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应链物联网技术论文

2022-04-20

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智慧供应链物联网技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被运用于供应链的管理中,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物联网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在智慧供应链的体系下,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物联网体系下的不足,促进各企业的协同化发展。

智慧供应链物联网技术论文 篇1:

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智慧供应链金融将技术和产业金融进行结合,使供应链金融进入了4.0时代。同时,智慧供应链金融可以更好地降低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虽然智慧供应链金融具有以上优点,但是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分析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形成因素,结合我国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从现阶段智慧供应链所处的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缺陷和智慧供应链上各主体存在的不足出发,提出防范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建议。

一、智慧供应链金融概述

(一)智慧供应链及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智慧供应链就是结合物联网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在企业中和企业间构建的,实现供应链的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的技术与管理综合集成系统。当供应链随着技术的进步在发生巨大变革时,与之相关的传统供应链金融也催生了影响巨大的智慧供应链金融。智慧供应链金融指在平台建设上搭建、依托产业供应链生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产生金融生态,从而实现产融生态有机、有序、有效发展的体系。其具体的运营方式是通过平台链接的智慧供应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创建金融生态系,实现用金融推动智慧供应链发展,同时借助于智慧供应链运营,实现金融生态的拓展和增值。

(二)智慧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要素

智慧供应链金融的核心要素包括资金、资产、信息、信用和风险控制与管理。供应链金融通过将良好的资产和资金实现对接,从而实现资金和资产的结合,使供应链中的信息具有透明性和可获取性,进而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和产业信用,降低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控制风险是任何一个金融创新的核心,如果一个金融创新没有风险控制,那它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只有当我们能够较好地掌握供应链上的信息时,我们才能真正实现风险控制。虽然如果想通过传统的管理手段较好地实现风险管理比较困难,但是智慧供应链金融可以使供应链上的信息更加透明和可获取,降低交易成本,使行为主体的资金在风险控制水平之下。

二、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形成因素

(一)智慧供应链金融的行为主体因素

由于智慧供应链金融的行为主体而引发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智慧供应链运营导致的风险和参与主体机会主义导致的风险。智慧供应链运营导致风险的因素有很多,在这里主要强调与决策者相关的因素,即与决策者个体或者决策团体相关的不确定因素,包括决策者的具体知识、技能、经验等。与智慧供应链运营中决策者的风险不同,参与主体机会主义导致的风险是参与交易或交换的各方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而损坏他人,违背约定而导致的风险。

(二)智慧供应链金融系统因素

智慧供应链上的各个行为主体共同构成了智慧供应链金融系统,该系统自身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有时会带来风险,使整个供应链遭受损失,例如:系统的复杂性和扩展性,系统的复杂性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上的信息经过逐级传递时失真,从而给一些主体造成损失。例如:当商品的需求信息经过层层传递而被放大时,就会导致一些企业盲目地扩大生产。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就会导致产品滞销,企业的库存急剧增加,资金回流出现困难,最终使得企业的资金链断裂。

(三)智慧供应链金融环境因素

智慧供应链金融环境外部条件的不完善性有可能引发风险。外部条件的不完善性主要表现为智慧供应链金融法制的不完善和行政干预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近几年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国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其效果较为显著,但与此同时我国相关的法律制度并没有跟上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步伐,没有非常完善的法律制度对有关行为主体进行规范。除此以外,为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关部门会要求商业银行贷款给一些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这一行为会加剧供应链系统的不稳定,增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我国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环境有待改善

虽然在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会有意识地规避风险,尽量做到合规性。但是由于智慧供应链上的授信是以真实发生的贸易为基础,多进行仓单质押和动产抵押,而我国的担保物权规制在动产这一块比较模糊,让相关主体无法进行操作和实施。与此同时,相关的法律制度如果没有能够随着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而做出及时的调整,或者在一些方面没有明确的规范,就可能导致一些行为主体在高利益的驱动下不顾高利润背后的高风险,从而做出一些可能会危及供应链上其他主体的行为。这些都可能引发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从而给智慧供应链上的其他参与者造成损失。

(二)商业银行风险防范机制待完善

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商业银行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其会比较注重风险防范。而智慧供应链金融是以真实的贸易为背景,将仓单和动产等进行抵押,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与综合实力为基础对中小企业进行授信,这样商业银行需要承担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商业银行处于智慧供应链系统中,智慧供应链金融可以将企业不可控的风险转化为智慧供应链整体的可控风险。基于这两个原因,商业银行在风险防范上可能会放松警惕,忽视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

