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语文试题

2023-06-25

第一篇:09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

2009年广州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广州市2009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

一、积累与运用(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语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迁徙xǐ 蹑手蹑脚niè 坯胎pī 骇人听闻hài B.伫立zhù 深恶痛觉wù 挑衅xìn 秩序井然zhì C.蹒跚mán 乐此不疲pí 哺育fǔ 随声附和hèD.萌发méng 断壁残垣huán 鞭挞tà 豁然开朗kuò

2.下面是一份抄写常用词的作业,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A 招徕 花枝召展 竞赛 物竞天择B 香茗 不可名状 缭草 眼花缭乱

C 筹备 略胜一筹 取谛 瓜熟蒂落D 惶急 张偟失措 凄凉 芳草萋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为人处事要光明磊落,敢于承担责任,不要总找借口,把失败原因都归咎于别人。

B.你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性格执拗的人,在团队工作中往往难以与人合作共事。

C.初三(1)班能在全校首当其冲地获得这次篮球比赛冠军,证明了他们的整体实力很强。

D.关于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是否合理,教育部广泛征询意见,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语文课堂上,积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感悟能力和创新精神。

B. 只要我们明确目标和要求,按照客观规律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就一定能够迎刃而解。

C. 为了避免用户信用卡的信息不被犯罪分子盗用,各大银行采取了许多相应的安全措施。

D. 深受市民喜爱的2010年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体现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5.下列的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在接到母校百年校庆的邀请后,大家相约一起莅临母校参加庆典活动。

B.李芳发短信约见老同学:“胖子,别来无恙吧!我们很想你,周末可否一聚?”

C.张明推开母亲递过来的衣服说:“烦死啦,我都这么大了,谁还要你照顾?”

D.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

6.根据下面的短讯,为“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3分)

 新华社电 为提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应对全球变暖,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倡议,今年3月28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关灯一小时,世界各地300多个地标性建筑,如纽约的百老汇剧院,帝国大厦,克莱斯勒大厦,北京的“鸟巢”和“水立方”,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埃及的吉萨金字塔,伦敦的白金汉宫和议会大厦等,纷纷加入“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于当地时间28日20时30分先后熄灭璀璨的灯光,以“朴素”外表伫立在夜空下,共同打造最美丽的“黑暗时刻”,在黑暗中点亮环保的希望。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带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B.山不在高,有龙则灵,水不在深,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C.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E.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F.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庛天下寒士欢颠!风雨不动安如山。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晨兴理荒秽,。(陶渊明《归园田居》)②明月楼高休独倚,,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③,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④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诸葛亮《出师表》) ⑤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⑥,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2分。)

①曹植送别弟弟曹彪时写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就是由此化用而来的。

②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但刘禹锡却与众不同,他在《秋词》中用形象生动的诗句“ , ”。将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8.按照课文意思,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1)古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2)会天大于,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4)急淌甚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 (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

三、(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岳阳楼记》的选段,完成9~11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政通人和阡陌交通B. 乃重修岳阳楼讲信修睦

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未尝识书具D. 不以己悲计日以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进亦忧,退亦忧

1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一句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 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文天祥

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

四、(9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3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象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有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 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3.下面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崇尚自然,追求人在画中游的美感。

B.假山池沼的配合因地制宜,自出心裁,游人有身在大自然的感觉。

C.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与整齐划一的道旁树俯仰生姿,交辉相映。

D.花墙,廊子,镜子的巧妙配合,使园林景致生色,层次丰富多样。

1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旅游行踪为线索,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苏州园林的每一个景点。

B.每个自然段都运用比喻说明,生动准确地描述苏州园林的美色。

C.围绕“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分类介绍苏州园林的特色。

D.以“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清晰地概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

《水浒》里英雄聚集,但同是英雄豪杰,却各有家数,各有身份,各有遭际。正因为如此,一部《水浒》人物塑造才显得生动活泼、充满生机。

鲁智深是《水浒》中非常有个性的人物,是个杀人放火的“**”。他无私无畏,主动向封建统治阶级和社会黑暗势力进攻,始终是一个强者。在他身上,既体现了与李逵不同的粗鲁、爽直、豁达,又体现了与武松不同的精细。鲁智深先是去店中打了店小二,放走金氏父女,并在店中坐了二个时辰,估量金氏父女走远后,再去郑屠户肉铺中消遣挑逗以激怒郑屠,最后才三拳打死镇关西。当看到郑屠活不了时,又诈说“你这厮诈死,洒家慢慢与你理会。”未待众人清醒过来,已顺利撤退,亡命江湖。这既表现了鲁智深的英勇和鲁莽,又体现了他令人难以置信的粗中有细之处。

鲁智深的粗鲁还表现为不懂客套、不谙礼节。如在方丈室内竟向长老连拜九拜,不懂三拜之礼;在桃花山遇到李忠和周通,在送别宴会上他俩竟要下山去打劫过路客商,获取不义之财,送鲁智深做盘缠,鲁智深坐在那里十分难堪,终怒不可遏,打翻小喽罗,席卷桌上的金银器皿,从后山滚下,不辞而别。

鲁智深的英雄豪迈还深蕴着诗意。野猪林救下林冲后,深怕两公差再下毒手,宣布:“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当荒山走尽,沧州就在眼前,鲁智深手挥禅杖斩断松树枝,公差咋舌之际,他叫道“兄弟保重!”即摆手拖杖,飘然而去。

鲁智深一生英雄豪情冲天,杀人放火,专爱打抱不平,这些都与他的出身经历分不开。他出身官场,所看到的是社会更真实的不合理现象,因此,在他身上燃烧的是愤怒和仇恨的火焰。说花和尚杀人,但他杀的是恶人,做的是铲尽人间不平的义事,是在做善事,怪不得明代的李贽说他是“勇人”“仁人”“圣人”“**”。

15.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鲁智深既有李逵那样的粗鲁、爽直、豁达,又有与武松不一样的精细。

B.鲁智深怒打店小二勇救金氏父女、拳打镇关西,都是经过仔细思量的。

C.鲁智深在方丈室向长老连拜了九拜,表明他不太懂得世人的礼节习俗。

D.鲁智深的出身和经历,对他嫉恶如仇鲜明个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6.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

(1)文段划线句子中的“诗意”是什么意思?它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2)在评论鲁智深时,作者为什么引用了明代李贽的评价?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

柔弱的人 契诃夫

前几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师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请到我的办公室来。需要结算一下工钱。

我对她说“请坐,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让我们算算工钱吧。您也许要用钱,你太拘泥礼节,自己是不肯开口的……呶……我们和您讲妥,每月三十卢布……”

“四十卢布……”“不,三十……我这里有记载,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师的工资的……呶,您呆了两月……” “两月另五天……”“整两月……我这里是这样记的。这就是说,应付您六十卢布……扣除九个星期日……实际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搞学习的,只不过游玩……还有三个节日……”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骤然涨红了脸,牵动着衣襟,但一语不发……

“三个节日一并扣除,应扣十二卢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没学习……您只和瓦里雅一人学习……你牙痛三

天,我内人准您午饭后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还剩……嗯……四十一卢布。对吧?”

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左眼发红,并且满眶湿润。下巴在颤抖。她神经质地咳嗽起来,擤了擤鼻涕,但———语不发!

“新年底,您打碎一个带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卢布……按理茶杯的价钱还高,它是传家之宝……上帝保佑您,我们的财产到处丢失!而后哪,由于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树撕破礼服……扣除十卢布……女仆盗走瓦里雅皮鞋一双,也是出于您玩忽职守,您应负一切责任,你是拿工资的嘛,所以,也就是说,再扣除五卢布……一月九日您从我这里支取了九卢布……”

“我没支过!”尤丽娅•瓦西里耶夫娜嗫嚅着。“可我这里有记载!”“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四十一减二十七净得十四。”两眼充满泪水,长而修美的小鼻子渗着汗珠,令人怜悯的小姑娘啊! 她用颤抖的声音说道:“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是吗?这么说,我这里漏记了!从十四卢布再扣除……呐,这是您的钱,最可爱的姑娘!三卢布……三卢布……又三卢布……一卢布再加一卢布……请收下吧!”

