师应在服从全局改革的要求下,在实践中继续不断摸索,不断完善,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多更好地培养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⒈曹美平 ,谈中专英语教学改革,[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Vol.19 No.6 Dec.2003

⒉宋方琴,《转轨中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第2期,第25~27页。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2篇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抓住了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了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关键,抓住了学校教育的根本。按照总书记关于“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育人为先”的指示要求,抓学校教育的根本,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而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创新正面临着新机遇和挑战。

(一)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观念必须更新

德育创新的先决条件是观念的更新,包括德育目标设置和德育模式的更新。

1.德育目标设置的更新。德育目标设置的更新,也就是目标的现实性、层次性和导向性的结合。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了培养人才的目标,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计划经济时代的德育目标是培养任意拔高的政治人,用一刀切的要求强制学生认同共产主义理想的自由王国。这是一种低力度、低效度的教育,企图把价值取向变成德育起点,这是不符合道德修养主体内在需求的。因此,德育目标应该重新设置,把现实性、层次性和导向性结合起来,自下而上,低重心起点,由基础道德文明逐步上升到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先学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再学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不断升化人生境界。这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而科学的德育目标。

2.德育教学模式的更新。德育教学模式的更新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德育课传授模式要变传统封闭维持型为现代开放发展型,变单向静态灌输型为双向动态启发型,变认知就范教育型为行为养成教育型。其二,德育接受模式要从客体教育转为主体教育。在我国,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淡化了人的个性。市场经济的转型为人的个性张扬拓展了广阔的天空,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意识觉醒了,自我意识迅速强化,我们德育教育观念也必须从传统的客体教育变为主体教育,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把德育目标价值的应然取向与德育主体的实际要求水平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驱动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真正符合教育科学的接受心理规律,从而切实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二)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内容的创新扩展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教导我们,德育内容必须更新,要有时代性、针对性、切身性和前瞻性。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世纪创新之举。学校德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核心,以“三观”和“三义”为重点内容,结合青少年学生的新特点,力求德育内容的创新。

1.现代人性教育,也即真善美平衡发展的现代人格教育。如果说智育主要是认知教育,那么,德育主要是情感教育。人性教育并不是新课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出了“学会做人”的呼吁。“教育应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育应该重新回到真实的起点,首先教会学生做一个现代人,然后学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最后朝着一个共产党人的目标前进。面对世界教育的挑战,资本主义教育不可能真正做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教育,理应在世界全球化、多元化的进程中,在现代人性教育方面走在世界先列。

2.道德教育充实新的内容。对于道德专题教育内容必须加以拓展创新,做到时代性、贴近性、开放性和实用性,应把下列新的内容列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

(1)现代孝文化教育。中国是传统农业文明的国家,伦理文化的特点是小时要靠父母,大了要养父母;西方工业文明伦理文化特点是“小时不靠父母,大了也不养父母”。然而,现在中国的一些年轻人却 “洋为中用”地奉行“小时要靠父母,大了不养父母”这有悖中国优秀传统文明的所谓的理念!这是什么伦理文化?孔子曰:“百行孝为先。”这里所说的孝当然不是毫无批判的“三从四德”、“二十四孝”,而是现代中国社会东方伦理文化的新发展。我们应该继承和吸纳中外优秀伦理文化,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宏扬中华优秀伦理文化,才能挽救濒临崩溃的道德文明。

(2)现代礼仪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人的交往日益频繁。“人无理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现代礼仪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实践证明,德育课中现代礼仪与国际交往礼仪行为操练是大受欢迎的内容。

(3)环境道德教育。现代世界教育已兴起一门新学科,即“环境伦理学”。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宏观行为产生的后果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即环境道德关系。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是现代德育全新的内容,对于培养现代人全面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发展走在世界先列,中国的环境保护也必须走在世界先列。