(三)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的发生

在整个智慧供应链系统中,核心企业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掌握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价值。核心企业凭借自身所具有的优势,能够占有较多的流动资金,因此不存在资金融通问题。但是上下游企业的规模較小,在供应链系统中处于劣势,往往存在融资问题。由于商业银行对上下游企业的授信是以核心企业的信用和综合实力为基础的,因此核心企业的经营状况会决定商业银行是否授信以及授信额度。但是,如果核心企业出现了信用风险,就会影响银行的授信,从而导致供应链中的相关企业出现资金问题,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转。

(四)上下游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上相较于核心企业不占有优势,其地位较低,竞争者又比较多,所以中小企业一直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利润在核心企业的挤压下不断地减少。同时,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一些问题,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中小企业或者会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从而导致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而智慧供应链金融的最终目的就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由于中小企业是智慧供应链金融的直接受众,所以如果中小企业缺乏一定的风险防范能力,那将会导致整个供应链的风险防范能力不足。

四、我国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防范的建议

(一) 改善智慧供应链金融的制度环境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促进以动产和仓单为基础的智慧供应链金融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我国在2007年制定了物权法,第一次对担保物权进行了界定,但是在某些方面的规定并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会让人产生比较模糊的感觉,因此需要给出具体的解释和说明。此外,需要大力推行应收账款和存货同意登记系统。各国法律在担保物的统一登记、公示和查询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可以确保债权人的利益。因此,若想使得所有的担保物权交易可以进行登记、公示和查询,这必然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

(二)商业银行应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

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中,中小企业主要从商业银行那里获得授信,从而解决资金融通问题。因此,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全面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评估出现偏差,那么就很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因此,在传统供应链金融中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风险防范体系以减少损失。一些人认为智慧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供应链金融更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等特点,因此不需要太关注风险防范。其实不然。风险是无时不在、无刻不在的,商业银行同时也会面临其他的风险。所以,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个全面的风险防范体系以降低智慧供应链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核心企业加强对智慧供应链的管理

核心企业会通过自身的优势和地位,不断地挤占中小企业的利润,以提高自身所获得的利润,争取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长此以往会导致中小企业的资金无法回流,资金链出现断裂,最终使得中小企业破产倒闭,供应链也会破裂。因此,真正的利益最大化不是核心企业自身实现利益最大化,而是整条供应链上的相关行为主体都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只有这样,核心企业才能不断获得利润,实现自身的追求目标,供应链系统才能继续运营。因此,核心企业不但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地位挤占中小企业的资金,更应该给予上下游企业一定的优惠,从而增强供应链系统整体的风险防范能力。同时,核心企业应该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准则,对想要进入供应链系统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核与评估。

(四)强化上下游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

由于自身的资金规模较小、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上小游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较弱。而且,有的上下游企业只注重于出售商品或服务以获取利润,置防范风险于不顾。它们认为,自己处于智慧供应链系统中,一旦自己引发金融风险,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不会置之不理。因此,它们就会心安理得地忽视风险防范。风险防范其实是上下游企业应该自觉去做的一件事情,只有当自身建立了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那么当风险来临时,其出现危机甚至破产倒闭的可能性才会降低。

因此,上下游企业应该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认识到风险防范是自己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防范风险。此外,中小企业应该力求转型升级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若想转型成功,还需要抓住问题的核心。中小企业的核心问题在于中小企业没有创新能力,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是一味地模仿他人,缺乏核心竞争力。当上下游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那么它就拥有话语权,在供应链上就会处于优势地位。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

作者:曹梦娜

智慧供应链物联网技术论文 篇2: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现代智慧供应链分析

内容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物联网技术逐渐被运用于供应链的管理中,改变了传统模式下物联网发展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状。在智慧供应链的体系下,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物联网体系下的不足,促进各企业的协同化发展。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智慧供应链 发展体系

1 引言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智慧供应链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对国有企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具有一定意义,对于其经济效益的实现也非常重要,所以企业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打造一种智慧型的发展模式,便于企业对产品的识别、跟踪和管理,也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2 智慧供应链的内涵

