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院感监测计划

2022-08-18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icu院感监测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icu院感监测计划

2017院感监测计划

2017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就医条件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并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2017年院感监测工作计划。

一、监测内容与项目 (一)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1.医院感染病例发现、登记报告的监控管理。 2.加强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和督查执行。

3.病历监测 (1)开展前瞻性监测

定期下病区对重点病人整个治疗过程的随访,密切观察院内感染发生情况。 (2)回顾性调查

每月初对上个月死亡病例或住院日期大于20天的病例进行查阅,防止漏报。 (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使用中消毒液(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五官科、口腔科、外科换药室等);监测项目:污染菌量及有效浓度。 2.凡接触完整皮肤、粘膜医疗用品应进行消毒。消毒后的各种物品应每季度进行检测,细菌总数不高于20cfu/g,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凡进入人体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粘膜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灭菌后的各种物品应每个月进行检测,不得检出任何致病微生物。 3.紫外线灯:紫外线辐射强度。 (三)环境卫生学监测

1.空气监测(手术室、产房、产科治疗室、妇产科门诊人流室、外科换药室、内科治疗室、急诊抢救室、换药室、门诊注射室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

2.物体表面(手术室、供应室工作台、产科产床、妇产科治疗室工作台、外科换药室工作台、内科治疗室工作台、急诊抢救床、换药室工作台、门诊注射室工作台等。监测项目:细菌菌落总数及致病菌(沙门氏菌)。 3. 医护人员手微生物污染监测。 (四)手卫生监测

通过对各科室的手卫生用品领取量、手卫生依从率、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来对手卫生进行评价。 (五)细菌耐药性监测 1.常规药敏结果监测。 2.耐药流行病学分析。 (六)侵袭性操作监测 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实施手术、注射、插管

及其他侵入性诊疗操作技术时,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

程和手卫生规范,避免因医务人员行为不规范导致患者发生感染,院感专职人员不定时到外科查看换药、侵袭性穿刺过程中

无菌技术执行情况。院感专职人员定期查阅病历,了解患者是

否接受合理治疗,避免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七)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 1.手术室、消毒供应室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的管理。

2、加强手术器械等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工作。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重点关注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频繁使用

抗菌药物的、手术后患者等易感的重点人群。

二、监测频次和时间

1.对医院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工作监督检查每 周至少两次。 2.医院重点科室、部门(供应室、产房、门诊人流室等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有效浓度监测每周一次和不定时监测。

4.紫外线灯的辐射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5.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一次。 6.环境卫生学监测每季度一次。

医务科

第二篇:ICU监测

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1工作人员管理

1.1隔离衣:一般情况可着清洁工作服进入ICU,不用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患者(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的患者时,应穿隔离衣。

1.2口罩:接触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患者时,有体液喷溅可能时,进行无菌操作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患者时,应戴N95防护口罩。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1.3鞋套:进入病区应更换病区专用鞋,临时访视应穿鞋套。 1.4工作帽:工作时须戴圆帽,头发不可露在圆帽外。

1.5防护目镜: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的患者可佩戴防护目镜。

1.6手套:接触患者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戴一次性橡胶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患者进行操作时,应戴双层手套。戴手套不可替代洗手,戴手套前后应认真执行手卫生。

1.7手卫生: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摘掉手套之后、诊疗过程中在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执行手卫生可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复合醇类快速手消毒液,若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

1.8患有流感、腹泻等可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与患者接触。 1.9预防接种: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

1.10每年接受医院及科室组织的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对卫生保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对其工作是否符合消毒隔离要求进行监督、指导。

2患者管理

2.1将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开安置,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患者,进行单间隔离,并有醒目的标识,若房间不足时,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患者集中安置。

2.2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其他特殊感染患者,应安排固定人员,分组护理。 2.3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患者,须进行单间隔离。

2.4如无禁忌证,可将患者床头抬高30°,需重视患者的口腔护理。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气管插管患者),用复方

氯己定含漱液(口泰)进行擦拭,每4~8小时一次。 3探视者管理

3.1限制人员探视。

3.2陪护人员或访客进入ICU,须穿专用的清洁隔离衣,换专用鞋或穿鞋套。

3.3探视、陪护呼吸道感染患者,戴一次性口罩。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患者,禁止探视。

3.4进入病区探视、陪护患者前,结束探视、陪护后,应立即洗手或用含酒精的复合醇类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3.5探视、陪护期间,尽量避免触摸患者周围物体表面。 4诊疗操作管理

4.1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无菌原则,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首选锁骨下静脉。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达7天,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及时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4.2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患者,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不可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 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道口清洁及会阴部清洁,及时评估能 否拔除导尿管。

