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论文题目范文

2024-01-22

民航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改革

在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能够自律自觉进行礼仪习惯的培养,让礼仪习惯成为日后生活工作中的良好习惯。因此高职院校还需要在结合了民航乘务人才需求基础上,进行现有教学模式的积极改革,促进学生的礼仪素养以及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于学生的后续发展也有着积极意义。

一、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少

在现有高职《民航服务礼仪》的教学过程中,多是教师们在课堂上进行礼仪要点的讲解,学生被动进行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不足。在这一教学模式中难以实现理论与实践课程两者的有效融合,还会导致《民航服务礼仪》课程变得枯燥乏味,对于学生们实践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比较大的阻碍,礼仪训练的作用也无法充分体现出来。因为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礼仪教学规范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难以得到实施,对于《民航服务礼仪》的课程教学质量也会造成一定阻碍。

(二)课程教学过于教条化

《民航服务礼仪》课程与学生的一些专业课程相比,学生们多是将关注点放在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上面,对于礼仪课的重视度不足,使得学生参与到《民航服务礼仪》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不足。此外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有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的问题,多只是对学生们的行为进行规范,缺乏对于起源的详细介绍。在过于教条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对于各种民航服务礼仪的由来以及背景难以理解,也就难以很好的把握礼仪课程的学习重点。因此在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积极转变以往的教条式的教学方法,通过社会生活以及职业接触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民航服务礼仪》的学习力度,促进课程整体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三)课程考核模式过于单一

在《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还有着实践性与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特点,但是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考核过程中,还存在有课程模式过于单一的问题,也没有在结合了实际工作情景以及工作环境进行职业模拟训练。在进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考核模式多是进行礼仪理论知识的考核,对于实践操作的考核力度不足,对于学生们实际民航服务礼仪的把握水平也就难以进行有效评价,影响到了学生的整体培养效果。

二、高职院校《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

高职院校在进行《民航服务礼仪》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在结合了民航人才市场实际需求基础上,将国际民航乘务人员的礼仪规范作为标准,加强对学生服务意识与综合素质的培训力度,来为学生的日后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民航服务礼仪》教学时,还要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制定,针对不同的服务群体以及工作环境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国际礼仪知识与具体操作,从而满足我国民航空乘领域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进行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民航服务礼仪》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还需要进行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还能够激发学生提升《民航服务礼仪》课程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的良好过渡。在礼仪实训教学体系中可以在结合了不同专业所队形的岗位内容以及工作内容,进行相应实训教学内容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情景模拟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对民航服务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进行明确,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比如在进行空乘礼仪实训方面的教学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在基于形体训练、空乘服务沟通、客舱技能训练以及航空应急抢救等几方面入手,构建一套完善独立的实践礼仪教学体系,这样才能够转变传统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实训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对于高职院校《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结合实际场景開展教学

对于要进入到空乘行业中的学生而言,在后续步入到工作岗位之后还会面临非常多的场景,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这也就需要学生能够在学校期间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民航服务礼仪》中的正确礼仪以及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充分掌握,这样才能够满足后续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但是在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中,简单的校园课堂教学模式是无法提供学生们充足的机会使用礼仪知识的,也就要求教师们能够积极利用所有机会,鼓励学生们在课下开展多样化的礼仪学习活动,结合实际场景开展该课程教学。比如在进行客场服务的模拟训练过程中,可以将教室作为客舱实景,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将学生分为乘客组以及空乘服务人员两组,让学生在交叉扮演解决过程中进行各项礼仪知识点的掌握,为了保障训练质量与效果,在模拟训练结束之后还需要进行打分评价,促进《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航服务礼仪》作为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的重要课程,其课程教学效果还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了满足空乘专业对于人才的礼仪能力需求,高职院校还要积极开展《民航服务礼仪》的课程改革力度,从教学目标、实训教学以及场景教学等方面入手,促进《民航服务礼仪》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帮助学生们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来达到预期的高职院校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甘素云.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时代教育,2017(23):170-172.

[2]詹庆.高职《民航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青春岁月,2019(20):243.

[3]陈莹.关于高职民航服务类专业服务礼仪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研究[J].魅力中国,2021(26):294-295.

