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2023-02-15

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报告在工作与学习方面,已经成为了常见记录方式。报告是有着写作格式与技巧的,写出有效的报告十分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机构编制情况调研报告

根据地区编办和县编制办的具体要求和相关部署,我乡党委高度重视此次调研工作,乡政府领导牵头,组织得力干部下到机关、学校、卫生院和各村,采取交谈、询问、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调研组利用了4天的时间,对上级部门要求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情况形成了调研报告。

调研基本情况

一、高海拔地区工作的特殊性,机构、编制、人员配备及组织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洞措乡平均海拔4600米左右,地广人稀,属于纯牧业乡镇,境内没有企业。国民收入全靠牧业收入及劳务输出,乡政府无财政收入来源。我乡人员机构编制及人员配备直接受到我乡生产方式和财政收入的影响,GDP年增长依靠牧业增收的方式拉动。机构编制中人员配备及组织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是配备的人员年轻化,人员专业业务技能不足。加之上级部门为丰富自身机构人员,经常抽调乡上多年培养的得力干部,而抽调之后并未及时为乡上补充,导致机构运行中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机构编制改革之后,细化了人员分工,划定了办公室,但是由于我乡政府条件有限,自身资金不足,无法及时的补充办公硬件,导致办公硬件设备不能满足办公需要。

二、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员患病及因病不再岗情况

我乡目前现有行政干部27名,其中汉族干部5名,藏族干部22名;政法人员编制4名,全部为藏族干部;教育部门编制为6名,现在实有正式教师12名,卫生院有医生3名,护士2名,均为藏族;文广影视部门现在有电影放映员1名(公益性岗位),农牧林水类干部4名;机关后勤服务类人员为2名,均为藏族同志,其他民族的干部没有。我乡干部职工最短在高原上工作都超过了2年,均不同程度患有高原型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患有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异常、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其中机关事业单位中30岁以上患病人数为9人,30岁以下患病人数为33人。我乡机关事业单位中,人员年龄结构普遍偏低,目前还未有因病不在岗人员。

三、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因素和特殊的发展稳定任务角度,对人员编制配备的建议

自然环境方面。一是地域。我乡辖5个村(分别是洞措村、那木起村、夏龙村、曲登村、次仁果来村),共有5个村委会,11个作业组。2011年总人口为2598人,均为牧区人口,牧户610户。二是海拔。我乡驻地海拔为4400米,高寒缺氧,最低温度达到零下31度,取暖时间长达7个月,年平均氧气含量仅有内地的55%。三是距离。乡政府驻地距离县城90公里,乡驻地到每个村平均距离为39.5公里,其中最远的村委会驻地为60公里。社会情况方面。一是我乡是内陆乡,不与任何国家接壤,没有边境线。二是,流动人口方面。今年上半年,来到我乡旅游或路经我乡人流较多,据上半年统计共有游客约2000人次以上,务工经商人员约1000人次,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三是维稳工作方面。我乡从2008年至今,现有拉康2座,均有通道公路,其中洞措拉康距离乡驻地26公里、罗布拉康距离乡驻地24公里,现有僧尼12名。我乡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部署和要求,安排一名副科及统战干事长期进驻拉康开展工作。经济情况方面。2011年全乡生产总值为19006598.5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80元,低于全县农牧民人均收入,属于较为贫困的乡。目前,仍有1843人用电困难,2067人没有用上安全的饮水。

对于机构编制人员配备的建议

一、结合牧区工作开展实际,选配专业技术性强,适合牧区经济发展的人才。

二、注重干部的培训,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岗前培训和任职专业技能培训工作,让其能更快的融入到牧区基层工作中去,从而更好的为牧区经济发展献言献策。

三、针对干部借调问题,及时的对流失干部进行补充,确保基层工作的开展有人可用。

四、乡财政紧张困难,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对乡的支持力度,配齐办公硬件,为乡上各办公室正常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第二篇: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单位)机构编制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诸城市机构编制核查工作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单位对机构编制相关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沿革情况

我单位成立于****年(**编委,*编[****]**号文件)。**年我单位机构名称调整为****(加挂****牌子)(*编[****]**号……)。

内设机构共**个(**编委,*编[****]**号文件),分别为……,其中****加挂****牌子。

2、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根据有关文件规定,核定我单位编制**名,其中行政(政法专项)编制**名,群团事业编制**名。(事业编制**名)。

现实有**人,其中:行政(政法专项)**人,群团事业**人,工勤**人。行政(群团事业)离岗待退**人,工勤离岗待退**人。

编外聘用、统发工资不占编等**人,其中编外聘用**人,统发工资不占编**人。占编不在岗**人,……。

3、领导职数及实际配备情况

目前,核定科级领导职数**正**副;科级非领导职数**正**副;股级领导职数**正**副;股级非领导职数**正**副;……。 现实配科级领导职数**正**副;科级非领导职数**正**副;股级领导职数**正**副;股级非领导职数**正**副;……。

