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学校培训方案

2023-04-10

方案在我们工作与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开展工作与学习,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那么一份科学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手足口病学校培训方案》,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手足口病学校培训方案

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2013年3月6日我们根据济源市疾病控制中心的要求,在卫生院三楼会议室召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条例防治知识培训会,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1、向学校、托幼机构下发通知,要求单位务必按时参加。

2、培训主要内容:托幼机构和学校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河南省手足口病防治健康教育指南。

3、培训应到12人,实到12人,参加培训率100%。 培训结束后,对相关人员进行测试,合格率达100%,比较理想,达到了预期效果。

2013年3月10日

第二篇:南宽坪镇中心学校手足口病方案

南宽坪镇中心学校

二0一二年春季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区教育局、卫生局联合召开的全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的有关内容,针对学校人员比较密集的实际情况,确实有效的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EV71)疫情的传播和流行,确保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按照区教育局、卫生局的工作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坚持把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积极引导全校中小学生充分认识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防控工作认识,落实防控工作措施,科学组织实施疫情预防与控制,切实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抓紧、抓实、抓好。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学生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系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学校内聚集暴发。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各校园集中整治环境卫生,经常对教室、宿舍、食堂、厕所、餐具、寝具进行消毒,并保持教室等场所通风;认真落实晨检、午检制度,记录缺课情况和原因,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者,立即通知家长将学生送往就进医院或旗医院诊治,及时对患者所在教室、宿舍,所用桌椅、床铺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并立即上报学校。

三、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心校防控手足口病的领导,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成立了以中心校校长为组长的手足口病应急救援处理领导小组,各小学也成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的防控工作组。中心校、学校两级已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值班,工作人员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发现及时上报。

四、强化措施

1、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防控知识宣传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

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站、宣传栏、晨会、班队会、校园网等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学生及家长对传染病预防、食品卫生知识的宣

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生活和卫生习惯,积极指导家长落实“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的防控基本要求,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加强日常监测。严格学校晨检、午检制度落实,建立健全因病缺勤学生病因追访和登记制度。重点检查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的手足口病临床表现。检查时一个不遗漏,对缺课学生,做好统计和缺课原因记录。如发现可疑患者,请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劝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方可来校;如发现病例立即隔离上报。如发现保育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认真做好学校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各班担当区每天及时进行清理整治,重点是食堂、教室、宿舍和厕所等公共场所,以及饮用水设施的清洁与卫生消毒处理工作,彻底清理卫生死角,保持教室内通风换气;学生的衣物、被褥、学习用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

4、严格实行晨检、午检报告制度。班主任每天早晨、中午在学生起床后严格检查学生身体情况,如有发热、皮疹等症状,立即报告领导小组。不得瞒报、缓报。否则,追究其责任。

5、建立健全晨检、午检档案、消毒档案、缺课登记档案、患病

人员档案,确保各种档案信息准确。

五、科学消毒

1、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二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2、被褥、毛巾、枕巾、衣物等个人用具每周最少晾晒一次,每次不少于四小时。

3、个人所用餐具每餐必须彻底清洗,食堂每周进行至少二次餐具及炊具消毒。

4、涮盘池每天清洗并用消毒液擦拭消毒一次。

5、厕所每天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干洒。宿舍卫生间用后随时冲洗干净,并保持干燥,保持内外清洁,无积粪、尿垢,无异味。

6、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凳、水龙头、墙面等,每天对物体表面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15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我们将对手足口病的防控,当作当前一个中心工作来抓,强化责任,严肃纪律,加强督促检查,确保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夺取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

第三篇:手足口病培训小结

为认真落实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做好我辖区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于2011年5月6日开展了手足口病培训会议,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参加人员有莱州市疾控中心张主任、辖区内乡村医生38名以及院内医务人员8名,张主任对手足口病的概况、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疫情监测以及消毒方法进行了全面的培训,全体培训人员都准时参加,并认真学习培训内容。

通过此次培训,全体乡医及医务人员加强了对手足口病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掌握了手足口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培训后进行手足口病试卷考核,所有参加人员成绩合格,培训效果良好。

路旺医院

2011.5.7

第四篇:手足口病培训小结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急性传染病,最近几年在我省蔓延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为了让医务人员能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区疾控中心要求,我中心于2016年6月1日在我院办公室召开了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培训会议。

会上,首先由中心主任传达区疾控关于手足口病防治的精神,介绍2016手足口病防治形势,要求广大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提高认识,继续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置在主要位置。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责任心要强,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和转诊。根据上级要求,培训《手足口诊疗指南2010年版》,就手足口的一般疑难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手足口病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 防保科对手足口病的报告和时限,基本的预防知识,指导患者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做了进一步部置。还负责对本辖区的小学和幼托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对确诊的病例及时规范进行隔离治疗和疫点消毒工作。 通过此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知识,为防止手足口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 乡 卫 生 院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传染病,最近几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蔓延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但以3-11月份多见,6-8月为高峰期。这种疾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性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最近10年有过两次较大规模的流行。2011本地也有大量病例发生,因此防疫形势非常紧迫。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毛巾、玩具、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还能通过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特别在托幼机构及小学校容易引起大面积流行。为了让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卫生局统一部署,卫生院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012年07月16日对卫生院及社区医务人员和卫生室全体人员,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培训,介绍2012手足口病防治形势,要求广大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够提高认识,继续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平时工作中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医疗组长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防治预案要求,就手足口病的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手足口病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

- 1 -

疾控中心对手足口病的报告时限要求,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指导群众和患者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还负责对辖区的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对确诊的病例及时规范进行隔离治疗和疫点消毒工作。

会后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综合考核,参加考核的医务人员共40人全部考核合格。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知识,为防治手足口病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年07月16日

-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下一篇:石油装备行业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