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023-04-13

第一篇: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创新语文教学实践 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湖南省长沙市财经职业中专 刘乌沙

我校是一所财经类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我们根据财经类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实现了三大飞跃:个体学习到群体联动;被动学习到主动探求;文本学习到职业体验,从而推动了语文应用能力向综合职业能力的演变。

我校的语文教改已经实现了“四化”:教学内容模块化,组织教学情境化、能力训练项目化、评价方式开放化。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为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结果表明: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较强的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交际能力和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遴选,整合为语文基本功训练模块、职业能力训练模块、拓展延伸训练模块,促进语文应用能力与专业能力发展相互渗透。 1.语文基本功训练模块。我们将普通话、书法、演讲与口才作为所有专业的必修内容,明确提出了:学生必须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写一手好字,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2.职业能力训练模块。为了强化职业能力的训练,我们重点设计了“经典阅读”、“口语交际”和“财经应用文写作”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又设计了若干个子模块,比如,应用文写作模块就分为基础写作、专业写作两个子模块。在基础写作模块教学中,教会学生写条据、启事、一般书信、求职信、计划和总结等常用应用文。在专业写作模块教学中,重点教会学生写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如会计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会写催款书、索赔书、市场调查与分析报告、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等;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则主要学会写产品广告、产品说明书、购销合同、租赁合同等,旅游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会写导游词、解说词等。

3.拓展延伸训练模块。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我们立足教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比如,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要求学生说一说岳阳楼的历史、读一读岳阳楼的诗文,讲一讲岳阳楼的掌故、写一写岳阳楼导游词。

二、组织教学情境化

我们通过精心打造学习共同体,设计教学情境,策划主题实践活动,推动了语文应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共同提升。

1.精心打造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我们变封闭教学为开放教学,变大班授课为分组教学,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场所不再局限于课堂,社区、企业和相关活动举办地都是语文教学的场所;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书本,实践活动、职场案例、相关阅读材料等都是教学素材;教学团队不再局限于语文教师,知名人士、优秀毕业生、专业课教师都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导师。如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我们采用了这样几个环节:课前搜集资料、课内品读分享、教师答疑、名家解读、创作尝试。由教师、学生、名人打造学习共同体,开放了课堂,将学生引入网络和图书馆。

2.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我们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文化氛围、职场氛围和情绪氛围中学习课文。 如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时,我们就精心设计了教学情境。教学步骤如下图:

3.精心策划主题实践活动。结合单元教学内容,每一个阶段都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比如根据教材“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实践活动的安排,我们设计了“感受春天”的实践活动。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直接体验,让学生拍摄春天美丽的景色,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歌美文,书写对春天的感受。第二个阶段: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第三个阶段:集中分享,在班级展示各自的成果。

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大自然、图书馆乃至网络都成为了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与此同时,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能力训练项目化

我们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使语文应用能力在社团活动项目中得到体验、在虚拟空间项目中得到延伸、在语文主题实践项目中得到内化,最终实现语文应用能力向职业能力迁移。

1.在社团活动项目中体验。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成长需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我们成立了文学社、秘书事务所、会计协会、营销策划协会、校园电视台等学生社团。通过组织各类比赛和承接各种活动,学生参与各项实践,体验职场生活,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如2009年学生文学社和校园电视台共同制作了“开心讲廉”系列节目,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2.在虚拟空间项目中延伸。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建立QQ群、博客师生交流平台等,通过在线学习、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外语文学习和实践。许多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开辟了“名人名言”、“经典阅读”、“诗歌欣赏”、“职场纵横”、“青春话题”等专题栏目,这样,不仅巩固了语文基础知识,而且提高了语文应用能力。

3.在主题实践项目中内化。根据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我们组织学生深入社区、深入企业,开展专题调研、营销设计、活动策划、模拟招聘等活动。根据口语表达方面的要求,我们设计了“专题辩论”、“模拟推销”“新闻点评”、“即兴演讲”等训练项目,让学生多方位的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

通过项目化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语文应用能力向职业能力的迁移。比如,2009年,在湖南省职业院校专业技能竞赛中,我校刘坚、金梅两位同学以绝对优势获得了产品营销策划和模拟推销竞赛第一名,评委老师评价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能有这样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出色的语言技巧。

