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苗族蜡染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设计

2022-09-30

一、苗族蜡染现状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有着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和民间特色手工艺。苗族蜡染, 久负盛名,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从目前苗族蜡染产品整体现状与发展趋势来看, 苗族村寨传统的民间蜡染工艺逐渐走向传承的困境, 顺应市场需求而求变的蜡染设计还不尽人意, 不够多样与成熟。在苗族蜡染的保护上, 关注点主要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工艺的传承上。具体来说, 就是在传承传统手工技艺方面的探讨较多, 而对蜡染产品设计与创新方面的研究深度还不足。

二、苗族蜡染工艺及图案元素分析

1. 苗族蜡染工艺

苗族蜡染的制作工艺流程, 分为布料加工、绘制图案、配制染料、侵染、脱蜡五个步骤。布料加工:传统的苗族蜡染布料主要以土布为主, 将布料清洗干净, 去除杂质和浆料, 将煮熟的芋糊涂抹布的反面, 把布料晒平铺于案板上, 用牛角磨平、磨光。绘制图案:苗族的蜡染较多的是使用石蜡和蜂蜡的混合蜡, 把布料平贴在板上, 将蜡放在罐里置于火炉上将蜡融化, 用铜制蜡刀蘸蜡, 绘制图案。配制染料:苗族人称“起染缸”, 采用蓝靛、碱和酒按照一定比例配制, 静置几天自然发酵。侵染:将绘制完成的蜡片放入蓝靛染缸里浸泡五至六天。浸泡后取出晾晒干, 布片变为浅蓝色, 再反复浸泡数次最终得出深蓝色。在蜡片浸染时, 有些“蜡封”会被折叠碎裂, 一般称为“冰纹”。脱蜡:侵染完成后经过冲洗, 用清水煮沸, 去蜡后布上会出现蓝白分明的花纹。

2. 苗族蜡染图案

苗族蜡染的图案丰富多彩, 主要表现了对苗族历史文化的记忆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根据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来分类, 可分为 (1) 蝴蝶纹 (2) 龙纹 (3) 鱼鸟纹 (4) 植物纹 (5) 旋涡纹 (6) 铜鼓纹 (7) 星辰山河纹。蝴蝶纹:在众多苗族文化的相关文献中都显示了共同观点, 即蝴蝶纹来源于苗族神话故事《妹榜妹留》和《十二个蛋》, 苗语“妹榜妹留”就是汉语“蝴蝶妈妈”的意思。在苗族神话里, 蝴蝶妈妈是世界万物的始祖。蜡染图案造型千姿百态, 既有抽象变化又有具象写实;龙纹:源于苗族传统文化, 苗族地区的龙与汉族龙不同, 汉族自秦、汉以来就以龙为尊, 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 汉族龙纹龙头角峥嵘、尖牙利爪威武的形象。苗族的龙纹表现为率真、质朴。苗族蜡染中龙的图案千变万化, 没有固定的模式, 有鱼龙、水牛龙、蚕龙、叶龙、水龙、鱼尾龙等。鱼鸟纹:来源于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 苗族人认为男人是鸟, 女人是鱼, 鱼鸟构图寓意夫妻恩爱。同时鱼产子多, 故鱼纹象征生殖繁衍。植物纹:源自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 有梅花、桃花、蕨菜花、辣椒花等。有的植物图案是具象自然的创意图形, 有的则变为抽象的几何图形。旋涡纹:是苗族人对自然水纹的模拟。蜡染在衣袖、衣背、被面上, 象征团结吉祥。铜鼓纹:是古时祭祀用的铜鼓, 运用于蜡染中, 是苗族对祖先的崇拜和缅怀;铜鼓纹蜡染图案中心花纹是辐射光芒的太阳纹。星辰山河纹:来源于苗族迁徙的历史, 是苗族人民对迁徙过程与路线的记录。星辰山河纹并不是具象的而是高度抽象的图案组合。

三、苗族蜡染艺术的创新研究

目前苗族蜡染的研究基本上都集中在技艺的传承保护上, 而对蜡染艺术的创新性研究还有待加强。在把握好苗族蜡染的熔蜡、绘蜡、配靛、侵染、脱蜡等基础上, 应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对传统图案、工艺等进行必要的创新研究。在苗族蜡染艺术的创新上,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

1. 苗族蜡染色彩的创新

在苗族蜡染的作品中, 我们看到的颜色大多都是蓝白色, 蓝色的主要染料为纯天然的植物蓝靛。色彩单一古朴。并不能满足目前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所以, 蜡染有必要在色彩上尝试进行一定的创新, 如提纯一些天然的植物制作其他彩色染料。在古代文献中对红色植物染料记载主要有红花、苏木、茜草等植物。黄色的植物染料有栀子、地黄、姜黄等。紫色植物染料有紫草、紫苏等等。除了蜡染植物染料颜色方面的创新外, 还可以尝试采用化学染料, 化学染料色彩比较丰富, 稳定性也高。其实, 不管是纯天然的植物染料还是化学染料, 都是对色彩创新的尝试。

2. 蜡染图案的创新

虽然苗族蜡染图案造型优美、图案丰富, 但在继承传统图案的过程中也要融入时代的审美元素加以创新。苗族蜡染图案的创新, 并不是一味地抛弃传统图案, 而是将传统的蜡染图案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进行再创作, 可以将图案进行解构和重组。将民族风与现代时尚相结合, 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有现代审美需求。蜡染产品可以覆盖到大多数的生活用品中, 如背包、抱枕、杯垫、化妆包、灯具、装饰画、窗帘、床单被套等, 从而使苗族蜡染产品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 被大众欣赏并接受。

3. 新材料、新技术的融合

传统苗族蜡染布料是采用土布, 而染料则是纯天然植物染料, 色彩及式样相对单一。在布料的选择上, 可以尝试选用新型布料以增加蜡染后的质感;在工艺流程上, 通过对工艺及设备的改造提升生产效率, 增强产品的稳定性, 以及降低染料的消耗和污水排放;在新技术的应用上, 积极把研发的系列新技术应用到蜡染的制作过程中, 如冷堆工艺、PDT新型涂料 (一种蜡染方法) 、超声波技术等, 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提升蜡染产品的品质及稳定性。另外, 现代数码技术也能为蜡染图案设计提供了便捷, 通过电脑软件对蜡染图案进行设计和优化, 从而展现苗族蜡染的传统与时尚之美。

四、结束语

苗族蜡染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丰富, 是苗族人民智慧与审美的结晶。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审美眼光的提高, 传统的苗族蜡染不能满足大多数人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因此从蜡染的布料、图案、染料、工艺等寻求突破, 从而创造出更多独具特色的蜡染产品满足人民的需求, 从而激活苗族蜡染的艺术魅力, 必将是苗族蜡染文化传承的必经之路。

摘要:苗族蜡染历史悠久, 蜡染工艺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工业化生产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苗族蜡染面临传承的困境。本文从苗族蜡染色彩创新、蜡染图案创新及新材料、新技术融合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寻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 从而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 以此实现在广泛使用中传承蜡染传统手工艺的目的。

关键词:苗族蜡染,传统手工艺,创新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下一篇: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与现代园林设计