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情怀——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的一点努力与尝试

2022-09-12

那么有哪些方法和途径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去感悟古诗词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尝试。

1 入境的朗读——在古人情境中感悟

著名学者郑临川先生说诗词“非吟诵无以见其妙。每吟诵之际, 如幽灵附体, 不知不觉进入诗人境界, 入神之处, 几乎感到此词此句是出自本人肺腑, 乐在其中矣”。在课堂中, 我们不妨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读, 通过学生带着情感体验的“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

在学生了解了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 (例如音节划分, 朗读的一般规律、用韵的情况等) , 能读出诗歌的节奏美、韵律美之后, 就可以构建与古人精神对话的平台, 如介绍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诗人所处的生活环境等, 让学生以“我”入诗, 走进诗的情境中去朗读, 与诗人的心灵共振, 从而读出诗的情感美和哲理味。

如教学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我们在朗读中不妨就让学生自己当一回白居易。边朗读边想象, 我终于来到了少年时期就心驰神往的地方 (杭州) , 阳春三月, “我”策马扬鞭于青山绿水之间, 从孤山寺出发游览西湖美景。一路走来, 那争暖树的“早莺”、啄春泥的“新燕”、迷人眼的“乱花”、没马蹄的“浅草”, 那初涨的春水与绿杨下的沙堤便一一呈现于眼前。诗情画意地读着, 心情自然而然地愉悦起来, 白居易对生命满腔的热情、对自然的喜爱就在我们轻快的朗读中发自心底流露出来了。朗读也便成了诗人的独白抒怀。

其实, 每读一首诗就是进入一段情境、品味一份哲理, 感受一种人格。相信当“我”与诗人融合, 在古人的环境中投入地读诗时, 学生定能对诗词有“心”的感悟。

2 生活的比照——在现实生活中解读

生活在诗歌的国度,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一颗诗心。如果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体验, 经常自觉地把诗词与现实生活相比照, 就更容易引起共鸣, 悟得真谛。古人惜别、怀念的诗词很多, 但表达的情感和风格却各不相同。其间有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淳厚,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体贴关爱, 王昌龄“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清婉, 王勃“海内存知已, 天涯若比邻”的雄放, 高适“莫愁前路无知已, 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自信, 李商隐“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缠绵,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的深情悲凉……这些诗句其实表达了人类所共有的情感,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 亲人的远行, 同学朋友的离别都可能引发离情别意和无限思念。由于当时的心情不同, 所联想到的诗句自然也不同。当此情此境, 用心去感悟, 就会倍感真切。

如果说古人的社会生活离我们尚有一段距离, 那么他们对自然的感受则更能引起永恒的共鸣。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留下大量诗篇, 对景吟诗既是一种情趣, 一种享受, 也加深了对诗词意象的理解和对意境的感悟。“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的壮美之景,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优雅之景, 生活中常能遇到。何况诗的外延也是生活, 教学中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在诗人刹那而直接的感受中结合广阔的生活体验感悟生活的真谛, 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每有会意, 学生便有顿悟之感:原来那些情意深长、音韵和谐的诗句只是用最普通的词组成的最普通的句子, 正是自己要说的话, 只是没能说出来罢了。

3 心灵的悸动——在联想想象中印证

在生活中一些小的事物、小的情绪都可能触发感悟。孟浩然的《春晓》、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是缘于这些小感触而创作的。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这样的感触, 关键是如何去把握它。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是把捕捉到的那一丝心灵悸动转化成对生命的感悟的有效途径。

古人有“一叶落知天下秋”的遥想, 就是借助联想, 由眼前的小事物、小现象联系到气候季节的变化, 乃至天下大势。一夕风雨之后, 海棠花悄然的变化触发了李清照的感慨, 进而联想到世上的风雨, 景物依旧而人在憔悴。于是, 精巧的《如梦令》诞生了。教学该词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 通过联想, 说说看到了些什么, 听到了些什么。女主人余醉未消而慵懒的情形, 风雨之后, 海棠花凋零而使绿叶相对显茂盛的画面, 以及女主人与侍女的对话内容很快就能被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再现。顺势引导, 深层思考:女主人为什么要借酒消愁?她有什么愁?作者想借这首词表达什么情感?

经过一番合理的联想与理性的思辨之后, 我们不但欣赏到了词作借助问答表达情致的技巧和作者清丽自然的语言, 也能体会作者淡淡的愁绪, 并联想到许多有着相似命运的闺阁女子的愁绪。善于联想, 读古诗词就不会孤立地局限在只言片语, 而用心去感应, 并拓展到许多相关的方面, 这样感悟就更多、更广、更深。花草的春荣秋谢, 月的圆缺, 一次偶尔的邂逅, 都可能带来心灵的悸动, 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相关诗词的意境, 就更好地感悟了诗词的内涵。

