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防治

2023-03-12

第一篇:农作物病虫害测报防治

文山州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及防控工作方案

为有效应对当前特大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切实做好抗旱保春耕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报及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旱灾造成的损失,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树立“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理念,加大监测调查、预警和信息发布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综合防控技术,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提高防治效果;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减缓害虫抗药性产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治理。

二、目标

健全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支持体系,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扩大综合防治应用面积,科学用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约20%,产量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三、主要措施

(一)严密监测病虫发生动态,提供准确病虫发生信息 今年的特大旱灾将导致水田保水差,水稻病虫发生异常,特别是喜高温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将加重;旱地作物由于土壤墒情差,气温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将面临出苗差,草害、地下害虫、锈病、蚜虫等危害加重;蔬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将加重发生。为此,要结合当地作物品种布局,严密监测病虫发生动态,拓宽监测范围,尤其是对我州农业生产有严重威胁的病虫害,如水稻“两迁”害虫、稻瘟病、玉米叶斑病等,及时发布信息,为指导大面积防治提供准确情报。

(二)大力推广可持续治理技术,切实控制病虫危害 由于去冬今春持续干旱,气温偏高,大春作物播种进度慢,一部分害虫始发期将较去年推迟。同时因干旱持续,水稻移栽推迟、生育期推后,加之雨水偏晚,有利于迁飞性害虫迁入、繁殖、危害。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有效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力争把今年的农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降到最低。综合治理技术应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绿色无害化措施。

1、目前各县已进入水稻撒秧、育秧阶段,特别是抗旱育秧,须采取旱育方法,要做好水稻播前种子处理和秧苗期病害管理工作。播前种子处理防治恶苗病,进行种子消毒是避免种传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可用85%强氯精溶液消毒,先用清水预浸种子12小时,捞起滴干水分再放到300-400倍的强氯精溶液中浸泡12-24小时,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催芽播种。预防水稻旱秧青枯病,可用3%广枯灵75-100毫升/亩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和揭膜后喷雾,两次施药。其药效、安全性、成本均优于敌克松,且具有促根、壮苗、增蘖、提高秧苗素质的作用。

2、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1)稻飞虱防治

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农药,抓住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时施药,每百丛虫量达1000头即可采取统一防治的方法进行防治。

推荐选用农药和使用剂量:①吡蚜酮: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安邦集团公司生产),20%吡蚜酮悬浮剂(江苏克胜集团生产);②烯啶虫胺:50%烯啶虫胺可溶性粒剂、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③噻嗪酮:有多个名,如扑虱灵、优乐得等,并有多种制剂。低毒,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3—7天后飞虱开始死亡,药效20—25天,亩使用有效成分7.5—10克(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30—40克)兑水45—60升喷雾;④吡虫啉:有多个名,如蚜虱净、大功臣、麦雨道等,并有多种制剂。低毒,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亩使用有效成分1—2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亩10—20克)兑水60升喷雾;⑤毒死蜱:有多个商品名,如乐斯本、盖仓本、新一佳、同一顺等,并有多种制剂,中毒,具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⑥艾美乐:70%水分散粒剂(德国拜耳公司生产),低毒、高效,亩用2-3克兑水40-60公斤喷雾;⑦啶虫脒:有多个名,如悦蚜、乐百农等。低毒,对人畜有毒,为广谱杀虫剂。以上药剂在文山州各地农药市场上有售,农户使用时应认真阅读农药标签,按使用说明施药。

施药适期:稻飞虱1—3龄若虫期为最佳防治适期。防治方式:应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以提高区域内防治效果,减少施药次数。施药部位:稻飞虱若虫多群集在稻株下部取食为害,施药时要注意喷施稻株基部。施药次数:上述推荐药剂任选一种,10—15天一次,一般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施药时田间应保持浅水层,有利于药液在稻株体内传导。以上推荐药剂多无熏蒸作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复混带熏蒸作用的药剂如敌敌畏,有利于药效发挥。