高配领导**人,高配至**级。兼职领导**人,**级,所兼职务**。

离岗**人,其中:正科级**人;副科级**人;其他**人。

二、存在问题

经过自查,我单位存在以下问题:

1、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设立机构**(含临时机构)。

2、未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擅自在**机构对外加挂**牌子,合署办公等。

3、机关单位以借调、工作需要等名义长期混用事业单位编制人员**人。

4、编制外聘用人员**人。

5、已退休或调出人员未减编**人。

6、超编、超职数人员**人。

……

三、与实名制数据库信息不一致情况及原因

我单位有以下机构编制情况与实名制数据库中信息不一致,具体为:……

主要原因是:……

四、整改措施

依据自查情况,制定以下整改措施:

1、撤销擅自成立的**机构,撤销擅自加挂的**牌子,及合署办公机构等。

2、取消借调和长期聘用人员**人。

3、为已到达退休年龄人员**人办理减编。

4、通过自然减员、控制人员调入等手段,消化超编、超职数人员。

5、规范数据平台数据**,确保平台数据准确性。

附件:

1、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核查表

2、党政群机关机构编制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

3、党政群机关离退休人员情况核查表

4、党政群机关编外人员情况核查表

5、事业单位实有人员情况核查表

6、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情况核查表

7、离岗人员情况核查表

单位:(盖章)

单位负责人:(签字)

2012年**月**日

第三篇: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自查报告

机构编制情况及人员在岗在编情况

根据《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对漳县武阳东街小学等十家单位开展机构编制督查的通知》(漳编办发〔2018〕14号)精神,我校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研究部署,按照理顺职责关系、明确和强化责任、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的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的要求,全面对我校机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自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机构沿革情况

漳县四族小学位于甘肃省漳县四族乡四族村二社69号,于1998年和四族中学分校后迁于此处,是一所县直六年制小学,服务区包括四族、牙下、魏下、立桥里、代家沟五个自然村。

2、编制及实有人员情况

根据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漳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重新核定漳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通知》(漳编发〔2017〕30号)文件,核定我校编制42名。现实有在册教师40人,其中:代课教师3人。专业技术人员37人(县幼儿园培训2人),占编人员29人,不占编8人。

二、职责履行情况

我校主要职责:教育教学工作和教学相关工作

通过自查,在履行上述工作职责过程中,职责落实到位,规范履行工作职责。一是严格执行政策法规,坚持依法办事;二是加强工作纪律,严格执行相关制度;三是围绕我校工作,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全面贯彻执行上级党委、政府的各项决定。

三、机构编制管理情况

(一)机构设置规范。我校已按规定程序呈报机构设立,不存在越级上报请示的现象;不存在或发生过擅自设立、撤销、机构,不存在擅自变更机构名称、附加名称、规格、隶属关系等情况。

(二)人员编制管理规范。按规定程序呈报人员编制,部门在计划安排调整或招录人员时已报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编制空编情况;按规定使用《机构编制管理手册》等规范性表册办理日常机构编制业务;不存在擅自改变人员编制使用范围;未发生过擅自超过核定的人员编制配备工作人员和擅自超规格情况;人员编制纳入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范围。

(三)机构编制其他方面管理规范。明确领导分管机构编制工作,设有专人负责机构编制的具体工作,相关人员能熟悉机构编制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及其相关具体工作;不存在变相成立内设机构或提高机构规格;不存在未经机构编制部门同意擅自下发涉及机构编制文件的现象;对机构编制管理情况及统计数据不存在隐瞒、谎报、拒报的情况;按规范建立本部门机构编制管理制度和档案台账。

四、存在问题

1、因我校业务职能多,但我校现在不占编人员太多,对单位管理影响较大。

2、工作人员紧张,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事关发展的重点工作目标任务难以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

附件:1.教师花名册及统计表

第四篇:人保局机构编制情况报告

一、关于党政机构设置及编制情况

1、关于机构:党委机构的设置以2002年9月市委、市政府(吉字[2002]52号)批准的《县党政机构改革方案》为主要依据,即县委工作部门设置6个(县委办、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政法委、农工部);常设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1个(编委办公室,与人力社保局合署);直属机关工委与组织部合署;老干局、信访局分别归口组织部和县委办管理。2010年我县进行了政府机构改革,政府机构设置以2010年6月市委办、市政府办(吉办字[2010]93号)批准的《县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为依据,即政府工作部门设置26个(包括监察局),特批机构1个(扶贫和移民办),共27个工作部门。除以上机构外,乡镇政府机构18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14个,其中党委管理单位6个。