4 理性的探究——在意象词义中发掘

古诗词无论是意象还是词章都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蕴涵丰富文化意象的词语月亮 (思念) ;柳 (送别) ;流水 (时光) ;菊花 (隐逸) ;道路 (人生) , 常见的修辞手法, 送别、乡愁等情真意切的恒久主题都有很大的探究空间。如古诗中的“月亮”这一意象自古以来, 中国人大都有“月亮情结”。故乡明月中的思乡之情、松风山月中的隐逸之情、寒林残月中的忧愁之情、中秋圆月中的相思之情……不同的作者, 不同的境遇, 不同的创作风格构成了古诗词中风格不同的“月亮”, 即便同是苏轼笔下的月亮, 那“黄州月”与“密州月”也情态各异。于是, 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围绕“月亮文化”主题, 我设计了一些选题, 如“古诗中月亮表达的情感”、“解读东坡 (李白/王维/孟浩然) 的月亮”、“月亮的传说”、“月亮的美称”等供学生选择, 让学生以协作组为单位, 任选一个探究任务, 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寻找资料, 包括文字、图片和声像, 以“小课件”或“小论文”的形式完成探究任务。在课堂上, 采取活泼多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探究成果, 并说说自己的感悟。通过探究, 学生对古人丝丝入扣的月亮情结和含有月亮意象的古诗的感悟必然又深入了一步。

有时由于古诗词意象的丰富性和词汇含义的不确定性, 留下许多谜团, 即使是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也会产生不同的观点, 这既增加了我们理解上的难度, 也增强了探究的趣味。如桃花源究竟是仙境还是人间?李清照的词多写愁, 前期作品和后期作品中的“愁”有什么不同?李煜和李清照的词都以清丽自然见长, 风格相近, 都写愁绪, 他们的作品又是如何体现出性别和性格的差异的?如对这些问题作些探究, 有利于学生提高鉴赏水平。

5 深沉的玩味——在咬文嚼字中体验

玩味则是通过探究更精确地理解词意, 寻求情感和意趣上的共鸣。如李煜的《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 一方面是无法说:一方面也是不想说。所以这个“愁”的滋味, 只能藏在心头。恰如龙榆生先生说:“上半阙看似景语, 而情在其中……都是助寡人伤心资料。”那什么是这伤心的载体?是景:西楼、月、梧桐、秋。这些景有什么特点, 又如何能够助人伤心, 如何承载了这许多的离愁?如钩的残月, 给人一种比较哀伤的感觉, 会联想到和亲人、国家的离愁。秋天梧桐树正在落叶, 更给人萧瑟感, 故而寂寞。李煜将自己的心情寄托在这些意象中, 这些景就变成词人自己处境的体现了。引导学生通过这样的“味”, 能把那些细腻微妙的情感充分体会到, 并产生心理上的认同。

引导学生细细玩味这多情的“雨”, 我们就能穿过雨的迷蒙洞悉古诗词创作者的内心, 那感悟也就更贴近原味了。

6 入情的创作——在演绎诗意中创新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诗歌本是有情物, 诗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凝练的诗句中演绎得淋漓尽致。当积累体验达到一定量时, 入情的创作便能激发出学生内心诗意的潜能。他们能从作者创作体验中获得情感信息, 并生成自己新的情感体验, 伴随情感的升华获得对生命意义的真切感悟。

深入一步的可采用扩写与改写的形式代古人抒怀, 与古人对话。“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古诗词给了我们纵横驰骋的想象空间, 若能引导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储备, 融进合情合理的细节描写, 以诗般精美的语言去填补诗词中的艺术空白, 那必能使所解读的古诗词更丰满起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可演绎出多少游子的“秋思”与怀想。当学生走进李煜的内心世界, 感悟那首《虞美人》时, 创作出“一泻千里的明月下, 他倚着汴京小楼。从前金陵故国的美好往事又一齐涌上心头。一幕幕春花秋月却不堪回首, 仿佛锤子重重敲击而止不住疼痛。黑暗来到脚旁, 吞噬掉他的影子, 如同冰山上的烛光, 凄美而无望。尖利的刀刃将要击穿灵魂, 一切都再不能倚仗, 所有美好倏忽消失在远方。他仿佛一下子被孤零零地抛在旷野之中, 大漠黄昏——好有几分凄凉……”的片段也就很自然了。

如此“以写悟诗”, 既加深了对古诗词的感悟, 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提高了写作能力, 可谓一举数得。

当然, 感悟古诗词少不了与作品的对话, 少不了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更少不了知识的积淀、情感的投入与理性的思辨。

最后, 让我们以荷尔德林的诗句“人, 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作结, 让古诗词感悟与学生的生活对接, 让诗意充盈学生的瑰丽人生, 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让学生在精神漫游的过程中尽情领略古诗词的精微与精妙, 以别样的情怀走进精彩的古诗文世界。

摘要:广为传诵的古诗词, 尤其是被当作经典选入课本的古诗词, 都是经过历史长河的荡涤, 大浪淘沙, 传承下来的名篇精品。优美的意境、独特的意象、深邃的思想、真切的情感、精美的词句, 给我们带来精神的享受, 心智的启迪。有许多情感超越了时空, 至今引发人们的共鸣。对于这样一些永恒的美, 在教学中, 我们有责任引导学生把握它, 感悟它;对于一些作者在当时特定环境下创作的, 反映当时的背景和微妙情感的作品, 我们也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它, 玩味它。

关键词:古诗词,感悟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电子商务影响下服装行业定价策略讨论下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教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