四、评价方式开放化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检测,实现了三大转变:评价方式由单一的笔试变为综合性评价,评价主体由教师评价变为多元主体共同评价,评价过程由一次性终结评价变为发展性评价。

从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技能、综合实践活动三方面进行考核,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语文基础知识30%、语文技能30%、综合实践能力40%。语文基础知识,仍采用书面考核形式;语文技能按每学期应形成的技能分项考核;语文实践活动评价则主要通过对学生整个学期参与实践活动的合作情况、创新情况、参与态度及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更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校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动了全校其他各学科的课程改革,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毕业生当中涌现出了150多名银行行长和企业经理,学校被誉为“金融技能人才的摇篮”。《中国青年》报曾以“这里的中职生就业没有压力”为题对我校进行了报道;2009年我校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鲁昕部长亲自给我校发来了贺信。 我校的语文教学改革虽然有了初步的成效,但改革还处于摸索阶段,仍存在诸多不足。湖南近代教育家胡元恢有这样一句诗:“从来纬地经天业,皆在躬行实践身”,我们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完善。

第二篇:创新班班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能力

创新“班班通”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学习之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都处在一个信息交流的状态。“班班通”的开通及运用,让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师、学生也有了与外界进行信息沟通的平台,猎取到更多的资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一、 改变传统教学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作用

“班班通”教学把教师从单调的“粉笔加黑板加教材”的单一模式,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形式中解放出来,形成“粉笔加黑板,教材加信息化资源共享”的复合性教学,老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成为主体,根据问题主动去学,去探索,自觉地在网上查找资料,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取自己解疑的成功感。

二、 激发兴趣,提升学生求知的欲望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都决定了他们做事往往是从兴趣出发的,且注意力差。对于那些单调、枯燥的练习和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根本没有学习兴趣,根本就不想主动去学习,只想依赖教师讲其答案。针对这一现状,我平时上课时,从内容上,方法上,多用一些幻灯片,动画片,音频,视频资源,让抽象,陌生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极大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理论性的知识多,实践能力运用的少,也就是说没有一系列的学生可动手完成的具体操作任务,上课,一般就是在电脑室玩游戏,上网,看动画片,根本找不到目标或都是教师按照教材“照本宣读”引导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操作练习,大大制约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分组比赛学习,让他们带着问题,带着任务去动手操作,自主发挥。比如电脑绘画,要求学生自选图形画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比赛,看谁画得有新意。同学们就会自由发挥,自主想象到上交业时,我发现每个学生所画的不相同,有方形的笑脸,多角星星的太阳,有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的房子……看到这些画,感觉到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能动力有多强。

四、 寓教于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班班通“的教学,让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信息资源,图文声像共享,可以分课堂教师学习、交流,也可以聆听网上教师的执教,感受不同教师的风格,从中获取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眼耳的感官需求,也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让每一名学生都动手操作,参与探讨,在学习中找到”感觉“体验成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总而言之,我们只有努力提升信息技术水平,革新教学手段,把网络资源和课程教学有机会整合,激发学生的能动力,从而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而奋斗!

第三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实践探索

广州市矿泉中学李丽华

摘 要:如何提升学生语文素质是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急迫解决的问题。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在于学生阅读太少。纠正这一失误,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办法是将学生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做阅读的主人。为此,教师要善用“删增法”,充实课内阅读教材,精讲多读;让学生扎实的“读”,教师行之有效的“导”;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切磋。

关键词:语文教育;语文素质;课外阅读;实践探索

当前中学语文教改流派纷呈,百家争鸣,各门各派的语文教改专家(包括广大语文教师)在努力研究如何革除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改变学生语文素质低下的现况。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卓著的教学成果,但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未转化为实效的也为数不少,学生的语文素质依然堪忧。我认为纠正语文教学失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将学生从繁琐的课文分析中释放出来,让学生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做阅读的主人。