我把十一卢布递给了她……她接过去,喃喃地说:“merci(谢谢——法语)。”

我一跃而起,开始在屋内踱来踱去。憎恶使我不安起来。

“为什么„谢谢‟?”我问。“为了给钱……”“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晓得,这是抢劫!实际上我偷了你的钱!为什么还说:„谢谢‟!“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

“不给?无怪啦!我和您开玩笑,对您的教训是太残酷……我要把您应得的八十卢布如数付给您!呐,事先已给您装好在信封里了!可是何至于这样怏怏不快呢?为什么不抗议?为什么沉默不语?难道生在这个世界口笨嘴拙行吗?难道可以这样软弱吗?”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却从她脸上的神态看出了一个答案,这就是“可以”。

我请她对我的残酷教训给予宽恕,跟着把使她大为惊疑的八十卢布递给了她。她羞羞地过了一下数就走出去了……

我看着她背影,悟想道:“在这个世界上做个有权势的强者,原来如此轻而易举!”(节选自《外国优秀短篇小说选》)

17.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进行概述。(5分)

18.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结合上下文,分析小说是如何将“柔弱的人”的柔弱性一步步展现出来的。(8分) 情节发展 尤丽娅的语言

起初 ①“四十卢布……”

②“两月另五天……”

③“我没支过!”

接着 ④“呶……那就算这样,也行。”

然后 ⑤“有一次我只从您夫人那里支取了三卢布……再没支过……”

最后 ⑥“merci(谢谢——法语)。”

19.尤丽娅感谢“我”,“我”为什么却“憎恶”而又“不安”?(5分)

20.你从尤丽娅的“在别处,根本一文不给”的回应中,看出小说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社会?(4分) 21.下面属于契诃夫小说作品中的典型人物的一项是(2分)

A.屠格涅夫 B.夏洛克 C.奥楚蔑洛夫 D.伏尔泰

第三部分 写作(共60分)



五、(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公园里,老人们悠闲地打拳踢毽;草坪上,一家老少围着蹒跚学步的幼儿逗趣;生日聚会,三五知己送上诚挚的祝福……这种和睦快乐、融和温馨的情景常在生活中出现,你有驻足欣赏过吗?你发现了什么? 请以“其乐融融”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

校的名称。

200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说明 题 号 分值 参 考 答 案第 一 部 分 34分 一 19分 1 3 B 2 4 A.花枝招展;B.潦草;C.取缔;D.张皇失措 3 3 C 4 3 D 5 3 B 6 3 示例:关灯一小时,给地球一个喘息的机会 二 15分 7 10 (1)C、F(A.江山代有才人出;B.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E.零落成泥碾作尘) (2)①带月荷锄归;②酒入愁肠;③过尽千帆皆不是;④引喻失义;⑤归雁洛阳边;⑥长风破浪会有时 (3)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8 5 ⑴亲:以„„为亲;⑵会:适逢,恰巧遇到;⑶乡:通“向”,从前;⑷奔:飞奔的马;⑸就:完成 第 二 部 分 56 分 三 16分 9 3 C 10 4 (1)滕子京被贬为巴陵的太守。 (2)进朝廷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11 3 “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句子运用的感叹和反问句式,强烈表达了作者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 12 6 同意。诗的前三联高度概述了国家的艰危困厄和自己九死一生的悲愤抑郁之情,尾联则以磅礴的气势、高亢的情调,表现出诗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精神。 四 40分 13 3 C 14 3 C 15 3 A 16 7 (1)“诗意”是指鲁智深救林冲时表现出来的那种豪爽、果断和潇洒的英雄侠士之美。蕴含着作者对鲁智深这种英雄侠士之美的由衷赞叹。 (2)佐证自己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17 5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与家庭教师尤丽娅结算工钱,在“我”蛮不讲理、故意克扣工钱的过程中,她只是一味退让、妥协,没有丝毫的反抗,“我”对她的表现十分愤怒,但最终还是给了她应得的八十卢布。 18 8 起初在“我”的无理取闹中,尤丽娅还本能地进行争辩,接着随着“我”的步步紧逼,尤丽娅开始屈服,然后还善良地坦白自己曾“支取了三卢布”,最后拿着被“我”无理克扣后仅剩的十一卢布说“谢谢”。小说通过对“我”蛮横逼迫和尤丽娅怯弱退缩的描写,淋漓尽致地将“柔弱的人”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一步步展现出来了。 19 5 因为尤丽娅的逆来顺受、懦弱到了如此地步,使我无法忍受,所以“我”感到憎恶。由此,“我”联想到社会上“尤丽娅”们的不抗争,对这种普遍的病态现象感到不安。 20 4 描写的是一个强权横行霸道、弱者逆来顺受的黑暗社会。 21 2 C

第二篇:2011广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6小题,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峰峦yuán 菜畦wā 静谧mì 芊芊细草qiān B.斑斓lán 商酌zhuó 琐屑xiè 亘古不变héng C.簇新cù 取缔dì 追溯sù 影影绰绰chuò D.藩篱 pán 剽悍piāo 蜷伏juǎn 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蓬篙 苦心孤诣 匍匐 云云众生 B.荫蔽 历尽心血 深邃 断张取义 C.博击 跚跚来迟 狼藉 格物致知 D.懊悔 销声匿迹 怪诞 人情练达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全长仅仅600多米的文德路上,文化商肆林立,卖古玩、字画、书籍和文房四宝的商铺 ,成行成市。(鳞次栉比 星罗棋布)

②亚运期间,志愿者热心服务大众,他们既能详细地为游客提供种各类场馆的介绍,又能地 向大家讲解场馆各自的特点。(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③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榕树大多 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然。(年纪 年龄)

A、鳞次栉比 绘声绘色 年龄 B、星罗棋布 绘声绘色 年纪 B、鳞次栉比 栩栩如生 年纪 D、星罗棋布 栩栩如生 年龄

4.下列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生活在计算机时代的人们发现,“离开电脑不会写字了”,“有些字认是认得,就是写不出”。②随着电脑输入法功能的日益强大,让许多人在键盘上敲字的速度也“飞”了起来。③会打字、但不会写字,这成为当今电脑一族患上了“怪病”。④越来越多的人担忧,这样下去会导致书写能力的退化,出现一群只会看不会写的新“文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准确说明下面图片中“骑楼”建筑外形特点的一项是

A.骑楼,是楼房伸出遮盖行人道的中空部分,在马路一边相互连接,形成沿街长廊。

B.骑楼,是串通连接跨越马路而建的建筑物,在马路两边相互连接,形成沿街廊道。

C.骑楼,作为大城市的商业化的产物,它为广州的商业文化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D.骑楼,源于古希腊,二十世纪初传入广州,为广州的商业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6.联系上下文,在横线上依次填写恰当的语句。(4分)

什么是美?不同的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沉稳的静景是凝固的美,欢快的动景是流动的美; ,优雅的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繁华的

美, 。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二(2小题,15分) 7.古诗文默写(10分)

(1)根据课本,下列下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谁家暗飞玉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B.货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

D.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E.田家少闲月,五月倍人忙。夜来南风起,小麦因覆陇黄。

F.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4分)

①中无杂树, ,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岸芷汀兰,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③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④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⑤ ,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⑥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

[说明:①题为必答题,2分。②题为加分题,2分。加分后第7小题不超过10分] ①描写同样的景物,古代文人往往有许多意境相似的妙笔,同样是写春雨,杜甫《春夜喜雨》中的诗句“ , 。”便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分员外》中的“天街小雨润如酥”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毕业留言本上,我们既可以用高适《别董大》中的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勉励同窗,也可以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 ”来互相鼓励。