民航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航小社区服务;成本补偿;收入补偿;财务会计成本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民航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运输大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2006年,根据党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民航总局提出了建设和谐民航的发展目标,民航小社区服务就是和谐社会理念在民航业的重要体现。

一、民航小社区服务概述

民航小社区服务来源于美国,是1978年《航空公司放松管制法》(The Airline Deregulation Legislation Act)的产物。放松管制后,由于许多小型和中型社区缺乏人口基础和经济实力,从而缺乏使得航空服务持续盈利的必要的客运量,因此很难获得或维持商业航空客运服务。为了解决该问题,美国议会提出了基本需求服务(Essential Air Service,EAS)计划,以确保较小的社区有充足的航线与国家航空运输系统连接。2002年,议会又通过了《21世纪航空投资和改革法案》,其中提出了针对民航小社区服务的“小社区航空服务发展计划(Small Community Air Service Development Program,SCASDP)”。与EAS不同的是,前者是对服务于缺乏航空服务的小社区的航空承运人进行补贴,后者是对缺乏航空服务的小社区进行补贴,两者共同构成了美国民航小社区服务的基本法律框架。

对于我国民航业来说,民航小社区服务就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指导,以维护全体公民的基本出行权益、缩小贫富差距为出发点,以保证航空服务的区域协调发展、构建我国国家航线网络为目标,实现全民享有民航小社区服务,推进服务型政府,全力保障我国公民的基本出行权利。

根据美国民航小社区服务的目标,结合我国航空业自身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如下:民航小社区服务是指国家为了维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益,缩小贫富差距,通过制定法律和政策,向偏远地区或经济不发达地区提供航空服务,使得这些地区能够接入国家航线网络,并且有关航空票价是普遍可以接受的,从而使该国的全体公民获得能够满足交通出行的基本服务。

二、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的原则

为了保证民航小社区服务的健康发展,有必要确立成本补偿的基本指导思想。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是指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要符合小社区服务的发展目的。在进行成本补偿时要合理确定补贴社区的资格,使小社区服务的资金运用更加合理和有效。

(二)系统性原则

在选择进行补贴的小社区时要遵循系统性原则,要做到既少冗余又尽可能全面,既要考虑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如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便利度),又要衡量该地区后续经济发展和资金使用计划情况,既考虑动态的因素又考虑静态的指标,相互协调,相互映衬。

(三)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是指民航小社区服务的成本补偿应该是便于评价的。它要求在确定成本补偿的社区和数额时要采用可以收集到的或者是可以获取的标准,便于政府部门实际操作。

(四)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在进行补偿的过程中,民航小社区服务补贴资格标准应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来考虑。从定量方面来说,应根据社区现有情况的统计和计算,可以得到该社区的实测值;从定性方面来说,要考虑那些难以量化的因素,可以通过专家判断来确定,并将专家判断结果定量化。

三、我国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的资金来源

(一)建立民航小社区服务基金

根据美国小社区服务的经验,建立小社区服务基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补偿方式,可以为小社区服务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小社区服务基金是一种竞争中立和透明的资助小社区服务的方法,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补偿资金问题。

在小社区服务基金中,所有航空承运人和机场都要交纳小社区服务基金,承担小社区服务的义务。航空公司和机场的收入都来自于用户,实质上也就是由航空服务的所有用户来承担小社区服务义务。在小社区服务资金集中起来后,再统一补贴给实际承担小社区服务义务的航空承运人和机场,用于弥补他们因承担小社区服务义务而产生的亏损。这样所有航空承运人和机场都承担了小社区服务义务,而且在这种机制下也不会与竞争机制产生矛盾,满足了竞争中性。

民航小社区服务基金除了来自航空承运人和机场外,还应多渠道融资。政府可以提供一部分资金,也可以通过一些业务拍卖中获得一部分小社区服务基金,还有一些国际发展机构也可提供一部分资金(见图1)。

(二)社会性补助

社会性补助主要包括一些低息无息贷款、特殊税收和接受各项捐赠活动等。例如,考虑到小社区服务建设项目的风险性和无利润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给小社区服务建设项目以无息低息贷款;对小社区服务项目投资实行免税政策,其实是一种反向的财政补贴;接受来自各种机构的现金捐献和实物捐献等等。

