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中分块教学法的探讨和分析

2023-03-03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教学手段和观念的创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多媒体教学作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模式和方法, 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师资力量,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新世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 因此在现有的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

1 教学方法的选择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育的结合日益紧密, 渗透于教师备课、授课和学生课堂及课外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学过程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基本因素构成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一旦确定, 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内容的关键就是如何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好坏不但决定着能否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同时还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感。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获取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学方法一般是由教师选择、设计而加以规定的。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有着重要意义。善于正确地运用教学方法, 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生的积极认识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使学生正确地领会和掌握系统的知识、技能, 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力, 形成思想品德。

理论和实践证明, 要想使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功效得到充分发挥, 最终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首先就要在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或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无论是优选还是创新, 一般都应注意以下五点:

(1) 选取教学方法时要使用辩证的观点。

(2) 选择或者创新教学方法必须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

(3) 教师的教学风格必须符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爱好。

(4) 教学方法应受到教学条件和教学时间的制约。

(5) 根据教学内容和特点, 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学方法是不断变革和发展的,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人们根据特定需要而继承、变革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如讲授法, 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短时间内学生可获得较多的知识。但是, 讲授法教学不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分析能力。

因此, 实现相关教法的优化组合, 才能有效的提高教法的使用效率, 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实际教学中应注意的重要问题。选择教学方法, 核心问题是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教与学在教学的动态发展中得以平衡, 最终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2 分块教学法的运用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的教学中, 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采用了分块教学的方法。

由于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是一门公共的学科, 各个专业的学生均开设这门课程, 所以学生的数量很多, 授课班型很大,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很难照顾到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些学生的基础很好, 所讲内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强烈的求知欲望, 如果还只是依照简单的教学方法,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 从简单到复杂依次讲述课本中的知识, 这样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个别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好, 正常的进度也很难接受, 这样就容易造成明显的学习差异, 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根据一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达到的教学总体目标, 我们可以把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从整体上划分为三大基本模块, 即基本能力培养模块、创造性思维训练模块和综合能力运用模块。在每一模块下配以“任务驱动”教学法, 按照课程的层次性和实用性采用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 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2.1 基本能力培养模块

在该模块下, 把教学目标定位于掌握基本的课件制作技术上。在此阶段, 学生通过对Authorware7.0这一款应用软件的学习, 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的基本知识。学生不需要掌握高深的编程技巧, 只需要将软件所提供的图标拖放到流程线上, 然后将教学素材添加到图标中, 再利用图标设计画面的显示、控制页面的跳转和内容的交互等, 就可以制作出包含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的课件。在每次实验之前, 给学生下达实验的任务目标, 要求学生结合各专业的特点,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要学生掌握对各种素材的处理和运用, 达到能够独立设计、制作专业课件的目标。

对于师范类院校, 主要的教育目标是为国家培养师资力量, 因此, 掌握好课件制作的方法是多媒体课程最基本的教学目标。

2.2 创造性思维训练模块

在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媒体制作的概念和技术后,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模块下, 把教学目标定位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上。

Flash MX是一款网上比较流行的动画制作软件, 很多优美而有趣的Flash动画片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通过对Flash MX动画制作软件的学习,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该模块下, 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 选择不同的案例作为教学目标。例如: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要求其制作歌曲的MTV, 对于美术专业的同学可以要求制作Flash动漫等, 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自己设计各种动画效果, 制作生动、有趣的网页动画,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

2.3 综合能力运用模块

在综合能力运用教学模块中,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设计能力, 指导学生将所学的各种知识融会贯通, 最终能够进行多媒体课件脚本的设计及产品的开发, 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该模块下, 鼓励学生收集大量的素材, 并自主学习相关多媒体制作知识, 提倡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彼此互相协助, 完成一个复杂的多媒体产品的开发。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的最终目标, 同时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 充分的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给他们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师资力量,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新世纪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巧, 在现有的多媒体制作技术课程教学中, 如何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制作技术是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课题。本文介绍了教学方法的选择, 探讨了分块教学法, 分析了实现分块教学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制作技术,分块教学法,教学模式,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6.

[2] 周光明.大学课堂教学方法研究[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9.

[3] 黄淑芬.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8, 8.

[4] 巴巴拉, G.戴维斯.教学方法手册[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论文下一篇:高精度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