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打工者问卷调查表

2023-04-14

第一篇:外出打工者问卷调查表

外出务工者的地理偏好调查

调查报告

(一)调查区基本情况

1.位置:

2.自然条件:

① 自然环境:

② 自然资源:常用的耕地面积有1271亩,其中水田面积1212亩,旱地面积59亩,人均耕地面积0.51亩。受气候条件影响主要的种植作物有水稻、烤烟、油菜、小麦、花卉等。林地面积有1269亩,绝大部分为种植云南松,没有经济林果地。水面面积为40亩,绝大部分用来养殖。

3.人口构成:乡村共有总人口2452人,其中女性1272人,男性1180人农户数762户,户均人口为3人。乡村人口中,汉族占绝大部分共2382人,彝族35人,傣族7人。农业人口2449人,有劳动力的163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为314人,其余1320人脱农外出,外出务工(3个月以上)人数有1229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的有1172人,且外出务工的人数中在省内务工的有1116人,省外的56人。空巢家庭有103个,这些家庭主要式留下年迈的父母,孩子大多随父母外出上学或打工。本村外来人口82人,这些人中大部分是从其他县份嫁过来的女性,少部分是来村里租地养蜜蜂的。在个别月份外来人会特别多,如七八月份,村里就会来一批帮收稻谷的外省人。村中的空心情况并不严重,绝大多数人还是工作在镇上或州城(县城),离家较近,每天或每周都会回家。

4.经济状况:村里经济总收入为1105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732万元,

包括种植业收入876万元和畜牧业收入1856万元;第

二、三产业7981万元;工资性收入2221万元,其中外出劳务(3个月以上)收入1000万元;其他收入(包括转移性、财产收入等)338万元。农民纯收入7563元。村里的主要产业为花卉和烤烟,主要销往省内,主要产业的销售收入为375万元。特色产业包括花卉、葡萄、蔬菜。人均耕地0.51亩。交通很方便,通了公路,距离最近的车站0.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市1公里,距离镇政府3公里。村里有汽车175辆,农用运输车5辆,拖拉机15辆,摩托车548辆。村里的流迁文化一般,有些人认为村里好在,有些人喜欢城里的便利。村里的创业不多,大多在帮人做事。

5.本地历史:是自然村,百年来没有进行过迁移和改造。

6.距离测算:

(二)调查问卷初步统计与分析

从五十份问卷中,可了解到以下几点信息:

1. 50人中,从事务农的很少;从事本地务农兼有副业的少;务农,闲时外出

的较少;脱农外出的最多。且从事务农和从事务农兼副业的多为50后、60后,大多70后,80后,90后大多都为脱农外出,特别是90后,几乎没有务农的。

2. 家里的田地若有人务农则会自种,大部分为承包他人和闲置,少部分征用或

退耕。

3. 家庭的主要年收入都来自外出务工。而支出最大的三项都集中在:教育,生

活,就医。特别是家中有病人和孩子的感觉负担很重。

4. 家庭成员中,大多数人都会常年在家,而常年在外的一般是青年人到中年人。

5. 调查的人中一年中的外出工作的时间,大多在半年以上,农闲时外出的时间

在3个月左右。

6. 因为村离县城很近,所以每个人在2012年都会到县城N次,昆明是人们务

工第二多的地方。他们认为这里是省城,务工机会多且离家也就一个小时的车程。其余到得多的地方是景洪市,曲靖市,楚雄市,红河州,建水县。出省务工的大多是学历较高的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梦想,想自己闯出一片天。但在调查的人中,没有人在2012年出国。

7. 外出务工的原因中,大部分人选择了A.农村收入低B.种地不划算E.外出收

入高;少部分人选择了F.亲友在外务工G.学技术见世面H.城市条件好;中年女性会在农闲时会外出做短工,于是选择C.在家没事干;很少有人选择D.农村生活、条件不好想生活在城市。如今人们还是比较喜欢乡下的悠闲与好的空气质量,且村里的硬件设施很好,交通方便,很适宜居住。

8. 外出务工,主要考虑的因素中全部人都选择了A.收入高低B务工机会多少大

部分家中有孩子或老人的女性都会考虑C.能否照顾好家庭占和D.离家远近学历较低的人会考虑E.工作技能要求,很少的人选择F.是否有亲友带G.能否适应城里生活,如今,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条件的差距在缩小,大多数人都能够适应城里的生活,所以不太会考虑这类问题。

9. 对外面的了解60后70后主要通过A.广电B.书报;80后90后主要通过C.