四、建立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机制

根据小社区服务补偿的来源与去向,小社区服务补偿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成本补偿、收入补偿、价格补偿。

(一)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模式的分析

市场放开之后,只有依靠合法合理的补偿机制才能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全体公民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民航业目前实际情况,参照美国民航小社区服务的经验,对我国民航小社区服务的补偿模式的选择进行了以下分析。

1、成本补偿是美国民航小社区服务采用的补偿模式。如基本需求服务计划旨在对飞往需要小社区服务的航空承运人进行一定的补贴,使其在该航线的经营能够保本或略有盈余。但成本补偿模式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它是一个不断输血的模式,即不断给予航空承运人补贴,而不去考察补贴后的效果如何。因此,小社区服务的前期可以采取成本补偿模式;而当民航小社区服务不断发展时,除了成本补偿模式外,还应引入其他补偿模式以弥补成本补偿模式的不足。

2、价格补偿有些类似在垄断时期的内部交叉补贴,规定某些航空公司必须经营一些小社区服务的航线,即航空承运人对盈利性航线实施高资费,来补贴实施小社区服务航线的亏损。这种补偿模式在垄断时期可以采用,但随着市场放开,航空承运人有了申请、退出航线、在一定范围内制定票价的权利等,这样的补偿模式相当于向弹性较高的航线提高价格,来补贴弹性较低的小社区服务航线。前者对涨价敏感,提高价格会降低其收益,后者对涨价相对不敏感,航空公司的总收益将会下降。因此,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这样的补贴模式得不到有效的实施。

3、收入补偿是依靠对低收入者进行货币补贴,以保证其有条件享用航空服务的方式。收入补偿的必要性是由小社区服务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小社区服务的目标是使任何人,无论职位高低、收入多寡、不分年龄性别都成为服务对象,但不同人群收入差别极大,在不得实行价格歧视(即按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同确定不同资费水平)的条件下,将补贴款直接提供给低收入者以减轻他们的负担是简单、有效的选择方式。

(二)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模式的选择

1、成本补偿模式辅以收入补偿模式。在上述分析的结果下,本文提出了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模式的选择——成本补偿辅以收入补偿模式。就是对航空承运人的补贴辅以对小社区的补贴,当然这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民航小社区服务的发展初期,应实施成本补偿模式,即对飞往需要民航小社区服务地区的航空承运人进行成本补偿,在民航小社区服务发展成熟时,应实施成本补偿辅以收入补偿模式,即除了对飞往需要民航小社区服务地区的航空承运人进行成本补偿外,还应对需要民航小社区服务地区进行补偿,对地方政府给予经济援助。

2、定量补偿辅以项目补偿。单一的定量补偿会导致需要小社区服务的地区产生等、靠、要的结果,使得补偿受益者由于长期被输血而缺乏造血功能。而项目补偿是一种指定用途的补偿形式,规定了资金明确的使用方向和具体用法。这种补偿形式所起的作用更具有直接性和确定性,而且可以看到小社区服务的成效,从而有助于克服定量补偿的缺陷。例如,美国小社区服务就是以项目的形式来确定补偿金额和评价补偿效果的。

3、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数额的确定。小社区服务成本的核算可以采用政府部门(或相应监管机构)测算,航空承运人自行测算报批,或是委托中立第三方进行测算等方式,通常采用财务会计成本法和经营权拍卖来测算补偿数额。(1)财务会计成本法。财务会计成本法的基本思想是将航空承运人提供小社区服务与不提供服务时的业绩进行比较,这可计算出如果不提供小社区服务所能够避免发生的成本即“长期可避免成本”,以及不提供小社区服务时预计所不能得到的收入即“放弃的收入”。航空承运人放弃的收入不足以补偿可避免成本,因而应对其“净成本”(长期可避免成本与放弃的收入之差)进行补贴。计算公式如下:NC=OC-UR,其中NC是净成本,OC是可避免成本,UR是放弃的收入。(2)经营权拍卖。针对民航小社区服务的特点,在补偿小社区服务的成本时,可以使用经营权拍卖的方法。具体做法为:政府部门针对特定地区提出一揽子小社区服务项目以及最低质量要求,通过竞价机制选择航空承运人,再通过小社区服务基金对该航空承运人予以补偿。财务会计成本法比较清晰,计算简便,工作量小,在实际应用中操作简单。但它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由于信息是由提供小社区服务的航空承运人提供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始终存在。企业通常会有夸大成本数额,以获取更高补贴的倾向。而经营权拍卖可以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效率,但是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对监管者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仅局限于区域性补助。从我国目前现行的行业管理制度和数据来源来看,我国民航小社区服务补偿以财务会计成本法较为适宜,但经营权拍卖将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五、结论

