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整体教学设计

2023-04-21

第一篇:物质的量整体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的教学设计

作者:龙维健 来源:湖北京山一中 上传时间:2006-05-16 人气:

694

本节内容概念多,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本文尝试以三个 W 的处理为理念设计课堂教学。具体来说,三个 W 就是 What (什么)——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什么? How (怎样)——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及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Why (为何)——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在使用摩尔时,为什么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

【新课引入】以前一章刚刚学习的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析对象,引出微观与宏

观的对立关系:

2Na + 2H2O==2NaOH + H2 ↑

该反应式可以表示

⑴ 2 个 Na 原子可与 2 个 H2O 分子发生反应„„ (2 个 Na 原子或 2 个 H2O 分子皆不可

见、不可称——微观领域 ) ⑵ 46 g Na 与 36 g H2O 恰好完全反应 „„ ( 46 g Na 或 36 g H2O 皆既可见又可

称——宏观领域)

【问题推出】一个方面,化学反应是在粒子的层面发生的;另一方面,人们研究化学反应需要在可见可称的条件下定量进行。如何将不可见不可称的粒子(如分子、原子等)与可见可称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呢?(微观粒子——宏观物质)

【教师点拨】微观粒子因体积小而不可见、质量小而不可称。若集合一定数量 ( 不妨设为 N 个 ) 的微粒以增大体积和质量,则能达到既可见又可称的目的。那么, N 该为多少才合适

呢?

【学生讨论】每小组点派一个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摆出矛盾,激发参与。同时让学生懂得新概念的诞生源于科学研究或解决问题

的需要。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见解并不统一。实际上,在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的 N 被规定为“ 0 . 012 ㎏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并决定用摩尔作为计量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即 1 摩尔粒子为“ 0 . 012 ㎏ C 中所含有的碳

原子数”。

- 26

12 【学生活动】已知 C 的质量为 1 . 9927 × 10 ㎏,试计算 0 . 012 ㎏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由两名学生上台演算)

【教师讲解】为了表彰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人们特将这个数称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 NA (板书)。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得到了 6 . 02 × 10 这个近似值。

2

323〖设计意图〗通过亲笔运算,加深对 6 . 02 × 10 这个数字的印象。

【指导填表】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物理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热力学温度 物质的量 发光强度 表示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l m t I T n I

米 千克 秒 安培 开尔文 摩尔 坎德拉

m Kg s A K mol cd

0 . 012 ㎏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单位基准

光在真空中于 1 / 299792458s 所行路程

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铯最外层电子绕核运转 9192631770 次所用时间

〖设计意图〗明确物质的量与摩尔是物理量与单位间的关系,

【练习讲评】① 5molO2 约含有___个氧分子,___个氧原子;或含有__ NAO2 ,_

_ NAO 。

24② 3 . 01 × 10 个 H2O 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 mol ;

③ N 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 mol ; 【指导推理】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符号为 N )间的关系:(板书) n =

N / NA

〖设计意图〗由学生在练习中自我发现规律,消除对化学公式的神秘感,增强探究学习的自

信心。

【学生活动】试比较以下各项的异同

23

12 ① 6 . 02 × 10 ,② 0 . 012 ㎏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③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

④ 1 摩尔粒子的粒子数

23

12 【教师讲解】数字 6 . 02 × 10 虽然明了 , 但不准确。“ 0 . 012 ㎏ C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或“阿伏加德罗常数”看似表意模糊,实则 “精确”。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与

6 . 02 × 10 的关系如同与 3 . 14 的关系。

23〖设计意图〗感悟化学中精确与模糊的关系,明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涵。

【问题设计】 1molO2 表示的是: A .氧气的质量 B .氧气的数量 C .氧气的物质量 D .氧

气的物质的量 E .氧气的量

【教师讲解】“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拆开。(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物质的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

【问题设计】 1mol 氢约含___个氢原子。

【教师讲解】大家的答案有分歧。关于“ 1mol 氢”中的氢,有的同学理解为氢分子,有的同学理解为氢原子。这种表达容易产生分歧,题目中的表示是错误的。因此,(板书)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如 2mol Na ,1 molH 等 .

