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区发展现状

2022-09-12

第一篇:广州南沙区发展现状

广州南沙区行政中心迁移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背景:

广州南沙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几何中心,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处,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1993年5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揭开南沙大规模开发的序幕。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为广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权负责开发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管理以及招商引资等工作,具有广州市市级审批管理权限。目前,南沙新区建设已列入《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广州南沙新区将成国家级新区,并赋予省级权限,提出要站在“珠江三角洲建设成世界级的城市群”的高度规划,建设成新型的滨海新城。

南沙的开发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变换,其行政中心也出现了相应的迁移。1993年至2002年,南沙的行政中心主要在蝴蝶洲,此时为中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委员会、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至2002年,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挂牌成立,张广宁任总指挥,统筹南沙的规划及开发,行使广州市一级管理权限。此时,南沙区的行政中心搬迁至南沙客运港附近的蒲州广场。2005年经国务院民政部批准,将原属番禺区的“二区三镇六村”划归新成立的南沙区管辖。具体指原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管理区和万顷沙镇,横沥镇,黄阁镇以及灵山镇的庙南村,七一村和庙青村的部分区域,东涌镇的庆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区域。南沙成为广州市一个独立的行政区。2009年,南沙区人民政府搬迁至位于黄阁镇凤凰大道的新建的区政府大楼。

意义:

行政中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可替代,肩负着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与蓬勃的重任。

行政中心主要有三种规划模式:集中规划模式、分散规划模式与综合规划模式。其中,集中规划模式是将各相关行政办公机构集中布置于一栋建筑物中,各部门通过垂直竖向划分和平面组合等方式区别各功能分区。分散规划模式为城市的行政办公机构分散在城市之中,没有相对集中的行政核心区。这种布局模式往往是依托城市原有的建设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行政机构调整,在整个城市之中牵扯面广。综合规划是行政中心的各相关机构相对集中,结合会议中心等配套设施以及市政市民广场形成的一个较大规模的整体城市行政中心区域。这种规划模式有效保证了各行政办公机构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有助于行政中心功能结构上的整合与协调,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城市行政核心区,也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形象。

行政中心的选址应尽量符合择中原则、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原则、前瞻性原则、通达性原则、地标原则、功能发展原则、空间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操作行原则和弹性发展原则。

从南沙区的政府所在地的三个选址规划来看,第一个规划主要应用的是集中

规划模式,符合择中原则。此种布局形态使得各行政办公机构联系方便快捷,有效缓解了市内交通的拥挤,提高了相关配套设施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社会资源。政府的第一个选址主要是因为蝴蝶洲人口集中,区域集聚力强,有利于市民办事方便与政府集中管理。

政府第一次迁移至第二个选址蒲州广场主要由于第一个选址地域范围偏小,导致政府辐射范围小,不利于城市的扩散,也不利于区域的布局结构与升级调整,也就是不符合空间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弹性原则。

南沙政府的第二个选址为蒲州广场,选择该处的优点是:蒲州广场位于南沙客运港附近,有利于南沙与外界的交流,且该地区尚未得到很全面的开发,有利于政府带动周边辅助配套设施的发展。但是,这些优点同时也成为了缺点,由于该处不在南沙区的几何中心,不利于南沙区内部的总体规划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们很容易从事实现象得出,在该处设立政府对南沙的发展弊大于利。于是,就有了南沙政府的第二次搬迁。此次搬迁在“十二五”南沙新区发展建设的这个大背景下,南沙区被分为4个功能分区,分别是:黄阁综合工业组团、南沙高新技术产业组团、万顷沙临港工业组团和龙穴岛现代物流业综合组团(如图)。在此规划下,区政府的整体规划应用综合规划模式,政府选址为蕉门,此处位于南沙区的几何中心,附近的蕉门河道与河道两边地域形成“一河两岸”的格局。该片地域尚处于开发阶段,房地产进驻此地,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开始动工,加上此处拥有水运、地铁、公路等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与南沙区内区外的联系交流,带动地区的发展。

总而言之,南沙区新的行政中心的选址总体符合了择中原则、土地利用效益优化原则、前瞻性原则、通达性原则、功能发展原则、空间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操作行原则和弹性发展原则。

新的行政中心的建设是南沙区开发建设的第一步,南沙区通过行政中心的建设,带动新区的其它公共设施的完善,从而形成一个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的综合性新城区。

通过研究南沙行政中心的迁移可以了解南沙的发展历程,从南沙区新行政中心规划的方案可以了解南沙今后的规划发展,为研究南沙的城市规划提供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第二篇:2006年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南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课件[大全]

