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复习的高效性

2023-01-17

诗词鉴赏题是高考试题中难度较大的一题, 虽然每一位老师都会对此加以着重指导, 考生也是着重加以训练, 但是每一年高考, 这一题的得分率仍然是很低。这种状态让许多老师困惑, 让许多考生无奈。

为什么在诗词鉴赏上费时费力却依然不见成效?对于高三老师来说, 决不能将原因归结为学生在高一高二时基础没打牢, 而应该结合高三复习的特征努力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内容, 以切实有力的方法着力提高诗词鉴赏复习的有效性。

1 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 学生对之普遍具有畏难情绪。从高三语文整体复习进度上看, 在十分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运用和文言文知识复习之后, 诗词鉴赏复习正恰恰处在学生身体与心理的疲劳期。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萎靡不振、愁眉苦脸, 那么, 这种复习怎么能谈上有效性呢?

所以, 每到古诗词复习时我都特别注意先从调整学生情绪状态做起, 让学生先有轻松的、愉悦的心理情绪, 再进一步调整到高涨的、饱满的精神状态。每一节课教师都要以饱满的热情去感染学生, 用轻松的幽默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与教学节奏。同时, 教师更要学会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灵活有效的课堂活动, 比如, 在理解诗词内容时, 笔者着意设计“俗化诗歌”活动, 让学生根据诗歌讲故事以拉近学生与诗歌的距离。再如, 在理解诗歌思想情感时, 笔者设计“将心比心”活动, 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情境以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2 吃透考纲, 摸清高考动向

这一条确实是老生常谈, 但又确实有必要再谈。因为现实高考诗词鉴赏复习低效的的确确是由于有些老师没能吃透考纲, 尤其是没有摸清高考动向造成的。纵观04年以来江苏高考古诗词考查, 其“江苏特色”是鲜明的, 但也是年年有变化, 并展现“重理解、重运用、重灵活”的趋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重新审视诗词鉴赏知识体系, 淘汰落后信息;另一方面要放弃旧有的复习模式, 从重知识构建转到重知识运用来, 从过度鉴赏转到准确理解来。

3 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

阅读鉴赏活动有一个同化加工的过程, 即利用原有知识去解释、消化新的信息, 阅读时能否激活这些知识直接影响对所读文章的理解程度。平时阅读鉴赏教学要注意这一特征, 要突破高考诗词鉴赏复习的诸多难点更应该时时抓住这一特征。高三学生在进入诗词鉴赏复习之前学习阅读过数目可观的古诗词, 也接触过诗词鉴赏的一些术语与方法, 只是这些原有知识处于不完善、零碎、肤浅的状态而已。

教师要学会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在知识体系构建时, 高三教师最好不要讲完整的知识体系直接教授给学生, 而应该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独立完善知识体系, 如总结边塞诗的特征时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对以往所接触的边塞诗加以总结, 由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自觉构建出的体系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体系;在遇到难度较大的题目时, 教师也不能越俎代庖, 而应该引导学生学会将原有知识与之比较异同, 从而发现问题的症结, 从中增长经验、提升能力。

4 抓住诗词的独特性作为鉴赏能力提高的突破口

诗词鉴赏与其他文体鉴赏有许多共通之处, 所以有些教师便“以一应百”, 用文学鉴赏的通式去处理诗词鉴赏复习, 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或者“各色萝卜一锅炖”的混沌不清, 或者狡猾地“举一反三”硬套公式。这也是古诗词鉴赏复习低效的原因之一。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文学鉴赏中“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是最为常见的, 可为什么有很多学生在“马前桃花马后雪”、“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等诗句中就判断不出来呢?究其根本原因, 是教师没有给学生讲清诗词语言跳跃、省略的特征, 物象、意象与意境的转化等古诗词所具有的独特性。

再如诗词鉴赏复习一个很常见的低效现象, 很多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背了很多的术语和答题模式, 可一到做题就发现什么也用不上。简单分析可以说是知识积累没能转化为能力运用, 可是再去深究其原因还是有根本不知诗词为何物的因素。

5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除了上面所说的激活学生原有知识, 在课堂教学组织上, 它的核心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思维和交流讨论, 要强调深度, 不是外在的形式。

高考古诗词复习时, 教师一讲到底固不足取, 学生无目的无重点地乱哄哄走过场式的谈论更是谈不上所谓的有效性。比如在诗词鉴赏术语复习教学时, 不要将“是什么、有哪些”作为讨论的内容, 而要将“怎么用”作为重点来学习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讨论除去课前设计, 更多时候是考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智慧与反应。比如, 诗词鉴赏复习自然离不开对应的各种各样的习题, 而对于同一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从而会有不同的答案出现。这时, 教师绝对不应该简单的以“对”或“错”来处理, 而应该机智灵活地抛出问题将学生引向深刻的讨论,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辨清是非, 解答疑难, 提高能力。

6 提高教学的层次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把学生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最近的发展水平。他有一个重要的观点, “教师走在学生的前面, 教学走在学习的前面”。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是高层次的教学, 针对学生现有发展区的教学是低层次的教学。

仔细分析学生的真实水平, 准确抓住学生的困惑疑难,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针对学生不懂的来教, 即针对学生最近发展区。这样的教学才能够真正引领、带动、促进学生发展, 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这要求教师应将高三诗词鉴赏复习的各项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有机结合, 要搞清那些内容是学生自己会的, 那些是学生可以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就能够掌握的, 那些是需要老师点拨指导的。每一课都应该有中心、有重点, 要解决学生不能解决的关键的问题, 让学生觉得一节课学完后有明显的进步与提高。

摘要:本文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吃透考纲, 摸清高考动向;充分激活学生原有知识;抓住诗词的独特性, 作为鉴赏能力提高的突破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提高教学的层次等方面, 论述了如何做好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复习。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词鉴赏,复习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谈90后大学生励志教育的优化策略下一篇:新常态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