2、关于人员编制及实有人数:县乡两级行政编制1508名,其中县直党政群编制488名,政法专项编制469名,乡镇机关编制551名;截至2011年2月,党政群机关实有人数合计1362人,其中县直党政群484人,政法系统454人,乡镇机关424人。14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事业编制114名,实有人数66人。

二、关于事业单位及编制情况 根据2010年12月底机构编制统计,全县各类事业单位486个,总编制7542名(财政预算6845名,经费自理697名),实有总人数7744人(财政预算6421人,经费自理1323人)。

1、关于全县学校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中小学单位37个,县城中小学及职业学校单位13个,学校单位共50个;省市编制、教育、财政核定我县教职工总编制3854名,到2010年12月底教职工实有3626人;2010年井冈山经贸学校调整为市县共管,以县为主,划转编制111名,实有教职工66人。

2、关于卫生医疗单位及编制情况:全县乡镇卫生院按一乡一院设置,共18个单位;省市编办核定乡镇卫生院总编制474名,到2010年12月底实有人数509人;县城公立医院4个,总编制455名,实有人数434人。

三、关于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情况 我县乡镇机构改革是从2005年起步,每年都把乡镇机构改革列为机构编制工作的任务目标,由于种种因素,实际落实情况甚微。2010年12月,市委办、市政府办转发了《市编委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吉办字[2010]166号),要求在2011年1月底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务,为落实通知精神,应付市里的督查,经编委领导同意,县编办拟出了《县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实施方案》,这个方案实际没有下发,更没有去实施,乡镇机构设置还是维持原状,即乡镇机关按2002年党政机构改革方案设置;乡镇事业单位按2003年事业站所改革方案设置,事业站所设置情况是:七个乡镇按7个站所设置,其余11个乡镇按6个站所设置;改革后将农技、农机、农经、水产、水管、兽医单位整合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乡企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统计站单位整合设立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保留乡镇文广电站、民政所、计生所和国土所,按7个事业站所设置的乡镇增设林业工作站;目前社会事务综合管理站仍属乡镇政府管理,除此外其他站所都陆续明确调整为县相关主管部门管理。

四、关于编办及编委工作情况 县编办在去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维持现状,其定位是列党委序列,为县委工作部门,作为县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不变,与人力社保局合署,定行政编3名,现配主任1名、副主任1名、股长1名,除编办工作外,三人都兼有人力社保局的工作或分工,没有专职人员。编办下辖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股级),配有1名工作人员,负责业务工作,也兼有其他工作。编委会议根据讨论的议题和其他工作情况需要适时召开,编委主任确定召开时间并主持会议,讨论并决定本级权限范围涉及机构编制的事项,提交的议题平时由编办收集整理,开会前归纳整理列出;近2—3年内每年编委开会为1—2次不定;编委会工作由编委会工作规则加以规定。

五、关于今年机构编制的工作要点 按照市编办下发的工作要点,今年有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1、统筹谋划“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工作。把“十二五”规划要求贯彻落实到今后五年的机构编制工作中,明确任务和目标要求,为今后五年工作谋好篇、布好局。

2、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析总结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实践;开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对部门“三定”规定执行、职能转变和责任落实等情况开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巩固改革成果;做好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后续工作,加大督导力度,及时跟踪问效,搞好总结,做好迎检验收工作;做好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准备工作,抓紧完成事业单位清理规范工作,精简撤并职能交叉、任务不饱满或长期不开展业务的“空壳”事业单位,审慎核批新设立事业单位;统筹推进医疗卫生、食品药品、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体制改革相关工作。

3、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开展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年活动,完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约束机制,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机构编制总量管理,以此作为管理创新的突破口;建立机构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就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有增有减,动态调整;抓好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就是要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证制度、进人核编制度和人员进出上下编制度,为省市县三级人员信息统一联网做好准备;加大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力度;提高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水平。

第五篇:关于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自查报告

关于开展 2010 机构 、 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考核的通知》 (合编办〔2010〕157 号) ,现将 肥西县 2010 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总体情况通过 2002 年、2004 年、2005 年、2007 年和

2009 年县乡机构改 革,我县县级机关共设置 32 个机构,其中:县委工作机构 8 个;县 政府工作部门 24 个。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 3 个、直属事业单位 9 个。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 4 个。群众团体组织 5 个:总工会、团县委、妇女联合会、工商业联合 会、科学技术协会。从 2004 年起,我县通过区域调整,乡镇由原来 31 个调整至目前 14 个镇。县本级行政编制为 635 名,实有人员 798 人;乡镇行政编制 708 名,实有人员 608 人;政法专项编制 739 名,实有人员 681 人。全县县属事业单位 372 家,事业编制总数 10672 名,实有人员 10378 名。其中:全额拨款编制 8348 名,差额拨款编制 1455 名,自 收自支编制 869 名;全额拨款人员 7935 人,差额拨款人员 1017 人, 自收自支 1426 人。