+

【问题设计】 1mol 稻谷约含___颗谷粒。

23

23【教师讲解】 6 . 02 × 10 颗稻谷是什么概念呢?假如说有 6 . 02 × 10 颗稻谷,将它平均分给 12 亿中国人,每人可得约 1400 万吨。可见,将摩尔用于宏观物质,没有意义。实际上,物质的量这个概念是源于微观粒子的计量不便而产生,因此它也只适用于微观领域。(板书)摩尔是微观粒子的计量单位,它所量度的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 1mole , 1 .5 molSO4 等。

-

2+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故设的错题,让学生明确使用摩尔应注意的事项,并理解其中的原因,

使知识的获得顺乎自然。

【巩固练习】 1 .正误判断:① 0 . 5 m olCO2 ② 1mol 氯 ③ 2molCuSO4 ④ 0 . 1mol

232 .计算:① 3 . 01 × 10 个 H 的物质的量; ② 2molH2O 中的 H2O 分子数;

3 .填空: 1 .5 molH3PO4 分子中有__ molH ,__个 P ,__ NAO 。

龙维健 , 男 ,1990 年从教,中学化学高级教师 , 华中师大本科学历 , 湖北省化学学会会

员 , 各级各类获奖及发表论文十余篇。

E-mail : hbjmlwj@sohu . com Tel : 13469762627

第二篇:《物质的量》教学反思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贯穿于高中化学的始终,在化学计算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教好物质的量概念,不仅能直接帮助学生掌握好本章介绍的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而且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的化学计算打下基础。但本节课在化学教学中又是一个难点,以前学生学习的都是宏观的化学物质,而物质的量却是很微观很抽象的概念,因而学生对物质的量及摩尔的理解总是有点模糊。

在教学中,我想要通过让学生提炼生活中在计量方面的经验,运用这方面的知识来建立“集合体”的思想,并把它迁移到学习过的微观粒子统计上来。在学生对微观粒子的统计也产生需要使用“集合体”的感觉时,提出物质的量的概念,并将它与其它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作比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比直接提出对学生来说更容易接受一些。

具体我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如学生家收了多少玉米,在计量玉米时用的是斤而不是粒,因用粒计量不方便。故以颗粒的集合体斤来计量就方便多了。再如一刀纸,一双鞋,一打鸡蛋,一包烟,一箱酒来让学生体会计量数的作用,进而引出微观粒子该用什么计量数表达。再让学生算一滴水中水分子个数,发现一滴水中水分子特别多,不能再用以往的计量数表达,那么物质的量自然而然就提出来了,这样学生就好理解物质的量的作用。

在用时间等物理量来引出物质的量的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让学生逐步接受物质的量 的相关知识,以生活中的二十支烟集合成一包烟来引入6.02×1023约为1摩尔,具体等于0.012Kg碳十二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以及阿伏伽德罗常数。

效果来看,在阶段练习中学生没有大困难,但一旦综合,还会有一部分学生陷入混乱。因此,一定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并及时辅以适当的训练。

总之,不论如何讲授,一开始学生学起来还是感到不容易,我就告诉他们刚学习物质的量的时候都这样,慢慢熟练了就好了,别让他们刚学化学就对化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我相信只要努力付出总会有所收获的。

第三篇: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3)、了解提出物质的量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初步学会在物质世界中微观现象与客观物质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质的量的应用和计算,使学生体验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的引入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阅读、讨论、练习

五、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录像,然后思考回答问题

播放录像 “铁粉与硫粉在试管中加热时颜色发生改变”的实验,然后由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提示 从参加反应的铁与硫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考虑 Fe + S =FeS 质量比 56: 32: 88 微粒数比 1 : 1 : 1 思考 观察上面这两组数据,可以看出,物质之间反应的实质是粒子间按照一定的个数比进行的。如1个铁原子和1个硫原子反应生成1个硫化铁微粒 实验中,我们能否取出1个铁原子和1个硫原子化合生成硫化铁?

回答不能。因为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是我们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而且它们的质量很小,无法称量。 追问 怎样才能实现这个反应?

回答 在实验中,可取56克铁和32克硫反应等。

设问 但是称取出的56克铁中含有多少个铁原子?32克硫中含有多少个硫原子呢?如何构建起宏观的——可称量的物质,与微观的——粒子数之间的联系?这就是我们本节要讨论的问题。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4页内容)

介绍化学史知识 现在同学们都已知道宏观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粒子构成的。可是在很久以前,人类并不知道物质是由这些微粒构成的。直到1661年,英国科学家玻义耳提出的元素的科学定义,人类才知道物质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到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又提出了原子的假说;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道尔顿又提出了原子的假说;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人类才终于认识到物质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

但是,怎样知道一定质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个微粒?要解决这个问题,用我们已学过的“质量”“长度”“时间”“温度”等物理量是无法解决的。因此,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

讲述: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启发联想 同学们以前学过哪些物理量?它们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表示什么含义呢?

