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航安检安全论文

2022-05-16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关于民航安检安全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空管系统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将保证民航空管的安全性作为前提基础,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与管理体系,能够降低信息资源的风险,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

第一篇:关于民航安检安全论文

民航安检的变革和未来发展

摘要:我国民航安检从成立至今不断跟随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的运行模式,但效率不高、人员流动性大、旅客服务体验不好等问题也制约着行业发展,本文将以我国民用机场旅客安检通道内各岗位为具体出发点,将近年正在发生的变革和未来新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阐述,并且就现存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安检;变革;新型设备

随着人民出行需求的提高和政府对安保工作的重视,安全检查已经成为公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安检不仅仅针对民航旅客,在火车站、汽车站、地铁乃至于法院、运动场、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安全检查点也成为“标配”。

作为各个交通系统安检的标杆,我国民航安检从80年代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近四十个年头,年轻的安检队伍从无到有,从过去隶属武警部队到现在移交民航机场进行公司化管理,从开始只具备反劫、炸机的职能到现在综合性服务性安检理念的形成,每一个的变化都见证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一、我国民航安检体制的现状

民航安检有着最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最严格的检查流程,在几十年的运作中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和现场处置案例。现阶段,我国多数机场的安检是以通行的传统安检模式为主,一条通道配置6名安检员,依次为证件检查员、前传检查员、人身检查员2名、X射线机操作员和开包检查员。而使用的设备为X射线机、金属探测门、手持金属探测器和炸药探测仪等。

受检人员进入安检通道后,接触的第一项检查为证件检查,驗证检查员通过核对样貌和有效乘机证件信息来确认受检人员的合法乘机资格,受检对象通过验证检查之后来到前传工作台,在这里按照前传检查员的要求将随身携带物品、行李放入X射线机,做到人物分离后通过金属探测门接受人身检查员的全身性搜身检查,而此刻其物品由X射线机操作员进行人工判查,如有怀疑则交由开包检查员实施开箱包检查或进行炸药痕量探测。

传统的安检模式像一条流水线多步骤地将安全的旅客放入机场隔离区,多年的运作也显示这套模式是成熟可靠的,但成熟可靠并不意味着没有前进的空间,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有一些问题慢慢暴露。

(一)效率不高

国内机场安检通道高峰期旅客排长队现象屡见不鲜,逢重大节假日期间,机场方面更是要求旅客提前3小时以上到达航站楼以免误机,而安检则是造成旅客长时间等待的重要环节。根据《民用航空安全检查人员定额定员(试行)》标准,一条安检通道至少配置6名安检员,在保证检查质量的前提下,每条安检通道高峰时期放客人数不能超过180人/小时。以旅客年实际吞吐量600万人次的机场为例,旅客安全检查岗位需要安检员约131人,交运行李与值机同步安全检查岗位需要安检员约175人,算上超规行李托运柜台、各个机场隔离区工作人员安检通道、围界道口、机关和维修培训部门,像北上广深这样旅客年吞吐量千万级别以上的机场,安检员工人数都在数千人左右,对于机场运营成本而言,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机场也必须要权衡旅客排队与人力设备成本之间的矛盾。

(二)安检员工作量繁重

民航旅客人数的快速增长带来了行业的兴旺繁荣,但也导致了安检员工作压力快速增长。旅客对安检效率早有怨言,而通道内的安检员则有苦说不出,在黑白颠倒不规律的工作状态下少有可以休息调整的时间,根据对国内大型机场的问卷调查,工作期间安检员工可以用在吃饭上的时间不足15分钟。长时间的机械劳动导致静脉曲张、腰肩劳损等职业病,以需要进行全身搜查的人身检查岗位尤为严重,这从一定程度上导致员工离职率上升,2019年个别机场安检员工离职率甚至超过20%,陷入培训一批,离职一批的恶性循环,安检员长期重复机械的劳动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整,也会使得人工差错率增高。