8.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孙权劝学》) 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④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⑤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愚公移山》)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56分) 三.(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愿终守之,弗敢易 未果,寻病终 C.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否,非若是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陵君识破秦国野心,拒绝了秦王要求后,希望唐睢能去化解秦王的“不悦”。 B.秦王以“灭韩亡魏”来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企图迫使唐睢接受“易安陵”。

C.秦王摆出一副施恩加惠的姿态,并指责唐睢竟敢在他面前“逆寡人”“轻寡人”。

D.唐睢申明“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的严正立场,断然拒绝“易地”。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②岂直五百里哉?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⑴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⑵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的分析。(4分)

四、(9小题,40分)

寓言:一种古老而有生命力的艺术

寓言是什么?说得通俗一点,寓言就是作者另有寄托的故事。作为一种很独特的文学样式,寓言具有双重结构:表面上讲一个故事,即“寓体”,但故事里往往寄托着特殊的意义,即“寓意”。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它和神话一样,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有文字记录的寓言出现在春秋末年,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战国时代是寓言创作的黄金时期,不仅创作数量在,而且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在《孟子》、《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著作中,就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滥竽充数”、“邯郸学步”、“望洋兴叹”、“鹬蚌相争”、“揠苗助长”等。诸子百家、谋臣策士在阐述思想、说理论辩的过程中,为了增加说服力,往往会引述或编造一些寓言故事。可以说,在人类文化发初期,寓言对人类有启蒙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寓言创作也在发展,一直到元明清时期,寓言创作又形成了一个高峰,甚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寓言专集。我们从元朝刘基的《郁离子》,明朝冯梦龙《笑府》,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人的著作中,可以看到很多优秀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特点非常鲜明。从内容上说,寓言的寓体大多为人物故事,也有拟人化的动植物故事。寓意大多是讽刺、劝喻或教训,如阐述哲学、政治、教育等方面的道理,讽刺不良的社会现象,宣传道德观念等。用故事来讲道理,浅显易懂,形象生动。从艺术风格来看,其表现多样化,比喻、夸张、白描、说理和拟人最为常用。寓言故事与小说不同,不需要曲折的情节,也不需要对人物进行细致的刻画,它的语言简洁、朴素,笔调幽默、诙谐。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体,也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艺术。它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正如著名翻译家叶君健所说,一则寓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从童年到老年。

(节选自《中国传统文化读本》),有删改)

13.下列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寓言的双重结构表现为“寓体”“寓意”两个方面,即表面的故事和蕴含其中的意义。

B.神话和中国寓言一样,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其艺术性、思想性都非常高。

C.诸子百家和谋臣策士对人类的启蒙作了大量工作,他们利用寓言增强辩论的说服力。

D.战国和元明清是寓言发展的两个高峰期,《笑府》《聊斋志异》分别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1 4.下面对文段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介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寓言作品的艺术风格,勾勒出这一古老文体的特点。 B.文章列举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说明战国时期的寓言创作数量多而且质量高。 C.文章将寓言和小说作比较,是为了说明寓言的笔调幽默诙谐,具有深刻反省力。 D.文章的结尾点明寓言的作用和价值,体现了作者对大众的深刻理解和真诚的关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6题。

汉字之美 妙在多维

沈致远

汉字书法分篆隶楷行草,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书法家人数之众多,书法工具之精益求精,书法艺术之令人惊艳„„举世无双!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本文从几何学的角度来发掘汉字之美。

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维度较抽象,举例以明之: 洞中潜蛇为洞壁所限,只能前进后退,它的空间只有一维。原上奔马除前进后退外还能左转右转,它的空间是二维的。空中飞鸟除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外,还能向上腾飞向下滑翔,语云:“天高任鸟飞”,鸟比谁都自由,因为三维空间具有最大的自由度。

先看一下拉丁语系的拼音文字。以字母 为单元的拼音文字本质上是一维的。以圆珠笔写英文字,弯弯曲曲犹如蛇行。英文书法精品是用鹅毛笔或沾水钢笔写出的,随用力轻重不同,笔迹宽度略有变化显示出空间韵律,比圆珠笔写出的笔迹更美,源出于宽度方向的附加自由度。但钢笔字宽度变化有限,犹如前例之蛇洞略放宽些而已,充其量也只能说具有一维半空间。

汉字书法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甲骨文之神秘美,钟鼎大小篆之古朴美,隶体之端庄美,楷体之隽秀美,行书玉树临风之飘逸美,草书笔走龙蛇之旷世奇美难以言语形容。

字如其人:王羲之、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苏、黄、米、蔡„„名家辈出,各领风骚。书法容百家而各显其个性之瑰丽奇美,源出于汉字具有极大的自由度。

自由度来自多维空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象形字从图形转化而来,理所当然是二维的。其余五书也多半包含象形部分,例如形声字,一半象形一半拟声,非二维不足以容纳。再者,汉字是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成的,好比在桌面上拼七巧板,必须有二维的自由度才能拼出千变万化的美丽图案来。可见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如原上奔马纵横驰骋,为汉字之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书法讲究构架。构架类似于绘画之构图,至少须有二维空间所提供的大量自由度,字形才谈得上构架,才能体现出篆、隶、楷、行、草之特色,才能将各家之不同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书法讲究悬腕,书法家手腕悬空,方能随心所欲运臂挥毫,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

书法讲究笔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其独特的工具,毛笔是所有笔中最神奇的。笔也有自由度:圆珠笔只有一个自由度。鹅毛笔和钢笔的笔尖分叉可在宽度上略为

施展,其自由度介于一二之间。毛笔由千百根毫毛组成,每根毫毛可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其自由度岂止千百?正因为毛笔有这么多的自由度,书法家才能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一支笔写出千般字。尊毛笔为众笔之王,谁曰不宜? 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可增加书法之维度。笔颖蓄墨之丰欠,运笔力度之轻重,笔锋走向之偏正,运用之妙存乎一心。颜真卿楷书严正丰厚极富质感,柳公权笔力遒劲挺拔而具骨感,均能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不信吗?笔力千钧之赞语日:力透纸背。如无垂直于二维纸面的第三维度,朝哪儿透啊? (节选自《科学是大众的》)

15.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空中飞鸟比原野骏马享有更高的自由度,证明维度越多则自由度越大的道理。 B.汉字的自由度来自它的多维空间,来自众多书法家的瑰丽奇美的个性和风格。 C.毛笔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维度,是因为毛笔比其他书写工具具有更大的自由度。 D.颜柳书法力透纸背,能产生视觉上的立体效应,体现了汉字书法的三维效果。

16.结合全文,回答以下问题。(7分)

(1)作者在第二段中所说的“三维”指的是什么?(2分)

(2)汉字书法为什么能创造出“三维”的效果?(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7-21题

童年 高尔基

情节链接 父亲过世后,“我”一直住在外祖父家。有一年,外祖父卖掉了原来住房,另买了一座。新房院子内有一个不大的花园,花园左边围墙外住的是奥夫相尼科夫上校一家,他们家有三个小男孩。

外祖父家花园左边围墙外的院子里,几乎每天下午都有三个小男孩在玩耍。他们都是灰衣灰帽灰眼睛,我只能从个头儿的高矮来分辨他们。

我从围墙缝里观察他们,他们从未发现我,可是我倒希望他们发觉我。我喜欢他们是那么有趣、快乐、和睦地玩我没有见过的各种游戏,喜欢他们相互关心,特别使我喜欢的是两个哥哥对小弟弟——那个长得挺滑稽的、活泼机敏的小不点儿的态度。倘若他跌跤了,两个哥哥就会笑起来,但并不像通常一些对我栽跟头的人那样幸灾乐祸地笑,而是马上就去帮助小弟弟爬起来,如果他跌脏了手或膝盖,他们就用牛蒡叶子、手帕擦净他的手和裤子,二哥还对他说:

“瞧你那笨样儿„„”

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了个口哨。他们一听到口哨就都站住了,然后不慌不忙地聚到一起,不时地看看我,开始悄悄地商量。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便赶快下树,拾了好多石子,把几个口袋都塞满了,停了一会儿又爬到树上,可他们已到离我很远的院子角落里去玩了。很明显,他们已把我忘了。这使我惘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过了一会儿,有人在通风的小窗口喊他们:

“孩子们,快回家吧!”