展示 前台展示 342克蔗糖、18克水、58.5克氯化钠、32克硫、56克铁等样品。 小组讨论 如何衡量这几种物质的多少呢?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衡量物质多少可以几个方面考虑: ① 从物质的质量衡量 ②从物质的体积衡量 ③从物质所含微粒数衡量

然后得出“物质的量”就是从物质所含微粒数的角度衡量物质多少的物理量 板书 一 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的涵义: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的物理量

强调

①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说物质量,也不能理解为“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②物质的量计量对象-——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等 ③表示符号 n 介绍 1971年第14次国际计量大会确定七个基本物理量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5页表)由此引出“摩尔”的概念

板书

2、摩尔 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简称摩 符号mol 阅读思考 阅读教材45页第一段内容,讨论“摩尔”的含义?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两点认识

①摩尔仅仅是一个单位,不能用“摩尔数”代替物质的量,正如不能用米数代替长度一样

②摩尔的计量对象-——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等

因此使用摩尔做单位必须指明微观粒子的化学式 学生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1molH2 ②1mol氧 ③1mol汽车 ④1molH2O ⑤1mol氮 ⑥1molNa+等 提问 当物质所含的微粒数是多少时,其物质的量是1mol呢? 请大家从教材45页的第二段中找出答案。

得知0.012千克12C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1mol任何微粒的计数标准。即当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千克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时,它的物质的量就是1mol 启发联想 生活中采用固定数目作为一个单位的计数基准的例子很多,能否举出例子。 象商业上把10双筷子定为1打,把500张纸定为1令那样,能否把一定数目的微粒集体规定为1mol呢?

强调 计算标准是人为规定的。

讲述 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早已通过实验测得了比较准确的数值,即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值。为了纪念他,科学上把这个数值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目前比较精确的数值是6.0221376×1023,但这个数值还会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而发展,通常使用它的近似值6.02×1023 板书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所含有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 NA 基准数 0.012千克12C所含的碳原子数 近似值 6.02×1023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精确值与近似值的关系就如同数学中圆周率п与3.14关系(指导学生阅读教材45页内容)

趣味问题 6.02 ×1023究竟有多大?

⑴若把6.02 ×1023个鸡蛋分给十亿人,每人每天平均吃3个鸡蛋,一年按365天计算,能吃(5500)亿年。

⑵已知地球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公里,一个分子的直径约为2 ×10-10 m。假想把1mol分子一个挨一个地摆在地球的赤道上,可以绕地球赤道(301)万周。 由此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值,它作为“mol”计数标准,表示巨大数目的粒子集体却非常方便。 投影练习

1. 1.204×1024个H,合多少 mol? 2. 5 mol的O2中有多少个氧气分子? 3. N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通过上述练习同学们可以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微粒个数和阿伏加德罗常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板书:4.物质的量(n)微粒个数(N)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符号表示:n=N/NA 投影练习 ⑴ 1 mol H2所含氢气分子的个数 ,含有 个氢原子。 讲解 摩尔是一个大量粒子集合体,可以有0.5 mol O2,0.01 mol H2O等,而分子、原子等,就不能说0.5个或0.01个概念。

⑵ 0.5molH2O中含有 个水分子, mol H 。

⑶1个水分子中有 个电子,1 mol H2O中有 mol电子。 mol 质子。

⑷1molNaCl中含有 个Na+、 _个Cl-. ⑸ 10 mol H2SO4中约含有 个H2SO4分子, 个硫酸根离子。 ⑹1 mol HCl溶于水,水中存在的溶质粒子是什么?它们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⑺0.5 mol H2SO4中含 个H, molO, mol 电子。 小结: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物质的量与粒子个数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 用符号表示:n=N/NA 小结:

2、1 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 ,单位mol-¹,通常用6.02×10 ²³ mol-¹来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个精确值, 6.02×10 ²³ 是个大约值;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的关系

n=N/NA

第四篇: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课题:物质的量复习课组题 祁雪英使用时间:2011年12月21日领导签字:

物质的量

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物质的量与(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3、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有关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目标