(三)旅客过安检体验较差

从90年代民航改革,机场和航空公司、空管局分家成为一个独立企业后,机场一直在提升安检的服务职能,但是安全与服务之间如何平衡,这个矛盾始终存在,人身检查岗位使用的金属探测门与手持金属探测器仅对金属物品报警,非金属违禁品则需要手工排查,所以为确保万无一失,安检员常常要求旅客脱下身上的腰带或高腰、厚底的鞋子,行李检查使用的X射线机也会因为机器本身对不同违禁品的敏感程度或物品在箱包内摆放的状态及角度引起X射线机操作员的怀疑,从而导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人力进行开箱包检查,这些都会增加旅客过检时间和烦琐程度,旅客对安检各项规定的不理解也使安检部门成为被投诉的一个重灾区。

二、民航安检新技术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分析

根据安检现存的问题,提升效率、减少安检员机械劳动和人为差错、提升旅客过检体验是安检改革的目标,下文将按照安检岗位依次进行介绍。

(一)人脸识别系统和差异化安检逐步融入验证岗位

在现行的体制下,人脸识别系统将逐步成为主流替代验证检查员的工作,如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发的“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已得到广泛应用,使安检通行效率和准确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民航安检人脸识别辅助验证系统”已累计应用于国内70家机场的618条旅客安检通道,覆盖了全国60%以上年旅客吞吐量超1000万人次的重点机场。人脸识别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安检上使用并不存在技术障碍,不过从目前情况上看,全国大部分安检部门仍然将“人脸识别系统”当作验证员手里的一个“工具”,人脸识别系统在比对镜头采集到的旅客本人照片和乘机证件照片后,得出一个相似度高或低的判断,降低安检员的工作强度,但最终确定是否放行的权利仍然掌握在验证检查员手中。

在此基础上,真正做到放权给机器的是之后开发出的“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此系统用两道闸机代替了现有的安检验证台。2019年2月,这个系统在白塔国际机场上线试运行,旅客在该机场国内安检区前的自助验证闸机处,只需出示一次身份证就能自助完成人证票核验,平均通过速度不到6秒。进入安检通道后,旅客在复核闸机门仅需“刷脸”通行。在登机口处,智能人脸识别复核终端屏幕上的摄像机通过抓取旅客人脸照片,复核该旅客是否符合登机条件,复核成功,绿灯亮起,旅客准予登机。

除白塔国际机场外,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也陆续推出“刷脸过检”系统,如白云机场的“安检智能自助通道”,旅客通过自助闸机第一道口进行登机牌(手机二维码)验证,闸机读取数据与安检信息系统交互确认无误后通过,旅客手持身份证(护照)在闸机第二道口扫描,经人脸识别和安检信息数据比对无误后,进入通道。新系统将提高通行效率和检查准确度,也将大幅缩减安检验证员的数量,在旅客使用熟练度慢慢提高之后,5条通道或者10条通道只需要一位安检员辅助旅客完成过检即可,可以预计,全流程的“刷脸”通关系统将在全国机场推广应用。

机场公安信息系统、离港信息系统、安检信息系统互为补充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安检员提供信息甄别和风险预警,对多次安全通过的信用良好的旅客提供低级别的安检,而对高风险地区或信用不良的旅客实施重点检查,从而实现高效的差异化安检。

(二)减员增效促使前传岗位走向无人化

作为安检最基础的岗位,新入职的安检员都是由前传岗位开始自己的工作生涯,其职责之一为取出旅客箱包内电子设备、雨伞、锂电池等可能对X射线机过机图像造成干扰的物品,据统计,我国没有坐过飞机的人口约10亿,为保障安检的过检效率,多数旅客对安检的流程和检查细节不甚熟悉,服务不常乘机的旅客是前传岗位一直存在的重要原因。不过在各个机场对“智慧安检通道”的探索和建设中,前传检查也成为被考虑减员增效的一个岗位。

新型的前传工作台将以指示牌的形式向旅客宣传过检前需要从箱包内拿出单独检查的物品和随身携带的物品,配以自动回筐系统方便旅客自取篮筐,用“人包对应系统”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旅客和随身行李X光机图片的一一对应关系,便于安检人员实现快速倒查,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新型前传工作台还将拉长操作台的长度,滿足供3—5名旅客同时掏取物品的需求,增加工作效率。