智慧供应链,也就是企业利用各种物联网方面的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的方法,促进物流的顺利转化,这种物联网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不同形式的企业进行合作,也可以让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进行交流。构建这种模式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供应链的管理水平,让管理形式更加多样化,让各个地方的产品供应更加高效方便。而这种供应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企业之间及企业内部的产品和物流信息的无缝对接,让资金流的差异降到最低,使企业之间的物流处理信息更加透明清晰,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失误的发生[1]。

现代智慧供应链具有一些个性化的特点:一是智慧供应链的技术渗透较强。与传统的供应链技术相比,管理视角较为开阔,一般管理人员更加重视对新型技术的引入,而且还不断有一些新型的创新成果,将这些成果运用在智慧供应链中,更能提高运输效果。二是智慧供应链技术具有其他供应链不具备的移动性和可视性,其与物联网技术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信息的采集和数据的管理,对于这种信息中所包含的视频信息和图像等信息技术都可以形象地展示出来,其他的信息也可以在加工以后得到可视化的效果,形象地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三是智慧供应链信息可以有效地整合在一起。因为现代智慧供应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它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完成供应链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信息交流,让各个企业之间的产品信息和物流信息实现优质高效的对接,实现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四是智慧供应链具有较强的协作性。各个企业都可以利用这种智慧供应链来实现平台之间的统一管理,方便企业之间的信息对接,企业可以及时地掌握来自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视化的支撑,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方便企业之间的合作。五是智慧供应链具有较强的可延展性。在这种信息化的背景下,供应链可以加强企业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让产业链上的企业经济效益随着供应链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3 物联网的内涵

随着5G技术高速发展和全面应用,可以实现小于1 ms时延的万物互联,能在高清直播、远程控制、电网保护、远程医疗等行业应用,驱动行业数字化,提升行业效率。基于高速5G时代的物联网就是利用二维码等识读设备、红外感应器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实现对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让产品所有者可以按照约定的要求,将所有物品和互联网联系起来,最终达到对产品的有效识别、定位与监控等管理,让各种有效的资源连接起来,实现终极万物互联。

4 网络信息交互平台的实现

在物联网的发展体系中,网络是最核心的层面。因为网络层可以利用感知层和应用层实现对可视化信息的有效传递,使信息的所有者和信息的使用者达到一种有效的沟通,追求信息传递效率和使用效率的提高。加强对智慧供应链信息平台的构建,有利于实现信息流、资金流与商流之间的有效信息共享与沟通。就企业的发展利益而言,各个企业之间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竞争企业之间的业务发展存在一定的产权保护问题,而一个企业中的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一些产品信息的对接与交流,也非常重视对产品信息的保护,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信息处理的有效性和共享性。因此,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相关部门就要重视对供应链平台的信息交互设施建设,进而有效地促进各个企业平台之间的物流信息共享与交流,方便企业及时地获取信息,促进企业决策的有效性,企业也要及时地优化智能网络系统的数据传输设备[2]。

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可以利用智能物联网平台将企业的信息和平台的物联网信息进行优化整合,然后運用先进的技术对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将企业曾经合作的对象和合作的历史或者所使用过的物联网信息都分析出来,将其与现在企业要合作的单位情况进行切合与对比,进而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优化物联网平台的服务评价体系,为后期的企业智能供应链完善作铺垫。如果企业想要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也可以利用这种智能化的网络信息物联网平台,对企业意向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估,对可以形成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匹配,以便为企业最终的决策作参考。

5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供应管理平台

智慧供应链与传统的供应系统相比,更加重视企业对数据和网络的协调使用。这个智慧化的物联网平台可以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加强对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然后再将数据的资源有效地反馈到主要的平台控制系统,整个操作的过程都不会对人工依赖,这使智慧供应管理平台的作用大大提高,真正地实现了对物联网信息的有效管理和跟踪,为后期的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网络协同化就是为了保证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部的具体活动而开展的信息整合,这个技术是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整体操作起来非常简单方便,还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对物流的跟踪管理工作。当发展企业通过平台实现了对关联企业的信息了解后,就可以随时根据合作关系的变化对信息作出调整和更改,进而方便对企业加工情况的实时跟踪,减少企业因信息闭塞而可能出现的库存积压风险,这对企业的发展也是意义重大。由此可见,基于物联网的智慧供应链分析,可以促进企业决策方向的转变,让企业将关注点从产品转移到客户上来,进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对于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方便企业对产品材料的采购、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以便随时适应市场的变化需求,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让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的战略定位。