(2)稻纵卷叶螟防治

稻纵卷叶螟在水稻孕穗至灌浆期为害损失最重,蜡熟期次之,分蘖期最轻,因此孕穗至灌浆期是防治重点。常用农药有毒死蜱、杀虫单等。

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也可以通过品种布局设立诱杀田,减少施药面积。

化学防治:按照防治指标,掌握在防治适期(幼虫2-3龄盛期或百丛有新束苞15个以上时)施药。注意选择高效长效,对天敌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3)辣椒病虫害防治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我州辣椒主要病害有:辣椒疫病、炭疽病、灰霉病、青枯病、病毒病、白粉病等。主要害虫有:棉铃虫、烟青虫、蚜虫、斜纹夜蛾等。一般情况下造成减产10-30%,严重者绝收。

农业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前期以促根发棵为主,尽快使植株形成丰产型,提早封行成熟,中后期以肥水管理为重点,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辣椒抗病虫能力。

化学防治:定植成活后施药预防病害的发生,看辣椒长势、气候等因素决定施药次数,如果已经发病,关键是要选准对口药剂及时喷施或灌用,每隔7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对虫害的防治可采用黑光灯、性诱剂诱杀成虫,减少下代虫源;掌握在幼虫蛀果前用药或早晚进行人工捕杀。

(4)蔬菜病虫害防治

蔬菜病害以白菜软腐病、白菜黑斑病、白粉病为主;虫害以菜蚜、菜青虫、小菜蛾、斑潜蝇、黄曲跳甲为主。每年蔬菜发生虫害重于病害。

农业防治:重视科学轮作,清洁田园、棚室及土壤消毒、种子消毒,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利用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来消灭害虫,运用银灰膜避蚜、黄板诱蚜、性诱剂治虫。

化学防治:禁止和限制使用剧毒、高毒和高残留农药,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适期进行防治;积极推广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乳剂、阿维菌素、10%烟碱乳油等)。

(5)地下害虫防治

农业防治:结合土地翻耕,清除害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虫源。

化学防治:①土壤处理: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ml,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②药剂处理种子:可用50%辛硫磷乳油l00ml,兑水2~3kg,拌玉米种40kg,拌后堆闷2~3小时,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的防效均好。使用种衣剂时最好选择防地下害虫、兼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专用种衣剂。③毒谷诱杀:用25%辛硫磷微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田间害鼠。

3、强化病虫害防治用药的安全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在农药施用过程中极易引发施药人员中毒事故和农作物药害事故。各县应针对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用药安全问题,利用多种形式(培训、会议、墙报、防治现场及走访农户)加强安全用药的宣传、培训与指导工作,谨防施药人员中毒事故发生;尤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浓度,不得随意加大用药量,否则易造成药害,特别是大棚作物,提倡在早晨或太阳下山时用药,药后要揭膜通风,以防药害发生;施药人员应尽量配戴防护措施,如手套、口罩,以确保安全;采取措施切实防止因农户多用、乱用及多种农药不合理混用引发的安全事故。

4、干旱不利于除草剂药效发挥,因此建议用人工除草,秸秆堆腐处理,禁止焚烧,杜绝火灾隐患。

(三)强化宣传指导,确保技术普及到位。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手机等媒体或通信工具,采取印发明白纸、发短信、举办培训班、开展科技下乡、科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病虫草鼠害的科学防治技术宣传指导,逐步提高农民科学技术防治水平。

第二篇:18年我县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情况总结

2018年我县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工

作情况总结

2006年我县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工作情况总结2007-02-01 11:05:0

5近年来,随着××建设生态岛的定位,在大面积建设生态林的过程中,本县从外地引进了大量苗木,随之带来了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使得本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回顾今年,特别是近阶段我站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重点抓好近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往年进入10月份后,常见的病虫如刺蛾、杨树舟蛾大多进入结茧、化蛹阶段,但由于今年10月上旬温度仍偏高,