(4)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根据网络文化的正负作用影响,网络道德与法制教育十分紧迫,必须有高度的前瞻性,切勿麻木忽视、滞后被动。第一是网络文化意识形态教育,要教育学生警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网络实行“西化、分化”的阴谋,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侵蚀。第二是网络安全意识、保密意识、防范意识教育,包括严守国家政治、军事秘密,经济活动的安全,对黑客的防范,对上网者企图尝试黑客行动的警戒劝阻。第三是网络道德与法制观念教育,防止网络交友陷阱和网络犯罪,抵御黄色网络诱惑等。第四是网络身心健康,防止沉溺网络心理变态和现代网络身心综合病的发生。要引导学生超脱电子文化虚幻图像时空世界,防止脱离自然、社会人生等本真世界,防止人格扭曲异化等。网络教育是一个全新的德育课题,必须下大力气进行探索。

3.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推陈出新。随着世界发展一体化与多元化趋势的形成,爱国主义教育日显其重要性。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该推陈出新,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弘扬中华东方优秀传统文化,吸纳西方优秀现代文化。以儒学为中心的中华东方文化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绚丽多姿、海涵宇内、历久弥新,长期以来处于世界之先,对全人类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正如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所声称:“如果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那么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作为中国青少年,应当深刻理解中华东方文化的精髓,热爱民族传统文化。既要有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认同意识,又要有对世界现代优秀文化的理性吸纳觉悟。以民族文化为精神支柱,以世界民族优秀文化为现代精神营养,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拓展宏大的国际主义胸怀。

4.现代心理素质教育要赋予新内容。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德育的热点。从现状来看,中等职业学校心理教育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转型期造成了人们的心态失衡。青少年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如自卑、自我否定、自我拒绝、不负责任、玩世不恭、压抑宣泄、行为放荡、成才焦虑、物欲焦虑,甚至自弃自毁等,亟需疏导。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亟需发展、创造性人才。因此,学校心理教育应该充实全新的教学内容,从心理健康的排障维护型教育发展为心理能力的发展创造型教育。

5.学习、成材、求职等实用性知识面技能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目标是成才,最切身的近期理想是求职。德育是否为学生所受纳有效,就看内容是否为学生所需求。因此,德育课安排学习成才、求职等实用的知识技能教育是深受学生欢迎的。首先,要教育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指出良好的自学能力是人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其次,要帮助学生制订在校几年的学习计划,列出职业能力考证一览表。最后,还要进行面试求职等前瞻性指导。

(三)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

德育改革创新问题讨论已久,我们不能长时间进行半空踏虚的理论研讨,而是应该抓紧时间从事脚踏实地的实践探索。笔者在德育的教学实践中,曾经尝试了以下几种有效的创新探索。

1.德育渠道、资源的拓展。德育不可囿限在封闭的课堂内,而应该拓展时空涵盖面,把单一封闭式学校育人渠道扩展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多元育人渠道。社会育人渠道是走出去、请进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请英模、名人、校友作专题报告。例如,请本校有成就的毕业生回校,就以前的学习生活和目前的工作经历的关系作的报告,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信服,激发学生在校认真学习的热情;我们还请家长写信,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多方面教育,组织课堂家信交流,让学生上台读家信,互相交流心得。这种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家长的好评。

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的运用是德育创新的又一条渠道。我们地处广东粤西山区,很多学生毕业后都去发达的地方工作,经历坎坷,但顽强拼搏,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感受有了较深刻的感性认识,也有了理性的比较,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爱家乡的情感。很多人学完后都又重新回到家乡创业,为家乡的建设献策出力。这些内容新颖、生动,具有时空广袤性和真实可信性,是极好的德育资源,它的运用使德育内容涵盖更广。

2.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育的力度和效度主要来源于老师的人格感染力和真理说服力,其实就是教育方法的吸引力和情感震撼力。教学模式要打破赫尔巴特三中心论(课堂、教师、课本),打破“两个凡是”:凡是书上写的都是对的,凡是老师说的都是对的。要变牧羊策略为师生参与双向交流,变我打你通为思想沟通,变思想凿洞式刚性教育为开户心扉式柔性教育,变板脸式教育为微笑教育,变共性划一教育为个性舒展教育。教育方法的创新原则是要有新颖性、形象性、时代性、参与性、民主性、启发性和审美性,其最终目的是要增强德育的悦纳性和实效性。