网络;不论哪个年龄阶段D.听人介绍都是对外来了解的主要的途径。

10. 外出务工主要通过大部分都是通过A.自己闯;部分学历较高的人是在校时通

过B企业招工留在城里工作;较少的人通过C.亲友带领,且选择这项的主要是女性;没有人通过D.政府或中介介绍。

11. 60后70后的第一次外出大多在16或17岁之间,而80后90后的第一次

外出都在18岁之后,这可能受教育程度的影响。且80后90后外出务工会出省,而60后70后不会出省,会在附近务工。

12. 除还在读书上学的外,每个人在2012年的劳动时间都在11个月左右,休

闲1个月。除少数出省的人会在过年的才时候回来,其他人在本村生活的时间几乎都在12个月。

13. 外出务工人的都觉得生活得到了改善或学到了新知识,只有少数人觉得不适

应外面,少部分人有人想到城市定居。

14. 对于50后,60后来说只想做活做到做不动那天,少给儿女增加负担;大部

分70后80后90后则继续现有的工作;有少部分90后则想换工作或回家创业,他们还年轻,想多闯闯。

15. 若有迁移机会,对于年纪较大的50后60后一般不太愿意迁移,想留在本

村,他们觉得居住习惯了,周围都熟悉;而70后80后90后大多都喜欢城市的繁华便利,喜欢在城里生活,选择在县城居住。

(三)选定典型家庭,个案研究

(四)个人思考及下一步计划

(五)附照片

第二篇:外出打工青年收入与支出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寒假社会

实践报告

学院;理学院 班级:应数2010

姓名:邓锋

2011年2月 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的调研报告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者待遇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各方面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城镇青年选择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但是,外出打工青年依然存在收入低支出盲目等问题。为了了解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我们小组利用寒假对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 。

关键词:打工青年;收入;支出;盲目

我们小组利用寒假农闲和外出打工者回乡过年之际,专门就打工青年在外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组织了集中的社会调查。调研地点选取了陕西省的某几个乡村,涉及几百户家庭,涵盖了上千名人口的农村及乡镇地区。调研对象主要是农村乡镇外出打工青年,调研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结合个别访谈、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形式。

外出打工青年现状。

1.青年人外出打工的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劳动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劳动者待遇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各方面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城镇青年选择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

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整个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强势的城市及工业的发展势必大量吸取农业资源;另一方面,与农村青年向往着城市的热闹繁华和较多的发展机会相对农村的贫穷、单调的文化娱乐和信息的闭塞致使农村对青年的推力增大,多数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发展;第三方面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对城市建设、对农民增收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都是有利的,而且,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多数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发展,外出打工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

2.青年人外出打工的现状。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却没有人把他们当城里人;城市中危险、繁重的工作中,您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给了城市,却最终会选择离开,他们是城市的过客。”这是摘自中国青年报的一段话。从这段话的描述可以看出,外出打工青年的生活工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近几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外出打工青年呈低龄化方向发展。 第二,缺乏法制观念的,大多数没有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导致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很难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出现拖欠工资、非法延长工作时间等违法行为。

第三,工厂企业等负责人为提高产量和效率,迫使工人加班加点,工人工作时间远远超过规定时间。为了留住工人,工厂企业等克扣工人工资。迫使他们明年再来。

第四,打工者的收入偏低,各方面开销大。生活缺乏必要照顾和关心,有的集体住宿条件不好,有的自己在外租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大多反映工厂企业提供的食品质量口感差,外面的食品很贵。