4.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1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及时评估是否可以撤除呼吸机和拔管。

4.4放置、更换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患者,水封瓶可以每周更换1次,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 5物品管理

5.1呼吸机及附属物品:75%酒精擦拭外壳,按钮、面板,每日1次。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湿化罐进行中水平以上消毒。

5.2其他医疗仪器:诊疗过程中患者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及配件、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及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对于感染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医疗器械、设备应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5.3护士站桌面、患者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电话按键、电

脑键盘、鼠标等,应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物品表面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5.4定期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5.5止血带,一人一带,每日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测血糖的采血针,一次性使用,一次一针。 5.6体温计(电子):每次应用后用75%乙醇擦拭,备用。

5.7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日消毒,对腹泻患者应一用一消毒,方法: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清水冲净,待干备用。

5.8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时,禁止将非直接接触患者物品(如治疗盘、胶布、棉签、护理病历等)置于患者床头桌、病床。 6环境管理

6.1空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

6.2墙面、地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无霉斑。通常用每日湿式清扫两遍,有血迹、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6.3禁止在病区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7废物与排泄物管理

7.1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职业暴 露和锐器损伤。

7.2患者的感染性液体要倾倒入下水道废液池,烈性传染病患者血迹、体液、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应先消毒处理再行倾倒。

7.3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置地点。医疗废物弃置于黄色垃圾袋内,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输液袋、输液瓶属于非医疗可回收垃圾,单独置于白色垃圾袋内。

7.4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医疗废物,需盛装在双层黄色垃圾袋的容器内,待盛装物到3/4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并在容器的外面再套一层黄色医用垃圾袋再次封口。

7.5ICU病区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必须加盖。 8监测与监督

8.1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的相关感染。

8.2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患者,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8.3进行ICU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8.4每月进行ICU病区空气培养进行监测。每季度对ICU病区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8.5负责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8.6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如鲍曼不动杆菌常为ICU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和暴发,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关医疗物品和ICU环境的消毒频次、隔离及积极治疗患者,必要时暂停接收新患者。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5个):

WS 310.1-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剂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剂灭菌效果规范。 WS 506 -2016 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507 -2016 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7个):

WS/T 508 -2016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WS/T 509 -201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10 -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WS/T 511 -2016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12 -2016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WS/T 524 -2016 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WS/T 525 -2016 医院感染管理专业人员培训指南

第三篇:院感消毒监测制度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按照《消毒技术规范》方法,对医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进行经常地定期监测。

(一)压力蒸汽灭菌程序监测

1、每锅应进行工艺监测,并详细记录锅号、压力、温度、时间、灭菌物品等项目,以及灭菌操作者、检查者签名。

2、每个灭菌包外应用化学指示胶带作暴露控制监测,胶带上应标明灭菌日期,责任人;包内应用化学指示卡作包裹控制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晨进行一次B—D试验,作为设备控制监测。

3、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指示剂作载荷控制监测,生物指示剂应置于物品包裹的中心部位,新设备启用前或维修后均应监测。

4、监测所用的压力蒸汽灭菌化学指示胶带、指示卡和生物指示剂必须是经卫生部批准并有卫生许可证的规定产品,所用指示胶带、指示卡、指示剂不得超过产品规定的有效期。

(二)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程序监测

1、经环氧乙烷气体灭菌的物品包外应有化学指示胶带,胶带上应注明灭菌日期、责任人,包内应用化学指示卡监测。

2、每月进行一次生物指示监测。

(三)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

1、每半年对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监测,新灯管应≥90uw/cm2,旧灯管应≥70uw/cm2,<70uw/cm2的紫外线灯管不得使用。

2、室内紫外线消毒每立米≥1.5w,照射时间≥30分钟。

3、每次紫外线消毒后,应逐项填写在统一制定的“紫外线消毒登记本”上,紫外线灯管累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1000小时。

(四)其它监测

1、特殊保洁区域应每月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指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验,其细菌菌落总数应达到部颁标准。

2、每月对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无菌器械保存液进行一次监测,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细菌含量<100cfu/ml,无菌器械保存液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3、每月对无菌物品,常规医疗器械进行随机抽样检测,进入人体组织的医疗物品、器械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接触粘膜的器械、物品应<20cfu/100cm2(g)。接触皮肤的器械、物品应,<200cfu/100cm2(g)。

4、输液器,注射器及一次性使用的输、注器、针头每月或每批抽检热源监测,结果必须阴性。

5、每月对透析液进水及出水进行一次监测,细菌数应分别<200cfu/m1,<2000cfu/ml。疑有透析液污染或出现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对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进和监测。