6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供应链中的应用

在对物联网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利用感知层来获取物品的信息是保证物联网有效运行的关键,其可以对数据库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更新和完善,以保证企业的物联网数据库可以畅通无阻,实现各个网络层面和运用层面的有效对接。因为对于智慧供应链的传递而言,信息的交互不仅是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还要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反馈,让其扮演的角色更加清晰,这也与物联网的应用技术发展息息相关,有利于物联网技术在智慧供应链中的有效应用[3]。对于智慧供应链的信息效率大幅度提升意义重大。例如,在关于供应商和顾客这个关系上,物联网的智慧供应链更加重视对顾客服务质量提升,让产品在上下流通中不断升级,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要。所以,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信息让顾客将自己的意向产品在购买之前先传输到物联网平台,以便企业可以从顾客的实际需求出发,为顾客定制个性化的产品,促进产品交易的顺利完成。反之,物联网下的智慧供应链也可以实现对顾客信息的归档和分类,以方便企业的决策分析和制定,促进企业的营销策略实施,让企业和消费者实现双赢。而且,这个物联网平台可以让顾客参与其中,对企业的产品满意度进行评价,方便企业对顾客服务体系和产品质量的改善,让企业的发展可以适应市场的变化需要。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所以消费者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在智慧供应链的发展中,更有利于让产品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要。所以,企业要不断地优化自身的物联网平台,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途径,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让物联网技术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提高供应链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鹤.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供应链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4):91-92.

[2]李金玲,李光洙.物联网背景下智慧供应链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新商务周刊,2017(13):187.

[3]罗永红,林楠.基于供应链视角的智慧物流商业模式发展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82-85.

作者:李巍

智慧供应链物联网技术论文 篇3:

浅析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下智能仓储建设的必要性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大行业都在不断地革新并完善内部管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因此电力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物资管理工作,作为物资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提高仓储配送管理质量与电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相关电力企业一定要重视仓储配送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电力企业仓储配送体系,加大对仓储配送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力度,有效地控制各環节的质量和效率。对此,本文基于智慧供应链体系背景下,探讨智能仓储建设必要性。

[关键词]智慧供应链;智能仓储;措施

电力公司是国民生产平稳进行的重要保障,然而伴随电力网络规模与电网架构的逐渐繁杂,致使电力公司人员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大幅增高,为此怎样让电力公司的经营成本下降变成企业发展过程中需深入考量的问题。物资仓储管理对于企业运营成效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新阶段各种领先科技被运用到仓储管控方面,大幅提升了管理质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以传统物资管理向供应链数字化转型为抓手,高质量、高标准地推进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目前,国网各省公司及直属单位积极落实推广智慧供应链建设,通过“e链国网”“五E一中心”供应链平台建设运营,推动智能采购、数字物流、全景质控三大业务链有序运作,提升物资工作效率。现代智慧供应链建设有效拉动了上下游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推动价值链创造。因此,本文从仓储管理存有的缺陷和智慧供应链体系下智能仓储建设两方面展开概述。

1 智慧供应链概述

传统供应链只是把产品由供给企业运送到需求者手中,其注重的是某家公司物流体系的改进,在生产加工方面一般是侧重某种产品进行规模化制造,而且大部分运用产量决定销售数量的方式,该种方式在信息的逐层传输过程中通常会呈现为牛鞭现象,该种信息偏差最后会造成供给与需求的不一致。智慧供应链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高效共享的平台,经过深度核算与大范围连接,实现供应链全流程可追溯与互相联通的目的,把共享信息和各过程的运营进行集中管控,对供应链中的资本流、物流、信息流加以梳理、归纳,最后达成供应链协同管控目标,让整体收益达到最佳水平。和常规的供应链比较,智慧供应链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依照需求进行生产,逐步朝着小批量生产模式方向转变,提高了生产效率;客户诉求直接传递给生产企业,提升了供应链响应速率与市场适应水平,防止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效率低下、真实性没有保障等问题的发生;现代化、智慧化的生产装备让人力成本大幅缩减,且依托系统中储存的信息更为科学的确定生产策略;在供应端达成了以需求进行材料购买、智慧化生产的目标,提高了供应链上游信息化水平,另外也让整体的运行成本下降。

2 智能仓储技术介绍

当前时期国内仓储物流的智能化技术的运用具体有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智能化分拣系统、各种类型的智能化运输车等。