(三)全身人体成像设备改变人身检查岗位传统模式

大部分的违禁品或多或少含有金属(如雷管、子弹、刀具等),固传统的人身检查使用金属探测门搭配手持金属探测器进行全身摸查的方式,从2010年之后美国机场开始使用的全身人体扫描设备进入人们的视野,基于X射线背散射成像技术的人体扫描设备区别于X射线透视成像技术制成的安检行李X射线机,是利用不同原子序数的物质对X射线的散射不同来分辨人体是否携带了违禁物品,剂量低,单次扫描的有效剂量不超过0.25μSv,虽然辐射计量小对人体几乎没有伤害,但还是引发国内外公众对于其安全性和隐私侵犯的广泛质疑,特别是经常需要过检的商务旅客和民航工作人员,所以未来更加容易为大众所接受的是基于毫米波成像技术而研制的全身人体成像设备。

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目前已在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机场用于旅客人身安检。该设备不直接接触人体,能有效检测出在衣物覆盖下藏匿于人体各部位的物品,特别是非金属物品,并可以从图像上获取隐匿物品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等信息。此外,毫米波是电磁波,对人体无害、穿透力强,其发射功率不及手机电磁波辐射的千分之一,能准确识别人体携带物品,有效提高检查的客观性、准确性、针对性,降低安检员的劳动强度,提升安检效率。

2018年,民航局颁布《民用航空毫米波人体成像安全检查设备鉴定内控标准》,正式将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纳入中国民航安检设备清单,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三个、亚洲第一个独立颁布毫米波人体成像技术标准的国家实体。未来,毫米波人体成像设备将逐步取代民用机场沿用26年的金属探测门,旅客也将体验到更加安全、高效的人身安检服务。

为削减旅客的疑虑,安检将采取由与旅客同性别的检查员负责检查和单独隔离检查员使其不能观察到旅客本人的做法来保障旅客隐私,未来还将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让机器对可疑违禁品进行自动识别,进一步解放安检员的工作量。

(四)新型X射线机技术为行李检查提供助力

对于行李物品的判别,是安全检查的重点,根据《国家安全检查员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射线机操作员必须由具备四级民航安检员证书的人员担任,一般情况下,机场安检部门要培养出一名合格的X射线机操作员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每一个优秀的X射线机操作员都是各个机场安检部门宝贵的人力资源。

X射线机是利用X射线透视成像技术,因物质厚度和密度不同对X射线的吸收不同来成像,X射线机检查员对得出的图像进行分析,根据其成像形状、颜色、角度来判断是否含有违禁品。X射线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线分辨力、穿透分辨力、空间分辨力等指标都有大幅提高,目前仍然是对物品检查最快速最高效的方法。

随着国产X射线机研发水平的提高,现国内机场开始淘汰已到使用寿命的进口设备,逐步更换为国产设备。双视角的国产X射线机也越来越频繁的进入大家的视野,相比单角度的X射线机而言,新设备采用了两组独立的射线源结构,可提供两个不同视角的图像并分屏同时显示,有效解决了部分违禁品如刀片、枪支、火种、雷管等侧面垂直于光源时,成像难以正确识别造成重复检查或漏检的问题,大幅提高效率和准确度。

无论是单视角还是双视角X射线机都只能得到二维的物体成像,而新型CT型的行李检查设备将是一个更加优化的替代方案,拥有可旋转的射线源和接收装置,计算机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矩阵排列处理构建受检物品的三维图像,也可以像“切片”一样剖析物体内部结构或成分数值,使检查员对受检物品的判别更加准确清晰。相信在解决了成本和检查速度这两个关键性的问题之后,CT型行李检查设备将得到更大地普及。

未来安保设备生产商还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所有种类和所有成像角度的违禁物品为样本,使计算机深度学习,建立算法模型,使X射线机拥有自我识别违禁物品的能力,这将为安检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五)开包岗位“提质增效”的新局面