落叶迟后,造成虫害食源充足,使为害重阳木的食叶性害虫重阳木锦斑蛾在我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为害。10月8日上午,在水源涵养林港西镇双津村段重阳木上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现场,经县站技术人员确认,系重阳木锦斑蛾为害,此虫暴发在××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下午站业务科即迅速向全县各乡镇林业养护社及有关单位下发了“林果病虫简报”。根据面上发生情况,10月10日下午,县农委林业科会同县林业站,召开了由各乡镇农办和有关单位参加的“重阳木锦斑蛾发生与防治”专题会议,会上布置各乡镇立即对本地区生态林内的重阳木进行调查,要求发现虫害及时防治,并将调查、防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县林业站。之后,我站业务科每天安排两辆车,分两组对全县重点区域生态林内重阳木上锦斑蛾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踏查,并及时督促各养护社及施工单位采取防治措施。

截至到10月16日,全县共调查重

阳木面积4280亩,其中发生面积为2120亩,药剂防治面积达2680亩,防治效果90%以上。事后在我站业务人员踏田检查中,仍发现有部分田块防治效果不佳,有大量活虫的情况,于是,在10月19日又对全县有关单位发了“进一步加强重阳木锦斑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经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采取防治工作,目前已基本控制了重阳木锦斑蛾的进一步为害。据报道,今年10月份发生重阳木锦斑蛾不尽在我县,上海其它地方也出现了该虫大暴发的情况。

从10月17日开始,根据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的书面汇总情况,县林业站站长率领业务科、执法中队主要成员,会同县公益林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对港东生态片林、庙镇种种生态片林、明珠湖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施翘河段至西滩湿地段、东平林场、竖新镇新征村水源涵养林、陈家镇入岛通道林等重点生态林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并对全县各病虫测报点设

施配套、日常运作、林木生长、病虫害发生等一系列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证明,我县绝大部分测报点运作正常。

二、全面加强全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回顾今年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我站从今年3月至10月,根据病虫的发生时段,基本上每天派技术人员到全县重点生态林,进行巡回监测,并在病虫高发的6至8月,有时每天分两组巡回对全县生态公益林进行病虫监测,并将每天巡查情况做好台帐记录工作。至目前为止,我站有针对性地下发了14期“林果病虫简报”。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如何做到测报网络的全覆盖,在测报点建设上,我们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并通过自筹资金,从2003年的7个测报点增加到现有的50个病虫测报及监测点,大部分配备了测报灯或诱虫灯,并与每个点测报人员签订了“病虫测报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使我县测报人员的业务

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我站在今年7月

26、27日两天,又对50个监测点的病虫监测员进行了“林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培训,专门聘请市农校和市站教授、专家进行讲课,并对防治机械的使用做现场操作指导。

三、目前我县森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理念落后。没有将森林保健的思想贯彻到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实践中来,往往等到虫害发生后再进行防治,造成防治工作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此次重阳木锦斑蛾的大发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

2、监测预报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迟后。虽然我县测报、监测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跟不上生态林建设的步伐,某些点仍缺乏必备的监测仪器,如测报灯、捕虫网、放大镜及做标本的必备工具等。

3、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职监测

人员。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尽靠县站4名专职植保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测报的需要,各乡镇也没有专职测报、监测人员,而且现有各测报点上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均衡,技术力量薄弱,经费补贴少,影响了各测报点、监测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4、缺乏必要的防治设备。生态林经过2-3年的管护,林木生长较快,形成树高林密的情况,这就需要高射程、大功率的喷雾器来进行药剂的防治工作,但我县目前只有几家单位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林业用喷雾器,大型喷雾器只有一台,还是市林业总站支持的(现存放在我站仓库中,以备不时之需)。在今次防治重阳木锦斑蛾过程中,有许多施工企业及养护社使用的都是农业用的小型手动喷雾机,将喷头用长竹竿挑着,两人搭档着喷药,远远不能适应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

