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ptc与陶瓷ptc风暖

2023-07-01

第一篇:金属ptc与陶瓷ptc风暖

2014年上海PTC展会总结

一 展会情况

本次展会,我公司的展位前门庭若市,气氛热烈,参展商和参观人员络绎不绝,对我公司的产品产生浓厚兴趣,纷纷咨询我公司各种产品的机械性能及价位,导致我公司的宣传册一度发脱,由此可见,我公司的产品得到市场的认可,并且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二 展会收获

这次展会,我主要负责压缩机主机阴阳转子的客户接待,由于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及宣传,较多客户到我公司展位了解公司及产品的情况,具体有;陕西汉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上海顺气压缩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格什特螺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稳健压缩机有限公司,北京南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厦门东亚机械有限公司,苏州通润驱动设备有限公司,上海众孜实业有限公司,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以上这些客户目前生产的阴阳转子都采用45号锻钢,都有更换材质的潜在需求。当场答应试用的有苏州通润驱动设备有限公司,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厦门东亚机械有限公司,图纸已经陆续发到我公司。 三 和竞争对手的比较

这次参展,我公司由于准备充分,从展位规模及全面的参会人员及数量,从各方面在市场上树立了品牌形象,为以后迅速占领和扩大市场奠定了基础。 四 优点

1各个参会人员,能各负其责,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的接到到访客户,

2 人员统一着装,整体形象清爽,大方。

3 业务人员主动到各个展馆,寻找客户,把客户引导到我公司展位。 五 不足和改善

1 个别样品的做的不精细,局部有磕碰斑点。

2 应注重人员配合,注意接洽,谈判,决策等职能运用。 3 应注重客户信息,市场信息各个方面收集及登记。

销售部

王志明

2014-11-6

第二篇:盘县“四面镜子”查四风暖民心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盘县紧抓“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以理想理论、党章党纪、民心民生、先辈先进“四面镜子”,解决“四风”问题,深入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理想理论”之镜,补精神“钙”

盘县坚持以理想信念为导向,以理论武装为基础,在“为民”服务宗旨意识上找差距、找问题、找路径。结合全县实际,由县委带头,紧紧围绕“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效果”的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调研式、研讨式、体验式学习,以“带着问题学、深入基层学、拜师群众学、联系实际学”的方式,组织全县党员干部职工学习党的十

八、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和县域经济建设中关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业发展等理论学习,确实解决好党员干部职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全县党员干部职工以学习树立远大理想,补足精神之”钙”,打造了一支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耐得住清平的有作为、能作为、敢作为的党员干部队伍,为谋群众福祉,奋勇向前。全县开展集中学习907次,开展专题学习91次,上基层党课306节,23000余人参与培训学习,夯实了理论基础,实现了补精神之

“钙”。

县组织部部长王帆说:“通过学习,筑牢思想之基,是每一位党员干部搞好服务的生命线。”

“党章党纪”之镜,清“四风”害

盘县坚持以党章作为检测党员党性的“标尺”,紧抓党规党纪作为考验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红线”,在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通过学习《新党章》、《党员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纪党规,以史为鉴、以案说法、以纪为刚,警示和教育全县党员干部认清“四风”危害。以“党章党规”为镜,时刻检查自我一言一行,约束和清除不符合党员干部形象的言行,从思想和行动上改进工作作风。另外,通过开展“三进三出”(邀请代表委员、群众、服务对象进机关议;走出去山村蹲点、多级座谈、随时随地听)征求意见活动,加强对领导班子及个人“四风”意见的征集,搭建了群众参与、群众评判、机关开门搞活动的平台,解决好“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这些问题,引导和监督全县党员干部学习好、遵守好、运用好、贯彻好、维护好党章党规,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县各单位、部门发放意见征集表23000张,征集到改进“四风”有效意见971条,查找出“四风”问题8500个。

火铺镇沙淤村村民杨东菊说:“县里对我们发放意见

征集表,让我们帮忙提意见、找问题,真的是村民也有发言权了。”

“民心民生”之镜,干事“实”在

盘县坚持以倾听群众心声为抓手,以为民干“实”事为切入点,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弯下身子沉下心,深入农村、社区,与群众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最真实的声音。通过开展“六个一”活动、“订单式”服务活动,由领导带头深入农村、园区、服务窗口和群众家中,在农村小院、企业车间、服务大厅和田间地头,与群众互动交流,认真倾听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详细记录群众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耐心细心的感受群众心声。以“民心民生”为镜,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期盼、最现实的“民生”实事,真正的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装了多少群众。全县领导干部职工累计走访群众58000人,在走访中解决群众困难8500余件,收集服务订单3156份,协调帮扶资金1000万余元。保田镇阿方村支书黄明忠这样说道:“领导带头下村,做好示范,积极大胆的听取意见,了解民情民意,并解决村民实际困难,确实把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