第五,

二 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情况分析。

打工的收入和报酬是打工青年最关心的问题。但就目前情况看,打工青年的收入存在以下问题:

1. 打工青年收入的保障措施不够。

近几年,关于拖欠务工人员工资的案例时有发生,政府部门也采取相关措施打击类似行为。全国集中进行了对建设领域拖欠青年工工资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初步也是很大的成效,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青年工人的关心与呵护。但是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足,处理程序过长,解决欠薪纠纷的仲裁和诉讼程序不适宜等问题制约着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工人工资。通过法律途径追薪本该是我们这个向法治迈进社会里人们首选的办法。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之路却使农民工们望而却步。首先是仲裁。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农民工应当在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超过60天的,仲裁庭不予受理。但由于农民工大多是在施工企业允诺的年底付薪不能兑现、寻求行政干预无效之后,才走仲裁之路的,且不说时效问题往往过了期限,就是仲裁的方式是否为农民工们所选择都是问题,在行政干预都无效的情况下,凭着朴素的心理,农民工们还能相信仲裁吗?何况连工资都没有的时候,拿什么来交仲裁费?而若进入诉讼程序,按规定要先经仲裁,否则法院不受理。况且诉讼成本昂贵,农民工打不起官司,因而鲜见追讨欠薪的案子走上法庭。可见,诉讼和仲裁都不是农民工可以选择和愿意选择的讨薪途径。

2. 打工青年收入偏低。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青调查”首次公布了一项于199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等城市实施的,专门针对外来务工青年的调查。“每月挣不到1600寄回家800 ” 对绝大多数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来说,挣钱无疑是重要的。接受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大多数人(70.6%)的月收入在1600元以下,其中无任何收入的有5.9%,月平均收入在800元以下的有两成(20.8%),超过2/5(43.9%)的人收入在800-1600元之间;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寥寥无几(2.3%)。从年龄上看,19-24岁的青年是挣得最多的,外来务工青年打工基本是凭“有把子力气”,这给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城里人相比,外来务工青年挣得本来就不多,但是就是这不多的收入也不是月月都能有,调查中,当问到“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1/4的青年回答“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回答“没有收入”的也达到了7.9%,两者之和为33.0%。 虽然挣得不多,大部分打工者每个月总有一项固定支出———寄钱回家。虽然寄得钱不多,可别小看这些钱,它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少家庭盖了新房、娶了媳妇。在不少地方,进城打工成了农民脱贫致富最快捷的途径。

3. 进城青年找不到工作而滞留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他们在城市里的时间长了,但找工作却越来越难了。到城市后找不到工作而滞留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仅以广州为例,1998年暂时不能就业的外来务工青年比1997年增长了16.6%。另外,即使找到工作了,也极不稳定。调查显示,从1998年3月到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超过1/4(26.1%)的人换过工作。其中,换过两次以上的达到了12.8%。

有专家认为,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与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有关。另外,就业渠道不畅,也是他们择业难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不是通过官方途径(如职介所),而更多的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39.7%)”、“老乡帮忙介绍(22.6%)”或“自谋生路(11.3%)。”

4. 相关刺激政策不尽合理。

根据几名在工厂工作的青年介绍:她们都是江苏等地手工工厂的一名工人,有几位所在的工厂是以“计件”形式付给工人工资。所谓“计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手工品的个数来自支付工资,也就是多劳多得。据她们反映,有的工人为了多挣点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休息,工人的身体受不了,这种方式,也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还有几位所在的工厂是以“计时”形式付给工人工资,所谓“计时”是指:按工作时间的长短来支付工资,这样工厂里的工人都反映很累。

三 外出打工青年的支出情况分析。

1.食品消费不仅局限于量的满足,更体现在质的提高。

外出打工青年对吃还是毫不吝啬的,不仅要吃得饱还吃得好。受粮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打工青年食品支出明显增加,部分食品的消费量有不同程度下降。2007年,打工青年人均食品支出2436.15元,同比增加426.87元,增长21.24%,增速比上年提高18.68个百分点,带动消费性支出增长6.46个百分点,占消费支出的31.90%,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食品支出增加额占消费支出增加额的41.38%。因此,食品支出增加主要是价格上涨所致。