在发展民航小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如何对提供服务的航空承运人进行补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结合我国民航业的现状,成本补偿辅以收入补偿模式是当前可行的。同时可以采用财务会计成本法确定具体补偿数额,未来市场发展成熟后可以引入经营权拍卖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永良.我国电信小社区服务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

2、张冰.我国电力小社区服务补偿机制的经济分析研究[J].四川水利发电,2007(8).

3、马芸.电力小社区服务成本补偿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6.

4、赵甫.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基金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

5、陈淑正.论必要航空服务原则在中国空运管理之适用[J].广州商学院学报,2005(4).

(作者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中,刘光才为副教授)

民航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民航强国是交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行业作为民航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协调业务流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民航机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重要意义,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角度进行具体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以期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机场;问题;对策

一、民航机场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企业长短期战略的分析,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在预测与决策基础上,对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的经营和财务等做出的一系列具体安排。全面预算管理具体体现在:全部经济事项应纳入预算管理,所有部门纳入预算管理,全体人员参与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过程完备。全面预算包含经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

(二)民航机场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民航机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有助于将民航机场公司航空性业务、非航空性业务的发展战略目标逐层分解至各职能部门,通过量化指标落实到企业管理、生产保障的各个环节,便于各部门制定具有明确目标的实施细则,提高了各部门的行动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 有助于民航機场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全面预算管理将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无形资产资源、生产保障资源等纳入到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将预算的编制和企业优势资源的利用相结合,趋利避害,使资源的使用更有针对性,更利于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有助于民航机场公司协调统一行动。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特征就是全员参与,所有部门纳入预算管理,有利于协调统一上下级、各部门之间的行动,有利于信息的沟通,可以提高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民航机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同企业战略相脱节

民航机场公司全面预算的编制应以五年计划为依据,在五年计划预测的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并以航空性业务、非航空性业务结构调整为重要考虑因素。但在实际编制时,全面预算管理往往与企业战略相脱节,一方面是由于民航机场公司的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等生产量受经济环境变化影响比较大,对于二、三类机场的影响更为突出,实际生产量与年初预算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由于民航机场公司非航空性业务实际发展情况达不到战略规划预期目标,也降低了预算同企业战略的匹配度。

(二)全面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民航机场公司主要采用增量预算方法来编制预算,增量预算编制方法是以历史期实际经济活动及其预算指标为基础,结合预算期经济活动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变动情况,通过调整历史期经济活动项目及金额形成预算指标的编制方法。民航机场公司在使用增量预算编制方法时,往往没有剔除历史预算数据中不合理的部分,各预算项目的增减变动百分比的确定也有较大的随意性,这就很容易造成各部门在上报预算时只考虑部门利益,引入较多的预算松弛。

同时,民航机场公司的经营管理受国家政策、外部经济形势影响较大,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影响更为突出。民航机场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又存在专业性强、投资金额大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较为困难,这也就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可行性、科学性。

(三)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全部经济事项应纳入预算管理,所有部门纳入预算管理,全体人员参与预算管理。民航机场公司编制预算的责任部门一般是财务部门,设置了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企业也是以财务部门为预算编制核心,长期以来形成了编制预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其他业务部门只是配合提供数据,普遍存在完成财务数据预算就是全面预算等错误理念,这就造成了预算编制全员参与、所有业务、部门纳入预算范围的要求流于形式,造成了预算数据不够准确。

(四)全面预算管理缺乏有效的考核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是评价预算管理绩效,总结预算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目前,民航机场公司预算主要考核收入、可控成本、利润等财务指标,忽视了对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运行组织效率、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等非财务指标的考核,造成了考核缺乏全面性,过于注重目标完成情况,忽视了对经营管理过程的考核。

