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和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2023-01-25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推进, 给新型农业革命及休闲旅游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深入推进特色效益农业与休闲旅游的深度融合, 对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价值。

1 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农业与旅游融合不深, 呈现零乱、分散的现象

农业作为合川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是实现农民农村的致富的必由之路。但在实际情况中, 不难发现, 在农业发展的道路上, 农业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效益农业仍然停留在处级阶段, 依旧是农耕的传统模式, 尽管目前合川在极力发展规模化、产业化、效益化农业, 但是效果差强人意, 尤其是在农业与休闲旅游的融合发展上, 存在“有说头、无看头;有亮点, 无看点”的单打独斗的现象。在农业发展的时, 没有注重完善旅游设施设备;在农业形成规模时, 没有注重发掘旅游的内涵与层次;在农业初显成效时, 没有注重打造和营销旅游产品, 导致优势不明, 竞争不强、后劲不足, 处在不上不下的位置, 难以吸引游客前往。

1.2 创意与架构结合不精, 呈现后劲乏力的状态

打造精品休闲农业, 就是要农业与旅游的完美结合, 打造特色、创意及合理的架构与规划。但目前, 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中还在创意不足, 架构不清的状态, 导致效益农业裹足不前, 旅游开发稍显单薄。一是着力打造的效益农业之间相距较远, 较为分散, 旅游所必备的道路设施等级低, 有些地方甚至无法错车, 难以连线成点, 供游客进行观赏、体验。二是在资源整合中, 缺乏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自然与农业景观, 整体架构与规划不清晰, 没有突出旅游主题和特色休闲项目;单纯地依靠现有农业开展节会活动, 没有进行创意提炼和农业造型设计, 难以推动可持续发展。

1.3 营销与推广战略缺位, 呈现发展瓶颈的结果

合川区在打开效益农业发展市场以及休闲旅游方面下足了力气, 通过网络、微信和微博互动等, 提升知晓率。但就目前所取得实效来看, 存在一种“雷声大, 雨点小”的现象, 农业发展推广遭遇瓶颈, 对农业产品营销意识淡薄, 不愿意尝试新的方式, “守株待兔”有余, 主动出击不足。对休闲旅游如何定位、旅游未来发展是什么、如何增强营销力度, 没有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推广, 只注重表面的开发建设, 忽略了其他配套产品的“捆绑式”营销和运用多元化的宣传手段进行重点推介, 致使缺乏本土特色与气息, 出现宣传雷同性和单一性。

2 关于促进效益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破冰之路

2.1 注重项目引领, 提高农业旅游品质

合川区既有田园式的美景, 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既有自然的山水风光, 又有着丰富多彩的资源。因此, 合川区须重点引进, 项目引领, 形成核心竞争力。一是打造一体化农业旅游综合体。通过整合资源和自身优势, 打造享受视觉盛宴的农业休闲观光带, 增加一批既可供游客休闲娱乐的设施设备, 又能增加观赏乐趣的服务项目, 大力引进发展龙头农业项目, 带动和辐射周边, 建设一批民俗文化院落、快乐小家、棋牌互动、唱歌和游戏等为一体的休闲旅游项目, 形成体验本土风情、品尝特色美食、购买本地名优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的聚集地。二是完善精品农业旅游线路。将各村的农业亮点和品牌串联成线, 打造“畅通旅游工程”、“精品旅游线路环线”, 将旅游景点与四大片区节会无缝衔接, 完善周边景物造型, 提升整体乡村旅游与效益农业;将片区沿线农业产业进行整合, 形成产业环线, 拓宽道路, 提升道路层次。开通旅游专线和热线服务, 为游客提供咨询和服务, 提升农业的水平, 带动旅游的升温。

2.2 树立品牌标杆, 增强农业旅游效益

研发产品, 创新品牌, 打造一体化产业链条, 力求效益做大化。一是打造以农业休闲度假为特色的生态型农庄主题乐园模式, 生态型农庄主题乐园模式的价值在于其旅游、休闲、游乐、娱乐和度假等多元化功能组合。生态型农庄主题乐园它不同于其他大型的或一流的城市主题公园, 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低成本和原生态, 更多依赖的是原有的农业生态资源进行打造, 外加农业项目体验和传统农村游戏结合, 诸如在四大片区节选具有代表性的农家庄园, 进行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和民俗化的打造, 有利于带动农业的转型和休闲旅游的有效融合, 形成产业链条, 促进经济发展。二是注重创意改造, 提高产业效益。在打造的主题乐园中, 必须注重新颖性和创造性, 创意成为扭转传统农业发展的必备要素。例如, 将农业和加工产业结合发展, 建立DIY手动加工坊, 将创意时尚融入农产品中, 实现农业体验最大化;比如在一些农家庄园, 设计“爱的字母”, 在开发一片爱的心形图等各种鲜活、创意的图案。同时也可举办烧烤节、露营节和垂钓节, 丰富农业旅游内容。

2.3 促进产旅结合, 扩大农业旅游价值

围绕市场需求, 把市场做大、线路做热、品牌做强、形象做优。一是深入实施全民营销政策。在当地发掘一批能说会道的村民, 作为本村休闲旅游带头人, 组织当地村民积极投身旅游中。同时与重庆阳光国旅、散客中心等合作开通体验式旅游直通车。同时, 开通微博送票等长期营销机制。做好国内、国际营销推广活动, 推介合川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产品。二是精心设计节会活动品牌宣传。唱好合川旅游“四季歌”, 确保季季有节会, 月月有看点, 积极参与区域性的旅游促销会议, 通过设计制作画册、明信片、光盘、书籍、广告牌、展览、宣传资料、视频等乡村旅游宣传品及农家乐食品、农家服饰等方式吸引游客目光;积极筹办乡村旅游系列节目, 组织开展农家乐特色菜肴大赛、采摘拼吃大赛、乡村旅游摄影比赛以及乡村旅游舞台戏创作等活动, 以各类特色化手段, 营销乡村旅游。三是搭建网络互动平台。建立合川农业旅游发展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和农业旅游论坛, 加强宣传。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征集宣传口号、评选形象大使和游形象代言人活动, 扩大旅游的知名度。

摘要:推动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必由之路。而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是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现代化农业的有效途径。特色效益农业与休闲旅游的融合有利于更好地整合农村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与旅游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改善生产经营理念, 提高农村整体水平。

关键词:特色效益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天然气储运安全标准化管理论文下一篇:阿奇霉素治疗小儿MP患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