2.1 智能仓储管理系统

仓库控制管理系统能够同时在电脑端与移动端下载安装并运用,具有对仓库内的货物接收、发出、储存、调动、移库等操作加以科学的估计、建议与管控的功能,能够对货物进行精准管控。当前市场上运用较为广泛的仓储平台管理软件有WCS软件、MES软件、ERP软件等。对于应急类货物,依据ERP系统所拥有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模型的建立,有效运用Native Bayes、K-Means、SVM等软件绘制准确的应急物资所需数量曲线。管理工作者深层次剖析应急物资需求,编制恰当的物资购买方案,克服供应链反应落后的缺陷,保证应急物资供给的时效性。

2.2 RFID射频识别技术

这是一种电磁波高频/低频识别技术,并且是非接触型识别,可以迅速完成信息的读写,能够移动辨识,可以实现长时间的定位追踪管控。RFID系统主要包括转发器、阅读器两个板块,阅读器将电磁波传输给转发器,促使转发器的电路启动,然后转发器中的ID密码传输到阅读器,收到密码后,对物品加以辨识。

2.3 智能存储柜

智能存储系统可独自运用,也能够与ERP系统联网。将可触屏幕装设到智能柜上,用来查看与储存有关物品,并完成物品借用操作,并显示有关信息。借用人查阅所需要的物品信息后,可采用人脸识别或者刷卡的方式完成实名认证,得到权限之后可在任意时间借用,具有提醒功能,保证借用人准时归还。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节约人力,另一方面还能够确保存储操作在安全的情况下进行。

2.4 自动化立体仓库

自动立体化仓库主要包括运输工具、货架、操作软件、出入库工作平台、装卸机器人。依据物品类别与重量配置适宜的货架,对于大规模机电仓库,通常在货架间运用穿梭车完成储存运输操作,辅以码垛机械人,进而提升仓库空间运用率。

自动化立体仓库中配置AGV自动导引运输车。该运输车运用电磁学原理亦或电学原理,设计智能的自动导引装备,依照规定路线通行。AGV依据运用的实际情形能够分成举升型、叉车型、背负型的运输车。管理工作者可利用AGV调度页面,发出指令,让运输车将物品运输到指定位置。因为AGV会受到高度与运送重量两个因素的制约,为此重量较重的物品需运用液压高车运送。

2.5 仓库防盗报警系统

仓库中配置红外光束对射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防盗紧急按钮、脚挑开关等设备。清晰度特别高的摄像头全天候监控仓储中的状况,仓库出口的地方配置光电感应探测器。

2.6 仓库智能监控系统

温度与湿度的调节。在仓库中科学配置温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经过把传感器获得的信息和预先设定的数值加以对比,对空调与除湿机进行调控,让仓库的温度与湿度保持在恰当水平。在仓库中配备充足的传感器,依托传感器获取烟雾的有关信息,发出预警且把火灾信号傳输给仓库管理工作者的同时,智能开启消防灭火程序,如果是化工类仓库,还应当具有通风和消防联动效能。智能监控软件不只是对仓库进行简单的管理,运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达成和广域网智能终端的即时联系。仓库的环境监控软件依托传感器获取烟雾、湿度、温度等信息,运用Zigbee形式运送到云平台,云平台依照提前设定的方式践行有关程序,达成多个仓库协同管控的目标。

3 电力公司物资仓储管理中存有的不足

3.1 计划管理不恰当,储备不科学

材料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够规范,没有完整地记录材料的数目和规格,无法精准判断物品的耗用情况,相应产生了后期货物供给不充足的问题。采购物品时,数目和项目所需不一致,进而产生延期交付的状况。通过调查可知,库存管理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1)库存数量大幅超出项目所需,占用过多资金。(2)库存产生短缺问题,妨碍日常运营,如果产生库存不能满足实际所需的问题,便会导致采购费用增高。

3.2 主体意识薄弱,监督监管不到位

一些企业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到位,管理工作者没有起到引导功能,廉政要求没有落到实处,并且应对廉政风险的责任未落实到具体员工身上,尽管开展了仓储管理工作,单侧重点不够。一些企业对于重要环节缺少科学的认识,比如仓储管理岗位责任的划分、机制的构成等方面均存有问题,另外也和企业的要求不一致,难以对廉政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3.3 定期盘点、周转效率低