同时,全面预算管理考核的指标分解存在责任划分不明确的情况。民航机场公司在预算编制时存在多个部门对同一指标进行预测的情况,在考核指标分解的过程中就会造成指标分解的重叠;对于一些难以分解的公共指标,则采用强制分解的办法,造成部分指标难以落实。

(五)全面预算管理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民航机场在航班保障、旅客服务、指挥调度、道面管理等业务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未能有效地将财务系统、业务系统进行整合,有些只是依附于财务系统的一个小型模块,存在基础数据不准确、统计查询功能不完善,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充分的分析和决策依据。

三、完善民航机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企业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

企业发展战略是全面预算管理的指引和方向,全面预算管理必须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发展战略的先进性、科学性、连贯性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效果的重中之重。民航机场公司,特别是中小型机场需要仔细研究、预测未来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周边支干线机场的辐射范围、高铁发展的影响;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人文环境,积极调整航空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结构,创造新的收益增长点。只有确保发展战略的稳定性,长期的全面预算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民航机场公司发展战略要逐年、逐级分解成为年度目标、部门目标,这样才能确保年度预算、部门预算同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二)采用科学的全面预算编制方法

民航机场公司在编制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导向、市场经济变化等因素。机场行业作为国家的公共设施服务企业,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具有金额大、专业性强的特点,需要增强对国家政策研判的前瞻性和准确性,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民航机场公司要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制定具有侧重点的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对于新建机场及新完成改扩建的机场,要充分侧重考虑资本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对于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增速较快的机场,要侧重考虑收入预算;对于生产保障量较为稳定的机场,要侧重考虑成本预算。同时,结合企业内部财务、人力、运行组织具体情况,在充分分析以前年度数据的基础上,科学的使用零基预算、增量预算、滚动预算等编制方法,引入平衡记分卡、KPI等先进管理方法,减少预算松弛,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三)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1. 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意识,首先要打破预算只是财务部门职责的错误认识,其次要对各部门员工进行培训,加深其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解,丰富预算管理手段,让各部门员工明确自己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职责,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行动一致性。

2. 建立全面预算决策机构。建立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考核,由机场公司一把手担任总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为预算基层单位责任人,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决策机构的统筹协调能力。各部门指派特定人员为预算管理人员,业务部门人员要学习财务预算基础知识,财务部门人员要学习业务知识,形成双向学习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协调。

3. 建立全面预算监督及调整制度。预算的执行过程中,要加强对各业务环节、各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监督,对于在执行过程产生的预算差异进行分析,对于因生产环境变化造成的预算差异提出调整意见,对于非正常的预算差异要调查原因,及时汇报纠正,避免资源浪费。

(四)建立有效的预算考核制度

建立权责利对等的预算考核制度,对各项考核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解。不仅要设立财务考核指标,还要将非财务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尤其是在民航机场公司调整非航空性业务结构时,侧重对战略调整过程的预算完成效率和效果、预算质量进行考核。

(五)建立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

民航機场公司要加强信息系统顶层设计,利用专业机构技术力量全面梳理企业业务流程、预算管理要求,搭建面向未来经营管理的集成信息系统,将生产运行保障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服务信息发布系统、财务系统、结算系统等大规模信息系统同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发掘已有系统潜力,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便捷的数据支持。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便于预算在编制、执行、调整、考核过程中产生的会计数据、业务数据在公司各部门间高效流动。同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管理,确保系统平稳高效地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支持。

四、结论

综上所述,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它的有效执行有利于民航机场公司分解战略目标、优化资源配置,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发展目标。因此,民航机场公司需要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预算体系,完善的考核制度来确保全面预算管理有效运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涵霄.全面预算管理在机场行业的运用探析[J].会计师,2017(15).

[2]吕敬芳.浅议民用机场行业全面预算管理[J].会计师,2018(18).

[3]李旭.探讨民用机场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智富时代,2018(01).

[4]潘松斌.关于机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优化策略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7(14).

[5]何柳.机场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19).