比如“名”含义探究法:在新学期开学的德育课上,教师请学生做自我介绍,并要说明父母为自己取名的美好含义。这个要求立刻会使全班同学感到新鲜。教师再把全班学生的名字按照不同的美好含义引申到可敬可叹天下父母心,子女应该孝敬父母,再进一步深化到青少年应该报答民族、国家、社会的厚望。第一堂绪论课就为德育做了良好的开端。又如写信法:在第一节德育课上,要求每一位新生写一封家信,表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表达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答父母、报效社会的决心。在课堂内交流时,一些同学积极发言,全班学生深受教育。家长看后也深受感动,十分赞赏这种教育方法。互相赞美法:规定每个宿舍成员必须对每一位室友写出一句以上赞美的话,然后互相传阅,并在课堂上作典型发言。这一做法对训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相容性颇有效果。

此外,还有德育周记写作法、三分钟学子论坛、创新思维的训练法以及礼仪小品训练、课间唱歌、小论文交流、案例讨论、个别谈心、宿舍访问等,都收到了一定效果。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使德育课为学生所认同悦纳,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德育教学手段的创新。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是提高德育课效果的有效手段。形象教育媒体具有鲜明生动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情感震撼力。比如运用电脑、VCD等,把一些新闻和案例直接演示出来,让枯燥无味的上课内容显得生动丰满,教育效果也会更明显一些。

4.德育考核方法的创新。闭卷考试法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书本内容,还可能造成逆反心理。开卷考试是合情合理的考核方法,它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压力减轻,容易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期末开卷考试应该与作业相结合,作业可以灵活一些。可以是案例分析,可以是小论文,也可以是调查报告等,可占部分的50%。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必须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探索新规律和新方法,使德育教育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形势需要。我们不仅要培育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把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以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为例,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通过技能竞赛,使学校厘清了思路,确定了目标,并更新了理念。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重点等方面,职业教育的特点更加突出。在技能大赛指导下,课程体系从“知识体系”向“工作体系”,从“理论到实践”转变为“以专业实践为主线”。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能竞赛;教育教学;影响

职业教育技能竞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指导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职业学校根据竞赛的目标和标准明确规定了在教育和教学方面做什么和怎么做,实现教学的自我调节,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明确目标,更新观念

1.厘清了思路。

参与技能大赛后,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逐渐厘清了办学思路,确定了“厚德强能、强化特色、精细管理、科学发展”的办学思路,按照“崇德尚能经世通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的发展战略,突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重点突出技能培训为主和培养技能型人才。

2.明确了目标。

思路清晰了则发展目标也就明确了,学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重点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实行了长短结合、产教结合、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确立了“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规范管理、确保安全;优化课堂、提高质量;强化技能、促进就业”的工作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走内涵发展之路。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资金倾向于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扩大毕业生就业市场,提高就业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更新了观念。

学校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校企合作办学进程。近年来,学校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通过和企业联合办学,优化教育资源。先后与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日腾电脑配件有限公司、江西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实习就业协议,建立了长期的订单合作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从企业聘用多名技术骨干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也定期到合作企业从事一线工作,参加技术革新,企业聘请了多名教师担任技术顾问,更好的实现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

二、突出职教特色

1.教学观念的转变。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倡导“通过竞赛促进学习,通过竞赛促进训练,通过竞赛促进教学,促进大赛自身改革,促进大赛自身建设”,坚持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教育,通过大力开展相关专业课程改革,构建各种创新实践平台,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以技能竞赛为重要载体,实现了从理论主体到职业能力的转变,改变学科标准的评价理念是以能力为基础的评价理念,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逐步建立起以技能为核心,以考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真正学到专业技能,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2.教学内容的更新。

技能竞赛要求竞赛考核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最新的专业技能标准,并接近生产实际;它可以涵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关键环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从而突出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要求。它不仅突出了专业特色,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现场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放弃旧的、落后的教学内容,增加可以更好地与企业联系的内容,更新和选择具有时代特性和先进技术的竞赛新内容。

3.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技能竞赛,中等职业学校将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而推进“以能力为基础”的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时,必须权衡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的分配比例,必须强调动手技能的能力。“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的角色成为组织者,它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很好的效果。