5、大面积的生态林中,大部分都没有道路和水系,给有效的防治工作带

来了极大的难度。一旦发生大面积的虫害,人走不进,水输不进,机运不进,就变得束手无策。

6、防治经费,特别是农药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财政拨发的经费是每亩50元(含化肥费),这远远不能满足病虫防治的需要(见“全县生态公益林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表”)。

四、今后森防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生态林的大面积建设势必带进许多新的病虫种类;林木的生长使得病虫基数急剧累加;气候的变化使病虫发生规律变化;树种的增加使主要、次要害虫交错更迭;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使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呈现十分严峻的形势,可以说,我县必将暴发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这次重阳木发生虫害就是对我县森防工作的一个小小的警示。为搞好我县的森防工作,未雨绸缪,现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建议:

1、组建一支森林病虫害专职监测队伍。我县现有生态林面积近10万亩,

尽靠县站的4名植保人员负责监测全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非常不现实。因此,今年11月,打算在各乡镇林业养护社人员中选3-4名初中以上文化,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培训,后考核筛选出1-2名,作为各养护社病虫监测的专职人员,负责本区域内面广量大的病虫害监测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解决林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07年,在现有50个测报点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林分布及树种配置情况,再增加30个病虫害监测、测报点,并要求财政投资专项资金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经费等,达到监测、测报网络体系全覆盖。

3、在做好日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体系。一是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全年天气预报资料及历年各类病虫害在我县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年前对全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情况告知全县各有关单位;二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前个

月对下个月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作预测,提前让各养护社及相关单位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三是加强平时监测巡查及虫害发生信息收集工作,发现病虫害即发布“林果病虫简报”。

4、为有效监督各相关单位在收到“林果病虫简报”后,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喷药后的防治效果,明年开始对全县面上防治情况作跟踪调查,并发布“××森林简报”,通告相关信息。

5、防治药液建议由县公益林办集中采购、分发,一是控制部分单位为减少防治经费而使用禁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二是避免经费分散,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防治经费,并建议我县公益林将防治药液经费提高到每亩100元。

6、建议政府为各养护社配备必需的防治设备。

7、建议结合07年公益林的间伐,在大型生态林中开辟一条3米左右宽的通道,便于日后的防火治虫工作开展。

8、根据虫害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性,建议在造林设计,上采取纯混交林或小块混交林的模式,以减少大面积暴发病虫害危害的威胁。

第三篇:农作物间作套种防治病虫害

农作物间作套种是一项时空利用技术,能充分利用季节、土地、气候等条件,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农作物一年多熟种植、高产高效。在农业生产上,根据农作物之间相生相克的原理进行巧妙搭配、合理种植,可以有效减轻一方或双方病虫害发生的可能,不仅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了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产品增产、提质、增收,还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现向农民朋友介绍农作物合理搭配的几种间作套种模式在抑制和防治病虫害发生上的作用,供生产者在实践中参考。

1. 棉田间种玉米可诱集虫卵减轻棉苗受害。在棉田每隔10米穴播l行玉米(每亩50~60墩,每墩2~3株),可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结构,诱集棉铃虫、玉米螟产卵,从而减少棉苗上的落卵量。据山东省1980~1983年在7个县调查,间种玉米的棉田,棉苗上的落卵量平均减少60%~70%。

2. 棉花或油菜间种大蒜可驱避害虫减少虫卵。大蒜挥发出来的杀菌素——大蒜素具有辛辣气味,可使为害棉花或油菜的蚜虫“退避三舍”,且棉花上二代棉铃虫的发生也明显减轻,其他害虫也会“闻风而逃”。据调查,间种田没用药物防治苗蚜,棉苗未卷叶,而同样条件的单作田防治苗蚜2次,最高卷叶株率仍达25%~28%;间种田二代棉铃虫百