“先辈先进”之镜,典型引领

盘县坚持以先辈先进的典型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为

着眼点,以传承和发扬光大先辈先进的精神力量为着力点,在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找标杆、明方向。组织党员干部向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余留芬先进事迹;组织全县23000党员干部观看了《焦裕禄》、《杨尚洲》等八部电影,让党员干部认清自身差距,树立宗旨意识,把群众观点深在骨子里、融在血液里、落实到实际上;组织1058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到“红二●六军团”会址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到烈士陵园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对照革命先烈查找政治觉悟、公仆意识、党性修养等方面的差距,促进自我完善、自我完善。

刘官镇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许情梅在学习余留芬先进事迹的笔记中这样写道:“余支书,是我的榜样,我会努力的向你靠齐,把刘家湾村引向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早日实现小康梦。”

第三篇:陶瓷与生活

陶瓷与生活

"陶瓷"是一种通称,"陶"和"瓷"在质地上、物理性能上有很大区别。中国是最早制造陶器的国家之一,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陶器的出现大约在距今1万年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始了定居生活,盛水、蓄物等日常生活的需要,促使了陶器的发明。中国陶器的分布比较广泛,主要集中的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以彩陶为特点,也称"彩陶文化",它派生出半坡和庙底沟两个类型,装饰图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马家窑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文化类型,比仰韶文化略晚,距今约5000年。黑陶是继彩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发明,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出现了工艺独特的蛋壳陶。近些年来,山东、河北一带多有仿制,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秦汉时期的陶俑,是我国古代人物雕塑的高峰,使制陶技术和艺术达到了很高的境地。此外,唐代的三彩器、明清两代的紫砂器等,都是中国陶器文物的重要内容,很值得深入收藏和研究。

陶瓷(Ceramics),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由最粗糙的土器到最精细的精陶和瓷器都属于它的范围。对于它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等),因此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Silicate Industry)的范畴。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

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所谓陶器和瓷器是指用可塑性制瓷粘土和瓷石矿做胎体,用长石和石英等原料制釉,并且通过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制品,主要有日用、艺术、和建筑陶器等三种。考古发现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8000)就发明了陶器。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农业生产使中国人的祖先过上了比较固定的生活,客观上对陶器有了需求。人们为了提高生活的方便,提高生活质量,逐渐通过烧制粘土烧制出了陶器。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因此陶瓷

陶瓷与生活

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迄今为止,陶瓷器的界说似可概括地作如下描述:陶瓷是用铝硅酸盐矿物或某些氧化物等为主要原料,依照人的意图通过特定的物理化学工艺在高温下以一定的温度和气氛制成的具有一定型式的工艺岩石。表面可施釉或不施釉,若干瓷质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半透明度,通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晶体或与无定形胶结物及气孔或与熟料包裹体等微观结构组成。

陶瓷工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分支之一,属于无机化学工业范围.但现代科学高度综合,互相渗透,从整个陶瓷工业制造工艺的内容来分析,它的错综复杂与牵涉之广,显然不是仅用无机化学的理论所能概括的。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很难硬性地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各家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

为使陶瓷艺术在现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且获得多姿多彩,首先要实现传统陶瓷向现代陶瓷的转变。

在陶瓷艺术作品中,材料的运用可谓至关重要,可以直接感受作品的力度及内在结构的审美空间。从传统材料中可以看出:青花、粉彩、古彩等传统装饰,形成了景德镇传统陶瓷艺术特有的面貌,决定了其题材风格的独特性,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变迁,用自身的语言范式带给世人长久的喜爱与眷顾。

在现代陶艺的制作中,原料的取材是不拘一格的。与多种材料的结合、并用、渗透,产生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使现代陶艺既有丰富的表现性又有充分的协调性,表面装饰和空间处理也登上一个更高的层次。现代陶艺注重质地性能,不讲究是粗糙还是精细的原料,取材也不再仅限于瓷泥和陶泥,而是有意突破传统陶艺原料的使用范围,利用泥料的不同特性,发挥各种材质的潜在美感,只要能经窑烧的泥、沙等材料都可用来为之服务。 现代陶瓷张扬个性和内涵