(作者单位:太原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民航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航空管;信息安全;创新策略

一、民航空管在信息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管理体系

国内的民航空管在网络构建与使用的过程中,需做好相应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将其作为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前提基础。虽然信息系统需要相应的安全技术提供保障,但是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控制,也是一项重要手段。单纯依靠安全技术开展安全工作与保密工作,则不需要管理系统的支撑。在民航空管的信息系统当中,安全技术处于主体地位,将相应的管理体系贯彻到实处,实现长期且稳定的安全管理,但是现阶段的民航空管,尚未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安全体系。

(二)缺少足够研究力度

信息安全在网络当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技术标准、与网络的设计与规划的措施、加密等均包含其中。在相关领域当中的运用,应全面研究信息安全与网络运行情况,并进行长时间的坚持。安全管理的融入,难以在短时間内获取显著的经济效益,但能够有效降低因不安全因素的存在,而产生的各种损失。现阶段民航对于信息安全缺乏足够的研究力度,需要进行长期且共同的坚持。

二、民航空管构建完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策略

(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在信息管理的体系下,应加大力度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工作人员参与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使其思想与观念得到更新。与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可通过运用典型的示范激发其他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使其掌握科学有效的政策与管理理念,主动参与到安全文化的活动中。另外,管理者还可建设相关活动,与其他部门员工加强交流互动,为开展安全空管工作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针对一些长时间违反规定的行为,应加大力度做好现场监察工作,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在生产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模范,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学习,严格遵守管理手册当中的各项制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应用安全技术手段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新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技术研发工作也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在全新的形势下,为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要精确识别出安全问题的位置,还应明确出现安全的隐患因素,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出具体措施。在信息安全管理当中,防火墙技术属于一种重要的预防技术,更是保证空管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因当今社会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着重提高防火墙的隔离性能与识别性能,工作人员开展操作工作时,对其行为进行严格规范。研发人员还应不断升级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对于其中存在的漏洞进行修整与完善,保证民航空管信息管理的网络安全。

(三)提高人员专业素养

发展空管的过程中,需要通信技术、导航技术、监视技术进行辅助,因其具有较快的变更速度,能够在民航发展的历程中,在技术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在空管系统当中研发与运用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能够切实保证航空飞行的安全性,空管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均能够得到显著提高,为管制人员的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可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工作,彼此相互交流与研讨,管理人员能够快速使用各种创新性技术,满足民航事业发展的需求。另外,在应用各种新型技术的过程中,可降低管制工作人员的压力,保证航空能够快捷且安全的运行。

(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若要保证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后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保障。相比较而言,民航空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较为复杂,在制定各项制度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部分的作用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制度层面给予管理充分的保证,民航空管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可因此得到保证。在相关规定当中,应对工作责任的分工进行明确,网络管理、应用管理、设备管理等内容均包含其中。建立项目与设备的接入准入制度,切实做好全程管理工作。另外,赋予民航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协调性与适应性特征,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尽可能满足具体发展需求。信息安全管理不仅需要协调性,还需要稳定性,最大限度减少制度的离心倾向,将制度的向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现实作用,开展民航空管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安全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受多元因素的影响,尽管构建了完善的管理体系,但因缺少足够的研究力度与完善性,需结合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与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民航的空管系统在结构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提高与创新网络技术,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合理运用安全技术,保证民航在空管方面的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面向商业航空气象的遥感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及展望[A]. 杨春蕾,周怡雯,顾明剑.第七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20

[2].浅谈航空气象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A]. 江俊杰.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创新驱动智慧气象服务——第七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7

[3].互联网技术在航空气象服务中的应用[A]. 陈阳权,张利平,杜安妮,王楠楠.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1 创新驱动智慧气象服务——第七届气象服务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17

民航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多样化交通方式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同时也促进了我国航空交通事业的发展,从目前来看,我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安全问题,本文就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展开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不安全因素

引言:

如今,航空运输航空已经成为人们最常见的交通方式之一,航空运输整个环节需要在空中完成,所以其飞行安全性很容易受到恶劣天气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近几年,航空安全问题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重视,民航部门需要高度重视空中交通管理运输安全运行,对不安全因素制定具体的应急和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促进民航空中交通安全运行。

一、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人是一种有情绪、有情感的生物,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会因为情绪的高低而影响工作状态,如果当班飞行员情绪低落,会影响民航空中交通管控整体水平;其次,一般情况下飞机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问题,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在遇到安全事故或特殊情况时,工作人员需凭借自己的经验来解决问题,然而受个体差异的影响,不同工作人员在面对潜在安全问题时,每个人的安全意识不同,对风险系数的判断版图中,这也导致他们会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对于一些经验缺乏、应变能力较差的工作人员来说,无形中增加了空中安全事故的危险系数。