株仅有卵12粒,而单作田百株卵量都在500粒以上。

3. 马铃薯与大蒜间作可抑制马铃薯晚疫病发生。

4. 大蒜间种白菜可明显减轻白菜软腐病。在大蒜行间栽白菜可使白菜软腐病减少62.5%。

5. 大豆或花生间种蓖麻可杀死害虫降低虫口。在大豆或花生地里、地边均匀地点种蓖麻,可使到豆田、花生田产卵的金龟甲取食蓖麻叶后中毒死亡,其效果不亚于施用化学农药。据试验,在花生地里每亩均匀地种植350~400株蓖麻,每株蓖麻平均可毒死4~5头金龟甲,使虫口减少90%左右,花生虫果率降至5%以下,增产10%以上。

6. 玉米间种南瓜或花生可有效减轻玉米螟害。南瓜花蜜能引诱玉米螟的寄生性天敌——黑卵蜂,通过黑卵蜂的寄生作用,可有效地减轻玉米螟的为害。另外,玉米间作花生也可使玉米螟的为害明显减轻。

7. 玉米与辣(青)椒间作可减轻辣(青)椒病害。由于玉米的遮阴作用,辣椒日灼病和病毒病比单作田减少72%;玉米与青椒隔行种植,可使青椒病毒病减轻56.9%。

8. 玉米间种黄瓜可减少黄瓜病毒病发生。在玉米行内种黄瓜,可

使黄瓜花叶病减少61.6%。

9. 玉米间作白菜可减少白菜多种病害。玉米间作白菜田,由于田间气温比单作田降低0.5℃、地面温度降低2℃,可使白菜病毒病减少20%以上,白斑病减少18%,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的发生也明显减轻。

10. 玉米和豌豆混种能做到双获丰收。玉米和豌豆两者种在一起会相互得益,双双增产。

11. 胡麻与春小麦混作可明显减少棉铃虫发生。胡麻与春小麦混作田,由于麦芒的防护作用,可使棉铃虫发生量明显减少。据新疆昌吉县农科所调查,混作田棉铃虫仅在地边有少量发生,而单作胡麻田平均每平方米有棉铃虫4~10头,花蕾被害率高达35%。

12. 圆葱与胡萝卜间作套种可互驱害虫。圆葱与胡萝卜各自发出的气味可以驱逐相互的害虫。

13. 十字花科蔬菜间种莴苣、番茄或薄荷可驱避菜白蝶。莴苣、番茄或薄荷放出的刺激性气味可使到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产卵的菜白蝶避而远之。

第四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基本知识

<1>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要提出正确的害虫防治途径,必须弄清楚虫害发生的原因,造成虫害的条件有三条:第一,有适宜的环境条件,这种环境条件主要指温湿度和其他生物因子; 第二,有大量的害虫来源,而且必须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害虫种群数量发展到足以造成为害农作物产量或质量的虫口密度时,才能造成虫害;第三,有适宜的寄主作物,且寄主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发生为害的盛期吻合。

针对以上害虫发生的原因,从而提出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第一,恶化害虫的环境条件。在研究清楚农业生态系的基础上,实施两个改变:一是改变非生物环境,使农田环境有利于作物,不利于害虫。二是改变农田生物群落,通过人为控制,引进或保护天敌,从而增加天敌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减少害虫。

第二,控制害虫来源及其种群数量。害虫的来源不外有两种:一是本地虫源,二是外地虫源。首先应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危险性害虫的传入和蔓延。其次,对本地虫源,主要是通过越冬防治压低虫源基数,加强虫源基地内的防治工作,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在造成经济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第三,调整作物品种及其生育期,实施“一选一调”。一选是选用非寄主作物或抗虫品种,以达到抗虫免害;一调是调节播、植期,使作物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错开,以减轻或避免作物受害。