周转管理环节的成效对于物品配置与运转效率有很大程度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的物质收入造成影响。周转效率让单位可以在短期内对货品进行梳理归纳,让企业在经营中对物资的诉求得到有效满足,进而增快项目进展,然而许多单位在材料周转环节缺少健全的管理机制,材料周转过程特别杂乱,不但导致资源无辜耗费,另外也导致项目建设时间增长。

4 智能仓储的建设内容

智能仓储包括协同互动化、操作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运行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等,增大计算机技术、物联网技术在仓储管理方面的运用,经过对仓库中设施设备的优化、变革,提升仓库管控、运行能力,提升业务协同水平,让智能仓储管理工作顺畅开展。

4.1 物流设备

具体包含平衡吊起重机、条码扫描设备、称重设施、堆垛机、托盘、出入库站台、外形检测设备、直行穿梭车、顶升移栽机、立体货架等。

4.2 控制系统设备

具体包含配电柜、人工作业终端、操作终端、控制系统工作站、控制柜、数据服务器等。

4.3 软件系统

具体包含仓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物资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RFID盘点系统、条码扫描系统。

5 智能仓储的实现目标

物资管理系统可以让物资管理的质效得以大幅提升,经过系统的统一调配,可以让电力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得到有效运用,降低库存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资金,进而推动企业的长效发展,经过引进智能仓储管理平台可降低资源浪费水平,提升物资管控成效。在库存管理平台应用方面,为了让管理平台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从下述几个层面采取措施:

(1)物资管理平台的运维需配备专门的管理工作者,不但要具有夯实的物资管理知识,还应当了解信息管理有关知识,进而确保物资管理平台的平稳运行。

(2)应当有效运用物资管理平台的功能,增强对设备购买、进库、养护的管理,让各机构间的物资可以高效流通,提升不同部门间物资信息的共享水平,避免资源浪费问题的产生。比如可经过二维码的灵活运用,为作业现场的物资管控提供便利。对于材料库中所牵涉到的各种类型的货架,依据专业的差别进行区分,将货架都编上号码,运用快拍二维码系统把有关信息录入到相应的二维码内,完成之后把其粘到货架下面。将材料规格作为重要根据,把材料堆放在指定的货架上,这样便于管理人员对材料进行管理,便于其了解材料的储存状况。

(3)物资管理系统应当增大管控力度,由于大部分电力物资进入仓库等过程均需在系统上操作,为此需操作工作者娴熟运用管理系统。为此电力公司可定期举行培训班,进而让管理工作者更娴熟的运用信息管理系统。统筹搭建一套覆盖供应链全业务的智慧运营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提升智能化水平,全面完成供应链运营中心建设,提升运营分析决策、资源优化配置、风险监控预警、数据资產应用、应急调配指挥能力,促进供应链管理提档升级。通过深化场景应用,在智能管控、招评标云存储及防围串标辅助工具、物资供应全程精准化等环节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业务办理更省时、作业人员更省力、参与各方更省钱、管理决策更省心。

6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本身的竞争力,从而在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电力企业智能仓储的建设有利于促进仓储规范管理,不但可以为电力企业节约管理成本,达成合理分配资源的目的,避免出现物资积压浪费,还可以节约大量的流动资金,有利于电力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提高以及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珂.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管理研究[J].中国物流与仓储,2014(23):70-71.

[2] 唐彦.新形势下电力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思路[J].现代商业,2014(5):89.

[3] 黄成成.智慧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8(23):121-123.

[4] 赵振强,张立涛,胡子博,等.新技术时代下农产品智慧供应链构建与运作模式[J].商业时代,2019(11):132-135.

[5] 黄成成,叶春森,王雪轩,等.智慧供应链体系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8(23):129-131.

[6] 郭永丽.智慧供应链模式下供应商开发评价研究[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0(4):180-181.

[7] 杨鹏飞,彭安,沈凌云,等.基于预测、库存、运输的智慧供应链研究[J].物流科技,2017(6):78.

[8] 刘中明,周岩,刘博,等.基于改进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智慧供应链高维度决策模型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9(23):44.

[9] 詹荣富,吴军,黄立军,等.智慧供应链模式下供应商合作伙伴选择与评价研究[J].综合运输,2019(45):52.

[10] 卢晶,董凤娜.电网企业智慧采购全景战略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2020,10(4):7.

作者:何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毕业论文下一篇:物理教学文明礼仪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