因此,航空企业和民航部门应该将人为因素控制到最小范围,定期开展工作人员培训,将日常容易疏忽的环节制定应急预案措施,强化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置能力,确保空中交通管理运行的安全性。

二、设备因素

调查发现,在我国大部分航空公司运行过程中,相较于企业其他业务发展,设备管理制度发展非常薄弱,从上世纪90年代到今天,民航事业一直处于上升期,但是在信息化新时代背景下,民航设备管理的滞后性和落后性逐渐显露出来,加之一部分高端航空技术依旧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而我国相关航空技术还处于学习和研发阶段,导致一些落后的设备无法及时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航交通管理运行的不安全性。

因此,民航部门首先需要加大航空研发资金的投入,大规模的培养高端技术性人才,攻克航空运输技术研发难关,将高端航空技术真正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与此同时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航空器进行虚拟管控操作,对其实时跟踪和监测,在航空器出行前地面工作人员对所有零件和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保证不存在任何的疏忽和遗漏,确保民航空中运输的安全性。

三、气象因素

民航运输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这也是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之一,风、云、湍流、结冰、霜、雾、雷暴、气压、气温、大气密度等恶劣天气都会对航空器的飞行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安全威胁。我国航空运输作业中,飞行员主要靠目視作业,因此气象因素的不安全性便显露出来,调查发现,在国内外航空事故原因调查中,气象因素是事故的主要致因之一。

因此,在民航空中作业时,尤其是在恶劣天气飞行过程中,民航部门必须随时监控和监测气象环境,并提前进行预警,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空中交通实现高效化管理。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塔台信号必须保持畅通状态,确保有效通过雷达等探测信号器对航空器的飞行状态进行监测,与此同时,航空公司需要时刻关注塔台气象终端设备的运行状态,定期检查和维修,避免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及时分析气象变化,使航空器无法做出正确应对方案。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军事要地领空是禁飞区域之一,我国民航航空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按照预定路线飞行,不得随意切换路线,进入他国领空禁区。

四、塔台因素

调查发现,国内外很多航空器在起飞、着落两个阶段发生的航空事故,大多与机场塔台管制员有着一定的责任,一直以来航空公司对塔台管制员的聘用要求非常高,且会定期开展管制员培训,懂得观察天气变化、风向变化,以及各种指令的发布等等。但是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塔台管制员有可能出现一些错漏行为,比如忘记上报风向、天气变化,错选机场跑道运行模式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航空器的飞行安全。此外,民航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必须与塔台保持通讯畅通,塔台是飞行员获取地面、空中信息的直接渠道,由此可见地空通讯状态的重要性。

因此,航空公司需要重视塔台管制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制定系统的培训制度,帮助管制员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时刻保持“警惕”心理,认真对待塔台管制工作。一是加强管制员知识储备,定期开展气象培训和业务培训,在培训会议结束后对管制员进行定期考核,检查他们是否将业务知识熟记于心;二是提高管制员安全意识,很多管制员在未发生安全事故时,对一些小事的态度总是不够严谨,结果因小失大,所以应该不断提高管制员的警惕心,明确岗位职责与使命,真正意识到“安全无小事”。三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管制人员日常行为,保持地空通话连接,确保空管服务更加有序、有效的开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想确保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的安全性,航空公司和民航部门一定要仔细分析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中的不安全因素:人为因素、气象因素、设备因素、塔台因素,只有对这些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性、深入性分析,才可以制定出具体的预防机制,从而有效减少航空安全事故的发生次数。

参考文献:

[1]解松. (2020).民航空中交通管制安全及人为影响因素研究.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 1.

[2]刘佳伟.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运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探究[J].工业, 2021(2019-5):113-113.

