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探讨

2022-09-12

1 引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我国综合实力日益提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重点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收付实现制的不足越来越明显。财政部门制定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明确提到了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与其在单位工作中的重要性。在行政事业单位中, 引入权责发生制, 不仅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还使其更加全面。

2 权责发生制的优越性

2.1 反映资产情况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 应用权责发生制, 及时发现其存在的各类债务与债权问题, 准确反映应收却还未收回的资金, 并且应当拨付却一直未拨发的款项在权责发生制下可以全部反映出来。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反映出来的数据, 制定真实、准确的财务报表。

2.2 进行税收规划

税收规划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内容, 合理的税收规划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税收规划阶段, 实行权责发生制, 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 合理确定税收的标准。权责发生制对税收规划提出了许多的要求, 使其规划工作更加细致化, 还可以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使各类税收项目信息更加公开化与规范化。

2.3 降低债务风险

目前, 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类型主要分为显性与隐性这两种。其中显性债务主要是指债务国向金融国际组织或国外政府贷款, 以农业综合开发借款与国债转贷资金这两种方式应用得较多, 常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隐性债务具体是指政府担保的债务, 地方政府以未来财政收入作为主要担保的举债, 金融机构是其主要借贷的对象。因政府在预算阶段, 应用收付实现制核算方式, 这种核算方式只能核算出部分显性债务, 例如已收到现金的各种借款本金。因没有实际支付与受到到期需要支付的长期借款利息, 故现金流的真实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 应用收付实现制, 不仅会导致本期承担利息不能准确记录在账面上, 还会影响到政府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并且给政府的财政风险预防与宏观决策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 必须将收付实现制改为权责发生制, 及时准确反映归属期内未实现与已实现的全部权力及义务, 使预警与报告机制更加完善。

3 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3.1 核算负债

行政事业单位在应用权责发生制核算方法的时候, 通过取消旧科目, 比如有价证券, 开发信息的科目, 使行政事业单位的负债核算更加完整。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增加公共基础设施与政府储备物物资科目的方式, 反映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并反映出其在社会服务中的独立性。以往暂存款科目的内容不够全面, 在改革后, 根据期限与性质的不同细分出很多的科目, 应付账款主要用于核算产品供销还没有支付的款项。同时, 相应增加应交税费科目, 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对税款的负债管理要求。

3.2 会计要素处理

(1) 零余额账户。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主要分地方、中央。其中中央零余额账户是中央下拨的专项统计调查经费、行政运行经费与人员经费, 主要用于收支中央财政拨款授权支付额度, 在应用中央零余额账户时, 一般是根据上年度编制的预算计划进行。地方零余额账户的执行方式与中央零余额账户的执行方式相同, 均按照上年编制的预算执行, 其主要用于收支地方财政拨款授权支付额度, 地方专项调查经费是其主要收支。在会计处理方面, 依照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方案收付余额用款额度, 向行政事业单位反映期末零余额账户中尚未支付的额度。 (2) 现金的处理。自2012年初, 我国财政部门在最新的财务会计规定中明确指出凡属于公务卡结算目录内的公务活动支出,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统一采用公务卡结算其活动费用。推广与应用公务卡, 使财政管理更加透明化, 财政部可以在网上查到每一笔报销还款记录, 有效解决现金结算信息不透明的问题, 减少甚至消除财政部监控的盲区。

3.3 会计报告

会计报告是政府财务报告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反映单位经营与财务情况时, 需要应用到会计报告。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告主要涉及资产负债、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行政收入守住与人员经费支出明细的内容。在会计报告中, 应用权责发生制后, 各项收入与支出费用更加透明化, 对收入与支出的确认点规定更加科学与合理性,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3.4 预算合理性判断

财务报告与预算的信息是行政事业单位制定下年度预算措施及决策为了财务结果的重要参考信息, 预算作为一种事先编制好的财务计划, 在财务工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而财务报告中涉及的各项会计内容均与已发生的事件与实际交易有着直接的关系, 财务报告主要是反映事实结果。权责发生制是基础的财务报告, 尤其在资产负债表, 真实反映以往决策的财务结果, 并提供有利于制定未来财务决策的价值信息。在采编报告中, 将权责发生制与预算结合, 起到相互支撑与补充的作用, 全面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与运行情况, 进而验证预算的合理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行政事业单位在引入权责发生制后, 要结合社会经济与单位发展的具体情况, 不断完善权责发生制, 提高会计学信息的质量, 扩大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 为事业单位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提高其工作的效率。

摘要: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会计核算内容相对复杂且随着公共财务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成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手段。权责发生制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弊端, 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权责发生制的优越性和应用, 为未来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行政事业单位,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丽娜.事业单位会计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改革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 (10)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铁路工程原材料检验检测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下一篇:疣状胃炎362例内镜与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