2006年广州市南沙开发区(南沙区)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

2006年是南沙开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建设“两个适宜”现代化滨海新城区的目标,积极落实“加快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三大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又好又快,实现了南沙“十一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总量:经济规模取得突破,经济增速再创新高。初步核算,2006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达210亿元,比上年(下同)增长47.3%,增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32.6个百分点,在全市12个区、县级市中位列第一位,是2002年以来增速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亿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64.2亿元,增长61.9%;第三产业增加值35.9亿元,增长13.6%,三次产业的比例达到4.7:78.2:17.1。

财政税收:财政税收大幅增长,增速均为全市各区、县级市之首。2006年,全区一般预算财政收入8.4亿元,增长53.3%;税收总额37.7亿元,增长1.1倍,其中国税收入28.5亿元,增长1.6倍,地税收入9.2亿元,增长30.6%。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6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5.3亿元,增长31.6%,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16.5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54.1%,完成投资超10亿元的重点建设项目有4个,分别是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工程、广州丰田整车项目、广汽丰田发动机和广州南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丰田整车及相关汽配项目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1亿元,增长15.3%,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的22.8%,并带动了汽车产业园区周边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2006年,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3 亿元,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36.4 %。全年完成城建投资21.1亿元,新增通车里程60多公里,市南路、亭角立交、环岛路、港前大道等交通主干道的建设和改造已完成,地铁四号线已开通至黄阁;凫洲大桥项目已完成80%的工程量,新蕉门大桥、凤凰大桥等重点骨干桥梁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启动了48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投资5.2亿元。已建成虎桥220KV变电站,另外8座变电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也正顺利推进。

2006年我区加快了安置区和新城区的建设,黄阁麒麟新城安置区一期工程已全部交付使用,广隆安置区和珠江安置区的建设已基本完成;启动了珠江管理区第一代归难侨危房户的搬迁安置工作。结合我区发展规划和镇村公路的现有状况,对300人以上自然村的镇村公路网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建设;全区58个行政村已全部通行客车。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2006年,全区农业生产在

二、三产业快速推进、农业用地相应减少的情况下,仍实现农业总产值17.1亿元,增长6.3%。其中渔业是我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实现产值8.3亿元,增长14.5%,占全区农业产值的48.5%,;种植业产值6.4亿元,下降2.8%;畜牧业产值1.2亿元,增长1.6%;林业产值0.7亿元,增长1.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亿元,增长16.5%。

丰恒莲藕生产加工基地、横沥甜玉米生产基地、永乐农庄水果生产基地等已初步实现规模化经营并呈现出较强的带动效应。义沙西芹、庙南板田菜、新安水瓜、沙一豆角等蔬菜品种在周边地区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并出现义沙村、庙南村等特色蔬菜专业村。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工业经济高速增长。2006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74.8亿元,增长80.9%,增速位居全市各区、县级市之首,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65.4亿元,增长83.4%;销售产值462.8亿元,增长86.1%;产销率达到99.4%。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0.7亿元,增长79.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8.1亿元,增长86.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5亿元,实现利税总额50.5亿元。规模以上轻、重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0:80。

主要工业产品方面,全年生产汽车6.1万辆;生产发动机15.5万台,增长12.5倍,其中出口9.3万台;发电量99.4亿千瓦时,下降3.5%;钢材产量21.6万吨,增长61.5%;初级形态塑料16.3万吨,增长15.3%。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值210.7亿元,增长5.8倍。其中汽车工业实现产值175.6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37.7%,拉动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65.3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51.7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36.7%,拉动全区生产总值增长32.2个百分点。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迅速上升。2006年,全区已有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34家,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57.2亿元,增长1.7倍,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3.8%,比上年提高10.5个百分点。代表性企业有广州丰田整车、东方电气核电承压设备、美国通用电器塑料、日本名幸电子、瑞士龙沙公司、安捷利电子、慧视通讯科技、广钢MBA塑料等,产品涵盖微电子与集成电路(IC)、光电子与激光显示技术、生物制药技术、新材料、民用核技术、纳米技术、环保与节能技术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建筑业:2006年,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3.5亿元,增长2.2%。全区完成建安工作量93.9亿元,增长14.3%,其中建筑工程68.7亿元,下降10.4%;安装工程25.2 亿元,增长4.5倍。房屋施工面积122.62万平方米,增长36.6%;竣工面积50.75万平方米,增长19.7%。