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执行情况根据国务院第 486 号令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 条例》 、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 190 号《安徽省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 理规定》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令第 224 号《安徽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 编制管理规定》 ,我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管理 工作的意见》

(肥发〔2009〕4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管 理的通知》 (肥编〔2009〕13 号)等机构编制管理文件,进一步规范 机构设置、人员编制调配及管理。

(一)严格控制机构编制,规范人员调配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和人事 管理工作的意见》 (肥发〔2009〕4 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机构编 制管理的通知》 (肥编〔2009〕13 号)规定,坚持一支笔审批制度; 坚持凡工作需要要求调整机构编制, 必须通过内部调剂解决, 坚持“撤 一建一”或“只减不增”的原则,实行总量控制。少数单位确实需要增

加机构编制的,一律按皖编办〔2005〕144 号文件规定报上级编委审 批。新设立的单位所需编制,原则上实行县内调剂。在具体工作中,严把机关、事业单位进人第一关。每个部门、单 位进人,须经编办核准人员编制,在编制有空余的情况下,才同意办 理公开招考或者人员调动手续。

(二)加强事业单位管理,做好年检工作为加强对事业单位管理,根据《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 定, 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每年对全县所有登记的事业单位进行一次 年检,杜绝抽逃、转移开办资金的行为和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 位法人证书》或者出租、出借印章的行为。规范事业单位的设立、变 更、注销登记工作,实时汇总登记管理数据,建立规范的档案库。截止 2010 年 11 月底,全县已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 248 家,其中新登记的 21 家,注销登记的 1 家,需要参加年检的 168 家,变更 58 家,实际应参加年检的单位 159 家,年检合格 159 家,年检合格 率达 100%。

(三)落实编制实名制管理全县机关、 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全部纳入安徽省实名制管理统 计软件中进行管理,并在编制册和台帐中进行实名登记管理。

(四)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在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增长的情况下,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 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相关部门、重点单位的机构编制进行适当的调 整。今年县编办会同纪检、教育部门对教育系统各学校的机构编制进 行了调查摸底,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数额,重新下 达了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为教育系统设置了 2%的机动编制, 为加强下一步农村义务制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留下一定的余地, 也 为我县教育系统解决了紧缺人才引进和专业技术人员录用的瓶颈问 题。同时,根据省编办下达我县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数额,对卫生系

统的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 保障和加强了我县医务人 员队伍的建设。

三、严格落实“三个不突破”情况一是政府机构设置不突破,根据省市机构改革机构设置限额规 定,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严格坚持“精简、统

一、效能,统筹兼 顾、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省市规定的机 构设置限额,设置政府机构,设置县政府机构 24 个。二是现有公务 员总数不突破省、市核定的行政编制总数。三是领导职数配备不突破 现有核定的数额。

四、本行政、事业单位增减和编制变动情况

(一)机构变动情况。2007 年,合肥市批准肥西县人民政府设 立 27 个工作部门,经 2010 年政府机构改革整合,现为 24 个政府工 作部门,减少 3 个行政部门。按照皖编办〔2010〕31 号文件规定, 全县通过事业单位调查清理工作,对职责任务已完全消失、划转或履 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全部消失的 8 家事业单位(不含 7 家中小学) , 给予撤销;对职能已大部分萎缩、任务量较小、工作职责任务交叉、 在此次政府机构改革中随原行政主管部门同步划转到新组建部门的 6 家事业单位,进行了合并;对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或中介服务活动 的 16 家事业单位,进行改制;保留事业单位 263 家(不含乡镇卫生 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小学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

(二)编制增减情况。依据全县学生数,省编办对我县中小学教 职工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新核定全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6459 名, 全县原有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7215 名,通过区划调整划转合肥市包河 区、蜀山区、经开区部分学校及我县教育资源的整合,共减少事业编 制 756 名。2010 年,市编办批准我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事业编制 11 名,我县原有文化执法队伍编制 2 名,增加 9 名。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我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与指导下, 虽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县 直单位公务员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因受编制限额的限制,年轻的公 务员因县直单位无编制而不能进入县直机关, 使县直机关不能及时补 充年轻的公务员,队伍老化比较严重。二是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业务 培训不够,缺乏集中系统培训。针对全县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下一步我们将努 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编制管理。严格落实皖编〔2005〕2 号文件规定,确保乡镇 5 年内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编制,实现机构和人 员编制“零”增长。

(二)继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控制进人渠道,严格落实人员定 编定岗实名制;逐步消化和调配超编人员,杜绝超编单位进人。

(三)加强建立并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县编办会同组织、人社、 财政、监察等部门,定期组织督查,及时纠正擅自设立机构或保留原 机构牌子的现象,注销离岗、辞职、病逝等人员的编制。特此报告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教导主任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酒店英语口语常用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