他们像三只小鹅,听话地、不紧不慢地走了。

我有好多次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杈上,期待着他们喊我去跟他们一起玩,可他们从来没喊过,但是,我在心中已经跟他们一起玩了,有时入了神,情不自禁地大声叫着笑了起来。这时,他们便一起看看我,悄悄地说着什么,我十分难为情,便爬下树了。

有一次,他们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轮到老二找人,他跑到仓库拐角里,两只手老老实实地蒙着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哥哥和弟弟跑去藏起来。哥哥跑得很快,机敏地躲进放在仓库遮檐下的一架宽雪橇里,而那个小弟弟慌了神,围着井旁跑来跑去,找不到可以藏自己的地方。

“一,”二哥喊到,“二„„”

小弟弟急了,猛地一下跳到栏上,抓住井绳,把两只脚伸进空吊桶,只听见吊桶在井壁上咚咚响地轻轻碰了几下,人就不见了。

我惊呆了,眼看着井辘轳飞快地旋转着,但是我很快明白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一纵身便跳进他们的院子,喊道:

“掉到井里啦!„„”

老二和我同时跑到井栏边,他紧紧抓住井绳,猛向上拉,我及时地上去截住了井绳,就在这当口,他们的大哥也跑到井边,帮助把吊桶往上拉,他说:

“请轻一点!”

我们很快就将小弟弟拉上来了,他也吓坏了:鲜血从右手手指上直往下滴,颈上的皮擦伤了好大一块,从脚到腰都湿透了,脸色苍白得发青,但一面打着寒噤,一面还在笑。他睁大了瞪一眼笑着,拖长了声音说:

“我怎——怎么掉——掉下——去啦„„”

“你发疯了,就这回事儿。”他的二哥搂着他,用手帕擦他脸上的血,老大愁眉不展地说:“我们回家吧,反正瞒不住了„„”

“你们会挨打吗?”我问。

老大点了点头,然后向我伸出手,说道:“你跑得真快!”

听了他的称赞,我很高兴,还没来得及握住他的手,他就对二弟说:“我们走吧,他要感冒了!我们就说他摔倒了,掉下井的事不要说!”

“对,不要说,”小弟弟打着寒噤同意地说,“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 三兄弟走了。

这一切发生得这么快,我扭回头看了看,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

兄弟三人将近一个星期没出来,后来出来玩时,比以前玩得还热闹,老大看见我在树上,亲切地向我喊道:

“下来,到我们这边来吧!”

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节选自《童年》聂刚正 高厚娟译,有删改)

17.与三个小男孩结为玩伴前,“我”做了哪些事?请分点概括。(5分)

18.三兄弟除了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反应机敏的共同特点外,还有鲜明的个性。请各举一例分别说出三兄弟不同的个性。(6分)

19.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6分)

(1)“这使我惘然若失,但我也不想先开仗”中的“我”为什么惘然若失?

(2)“刚才我从上面跳到院子里来的那个树杈还在晃晃动呢,有一片黄树叶正从上面落下来”这一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20.“我”的童年生活可以从“我”与三个小男孩的交往中反映出来。请从文中三处画线的句子,归纳概述“我”童年生活的状况。(5分)

21.选出与本文作者不属于同一国家的作家(2分) A、普希金 B、托尔斯泰 C、契诃夫 D、茨威格

第五部分 写作(共60分)

五、(1小题,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参考答案 1.C 2.D 3.A 4.D

5.A 6.示例:流畅的直线是直爽的美,宁静的村庄是清幽的美。 7.(l)B E (2)①芳草鲜美②郁郁青青③正是江南好风景④五十弦翻塞外声⑤骊山四顾⑥对影成三人。

(3)①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8.(1)重新(2通“缺”,断,缺少(3)景象(4)使„„听到(5)绕道 9.C 10.C 11.(l)安陵君于是就派唐雎出使秦国。

(3)更何况五百里呢?

12.(1)幽篁:幽深的竹林。长啸:长声呼啸

(2)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前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13.A 14.B 15.B 16.(1)指空间的“三维”:前后、左右、上下。(2)首先汉字本质上是“二维”的,因为抒发讲究悬腕。在三维空间中发挥最大的自由度,加上毛笔的众多自由度运用得宜,增加书法之维度,产生视觉之立体效应,是为三维。

17.(1)“我”从围墙缝里观察他们;(2)“我”爬到树上,向他们打口哨;(3)“我”坐在围墙上面的树杈上,期待他们喊我玩;(4)“我”救小弟弟;(5)我们钻进仓库遮檐下的那架旧雪橇里,互相打量着,交谈了很久。 18.①大哥:冷静、关心照顾两个弟弟。如大哥也跑到井边,说:“请轻一点!”小弟弟掉到井里,他在救助的同时,还想到轻一点,别伤着他了。②二哥: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可以看出二哥老实、幽默。如“两只手老老实实地蒙住眼睛站在那儿,一点儿不偷看。”“你发疯了,就一这回事儿”。③弟

弟:滑稽可爱、活泼机敏。如“捉迷藏跳到井里”“我是跌到水洼里的,对吧?”

19.(1)因为“我”想,他们一定要用石子扔我,所以拾了很多石子,也不先想开仗。“我”怅然若失,是因为“我”期待他们和“我”一起玩,可“很明显,他们己把我忘了。”可以看出“我”童年的孤独,对伙伴的渴盼。(2)这一处细节描写,写出了“我”动作之快,从跳到院子里到救人结束,时间很短。也写出“我”始终在关注三兄弟,“心”里已经和他们一起玩耍了,更突出童年“孤独”的“我”多么渴盼有玩伴。

20.从画线句子可以看出:“我”童年孤独、没有伙伴、缺少关爱、没有快乐、对他人警惕、经常挨打。21. D

第三篇:08年广州市中考语文作文

又见枝头吐新芽 范文1

生命,一条昂首向前的小溪,一束七彩斑斓的阳光,一幅永不褪色的字画,构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屈原留在沙滩上的白鞋子,是苏武19年北海牧羊的鹿节,是周涛笔下那巩乃斯的马,是纪伯伦笔下那朵虚荣的紫罗兰,是余光中笔下那带着凄迷乡愁味儿的冷雨,是季羡林先生池塘里荷花吐香的声音, 是塞纳河畔无名少女永久无边的微笑。

当听到诗人海子轻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时,我明白了:船儿面朝大海,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鱼儿面朝大海,才能找到最终的归宿;生命面朝大海,才有波澜壮阔的美景。

当晨晖悄悄推开云窗,当晚霞映红了池塘,我又一次感悟生命,感悟生命这个永恒的主题。

瞩目窗外,那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经冬秃枝,现出了一抹隐隐的绿意。哦!又见枝头吐新芽。

当布谷鸟在春天的林间自在鸣瞅,当溪水在夏日的山谷凉凉流响,当秋风在阔大的梧桐叶上打着呼哨,当雪花以最轻柔的声音飘在冬晨的大地上, 我会由衷地感晴:生命的柳絮在飞,我仿佛看见了大自然生命的本色,感受到了自己生命跳动的脉搏。

生命的旅途中有许许多多的失意,也许有李清照的"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也许有李白的"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也许有陆游的"萧萧白发卧扁舟"。朋友,不要忧郁,不要悲伤,拍拍身上的泥土,掌好生命的舵吧,明天又是灿烂的一天!生命的柳絮在不停地飞,要飞出曹孟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迈气概,也要飞出普希金"相信快乐的日子就会来"的那份自信,更要飞出北岛那直冲霄汉的勇气"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 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做第一百零一名。"

"把一只木舟/掷入无边的激荡/把一面旗帜/升入大风天空/以粗矿的姿态/人类涉入了生命的急流。"生命悄悄地随着一缕清风幻化成点点诗韵,追逐彩虹,追逐流水,追逐飞天的舞袖。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洒在轩辗大地上的滴滴鲜血,也许在向生命见证着什么,生命如斯乎?