<2>怎样全面理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首先,应以“预防为主”是我国植保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理解。害虫防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各类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害虫防治技术水平的衡量,从预防作用体现的程度来作出评价。要判断“预防为主”体现程度,先要弄清“防”与“治”的区别界限:“防”就是在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以前采取措施,使害虫种群数量较稳定地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损害的数量水平之下,体现在稳定、持久、经济、有效地控制害虫的发生以及避免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而“治”仅是要求做到在短期内控制害虫的为害,指采取措施控制害虫大量发生为害之前。

其次,应从综合防治的具体内容和所包含的主要观点来全面理解。所谓“综合防治”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

是从农业生态系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因此,综合防治应从农业生态系整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作前提,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而有利于作物及有益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在设计综合防治方案时,必须考虑所采取的各种防治措施,对整个农业生态系的影响,这就是从全局观点(或生态观点)来理解方针。同时,应以综合观点,去认识各种防治措施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期望单一的措施解决所有的问题,而且也不是各种措施的简单累积。必须因时、因地、因虫制宜,协调运用各项必要的防治措施,达到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项措施最大威力,取得最好的防治效果。最后是经济观点和安全观点,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害虫种群数量,防治害虫的目的是保护农业生产,使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不受影响,因此,我们把害虫压低至经济允许水平之下,这就达到了防治目的,而不是要求把害虫绝灭。

<3>病虫害农业综合防治主要措施

农业防治就是综合运用一系列先进的农业技术措施,有目的定向改变某些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生存繁殖,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直接或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的发生和为害,达到保证作物丰产的目的,称为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包括的主要措施:

1、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这些措施往往影响农田生态系的改变,引起害虫种类、数量发生深刻的变化,减少或消除害虫的滋生基地。

2、轮作:正确的轮作,可提高地力,给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使食性较狭窄的害虫营养条件恶化。

3、耕犁:对地下害虫或以作物遗株越冬的害虫有直接杀伤,或使害虫翻出土面被捕食或捕杀。

4、调节作物的播、植期:使作物容易受害的生育期与害虫严重为害的盛发期错开,减轻或避免受害。

5、清除杂草和清洁田园:杂草常常是害虫的越冬场所或寄主,从而成为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桥梁。遗株和枯枝落叶中往往潜藏不少害虫,所以清洁田园及除草对防治害虫有很大作用。

6、排灌水:可以恶化害虫的生活环境,尤对水湿性害虫更为显著。

7、施肥:合理施肥,使作物生长健壮,提高抗虫力施肥还可提高作物受害后的恢复能力;但施肥不当则降低作物抗虫力。

8、作物抗虫品种的利用:可以恶化害虫的营养条件,能较长时期内控制害虫的发生。

农业防治措施与作物增产技术措施是一致的,它主要是通过改变生态条件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经济负担,即可达到控制多种病虫害的目的,花钱少,收效大,作用时间长,不伤害天敌,又能使农作物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因此,农业防治是贯彻“预防为主”的经济、安全、有效的根本措施,它在整个病虫害防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

害虫综合防治的基础。

<4> 植物抗虫性在害虫防治上有何作用?

作物抗虫性是作物本身具有能够减轻害虫危害程度的一种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由于具备这种特性,抗虫品种与感虫品种在同样栽培条件和害虫数量的情况下,抗虫品种不受害或受害较轻。抗虫品种比感虫品种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品质。

栽培抗虫品种防治害虫是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措施,它符合“预防为主”的植保工作方针,有预防作用。 近年来国外选育和利用抗虫品种发展很快,已成为“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物抗虫性是害虫与寄主作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关系的集中表现。抗性品种能够抵抗害虫的原因是多样的,有的由于品种具有某种特性,使害虫不在其上栖息、产卵或取食;或虽能栖息、产卵、取食,但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有的虽能栖息、产卵或取食,但对产量并不能造成损失。因此,抗虫性的机制类型可分为三类: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抗虫品种在害虫防治上的作用是:

抗性能避免或减轻虫害的损失,压低害虫种群数量,特别是大面积连年栽种,效果可以累积,更为稳定、显著。耐害性品种可以放宽经济阈值。可大量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有利于保护害虫的天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抗虫品种无不良副作用,易与其他防治措施相协调,且不需增加防治成本,起到预防作用,完全符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5>生物防治对害虫防治有什么意义?生物防治包括哪些内容?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自然界各种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谢产物来防治害虫,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使其对作物不造成损失的方法。简言之,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称为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可以改变生物群落的组成成份,且能直接消灭害虫。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展,是一种稳定的自然控制因素;大多数天敌对人、畜和植物均安全,不会污染环境;害虫对天敌不会产生抗性,在自然界中,天敌一旦建立种群,就能较长期地控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发生发展。

我国是生物防治应用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一千多年前果农就懂得利用黄蚁防治柑桔害虫,开创了生物防治的先例。随着综合防治的提出,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已成为综合综合防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资源丰富,天敌利用的潜力很大。

生物防治的内容包括:以虫治虫、以病原微生物治虫和以其他有益生物治虫,如捕食性螨类、益鸟、青蛙、线虫、鸭等。其中以虫治虫应用最为广泛,是生物防治最主要的内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合成激素和化学不育剂、放射能处理昆虫和用遗传手段引起不育防治技术也有了很大进展,从广义上来说,也可将这类不育防治方法放在生物防治的范围内。

第五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论文

综合防治是通过有机地协调应用各种防治措施,相辅相成,把病虫压低到经济危害水平下,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对农业生态系内外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限度。所以说病虫害防治是一个生态学问题。

笔者认为综合防治的新概念,它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错综复杂的动植物、农作物的耕种和周边环境构成一个生态体系。这里面任何一个组成部分的变支,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体体系的稳定,在关键因素上甚至可一发而动全身,进而影响病虫害种群的消长。

2、综合防治的目的是控制种群数量,使害虫密度保持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所以不要求进行不必要的防治工作。通常不是使害虫绝灭,有时为使天敌能继续生活繁殖,在今后抑制虫害中发挥作用,在防治时还要有计划留下一部分害虫。

3、各种防治手段如化学防治、天敌利用、抗虫品种、农技措施或昆虫绝育,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限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采用多种防治手段,将其有机联系,互相协调补充,才能起到最好的防治效果。所以必须全面考虑,使其对于生态系内外的副作用减至最低。不但要注意它们对防治对象,作物和人畜的影响,还必须考虑到和其它害虫、天敌、益虫和其它生物的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环境保护问题。综合防治的配套技术是:根据综合防治的原则和当地生态的特点,以作物及新的防治技术进行组装和协调运用。其内容包括:

1、保护利用有益生物,结合农事操作为天敌提供栖息场所,注意合理用药,减少天敌杀伤,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

2、以农业防治为主的预防系统,如有利控制的高产耕种、轮作制度,种植抗(耐)性强的优良品种及其合理的品种布局;培育无病虫的种苗,针对性的种子消毒、土壤处理。

3、科学使用农药,有节制地合理用药,多讲究防治策略;修改偏严的防治指标,贯彻达标用药;合理安排农药,采用对天敌影响少的选择性农药,提倡有效低剂量,抓好挑治、兼治,减少用药面积和用药次数。通过综合防治技术的组装,协调地发挥农业防治压基数,保护天敌促平衡的作用。最小限度地使用化学农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天敌作用,把病虫危害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以下,并使病虫发生量维持在低水平的生态平衡中。

总之,要加强对综合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将其上升到发展可持续农业的高度来认识,只有我们不懈地努力,不久的将来综合防治问题才能真正广泛地实施于农业植保工作当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农业银行实习自我鉴定下一篇:农业科技项目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