现代陶艺创作,特别强调主体精神的自由与个性。陶瓷艺术个性的培养与形成,同其它艺术一样,都有个积累和升华的过程,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文化知识和才能的积累,艺术功底和艺术修养的积累,以及娴熟而全面的技艺的积累 现代陶艺在创作中的形式美追求 陶瓷与美的追求

现代陶艺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艺术运动的产物,它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需求。现代陶艺在追求形式方面较之传统陶艺更为丰富多彩,在审美观念方面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也存在着越来越大的差异,现代陶艺已走进了纯艺术领域。相应的,现代陶艺要求陶艺家们要尽可能地去不拘一格、不求一致,尽其所能地发掘和发挥,表现其形式美。受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陶艺家们尝试把现代雕塑、印象画派的语言植入现代陶艺的装饰和造型中,形成了现代主义的新意涵、新风貌。这种陶艺的存在形式,不论造型或装饰都是较抽象的,尽可能表现人的感情、意念,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宽了欣赏者的联想空间。

陶瓷文化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

陶瓷与生活

重要的地位。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就要把城市发展和资源利用结合起来,把现代化气息和营造城市的文化特色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进行陶瓷文化传播。相对于其他媒介,电视媒体是是目前世界上传播范围最广泛、传播效果最理想、社会影响最显著的传播载体,在公众接受交流信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陶瓷文化类节目所落含的丰富的陶瓷信息,深刻反映了陶瓷文化内涵,是世人了解陶瓷、认识陶瓷的最好的信息窗口,对陶瓷对外宣传产生着积极作用。充分认识电视媒体在陶瓷文化传播中的优势,畅通电视媒体与陶瓷文化传播连接的各种管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在教育和影响公众文化修养方面的作用,不仅非常重要,也十分必要。

着眼于陶瓷的辉煌发展史,我们可以坚信它的前景是乐观的。对于陶瓷文化,我们要尊重,在此基础上施以保护。相信陶瓷,相信中国。

班级:计算机1112 姓名:万慧芹

第四篇:特种陶瓷工艺与性能

摘 要:陶瓷是在国民经济中有很多重要用途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虽然我国陶瓷近十几年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因为很多科学、技术方面上的制约,我国陶瓷生产工艺特别是特种陶瓷工艺水平还是落后很多。因此,本文对我国陶瓷生产工艺的现状进行了资料查询与相关调研及分析、建议,希望对我国陶瓷生产能有一些借鉴。

关键词:陶瓷产品

生产工艺

坯料

烧结

一、陶瓷的定义

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指的是陶器和瓷器,加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再加上一些其他矿物原料,在经过拣选、粉碎、混练、煅烧等工序制后制得的产品。一般认为陶瓷是各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通称。而如今特种陶瓷的发展,对陶瓷的行业又有了一次新的提升和扩展。现在,所谓陶瓷通常是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的合称。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陶瓷生产有悠久历史和 辉煌成就。我国最早烧制的是陶器。由于古代 人民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在原料的选择 和精制、窑炉的改进及烧成温度的提高,釉的 发展和使用有了新的突破,实现陶器到瓷器的 转变。陶瓷工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层出不穷。

二、陶瓷生产的工艺流程

原料的选取和坯料的制备是陶瓷生产工艺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来陶瓷产品的质量,而陶瓷生产工艺对陶瓷产品而言,是制造过程,也是陶瓷产品性能优化过程。 陶瓷生产工业中,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它们的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 陶瓷原料主要来自岩石,而岩石大体都是由硅和铝构成的。 陶瓷生产工艺一般分为:

1.一般陶瓷生产工艺:

坯料原料进厂淘洗适量配料球磨细碎除铁过滤(一系列分化处理)干燥修坯索烧精修施釉白瓷检选彩绘装饰彩烧彩瓷检选成品包装出厂

釉料精选淘洗重量配料球磨细碎除铁过滤成品釉施釉白瓷检选 彩绘装饰彩烧彩瓷检选成品 包装出厂

原料工序:坯釉原料进厂后,经过精选、淘洗,根据生产配方称量配料,入球磨细碎,达到所需细度后,除铁、过筛,然后根据成型方法的不同,机制成型用泥浆压滤脱水,真空练泥,备用;对于化浆工艺,把泥浆先压滤脱水,后通过加入解凝剂化浆,除铁、过筛后备用;对注浆成型用泥浆,进行真空处理后,成为成品浆,备用。