巍巍昆仑,绵绵长城,悠悠明月你们可以见证吗?

满分理由:

"又见枝头吐新芽",历经严冬,生命的"新芽"又现,生命之树重又走向 辉煌。文章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唱响了一曲生命的颂歌,"掌好生命的舵吧,明天又是灿烂的一天!"一曲昂扬的生命旋律,让人感奋,促人奋进。

大处着眼,思接千载;细处落笔,抒写真情。确实,古今中外文人哲士不 乏歌咏、深思生命的佳句名篇,但作者在援引生发之时,更不忘从身边细微之 处落笔。晨晖、晚霞、布谷的鸣嗽、溪水的流响、秋风的呼哨、雪花的飘落无一 不让细心的作者感悟到生命的真谛,生发出对生命的挚爱之情。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

又见枝头吐新芽范文2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早春第一缕阳光升出地平线,照耀大地的时候,封冻在山川上、覆盖在枝头上的冰雪开始缓慢地融化,凝结在枝头上的坚冰也开始化成水顺着枝干悄悄地退出人们的视野。和风吹拂,细雨滋润,原本光秃秃的枝头开始冒尖,爱美的大地也悄悄地换上新装。你看,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那些在百年一遇的暴风雪中被压弯、压折、压倒,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也不甘示弱,都吐出嫩嫩的新芽,一切都显得那么迫不及待, 显得那么生机勃勃。

尽管冰雪可以把树压弯、压折、压倒,尽管凛冽的寒风可以把树刮得一叶不剩,但枝头吐新芽是不可抗拒的,因为冰雪总有融化的一天。

雪灾已经过去,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雪救 灾"的全面胜利。枝头的新芽正向我们预示着新的生活、新的希望、新的目标。

抗震救灾还未取得最后的胜利,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震灾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凶猛、那么残酷,以致夺去那么多无辜的生命。灾难再次把中华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束,在地震的力量面前,它显得那么魁梧、那么雄伟、那么无坚不摧。它就像一束阳光,所照之处冰川为之化解;它就像一缕春风,吹到之处枯木焕发生机;它就像一座高山,为我们树起必胜的信念。

又见枝头吐新芽,有什么冰雪不会融化吗?有什么灾难不会过去吗?

不!是冰雪总会怕阳光,是灾难总会怕凝聚的力量。

其实灾难就像冰雪一样,一见阳光就会融化。只要我们心里有阳光、有希望,什么灾难都不可怕。

满分理由:

枯枝新芽,展现着生命的顽强;民族凝聚力和坚强的信念,犹如万能的阳 光,引导人们战胜灾难,让幸福、快乐、勃勃生机、兴旺强盛重回神州大地。只要阳光还在,我们的希望就在;希望还在,幸福就不会离开。让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化解灾难带来的伤害。相信:灾难不可怕,明天会更美好!

文章联系生活和时政,写雪灾、抗震,由个体的"枝"联想到国家和民族,将民族伟大的凝聚力和坚强的信念比作阳光,将幸福、快乐、勃勃生机、兴旺强盛比作新芽。全文语言朴实无华,层次清晰明了,读来感觉清新流畅;说理水到渠成,毫无雕琢之痕。自然的表达呈现出考生平时对语言的锤炼工夫。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

第四篇:2018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真题语文

一、(6小题,20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屏息/屏风 抽搐/养精蓄锐 ....B.追溯/朔方 黄晕/头晕目眩 ....C.占据/蹲踞 行辈/字里行间 ....D.干涸/禁锢 奔丧/灰心丧气 ....解析:A项,bǐng/ píng、chù/ xù;B项,sù/ shuò、yùn / yūn ;C项jù/ jù、háng / háng ;D项hé/ gù、sāng/ sàng。可知答案为C。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默契 海枯石烂 诀别 眼花瞭乱 B.嘈杂 人声鼎沸 制裁 轻而易举 C.娴熟 顾名思意 幅射 月明风清 D.藉贯 粗制滥造 荣膺 一泄千里

解析:A项,眼花瞭乱—眼花缭乱; C项,顾名思意—顾名思义,幅射—辐射;D项,藉贯—籍贯,一泄千里—一泻千里。 答案:B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__________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_______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________,好不热闹! 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 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 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 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

解析:首先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再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如有关联词还要掌握关联词的固定搭配等。“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因人而异”的意思是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第一个空应填写“因地制宜”。“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而“迫不及待”是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结合句意可知第二个空应填写表示比赛前的心情的词语,所以应填写“迫不及待”,根据排除法可知答案。 答案: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一个人如果要开创自己的光明前程,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 B.近年来,中国出境游的公民素质明显加强,境外受访者多表示中国游客的形象大有改善。 C.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已经全面启用,这是建设广州国际航空港的一项重大举措。 D.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全长26公里,是由香港特区政府出资并委托港铁公司建设和规划的。 解析:A项句式杂糅,把后面的句子改为“关键就是在于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或“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才能够实现”;B项搭配不当,“素质”和“加强”不能搭配,可把“加强”改为“提高”;D项语序不当,“建设和规划”应改为“规划和建设”。故选C。 答案:C

5.经营二手图书的张伯要为自己的书店选副对联,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上联:锦绣成文,原非我有 下联:琳琅满架,惟待人求 B.上联:远求海外珍本 下联:精印人间好书

C.上联:楚辞汉赋,江山何磅礴 下联:夏鼎周钟,金石足光辉 D.上联:不是本店铺,扁鹊难医微恙 下联:若非此效药,华佗无奈小虫 解析:A项“锦绣成文,原非我有”暗合“二手书”之意,“琳琅满架,惟待人求”符合“出售”特点;B项由“精印人间好书”可知此对联适合印刷店;C项由“楚辞汉赋”和“夏鼎周钟”可知此对联适合古玩字画店;D项由“扁鹊难医微恙”和“华佗无奈小虫”可知此对联适合药店。 答案:A

为了推进广州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广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公益海报设计评比活动。下面为参赛作品,请欣赏这两幅海报,并按要求作答。(5分)

甲 乙 6.甲、乙两幅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谈谈理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再认真分析图画的内容,审懂图意,最后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即可。 答案:(示例)甲展现了老师带领学生们在藏书丰富的阅览室中读书的画面。图中学生们正聚精会神地阅读自己喜爱的图书,老师也乐于与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甲图能够表现出师生同读的融洽气氛,强调了校园环境对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性。

乙是一家三口坐在沙发上一起阅读,温馨和谐的画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阅读习惯的形成离不开父母的引导和陪伴,只有家人一起共同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孩子的阅读兴趣才能更高。

7.结合你喜欢的那幅海报的内容,为本次活动拟出一条宣传口号。(2分)

解析:本题考查拟写宣传口号题。抓住“倡导全民阅读”这一主题思考,注意用语简洁,主题明确。 答案:(示例)甲:①师生同读,携手成长。②共建书香校园,同享读书之乐。 乙:①构建书香家庭,培育懦雅一代。②家人齐阅读,增情益智乐融融。

二、(4小题,15分) 古诗文默写(10分) 8.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知困,然后能自反也;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

B.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C.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D.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E.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F.疑怪昨霄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解析:A项,“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C项 “明月楼高休独倚”; E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F项“疑怪昨宵春梦好”。 答案:BD

9.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4分) ①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③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④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⑤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⑥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解析:理解诗歌的内容,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不能写错别字。注意“戚、贱、塘、唯、晖、卢、罔、殆“几个易错的字形。

答案:①归雁洛阳边 ②不戚戚于贫贱 ③青草池塘处处蛙

④山山唯落晖 ⑤马作的卢飞快 ⑥醒能述以文者

10.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文名句。(2分)

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经常引用古典诗文名句,这展现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人格魅力。在中央党校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主席就引用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来说明兴趣是激励学习的最好老师;他还用了②“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为政》)来说明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解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利用已知的知识进行联想,写出最准确的答案,不能写错别字。