四、交通运输业

港航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6年,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达4928万吨,增长41.1%;集装箱吞吐量达252.3万标箱,增长1.1倍。目前,广州港南沙港区已开通了至美洲、欧洲、日本、澳洲、东南亚等国际、国内航线18条,全年累计航次达到2.8万次,增长45.5%。南沙汽车滚装船码头、广州小虎石化码头以及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2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纷纷建成投产;世界最大的远洋航运企业马士基集团及全球第五大码头经营企业中远太平洋有限公司也在2006年签约加盟广州港南沙港区二期的建设经营,将促使广州港南沙港区进一步扩大吞吐能力,同时带动物流、市场等的飞速发展。

五、国内商业和对外经济

国内商业:2006年,全区国内商品销售总额40.4 亿元,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亿元,增长6.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6.2亿元,增长1.6%,其中限额以上2.36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4.5亿元,增长27.9%,其中限额以上0.6亿元。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6年,全区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8个,合同利用外资达5.06亿美元,同比增长0.4%;实际利用外资4.57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一批知名企业包括美国通用电气、名幸电子、电装等纷纷增资扩股,扩大生产,共增资2.12 亿美元,占全年实际利用外资的46.4%。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南沙投资成立的企业已达到36家,其中2006年新投资的项目有3个。2006年7月2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同意由中石化总公司与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合资建设的1200万吨炼油项目选址广州南沙,标志着这一龙头项目的招商工作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还引进了西电集团广州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等一批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龙头骨干项目。

外贸进出口:外贸进出口形势喜人。2006年,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39.4亿美元,增长25.3%,其中进口22.2亿美元,增长19.1%;出口17.2亿美元,增长34.4%。在出口中,进料加工13.9亿美元,占出口额的80.8%,增长有45.9%。出口额超1亿美元的企业有互太(番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美国通用电器塑料中国有限公司、广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及明幸电子(番禺南沙)有限公司。

六、科技和教育

科技:2006年,区政府共投入科技三项经费1651.9万元,有19个科技项目获得支持,对南沙的企业科技创新和创新平台的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南沙资讯科技园现已有23个研发型公司、公共实验室和研发中心入驻园区,香港科技大学霍英东研究院已建立了8个研究中心和2个中央研究设施,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3间省级重点实验室也已经启动建设,加上东方电气、慧视通讯科技等大型企业自建的研究开发机构,我区现已有各类技术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院)、设计院(所)、实验室等共计39家,其中包括省级研发中心4家。创新平台建设和企业科技创新的的重大进展,为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主创新活动日益活跃。2006年,全区专利申请量280件,增长53.9%,增速列全市各区、县级市的第二位;专利授权量163件,增长48.2%,增速列全市各区、县级市之首。5月20日到26日,我区围绕广州市的“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广州”的科技活动周主题,举办了南沙区首届科技活动周系列活动,包括在南沙科学展览馆举办中学生电脑机器人表演赛、“创新改变世界”主题展览、珠江农业科普园的科普基地挂牌仪式和在资讯科技园的“南沙科技论坛”。本次科技活动周促进了我区的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展示了我区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新成就:南沙科学展览馆正式挂牌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珠江农业科普园挂牌成为管理区高新农业技术推广基地等。 教育:教育创强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06年,我区改建、扩建不达标的薄弱学校共6所,先后撤并了17所“麻雀学校”,全区的公办学校由原来的49所整合为35所,其中普通中学7所,小学28所。学校的质量有所提高,等级学校数量有较大增加,目前我区共有1所省一级学校、11所市一级学校、22所区一级学校,等级学校数已占全区学校总数的97%,我区小学等级学校已全部达到“教育强区”指标要求,中学的办学条件也得到进一步改善;黄阁镇、万顷沙镇已通过了省教育强镇验收。全区共有专任教师1485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653人,小学专任教师832人;共有在校学生27777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428人,小学在校学生数16349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升学率为96.63,高中升学率为75.51%。

七、文化、体育和卫生

文化:文化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2006年,黄阁麒麟舞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角山炮台等一批历史文化古迹已基本完成建设并对外开放。7月份,南沙成功承办了瑞典“哥德堡”号商船访问广州的首轮活动;11月份,我区老年大学应文化部文化司的邀请,参加了全国老年文艺汇演,荣获“荷花奖”;12月份,万顷沙镇成功举办了“广州水乡文化节”活动;文化旅游事业也顺利启动。开拓了“南沙一日游”,南沙滨海公园已基本建成并对外开放,百万葵园的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