2.衣饰消费增速加快,交通与通讯支出稳步增长。

随着城市打工青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仪表、服饰,消费观念向追求时尚、突出个性、注重品牌方向发展,衣着消费品牌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装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2007年,打工青年人均衣着消费为1297.93元,同比增加126.14元,增长10.76%;化妆品人均支出62.78元,同比增加19.92元,增长46.48%;理发美容服务人均支出97.85元,同比增加28.57元,增长41.24%。同时,城市打工青年交通和通讯支出也稳步增长。2007年,打工青年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为1008.61元,同比增加278.83元,增长38.21%,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21%。其中:交通支出602.47元,增长1.15倍。

3.文化娱乐消费多样化,消费支出增速较快。

在闲暇时间,打工青年也常邀几个朋友或是同乡一起聚餐喝酒,寻找快乐。也外出旅游、参加文体活动者增多,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大幅度增长,参观游览、健身活动和其它文娱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各种健身活动是保证身体强健的根本,健身运动开始成为他们的良好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当中参与赌博的人也大有人在,急需采取措施加以禁止。

四 关于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落实《劳动法》规定的“月薪制”,避免年终讨薪大行动,落实劳动合同制度,规制用人单位 ,《刑法》上增设“拖欠工资罪” ,解决纠纷应当适用简易程序,为农民工建立一条“维权绿色通道” 。

第二,

五 我的启示。

六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 2.

大学生寒假社会

实践报告

学院;理学院 班级:应数2010

姓名:邓锋

2011年2月 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

的调研报告

[论文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者待遇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各方面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城镇青年选择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但是,外出打工青年依然存在收入低支出盲目等问题。为了了解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我们小组利用寒假对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情况做了初步的调查 。

关键词:打工青年;收入;支出;盲目

我们小组利用寒假农闲和外出打工者回乡过年之际,专门就打工青年在外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组织了集中的社会调查。调研地点选取了陕西省的某几个乡村,涉及几百户家庭,涵盖了上千名人口的农村及乡镇地区。调研对象主要是农村乡镇外出打工青年,调研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结合个别访谈、座谈会、查阅资料等形式。

外出打工青年现状。

1.青年人外出打工的背景。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对劳动者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近年来,随着劳动者待遇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各方面保障措施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城镇青年选择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

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整个国内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强势的城市及工业的发展势必大量吸取农业资源;另一方面,与农村青年向往着城市的热闹繁华和较多的发展机会相对农村的贫穷、单调的文化娱乐和信息的闭塞致使农村对青年的推力增大,多数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发展;第三方面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对城市建设、对农民增收和家庭生活条件的改善都是有利的,而且,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原因,多数农村青年选择到城市发展,外出打工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潮流。

2.青年人外出打工的现状。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却没有人把他们当城里人;城市中危险、繁重的工作中,您都可以找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和才智给了城市,却最终会选择离开,他们是城市的过客。”这是摘自中国青年报的一段话。从这段话的描述可以看出,外出打工青年的生活工作并不令人满意。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近几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外出打工青年呈低龄化方向发展。 第二,缺乏法制观念的,大多数没有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导致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很难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出现拖欠工资、非法延长工作时间等违法行为。

第三,工厂企业等负责人为提高产量和效率,迫使工人加班加点,工人工作时间远远超过规定时间。为了留住工人,工厂企业等克扣工人工资。迫使他们明年再来。

第四,打工者的收入偏低,各方面开销大。生活缺乏必要照顾和关心,有的集体住宿条件不好,有的自己在外租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大多反映工厂企业提供的食品质量口感差,外面的食品很贵。

第五,

二 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情况分析。

打工的收入和报酬是打工青年最关心的问题。但就目前情况看,打工青年的收入存在以下问题:

1. 打工青年收入的保障措施不够。

近几年,关于拖欠务工人员工资的案例时有发生,政府部门也采取相关措施打击类似行为。全国集中进行了对建设领域拖欠青年工工资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初步也是很大的成效,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青年工人的关心与呵护。但是行政执法部门执法力度不够,执法手段不足,处理程序过长,解决欠薪纠纷的仲裁和诉讼程序不适宜等问题制约着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工人工资。通过法律途径追薪本该是我们这个向法治迈进社会里人们首选的办法。但解决劳动争议的仲裁和诉讼之路却使农民工们望而却步。首先是仲裁。劳动争议发生之后,农民工应当在60天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超过60天的,仲裁庭不予受理。但由于农民工大多是在施工企业允诺的年底付薪不能兑现、寻求行政干预无效之后,才走仲裁之路的,且不说时效问题往往过了期限,就是仲裁的方式是否为农民工们所选择都是问题,在行政干预都无效的情况下,凭着朴素的心理,农民工们还能相信仲裁吗?何况连工资都没有的时候,拿什么来交仲裁费?而若进入诉讼程序,按规定要先经仲裁,否则法院不受理。况且诉讼成本昂贵,农民工打不起官司,因而鲜见追讨欠薪的案子走上法庭。可见,诉讼和仲裁都不是农民工可以选择和愿意选择的讨薪途径。

2. 打工青年收入偏低。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青调查”首次公布了一项于1999年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等城市实施的,专门针对外来务工青年的调查。“每月挣不到1600寄回家800 ” 对绝大多数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年来说,挣钱无疑是重要的。接受调查的1000名外来务工青年中,大多数人(70.6%)的月收入在1600元以下,其中无任何收入的有5.9%,月平均收入在800元以下的有两成(20.8%),超过2/5(43.9%)的人收入在800-1600元之间;每月收入超过2000元的寥寥无几(2.3%)。从年龄上看,19-24岁的青年是挣得最多的,外来务工青年打工基本是凭“有把子力气”,这给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城里人相比,外来务工青年挣得本来就不多,但是就是这不多的收入也不是月月都能有,调查中,当问到“您今年以来是否有经济收入”,1/4的青年回答“有时有,有时没有,很不稳定”,回答“没有收入”的也达到了7.9%,两者之和为33.0%。 虽然挣得不多,大部分打工者每个月总有一项固定支出———寄钱回家。虽然寄得钱不多,可别小看这些钱,它大大改善了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少家庭盖了新房、娶了媳妇。在不少地方,进城打工成了农民脱贫致富最快捷的途径。

3. 进城青年找不到工作而滞留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他们在城市里的时间长了,但找工作却越来越难了。到城市后找不到工作而滞留的人数在不断增加。仅以广州为例,1998年暂时不能就业的外来务工青年比1997年增长了16.6%。另外,即使找到工作了,也极不稳定。调查显示,从1998年3月到1999年3月的一年中,有超过1/4(26.1%)的人换过工作。其中,换过两次以上的达到了12.8%。

有专家认为,外来务工青年就业难与城市下岗职工的增加有关。另外,就业渠道不畅,也是他们择业难的重要原因。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外来务工青年的就业不是通过官方途径(如职介所),而更多的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39.7%)”、“老乡帮忙介绍(22.6%)”或“自谋生路(11.3%)。”

4. 相关刺激政策不尽合理。

根据几名在工厂工作的青年介绍:她们都是江苏等地手工工厂的一名工人,有几位所在的工厂是以“计件”形式付给工人工资。所谓“计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手工品的个数来自支付工资,也就是多劳多得。据她们反映,有的工人为了多挣点吃饭的时间都顾不上休息,工人的身体受不了,这种方式,也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还有几位所在的工厂是以“计时”形式付给工人工资,所谓“计时”是指:按工作时间的长短来支付工资,这样工厂里的工人都反映很累。