答案: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1.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5分)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河中石兽》) _________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 _________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_________ .(4)父利其然也(《伤仲永》) _________ .(5)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_________ .解析: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答案:(1)颠倒,错乱;(2)消失;(3)案件;(4)以为……有利;(5)屡次。

三、(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10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横无际涯 受任于败军之际 ..B.薄暮冥冥 不宜妄自菲薄 ..C.去国怀乡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D.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解析:A.边际/时候;B.迫近/轻视,看不起;C.都是“国都”的意思;D.日光/景色。 答案:C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关键词语的意思:“具”,通“俱”,都;“和”,和乐;“斯”,这;“归”,一道。 答案:(1)政事通顺,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复兴起来了。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描写景象是为了引出“览物之情”。

B.文中的“迁客骚人”触景生情,因物(景)一暗一明而引发情一悲一喜。这是作者反对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态度。 C.文中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极其自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悲喜之情。

D.文中大量运用四言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解析:C项,本文写景不是为了抒情,而是为了议论,强调要向古仁人那样有胸怀抱负,所以“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不正确。 答案:C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5.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字词的含义,认真阅读诗句,理解其意思。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意义分析。 答案:“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

16.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 分析。(3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的鉴赏能力。可采用以下答案格式: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答案:“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四、(10小题,4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8分) 【权威发布】

“世界读书日”刚刚过去。日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报告数据还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均有所上升。

数字化阅读方式越来越普及,人们通过数字化媒介阅读的时间也在增长。报告发现,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

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49周岁以下中青年群体是主要人群,其中,18-29周岁人群占34.6%,30-39周岁人群占26.1%,40-49周岁人群占24.2%。50-59周岁人群仅占10.6%。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24日)

【广州调查】

《广州全民阅读指数调查研究报告(2018)》数据显示:2017广州市民综合阅读率达90%,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达到97.20分钟,远超2016全国成年国民71.47分钟的阅读时长。未成年人以纸质阅读为主,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9.48分钟,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38.80分钟。而成年人在数字阅读上花费了更多时间,日均数字阅读时长为56.27分钟,日均纸质阅读时长为42.62分钟。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率达到94.11%,其中成年人达到95.73%,未成年人相对较低(86%),而市民日均数字阅读时长达到53.41分钟。另一方面,尽管广州市民的数字阅读已经相当普遍,但数据显示,部分广州市民仍然偏好纸质阅读,如就广州成年人的纸质报纸(89.2%)、杂志(78.8%)的阅读率而言,这一数字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资料来源:广州文明网)

【各抒己见】

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陈力:有人说,数字阅读是“碎片化阅读”,因而对此忧心忡忡。我以为,“碎片化阅读”也是一种有益的阅读方式。倘若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知识与信息,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高兴,更何况,有谁听说《诗经》三百篇、《唐诗三百首》是一口气读完的?我们在读一首诗、一首词、一篇文章的时候难道不是在进行“碎片化阅读”?重要的不是阅读的形式和工具,而是阅读与否和阅读的内容。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数字阅读基本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为主体,阅读的主要内容并不是电子图书,而是一些相对轻松娱乐、篇幅较短的文章等。这跟数字阅读主要载体一手机自身限制有关,屏幕小,相对而言很难进行深度、长篇的阅读。综合起来看,纸质书能提供系统的、体系化深度阅读,目前并没有好的数字阅读载体可以实现替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数字阅读时代后,所有过去阅读不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现在都被阅读抢占过来,所以整体来看,人的阅读的时间是增加的,只是媒介变了。电子阅读不仅在量上迅速扩展,在质上同样是提高的,它走出了过去传统、封闭的阅读空间,人更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专家荐书、社交媒体荐书也都开始成为日常。电子阅读使得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完全打破了书的物理形态的局限。

人民大学新授郭英剑:我想表述的一个观点是,以电子阅读、手机阅读为特征的数字化阅读,更多改变的是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不是阅读内容,所以,我认为以“深阅读”和“浅阅读”来划分传统阅读方式与数化阅读方式是不准确的;而且,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阅读是否肤浅化,既取决于阅读者是否(愿意)思考以及思考的深度,也取决于作品本身是否能够引人深思,即作品本身是否肤浅。换句话说,不能用媒介载体的不同而只能根据作品的内容去界定阅读的“深”和“浅”。

《新京报》记者李大超:阅读有深浅之分,有消费型阅读和学习型阅读的差异,有实用型阅读和涵养型阅读的区分。我们有批评浅阅读、消费型阅读和实用型阅读的倾向。有人甚至上升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高度拒斥浅阅读,批评浅阅读纵容了思想的懒情,弱化了思维能力。实际上,任何对于国民阅读整齐划一的要求都没有考虑到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而阅读取向两极分化的趋势则难以逆转。 1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在上年基础上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也在提升。

B.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调查显示:手机阅读占比最大,电子阅读器阅读占比提升幅度最大。

C.2017年成年国民各类纸质媒介的人均每天阅读时长都有所提升,但其总时长远远低于人均手机阅读时长。

D.2017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的调查数据显示:年龄越大的人群占比越小,年龄越小的人群占比越大。 解析:根据文中原句“虽然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期刊的阅读时长有所增加,但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间整体较短,人均每天读书、读报和读期刊的时间总和不及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的一半”可知C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C

18.下列关于2017年广州市民阅读特点的概括,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广州市民的综合阅读率要高于同年全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 B.广州市民日均综合阅读时长远超同年全国成年国民阅读时长。 C.广州未成年人日均纸质阅读时长和日均数字阅读时长相当。 D.部分广州市民在数字阅读相当普遍的今天仍偏好纸质阅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注意结合相关段落来分析每一项。 答案:D

19.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陈力对碎片化阅读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也是合理的,人们大可不必对数字阅读忧心忡忡。

B.徐升国认为数字阅读的内容受到载体的限制,因此深度、长篇阅读很难进行,目前数字化阅读还无法替代纸质书阅读。

C.严锋认为数字阅读在质和量上都得到了提升,数字阅读使读者和书的关系突破了传统阅读的限制,是一种创新。

D.郭英剑认为数字化阅读改变人们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阅读的深和浅应由作品内容界定。

解析:根据文中原句“我也并不认为数字化阅读一定会导致肤浅化”可知D项“数字化阅读不会导致阅读的肤浅化”说法不准确。 答案:D

20.《新京报》记者李大超关于阅读表达了哪些观点?请分点概括。(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根据文章内容整合信息,归纳判断即可。 答案:①阅读有深浅之分,而我们有批评浅阅读的倾向,甚至会上升到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高度;②我们在进行阅读要求的划分时,忽略了阅读者本身的差异,随着阅读的普遍化,阅读的差异性会越来越明显且逐渐走向两极化.

21.你对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发展趋势有怎样的预测?请根据文本内容和自身阅读经历谈谈你的看法。(5分)

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拓展能力。在深入把握文章主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感受表达要简明,条理清晰;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 答案:(示例一)我认为纸质阅读目前并不会被数字化阅读完全替代,纸质阅读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现在学校教材、合同、公文等都不能脱离纸质阅读。其次部分人对纸质阅读的偏爱也将稳定纸质阅读在人群中的占比,纸质书更便于做笔记和保存,很多书籍也具有宝贵的收藏价值,这些都是数字化阅读所不具备的特点。

(示例二)我认为纸质阅读运渐会被数字化阅读替代。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如KINDLE等电子阅读器,以及各类阅读app,数字化阅读变得越来越普遍,各个年龄层接触数字化阅读的人也在逐渐增多,数字化阅读的时间也在随之增加。而且数字化阅读的信息容量也在逐渐增大,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人们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阅读内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22分)