体育:体育事业喜获丰收。在6月初举行的2006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上,横沥镇女子代表队摘取了国际标准龙舟女子组桂冠 ,万顷沙镇女子代表队获得该组别亚军,万顷沙镇男子代表队则获得国际标准龙公开组亚军的好成绩。南沙中心小学足球队参加“2006年达能少年国际杯足球赛”广州赛区比赛勇夺冠军。12月,我区成功承办了第11届环南中国海国际自行车大赛广州站比赛。

卫生:卫生事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6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9所,其中一级医院9所,门诊部6所,疾病控制中心1家,卫生监督所1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共24间,村卫生站38所;医院编制床位共有709张,实有床位583张;全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总数为851人,其中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87人,占人员总数的80.7%,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79人,注册护士225人,药剂人员60人,检验人员36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87人,其所占卫技人员比例分别为40.6%,32.8%,8.7%,5.2%,12.7%。全区每千户籍人口拥有卫生人员6.03人。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18‰,婴儿死亡率2.98‰,产妇住院分娩比例99.58%。2006年,我区大力完善公共卫生体系,成立了区卫生监督所、区疾病控制中心;黄阁医院加挂区妇幼保健院的改造方案已经启动;珠江管理区医院加挂区中医院的改造方案已列入市中医强市的规划;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规划建设的南沙中心医院首期工程已正式动工。

八、人口、就业和社会保障

人口:2006年末,我区户籍人口为147181人,比上年末增加4631人,其中农业人口107597人,占全区户籍人口的73.1%。按计生口径计算,全年死亡人数893人,死亡率为6.1‰;出生人数1419人,出生率为9.69‰,自然增长率为3.59‰,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3.9。

就业: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全区新增就业岗位1.3万多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729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73.6%;全年我区先后为2万多人(次)本地劳动力提供了求职登记、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的就业援助和服务,开展了多场专场招聘和就业援助活动,吸引了600多家企业前来设点招聘,提供了1万多个就业岗位,达成用工意向近6000人次,其中大部分是我区农村劳动力;区有关部门制定了《南沙区公益性岗位解决本地劳动力就业工作实施办法》,将道路维护、保洁保绿、计生协管员、城管协管员等公益性岗位统筹起来,解决了1084名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2006年,我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标准、住院实际补助比、住院受惠率、参合农民人均利用费用、参合农民人均补助费用等五项指标均居广州市前列;农民报销医药费用总额为1066.8万元,全区参合农民有6716人次受惠,平均每住院一人次补助1575元,补助金额占农民住院总费用的39.6%,已有34人获得2万元的最高补偿,大大减轻了患病农民的医疗负担;2006年全区养老基金收入3.8亿元,全部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均通过社会化按时足额发放。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的南沙开发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均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第三篇:广州市南沙团青汇青少年发展促进会 拟招聘条件(推荐)

招聘单位:广州市南沙团青汇青少年发展促进会(共青团广州市南沙区委员会发起成立的公益社会组织)

拟招聘员工条件

学历:专科/本科

专业: 社会工作、广告策划、广告设计、新闻传播、市场营销优先

其他条件:

 具有较强的市场宣传策划、推广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强;  会简易海报设计、制作,熟练操作办公软件,良好的文字整合撰写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

力;

 能自主组织策划相关业务活动,并监督执行;

 能及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其他任务;

 性格开朗,工作认真、细致、有耐心,有团队合作意识;

 有学校学生会、社团工作经验者优先。

薪酬方面,我们初步的预想是:(全年总费用,包含派遣费)

专科:3.5万至4万元(一年)

本科:4万至4.5万(一年)

第四篇:2021广州南沙区积分入学申请攻略

积分入学的积分由基础分、附加分和扣减分等三部分组成。基础分指标包括个人素质、工作经验和居住情况三项内容。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21广州南沙区积分入学申请攻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申请对象

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持有在广州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连续满1年,并在广州市内具有稳定职业、稳定住所、且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非广州市户籍(含广州市辖下11区)人员的非广州市户籍适龄入学子女。

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年满6周岁且不满7周岁(至申请入学当年8月31日止)要求入读我区小学一年级,或应届小学毕业要求升读我区初中一年级。

申请流程

(一)网上报名

时间:5月13日至22日

入口:南沙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系统(jfrx.zruiedu.com)

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网上报名。

(二)学校现场资格审核

时间:5月13日至24日

学校审核资料

(三)部门审核

时间:5月25日至6月9日

各相关部门对入学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赋分,如入学申请人对审核结果有疑问或异议,可持相关材料到对应审核部门申请复核。