行李检查设备的更新换代,和误报率更低炸药探测仪投入使用,将降低行李重新过检和人工复查的概率,自动回筐系统实现放置物品篮筐自动回传至前传工作台,减少开包员的重复劳动,使其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应对可疑的箱包和人员。行李开包信息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实现自动分拣安全行李与可疑行李,完成进一步检查,优化开箱包检查流程既能实时传送开包信息,又能提醒开包员,减少人工差错的产生。

三、结语

未来的安检通道建立在新技术之上将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高科技的叠加应用使机场收获安全、服务、效益一体化的发展,也将使旅客体验到更加高效、舒适的安检服务。不过目前出现的各类新型安检技术和设备,都是对现有安检体制的完善,与旅客想象中的“无感安检”抑或是中国民航提出的目标“非干扰安全检查系统”还有很大的差距,根本解决办法在于探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的科技创新。

因此下一代的机场安全检査技术将彻底改变现有模式,在不断完善现有探测技术的基础上,吸取其他领域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低成本、高性能的探测原理和安检方法,以提高安全检查的准确性和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中国民航空防安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曾学,唐野.机场旅客随身行李智能安检系统研究[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8(04).

[2]中国民用航空网专题报道——智慧安检.

作者:李松

第二篇:关于民航空管安全信息管理的思考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现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将其应用到空管系统当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因此,将保证民航空管的安全性作为前提基础,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与管理体系,能够降低信息资源的风险,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性。提高信息服务与保障设施的完整性与保密性,增强民航空管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防御风险能力,可真正提高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的综合水平,进而实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民航空管;信息安全;创新策略

一、民航空管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管理体系

国内的民航空管在网络构建与使用的过程中,需做好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基础。虽然信息系统需要相应的安全技术提供保障,但是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控制,也是一项重要手段。单纯依靠安全技术开展安全工作与保密工作,则不需要管理系统的支撑。在民航空管的信息系统当中,安全技术处于主体地位,将相应的管理体系贯彻到实处,实现长期且稳定的安全管理,但是现阶段的民航空管,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安全体系。

(二)缺少足够研究力度

信息安全在网络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技术标准、与网络的设计与规划的措施、加密等均包含其中。在相关领域当中的运用,应全面研究信息安全与网络运行情况,并进行长时间的坚持。安全管理的融入,难以在短时間内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但能够有效降低因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而产生的各种损失。现阶段民航对于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研究力度,需要进行长期且共同的坚持。

二、民航空管构建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策略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在信息管理的体系下,应加大力度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参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使其思想与观念得到更新。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可通过运用典型的示范激发其他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使其掌握科学有效的政策与管理理念,主动参与到安全文化的活动中。另外,管理者还可建设相关活动,与其他部门员工加强交流互动,为开展安全空管工作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针对一些长时间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加大力度做好现场监察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在生产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模范,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学习,严格遵守管理手册当中的各项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应用安全技术手段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新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全新的形势下,为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精确识别出安全问题的位置,还应明确出现安全的隐患因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具体措施。在信息安全管理当中,防火墙技术属于一种重要的预防技术,更是保证空管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因当今社会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着重提高防火墙的隔离性能与识别性能,工作人员开展操作工作时,对其行为进行严格规范。研发人员还应不断升级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对于其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修整与完善,保证民航空管信息管理的网络安全。

(三)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发展空管的过程中,需要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监视技术进行辅助,因其具有较快的变更速度,能够在民航发展的历程中,在技术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在空管系统当中研发与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能够切实保证航空飞行的安全性,空管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为管制人员的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可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彼此相互交流与研讨,管理人员能够快速使用各种创新性技术,满足民航事业发展的需求。另外,在应用各种新型技术的过程中,可降低管制工作人员的压力,保证航空能够快捷且安全的运行。

(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若要保证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后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保障。相比较而言,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在制定各项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部分的作用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度层面给予管理充分的保证,民航空管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可因此得到保证。在相关规定当中,应对工作责任的分工进行明确,网络管理、应用管理、设备管理等内容均包含其中。建立项目与设备的接入准入制度,切实做好全程管理工作。另外,赋予民航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协调性与适应性特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尽可能满足具体发展需求。信息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协调性,还需要稳定性,最大限度减少制度的离心倾向,将制度的向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现实作用,开展民航空管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受多元因素的影响,尽管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但因缺少足够的研究力度与完善性,需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航的空管系统在结构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提高与创新网络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合理运用安全技术,保证民航在空管方面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面向商业航空气象的遥感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及展望[A]. 杨春蕾,周怡雯,顾明剑.第七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20