4.教学模式的调整。

在技能竞赛指导下,职业学校的课程体系从“知识体系”转变为“工作体系”。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向“以专业实践为主线”的过渡,使符合竞赛要求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为主体。除了增加实践课程时间以外,逐步实施“理实一体化”、“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技能实践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学到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操作技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中职教育的规律。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一体化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积极意义。

5.教学重点的突出。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必要、充分、实用”,技能大赛能把握这一要求,虽说比赛时间和凸显选优功能限制了大赛的项目设置,但大赛项目的设置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校可参照这个分值比例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时间表可根据技能比赛中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根据项目和比赛内容确定实践教学工作的关键点和难点。

6.教学评价的改良。

技能大赛明确突出了职业特征,大多数竞争评价指标完全是真实职场的标准,这促进了教学评价和人才选拔机制的改良,促进了教学评价标准的多维度化,并逐步构建以赛促评的选拔、评价体系,实现职业教育、工作岗位要求与行业标准的三位一体。并且在评价体系中融入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注重成本效益及操作规范。职业技能竞赛这个评价标准对传统课程评价有一定的影响,使职业教育课程评价标准融入现实,它更符合职场工作要求的发展,可以有效推动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

总而言之,通过技能大赛这个平台,促进了竞赛内容在教学中的推广,反哺教学,实现教竞相长,通过竞赛学校更新了教学理念,创新了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加快学校教研与课程改革进程,推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史文生.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研究[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2]刘东菊,汤国明,陈晓曦,袁名伟,张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影响力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5.4.

[3]崇信县职业教育中心建设规划方案(2016年-2018年).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4篇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对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职业学校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本人发现数学思维活跃、数学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无一例外地均是对数学感兴趣.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一、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目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课上不能够集中精力听课,课下也不会主动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有些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也没有重视起来,认为应该把专业课的学习放在首位,数学只是从属的学科.在教学时,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简单地根据教材进行教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教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败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師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中职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但是大多数教师并没有在这个基础上制订具体的教学方案,而是按照普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也不能及时地为学生解惑,不注重在课堂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成绩得不到提高,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情绪也受到影响.

2.数学教学中不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只注重数学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是中职数学教育的现状,这有悖于中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的.数学知识虽然与各个学科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直接应用的却比较少,这就给学生造成了数学无用的错觉,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3.中职教学中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教育

中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及企业输送技能型人才,因而,将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放在了重要位置,而忽视了数学等基础课程的教育,对数学学习的要求也仅仅是够用为止.但是数学知识具有比较系统的特点,各知识点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概念都是在前面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如果对公式和概念没有深入的理解,而只停留在表面上,是不能灵活运用的.

(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的方法不正确,中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较差,学习的目的性不够强,上课也很难专心听讲,作业马马虎虎,积极性不高,遇到疑难问题也不能主动地去钻研,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数学学习仅仅靠课堂的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很难提高.

2.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不能灵活运用

对多数学生来讲,数学是比较古板的学科,也是系统性比较强的学科,前后的联系比较大,前面知识掌握不牢就会导致后面的学习比较困难,所以很多学生谈数学色变,提不起兴趣,或者在学习中缺乏创新思维,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从而使数学变成了死板的理论学习,不能变成实用的工具.

3.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因素

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经历长时间的学习,但是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就导致了其在学习中屡次碰壁,长期的失败使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怀疑自己的潜能和智商,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抱有畏惧的心理,而且很多中职学生的思维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导致思维不够灵活,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以上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又导致了教与学的脱节,教师在教学中不了解学生的进度和状况,或者了解的情况较模糊,比较片面,不够具体,而学生在学习中跟不上教师的进度,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从而达不到教学的应有效果.