民航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摘要】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雷电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来越严重了。目前,我国的民航机场多采用电子设备来运作,而电子设备由于其特性容易受到雷电的入侵,雷电将会导致机场电子设备的损坏甚至是瘫痪。本文主要分析了机场电子遭受雷电入侵的原因以及途径,最后说明了机场电子设备应对雷电的渠道。

【关键词】 民航机场 电子设备 雷击

一、机场电子设备与雷击

雷电灾害是一种爆发性的自然灾害,其危害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电子化的发展变得更加明显而广泛。雷电灾害长期不断地威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并危害公共服务和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提高,我国机场电子设备越来越多,计算机越来越普及并且在我国的机场中运用广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机场中,存在许多对雷电十分敏感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主要包括:自动转报设备、雷达设备、微波通信设备、甚高频收发设备、指挥中心设备、卫星接收设备、塔台内指挥设备、程控交换机、飞机跑道上导航设备等。这些由人工发明并改造出来的设备几乎都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工作,而这些电压相对于雷电所产生的十几高斯的电压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因此每当雷电来临,恰巧是机场设备所引起的时候,就会造成雷击。机场雷击超出机场电子设备的一般承受能力,使得机场电子设备立即损坏或者系统内部数据完全消失,当机场电子设备因出现雷击而瘫痪的时候,整个机场的运行和秩序就出现了严重的问题,继而严重影响飞机的出行安全。

二、机场电子设备遭受雷击的渠道

第一、雷电通过电子设备的传输渠道而对机场电子设备进行入侵。机场电子设备的传输渠道比较长,一般把线路埋在地下或者架空在空中,这都是雷电最容易入侵的地方,雷电通过切断电源而快速击毁机场电子设备。

第二、雷电直接对机场中的天线、导航设备或者雷达等直接被雷电击中而造成机场电子系统瘫痪。对于这样的雷击,一般对于机场电子设备而言是直接迅速地瘫痪,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安全。

第三、通信线路在传导途中感应雷击。雷电云雨和金属物之间产生闪击容易造成机场电子系统的瘫痪。机场所配置的电子设备本来就带有一定程度的弱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吸引大气中雷电吧,并产生强烈的反应,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力,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三、机场电子设备应对雷电的渠道

3.1 根据机场所在位置和经验来实行防雷措施

雷电预警系统使用和安装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机坪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然后才是在尽最大可能减少由于雷电的原因而造成的机坪运行彻底关闭。当在机坪工作的员工对听到“离开机坪”和“返回机坪工作”广播的应对标准存在不同,因此在执行命令的时候就出现了差异较大的具体行为。源于此,业界已经开始制定停止和恢复机坪运行的距离和时间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即便是制定了新的标准,每个决策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一样,那么详细的的时间和距离在执行时会和标准出现很大的差异。因此,这一般需要根据机场所在位置和以往的经验决定,包括天气特征和锋面过境速度。

目前来看,由于只存在很有限的雷电击伤、击死人的情况,美国现有的雷电预警系统基本上是有效的。该系统综合了国家雷电监测网络采集的现场数据和其他气象数据,就即将到来的雷暴和闪电发出视觉和听觉警报,机场和航空公司据此广播通知机坪工作人员暂停工作并躲避,待警报解除后再广播恢复机坪工作。

3.2 安装合理的避雷系统

对于机场电子设备应对雷电的渠道首先是要通过安装相关的避雷设施来减少雷电的入侵。对于雷击的预防,首先应该依靠合格的避雷针或者避雷带系统,与此同时也要防止雷击电磁脉冲:采用完善的综合防雷手段和安装电涌保护器(SPD)系统,两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组成一套完整系统的防雷体系,这就是现代防雷的新理论:综合防雷技术。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雷击事故,减少雷击灾害。

3.3 加强对民航机场电子设备和防雷的专项管理

在每年雷电较多的季节,安排好相关的部门找有资质的雷电防御专家对防雷设备进行检查。雷电过后要对相关的避雷设备以及民航机场的电子设备进行一一检测,看是否出现问题,经过一步步检查和把关,以确保机场电子设备维护的部门工作能够落实到具体的地方、能够显示出实际的效果。要建立雷电预警机制,通过严密的雷电预警保护机制而层层预防民航机场电子设备遭到雷击。

参考文献

[1] 王大伟.10KV配电网防雷改进技术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8)

[2] 彭海.关于智能小区弱电智能化系统防雷问题的论述[J].中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3] 冯建元,冯全福.高山发射台防雷研究与实践[J].中电视技术,2011(04)

上一篇:行政管理本科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商务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