一、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是学生读得太少

众所周知,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对于新时期的中学生而言,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他们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成为教育要达成的一个重要的目标。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归根到底在于平时的积累,而积累又主要来自大量的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精美的文章,积累语言材料,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文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千古名言早就告诉我们,广泛的阅读对提高语文能力是何等的重要,而我们学生的阅读状况如何呢?高中的不说,单以初中来讲,一个学期下来,仅仅学习二十几篇课文,大量的课时花费在过深过多过细的分析中,学生没有时间去A己读书,腹中空空如洗。学了多年的语文课,读的就是那百来篇课文,而课文又良莠不齐。到毕业了,书不会读,也没有兴趣读,写篇文章内容空洞、错字百出、句子不通者比比皆是。复旦大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对此作了生动的比喻:“这就好比吃饭,整整十二年,可怜我们的孩子天天在分析研究为何“吃饭”,分析研究“饭”里有什么营养成分,可就是没有真正地扒上几口!无怪乎到头来个个面黄肌瘦,营养不良,偶尔有几个稍稍健壮的也是得益于课外,自己吃的。”显然,语文教学的根本失误就在于学生读得太少,没有积累,没有感悟,说和写成了空中楼阁,无源之水,又何来语文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呢?

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教育部重编教材,增添了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教学大纲明确指定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这些举措无疑对推动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积极的影响。可是仅有美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书目推荐了,书也出版了,但如何使学生自觉、自愿去读书,如何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摸着门路,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道迫需解决的难题。再则,如何使学生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抽出时间来坚持阅读,在文学的世界汲取丰富的养料,值得好好研究探讨。下面,我不揣冒昧谈谈自己的实践探索。

(一)善用“删增法”,充实课内阅读教材,精讲多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扩展学生的阅读量,单靠一本语文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引入一定数量的文质兼美的名篇来充实课内阅读教材,同时删减统编教材中的一些“平庸文章”,力求提供给学生的都是充足的、高质量的精神食粮。教材篇目增多了,而课时不变,这两者的矛盾应如何解决才不会额外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呢?那就要提倡精讲多读,教师每节课的讲授时间严格控制在15分钟,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品味、去写、去背。语言运用的能力是靠学习主体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实践“练”出来的,而不是听繁琐的分析听出来的,因此,教师必须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少些自以为是的分析、微言大义的阐述,真正落实精讲多读这个教学原则。

(二)学生扎扎实实的“读”,教师行之有效的“导”

要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除了增添课外教材,关键要给学生开列书目,让学生博览群书,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真正的阅读天地,通向文学殿堂的重要桥梁。教学大纲指定的课外书目数量比较少(三年初中读12本名著,平均每学期读l本)还达不到“博览”的程度。阅读一定要有相当的数量,读够一定数量的书方能由量变到质变,提高个人的语文素质。培根说:凡有所读,皆成性格。读什么,读多少,对形成人格,提高素质至关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再补充其他古今中外的名著。

首先,要解决读什么的问题。初中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弱于抽象思维,思辩能力比较差,指导他们去读的名著不宜太深,太抽象,应在注重作品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的前提下,挑选一些语言精美,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的书籍给学生看。中国文学名著除了教纲指定的《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家》,还要让学生读《论语通译》、《唐诗三百首》、《朱自清散文集》、丰子恺的《缘缘堂随笔》、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傅雷家书》、周国平的哲理美文„外国名著除《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名人传》、《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要

读《培根论人生》、《蒙田随笔集》、《爱的教育》、《简爱》、《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莫泊桑短篇小说选》、高尔基的《母亲》、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倡导学生多看童话作品、儿童文学作品。

第二,是读多少的问题。读课外书需要课余时间,时间从哪里来?大量删减不必要的练习,省出时间来,用于阅读上。具体来说,可以这样安排学生课外阅读的量:规定学生每月读一本名著,一学年10个月,再加上寒暑假,学生坚持三年下来,起码能读上几十本书,那是相当可观的阅读量了。读书重在积累,积累离不开熟读、背诵,初中三年还应熟背三百首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如此丰富的积累,何愁学生的语文素质上不去?

第三,是怎样指导学生读的问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教师应如何行之有效地指导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是关乎课外阅读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关键环节。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挖掘学生的感悟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操作:

1.课内精要指点读法

教师在课内着重指导学生精读教材,点拨阅读技巧、方法、思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学会文学欣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通过课内方法的习得,举一反三,运用到课外的白读中去。在传授方法的过程中,教师的分析要力求言简意赅,点拨富于启发性,能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其他作品的强烈欲望和兴趣。