一只羊其实怎样

杨瑞霞

生命在经历了那么漫长的一个过程之后,总会为我们保留一些什么。对于我来说,我的生命就无意中为我存留了一些印迹,一些人或者事情。另外,还有一只羊。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有过一只羊。是一只绵羊。 它肯定是在很小的时候被买来的,可我完全不记得它小时的样子。在我的印象里它是一只很大的羊,它健壮,肥硕,高傲,沉稳,一副成年人的模样。在我小的时候,我分不清一个人和一只羊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我把它当成是家里的一口人,而且是一个大人。现在想起来,当时犯了同样常识性错误的不光是我,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肯定是把它当成了我们。还有我的哥哥们,他们把它当成了什么?是不是当成他们自己了呢?当时粮食很紧张,父亲42元钱的工资,要养活全家6口人。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羊能长成那样的特例,除了一家人——当然包括羊在内——的相濡以沫之外,似乎不可能再有别的什么解释了。总之,那只羊是在那样一个错误的环境下长大,结果便是它也跟着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它从来就没把自己当成是一只羊。

对于我们中间一些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于羊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听到的童话。在那个世界里,羊永远是弱势群体,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逆来顺受且又无话可说。而当一只羊真正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的时候,往往已改变了原本的样子,变成了肉的形式,这样它便永远都失去了表达的机会,我们便永远都无从得知,一只羊想说些什么。而我家的这只羊,在我的思维定式尚未形成时走近了我,我没有那些现有的经验,所以我觉得它所有的作为都浑然天成,非常自然。

首先,它决不逆来顺受。当然,如果确实是它错了,它会沉默着听你教训;可是如果错的是你,是你无缘无故地欺负了它,它不会善罢甘休,用现在的话说,它是一定要讨个说法的。记得有一次,我二哥牵着它去地里吃草,二哥当时的思维还沉浸在头天晚上看的电影《地雷战》里,他捡了一根棍子,叉开腿对羊做了一个日本鬼子劈刺刀的动作,同时喊了一声“八格亚鲁”。他太轻视了一只羊有可能对这个动作做出的反应。绵羊当时发了一下怔,不知它头天晚上是不是也和二哥一起看了那场电影,反正它当即判断出了这个动作所具有的侮辱性质,它把头一低,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二哥见它来势凶猛,吓得转身就跑,它在后面奋力直追,一直追出三四里地,最后二哥向它举手投降,它才和二哥和好。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小伙子在手心里放了很小的一点干粮渣,然后非常夸张地招呼它。它不想辜负别人的好意,走了过去,等它弄明白发生的事情,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在离开的过程中却又出乎意料地转身给了正在得意的那人一个教训,使他记住了捉弄一只羊会得到什么样的报应。

同样它的行为也导致了围观者的一片大惊小怪。是呀,一只羊怎么可以有这么强的自尊心呢,一只羊怎么可以这么张扬自己的个性呢。

其实这只羊让人觉得它不像一只羊,不仅仅在于它有个性,还在于它有很强的责任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向沉默的它突然放声大叫,低沉的声音表达着一种焦虑。父亲出门一看,原来大风吹开了院门,家里刚买的半大山羊跑出了院子。是大绵羊的警觉使家里避免了一笔不小的损失。

另外还有它的聪明。它的聪明不但让幼时的我觉得非常神秘,即使到今天,我还感觉到几分说异。有天中午,我妈有事出去,把羊关进了羊栏,还在羊栏的出口处挡了一块菜板:把我关进了屋里,然后锁上了院门。和羊单独相处的时候,我从不敢擅自到它跟前去,所以我一个下午没有出屋,后来大概羊和我一样等得不耐烦了,要不就是它想知道我一个人在屋里做些什么,只听哐啷一声,羊抵碎了菜板自己把自己放出来了。然后它直奔房门,用头一下下撞门。我知道它是过来找我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赶紧找个地方藏起来,于是我撩起床单,钻到了床下。过了一会儿,听不到撞门声了,我从床下探出脑袋朝外张望,忽然看见大绵羊正把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所以它的姿势和表情看上去都格外的怪诞。我在这只羊的窥视下绝望地哭了起来。

当初买这只羊,肯定是要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的,可它的种种不同凡响,让它一次次拖延了离家的时间,然而一只羊的最后结局总难摆脱,那是它的宿命。而对于我来说,与它相处的经历,则是一种缘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碰到一只羊,它非常体面地走过来,用流利的汉语或者英语同我打招呼,我会很自然地同它交谈,而且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一只羊其实是怎样的。

(原载《天涯》2001年04期,有删改)

22.本文主要写了大绵羊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故事情节的梳理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情节概括出正确的答案。

答案:①大绵羊对拿棍子侮辱它的二哥抗议,追击到二哥投降为止;②大绵羊教训拿干粮渣捉弄它的邻居小伙子;③大绵羊在雪夜大叫提醒主人羊群逃跑;④大绵羊逃出羊栏趴在窗台偷看我。

23.根据文本,“不曾亲自与羊一起生活过的人”对羊有哪些认识?请分点概括。(4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 答案:(1)羊是弱势群体,需要被保护而不是作为保护者;(2)它所代表的特性是柔弱、善良;(3)逆来顺受、默默忍受而不会反抗;(4)无话可说,不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没有张扬的个性。

24.结合上下文,从描写的角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它选择了轻蔑地离开。 ..(2)(它)前腿搭在外面窗台上,伸着头朝屋里张望,可能是它的脸太长了,影响了视线,.....它竟然把头侧过去,用一只眼紧贴窗玻璃。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重点字词的理解分析能力。在理解词语的本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其引申含义。 答案:(1)运用了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的方法,“轻蔑”一词表明这只羊对邻居给予的“好意”表示不屑并干脆拒绝,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这只羊的独特个性,表明这只羊像人一样有着强烈的自尊心。(2)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方法,“搭”、“张望”、“把头侧过去”、“紧贴”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只羊趴窗窥视房间的情景,表现了这只羊的聪明和神秘,表达了“我”面对这一番场景时绝望、惊诧的心情。

25.本文的标题是亮点,请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的好处。(5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标题作用的分析能力。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答案:①交代写作对象,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借儿时回忆向我们展示了一只体面的绵羊“其实应该是怎样的”,所以哪怕它最后又回归了所谓“一只羊的结局”,也让张们记住了这只羊曾经的高傲沉稳。②“一只羊其实怎样”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主旨的思考,增加对身边生命的敬畏之心。③本文以“一只羊其实怎样”为题,以疑问的语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6.本文的结尾谈到了羊的“宿命”,请问羊的“宿命”是什么?结合全文,谈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一个“不同凡响”却又逃不出“宿命”的羊的形象。(5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认真阅读短文,分析其主要内容,再根据文章结尾点明中心的句子来确定主旨,从而得出文章给人的启示。

答案:宿命:在普通人眼中,一只羊的宿命就是逆来顺受地沉默长大,被卖掉,最终以肉的形式出现在人们餐桌上。(或羊的宿命是养大后卖掉补贴家用,同时被人们视为逆来顺受、柔弱的弱势群体。)理解:①从人物形象来看,羊无法进脱宿命是它的结局,作者用羊悲剧性的结尾与其“不同凡响”的一生做对比,悲壮而震撼地突出这只羊的与众不同。②从主旨来看,警示着人们要打破对生命的那些约定俗成的偏见,放下俯视生命的傲慢。③借羊喻人,呼吁我们要永远做一个“不同凡响”的、率真的、有智慧的人。

五、(1小题,60分)

27.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

解析: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再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而且自己比较熟悉的材料,列出简要的提纲。 答案:略

第五篇:2013年广州小升初大联盟语文试题

2013年广州市15所民办学校小升初联合素质检测考试

语文试卷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每空0.5分,共4分)

zhēng:()嵘岁月()狞()笼()兵

zhào:()集预()笼()()事

二、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每空1分,共7分)

1、整天呆在这儿___________________是没有收获的。(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2、蒙汉情深何忍别,我们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与“手”的词有关的成语)

3、为了()纯净的镭,居里夫妇终日对成吨的工业废渣进行(),艰苦的环境和简陋的条件()出他们顽强的意志。(用“炼”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

4、我们都明白自信是通往成功必需的精神状态,()要拥有一份真正的自信并非易事,()我们都明白它比自负或还未奋斗就已灰心自卑来得更困难。(填关联词)