[2].浅谈航空气象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 江俊杰.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创新驱动智慧气象服务——第七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7

[3].互联网技术在航空气象服务中的应用[A]. 陈阳权,张利平,杜安妮,王楠楠.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创新驱动智慧气象服务——第七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7

作者:张晓娟

第三篇:基于毫米波技术的安检门在机场防爆安检中的应用

摘 要:当前,国家处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阶段,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爆安检工作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极其重要。防爆安检工作是指安检人员利用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人身、场地、车辆、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以防止爆炸、枪击、行凶等案件的发生。防爆安检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的安危、社会的稳定与否。探讨机场防爆安检工作中毫米波新技术的应用,提高机场的反恐防爆能力,对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毫米波技术;防爆安检;机场安检

1 防爆安检概述

防爆安检又称防爆安全检查,是指为了防止炸弹、枪支、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等违禁品危害公共安全,安全检查人员利用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目标(人、物、地)进行的安全检查[1]。主要检查内容有:进入目的地的人员及其携带的物品、进入目的地的车辆、大型活动或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及相关设施。防爆安全检查不包括防火、防生产事故以及防灾害事故等方面。

防爆安全检查是一种排查爆炸物品及其相关违禁品的有效手段。为防止爆炸和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当前在港口、机场、铁路、大型活动以及重要固定场所等都开展了严格的防爆安全检查工作。

2 机场安检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中国的机场开展防爆安检工作起步较晚。从时间上来看,1981年以前,我国机场主要靠查验乘机人证件及其介绍信来确保机组的安全。之后,一些国家如日本、埃塞俄比亚、巴基斯坦等因与我国有通航关系,相继对我国提出建议并要求我国根据《海牙公约》和《东京条约》两个文件,乘坐其飞机的旅客和行李在机场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2]。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国际机场相继开启了对登机旅客及其行李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模式,以防劫机事件的发生。早在1957年10月5日,周恩来总理在民航局《关于中缅通航一周年的总结报告》上批示:“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特别强调民航安全的重要性。2018年9月30日,习总书记在会见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时,再次强调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3]。诸多事实及经验告诉人们,安全是民航长期遵循的原则。然而,民航运输安全防范的核心点还是爆炸物所造成的安全威胁。当前,由于国家安全形势严峻,各国都要求提高防爆安全检查技术水平,以防范重大安全事件的发生。机场安检也不例外。在我国,机场的建设及地铁的应用促进了安检市场的快速发展。当前安检设备中,用于人体安检的主要有金属探测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成像型人体检查仪,用于行李检查的主要是X射线仪、安全检查AT机、CT型高速探测系统、炸药探测仪,用于车辆检查的主要是移动式车底检查仪、X射线车辆安全检查设备。机场的安检已由传统的依靠手工检查比光波方式,发展到使用金属探测及安全门以及现在研究的基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的安全检查模式。

3 毫米波技术在机场安检中的应用

3.1 机场传统人体安检存在弊端,引发新技术的思考

据调查发现,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方式仍旧是机场对人体进行安检的主要手段。首先,受检人员通过安全门接受非接触式安检,检查受检人员是否携带金属物品,然后安检人员手持小型金属探测仪对过往的旅客进行近体检查,必要時,安检人员还要对其搜身,进行接触式安检。这种方式存在的弊端是一些人认为不够人性化,特别是外国人进出我国时,他们认为这种肢体接触的方式很不礼貌,甚至是一种侮辱。金属探测门这种传统的非接触式人体安检设备,只能检测受检人员是否携带金属物体,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空防形式需求。对于机场安检,亟需一种速度更快、更加人性化、全面性更高的安检新模式。