三 外出打工青年的支出情况分析。

1.食品消费不仅局限于量的满足,更体现在质的提高。

外出打工青年对吃还是毫不吝啬的,不仅要吃得饱还吃得好。受粮油肉禽蛋等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打工青年食品支出明显增加,部分食品的消费量有不同程度下降。2007年,打工青年人均食品支出2436.15元,同比增加426.87元,增长21.24%,增速比上年提高18.68个百分点,带动消费性支出增长6.46个百分点,占消费支出的31.90%,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食品支出增加额占消费支出增加额的41.38%。因此,食品支出增加主要是价格上涨所致。

2.衣饰消费增速加快,交通与通讯支出稳步增长。

随着城市打工青年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仪表、服饰,消费观念向追求时尚、突出个性、注重品牌方向发展,衣着消费品牌意识增强,注重突出高档化、时装化和个性化的特征。存在一定的盲目性。2007年,打工青年人均衣着消费为1297.93元,同比增加126.14元,增长10.76%;化妆品人均支出62.78元,同比增加19.92元,增长46.48%;理发美容服务人均支出97.85元,同比增加28.57元,增长41.24%。同时,城市打工青年交通和通讯支出也稳步增长。2007年,打工青年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为1008.61元,同比增加278.83元,增长38.21%,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3.21%。其中:交通支出602.47元,增长1.15倍。

3.文化娱乐消费多样化,消费支出增速较快。

在闲暇时间,打工青年也常邀几个朋友或是同乡一起聚餐喝酒,寻找快乐。也外出旅游、参加文体活动者增多,文化娱乐服务消费大幅度增长,参观游览、健身活动和其它文娱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参加各种健身活动是保证身体强健的根本,健身运动开始成为他们的良好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但是他们当中参与赌博的人也大有人在,急需采取措施加以禁止。

四 关于外出打工青年的收入与支出的几点建议。

第一,落实《劳动法》规定的“月薪制”,避免年终讨薪大行动,落实劳动合同制度,规制用人单位 ,《刑法》上增设“拖欠工资罪” ,解决纠纷应当适用简易程序,为农民工建立一条“维权绿色通道” 。

第二,

五 我的启示。

六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 2.

第三篇:关于农民工外出打工问题的调查报告终版1

*****大学

2012暑期“思政课”社会实践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关于农民外出打工问题的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主题:

调查人员:

调查报告 2012年7月10日—2012年7月24日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观庙乡 **乡民政所**村村委会 乡镇中学在家农民 关于农民外出打工问题的调查 ***

关于农民外出打工问题的调查

一、引言:

近年来,农民外出打工形成了一股热潮,据抽样调查结果推算,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863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75%。住户中外出农民工12584万人,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79.33%;举家外出农民工3279万人,仅占农民工总量的 20.77%。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为社会建设贡献了力量,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流失也给农村带来的很多问题。本次调查从几个方面,作重研究农民工外出打工对农村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

二、正文:

信阳市观庙乡位于大别山下,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但近年来,也有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观庙乡总人口35343,其中农业人口33406人。农业劳动力19612人,占农村人口的58.71%,其中男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54.05%,女劳动力占的比重为45.95%。外出务工劳动力9830人,占总劳动力的50.12%。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本次调查,笔者走访了八个村庄、两所中学、多位老人和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农民外出务工带来了留守子女教育缺陷、农村养老难、农村人才缺乏、土地荒芜、家庭不稳定等各方面的社会问题。

以下分别对各个问题进行分析。

1、留守子女教育缺陷:

农村夫妻双双外出打工的家庭呈逐年递增趋势,不仅留下了孤独的老人,还撇下了可怜的孩子。他们一般把未成年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父母或寄养在亲戚家中,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渐凸出。这些孩子由于没有好的成长环境,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束,普遍存在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问题。结果是学习成绩不好,厌学、逃学甚至辍学,与有父母在的孩子相比,在性格上往往表现出消极自卑、沉默孤僻或任性暴躁的极端性格,有的孩子和爷爷、奶奶使气后,就离家出走,个别青少年还因受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走上了