三、按要求写句子(共9分)

1、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六年级进行队会。这次队会是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这次的队会是上周在礼堂进行的。 把三句话连成一句语意连贯的句子,意思不能遗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例句的写法特点,仿写句子。(3分)

夏天,一池荷花,竞相展示着自己的姿态;秋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冬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积累与运用: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8分)

1、《文心雕龙》中的“操千曲而后晓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中“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强调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

2、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写节日的名句:如王安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写春节的;皮日休的“玉颗珊珊下月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写中秋节的。1

3、“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子期与伯牙的心灵相通;“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一人”读书的心不在焉。

五、照样子,写出划线词语代称的含义(每小题1分,共4分)

例:王老师,您真是桃李满天下。(学生)

1、感谢您妙手回春,好一位名家。()

2、恭喜您的高足荣登榜首!()

3、他在朝中众多,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知晓。()

4、你知道吗?我们全家都成了莫言的了。()

六、根据所给的信息,写出相关的答案(9分)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季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房四宝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三春”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晖”指

__________。

6、对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省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省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19分)

人生无乞丐

朋友从南站办事回来,给我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那天正是中午,又下小雨,车厢里的乘客稀稀落落的,车子行驶到桥头站时,上来了两名一老一小惹人注目的乘客,从近似的容貌很容易看得出,他们两人是父子,而且都是残疾人,中年的男子双目失明,而那大约八九岁的男孩则是一支眼紧闭着,只有另一只眼能微微睁开些,小男孩牵引着他父亲,一步一步摸索上车来,径直走到车厢中央。

当车子缓缓继续前行时,小男孩的声音也随之响起:“各位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你们好,我叫王小明,我现在唱几首歌给大家听。”

这时候,音质很一般的电子琴声响了起来,小男孩自弹自唱,孩子的歌声有天然童音的甜美。唱完了几首歌曲之后,男孩走到车厢头,正如人们所预料的那样,他开始“行乞”了,他没有托着盘子,也没有直接把手伸到你前面,只是轻轻地走到你身旁,叫一声“叔叔阿姨”什么的,然后默默地站立着,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当男孩空着小手走到车厢尾时,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怎么搞的,柳州这么多乞丐,连车上都有?”

顿时,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他俩的身上,没想到,小男孩小小的脸上竟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冷峻,声音不大不小的不紧不慢地说:“阿姨,我不是乞丐,我是卖唱的。”

霎时间,所有淡漠的目光都变得生动起来,不知是谁带头鼓起了掌,片刻,车厢里掌声连成一片。 说到这儿,朋友的声音变得很低沉:“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他怎么可能是乞丐呢?”

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有一天,我路过广场,一阵悠扬的琴声飘来,是一位少年在拉二胡,我一眼就看出,他就是朋友提过的那个卖唱的小男孩,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

1、“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中,“他的意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判断正误,对的在括号里写“Y”,错的写“N”。(2分)

(1)“惹人注目”中的“惹”字是“引起”的意思。()

(2)“盛情难却”与“一个没有生存能力的小男孩却已经不屈地承受生命”中的“却”字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

(3)“坐在我身旁的一位中年妇女很气恼地尖声大叫起来”中的“我”指作者。()

(4)“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中的破折号起解释作用。()

3、与第七自然段“所有淡漠的目光”意思相对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读读文章最后一自然段,“那一刻,我的眼睛亦漂浮一层雾水”,说说这层雾水有什么不平常的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我把微薄的人民币完全没有施舍的心态郑重地放在小男孩的手心时,我相信它同时还伴随着一个沉甸甸的信念——人生无乞丐。”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40分)

阅读材料:

我是0,我什么也没有。我是1,我总是排在第一位。我是2,我总追赶着第一。我是3,三人行必有我师。我是4,获奖的好事总没我的份。我是5,……。

要求:

请体会材料的内容及其含义,在数字0——10中自选一个数字,构思作文,自主确定题目。字数在400字左右(不能以诗歌形式出现。文章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一、【考点分析】字音字形

【参考答案】峥,狰,蒸,征; 召,兆,罩,肇

【备考建议】熟记小学四~六年级重点字词。语文学科注重长期的积累,细水长流方能汇成江河,基本功夫是省不得的。错得最多的为“肇事”的“肇”字。

二、【考点分析】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

1、守株待兔

2、手足情深

3、提炼,冶炼,磨炼

4、但是,因为

【备考建议】①注意成语的分类,比如含“x”字的成语、ABCB式的成语等(可参考《知识大集结》一书进行复习)。②组词填空方面,要根据语境和搭配选取合适的词语。③关联词方面,平时复习时注意总结、归纳每种关系的常见关联词有哪些,做题时注意分析几个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像“即使……也……”、“与其……不如”、“不是……也不是……而是”等关联词都是学生易错的。

三、【考点分析】句子的理解和运用:人称转换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变化、仿写句子

【参考答案】

1、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他每天都来浇水,一旦他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2、你看,没有一个人不喜欢看这部动画片。

3、六年级上周在礼堂进行了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队会。

4、几张枫叶,相互闪耀着自己的热情;一片白雪,纷纷呈现着自己的舞姿。

【备考建议】①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转述还是比较简单的,注意人称和标点符号的改动即可。②反问句变为双重否定句,可先把它变为肯定句,再添加双重否定词进行改动。③短句变长句的方法:以一个核心句为主体,将其他的句子变为核心句的修饰成分。④仿写句子:仿句式、仿内容、仿修辞。句式变换题一般都不会很难,只要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掌握好每一种题型的做法,相信问题不大。

四、【考点分析】古诗词的理解和运用

【参考答案】

1、观千剑而后识器,绝知此事要躬行

2、千门万户曈曈日,殿前拾得露华新

3、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备考建议】小学古诗必背80首、课内的“日积月累”、课内文言文,同学们都要做到熟记于心,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

五、【考点分析】词语代称

【参考答案】

1、医坛(医学界)

2、别人的学生

3、亲信(或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4、爱好者

【备考建议】这道题出得比较灵活。要求同学们既回归课本,也要拓展课外知识。如“杏林春满”是四年级上册的课本里出现过的,如果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那么“杏林”代称的含义就很容易写出来了。

六、【考点分析】文学常识

【参考答案】

1、冬天

2、笔墨纸砚

3、《三国演义》

4、蒲松龄

5、孟春,仲春,季春,阳光

6、云南,海南

【备考建议】四大名著及其他名家名作是文学常识的重点。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了解诗句大意,还要“细究”,将积累知识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天文、地理、历史、科学等也要广泛涉猎。

七、【考点分析】提取文章信息,理解词语含义,体会作者情感,分析句子含义,概括主要内容等

【参考答案】

1、他开始向大家“行乞”。

2、Y,N(“盛情难却”的“却”是推辞的意思),N(此处的“我”指作者的朋友),Y

3、“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但都装出不明白的样子,或干脆把头转向另一侧……”

4、①作者流下的泪水,包含着对小男孩的悲惨命运的同情;②同时也是被小男孩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地和命运抗争的精神而感动。

5、“我”被小男孩的不卑不亢震撼了,在“我”心中小男孩不是乞丐。“我”相信小男孩在他的人生道路上,将会用自己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和尊严。一个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但在精神上却不匮乏,那他始终算不得是乞丐,因为积极向上的人终有崛起的一天。(意思相近即可)

6、一个生活艰难的小男孩在车上卖唱时,面对屈辱不屈不挠,保护了自己的尊严,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备考建议】《人生无乞丐》是选自《青年文摘》的一篇文章。文章并不难懂,但是要答好题目却需要一定的技巧。第一题,“他的意思”指的是什么,从上文很容易得知。第二题考查的其实算是基础性的东西,也容易错,但是细心审查的话还是可以避免错误的。第三题,考查细节,要回到原文寻找相关的答案。第

四、五题需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来作答。第六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公式来回答:“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八、略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b4纸优秀学生奖状模板下一篇:观改革40周年大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