成型工序:分为滚压成型和注浆成型。然后干燥、修坯,备用。

烧成工序:在取得白坯后,入窑素烧,经过精修、施釉,进行釉烧,对出窑后的白瓷检选,得到合格白瓷。

彩烤工序:对合格白瓷进行贴花、镶金等步骤后,入烤花窑烧烤,开窑后进行花瓷的检选,得到合格花瓷成品。

包装工序:对花瓷按照不同的配套方法、各种要求进行包装,即形成本公司的最终产品,发货或者入库。 2.日用陶瓷生产工艺 (1)、机压成形工艺流程

泥料切泥片压坯带模干燥脱模坯体干燥磨坯捺水施内釉捺外水沾外釉取釉扫灰检验装匣烧成。 (2)注浆成形工艺流程

泥料化浆高位浆桶注浆添浆倒出余浆带模干燥起坯利假口坯体干燥汤釉 接把嘴 补外水沾釉扫灰检验 装匣

日用瓷坯体施釉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对未经烧制的生坯施釉,然后坯釉一次宜选用自动喷釉机施釉,其主要过程为:生坯干燥→坯体预热→自动喷釉→二次烧成;另一种是在经素烧后的素坯上施釉,再进行釉烧。

三、我国陶瓷产业的基本状况

陶瓷的使用,在我国9000~10000年以前就开始了,随历史的前进,陶瓷生产在我国也随着一起发展起来,并有着当时世界顶尖的水平。但是如今,由于历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陶瓷生产工艺相比欧美等科技发达国家,下面我就相关资料查询结果来说明我国陶瓷产业现状。

从目前我国陶瓷市场的相关动态与现状,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在近些年来经济、科技、文化的水平提升,我国陶瓷生产已然形成以建筑瓷、卫生瓷、日用瓷、工艺美术瓷以及工业特种瓷为主的产业体系,并且传统工艺陶瓷在做工和外观上相当之高,如唐山陶瓷“三绝”:喷彩、雕金和曜变釉。

现在中国陶瓷发展已经可以分为十大产区,各个产区也有自己的特色,如上海一带为代表的华东台资或合资企业,在有釉制品特别是釉面砖方面占有优势,在企业管理方面独树一帜,四川夹江产区以红坯体特有的制造方法,曾产生了相当可观的生产量,号称西部瓷都等等。这些地方大多拥有从原材料供应到展览销售等成熟的产业配套环节。因此,产业集群以特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应,使产业集中化、网络化和植根化,使得其他地方的陶瓷企业进入难度和成本加大。

而与陶瓷产业配套的产业也有着快速发展,如陶瓷机械、耐火材料及花纸等配套产业在众多高校中都有与之相关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项目,为陶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技术是陶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各陶瓷企业均意识到这一点,不断加强对技术研究的投资力度,建立与生产相配套的研发中心,强化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目前,已经有众多陶瓷企业获得了ISO9000族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虽然陶瓷制品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品之一,但我国现在只是世界上生产制造艺术陶瓷第一大国,却不是艺术陶瓷强国,从国内大多数企业还是依靠国外技术在国内制造的情况看,我国陶瓷生产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接下来让我分析这些主要问题。

四、我国陶瓷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显然是技术创新方面上,我国陶瓷生产水平跟不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尽管大多陶瓷企业将自主技术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但是技术创新的力度仍然有所欠缺,技术人才的缺乏和技术人才质量上不足,使得新技术很难在生产中使用和开发出来,直接影响到我国陶瓷生产的水平。

其次是陶瓷生产环境污染严重,能耗高。由于陶土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开发技术和手段,造成能源消费较高,节能减排压力大。而且陶瓷行业本身就是属于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等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生产情况不仅导致国内矿产资源、能源过度消耗,阻碍了我国陶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我们生活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

再就是行业利润水平低,产品低质化严重。我国虽是一个陶瓷生产大国,,产品以中低档为主,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售价不高。陶瓷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导致产品利润不高。

最后要说的问题是部分陶瓷企业大而不强,竞争优势不明显。这些企业经营机制不灵活,让然延续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难以跟得上当前市场激烈竞争的步伐;因此,经营机制僵化和竞争优势定位不明确是导致部分陶瓷企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也是陶瓷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我国陶瓷产业的对策建议