一、基本概念

物质的量(n)是。是七个国际基本物理量之一 单位是,符号为。是一个专用名词,不能理解。

描述的对象是。指明微粒的种类,如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用表示

摩尔的标准:以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目为标准的,也就是说,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有的粒子数与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相同,则它的物质的量为1mol2. 阿伏加徳罗常数 NA(单位:mol-1)

定义: 12克12C所含碳原子 = 1mol粒子数

近似值: 6.02 × 10233.n=N/NA→→两个变式N=NA=;一个推论:n1/n2=

4、摩尔质量定义:。定义式: 摩尔质量(数值)= 相对原子(分子)质量= 式量

5、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气体摩尔体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符号_________.定义式____________________

7、物质的量浓度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符号_________ 定义式_______________

8、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摩尔质量(M)、 气体摩尔体积 、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

9、阿佛加德罗定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一、填空题

1.摩尔是_______的单位,1mol任何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________。 2.在0.1molH2中,含有_________molH。

3.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它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

4.1.5mol H2SO4的质量是________,其中含有_________mol O,含有_________mol H。 5.0.01 mol某物质的质量为1.08g,此物质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6.在标准状况下,0.5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_______。 7.2mol O3和3 mol O2的质量(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______;分子数之比为______;含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在相同条件下的体积比为_______。

8.在同温同压下,质量相同的N

2、CO

2、Cl

2、CH

4、O2等五种气体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_________。

9.4 g H2与22.4L(标准状况)CO2相比,所含分子数目多的是_______;各1.5mol上述两种气体

相比较,质量大的是________。

10.0.01mol某气体的质量为0.44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密度是_________。 11.将4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此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取出10mL此溶液,其中含有NaOH______g。将取出的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12.配制200mL1.0mol/LH2SO4溶液,需要18mol/LH2SO4溶液的体积是______。

13.已知在1LMgCl-2溶液中含有0.02molCl,此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14.把1.12L(标准状况下)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15.在一定温度下,某相对分子质量为Mr的物质的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物质的量浓度为c,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16.在氯化物ACl3中,A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3.94,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17.在9.5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中含有0.2molCl-,此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______,该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

18、 25.5克含等体积的CO,CO2,N2,H2混和气中,H2的质量是在S,T,P时的密度为,其平均分子量为

19、在标准状况时,有11g二氧化碳、0.5mol氢气、10L氮气。其中,物质的质量最大的是____, 最小的是________;物质所含的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最少的是____;物质所占体积最大的是_____,最小的是 _______

二、选择

1、下列说正确的是()

A、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X1023个原子

B、在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6.02X1023C.在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23A D、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有6.02X10mol-1

E、1molO2的分子数有6.02X1023个,原子数也是一样。 F、NA的值约为6.02X1023

G、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一定数目的微粒,所以没单位 H、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I、某气体的体积为22.4升时,它的物质的量是1摩尔,则该气体一定处在标准状 M、.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都含有约6.02×1023个分子

N、1mol 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况.

2.在0.5mol NaSO+

24中,含有的Na数约是

A.3.01×1023B.6.02×1023

C.0.5D.1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1mol O的质量是32g/molB.OH-的摩尔质量是17g

C.1mol H2O的质量是18g/molD.CO2的摩尔质量是44g/mol

4.Na的摩尔质量[]

1

课题:物质的量复习课组题 祁雪英使用时间:2011年12月21日领导签字:

A.23B.23gC.23molD.23g/mol

5.在下列物质中,其物质的量为0.2mol的是[] A.2.2g CO2B.3.6g H2OC.3.2g O2D.49g H2SO4

6.在标准状况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的是[] A.O2B.Cl2C.N2D.CO2

7.在相同条件下,22g下列气体中跟22g CO2的体积相等的是[] A.N2OB.N2C.SO2D.CO

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气体中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A.1g H2B.10g O2C.30 g Cl2D.17g NH3

9.在相同的条件下,两种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必然[] A.体积均为22.4L B.具有相同的体积C.是双原子分子D.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 10.配制2L1.5mol/LNa2SO4溶液,需要固体Na2SO4[] A.213g B.284gC.400gD.426g

11.0.5L1mol/LFeCl-3溶液与0.2L1mol/LKCl溶液中的Cl的数目之比为 [] A.1∶3B.3∶1C.5∶2D.15∶2

12.50mLH3

2SO4的质量分数为35%、密度为1.24g/cm的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为[]A.0.044mol/LB.0.44mol/LC.4.4mol/LD.44mol/L