3.2 毫米波技术介绍

毫米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在1~10 mm,因波长位于远红外波与微波相交叠的范围,所以具有这两种波普的特点。与光波相比,可以发现毫米波在大气窗口传播时比光波的衰减要小,并且毫米波受热辐射源和自然光的影响小。基于此,其具有4个方面的独特优势:(1)毫米波的带宽极宽,频率在26.5~300.0 GHz,通过测试发现,从直流到微波全部带宽的10倍也不及毫米波的带宽。(2)毫米波的波束较窄。通过比较发现,毫米波的波束在相同天线尺寸下要比微波的波束窄得多。(3)毫米波技术设备可以全天候工作,因为毫米波的传播受气候的影响小。(4)毫米波技术电子设备可以设计得更小型化。

总之,通过充分利用其优点,毫米波在诸多方面得到应用。如在天文学方面,可以利用毫米波技术的射电天文望远镜探索宇宙空间的辐射波谱,进而推断出星际物质的成分;在通信方面,可以利用大气窗口的毫米波频率进行大容量的卫星-地面通信;在制导及遥感技术方面,可以利用毫米波能顺利穿透等离子体的优点,在发射远程导弹时实现通信和制导等。

3.3 毫米波技术的应用推动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门的使用

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门可以在不接触旅客肢体的情况下,快速检测出违禁品,并可以从图像上发现隐匿物品的性质、位置和大小等信息,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客观性和针对性,在降低安检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提升了安检效率。具体优势如下。

3.3.1 检查对象范围更广,检查物品速度更快

比起传统的金属安检门,毫米波成像人体安全门不仅能够快速检测出金属物品,还能够检测出象牙、化学制剂、酒精、陶瓷刀具等非金属物品,可以快速探测到被检测对象的存在形式是固态还是液态,即使危险气体用伪装的包装套上,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门也能够快速探查到。由此,大大提高了安检人员查验违禁品的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工作强度。比起传统的安检过程,旅客脱掉衣物原地转身接受检查的形式已不存在,更不存在人工搜身的可能,安检人员完全不需要肢体接触旅客员,这种非接触式的安检方式大大提高了旅客的安检舒适度。

3.3.2 檢查过程可靠,有利于保护旅客隐私

毫米波人体成像安检门发射的功率比手机电磁波辐射的千分之一还要低,虽然穿透力强,但对人体没有伤害,非常安全,被检旅客只需要自然地走进安检门中间,并静止站立1~2 s即可。若被检人藏有违禁物品,屏幕上就会出现一张卡通人偶图,藏有违禁品的部位会在卡通人偶图的具体部位标红显示。这样的方式对被检人员来说具有很好的隐私保护优势。

3.3.3 设备智能化程度较高,结构创新较强

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毫米波全息成像图形分析中,可使得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门越来越高智能地识别检查结果,同时,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门在结构上也比较有特色。利用“阵列双面联动”的平面加垂直相结合的扫描模式,充分发挥阵列横置与天线张角拓展的宽度,大大增强对体侧藏匿嫌疑物的检测能力,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紧贴皮肤藏匿的非金属陶瓷刀探查出来。

4 结语

毫米波全息成像人体安全门在不接触人体的情况下,具有检查范围广、速度快、检查过程可靠、有利于保护旅客隐私、可降低安检人员的工作强度以及提升防爆安全检查效率等优点。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云计算及大数据的应用和多元化的信息融合技术的实现,希望能够增强毫米波核心模块的成像能力,最终实现更“全面化”“智能化”“集成化”“人性化”的新型防爆安全检查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李振宇,陈菊娟,周文峰.安全技术防范[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8.

[2]芦球.论安全心理学在地铁旅客安检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20,18(12):228,230.

[3]中国民用航空网.牢记安全使命 严守民航生命线[EB/OL].(2018-10-30)[2021-02-20].http://www.ccaonline.cn/news/hqtx/461588.html.

Application of security door based on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in airport explosion proof security inspection

Feng Rong

(Sichuan Police College, Luzhou 646000, China)

Key words: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explosion-proof security; airport security

作者:冯荣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论文下一篇:小学文言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