2.开设“读前导引”讲座,指点课外

学生在精读课上习得了阅读方法,燃起了读的兴趣,教师就得因势利导牵引他们根据书目博览群书。开设名著的读前导引讲座是引领学生登堂入室的好方法。学生每月读一本书,那么,每月的第一周开设该作品的读前讲座就尤为重要了。讲座仍然遵循“授之以渔”的原则,点拨阅读思路,指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去体味,用脑袋去思考,要敢于提出个人见解,发表评论。教师作足了“导”的工作,这时放手让学生去白读,读就不会流于形式,而是踏踏实实的,有效果的。

3.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读是写的前提,写是读的深化。读写结合,能有效地纠正初中生读书不求甚解、走马观花的毛病,把阅读理解引向深入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布置学生写读书笔记、读后感或评论文章,把自己读书的心得、体会、收获形诸于文字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读书就不能“眼睛在书本上跑过”般“潇洒”了,而必须细致研读,潜心思考。为写好评论文章,他们还得根据教师的指导去参阅相关的资料和文学论著,筛选信息,在这一读——思——写的过程中,学生动眼动脑动手扎扎实实地读书、钻研、写作,也许他们的读后感、评

论文章还比较浅、比较幼稚,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陈述见解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将会获得很大的提高,视野大大开阔,学问大大增长,从而实现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

(三)定时交流、汇报、总结

学生日积月累读了那么多书,写了那么多读书文章,胸中定然积淀了不少心得、体会,教师就要定期召开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互相交流、切磋,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读读自己的文章,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借鉴别人的经验,一起进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办“读书报”,推介美文好书,抒写读书快意。将学生的好文章,刊登在校办刊物上或鼓励学生投稿发表,让学生深切体验创作的成功感和喜悦,更加坚定“开卷有益,读书成才”的信念,养成一辈子爱读书、自愿自觉读书的好习惯。

三、实践探索的成效

当孩子爱上读书时,当读书将成为了他们一生习惯的时候,我们的国民素质将发生根本改观。事实也证明,让学生回归阅读、做读书的主人,确实能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黄玉峰、吉林特级教师赵谦翔开设的以读书为核心的教改试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学生的读写能力、文学修养、审美能力尤为突出,赢得了北大、清华教授们的交口赞誉。

笔者在过去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类似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效果是什么?)

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要侧重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优化阅读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探索。当然,进行这样的教学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要胜任学生“导师”,取得像上面两位教师那样骄人的教学成果,教师须有广博的学识水平、独到的眼光和魄力、开放的教学思想、灵活的组织能力。有志于在语文教学中创出一番新天地的教师,何不迎难而上,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引领学生一起畅游书海,游向“语文素质”的彼岸?

李丽华:

题目修改了,并 加了小标题,这样更体现文章的内容与层次。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着重对最后一部分进行修改,主要补充自己的工作效果,字数不用太多。专家的意见。

苏洁波

第四篇: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编者按:

2011年修订版课标在前言部分开头的两段话里,有四处提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将语言文字的运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下一步小学语文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近期,浙江省绍兴县教师发展中心的罗丹红老师给本刊发来一组稿件,这组稿件呈现了绍兴一线教师对“语用”的认识,对如何在教学中落实“语用”训练的思考和实践,有深度,有创见。本期特刊发其中部分稿件,藉此点燃新一轮语文改革的星星之火,开启新一年语文教学的探索之路。

罗丹红

人类所有形式的交往活动,都无法完全脱离言语。作为符号文化的动物,人正是依托言语而存在和生活,凭借言语而生长和发展。语文学习就是言语活动的实践,语文学习的目标也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错读的资源:读书中的语用

语文课堂中,学生出错,教师纠错,是常见的教学环节,这是学习真实发生的表现。将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错误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是新课程的必然要求。然而纠错的方法不同,其效果则大不一样。有部分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处置偏简单,缺乏对错误的欣赏与容纳,大大减少了学生扩展认知范围、接触新发现、联结新意向的机会。而有的教师在纠错中,善于归因,分析其潜在的认知结构上的不足与错误,让学习主体得到体面的言语实践机遇,帮助其建构合理的图式。

前段时间,笔者听四位青年教师执教二年级的课文《玲玲的画》。学生在读“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一句时,无一例外地将“叭”读成了“pa”。前三位教师立即打断,拿出同文中的“趴”词作了比较指正,告诫学生再不许将这个词读错。临下课,教师再次让学生朗读,仍有同学在这一句上出错。

第四位老师并未告诫了事,而是紧紧抓住这一细节,作了一番“文章”——

师:她刚才哪里读错了?