13.在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相同的是[] A.10gH2和10gO2B.9gH2O和0.5molBr2C.5.6LN2(标准状况)和11gCO2 D.224mLH2(标准状况)和0.1molN2

14.相同质量的镁和铝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A.1∶1B.24∶27C.9∶8D.2∶3

15.已知在3.2g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3.01×1022

,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A.32gB.32g/molC.64molD.64g/mol

16.在下列物质中,与6gCO(NH2)2的含氮量相同的物质是[] A.0.1mol(NH4)2SO4B.6gNH4NO3C.22.4LNO2(标准状况)D.0.1molNH3

17.密度为1.84g/cm3

、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18.8mol/L B.18.4mol/L C.18.4mol/LD.18.8mol/L

18.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

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三种

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B.1∶2∶3C.3∶2∶1D.3∶4∶3

19.在相同条件下,A容器中的H2和B容器中的NH3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则两个容器的体积比为A.1∶2B.1∶3C.2∶3D.2∶1

20.用NaCl、KCl、Na2SO4三种固体物质,配制1L含有0.5molNaCl、0.16molKCl、0.24molK2SO4的混合溶液,需要这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为

A.0.32molNaCl、0.01molKCl、0.12molNa2SO4B.0.02molNaCl、0.64molKCl、0.24molNa2SO4 C.0.64molNaCl、0.04molKCl、0.24molNa2SO4 D.0.64molNaCl、0.02molKCl、0.24molNa2SO4

21、(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2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体积比1:1B、体积比11:16 C、密度比16:11D、密度比11:16

23、 等质量的下列气体分别放于同容积的密封容器中,同温下,压强最大的是A、H2B、O2C、C2H2D、N2

24、(2007年高考全国理综卷I)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

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p(Ne)>p(H2)>p(O2)(B)p(O2)>p(Ne)>p(H2) (C)p(H2)>p(O2)>p(Ne)(D)p(H2)>p(Ne)>p(O2)

25、空瓶重48.000g,装满气体A后的质量为48.270g,装满同温同压下氢气时,重量为48.018g(空瓶原为真空),此气体A的式量为()A.28B.29C.30D.48 26.在0℃ 1.01×105 Pa下,有关H

2、O

2、CH4三种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B.其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C.等质量的三种气体,其体积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倒数比 D.等体积的三种气体,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T,P下2mol氧原子的体积约为22.4升. B.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H2,NH3,CO2和O2中,H2的体积最小.

C.10molCl2在 2atm下的体积,一定大于1molCl2在2.5atm时的体积.D.在相同状况下,O2与H2的密度之比为16:1.

28.在标准状况下,ag气体x与bg气体y的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x和y体积之比为b:aB.同温同压下,气体x和气体y的密度之比为 b:aC.25℃时,1g气体x和1g气体y的分子数之比为b:a

D.同物质的量的气体x和气体y的质量之比为b:a

三、计算

1、把6.5克锌放入足量盐酸中,锌完全反应,计算⑴6.5克锌的物质的量; ⑵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 ;⑶生成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2、2.3g金属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2NaOH + H2↑)后,得到100mL溶液,试计算:⑴金属钠的物质的量⑵生成H2的体积(标准状况) 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

3、200mL密度为1..47g/cm3,质量分数为10%的H2SO4溶液,跟一定量的Zn恰好完全反应。计算:⑴H2SO4溶液物质的量浓度⑵生成多少升氢气(标况)⑶将生成的ZnSO4溶液稀释成500mL,求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2

第五篇:王翻~物质的量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

【教学理念】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能力培养为重”为理念,提倡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本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计量单位来引入物质的量这一微观概念,做到从生活走进化学,再利用物质的量计算物质及微粒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化学一专题1第一单元第二课时。本课时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开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枢纽,在实际运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摩尔质量的概念,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对于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来说,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还仅仅停留在用质量守恒定律,但是本节课所讲的物质的量将改变他们之前的思维,开辟里一条道路,要用集合来表示物质,这对于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是有一定难度的,高一的学生还没有从初三的学习状态走出来,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还需要教师多次讲解重点强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生活中的长度、质量等基本物理量来引出物质的量与他们一样也是一个基本物理概念。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基本含义。

2) 理解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进行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物质的量的学习,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已经学习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乐享其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含义和应用。 难点: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的含义和应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板书

【教学过程】

环节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在初中我们就已经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可以构成我们看得见的、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质量的宏观物质。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取药品都是称量的,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是原子、离子按一定数目关系进行的,这些事实说明,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与看得见的宏观物质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PPT展示] S +

O2

===

SO2 微观角度:

1个硫原子

1个氧分子

1个SO2分子 宏观角度:

32g

32g

64g [教师活动] 我们能否称得1个硫原子的质量?(不能)能否称得32g硫的质量(能)那么,如何把可称量的宏观物质和不可称量的微观粒子联系起来呢?