违法犯罪的道路。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教育和影响孩子的道德情操,家庭教育环节因父母远离他乡而缺失,将导致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到位。尽管父母可以通过电话、书信监管孩子,祖辈、亲戚等监护人可照顾生活,在学校有老师教育等,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2、农村养老难:

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外出,农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为中老年劳动力,不少年老、病残的农村老人还在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带孩子等繁重负担,因此,他们表示无可奈何,显得力不从心。老人们反映,他们生活上没人关怀照顾,生病了没有人护理,子女多的还为医疗费用的事扯皮,为养老的事打官司。

3、农村人才缺乏:

表现在部分农户找不到一个明白人,党的政策难以落实和执行,法律难普及,科技难推广,村级组织后续无人。目前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剩余”劳力,而是农业生产主力军,无论是在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年轻力壮、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必然会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4、土地荒芜:

国家免征农业税费,实行惠农补贴后,农民种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都不愿再让田土荒芜,农村弃耕抛荒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但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比较效益较低仍是不争的现实。农村劳动力频繁外流,部分耕地因不能及时得到流转,弃耕荒地的现象依然存在,全乡仍有抛荒面积3050亩。一部分青年农民有“厌农”思想。农业生产在年青一代农民眼里,属重体力的脏活、累活,于是很多青年农民看不起农业,不乐意从事农业生产。调查中有些农民反映,大部分外出打工的年青农民已经习惯了城里人的生活,三年五载不回家一趟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大都把人生的航标定位在精彩纷呈的城市,都想通过打工积攒些资本后在城里安居乐业。农村中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少了。

5、农村家庭不稳定:

由于外出打工,使夫妻长期两地分居,夫妻缺少必要的交流,特别是农村妇

女外出务工后,已逐步适应并向往城市的生活环境,加上夫妻之间常年分居,久而久之夫妻感情疏远,相互猜忌,婚姻关系变得脆弱,造成双方感情的裂变。而且由于常年两地分居,在家的一方,既要照顾小孩、老人,又要忙于农活;外出务工的一方大多没有文化活动场所,精神空虚或性饥渴,而且由于通讯费用及农村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双方基本长期处于无沟通状态,长时间没有思想感情交流,很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的破裂而提出离婚。今年元至八月,因打工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到乡民政办公室离婚的有14对,到新塘法庭提出离婚的有56对,经调解和好的只有3对。

三、对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几点建议:

其一,针对留守儿童来讲:应重视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让留守儿童在校园里得到更多关爱和帮助,老师们应该尽可能多的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及时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变化。学校也应增加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书籍以及增加娱乐设施。政府发挥相应作用,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地方设立幼儿园或诊所,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的投入,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多健康成长的空间。

其二,针对农村养老难问题:应加大对各镇农村敬老院的投入。加强管理,扩大容量,提高服务质量,尽量让符合条件的留守老人集中居住,便于管理和照顾。允许、支持和鼓励具备条件的镇、村创办民办福利院,并在政策上、投入上予以支持,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无人管、无人养及精神空虚问题。建立健全镇村二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和农村留守老人健康档案,为农村留守老人看病吃药提供追踪服务。尽快启动农村养老保险机制,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留守老人老有所养的后顾之忧。

其三,针对农村人才缺乏问题:一是强化宣传,利用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鼓励农村有文化的人留下来,并吸引外界人才;二是加强教育,因地制宜,按需施教,培养对农村建设有用的人才;三是加强管理,要立健全农村基层人才的激励机制,鼓励本地人才留下来,吸引外界人才走进来。

其四,针对土地荒芜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不得随意收回农民工

土地承包经营权。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和调整承包地。土地承包权是农民的一种财产权利,与农民从事何种工作、在何处居住没有直接的联系。引导和规范农民工自愿、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地使用权。土地承包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土地的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民享有的法定权利,不得随意侵犯和剥夺。

四、总结:

农民工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如何解决农民工外出给农村带来的负面影响,消除他们外出的后顾之忧,一直是党和国家政府最关心的问题。它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联起手来,共同解决。

第四篇:大学生暑期打工调查问卷

1. 你暑假打过工么?