生:她把“叭”读成了“啪”。

教师看似不经意地拿起一支铅笔,“叭”地一声,它掉到书本上。

师:请你用力把书本合上。(学生试做,“啪”声响起。)

生:“叭”的声音轻,“啪”的声音会比较大。

师:再读读句子,这里还有一个象声词你发现了吗?

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哇”,让孩子们自由练读句子,想想这两个词该怎么读。

生:我觉得“叭”要念得轻而短,“哇”要读得响而长。因为玲玲哭得很大声,才会引来爸爸的注意。

随后,课上学生多次读到该句,再无一人出错,且在朗读时自然作了轻重处理。

同一问题,采取的教法迥异,产生的效果亦不同。如果我们追问一下:学生为什么会读错?一方面是受生活中常听到的象声词“啪”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同一课中已学过的形近字“趴”的干扰,前三位老师的干预显然没有基于学生的认知原点。第四位教师则将“纠错”的过程当作言语实践的契机,先通过场景预设,引导辨析语义,再启发比较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与恰当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联系。

二、倾听的忽视:交流中的语用

倾听是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倾听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是了解学生的重要途径。语文学习中的倾听更是理解的一种方式,是对话的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语文能力。

在教学《济南的冬天》第三自然段时,教师:“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那究竟妙在何处呢?请同学细细地研读这一自然段,待会儿把你认为最妙的一处和我们大伙儿一起分享。(学生自由读) 生:我觉得最妙的是雪后的色彩: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非常丰富。

生:我认为最妙的是它的姿态。你看,同样是雪,落在树尖上像日本看护妇,落在山尖上像是给蓝天镶了道银边,落在山坡上像是给山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落在山腰上则好像害了羞的小姑娘,可以说是姿态万千。

师:是啊,同一场雪,因落在了不同的部位,便有了不同的姿态。多妙啊!(引读全段)

师:济南的冬天真是妙不可言啊!老舍先生又是怎样妙笔生花,把这种妙景描绘出来的呢?

生:我认为最妙的是它的一系列动词的运用。写雪,落在树尖上是“顶”,落在山尖上是“镶”,山坡上的则是“穿”,山腰上的是“露”,既符合各自的特点,又避免了用词的重复。

师:多么美妙的语言。描写的难道仅仅是济南的冬天色彩明丽、姿态万千的景色?

生:还妙在情意。这段话中作者没有直接表达情感的“喜欢”“爱”字,但透过“最”“呀”“就”“吧”“太”这些词,充分凝聚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就像《猫》的写法。

师:对啊!整一段话没有一个爱字,但读来字字句句都渗透着喜欢,这便是语言大师的高明之处。一切景语皆情语,你能透过明亮的语言文字读出其中蕴含的情感,你是我们班的语言大师了。(再度翘起大拇指。朝学生)请同学们把这段话好好地读一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配乐读)

这里,老师倾心聆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悉心引导每一次思维的转换,耐心等待每一回思想的升华,把课堂的空间尽量打开,让学生尽情地舒展自己、释放自己、提升自己。这本身就是一种至高的善,它充盈着关怀和仁爱。教师倾听学生的自由言说的同时,也在引导和熏陶学生学会个性的表达,学会去倾听他人,因而师生都因为彼此的相互倾听、相互接纳,而进入一种和谐、优美的人文环境,在倾听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

三、模糊的诘问:表达中的语用

质疑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发端。我们反对“独白式”语文教学,是因为这种令思维沉睡、语感麻木的语文教学,实质上是给新生的生命作精神“催眠”。言语是人的思想本身,是人的情感、意志、理念和价值态度的体现,是生命本质力量的一种外显。正因如此,在课堂师生、文本的多方语言交汇过程中,在开放和真诚的倾听和倾吐循环互动中,必然会激发意义的生成、思想的升华、智慧的迸发。

教学略读课文《半截蜡烛》时有学生质疑:伯诺德夫人一家在保护蜡烛时所想的办法都很巧妙,为什么只有杰奎琳成功了呢?