二、新课标下,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策略

1.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进行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和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数学问题,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数学教学.要通过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银行存款是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通过银行存款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欲望会被激发,并且在亲身的体验当中获得知识,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有所增强.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自主学习,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2.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开展趣味性、实验性的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一般会认为数学知识枯燥、乏味.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学成绩较差,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较低,对数学学习更是没有兴趣.在新课标下,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新鲜感.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一些趣味性、实验性的数学教学.通过趣味性、实验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操作对数学知识获得感性上的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

3.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数学学习的氛围.要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就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兴趣的激发离不开有效的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联系.教师在进行知识的讲授时,要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和学生多交流,和学生交朋友,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良好师生关系下进行课堂教学,一定会使课堂气氛更加融洽,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

四、结  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爱,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以新课标作为指导,要关注每一名学生,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文燕.职校数学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0(24):217-218.

[2]封涛.浅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123-124.

[3]朱小华.对职校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9):66.

[4]陈挺伟.关于职业教育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J].职业教育研究,2004(10):41.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5篇

摘 要:案例教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的一种新途徑。目前,职中德育课教学普遍陷入两难境地,德育学科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传统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变化的形势。因此,德育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对传统讲授法的挑战,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应加强对案例教学法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法律案例教学;新途径;学生的主体性

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特别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课堂教学。它既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法制宣传的有效手段;既通俗易懂,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学法、懂法、守法,并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树立正义感,并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案例教学强调在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中,采用以法律案例来说法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方面的培养教育。案例教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可以促使学生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思索、实践中张扬了个性,发挥特长。

案例教学法就在于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尝试,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尝试中,知道了如何利用教学提供的条件或创造条件去获得自己欠缺的东西。案例教学法正是这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的教育理念得以实施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虽不是万能的,但却是一种独特的、很重要的而且很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的运用,既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又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欲望,活跃课堂气氛,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例如我在讲授“正当防卫”时,学生对正确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有困难,而通过案例分析,既帮助学生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教会了学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正确方法。讲授时尽管正当防卫的四个条件即:“防卫的目的必须正当,防卫行为必须适时,防卫的对象必须特定,防卫的结果必须适度”讲得很清楚,但碰到具体问题就很难区别了,教学时我就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某职校实习生李某在下夜班回家时,在一偏僻小道上遭到抢劫,李某迫不得已交出了身上的钱财,正当抢劫犯低头数钱时,李某突然从地上拾起一块砖朝罪犯头上砸去,李某拿回钱到公安机关报案,李某事后得知,抢劫犯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某的行为属不属于正当防卫?由此开展讨论,学生争论非常激烈,大大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李某的行为到底是不是正当防卫?然后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开谜底。

首先,要弄清“适时”这个问题,也就是非正当防卫必须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李某选择的这个时机算不算适时?应该是适时的。因为歹徒还未逃离“犯罪现场”,实施暴力反击应该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不能作无谓的牺牲,它应起到既维护合法利益,又制止不法侵害的作用。

其次,要弄清楚“防卫的结果不适度”这个问题。“适度”也就指防卫行为的性质,轻重程度与不法侵害行为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大体上相适应,并未作严格的限制,理解时须注意三点:第一,从“制止住”的角度看,防卫行为只有稍重于侵害行为才能有效地制止住不法侵害,因此应当允许防卫人采取较重的手段进行防卫,不能限得过死,否则会限制防卫人行使正当防卫权,不利于保护合法权益。第二,侵害行为往往来得突然,防卫人在很短的发案时间内不可能准确判断侵害行为的性质和轻重程度,攻、防双方在运动中,防卫人的防卫行为也不可能完全按自己预定的计划发展,可能会出现偏差。第三,应当辩证地看待防卫与侵害行为的轻重程度,要综合防卫人与侵害人双方的身体状况、人数多寡、所使用的工具等各种情况来进行判断。通过案例分析解决了同学学习过程中的迷惑,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因为正确区分“正当防卫”与“非法防卫”关系到行为人“罪”与“非罪”的大事,教学时绝不能含糊其辞,而应当通过案例来讲深讲透。

“案例教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它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展示,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对案例进行质疑、分析和运用,进行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它是职中德育课教学的一种新途径,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德育亲和力的有效形式。当然,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舶来品,我们还没有成熟的经验与理论可以借鉴,因而,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其要旨。对此,它更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者单位 江苏省武进职业教育中心校)