2. 你暑期打工的原因是什么?

3. 你是如何获得这份工作的?

4. 工资范围是多少?以何种方式计算工资?

5. 你所打工的性质是什么样的?是否会想到做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以便积累经验?

6. 你打工的目的是什么?

7. 从这些打工经历中你认识到了什么?对你以后的就业观有何影响?

被调查者:调查者:

大学生暑期打工实践报告

院系:专业:年级:班级:小组成员:

经过我们小组成员的调查,在暑假期间,有60%的同学都选择了打工。而大部分的工作类型都是促销员,工人等,很少有做到和专业知识很贴切的工作。然而之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促销,都是觉得这份工作很容易抓住机会,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便可轻松上岗,面对部分同学打工的目的而言,这的确是一份简单而又可得性大的工作。话说回来,其实很多工作与之性质相同,求职者的目的性也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在受访者的问卷回答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某些原因是更有长远意义的。

对于我们而言短暂而又难忘的打工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逝而去,然而它带给我们的感受却不是单一乏味的,而是那种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的生活味。不乐观的打工环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工作工程中,锻炼了我们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能力与信心,同时积累了经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高于物质所得的精神财富,与能力财富。

在这次的打工实践中,许多同学都称其可以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的影响到了他们的就业观念,培养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人际脉网。

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同学选择了在家里做家教,一是方便,不用外出,可以陪在父母身边的同时也可以达到自己所需。在了解了他们的感受后,可得知,做家教并不是只把只是教与别人,使自己的知识更加牢固,而是在无形中让自己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毋庸置疑,这个工作给那些想要成为教师的学生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通过这份工作使得他们变得更加耐心更加注重与人打交道的技巧。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能在大一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是一次难得的经历,他让我们毛躁不安的心,找到了与社会的切合点,让我们迈开了慢慢走向成熟的第一步。由于我们这一代孩子娇惯在老师,父母,亲人之下成长起来,所以无论是在思想和心理上我们都需要各方面的蜕变,只有你身处到了五颜六色的社会工作岗位之后,你才会深刻的认识到,你自身并无太大的优势,你的一切都还准备得不够,一切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并不是打击与压力,而是你获得动力的开始。暑期打工带给我们的种种,都不是受教于课堂的感觉,而是那种只有通过你自身的身心经历才会由心底滋生出来的一种感悟觉醒。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小组成员也一致赞同同学利用假期时间打工的观点,应为这样可以让同学提前感觉得到工作的紧张性,以及日后实习中对工作的应变能力。

第五篇:有关大学生假期打工调查问卷

思政部暑期实践活动问卷 问题一 你愿意暑期打工吗? A愿意

B不愿意

C看情况

D不知道

问题二你愿意暑期去哪儿打? A自己家乡

B去外地

C还没想好

D随便哪儿都可以

问题三 你以前打工过吗 A打过

B没有

问题四你打工的目的是?

A赚钱,赚自己的生活费和学杂费 B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 C体验生活

D其他

问题五 你愿意从事哪方面的打工??A有关自己的专业的

B赚钱比较多的地方

C自己感兴趣的

D其他

问题六你如何看待大学生打工问题A赞成,可以学到一定的知识 B不赞成,认为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C认为他们是一时兴起

D其他

问题七打工期间遇到困难怎么处理? A自己磨练自己

B靠朋友 家人

C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

D放弃然后重新找其他工作

问题八 家里人对你打工的意见是

A鼓励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定的工作经验

B 反对应该好好看书学校知识

C让自己做主

D 担心 在打工期间遇到危害

问题九 你在打工时有签过合同吗? A有

B没有

C觉得合同无所谓

问题十通过这次打工你觉得自己的经验 A很多

B有一定的增加

C 基本上没有

D和以前一样

请写出你通过打工获得的最大的经验和教训。。。。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温残疾人托养服务项目下一篇:谈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