[教师讲述] 科学上引入了“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 [板书] 物质的量

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提问]你知道那些物理量呢?说出你知道的物理量。 PPT展示

物理量

单位名称 米 千克 秒 安培

单位符号

m kg s A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教师讲述] 请同学们回答下面问题,并思考 PPT展示(1)、(2)、(3)问题以及思考题

[讲述] 那我们就可以知道温度是表示物质的冷热程度的,体积是···,速度是···那么物质的量呢?其实物质的量是用来量度微粒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它表示微粒含有一定数目微粒数的集合体,符号为n [板书] 1.物质的量(n)

[讲述] 但是,我们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PPT展示 [课件] 展示小知识:一滴水···

[教师提问] 可见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数值是庞大的的,每个物理量都有它相对应的单位。比如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长度的单位是米。那么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呢?用“个”做物质的量的单位可以吗?(不行,单位太小,不方便)那应该如何确定物质的量的单位呢? [课件] 曹冲称象故事图片并思考曹冲解决问题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化整为零,化大为小)

[讲述] 在生活中,为了使用的方便,也常“积少成多”,把小的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后再用。如把12支铅笔叫做“一打铅笔”,把20支香烟叫做“一盒香烟”,把24罐啤酒叫做“一箱啤酒”“一打、一盒、一箱”都是用一定数目的集体做计数单位。那么,我们能够用一定数目的“微粒集体”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吗?(能)国际上决定用摩尔这个微粒的集体作为物质的量的单位。 [板书] 2.摩尔物质的量单位,符号:mol,简称摩

[讲述] 摩尔,来自拉丁文“moles”,原意是“大量”“堆积”的意思。那现在是表示一个微粒集体。

[过渡] 每一个物理量的单位都有它的标准,如质量的单位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那么,摩尔这个“微粒集体”的标准是多少呢?(或我们知道一打是12个,一箱是24瓶等,那1mol是多少呢?指导学生看课本找出答案)我们规定,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就是摩尔标准,下面我们来算一下这个标准是多少? [课件] 投影

[讲述] 通过计算呢,我们知道1mol物质的粒子数=6.02×1023,(投影)

[板书] 3.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约为6.02×1023mol-1 [课件] 练习题

[讲述] 通过练习我们可以得出微粒数、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之间的关系是

微粒数(N)=物质的量(n)×阿伏伽德罗常数(NA)

[讲述] 下面我们做些有难度的练习,看同学们掌握的怎么样(投影) [交流] 让学生自主完成第8页“问题解决” [问题] 学习了物质的量后,请同学们讨论怎样算一滴水的水分子数呢?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

[讲述] 是不是有两种方案 展示课件 [板书] 解题过程

[讲述]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1mol水的质量是18g。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即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例如,1molFe的质量是56g,1mol氧气的质量是32g,我们将定义一个新的量来描述这个重要的关系即摩尔质量。 [板书]

二、摩尔质量

1. 定义:

2. 符号:M 单位:g·mol-1或Kg·mol-1

[问题] 当某物质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时,怎么求它的质量呢? [板书] 这个时候就需要知道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质量(m)=物质的量(n)×摩尔质量(M)

[讲述] 请同学们看课本第8页例1 讲解 练习“问题解决” [讲述] 通过练习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桥梁”把质量与粒子数目联系了起来

[讲述] 那这是不是就是我们所说的微观和宏观的桥梁作用呢?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板书设计】 §2 物质的量

一、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

2、 摩尔

3、 阿伏加德罗常数

4、 N=n×NA

二、摩尔质量

1、定义 符号单位

2、m=n×M 【教学反思】

1. 在制作PPT的过程中忽视了它展现之后的效果,这是在以后的PPT制作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2. 在微格中对于自己设计的流程还是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导致了在授课过程中有卡壳的现象。

3. 通过听另外两个小伙伴的课,自己在某些知识点的衔接处处理的并不是很好(红色字体是觉得李豪富在那个点上的处理比自己好),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互相交流一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我要努力去长大读后感下一篇:温州交运集团联网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