现在社会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中,因而产品的第一要素就是与消费潮流相呼应,所以产品创新是我国陶瓷。工艺技术不断创新,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陶瓷企业在厂址选择、空间布置、厂内运输线路的安排等方面力求合理,尽量减少运输量;实现陶瓷企业运输操作机械化、自动化,减轻工人的工作强度

减少或消除作业中的多余和无效时间,增加基本作业时间的比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开发新技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缩短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

陶瓷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协作水平较低。所以,当今阶段仍然需要我们的努力,完善陶瓷工艺,制备新型功能型陶瓷。

参考文献:

① 肖汉宁.高朋召高性能结构陶瓷及其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② 张云宏.陶瓷工艺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③ 王零森.特种陶瓷.长沙:中南大学工业出版社,2000. ④ 谢志鹏.结构陶瓷.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第五篇: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感悟

本学期我参加了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的学习,受益良多。通过这门课,我了解了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见识了许许多多优美的陶瓷作品,并且亲自体验了制作陶瓷的过程,而且收获了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作品。

学习陶瓷艺术增长了我们的见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从这门课中学到了怎么制作陶瓷,并且认识到中国陶瓷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陶瓷艺术的学习中,老师带我们领略了从远古时代人们的智慧,到古代的陶瓷制作工艺以及陶瓷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我见识到了古代遗址中的精美陶器,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的精美陶瓷以及陶瓷文化。并且,我了解了最原始的泥条盘筑的制陶方法,还亲身实践并且制作了一个陶制瓶子。陶瓷艺术课带给了我许多的乐趣并且也让我学会了许多知识。从陶瓷发展早期到全盛期我们从不同的陶瓷器上皆可以发现绘画和书法的身影。由此可见陶瓷文化与绘画、书法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中国的陶瓷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俏丽新颖而享誉海内外。的确,一部中国陶瓷史,就是一部形象的中国历史,一部形象的中国民族文化史。然而,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各个时代的文明遗物,成为人类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永世相传。今天不少古窑遗址已得到了保护,但大部分仍处于自然状态,破坏十分严重,令人担忧。陶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核心文化之一,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以重视并予以弘扬。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反应了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在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陶瓷艺术欣赏课,学了这门课程我对中国陶瓷的文化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文化。 陶器的制作,可以说是人类最早的一项手工生产劳动,早在距今7000—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我国境内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陶器的制作,其起源甚至还可追溯到更远古的年代。新石器时代出现陶器,是和农业的发展有极密切联系的,因为谷物的贮藏和饮用水的搬运,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此外,没有陶器,肉类和谷物就不易成为熟食。与此同时,陶器的出现促进人类进入金属时代,因为陶器除作烹煮食物的用具之外,还因它的耐火性能而被用来作为冶炼金属之用具。中国社会到了商代,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阶段。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线中,在不断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创制出了我国目前已经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原始瓷器的出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重大创造,是陶瓷手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它为我国瓷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周时期的各种手工业生产较前有了很大的发展,开始设立职位对各种手工业进行管理。原始瓷器的烧制工艺,在商代后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而且出产的地区也较前更为扩大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始瓷器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其烧制和使用的数量,约占同期陶瓷器总数的一半左右。同时,战国时期的建筑用陶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秦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

隋唐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突出发展的时期。陶瓷发展到隋唐,也进入一个繁荣成长的阶段。瓷器在隋唐时代普遍用较高温度烧成,胎质更为致密。部分漆器、金属器及铜器的使用逐渐为瓷器所代替,瓷器生产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注意。到了唐代,正式出现“窑”的专称,象征着产量的增长。由于隋朝历年短促,隋代的陶瓷工艺不曾表现出超越前代的建树,表明隋代在陶瓷史上开始了一个新时期的是北方的瓷业有了发展。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后周赵匡胤夺取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历史上称为北宋。宋代的陶瓷是我国的鼎盛时期,“宋瓷”也是闻名世界。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

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在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光耀灿烂。

我在了解了中国陶瓷的历史之后,对于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更广泛的了解,并且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并且亲身制作陶瓷让我明白了制作陶瓷的不易,让我知道了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认真去对待,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陶瓷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交给了我知识,还提供了我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课上同学们气氛活跃,积极参与陶瓷制作,也加深了同学之间的感情以及互相之间的了解,陶冶了情操,增长了知识,更培养了我们的人文素养,使得我们能够全面发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vbaccess数据库关闭下一篇:中国银行swift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