教师敏锐地捕捉到了孩子的疑惑,旋即出示了三位人物的台词,请学生静思默想:为什么杰奎琳会成功?作些批注,然后小组交流一下。提示:至少说出三点。稍作思索,孩子们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1.杰奎琳说话时有指定的对象,是对那位少校军官说的,还尊称对方为司令官,让对方觉得被尊重,而伯诺德夫人和杰克统称“先生们”。(关注称呼,对话要有听者意识。) 2.伯诺德夫人和杰克边说边拿走了蜡烛,文中用的是句号,而杰奎琳是在征询对方的意见,文中用的是问号。(关注标点,对话时用征询的口吻对方更易接受。)

3.杰奎琳说话时是面带微笑的,我记得有人曾说过“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关注提示,对话时学会微笑表示友好。) 4.杰奎琳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她触动了少校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唤起了他对小女儿的思念。(关注内容,对话时若能直抵对方的心灵,收效会好得多。)

教师适时小结:同样是好办法,表达的形式不一样,收效也就不同。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这里,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泥水潭,而成了汹涌澎湃的思维场。学生在诚恳的倾听中学会思考,在坦率的表达中获得进步,日益趋向个性化的言语,不仅仅是学生所使用的一种工具或技能,更是其真正意义的心灵成长。

四、人文的分离:写作中的语用

一旦学生的书面“倾吐”不是尊重自己内心的深切感受,而是为了适应既定“读者”(例如语文教师)之要求,那么,这种“倾吐”就会走味,或者是“吐”而未“倾”也。此乃当前习作教学之弊。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主题为《介绍一个真实的自己》。三年级的孩子,如何认识自我?表达自我?笔者安排了一个随文进行的长作业。

一是《说说我的名字》。孩子的名字里有着家长的诸多寄寓,让孩子回家问一问家长,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第二天上完单元导读课的时候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名字里的故事。因为有了事前的询问,每个孩子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自我意识在无形中滋长。

二是《镜子里的我》。学完《画杨桃》,让孩子们拿出事先准备的小镜子,观察镜子中的自己。当下的孩子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很多是概念外貌,千人一面,凡写小姑娘一定是红扑扑的脸蛋,樱桃小嘴,在这里都消弭了。因为“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把观察到的写下来,让大家来猜一猜评一评,看谁描述得最逼真。这里,与其说是在对孩子进行外貌描写的训练,不如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跃动。

例:瞧,他那额头正中有个反旋涡,特显眼。淡淡的眉毛,皱起来一高一低。细细长长的眼睛,一笑起来就眯成了一条缝,还蹦出两颗大板牙,白白的,在阳光下闪着光芒,怪不得奶奶老说他吃西瓜特好。最有意思的是他的鼻子,像被牛蹄子踩了一下,扁扁的,赖在脸上,任你怎么揪都揪不起来。

三是《别人眼中的我》。可以向身边的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询问,“我”是个怎样的人?不同的人眼中的“我”是不一样的,有优点有缺点,这跟本单元的阅读目标“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也就不一样”相吻合。在敞亮的交流中,学会悦纳自己。

四是《我喜欢》。让孩子畅所欲言地说说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比如玩电脑。不批评,只引领,让孩子明白玩电脑不只是玩游戏,它还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可以上网查资料、画画、做电子小报等等,有滋有味、有情有趣的爱好在交流中分享。

这里,学生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心灵的情思,其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都是每个独特的自我生活的外化。倾吐的过程成为表现自我的过程,写作与自我之间完全同步了。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让每一个智慧生命学会表达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们每一个母语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永恒的追攀之境。

第五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感悟

-----模块一作业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十年前启动本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新修订课标增加的内容,目的是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担当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会化。与实验稿比较,新修订的明确三个维度、一个目标。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想象力”。• 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语文而言,如何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的个性,启迪儿童的灵性,诱发儿童的悟性,激发儿童的创造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对当代教师的一种充满智慧的挑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倍增,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这种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这句话看似简单,但要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却很不容易。我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将小石子一颗一颗往瓶子里投,让学生观察石子投入瓶子后水的变化使得学生对“一个一个”理解更加形象化,看着水渐渐升高。因此,我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做一回小科学家,让学生从理解课文体验到认识真理的快乐。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哟,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另外拓展问题“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办呢?”让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激发创新意识,发表独立见解,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言语表达能力,从学生们富有个性的回答中,可见淡淡的探究氛围正在形成。这些,在今后的教学中将逐步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乐学的良好心境。从而有助于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锻炼、培养、提高。

总之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中的探究性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力,教会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同学间的合作探究能力。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提升质量行动工作总结下一篇:同事生小孩经典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