(四)公示招生学位和申请人积分段等数据

时间:6月10日至11日

区教育局在南沙区政府门户网站(点击“政务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教育信息”栏目)公布公布学位信息;入学申请人可在系统内查阅本人的资格审核、积分和排位结果。

(五)第一批填报志愿

时间:6月12日至15日

符合“第一批投档”资格的来穗人员登录系统填报志愿。

(六)区教育局进行“第一批投档”并公布投档结果

时间:6月16日至18日

“南沙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系统”根据来穗人员的积分(第一批投档按照排序)高低、填报志愿顺序和学校学位情况进行投档。投档分两批独立进行,先投第一批次的学生,再投第二批次的学生。已被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不得注销,不得再参加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符合条件但未被第一批次录取的学生可参加第二批次的投档录取。

投档原则为“排序优先,遵从志愿”,即先按来穗人员排序(积分)情况从高到低检索,再按填报的学校志愿顺序依次逐个检索投档。

(七)第二批填报志愿

时间:6月19日至22日

符合“第一批投档”资格但未被投档录取,以及符合“第二批投档”资格的来穗人员登录系统填报志愿。

流程参照“第一批填报志愿”。

第二批投档录取资格:

参加第一批投档但未被录取的随迁子女可参加第二批投档录取。不符合第一批投档录取条件但持有在我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连续满1年的来穗人员,区教育局以辖区内公办学校(含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学位为主,根据来穗人员积分排序进行第二批投档。

(八)区教育局进行“第二批投档”并公布投档结果

时间:6月23日至25日

(九)补录填报志愿

时间:6月26日至29日

上述两批投档录取完成后,如学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仍未录满,则符合条件但未被投档录取的随迁子女可参加补录。

补录填报志愿不再限制来穗人员所属片区,投档仍遵循“排序优先,遵从志愿”原则,不再分批次,一次性出档。补录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十)公示补录投档结果

时间:6月30日至7月2日

公示结束后,来穗人员带同随迁子女到录取学校办理注册入学手续。逾期不办理或不服从安排的,作自动放弃学位处理。

(十一)新生注册

时间:7月12日前

第五篇:广州市南沙区投资优惠政策

(1)“五免五减半”。对从事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港口、铁路、公路、电站等)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如其投资经营期在15年以上,从获利起可以享受“五免五减半”政策(即头五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六年至第十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两免三减半”。外商投资的生产性企业(含带项目在成片土地上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的起,第一年和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一免二减半”。外资银行、外资银行分行、中外合资银行及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外国投资者的资金由总行拨入的营运资金超过1000万美元、经营期限在10年以上的,经金融机构申请、税务机关批准,其经营业务所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从开始获利起,第一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二年和第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4)两类企业减税。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举办的先进技术企业,依照国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三年(上海为二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新办高新(先进)技术企业,经企业申请,税务机关批准,从投产起,二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自认定之日起,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高新技术企业出口产品的产值达到当年总产值70%以上的,经税务机关核定,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认定先进技术企业,在享受“二免三减半”后,经税务机关核定,可在第六至八年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6)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产品(含单晶硅片)2010年前可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6%的部分即征即退。

(7)在中国境内没有设立机构的外商而有来源于区内的股息、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除依法免征所得税的外,都减按10%的税率征收所得税。其中提供资金、设备条件优惠或者转让技术先进的,经政府批准,可给予更多的减征或免征优惠。

(8)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免征地方所得税。

(9)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分得的利润汇出境外,免征汇出额的所得税。

(10)外商投资者从其投资者将从企业中分得的税后利润再投资于企业和开发区其它企业,期限在5年以上的,可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纳所得税税款的40%。如再投资举办、扩建的企业属产品出口或者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全部退还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税款。

(11)外商投资企业在区内新建或购买的房屋,自落成或购买之日起,免征房产税三年,高新技术企业免征房产税五年。

(12)外商投资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的鼓励类外商投资企业,在投资总额内进口自用的机器设备、零部件、建筑用建筑材料以及安装、加固机器所需材料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

(13)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外商投资项目,其产品内外销比例除涉及进出口许可证和配额制度管理的以外,可自行确定产品内外销比例。

(14)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设备技术、工艺水平先进或投资额较大的外商投资项目,给予优惠的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

(15)设立南沙风险投资公司,对重大外商生产性项目试行股权投资。经区建设指挥部批准,可由风险投资公司作部分出资,按外商要求兴建专用厂房,持有该项目一定股权,待该项目运营成熟后以一定价格退出。

http:///zjgl/newsdetail.asp?id=5354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质量发展表态发言下一篇:给自己算命八字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