(五)所有监测结果都应符合质控标准,并有原始资料及记录。

(六)对不能达标的项目,科室应及时查找原因,改进措施,继续监测至合格。

(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每季度对全院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进行现场采样监测,综合分析后反馈临床科室,指导工作。

(八)对监测中发现的各种危险因素,科室不得隐瞒,应迅速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九)各种消毒灭菌设备应定人保管,定时检修,一年不得少于一次。

第四篇: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方案

ICU医院感染目标监测规则和流程

一、监测目的

1、感染率的监测;

2、发现医院感染流行和暴发;

3、减少导管留置和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4、评价控制效果。

二、监测对象

监测对象:住进ICU超过48小时的患者;从 ICU转出到其他病房后,48小时内确定的感染仍属ICU感染。

三、监测内容

ICU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与普通病房的监测方法相同。由于患者侵袭性操作增多,留置导管引起相关的感染也增多,因此重点应加强导管相关感染的监测。包括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VAP)、中心静脉相关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监测。

四、监测方法

(一)前期准备工作

1、监测开始前将项目的意义和方法与微生物室及ICU病室主任说明,取得支持和配合。

2、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1)对参与项目监测ICU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导管相关感染的定义标准;严格掌握使用导管的适应症、置管部位、正确的置管和置管后的护理。

(2)确保ICU护理人员适当的水平,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二)监测方法

1、监测时间:1个或多个成人ICU被选择为监测对象后,监测时间根据省医院感染质量中心的安排和要求监测。所有被选择的患者为在这个月开始和这个月每日新进入ICU的患者,医院感染部位的监测为身体所有部位。

2、感染病例发现的方法:同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方法。感控专职护士应持续观察每一个被调查的ICU患者(患者转出ICU后,继续跟踪调查48小时);查看医生病程记录、检验报告单、护理记录、体温单等,向医生、护士了解患者情况等。重点需关注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和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如患者出现中心静脉插管局部疼痛,不明原因的发热,或其他提示发生局部或血流感染的迹象,这时应该去掉敷料,检查插管部位;观察尿的颜色、澄明度以及痰的性状、颜色和量。通过以上各项指征、实验室报告等确定相关部位的感染诊断。患者发生感染时填写“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见表-1。

“ICU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表”的填写说明: 要求登记调查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

3、ICU日志填写:由ICU护士或感控专职护士填写“ICU患者日常记录”情况(见表-2),每日8AM或每夜12时填写,避免遗漏。每日登记进入ICU新住进患者数;每日住在ICU患者人数;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尿道插管人数;这个月的第1日和下个月的第1日在ICU的患者数。“新住进患者数”指当日新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住在患者人数”指当日住在ICU的患者人数,包括新住进和已住进ICU的患者人数;“中心静脉插管人数”指当日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人数。

4、ICU月总结:根据“ICU患者日常记录”形成“ICU月总结”,它可提供处在某种危险因素(即ICU)的人群资料,在计算各种率时使用。由感控专职护士进行ICU月总结。

五、监测数据统计

(一)感染率的计算

感染率的表达方式有2种,即病例感染率和患者日感染率。

病例(例次)感染率=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 × 100%

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总数患者日感染率(例次)=医院感染患者人数(感染例次数) × 1000‰

同期住在ICU的患者日数

(二)各类导管相关感染率的计算

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率= 使用呼吸机患者中肺部感染人数× 1000‰

同期患者使用呼吸机患者日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中血流感染人数×

同期患者中心静脉插管日数1000‰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尿道插管患者中尿路感染人数× 1000‰

同期患者尿道插管日数

(三)导管使用率的计算 呼吸机使用率=使用呼吸机日数

患者住院日数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使用中心静脉导管日数

患者住院日数导尿管使用率=使用导尿管日数

患者住院日数

六、数据的整理、分析、比较及反馈

监测时间暂定一年

2018.1

第五篇:关于院感监测收费的申请

尊敬的医院领导:

在解放军第44医院老师的指导下,检验科已能完成医院感染的常规监测工作,按照院感科的工作计划,各临床科室近期将进行空气培养、物体表面培养、医务人员洗手等方面的监测。目前监测工作主要由检验科完成,试剂成本及人员均由科室承担,结合其他医院的情况,特拟出下面两种方案,现交由院领导审批。

1. 监测所需试剂等成本费用是由医院统一支付还是由各临床科室支付?如果由医院统一支付,则检验科监测工作所购买的试剂等成本应由医院支付,另再发放1人当月医院平均奖,可否? 2. 如监测费用由各临床科室自己支付,则检验科按各科室实际监测费用进行收费,参照金域检验的收费标准,按30元/平板进行计算。

检验科: 2014-6-12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cad三维课程介绍下一篇:dnf刷图赚钱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