中等职业教学范文第6篇

[摘 要] 信息化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对信息化教学的改革相比大學、高职院校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中职学生采用信息化教学需要根据实际的学情,采取正确的方式,才能真正地使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学校发挥作用。从中职学校教学一线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进行探讨,分享采用信息化教学平台与对分课堂结合的教学成果。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蓝墨云班课;对分课堂

一、中职学生特点和信息化教学的引入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为初中毕业学生,年龄正处在叛逆阶段,学习基础不好,学习习惯较差,自觉性不高,理解能力较弱。针对这样的学情,想要采用信息化教学实现翻转课堂是行不通的,在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同时还要采取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式。那么信息化课堂教学应该怎么引入中职学校的课堂,并使它发挥作用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发现采用对分课堂结合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教学的过程中能起到显而易见的作用。蓝墨云班课平台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中也恰恰满足了教学的需求,这也正是中职学校课堂真正引入信息化教学的一个开端。

二、课前学习不再是梦想

微课视频无法传递到学生面前,课前预习无法监督,学生学习敷衍了事,这些都是翻转课堂无法解决的难题。它使真正的翻转课堂在中职学校徒有其型,也让大部分老师对新式教学方法束手无策。自从使用蓝墨云班课平台起,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学生课前通过微课视频学习,上传的课前学习资源,也能去监控哪些学生没有学习,课前的提问、调查能检测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它使我们的课前教学效果达到一定的高度。资源可以课前发布,资源学习的进程可以随时监控,提醒没有及时学习的学生加入学习,为我们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中学习见证信息化教学的魅力

面对枯燥的理论课堂,单调的实训课程,学生总是缺乏学习的兴趣,找不到实训的乐趣。归根结底是缺乏课堂激励手段,普通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较为活跃的教学方法,例如头脑风暴,则缺乏教学平台,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现在却可以通过云班课平台实现。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丰富的课堂活动,例如头脑风暴、调查问卷、课堂随机选择学生讨论答疑等,都可以为课堂教学增添色彩,课堂活动案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是减少。分别针对课堂头脑风暴、课堂抽问、课中学习任务做出示范,它让我们感受到信息化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四、课后作业从此不再难

传统教学,作为老师批改作业是一件快乐并着痛的事情,作业中的问题不能及时与学生沟通,长此以往导致学生作业不能及时处理,出现多种问题。在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的教学过程中,批改作业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从陌生到熟悉,学生的一笔一画都记在心中,随时批改,评语及时传达到每个学生手中,对于完成不合格的学生可以要求其重做。这些功能伴随着信息化教学平台,让它不再是梦想。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改变,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五、如此平台如何实现教学

信息化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的出现无疑给我们中职学校一线教师带来了希望,可现实问题却还是摆在面前。中职学校学生的学情让实现信息化教学的过程遇到了阻碍。蓝墨云班课平台教学圈中各高职院校、大学的老师朝着信息化教学的道路越走越好,反观中职学校却动静甚小。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对分课堂,这无疑是在黑暗的道路上出现的一盏明灯。单纯地采用蓝墨云班课上传学习资料,上课的时候使用其活动功能,在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显著的效果,反倒增加了老师教学负担,却达不到信息化教学的效果。

何为对分课堂?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根据中职学生现有的学情,自觉性较差,学习意志不坚强,理解能力偏弱的实际。采取分组学习方式,每个周日上传下一周学习资源,包括微课视频、本周学习知识框架、本章学习重点、注意事项作为课前学习资源,建立课程全学期答疑讨论活动,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监督学生课前学习。第二周上课时课时按照对半的划分,第一段老师根据课前学习提问引入本章知识点的讲解,加入课堂活动,第二段发布小组学习讨论任务,学生课堂在老师的监督下讨论,总结学习知识和提出问题,第三段由老师带领学生解决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后进行课堂总结,调查学习情况。整个过程学生和老师各占一半时间,借助学习平台不断学习强化,每章知识学习三到四遍,以此达到信息化教学的目的。

信息化教学平台很重要,针对不同的学情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中职学校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概念有待提升,只有不断通过教学改革,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才能使我们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邱爱梅.“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及其实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3).

上一篇:实践报告格式范文下一篇:保健品晋升主管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